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规教育警示片
合规教育警示片观后感
2015年11月11日在县支行观看了合规教育警示片。通过典型案例的观看,真实再现了那些面对权力和金钱,未经得住诱惑与考验,私欲膨胀,一步步迈向犯罪深渊,最终走进高墙、受到法律惩制的过程。
影片剖析了他们的违法违纪行为给国家、社会、家庭及个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具有很强的警示教育效果和震撼力,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远离违规、珍惜工作”让我们从这些直观的感受和深刻的警醒中得到心灵的震憾,从而达到预防犯罪、远离犯罪的目的。观看影片后,我心灵层面受到巨大震撼,现将一些所想所思记录如下:
一是抓好防范。典型案件警示教育是筑牢预防职务犯罪思想道德防线的有效形式,通过采取多种形式,扎扎实实抓好预防从业人员职务犯罪工作,努力营造从严治行、廉洁从业、依法合规的和谐发展环境。
二是以案为鉴,引以为戒,从自身的岗位特点理解风险防范、提高警示性,自觉提高依法合规意识,要更新观念,勤奋学习,争做与时俱进的干部。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强化政治理论、专业技能和业务知识的学习。
三是警钟常鸣。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面对权力和金钱,要经得住诱-惑,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上警钟常鸣,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诱-惑,珍惜职业生命。自觉提高依法合规意识。自觉做到自重、自盛自警、自励,做到廉洁奉公,按章操作,从根本上防范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确保不发生任何案件事故。
通过观看警示片,又一次受到了警示再教育,进一步增强了依法合规的意识,牢固树立了制度观念,提高了廉洁从业、遵章守纪、规范操作、恪尽职守的自觉性。真正感知了有所知、有所悟、有所惧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
第二篇:合规教育警示片
“合规教育警示片”观影心得
近期,我行开展了“合规教育警示片”观影活动,该片收集了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生的典型案例,真实再现了案例中那些曾经事业“飞黄腾达”而“得意忘形”的同行,面对权力和金钱,未能经得住诱惑与考验,私欲膨胀,一步步迈向犯罪深渊,最终走进高墙、受到法律惩制的过程。影片教育和警示我们:合规,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不是掩埋在书卷中的一行文字、一个字眼,它是一种精神,它应该存在我们的心里,与血液一起流淌。
影片全面剖析了他们的违法违纪行为给国家、社会、家庭及个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具有很强的警示教育效果和震撼力,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营造出了“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的氛围,使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和警示。“从几百万元的资金挪用案到上千万元的银行假票案„„”让我再次明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个道理,但我深信,只要我们每个人自觉遵守岗位职责,遵守“两个办法”、“八不得”和“十条禁令”等各项规章制度,合规操作,案件就可防可控。下面我就此次观看合规警示教育片谈几点感想:
一是要爱岗敬业,把邮储真正当成自己的“家”。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和学习之中,全心全意的服务客户,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二是要以案为鉴,引以为戒,从自身的岗位特点理解风险防范、提高警示性,自觉提高依法合规意识。
三是要防微杜渐,警钟常鸣。做为一名邮储员工,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面对权力和金钱,要经得住诱惑;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上警钟常鸣,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四是要加强学习,严以律己。要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要依法合规办事,自觉防范安全隐患,自觉提高依法合规意识。
古人云“勿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我们应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岗位做起,从每一个操作环节做起,深化对合规操作的认识,深化对规章制度的理解,深化对业务经营中风险的领悟,深化对风险防范要点的把握,形成事事都有合规守法的工作标准,处处都有合规经营的纪律约束,进而实现“人人合规、事事合规、时时合规”的目标,达到“不愿违规、不能违规、不敢违规”的目的。总之,此次合规警示教育学习,我受益匪浅。它使我进一步增强了依法合规的意识,牢固树立了制度观念,提高了廉洁从业、遵章守纪、规范操作、恪尽职守的自觉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诚信、正直、守法、合规”的理念牢记,将“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根植于心,将进一步提高合规操作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邮储人!
第三篇:《合规教育警示片》心得体会
11月11日晚,举行了合规教育警示片的警示教育学习,今天恰逢双11网络购物节,通过这次观看案件警示教育片,让我如同淘到了“人生至宝”,展现在面前的一个个生动案例,揭示了业务操作中的风险点,展示了合规文化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教育片中的生动案例寓意深远,教育性强。“利益面前去违规,法律铁面必问罪;身陷囹圄始后悔,高墙电网人憔悴;十年生死两茫茫,切莫违规悔断肠。”牢固树立遵章守纪、合规操作的理念,“人吃一堑,我长一智,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合规不是一日之功,违规却可能是一念之差;合规常伴有心人,风险专找粗心人。”作为一名储蓄业务检查员,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上的违规都有可能出案件,“违规是案件的前奏,隐患是案件的天敌”。应熟知所有业务制度的流程、风险点、风险环节、控制措施及岗位职责。时时、处处、事事,以敬业、真诚、严谨、自律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做到人人主动合规,事事处处合规,才能为我邮政储蓄的稳健经营和发展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火墙”。
同时对照案例校正人生坐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奉公守法,恪守道德底线,不越纪律红线,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诱惑,保持平衡心态,在名誉、职位、报酬、个人利益方面知足常乐,安心本职,勤奋工作,坚持“健康生活、快乐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人生路途中,一定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做到知足常乐,甘于平淡,乐于奉献。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自觉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对自己有半点松懈,守住底线,不碰法线。珍惜今天的一切,把别人的教训作为自己常抓不懈的警钟。合规是一张网,兜住我们工作中的陋习;合规是一展指示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合规是一丝丝雨露,滋润我们心中“爱岗敬业”的幼苗;合规是一张云帆,让我们乘风破浪直济沧海。
第四篇:合规警示片观后感
合规经营 审慎经营 防范银行经营风险
——合规经营教育片观后感 11月16日晚,营业部组织全体员工在二楼多媒体教室观看了合规经营警示教育片,通过大量详实的案例回放,让我知道了银行业及从业人员操作合规的重要性,这些相继发生的重大案件大多是由银行自身合规风险管理失控所致。
近两年来,银监会通过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强化案件综合治理,促使银行内部多年累积的合规风险与操作风险等陈案得以充分暴露,银行业空前重视依法合规经营。银监会多次强调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深刻理解合规风险管理与合规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运用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地抓好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随着银行各项改革的持续推进,银行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逐步深入,也为中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创造了最为有利的时机。迫切需要中资银行借鉴国际银行业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实践经验,及时制定合规政策,设立合规部门,建设和培育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科学梳理并修订各项业务的操作规章,使依法合规经营原则真正落实到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乃至每一位员工。
合规是银行业发展的立身之本,银行经营处处离不开合规。合规是一种习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只有不断完善自我,约束自我,才可以规避风险,在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坚持操守,远离风险漩涡。想让合规成为一种习惯,就必须在工作中注意每一个细节,遵守每一项制度,让合规成为左右思维的“紧箍咒”。
合规是一种意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提高警惕,以防祸患。从众多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银行内部忽视合规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问题的产生往往不是决策或投资的失误,而是内部执行中对规则的漠视与对抗。没有一支铁一般的合规执行队伍与授权权限标准的划分,合规只是一纸空谈。
合规文化是一种力量——“博观于约取,厚积薄发”。三流银行做业务,二流银行做管理,一流银行做文化。合规文化只有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意识,融入到每一名银行领导与员工的血液与灵魂中,才会成为一种力量,一种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鞭策、自我成长的力量。
当前,我行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防控金融风险十分重要,而防控风险的关键就在于合规操作。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必将为我行经营理念和制度的贯彻落实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总之,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规文化管理,加强沟通和协调,强化内控建设,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内控环境,使全体员工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养成自觉合规操作及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对于推进我行各项业务稳步、稳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1年11月17日
第五篇:银行合规警示教育
银行合规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
我们支行在八月份组织全体员工学习了银行案件警示教育学习,其中还观看了一些案例录橡,真象书的名字一样“代价”实在太大了,农行的代价,员工的代价足以让每个人痛心疾首。通过这些案例的学习,能促使我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平时的小事上在心中筑起“防火墙”。
录像收集了近几年来全行发生的几个重大典型案例,通过讲述分析具体的事例,详尽地描写了案件的经过,深刻地剖析了案件的成因,同时也揭示出那些曾经同我们一起并肩工作的同志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我觉得这样的学习非常及时,有很强的真实性,对我们全行员工有很强的警示作用。沉重的代价是强烈的警示。发生案件不但会给银行造成重大资金风险和损失,还会严重损害银行的形象;发生案件,不但要严惩银行内部的涉案人员,还要追究相关经办岗位,管理岗位和领导岗位人员的责任;发生案件,还会对一部分员工的家庭亲情造成伤害。无论案件对银行造成的损失,还是对员工造成的伤害,都令人为之惋惜。反思这些案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对基层领导人监管不力的问题,又有业务管理工作基础薄弱的问题。
“十案十违章”。有章不循,违章操作,是发生案件的最主要原因。从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看,许多案件中支行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内控管理比较混乱,相互制约关系被破坏,导致在业务操作过程中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问题严重.由于该行帐户管理制度执行不严,印章和操作员密码管理不善,重要空白凭证管理混乱,支付结算制度落实不到位,致使员工参与诈骗,挪用银行资金得逞。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员工责任意识,风险防范意识,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简单听信,盲目服从,互不设防,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在客观上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机会。
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这与平时的思想意识、工作习惯和规章制度的落实是分不开的,老在一种工作状态下,思想一旦麻痹就让心怀不轨的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我们的规章制度制定的很全面,很细致,但在具体的工作中,在实际执行中就打了折扣,没有了风险防范意识,法制意识更是淡薄,在具体细节上处事的原则性不强,置制度于脑后,违章操作才付出了如此代价。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不法分子虽然功于心计,惊心谋划,蓄意欺骗。从内部看,是银行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着许多漏洞,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在作案的每一个细节中,如果能把规章制度放在首位,在某个细节上就能把漏洞堵上,就不会造成如此重大的“代价”。
十案十违章,而每个案件的发生都堪称违章大全,一是违规混岗、串岗、会计岗位分工不明,职责不清。严重的混岗、串岗使每个作案人都能浑水摸鱼,使防范严密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对内部人员作案起不到最后把关的作用。虽然各项规章制度和操
作规程都有,并且印成了本子,也上了墙,但严格执行还不够,更多的时候是学制度、“找制度”、“补”制度,实际上执行时又是另一套,导致制定规章制度和实际操作执行上存在“两张皮”现象。因此,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更重要,要从操作和管理环节,一个制度一个制度的落实,加强监督、检查和学习,切实保障每一位员工都能做到有规必依,按章办事,合规操作。
特别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员工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打牢拒腐防变的思想,以积极心态投身改革,珍惜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职业前途,奉公守法,安心本职,勤奋工作。
这些真实案例都是血的教训,也是强烈的警示,我一定要引以为戒,从思想上认识到,从行为上执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