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结合诺斯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_百重点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
(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一四~二○一五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编号 0203470001 课程名称(当代 中国经济问题 主讲教师 钟坚 评分 学 号 姓名 专业年级
题目: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结合诺斯的新制度 经济学理论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下,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当现有制度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时,制度创新、制度变迁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改革和发展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现实,中国经济若要有所突破,创新制度是必然选择。
关键词:道格拉斯•诺斯;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创新 道格拉斯•诺斯与新制度经济学
道格拉斯•诺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开拓者,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诺斯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及早期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经济史分析中,成为新经济史学界的代表人物。
在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上,诺斯创建了制度变迁理论。他认为,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激励的有效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这种制度的产生是有代价的,除非其所带来的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否则这种新制度不会出现。诺斯认为制度变迁的动因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制度变迁的原因之一就是相对节约交易费用,即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益。所以,制度变迁可以理解为一种收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收益较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在看待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因素时,诺斯认为技术的革新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人们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冲动,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法律制度等)构建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巩固下来,那么人类社会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不可设想的。诺斯将制度因素引入经济增长分析,把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来研究,说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了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使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更为成熟和完善,为人们思考经济的增长与发展问题开阔了更广阔的视野与更深刻的思路。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道格拉斯•诺斯用有效的市场经济理论模式分析了中国经济的改革进程,指出中国改革还有很多路要走:一是需要国有资产民营化;二是建立保护产权的有关规则和法律制度;三是建立独立的司法体系, 有效解决合同中出现的各种纠纷,保障社会稳定;四是建立起有效合理的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保证在产权方面实行法制。①
2004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十周年之际,诺斯曾来中国演讲。演讲结束后,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提了一个被诺斯称为“很好的问题”——“制度有时依赖于以往的历史,我们如何借鉴过去好的经验,但又能突破对过去的依赖?”诺斯回答说,机制的依赖性有两种,一种是时间带来的依赖,如果不研究经济史,就无法研究制度变迁,而且制度不断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另一种是对以往思维方式的依赖,拒绝变革,拒绝接受新东西。“有时候我们想进行变革,但一些相关组织却在尽量阻止变革,因为变革会危及到他们的生存。所以,非常关键的问题是,怎样尽力保持一个高效运行的机制,也就是说,能够不断地激励人们采取新的方式做事情,而且要接受新的变化。这一方面,现在还没有现成的非常完善的理论。对过去的依赖,促进了现有机构和制度的形成,如果你想改变这种机构,这些组织就会尽量阻止你这样做。对过去的依赖①参见卢现样.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限制了我们的创新,怎么能够突破这种限制?需要我们进一步认真研究。” 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
改革开放是中国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转折点,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变革,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不可否认制度的变革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的科学性。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改革实质上是制度变迁的过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制度主体——政府主体和非政府主体,改革就是这两种制度主体参加的社会搏弈。
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制度变迁进程表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就,初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制度转型。但是迄今为止,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改革目标,改革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欠缺和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说,就是改革中存在明显的制度缺失。在制度缺失存在的情况下,要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必须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但是制度创新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21世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在存在制度创
新困难的条件下,要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必须采取有效策略推进制度创新。在此,我通过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粗浅探讨。
新制度经济学在分析方法和政府行为中, 提供了分析政府机构中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的视角。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它实际上是公职人员和那些参与腐败交易的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利动机驱动下经过成本——收益计算后得出的合乎理性的选择,而制度通过影响个人对成本和收益的计算最终影响着个人选择;提供了加强政府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政府结构效率的依据;提供了政府行政机构改革的主要途径——制度改革创新。
在我国进一步深化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制度的制定、执行与变更成本,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制度的制定程序,二是制度的群体间博弈是否充分,三是权力的分权方面。我们要选择正确的路径以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在改革成本分摊多元化的机制中,必须明确界定不同负担主体的负担规模;政府必须在“以人为本”的指导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使制度变迁的受益者和成本承担者合二为一,建立健全公平、公开、公正、合理的成本分摊的正常机制。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纵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从实质上说,就是一个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就是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的变迁过程。面向市场化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持续演进,成为改革中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可以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至今,主要的成功就是来自于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把制度变革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有助于在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实进行较为系统、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探究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环境下,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增强对改革开放以来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解释力,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道格拉斯·C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 道格拉斯·C ·诺斯、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 道格拉斯·C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