第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切中利益的关注点,核心价值观才更有吸引力。如果要发展不要环境、讲政绩不讲民生,公众会怎么理解富强文明?如果办事情都得找关系、打官司也要走后门,老百姓又从何感受平等公正?夯实“三个倡导”的社会基础,必须关切人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全面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最高抽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慨括为“三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和谐、文明,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建小康、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的光荣使命,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和深刻内涵,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表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8个字,是到本世纪中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已经写入党章和宪法,反映了党、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愿景,是国家主导价值观,在核心价值 1
观中居于统领地位;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8个字,既是引领现代文明走向的人类共同价值准则和理想社会目标,又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追求和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着眼于确立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在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支柱作用;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着眼于构建民间社会的底线伦理,是作为价值主体的每个公民所应遵循的根本道德规范,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基础地位。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要抓舆论引导,二要抓学习提高,三要抓实践养成,四要抓文化涵养,五要抓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公务员为群众办好的每一件实事,是敬业的诠释;商家为消费者提供的每一件商品,是诚信的代言;看见需要帮助的人热心上去搭把手,是友善的暖流„„每个人都是道德建设的奉献者,也是道德风尚的受益者。作为城市文明创建一份子的我们,更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积极投身到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中,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
总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与各方面工作有机会融合,协调发展。
在这样一个社会思想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的主动参与,从人们思想的共鸣和交汇处汇聚起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如何在多元思想的社会中践行核心价值观?首先,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从国家、社会、公民三 2
个层面阐释?继承了中华文化哪些优秀传统?反映了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让群众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学校教育、理论学习、社会宣传等各种方式,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一种激发正能量的良好氛围,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其次,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广大群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定得带头践行,把这项任务摆上重要位置,以核心价值观规范和要求自己,带好头、领好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而影响更多的群众,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第三,加快对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和日常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到工作的各项制度中,转化到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中,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人们随时随地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全体公民的事,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责任更是义务。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人人学习,人人践行,让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3
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刻把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直接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了凝练,是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 4
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 5
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第二篇: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环境科学0801班
吴
欣
欣
0504080126
预备党员培训班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两类,一是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也就是只有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是当代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家的重要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名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
下面我将分别从这些方面具体阐述: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江泽民同志指出: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精神支柱,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那将是党、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的就是坚持马克思注意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是一个名族,一个人社会的灵魂所系。马克思主义对理想的问题做科学的阐述,把理想问题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内在地联系起来,使人们对李湘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把握和自觉的认识。邓小平指出:要有远大的理想,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胡锦涛同志也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进的向导。”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3、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江泽民同志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5、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在“两会”期间,明确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他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性:普遍性、民族性、崇高性。我们应该就其特性,一步一步做好自己。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最高愿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争取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是我们的崇高目标。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在青年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它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诉求,是指导社会成员价值选择,行为取向的基本尺标。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们广大大学生,才能使其明辨是非,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其排除干扰,驱除杂念,坚定信仰,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合格的共产党员应该具有崇高的理想境界,模范地履行党员义务,恪守党组织纪律。新党员要从预备期开始,时时刻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牢记自己的使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预备党员只有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去实践,才能正确认识国情,民情,加深对核心价值内涵的理解和体会,并在实践中自觉学习和思考,自我约束和调节,把正确思想,先进理论和高尚的规范内在化,构建成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的价值体系。也是有通过实践,知行合一地进行自我修养,才能将内在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做到人生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并在为社会做贡献,为群众服务实践的过程中完善和发展自己,使自身成为理论践行的先锋和行为的典范。
第三篇:如何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大学生实际,谈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次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浓缩成了以24字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全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我们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了全新的要求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并且发展的群体,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承担着祖国和历史的重大责任。大学是人生重要的时期,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首先明白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第一,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坚定追求信念。在二十一世纪追求物质娱乐至上的年代,当代大学生应当保持纯净的心灵,不为利所诱,树立高远理想,坚持民族大义,不要只看懂物质利益而忽视了精神价值。
第二,要做忠诚的爱国者,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该感到自豪。然而现今却又有许多国民产生了崇洋媚外的心里,认为中国哪都不好哪都不如某某国家,这不好那不好,把自己的国家贬的一文不值,别的国家就是天堂一样。但其实哪里没有贫困和富有呢,把自己国家的短比他国的长才会造成这样的心里不平衡。因此,大学生应当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勇敢捍卫国家的尊严,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尽力而为。
第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哲人说过存在即合理,人生的真谛需要我们用心去领会。作为一名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时,更应当拿出书生意气,越战越勇,而不是自暴自弃,随便放弃。在现在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大的社会,大学生应当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为社会和国家创造价值。第四,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好的品质是人一生的财富,坚强不屈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应当传承和发扬的优秀品质。在当今道德滑坡的社会背景下,加强道德修养,锻炼道德品质具有重大意义。
第五,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知法懂法遵法守法。总之,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学生从生活中的具体事情做起,光说不做的话什么价值标准都是一纸空文,能做的的也不止以上所列的几点,需要在生活中细心体会。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落实在行动上,我认为,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精神,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储备好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其次要树立服务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惯,使其成为一种人生的态度,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等平台,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再次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英雄集体的行为诠释着青年对社会的责任,我们肩上负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义务。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们以后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二是我们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现阶段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要强化理想信念学习深刻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当代中国进步与发展的深远意义,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这个共同理想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并坚定地为之努力奋斗。
三是我们要学习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爱国热情,使我们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另一方面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我做起 王得银
2014年03月14日15:0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个国家,要持续健康发展。除了要有物质基础,还要有凝聚共识,团结力量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东西,重在学习,重在内化,重在践行。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在社会中产生更大的积极影响,关键在从我做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止是“你”的事情、“他”的事情,也是“我”的事情。颐指气使、指指点点,不如从我做起,以身作则,做出个样子,做出点成效,才能带动大家一起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普世价值观,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古语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每个个体公民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就像小流,也只有作为个体的每个公民践行核心价值观,才能汇聚成奔流不息的强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潮流,凝聚人心、促进共识,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从我做起,前提是知。所谓知,即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知内涵,不是略懂一二,而是熟透于心。差不多先生,要不得,流于表面往往导致行动力不足,手足无措。知内涵,还要分层次去剖析,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去深层次了解,分条缕析,挖掘12词核心价值观蕴藏的本质内涵和外延价值;知意义,才有干劲去学、做。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各种渠道学习,做到心知肚明、胸有成竹。
从我做起,重点在做。在知的基础上,能认同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并能转化为规范自身言行举止,指导实践的精神源泉。做,首先是体现在生活中,生活中一言一行,以核心价值观为准绳,严格规范自身言行。在家庭生活中、公共场合不做违背价值观的事情;在境外,更要维护国人形象,恪守核心价值观。做,再者是贯穿于整个工作中。依法治国是基本治国方略,如果说法律是公民言行的底线,触碰不得,那么核心价值观就是润滑油,缓解矛盾,促进和谐。工作中,决策时,想想是否做到公道正派。懈怠时,想想是否做到敬业诚信。争吵时,想想是否做到文明友善。在想中做,在做中想,内化为自身工作的自觉行为表现。
践行核心价值观,就要从我做起。也只有个人真正去践行了,推己及人,凝心聚力,核心价值观才能在整个社会弘扬起来。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与基础,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在青年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调节公民和国家关系的基本政治规范和道德规范。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价值取向和共同信念。所以,尽管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作为一种正义的力量始终一脉相承。从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都是古代知识分子爱国情怀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我国制定的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都把“爱国”放在首位。作为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能切断历史文化的血脉和传统,只能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地发展。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以人为本既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比较稳定的立场和观点的总和。以人为本之所以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就是社会发展再也不能把人当做客体、手段和工具,而要当做起点和归宿,切实保障人的生存权、自由权和发展权,切实尊重人的尊严、人的劳动和人的创造,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它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诉求,是指导社会成员价值选择、行为取向的基本标尺。资本主义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效益,这是一切逻辑中的首要逻辑。这种价值观虽然能促进经济发展,物质财富增加,但也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继承,也是关注民生、注重公平的和谐,是发展中的和谐,是动态中的和谐,是有序中的和谐,更是民主法制保障下的和谐。
责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线。责任作为一种可贵的品质,是个人或组织应该秉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能对文明进化和社会发展作出质量上的规定,现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和道德传统,已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东方人格——社会型人格,例如,“以天下为己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等。作为我们大力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就应将大写的“责任”作为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
要求入党的同志,从提出入党申请那天起,就应当努力实践自己的入党志愿,按照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
第一、作为一名党员要“知党”。要做到“知党”,也就是要充分了解党的历史。了解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建党时的几十名地下党员,发展到现在拥有的7000多万名执政党员。了解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了解党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系列方针、政策,了解党与时俱进,发展创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了解党提出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宏伟目标。通过了解这些,你会发现我们党过去现在乃至将来依然保持了旺盛和强大的生命力,你就会更加热爱它。
第二、作为一名党员要“爱党”。过去无数革命先烈为党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可歌可泣而又催人泪下的英雄史章。方志敏烈士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他的《清贫》、《可爱的祖国》现在读来至今还在鼓舞和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党员。我想一个党有这么多为之奋斗的党员,它能不伟大吗?党之所以有这么强的凝聚力,是因为它除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外,没有其他任何私利。作为党的一分子我感到很是自豪,热爱党、拥护党,在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完成先烈们未竟的事业,是新时期党员努力追求的目标。
第三、作为一名党员要“信党”。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如果理想信念动摇,信仰失落或者缺失,就会被金钱、权色、名利所诱惑,甚至走向沉沦。因此,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党的宗旨和入党誓词,就要认真学习,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各种风浪的考验。
第四、作为一名党员要“事党”。也就是为党努力工作。作为国企的一名管理人员,就要立足于本职工作,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时刻用新时期党员先进性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实履行党员的义务,创造性、有效性地开展工作,增强党员和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能力、业务能力和办事效率,尽心尽力为企业服好务、办好事。
第四篇:如何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大学生实际,谈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次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浓缩成了以24字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全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我们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了全新的要求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并且发展的群体,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承担着祖国和历史的重大责任。大学是人生重要的时期,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首先明白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第一,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坚定追求信念。在二十一世纪追求物质娱乐至上的年代,当代大学生应当保持纯净的心灵,不为利所诱,树立高远理想,坚持民族大义,不要只看懂物质利益而忽视了精神价值。
第二,要做忠诚的爱国者,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该感到自豪。然而现今却又有许多国民产生了崇洋媚外的心里,认为中国哪都不好哪都不如某某国家,这不好那不好,把自己的国家贬的一文不值,别的国家就是天堂一样。但其实哪里没有贫困和富有呢,把自己国家的短比他国的长才会造成这样的心里不平衡。因此,大学生应当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勇敢捍卫国家的尊严,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尽力而为。
第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哲人说过存在即合理,人生的真谛需要我们用心去领会。作为一名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时,更应当拿出书生意气,越战越勇,而不是自暴自弃,随便放弃。在现在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大的社会,大学生应当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为社会和国家创造价值。
第四,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好的品质是人一生的财富,坚强不屈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应当传承和发扬的优秀品质。在当今道德滑坡的社会背景下,加强道德修养,锻炼道德品质具有重大意义。
第五,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知法懂法遵法守法。总之,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学生从生活中的具体事情做起,光说不做的话什么价值标准都是一纸空文,能做的的也不止以上所列的几点,需要在生活中细心体会。
第五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口腔141 羊玉婷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复杂多样的价观、不良社会风气、传统文化的缺失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障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周边环境的育人氛围,全方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体系育人平台,确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 24 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坚定不移地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当前高校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净化社会风气、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三个层面的内容相互贯通、相互联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结晶,简明概括,内涵丰富,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当前,我国高校的主 流意识形态与国家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但由于多方面的冲击,非核心价值观不但存在且有蔓延的趋势。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场所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前沿阵地,要率先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实现育人的重要抓手,也是抵御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筑牢思想防线,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主导地位的需要。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学生,才能使其明辨是非、排除干扰、坚定正确的信仰和理想,才能赢得青年一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当代表达,体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但理论的价值魅力并不是停留在它的自身逻辑体系的完美和表面的光鲜,而在于它给予人与社会发展的引领与说服力。要达到该效果,一是要揭示其理论价值内涵,认识其有用。二是情感认同。只有将其理论的真正价值内核入情入理地深刻分析,并从全方位所带来的效应能给多维度合理的揭示,情感认同自然就能发挥作用,并转化成行动的指南。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也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维度在于它将个人、社会、国家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国富则民兴、民诚则和谐。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建立在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础上的,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大学生若只谈个人的私利要求,所作所为不与国家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而另辟蹊径要想成功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大学生的根本“小”在于个人能否学业有成、成长成才,“大”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前途与命运。认同是接受的前提和付诸行动的条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与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和国家前途命运、民族的兴旺发达联系起来,找准与大学生思想的共鸣点、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其理论也就被真正掌握,并被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不会是一句乏味虚幻的空话。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修身教育,要结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贯穿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要充分考虑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现实诉求,通过隐性教育实现显性目标,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目的。高校在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建立宣传、教育、学习、实践、反馈、评价和激励的长效机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修身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保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期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