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冶政会2008.4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企业文化建设落地(贵州.5月)上报稿7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张怡中
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在决定企业发展的诸多要素中,人是最根本的要素。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本质和核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最新阶段,把人与物的管理以及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机统一起来。科学管理以物为中心,关注的是技术、生产等物,文化管理则以人为中心,在战略核心上出发点是为了人,在中心任务上着力点在于凝聚人、依靠人,在终极目标上落脚点是为了企业和人的发展。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核心是“为了人”
发展方向决定未来成败。企业发展为了什么,这是经营哲学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企业发展定位不准确、不全面,就会使发展失去正确的方向。企业文化在战略上引领企业发展,核心实质是“为了人”。
第一,企业发展必须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方针,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全球经济持续增长,但同时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全球性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企业要抓住机遇,迎接国内外挑战,长远的生存之道就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发展要以人为本,这要求企业文化在战略上必须以人类生存为本,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本。涟钢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构建起具有企业特色的和诚文化体系,把“人和为本,诚信是天”作为核心价值观。和诚
文化在发展理念上,着力引导员工强化“节能环保”的思想,实践生态和谐理念,持之以恒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几年来,涟钢投入巨资大力推进设备的大型化改造,淘汰落后工艺与装备,建成具有世界最先进水平的薄板卷生产线,循环经济效益日益显著,已实现负能炼钢,煤气、余热、余压发电及“三废”综合利用等项目充分发挥效益,五年累计创效1.8亿元,基本实现了工业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9.46%,建成文化广场等一大批文体设施,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注重人,为了人,涟钢走上了一条注重规模、质量、效益相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内涵扩张之路。
第二,人是决定企业战略成败的关键因素。伟人毛泽东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一方面,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子战略,企业文化战略既要与企业战略相适应,更要能引导员工执行好企业战略,因此企业文化战略的制定必须从人出发。另一方面,要通过企业文化战略引导企业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员工发展。反过来,员工发展又加速企业战略的推进。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战略上引领企业发展与引导员工发展在目标上是相一致的,目的都是“为了人”。
涟钢为抓住发展机遇,并克服企业自身劣势的制约,确定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成本控制下的“精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优质高效实施产品结构调整及薄板深加工项目,从战略上把科学发展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与之相适应,涟钢提出了“三次创业”的口号,确立了新的企业文化战略、人才战略,着力培育企业与员工的学习品质、创新品质、执著品质、诚信品质,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已迎来企兴人旺的局面。由上可看出,企业只有具备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员工才有奋斗的动力与目标。企业文化在战略上只有以人为本,才不会失去正确的引导方向,企业战略才会有效实现。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凝聚人”
企业即人,无人则止,企业发展依靠人。企业文化的中心任务就是着眼于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以人为中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聪明才智,凝聚人,推进企业发展。
员工处于企业的主体地位,要求企业充分尊重人。尊重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毛泽东说过,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企业只有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发展才有活力。“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说过,“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的活力之源。” 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要求企业管理者把管理的重心转移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来,推进人性化管理,致力建设“人本管理型”企业,尊重员工选择,鼓励员工创新,帮助员工自主,引导员工自为,在各项工作中体现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发挥员工的主人翁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造潜能,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员工是具有文化意识的“主体人”,要求企业充分理解人。早在古希腊,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自我认识经历了直观领悟性认识、反思抽象性认识、辨证具体性认识三种形态。而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伴随这三种形态的转接,从低级向高级、从低端向高端、从粗放向精细递进。企业发展依靠人,既要以满足人的最根本利益为动力,但又必须落脚于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思想境界的提升和聪明才
智的发挥。要求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不再把员工只看作生物意义和物理意义上的人,而要重视员工的文化主体意识,注重培育员工价值观,既承认员工个性、文化意识、主体观念的差异性,又通过价值取向、思维模式、思想方法的培育、引导,转变员工思想观念,从而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凝聚员工的力量。
员工具有最根本的利益需求,要求企业充分维护人。人的需求是人的行为的许多因素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因素。人的动力来自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来自于员工对最根本利益需求的不断满足。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深刻指出:“人们努力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水平有关……。”解决好人的利益问题,这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动力问题。要求企业正确把握员工利益和企业发展的关系,充分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坚持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员工的根本利益。
涟钢和诚文化尊崇“人和为本,诚信是天”的核心价值观,坚持做好凝聚人、依靠人这篇大文章。第一,建厂50年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方针不变。第二,把“为员工造福”作为企业使命之一,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职工群众。在企业效益增长的前提下,在岗员工年人均收入连续10年保持增幅在10%以上。从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创造条件帮助解决员工待业子女就业的老大难问题。创建良好的社区环境,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社区文化娱乐设施改造,为每个居民小区设立了健身器材区;建立起花园式厂区;建立了扶贫帮困长效机制,设立困难职工扶助中心,全方位对困难员工给予特殊关爱。第三,切实保障员工权益,将以人为本体现在公平的发展环境上。坚持依法治企、以制管企,健全和完善以职代会为基
本形式的民主决策机制,实行厂务公开、职工代表巡视制度等系列制度,保证员工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落实,使企业各项决策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更好地体现广大员工的意愿和要求。企业高层领导坚持周六信访接待日制度和单位联系点制度,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强化“生命高于一切”的思想,构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体系,致力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企因“人”兴,事因“和”成,家和万事兴。涟钢被中宣部确立为全国“坚持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典型,并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系列荣誉。依靠员工求发展,企业年销售收入由四年前的100亿元增长到近200亿元,资产总值由114亿元增值到200亿元,职工年收入连续10年保持10%的增幅以上,这些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凝聚人,依靠人”的文化管理哲学在企业中的强大作用。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发展人”
“ 以人为本”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底线和基石。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企业里,员工的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企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企业的终极目标。
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的本性。人类高层次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人的本能。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追求的最高境界。恩格斯曾经说过,生存、享受和发展是人类的三大需求。能否满足这三大需求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幸福。当人类有能力满足生存需要,不必再为起码的生存条件疲于奔命的时候,发展需要就上升为人的第一位的需要。西方学者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发展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其中最高的一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追求按照自我意识实现理想。企业员工作为“人”,追求自我发展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这要
求企业文化构建“以人为本”的价值体系,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的价值追求。
由经济人转化为和谐人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员工不断向前全面发展,必然由原来的经济人转化为和谐人,不断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协调平衡。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为未来的社会奠定现实的基础,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把每一个人都有完全的自由发展作为根本原则的高级社会形态”。由经济人转化为和谐人的必然趋势,要求企业管理者重视发展人,不再把员工假设为“工具人”和“经济人”,要以优秀人文精神和优良人文环境为导向,以提高人的素质、满足人的需求为主线,追求和实现员工自身的和谐发展。
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员工与企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企业发展是员工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员工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动力,说明要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也要同步推进员工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这要求企业文化引导企业树立企业、员工、社会和谐发展的和谐思维,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更关注员工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致力建设“和谐共进型”企业。
涟钢致力发展人,一是坚持进行“三德”教育,高度重视责任观、危机观、诚信观、共建共享等价值观的培育。坚持奉献社会的公益理念,把“社会责任”尊崇为一种企业伦理,更作为一项企业的管理准则。二是关注人格心态,培育平和执著的思想,坚持身心和谐的健康理念,建设理性人格型企业。三是培育“终
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让培训成为员工成长的重要方式,着力提高员工的技能素质。五年投入培训费3165万元,累计培训达148170人次。四是出台了《员工全面发展白皮书》,积极实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设置多梯级的职业发展路径,完善首席工程师制度,组织开展先进操作法总结命名活动,为员工提供畅通的发展通道与施展才华的舞台。涟钢把促进企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员工与企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青年团员中,50%是党员;企业培训中心与高校合办的自费在职研究生班已连续办了5年,期期爆满。在今年年初南方各省的冰雪灾害中,涟钢在全省国有企业中,首先带头向红十字会捐赠了100万元救灾款。同时员工们还自发为受灾区捐献御寒棉衣棉被上万件,价值50多万元。人的发展,让涟钢也获得了效益的增长,企业连续8年保持产销率、货款回笼率两个100%的优良业绩,获得了“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全国仅有宝钢、涟钢两家)、“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和“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AAA‘级信用企业”等众多荣誉。事实证明,发展人是企业文化应有之义,也是企业健康发展之道。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企业发展与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企业才能走上文明健康的发展之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涟钢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推进和诚文化的创新发展,使之成为涟钢发展更强大的驱动力。
第二篇:论坚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效地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论坚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效地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其建设只有符合企业实际,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才能在企业里发挥正确的导向、约束、激励的功能作用。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与科学内涵
每一个人都应该理解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再理解战略的连续性就是发展,发展就是创新,我们把大脑对科学和发展的抽象快照看成观念,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二、科学发展观有效地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增强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科学发展观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正确方向
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培育和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经得起市场经济考验、具有先进的、催人向上的企业文化,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其凝聚力、向心力、发展力和竞争力。忽视或偏离这一重要目标,必然使企业文化建设失去正确的方向。因此,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必须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是落实企业文化建设任务的指南
能否充分利用好企业文化这一无形资产,把全体员工的精神和意志凝聚到企业的持续发展上来,关系到企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关系到企业每一名员工的全面发展。因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企业理念凝练并强力渗透,必然会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导向的方式融合员工的目标、理想、信念、情操和作风,造就和激发员工的群体意识。同时会渗透、辐射到企业整体运行的全过程,使企业行为系统和形象表征系统不断优化,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科学发展观为企业文化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
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企业文化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学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说过,未来将是全球竞争的时代,这种时代能够成功的公司,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又如,拥有中国“鞋王”之称的森达集团,把“视今天为落后”的哲学理念升华为其蓬勃向上的企业精神。由此可见,未来的企业文化将是综合的文化,是吸收了最开放、最前卫、最高质的现代文化而形成的文化。
唯有坚持创新,改造自我,追求卓越才是企业文化力的不竭源泉。正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CEO韦尔奇所说,“最终的竞争优势在于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以及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不少国有企业正在把“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引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实践表明,这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三、培养和树立现代企业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历史经验和时代精神的总结升华。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只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并与生产经营工作融为一体,才能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切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现如今,企业经营者越来越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价值观的塑造,企业文化正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利保障。那么怎样建设企业文化呢?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文化经历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过程,要得到员工的认可和理解,转化为员工的日常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建设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一些企业搞花架子,形式与内容相脱节;有的片面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单纯的文体活动,就是对职工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人员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等等,致使企业文化建设只开花、不结果,难以持久深入。
(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全面发展观,必须把握系统原则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发展,就是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整体经营战略,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努力追求内容与形式、方法与效果的有机统一。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涉及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全面发展观的系统原则,要着重把握好三个方面:
1、步骤的渐进性。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操之过急,只能循序渐进。具体到每个企业,则因企业自身实力、员工素质状况、企业公共关系与环境等方面因素的不同,企业文化建设的层次、步骤、方法和重点各有其独特的要求。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突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并实施了“三步走”的道德建设思路,建立一支能和企业同甘共苦的基本队伍。
2、内容上的针对性。
企业文化建设涉及面广,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和过程,必须紧贴企业实际,找准切入点,选准突破口,增强针对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寓教于乐,注重活动育人。任何事物都是在时空中运动和变化的。对企业文化的内涵理解应该在抓其根本的同时,还要把握时间和空间不同的变化规律。即使是企业的质量管理,也应首先源于一种文化理念的创新。很多企业苦练内功,如果设定的标准是符合客户需求的,内功练得值得;如果是闭门修练,不管客户需求,即使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获得省优、部优也是白费劲。一个企业对创新的认识决定了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现代企业家的精神素质其核心首先不在于有多少才华,创造了多少利润,而在于企业长久发展的战略目标能否做到主客观的一致,将把握市场的需求当作实现这种战略目标的切入点,并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
3、方式方法的可操作性。
讲求企业文化建设方式方法上有可操作性,一方面是指企业要本着求真务实、虚功实做的原则,注意技术上的可操作性。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力、外界的承受能力、社会的感知程度等状况,特别是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规模、方式方法、推进步骤等方面不能搞超越自身、脱离实际的策划,如果一味求大贪洋,不仅自身不能承受,而且外界也难以接受。另一方面是指在方式方法上要突出企业个性,在形成有机的企业文化建设系统的同时,不断进行创新和独到的操作,坚持把创新性、独到性和融合性的统一作为活的灵魂。在这方面,要坚持“三抓三树”,积极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即抓教育、树信念,以先进文化武装人,切实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功能,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工作永远有不足,奉献永远要真诚,服务永远无止境”的企业理念。提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双向沟通,在相互交流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促进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员工。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说,“带走我的员工,把我的工厂留下,不久以后工厂就会长满杂草;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还会有一个更好的工厂。”一个人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有多强,他的工作就有多出色;执行能力有多强,他的工作成绩就有多大。思想认识是人的行动的根源!可见,在一个企业中,企业文化有多重要。企业要永远把“人”放在第一位置上,“企”字的写法上“人”下“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人”的关系,全面关心和维护员工的利益,尽最大可能地为员工的自身发展、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创造各种环境和条件,时刻做到“以人为本”,这对企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倘若企业没有把“人”的工作做好,那么企业就有可能陷入停“止”的困境。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培养和树立现代企业的科学发展观。这是个理念也是个需要反复实践的任务,同时又是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企业的领导干部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基本内涵及要求,继而运用科学发展观来建设企业文化,引导企业的发展,促进和谐企业的建设。
第三篇:试论坚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效的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总结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协调的发展观、可持续的发展观。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并为全体员工所遵循的共同意志、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模式。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与时俱进,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才能推动企业健康、持续性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指导
企业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更是引领文化建设尤其是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对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文化创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力支撑,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新任务和指导方向。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与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 科学,发展,发展观
科学发展是指发展的道路、方式和手段合乎科学。科学就是对规律的把握、遵循和运用。科学的本质就是求真务实,就是把握规律。科学发展,就是遵循发展本身的规律去推进发展。发展的规律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认识发展的规律,也只能在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发展是历史的,发展的规律也必然是历史的,是随着发展的进程而逐步深化、丰富的。科学发展观,来自发展实践,体现发展规律,凝结着我们党不断探索研究的成果,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深化。
1.2 科学发展观各个要素的各自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目的,是着力把握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
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一个定位”,就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中要统筹中央与地方,统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强调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突出重点。
1.3 科学发展观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发展,讲的是干什么;以人为本,讲的是靠谁干、为谁干;全面协调可持续,讲的是干到什么程度;统筹兼顾,讲的是干的方法。这些要素,内在地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为谁发展、如何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把握住这个有机的整体,可以有效地防止片面性。孤立的把握事物的各要素和在整体联系中把握事物的各要素,结果是大不一样的。科学发展观如何有效地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的发展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推动和制约,企业文化建设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为企业的深化改革和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1 科学发展观是企业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保证。
科学发展观涵盖了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体现了党中央对包括企业文化建设在内的各项事业的基本要求,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培育和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经得起市场经济考验,具有中国特色先进的、催人向上的企业文化,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其凝聚力、向心力、发展力和竞争力是国有企业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重要目标。
企业是人的集合体,没有“人”企业则“止”。因此,企业不仅要谋求利润的创造,更要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汹涌澎湃的竞争浪潮中,一个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员工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发挥的企业,不可能存活长久;一个不够重视员工福利,不能让所有员工共享发展成果的企业,定将失去发展的后劲。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健康、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经营战略、管理目标、生产方式以及员工的行为习惯等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必须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2 科学发展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新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新经济中的制胜者只能是那些建立在文化创新基础上的企业。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才能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也才能促进企业文化的繁荣发展。联系实际,培养和树立现代企业的科学发展观
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和谐社会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统筹兼顾根本方法,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建设,为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创造优秀的文化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行为保障。
3.1 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积极营造企业发展和谐的人文环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也要坚持以人为本。企业必须坚持以“人本”理念为导向,在管理中尊重人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让员工依照规章制度自己管理自己,把人的主动性和法律约束力有机统一于以人为主体的经营活动中,努力营造鼓励人干事业、支持人干成事业、帮助人干好事业、宽松和谐心情舒畅而又奋发有为的企业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提高创新效率;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完善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技术一流的领军人物,鼓励广大职工做拼搏奉献的楷模。
3.2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科学发展观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体现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营造一个能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思想氛围,企业文化要随着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力支撑。在企业管理中,必须树立起资源节约意识,通过科技创新,采用节能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回报社会型企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发展理念,提升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3.3 坚持统筹兼顾根本方法,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整合力量,齐抓共管,形成统筹协调的强大合力,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开展全员教育,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切实担负起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职能,将企业文化活动与党组织活动、群团活动、企业生产管理活动整合开展,努力把党员队伍建设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倾力支持,从各自的职能入手,创造条件、搞好配合,共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现代企业文化在21世纪的企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力,这是取得共识,毋庸置疑的。所以用正确的理论指导企业文化的建设方向就显得至关重要。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的理念,它应该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创建世界一流的企业是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中共中央十七大报告
中共中央十七大三中全会公报
《企业文化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12试-论坚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效地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试论坚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效地指导企业
文化建设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更是引领文化建设尤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加强和改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积极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工作新思路。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并为全体员工所遵循的共同意志、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兴起于西方,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 →“自我实现人” →“复杂人”的种种假设之后,对企业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与企业长期业绩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和归纳整合,是社会文化与企业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并逐渐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继物质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之后的第四种资本——文化资本。加强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已加快现代企业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
1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过程和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被引入我国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自此起步并掀起高潮。从实践来看,首先应当肯定的是,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优秀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从粗放走向精细,从传统走向现代,既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形成了良性循环关系,也与企业的社会效益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已成为企业提升整体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精神支撑。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1.1过于注重形式。
企业文化理论学者艾德加·沙因认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基本假设,之外是价值观层面,再外是行为规范和行为层面,最表层是各种符号、形象、楷模、活动等表现
方式。纵观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最受推崇的就是开展文体活动、口号标语展示、统一服装标志、CI形象设计等表象化形式,而对企业文化内在价值和理念的研究、整合、创新和体现则往往受到忽视。这样只有表层形式的企业文化建设形式,既无意义也难以持续,更难以形成对企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推动力。
2.2游离于经营管理之外。
企业作为实体性组织和市场经济主体,企业文化是渗透于企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激励机制、发展战略之中,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并协同发挥作用,不能游离于企业经营管理之外。在一些企业,一方面企业文化建设轰轰烈烈,一方面企业经营行为浮躁不规范。有的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急剧变化反应迟钝、判断失误,造成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出现重大偏差;有的企业过高设计发展目标,急功近利,盲目扩张,导致负债累累,生存难以为计,从企业明星变为坠落星辰。在这些企业里,企业文化没有真正地融入经营管理之中并实现良性互动,也难以真正发挥文化推动力的有效功能。
2.3与社会文化相脱节。
从系统工程理论和社会组织理论的观点出发,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的发展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推动和制约,又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所倡导的新理念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协调相容和良性互动,不仅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也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创新发展。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看,在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相衔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变革进步而主动调适不到位;其突出表现是在企业文化结构中对社会文化中的人本、和谐、创新、责任、荣辱等新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理念有效吸纳不够,企业文化内涵和外延中的社会责任意识尤为落后。有的企业在“以人为本”的口号下,实行权威主义,压制民主管理,忽视安全生产和劳动保障,延长劳动时间,依靠压榨员工的收入、福利和健康来获取利润,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有的企业过度追求利润最大化,只谋求自身利益,忽视甚至牺牲公众和社会利益,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有的企业热衷于不正当竞争,唯利是图欺诈消费者,尽可能地逃避税收和社会保障资费,不考虑扩大社会就业而将负担甩向社会;有的企业诚信缺失,逃避债务,损毁社会信用基石,破坏法律和规则的尊严,提升社会经济运行成本;有的企业不提供公共服务,不热心慈善事业,对公益事业不管不问。尽管这样的企业是少数,但在这
些企业中,这种与社会文化进步新理念相脱节的企业文化实质上是表面文章,或者说,这些企业的文化建设走入了误区,企业实质上并没有真正的企业文化。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要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和谐社会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统筹兼顾根本方法,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建设,为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创造优秀的文化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行为保障。
2.1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积极营造企业发展和谐的人文环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也要坚持以人为本。企业必须坚持以“人本”理念为导向,在管理中尊重人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让员工依照规章制度自己管理自己,把人的主动性和法律约束力有机统一于以人为主体的经营活动中,努力营造鼓励人干事业、支持人干成事业、帮助人干好事业、宽松和谐心情舒畅而又奋发有为的企业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提高创新效率;要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完善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技术一流的领军人物,鼓励广大职工做拼搏奉献的楷模。
2.2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科学发展观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体现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营造一个能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思想氛围,企业文化要随着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力支撑。在企业管理中,必须树立起资源节约意识,通过科技创新,采用节能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回报社会型企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发展理念,提升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2.3坚持统筹兼顾根本方法,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整合力量,齐抓共管,形成统筹协调的强大合力,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开展全员教育,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切实担负起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职能,将企业文化活动与党组织活动、群团活动、企业生产管理活动整合开展,努力把党员队伍建设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倾力支持,从各自的职能入手,创造条件、搞好配合,共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3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企业文化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课题新挑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探讨和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加强企业文化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引导,推动企业文化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具体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3.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探讨。
要在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与时俱进、吐故纳新的精神和理念。深入研究探讨企业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探讨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当代文化的关系,研究探讨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相互影响,加强企业文化的跟踪研究和应用研究,探索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的进步而及时调整优化的机制,推动企业文化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
3.2找准突破口。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国际、国内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必须把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创新和建设的突破口,积极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有助于企业在市场活动、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中集中体现和实践人本、和谐、创新、责任、荣辱等文化理念,为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也有助于企业在市场行为、社会行为和文化行为上与全球化接轨,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政府及有关方面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政策法规引导、社会公众监督等方面共同采取措施,倡导、引导
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使企业以对消费者、员工、投资人、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既为投资人创造利润和财富,营造安全生产和劳动保障条件,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依法保护投资人、员工的合法权益,又树立诚信、守法的企业形象,依法纳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治理生产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为扩大社会就业贡献力量,支持赞助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企业要把自身的经营管理实践与实现企业文化价值观和企业社会基本价值有机统一起来,自觉、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真正形成长久不衰的文化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3.3找准切入点。
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对社会高度负责任企业的形成,与企业家队伍尤其是企业家的素质密切相关。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必须把企业家队伍素质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创新和建设的切入点,要求企业家群体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整体素质,以适应企业和经济发展、社会和文化进步的新形势。企业家应当树立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身体力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组织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总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诚信品格为思想理念基础,致力于企业文化竞争力建设,致力于共创财富、促进和谐和创新发展,致力于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和公益社会。政府及有关方面应当不断引导和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形成正确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机制和鼓励企业加强文化建设、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推动广大企业成为对社会负责任的市场经济的经营主体、文化主体和社会的“公民企业”。
参考文献:
[1]徐国华 管理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孙健 海尔的企业文化[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3]范周 企业文化导论[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第五篇:喜迎十八大,贯彻科学发展观,争当时代先锋——九代会交流稿
喜迎十八大,贯彻科学发展观,争当时代先锋
11月8日,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届时,将会引发一场全国性的大研讨,大讨论,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落实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特别是在江苏省学联第九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的大背景下,将科学发展观实实在在的融入我们的大学乃至整个人生,将是我们努力和奋斗的重点。
有人认为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指导思想,它不仅可以指导一个国家的长久发展,而且可以指导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去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用这一先进的思想理论来武装自己,如此,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时侯清楚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方向,实现自己的科学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人觉得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就是要不断进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里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指专业技能,基础知识(如英语,计算机基础等),更加主要的是一种心态,一种积极进取,一种虚心学习,一种勇于面对逆境的心态。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有的人在竞争中失败;也有的人在竞争中成功。但在社会竞技场上,比赛永远不会只有一次。心态有时候比其他一些东西,比如专业知识来的重要。有人觉得科学发展观,我觉得更加强调自我内心和谐。现今阶段,很多人都极力采取各种方式去完善自己,但往往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一个错误的思想的指引下,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只会一步步走向失败,最终束缚了自己的发展。为此,我觉在人生目标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培养内心和谐的意识,让自己踏踏实实,从容不迫地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前行。中,总之学习科学发展观能够让我们有更加平静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暂时的不愉快,以及在大学中的小波小浪,从而能够历练自己的心志。
在大学阶段,科学发展观对我们的思想也具有很强的指导,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能够提高我们大学生的觉悟,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
我们应该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安排我们的学习,而不是沿用传统的死学硬背,也不应该以应试的目的去安排学习,更不应该把课堂学习当作大学个人发展的全部。我们把专业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巩固专业,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奉献奋斗精神、明辨是非的水平。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更应该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自己 剩余不多的在校时间。
就拿我本身来说,还有一年就要顶岗实习,不要上晚自习,剩余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就更要有发展的眼光,做好相应的职业策划,不能只在宿舍虚度时光,考取施工员证,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竞争力。第二是要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做到兼顾实习与学习的关系,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关系,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关系。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其反面,要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其本质。在大学期间,特别是我们大学生学生干部,预备党员,党员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培养工作能力,而且还要提高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形成自己的创新思维意。
总之,我们要善于利用科学发展观来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用长远的暮光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