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贵州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18贵州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
【导读】
贵州中公事业单位招聘网为大家带来2018贵州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也是事业单位考试的高频考点。在考试中,这一部分的考察,以识记为主,理解为辅,下面让我们来回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一、知识点回顾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依据
1.历史依据: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具有各民族集中在一个国家内共同生活的历史传统。
2.人口分布依据:长期以来中国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
3.政治基础:1840年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斗争中,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形成了互相离不开的政治认同。这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4.现实发展依据:中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国家繁荣、昌盛。从根本上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1.前提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2.自治机关
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注意,民族乡一级政府不属于自治机关。
3.特点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因此我国的民族自治不是简单的民族自治或区域自治,而是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的结合。
二、习题练习
1.(单选)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依据是: A.各民族聚居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C.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
D.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同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行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本题属于识记性考察,主要考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依据。而历史依据是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本题答案为B。
2.(单选)我国成立最早的自治区是: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解析:本题属于中特与国情知识的综合考察,我国当前有五个自治区(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内蒙古),其中最早成立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故本题答案为B。
祝大家备考成功!
第二篇:2018年长春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18年长春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1947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在乌兰浩特正式成立,是我们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个范例。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这70年里内蒙古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取得骄人成绩。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成立最早的自治区,其相关考点必将受到出题人的青睐。基于此,中公教育专家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大家讲解如下: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简介
为了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让其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在我国,“蒙新桂宁藏”五个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依据
1.历史依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2.政治基础--近代在反抗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3.现实条件--各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和各地区资源差异。(三)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应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团结、民族繁荣。
【小试牛刀】
1.我国最早成立的自治区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答案】D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设立的自治区,是我国设立最早的自治区,因此,选D。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基础是()A.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长期的共同奋斗结成的血肉联系 B.四项基本原则 C.各民族一律平等 D.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 【答案】A 【解析】近代在反抗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因此,选A。
中公专家点评:政治部分的知识点杂且需要以理解为主,希望各位考生能够系统学习、好好把握,争取早日考上自己理想的工作。
以上是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为考生做的知识点归纳整理,供大家参考借鉴!
了解更多公告,请登录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网址里将定期发布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吉林省教师招聘、吉林省医院招聘公告。
第三篇:2018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解读十九大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上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新理论、新思想。其中,提出的新矛盾理论即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新理论。即当前社会的基本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理论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就理论而言,新矛盾理论的提出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矛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化道路上的又一新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也彰显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历史品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勇于把握时代的脉搏,勇于革新和创新;还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承认矛盾和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可贵精神。
就实践而言,新矛盾理论的提出对社会实践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新矛盾理论的提出有利于党和政府在政策科学制定政策。政策制定是否符合实际,能否解决实际问题,能否能真正落地的根源在于政策的制定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新矛盾理论的提出,指明了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理论的提出,一方面表明了我们国家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不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指出了我们当前的社会仍处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阶段,总体性质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为党和国家,地方政府、各部门在制定决策过程中更加具有科学性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其次,新矛盾理论的提出有利于更好地落实党和国家的各种政策。基本矛盾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决策的变化,也会对我们在落实和执行党的政策的过程中更加自觉体会和领会党的各项制度、规章和决策。党的政策要落地,需要各级领导部门深刻领会,才能更好的贯彻和落实。如果各级领导干部能够更加深刻的领会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矛盾理论,就不仅能更好的理解总书记提出的宏观的新发展理念,如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精准扶贫、共享经
济等新的理论表述,也能更好的理解“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做好结构调整的“加减乘除法”的具体政策。因为这些理论和政策的提出,都与党对社会发展新变化作出的新矛盾理论提出密不可分的。
社会存在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导致社会理论的不断创新,社会理论的不断创新反过来又会推动社会存在的不断发展。在新的发展征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这一重要理论判断,将会不断的指引着社会存在的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四篇: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1、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B)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形势
2、党的十七大,是我们党在(A)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A、改革发展 B、改革调整 C、开放巩固 D、改革开放
3、(A)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中国现代化 D、社会主义
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A)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改善民生 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D、以经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C)。A、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享 B、权为民所享、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C、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D、权为民所享、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6、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A)。A、密切联系群众 B、理论联系实际 C、独立自主 D、实事求是
7、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要提高
(A)。A、拒腐防变的能力 B、抵御风险的能力 C、领导发展的能力 D、应对危机的能力
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D)政策不断加强。A、爱农支农 B、支农爱农 C、爱农惠农 D、支农惠农
9、过去五年,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实施(A)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A、“ 走出去” B、“ 推出去” C、“ 引进来” D、“ 迈出去”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C)。
A、奠定了主权国家的基础 B、提供了前提条件C、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D、提供了物质基础
11、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各项外交工作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广泛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B)作用。A、引导性 B、建设性 C、指导性 D、领导性
12、十六大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D)、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A、勇往直前 B、艰苦奋斗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1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B)。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与时俱进 D、社会和谐
1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C)。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与时俱进 D、和谐社会
1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B)。A、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A)。A、最新成果 B、最新运用 C、最新理论 D、最新思想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A)。A、思想基础 B、理论基础 C、政治基础 D、政治保障
18、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我国未来的三大历史任务是(A)。A、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B、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经济建设D、继续新型工业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9、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
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B)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A、推动事业发展的开拓创新能力 B、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C、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 D、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20、1982 年9 月,党的十二大召开,第一次提出了(A)崭新的命题。A、“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发展是硬道理”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B)的新机遇新挑战。A、经济国际化 B、经济全球化 C、贸易全球化 D、贸易全球化
22、党的十七大报告将过去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扩展为“工业化、(B)、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A、科学化 B、信息化 C、规范化 D、集约化
2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B)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社会公平正义 C、民主法治 D、诚信友爱
24、又好又快发展是(A)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A、科学发展观 B、可持续发展观 C、八个统筹 D、以人为本
25、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保障发展的(A),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共享,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出现两极分化。A、普惠性 B、协调性 C、效益性 D、均衡性
26、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提高发展的(C),低投入、高产出。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防止增长代价过大。A、普惠性 B、协调性 C、效益性 D、均衡性
27、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C)。A、全体党员 B、统治阶级集团 C、最广大人民群众 D、工人阶级
28、应当怎样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间的辨证关系?
(A)。A、生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的结果,生态良好决定着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程度B、生态良好是基础,只有生态良好了,才可能有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C、生活富裕是基础,生产发展和生态良好是目的D、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代价过大,国家应当把主要精力从发展生产转移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护生态环境上来
2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坚持把(A)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A、改善人民生活 B、解决民生问题
C、提高人民生活 D、民生问题30、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 GDP 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为了追求政绩,一些地方上马了大量的“形象工程”,低水平重复建设更是屡见不鲜,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严重。这种现象(B)。A、忽视了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 B、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体现C、表明宏观调控具有缺陷 D、依靠市场调节可以克服
3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B)A、行动指南 B、重大战略思想 C、重大指导方针 D、必然要求
32、经济发展必须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其实质是(B)。A、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B、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C、效益是企业的生命,必须着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D、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3、统筹兼顾的基本内涵是(C)。A、既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B、既坚持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又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C、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D、既要发展,又要解决人民的利益问题
34、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现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也就是要
(B)。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B)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A、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B、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C、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以大带小D、统筹城乡、功能完善、以大带小
36、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仅为 33%,比发达国家落后 20 年,相差 10 个百分点。2004年中国 GDP 占世界的4%,却消耗了世界 1/4 以上的钢
产量,30%的煤和 50%的水泥,同时带来了大气、水土、植被、土壤的破坏和污染的严重后果。上述事实说明我国(D)。A、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B、市场监管体制还不完善C、生产力较为落后D、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的3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B)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依法自愿有偿C、尊重农民意愿D、公平合理合法
38、一些地方“圈地”搞开发,从局部看,减少一小片耕地,似乎并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但从全局看,如果每个地方都如此蚕食耕地,中国 13 亿人的吃饭问题就成了天大的问题。上述事实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必须(A)。A、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B、承认矛盾的客观性
C、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D、提问题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39、与循环经济不同的是,以往我们是“以资源换增长”,这种做法(C)。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D、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40、把握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要求决策者(A)。A、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B、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利益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C、努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D、首先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
41、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求我们(A)。A、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B、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必考虑外部的风险和挑战C、把从战略高度运筹大国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石D、学习国际社会先进的发展理念
42、推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就是要(B)。A、把环境效益置于评价体系的首位B、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C、在我国杜绝污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D、取消GDP43、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B)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A、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B)。A、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45、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继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要以(C)为主线。A、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B、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C、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46、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B)。A、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B、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7、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A)有机统一。A、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B、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4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B)。A、统筹城乡发展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49、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主张(A)。
A、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B、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C、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50、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追求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A、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应当怎样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间的辨证关系 。
A、生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的结果生态良好决定着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程度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突破。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他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②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③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征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资料不再是剥削手段而是用以不断发展生产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
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4公有制经济包括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的变化①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③公有制经济采取多种实现形式。6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7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①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②自然垄断的行业③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④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8集体所有制经济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9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实行家庭按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基本政策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③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10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
11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的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他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12个体经济的性质、地位及其作用 个体经济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具有规模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经营灵活等特点。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3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谋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突破。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他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②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③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征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资料不再是剥削手段而是用以不断发展生产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实行按劳分
配原则的经济基础。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4公有制经济包括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的变化①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③公有制经济采取多种实现形式。6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7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①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②自然垄断的行业③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④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8集体所有制经济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9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实行家庭按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基本政策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③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10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11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的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他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
三、非公有制经济 12个体经济的性质、地位及其作用 个体经济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具有规模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经营灵活等特点。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3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谋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14外资经济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商投资部分和外商独资企业。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等。
四、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5☆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客观必然性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②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③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客观必然性在于①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②多种经营方式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存在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①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②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③按劳分配还不能直接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作为分配尺度而只能依据通过商品交换所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分配尺度。④按劳分配不是在全社会以统一的标准实行而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17△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管理才能等。与政经5章 除按劳分配还存在以下几种分配方式①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②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③经营收入④资产收益⑤资本收入 18△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重要表现。客观经济根据①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②按要素分配的政策③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所造成的优胜劣汰。19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
则。②我国现阶段的收入政策时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20规范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 措施①保护合法收入②取缔非法收入③整顿不合理收入④调节过高收入
五、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21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民的基本生活全力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22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①是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需要。②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④减轻国家负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需要。⑤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23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基本要求就要保证社会成员在遇到生、老、病、残、死和事业是能够获得物质帮助又要有利于树立社会成员的参与意识减轻国家和企业负担促进生产发展。目标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律化和现代化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
第6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五篇: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2014年中央一号全文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2014年中央一号全文
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全文如下:
2013年,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稳中有进,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民生有新的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对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出了亟待破解的课题。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要鼓励探索创新,在明确底线的前提下,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尊重农民群众实践创造;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要城乡统筹联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要始终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立足国情农情,顺应时代要求,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相辅相成,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加强政府支持保护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功能互补。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201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1.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国内粮食生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更加积极地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资源,有效调剂和补充国内粮食供给。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在保障当期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力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安全责任与分工,主销区也要确立粮食面积底线、保证一定的口粮自给率。增强全社会节粮意识,在生产流通消费全程推广节粮减损设施和技术。
2.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证农民收益。2014年,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
3.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综合运用储备吞吐、进出口调节等手段,合理确定不同农产品价格波动调控区间,保障重要农产品市场基本稳定。科学确定重要农产品储备功能和规模,强化地方尤其是主销区的储备责任,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大宗农产品政策性收储。健全“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激励机制,完善生猪市场价格调控体系,抓好牛羊肉生产供应。进一步开展国家对农业大县的直接统计调查。编制发布权威性的农产品价格指数。
4.合理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抓紧制定重要农产品国际贸易战略,加强进口农产品规划指导,优化进口来源地布局,建立稳定可靠的贸易关系。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打击农产品进出口走私行为,保障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国内产业安全。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棉油等大型企业。支持到境外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开展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和进出口合作。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为农产品国际贸易和农业走出去服务的金融品种和方式。探索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基金和海外农业发展基金。
5.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支持标准化生产、重点产品风险监测预警、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加大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费用补助力度。加快推进县乡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监管能力建设。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大力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规模化养殖、水产健康养殖等创建活动。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开展示范市、县创建试点。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二、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6.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增加“三农”支出。公共财政要坚持把“三农”作为支出重点,中央基建投资继续向“三农”倾斜,优先保证“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拓宽“三农”投入资金渠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税费减免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投入农业农村。
7.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按照稳定存量、增加总量、完善方法、逐步调整的要求,积极开展改进农业补贴办法的试点试验。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按实际粮食播种面积或产量对生产者补贴试点,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完善补贴办法,继续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强化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8.加快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商品粮生产大省和粮油猪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鼓励主销区通过多种方式到主产区投资建设粮食生产基地,更多地承担国家粮食储备任务,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降低或取消产粮大县直接用于粮食生产等建设项目资金配套。完善森林、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继续执行公益林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建立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区和蓄滞洪区生态补偿机制。支持地方开展耕地保护补偿。
9.整合和统筹使用涉农资金。稳步推进从财政预算编制环节清理和归并整合涉农资金。支持黑龙江省进行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在认真总结经验基础上,推动符合条件的地方开展涉农资金整合试验。改革项目审批制度,创造条件逐步下放中央和省级涉农资金项目审批权限。改革项目管理办法,加快项目实施和预算执行,切实提高监管水平。加强专项扶贫资金监管,强化省、市两级政府对资金和项目的监督责任,县级政府切实管好用好扶贫资金。盘活农业结余资金和超规定期限的结转资金,由同级预算统筹限时用于农田水利等建设。
10.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落实灌排工程运行维护经费财政补助政策。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探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大各级政府水利建设投入,落实和完善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农田水利资金政策,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加大征收力度。完善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征地补偿政策。谋划建设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和雨洪水资源化利用,启动实施全国抗旱规划,提高农业抗御水旱灾害能力。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建设总体规划,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建设标准,探索监管维护机制。
11.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对具备条件的项目,实施法人责任制和专员制,推行农业领域国家科技报告制度。明晰和保护财政资助科研成果产权,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发展农业科技成果托管中心和交易市场。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和技术集成推广力度,推动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支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以分子育种为重点的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开发,建设以农业物联网和精准装备为重点的农业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体系,推进以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兴产业技术研发,组织重大农业科技攻关。继续开展高产创建,加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和农民技术培训力度。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加强农用航空建设。将农业作为财政科技投入优先领域,引导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进入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高校在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中的作用。
12.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和农业机械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推进种业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流动,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推行种子企业委托经营制度,强化种子全程可追溯管理。加快推进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攻机插秧、机采棉、甘蔗机收等薄弱环节,实现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积极发展农机作业、维修、租赁等社会化服务,支持发展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
13.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着力加强促进农产品公平交易和提高流通效率的制度建设,加快制定全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规划,落实部门协调机制,加强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覆盖全国的市场流通网络建设,开展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点。健全大宗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体系。加快发展主产区大宗农产品现代化仓储物流设施,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支持产地小型农产品收集市场、集配中心建设。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创建,加快邮政系统服务“三农”综合平台建设。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启动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清除农产品市场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