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生产质量管理制度

时间:2019-05-14 23:4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厂生产质量管理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厂生产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篇:工厂生产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保证本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推行,并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借以确保及提高产品质量符合管理及市场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 年度质量目标的制定

第二条

企业每年的质量目标作为年度质量工作的依据,适用于与质量相关之各项作业,各有关部门应负责分管的质量目标项目的制定和统计工作,遵循年度质量目标,分解落实到各自的工作中。第三条(制定与发放)

技术工程部根据当年质量目标实施情况,于年底制定下年度质量目标,报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审核后可提交管理评审会议审议或直接呈总经理批准。经批准的“年度质量目标”应发放到各有关部门做为当年质量工作的依据和努力方向。定量目标应规定数据收集和汇总统计部门。第四条(统计、核查与修订)

定量目标的统计部门对分管项目定时进行汇总统计,并按季度将计算依据和结果报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视情况组织人员进行核查,内部质量审核时亦做为检查内容之一。年度质量目标的修订,需经管理评审会议审议或报总经理批准。

第三章 质量策划控制

第五条

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产品转型、新技术应用等时机,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质量策划,以确保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质量策划根据企业质量体系文件进行,适用于企业内所有产品的开发、生产、施工和服务的过程。

第六条

质量计划是在质量体系框架内,针对特定的产品、服务、合同或项目,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企业分管品质工作的领导主导产品的质量策划,组织编制质量计划。研发产品部负责新产品的立项、设计文件的输出、部品承认书的编制。技术工程部负责制订及完善产品的检验规范、工艺文件,并参与产品的质量验证。相关部门配合执行质量计划。

第七条

质量计划制定具体为:

1.研发产品部在新产品开发、产品转型、新技术应用时机,应由专人立项并编制“项目企划书”,企划书应对产品的性能指标、市场价位、目标成本、研发费用等作出规则,确保研发阶段产品品质。企业分管领导组织项目可行性评审。

2.项目立项后,须确定项目经理、制订“项目控制计划书”。项目执行期间,企业分管领导定期检查项目进度。样机交付评审时,应按规范要求输出齐套的设计文件,并通过样机鉴定验证,必须达到EMC、安规等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

3.样机设计完成后,企业分管领导会同项目组、技术工程部、计划部、采购部、品管部及营销、销售等相关人员,必要时邀请顾客代表参加,根据企划书对样机设计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包括样机软硬件配置的合理性、结构的可靠性、产品技术水平的适切性、投产的工艺性以及整机成本测算的盈利性等。根据评审结果,必要时作出相应修改。

4.样机通过评审后,应制订试生产计划,选择合格供应商,准备试生产相关的临时性技术文件、规范等。使新部品进货检验和试生产顺利衔接。

5.计划部依据试生产计划,安排部品的采购、齐套。

6.技术工程部依据试生产计划和有关设计文件资料编制各类检验规范、工艺文件,并主导产品试生产验证以及工艺流程的完善和补充。

7.研发产品部项目组跟踪试生产的进度,协同技术工程部解决试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并完成部品承认书的发布。

8.试生产后,技术工程部在研发产品部项目组配合下做好试生产总结,提交企业分管领导召集计划部、采购部、制造部、研发产品部、技术工程部及营销、销售等相关人员进行试生产结果的评审,评审内容包括直通率的指标、故障现象的分布或严重程度、标准工时以及工艺文件、检验规范的可行性、完整性等。评审合格后,可以交付量产;评审不合格,不能投产,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9.新品试生产通过后,研发产品部应发布完善齐套的产品设计文件和标准,技术工程部应整理发布正规的工艺文件和检验规范

第八条

质量计划的更改与完善具体为:

1.企业分管领导在产品立项及研制过程中,主导项目计划的更改和完善。2.研发产品部依据产品定型评审的结果及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执行工程变更。

3.计划部主导试生产计划安排的更改和完善。

4.技术工程部在产品试生产后,就工艺水平、部品的可靠性、直通率等方面作出评估和改善计划,并向相关部门提出改善措施,包括提高员工工艺水平的培训、部品更换等。品管部对产品销售后的顾客投诉,执行[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第九条

质量评审中的资源组织分工为:研发产品部负责评估和协调产品在立项和研制过程所需的资金、人力、培训仪器设备等资源。计划部和制造部负责样机定型后试生产和量产相关的场地、库容、物料、人力(工时)、生产设备等资源的安排。技术工程部主导评估生产使用的仪器、制具的购置。

第四章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第十条

为了保证检验、测量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满足生产的需要,责任部门应选择、配置合适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并保持其所具有的精度和功能。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范围包括:企业所有检测仪器、检测软件、检测制具和检测平台(总称仪器设备)。其中,检测仪器指外购的、由法定计量单位定期检定的检测用仪器、计量器具。检测软件指检测用承载信息的媒体,如软盘。检测制具指外购或自制的、自行定期校验的检测用工装器具。检测平台指按要求自行组建的,作为部品检测用的工装,属检测制具范畴。

第十一条

技术工程部负责仪器设备的控制。各使用单位和人员应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并负责维护与保管。

第十二条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的具体办法依据“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程序。

第五章 过程控制与检验

第十三条

自投料到产品入库全过程,责任部门应确定产品形成各阶段影响质量的过程或因素,使其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产品质量。第十四条

产品部、技术工程部分别负责产品设计、工艺文件的制定。计划部下达生产任务,技术工程部作生产技术准备。制造部安排生产,使现场文件和资料、物料、工序、仪器设备、环境和人员等均处于受控状态。技术工程部对特别制造中的新产品、新部品的试生产及工程变更后首次生产实行品质跟踪监控。其中,特别制造指对新产品、新部品的试生产,特采、紧急放行部品的投产以及易引起品质波动的工程变更后首次生产等实行特别监控的制造过程。第十五条

过程控制的具体办法依据“过程控制程序”。第十六条

为了加强生产过程中在制品的检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转序,责任部门应进行从部品投产到成品包装的生产过程检验,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成品。

第六章 最终检验

第十七条

为加强质量控制,责任部门应进行成品的最终检验,确保成品符合标准,满足客户要求,防止不合格品的发货。第十八条

制造部负责最终全数检验和成品交收送检。技术工程部负责编制产品企业标准、成品交收检验规范。

第七章 服务管理与客户投诉处理 第十九条

为规范本企业的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责任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产品服务,使服务满足规定的要求。服务管理范围包括为集团客户服务部和最终客户提供的服务活动。第二十条

为保证客户投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由负责人跟踪客户投诉事件的处理和跟催,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处理客户投拆事件,做到让顾客满意,且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第二十一条(投诉记录)

在“处理情况”栏做简要说明;须采取后续处理的,填写“客户投诉受理单”,此时在“处理情况”栏注明“受理单”编号,以备追溯。第二十二条(分析判断)

品管部根据客户投诉内容,确定具体的受理责任部门及是否开立“CAR表”。将“客户投诉受理单”提交责任部门处理,跟摧处理过程。第二十三条(处理与回复)

责任部门应调查造成客户投诉的具体原因和具体责任者。并提出投诉的具体解决方案(如整机退换、更换部件等)。客户投诉解决办法由责任部门填入“客户投诉受理单”的处理结果栏,经主管核准后,统一由品管部迅速通知客户并做好回复记录。

第八章 质量体系的评审

第二十四条

为使质量体系持续运行,实现企业质量方针、目标,企业定期对质量体系进行评审,对企业质量体系进行综合评价,以确保其适应性和有效性。企业总经理策划并主持管理评审。管理者代表负责管理评审的组织,决议的形成和实施。企业领导和部门主管参加管理评审,责任部门执行评审决议。第二十五条

管理评审的频次为每年至少一次,间隔不超过一年。管理评审时机取决于以下情况: A.当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 B.当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C.当企业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 D.当顾客投诉连续发生时; E.内部组织发生重大变化时;

F.当认为有必要时可随时进行。

第二十六条

管理评审的形式为会议评审(主要形式)、现场评审、总经理做出评审。管理评审内容包括:

1. 内部质量审核结果及纠正和预防措施效果。2. 质量体系在外部环境变化下是否持续有效和适用。3. 质量方针、目标实施情况。4. 资源是否满足质量体系的运行要求。5. 产品质量实际水平。

6. 顾客投诉等质量信息反馈中的突出问题。第二十七条

评审工作分为准备、汇报、评议、决议、修订、归档六个部分。1.评审前,由总经理进行策划,明确评审议题、目的,由管理者代表进行筹备,并通知有关部门做好充分准备。

2.管理者代表和各有关部门主管就会议议题,汇报各自分管事项。开始评议前,首先对前次管理评审决议实施情况进行审查,证实决议中规定的任务都已完成。

3.对本次议题进行评议,就质量体系的适应性和运行有效性做出结论性的评价,对体系文件是否需要修订做出决定。对评议发现的系统性问题或缺陷,分析原因,做出纠正决议,指明责任部门或人员及完成期限。

4.管理评审应形成决议,做好会议记录。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签发。决议内容的执行由管理者代表或委托技术工程部跟踪落实。5.管理评审决议如要求修订体系文件,则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进行。

6.管理评审决议及执行情况等记录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由管理者代表或委托技术工程部归档保管。

第九章 质量文件和资料控制

第二十八条

企业对质量体系文件资料的批准,发布和更改等实行严格控制,确保其适用性和完整性。技术工程部负责文件编号、登记、发行、回收和作废;正本文件和资料的保存、管理和信息上网与维护。各职能部门和权责人员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与更改、审核、批准。各有关部门负责维护本部门及网上相关文件。第二十九条

控制范围包括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三阶文件、设计文件、记录表单以及外来文件等。其中,受控文件指用于质量控制的文件,任何时候都处于最新版本状态。发行时其上印有红色“管制发行”章。非受控文件一般发给顾客和外部有关人员参考用,发行时为最新版本,其后不对其跟踪更改的文件。发行时,其上盖有蓝色[非管制发行]章。三阶文件指支持程序的工作规范、指导书以及工艺文件。外来文件包括外购标准、规范及顾客提供的资料等。第三十条

文件的制订、审核与批准具体为:

1.质量手册:由技术工程部制(修)订,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发行。

2.程序文件:由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制(修)订,相关部门主管负责会审,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方可发行。

3.三阶文件(除设计文件外)及记录表单:由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制(修)订,如仅属该部门职责,责权主管负责审核,部门主管批准后即可发行,否则需经相关部门主管会审,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发布。

4.设计文件:由研发产品部相关人员制(修)订,研发产品部主管负责审核,经研发事业部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发行。

第二篇:工厂质量管理制度

工厂质量管理制度

工厂的质量管理工作,在负责技术质量的副厂长领导下,由质量检验科具体负责实施和贯彻高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

一、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厂入库质量检验

1、凡属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都按有关标准,技术文件订货合同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合格后在验收单上盖章,方可办理入库和报销手续,如果无标准又无明确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必须进行质量检查,方可进行验收。

2、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原材料库的保管情况,严防混料,并按材料标准做好出库检查。

3、对于不符合外购,外协件规定的原材料,必须按有关制度办理代用手续,经有关技术部门同意方可代用,做好生产检验把好质量关。

二、做好生产检验,把好质量关。

1、做到以防为主,首件必检,检查首件时“三对照”(按图样和工艺、工艺要求检查实物)。

2、对于质量控制点或已挂管理图的加工工序,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抽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管理图上,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发出信息。

3、凡经检查合格的零件,在零件的适当位置加盖标记,转入下道工序,生产中只允许合格品流传。

4、对于生产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不良品(返修品,废品、回用品、次品)要及时发现,并加以管理隔离。

4.1返修品经修复并检查合格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加工。

4.2废品应订(写)上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废品区。

4.3回用品,检查员加盖回用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成品。

4.4次品、不算产值,不预计划,加盖次品标记单独存放,在生产过程中,只允许合格及经同意的回用品流传。

5、为做到以防为主,把好质量关,专职检验人员要当好三员,做好三帮,“三员”即是质量检查员又是质量宣传员,技术辅导员,“三帮”帮助工人找出并分析不良产品产生的原因,帮助工人增强质量第一思想,帮助解决质量问题。

6、认真填写好质量报表,任务单及时做好质量信息反馈。

三、搞好质量检验,确保出厂产品符合标准规定。

1、质量检验科应监督促装配工作按装配工艺操作,并做到不合格配件不装配。

2、按产品的有关规定逐项认真检查。

四、做好工艺装备、设备的质量检查

1、负责生产中使用新的或外加工,量具等工艺装备的检查工作。

2、对于生产中所使用设备的检修质量,备用配件的制造的外外购件质量按有关标准进行检查,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五、提出质量考核建议指标,进行统计考核,上报质量报表

1、根据上级要求和上期产品与工作质量的实际情况,提出年、季(分月)的各单位考核指标的初步意见,交企业管理办公室组织各有关部门讨论,厂长批准后交生产科,技术科统一下达实施。

2、按规定时间汇总,统计上报,并公布全厂各车间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做

到准确及时无差错。

3、通过统计数字,掌握与分析质量动态,每月按时提出质量动态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原因,提出解决的初步意见。

六、参与新产品的试制签字,老产品的重大改革。

1、参与新产品的设计、工艺审查、产品标准的制定,为新产品鉴定定出有关试验,检验等方面的报告,对新产品能否正式投产提出意见。

2、参与老产品的重大改革,提出必要的检查结果。

七、做好用户服务工作

1、做好用户的质量服务工作,有计划地组织有关人员到使用单位进行现场技术服务,收集用户的意见和要求。

2、代表工厂对于已出厂的产品认真做好:包修、包退、包换工作,以不断增加工厂信誉。

3、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用户访问,对用户提出的质量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督促有关部门认真改进。

4、认真做好产品质量方面以外的反馈工作,不断健全、完善与检查工作中有关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

八、不断健全、完善配检验工作有关的质量保证体系

1、逐步建立材料,外购件、配套件(产品)的协作工厂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入厂的外购件、外协件、配套件(产品)符合技术标准。

2、逐步建立各生产车间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3、建立用户的信息反馈系统,按用户的要求改进产品质量。

九、检查与考核

1、对已列入升级或创优规划的各级优质产品,要每月进行重点考核,以掌握质量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2、按要求的内容和格式及时汇总上报省、市(部),国家质量奖产品的技术资料,密切配合有关机关组织监督与检验。

3、检验考核及奖惩,根据各个工序和个人的质量情况,与工资、奖金结合,对完不成质量指标的要扣发奖金,奖征分明。

第三篇:工厂质量管理制度

工厂质量管理制度

1.企业管理的方针和目标是:以质量求生存、求信誉、求发展,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社会信誉,创名牌产品。

2.加强思想教育,使每个职工明确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思想。

3.加强企业科学管理,做到有规可循、按章办事、奖优罚劣、多劳多得、奖罚分明。

4.以班组自检、班组互检、厂方抽检和专职检验为手段,定期、不定期实施质量检查,保证产品检验优良。

5.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控制,以过程控制确保产品的整体质量。

5.1领料员必须从仓库领取经过检验合格的型材、辅助材料及五金件。要做到所领型材色泽一致,规格尺寸精确、不翘、不曲、不弯、无划伤。

5.2下料人员做到按工序卡和设计图纸精确下料,切割不歪不斜,力求节约,发现不合格型材应呈报质检人员,追究领料人员责任。

5.3钻铣人员应按工艺顺序和设计图纸时行钻铣,如发现不合理切割及切割不规则的工件,追究下料员责任。

5.4实施穿加强筋的工艺人员,要求按照图样及工艺要求认真实施穿筋作业,发现下料工件、铣削工件达不到要求的追究上道工序的责任。

5.5焊接人员应严格按照焊接工艺技术要求,调整和控制焊接艺参数,保证成窗焊接质量;如发现焊接余量不足,应呈报质检员,追究下料员责任。

5.6组装人员做到按工序卡和设计图纸,进行合理安装,发现问题,应呈报质检人员,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如不呈报,后果自负。组装时应细心检验所有五金配件,门窗、框、扇、接触点应严格按有关规定做好防腐处理。

5.7检验员应以工程合同为单位按规定对半成品、成品进行抽检,填写半成品、成品检验记录。

5.8包装人员应由技术科及车间检验员联合按企业内控标准,进行统一检验合格后,填写合格证包装出厂。

6.质量检查员要认真负责、忠于职守,正确行使质量否决权。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保证产品质量的法令、指标和规定,并根据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和产品图纸,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篇:工厂生产管理制度

工厂生产管理制度

目的

为了维持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

范围

适应于生产车间全体工作人员。

一、工作时间:

上午8:00-下午5:00 午休时间:11:00-11:30

二、晋升制度

组员-副组长-产线组长-车间主任 1.组员

新员工办理完入职手续,正式进入试用期。试用期为两个月,第一个月时薪为正式员工的80%,第二个月时薪调整为正式薪资。2.副组长

组员入职满半年,工作表现优秀,无重大过错,通过工厂公开竞选优胜者升为副组长,增加副组长津贴300元/月。3.产线组长

副组长任职满半年,工作表现杰出,能正面影响他人,提升为产线组长,时薪上调,增加产线组长津贴150元/月,负责该产线员工管理和提高产线效益,年终发放年终奖。4.车间主任

工厂产线达到3条(含)以上,由各产线组长公开竞聘,员工和厂长共同表决,推选车间主任,增加主任津贴1000元/月,负责车间管理和提升产线效益,汇报对象厂长。根据工厂效益,发放年终奖。

三、福利制度

1.每月餐补10元/天,未出勤日的餐补不予发放。

2.工作满一年发放工龄工资100元/月,按年递增,最高500元/月封顶。3.工厂车间每月进行优秀员工考核,当月优秀员工给予100元奖金。4.法定节假日发放节假日福利,包括且不限于:冷饮、超市卡、月饼等。5.年终根据工厂效益、工作表现和岗位等级,发放金额不等的红包和年终奖。

四、早会制度

1.每周一开早会,员工准时到达车间开早会,不得迟到、早退。

2.员工在开早会时须站立端正,认真听厂长或组长的讲话,不得做一些与早会无关的事项。3.会议主持人周一上班必须提前5分钟到达车间组织员工准时开早会。

4.会议主持人在开早会时必须及时向员工传达一周的工作情况以及当周的生产计划,时间应控制在5-10分钟。

5.会议主持人开早会时讲话应宏亮有力,多以激励为主,不得随意批评和责骂员工。

五、请假制度

1.如特殊事情必须亲自处理,应提前领取、填写请假单,经厂长签字后,才属请假生效,无特殊情况不可代请假或事后请假(如生病无法亲自请假,事后必须交医生证明方可),否则按请假或旷工处理。

2.员工每月请假不得超过三次,每天请假不得超过两人。3.员工请假核准权限:所有员工请假均通过厂长审批。

六、清洁卫生制度

1.员工要保持岗位的清洁干净,设备仪器当天清洁,物品要按规定位置放置整齐,不得到处乱放,组长要负责工作区域的整齐干净。

2.卫生工具用完后须清洗干净放在指定的区域,不得乱丢,倒置、甚至损坏。3.不得随便在公司内乱丢垃圾、胡乱涂划。

七、车间秩序管理制度

1.上班时间不得串岗闲聊,不允许大声唱歌喧哗,打闹嬉笑,不得在工作时间内看报纸、杂志,用手机打游戏,看视频,抽烟,如发现一次罚款20.00元。

2.上班时间,物料接收须及时把物料备到生产线,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运作流程操作,不得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

3.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必须自觉做好自检与互检工作,如发现问题及时向组长反应,不可擅自使用不良材料以及让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一旦发现承担连带责任,必须严格按照品质要求作业。

4.每道工序必须接受抽样检查、监督,不得蒙混过关,虚报数量,并配合工作,不得顶撞、辱骂。

5.所有员工必须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操作,如有违规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6.员工在工序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损坏物料,工具设备等违者按原价赔偿。7.工作时间离岗时,需经班组长同意方可离开,限时十分钟内。

8.上班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停工随时关水关电,注意防火防盗,做好安全保障工作。9.下班前必需整理好自己岗位的产品物料和工作台面,凳子放入工作台下面。10.员工之间须互相监督,对包庇、隐瞒行为不良者一经查处严厉处罚。11.任何会议和培训,不得出现迟到、早退和旷会。

12.鼓励员工提倡好的建议,一经采用根据实用价值予发奖励50-500元不等。

13.服从指挥,听从安排,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对车间、班组的安排如认为不合理,可以越级反映,但不得顶着不办或消极怠工,不得赌博或打架斗殴,违者罚款50-100元,情节严重者建议厂部给予行政处罚直至开除。

14.正式员工离职需提前三十天提出,试用期员工需提前三天提出,办理完工作交接和离职手续方可离开。未办理离职手续影响工厂生产,或给工厂带来重大损失者,工厂将追寻法律责任或者索取赔偿。

八、现场管理制度

1.保持车间内的整齐、整洁。不得放置与生产无关的物料,废品应放置在不合格区域,合格品与不合格品不得混放。

2.在制品必须按性质区别放置,A区域放置良品,C区域放置不良品,并做到班清班洁。3.所有在加工的在制品、合格品、不合格品等均须用标识牌标识。

4.爱护公司财产,严禁在机床设备上人为刻划,留下痕迹,一经查实将给予50.00元以上的处罚。

九、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1.生产工艺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所有员工应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2.严格按照生产要求,生产过程中必须经常进行自检,如发现批量报废,产线组长均一次罚款50.00元,并根据损失情况进行赔偿。

十、奖惩制度 1.奖励制度

下列情况下奖励直接相关人员(奖金额报厂部批准50-500元)a、制止了不合格品或不合格扩大化

b、在技术、质量、工艺上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确有成效者 c、对违反厂规厂纪,车间管理规定积极举报经查属实者 d、有其他突出表现者 2.惩罚制度

a、影响他人工作者,一次罚20.00元

b、损坏公司财物者照价赔偿,故意损坏者加罚100元 c、违反生产车间管理规定的相关制度者

第五篇:工厂生产管理制度

Xxxxx 有限公司 工厂生产管理制度 1 目录 目录...................................................................................................................................................1

一、生产部组织结构与职责...........................................................................................................3

1、生产部职能与组织结构.....................................................................................................3 1.1、生产部职责.............................................................................................................3 1.2 工厂生产组织结构....................................................................................................5

2、生产部各科职责.................................................................................................................5 2.1、生产计划科的职责.................................................................................................5 2.2、生产技术科的职责.................................................................................................6 2.3、产品研发科的职责.................................................................................................7 2.4、生产设备科的职责.................................................................................................7 2.5、生产质量科的职责.................................................................................................8 2.6、生产安全科的职责.................................................................................................8

二、生产计划管理...........................................................................................................................9

1、生产计划管理岗位职责.....................................................................................................9 1.1、生产计划主管岗位职责.........................................................................................9 1.2、生产计划员岗位职责...........................................................................................10

2、生产计划管理制度...........................................................................................................11 2.1、生产计划的拟订...................................................................................................11 2.2、生产计划实施规定...............................................................................................13

三、生产技术管理.........................................................................................................................14

1、生产技术岗位职

责...........................................................................................................14 1.1、技术主管岗位职责...............................................................................................14 1.2、工艺技术员岗位职责...........................................................................................16 1.3、工装设计员岗位职责...........................................................................................17

2、生产技术管理制度...........................................................................................................17 2.1、技术标准管理制度...............................................................................................17 2.2、工艺文件管理制度...............................................................................................20

四、生产设备管理.........................................................................................................................23

1、生产设备管理岗位职责...................................................................................................23 1.1、生产设备主管岗位职责.......................................................................................23 1.2、生产设备专员岗位职责.......................................................................................25 1.3、设备维修专员岗位职责.......................................................................................26

2、生产设备管理制度...........................................................................................................27

六、生产质量管理.........................................................................................................................29

1、生产质量管理岗位职责...................................................................................................29 1.1、质量主管岗位职责...............................................................................................29 1.2、来料检验员岗位职责...........................................................................................30 1.3、制程检验员岗位职责...........................................................................................31 1.4、质管专员岗位职责...............................................................................................32

2、生产质量管理制度...........................................................................................................33 2.1、制程控制管理制度...............................................................................................33 2 2.2、不合格品管理办

法...............................................................................................36 2.3、质量管理培训实施办法.......................................................................................40

七、生产车间管理.........................................................................................................................41

1、车间管理岗位职责...........................................................................................................41 1.1、车间主任岗位职责...............................................................................................41 1.2、车间班组长岗位职责...........................................................................................42 1.3、车间操作工岗位职责...........................................................................................44 1.4、车间领料员岗位职责...........................................................................................45 1.5、生产统计员岗位职责...........................................................................................46

2、车间管理制度...................................................................................................................47 2.1、车间员工管理制度...............................................................................................47

八、生产安全管理.........................................................................................................................50

1、生产安全管理岗位职责...................................................................................................50 1.1、安全主管岗位职责...............................................................................................50 1.2、安全专员岗位职责...............................................................................................51

2、生产安全管理制度...........................................................................................................52 2.1、安全检查的内容...................................................................................................52 2.2、安全检查程序.......................................................................................................53 2.3、安全隐患整改.......................................................................................................54

3、机具安全使用制度...........................................................................................................54 3.1、电器安全使用规定...............................................................................................54 3.2、汽油机安全使用规定.........................................................................................55 3.3、液压叉车及三角起重架安全使用规定.............................................................55 3.4 机械工具安全使用规定..........................................................................................55

4、安全操作规程...................................................................................................................56 3

一、生产部组织结构与职责

1、生产部职能与组织结构 1.1、生产部职责 生产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承担着制订分解企业各阶段的生产计划,并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控制的职责。其具体职责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1.1 制订生产计划(1)进行企业产能、设备负荷及生产人员的配置。(2)制定企业生产指标。(3)编制企业综合生产计划。(4)分解、季度、月度生产计划,明确各生产单位、车间的生产任务,以及各种型号产品的投入产出期和投入产出量。(5)制定各产品的生产周期、在制品定额和生产批量等标准。1.1.2、执行生产计划(1)执行生产计划,进行生产物料、设备、人员、信息、工艺的有机配合,确保按时、保质地完成生产任务。(2)车间生产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管理。(3)编排生产单位、车间的作业流水线,配备相应的人员,安排所需的设备、材料的。(4)监督生产现场的作业,加大管理力度。(5)处理生产异常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生产计划。4 1.1.3、进行生产控制(1)依据生产计划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2)按月组织在制品盘点,消除过量储备和损坏丢失现象,减少资金占用。(3)不定期检查生产人员执行操作规程、工艺规程的情况,防止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发生。(4)生产过程中对具体工艺、技术问题的研讨与处理。(5)监控生产系统中的各类管理制度的实施,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6)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1.1.4、统计生产信息(1)统计和分析各生产单位和车间的生产进度数据、各个产品的物料消耗数据和各产品所用工时数据,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2)检查、复核并监督各生产单位、车间的统计报表。(3)追踪生产进度、产品数量及成品数量。(4)及时统计各生产单位存在的问题及需求,以便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生产决策。1.1.5、外协管理(1)编制外协计划,确定外协品的交货时间、数量、地点等。(2)选择并考核外协厂家,不定期地对其进行评估。(3)统计外协品的供应信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外协计划。5 1.2 工厂生产组织结构 图1-1 工厂生产组织结构

2、生产部各科职责 2.1、生产计划科的职责 2.1.1、组织制订综合生产计划,并经批准后实施 2.1.2、调配生产任务,审核、登记和分发订单 2.1.3、制订并组织实施生产日程计划 2.1.4、生产计划的检查与生产进度控制 2.1.5、受理、分析生产报表,统计生产负荷情况,进行产销平生产总监 一车间 二车间 三车间 生产部经理 一车间 二车间 三车间 工艺技术员 A分厂 B 分厂 产品设计专员 产品开发专员 试制工程师 产品设计专员 产品开发专员 试制工程师 安全专员 来料检验员 质检员 制程检验员 产品研发主管 生产技术主管 生产计划主管 生产设备主管 生产安全主管 质量主管 来料检验员 质检员 制程检验员 质检员 物控主管 生产计划员 生产调度员 6 衡的调度 2.1.6、生产预算的管理与控制,生产用料的管理与控制,生产制造成本的控制 2.1.7、生产效率的改善与管理 2.1.8、生产现场的资产管理 2.1.9、各个车间的协调以及与销售部的沟通、联系、协调工作 2.1.10、其他相关职责 2.2、生产技术科的职责 2.2.1、根据生产发展规划,负责产品工艺流程的设计与改善 2.2.2、制订技术改造方案和计划并组织实施,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 2.2.3、负责本企业工厂布置、生产线布置的设计 2.2.4、制定和修订生产成本定额、工时定额、工艺材料消耗定额 2.2.5、客户原样蓝图(定制或委托加工)的研究与保管 2.2.6、各项操作规范的制定与检查,样品制造进度控制 2.2.7、一线工人作业方法的设计、改善、简化、策划与推行 2.2.8、编制工艺文件,并检查、考核工艺纪律的贯彻执行情况 2.2.9、其他相关职责 7 2.3、产品研发科的职责 2.3.1、制订新产品开发计划,组织开展新产品的开发工作 2.3.2、现有产品在设计上的研究与改良 2.3.3、制定新产品设计方案,参与设计过程中的各种评审 2.3.4、新产品使用说明与使用跟踪 2.3.5、会同企划部做好新产品上市工作 2.3.6、参与制定产品推广方案 2.3.7、组织开展新产品项目技术可行性调研 2.3.8、其他相关职责 2.4、生产设备科的职责 2.4.1、编制设备采购、维修、报废计划,经批准后实施 2.4.2、编制设备采购预算,经批准后实施 2.4.3、设备检查、改良、技术改造、维修、保养等管理工作 2.4.4、设备点检、润滑、备件的管理 2.4.5、制定设备操作规程,组织设备的使用培训,检查设备安全使用情况 2.4.6、设备实物的统计及设备台账管理 2.4.7、设备的调拨、转移与报废管理 2.4.8、设备负荷能力的分析 2.4.9、其他相关职责 8 2.5、生产质量科的职责 2.5.1、制定生产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经批准后实施 2.5.2、原料入厂的质量检验及异常情况处理,包括外协产品、原辅材料的质量检验 2.5.3、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检查与记录 2.5.4、成品检查与记录,成品各项功能的测验 2.5.5、生产质量异常的处理与追踪,生产质量问题的分析与报告 2.5.6、不合格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管理与控制 2.5.7、协同处理质量投诉,对客户反馈的产品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和改进工作 2.5.8、执行生产质量管理的各种活动,组织开展质量体系的推行与认证工作 2.5.9、其他相关职责 2.6、生产安全科的职责 2.6.1、制定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奖惩制度 2.6.2、组织编制车间安全生产规划、环境保护工作规划、车间安全改进计划及相应的措施 2.6.3、组织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程、规范和安全生产强化管理办法 2.6.4、根据企业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及相关规范,对生产部的安 9 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考核 2.6.5、组织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消防检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检查评比活动 2.6.6、组织车间重大事故的现场调查、处理工作,提交事故报告、经验教训总结和处理意见 2.6.7、其他相关职责

二、生产计划管理

1、生产计划管理岗位职责 1.1、生产计划主管岗位职责 生产计划主管的主要职责是协肋生产部经理制订生产部的生产计划及具体的生产作业计划,并根据生产计划的需求制订用料需求计划,同时负责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其具体职责: 1.1.1、及时了解生产设备大中修、技改情况和新产品中试情况,根据产品需求计划制订及月度生产计划 1.1.2、制订生产物资的需求计划 1.1.3、下达生产指令,进行生产过程的跟踪和指导,根据需求计划的变更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1.1.4、受理订单,安排生产,并加以跟踪和指导 1.1.5、负责紧急订单的生产安排和调度 1.1.6、进行协调对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保证生产所需物 10 料和销售所需产品的供应 1.1.7、协调各车间的生产能力,以保证均衡生产 1.1.8、分析、报告生产计划的执行结果,不断提高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1.1.9、完成生产部经理交办的其他任务 1.2、生产计划员岗位职责 生产计划员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生产计划主管编制各种生产计划,保证企业生产计划的及时落实和执

行,满足销售需求。其具体职责: 1.2.1、负责企业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的编制与汇总 1.2.2、负责生产任务的编制与下达 1.2.3、负责产品零部件生产计划、下料计划和工作协调,以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1.2.4、负责生产所需物料的跟催工作,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1.2.5、协调、督促生产车间零部件的流转及转工序工作 1.2.6、负责各车间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及落实工作 1.2.7、负责周、月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和生产计划的改进工作 1.2.8、完成生产计划主管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任务 11

2、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2.1、生产计划的拟订 2.1.1、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 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包括产品品种指标、质量指标、产量指标和产值指标。(1)品种指标,指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产品品种数。品种指标不仅反映了企业在产品品种方面满足市场需要的程度,也反映了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2)质量指标,指生产部在计划期内产品质量应达到的指标。常用的有产品品级指标,如合格品率、一等品率、优质品率等。(3)产量指标,指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数量,一般以实物单位计量。例如,汽车以“辆”表示、机床以“台” 表示等。有些产品仅用一种实物单位计划量不能充分表明其使用价值的大小,需用复式单位来计量,如电动机用“台/千瓦”表示。(4)产值指标,是用货币表示的产量指标,可分为产品产值、总产值及净产值三种。2.1.2、生产计划的类型(1)生产计划 a、营销部根据某产品过去的销售记录、市场占有率以及未来市场预测拟订销售计划。销售计划经企业经营会议讨论并经总经理批准后,送生产部用于拟订生产计划。12 b、生产部首先根据销售计划确定库存计划,利用此库存计划来调整生产计划与销售计划的差异,即运用销售计划与库存计划换算成生产计划,其公式如下。计划生产量=计划销售量+年末产成品计划库存量-年初产成品计划库存量。c、生产计划由生产计划人员拟妥后,经生产总监审阅,报送企业经营会议讨论,并上报总经理批准。(2)季度生产计划 a、生产计划人员需要根据生产计划制订季度生产计划。季度生产计划是在预测、决策基础上制订出来的,是指导生产部门季度生产活动的大纲。b、生产计划人员应于每个季度第二个月份的中旬提交下一季度的详细生产计划。c、在一般情况下,季度生产计划力求稳定,不宜多变。但是,在制订时仍需要考虑市场变动、技术革新、材料供应来源等因素的影响。d、生产计划人员提出季度生产计划后,先经生产总监审阅,然后与营销部协调后报送企业经营会议讨论,最后上报总经理批准。(3)月度生产计划 a、生产计划人员在将季度生产计划细化成月度生产计划时,允许有9%~10%的变动。b、生产计划人员应于每个月中旬提出下个月的生产计划,其与 13 当季季度生产计划制订的月份生产计划相差数量不得超过10%。c、第一个月的生产计划应明确产品品种和具体细节,及时反映合同增减变动的情况,灵活处理紧急订单;第二、三个月下达产品产量,便于准备和组织成批轮番生产。d、月度生产计划经生产部与营销部共同确认后,可允许营销部插入 5%左右的紧急订单。当需要插入紧急订单时,营销部应事先与生产部及时协调。e、生产计划人员提出的月度生产计划经生产部和营销部确认后,双方不得随意变更。f、月度生产计划要送经企业经营会议讨论并上报总经理批准。2.2、生产计划实施规定 2.2.1、生产计划人员制订计划时,要考虑生产状态,以过去数年中的实绩作为标准,制定生产计划预定表,并把此表送交生产部。2.2.2、生产计划人员每月月底前要制定出月度计划表送交生产部。2.2.3、各生产车间要根据生产部下达的生产进度表,计算自己部门当月的生产预定量,并把此表上交给生产部。2.2.4、统计生产进度。(1)在生产车间的

最后一道工序,汇总每天的生产数量,并入库;同时登记最后工序的入库账。根据入库量计数,算出与进度计划 14 的差距;再将此数据记入车间生产日报,送交生产部。(2)生产计划人员要根据超过或不足数量,统计第二天的机器使用情况,如需对原先的计划作出变更,要得到生产部经理及生产总监的同意,并通知采购部、营销部等相关部门采取适当的措施。2.2.5、生产计划人员每月中旬要对当月的制品进行盘存。在系统地调查当月生产状况的同时,要算出工厂的生产效率、实绩与计划的差异,而后制定出作业方针。2.2.6、如果由于发生事故而造成预定产量的不足,此不足应填入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的有关图表中。生产计划人员要根据市场的行情及实际生产状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2.2.7、当产成品的交货期可能延期时,生产计划人员需要考虑其交货期损失的大小以及其他替代产品的生产问题。2.2.8、根据生产计划主管的指示,生产计划人员要以设备部经理及产销调度会议上提出的希望条件为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哪些机器开动,哪些机器暂停,然后算出这一时间预估的产量,将其编制成生产计划,报批后下发执行。

三、生产技术管理

1、生产技术岗位职责 1.1、技术主管岗位职责 生产部技术主管的主要职责是在生产部经理的领导下,全面负责 15 公司生产工艺技术工作和工艺管理工作,认真贯彻国家技术工作方针、政策和公司的相关规定,提高公司的生产技术水平,其具体的工作职责: 1.1.1、组织制定生产技术与工艺发展的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 1.1.2、负责技术管理制度的起草和修订工作,组织编制技术工艺文件,制定材料消耗工艺定额 1.1.3、根据工艺需要,组织做好工艺装备设计,并负责指导工艺工装的验证和改进工作,设计工厂、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 1.1.4、组织指导、督促技术专员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1.1.5、会签新产品图纸和新产品批量试制的工艺工装设计,完善试制报告和有关工艺资料,参与新品鉴定工作 1.1.6、组织工艺技术员搞好工艺管理,监督执行工艺纪律 1.1.7、组织领导新工艺、新技术的试验研究工作,抓好工艺试验课题总结与成果鉴定并组织推广应用 1.1.8、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改进工作,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1.1.9、协助人力资源部和生产车间做好生产一线工人的技术培训工作 1.1.10、负责技术人员管理工作和工艺人员的业务领导和考绩工作 1.1.11、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6 1.2、工艺技术员岗位职责 工艺技术员的主要职责是协助技术主管做好生产部的工艺技术应用与管理工作,编制生产技术相关文件。其具体的工作职责: 1.2.1、根据生产工艺、技术研究计划及生产技术主管的工作安排,完成工艺试验研究任务 1.2.2、完成工艺图纸、工艺方案、工艺流程书、工序控制标准等工艺文件的编制工作 1.2.3、根据生产进程的需要,及时将相关生产工艺文件下发至相关部门及人员,负责车间现场工人工艺技术方面的培训 1.2.4、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工艺技术问题 1.2.5、对现场生产的工艺规范与纪律的执行情况进行巡检,避免发生工艺质量事故 1.2.6、参与各类生产事故的处理工作,提出工艺技术改进方面的意见 1.2.7、参与新工艺技术攻关、新技术开发、旧技术改进工作 1.2.8、跟踪搜集国内外行业先进的生产技术信息,为生产工艺技术的应用和改进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1.2.9、负责企业内部生产技术资料、工艺规程资料、工艺方案的整理和保管,并做好保密工作 1.2.10、完成上级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任务 17 1.3、工装设计员岗位职责 工装设计员的主要职责是在技术主管的领导下,做好工艺装备的设计工作,并对其进行测试,编制相关使用文件。其具体的工作职责: 1.3.1、根据生产实际需要,设计符合工艺流程的工艺装备 1.3.2、参与新工艺装备的试制工作,为其改进提出专业的建议 1.3.3、负责编制工艺装

备的使用规范,并交由相关授权人员签批 1.3.4、负责培训一线生产人员,使其能够正确地使用工艺装备 1.3.5、负责解决生产中工艺装备出现的问题 1.3.6、负责不断改善公司正在使用的工艺装备,使其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1.3.7、参与工艺装备的报废评估工作 1.3.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2、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2.1、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2.1.1、总则(1)目的 为规范公司的技术标准管理工作,遵循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规定,提高公司的技术水平,特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18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技术标准的制定、审批、执行与管理事宜。(3)责任 公司技术标准由生产部工艺技术科根据各级标准负责制定与完善,各部门须严格执行。2.1.2、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审批(1)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企业内控标准和协议产品标准。(2)制定技术标准的原则如下。a、符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b、同类产品,进行规格优选和合理分档,形成标准条例。c、尽量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和国外的先进标准。d、公司内控标准一定要优于采用的国际标准或国内标准。e、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物料及企业内部中间产品,必须制定质量检验标准。(3)企业所采用的内控标准由生产技术主管带领工艺技术员负责起草,经分管生产工艺技术的副总审核。主管生产工艺技术的副总审核完毕,送交公司总经理批准后颁布实施。(4)内控标准的修改由由生产技术管理人员负责,修改前必须充分调查市场需求,修改后的审批颁布程序同上。(5)企业内控标准的修改在得到确认的同时,废除以往的旧标准。2.1.3、技术标准的执行(1)公司技术标准一经颁布,各部门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任何 19 部门在工作执行过程中,不得擅自修改工艺、降低标准。否则,所引起的质量事故将按生产质量管理中的有关条款执行。(2)公司的各类质量验收、检侧活动,都必须按制定的技术标准执行。符合标准的物资或产品由检验部门颁发合格证,不符合标准的物资不准入库、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不准出厂。2.1.4、技术资料管理(1)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处理完毕的技术资料,应在第二年的第一季度内归档。(2)归档应达到如下要求。a、技术文件与资料应纸质优良、文字清楚、格式统一、签字手续完备。b、准确、齐全、成套,新设计的图样技术文件应符合国标、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否则资料管理员有权拒绝接受。(3)归档的技术文件与资料,应确定密级和保管期限。(4)归档的资料应立卷编号,登记造册,以便查找。a、归档的技术资料按名称、特征编成卷册,按时间顺序或按重要程度排列。b、应编写“卷内目录”,卷内的技术资料也应逐张编号,并根据需要填写“备考录”。(5)归档的技术资料必须装订整齐,在装订时应去掉金属物,用线绳装订,并在卷角编号。(6)资料管理员在接受技术文件与资料后,要检查其准确、成 20 套性,及时登记、分类、编号,不得遗漏、涂改。(7)凡归档技术资料的底图,只有在更改、复制的情况下方能取出。(8)技术资料采用电子文档格式时,由计算机信息室专人负责备份。(9)技术资料在保管时,应注意防火、防潮、防虫、防盗。(10)对长期和永久保存的技术资料,若有破损或字迹模糊者,应及时修补或复制。(11)存档的技术文件及资料(包括产品样件)、未存档(试制的)的技术文件及资料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可以外借。a、已签订技术协议的外协生产。b、对比试验。(12)外供技术文件及资料(包括产品样件)需按规定程序办理。2.2、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2.2.1、总则(1)目的 为规范公司对工艺文件的管理工作,确保工艺文件的适用性有效性,根据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制度。(1)适用范围 工艺文件的管理包括工艺文件的登记、保管、复制、首发、归档、注销、利用、更改、保密等,以上相关事项均按照本制度办

理。21 2.2.2、工艺文件分类(1)指导性工艺文件 指导性工艺文件是用来指导工艺人员编制各种文件的依据,它包括工程、工序技术文件、原材料质量标准和成品质量标准。(2)生产用工艺文件 生产用工艺文件是指导生产过程各工序互相关联的工艺文件,包括工艺卡、工序卡、工艺图、工艺守则、原材料消耗定额等。(3)新产品设计工艺文件 a、新产品试制文件是用来指导试制新产品或试用新原材料所用的文件。b、新产品试制文件中所规定的参数是未经实践证实的,需在生产中继续摸索,该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问题,经有关人员商定不经审批直接在现场修改,并做修改记录,实验成功后,再形成新的文件。c、新产品试制文件在试验过程中有效,不能用于试制或批量生产,经试制鉴定后文件自然失效,批量生产时,应重新形成正式的工

下载工厂生产质量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厂生产质量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厂生产管理制度2011

    工厂管理制度第一条 生产纪律 1、 遵守企业考勤制度。 2、 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流程生产,勤俭节约,杜绝浪费。 3、 爱惜生产设备、原材料和各种包装材料,严禁损坏。 4、 服从......

    工厂生产管理制度

    01 打包部工作职责打包负责人: 一、认真完成经理给予的工作任务,并提出如何完成任务、提出建议和需要得到的帮助; 二、与其他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从大局出发,能够很好的配合; 三......

    工厂生产管理制度(推荐)

    工厂生产管理制度为确保生产秩序,保证生产车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规范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工厂持续稳定发展,结合本厂生产车间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工......

    工厂生产管理制度

    工厂生产管理制度 工厂生产管理制度1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生产工作的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公司事业的发展,根据劳动保护的法令、法规......

    工厂质量管理制度(精选五篇)

    工厂质量管理制度 工厂的质量管理工作,在负责技术质量的副厂长领导下,由质量检验科具体负责实施和贯彻高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 一、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厂入库质量检验 1......

    机械工厂质量管理制度

    机械厂质量管理制度汇编一.质量方针 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制造生产优质设备,满足用户需要,铸就品牌。 二.质量目标 1.认真贯彻执行机械行业生产和安全生产标准以及工厂......

    工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工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 安全管理 1. 计划依据 (1 )根据《劳动保护法》和主管部门有关劳动保护制度及标准,制定本厂安 全生产制度。 (2 )根据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制订有关防......

    工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工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一章:安全生产守则 第一条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守国家劳动保护、环境保护的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条 坚持各级安全教育制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