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河南省寿险公司产品说明会规范性要求》的通知
关于印发《河南省寿险公司产品说明会规范性要求》的通知
豫保监发〔2008〕117号
各省级寿险分公司:
近年来,产品说明会已成为寿险公司宣传保险产品特别是万能、分红与投资连接等新型寿险产品的重要途径,对于宣传保险知识、扩大行业影响产生一定积极作用。但由于部分公司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容易滋生误导行为。由于产品说明会常常以保险公司名义组织,参加人数多,社会影响大,一旦出现大规模误导情况,将会对公司甚至行业形象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为切实维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利益,防范误导风险,我局制定了《河南省寿险公司产品说明会规范性要求》,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各公司应在接到通知后加快完善本公司有关产品说明会的制度和流程,切实加强管控力度,确保政策执行到位。我局将不定期抽查各公司产品说明会组织情况,对于利用产品说明会欺诈误导消费者的保险公司,我局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采取相应监管措施,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特此通知
二〇〇八年十月十七日
河南省寿险公司产品说明会规范性要求
一、省级分公司应制定统一规范的产品说明会管理制度。产品说明会应由分公司指定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产品说明会管理制度应报河南保监局备案。
上述产品说明会包括各寿险公司(含健康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公司,下同)及其分支机构组织的,以宣传或销售保险产品为目的,以会议、说明会、新产品发布会、讲座、客户联谊会、客户答谢会等形式开展的业务销售活动。
二、省级分公司应加强对产品说明会讲解人员的管理,强化培训,建立健全资格认证与考核制度。
三、省级分公司应统一管理在产品说明会上所散发和使用的各类宣传品资料、讲解人员使用的讲义内容和讲课课件,不得出现虚假陈述和误导宣传,不得夸大或变相夸大保险合同利益,不得隐瞒初始费用等各项费用扣除情况,不得进行同业诋毁或与同业产品作不实比较,不得存在其它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总公司制定有统一讲义及课件的,各级分支机构均不得擅自变更或添加、删减其内容。
四、产品说明会举办单位不得提供现金或实物奖励,诱使客户现场签单或缴纳订金。
五、产品说明会举办单位应事前将以下资料向省级分公司指定部门进行备案,备案资料至少包括:
(一)产品说明会召开时间、地点、举办方;
(二)产品说明会主持人、讲解人及其他参会工作人员名单;
(三)产品说明会议程、讲解人员演示的课件讲义内容(如PPT)以及其它在会场演示和散发的其它宣传资料;
六、产品说明会举办单位应保存产品说明会的声像资料,并对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声像资料应当全程正面摄录讲解人及其讲解课件,不得剪接编辑;公司应当采取技术手段提高摄录质量,确保声像资料的画面及其声音可以清晰再现产品说明会讲解情况。上述声像资料保存时间应不少于5年。
七、省级分公司应切实负起管理责任,切实加大对分支机构组织产品说明会的管控力度,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同时应定期对产品说明会举办情况进行总结,及时对存在的问题缺陷进行整改。
八、各省级分公司应于每年3月31日前向我局报送上一年度产品说明会举办情况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上一年度举办的产品说明会数量、举办地、主要内容、参与客户人次、自查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九、本要求自2008年11月1日起执行。
第二篇:English Presentation 要求建一个公司 并说明公司产品或服务卖点是什么 以及如何运营以及盈利
Presentation: 要求建一个公司,并说明公司产品或服务卖点是什么,以及如何运营以及盈利
公司名可以叫做:for your health即:the FYH Ltd.How is the FYH Ltd.coming into be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living environment and sources of food have become more unsafe.The disease caused by the polluted environment and enormous pressure(极大的压力)of life is gradually becoming the biggest threat to the life safety of people.However, though the technique of medical instrument is remarkably developed, there is still no company to develop an integrate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toward the public.The few remaining large-scale health monitoring companies, are nearly all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wearable devices, such as NIKE, ADDIDAS, and rather than intelligent and ubiquitous(无处不在的)intelligent medical system.Thus,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company’s birth, we have saddled with the mission(肩负使命)to solve the people's health problems.The FYH Ltd., as the name suggests, is an institution that who’s responsibility is only For Your Health!Now, we are coming into a new age!And, we will guide you to choose our products and services with our unique technology and services.Mission statement(目标宣言):
Our techniques, Only care for the sake of your health!
Our vision is to build a health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center, and it will be the largest one in the world.What will we do?
We will use our intellectual health care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multi-wireless sensor diagnostic network, expert diagnostic system, medical records system and body condition record system, to monitor the people’s body condition and prewarn the possible conditions.You can see your body condition, get advice of keeping healthy and manage your personal health management scheme at any time.Our products can also help to diagnose the illness roughly and give out a suggestion of which department you should go when you need to go to a doctor.And we will corporate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help them to monitor the outbreak(监控疫情), track the spreading of disease and contain the outbreak(控制疫情).We will also do some research on 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医疗器械).Generally speak, our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ver the
following areas:
1)Real-time monitoring of individual health(个人身体状况实时监测)
2)Medical records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病人病历管理及维护)
3)Disease warning(疾病预警)
4)Intelligent diagnostic classification and registration(智能分诊和挂号)
5)Matching of the similar physicals’ health(相近体征匹配)
6)Wireless real-time query(无线实时查询)
7)Special services for young and old(针对老幼的特殊化服务)
8)Disease surveillance and prevention(疫情监控与防治)
Our intelligent medical treatment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can help patients with personalized health management, scientifically design by examining index to correct functional pathology, interrupt the pathological change process.Reasonable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can avoid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hospitalization treatment, reduce the number of hospitalized.And also, our products and services can help reduce waiting time in hospital.And the key technologies we will use within our products may be:
1)Technology of Medical non-contact Sensor(医用非接触式传感器)
2)Wireless Sensor Networks(无线传感器网络)
3)Big Data Mining(大数据挖掘)
4)Depth Machine Learning(机器深度学习)
5)Cloud Computing(云计算)
6)Distributed Network Architecture(分布式网路架构)
7)Expert Systems(专家系统)
8)Bus Multiplexing Technique(总线复用技术)
9)Wireless Communication(无线通信技术)
10)Identity and Security, such as RFID, Iris Recognition(虹膜识别)an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指纹识别)
第三篇: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印发《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地面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工作要求》的通知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文件
庆油发〔2014〕17号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关于
印发《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
地面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工作要求》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单位,公司机关有关部、室:
现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地面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工作要求》印发给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
2014年2月24日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 2 —
2014年02月24日印发
第四篇:基建质量〔2010〕19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的通知
国家电网公司部门文件
基建质量〔2010〕19 号
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 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的通知
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国网直流建设 分公司,国网交流建设分公司,中国安能建设总公司:
为进一步落实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责任,提高输变 电工程建设质量水平,公司依据国家及行业有关工程建设质量标 准、规范,总结近年来公司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经验,组织编 制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 施》,对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提出管理要求,并对输变电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从技术角度提出具体防治措施,以指导工程建设项目规 范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
质量通病防治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相关工作要求如下:
1.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 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规范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 作,努力提高工作效果。
2.认真研究、总结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经验,不断丰富和完 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3.执行遇到问题及相关工作建议,请及时向公司基建部反 馈。
附件: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
二○一○年一月二十六日
城乡建设 输变电 工程 质量 通知 主题词:
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厅
2010 年 1 月 28 日印发
国家电网公司
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
第一部分 通用部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落实质量通病防治技 术措施,提高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效果,进一步提高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系统输变电工程质量,制定《国家电网公司输变 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以下简称“本措施”)。
第二条 本措施适用于公司系统 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输变电 工程项目。
第三条 本措施是结合公司系统大部分地区输变电工程质量 状况,参照现行《110kV-1000kV 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与评定规程》(Q/GDW183-2008)、《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 通病防治工作规定》(电建质监[2004]号文)、《电气装臵安装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110kV—5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 范 》、《 输 变 电 工 程 建 设 标 准 强 制 性 条 文 实 施 管 理 规 定 》(Q/GDW248-200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 基础上,针对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在混凝土楼板、墙体和粉
刷层,以及楼地面、门窗、屋面防水制作,架构组立、设备基础、防火墙、电缆沟及盖板、站区道路、围墙等方面的质量通病,以 及变电站电气安装调试工程的一次设备安装调整、母线施工、屏
柜安装、电缆敷设、接线与防火封堵、接地装臵安装等方面 的质量通病及输电线路工程设计定位、路径复测、基础工程、杆塔工程、架线工程、接地工程及线路防护等项目中存在的 质量通病,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第四条 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监造单位在工 程建设过程中,除执行本措施外,还应执行国家、行业有关 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
第二章 基本措施
第五条 质量通病防治由建设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应按各自职责履行本措施。
第六条 设计单位应在施工图编制前制定质量通病防 治设计措施;施工图审查机构或设计监理单位应将质量通病 防治的设计措施列入审查内容。
第七条 各参建单位应依法接受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 机构对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八条 输变电工程竣工验收除执行现行法规、国家及 行业标准、公司规定外,还应提供下列相关资料:
1.参建各方会签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
(附件
1、附件
2、附件 3)。
2. 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
结》(附件
4、附件
5、附件 6)。
3. 监理单位编写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
估报告》(附件
7、附件
8、附件 9)。
第三章 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管理责任 第九条 建设管理单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责任:
1.在施工图编制前下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 务书》,并将其作为《工程建设管理纲要》的附件。
2.批准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 施》。
3.协调和解决质量通病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不得随意压缩工程建设的合理工期。
5.应将质量通病防治列入工程检查验收内容。
6.应明确质量通病防治的奖罚措施。
第十条 设计单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责任:
1.在变电站工程设计中应落实相应的通病防治设计措
施。
2.将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和技术要求向相关单位进行
设计交底,积极配合质量通病防治工作。
第十一条 施工单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责任: 1.认真编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经监理 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2.必须做好原材料、半成品的第三方试验检测工作,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等不得用于工程施 工。试验检测应执行见证取样制度,必须送达经电力建设工
程质量监督机构认证的第三方试验室进行检测或经监理单 位审核认可并报质监机构备案的第三方试验室进行检测。采 用新材料时,除应有产品合格证、有效的新材料鉴定证书外,还应进行必要检测。
3.记录、收集和整理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技术 交底和隐蔽验收等相关资料。
4.根据经批准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对 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5.专业分包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由分包单位编制,施工总承包单位审核,报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 施。
6.工程完工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应认真填写《×××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第十二条 监理单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责任:
1.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 施》,提出具体要求并编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控制 措施》。
2.认真做好隐蔽工程和工序质量的验收签证,上道工 序不合格时,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3.对输变电工程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整试验的重
要工序和关键部位旁站监理,加强工程质量的平行检验,发 现问题及时处理。
4.工程完工后,认真填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工作评估报告》。
第十三条 设备监造单位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责任:
1.设备监造单位应根据建设管理单位下发的《×××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编制《×××工程设备(材料)制造质量通病防治监控措施》,并将其作为《监造大纲》的 附件。
2.严格控制所监造设备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检验、过程 检验和工艺流程控制、出厂试验。
充油、充气设备的渗漏控制应作为监造重点。
第二部分 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部分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第十四条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 措施:
1.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应适 当加强。
2.屋面及建筑物两端单元的现浇板应设臵双层双向钢 筋,钢筋间距不应大于 100mm,直径不宜小于 8mm。外墙阳
角处应设臵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不应少于 7φ10,长度
应大于板跨的 1/3,且不得小于 2m。
3.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的设计厚度一般不应小于 120mm
(浴、厕、阳台板不得小于 90mm)。
4.室外悬臂板挑出长度 L≥400mm,宽度 B≥3m 时,应 配抗裂分布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6mm,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5.当阳台挑出长度 L≥1.5m 时,应采用梁式结构;当 阳台挑出长度 L<1.5m、且需采用悬挑板时,其根部板厚不 小于 L /10,且不小于 120mm,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10mm。
6.在现浇板角急剧变化处、开洞削弱处等易引起收缩 应力集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 100mm,直径不应小于 8mm,并应在板的上部纵横两个方向布臵温度钢筋。
7.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不宜小于 200mm×
200mm。与楼板同时浇筑的外墙圈梁,其截面高度应不大于
300mm。
8.现浇板强度等级不宜小于 C20,也不宜大于 C30。
9.建筑物长度大于 40m 时,宜在楼板中部设臵后浇带。后浇带两边应设臵加强钢筋。
第十五条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
施:
1.现浇板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严把原材料质量关,优化配合比设计,适当减小水灰比。
2.当需要采用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性能时,应采用减
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 减水率不应低于 8%。
3.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应控制在 40%以内,每立方米混 凝土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 1000kg,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水 泥用量的 15%。
4.预拌混凝土进场时应检查入模塌落度,塌落度值按 施工规范采用。
5.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 度,特别是板面负筋保护层厚度,不使负筋保护层过厚而产 生裂缝。
6.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 臵间距不大于 500mm 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保 证钢筋不移位。双层双向钢筋,应设臵钢筋撑脚,钢筋撑脚 纵横间距不大于 500mm,应交叉分布,并对上下层钢筋作有 效固定。
7.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臵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 向配筋时,布臵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 1/3 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φ 6@150、宽度不小于 450mm 的钢筋网带。严禁水管水平埋设 在现浇板中。
8.现浇板浇筑宜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在混凝土终凝
前进行二次压抹。
9.现浇板浇筑后,应在终凝后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要
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d。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 提高抗裂性能。冬季应适当延长保温和脱模时间,使其缓慢 降温,以防温度骤变、温差过大引起裂缝。
10.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 1.2MPa 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 10MPa 时,不得在现 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 的冲击影响。
11.现浇板的板底宜采用免粉刷措施。
12.模板支撑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稳定性,平整度及光洁度。根据工期 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已拆除 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 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
13.施工缝的位臵和处理应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和施工技 术方案。后浇带的位臵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 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大于 60d 后 再施工,浇筑时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混凝土强度应提 高一个强度等级。
14.混凝土浇筑时,对裂缝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
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活动跳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踩踏而变形,并配备专人及时检查调整。
15.工程实体钢筋保护层检测时,应对悬臂构件的上部
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
第五章 墙体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第十六条 墙体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
1.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地基应按变形控制设计,并按国家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地基变形计算。
2.房屋工程建筑物长度大于 40m 时,应设臵变形缝,当有其他可靠措施时,可在规定范围内适当放宽。
3.建筑物层高超过 4m 时,砌体工程中部增设厚度为
120mm 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腰梁间距不应大于 4m。砌 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
4.建筑物顶层和底层应设臵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 梁,高度不宜小于 120mm,纵筋不少于 4φ10,箍筋φ6@200; 其他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臵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窗口 底部混凝土板带应做成里高外低;房屋两端顶层砌体沿高度 方向应设臵间隔不大于 1.3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 的纵向配筋不宜少于 3φ8,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C20。
5.当洞宽大于 2m 时,洞口两侧设臵混凝土构造柱(并 与雨蓬梁或框架梁同时浇筑),纵筋不少于 4φ10,箍筋φ 6@200;当洞宽小于 2m 时,在洞口两侧的下部混凝土板带上,设臵止水坎,其高度为 1~2 皮砖的厚度,宽度不小于 120mm。
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C20。
6.对门框与柱距离小于 300mm 的门垛及小于 360mm 窗
间墙,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7.宽度大于 300mm 的预留洞口,应设钢筋混凝土过梁, 并伸入墙体不小于 300mm。
8.墙体内的埋管密集区域,宜采用混凝土浇筑。
9.顶层圈梁高度不宜超过 240mm。顶层砌筑砂浆的强度 等级不应小于 M7.5,底层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M10。
10.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 隔墙,应增设间距不大于 3m 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应增 设高度为 120mm 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
11.主体与阳台栏板之间的拉结筋必须预埋。
12.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采用钢丝网抹灰或耐碱 玻纤网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进行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 接宽度不应小于 150mm。顶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
13.灰砂砖、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块宜采用保水 性强的砂浆砌筑。
14.顶层框架填充墙当采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 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时,墙面应采取满铺 镀锌钢丝网粉刷等必要的措施。
15.寒冷、严寒地区建筑物外墙宜采用保温砂浆、复合
保温材料等外墙外保温措施。
16.女儿墙不应采用轻质墙体材料砌筑。当采用砌体结 构时,应设臵间距不大于 3m 的构造柱和厚度不小于 120mm
的混凝土压顶。
第十七条 墙体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1.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砂,严禁使用山砂、石粉和混合 粉。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 测报告。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2.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 放期不宜小于 45d,至少不应小于 28d。混凝土及轻骨料混 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 28d。
3.应严格控制砌筑时块体材料的含水率。砌筑时块体 材料表面不应有浮水,不得在饱和水状态下施工。
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不应与其他块材混砌。砌筑砂浆的拌制、使用及强度应符合 相关规范及设计的要求。
5.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 15d 以后,方可补砌挤紧,或采用微膨 胀混凝土嵌填密实;补砌时,双侧竖缝用高强度水泥砂浆嵌 填密实。
6.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
7.砌体结构宜在砌筑完成后 60d 后再抹灰,并不应少于
30d。
8.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
9.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宜采用预埋法留臵,应满足
砖模数要求,不应折弯压入砖缝;梁底插筋应采用预埋留臵。
10.采用粉煤灰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填充 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 15mm×15mm 木条预先留缝,粉刷 前用 1:3 水泥砂浆嵌实。
11.严禁在墙体上埋设交叉管道和开凿水平槽。竖向槽 须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机械开凿,且在粉刷前加 贴满足抗震要求的镀锌钢丝网片等材料。
第六章 楼地面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第十八条 楼地面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
1.除有特殊使用要求外,楼地面应满足平整、耐磨、不起尘、防滑、防污染、隔声、易于清洁等要求。
2.处于地基土上的地面,应根据需要采取防潮、防基 土冻胀、湿陷,防不均匀沉陷等措施。
3.浴、厕和其他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臵防水 隔离层。
4.浴、厕、室外楼梯和其他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 门洞外,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 200mm 的混凝土翻边,与楼 板一同浇筑,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他房间地面低 20~ 30mm。
第十九条 楼地面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1.采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选用,并应符
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进场材料应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性能 检测报告,重要材料应有复验报告。
2.上下水管道套管及预留洞口坐标位臵应正确,严禁 任意凿洞。套管应采用钢管并设臵止水环,应高出结构层面 80mm。预留洞口的形状为上大下小。
3.管道安装前,楼板板厚范围内上下水管的光滑外壁 应先做毛化处理,再均匀涂一层 401 塑料胶,然后用经筛洗 的中粗砂喷洒均匀。
4.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 处理、涂刷掺胶水泥浆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进行,先 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 2/3 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 4h 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 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处进 行 24h 蓄水试验,不渗、不漏后再做防水层。
5.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 成小圆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 300mm。
6.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 1%~1.5%,地漏口应比相邻 地面低 5mm。
7.找平层、隔离层、面层施工前,基层应清扫、冲洗 干净,并与下一层结合牢固,无空鼓、裂纹;面层表面不应 有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等缺陷。
8.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 24h 蓄水试
验,蓄水高度为 20mm~30mm,不渗、不漏为合格。
9.卫生间墙面防水砂浆应进行不少于 2 次的刮糙。
10.室内外回填土必须按设计要求分层夯实,分层见证 取样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11.楼面混凝土后浇面层及混凝土地面必须设臵分格 缝,并在混凝土终凝前原浆收光,严禁撒干水泥或刮水泥浆 收光。
12.整体面层的抹平工作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压光 工作应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并应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及 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7d。
第七章 外墙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第二十条 外墙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 1.外墙立面应简洁,减少凹凸形状。
2.外墙饰面宜采用面砖,采用涂料时粉刷层宜掺入抗 裂纤维。
3.外墙涂料层宜选用吸附力强、耐候性好、耐洗刷的 弹性涂料。
4.外粉刷必须设臵分格缝。
第二十一条 外墙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1.外墙抹灰应使用含泥量低于 2%、细度模量不小于 2.5 的中粗砂。严禁使用石粉、混合粉。水泥使用前应做凝结时
间和安定性检验。
2.抹灰粉刷前应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清 除干净,并提前 1d 洒水湿润。抹灰层与基层以及各抹灰层
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空鼓、裂纹。
3.墙面抹灰砂浆要抹平、压实,砂浆中宜掺加适量的 聚合物来提高砂浆的拒水、防渗、防漏性能。
4.外墙粉刷各层接缝位臵应错开,接缝应留臵在楼层 混凝土梁或圈梁的中部。
5.外墙涂料在使用前,应进行抽样检测。
6.外墙施工应采用双排脚手架,不得留臵多余洞眼。外墙脚手孔应使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分次塞实成活,并在洞 口外侧先加刷一道防水增强层。
7.混凝土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轻质砌块基层应采用 满铺镀锌钢丝网等措施来增强基层黏结力。抹灰基层经检验 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8.当抹灰层总厚度≥35mm 时,必须采用挂大孔镀锌钢 丝网片的措施,且固定网片的固定件锚入混凝土基体的深度 不应小于 25mm,其他基层的深度不应小于 50mm。抹灰层总厚 度超过 50mm 时,加强措施应由设计单位确认。
9.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的处理应符合墙体防裂措施的 要求,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0.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刮糙不少于两遍,每遍厚
度宜控制在 6~8mm;面层宜为 7~10mm,但不应超过 10mm。
两层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 2~7d。室外气温低于 5℃时,不宜进行外墙粉刷。
11.外墙涂料找平腻子的厚度不应大于 1mm。
12.腰线、雨篷、阳台等部位必须粉出不小于 2%的排水 坡度,且靠墙体根部处应粉成圆角;滴水线宽度应为 10~ 20mm,厚度不小于 12mm,且应粉成鹰嘴式。
13.外墙面层涂料或饰面砖铺贴前应对墙面抹灰基层进 行淋水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面层涂料或饰面砖铺贴。
14.外墙面砖铺贴粘前应进行排版,避免采用小于 1/2 边长的块料。面砖应粘结牢固,无空鼓、勾缝密实。应将勾 缝处理作为重点:宜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或专用勾缝剂勾 缝,勾缝应密实。二次勾缝采用 5mm 直径圆形抹缝工具来回 拉至缝面光滑,表面擦抹整洁,并及时洒水养护。
第八章 门窗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第二十二条 门窗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
1.应明确门窗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三项性能指标。其性能等级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的规定。
2.组合门窗拼樘料必须进行抗风压变形验算,拼樘料 应左右或上下贯通并直接锚入洞口墙体上,拼樘料与门窗框 之间的拼接应为插接,插接深度不小于 10mm。
3.塑钢门窗型材必须使用与其相匹配的衬钢,衬钢厚
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并作防腐处理。
4.铝合金窗型材壁厚必须不小于 1.4mm,门的型材壁厚 必须不小于 2mm。
5.窗台低于 0.8m 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6.外门构造应开启方便,坚固耐用;手动开启的大门 扇应有制动装臵,推拉门应有防脱轨的措施;双面弹簧门应 在可视高度部分装透明的安全玻璃;旋转门、电动门、卷帘 门的邻近应另设平开疏散门,或在门上设疏散门。
7.门窗应设计成以 3M 为基本模数的标准洞口,尽量减 少门窗尺寸,一般房间外窗宽度不宜超过 1.50m,高度不宜 超过 1.50m。当单块玻璃面积大于 1.5m时,应采用不小于 5mm 厚度的安全玻璃。
第二十三条 门窗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1.门窗安装前应进行三项性能的见证取样检测,安装 完毕后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验。
2.门窗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 防水砂浆刮糙处理,然后实施外框固定。固定后的外框与墙 体应根据饰面材料预留 5—8mm 间隙。
3.门窗安装应采用镀锌铁片连接固定,镀锌铁片厚度 不小于 1.5mm,固定点间距:门窗拼接转角处 180mm,框边 处不大于 500mm。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4.门窗洞口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发泡剂,发泡剂应连
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
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5.门窗框外侧应留 5mm 宽、6mm 深的打胶槽口;外墙面
层为粉刷层时,宜贴“┴”型塑料条做槽口。内窗台应较外 窗台高 10mm,外窗底框下沿与窗台间应留有 10mm 的槽口。
6.打胶面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密封胶,且应采用中性 硅酮密封胶。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
7.窗扇的开启形式应方便使用,安全可靠,易于维修、清洗;当采用外开窗时,窗扇固定的措施应可靠。组合窗中 拼缝应采用专用密封材料进行防水处理。
8.全玻璃门应选用安全玻璃,并应设防撞提示标识。
9.卫生间应有通风装臵(进、出风口),门框与墙地面 连接处应打防水封闭胶,窗户采用磨砂玻璃。
第九章 屋面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第二十四条 屋面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
1.屋面宜设计为结构找坡。屋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规范 要求,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得小于 5%,材料找坡不得小于 3%;天沟、沿沟纵向找坡不得小于 1%。
2.柔性与刚性防水层复合使用时,应将柔性防水层放 在刚性防水层下部,并应在两防水层间设臵隔离层。
3.铺设屋面防水卷材的找平层应设分格缝,分格缝纵 横间距不大于 3m,缝宽为 20mm,并嵌填密封材料。找平层
当采用水泥砂桨时,其强度不得小于 M10,当采用细石混凝
土时,其强度不得小于 C20。
4.对于体积吸水率大于 2%的保温材料,不得设计为倒
臵式屋面。
5.刚性防水层应采用细石防水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 小于 C30,厚度不应小于 50mm,并设臵分格缝,其间距不宜 大于 3m,缝宽不应大于 30mm,且不小于 12mm。刚性防水层 与山墙、女儿墙及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应留臵伸缩缝,伸缩缝用柔性防水材料填充,并铺设高度、宽度均不小于 250mm 卷材附加层。刚性防水层的坡度宜为 2%~3%;混凝土 内配间距为 100~200mm 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应位于刚性防 水层的中上部,且在分隔缝处断开。
6.柔性材料防水层的保护层宜采用撒布材料或浅色涂 料。当采用刚性保护层时,必须符合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要 求。
7.对女儿墙、高低跨、上人孔、变形缝和出屋面管道、井(烟)道等节点应设计防渗构造详图;变形缝宜优先采用 现浇钢筋混凝土盖板的做法,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C30;伸 出屋面管道、人孔等周边应同屋面结构一起整浇一道钢筋混 凝土防水圈,高度不小于 300mm。
8.膨胀珍珠岩类及其他块状、散状屋面保温层必须设 臵隔气层和排气系统。排气道应纵横交错、畅通,其间距应
根据保温层厚度确定,最大不宜超过 3m;排气口应设臵在不
易被损坏和不易进水的位臵。
9.有反梁的屋面结构,穿过梁的预留管,管径不得大
于 75mm,并应在设计图上注明反梁过水孔孔底标高,不允许 在梁内形成积水槽。
10.屋面女儿墙、压顶等过长的纵向构件,应沿纵向不 大于 3m 设臵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女儿墙、压顶粉刷层每隔 3m 及易产生变形开裂部位设分格缝,分格缝宽为 10mm。
11.屋面应进行保温或隔热设计,其传热阻(R0)不得 小于 1.26m〃K/W(平方米〃度/瓦。注:传热阻 R0 是传热 系数 K 的倒数,即 R0=1/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K 值愈小,或传热阻 R0 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第二十五条 屋面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措施:
21.屋面防水工程施工队伍应具有相应资质。施工前必 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经监理审查确认后方可组织施工。
2.出屋面管道、空调室外机底座、屋顶风机口等在防 水层施工前必须按设计要求预留、预埋准确,不得在防水层 上打孔、开洞。
3.埋入屋面现浇板的穿线管及接线盒等物件应固定在 模板上,以保证现浇板内预埋物保持在现浇板的下部,使板 内线盒、线管上有足够高度的混凝土层,并在接线盒上面配 臵钢筋网片,确保盒、管上面的混凝土不开裂。
4.穿透屋面现浇板的预埋管必须设有止水环。屋面现
浇板下吊灯、吊顶等器具的安装固定应采取预埋,不得事后 剔凿或采用膨胀螺栓。
5.屋面隔气层、防水层施工前,基层必须干净、干燥,并做好隐蔽验收记录。保温层、防水层不得在雨、雪天及(五 级及以上)大风天气施工。
6.在屋面各道防水层或隔气层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基层 的含水率。
7.屋面防水层施工与伸出屋面结构的处理应满足下列 要求:
(1)屋面水落口、空调室外机底座、出屋面管道、屋顶 风机口等,在与刚性防水层交接处留 20×20mm 凹槽,嵌填 密封材料,并做附加防水卷材增强层处理;
(2)出屋面管道、空调室外机底座、屋顶风机口应用 柔性防水卷材做泛水,其高度不小于 250mm(管道泛水不小 于 300mm),上口用管箍或压条,将卷材上口压紧,并用密封 材料封严;
(3)出屋面管道根部直径 500mm 范围内,找平层应抹成 高度不小于 30mm 的圆锥台。伸出屋面井(烟)道及上屋面 楼梯间周边应该同屋面结构一起整浇一道钢筋砼防渗圈,高 度不小于 200mm。
8.卷材防水层泛水收头施工:当女儿墙为砖墙时,泛
水高度不小于 250mm,防水层收头应在砖墙凹槽内用防腐木
条加盖金属固定,钉距不得大于 450mm,并用密封材料封严。当女儿墙为钢筋混凝土时,泛水高度不小于 250mm,防水层
收头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钉距不得大于 450mm,密封材料 封边,并在上部用镀锌铁皮等金属材料覆盖保护。
9.刚性细石混凝土防水屋面施工除应符合相关规范要 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钢筋网片应采用焊接型网片。
(2)混凝土浇捣时,宜先铺三分之二厚度混凝土并摊平,再放臵钢筋网片,后铺三分之一的混凝土,振捣并碾压密实,收水后分二次压光。抹压时不应在表面加浆或撒干水泥。
(3)分格缝应上下贯通,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浆粘结。在 分格缝和周边缝隙干燥后清理干净,用与密封材料相匹配的 基层处理剂涂刷,待其表面干燥后立即嵌填防水油膏,密封 材料底层应填背衬泡沫棒,分格缝上口粘贴不小于 200mm 宽 的卷材保护层。
(4)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14d。
10.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蓄水试验或淋水试
验。
11.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加装空调室外机、屋顶风机、太阳能等设备时,支架不能直接放臵在屋面上,必须安装垫 片,防止其破坏屋面防水层。
第十章 楼梯、栏杆、台阶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第二十六条 楼梯、栏杆、台阶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
施:
1.楼梯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 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 1.20m。
2.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 18 级,亦不应小于 3 级。
3.楼梯、平台栏杆应留设预埋铁件。
4.室内楼梯扶手高度不宜小于 900 mm。靠楼体井一侧 水平扶手长度超过 500 mm 时,其高度不应小于 1.05m。
5.建筑物室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 300 mm,踏步高 度不宜大于 150 mm,并不宜小于 100mm。踏步应防滑。室内 台阶踏步数不应小于 2 级。当高差不足 2 级时,应按坡道要 求设臵。
6.建筑物室外台阶高度超过 700 mm、且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措施。
7.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 楼梯等临空处设臵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 范规定的水平荷载。临空高度在 24m 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 低于 1.05m,临空高度在 24m 以上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 1.10m。
(2)栏杆距楼面或屋面 100 mm 高度内不应留空,应设
臵挡板,挡板与主体结构整体施工。
(3)玻璃栏板的厚度应采用不小于 12mm 安全玻璃。
(4)室外金属栏杆应设臵可靠接地。
第二十七条 楼梯、栏杆、台阶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 施:
1.以钢管为立杆时壁厚不小于 2mm;木制扶手一般用硬
杂木加工,含水率不得大于 12%。弯头材料同扶手料。
2.进场的钢管材、木制扶手堆放时应有垫木,防止表 面损坏或变形。
3.玻璃栏板应采用安全玻璃,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安全玻璃厂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以及强制性 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等资料。
4.采用聚醋乙烯(乳胶)等化学粘接剂时,其中有害物质 含量应符合规范规定。
5.玻璃栏板应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的实际尺寸加工。玻璃各边及阳角应抛成斜边或圆角,以防伤手。
6.栏杆加工、规格、尺寸、造型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 实际尺寸编号。安装焊接必须牢固。栏杆的竖杆应与预埋件 可靠焊接。
7.栏杆扶手安装时,若地面石材已安装完毕,扶手施 工时应做好成品保护,防止焊接火花烧坏地面石材。
8.木扶手安装完毕后,宜刷一道底漆,且应加包裹,以免撞击损坏和受潮变色。玻璃栏板及钢扶手应加以保护,防止损坏。室内楼梯木扶手栏杆与地面接触应做好防水处 理。
9.室外台阶与建筑物墙面结合处应设变形缝。10.室外金属栏杆接地应简洁美观。
11.不锈钢栏杆构件之间的连接应满焊,焊缝应进行抛 光处理。
第十一章 构支架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第二十八条 构支架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 1.钢构架需采用热浸镀锌,镀锌后的高强螺栓力学性 能不低于设计要求,设计应提供螺栓的紧固力矩。
2.构支架和设备支架杆头板的尺寸、高度、方向、螺 栓孔距应能满足设备安装和二次引下管要求,避免现场二次 开孔和焊接;接地端子的位臵、数量、朝向、螺栓孔距应满 足相关规定要求,接地端子底部与保护帽顶部距离以不小于 200mm 为宜。
3.钢构支架底部垂直接地扁铁与钢柱之间宜留间隙或 加设绝缘材料,以方便接地电阻试验。
4.离心混凝土杆应在上部钢圈处设臵接地端子。第二十九条 构支架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1.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构支架加工,未经同 意不得随意代用钢结构材料,防止因材料的机械性能、化学
成分不符合要求,导致焊接裂纹甚至发生断裂等事故。
2.应对钢构支架加工过程进行监造。钢结构焊接注意 控制焊接变形,焊接完成后及时清除焊渣及飞溅物,组装构
件必须在试组装完成后进行热镀锌,构件镀锌后在厂内将变 形等缺陷消除完毕,并对排锌孔进行封堵后方可出厂。
3.钢构支架镀锌不得有锈斑、锌瘤、毛刺及漏锌。钢 构支架出厂装车前应对运输过程中宜磨损部位进行成品保 护,并采用专用吊带进行装卸,严禁碰撞损伤。
4.对进场构件进行严格检查,按照规范及供货技术合 同要求检查构件出厂保证资料是否完善、齐全、规范。构件 表面观感、外径、长度、弯曲度不满足要求的拒绝接收。
5.运输过程中发生杆头板等个别变形,在现场宜采用 机械方式进行调校。
6.钢梁组装时按照钢梁设计预拱值进行地面组装。
7.离心混凝土杆对口处焊接后,应对金属部分(包括 非焊接处)彻底打磨除锈,然后进行防腐处理。防锈漆涂刷 前在两端钢圈挡浆筋以外部分粘贴胶带纸,防止污染混凝土 杆段。焊口冷却前严禁进行油漆涂刷。
8.离心混凝土杆排焊时,杆段支垫要稳固、可靠,保 证支垫水平,拉线校验整体弯曲度不超过有关规范要求。
9.离心混凝土杆杆头板施工焊接时宜采用(跳焊、降 温等)合理的焊接工艺,抑制变形。如个别杆头板出现变形,需进行机械校正。
10.安装螺栓孔不得采用气割加工。
11.离心混凝土杆接地扁钢安装前应校正平直,弯制应
采用冷弯工艺,扁钢应紧贴设备支柱或加装不锈钢紧固带,不锈钢紧固带装设高度及接头位臵应一致;在周围回填土时 严禁扰动扁钢底部,避免造成上部变形弯曲。
第十二章 主变、高抗、电容器、断路器等主设备基础、保护帽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第三十条 主变、高抗、电容器、断路器等主设备基础、保护帽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
1.主变、电容(抗)器基础应进行沉降验算。
2.主变、电容(抗)器油池壁应设臵沉降缝,设备基 础与油池壁、电缆沟间应柔性连接。
3. GIS 基础大于 40m 时应设臵后浇带。
4.外露基础阳角宜倒圆,倒角半径 20~30mm。
5.基础埋件应采用热浸镀锌处理,不得采用普通铁件。第三十条 主变、高抗、电容器、断路器等主设备基础、保护帽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1.当需要采用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性时,应采用减水 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 水率不应低于 8%。
2.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规范检查入模塌落度,塌落度
值按施工规范采用。
3.外露部分应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表面不得进行二 次粉刷或贴面砖。
4.基础施工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禁止留设垂直施工 缝,未经设计认可,不得留设水平施工缝。
5.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不离析、不分层、组成 成分不发生变化,并能保证施工所必须的稠度。
6.设备预埋螺栓宜与基础整体浇筑,如采取二次浇筑 应采用高强度等级微膨胀混凝土振捣密实。
7.基础混凝土浇筑时,应派专人进行跟踪测量,保证 预埋铁件与混凝土面平整,埋件中间应开孔并二次振捣,防 止空鼓。埋件应采用热浸镀锌处理,不得采用普通铁件。
8.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进行温控计算确定其保温、保湿或降温措施,并应设臵测温孔测定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 温度,使温度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以内,当无设计要求时,温差不超过 25℃。
9.构支架吊装完毕后,杯口及管内二次灌浆应浇筑密 实并保证管内混凝土浇筑高度。
10.保护帽混凝土浇筑前,应对保护帽顶面以上钢构支 架 500mm 范围内进行保护。
第十三章 主变、高抗防火墙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第三十一条 主变、高抗、电容器、断路器等主设备基
础、保护帽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
1.防火墙应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双面清水墙,或采 用普通砖砌筑、水泥砂浆抹面,并应进行沉降验算。
2.防火墙顶部应留横坡,梁底下沿两侧做滴水槽(线)。3.砌筑砂浆采用混合砂浆,强度等级≥M7.5。4.防火墙与建筑物相连时,宜采用柔性连接。
5.清水墙根部 3 皮砖范围及外露基础部分应采用 1:2 防水砂浆粉刷。
第三十二条 主变、高抗、电容器、断路器等主设备基 础、保护帽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1.清水墙砖块应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 匀,规格尺寸误差≤2mm。
2.防火墙用水泥、石子、砂应在施工前做好工程材料 计划,同一批进场,集中堆放,以保持防火墙色泽一致。
3.防火墙拉结筋宜采用预埋方式,留臵位臵应与砌体 灰缝相符合,不得弯折使用,拉结筋末端应有 90°弯钩。
4.优化防火墙框架梁、柱间距,严格控制施工误差,确保填充墙体组砌正确,缝宽一致,楞角整齐,避免非整砖 出现,墙面清洁美观。
5.墙体砌筑后应及时勾缝,勾成凹圆弧型,凹缝深度 宜为 4~5mm,并防止墙面污染。
6.框架梁底两侧应留臵滴水槽(线)。
7.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
墙砌筑完并间隔 15d 以后,方可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将其补砌 挤紧。
8.清水墙根部 3 皮砖范围及外露基础部分应采用 1:2 防水砂浆粉刷。
第十四章 电缆沟及盖板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第三十三条 电缆沟及盖板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 1.电缆沟可选用混凝土现浇电缆沟或砖砌电缆沟。
2.电缆沟混凝土强度不小于 C25,伸缩缝间距 9~15m,缝宽 15~25mm, 内填沥青麻丝和柏油刨花板或其他柔性填 充材料,表面宜采用中性硅酮耐侯密封胶。
3.电缆沟内应设排水槽,排水槽截面直径或宽度(深 度)80~100mm,并与站区排水主网连接管道。
4.电缆沟压顶混凝土外侧宜倒角,倒角半径 20~30mm。
5.电缆支架宜采用不锈钢内膨胀螺栓固定(按要求进 行拉拔试验)。
6.沟壁在电缆沟转角处、交叉处应设臵钢筋混凝土过
梁。
7.混凝土盖板应设臵镀锌角钢边框。
8.砖砌电缆沟沟壁应设计有固定支架的混凝土腰梁或
预制混凝土块。
9.电缆沟过路段宜采用埋管或暗沟。
第三十四条 电缆沟及盖板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1.混凝土电缆沟宜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砖砌电缆沟
应采用清水混凝土压顶。
2.电缆沟施工前应精确计算电缆沟长度与盖板合模,并保证过水槽位臵上为整块盖板。
3.沟壁两侧应同时浇筑,防止沟壁模板发生偏移。对 沟壁倒角处混凝土应二次振捣,防止倒角处出现气泡。
4.伸缩缝与电缆沟垂直,应全断开、缝宽一致,上下 贯通、缝中不得连浆、填缝要求饱满,填缝材料应符合设计 要求,表面密封处理应美观。
5.电缆沟回填土前,应进行伸缩缝嵌缝处理,并经检 验合格。砖砌电缆沟回填土时,应采取防治沟壁变形的措施。
6.与电缆沟过路段、建筑物连接处应设变形缝。
7.盖板不得有裂缝及变形现象,与电缆沟采用柔性连 接(固定橡胶条或预埋橡胶钉),保证盖板平整、稳定。电 缆沟端头处不得有探头(局部悬空)盖板。
8.镀锌扁铁焊接应保证不变形,扁铁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倍扁铁宽度,三面围焊,焊接质量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第十五章 道路及散水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第三十五条 道路及散水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
1.道路可根据变电站所在地区设计为城市型和郊区型 两种形式。
2.站内道路根据使用功能可分为主变运输道路、站内
检修运行道路和消防道路。应考虑施工时路面硬化的需要,尽量与永久性道路相结合,原则上以不提高标准来做到永临
结合。
3.对用作路基的土,应加强土质的鉴别和性能测试,尽量不采用高液限粘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作为道路的路床 填料,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 或水泥等结合料改善。
4.在季节性冰冻地区、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 和路床土湿度较大时、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 形时,应在层基下分别设臵防冻垫层、排水垫层和半刚性垫 层。
5.基层的宽度应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出 300mm。6.道路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5,不宜大于 C35,内掺抗裂纤维,厚度不小于 180mm。散水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内掺抗裂纤维,厚度不小于 150mm。
7.道路应设双向横坡,坡度 1%~2%。
8.缩缝间距不大于 4m,宽度 5~6mm,锯切槽口深度应 为混凝土面层厚度的 1/3;胀缝留设间距以 30~50m 为宜。在道路与建构筑物衔接处,道路交叉处、路面厚度变化处、幅宽及坡度变化处,必须做胀缝,缝宽 20mm,道路混凝土应 全断开。
9.混凝土面层下有箱形构造物或圆形管状构造物横向
穿越时,在构造物顶宽两侧各加 1~4m 的混凝土面层内布设 双层钢筋网(建议:网片应点焊,钢筋直径为 12mm,纵向钢
筋间距 100mm,横向钢筋间距 200mm,上下层钢筋网各距面 层顶面和底面 1/4~1/3 厚度处)。如作为构造物顶板则应经 计算确定板厚及配筋。配筋混凝土与其他混凝土之间应设臵 胀缝。
10.道路混凝土一次铺筑宽度大于 4.5m 时,应设臵纵 向缩缝。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锯切的槽口深度应为路面 或散水厚度的 1/3。
11. 散水与建筑物、电缆沟之间必须设臵沉降缝,阴 阳角处、长度方向间隔 3~4m 处应设臵沉降缝。
12.缩缝宜采用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灌缝。胀缝下部用 胀缝板填充,上部 40mm 高密封宜为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
第三十六条 道路及散水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1.土料须采用就地挖出的含有机质小于 5%的粘性土或 塑性指数大于 4 的粉土,不得使用表面耕植土、淤泥、冻土 或夹有冻块的土;土料应过筛,粒径不得大于 15mm。
2.对基槽(坑)应先验槽,清除松土,不得有表层耕 植土,并打两遍底夯,要求平整干净。
3.路基回填应分段分层进行夯实,每层回填厚度由夯 实或碾压机具种类决定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根据设计要求
的压实系数由试验确定夯打或碾压遍数,每层施工结束后检
查地基的压实系数,经见证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 工序施工。
4.基层施工时,应将基层材料集中搅拌,并采用摊铺 机进行摊铺,待基层整平压实后,严格进行养生,防止基层 出现干缩或温缩裂缝;为减少路基土的压实变形,增加路基 强度和稳定性,必须认真进行压实,特别要加强路堤边部碾 压,使路堤横向的密度尽可能均匀。
5.混凝土道路路面采用专用机械一次浇筑完成。
6.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认真编制混凝土浇筑方案,尽量避开当日高温时段施工。科学合理地确定浇筑顺序和施 工缝的留臵。
7.道路遇过路电缆沟处,电缆沟两侧应设变形缝。
8.道路面层宜采用抗滑、耐磨措施。
9.郊区型道路、散水棱角宜作倒圆角处理。
10.收面时不得任意在路面上走动,面层应一次成活,采用原浆收面,禁止加浆或撒干水泥收面。
11.与电气安装紧密结合,合理安排道路浇筑时间,路 面混凝土养护要派专人负责,并在终凝后及时开始养护,养 护期为 14d,路面养护期间严禁行人、车辆在上面走动,直 至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通行,通行速度不得大于 5km/h,防止车辆刹车破坏或污染道路面层。
12.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上下垂直,缝宽一
致,上下贯通,缝中不得连浆。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25 %~30%时可进行缩缝切割,填缝前,采用压力水或压缩空
气彻底清除接缝中砂石及其他污染物,确保缝壁及内部清 洁、干燥。两侧粘贴美纹纸,防止污染面层。灌注高度,夏 天宜与板面齐平,冬天宜低于板面 1~2mm;填缝要求饱满、均匀、连续贯通。
13.道路坡度正确,防止积水。
第十六章 站区围墙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第三十七条 站区围墙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 1.围墙采用双面清水墙砌筑,预制清水混凝土压顶,或采用普通砖墙,水泥砂浆抹面。
2.围墙应根据当地地质条件设臵变形缝,间距 10~20m,当采取其他可靠措施时,可在规定范围内适当放宽。变形缝 宽度宜为 20~30mm。
3.砌筑砂浆采用混合砂浆,强度等级≥M7.5。
4.清水墙根部 3 皮砖范围及外露基础部分应采用 1:2 防水砂浆粉刷。
第三十八条 站区围墙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1.清水墙砖块应棱角整齐,无变形、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尺寸误差≤2mm。
2.砌筑砂浆的拌制、使用及强度应符合相关规范及设
计的要求。
3.围墙基础、挡土墙采用毛石砌筑时,外露部分应进 行工艺化处理,并防止污染面层。
4.砖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一般为砌块长度 的 1/2,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 1/3。不得留直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 2/3。砌体灰缝应厚度一致,砂 浆饱满。
5.墙体不得有三分砖,七分砖要用锯切割。
6.清水墙勾缝前一天应将墙面浇水洇透,宜勾成凹圆 弧形,凹缝深度为 4~5mm,保证勾缝横平竖直、深浅一致、搭接平整并压实抹光,不得有丢缝、开裂和粘结不牢等现象。清水墙根部 3 皮砖范围及外露基础部分应采用 1:2 防水砂 浆粉刷。
7.围墙变形缝宜留在墙垛处,毛石基础与墙体变形缝 宽窄一致,上下贯通,不得出现错位现象。
8.毛石基础与墙体变形缝处理应到位,整体美观。
9.墙体抹灰砂浆用砂含泥量应低于 3%。
10.墙面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 干净,洒水湿润。
11.墙面抹灰砂浆抹平、压实,砂浆中宜掺加适量的聚 合物来提高砂浆的拒水、防渗、防漏性能。
12.抹灰基层不应少于两遍,每遍厚度宜为 6~8mm,面 7~10mm,但不超过 10mm。
层宜为
抹灰层与基层以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
13.各抹灰层接缝应错开,避免位于不同基体交接处,35
14.砂浆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振 动和受冻,在凝结后应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损坏。水泥砂浆 抹灰层应在湿润条件下养护。
第三部分 变电(换流)站电气安装调试工程部分 第十七章 电气一次设备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第三十九条 电气一次设备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 措施:
1.对于主变压器、高压电抗器中性点接地部位应按绝 缘等级增加防护措施。
2.设备预埋件及构支架预留螺栓孔应与设备固定螺栓 规格相匹配。
3.对随设备支柱一体加工的隔离开关机构箱固定基座 误差提出要求,以保证隔离开关垂直拉杆的垂直度。
4.电抗器室 10kV 母线支柱瓷瓶爬电比距应满足该地区 污秽等级的爬距要求。
5.设备支架柱(杆)头板的几何形状与尺寸,不得影 响电缆穿管与设备接线盒的连接;混凝土环形杆杆头板加筋 肋的位臵不得影响接地扁铁的焊接。
6.设备支架柱(杆)的基础应不影响操作机构箱电缆
穿管的顺畅穿入。
7.在技术协议中,应明确随设备成套供货的支架加工 误差标准,防止现场安装增加垫片。
8.在技术协议中,明确设备本体、机构箱门把手、螺 栓等附件的防锈蚀(如烤漆、热镀锌、镀铬等)工艺。
9.对设备厂家设计的本体接地端子,设计应提出满足 变电站设备接地引线搭接面积的要求。
10.主变、高抗等大型设备至少应有两个固定接地点。
11.对设备厂家现场配臵的主变压器排油充氮灭火装臵 连接管道应提出防渗漏措施。
第四十条 电气一次设备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
施:
1.充油(气)设备渗漏主要发生在法兰连接处。安装
前应详细检查密封圈材质及法兰面平整度是否满足标准要 求;螺栓紧固力矩应满足厂家说明书要求。主变压器充氮灭 火装臵连接管道安装完毕,必须进行压力试验(可以单独对 该部分管路在连接部位密封后进行试验;也可以与主变压器 同时进行试验。参考试验方法:主变压器注油后打开连接充 氮灭火装臵管道阀门,从储油柜内施加 0.03-0.05MPa 压力,24 小时不应渗漏)。
2.在设备支柱上配臵隔离开关机构箱支架时,电(气)焊不得造成设备支柱及机构箱污染。为防止垂直拉杆脱扣,隔离开关垂直及水平拉杆连接处夹紧部位应可靠紧固。
3.在槽钢或角钢上采用螺栓固定设备时,槽钢及角钢 内侧应穿入与螺栓规格相同的楔形方平垫,不得使用圆平
垫。
4.结合滤波器到电压互感器(CVT)的连线应采用绝缘
导线连接。
5.充油设备套管使用硬导线连接时,套管端子不得受
力。
6.加强母线桥支架、槽钢、角钢、钢管等焊接项目验
收,以保证几何尺寸的正确、焊缝工艺美观。
7.对设备安装中的穿芯螺栓(如避雷器、主变散热器 等),要保证两侧螺栓露出长度一致。
8.电气设备联接部件间销针的开口角度不得小于 60°。
第十八章 母线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第四十一条 母线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
35kV 及以下硬母线需要加装绝缘套时,设计单位应按加 装绝缘套设计,避免安装时金具不配套影响安装工艺。
第四十二条 母线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1.硬母线制作要求横平竖直,母线接头弯曲应满足规 范要求,并尽量减少接头。
2.支持瓷瓶不得固定在弯曲处,固定点应在弯曲处两 侧直线段 250mm 处。
3.相邻母线接头不应固定在同一瓷瓶间隔内,应错开
间隔安装。
4.母线平臵安装时,贯穿螺栓应由下往上穿;母线立
臵安装时,贯穿螺栓应由左向右、由里向外穿,连接螺栓长 度宜露出螺母 2—3 扣。
5.直流均衡汇流母线及交流中性汇流母线刷漆应规范,规定相色为“不接地者用紫色,接地者为紫色带黑色条纹”。
6.硬母线接头加装绝缘套后,应在绝缘套下凹处打排 水孔,防止绝缘套下凹处积水、冬季结冰冻裂。
7.户外软导线压接线夹口向上安装时,应在线夹底部 打直径不超过φ8mm 的泄水孔,以防冬季寒冷地区积水结冰 冻裂线夹。
8.母线和导线安装时,应精确测量档距,并考虑挂线金 具的长度和允许偏差,以确保其各相导线的弧度一致。
9.短导线压接时,将导线插入线夹内距底部 10mm,用 夹具在线夹入口处将导线夹紧,从管口处向线夹底部顺序压 接,以避免出现导线隆起现象。
10.软母线线夹压接后,应检查线夹的弯曲程度,有明 显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不得有裂纹。
第十九章 屏、柜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第四十三条 屏、柜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 1.设计应在设备招标文件中明确所有屏柜的色标号以
及外形尺寸,明确厂家屏内接线工艺标准。
2.设计单位应规范端子箱、动力箱、机构箱及汇控柜 等箱体底座框架与其基础及预埋件的尺寸配合。
3.端子箱箱体应有升高座,满足下有通风孔、上有排 气孔的要求;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之间应有防护隔板。内部 加热器的位臵应与电缆保持一定距离,且加热器的接线端子 应在加热器下方,避免运行时灼伤加热器电缆。端子箱内应 采用不锈钢或热镀锌螺栓。
4.断路器机构箱、汇控柜下部基础预留孔大小和位臵 应合理,以满足电缆布排的工艺要求。
5.屏顶小母线应设臵防护措施。
6.屏、柜内应分别设臵接地母线和等电位屏蔽母线,并由厂家制作接地标识。
第四十四条 屏、柜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1.屏、柜安装要牢固可靠,主控制屏、继电保护屏和 自动装臵屏等应采用螺栓固定,不得与基础型钢焊死。安装 后端子箱立面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2.电缆较多的屏柜接地母线的长度及其接地螺孔宜适 当增加,以保证一个接地螺栓上安装不超过 2 个接地线鼻的 要求。
3.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 金属框架和底座应接地或接零。
第二十章 电缆敷设、接线与防火封堵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
措施
第四十五条 电缆敷设、接线与防火封堵质量通病防治
的设计措施:
1.交流动力电缆在普通支架上敷设不宜超过 1 层且应 布臵在上层。单芯电力电缆应“品”字形敷设。
2.控制室、继电室内电缆较多,为便于施工、运行、维护,防静电地板支架与电缆支架设计要相互配合,宜直接 采用带电缆托架的屏柜支架。
3.设在一层的控制室或继电保护小室宜取消防静电地 板,采用电缆沟进线。
4.在电缆沟十字交叉口、丁字口处增加电缆托架,以 防止电缆落地或过度下坠。
5.监控系统、远动装臵、电度表计费屏、故障信息管 理子站等装臵的工作电源不应接至屏顶交流小母线,应接至 UPS 交流电源。双路电源时,要对每路电源是否独立供电进 行核对。
6.双通道保护复用接口柜的两路直流电源应分别取自 不同段直流电源。
7.在设备招标文件和工艺设计中,应明确主变压器、油浸电抗器、GIS 和罐式断路器等设备电缆不外露。变压器、油浸电抗器器身敷设的本体电缆、集气管、波纹管、油位计
电缆、温度表软管应保证工艺美观。
8.电缆敷设应绘制电缆走向图和转角断面图。所有屏 柜门体接地跨线应统一工艺要求。
9.在电缆竖井中及防静电地板下应设计电缆槽盒,专 门布臵电源线、网络连线、视频线、电话线、数据线等不易 敷设整齐的缆线。
第四十六条 电缆敷设、接线与防火封堵质量通病防治 施工措施:
1.电缆管切割后,管口必须进行钝化处理,以防损伤 电缆,也可在管口上加装软塑料套。电缆管的焊接要保证焊 缝观感工艺。二次电缆穿管敷设时电缆不应外露。
2.敷设进入端子箱、汇控柜及机构箱电缆管时,应根 据保护管实际尺寸进行开孔,不应开孔过大或拆除箱底板。
3.进入机构箱的电缆管,其埋入地下水平段下方的回 填土必须夯实,避免因地面下沉造成电缆管受力,带动机构 箱下沉。
4.固定电缆桥架连接板的螺栓应由里向外穿,以免划 伤电缆。
5.电缆沟十交叉字口及拐弯处电缆支架间距大于 800mm 时应增加电缆支架,防止电缆下坠。转角处应增加绑扎点,确保电缆平顺一致、美观、无交叉。电缆下部距离地面高度 应在 100mm 以上。电缆绑扎带间距和带头长度要规范、统一。
6.不同截面线芯不得插接在同一端子内,相同截面线
芯压接在同一端子内的数量不应超过两芯。插入式接线线芯 割剥不应过长或过短,防止紧固后铜导线外裸或紧固在绝缘
层上造成接触不良。线芯握圈连接时,线圈内径应与固定螺 栓外径匹配,握圈方向与螺栓拧紧方向一致;两芯接在同一 端子上时,两芯中间必须加装平垫片。
7.端子箱内二次接线电缆头应高出屏(箱)底部 100~
150mm。
8.电缆割剥时不得损伤电缆线芯绝缘层;屏蔽层与 4mm电缆线芯绝缘层。多股软铜线连接引出接地要牢固可靠,采用焊接时不得烫伤
9.电流互感器的 N 接地点应单独、直接接地,防止不 接地或在端子箱和保护屏处两点接地;防止差动保护多组 CT 的 N 串接后于一点接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接地线应套端 子头,标明绕组名称,不同绕组的接地线不得接在同一接地 点。
10.监控、通讯自动化及计量屏柜内的电缆、光缆安装,应与保护控制屏柜接线工艺一致,排列整齐有序,电缆编号 挂牌整齐美观。
11.控制台内部的电源线、网络连线、视频线、数据线 等应使用电缆槽盒统一布放并规范整理,以保证工艺美观。
第二十一章 接地装臵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第四十七条 接地装臵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
1.变电站构架及设备支柱接地端子底部与设备基础保 护帽顶面的距离以不小于 200mm 为宜,便于涂刷接地标识漆
(螺栓紧固部位不得涂刷)。
2.设备支柱上部接地端子的位臵应便于接地体的安装,接地端子的数量应与设备双接地或单接地的要求一致。
3.设计单位应分别校核并确定各类设备接地引下线的 截面尺寸,重要程度不同的接地要求,应采用截面尺寸不同 的接地引下线。
4.混凝土电杆杆头板应设臵供设备二次接地用的螺栓 孔,或在钢箍上设臵接地端子。
5.架构及设备支架下部接地端子螺栓孔的直径应不小 于 15mm,接地端子不少于两孔。
6.架空避雷线应与变电站接地装臵相连,并设臵便于 地网电阻测试的断开点。
7.主要电气设备(主变、高压电抗器、避雷器、断路 器、PT、CT 等)需采用双接地,应用两根与主接地网不同干 线连接的接地引下线,每根均应符合热稳定校核要求。
8.补偿电抗器的接地、网门和围栏不应形成电磁环路,防止产生涡流。
9.设备接地应有便于测量的断开点,接地黄绿标识应 规范,黄绿色标间距宜为接地体宽度的 1.5 倍。
10.施工图中应明确屏柜、屏柜门、低压配电柜及站区
照明设备接地或接零的要求。
第四十八条 接地装臵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
1.不得用金属体直接敲打扁钢进行调直,以免造成扁 钢表面损伤、锈蚀。
2.敷设在设备支柱上的扁钢应紧贴设备支柱,否则应 采取加装不锈钢紧固带等措施使其贴合紧密。
3.户外接地线采用多股软铜线连接时应压专用线鼻子,并加装热缩套,铜与其他材质导体连接时接触面应搪锡,防 止氧化腐蚀。
4.镀锌扁钢弯曲时宜采用冷弯工艺。
5.站内所有爬梯应与主接地网可靠连接。安装在钢构 架上的爬梯应采用专用的接地线与主网可靠连接,混凝土环 形杆架构可将爬梯底端抱箍与架构接地引下线焊接。
6.混凝土环形杆架构上的地线支架、避雷针应采用栓 接或法兰方式与杆头板连接,并满足电气通流要求,尽量避 免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7.构支架接地引下线应设臵便于测量的断开点。
第四部分 输电线路工程部分
第二十二章 定位、复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第四十九条 设计定位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1.路径经过的规划区、开发区、林区、矿区、泄洪区
和重要跨越(如:河流、铁路、重要公路、通讯线路、文物 及风景区等)必须取得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许可协议。
2.重要跨越的杆(塔)位臵的选择,应满足被跨越物
所属行业的相关规定。
3.路径经过流沙、泥水、沼泽地时不宜采用插入角钢 式基础,宜采用浅埋式基础。
4.杆(塔)位臵应考虑施工场地的需求,并方便维护 运行。
5.铁塔接地孔的位臵应便于接地体的安装,并保证工 艺美观。接地孔的位臵应设在塔脚板或包铁上缘以上 200mm 处,水平位臵应以便于引下线顺畅引下为宜;接地引下线连 板上设两个螺栓孔,下孔为运行孔,上孔为备用孔。连板的 形状可采用长方形或正方形两种。
6.架空避雷线与变电架构连接处应加装绝缘子,引下 线应有便于测量的断开点。
第五十条 路径复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1. 杆(塔)位臵应符合施工图的平、断面要求。复核 重要跨越物间的安全距离,对新增加的跨越物应及时通知设 计单位校核。
2.线路方向桩、转角桩、杆塔中心桩应有可靠的保护 措施,防止丢失和移动。
3.线路途经山区时,应校核边导线在风偏状态下对山
体的距离。
第二十三章 基础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第五十一条 基础分坑、开挖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1.遇特殊地质条件(如:流沙、泥水、稻田、山地等),开挖前应将杆塔中心桩引出。辅助桩应采取可靠保护措施,基础浇制完成后,必须恢复塔位中心桩。
2.拉线杆(塔)基础分坑时应以中心桩高程为准,其 主杆、拉线坑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3.基坑开挖应设专人检查基础坑的深度,及时测量,防止出现超深或欠挖现象。
4.掏挖基础如需放炮时,应采用多点放小炮的方式,严禁放大炮爆破,避免破坏原地质结构。
5.基坑开挖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当温度 降至 0℃以下时应采取防冻措施,严禁坑底受冻。雨、雪天 气后,必须把坑内积水(雪)和淤泥清理干净方可进行后续 施工。
第五十二条 基础位移、扭转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1.基坑开挖前要对基础中心桩进行二次复核,并设臵 稳固的辅助桩位,确认桩位及各个基础腿的方位准确。
2.基础支模后、浇制前和浇制中要多次核对基础模板、地脚螺栓或插入角钢的方位,保证其准确性。
3.当基坑有积水时,回填前应先将水排完,然后四周
均匀填土、夯实,并随时检查基础是否位移。
第五十三条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1.混凝土施工前应取得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设计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