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未来十年的教师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学习资料-考试必备
未来十年的教师职业生活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学习指导
前言 引领教师的职业生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为教师未来十年的职业生活提出了方向。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应该学习纲要提出的新理念、新任务、新体制和新举措,领会纲要精神和内涵。本讲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教师可通过详细阅读以下相关文本资料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
要点提要
前言 引领教师的职业生活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行的意义 作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描绘了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温家宝总理说:“以改革促发展。”这表明未来中国教育的主旋律是改革,《纲要》最重要的特点是瞄准了目前我国教育上所存在的问题,力图突破难题,进行创新,《纲要》的出台主要立足于解决教育公平、教育质量问题。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教育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颁布了以下的重要文献: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10年《关于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全球化已经影响到了教育,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人类发展观念发生转变,过去是单向的、只强调经济发展,现在有学者归纳出社会发展观等于国民幸福指数。国民幸福指数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政府的善治,二是经济的发展,三是文化教育的发展,四是环境保护。
一个最为简单且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人们普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几乎是成功的必经之路的情况下,高考仍然充当着强大的指挥棒。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从学生、家长到老师、学校,包括地区教育管理机构的共识是,教育要向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的方向去努力。有学者感言:“经过重重考试进入大学的年轻人,在四年教育之后,常常既没有被获得灵魂上的解放,视野上的开阔,也没有获得基本的生存技能。于是,一个悖论出现了。我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社会,大多数人渴望通过考试来获得多一点的生存空间,但教育却成为我们社会最大的资源浪费…”
最迫切需要改革的是义务教育:调查显示,26.4%的公众认为最迫切需要改革的是义务教育领域,19.3%认为是高等教育。对于义务教育领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成公众认为是优质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另外,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农村办学条件问题、乱收费以及学生课业负担重问题也均有较高的提及比例。
二、《纲要》也直接指出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紧急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新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的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
《纲要》中义务教育部分的主要问题: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择校问题严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农村学校基础薄弱,一些地方辍学问题突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
《纲要》出台的背景可以概括为:为推动教育的发展、适应国情的需要、更考虑了人民的需要、也顺应了国际发展的潮流。因此,重新审视教育理想,改善人才培养方式。
《纲要》对教师职业生活影响的认识:
1.学习规划纲要,丰富职业角色内涵。
2.把握、领会规划纲要的主题精神,定位教师职业生活方向。
专题讲座
前言 引领教师的职业生活
清脆而悠扬的新年钟声把人类社会带入了21世纪20年代的第一年。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落实起始之年。面对2011,面对“十二五”,面对未来十年,我们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更多更美好的期望,同时,我们也将向规划的实施迈出更快、更坚实的步伐。
1.《教育规划纲要》吹响了我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进军号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我国有在校学生31172万人,学生数量超过了世界上除印度、美国之外每个国家的人口数量。我们有在职教师1351.49万人,仅普通中小学的专任教师就有1056.64万人。今天的中国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享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不仅每年接受学历教育的人数超过2亿,而且从业人员接受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也接近1亿人次,我国全民教育发展指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监测的近130个国家当中排到前1/3。总体上看,我国已经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我国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大国,但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自然资源大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究竟靠什么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乃至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大业,这始终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我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后,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把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真正实现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才能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党中央、国务院去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出了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员令,吹响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进军号,充分体现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将达到95%,学前教育一、二、三年毛入园率将分别达到95%、80%和70%,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提高到40%,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将达到50%。相应的,我国大中小学总毛入学率应能超过80%,主要劳动力年龄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将分别提高到11.2年和13.5年,再加上教育系统在科技创新等方面贡献率的提升,将使我国初步迈入世界人力资源强国的门槛。这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入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一个重要基础。
2.教育改革试点打响了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攻坚战
旌旗挥舞,万马奔腾,我们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进军号已经吹响。此前,教育部公布了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新一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路线图逐渐清晰,即专项改革试点、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十大改革试点,既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强大动力。
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项目已经启动。各地都已经制定好本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大力实施西部幼儿园所的建设,逐步实施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计划。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已经画就。未来将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细化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指标,坚持分类指导、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原则,进一步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重点推动大城市治理择校乱收费工作,研究制定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指导意见。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从教的举措已经确定。未来将继续做好部属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组织实施“国培计划”,重点开展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农村教师置换脱产研修、紧缺学科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和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推进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农村学校薄弱学科师资培养计划”和“幼儿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深入推进“特岗计划”,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从教。
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步伐。基础教育将深化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正式颁布经过十年实验后修订并审议通过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做好相关教材建设规划和修订、送审及审查工作,进一步加强语文、历史和思想品德教材建设。研究制定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推动教材管理规范化。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加强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的研究和指导,建立并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启动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研制工作。
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未来将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和完善农村教师津贴补贴,继续推进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研究推出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
国家教育十大发展项目和十大改革试点的陆续启动,增添了群众对教育改革的信心,也提高了社会对改革的期望。
3.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将成为中小学教师的精神生活
《教育规划纲要》是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行动纲领,从立足国内发展需要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考虑,提出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进一步明确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就要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教育,确保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因此,全面学习和理解《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是贯彻科教强国伟大战略部署、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首先,要统一思想,充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意义。《教育规划纲要》是二十一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充分肯定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教育取得的重要成就,深刻阐述了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明确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方针、政策措施,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发展全局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深入学习宣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内容,对于了解我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了解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与目标,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想,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要把握重点,深刻领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教育规划纲要》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第一,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民生性四个方面的崇高使命,领会教育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现代化强国具有的决定性意义。第二,深刻领会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不断深化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领会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改革开放,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第三,深刻领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努力方向和基本要求:一是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这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前提;二是必须坚持育人为本,这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必须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这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坚持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四是必须促进教育公平,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推进;五是必须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努力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第四,深刻领会关于未来十年教育工作的战略部署和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及关键环节:一是以终身学习理念为引领,确定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继续强调巩固和普及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重点内容;二是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宏观方向,首次对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作出专门部署,并摆在改革的首位,强调顶层设计、试点先行、有序推进;三是以提高保障水平为目标,以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为抓手,制定了教育改革发展的系列保障措施。
再次,要结合实际,把学习成果落实在全面推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要坚持德育为首,把育人的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突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贯彻以人为本,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促进公平,实现真正意义的因材施教;要改革创新,实现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要提高质量,把提高质量的目标落实到人才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
总之,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务必认真学习《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新理念、新任务、新体制、新机制和新举措,完整准确地理解各项政策、理念、措施的内涵和要求,把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作为未来十年职业生活的一个总纲。
为了与中小学教师同伴共同学习《教育规划纲要》,我们在有关方面专家的指导下,编写了《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一书。本书力争全面准确地理解《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实质,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举措。本书还努力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选用大量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并从案例分析入手,切入主题,以求用心灵品读。本书还考虑到中小学教师的实际,突出《教育规划纲要》与中小学教育密切相关的部分。
学习指导
第一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本讲的标题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介绍的内容是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但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全面了解我国教育的教育发展历程,还需广大教师详细阅读专题讲座文本资料。
要点提要
第一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教师职业的涵义和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涵义
什么叫做职业?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教师职业是什么呢?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是比较复杂的。人们通常是用比较美好的词语句子来描述。例如人有三尊:君、父、师;有五圣:天、地、君、亲、师。又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其实,这些淡化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影响我们的职业心态。还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事实上,能让人类灵魂改变的不只是教师,一本书,一件小事,一个人,这些或许都能改善我们的灵魂。其实教师职业本身是一种奢望,是一种理想的追求,我们可以把它作为要求自己进步的一种标准,让自己保持一种平和、努力向上的一种理想的心态。在英语里面表示职业一般概念的有很多词汇,西方人认为教师是上帝的代言者,是天堂的引路人。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认识职业呢?
职业既是谋生的工具,同时也是人生的目的,更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手段,是值得自己一生为之追求的人生理想和信念。
正如马斯洛心理理论:
一、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教书匠),二、满足爱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价值追求)。
如果仅停留在教书匠上是不够的。伟大的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讲过: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是停滞的、贫乏的,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称之为“不尊重思想”的征兆,那么,这一切就会明显地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反映出来。学生如果从教师的话语里感觉到其思想的停滞、僵化,就会不尊重教师,甚至像教师一样不愿意思考。如果停留在教书匠这个层面理解,就会隐藏着教师的职业倦怠。正如叶澜所说的,“一个墨守陈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所以对职业的认识,必须提升到人生价值实现的层面。
教师职业是个具有专业技能很强的特点,如果不具有专业技能,那么就无法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作了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
对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特点,我们刚要也有表述。比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五十一条: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是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刚要进一步指出,为了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中小学的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袁贵仁教育部长在一次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教育工作必须尊重教育规律。教育要尊重学生,还有尊重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他认为,教书育人是一项专业性、探索性、创造性极强的工作,要求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具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心,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他强调了师德的重要性。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
下面先通过美国一个优秀教师的习作,我们先感受一下。他写了一篇《Whyteach》,他是从自己不喜欢当教师到自己喜欢当教师这段期间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教师职业生涯是一种变化基础上的职业,可以看到学生的成长,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体现了师德的感悟。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行为和行为尊则。所谓师德,主要是面对特殊的对象学生而提出的基本上要求,即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他的核心是责任感。
对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五十二条也有相应的表述: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为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自拍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久有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我们作为教师,应该知道:人格只能由人格来塑造,情操只能由情操来塑造,性格只能由性格去培养。
三、教师应该怎样树立良好的师德
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关键在于要学会尊重学生。尊重就是同理心。
同理心的定义——同理心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即换位思考。教师要学会宽容,知道学生是有差别的,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
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第二、承认学生的独立个性,允许学生有差异性地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纲要》在战略主题中也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自由的基础上的。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就是: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思;重灌输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应试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此,教师应探索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点表现为:转变观念;采取具体的教改措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专题讲座
第一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
【导入语】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本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教育规划纲要》序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背景与资料】
资料1党中央关心教育改革和发展纪实
(党中央新华网.谋百年大计,兴千秋伟业.2010.7.12)
1985年,党中央召开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出了“改革管理体制”、“调整教育结构”等一系列教育改革内容,成为引领中国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邓小平同志在大会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
期间,邓小平发表了一系列振兴教育的指示和论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
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八号公布,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同志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1994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江泽民同志在开幕式上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不能动摇。如果我们现在不是这样来认识教育问题,就会丧失时机、贻误大事,就要犯历史性错误。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在会上强调,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从实现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高度,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国教育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教育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
同年,党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与时俱进地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求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扩大教育开放。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资料2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教财[2010]5号关于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一、全国教育经费情况
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为16502.71亿元,比上年的14500.74亿元增长13.81%。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的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为12231.09亿元,比上年的10449.63亿元增长17.05%。
二、落实《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情况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教育费附加)为11419.30亿元,比上年的9685.56亿元增长17.90%。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981.39亿元,按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23.55%,高于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约2.72%的增长幅度。
三、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情况
按预算内教育经费包含教育费附加的口径计算,2009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为11974.98亿元,占财政支出76299.93亿元的比例为15.69%,比上年的16.32%减少了0.63个百分点。从全国情况看,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四、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情况
据统计,2009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40507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3.59%,比上年的3.33%(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200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最终核实数,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相应修订为3.33%)增加了0.26个百分点。
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监测结果表明,政府教育投入总量继续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比上年有所增加。
【分析与思考】 资料1向我们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百年大计和千秋功业的宏伟历程。
让更多人接受教育,提高人民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宏伟蓝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体现了党中央的关怀和领导。“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面对世界经济、科技竞争的形势和我国经济实力薄弱、资源不足、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党和政府富有远见地看到,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搞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科技、教育、人才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航程中,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中国教育也肩负着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面对国际竞争、国内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制定实施国家教育战略,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教育的重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
资料2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党和政府重视教育,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的公告,我国的教育经费实现了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的许诺。2009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教育费附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拨款、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都能反映出政府对教育重视的程度。
【对策与责任】
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迈进,共同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振兴民族看教育,振兴教育看教师,作为教育发展基础力量的中小学教师,要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
1.深刻认识教育是民族复兴的根本事业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复兴最根本的事业,优先发展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就提出了“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的重要论断。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必须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包括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扫除文盲在内的城乡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这是第一次把教育提高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重点之一的地位。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此次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5年,党中央召开第三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确立了科教兴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把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由党的文件上升到国家战略,提出了把科教兴国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党的一贯追求,也是我们党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时代发展趋势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党对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认识在不断深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站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决策。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教育优先发展思想和行动的新的战略提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胡锦涛提出“强国必先强教”,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升华到一个新高度,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决心和意志。
2.深刻认识教育是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首要措施
回顾历史,教育强则国家强,这是人类社会近现代以来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客观规律。面对现实,强国必先强教,这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必由之路。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先后出现过三次现代化后进国和地区追赶先行国的成功范例。第一次是美国对英国的追赶,第二次是日本对美国的追赶,第三次是韩国对西欧的追赶。每一次成功的经济追赶的同时都伴随着人力资源的追赶。
中国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国度之一,中国经济与人力资本经历了由盛变衰,到逐步崛起发展的历史。从公元元年以来的两千年中,90%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于世界首位。据麦迪森计算,从公元元年到19世纪初,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一直在20%以上。其中,从公元元年到1500年,中国经济总量领先于其他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大部分时间(公元元年~1000年)在1/4左右。1500年以后的300年是世界工业化的起步阶段,由于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内在特性,从而使中国失去了与世界工业同时起步的战略机遇,这一阶段西欧追上并超过了中国。分析中国经济发展轨迹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历史轨迹,可以发现,中国两千年国运兴衰的历程,就是两千年的人力资本强弱的历程。国运兴衰系于人力资本强弱,人力资本兴衰取决于国力强弱。这是两千年来中国经济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最基本的历史经验。
3.深刻认识教育是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唯一途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为加快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我们已经建设成了一个教育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教育强国。建设一流的国家,必须首先发展一流的教育。
与建国初期相比,我国学校的学生人数和教师人数都实现了数百倍的增长。现在,我国15岁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超过8.5年和11年,有高等教育学历从业人数超过8200万,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中国高校的科研能力也在不断提升,科学研究论文总量显著增加,以SCI数据库统计,按科技论文数排序,中国自2004年以来,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60年教育发展,极大提高了全民素质,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中国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加速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我国将从5个方面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宏伟目标。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的全面发展,鼓励和支持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第二,坚持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让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教育水平。第三,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更好地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体面劳动。第四,坚持人才优先,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的专门人才,努力建设宏大的人才队伍。第五,坚持管理创新,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破除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完善法制,努力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和更加开放的社会环境。
强国必先强教,已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加快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必然要求和时代强音。我们坚信,中国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之日,就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时。
学习指导
第二讲 领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
本讲包括四部分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教育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第二部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工作方针;第三部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第四部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本讲座是对上述四部分内容的总体概述,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全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还需要广大教师详细阅读以下相关文本资料。
要点提要
第二讲 领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纲要》中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总体战略的规定和解读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重点把握教育改革的总的思路和方向,重点关注《纲要》的总体战略。总体战略明确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主题和战略目标。
掌握精神,把握主题:
总体战略是整个《纲要》的灵魂。总体战略部分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针、战略主题和战略目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指导思想即总的思想和总的方向:“一高两全”(纲要第一章第一条)。工作方针即实施的原则和保障策略;
如何理解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方针? 教育部长袁贵仁曾经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推进。”所谓的横向是发展各级各类的教育。而纵向就是遵守20字的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是战略地位的重要保证;育人为本是核心内容和战略主题;改革创新是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促进公平是重点任务;提高质量是重点任务。
《纲要》中战略目标简单说就是“两个基本”: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而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进步履艰难
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重提高学生的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勇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素质教育是轰轰烈烈,但是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却扎扎实实。这是由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的。一次调查中,中国孩子想象力世界倒数第一,谁该负主要责任?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和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犹太人有一句谚语说:“不会创造就是驮着书口袋的骡子。”
三、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一)《纲要》指出应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德育为先。在世博会时,中国科学家院士杨福家做的演讲的主题就是:国民素质是世博会的最大展品。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这样一个天问,我们到底留给子孙后代什么,拿什么去开创未来?
有人说韩寒有什么了不起,那么我们说韩寒有一种率真,他的敢于质疑和批评的精神,这就是公民的气质。在韩寒身上我们读到了什么,有一读者说的非常好,他说“它不是要对抗什么,不是要反抗什么,不是要颠覆什么,它不过是一个一个人的自我救治,不过是一个一个社会细胞的自我修复,不是外科切除,而是精神改良,围观演进,用新生命得生长遇到社会的溃烂。”所以,韩寒被评为美国《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
谁丢失了马加爵的理想?
马加爵说,小时候想过当科学家,长大后就没什么理想了;理想这个词,可能在初中就消失了……马加爵还说,希望每个人都过得充实一点,有所追求……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这几年没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
听了马加爵说的这一番话,不禁让人想到德育教育为什么要强调理想、信念教育。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于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时再次撞伤行人。
与马加爵一样,他们都是大学生,那么是不是我们的教育问题。所以德育教育要注重学生社的会责任感。
这一桩桩惨案,让我想到了美国心理学家陆哥的感叹。20世纪最大悲剧:
美国心理学家陆哥感叹道:“我们最大的悲剧不是恐怖的地震、连年的战争,甚至不是原子弹投向日本广岛,而是千千万万的人们活着然后死去,却从未意识到存在于他们自身的人类未开发的巨大潜力。如此之多的现代人,其生活重心只是生活的安全、食物的充足,一级电视和卡通片的感官刺激。我等芸芸众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人或可以成为什么人;如此众多的吾辈尚未经历足月的心理和社会诞生,却已经衰老死亡。”
所以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德育。学生不仅要有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德育为先,坚持德育为先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的关键。把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强调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二)能力为重
“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生存是教育的核心支柱。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等。
(三)全面发展
坚持全面发展观,必须全面加强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全面提高学的综合素质,在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和智育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家教、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其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形成德、智、体、美、老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就是战略主题。
专题讲座
第二讲 领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
第一部分 教育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导入语】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教育规划纲要》序言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科技、教育、人才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面对国际竞争、国内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制定并实施国家教育战略,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教育的重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
【背景与资料】
资料1“中国制造”地位的提升
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有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手机产业链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目前全球50%左右的手机都是中国制造。
调研公司iSuppli研究显示,中国电视市场已经是全球舞台上的主角,作为全球最大的电视生产国,中国2010年电视产量预计将达9550万台,比2009年的8580万台增长11.3%。去年中国电视出货量占全球整体电视出货量的42%。iSuppli公司预测,今年中国电视市场的预期增长率也将高于2009年的5.3%。
中国小家电的规模情况:从产量的情况看,中国的小家电产量大约占全球80%,从2002年到2007年,中国小家电出货情况以出口为主,占了整个产量的75%,整个中国国内小家电市场可以占到全球的20%左右的规模;从数据来看,2007年,我国总共生产了14.4亿台小家电产品,2003到2007年间,负荷增长率超过了两位数;出口的情况也是一样,过去五年的负荷增长率也达到两位数,为12.9%,而内销市场的增长会慢一些。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发展部副部长王智文近日表示,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1700万辆,继续稳居全球产销量第一。
资料2美媒:缺少品牌,中国只能做“世界工厂”
新华网消息:美国《华盛顿邮报》5月25日发表题为《北京试图超越„中国制造‟,实现品牌创新》文章,以下是主要内容。
中国去年取代德国,成为全世界最大出口国。今年,中国有可能超越日本,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尽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却缺少全球品牌,从而给该国的超级大国梦想蒙上了阴影。
因为没有大品牌,中国只能背负世界工厂的沉重负担,海外设计师和工程师却可以赚得盆满钵满。比如,苹果公司的许多iPhone是中国制造的,但是,如果一种高端款型的售价是750美元,中国能拿到25美元就不错了。如果是一双耐克鞋,中国则只能从每个美元当中拿到4美分。由于中国缺乏成功的创新,只能拼接安装别人构思、发明和设计的产品,所以形势更是雪上加霜。由于缺乏创新,中国只能向外国人支付巨额的专利技术使用费。
【分析与思考】
从上面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艰苦奋斗,我们的经济社会取得长足的发展,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讲,“中国制造”的竞争力还远远不够。当前,“中国制造”的“世界第一”还仅仅表现在产量上,无论在创新性方面,还是在品牌认知度方面,“中国制造”还存在很大差距。
“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苦力。”国际上流行的这一新的经营理念,使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等“核心竞争力”日益显示出非凡的意义。今天的市场已由“产品消费”走向“品牌消费”,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真正占有国际市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一环。而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背后,却是人才的剧烈竞争。廉价的劳动力大军使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成为“中国模式”的核心构成因素。然而这一模式在为中国带来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面临的缺陷和难题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尽快从人力转向人才。只有营造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出千百万顶尖的创新型人才,才能使我国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我国的人力资源在数量上绝对是世界第一,但是,质量问题却十分突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2008年《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指出,中国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1.14亿人,但中国仍然面临着就业压力大、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等问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但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显示,按照每一百万人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来算,中国仅是日本的9%、美国的11%。中国要从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任务十分艰巨。
【对策与责任】
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那么,这一历史任务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呢?
1.认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其中,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人力资源多寡的重要指标。人力资源的数量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其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
人力资源适中指人才的数量足够、人才的质量满足需要、人才的结构合理。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适中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竞争力,实现强国的目的。
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必要的先决条件。一般说来,充足的人力资源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但其数量要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若超过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会消耗大量新增的产品,且多余的人力也无法就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产生不利影响。从中国的人口数量看,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力资源数量的丰富性都是不容置疑的。而且,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农村人口急速向城镇人口转移,因此,中国人力资源数量过剩将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人力资源的质量,即人力资源通过体能、技能或智能的发挥,创造价值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人力资源的质量一般通过以下指标来衡量:其一,劳动力人口以及新增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的比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其二,人力资源总量占总人口、从业人员的比重。在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主要靠经济活动人口素质的提高,随着生产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的质量在经济发展中将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2.了解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国民素质全面提高。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2年的5.3年,提高到2009年的9.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00年的10年提高到2009年的12.4年,均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我国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数达到9830万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但是,我国人力资源现状不容乐观。首先,表面数量多,实际数量少,造成人力资源供给不足。虽然人口有13亿,但合格人才却远远不够。据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指标》数据显示,“每百万人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中国仅为日本的9%、美国的11%、俄罗斯的13%、加拿大的14%,甚至只有韩国的21%;从“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绝对人数看,中国为57.9万,只有美国的一半(115.7万),少于日本(63.0万)。其次,质量不高,结构失衡,低层操作型人才缺少,中层次人才过剩。知识多、技能少,理解能力强、创新能力弱,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战略型人才短缺,人才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认识我国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面对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广大教师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的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的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
4.认识强国必先强教的伟大战略
《教育规划纲要》开宗明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必先强教”。这是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伟大战略部署。
教育强则国家强,这是近现代以来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历史经验。我们不仅要看到挑战的烽火狼烟四起,我们也要看到,发展机遇的绣球几乎也随手可摘。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的时代,是急剧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国际化的时代。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的每一次重大的转型,都给一些发展后进的国家以“后来居上”的机会。“工业革命”肇始时,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换,原本落后的美国经过约40年的崛起,于1913年超过英国,夺得人均GDP世界第一的桂冠。“二战”之后,人类社会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于是又出现了50年代日本和60年代“亚洲四小龙”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
可惜的是,由于“康乾盛世”的骄傲自大和慈禧王朝的腐败无能,我们痛失了第一次“世界追赶”的机会。又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也失去了第二次“世界追赶”的机遇。这也造就了著名的“李约瑟疑问”。英国的中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始终没有搞明白,为什么从公元1世纪到18世纪一直在世界发展居于领先地位的中国,在近代史的三百年中,竟落到了世界的后面!
很多社会发展学家断言,中国已经具备实现第三次“世界追赶”的条件。我们处在世界相对和平发展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党和政府已经确定了把经济工作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工作的发展理念,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技为我国腾飞铺就了捷径,制约我国发展的许多沉疴,诸如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人口负担过重等都已经得到基本的治理。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实现“世界追赶”,首先要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先发展,要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这既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也是教育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实现这一转化,我们具备非常充分的客观条件: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人口结构已经进入成年型,即以成年人为主的人口构成,人均负担供养人口数量最少;由于经济的发展,个人、家庭的消费比例更多地倾向于教育,这是教育发展的最佳时机。因此,新时期的教育之爱,应该表现在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高质量的教育,真正承担起增生人力资本的历史重任。
5.认识教育承担的历史责任
当今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根据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进行教育创新。进行教育创新,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要扫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资源。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模式,增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推动教育体系的创新,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学习型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推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和沟通。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
专题讲座 第二讲 领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
第二部分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工作方针
【导入语】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完善体制和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的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育规划纲要》第一章第一、二条
【背景与资料】
资料1高分低能——××大学毕业生买错车票流浪南昌成乞丐
谁能想到这名乞丐竟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这名大学毕业生的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昨日傍晚,记者来到南昌市第三医院,见到了这名乞丐,此时他正躺在病床上输液,恰好此时,这名乞丐的母亲也从福建赶来。
南昌市筷子巷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12日10时许,筷子巷派出所接到报警,在站前西路与前进路交界处,一名乞丐躺在人行道上奄奄一息了。民警赶到现场后,立即将该男子送往医院治疗。在上警车的时候,民警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地方:虽然男子身上很脏,但是擦去污垢之处的皮肤很白皙,不像长期流浪的乞丐……
在医院,乞丐断断续续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民警根据信息意外发现,原来这名男子竟是××大学的毕业生。
昨日清晨,接到民警电话的男子母亲,连夜从福建赶到了南昌。通过男子母亲的叙述民警了解到,男子名叫黄某,福建人,性格一直很内向。今年6月份从××大学毕业后,黄某希望回福建找一份工作,结果因为出来得匆忙,手机忘了带,而且不小心买了前往南昌的火车票。来到南昌后,只剩几十元钱了。为了生存下来,他到处找工作,但因为无法与人正面沟通,没找到工作。没有生活来源的黄某就在南昌流浪,因为天气炎热和食用了霉变食物,黄某倒在了站前西路与前进路交界处的人行道上,幸好路人发现并报警。
××大学确认求职失败街头流浪汉系该校应届生。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网友0看新鲜事:中国的大学教育培养一群无生存能力的书呆子,走错路回不了家,不懂得挂公用电话与家人联系,也不懂得求助社会救助站,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多了有何用?
网友垠宇:学会生存是第一要务,如何想法摆脱艰难的拮境应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大学几年就没学会一点点社会生存本领,还谈用什么专业技能来服务社会?我看大学该反醒一下自己是怎么教育的。
资料2请在我们的毕业生就业时忏悔 我任职于某高校人事处,接待了许许多多的具有高学历的应聘者,特别是应届毕业生,我有以下三点体会:(1)毕业生见人害怕、讲话结巴、写字很差,要其动手操作则更是“赶鸭子上架”;(2)毕业生理论知识稍好,但变通能力极差;(3)似乎学历越高的毕业生,上述问题越严重。
有位应届毕业生应聘物理实验员。考官出了一道最基本的实验题——称量玻璃密度。可是,他不懂如何把天平放平。
考官问:天平在什么情况下就算平了? 应聘者答:指针不摇摆时就差不多了。
考官惊诧万分:科学实验怎能以“差不多”了结?考官开始给应聘者讲故事:当年,化学家拉瓦锡正做天平测量实验时,一只苍蝇突然落在天平上,拉瓦锡愤怒透顶,他满屋子追赶,终于打死了这只万恶的苍蝇!而后,他重新清洗落过苍蝇的碟子,将其烘干,再来称量……可是,应聘者一直以来接受的就是重视读和背却不重视说和做的应试教育,在做实验时说出“差不多”之类的话来怪谁呢?他们是应试教育的成功者,他们曾通过考试竞争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然而今天,他们在生存竞争中失败了。
他们“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却试得满是伤心泪……掐指算一算:他们6岁入小学,经历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有的5年)、硕士研究生3年、博士研究生3年,整整22年被封闭在学校!当他们走向社会寻找工作时,已是28岁。这个年龄本应风华正茂,却成了见人害怕、说话结巴、动手能力极差的“伤残者”。他们天生如此吗?肯定不是。如果给他们3年时间去锻炼,他们肯定能说会做、充满自信。但是,再有3年时间,他们就31岁了,国家和他们自己谁也耽搁不起。
“一定要争当状元!”“一定要考到名牌学校去!”类似的口号在校园里不绝于耳——这是运用“成功激励法”陷害学生的阴谋诡计。当学生用考取“名牌”的代价换来基本素质的丧失,当他们在社会上因“说话结巴”、“反应木讷”、“动手能力极差”而惨遭淘汰的时候,“名牌”又有什么用呢?失却基本素质的人,无论出自谁的门下都不会受人欢迎的。漫画家蔡志忠说得好:“我从不穿名牌衣服,因为我就是名牌!”只有平庸的人才会通过外在的“名牌”自我标榜。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教育就是在制造追求“名牌”的庸才。
——徐平利:《请在我们的毕业生就业时忏悔》
【分析与思考】
资料1展示的案例足以使人触目惊心。一个名牌大学(引者将大学的名字隐去)的毕业生在走错路又没钱的情况下,竟然流落街头,“奄奄一息”。我们是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了。这使我们想起山东省特级教师王云洁执教的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就是让学生利用周六一天的时间上街挣一元钱,活动的结果是绝大多数学生在没有任何大人的帮助下,挣到了不止一元钱,有的是捡拾废品卖钱,有的是帮助别人卖菜挣钱,还有一个学生通过为别人指路挣了一元钱。他们除了挣到钱之外,还体会到了挣钱的不容易,产生了要尊重勤劳的父母的情感。王老师的课很可能与考试得分、做状元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是王老师的教学绝不会将学生造就成“名牌的庸才”。试想,这位流浪大学生如果有过像王老师这样的老师,他的悲剧肯定不会发生。可惜,我们现今的教育中像王云洁老师这样执著于提高学生素质的老师太少了。
如果说资料1是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那么,资料2展示的案例就更具有普遍性。我们现在的学生长于答题,懒得动手,理论头头是道,实践寸步难行。诚如案例作者感叹的那样,一个博士研究生,整整22年被封闭在学校,当他们走向社会寻找工作时,已是28岁。这个年龄本应该风华正茂,但他们却成了见人害怕、说话结巴、动手能力极差的“伤残者”。这充分体现出我国的教育轻素质培养的弊端。
上述两则案例足可以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科学地对待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应该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应试教育确实应该下课了,素质教育确实应该加强了!不论你能对这两个概念说出多少挑剔的话,但是,它们表示的理念应该让我们心动了。
【对策与责任】
《教育规划纲要》开宗明义地提出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指导思想”是总的思路,总的方向。只有明确指导思想,才能够把握大局,不为细节所扰。“工作方针”是实施的原则,是保障成功的策略,要按照这些原则实施《教育规划纲要》。
1.深入贯彻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
《教育规划纲要》确立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简要说就是“一高”、“两全”。“一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两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基本要求。教育方针科学地回答了“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是党关于教育工作的总指针,事关教育工作的全局和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完善。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9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教育方针的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是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总纲。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可持续的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将其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科学发展观”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经济是一个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力量。同时,他们也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认为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协调发展观”就是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其中,物质文明所体现的是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相依存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与进步程度;精神文明所体现的是科学、文化、宗教、艺术、道德、伦理、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等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政治文明所体现的是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它是反映特定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标志。三个文明中的每个文明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物质基础,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可以推动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思想道德及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程;精神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类文明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上。“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70年代,全球曾经爆发了关于“停止增长还是继续发展”的争论,联合国指定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经过长期研究,于1987年发布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教育的科学发展,就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高度,把教育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按照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法律要求,以适龄少年儿童接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为目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东部地区和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要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不断深化改革,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要不断夯实义务教育发展基础,在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2.贯彻执行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作为学校和教师,要明确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工作方针。这一工作方针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作为学校和教师,还要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工作方针,要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整体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义务教育的内涵发展和均衡发展。要以大力提高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薄弱学校义务教育水平为重心,进一步加大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要以县级行政区域内率先实现均衡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区域内学校与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努力推进区域与区域之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我们的教育教学都要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在配置资源和安排资金时要优先保障课程教学改革推进和质量提高的需要,整体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要制定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所有学生健康成长的工作制度和机制,把德育工作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大力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建立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制度。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着力提高课堂效率。要制定具体措施和办法尽快提高农村和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要探索建立学校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制度、教育质量目标管理制度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机制。
专题讲座
第二讲 领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
第三部分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导入语】
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教育规划纲要》第二章第三条
制定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首要问题是我们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和为什么建立这样的教育,这就是《教育规划纲要》中“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部分所要回答的问题。“略”,“谋略”也。“战略”指具有统领性、全局性、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背景与资料】
“摩托妈妈”千里单骑回家看儿子
据《重庆晚报》记者2011年1月19日报道,一位年轻母亲为了回家看望儿子,独自骑着摩托车,从浙江奔走回重庆,行程2000余公里,历时6昼夜。一路上,她把自己装扮成男人,只喝了半瓶矿泉水,住了4小时旅馆。网上称赞她是“千里走单骑”回家看儿子的“摩托妈妈”。
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后坝村年轻母亲李春凤在儿子一岁零三个月时,就只身去浙江温州打工,已经5年。由于老公也在外打工,儿子与年迈的公婆在家相依为命。
在一天半夜,她突然梦见6岁儿子全身是血,与老鼠争食。她当即被吓醒,一摸额头,全是汗。李春凤虽然明知这是一个梦,但当时不知为什么,特别想马上回家看儿子。
第二天一大早,她给儿子所在的全托学校——黔江区蓝天留守儿童学校打电话,老师告诉她,儿子很安全,并让儿子跟她通了话。“我儿子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你好久没回来,我想你了。我赶紧给儿子解释:妈妈在浙江打工,要给你挣学费。没想到,儿子„哇‟的一声哭起来,说:你再不回来,我就到浙江来看你……”李春凤说,挂断电话,她忍不住大哭起来,“当时,我心里非常冲动,就一个念头,赶紧回家看儿子。”
刚好在此前一个月,她花5000元钱买了一辆二手“太子125”摩托车。她没向餐馆老板请假,也没结工资,脸上挂着泪水,收拾好包袱,骑着车就往老家方向赶。
“一时冲动,我也没有细想,就骑起车往重庆方向赶。”李春凤说,不晓得路,她就买了一张地图。但她只读过小学二年级,近年来虽一直在外打工,学了一些字,可地图上不少字还是不认识。无奈之下,她只能一路走一路问。“一般都直接把地图拿给别人,让别人在地图上帮我画线路图。”她说,很多路人都很热心,把她误当成骑车旅游的人。
为了尽快到家,她不分白天黑夜赶路。但她毕竟是一个女性,第一天晚上天刚黑,她心里就直打鼓,害怕遇到坏人。
她一般每骑6小时才休息一下。白天,她就找路边的树、石头等靠着睡一觉;晚上,她就把车停在路边,趴在车上睡。只有在第三天,由于长时间在车上吹风,头疼得十分厉害,她才在一个路边药房买了一点药,花20元钱在一个旅社睡了4个小时。
最终,她平安赶到儿子的学校,第一眼见到儿子,她把身上仅有的一个泡泡糖喂到他嘴里,心里再也忍不住,一把搂住儿子,大哭了一场。
【分析与思考】
这是一个当时在网上引起不小轰动的一个事件。无疑,这是一曲母爱精神的颂歌。“摩托妈妈”李春凤以她最低微的身份,最淳朴的表情,最平实的动机,最自然不过的举动和表达,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伟大、无私,什么是“壮举”。这也是一场社会不公的悲剧。一个柔弱女子,一辆破旧摩托,严重的疲劳驾驶,长达6昼夜的千里单骑……除了急切见到儿子的母爱的冲动,还有什么能促成这个悲壮的行程?
悲剧的根源是经济社会还不够发达,还存在着明显的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的差别,还存在着学龄儿童不能随父母一起就学的现象。对千百万农民工和成千上万的留守儿童来说,要改变这种孤单分离的生存状态,只能期待着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期待着城乡二元体制的打破,期待着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的实现。要知道,现在已经有一亿多农民工远离他乡劳作在外地,他们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过着抛妻离子的孤独生活。据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4000多万人。因此,全国就有超过4000万个父母像“摩托妈妈”李春凤那样日夜揪心地惦记着自己的孩子。
假如,“摩托妈妈”和众多的农民工兄弟能够在西部自己的家乡就业,就不必背井离乡,离妻别子,饱受相思之苦了。这种“假设”会逐渐变成现实。据最近的新闻报道,2011年春节过后,东南沿海一带出现“用工荒”,“招工难”成为困扰沿海企业的一大难题。有权威人士指出,出现这个现象的一个原因是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部企业用工量大大增加,“本土就业”是农民工最优先的选择。
假如“摩托妈妈”和农民工兄弟能够将年幼的子女带在身边,他们就可以天天享受天伦之乐,孩子就可以不用“留守”,可以就近上学接受教育了。这种“假设”也正逐渐地变成现实。早在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中央编办、公安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规定“农民工子女上学以流入地公办中小学为主”,“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全日制公办中小学,要建立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全日制公办中小学要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地接受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要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实际,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学校要做到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到2010年,在义务教育阶段,880多万适龄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通过各种方式解决了在流入地入学的问题,中央因此增加教育拨款达20亿元。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对策与责任】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今后十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个教育战略目标的提出,从总体上回答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教育体系的问题。这个战略目标可以归纳为“两基本、一进入、四教育”,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其中,“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重要目标;“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入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的重要基础。
1.深入理解和把握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如何理解“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呢?顾明远先生的意见是:“教育现代化使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反映并满足现代生产、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达到现代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先进水平。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教育观的现代化。在社会上,特别在教育工作者中树立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教育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观等,以奠定教育现代化的思想基础。(2)教育目标的现代化。使年轻一代乃至整个社会成员,都具备做一个现代人所应有的素质。
(3)教育结构的现代化。建立包括青少年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的教育结构,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要求,培训各种人才,充分发挥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
(4)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学内容要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和各门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不断改进教材体系,提高教育质量。
(5)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现代视听工具和信息传播工具进行教育和教学,扩大教学范围,提高教学效率。
(6)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方法的现代化。通过科学研究与实验,提示现代教育、教学规律,形成现代教育的科学理论,以推进教育和教学实践。”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55 教育现代化应该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教育的普及化,即要求有较高的教育普及率和较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2)教育的终身化,即要求具有终身教育的体制和条件。
(3)教育的个性化,即强调要培养既全面发展又有个性特长的创造型人才。(4)教育的国际化,即要求加强与各国的教育交流,具有教育国际交流的能力。(5)教育的信息化,即要求在教育领域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保证扩大教育规模,为教育终身化、个性化和国际化提供保证。
2.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建立学习型社会
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成员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其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哈钦斯首先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化社会前进。此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在当今的社会,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学习的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人们必须改变学校教育管用一生的旧观念,必须代之以贯穿一生的教育。经济竞争的加剧,创新频率的加快,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显得重要,学习就成为个人、组织以及社会的迫切需要。
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根本措施是推进全民学习。以全民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实践,促进人的终身发展与完善,这是学习型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内涵。终身学习强调公民个人是学习的主体,学习不仅是人的一种权利,而且是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终身学习将成为我国和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特征。中小学教师更要用终身学习的观念规划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和学习活动,用自己的读书习惯感染、教育学生成为善于学习的一代新人。
建立终身教育制度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有力保障。终身教育强调国家或政府及其教育机构给公民提供教育机会和教育服务,以满足社会成员在其一生中各个阶段多种多样的教育需求。以制度创新为关键,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及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这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形成的组织基础和社会依托。
学习型社会既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和相对水平,又是一个持续创建和逐步完善的过程。持续扎实地开展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则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六大已把建设学习型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应当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认真学习理论,深入研究问题,理清工作思路,扎实做好工作。
3.为把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贡献力量
2008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表了《2008年中国教育绿皮书》,对“人力资源强国”进行了这样的描述:“人力资源强国”是指在人力资源开发规模、开发水平和开发质量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具体而言,是指人力资源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和发展贡献方面的综合指数处于世界前列的国家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8年中国教育绿皮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本包括自然资源、有形资本和人力资源。我国素来有“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之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阶段向普及教育阶段转变,我国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的大国。
但是,距离人力资源强国,我国还有不小的差距。2009年,我国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数为9830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9.9%,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4年。计划到2020年,我国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数达到1.95亿人,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2年,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
专题讲座
第二讲 领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
第四部分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
【导入语】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规划纲要》第二章第四条
“主题”者,主要问题之谓也。“战略主题”就是从总的方面提出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的大问题。战略主题是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有预见性地对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提炼和聚结,是每一个纲要实施者应该时刻牢记的关键问题。“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
【背景与资料】
考研女子忘带证件跪求考试被拒,称人比制度冷漠 2011年1月15日上午,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西安考生陈晓原,因为忘带身份证,被监考老师拒之考场门外。为了能进教室参加考试,陈晓原两度下跪。但陈晓原的下跪没有撼动考试规则,她最终没能考试。事情发生后,有人认为“考研一跪,跪出了制度的冷酷”。
陈晓原,36岁,西安人,医生,她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说:
我是第二次考研,去年已经考过一次。我平时是个挺仔细谨慎的人,考试前一天晚上,我把该带的证件、文具从文件袋里拿出来又整理了一遍,结果鬼使神差的,就把身份证放在了床头。但当时,我以为所有的东西都放好了。
我当时一下就哭了,请他们叫我先考试。他们一看我哭了,说怕影响考生情绪,就带我到一楼的监控室。我一边哭一边请工作人员帮忙,我要照顾家庭、完成工作,还要复习,比一般考生辛苦好多,我说看在这个份上,请让我参加考试吧。但是工作人员说,“证件不全不能考试”。我听到他那句话,头脑一片空白,一下就跪在那里了。
前后交涉有15分钟。就在这时候,我妈把身份证送到学校大门口了,我当时发疯一样冲出去拿身份证,一边哭一边跑。
我这次连教学楼都没进去,因为他们把门关上了,保安跟我说,开考已经超过15分钟,不能参加考试了。我哭着求保安,让我见见管事的监考老师,但是没有人管我。
绝望。我就想一头撞死在地上或者墙上。但我还有一点理智,知道自己还有家庭有工作。不能去考试,也不能去撞墙,真绝望啊,我就又跪了下去。
他们一遍遍说,规定就是这样的,制度就是这样的。我知道制度是不考虑各种情况的,是不同情弱者的,可是,这些制度的执行者,他们怎么比制度还冷漠?
——新浪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分析与思考】
陈女士的遭遇在网上引起热议,“拍”的、“顶”的意见都有。多数网友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遵守规则,而在于规则本身是不是公正合理。规则是什么?往大了说就是法律,制定规则,就相当于立法。无论规则还是立法,都要以人为本,规则应该为人服务,而不是让人为规则服务。因为一纸身份证被拒进考场,实在是过于严苛。没有身份证,还有准考证啊,而且身份证随后可以送来。陈女士痛失考试的机会,几年备考的辛苦付之东流,不能说不是这项规则“不近人情”。规则应该考虑到各种不同的情况,应有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否则,这就不是足够公平合理的规则。当然,即使再详尽的规则也无法应对所有的突发情况,这就要求监考规则中还必须赋予监考官以自由裁量权,允许监考官在其职权范围内对突发情况作出变通的处理。如果监考规则没有做到以上两点,那么这就不是一个好的规则。
事实上,近年来在高考中,已然对考生忘带身份证进行了制度补救:对忘带或遗失身份证的考生,考场监考员会验证考生的相貌,若与准考证及存根上所贴照片相符,可安排考生进考场先考试,同时通知考生家长,在本科考试结束前将身份证送到考场。有的地方还规定,如果考生家长难以联系或路途遥远,在记录相关情况后可要求考生下场考试时将身份证提供给监考人员。
人们思考,陈女士的这一跪,能否跪出人性化的考场制度变革呢?我们还可以深入地想一想,能否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各项规定,乃至我们的教育制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战略主题呢?
【对策与责任】
主题是应该解决的重大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指出的未来十年我国教育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提出以人为本,就是要回答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说,与制度、规定相比,人最重要,最值得关注。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关注学生主体,就要以学定教,就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的“灌输式”、“听话式”的教育。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立主体性,必须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首先,师生在人格上要互敬互爱。尊师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关于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这是单向的要求,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尊敬,互相爱护。其次,师生在教学中要民主平等。常言道,“尊其师,则信其道”。师生之间的互敬互爱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快乐友爱的享受,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积极营造一种以真诚、热爱、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另外,教师还可通过表扬、激励等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其主体意识。教育要以人为本,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才是教育的本质和核心。
2.坚持德育为先
德育为先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的关键。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一贯强调德育为先的育人思想。实现德育为先的战略主题,就是要充分认识德育为先的重要意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条主线,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主要有:自立奋斗、立志成才的精神,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诚实守信、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能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具有合作能力,在与国外人士的交往中不亢不卑,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等。
坚持德育为先,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我们的荣辱观,在教育本质上,是要求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条件下,如何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是一个突出的时代课题。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在多样的价值取向中,处理好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指导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教育本质上,要求坚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当一个人努力把国家、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实现,以至能够为实现国家、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时,就是坚持和实践了一种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本质上要求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开放环境下的一种价值选择教育。是明荣知耻、尚荣祛耻,还是荣耻不明、是非不分,甚至以耻为荣,这本身就是一个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问题。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仅要引导人们确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还要引导人们以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多种价值关系,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坚持德育为先,要加强法制教育。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的重要角色地位,是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学法、懂法、守法、还要会用法,既要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又要能依靠法律参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通过教给学生以法律武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分析能力,让他们经得起市场经济中种种思潮的侵袭和考验,是当前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任务。
坚持德育为先,要加强公德教育,规范日常行为。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要从“小”抓起,加强社会公德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这里所说的从“小”抓起,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必须从小事抓起,公德建设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人们只有遵守了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具备了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才有可能向更高的道德目标攀登。二是必须从小时候抓起。人们对于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等道德观念的认识往往形成并定格于儿童、少年时期,寻求适当的教育时机,重视少年儿童的道德养成、教育至关重要。
坚持德育为先,还要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从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出发,采用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贴近实际的德育内容与手段,努力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弘扬中华文化,开展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加强德育环境创设,只有创设一个文明向上的环境,才能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要建立德育考核制度,我国长期来,在智育方面有完整的考核制度,对促进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德育方面缺乏科学的考核办法。德育为先,应该育人为先,以德育人,以德论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应该建立科学的德育考核制度,在学生中实行德智体综合测评,把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现实表现等作为德育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且与学生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
3.坚持能力为重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获得的手段越来越便捷,知识取得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单凭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赢得竞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只有具备了知识更新能力的人,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只有具备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能力的人,才能够在未来社会立于不败之地。教育不能满足于只传授已有知识,而应当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能力上。
要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课程结构。不能片面地只把书本知识当作知识,实际上,人的更重要的知识是实践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的活学活用,重视动手实验,还要开发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在第24个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与8位中小学教师座谈时说:“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生存,学会和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内容。”教师只有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把知识用于实践,勤于思考,勤于动手,才能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将来在社会竞争中才能利于不败之地。
4.坚持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人的素质和人的体质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必须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坚持全面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体育。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导向作用。要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要切实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地上好体育课。要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加强对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
坚持全面发展,要加强美育。首先必须在小学和初中按教学计划开齐、上好美术课和音乐课,其次是其他学科在教学活动中也要尽量发掘教材中蕴含的美育因素,渗透美的教育。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设美育知识讲座和开设美育选修课,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坚持全面发展,要加强劳动教育。要在社会、学校、家庭中广泛宣传劳动的重要意义,努力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崇尚劳动,尊敬勤劳者的良好社会风气。并通过多种渠道、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要过分溺爱孩子,也不要只偏重学习而放松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应给孩子安排必要的家务劳动,使他们在劳动中获得更多学习锻炼的机会。要注重书本上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同时教师对劳动教材可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地方特点作必要的补充和修改,使教材的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价值,使学生能真正学到各项劳动技能,并逐步培养劳动情趣。要根据条件,努力开辟劳动实践场所,丰富劳动课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有更多的亲自参与各项劳动的机会。
学习指导
第三讲 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上)
本讲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学前教育的发展任务;第二部分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任务。本讲座是对这两部分内容的总体概述,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全面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还需要广大教师详细阅读专题讲座文本资料。
要点提要
第三讲 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上)
一、学前教育
(一)国际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学前教育是指人从出生到进入学校的教育阶段。1990年联合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强调:为所有儿童,无论其背景和性别,提供教育机会,让儿童在一个支持性的、培养性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长大成人。这个宣言为学前教育提供了理论行和政策性的依据。
国际重视学前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重视学前教育立法。国家重视学前教育阶段的政府财政投入。国家重视用计划立项的办法解决学前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
(二)西方发达国家重视学前教育的原因
第一、学前教育对促进个人发展、社会进步、人力资源早期开发与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长远的意义;
第二、良好的学前教育网络对于妇女的解放,改善家庭生活与提高社会生产力有直接的积极作用;
第三、加强学期教育有利于消除贫困,消除弱势群体世代“恶性循环”,为实现人的平等创造均衡的机会;
第四、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回报率要比其他领域更高;
第五、学前教育是社会公共服务化的起始阶段,加强学前教育是政府的责任。
(三)学前教育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其存在的问题表现在: 第一、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正在消失,成为某种准公共产品。
第二、学前教育的公平性得不到保证。这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现有学前教资源在各种办学主体之间的分配极不均衡,对于未能的大多数幼儿来说就更谈不到接受学前教育的公平性了。另一个是由于学前教育不是政府主导,因此无法保证学前教育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补偿功能——通过公办的减免学费的学前教育机构,保证低收入家庭的幼儿入园,从而减少幼儿在生活和教育环境中的不利影响,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保证教育的公平。
第三、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差距更大。
第四、学前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较低。在全国90余万学前教育师资中接受过正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的仅占53.8%,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师资专业化程度可想而知了。
2.解决学前教育问题的举措 第一、明确学前教育的功能定位; 第二、确定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 第三、努力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
2010年11月21日,国家颁布《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目标是推进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要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了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其要点是:
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遍性,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定位; 指明广大资源提供渠道,牵住了解决“入园难”问题的牛鼻子; 强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突破瓶颈的希望; 加大财政投入,提供了经费保障的刚性支持; 强化科学保障,抓住了学前教育发展的“生命线”; 落实“意见”的过程,就是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的过程。
二、高中阶段
(一)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发展
(二)普通高中的多样性的发展
普通高中的多样性发展就是促进每一所高中的特色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高中,就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的需要,也就是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的高中也就是有自己特色的高中。
高中的特色表现在办学体制上、培养模式上,更具体些更现实些则表现在校本课程上。例如:沈阳二十中的特色可以表述为这样三句话: “两纲一摸”让课堂成为一场自助游; “两动一主”释放学生的生命潜能; “坚持再坚持”学习才是源头活水。
还有就是深圳许多学校的办学特色已经确立。很多高中自主招生主要导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自主招生要破中考“唯分数论”。
其次,自主招生一定要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要求。最后,自主招生要想成功,必须取得市民的充分信赖。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现在看一个开发校本课程的例子——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中,该小开发的校本课程有“大文化系列”、“STS系列”、“学生社团活动”和“荣誉课程”四个系列共125门。
专题讲座
第三讲 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上)
第一部分 学前教育的发展任务
【导入语】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教育规划纲要》第三章第五、六、七条
学前教育,指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之前的教育阶段。学前教育的上限大约是6、7岁,各国各地规定不尽相同。学前教育是人生的“起跑线”,对一个人的成长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古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指的就是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人生的意义。学前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将影响和制约着以后各个阶段教育的速度和质量。“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虽不完全正确,但它在某种意义上反映出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教育规划纲要》也将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放在各项教育之前,足见党和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
【背景与资料】
资料1上海八成孩子就读公办幼儿园
(李爱铭.缓解入园难又贵,上海八成孩子就读公办幼儿园.解放日报,2010,11)
据统计,上海近几年入园人数以每年2万人的幅度增长,这意味着,每年要新增约50所中等规模的幼儿园才能容纳。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透露,上海主要通过落实公建配套、增加政府投入的方式,来满足入园需求,推进学前教育的公益化。去年,本市学前教育经费总支出占全市教育总支出的8.04%,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在学前教育的分配比例为7.93%。为应对入园高峰,上海前几年就根据人口出生的预测提前布点,以市政府实事工程推动,在入园矛盾比较突出的郊区,每年新增50所幼儿园,多数是居住区公建配套的校舍。部分中心城区则通过调剂中小学教育资源等办法,增加幼儿园数量。从2006年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本市共新建了300多所幼儿园,大大缓解了入园难的矛盾。今年本市又出台相关政策,在城郊接合部规范民办三级幼儿园和看护点建设,解决部分外来务工者子女入托入园问题。
据统计,当前上海入园率达到98%,本市常住人口入园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其中,公办幼儿园数量占所有幼儿园的70.57%,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总在园人数的79.10%。而且,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孩子,70%的成本由政府承担,家长只需分担余下的30%成本。在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入园需求的一些区域,上海还通过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来缓解,由政府向附近的民办幼儿园购买服务。比如浦东、闵行等部分区县,由政府出资向民办幼儿园购买学位,8000多个孩子在就近的民办幼儿园就读,但享受公办待遇,这也成为本市高峰期间破解入园难的举措之一。
资料2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
2008年前后出生的金猪宝宝、奥运宝宝,人数就高达16万;在京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由2000年的9万人增长到2009年的41.8万人,占学生总数的40%。
奥运宝宝要来了,我们的幼儿园准备好了吗?大批农民工子女要来了,我们的城市准备好了吗?显然准备不足。尽管政府已经表态:5年内公办幼儿园有望达八成,预计新建118所;未来3年,全市将投入15亿元,新增118所公办幼儿园,改扩建幼儿园300所,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使公办园比例由67%提高到80%。那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多少年轻父母还在为孩子的入园问题焦虑啊!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8
【分析与思考】 像上海市那样具有前瞻战略眼光的地方不是很多,我国大多数地方出现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0~6岁的婴幼儿多达1亿多,约占世界同龄儿童数量的1/5。2009年,全国幼儿在园人数为2658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仅为50.9%。目前,发展基础薄弱,普及水平不高,投入不足、资源短缺、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长期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入园难”、“入园贵”使学前教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短板”。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2015年全国在园幼儿将达到3530万人,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000万人。随着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将会更加突出。
据权威部门调查,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问题表现为三个“差别过大”和三个“关注太少”。三个“差别过大”是:城乡教育资源供给差别过大,幼儿园之间办园条件差别过大,政府对幼儿园的扶植差别过大。三个“关注太少”是:对农村幼儿园建设关注太少,对民办幼儿园关注太少,对农民工子女入园关注太少。在计划经济时代,大的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多有自己的幼儿园,服务对象原则上是本部门和本单位的职工子女。后来虽然走向了市场经济,但是,幼儿教育体制变化不大,凡是大的政府部门和大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原有的幼儿园,其办园条件随着经济发展、财政增收,得到了不断改善,也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幼儿教师。有些条件极好的幼儿园,因为对社会有吸引力,他们还可以把一些招生名额放给富人子女,并从中得到赞助,因此,这样的幼儿园必然走向良性循环,越办越好。
但是,能够进入这样的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不足两成。八成的孩子,由于家长不是大的政府部门和大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他们上的幼儿园只能是民办幼儿园。很多民办幼儿园,因为投资者要谋利,加上城市房价不断高涨,所以就处在既不能对广大工薪阶层高收费,又得不到政府补贴的境地,园舍能小就小,能简就简。办园条件差,教师工资低,教学水平当然不会很高。这必然会引起广大百姓的不满。
除了幼儿园数量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入园要求外,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也令人忧虑。由于幼儿园教育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大量没有财政补助的私立幼儿园为了缩小经营成本,不得不引入一些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聘用资质不合格的教师,甚至有些幼儿园连基本的教育教学条件都不达标,这些严重地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据2008年对11省市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抽样调查显示,班级活动室达标率约为47%,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达标率约为60%,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材料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农村更加严重;园长和教师的专业素质低,近70%的园长没有幼教专业的大专及以上学历,近半数教师无专业职称,近38%的幼儿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书,17%的教师与管理人员、半数保育员整个学年都没有参加继续教育的进修培训。教师的教育行为水平也令人堪忧,教师对幼儿单向要求与讲述多,而倾听、关注幼儿少;不会观察幼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极其缺乏。
【对策与责任】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办好学前教育,关系到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幼儿园教师关系到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发展,肩负着振兴学前教育事业的重任。
1.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学前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发展学前教育的原则是: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制约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必须坚持科学育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党和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战略是: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不得用政府投入建设超标准、高收费的幼儿园。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支持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城镇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城镇幼儿园建设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各地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从今年开始,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地方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门资金,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逐步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改善农村幼儿园保教条件,配备基本的保教设施、玩教具、幼儿读物等。创造更多的条件,着力保障留守儿童入园。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合理布局,有效使用资源。
2.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在提高入园率的同时,必须保证幼儿园的保教质量。要“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积极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幼儿园环境质量与教育质量的高低。只有科学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后继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园教育和教学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科学、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园条件、师资队伍要求,符合幼儿年龄和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儿童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观察探索、感知体验、享受快乐、全面发展。国家将颁布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要加强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要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3.积极参加教师培训和研修,做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办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加大面向农村幼儿教师的培养力度,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积极探索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重视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创新培训模式,为有志于从事学前教育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提供培训。三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
在工作节奏快、强度大、压力重的今天,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更要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能力,不断地丰富自我、充实自我,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变革,尤其是学前教育的纵深发展,对每一位幼教工作者以及幼儿教育岗位都提出了新问题、新思想,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重视和加强幼儿园的师资建设,促进幼儿园教师素质的专业成长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才能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奠定扎实的基础,从而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幼儿。
专题讲座
第三讲 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上)
第二部分 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任务
【导入语】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教育规划纲要》第五章第十一、十二、十三条
高中教育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学生从未成年走向成年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高中阶段教育肩负着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使命。高中阶段教育又是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是考大学追求更高的发展,还是就业走上工作岗位,每一个高中生都要做这样的人生抉择。高中阶段教育应该为两方面的学生服务,担当起双重任务的历史重任。
【背景与资料】 资料1
见书中表1
资料2高中生,你凭什么就业?
在就业寒冬中,研究生挤占本科生的岗位,本科生挤占高职生的岗位,高职专科生挤占技术工人岗位,高中生你一没学历,二没能力,三没经验,你凭什么去竞争就业?
当今,在就业的激流中,无论谁要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都是十分不容易的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而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又拿什么去与高知识群体竞争呢?没有过硬的文凭,没有合适的专业,没有拿手的技能,因此无形中就业方向被压向低端路线,进入到密集型生产企业,做最底层的一线生产员工,饱尝工作的的艰辛与薪资待遇微薄之苦。而更多的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待业家中,成为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文凭不代表水平,学历也并不代表能力,但是作为企业人事招聘一个员工,首先看的还是学历文凭。作为一名高中生,要想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首先是要避开学历文凭的限制,避开学历跟文凭的限制的唯一方法就是拥有一项或多项让企业认可的技能,拿到能证明自己能力的一些技能证书,并且这些技能是当前比较超前的,拿到企业能适用的,只有这样才会被企业所认可。
——一则技能培训学校的招生广告
【分析与思考】
资料1显示的是我国高中教育发展的大体情况。从“十五”到“十二五”期间,我国高中校数没有增加,这是因为高中学校实行了办学条件标准化,对布局进行了调整。从在校生人数可以看到我国高中教育的发展速度。“十五”末期的2004年,我国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为48.1%,到2009年则猛增至79.2%,平均每年增加6个百分点。
但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水平仍然偏低,既不适应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阶段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发达国家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党和政府提出的教育发展的重大任务。
资料2是一则技术培训学校的招生广告,是针对高考落榜生的。广告免不了夸大其辞,但其中心思想是无可辩驳的。我国现在每年高中毕业生在850万人左右,加上往届生,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在1千万左右。虽然近几年高校一直在实行扩招,但仍然不能保证所有高中生都能上大学。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考录取率近62%,北京最高,为79.5%,上海其次,72%,农业大省四川59.8%,河南58%。
按照平均录取率计算,全国每年大约有近350万高中生需要就业。我们知道,我国现在的普通高中“千校一面”、高中生“千人一面”,培养规格非常单一,且都是基础知识型的。如果这些人到就业市场竞聘,真的就像广告词所说的,“一没学历,二没能力,三没经验”,有的只是怀才不遇、桀骜不驯的心态。“你拿什么去就业?”这个问题不仅要问高中生,还要考问高中教育。
【对策与责任】
《教育规划纲要》规定了未来十年的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任务:一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二是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三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1.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科技发展的竞争,其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我国仍处于人力资源大国的水平,仍然没有走进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据统计,2009年,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远落后于美、英的12.7年,日本的12.6年及韩国的11.7年。《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包含数量、结构和质量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数量上,要使全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90%,在校生达到4700万人。在结构上,要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以及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协调发展,重点发展农村高中、职业高中。在质量上,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注重应试教育、轻视素质教育的倾向。2.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我国现行的高中阶段教育担负着“升学预备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等三大任务,分成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三种类型。普通高中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是中等教育中的重要领域。2000年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中提出“普通高级中学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层次基础教育”,2004年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中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面临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用终身教育的观点来审视高中教育,可以把高中教育作为一个人终身学习的一个阶段,它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把普通高中定性为基础教育,就是强调它是人的一种基本的学习需要,承担着为所有学生提供走向社会必不可少的共有元素的教育任务。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框架下,必须改变以升学为指向的普通高中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全面发展的教育真正贯穿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全过程之中,真正面向普通高中教育中的每个学习者和参与者。由此,需要改变普通高中教育只是大学教育的学习准备的单一观念,要使高中教育成为促进个体发展和成长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的准备。要充分认识到高中教育阶段学生成长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是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特点。普通高中除了具有普遍的、基础的教育内容之外,还要有特定的、不同的任务。高中与小学、初中学段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高中学生面临着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是社会人才分流的第一道闸门。学生在结束高中教育以后,有的可能要直接就业。面对这样的任务,高中教育既要强调共同基础,又要兼顾学生个性发展;既是高等教育的准备性教育,又是社会就业的终止性教育。
随着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普通高中教育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高中教育己经进入了一个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高中教育的发展必将是多元化的发展,办学体制、机制多样化,办学模式多样化,培养方式、模式也要多样化。现在普通高中同质化的倾向是非常严重的,很多高中自己的特色并不明显,模式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下一步要解决这个问题,要鼓励高中要多样化地发展,办各种各样有特色的高中。
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坚持办好普通高中是政府的重要责任,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在普通高中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普通高中办学要以政府办学为主,同时实行灵活多样开放的办学体制和发展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普通高中教育,扩大民办高中的办学规模。鼓励普通高中学校开展国际交流,规范普通高中学校与国外学校联合办学行为。
(2)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要积极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改变课程结构,实现课程内容多样化。相对于传统的课程结构,新的课程结构分为领域、科目和模块三层结构。按权限分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结合地方发展要求规定的必选课程和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要实现培养目标的多样化,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既可以在必修基础上个性发展,又可以在必修完成基础上按自身特点进一步选修,向纵深发展。(3)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高中的多样化办学既不是“千校一面”,也不是“千校”一个标准,要鼓励每所高中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学特色是普通高中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创设更加宽松的环境,给予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模式、课程设置等各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允许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开展特色办学实验。
(4)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所谓综合高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鼓励普通高中内开设与职业有关的选修课程,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培养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而且能提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其二是在现有普高、职高两类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多种类型的高中学校,淡化普高与职高的界限,形成综合高中、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并存的局面,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教育和发展的需要。
3.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要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下大力气转变目前存在的高中教育的应试倾向,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来。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人人成才”的理念,明确“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一,深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要配齐配足教师,开足开齐课程。要鼓励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要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鼓励学生根据他的特长去学习,同时鼓励不同的学生,特别是潜质不同的学生要有适合自己个性特长的发展。普通高中要实现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核心价值,就必须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在课程制度上体现选择性和多样性。在课程制度层面,选课制是起决定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课程管理和课程制度的变革。选课制在内在机制上为课程内容的更新与重组提供了切实保障,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有效落实奠定了外部基础,对于最大程度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潜力、让不同的学生脱颖而出、使所有学生各得其所地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以选课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实施与管理机制,还能够使学生在不断的选择中提高选择能力,学会规划人生;选课制也为学校有特色地发展提供了课程制度上的可能。
第二,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当前特别要搞好综合素质评价。高中生综合素质培训的目的是通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评价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发展性原则。要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发展过程,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进步,使评价过程成为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了解学生发展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和建立自信的教育过程。二是公正性原则。要以事实为依据,建立合理规范、公正透明、便于操作的工作程序,采取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的多元评价方式,使评价过程可信,评价结果可用。三是全面性原则。综合素质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要将评价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之中,做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大体上有“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与学业成就、体育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与创新”等维度。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为主,教师、家长参与。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客观公正地开展评价,家长要关心、监督评价过程,促进评价活动公正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成长档案袋。学生成长档案袋是高中三年来对学生成长和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的形成性评价记录。它以成长档案袋为手段记录学生高中期间成长的全过程,通过有目的地收集高中三年来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相关材料,客观形象地展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学生成长档案袋包括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学科学习情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的信息。学校要指导学生收集和保存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个性特色的重要实证性材料,使成长档案袋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
学习指导
第四讲 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下)
本讲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义务教育的发展任务;第二部分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本讲座是对以上两部分内容的总体概述,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全面把握基础教育发展任务,还需要广大教师详细阅读专题讲座文本资料。
要点提要
第四讲 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下)
义务教育(基础教育阶段)
(一)《规划纲要》对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任务的规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这从法律上界定了什么是义务教育,这与基础教育有很大差别。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义务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的荣辱兴衰,因此许多国家把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于高中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重要性:义务教育是国民素质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义务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正因为义务教育的这一特点,《规划纲要》对义务教育做了更为集中的表述,也彰显了它非常重要的地位。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二)义务教育公平性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存在三个问题:起点不公平;过程不公平;结果不公平。在实施义务教育免费之前义务教育存在起点不公平的问题,因为有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很难接受义务教育。我们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之后“起点公平”的问题就不再突出了,但是存在过程公平的问题。过程公平就是能不能接受同质的义务教育的问题。结果公平是指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问题,如果不能切实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那么就存在义务教育结果不公平的问题。
(三)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努力方向首先就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实质上就是教育发展的均衡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城乡发展的均衡问题,城乡发展的不均衡是最大的区域内差异,核心就在于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有传统问题:多年来城乡二元发展,造成农村教育落后,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况。这些问题在新的条件下又引发了新的不均衡,中国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和农村城镇化所带来的问题。中国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要求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新的不均衡。
农村教育面临的挑战:第一,农村教育观念出现偏差,教育目标产生背离。表现为升学进城成为农民对对教育的期盼,升学率成为社会家长评价学校的标准。农村生源不足,面临倒闭,而城市学校因为学生爆满而引起了超负荷的运转,这样影响了农村学校的布局和发展。第二,农村教育的特色弱化,未来不确定性增强。弱化了农村的特色,与农民农业的要求相去甚远,没有考虑农村城镇化的需要。农村的教育既要为上一级学校培养人才,为更广泛的社会主义建设领域培养人才,又要为农村的未来建设培养人才,这两者的结合点应该是农村教育的改革方向。第三,缺乏理想与平等的教育环境。城镇化和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使城市人口和优质教学资源越来越集中,使得原本薄弱的农村学校变得更加薄弱,随着发展,农村的骨干教师也逐渐流失了,农民工及子女进城就使得农村招生数量无法完成,更难于保证教学质量。与此相关,就存在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点两面:第一,农民工子女能在城市接受教育,除此之外,农民工子女还面临着融入城市社会的问题,融入城市社会实际上是一个文化重建的问题,文化重建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使得农民工的子女能最终真正成为城市的一员。第二,留守农民工子女的问题。随着农村学校的薄弱化,生源的减少,留守儿童的教育更加困难。
(四)巩固义务教育质量出现了新的局面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要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巩固义务教育质量方面出现了新的局面,以贵州省凤冈县一个乡中心学校为例。
第二篇:《未来十年的教师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专题
《未来十年的教师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专题
前言 引领教师的职业生活
学习指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为教师未来十年的职业生活提出了方向。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应该学习纲要提出的新理念、新任务、新体制和新举措,领会纲要精神和内涵。本讲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教师可通过详细阅读以下相关文本资料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
要点提要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行的意义
作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描绘了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温家宝总理说:“以改革促发展。”这表明未来中国教育的主旋律是改革,《纲要》最重要的特点是瞄准了目前我国教育上所存在的问题,力图突破难题,进行创新,《纲要》的出台主要立足于解决教育公平、教育质量问题。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教育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颁布了以下的重要文献: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10年《关于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全球化已经影响到了教育,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人类发展观念发生转变,过去是单向的、只强调经济发展,现在有学者归纳出社会发展观等于国民幸福指数。国民幸福指数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政府的善治,二是经济的发展,三是文化教育的发展,四是环境保护。一个最为简单且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人们普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几乎是成功的必经之路的情况下,高考仍然充当着强大的指挥棒。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从学生、家长到老师、学校,包括地区教育管理机构的共识是,教育要向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的方向去努力。有学者感言:“经过重重考试进入大学的年轻人,在四年教育之后,常常既没有被获得灵魂上的解放,视野上的开阔,也没有获得基本的生存技能。于是,一个悖论出现了。我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社会,大多数人渴望通过考试来获得多一点的生存空间,但教育却成为我们社会最大的资源浪费„”
最迫切需要改革的是义务教育:调查显示,26.4%的公众认为最迫切需要改革的是义务教育领域,19.3%认为是高等教育。对于义务教育领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成公众认为是优质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另外,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农村办学条件问题、乱收费以及学生课业负担重问题也均有较高的提及比例。
二、《纲要》也直接指出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紧急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新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的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
《纲要》中义务教育部分的主要问题: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择校问题严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农村学校基础薄弱,一些地方辍学问题突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
《纲要》出台的背景可以概括为:为推动教育的发展、适应国情的需要、更考虑了人民的需要、也顺应了国际发展的潮流。因此,重新审视教育理想,改善人才培养方式。
《纲要》对教师职业生活影响的认识: 1.学习规划纲要,丰富职业角色内涵。
2.把握、领会规划纲要的主题精神,定位教师职业生活方向。
专题讲座 清脆而悠扬的新年钟声把人类社会带入了21世纪20年代的第一年。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落实起始之年。面对2011,面对“十二五”,面对未来十年,我们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更多更美好的期望,同时,我们也将向规划的实施迈出更快、更坚实的步伐。
1.《教育规划纲要》吹响了我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进军号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我国有在校学生31172万人,学生数量超过了世界上除印度、美国之外每个国家的人口数量。我们有在职教师1351.49万人,仅普通中小学的专任教师就有1056.64万人。今天的中国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享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不仅每年接受学历教育的人数超过2亿,而且从业人员接受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也接近1亿人次,我国全民教育发展指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监测的近130个国家当中排到前1/3。总体上看,我国已经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我国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大国,但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自然资源大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究竟靠什么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乃至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大业,这始终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我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后,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把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真正实现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才能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党中央、国务院去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出了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员令,吹响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进军号,充分体现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将达到95%,学前教育一、二、三年毛入园率将分别达到95%、80%和70%,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提高到40%,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将达到50%。相应的,我国大中小学总毛入学率应能超过80%,主要劳动力年龄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将分别提高到11.2年和13.5年,再加上教育系统在科技创新等方面贡献率的提升,将使我国初步迈入世界人力资源强国的门槛。这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入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一个重要基础。2.教育改革试点打响了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攻坚战
旌旗挥舞,万马奔腾,我们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进军号已经吹响。此前,教育部公布了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新一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路线图逐渐清晰,即专项改革试点、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十大改革试点,既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强大动力。
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项目已经启动。各地都已经制定好本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大力实施西部幼儿园所的建设,逐步实施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计划。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已经画就。未来将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细化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指标,坚持分类指导、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原则,进一步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重点推动大城市治理择校乱收费工作,研究制定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指导意见。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从教的举措已经确定。未来将继续做好部属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组织实施“国培计划”,重点开展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农村教师置换脱产研修、紧缺学科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和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推进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农村学校薄弱学科师资培养计划”和“幼儿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深入推进“特岗计划”,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从教。
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步伐。基础教育将深化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正式颁布经过十年实验后修订并审议通过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做好相关教材建设规划和修订、送审及审查工作,进一步加强语文、历史和思想品德教材建设。研究制定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推动教材管理规范化。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加强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的研究和指导,建立并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启动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研制工作。
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未来将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和完善农村教师津贴补贴,继续推进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研究推出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
国家教育十大发展项目和十大改革试点的陆续启动,增添了群众对教育改革的信心,也提高了社会对改革的期望。
3.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将成为中小学教师的精神生活 《教育规划纲要》是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行动纲领,从立足国内发展需要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考虑,提出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进一步明确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就要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教育,确保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因此,全面学习和理解《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是贯彻科教强国伟大战略部署、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首先,要统一思想,充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意义。《教育规划纲要》是二十一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充分肯定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教育取得的重要成就,深刻阐述了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明确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方针、政策措施,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发展全局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深入学习宣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内容,对于了解我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了解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与目标,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想,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要把握重点,深刻领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教育规划纲要》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第一,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民生性四个方面的崇高使命,领会教育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现代化强国具有的决定性意义。第二,深刻领会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不断深化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领会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改革开放,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第三,深刻领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努力方向和基本要求:一是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这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前提;二是必须坚持育人为本,这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必须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这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坚持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四是必须促进教育公平,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推进;五是必须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努力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第四,深刻领会关于未来十年教育工作的战略部署和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及关键环节:一是以终身学习理念为引领,确定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继续强调巩固和普及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重点内容;二是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宏观方向,首次对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作出专门部署,并摆在改革的首位,强调顶层设计、试点先行、有序推进;三是以提高保障水平为目标,以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为抓手,制定了教育改革发展的系列保障措施。
再次,要结合实际,把学习成果落实在全面推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要坚持德育为首,把育人的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突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贯彻以人为本,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促进公平,实现真正意义的因材施教;要改革创新,实现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要提高质量,把提高质量的目标落实到人才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
总之,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务必认真学习《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新理念、新任务、新体制、新机制和新举措,完整准确地理解各项政策、理念、措施的内涵和要求,把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作为未来十年职业生活的一个总纲。
为了与中小学教师同伴共同学习《教育规划纲要》,我们在有关方面专家的指导下,编写了《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一书。本书力争全面准确地理解《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实质,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举措。本书还努力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选用大量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并从案例分析入手,切入主题,以求用心灵品读。本书还考虑到中小学教师的实际,突出《教育规划纲要》与中小学教育密切相关的部分。
第一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习指导
本讲的标题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介绍的内容是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但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全面了解我国教育的教育发展历程,还需广大教师详细阅读专题讲座文本资料。
要点提要
一、教师职业的涵义和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涵义
什么叫做职业?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教师职业是什么呢?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是比较复杂的。人们通常是用比较美好的词语句子来描述。例如人有三尊:君、父、师;有五圣:天、地、君、亲、师。又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其实,这些淡化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影响我们的职业心态。还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事实上,能让人类灵魂改变的不只是教师,一本书,一件小事,一个人,这些或许都能改善我们的灵魂。其实教师职业本身是一种奢望,是一种理想的追求,我们可以把它作为要求自己进步的一种标准,让自己保持一种平和、努力向上的一种理想的心态。在英语里面表示职业一般概念的有很多词汇,西方人认为教师是上帝的代言者,是天堂的引路人。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认识职业呢?
职业既是谋生的工具,同时也是人生的目的,更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手段,是值得自己一生为之追求的人生理想和信念。
正如马斯洛心理理论:
一、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教书匠),二、满足爱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价值追求)。
如果仅停留在教书匠上是不够的。伟大的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讲过: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是停滞的、贫乏的,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称之为“不尊重思想”的征兆,那么,这一切就会明显地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反映出来。学生如果从教师的话语里感觉到其思想的停滞、僵化,就会不尊重教师,甚至像教师一样不愿意思考。如果停留在教书匠这个层面理解,就会隐藏着教师的职业倦怠。正如叶澜所说的,“一个墨守陈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所以对职业的认识,必须提升到人生价值实现的层面。
教师职业是个具有专业技能很强的特点,如果不具有专业技能,那么就无法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作了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
对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特点,我们刚要也有表述。比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五十一条: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是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刚要进一步指出,为了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中小学的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袁贵仁教育部长在一次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教育工作必须尊重教育规律。教育要尊重学生,还有尊重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他认为,教书育人是一项专业性、探索性、创造性极强的工作,要求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具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心,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他强调了师德的重要性。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
下面先通过美国一个优秀教师的习作,我们先感受一下。他写了一篇《Whyteach》,他是从自己不喜欢当教师到自己喜欢当教师这段期间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教师职业生涯是一种变化基础上的职业,可以看到学生的成长,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体现了师德的感悟。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行为和行为尊则。所谓师德,主要是面对特殊的对象学生而提出的基本上要求,即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他的核心是责任感。
对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五十二条也有相应的表述: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为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自拍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久有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我们作为教师,应该知道:人格只能由人格来塑造,情操只能由情操来塑造,性格只能由性格去培养。
三、教师应该怎样树立良好的师德
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关键在于要学会尊重学生。尊重就是同理心。
同理心的定义——同理心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即换位思考。教师要学会宽容,知道学生是有差别的,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
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第二、承认学生的独立个性,允许学生有差异性地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纲要》在战略主题中也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自由的基础上的。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就是: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思;重灌输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应试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此,教师应探索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点表现为:转变观念;采取具体的教改措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专题讲座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
【导入语】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本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教育规划纲要》序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背景与资料】
资料1党中央关心教育改革和发展纪实
(党中央新华网.谋百年大计,兴千秋伟业.2010.7.12)
1985年,党中央召开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出了“改革管理体制”、“调整教育结构”等一系列教育改革内容,成为引领中国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邓小平同志在大会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期间,邓小平发表了一系列振兴教育的指示和论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
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八号公布,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同志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1994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江泽民同志在开幕式上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不能动摇。如果我们现在不是这样来认识教育问题,就会丧失时机、贻误大事,就要犯历史性错误。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在会上强调,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从实现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高度,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国教育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教育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
同年,党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与时俱进地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求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扩大教育开放。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资料2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教财[2010]5号关于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一、全国教育经费情况 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为16502.71亿元,比上年的14500.74亿元增长13.81%。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的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为12231.09亿元,比上年的10449.63亿元增长17.05%。
二、落实《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情况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教育费附加)为11419.30亿元,比上年的9685.56亿元增长17.90%。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981.39亿元,按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23.55%,高于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约2.72%的增长幅度。
三、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情况
按预算内教育经费包含教育费附加的口径计算,2009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为11974.98亿元,占财政支出76299.93亿元的比例为15.69%,比上年的16.32%减少了0.63个百分点。从全国情况看,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四、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情况
据统计,2009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40507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3.59%,比上年的3.33%(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200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最终核实数,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相应修订为3.33%)增加了0.26个百分点。
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监测结果表明,政府教育投入总量继续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比上年有所增加。
【分析与思考】 资料1向我们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百年大计和千秋功业的宏伟历程。
让更多人接受教育,提高人民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宏伟蓝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体现了党中央的关怀和领导。“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面对世界经济、科技竞争的形势和我国经济实力薄弱、资源不足、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党和政府富有远见地看到,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搞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科技、教育、人才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航程中,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中国教育也肩负着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面对国际竞争、国内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制定实施国家教育战略,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教育的重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
资料2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党和政府重视教育,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的公告,我国的教育经费实现了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的许诺。2009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教育费附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拨款、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都能反映出政府对教育重视的程度。
【对策与责任】
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迈进,共同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振兴民族看教育,振兴教育看教师,作为教育发展基础力量的中小学教师,要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
1.深刻认识教育是民族复兴的根本事业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复兴最根本的事业,优先发展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就提出了“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的重要论断。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必须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包括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扫除文盲在内的城乡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这是第一次把教育提高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重点之一的地位。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此次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5年,党中央召开第三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确立了科教兴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把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由党的文件上升到国家战略,提出了把科教兴国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党的一贯追求,也是我们党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时代发展趋势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党对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认识在不断深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站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决策。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教育优先发展思想和行动的新的战略提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胡锦涛提出“强国必先强教”,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升华到一个新高度,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决心和意志。
2.深刻认识教育是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首要措施
回顾历史,教育强则国家强,这是人类社会近现代以来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客观规律。面对现实,强国必先强教,这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必由之路。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先后出现过三次现代化后进国和地区追赶先行国的成功范例。第一次是美国对英国的追赶,第二次是日本对美国的追赶,第三次是韩国对西欧的追赶。每一次成功的经济追赶的同时都伴随着人力资源的追赶。
中国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国度之一,中国经济与人力资本经历了由盛变衰,到逐步崛起发展的历史。从公元元年以来的两千年中,90%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于世界首位。据麦迪森计算,从公元元年到19世纪初,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一直在20%以上。其中,从公元元年到1500年,中国经济总量领先于其他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大部分时间(公元元年~1000年)在1/4左右。1500年以后的300年是世界工业化的起步阶段,由于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内在特性,从而使中国失去了与世界工业同时起步的战略机遇,这一阶段西欧追上并超过了中国。
分析中国经济发展轨迹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历史轨迹,可以发现,中国两千年国运兴衰的历程,就是两千年的人力资本强弱的历程。国运兴衰系于人力资本强弱,人力资本兴衰取决于国力强弱。这是两千年来中国经济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最基本的历史经验。
3.深刻认识教育是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唯一途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为加快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我们已经建设成了一个教育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教育强国。建设一流的国家,必须首先发展一流的教育。
与建国初期相比,我国学校的学生人数和教师人数都实现了数百倍的增长。现在,我国15岁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超过8.5年和11年,有高等教育学历从业人数超过8200万,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中国高校的科研能力也在不断提升,科学研究论文总量显著增加,以SCI数据库统计,按科技论文数排序,中国自2004年以来,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60年教育发展,极大提高了全民素质,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中国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加速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我国将从5个方面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宏伟目标。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的全面发展,鼓励和支持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第二,坚持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让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教育水平。第三,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更好地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体面劳动。第四,坚持人才优先,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的专门人才,努力建设宏大的人才队伍。第五,坚持管理创新,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破除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完善法制,努力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和更加开放的社会环境。强国必先强教,已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加快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必然要求和时代强音。我们坚信,中国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之日,就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时。
第二讲 领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
学习指导
本讲包括四部分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教育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第二部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工作方针;第三部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第四部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本讲座是对上述四部分内容的总体概述,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全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还需要广大教师详细阅读以下相关文本资料。
要点提要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纲要》中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总体战略的规定和解读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重点把握教育改革的总的思路和方向,重点关注《纲要》的总体战略。总体战略明确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主题和战略目标。
掌握精神,把握主题:
总体战略是整个《纲要》的灵魂。总体战略部分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针、战略主题和战略目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指导思想即总的思想和总的方向:“一高两全”(纲要第一章第一条)。工作方针即实施的原则和保障策略;
如何理解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方针? 教育部长袁贵仁曾经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推进。”所谓的横向是发展各级各类的教育。而纵向就是遵守20字的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是战略地位的重要保证;育人为本是核心内容和战略主题;改革创新是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促进公平是重点任务;提高质量是重点任务。
《纲要》中战略目标简单说就是“两个基本”: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而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进步履艰难
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重提高学生的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勇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素质教育是轰轰烈烈,但是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却扎扎实实。这是由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一次调查中,中国孩子想象力世界倒数第一,谁该负主要责任?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和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犹太人有一句谚语说:“不会创造就是驮着书口袋的骡子。”
三、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一)《纲要》指出应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德育为先。在世博会时,中国科学家院士杨福家做的演讲的主题就是:国民素质是世博会的最大展品。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这样一个天问,我们到底留给子孙后代什么,拿什么去开创未来?
有人说韩寒有什么了不起,那么我们说韩寒有一种率真,他的敢于质疑和批评的精神,这就是公民的气质。在韩寒身上我们读到了什么,有一读者说的非常好,他说“它不是要对抗什么,不是要反抗什么,不是要颠覆什么,它不过是一个一个人的自我救治,不过是一个一个社会细胞的自我修复,不是外科切除,而是精神改良,围观演进,用新生命得生长遇到社会的溃烂。”所以,韩寒被评为美国《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谁丢失了马加爵的理想?
马加爵说,小时候想过当科学家,长大后就没什么理想了;理想这个词,可能在初中就消失了„„马加爵还说,希望每个人都过得充实一点,有所追求„„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这几年没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
听了马加爵说的这一番话,不禁让人想到德育教育为什么要强调理想、信念教育。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于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时再次撞伤行人。
与马加爵一样,他们都是大学生,那么是不是我们的教育问题。所以德育教育要注重学生社的会责任感。
这一桩桩惨案,让我想到了美国心理学家陆哥的感叹。20世纪最大悲剧:
美国心理学家陆哥感叹道:“我们最大的悲剧不是恐怖的地震、连年的战争,甚至不是原子弹投向日本广岛,而是千千万万的人们活着然后死去,却从未意识到存在于他们自身的人类未开发的巨大潜力。如此之多的现代人,其生活重心只是生活的安全、食物的充足,一级电视和卡通片的感官刺激。我等芸芸众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人或可以成为什么人;如此众多的吾辈尚未经历足月的心理和社会诞生,却已经衰老死亡。”
所以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德育。学生不仅要有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德育为先,坚持德育为先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的关键。把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强调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二)能力为重
“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生存是教育的核心支柱。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等。
(三)全面发展
坚持全面发展观,必须全面加强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全面提高学的综合素质,在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和智育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家教、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其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形成德、智、体、美、老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就是战略主题。
专题讲座
第二讲 领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
第一部分 教育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导入语】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教育规划纲要》序言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科技、教育、人才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面对国际竞争、国内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制定并实施国家教育战略,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教育的重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
【背景与资料】
资料1“中国制造”地位的提升
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有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手机产业链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目前全球50%左右的手机都是中国制造。调研公司iSuppli研究显示,中国电视市场已经是全球舞台上的主角,作为全球最大的电视生产国,中国2010年电视产量预计将达9550万台,比2009年的8580万台增长11.3%。去年中国电视出货量占全球整体电视出货量的42%。iSuppli公司预测,今年中国电视市场的预期增长率也将高于2009年的5.3%。
中国小家电的规模情况:从产量的情况看,中国的小家电产量大约占全球80%,从2002年到2007年,中国小家电出货情况以出口为主,占了整个产量的75%,整个中国国内小家电市场可以占到全球的20%左右的规模;从数据来看,2007年,我国总共生产了14.4亿台小家电产品,2003到2007年间,负荷增长率超过了两位数;出口的情况也是一样,过去五年的负荷增长率也达到两位数,为12.9%,而内销市场的增长会慢一些。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发展部副部长王智文近日表示,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1700万辆,继续稳居全球产销量第一。
资料2美媒:缺少品牌,中国只能做“世界工厂”
新华网消息:美国《华盛顿邮报》5月25日发表题为《北京试图超越‘中国制造’,实现品牌创新》文章,以下是主要内容。中国去年取代德国,成为全世界最大出口国。今年,中国有可能超越日本,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尽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却缺少全球品牌,从而给该国的超级大国梦想蒙上了阴影。
因为没有大品牌,中国只能背负世界工厂的沉重负担,海外设计师和工程师却可以赚得盆满钵满。比如,苹果公司的许多iPhone是中国制造的,但是,如果一种高端款型的售价是750美元,中国能拿到25美元就不错了。如果是一双耐克鞋,中国则只能从每个美元当中拿到4美分。由于中国缺乏成功的创新,只能拼接安装别人构思、发明和设计的产品,所以形势更是雪上加霜。由于缺乏创新,中国只能向外国人支付巨额的专利技术使用费。
【分析与思考】
从上面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艰苦奋斗,我们的经济社会取得长足的发展,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讲,“中国制造”的竞争力还远远不够。当前,“中国制造”的“世界第一”还仅仅表现在产量上,无论在创新性方面,还是在品牌认知度方面,“中国制造”还存在很大差距。
“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苦力。”国际上流行的这一新的经营理念,使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等“核心竞争力”日益显示出非凡的意义。今天的市场已由“产品消费”走向“品牌消费”,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真正占有国际市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一环。而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背后,却是人才的剧烈竞争。廉价的劳动力大军使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成为“中国模式”的核心构成因素。然而这一模式在为中国带来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面临的缺陷和难题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尽快从人力转向人才。只有营造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出千百万顶尖的创新型人才,才能使我国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我国的人力资源在数量上绝对是世界第一,但是,质量问题却十分突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2008年《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指出,中国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1.14亿人,但中国仍然面临着就业压力大、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等问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但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显示,按照每一百万人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来算,中国仅是日本的9%、美国的11%。中国要从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任务十分艰巨。
【对策与责任】
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那么,这一历史任务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呢?
1.认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其中,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人力资源多寡的重要指标。人力资源的数量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其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
人力资源适中指人才的数量足够、人才的质量满足需要、人才的结构合理。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适中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竞争力,实现强国的目的。
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必要的先决条件。一般说来,充足的人力资源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但其数量要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若超过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会消耗大量新增的产品,且多余的人力也无法就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产生不利影响。从中国的人口数量看,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力资源数量的丰富性都是不容置疑的。而且,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农村人口急速向城镇人口转移,因此,中国人力资源数量过剩将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人力资源的质量,即人力资源通过体能、技能或智能的发挥,创造价值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人力资源的质量一般通过以下指标来衡量:其一,劳动力人口以及新增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的比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其二,人力资源总量占总人口、从业人员的比重。在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主要靠经济活动人口素质的提高,随着生产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的质量在经济发展中将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2.了解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国民素质全面提高。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2年的5.3年,提高到2009年的9.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00年的10年提高到2009年的12.4年,均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我国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数达到9830万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但是,我国人力资源现状不容乐观。首先,表面数量多,实际数量少,造成人力资源供给不足。虽然人口有13亿,但合格人才却远远不够。据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指标》数据显示,“每百万人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中国仅为日本的9%、美国的11%、俄罗斯的13%、加拿大的14%,甚至只有韩国的21%;从“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绝对人数看,中国为57.9万,只有美国的一半(115.7万),少于日本(63.0万)。其次,质量不高,结构失衡,低层操作型人才缺少,中层次人才过剩。知识多、技能少,理解能力强、创新能力弱,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战略型人才短缺,人才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认识我国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面对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广大教师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的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的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
4.认识强国必先强教的伟大战略
《教育规划纲要》开宗明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必先强教”。这是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伟大战略部署。教育强则国家强,这是近现代以来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历史经验。我们不仅要看到挑战的烽火狼烟四起,我们也要看到,发展机遇的绣球几乎也随手可摘。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的时代,是急剧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国际化的时代。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的每一次重大的转型,都给一些发展后进的国家以“后来居上”的机会。“工业革命”肇始时,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换,原本落后的美国经过约40年的崛起,于1913年超过英国,夺得人均GDP世界第一的桂冠。“二战”之后,人类社会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于是又出现了50年代日本和60年代“亚洲四小龙”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
可惜的是,由于“康乾盛世”的骄傲自大和慈禧王朝的腐败无能,我们痛失了第一次“世界追赶”的机会。又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也失去了第二次“世界追赶”的机遇。这也造就了著名的“李约瑟疑问”。英国的中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始终没有搞明白,为什么从公元1世纪到18世纪一直在世界发展居于领先地位的中国,在近代史的三百年中,竟落到了世界的后面!
很多社会发展学家断言,中国已经具备实现第三次“世界追赶”的条件。我们处在世界相对和平发展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党和政府已经确定了把经济工作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工作的发展理念,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技为我国腾飞铺就了捷径,制约我国发展的许多沉疴,诸如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人口负担过重等都已经得到基本的治理。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实现“世界追赶”,首先要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先发展,要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这既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也是教育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实现这一转化,我们具备非常充分的客观条件: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人口结构已经进入成年型,即以成年人为主的人口构成,人均负担供养人口数量最少;由于经济的发展,个人、家庭的消费比例更多地倾向于教育,这是教育发展的最佳时机。因此,新时期的教育之爱,应该表现在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高质量的教育,真正承担起增生人力资本的历史重任。
5.认识教育承担的历史责任
当今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根据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进行教育创新。进行教育创新,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要扫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资源。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模式,增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推动教育体系的创新,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学习型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推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和沟通。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
第三讲 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上)
学习指导
本讲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学前教育的发展任务;第二部分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任务。本讲座是对这两部分内容的总体概述,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全面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还需要广大教师详细阅读专题讲座文本资料。
要点提要
第三讲 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上)
一、学前教育
(一)国际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学前教育是指人从出生到进入学校的教育阶段。1990年联合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强调:为所有儿童,无论其背景和性别,提供教育机会,让儿童在一个支持性的、培养性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长大成人。这个宣言为学前教育提供了理论行和政策性的依据。
国际重视学前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重视学前教育立法。国家重视学前教育阶段的政府财政投入。国家重视用计划立项的办法解决学前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
(二)西方发达国家重视学前教育的原因
第一、学前教育对促进个人发展、社会进步、人力资源早期开发与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长远的意义;
第二、良好的学前教育网络对于妇女的解放,改善家庭生活与提高社会生产力有直接的积极作用; 第三、加强学期教育有利于消除贫困,消除弱势群体世代“恶性循环”,为实现人的平等创造均衡的机会;
第四、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回报率要比其他领域更高;
第五、学前教育是社会公共服务化的起始阶段,加强学前教育是政府的责任。
(三)学前教育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其存在的问题表现在: 第一、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正在消失,成为某种准公共产品。
第二、学前教育的公平性得不到保证。这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现有学前教资源在各种办学主体之间的分配极不均衡,对于未能的大多数幼儿来说就更谈不到接受学前教育的公平性了。另一个是由于学前教育不是政府主导,因此无法保证学前教育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补偿功能——通过公办的减免学费的学前教育机构,保证低收入家庭的幼儿入园,从而减少幼儿在生活和教育环境中的不利影响,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保证教育的公平。
第三、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差距更大。
第四、学前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较低。在全国90余万学前教育师资中接受过正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的仅占53.8%,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师资专业化程度可想而知了。
2.解决学前教育问题的举措 第一、明确学前教育的功能定位; 第二、确定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 第三、努力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
2010年11月21日,国家颁布《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目标是推进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要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了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其要点是: 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遍性,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定位;
指明广大资源提供渠道,牵住了解决“入园难”问题的牛鼻子; 强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突破瓶颈的希望; 加大财政投入,提供了经费保障的刚性支持; 强化科学保障,抓住了学前教育发展的“生命线”; 落实“意见”的过程,就是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的过程。
二、高中阶段
(一)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发展
(二)普通高中的多样性的发展
普通高中的多样性发展就是促进每一所高中的特色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高中,就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的需要,也就是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的高中也就是有自己特色的高中。
高中的特色表现在办学体制上、培养模式上,更具体些更现实些则表现在校本课程上。例如:沈阳二十中的特色可以表述为这样三句话: “两纲一摸”让课堂成为一场自助游; “两动一主”释放学生的生命潜能; “坚持再坚持”学习才是源头活水。
还有就是深圳许多学校的办学特色已经确立。很多高中自主招生主要导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自主招生要破中考“唯分数论”。
其次,自主招生一定要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要求。最后,自主招生要想成功,必须取得市民的充分信赖。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现在看一个开发校本课程的例子——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中,该小开发的校本课程有“大文化系列”、“STS系列”、“学生社团活动”和“荣誉课程”四个系列共125门。
专题讲座
第一部分 学前教育的发展任务
【导入语】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教育规划纲要》第三章第五、六、七条
学前教育,指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之前的教育阶段。学前教育的上限大约是6、7岁,各国各地规定不尽相同。学前教育是人生的“起跑线”,对一个人的成长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古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指的就是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人生的意义。学前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将影响和制约着以后各个阶段教育的速度和质量。“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虽不完全正确,但它在某种意义上反映出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教育规划纲要》也将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放在各项教育之前,足见党和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
【背景与资料】
资料1上海八成孩子就读公办幼儿园
(李爱铭.缓解入园难又贵,上海八成孩子就读公办幼儿园.解放日报,2010,11)
据统计,上海近几年入园人数以每年2万人的幅度增长,这意味着,每年要新增约50所中等规模的幼儿园才能容纳。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透露,上海主要通过落实公建配套、增加政府投入的方式,来满足入园需求,推进学前教育的公益化。去年,本市学前教育经费总支出占全市教育总支出的8.04%,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在学前教育的分配比例为7.93%。为应对入园高峰,上海前几年就根据人口出生的预测提前布点,以市政府实事工程推动,在入园矛盾比较突出的郊区,每年新增50所幼儿园,多数是居住区公建配套的校舍。部分中心城区则通过调剂中小学教育资源等办法,增加幼儿园数量。从2006年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本市共新建了300多所幼儿园,大大缓解了入园难的矛盾。今年本市又出台相关政策,在城郊接合部规范民办三级幼儿园和看护点建设,解决部分外来务工者子女入托入园问题。据统计,当前上海入园率达到98%,本市常住人口入园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其中,公办幼儿园数量占所有幼儿园的70.57%,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总在园人数的79.10%。而且,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孩子,70%的成本由政府承担,家长只需分担余下的30%成本。在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入园需求的一些区域,上海还通过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来缓解,由政府向附近的民办幼儿园购买服务。比如浦东、闵行等部分区县,由政府出资向民办幼儿园购买学位,8000多个孩子在就近的民办幼儿园就读,但享受公办待遇,这也成为本市高峰期间破解入园难的举措之一。
资料2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
2008年前后出生的金猪宝宝、奥运宝宝,人数就高达16万;在京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由2000年的9万人增长到2009年的41.8万人,占学生总数的40%。奥运宝宝要来了,我们的幼儿园准备好了吗?大批农民工子女要来了,我们的城市准备好了吗?显然准备不足。尽管政府已经表态:5年内公办幼儿园有望达八成,预计新建118所;未来3年,全市将投入15亿元,新增118所公办幼儿园,改扩建幼儿园300所,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使公办园比例由67%提高到80%。那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多少年轻父母还在为孩子的入园问题焦虑啊!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8
【分析与思考】
像上海市那样具有前瞻战略眼光的地方不是很多,我国大多数地方出现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0~6岁的婴幼儿多达1亿多,约占世界同龄儿童数量的1/5。2009年,全国幼儿在园人数为2658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仅为50.9%。目前,发展基础薄弱,普及水平不高,投入不足、资源短缺、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长期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入园难”、“入园贵”使学前教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短板”。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2015年全国在园幼儿将达到3530万人,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000万人。随着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将会更加突出。
据权威部门调查,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问题表现为三个“差别过大”和三个“关注太少”。三个“差别过大”是:城乡教育资源供给差别过大,幼儿园之间办园条件差别过大,政府对幼儿园的扶植差别过大。三个“关注太少”是:对农村幼儿园建设关注太少,对民办幼儿园关注太少,对农民工子女入园关注太少。在计划经济时代,大的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多有自己的幼儿园,服务对象原则上是本部门和本单位的职工子女。后来虽然走向了市场经济,但是,幼儿教育体制变化不大,凡是大的政府部门和大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原有的幼儿园,其办园条件随着经济发展、财政增收,得到了不断改善,也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幼儿教师。有些条件极好的幼儿园,因为对社会有吸引力,他们还可以把一些招生名额放给富人子女,并从中得到赞助,因此,这样的幼儿园必然走向良性循环,越办越好。
但是,能够进入这样的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不足两成。八成的孩子,由于家长不是大的政府部门和大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他们上的幼儿园只能是民办幼儿园。很多民办幼儿园,因为投资者要谋利,加上城市房价不断高涨,所以就处在既不能对广大工薪阶层高收费,又得不到政府补贴的境地,园舍能小就小,能简就简。办园条件差,教师工资低,教学水平当然不会很高。这必然会引起广大百姓的不满。
除了幼儿园数量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入园要求外,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也令人忧虑。由于幼儿园教育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大量没有财政补助的私立幼儿园为了缩小经营成本,不得不引入一些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聘用资质不合格的教师,甚至有些幼儿园连基本的教育教学条件都不达标,这些严重地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据2008年对11省市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抽样调查显示,班级活动室达标率约为47%,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达标率约为60%,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材料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农村更加严重;园长和教师的专业素质低,近70%的园长没有幼教专业的大专及以上学历,近半数教师无专业职称,近38%的幼儿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书,17%的教师与管理人员、半数保育员整个学年都没有参加继续教育的进修培训。教师的教育行为水平也令人堪忧,教师对幼儿单向要求与讲述多,而倾听、关注幼儿少;不会观察幼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极其缺乏。【对策与责任】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办好学前教育,关系到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幼儿园教师关系到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发展,肩负着振兴学前教育事业的重任。
1.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学前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发展学前教育的原则是: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制约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必须坚持科学育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党和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战略是: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不得用政府投入建设超标准、高收费的幼儿园。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支持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城镇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城镇幼儿园建设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各地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从今年开始,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地方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门资金,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逐步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改善农村幼儿园保教条件,配备基本的保教设施、玩教具、幼儿读物等。创造更多的条件,着力保障留守儿童入园。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合理布局,有效使用资源。
2.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在提高入园率的同时,必须保证幼儿园的保教质量。要“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积极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幼儿园环境质量与教育质量的高低。只有科学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后继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园教育和教学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科学、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园条件、师资队伍要求,符合幼儿年龄和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儿童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观察探索、感知体验、享受快乐、全面发展。国家将颁布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要加强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要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3.积极参加教师培训和研修,做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办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加大面向农村幼儿教师的培养力度,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积极探索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重视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创新培训模式,为有志于从事学前教育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提供培训。三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
在工作节奏快、强度大、压力重的今天,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更要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能力,不断地丰富自我、充实自我,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变革,尤其是学前教育的纵深发展,对每一位幼教工作者以及幼儿教育岗位都提出了新问题、新思想,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重视和加强幼儿园的师资建设,促进幼儿园教师素质的专业成长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才能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奠定扎实的基础,从而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幼儿。
第四讲 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下)
学习指导
本讲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义务教育的发展任务;第二部分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本讲座是对以上两部分内容的总体概述,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全面把握基础教育发展任务,还需要广大教师详细阅读专题讲座文本资料。
要点提要
义务教育(基础教育阶段)
(一)《规划纲要》对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任务的规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这从法律上界定了什么是义务教育,这与基础教育有很大差别。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义务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的荣辱兴衰,因此许多国家把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于高中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重要性:义务教育是国民素质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义务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正因为义务教育的这一特点,《规划纲要》对义务教育做了更为集中的表述,也彰显了它非常重要的地位。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二)义务教育公平性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存在三个问题:起点不公平;过程不公平;结果不公平。在实施义务教育免费之前义务教育存在起点不公平的问题,因为有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很难接受义务教育。我们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之后“起点公平”的问题就不再突出了,但是存在过程公平的问题。过程公平就是能不能接受同质的义务教育的问题。结果公平是指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问题,如果不能切实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那么就存在义务教育结果不公平的问题。
(三)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努力方向首先就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实质上就是教育发展的均衡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城乡发展的均衡问题,城乡发展的不均衡是最大的区域内差异,核心就在于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有传统问题:多年来城乡二元发展,造成农村教育落后,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况。这些问题在新的条件下又引发了新的不均衡,中国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和农村城镇化所带来的问题。中国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要求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新的不均衡。
农村教育面临的挑战:第一,农村教育观念出现偏差,教育目标产生背离。表现为升学进城成为农民对对教育的期盼,升学率成为社会家长评价学校的标准。农村生源不足,面临倒闭,而城市学校因为学生爆满而引起了超负荷的运转,这样影响了农村学校的布局和发展。第二,农村教育的特色弱化,未来不确定性增强。弱化了农村的特色,与农民农业的要求相去甚远,没有考虑农村城镇化的需要。农村的教育既要为上一级学校培养人才,为更广泛的社会主义建设领域培养人才,又要为农村的未来建设培养人才,这两者的结合点应该是农村教育的改革方向。第三,缺乏理想与平等的教育环境。城镇化和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使城市人口和优质教学资源越来越集中,使得原本薄弱的农村学校变得更加薄弱,随着发展,农村的骨干教师也逐渐流失了,农民工及子女进城就使得农村招生数量无法完成,更难于保证教学质量。与此相关,就存在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点两面:第一,农民工子女能在城市接受教育,除此之外,农民工子女还面临着融入城市社会的问题,融入城市社会实际上是一个文化重建的问题,文化重建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使得农民工的子女能最终真正成为城市的一员。第二,留守农民工子女的问题。随着农村学校的薄弱化,生源的减少,留守儿童的教育更加困难。
(四)巩固义务教育质量出现了新的局面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要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巩固义务教育质量方面出现了新的局面,以贵州省凤冈县一个乡中心学校为例。
1.工作目标:(1)到2014年,全乡义务教育阶段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质量等指标基本达到《贵州省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评估标准》。
(2)天桥完小办成乐园、学园、家园、林园或市级农村示范小学和创办成省级绿色学校。(3)其他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学校管理进一步规范,教育功能基本完善,使全乡教育均衡发展。
2.教育质量:
(1)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争取配齐英语、艺体、综合实践等薄弱学科教师,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教师师资保证。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打造特色教育,协助天桥完小通过县素质教育评估,每年中心校评估一至二所片区学校或村级学校。天桥中学、天桥完小进一步挖掘地方民族民间艺术——唢呐艺术资源,让该特
专题讲座
第四讲 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下)
第一部分 义务教育的发展任务
【导入语】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保护学生视力。
——《教育规划纲要》第四章第八条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义务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决定着一个民族的荣辱兴衰。因此,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小学教育、初中教育甚至高中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既包含每一个公民有送子女接受教育的义务,又赋予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正逐步实现由数量增长向内涵发展的转变,高质量地普及义务教育的水平,应该是未来十年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
【背景与资料】
资料1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情况
到2009年底,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3052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07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9.5%,“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7%。由于学龄人口的逐年减少,小学校数、学生数继续减少。全国共有小学28.02万所,比上年减少2.07万所;招生1637.80万人,比上年减少57.92万人;在校生10071.47万人,比上年减少260.04万人;小学毕业生1805.20万人,比上年减少59.7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4%,其中男女童净入学率分别为99.36%和99.44%,女童高于男童0.08个百分点。
小学教职工和专任教师有所增加,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继续提高。全国小学教职工613.55万人,比上年增加0.26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63.34万人,比上年增加1.15万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4%,比上年提高0.13个百分点,小学生师比17.88∶1,比上年的18.38∶1有所降低。
由于学龄人口的逐年减少,初中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略有减少,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继续提高。全国共有初中学校5.63万所(其中职业初中0.02万所),比上年减少0.16万所。招生1788.45万人,比上年减少71.15万人;在校生5440.94万人,比上年减少144.03万人;毕业生1797.70万人,比上年减少70.25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5.60%,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全国初中专任教师351.80万人,比上年增加4.25万人。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28%,比上年提高0.49个百分点。生师比15.47∶1,比上年的16.07∶1有所降低。
——《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资料2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三大问题
一、经费投入不足现象依然存在 教育经费短缺和教师素质差仍然是困扰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问题,有些是老问题,有些是“两免一补”后出现的新问题。首先,农村义务教育受重视程度严重不足。高等学校在教育总支出中的比重逐年上升,而农村初级中学和农村普通小学的支出比重则不断下降。其次,挤占挪用农村义务教育专项经费的现象比较普遍。最后,债务问题依旧困扰着中西部农村地区学校。
二、非均衡发展现象突出
义务教育非均衡首先表现在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其次表现在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区域不均衡。我国农村和城市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据统计,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城市平均水平的29%,农村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城市平均水平的31%。尽管2005年以来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但是由于县级财政能力的持续弱化,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从农村义务教育自身来看,区域差距也相当大。由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造成地区间义务教育的数量、质量差距也越来越大。
三、“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有待破解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要么随行,成为“流动儿童”;要么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
经济发达地区的突出问题是“流动儿童”的公平教育。这一问题在中西部农村也存在,但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更显突出。各地对本地居民的均衡教育认识比较充分,但对“流动儿童”提供公平教育的认识有偏差,认为为“流动儿童”提供教育的责任应该由劳动力输出地政府承担。
另外,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并没有成为“流动儿童”的条件,而是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近年来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会有较大的增加,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殊路径来看,农村“留守儿童”会在今后大规模持久存在。农村“留守儿童”呈现出的问题已相当严重。——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中国改革跟踪报告(2009)》
【分析与思考】
从上面的资料我们可以大体了解我国“普九”取得的巨大成绩。我国从1985年起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简称“普九”,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到2009年,我国已经圆满地达到预期目标,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9%。
我们还可以看到,我国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已经进入全面提高质量、让孩子们上好学、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阶段。从总体上看,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仍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和发展不平衡的,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教育发展的水平、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知识贡献,还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创新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严重不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农村教育仍然是薄弱环节;素质教育推进仍面临很大的困难和阻力,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还很严重,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普遍存在;公共教育投入不足,各级各类教育不同程度地面临经费不足的问题。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教育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良好教育的强烈需求与良好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在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发展高度上,教育体制亟待改革,教育质量亟待提高,教育投入亟待增加,最关键的还是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
【对策与责任】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也是所占比重最大的一部分,它决定了其他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决定了我国未来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因此,义务教育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对其提供保障并使其强制执行。义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教育规划纲要》的最核心的内容。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了解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认识自己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
1.了解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历程
我国的义务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发展道路。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为现代生产发展和现代生活所必需,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该法于同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项教育法,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
2001年1月1日,江泽民主席宣布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率为85%,“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小学、初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到2001年分别提高到97.8%和88.7%。
2005年12月24日,为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农村发展能力,完善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规定“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是我国义务教育真正进入免费教育阶段的重要标志。此后,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2007年,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2008年,各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全部达到该省(区、市)2005年秋季学期开学前颁布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2009年,中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从2006年开始,上海、天津、北京等地城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也先后实行了全免的政策。
2.深刻认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是未来十年的神圣任务
经过25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我国实现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义务教育,我国的义务教育在校生人数高达2亿多人,惠及人口13亿。《教育规划纲要》规定,要“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特别强调要“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这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已经到了由以数量发展为主向以质量提高为主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面临的新任务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成员、规划纲要第七战略课题组组长袁振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教育解读.中国政府网,2010-03-02: 第一,提高基础教育水平。《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主要表现为:一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一年普及率和三年普及率分别由2009年的74%、50.9%达到2020年的95%、75%;二是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由2009年的90.8%提高到2020年的95%;三是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毛入学率由2009年的79.2%提高到2020年的90%。
提高基础教育水平不仅体现为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和普及程度的提高,更体现在教育质量的提高上。《教育规划纲要》把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强调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评价制度、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这次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战略重点,基础教育是重点保障对象。一是重点体现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提出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十年内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二是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加大对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努力缩小区域差距;三是加强困难群体子女教育保障,健全国家资助政策,逐步向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延伸,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逐步推动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制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办法;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推动形成政府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质量。
第三,努力解决义务教育择校和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人民群众的普遍呼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二是要求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课外校外活动;三是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主动配合学校的减负工作。解决择校问题是社会的普遍要求,《教育规划纲要》也强调,缩小校际差距是解决择校的治本之策,缩小校际差距的主要措施是要率先实现县域内的教育均衡发展,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设计区县内的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等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分类初中学校的办法。《教育规划纲要》重申了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保证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通过发展民办教育等措施,提供选择的机会。
第四,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一是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的教育权利。这不仅是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为进一步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教育规划纲要》重申了以流入地区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同时进一步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二是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教育规划纲要》强调,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健全动态建设机制。《教育规划纲要》还设计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教育工程,提出了改、扩建劳务输出大省和读书困难地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加快农村寄宿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要求的内容。
第五,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一要采取多种形式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职业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二是加强师德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制定教师资格标准,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系列,设立正高级教师职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费用列入政府预算,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三是以农村教师为建设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代偿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学校任教。
第五讲 努力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学习指导
这讲主要讨论的话题是努力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分别从政府、学校、老师、家长等不同方面谈了具体的实施措施。讲座中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了解如何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还需要广大教师详细阅读以下相关文本资料
要点提要
第五讲 努力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规划纲要》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
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一、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在实践上,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已经成为既陈旧又沉重的话题,不仅长期干扰阻挠教育改革的深化,影响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全面推进,而且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虽然有关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减负举步维艰,直到现在减负也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我是一个初一的学生,我刚刚听说减负的时候很高兴,可是经历了以后,才知道其中的痛苦。
减负一开始老师很烦恼,可是时间一久他们想明白了,我们就开始了痛苦生活。作业晚上的减了一小点,课堂上却以减负的方式来加大作业量,现在每天2张卷纸以上。
白天现在还要排练六一节目,中午不能休息,回到家作业一大堆。给你看看我今晚的作业: 语文:1.600字作文一篇
2.翻译文言文(文言文就有400字,翻译出来吓死人的多)3.背诵课文;
英语:抄50个单词,每个5遍加中文,卷纸一张; 数学:卷纸一张,复习1——3章明天考试。
我现在已经做了很多(基本上在学校做的),知道有多痛苦了吧!我每天起码12:30睡,我还要复习才能维持我的“尖子”的称呼!什么叫做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课业负担过重的表现形式为“三超”: “超标”——教学内容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 “超量”——课程多、资料多、作业多、考试多;
“超时”——延长实习时间,加课、补课、不按时放学,双休日补课。学生为此付出的时间精力过多超过了学生的可能。课业负担过重实质上应该包含两层意义:
第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单调、沉闷、枯燥的,他们得到的不是自主得到知识、获得成功的愉悦感,而是厌烦,是一种不愿意忍受的情感体验;
第二、这种学习过程持续时间长,学生投入精力过多,超出了他们心理生理上的正常承受能力。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理负担,包括来自学习竞争者的压力、家长的压力和升学的压力,这些压力具有单一性,使学生在生理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多方面需求得不到一定的满足,也往往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就成为心理负担。
在这样的心理生理负担情况下学生还有可能思考问题反思自身的学习吗?不可能,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当学习成为一种单调、沉闷、枯燥的活动时,怎么有可能去思考去拓展去创新呢?过重的课业负担完全阻断了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可能。
二、历来减负的努力
1955年教育部就已就学生的减负发过文件。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
1983年12月31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全日制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试行)》,规定必须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1988年5月11日,国家教委专门发布《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1994年11月10日,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明确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
1999年教育部委托京、津、沪、河北、辽宁五省市就中小学课业负担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书包越来越重,学生肩上背重负;学习时间过长,不少学生睡眠不足,视力下降;各种名目的奥校、课外补习班使部分学生不堪重负;考试频繁,学生压力大。”
2000年1月7日,教育部向全国各地中小学发出了《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这是教育部门就中小学减负问题发布的第49道文件或者说命令,这一年被视为中小学生的“减负年”,减负也因此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多次反复发布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文件,说明了对此问题的重视,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不同时也反映出问题的严重和对问题的无奈吗?到了新世纪,问题怎么样了呢?人们研究的结论是:现在全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普遍存在,从统计数据看,课业负担过重的学生在75%以上,因此,总的判断是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
说明了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了我们对于学生课业负担的无奈。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重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009年4月22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再一次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一年,“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群众反映最多的三个问题之一,新的研究指出:在边远地区农村地区造成的学生负担过重的是学校在加班;而在城市,更多的是家长、社会在加班。在城市,小学生负担是最重的。
三、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价值观问题
1.功利主义伦理价值观(把考分作为评价标准),考分决定了能不能考上大学,由于有这样一个价值目标,就产生了为分数不惜一切代价的学习态度,在行为上现为不择手段,甚至不顾自己的长远利益,远期利益,不惜付出身心健康为代价。2.“不吃苦不能成人”的传统。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加重学生负担是天经地义的,在这种情况下,谁要是不能承受重负就被指责为不求上进,老师不对学生加重学业负担就被指责为不负责任。
(二)教育自身问题。
教育本来的目标是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应该以社会需求作为评估教育质量的标准。而在现实中,我们的评价被直接效果的升学考试作为标准。
(三)经济问题
当应试成为教育目标,在考试中追求高分为最大的功利价值的时候,当学校采取低效率高消耗的过程来促进学习的时候,课后补课、假期补习、专家讲座、暑期讲座、练习题、考试题、模拟题、题库、题海等出版物大行其事。补习班和补习出版物都已经形成产业,而与其相呼应的就是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四、课业负担的“度”
学生的课业负担是学生的学习所必需的,完全没有负担就不可能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负担是不可能消除的,我们应该倡导一种理性的减轻负担,并寻求负担合理化这样一种态度。所以“减负”所指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而不是所有的课业负担。什么叫做过重,必然有个“度”才行。
度从哪里来呢?应该从教学目标中来,能够促使学生经过努力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就是适度教学。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度和教学活动的度。
对于新课程来说,教学内容的度是有文件表述的,那就是各学段各学科的课程标准。理论上说,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就是适度的教学,但是在实践上,由于课程标准需要适合于全国的各个地区的各种各样的情况,因此表述也就比较抽象比较笼统,对它的要求可以作各种程度的理解,也就是说课程标准提供的“度”比较宽泛以满足全国的需要。
需要依据课程标准编订出本地区适用的“学生学业质量标准”或者“学科评价标准”,以此来规定教学的度。在标准的规范下,能有效地避免过度教学和相反的教学不足的问题。有的地区已经编订出自己的“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标准”或者“学科评价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规范,在实践中取得引领适度教学的效果。
减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全社会的管理和规范,对于减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价值观的改变或者教育是从行为矫正开始的,如果我们努力于规范教学,矫正过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而对引起负担过重的三个问题分别加以规范管理,就可以打断其恶性循环,逐渐矫正人们的价值观达到减负也就是适度教学的目的。
全社会正努力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为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
五、减负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地都采取了措施,大家都有共同的认识,理论上对过重的课业负担一片喊打声,但是在实践中还在继续。尽管国家规定奥数与升学不能挂钩,但是奥数培训在全国各地仍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是因为利益链问题。另外在一些地方,奥数还是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师仍然在为家长出“作业”:家长应该给小学生陪读,指导学生做作业。而家长也乐于这么做,自主地加重学生的负担。另外,制度的落实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专题讲座
【导入语】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
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教育规划纲要》第四章第十条
我国教育事业已经逐步实现从数量增长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内涵发展的本质就是保障和提高教育的质量,这个战略目标要落实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但是,在基础教育的教育和教学中,为追求数量发展,追求知识记忆,而采取违背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的现象有逐步蔓延之势。这一问题的集中表现就是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对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问题,几经最高政府部门反复发布指令进行管理整治,全国政协人大两会咨询提案,《教育规划纲要》用专门条款规划对这个问题的整治,其重要程度和受关心的程度可见一斑。
【背景与资料】
为了探究学生课业负担产生的原因,寻找减轻的办法,我们先看一个案例。这个案例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位委员在“两会”期间收到的一封群众来信。您好!非常冒失地写一封信发到您的邮箱,实在是有些话想对您说,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再加上您平时为人随和,工作认真,所以才写这信。
周一(2010年1月11日),儿子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拖着疲惫的脚步,满脸沮丧地回到了家。看着他的样子,作为母亲的我忍不住问儿子:“今天在学校过得开心吗?又考试了?”儿子说:“我星期天忘记订正数学试卷中的两个错误,老师要求我将试卷从头到尾抄写一遍,我花了整整两节课时间。累死了!自修课有同学讲话,班主任老师要求全班同学抄写《龟虽寿》十遍,我还没抄呢。”晚上,儿子做完作业再抄《龟虽寿》十遍,一直到十点半才睡觉。
晚上,我彻夜未眠,又想起了儿子两年前读小学五年级时的一次经历。那天,他兴高采烈地回家,一进门就说:“妈妈,今天语文试卷发下来了,我考了全班第一。”看着他一脸的喜悦,我匆匆吃完饭,拿出试卷看了起来,对于试卷中阅读题的解答到位、卷面整洁、书写漂亮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一边吃饭一边表扬儿子,先生吃完饭也看起了试卷。可惜两位粗心的父母,在看完试卷后都没有签名。第二天,儿子到校后上交试卷,老师发现没有家长的签名,就要求学生将试卷从头到尾抄一遍。下午,我坐在办公室,突然想到该与老师联系一下,问问儿子最近在校的学习情况。于是,我拨通了老师的小灵通,在谈话中,自然也谈到了昨天语文考试很好,这时,老师突然说:“试卷你看过了?”我非常平静地说:“我与先生都看了。”后来我知道,老师挂了我的电话后,就跑到教室叫我儿子不用抄试卷了。儿子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说:“妈妈,你为什么不早点给老师打电话呢,害得我抄了大半天试卷,老师来说时我都快抄完了。今天开运动会,同学都在操场上,有吃有玩有课外书看,多开心,就我一个人在教室抄试卷,这么倒霉。”听了儿子的话,我是欲哭无泪。儿子没有错,错的是我们家长,老师应该罚我们家长。
儿子碰到的这两位老师,都是领导、老师、家长公认的好老师:语文老师是优秀教师,区名师候选人;数学老师曾在一所名校任教。如此优秀的老师,面对年级前列的优秀学生,却用如此简单的方法教育学生,或许是因为家长没有去找老师说理,或许是这种做法在学校已习以为常,所以老师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
这不得不让我想到了教师的师德,我们的教育天天喊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要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可我们教师实际的做法呢?如果是一般的老师,面对成绩和表现中下、类似错误经常会发生的学生,又会如何处理呢?罚抄就是体罚或变相体罚。成绩和表现中下的学生,如果老师长期用这种方法教育学生,会使他们越来越差的,对学习哪有兴趣可言?这可能也是常常听说的差生走上社会的抗挫折能力强的缘故吧,这种能力也许就是老师用这样畸形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吧!
我想,作为一名好老师,必须将轻负担高质量放在首位。首先应该将轻负担高质量当作一种责任。我们的教育工作不但要满足学生考上高中、考上重点高中、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的现实需要,更要放眼于他们健康而又可持续地发展,对他们20年后、乃至终身负责。第二,应将轻负担高质量看作一种师德。不管出于怎样的目的,也不管迫于怎样的压力,加重学生课业负担都是与高尚的师德背道而驰的,特别是罚抄这类体罚性质的教育手段。第三,应将轻负担高质量看作一种师能。轻负与高质是相辅相成的,有了高质的教学过程,必然会带来轻负的学习感受,学生就会乐学、善学,得到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减负对教师而言,是一种能力的挑战,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要求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精选作业。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要从教师的精选作业开始,要求学生做的作业,老师必须自己先做,学生的每次作业老师要全批,及时讲评,只有做到这样了,才不会重复操练。当然,如果想做得更好些,那么作业应该分层,每次作业分A、B、C三个层次。A类题是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做正确的基础题。B类题是课本内容适当延伸或例题变形后的题,是80%的学生能做对的中等难度题。C类题是较难题,不要求全部学生做,只要求学有余力的、对该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做,确保尖子生吃饱吃好,真正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给您写信,别无他意,因为您在分管小学、初中的教育,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学生家长,只是代学生、家长向您诉苦,向您呼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该考问师德,善待学生。
【分析与思考】 读了这封信,真叫人“欲哭无泪”!全班第一的试卷,只是因为家长没有签字,就罚抄一遍,电话打过去,知道家长看过,立即通知学生不用抄了,原来“抄了大半天试卷”只为实现家长签字这么一个小小的程序,此一哭也。信中提到的这位语文老师“是领导、老师、家长公认的好老师,是优秀教师,区名师候选人”,老师对工作的认真、对学生的严格,不能不令人赞叹,但方法却又如此“荒诞”,此二哭也。写信的家长也认识到,长期用这种方法教育学生,学生对学习哪有兴趣可言,只会使他们越来越差,并喟然长叹曰“这可能是差生走上社会的抗挫折能力强的缘故吧”!我们畸形的教育导致学生可怜的发展,此三哭也。有趣的是,写信的这位家长恰恰也是“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写信给“分管教育”的委员,呼吁社会关注这个问题,这更令人潸然泪下!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似乎感到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罪魁祸首”就是教师,是教师师德不高尚、师能不卓越造成的后果。现在社会上的舆论也似乎把它归责于教师。真是这样吗?
试想,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长,如果你孩子的老师很少布置作业,布置作业也与考试不怎么相关,而且平常不怎么考试,考试也不发布成绩,你始终不知道你孩子的成绩在班级里处在什么位置,甚至连全校统考的排名你都不知道,你能赞同老师的这些做法吗?别的孩子都在挑灯夜读的时候,你的孩子却在看课外书,或已经进入梦乡;别的家长风里来雨里去接送孩子补习,起早送孩子上学回来再补睡,甚至夫妻分居,舍出一方租房为孩子“陪读”,你能坐得安稳吗?
答案肯定是“不”。那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究竟是谁之过?
我们认为,首先,应该从社会发展方面找答案。可以说,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全国人民都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到“学习改变命运”,“知识放飞梦想”。我们还认识到,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没有人再怀疑教育对人生的决定作用。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文化的高低、学历的长短、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人的饭碗、房子、地位、价值乃至生存。竞争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操纵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经济社会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教育资源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教育需求。而且,有限的教育资源还分布得相当不均衡,有的学校犹如宫殿般辉煌,有的学校却像寒舍般简陋,师资水平更不可同日而语。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部长还是平民,无论是通古博今的知识阶层还是不名一文的平民百姓,谁都想让自己的子女去好的学校,去接受好的教育,将来有好的工作。而且,当前,作为家庭和个人来讲,这种争取只能通过“好好学习”、“好好考试”来实现。于是,在负担重但能升入好学校、负担轻但有可能辍学之间,人们情愿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但激烈的竞争往往使人感到压力很大,过度的竞争还容易使人轻浮急躁,惶惶不可终日。而且,为了竞争得胜,有些人往往为利忘义,不择手段。为了取得较好的成绩、靠前的排名、优先的录取,就会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这些违背规律的畸形教育落到学生头上,就表现为课业负担过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教师可能急功近利,把教育规律置于脑后。作业量大,题海战术,任意添加学习内容,延长教学时间等做法十分普遍。正如上面案例中说的那样,“试卷没改错抄一遍”,“自习课说话抄十遍”,“家长没签字抄半天”,人为地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教育孩子应该“循循善诱”,这第一个“循”是遵守的意思,第二个“循”是规律的意思,加在一起是遵循教育的规律,善于启发诱导,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学习。要做到这样,教师必须牢牢记住自己的使命,时时刻刻修炼自己的技能。
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还有心理层面的渊源。孔老夫子的一句话说得很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翻译成现代的话说,就是“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不如愿意学习,愿意学习不如把学习当成乐趣”。学生的负担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生理负担,二是心理负担。生理负担可能是由学习的质和量引起的,心理负担则是有兴趣爱好制约的。而且两者不是正相关,不是生理负担重心理负担也重,恰恰相反,它们之间是负相关,如果对学习有兴趣,就不感到学习苦恼。有的孩子连打几天游戏机而不感到累,就是兴趣使然。我们老师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方面下了多少工夫呢?这可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减负”问题。
上面,我们主要从社会和教师两个层面分析了学生负担重的原因。同时,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国家的教育正处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时代。我们过去的管理行为多是为精英教育服务的,如资源配置有好有差,资源分配有多有少,有重点,重选拔,等等。现在的教育主题是公平,因此,就要实行体制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策与责任】
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是一个举世公认的事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经提升为全党、全国、全民族的一个重要任务。
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是消灭社会分配不公的根本,是消除三大差别的根本,也是削弱社会竞争的根本。社会竞争不再那样惨烈,社会成员的负担就会减轻,这时,如果有人想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都做不到。但是,这种结果不是等来的,这种理想是要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过程,就是不断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
《教育规划纲要》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明确的规定,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1.政府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具体措施是: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
可以说,以上措施不是现在才提出的,有些措施的提出已有时日了,关键是各地没有很好地落实。山东省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山东省教育厅制发的《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做了具体量化的规定。为了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他们规定:“走读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晚间、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上课。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睡眠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不少于8小时。寄宿制学校学生晚自习结束时间,初中不晚于21点,高中不晚于22点;早上统一起床时间,初中不早于7:00,高中不早于6:30。义务教育阶段走读生早上到校时间不早于7:30,上课时间不早于8:00。高中走读生早上到校时间不早于7:00,上课时间不早于7:30。”为了控制学生家庭书面作业,他们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高中布置作业要涵盖所有学习领域且总量不超过2小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而且他们不但有规定,还有严格的监督检查,“定期、不定期对中小学贯彻《规范》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把监督检查情况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与评选教育工作示范县(市、区)、教育强乡镇、验收规范化学校、个人评优以及职务升降结合起来。市、县(市、区)要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接受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这些措施实行以来,山东省的学生减负大有改观。
2.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要“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这些改革措施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学校和教师除严格执行政府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规定外,还要在教育教学行为方面深化改革。
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升学制度、评价标准、教师素质、家长观念等,但最直接的是学生作业数量过多,质量太差。就我国的实际看,让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仍需时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转变家长观念,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为了尽快把学生的过重负担减下来,确保下一代身心和谐发展,我们不能被动等待,在时机完全成熟之前必须有所行动。我们认为,最实际也最有效的行动就是抓住作业这个关键点,采取有力措施,减少作业的数量,提高作业的质量。精简作业,既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使家长调整认识,学校和政府改革选拔和评价制度,从而加速素质教育的推进步伐。
3.家长要发挥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规划纲要》规定,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
现在“减负”的重大阻力不仅来自学校,而且来自家长。目前家长普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孩子从出生起就开始承载着家长所有的希望。家长们执拗地认为,只有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才能让孩子上好大学,以后找好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讲,家长比孩子更喜欢攀比,仿佛孩子一输满盘皆输。一些“减负”的地方发生的家教泛滥等“次生灾害”就证明了“减负”工作的艰难性。对于假期取消补课和减轻作业,很多家长犹豫不决,他们一方面希望孩子在假期走走看看,增长见识,一方面又担心“别人的孩子上补习班,自己的孩子不去,开学后会与参加辅导班的孩子有差距”。还有家长担心孩子暑假太放松,开学也不爱学习,而且家长平时要上班,让孩子自己在家过7周的暑假“还真不放心”。
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通过家校合作的渠道,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学会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有些地方创办了家长学校,推广家教课程,向家长普及正确的教育观念,这对形成学校、家庭教育合力,共同完成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历史重任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第六讲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
学习指导
本讲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第二部分注重学思结合。本讲座是对上述两部分内容的总体概述,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全面把握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还需要广大教师详细阅读专题讲座文本资料。
要点提要
《教育规划纲要》“体制改革”的第一项就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第三篇:《未来十年的教师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专题
《未来十年的教师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专题 学习指导
前言 引领教师的职业生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为教师未来十年的职业生活提出了方向。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应该学习纲要提出的新理念、新任务、新体制和新举措,领会纲要精神和内涵。本讲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教师可通过详细阅读以下相关文本资料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
要点提要
第一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教师职业的涵义和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涵义
什么叫做职业?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教师职业是什么呢?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是比较复杂的。人们通常是用比较美好的词语句子来描述。例如人有三尊:君、父、师;有五圣:天、地、君、亲、师。又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其实,这些淡化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影响我们的职业心态。还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事实上,能让人类灵魂改变的不只是教师,一本书,一件小事,一个人,这些或许都能改善我们的灵魂。其实教师职业本身是一种奢望,是一种理想的追求,我们可以把它作为要求自己进步的一种标准,让自己保持一种平和、努力向上的一种理想的心态。在英语里面表示职业一般概念的有很多词汇,西方人认为教师是上帝的代言者,是天堂的引路人。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认识职业呢?
职业既是谋生的工具,同时也是人生的目的,更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手段,是值得自己一生为之追求的人生理想和信念。
正如马斯洛心理理论:
一、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教书匠),二、满足爱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价值追求)。如果仅停留在教书匠上是不够的。伟大的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讲过: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是停滞的、贫乏的,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称之为“不尊重思想”的征兆,那么,这一切就会明显地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反映出来。学生如果从教师的话语里感觉到其思想的停滞、僵化,就会不尊重教师,甚至像教师一样不愿意思考。如果停留在教书匠这个层面理解,就会隐藏着教师的职业倦怠。正如叶澜所说的,“一个墨守陈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所以对职业的认识,必须提升到人生价值实现的层面。
教师职业是个具有专业技能很强的特点,如果不具有专业技能,那么就无法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作了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
三、教师应该怎样树立良好的师德
学习指导
第二讲 领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
本讲包括四部分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教育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第二部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工作方针;第三部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第四部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本讲座是对上述四部分内容的总体概述,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全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还需要广大教师详细阅读以下相关文本资料。
要点提要
第二讲 领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纲要》中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总体战略的规定和解读
二、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进步履艰难
三、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一)《纲要》指出应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二)能力为重
“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生存是教育的核心支柱。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等。
(三)全面发展
坚持全面发展观,必须全面加强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全面提高学的综合素质,在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和智育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家教、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其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形成德、智、体、美、老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就是战略主题。
学习指导
第三讲 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上)
本讲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学前教育的发展任务;第二部分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任务。本讲座是对这两部分内容的总体概述,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全面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还需要广大教师详细阅读专题讲座文本资料。
要点提要
第三讲 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上)
一、学前教育
(一)国际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二)西方发达国家重视学前教育的原因
(三)学前教育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高中阶段
(一)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发展
(二)普通高中的多样性的发展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现在看一个开发校本课程的例子——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中,该小开发的校本课程有“大文化系列”、“STS系列”、“学生社团活动”和“荣誉课程”四个系列共125门。
学习指导
第四讲 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下)
本讲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义务教育的发展任务;第二部分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本讲座是对以上两部分内容的总体概述,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全面把握基础教育发展任务,还需要广大教师详细阅读专题讲座文本资料。
要点提要
第四讲 把握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下)
义务教育(基础教育阶段)
(一)《规划纲要》对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任务的规定
(二)义务教育公平性存在的问题
(三)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四)巩固义务教育质量出现了新的局面
(五)如何推进义务教育质量的发展
学习指导
第五讲 努力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这讲主要讨论的话题是努力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分别从政府、学校、老师、家长等不同方面谈了具体的实施措施。讲座中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了解如何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还需要广大教师详细阅读以下相关文本资料。
一、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二、历来减负的努力
三、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价值观问题
(二)教育自身问题。
(三)经济问题
四、课业负担的“度”
五、减负存在的问题
学习指导
第六讲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
本讲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第二部分注重学思结合。本讲座是对上述两部分内容的总体概述,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全面把握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还需要广大教师详细阅读专题讲座文本资料。
要点提要
第六讲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
《教育规划纲要》“体制改革”的第一项就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一)全面发展观念
(二)人人成才观念
(三)多样化人才观念
(四)终身学习观念
(五)系统培养的观念
二、学思结合
(一)怎样理解学思结合
(二)学思结合的教学实现
学习指导
第七讲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
本讲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注重知行统一;第二部分:注重因材施教。本讲座是对上述两部分内容的总体概述,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把握专业发展的内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还需要广大教师详细阅读以下相关文本资料。
要点提要
第七讲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
知行统一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
(一)注重知行统一
(二)教育者为什么必须做到自身的知行统一
(三)如何做到知行统一
从教师的视角看知行统一,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要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
3.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 4.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
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因材施教
(一)《教育规划纲要》中“因材施教”的规定
(二)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1.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的需要 2.因材施教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因材施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三)在实践中如何实施因材施教
(四)当前在因材施教方面存在的误区
因“分”施教——为提高考试分数,节假日补课;按照学生考试分数分班,把学生分流。
因“才”施教——教师只对成绩好的学生加以指导,忽视差生。因“财”施教——优质的公办学校依托高收费办学;教师课后设补习班,有偿施教。因“题”施教——按照要求学生的作业量的完成程度施教,其背后是因“分”施教。因“教材”施教——对因材施教本身的望文生义。教材是课程资源的一种,应以教材为参考,因“教材”施教是教师没有把教材转化为教学。
其中危害最大、影响最大已经达到积重难返撑得到就是因“分”施教,不仅重点班、特长班中有它的影子,就是一些分层次教学也和它难以划清界限。因“题”施教是另一个影响广泛的误区,它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必然产物,其实根本没有因材施教的影子。
学习指导
第八讲 改进教育教学评价的观念和实践
本讲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改进教育教学评价;第二部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本讲座是对上述两部分内容的总体概述,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全面改进教育教学评价的观念,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还需要广大教师详细阅读以下相关文本资料。
要点提要
第八讲 改进教育教学评价的观念和实践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位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教育规划纲要》第十一章第三十三条指出:
一、教学评价的涵义
二、教学评价的发展历程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价值的评价,产生于西方,到现在已经历了四个时代:
第一代评价——测量式的“测验”,其活动主要是考试,有口试和笔试两种形式。这就是把教学评价说成教育测量的历史根源,影响最典型的是:“学校是人才的加工厂”“学生是原料和产品”“教师是加工者”。第二代评价——一般称为“描述”,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5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泰勒,他提出泰勒模式或称泰勒原理,用以确定学习结果与教育目的之间的程度来定义教育评价。
第三代评价——称为“判断”,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教育评价本质上是判断,人们对已经确立的教育目标质疑,认为它们也应该成为评价开始的对象、进而涉及到对判断的质疑:判断是否应作为评价的一项基本活动?判断是够需要标准?如果需要,如何建立价值中立的客观标准?因此对目标也要加以判断。这一评价的特点是:把评价视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不只是根据预定目标对结果的描述,预定目标本身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第三代评价也有很大影响,现在常见的“形成性评价”“目标游离评价”“内在评价”“过程性评价”等都是第三代评价的观念。
第四代评价——被称为“建构”,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针对前面指出的三个问题,第四代评价提出了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评价,因而是价值多元的评价。这一评价的特点是: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的心理建构过程。评价受多元主义价值观的支配,是一种民主协商、行为主体参与的过程,而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性研究方法。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评价处于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交混使用并努力(至少在理论上)向第四代过渡的时期。努力推进第四代评价是新课程教学评价的任务之一。
三、有效的教学评价
四、当前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学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二)改善学生评价的方法
学习指导
第九讲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本讲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二部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教师培训模式创新;第三部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教师的网络远程培训。本讲座是对上述三部分内容的总体概述,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全面把握专业发展的内涵,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还需要广大教师详细阅读专题讲座文本资料。
要点提要
第九讲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第一个保障措施就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规划纲要》第十七章第五十一条规定: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特别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的关键是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以说是千古不易之理,只不过不同时代的“道”“业”和“惑”有所不同而已。教师要向自己的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本领,这个本领就是教师的职业素养,也就是专业素养,因为教师是一种专业!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就是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或者持续的专业发展。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新世纪以来教师教育最响亮的口号,专业发展指向每一个教师的专业性。
一、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本位目标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本位目标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自我的努力
学习指导
第十讲 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
本讲的标题是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主要介绍的内容是如何加强师德建设,但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全面了解,还需广大教师详细阅读专题讲座文本资料。
要点提要
第十讲 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
一、《规划纲要》中对教师道德的要求
在《规划纲要》中谈及“德育为先”,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规划纲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保障其实施的首要措施,其重要内容之一即“师德建设”,《规划纲要》中对教师的道德提出以下要求:“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道德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
(二)教师的专业道德
三、提升教师专业道德的途径
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提升教师的专业道德也成为社会和学校和个人均关心的问题。提升教师专业道德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社会应为教师专业道德的提升提供条件
(二)教师个人对提升专业道德的努力
一位专家指出:教师需要专业的教师道德;需要先进的教师道德;需要公平的教师道德;需要合适的教师道德。
学习指导
第十一讲 加强和谐学校文化建设
本讲包括五部分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教师的校本研修;第二部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教师与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第三部分健全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第四部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第五部分大力推进依法治校。本讲座是对上述五部分内容的总体概述,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健全管理制度,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大力推进依法治校,还需要广大教师详细阅读以下相关文本资料。
要点提要
第十一讲 加强和谐学校文化建设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探索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任用办法。实行学校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扩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同时,在《纲要》中指出:“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 现代学校文化的建设有利于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学校文化的建设,一位学校领导指出:“教师的责任重于泰山,而教师的工作很复杂,社会对教师的关注度越高,对教师的要求就越高,一方面让教师有精神和活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不会出现职业倦怠,就应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他们采取以下方式:
一、充分信任教师是和谐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
二、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
三、注重与教师沟通
四、避免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五、建设书香校园
六、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应从教学角度出发
学习指导
第十二讲 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本讲的标题是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由“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提炼概括而来,是对其内容的总体概述,只是重点或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要想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明确和谐的内涵,建立安全和谐的校园,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还需要广大教师详细阅读以下相关文本资料。
要点提要
第十二讲 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英国的欧文曾言:“人类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而法国的司汤达则指出:“人类所以要生存在世界上,并非要当富翁,而是要获得幸福”,因此获得幸福是人类生存的目的。
一、幸福和教师职业幸福
(一)幸福的解读
(二)教师职业幸福的解读
二、影响幸福的因素
(一)影响一个人幸福的因素
(二)影响教师职业幸福的因素
三、教师如何获得幸福
第四篇: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作业
1、简答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意义? 答:作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描绘了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以改革促发展。”这表明未来中国教育的主旋律是改革,《纲要》最重要的特点是瞄准了目前我国教育上所存在的问题,力图突破难题,进行创新,《纲要》的出台主要立足于解决教育公平、教育质量问题。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全球化已经影响到了教育,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人类发展观念发生转变,过去是单向的、只强调经济发展,现在有学者归纳出社会发展观等于国民幸福指数。国民幸福指数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政府的善治,二是经济的发展,三是文化教育的发展,四是环境保护。
2、谈谈在你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怎样具体体现《规划纲要》关于“育人为本”方针。
答:“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核心内容,是教育改革走向深入的必然趋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是学校的最终工作目标和价值追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推行素质教育,首先坚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改革,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重视学生、家长和社会评价,使评价多元化。不断创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贯彻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观念,注重能力培养,让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地发展。注重更新班级管理理念,寻找适合我们班级的综合的管理模式,在总结和继承的基础上,把别人 的先进管理体系引入到自己班级的管理中来。另外,注重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探索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全面体现“育人为本”。
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育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深化。(1、提升师德素养
教师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因素,教师思想品德素养决定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效。
一是修师德。加强对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开展了“廉正文化进校园”活动,在领导层面,在教师层面,在学生层面,分别开展了七项活动,此项活动使我校领导、教师进一步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从小树立了敬廉崇洁、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的理想信念。今秋我们又开展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活动,师德集中教育活动,使广大教师的师德师风又更进一步得到提高。
(2、提升业务素养。
教学能力的高低与教师个人素质密切相关,时代也需要一专多能 的“复合型”人才。
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如: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对他们学习的要求是不同的;在课堂上, 我努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问题的根源;在学生思想德育上,对待“调皮”生我多用观察+帮助+指导的方式进行教育,绝不武断的去直接批评。
3、教育优先发展体现为哪“三个优先”?
答: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4、简括《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答: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二是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消除辍学现象,夯实教育公平的基础。
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提升我国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
四是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五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六是发展继续教育,通过建立学分转换、完善自学考试、办好开放大学等制度措施,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七是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双语教育。
八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5、《规划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提出了哪六项改革任务? 答:一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强调更新培养观念,创新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二是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按照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思路,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四是改革办学体制。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大力支持、依法管理民办教育。
五是改革管理体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六是扩大教育开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提高我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6、《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是什么?素质教育理论、理念怎样更好地落实到你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 答: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未来教育规划纲要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如何去理解和认识素质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素质教育实施已经有很多年了,我觉得素质教育首先是对过去20多年来我们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成功经验的提炼和总结,是对教育规律的反映,同时也是针对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弊端提出的应对策略。另外,素质教育还是未来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理论支撑。我觉得从制定纲要的角度来看,对于素质教育应该把握这样几个要点: 第一,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国家意志和法律的规定。第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大理论实际问题,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
质,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来说,第一,贯通教育渠道,目标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接受适合他的教育提供条件。第二,要把德育融入到各级各类教育,而且是教育的全过程,目标就是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改革课程和教学,为的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第四,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目标是要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第五,改革考试招生制度,使得强化在招生考试制度环节上素质教育的导向,使它成为正向的指挥棒。第六,调整社会用人制度,搭建多元化的人才成长通道。密切学校、社会、家庭的合作,目标是形成前社会共同支持素质教育的机制和氛围。我想这两个路线图也符合教育方针的两个服务,为人民服务,成长是怎么成长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各级各类人才是怎么培养的。最终落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是为了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也为我们国家需要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我是这样把“素质教育理论、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的。素质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大方向,我们需要研究探索出一条全方位的、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之路,让各种唯分数、唯应试的喧嚣不再有市场。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我在课堂中追求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主动、探索学习方法中探索受到感染,充分享受到心灵的自由,获取成功的喜悦。其次是从学生的兴趣着手,郭沫若说:“兴趣能创造勤奋;勤奋能创造天才”由此可以看出兴趣是一切成功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创造“乐学”的气氛,尽量的借助一些事物、图片、课件、音像等作为教具,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学习是个快乐的活动。因此,我班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均衡,学习成绩相对比较优秀。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丰富教育内容,是我们共同的任务;使学生快乐成长、教师身心健康,是我们共同追求的幸福。只要我们把握好方向,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7、《规划纲要》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有提出了哪些重要举措?
答: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二要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三要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四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扶持困难群体,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和就学困难等原因而失学。
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二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三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切实强化教育督导,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四要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8、《规划纲要》多次强调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谈谈中小学教师当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 答:正确处理好教学效率和教育公平的关系。在课程内容多、有考试压力的条件下,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学的效率,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升学,更重要的是人的发展,是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要更多地关注教育的公平。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们常常有矛盾的心态和困惑,既要讲教学效率又要讲公平,有时似乎难以兼顾,这就需要有辩证的思维方法和处理艺术,不能只从一件事上去权衡,而是放在更大的机会范围(多种机会、更长的时间(比如一个学期里考虑二者的平衡。
在教育评价环节,教师要特别注意公平对待学生。教师们认为在评选优秀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时最容易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评价的公平性。要做到这点,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不论什么样的学生,都要基于他们是成长中的一代,都是各有所长的人才,都有优点和不足,这样才能一碗水端平;也只有基于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原则, 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和肯定,那么,在评价上就既能因人而异,又不会出现偏颇。
在师生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更加注意公平对待学生。特别是在提问等环节上,注意给每个学生以适当的机会,机会分配就会更加均衡些。
9、《规划纲要》对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有哪些要求? 答:
一、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作为国家的来说,还是要加强信息化的基础能力建设,这是我们的前提和基础。在这里面有一整套的办法。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学校的数据化教育服务体系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
二、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信息化不仅要有物质基础,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内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速公路上建成之后重要的是汽车,有跑的车。因此第二部分着重说的是要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包括各种各样的平台,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各种各样的资源库,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能够让我们的电脑,让我们各种各样的卫星系统都能够有资
源可用,这是最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上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要加强师资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提高我们教师、学生,也包括我们家长的信息素养,在整个规划纲要当中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其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加强教师信息化素养的能力培训,在这里面都有专门安排。近十年来我们教师的培训有一个明确的硬性规定,就是要加强信息化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10、结合《规划纲要》相关内容,谈谈语文教育要更新怎样的人才培养观念?这和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有什么一致的地方? 答:1.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内涵有以下几点:(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开展德育工作,体现时代性与针对性。
(2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和行的统一,鼓励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引领学生学会学习。
(3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重视学生的
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养成健康人格。
(4加强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开齐开好艺术类课程。(5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
2.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人人成才观念的内涵有以下几点:(1人人都能成才,人的才能受先天遗传的影响,但环境和教育是成才的关键,只要为每一个人提供适合的教育,他都能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2人人都有权成才,接受教育发展自己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每一个人成才服务。
(3为人人成才服务,面向每一个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在集体教学的情境下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才的机会。
3.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多样化成才观念的内涵有以下几点:(1人人成才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成为相同的“标准件”,也不意味着人人都能成为“拔尖人才”。人才是有规格和层次的区别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各种复合型人才、实用技能型人才和普通劳动者。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我们的成才理想。
(2要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成才培养就要多渠道、多模式、多规格、多途径,要办好各种类型的教育,为各种人才的成长铺就广阔的道路。
(3人才的多样化发展要建立在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之上,尊重个性特点和个性选择是培养多样化人才的关键。
4.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树立系统培养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是现代人才培养观念的重要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不是学校培养的,是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造就的。学校教育要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基,学校应该做好“夯实地基”的工作,要特别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探究创新精神的培养;学校和教师要想到小学、中学、大学的有机衔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传承;学校教师要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手与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11、分析论述题:一位家长讲,我孩子上小学3年级,语文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特别的多,基本上光语文作业完成都需要2个小时,做作业到晚上10点以后是经常的事情,每天写一篇日记,难为的我天天上网找,抗议这种添鸭式的教育方式;忘了说了,这个语文老师是农村学校的老师招聘到市里的学校的,估计是由于招聘的,工作压力大,转嫁到了孩子身上;作为一名家长,我提议学校的知识在学校解决,不要将应在学校进行的练习变成作业的形式占用学生放学后的时间。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有时少不了必要的练习,完全可以在自习课上由教师指导进行。想一想,现在的小学生每天能有自习时间吗?教师还像我们当年上学时那样用心辅导学生的练习吗?小学生回到家里做作业,得家长辅导,但有时家长辅导不了。有时,家长的辅导和教师的要求不一致,结果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1该家长指出了多少年来社会一直在关注的“减负”,就此谈谈小学课业负担原因?《规划纲要》对减轻学生负担做了哪些要求?(2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小学教育怎样从“减负”入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答:(1A.该家长指出了多少年来社会一直在关注的“减负”,就此谈谈小学课业负担原因?(一价值观问题
1.功利主义伦理价值观(把考分作为评价标准,考分决定了能不能考上大学,由于有这样一个价值目标,就产生了为分数不惜一切代价的学习态度,在行为上现为不择手段,甚至不顾自己的长远利益,远期利益,不惜付出身心健康为代价。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考试(科举就成了筛选和评价等级的重要手段。知识和学生的关系是倾斜的2,知识像物化的巨石压在学生的身上,使学生既向往
又恐惧,获取精神的快乐荡然无存,而且导致学生不具备创新性,是凝固的、静止的。老师成为 二传手,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将考试必备的知识记熟。一旦学生金榜题名,立即光宗耀祖;而苦学一生无法中举,则碌碌无为,穷困潦倒。这种科举考试制度在建立之初的确对政治的繁 荣起过重要作用,但由于它的功利性目的违背了知识传播和人类文化传承的真正本质,不断走 向形而上学。2.“不吃苦不能成人”的
传统。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加重学生负担是天经地义的,在这种 情况下,谁要是不能承受重负就被指责为不求上进,老师不对学生加重学业负担就被指责为 不负责任。
3、家长过高的“期望值”。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是导致孩子失败的原因之 一。不少家长没有反思自己的期望值是否符合孩子的实际, 是否超出孩子能承受的范围, 没 有充分认识孩子在学校面临的激烈竞争局面, 却把太多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我们知道, 学生之间的比较, 有助于帮助学生找出差距, 弥补不足。只是当能力、水平相差不多时, 这 种对比才有一定的可行性, 有助于激发孩子争强好胜的意识, 但相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 这 种对比只能使他们无奈, 产生可望而不可及的慨叹。只能一点点消磨他们原本还有的进取 心。如果家长固执地认为只有高标准严要求才能促使孩子奋发努力, 提高成绩, 那为什么在 如此严格要求屡屡催逼督促下, 孩子的成绩还是不如人愿, 差距依旧存在。
(二)经济问题 当应试成为教育目标,在考试中追求高分为最大的功利价值的时候,当学校采取低效率高消 耗的过程来促进学习的时候,课后补课、假期补习、专家讲座、暑期讲座、练习题、考试题、模拟题、题库、题海等出版物大行其事。补习班和补习出版物都已经形成产业,而与其相呼 应的就是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小学生拥有较少的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是一种能力,包括语言能力、专业技术、社会交往能 力、个人受教育程度以及对成功机会把握能力等。小学生拥有较少的文化资本,给其接受教 育和学习进步增添了一个障碍。与国外儿童相比,中国小学生具有同样的时间入学,但他们 进入学校时,或进入学校学习过程所具有的文化资本是有差异的,其实,国内城乡也有这种 差别。当他们学习同样多、同样难的知识内容时,其接纳能力因其家庭文化和教育水平不同 影响而表现出差异。鉴于教学内容的数量和难度,受传统精英教育的影响,小学生不得不承 受过重的课业负担。《规划纲要》 对减负问题非常重视,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目 标之一。围绕这个问题的解决,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解决思路,就是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而且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共同来推进这项改革。按照这样的思 路来推进的话,应该说我们的这个问题会得到逐步的解。B、《规划纲要》对减轻学生负担做了哪些要求? 答:关于减负问题,《纲要》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解决思路,就是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而 且要
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共同来推进这项改革。对于学生学习负 担问题,我们也要辩证的看。现在学生主要是在文化课学习上作业量多、学习时间过长,但 是实践性学习时间是不够的,无论是从孩子的发展角度还是人才培养角度来讲都是欠缺。我 们现在要改变单一的学习结构、内容、状态,让学生有兴趣地主动学习,引领学生更加个性、多样化学习。《规划纲要》 对减负问题非常重视,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目 标之一。围绕这个问题的解决,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解决思路,就是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而且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共同来推进这项改革。按照这样的思 路来推进的话,应该说我们的这个问题会得到逐步的解决。(2)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小学教育怎样从“减负”入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答:就中小学语文教育而言,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指加强语文教师的师德建设和提 高语文教师的业务水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要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做好 培养培训规划,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骨干。而且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加快语文教育信息化进程,要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尤其 要加强优质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包括语文教学网络资源库的建设; 语文学习网络课 程的开发;建立开放灵活的语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语文教育资源普及共享; 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语文教育资源; 提高语 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改进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鼓 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语文问题的能力。大量事实说明,来自学校,来自学生家长,来自社会上的各种压力,因而减轻学生的过重负 担,应该综合治理,全社会给予关心和支持,但主要是来自学校和教师。学校教育思想不端 正,教师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得当,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因此,有些学 校探索出一条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实施愉快教育,是应该肯定的。愉快教育是一种 教育思想,不是简单的教学力法。实施愉快教育的目的是要把教和学的过程变成一个愉快的 过程,要求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教师采用深入浅出、循循善 诱的教
学方法。愉快教育并不否定刻苦学习,而是为了使学生学得更好。因此,实施愉快教 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有些同志对愉快教育是种种误解,以为愉 快教育就是“玩一玩,乐一乐”,就是不负责任,不讲质量。可见要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 个积 40 年的老大难问题,还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还要拿出更多的令人信服的实验成果,从而使人们在认识上有个转变。总之,认真贯彻实施《规划纲要》,不仅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心任务; 作为中华民族“根的工程”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更要努力贯彻落实 《规划纲要》的精神,只有这样,我国教育事业之花才能开得更灿烂、更持久。
12、材料辩析题:近几年来,互联网上有一些反映教师的痛苦、无奈、烦恼和职业倦怠感 的文章在教师群体中广为流传,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例如这是一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亲历, 他说,我所在的中学是***省***县山头中学,我每天 5.30 起床,早自习从 6:20 开始,初一初二 20:50 放学,学生在校时间 14 小时 30 分钟,全天共 11 节课,节节课都要求老师上课,初三别外还 要再加一节课自习,即初三每天要上 12 节课,另外,初三的学生每周日还要补一天课,对于学生 而言,这无疑是对他们身心的巨大摧残,而对老师而言,也大大加大了他们的工作强度.而老师 的待遇怎么样呢,以我为例,我 1994 年参加工作,近16 年的教龄,每月能领到手的钱 1300 多,平时一分钱的福利没有,一年两次过节费,一次 150 元,这就是我的全部收入.按理说,最能激发 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应该是评优,评先和职称晋升制度了,可是学校对此又是怎么操作的呢?他 们实行加分制,即校领导每年加 7 分(以当领导的年限累加,班主任每年加 5 分(需考评,普通 教师无任何加分项目,校长不代课,中层领导以每周六课时为满课时,考试评比以只占职称晋 升的 25%,高于平均分的,无论你高出多少,不加分,低于平均分的,低多少分扣多少分,25 分扣 完为止.试想,这样的制度能调动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吗?我自毕业一直在该校任教,教学质量每 况愈下.老师住的怎么样呢,每人一间单身宿舍,且年久失修,屋顶,墙上的泥巴直掉.....选择了教 师,就是选择了奉献,可是这种不科学的管理制度让奉献者心寒,不公正的分配制度让奉献者 心酸……对类似这些文章进行认真梳理和审视之后,有人认为是教师道德精神正在日益走向 世俗化; 也有的认为这些文章所描述的现象以及所揭示的问题虽然不无偏激,但都从一定程 度上表现出当前教师的生态状况。结合《规划纲要》请就此谈谈你对教师
职业素养(心态)建设的看法。答:当今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而
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很重要的一点是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师德修养是我国在新世纪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首先,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和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增强师德修养的前提。教师职业道 德认识是教师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掌 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规范,把外在的道德规范 内化成为教师从 事教学工作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明辨职业活动中的是非善恶, 从而增强履行教 师职业道德义务的自觉性。与此同时,还要不断陶冶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教师职业道德情 感是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在处理人际关系、评价某种行为时所产生的 内心体验。没有这种内心体验即诉诸情感的道德认识,教师的道德行为就缺 乏内在动力。应 该说,师德修养的增强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共同构成 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相对完整的道德意识。其次,磨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同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是教师履行职业道德行为的有力保 证。道德意志在道德素质的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道德生活中,一个具有顽强道德意志的 人,即使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也能抵制外部的腐蚀和引诱,保持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道德意志在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没有道德认 识和道德情感就没有道德行为,但是如果没有道德意志,即使有了道德行动,也不 可能持久。此外,道德信念是教师对道德理想、道德人格、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坚定不移的信仰,是由 一个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所铸成的比较稳固的高墙,是人们的道德认识转变为道德行 为的媒介和内驱力,它使道德行为表现出明确性和一贯性。可以说,道德信念是道德品质构成 的核心要素,是人们的道德行为最深层的根据和重要保证。再次,要重视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部状态, 表现为道德言 论、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在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 德信念均属道德意识范畴,它们的作用在于指导和影响道德行为的抉择。但是,如果一个人只 停留在道德意识阶段而不去行动,不去履行道德义务,那么,他就只能具有某种道德意愿和动 机,而不具有实际的道德品质。人
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一定的道德意识,再 把这种道德意识贯 彻到生活实践中,即践履社会道德要求,完成道德义务。如此身体力行,循环 往复,逐步成为人 的一种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最后,要提高教师道德责任感。教师的职业责任就是用爱的付出带来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发展的一切行为。而教师的社会责任则是以身作则带动世人扮演好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宏 扬正气、维护公德的角色。有人说,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日复一日地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年复一年地做着一件件平凡的事,却无怨无悔,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一种责任。没有了责任我们的行为可能会变的被动而盲目,因此,我们也说教师的责任是一种使命,它 历史地要求教师必须时刻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这样才能使每个教育 细节都体现出教师工作的水平、意义和完美,也只有这样教师的社会角色才会扮演的更加出 色。有了责任才会有动力,具备了这样的责任感才具备了热爱职业和学生的条 件和水平。总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复杂、艰苦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需要强调 的是,教师必须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在实践中逐步提高道德认识,积累情感体验,磨炼道德意志, 坚定道德信仰。在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中,投身教育实践是完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也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惟一标准。人民教师只有真正具备了职业道德自觉性,才 能把 师德修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这无疑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自身的配合,当 然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领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高校老师 能否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加强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事关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大局,事关人才 培养的质量,事关国家前途。当今,中国教育蓬勃发展,教师的道德素养决定了规范的方向,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知识分子模范作用,致力于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从而 在不久的将来改变当今中国人总体素质低下的尴尬局面,为中国的道德建设添上光辉的一 笔!
第五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结合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学习
前言
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个专门面向小学基层教育的专业,面向我国教育的第一线。教育乃国家之本,这个专业看似简单,对从事的教师要求却非常之高。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比如流利标准的普通话,美观大方的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等书写能力,以及对教育规律的把握,优秀的教学能力,与小学生的沟通理解能力,心理学方面的种种知识和技能。更加要对国家政方针的学习与实践。学习与教育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等知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我国基于二十一世纪激烈的以经济与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而提出的一项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就我国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各个教育领域提出了许多具有战略指导性的方针政策。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到了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几十年的经济积累,我国完全有能力对国民教育进行深入的建设与改革,此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希望通过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学习,能够了解国家教育政策的最新发展方向与动态.,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
目前我国的教育,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初步走向大众化,职业教育等也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非凡成就。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态势,我国的教育事业还存在重重困难,特别是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不平衡,已经严重地我国教育的发展。因此,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事业可谓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更是感觉肩上责任的重大,漫漫前路的曲折。我将努力学习教育的理论,掌握扎实的教育技能与方法,争取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但应该承担的力量。
结合专业特点,我将对序言、指导思想、战略主题、发展任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等与本专业有关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201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四个部分(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阐述了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基本内涵。通过阅读和思考,我认为如下方面深感认同:
一、科学地提出了国家义务教育理念和目标。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理念的提出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明确了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务,指导校长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两大核心问题上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育人为本方面有具体的抓手,就能够有效组织教师自觉围绕学生的品行、学习兴趣、身体健康和习惯方面做好育人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目标值得期待,实质是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和对办好优质教育的承诺。
二、科学地提出了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的保障措施。
在保障措施部分明确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倡导教育家办学。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教育家。温总理在十一届三次人大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那么一流的教育如何实现呢?我认为教师是实现一流教育的真正主体,其地位值得突出。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办出一流的学校,才能建设一流的教育。
三、科学地提出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发展任务。
在发展任务部分明确提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通过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我认为义务教育学校要切实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践行义务教育理念,学校要自觉克制功利,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社会要有一定的包容心。
四、科学地提出了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学校制度。
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方面,明确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形成不同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学校制度的实质就是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这是引导和鼓励学校自主整合资源、轻装上阵,努力办出品牌,打造特色,真正办出优质教育,让人民满意,避免因循守旧,千校一面,降低教育教学质量。在去行政化方面的措施,我觉得越快越好。学校就是一个培养人的地方,重在思考如何培养人,不在于什么行政级别,更不要强化行政管理,应突出教育家治校。校长不应该是官员,切实减少官本位思想,所管理的人都是知识分子,少用行政命令,多用理念引领。少用政治强制,多用依法治校。
五、科学地提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进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高中、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观念实质是对教育理念的具体描述,就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阳光、健康、大气、积极向上的人才。模式实质就是教育教学环节所需严格遵守的规律,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的指导。
六、科学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条件,是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基本教育方式,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环节。
七、科学地提出教育公平和区域内教育均衡。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关键因素,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教育基本教育政策。关于区域内教育均衡的提法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具体操作办法也较符合实际。
八、科学地提出总体战略,如下内容值得学习。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
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三)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四)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