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传染病知识培训计划
商丘仁和中医院
2018年传染病知识培训计划
为了更好的完成传染病信息报告和防治工作,2018年继续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季节性传染病、性病、急性弛缓性麻痹等知识培训,抓好季节性传染病、应急性突发事件(或传染性疾病)的诊疗方案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医务人员了解传染病的危害,明确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程序和重要性,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性病管理意识,高度重视本地区比较常见的传染病流行趋势,及时准确的做出诊断和治疗。根据各科室工作的特点,现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内容和课程安排。
一、培训对象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要覆盖各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和部分医技人员(检验科)。
二、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知识、季节性传染病防控知识及诊疗方案、性病的预防和急性弛缓性麻痹的诊疗知识等(附:传染病、性病知识培训课程安排表)。
1、传染病防治法
2、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版)
3、性传播性疾病基本知识
4、季节性传染病防控知识及诊疗方案
5、急性弛缓性麻痹诊疗知识
三、组织管理
按照统筹兼顾、分类分级培训、逐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全员培训工作。
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监督签到及考试,并对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及时解决培训中发现的问题。
商丘仁和中医院
2018.2.8
第二篇:传染病培训计划
新建县人民医院
2014 年全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计划
2014年我院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计划将要重点抓好甲型 H1N1 流感、艾滋病、肺结核(包括结核闭关归口管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流行、狂犬病、病毒性肝炎(重点为乙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型肝炎)不明原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对各级各类的医护人员、特别是感染科专业人员、要逐步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的培训模式逐步转变为长期性、制度化的培训模式。把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技能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岗位培训制度中管理,将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重点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各科室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培训工作的具体计划,提出具体培训措施。
一、培训目标通过培训,达到下列目标:
(一)使本院医务人员和各科疫情报告员掌握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包括不明原因肺炎)甲型H1N1流感、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狂犬病、手足病感等重点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医疗规范、流行病学知识、医疗关怀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技术,降低病死率,做好自身防护,杜绝院内感染。
(二)使本院卫生人员重点是感染性疾病科、输血科等专业人员,掌握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三)使本院卫生人员掌握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
二、培训对象 :全院所有医务人员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和传染病防治有关的专业知识。
(一)法规部分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 》、(1998-2010 年)、《医院感染管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5-2010)(试行)》、县《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市卫生局及疾控中心对传染病管理的相关文件要求等。
(二)专业部分
1.艾滋病、甲型 H1N1 流感、结核病、霍乱、鼠疫、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不明原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等防治现状,病源学和致病机理;
2.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诊断程序和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3.传染病相关疾病;传染病病人的医学管理模式;职业感染和职业防护;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和艾滋病等病人的医疗关怀;
4.传染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网络报告等相关知识。
5.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死亡医学证明书》的规范要求;
6.AFP病例监测的相关知识
四、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自学、参加专题讲座、培训班、研讨会、学术论坛、远程教育、发资料做试题等。培训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利用院内各种会议,适当安排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的内容,门、急诊科医生、和本院传染病主诊医生等直接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采取进修、集中培训等形式进行培训。
五、组织管理
按照统筹兼顾、分类指导、逐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全员培训工作。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方式,由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及防保科按标准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建立、健全培训档案,对培训情况进行登记,纳入当年继续医学教育和在职、在岗培训管理。2013 年全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结果等将按县、市卫生主管部门要求,与学分验证、在职培训、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执业注册等管理制度相衔接。各科在全员培训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加强组织与管理,及时解决培训中发现的问题。
医院防保科
第三篇:传染病培训计划
传染病防治培训学习计划
传染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安定的一种疾病。按照上级的要求和部署,及时建立并迅速全力以赴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我院结合实际情况,为了提高对全院人员对传染病方面的防治知识的高度重视和自我保护。特拟定2010年1月-------10月期间对全院医护人员和责任科室
进行培训,现计划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成立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和传染病技术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落实责任。
二、开展传染病防治业务培训工作,利用1月---3月期间由尹艳对全院业务人员进行传染病报告培训(对新调入和实习生做到单独培训)。对由经验丰富的业务院长(王洪芹)授课,上半年针对手足口病培训两次定于3月和4月,分两批进行学习手足口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消毒隔离、疫情处理等问题,对医护人员进行专题知识培训。加强科普宣传,提高群众卫生防病意识,在医院设立了传染病防治专栏,在门诊大厅制作专题宣传展板广泛宣传。
三、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设立发热门诊、实行预检分诊防止交叉感染。
针对业务培训内容,做为年终考核的内容。
第四篇:2013年传染病知识和技能培训计划
2015年中心医院
全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计划
我院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计划将要重点抓好甲型 H1N1 流感、艾滋病、肺结核、(包括结核病归口管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流行、狂犬病、病毒性肝炎、不明原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对各级各类的医护人员、特别是感染科专业人员、要逐步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的培训模式逐步转变为长期性、制度化的培训模式。把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技能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岗位培训制度中管理,将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重点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各科室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培训工作的具体计划,提出具体培训措施。
一、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达到下列目标:
(一)使本院医务人员和各科疫情报告员掌握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包括不明原因肺炎)甲型H1N1流感、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狂犬病、手足病感等重点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医疗规范、流行病学知识、医疗关怀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技术,降低病死率,做好自身防护,杜绝院内感染。
(二)使本院卫生人员重点是感染性疾病科、输血科等专业人员,掌握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三)使本院卫生人员掌握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
二、培训对象 :全院所有医务人员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和传染病防治有关的专业知识。
(一)法规部分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 》、(1998-2010 年)、《医院感染管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5-2010)(试行)》、县《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市卫生局及疾控中心对传染病管理的相关文件要求等。
(二)专业部分
1.传染病流行动态,诊断,治疗及疫情上报,传染病处置规范及处置流程。
2.重点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如:艾滋病、甲型 H1N1 流感、结核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不明原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等防治现状,病源学和致病机理。
3.传染病相关疾病;传染病病人的医学管理模式;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及处理。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和艾滋病等病人的医疗关怀。4.传染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网络报告等相关知识。
5.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死亡医学证明书》的规范要求; 6.AFP病例监测的相关知识
四、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自学、参加专题讲座、培训班、研讨会、学术论坛、远程教育、发资料做试题等。培训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利用院内各种会议,适当安排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的内容,门、急诊科医生、和本院传染病主诊医生等直接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采取进修、集中培训等形式进行培训。
五、组织管理
按照统筹兼顾、分类指导、逐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全员培训工作。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方式,由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按标准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建立、健全培训档案,对培训情况进行归档,纳入科室绩效管理。全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结果等将按县、市卫生主管部门要求,进行学分验证、各科在全员培训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加强组织与管理,及时解决培训中发现的问题。
中心医院 2015年1月
第五篇:传染病知识培训制度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制度
根据《关于开展全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的通知》的要求,在市疾控中心的指导下,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对全院医疗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一、培训内容:
1、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
2、重点传染病,即人感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病非典型肺炎、鼠疫、不明原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
3、常见传染病,如麻疹、手足口病、流感、肺结核等传染病的防治基本知识。
4、流行病学知识与病史采集技能;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疫情报告的要求;消毒、隔离、防护技术等。
二、培训方式:采取了集中培训、个人自学和书面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根据我院工作实际,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考试,授课医师为主治以上医师担任。并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登记。
三、培训人员:
1、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和有关院科领导要积极参加各种有关传染病知识培训,全面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及其规章制度。
2、对全院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两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
3、拒绝参加培训者按有关制度处置。
xx市中医医院
2014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