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法》习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4 23:54: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义务教育法》习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义务教育法》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义务教育法》习题及答案

《义务教育法》习题1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3.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及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4.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 均衡 发展。

5.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6.学校应当建立、健全 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7.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 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8.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 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9.国家鼓励教科书 循环使用。

10.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 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11.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 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 实施义务教育。

1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

13.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 ;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1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参与 教科书编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职责权限责令限期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15.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人民政府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二、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5分)1.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义务教育制度。(A)A.九年 B.十年 C.十一年 D.十二年 2.实施义务教育,不收。(C)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3.义务教育实行 领导,统筹规划实施,为主管理的体制。(A)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4.凡年满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 周岁。(C)A.

七、八 B.七、九 C.六、七 D.六、八 5.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 批准。(C)A.学校 B.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县级人民政府 C.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

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A)

A.人民政府 B.学校 C.监护人 D.基层性群众组织

7.学校 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B)A.可以 B.不得 C.特殊情况可以 D.经批准可以 8.校长由 依法聘任。(B)A.县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

D.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9.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 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B)A.相当于 B.不低于 C.略高于 D.略低于

10.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城市学校教师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工作。(D)

A.鼓励 B.支持 C.协调 D.鼓励和支持

11.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A)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学习12.县级以上 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B)A.教育行政部门 B.地方人民政府

C.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公安部门

13.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 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C)A.相当于 B.等于 C.高于 D.低于

14.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所收费用。(A)

A.责令退还 B.双倍退还 C.没收 D.追缴

1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 公办学校的性质。(C)A.变更 B.调整 C.改变或者变相改变 D.改变

三、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ABCD)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2.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 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ACD)A.执行法律法规情况 B.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C.教育教学质量 D.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

3.和 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CD)

A.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 4.协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AD)A.居民委员会 B.社会团体 C.街道办事处 D.村民委员会

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 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ACD)

A.视力残疾 B.肢体残疾 C.听力语言残疾 D.智力残疾 6.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ABC)A.初级职务 B.中级职务 C.高级职务 D.特级职务

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 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BCD)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8.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 和 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AC)A.农村地区学校 B.特殊教育学校 C.薄弱学校 D.民办学校 9.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或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和 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BCD)

A.教育行政部门 B.财政部门 C.价格行政部门 D.审计机关 10.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 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ABCD)A.教职工编制标准 B.工资标准C.学校建设标准 D.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四、简答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基本内涵?

答:第一、义务教育是公益性事业;第二、义务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第三、义务教育是由国家统一实施并且予以保障。

2.《义务教育法》关于教师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的规定? 答:《义务教育法》第29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3.促进义务教育法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第二,保障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第三,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4.《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对学校四种违法行为的规定? 答:

(一)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二)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三)违反本规定开除学生的;

(四)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5.《义务教育法》关于学校德育的规定和要求?

答:第一,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第二,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第三,把德育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活动当中;第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第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

五、论述题(15分)

结合实际,谈谈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对推动中小学依法治校的重要意义。

贯彻实施新《义务教育法》,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感悟法律条文背后的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也就是要学习好《义务教育法》释义。其二是按照法律要求,依法办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折不扣地执行法律。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制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第三要不断发展法律条文的内涵。针对学校现在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和瓶颈问题,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方法执行法律条文,根据各地方的不同情况来处理各种不同问题。如师生的多元化评价问题、素质教育与考试成绩的关系问题、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特长培养问题等。

贯彻实施新《义务教育法》,对学校来说应该把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放在首位,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也是当前学校建设的重要任务。学校应该敏锐的把握发展方向,重新理清办学思路和职责,在学法的基础上用好法,在增强依法办学意识的同时学会用法来保护学校的权益,促进学校的发展。

《义务教育法》习题2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6、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C),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D),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8、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C)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 B.生活补助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D.特殊奉献补助

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D)予以保障。A.国家 B.社会 C.学校 D.人民政府

10、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a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A),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1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1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1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B)。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1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A、三年 B、三至五年C、二年D、四年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1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18、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19、(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20、(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2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C)特征。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执行性

2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B)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2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D)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2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A)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2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A)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26.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D)来处罚。A、学校B、教育主管部门C、家长D、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2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C)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2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2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B)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3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B)承担责任。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3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A)。A、2006.9.1 B、2007.1.1 C、2007.9.1

32、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B)的建设。A、城市学校 B、薄弱学校 C、农村学校

33、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B)。

A、收学费,不收杂费B、不收学费、杂费C、不收书本费、杂费

34、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C)批准。A、地市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36、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C)。A、开除 B、批评教育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37、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C),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38、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C)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体罚 B、体罚、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39、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B)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 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A、兴趣小组 B、课外活动 C、自习

40、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A)。A、引咎辞职 B、受到党纪处罚 C、追究行政责任

41、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C)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A、填鸭式 B、题海式 C、启发式

42、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A),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A、寄宿制学校 B、全日制学校 C、小学初中一贯制学校

43、(B)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A、初中 B、普通学校 C、小学

44、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A、可以 B、不得 C、应当

4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C)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A、违纪 B、违法 C、严重不良行为

4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C)予以保障。A、家庭 B、学校 C、人民政府

47、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B)。

A、制度保障 B、安全保障 C、经费保障

48、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C)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A、低于 B、不低于 C、高于

49、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C)的平均工资水平。A、工人 B、医生 C、公务员

50、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C)财政经常性 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A、低于 B、不低于 C、高于

6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是(A)A、1986年B、1987年C、1988年D、1989年

62、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行助学金制度的 具体办法,由(A)级人民政府规定。A、省B、国家C、县D、市

64、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A、《学校理条例》 B、《教师法》 C、《教育法》 D、《劳动法》

66、中学、小学校园周围(A)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A、200米B、300米C、400米D、100米。

67、一名13岁的小学生未经父母同意,将一只价值500元的手表送给同学做生日礼物,其家长可以要求受赠的学生返还手表吗?(A)A、可以B、不可以。

68、金某(15周岁)在课间因小事与同学沈某发生争执,金某一拳击中沈某头部,致使沈某倒地,送医院不治死亡,问金某应当负刑事责任吗?(A)A、应负刑事责任B、不应负刑事责任。

69、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A)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A、初级B、一级C、二级D、讲师

70、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有(A)章六十三条。

A、八B、七C、六D、九

二、多选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A、教育方针 B、政策 C、法律法规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BCD)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3、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BCD)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ABC)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

A、身份证 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教材教法合格证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ACD)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A、宪法 B、教育法 C、劳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6、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AB),制定本法,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CD)来保障”。A、靠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制 D、靠制度

10、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BC)放在突出地位。A、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1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ABCD)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1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BCD)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1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AD)

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1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ABC)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1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BCD)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BCD)

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1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AB)

A、法定监护 B、指定监护 C、委托监护 D、代理监护

1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ABCD)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20、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以下何种处分?(ABD)

A、警告 B、记过 C、送劳动教养 D、开除学籍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ABCD)A、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B、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C、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D、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2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履行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和(ABCD)义务。

A、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B、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C、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D、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3、监护人的职责是(ABC)

A、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B、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的民事活动,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人发生争执时,代理其进行诉讼;C、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对被监护人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D、不管不问。

24、学生应该履行的义务有(ABCD)

A、遵守法律法规;B、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C、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D、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ABCD)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有合格的教师; C、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D、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26、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和(ABCD)权利。A、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B、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C、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D、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27、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在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办理程序上的规定是(ABC)A、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

B、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缓学的,应当附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C、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D、应当得到省一级教育部门的许可。

2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的要求是(ABCD)

A、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 规划,合理布局。B、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寄宿制小学设置可适当集中。

C、普通初级中学和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设置,应当根据人口分布状况和地理条件相对集中。

D、盲童学校(班)的设置,由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聋哑学校(班)和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班)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

29、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对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节应(ABC)

A、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B、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 C、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教育教育就行。3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CD)来保障”。A、靠教育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制 D、靠制度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学校应把智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2、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3、义务教育法规定禁止任何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招收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未成法

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5、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6、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执行。(√)

7、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

8、教科书审查人员,可以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不得参与

9、现有一名13周岁的男孩,为中国籍新加坡人,他不享有义务教育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享有

10、如果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学校可以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1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2、《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 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

1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14.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v)

15、《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 8 小时,小学不超过 6 小时。(√)

16、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7、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8、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9、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0、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21、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22、《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23、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24、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5、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在征得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对不听话的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

26、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罚款等强制措施,督促其履行责任。(╳)批评教育,限期改正

28、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必须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具体

30、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32、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可以不进行义务教育。(╳)

3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公办学校性质。(╳)

34、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35、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

36、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

37、国家不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鼓励

38、未经审定的教科书,可以出版、选用。(╳)

39、义务教育经费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用于义务教育;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不得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v)

40、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收杂费的实施步骤,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规定。(╳)

4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教育行政部门

44、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承担,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

45、义务教育法于1998年9月重新修订。(╳)2006.6.2修订9 9.1执行

46、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v)

47、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 业务、心理素质。(√)

48、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9、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公正。(√)

49、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精神、准确。(√)50、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品质。(√)

51、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5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53、《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54、《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v

55、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59、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60、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情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61、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62、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63、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64、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65、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67、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68、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69、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70、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

7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7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年限是九年制义务教育。(√)73、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7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75、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76、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少年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承担“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77、国务院基础教育改革合发展决定讲教育工作中的“两基”的含义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79、2005年起,对农村义务教育段家庭贫困的学生实施的“两免一补”的内容是免收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80、我国现行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五部宪法,1982年颁布的。(╳)81、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是生命健康权。(v)8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83、我国监护人的设立有法定监护、委托监护和指定监护三种方式。(√)8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满18 岁 可以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85、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0岁以上

86、初二学生陈某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陈某在刑罚执行期间还可以继续接受义务教育。(√)87、初中学生李某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限徒刑1年缓刑3年,李某可以回校继续读书。(√)8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由国家教委制定的,于1993年 3月14日实施的。(╳)89、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90、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学费。(╳)91、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92、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93、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94、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制定、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95、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96、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97、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 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98、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99、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杂费。(√)

四、简答题

1、《义务教育法》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的要求是什么? 答:《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四条: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义务教育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如何对待学生? 答:《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3、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在义务教育教育教学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4、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基本责任是什么? 答: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

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德育在义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是什么? 答:《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6、对义务教育的教科书有何要求?

答:教科书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编写,内容力求精简,精选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经济实用,保证质量。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不得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出版、选用。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五、案例分析

1、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继续上课。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后来发展为没办法正常坐着上课。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要长期治疗。对这起事故,谁应该担负责任?

学生陈某负主要责任,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学校负有管理失职责任,负次要责任,应进行相应赔偿。

2、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3名十四至十六周岁少年抢劫一案前,将开庭时间、地点、被告人姓名等进行公告并允许公民旁听。这种做法符合法律规定吗?

不符合。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3、小学生张某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任课老师罚站一节课,老师这样做可以吗?

不可以,学校教职员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儿童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4、两名中学生星期天在居民区空地上踢足球,在争球时,不慎将球踢到邻居阳台上,不仅造 成阳台玻璃破碎,而且使阳台一名儿童被玻璃划伤。问:邻居财产损失及人身被伤害的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

由两名学生的家长(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有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5、某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这样报道:“今天上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入室盗窃案,2名犯罪嫌疑人是我市南山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李××、赵××并将2人接受警察讯问的正面图像一同播放。电视新闻这样报道可以吗?

不可以。根据《预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罪犯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6、某中学高一年级2名学生因盗窃一辆摩托车而被刑事拘留,学校因此立即作出取消这2名学生学籍的处分决定,学校的处分决定正确吗?

不正确,对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7、小明(13岁)在父母离婚后,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其父对小明仍有教育义务吗?为什么? 有,父母不得因离异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

8、初二学生郭某偷了同学的饭菜票被发现,在以后的学校、班级活动中,郭某虽有心参加,都被班主任拒之门外,郭某数学成绩是班级最好的,省是数学竞赛,郭某报名参加,且取得全校选拔赛第一名,但学校以郭某有过偷窃的不良行为,不让郭某代表学校参加竞赛。请问学校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

不合法。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不得歧视。

9、小芳的家住在农村,在村里的小学上五年级。一天,爸爸突然对她说:”明天你不要去上学了,到小卖部给你妈帮忙吧,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小芳听了后,伤心地哭了。她想念书,她舍不得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但是,她又不能不听爸爸的话,只好不去学校读书了。老师了解到小芳的情况后,找到了小芳的爸爸,劝他让小芳继续上学。小芳爸爸说:”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读书多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让她在家里干点活呢。再说了小芳是我的女儿,让不让她上学得由我说了算。“请问:小芳爸爸的说法对吗?小芳的爸爸都违反了哪些规定?

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让孩子上学接受教育是法律规定的父母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且法律规定,女孩和男孩享有平等的权利,不能歧视女孩。小芳的爸爸让小芳中途辍学的行为是违法的。听了老师的话应当让小芳赶快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如果不改正的话,当地政府应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他送小芳返回学校上学。另外,为保护儿童受教育权利,国家还禁止工厂、商店、个体户等雇用不满16周岁的儿童。

10、王力是一个15 岁的初中生,她总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就想到一家餐馆去打工赚钱,可是,她又听别人说,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是不允许被雇用的。请问,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为什么?

后一观点是正确的。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3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所以,王力还暂时不能去打工。如果她还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那么她就应该继续她的学校生活;如果她已经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并且不想继续升学,那么,她可以参加一些国 家和社会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年满16周岁以后的就业做准备。

11、涛涛爱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他又在课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老师非常生气,对涛涛说:”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你再来上课。“涛涛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涛涛送回教室。事后,校长把涛涛的班主任老师找去,提出了批评。请回答:你认为校长批评的对吗?班主任和涛涛同学应该怎样做呢?

对。学校是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地方,为了保护中小学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法律还专门规定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随便开除学生。教育和帮助有缺点的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校、老师应当对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改正错误、健康成长。

这位班主任应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经过的教育,涛涛也应当认识到自己仅违反了学校纪律,而且在课堂上随便说话,也影响了别的同学听,实际上侵犯了其他同学受教育的权利。

12、波波很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一天,波波又没做作业,班主任张老师很生气,放学后把他单独留在教室里补作业。这时,张老师突然想起家里有事要办。看见波波还没有补完作业,张老师说:”补完作业才能回家,我一会儿回来检查“。为防止波波自己偷偷跑了,临走时张老师把教室的门上了锁。由于家里的事很多,后来张老师就把波波的事忘了。天越来越晚,波波一个人在教室里越来越害怕。他想出去,但是门被锁上了,窗户上有铁栏杆。他拼命地大喊,但学校里的人都走了,没人听得见。波波急得大哭了起来,天很晚了,波波的爸爸才找到学校,当他和张老师一起打开教室门的时候,波波的嗓子已经哭哑了,请问张老师的做法对吗?

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少年儿童的人身自由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其他任何组织、个人都没有权利剥夺、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张老师的行为实际上已经构成了非法拘禁,只是因为情节比较轻微,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以通过道歉的方式弥补,否则的话,非法拘禁他人要负刑事责任的。

13、王洋是某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成绩一直不好。在数学课上他不认真听讲,所以老师经常在课堂上用教鞭抽打他。因此,王洋一想到数学课,就感到害怕。请问: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位数学老师?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由此可见,教师也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如果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上课不认真听讲而体罚王洋,无疑会对他的身心健康构成很大的伤害,影响他健全人格的形成,因而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对于老师违法行为,王洋可以通过他的监护人或者学校领导,要求教师纠正其体罚学生的错误做法。如果老师坚持不改的话,也可以要求对其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学生自己的合法权益。

14、强强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因智力发育得较晚,尽管学习很努力,但成绩却总是很差。一次考试,他又考了全班的最后一名。班主任教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强强说:”你怎么那么笨,多简单的题呀还答不对,你是不是长了猪脑子啊!“同学们哄堂大笑。下课了。好几个同学围着强强叫”猪脑子“。强强羞愧极了,回家大哭了一场,说什么也不愿意再上学了。强强的父母问明原因,找到学校。校长在弄清楚情况后,严肃地批评了强强的班主任,要求他在班上给强强道歉,并教育全班同学要互相尊重,不能取笑强强。请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侵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荣誉。

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还不健全,因此,要更加尊重他们的人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在这件事中,强强班主任的行为已经对强强的人格构成了侵害,是一种违法行为。因为情节比较轻微,可以用赔礼道歉的方式弥补。如果情节恶劣,严重侮辱强强人格,还要负刑事责任或者民事责任

15、小学三年级有个小姑娘叫扬扬。两年前扬扬的爸爸妈妈离了婚,扬扬与妈妈生活在一起,两年来扬扬的爸爸从不来看望扬扬,也不给扬扬抚养费。前不久,扬扬的妈妈下岗了,一个月只有300元生活费,家里生活很困难,扬扬的妈妈想让扬扬辍学,你认为扬扬该怎么办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6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按照这些法律规定,尽管扬扬的爸爸妈妈已经离婚了,但扬扬和她爸爸之间的父女关系是改变不了的,扬扬的爸爸仍然有抚养扬扬的义务,必须负担扬扬义务教育的费用,并把扬扬抚养成人。扬扬的爸爸如果不给抚养费,扬扬可以请妈妈代她去法院告爸爸,法律会帮助扬扬的。

16、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 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请问:该案例中是否有违法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违法主体是谁?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1)有违法行为。(2)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第三款规定”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对义务教育分别家庭和社会方面做了法律保障。《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3)李某及个体户。(4)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执照。

17、“春蕾计划”是哪年开始实施的?其主要目的是什以?

为维护女童的受教育权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1994年,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积金会联合发起并组织实施的。它意在救助贫困地区失、辍学女童重返校园完成学业。

《义务教育法》习题3及后附答案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16.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7.《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8.《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9.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

(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20.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

()的标志。

21.《刑法》是规范有关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2.《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

小时,小学不超过

小时。23.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

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24.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25.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

检查一次。26.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 权利和义务27.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

28.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不得随意开除学生。29.《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

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0.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

执行。3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

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32.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的原则。

3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

****年**月**日正式施行。34.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

35.权利是以

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益。

二、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A、三年 B、三至五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 _起开始施行.()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之日起开始实施。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8、国家实行()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9、()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10、()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1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

A、优益性

B、强制性

C、单方性

D、执行性

1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1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1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1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

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16.“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的规定。A、《教育法》

B、《山东省实施〈教师法〉办法》

C、《教师法》

D、《青岛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1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1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1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2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单选题答案

1、B

2、A

3、A

4、B

5、B

6、B

7、B

8、A

9、A 10 A 11.B 12.B13.D14.A15.A16.D17.C18.B19.B20.B

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A.16周岁 B.18周岁 C.20周岁

2、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的权利。

A.初级教育 B.基础教育 C.义务教育

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周岁 B.16周岁 C.12周岁

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法律手段 B.强制手段 C.自力救济手段

5、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监护人()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A.可以 B.不得 C.不应

6、营业性歌舞厅、酒吧、网吧等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B.小学生禁止进入 C.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

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A.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B.不承担责任 C.视情况而定

8、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

A.合理 B.合法 C.不合法

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引导、教唆、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卖淫的,应依法()。

A.处罚 B.从重处罚 C.加重处罚

1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A.发育、成长 B.安全、健康 C.生活、教育

1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应该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A.父母 B.家庭 C.监护人

1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不得对未成年人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A.个人志愿 B.人格尊严 C.人身自由

13、小明(15岁)的父母离婚时,法院判决其随母生活,其父以法院判决为由,对其不管不问。其父的这种行为违反()。A.未成年人保护法 B.婚姻法 C.教育法

14、某初级中学为追求升学率,将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除名,该中学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

A.人格尊严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15、小张(15岁)的父亲经常在家吸烟,小张也常模仿吸几口,父亲未加制止,小张的父亲做法是否合法?()A.不违法 B.违法 C.家庭内部问题,法律不予过问

16、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A.自由、尊严 B.人身、财产 C.成长、健康

17、如果发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

A.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B.国家机关 C.任何组织或个人

18、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A.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 B.简陋的 C.临时修建的

1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

A.智力、纪律 B.体质、美育 C.体质、智力

2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未成年人。

A.学习成绩差的 B.有残疾的 C.生活能力差的

21、某小学组织学生到公园春游,公园()按成年人标准对学生收取门票。A.可以 B.不可以 C.根据公园制定的规则

2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A.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 B.中央国家机关 C.地方各级国家机关

23、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

A.职业教育 B.青春期教育 C.特长教育

2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A.监护职责和扶养义务 B.监护职责和照管职责 C.抚养义务和培养义务

25、对离家出走且无法查明其父母或监护人的未成年人由()机构收容教育。A.居委会 B.工读学校 C.儿童福利机构

26、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的(),并可以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A.年龄因素 B.智力因素 C.身心特点

27、离婚双方因抚养未成年子女发生争执,达不成协议时,应当根据()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判决。

A.保障子女权益 B.有利于女方 C.尊重未成年子女的意愿

28、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开拆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开拆。A.其班主任老师代 B.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 C.未成年人自己

29、中学生王某偶然得知同学李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学中广而告之,王某的做法侵犯了李某的()。

A.隐私权 B.人格尊严 C.人身安全

30、工读学校的教职员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送入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应当()。

A.比一般学生更为严格管教、约束其行为 B.关心、爱护、尊重、不得歧视、厌弃 C.不必管教、约束,任其发展

1-5.BCBAB 6-10.AACBB 11-15.BBACB 16-20.BCACB 21-25.AABAC 26-30.CABAB

三、双选题

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学费 B.杂费 C.书费 D.住宿费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 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 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A、耐心 B、个性 C、平等 D、个体差异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来保障“。()A、靠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制 D、靠制度

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A、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6、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A、教育方针 B、政策 C、法律法规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7、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8、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9、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A、身份证 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教材教法合格证

10、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宪法 B、教育法 C、劳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1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1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1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1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1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1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

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1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A、法定监护

B、指定监护

C、委托监护

D、代理监护

1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20.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以下何种处分?()

A、警告

B、记过

C、送劳动教养

D、开除学

21、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四有”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其中“四有”的具体内容是()。有理想 B.有文化 C.有纪律 D.有道德

22、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提倡“五爱”公德,“五爱”的具体内容是()。(1)爱祖国(2)爱中国共产党(3)爱人民(4)爱劳动(5)爱科学(6)爱社会主义 A.(1)(2)B.(3)(4)C.(6)(1)D.(5)(4)

23、对出版专门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等出版物,国家给予扶持。A.图书 B.报刊 C.电影 D.音像制品

24、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人们可以做的是()。

A.聊天 B.吸烟 C.停留 D.酗酒

25、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不受歧视。

A.考试 B.复学 C.升学 D.就业

26、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 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A.集会 B.文化娱乐 C.社会实践 D.游行

27、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送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工读学校应当对其进行()。A.思想教育 B.文化教育 C.劳动技术教育 D.职业教育

28、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A.完善 B.建立 C.改善 D.促进

29、任何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不得安排其从事()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A.过重 B.有毒 C.有害 D. 过多

30、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也不公开审理。A.一律 B.一般 C.通常 D.应该

3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A)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的设置规划的;(B)学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的;

(C)未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并及时维修、改造的;(D)未依照本法规定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

3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A)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B)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的。(C)不必要收费的(D)私自增加教师工资的

33.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D)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3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价格行政部门和审计机关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B)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C)根据教育法规收费的.(D)组织教师会餐收费的.35.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BCD(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D)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3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ABC(A)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B)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

(C)出版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的。(D)推荐学生买课外辅导书的.37.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收杂费的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38.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适用义务教育法。多选题答案

1.AB2.AB3.CD4.CD5.BC6.ABCD7.BCD8.BCD9.ABC10.ACD11.ABCD12.ABCD13.AD 14.ABC 15.BCD 16.BC 17.ABCD 18.AB 19.ABCD 20.ABD 21.ABCD 22.BCD 23.ABD 24.AC 25.BCD 26.ABC 27.ABCD 28.BC 29.ABC 30.AB 31.ABCD 32.AB 33.ABCD 34.AB

三、判断

41、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42、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承担责任。()

43、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

44、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45、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6、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发明创造和荣誉权不受侵犯。()

4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主、教育为辅的原则。()

48、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少年犯管教所,应当尊重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49、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其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或者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50、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四、问答题(本题10分)

51、你知道哪些场所应向中小学生优惠开放?请说出至少五种场所。(5分)答.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体育场、公园、科技馆、动物园、影剧院

52、国家鼓励哪些单位和作家、科学家、艺术家及其他公民,创作或者提供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作品。请说出至少四个单位。(5分)答 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艺 本卷答案

41-45.√×√√√ 46-50.××√√×

一、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1986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九年制义务教育。)

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6、义务教育法在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是如何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7、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上是如何规定的?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8、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是如何规定的?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9、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共几个阶段?都是什么?(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10、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谁确定?(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哪些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2、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13、义务教育法规定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审订教科书的根据? 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14、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哪一级政府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5、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6、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社会力量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采取什么政策?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举办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各类学校。)

17、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对义务教育是怎么保护的? 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必须包括相应的义务教育设施。

18、义务教育法对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收费是怎么规定的?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

19、义务教育法规定,谁承担“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

适龄少年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20、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谁申请?由谁批准?

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21义务教育法对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是如何规定的?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

22、义务教育法对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是如何规定的? 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

23、义务教育法对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24、义务教育法对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有何特殊规定? 国家对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予以补助。

25、义务教育法对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

26、义务教育法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有何特殊规定? 国家在师资、财政等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27、义务教育法对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有何要求?

(1)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加速培养、培训师资,有计划地实现小学教师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水平,初级中等学校的教师具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上水平。(2)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师范院校毕业生必须按照规定从事教育工作。

(3)国家鼓励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生,忠于职责。

28、义务教育法对教师的权利是如何保护的?

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国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

29、义务教育法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责任是如何要求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30、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采用什么处罚措施? 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

31、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采用什么处罚措施? 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32、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经费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3、义务教育法对保障义务教育教学秩序是如何规定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4、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

35、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在宗教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活动。

36、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由谁制定的?什么时间实施的? 原国家教委制定的,于1992年3月14日实施的。

37、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哪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3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是如何确定?

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

39、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是如何具体确定的?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4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承担实施义务教育任务的机构有那些? 地方人民政府设置或者批准设置的全日制小学,全日制普通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种形式的简易小学或者教学点(班或者组),盲童学校,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班),工读学校等。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等单位,应当保证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上述单位自行实施义务教育教学工作,需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41、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实施义务教育,应当具备那些基本条件?(1)与适龄儿童、少年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

(2)具有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和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要求的师资来源;

(3)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能够按照规定标准逐步配置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其他办学单位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改善实施义务教育的条件。

42、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直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有困难、需要分两步实施的,应如何办理?

直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有困难、需要分两步实施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报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或者依照地方性法规规定办理。

43、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哪个部门最迟在新学年开始前十五天,将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入学通知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由当地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

44、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谁必须按照通知要求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45、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在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办理程序上是如何规定的?(1)、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

(2)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缓学的,应当附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3)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

46、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送其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的,以及其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辍学的如何处理?

在城市由市或者市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使其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

47、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如何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 经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申请借读。借读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以其户籍所在地的规定为准。

4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的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标志是什么?

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由学校发给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受完当地规定年限义务教育获得的毕业证书或者结业证书,可视为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

49、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学业成绩优异而提前达到与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相应的初等教育或者初级中等教育毕业程度的,可否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可以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50、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什么费用?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

51、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费用标准和具体办法,谁提出方案?谁批准?其他单位是否有权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和向学生乱收费用?

收取杂费的标准和具体办法,由省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他行政机关和学校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不得向学生乱收费用。

52、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不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53、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享受助学金的贫困学生是指那些学生?

初级中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困难地区、边远地区的小学及其他寄宿小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54、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行助学金制度的具体办法,由哪级人民政府规定? 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55、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对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是什么?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必须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5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57、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答:《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17.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58.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59.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制定、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60.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61.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鼓励按照国家有关基金会管理的规定设立义务教育基金。

57.简述“两个务必”的具体内容。

58.简述我国教育基本制度

59.教师聘任制度的内涵是什么?

60.简述《预防未成人防罪法》的立法目的。

61.《临泽县教育局二00四年工作要点》中“十大重点”工作是什么?

62.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应遵循什么原则? 1.法的要素有哪些答1)法律规则;(2)法律原则;(3)法律概念.2.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所保护的知识产权有哪几种答: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3.什么是行政复议答: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利益,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机关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行动.4.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哪些法律关系答:⑴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⑵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⑶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⑷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5.简要回答学校的法定义务答1)遵守法律,法规.(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情况提供便利.(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监督.6.简要回答教师的法定权利.答:⑴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⑵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⑷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⑸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⑹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30

第二篇:《教育法通论》习题及答案

《教育法通论》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下列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在我国没有出现过的是(C)A.校长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集体负责制

D.党委负责制 B.行政诉讼 D.劳动调解 C.教授委员会制

A.民事诉讼

2、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不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D)C.教育行政复议

式作出,并送达

3、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的方(D)

B.所在学院 D.受处分学生本人

(C)

B.实行产教结合的原则 D.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原则 B.终身不可以申请 D.1年以后可以申请

D.2006年 D.公共性 A.校长会议

C.该学生的监护人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职业教育实施原则的是 A.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

C.与其他教育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A.3年以后可以申请

C.5 年以后可以申请

A.2002年

A.强制性 分的情形?

5、按照我国教师法的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人,可以再次申请数师资格的期限是(C)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的时间是(A)

B.2000年 B.义务性

C.1996年 C.全面性

7、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特征?(B)

8、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属于可以对学生给予开除学籍处(A)

A.与多个学生谈恋爱,经过批评教育仍然没有收敛,影响恶劣 B.多次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经教育不改的 C.找人代替自己参加学位英语考试

D.考试作弊被监考老师当场发现后,将监考老师殴打导致重伤

9、下列哪一个程序形式不属于行政复议程序?(B)A.受理

校应当(C)

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侵权行为(P222)

B.颁发毕业证书 D.颁发结业证书 B.裁判

C.决定

D.审理

10、某高校一名大学生大

一、大二两年成绩优秀,大学三年级时因病退学,对于该学生,学

是指行政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直接或间接剥夺其他主体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使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

2、事后救济原则(P225)

事后救济原则是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教育权法律救济行为均发生于教育实体法所赋予的权利遭到侵害之后。只有侵害教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受害的当事人才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法律救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

3、依法治教原则(P21)

依法治教原则是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现代法治原则在教育法律制度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运用,它要求教育法律成为社会教育关系的基本调整体系,实现教育法对社会教育关系的全面控制和调整,确立教育法在教育领域的至上权威,使教育法律规范成为规制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

4、产教结合原则(P149)

产教结合原则是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之一,其含义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与经济部门、产业界、用人单位等建立紧密的联系与协作。

5、行政复议(P234)

所谓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P99)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承担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任务。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又一个重要任务。

2、简述我国高等教育法渊源的特点。(P27)

教育规范性文件是有权制定教育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授权机关制定和发布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教育规范性文件中规定社会主体的教育性的权利和义务,规定社会主体在教育方面的普遍行为规则或行为模式。

教育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等教育法的适用和执行主体进行个别性教育法律调整的法律规范依据,是个别教育调整行为及其结果的法律效力的来源和根据。

3、简述我国教育法与政策的关系。(P36-37)

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我国教育法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对教育法具有指导作用。

教育法是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具体的教育政策应当符合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要求。

4、简述教师权利与义务的特点。(P72)

首先,教师的权利,往往也就是另一方的义务,反之亦然。其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相对性特征。

再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转换性特征,教师行驶权利过度,可能会带来相应的义务。最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发生的,教师在取得权利的同时,也就应承担相应的义务。

5、简述法律救济及其基本特征。(P223)

法律救济的基本含义:一是指为权利受到损害的受害者提供法律上的补偿,使受害者的权利得到恢复和补救;二是指通过救济受害者,使被扭曲、破坏了的社会关系得以矫正和恢复,从而使个别的法律主体仍然可以在恢复正常的法律关系中正当地享受权利。

基本特征:法律救济具有事后性、权利性、恢复性与弥补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试述行政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P242-243)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基本原则:

一般诉讼共同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诉讼活动进行监督的原则。

行政诉讼法的特殊原则:

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所谓合法性审查是指人们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只能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指具体行政行为不因当事人起诉而停止执行。该原则存在例外情况。被告负责举证责任原则。在行政诉讼中法律特别规定举证责任由被告承担,被告应当证明其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不适用调解原则。该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以调解作为审理和结案的方式。

五、案例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某高校本科生A在大学一年级时就因多次旷课而受到警告处分,后又多次违反学校有关宿舍管理规定,受到记过处分。2012年6月15日,A在参加期末考试期间,被当场发现作弊行为。该高校为了严肃校纪校风,稳定校园教育教学秩序,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决定给予A留校察看的处分。6月16日,该校通过A所在学院将学校的处分意见口头通知了A本人。A觉得很突然,表示不服该处分决定,想要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按照我国现行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体制主要由哪些制度构成?

(P227)

由以下各项制度构成:教师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

2.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该高校在给予A留校察看处分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合法的地方?(P123)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56条规定:“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案例中未涉及。

58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案例中处分意见是口头通知学生本人的。

3.如果A某不服学校的处分决定,他应当在几天内向该校学生申诉委员会提出申诉?该委员会应当由哪些人组成?(P124)5个工作日内。

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教育法通论》习题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下列哪一个程序形式属于行政复议程序的一种?(A)A.受理 B.裁判 C.备案 D.复核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所有的课程,其他课程都合格,但是毕业前出国工作,在规定期限内无法回学校参加答辩。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D)

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毕业证书 C.颁发肆业证书 D.颁发结业证书

3.根据义务教育法,下列表述中哪一种准确地定位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B)A.国家教育 B.国民教育 C.普惠教育 D.免费教育

4.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A)A.学徒培训 B.下岗培训 C.普法培训 D.待岗培训 5.按照我国教育申诉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申诉的管辖形式的是(C)A.选择管辖 B.隶属管辖 C.级别管辖 D.移送管辖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与公办教育事业的关系是(C)

A.民办教育事业优先于公办教育事业 B.公办教育事业优先于民办教育事业

C.公办教育事业与民办教育事业平等 D.缺乏相关的规定 7.下列管辖方式中,属于我国教育行政诉讼管辖形式的是(A)

A.地域管辖 B.上级管辖 C.本级管辖 D.特殊管辖

8.按照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属于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类?(D)

A.开除学籍 B.记过 C.留校察看 D.禁止答辩 9.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C)

A.校长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集体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党委负责制

10.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不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A)A.集体上访 B.行政诉讼 C.教师和学生申诉 D.教育行政复议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20分。1.法律责任(P57)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以违法行为为前提,要求行为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是国家依据法律标准对违法行为人进行的否定性评价。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违宪法律责任。

2.行政复议(P234)

所谓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

3.教育法(P18)

教育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拥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学位(P102)

学位是衡量高等教育各层次专门人才的学术水平的等级称号。学位制度的实践有利于促进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促进专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我国的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

5.学生申诉制度(P233)

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决定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作出处理的制度。具有法定性、专门性和非诉讼性的特点。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6 分,共30分。

1.简述教育法律体系的概念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基本构成。(P31、32)

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系统。

基本构成:教育根本法、教育基本法、教育主体法、学前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教学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法、教育行政法。

2.简述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P225)基本原则:

事后救济原则 只有侵害教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受害的当事人才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法律救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

救济主体法定的原则 受害人的权利救济请求也只能向法定的国家机关提起,即只有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才有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权力,才能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正当程序原则 指法定的国家机关在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

3.简述我国高等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P106)

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设立章程;拥有相应数量的合格的教师;拥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4.简述我国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P235)

合法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准确性原则、便民性原则

5.简述法律救济的基本含义。(P223)

法律救济的基本含义:一是指为权利受到损害的受害者提供法律上的补偿,使受害者的权利得到恢复和补救;二是指通过救济受害者,使被扭曲、破坏了的社会关系得以矫正和恢复,从而使个别的法律主体仍然可以在恢复正常的法律关系中正当地享受权利。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5分。试述教育法治化的基本要求。(P12)

教育法治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

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教育的法治化就是将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与治理建立在民主、理性的法律规则之上,教育领域的任何主体的任何活动都要严格依法进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和阻碍;同时法律保障公民、组织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

1、主体合法。凡是参与教育领域活动的国家机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其主体资格要有法律的明确授予。

2、内容合法。教育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的内容,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或其他活动内容,都应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3、程序合法。教育法制化不仅要求各个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活动内容合法,同时还要求这些活动应遵循法定的程序要求。尤其是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和各级各类学校,更应该按照法定的程序从事相应的教育管理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做到程序公开、程序透明、程序自治,不能随意简化程序,随意组合程序或放弃程序。

4、救济有道。党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遭到不法侵害时,国家要能为受害主体提供相应的权利救济渠道,以惩罚不法者的教育侵权行为,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保障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因教育法制化要求有完整的教育权法律救济体制。

教育法治化必然要求进行教育法制建设。教育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发至建设和依法治国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教的必由之路。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立法、教育行政执法、教育司法、教育法制监督等方面。

教育立法。依法治教的前提是在教育领域有法可依。教育行政执法。在教育领域要求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教育司法。其主要活动是惩治不法的教育侵权行为,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救济的渠道,维护和保障各种教育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

教育法制监督。是教育法治化中期保障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加强教育法制监督,才能保证依法治教有效进行。

五、案例题:本大题共3小 题,每小题5 分,共15分。

某校研究生论文答辩前夕,学校接到举报,揭发某学院研究生A某读研期间发表的三篇学术论文均存在严重的抄袭情况。学校接到举报以后,立即组织专家组对A某的三篇论文进行审查,发现举报情况属实。经校研究生院与A某所在学院领导及A某的指导老师共同商量,决定对A某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惩戒,给予A某留校察看的处分,并取消A某当年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2 天以后,学校在学校公告栏中张贴了对A 某留校察看和取消当年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的处分决定,其上盖有学校研究生院的公章。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A 某对该处分决定不服,想要提出申诉,高校应当成立何种机构,该机构应当由哪些人组成?(P124)

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该机构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2.高校相关机构在接到学生申诉之日起多少天内必须作出结论并告知申诉人?(P124)15个工作日内

3.如果A某在申诉后,仍然不服学校相关机构的决定,按照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他还有哪几种权利救济方式可以选择?

行政复议 所谓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

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教育法通论》习题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是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类?(A)

A.扣缴毕业证书 B.记过 C.留校察看 D.开除学籍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所有的课程,其他课程都合格,只有毕业论文答辩不合格。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B)

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结业证书

C.颁发辩业证书 D.颁发毕业证书

D.集体上访 3.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A)A.教师和学生申诉 B.权利诉讼 C.司法调解 A.选择管辖 4.下列_______不是我国教育行政诉讼管辖形式的一种。(A)

B.级别管辖 C.移送管辖 D.指定管辖

D.待岗培训 5.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D)A学徒培训 B.转岗培训 C.适岗培训

6.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是(B)A.与公办教育相比、属于从属地位 B.与公办教育具有平等法律地位 C.公办教育属于行政部门、民办教育属于企业单位 D.目前还不能确定 7.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从_________年开始的。(C)A.1961 B.1976 C.1989 A.选择管辖

D.1995 8.按照我国教育教育申述制度的规定,下列____不是我国教育申述的管辖形式。(B)

B.级别管辖 C.隶属管辖 D.移送管辖

B.强制基础教育

C.强制国民教育

D.强制免费教育 9.根据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是一种(C)A.强制国家教育

10.下列哪一个程序属于行政复议程序的一种?(D)A.复核 B.裁判 C.备案

D.受理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法律责任(P57)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以违法行为为前提,要求行为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是国家依据法律标准对违法行为人进行的否定性评价。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违宪法律责任。

2.教师申诉制度(P230)

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3.教育法治化(P11)

教育法治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教育的法治化就是将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与治理建立在民主、理性的法律规则之上,教育领域的任何主体的任何活动都要严格依法进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和阻碍;同时法律保障公民、组织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

4.教育法律救济(P223)

所谓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即是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受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能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5.学业证书(P46)

学业证书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在该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正式注册并完成了相关学业的受教育者颁发的,证明其完成学业情况的凭证。它是用人单位衡量持有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依据。分为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权利。(P115-116)

高等学校教师享有教育法和教师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外,还享有:享有必须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权利。参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的权利。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权利。接受公正考核的权利。

2.简述我国教育申诉制度及其基本特点。(P228、228-229)

所谓教育申诉制度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的影响其利益的处理决定不服,或者在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法行使申诉权,向法定的国家机关申明不服、申诉理由、请求复查或重新处理的一项法律制度。

基本特点:教育申诉制度由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两部分组成。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正式的法律救济制度。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申诉制度。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非诉讼意义

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3.简述我国行政复议的管辖及其方式。(P238、238-239)

行政复议的管辖是确定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权限和分工的制度。分为上级管辖、本级管辖、特殊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

4.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基本原则。(P207-209)

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平等原则、鼓励保护原则、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原则。

5.简述建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P142-143)

实施有计划、有重点的教育分流的原则;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原则;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互相沟通、协调发展的原则(依据开放性原则,相互沟通,具备兼容性;教学内容、方法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建立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和相互选拔、相互吸纳人才的有效机制,为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沟通还体现在教育整体结构的调整方面。)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试述行政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P242、243)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基本原则:

一般诉讼共同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诉讼活动进行监督的原则。

行政诉讼法的特殊原则:

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所谓合法性审查是指人们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只能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指具体行政行为不因当事人起诉而停止执行。该原则存在例外情况。被告负责举证责任原则。在行政诉讼中法律特别规定举证责任由被告承担,被告应当证明其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不适用调解原则。该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以调解作为审理和结案的方式。

五、案例题:本大题共1题,共15分。

2010年上半年,某高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期间,省教育厅领导带领相关人员检查巡视该高校四级英语考试监考工作。在巡查时发现,某班级考场内学生A某的座位上坐着的考生并不是A本人,于是检查团人员告知监考老师,责成监考老师收缴其试卷,当场在试卷上注明“作弊”字样。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试卷与作弊情况一起密封上交教务处,同时通知学生A某所在院系相关负责人。经过学院调查证实,该代考考生系学生A某通过网络请来的其他高校的学生B某。教育厅领导

对此事非常重视,批评了该学校相关领导,责成他们严肃考试纪律,狠抓考试风气,对该事件要严肃处理。该校教务处会同学工处和学院部分领导随即研究决定开除A某学籍,以儆效尤。2天以后,学校在各院系醒目处以及学生活动场所、食堂和学校公告栏中张贴了对A某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并由学院通知A某7日内离开学校,其上盖有学校教务处和学工处的公章。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按照200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A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可以开除学籍的理由?学校对学生做出开除学籍处分,需要哪个机构讨论决定?(P123)

构成。需要校长会议讨论决定。

2.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该学生如果不服,在决定送达其本人之日起多少天内可以提出申诉?

5个工作日内

3.如果学生要提出申诉,高校应当成立何种机构,该机构应当由哪些人组成?(P124)

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该机构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4.高校相关机构在接到学生申诉之日起多少天内必须作出结论并告知申诉人? 15个工作日内

5.如果该学生不服,按照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他有哪几种权利救济方式可以选择? 行政复议 所谓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

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教育法通论》习题4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案格内。否则不能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是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类?(C)

A.留校察看 B.记过 C.取消考试成绩 D.开除学籍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一年级上学期突患精神疾病,其家人为其申请并办理了退学手续。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A)

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结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颁发毕业证书

3、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不属于我国教育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C)。A.教师和学生申诉 B.行政复议 C.司法调解 D.行政诉讼

4、下列(D)不是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管辖制度的一种。

A.本级管辖 B.特殊管辖 C.移送管辖 D.选择管辖

5、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A)。A.健美训练功 B.转岗培训班.C.学徒培训班 D.高级电工学习班

6、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民办教育就是私人办学 B.民办学校属于民办非企业法人 C.民办教育就是收费教育 D.民办教育就是企业办学

7、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A)。

A.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会议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领导集体决策制 D.校长负责制

8、按照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的程序规定,下列(B)不是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程序的环节。

A.申请 B.反馈 C审理 D.决定

9、根据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是一种(D)。A.强制国家教育 B.强制基础教育 C.强制免费教育 D.强制国民教育

10、教师不服高等学校对其作出的处分,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教育权救济途径?(C)

A.到北京上访 B.写举报信匿名举报 C.向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提起申诉 D.直接找组织部门控告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产教结合原则(P149)

产教结合原则是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之一,其含义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与经济部门、产业界、用人单位等建立紧密的联系与协作。

2、指定管辖(P239、245)

行政复议中的指定管辖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因复议管辖发生争议,争议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它们的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制定管辖。

诉讼管辖中的指定管辖是指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有管辖权的法院不能行使管辖权;或对管辖权发生争议时,可由上级法院指定某一法院管辖。

3、行政诉讼第三人(P245)

行政诉讼第三人是指同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而申请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到诉讼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第三人是独立的诉讼主体,与诉讼的原告和被告之间不存在连带关系,有权提出与本案有关的独立的诉讼请求,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依法提起上诉。

4、教育侵权行为(P222)

教育侵权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直接或间接剥夺其他主体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使其合法权益收到侵害而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

5、审判监督程序(P247)

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再审的程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高等学校设立的条件。(P105-106)

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设立章程;拥有相应数量的合格的教师;拥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2、简述我国教育申诉制度的基本特点。(P228-229)

所谓教育申诉制度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的影响其利益的处理决定不服,或者再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法行使申诉权,向法定的国家机关申明不服、申诉理由、请求复查或重新处理的一项法律制度。

基本特点:教育申诉制度由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两部分组成。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正式的法律救济制度。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申诉制度。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3、简述教育法律救济的特征。(P223)

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即是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收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特征:

权利受到伤害教育法律救济存在的前提,如果权利未受到损害,就无所谓救济。教育法律救济具有弥补性,它是对受损害的权利的弥补。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合法权益并保证法定的义务履行。(事后性、权利性:当事人所享有的第二权利、恢复性与弥补性)

4、简述教师权利与义务的特点。(P72)

首先,教师的权利,往往也就是另一方的义务,反之亦然。其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相对性特征。

再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转换性特征,教师行驶权利过度,可能会带来相应的义务。最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发生的,教师在取得权利的同时,也就应承担相应的义务。

5、简述我国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P148-149)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实行产教结合的原则、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原则、重视农业、科技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

四、论述题(共1题、共15分)

1.试述行政复议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P234、235)

所谓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

基本原则:

合法性原则。复议机关在履行行政复议职责时,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并在法定期限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及时性原则。复议机关在行政复议活动中,应当快速、高效、公正地解决执法争议,防止相互推诿。

准确性原则。复议机关在审理复议案件时,应当准确查明行政争议产生的真相和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被侵犯的实际情况,准确地对案情定性,并准确地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便民性原则。复议机关字啊行政复议活动中,应当力求做到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尽量节省人力、财力和时间的情况下,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充分行使复议申请权。

五、案例题(共1题,共15分)

2008年某高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期间,省教育厅领导带领相关人员检查巡视该高校考试工作。在巡查时发现大三某班级考场内,学生A某正在偷看纸条,于是检查团人员告知监考老师,责成监考老师收缴其纸条,并收取了试卷,当场在试卷上注明“作弊”字样。在此过程中,该学生多次试图辩解,但是被监考老师制止。事后该学生也曾试图向其所在院系有关老师进行辩解,也均被拒绝。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试卷随纸条一起密封上交教务处,同时通知学生A某所在院系相关老师。教育厅领导也批评了该学校相关领导,责成他们严肃考试纪律,狠抓考试风气。

该学校的学生管理守则中规定:学生作弊两次以上或者组织学生作弊一次以上,学校可以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该学生虽然属于第一次被抓住作弊,但是,鉴于该学生在教育厅领导检查巡视期间公然作弊,情节严重,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学校决定对其严肃处理,以做效尤。2天以后,学校橱窗中就张贴了学校教务处和校教学委员会联合作出的对该学生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并随后由院系副书记当面通知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该通知并被张贴在学校各院系醒目处以及学生活动场所的醒目处,其上盖有学校教务处的公章。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按照200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对学生做出开出学籍处分,需要哪个机构讨论决定?

需要校长会议讨论决定。

2、高校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应当成立何种机构,该机构应当由哪些人组成?

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该机构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3、如果该学生不服,按照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他有哪几种权利救济方式可以选择? 行政复议 所谓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

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教育法通论》习题5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案格内,否则不能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是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类?(C)

A.留校察看 B.记过 C.取消考试成绩 D.开除学籍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一年级上学期突患精神疾病,其家人为其申请并办理了退学手续。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A)

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结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颁发毕业证书

3、下列哪种教师资格不是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合法教师资格?(D)。A.幼儿园教师资格 B.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C.职业中学教师资格 D.外籍教师资格

4、下列(D)不是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体制中的制度的一种。

A.学生申诉制度 B.行政复议制度 C.行政诉讼制度 D.司法调解制度

5、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开始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是(A)。A.6周岁或者7周岁 B.7周岁以下 C.6周岁或者8周岁 D.6周岁以上

6、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民办教育就是私人办学 B.民办学校属于民办非企业法人 C.民办教育就是收费教育 D.民办教育就是企业办学

7、按照我国相关教育法律的规定,教师资格丧失后,(D)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A.3年以内 B.终身 C.1年以后 D.5年以内

8、按照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的程序规定,下列(B)不是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程序的环节。A.申请 B.反馈 C.审理 D.决定

9、根据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是一种(D)。A.强制国家教育 B.强制基础教育 C.强制免费教育 D.强制国民教育

10、教师不服高等学校对其作出的处分,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教育权救济途径?(C)

A.到北京上访 B.写举报信匿名举报 C.向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提起申诉 D.直接找组织部门控告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教育法治化(P11)

教育法治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教育的法治化就是将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与治理建立在民主、理性的法律规则之上,教育领域的任何主体的任何活动都要严格依法进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和阻碍;同时法律保障公民、组织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

2、法律责任(P57)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以违法行为为前提,要求行为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是国家依据法律标准对违法行为人进行的否定性评价。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违宪法律责任。

3、教育法律体系(P31)

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系统。

4、教育申诉制度(P228)

所谓教育申诉制度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的影响其利益的处理决定不服,或者再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法行使申诉权,向法定的国家机关申明不服、申诉理由、请求复查或重新处理的一项法律制度。

5、审判监督程序(P247)

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再审的程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简述法律责任及其构成。(P57、57-58)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以违法行为为前提,要求行为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是国家依据法律标准对违法行为人进行的否定性评价。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违宪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责任主体。是指因违反法律、违约或者法律规定的事由而承担法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违法行为。是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指行为人所为的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损害结果。指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因果关系。指违反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主观过错。指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的主管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类。

2、简述我国民办教育法的基本原则。(P207-209)

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平等原则、鼓励保护原则、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原则。

3、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的教育基本原则。(P40)

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原则、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教育以言语言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的原则。

4、简述我国教育法与政策的关系。(P36)

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我国教育法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对教育法具有指导作用。教育法是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具体的教育政策应当符合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要求。

5、简述我国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P148-149)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实行产教结合的原则、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原则、重视农业、科技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

四、论述题(共15分,请任选其中一道作答,多选不加分)

1、试述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及其含义。(P225-226、223)

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即是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收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基本原则:

事后救济原则 只有侵害教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受害的当事人才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法律救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

救济主体法定的原则 受害人的权利救济请求也只能向法定的国家机关提起,即只有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才有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权力,才能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正当程序原则 指法定的国家机关在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

2、试述我国教育法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关系。(P35-36)

教育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拥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道德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并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评价主体的思想和行为善恶的原则、标准和规范。

道德与法律一样都是属于社会调整体系的范畴,它们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道德与教育法具有密切的关系:

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规定的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教育法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将社会主义道德作为我国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贯彻于教育立法之中,是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社会道德观念、原则和规范在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立法者的道德观念对立法目的的确定、法律价值取向的选择以及法律才规范的设计等方面都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道德,尤其是社会主义的教育道德,对我国教育法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构成了社会主义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得以实现的伦理道德基础。教育法实施的基本途径还是社会主体自觉遵守教育法,这就要进行广泛的社会主义道德,特别是教育伦理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以推动我国教育法的高效实现。

教育法的顺利运行和高效实现,对于社会主义道德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案例题(共1题,共15分)

2008年某高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期间,省教育厅领导带领相关人员检查巡视该高校考试工作。在巡查时发现大三某班级考场内,学生A某正在偷看纸条,于是检查团人员告知监考老师,责成监考老师收缴其纸条,并收取了试卷,当场在试卷上注明“作弊”字样。在此过程中,该学生多次试图辩解,但是被监考老师制止。事后该学生也曾试图向其所在院系有关老师进行辩解,也均被拒绝。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试卷随纸条一起密封上交教务处,同时通知学生A某所在院系相关老师。教育厅领导也批评了该学校相关领导,责成他们严肃考试纪律,狠抓考试风气。

该学校的学生管理守则中规定:学生作弊两次以上或者组织学生作弊一次以上,学校可以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该学生虽然属于第一次被抓住作弊,但是,鉴于该学生在教育厅领导检查巡视期间公然作弊,情节严重,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学校决定对其严肃处理,以做效尤。2天以后,学校橱窗中就张贴了学校教务处和校教学委员会联合作出的对该学生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并随后由院系副书记当面通知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该通知并被张贴在学校各院系的醒目处以及学生活动场所的醒目处,其上盖有学校教务处的公章。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该高等学校在对该学生作出开除学籍规定的过程中有哪些违反了200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行为?(P123)

第56条规定:“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

案例中该生的辩解被制止。

第57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案例中由学校教务处和校教学委员会联合作出决定。

第58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书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案例中由院系副书记当面通知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属口头通知,且未涉及到备案问题。

第59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的处分书应当包括处分和处分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学生可以提出申诉及申诉的期限。”案例中未涉及到此部分。且案例中通知并被张贴在醒目处,侵犯了学生的权益。

《教育法通论》习题6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答案请填在下面的答案格内,否则不能得分。)

1、按照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高等学校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应当由该高等学校的(A)作出。

A.校长会议 B.教学委员会会同校长会议 C.教务处会同教学委员会 D.分管校长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一年级上学期突患精神疾病,其家人为其申请并办理了退学手续。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D)

A.颁发毕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B.颁发结业证书 D.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3、下列哪种要素不是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资格要素?(B)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B.相应的学位证书 C.相应的教学能力 D.相应的道德品德

4、按照我国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哪种行为可以使得教师丧失教师资格?(C)A.因为分房矛盾,谩骂校领导 C.与同事发生纠纷,将同事打成重伤 B.与自己的学生结婚,影响较坏 D.屡次上访,对学校造成极坏的影响

5、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含义是(D)。A.党委和校长共同决策、共同负责 C.集体领导、个人负责 B.党委决策重大事务、校长决定行政事务 D.集体决策、个人负责

6、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是(B)。

A.与公办教育相比、属于从属地位 B.与公办教育具有平等法律地位 C.公办教育属于行政部门、民办教育属于企业单位 D.目前还不能确定

7、下列哪一个原则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的教育基本原则?(B)A.依法治教原则 B.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原则 C.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 D.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

8、教师不服高等学校对其作出的处分,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教育权救济途径?(C)

A.上访 B.匿名举报 C.申诉 D.直接找司法部门控告

9、下列哪一个原则属于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C)A.终身教育原则 C.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原则 B.教学与实习相结合原则 D.主要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原则

1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性质是(B)A.普及教育法 B.强制教育法 C.教育基本法 D.教育根本法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职业教育

答: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主要是对公民实施的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预备教育。(3分)

2、教育法律体系

答:教育法律体系是指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3分)

3、学业证书

答:学业证书是指经过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在该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正是注册并完成了规定学业的受教育者颁发的、表明其受教育程度及达到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凭证。(3分)

4、行政复议

答: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3分)

5、行政诉讼的级别管辖

答:级别管辖是指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和审判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与分工。(3分)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简述法律责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答: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定义务或者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的时候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2分)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1)责任主体(1分);(2)违法行为(1分);(3)损害结果(1分);(4)因果关系(1分);(5)主观过错(1分)。

2、简述教师资格撤销的情形及其后果。

答:教师资格撤销的情形主要包括:(1)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2分)(2)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2分)

教师资格被撤销后,自被撤销之日起S年之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3分)

3、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权利。

答:(1)享有必须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权利(1分);(2)参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的权利(2分);(3)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权利(2分);(4)接受公正考核的权利(2分)。

4、简述法律体系的概念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基本构成。

答: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我国现行教育法律规则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2分)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包括教育根本法、(1分)教育基本法、(1分)教育主体法、(1分)教育活动法(1分)以及教育程序法(1分)。

5、简述我国民办教育法的基本原则。答:(1)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原则;(1分)

(2)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平等原则;(2分)(3)鼓励保护民办教育事业的原则:(2分)(4)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的原则。(2分)

四、论述题(共15分,请任选其中一道作答,多选不加分)

1、试述我国党和国家的政策与教育法的关系。

答:(1)党和国家的政策是我国教育法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对教育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4分,适当扩展论述另加1分)

(2)教育法是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4分,适当扩展论述另加1分)(3)具体的教育政策应当符合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要求。(4分,适当扩展论述另加1分)

2、试述我国高等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答:(1)高等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1分)(2)鼓励采取多种形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原则;(2分)(3)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2分)(4)对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实行帮扶的原则;(2分)(5)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的原则;(2分)

(6)依法保障高等学校中的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的原则;(2分)(7)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的原则(2分)

(8)鼓励高等学校与社会、高等学校之间在国内外的协作交流和合作活动的原则。(2分)

五、案例题(共1题、15分)

为了强化对在校学生的管理力度,A高校颁布了新的学生管理规定,其中规定学生在校园内不得谈恋爱,违者给与处分。并规定如果在校园内公然谈恋爱并有接吻等亲密行为,屡教不改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王XX是该校大三学生,与同班学生秦XX谈恋爱,并在课堂上被任课老师发现有接吻行为,班主任和院系领导分别找到王XX和秦XX谈话,但是王XX和秦XX均态度强硬,拒不改正,并扬言愿意接受任何处分。学校认为王XX与秦XX在课堂上公然接吻,情节非常恶劣。虽然属于初次违反学校校规,但是其不思悔改,态度嚣张,不予惩罚不足以教育其他学生,不足以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经过校教育督导委员会和分管教学校长联合商议,决定对其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处分决定作出以后,学校立即通知了两名学生的家长将两名学生领回家,处分决定随后送交两名学生本人并在学校公开场合张贴。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依据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并结合该校在处理王XX和秦XX接吻事件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校作出的处分决定是否符合该校的学生管理规定?为什么?(5分)

2、该校在作出处分决定的过程中违反了哪些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4分)

3、王XX和秦XX如果认为该处分决定不当,有哪些途径可以救济自己的权利?(6分)答:

1、该校作出的处分决定不符合该校的学生管理规定。(2分)因为该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规定“如果在校园内公然谈恋爱并有接吻等亲密行为,屡教不改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而本案中两名学生属于初次违反规定的行为,并没有屡教不改。(3分)

2、按照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本案中两名学生的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是由校教育督导委员会和分管教学校长联合商议作出的,显然不符合程序的规定。(2分)

在本案中学校作出处分决定之前,也没有听取两位学生的陈述和申辩,这同样违反了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所规定的程序。(2分)

3、两名学生可以采取的权利救济途径主要有:提起申诉、(2分)提起行政复议(2分)和提起行政诉讼。(2分)

《教育法通论》习题7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答案请填在下面的答案格内,否则不能得分。)

1、按照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高等学校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应当由该高等学校的(A)作出。

A.校长会议 B.教学委员会会同校长会议 C.教务处会同教学委员会 D.分管校长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一年级上学期突患精神疾病,其家人为其申请并办理了退学

手续。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D)

A.颁发毕业证书 B.颁发结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3、下列哪种要素不是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资格要素?(B)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B.相应的学位证书 C.相应的教学能力 D.相应的道德品德

4、按照我国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哪种行为可以使得教师丧失教师资格?(C)A.因为分房矛盾,谩骂校领导 B.与自己的学生结婚,影响较坏 C.与同事发生纠纷,将同事打成重伤 D.屡次上访,对学校造成极坏的影响

5、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含义是(D)。A.党委和校长共同决策、共同负责 B.党委决策重大事务、校长决定行政事务 C.集体领导、个人负责 D.集体决策、个人负责

6、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是(B)。

A.与公办教育相比、属于从属地位 B.与公办教育具有平等法律地位 C.公办教育属于行政部门、民办教育属于企业单位 D.目前还不能确定

7、下列哪一个原则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的教育基本原则?(B)A.依法治教原则 B.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原则 C.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 D.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

8、教师不服高等学校对其作出的处分,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教育权救济途径?(C)

A.上访 B.匿名举报 C.申诉 D.直接找司法部门控告

9、下列哪一个原则属于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C)A.终身教育原则 B.教学与实习相结合原则 C.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原则 D.主要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原则

1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性质是(B)A.普及教育法 C.教育基本法 B.强制教育法 D.教育根本法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义务教育

答: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其作为一种公共服务,是一种政府行为。(3分)

2、教育法律体系

答: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我国现行教育法律规则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3分)

3、学位证书

答:学位证书是指国家赋予其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一定的学位,并向其颁发相应的一种证明文件。(3分)

4、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

答: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是指宗教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教育领域的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得在学校这一非宗教活动场所宣传宗教思想,发展宗教教徒。(3分)

5、行政诉讼的移送管辖

答:移送管辖是指法院在受理行政案件以后,发现已经受理的行政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付,应当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的管辖方式。(3分)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简述高等学校成立的基本条件。

答:(1)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设立章程;(1分)(2)拥有相应数量的合格的教师;(2分)

(3)拥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以及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2分)(4)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2分)

2、简述教师聘任制度的概念及聘任形式。

答:教师聘任制度是指遵循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学校和教师之间,就任职期限、任职条件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达成协议,依据该协议而形成特殊的任职服务关系的制度。(4分)

教师的聘任形式包括:招聘、续聘,解聘和辞聘四种主要形式。(3分)

3、简述高等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答:我国高等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分)为了依法治教、规范高等教育活动;(2分)为了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2分)

4、简述建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答:建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有:

(1)实施有计划、有重点的教育分流的原则;(2分)(2)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原则;(2分)

(3)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互相沟通、协调发展的原则。(3分)

5、简述我国行政复议的管辖及其方式。

答:我国行政复议的管辖是指确定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权限和分工的制度(2分)。管辖方式主要包括:(1)上级管辖(1分);(2)本级管辖(1分);(3)特殊管辖(1分);(4)移送管辖(1分);(5)指定管辖(1分)。

四、论述题(共15分,请任选其中一道作答,多选不加分)

1、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本质?

答:首先,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密不可分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的;(3分,适当扩展论述加1分)

其次,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始终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成长和发展的,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3分,适当扩展论述加1分)

再次,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一切活动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分,适当扩展论述加1分)最后,高等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必然要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3分,适当扩展论述加1分)

2、试述教育法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关系。

答:强调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活动的基础,培养社会主义的道德也是我国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人的培养包括知识培养和道德建构两个方面,教育活动在当代中国虽然主要仍然是知识教育,但是,道德的教育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话题。(3分)

这个问题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认识:

(1)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规定的我国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2分,适当扩展论述加1分)(2)社会主义道德的准则和规范贯彻在教育立法中,是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2分,适当扩展论述加1分)(3)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得以实现的伦理道德基础;(2分,适当扩展论述加1分)(4)教育法顺利运行和高效实现,对于社会主义道德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分,适当扩展论述加1分)

五、案例题(共1题,15分)

为了强化对在校学生的管理力度,A高校颁布了新的学生管理规定,其中规定学生在校园内不得谈恋爱,违者给与处分。并规定如果在校园内公然谈恋爱并有接吻等亲密行为,屡教不改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王XX是该校大三学生,与同班学生秦XX谈恋爱,并在课堂上被任课老师发现有接吻行为,班主任和院系领导分别找到王XX和秦XX谈话,但是王XX和秦XX均态度强硬,拒不改正,并扬言愿意接受任何处分。学校认为王XX与秦XX在课堂上公然接吻,情节非常恶劣。虽然属于初次违反学校校规,但是其不思悔改,态度嚣张,不予惩罚不足以教育其他学生,不足以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经过校教育督导委员会和分管教学校长联合商议,决定对其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处分决定作出以后,学校立即通知了两名学生的家长将两名学生领回家,处分决定随后送交两名学生本人并在学校公开场合张贴。

《教育法通论》习题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答案请填在下面的答案格内,否则不能得分。)

1、下列(B)不是我国学位学科门类。

A.哲学 B.地学 C.法学 D.工学

2、高等学校对于修满一年,中请退学的学生应当(C)。A.颁发毕业证书(注明退学)B.颁发结业证书(注明退学)C.颁发肄业证书 D.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3、我国教育法中规定的教师资格不包括(B)。A.幼儿园教师资格 B.兼职教师资格 C.职业中学教师资格 D.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4、我国相关高等教育法律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开除学生学籍应当由(C)决定。A.校学术委员会 B.校专门受理学生申诉的委员会 C.校校长会议 D.上级教育行政管理机关

5、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A)。

A.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会议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领导集体决策制 D.校长负责制

6、根据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是一种(D)。

A.强制国家教育 B.强制基础教育 C.强制免费教育 D.强制国民教育

7、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属于(B)。A.企业公益事业 B.社会公益事业 C.收费教育事业 D.高等教育事业

8、下列(D)不是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体制中的制度的一种。

A.学生申诉制度 B.行政复议制度 C.行政诉讼制度 D.司法调解制度

9、按照我国相关教育法律的规定,教师资格被撤销后,(D)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A.3 B.4 C.8 D.5

10、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A)。A.瑜伽健身班 B.转岗培训班 C.学徒培训班 D.高级电工学习班

二、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职业教育(P138)

职业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的,指国家为实现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通过开办或允许开办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学校和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型、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

2、教育法治化(P11)

教育法治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教育的法治化就是将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与治理建立在民主、理性的法律规则之上,教育领域的任何主体的任何活动都要严格依法进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和阻碍;同时法律保障公民、组织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

3、教育法律体系(P31)

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系统。

4、教师(P63)

教师是指履行教育教学责任,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专业人员。

5、教育行政复议制度(P236)

在我国教育领域内,各级各类学校及其教师和学生如果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都可以向该行政主体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起行政复议,此即教育行政复议制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7分,共35分)

1、简述我国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P243)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基本原则:

一般诉讼共同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诉讼活动进行监督的原则。

行政诉讼法的特殊原则:

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所谓合法性审查是指人们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只能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指具体行政行为不因当事人起诉而停止执行。该原则存在例外情况。被告负责举证责任原则。在行政诉讼中法律特别规定举证责任由被告承担,被告应当证明其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不适用调解原则。该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以调解作为审理和结案的方式。

2、简述我国民办教育法的立法宗旨。(P203-204)

推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民办教育作为新事物在产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因此制定民办教育对于推动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意义十分重大。

实现民办教育的规范有序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民办教育法律关系中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并明确规定相关主体在违反法律义务是所要承担的相应的刑事、行政、民事责任,尤其突出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权利保护,使我国的民办教育沿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积极推动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民办教育的出现不仅弥补了公办教育力量的不足,更是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式,民办教育法的及时跟进,必将为民办教育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积极推动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

3、简述高等学校设立的条件。(P106)

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设立章程;拥有相应数量的合格的教师;拥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4、我国教师权利和义务的特点。(P72)

首先,教师的权利,往往也就是另一方的义务,反之亦然。其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相对性特征。

再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转换性特征,教师行驶权利过度,可能会带来相应的义务。最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发生的,教师在取得权利的同时,也就应承担相应的义务。

5、简述法律责任及其构成。(P57)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以违法行为为前提,要求行为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是国家依据法律标准对违法行为人进行的否定性评价。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违宪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责任主体。是指因违反法律、违约或者法律规定的事由而承担法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违法行为。是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指行为人所为的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损害结果。指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因果关系。指违反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主观过错。指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的主管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15分。请任选一题作答,多选不加分。)

1、试述我国教育法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关系。(P35)

教育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拥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道德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并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评价主体的思想和行为善恶的原则、标准和规范。

道德与法律一样都是属于社会调整体系的范畴,它们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道德与教育法具有密切的关系:

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规定的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教育法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将社会主义道德作为我国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贯彻于教育立法之中,是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社会道德观念、原则和规范在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立法者的道德观念对立法目的的确定、法律价值取向的选择以及法律才规范的设计等方面都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道德,尤其是社会

主义的教育道德,对我国教育法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构成了社会主义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得以实现的伦理道德基础。教育法实施的基本途径还是社会主体自觉遵守教育法,这就要进行广泛的社会主义道德,特别是教育伦理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以推动我国教育法的高效实现。

教育法的顺利运行和高效实现,对于社会主义道德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试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确立的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P40)

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原则、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教育以言语言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的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题,15分)

2006年6月,某高校进入期末考试阶段,省教育厅领导带领相关人员检查巡视该高校考试工作。在巡查时发现大三某班级专业课闭卷考试的考场内,学生人某正在偷看纸条,于是检查团人员告知监考老师,责成监考老师收缴其作弊的纸条,并收取了试卷,当场在试卷上注明“作弊”字样。在此过程中,该学生试图辩解,但是被监考老师制止。事后该学生曾试图向其所在院系和教务处进行辩解,均被拒绝.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试卷随纸条一起密封上交教务处,同时通知学生人某所在院系相关老师。教育厅领导也批评了该学校相关领导,责成他们严肃考试纪律,狠抓考试风气。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依据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并结合该校在处理王XX和秦XX接吻事件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校作出的处分决定是否符合该校的学生管理规定?为什么?(5分)

2、该校在作出处分决定的过程中违反了哪些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4分)

3、王XX和秦XX如果认为该处分决定不当,有哪些途径可以救济自己的权利?(6分)答:

1、该校作出的处分决定不符合该校的学生管理规定。(2分)因为该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规定“如果在校园内公然谈恋爱并有接吻等亲密行为,屡教不改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而本案中两名学生属于初次违反规定的行为,并没有屡教不改。(3分)

2、按照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本案中两名学生的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是由校教育督导委员会和分管教学校长联合商议作出的,显然不符合程序的规定。(2分)

在本案中学校作出处分决定之前,也没有听取两位学生的陈述和申辩,这同样违反了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所规定的程序。(2分)

3、两名学生可以采取的权利救济途径主要有:提起申诉、(2分)提起行政复议(2分)和提起行政诉讼。(2分)

《教育法通论》习题9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78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 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__依法给予行政处分__。”(P266)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我国高等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包括:第一,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第二,为了依法治教,规范高等教育活动,第三,为了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P92)

3、教育法治化的要求主要有 主体合法、__内容合法_、程序合法_和 救济有道。(P12)

二、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依法治教原则(P21)

依法治教原则是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现代法治原则在教育法律制度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运用,它要求教育法律成为社会教育关系的基本调整体系,实现教育法对社会教育关系的全面控制和调整,确立教育法在教育领域的至上权威,使教育法律规范成为规制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

2、教育侵权行为(P222)

是指行政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直接或间接剥夺其他主体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使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

3、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P42)

所谓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是指公民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平等,任何权利主体不会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而在受教育方面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反对任何形式的教育歧视。

4、学生申诉制度(P233)

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决定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作出处理的制度。具有法定性、专门性和非诉讼性的特点。

5、教育权法律救济中的“事后救济”原则(P225)

事后救济原则是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教育权法律救济行为均发生于教育实体法所赋予的权利遭到侵害之后。只有侵害教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受害的当事人才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法律救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我国教育法的渊源。(P27)

我国教育法的渊源是指教育法的形式渊源,即教育法律法规的效力来源。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主要是由国家机关制定并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教育性的规范性文件。

我国教育法的渊源:宪法关于教育的法律规范;有关教育的法律;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教育的行政法规和军事法规;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地方性教育法规;地方性教育规章和教育规范性文件;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教育法的司法解释,我国政府加入的及其与外国政府缔结的有关教育的国际公约。

2、简述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P40-41)

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原则、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教育以言语言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的原则。

3、简述教育法律救济的特征。(P223)

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即是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收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特征:

权利受到伤害教育法律救济存在的前提,如果权利未受到损害,就无所谓救济。教育法律救济具有弥补性,它是对受损害的权利的弥补。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合法权益并保证法定的义务履行。

(事后性、权利性:当事人所享有的第二权利、恢复性与弥补性)

4、简述教师权利与义务的特点。(P72)

首先,教师的权利,往往也就是另一方的义务,反之亦然。其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相对性特征。

再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转换性特征,教师行驶权利过度,可能会带来相应的义务。最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发生的,教师在取得权利的同时,也就应承担相应的义务。

5、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P98)

我国高等教育的方针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在高等教育事业中的直接体现。“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方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阶段高等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是由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其次,高等教育必须与声场劳动相结合,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

最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这些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20分)

试述教育权法律救济的意义以及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P224、223、225)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即是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收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

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意义:

保障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师生的合法权益。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师生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法人和公民,享有法律赋予自己的多项权利。尤其是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又赋予了他们一些独特的与其身份相联系的权利,这些权利都需要得到保障。如果没有法律救济,那么当这些权利受到侵害时,没有途径使其得到恢复和补救,因而实际上权利无法实现,毫无意义。因此需要提供救济途径并使法律救济的意识深入人心,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学校及师生能够寻求恰当的法律救济手段,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或补救,真正地享有教育权和受教育权。

监督政府依法治教。法律救济制度尤其是其中的行政救济制度,其着眼点就在于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利和规范、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政。通过行政救济,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师生可以将行政机关违法、滥用职权的行为诉诸上级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由它们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或合理性进行审查,进而撤销其违法或不正当的行政行为,甚至责令行政机关赔偿损失,从而达到事后监督的目的。这对于督促行政机关依法治教是很有意义的。

基本原则:

事后救济原则 只有侵害教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受害的当事人才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法律救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

救济主体法定的原则 受害人的权利救济请求也只能向法定的国家机关提起,即只有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才有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权力,才能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正当程序原则 指法定的国家机关在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题,15分)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其中以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和高等学校收费问题备受关注。今年江苏省某高校对一名曾经在考试中作弊的学生在其毕业后取消了他的毕业证书,就曾经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同时,今年教育部的新的学生管理政策中取消了对高等学校学生在校外租房的限制,使得这一问题再一次引起了社会和高等学校的关注。围绕高等学校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在校外租房、能否结婚、能否生育,高等学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处理方式以及高等学校学生在校内遭到人身伤害等问题,社会各界都存在一些分歧的意见和争论。

请从我国高等教育法中对高等学校以及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出发,谈谈您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该学校的学生管理规定中规定:学生作弊两次以上或者组织学生作弊一次以上,学校可以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该学生虽然属于第一次被抓住作弊,但是,鉴于该学生在教育厅领导检查巡视期间公然作弊,情节严重,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学校决定对其严肃处理,以做效尤。2天以后,学校橱窗中就张贴了学校教务处和校教学委员会联合作出的对该学生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并随后由院系副书记当面通知该学生本人.该通知并被张贴在学校各院系醒目处以及学生活动场所的醒目处,其上盖有学校教务处的印章。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根据200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学生的纪律处分有哪几种?(P123)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

(2)该高等学校在对该学生作出开除学籍规定的过程中有哪些违反2005年教育部《普通高

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行为?(P123)

第60条规定:“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案例中该生的辩解被制止。

第61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案例中由学校教务处和校教学委员会联合作出决定。

第62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书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案例中由院系副书记当面通知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属口头通知,且未涉及到备案问题。

第63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的处分书应当包括处分和处分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学生可以提出申诉及申诉的期限。”案例中未涉及到此部分。

且案例中通知并被张贴在醒目处,侵犯了学生的权益。

《教育法通论》习题10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1、教育法治化的主要内容有教育立法_教育行政执法___、_教育司法__和 教育法制监督_等方面。(P12-13)

2、《教育法》第1条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_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__,根据宪法,制定本法。”(P257)

3、根据我国的学位制度,学士学位由 _____ 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予。(P102)

4、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体制主要由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制度、行政复议、学生申诉制度和__教师申诉制度_构成。(P227)

二、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学制(P44)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是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的制度。

2、产教结合原则(P149)

产教结合原则是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之一,其含义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与经济部门、产业界、用人单位等建立紧密的联系与协作。

3、简述我国《教师法》的立法宗旨(P64)

我国《教师法》的立法宗旨: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养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制定本法。具体包括: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使教师行业成为社会上受人尊重的职业,是制定教师法的主要目的。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优化和提高。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4、教师申诉制度(P230)

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5、教育权法律救济中的“救济主体法定”原则(P225)

受害人的权利救济请求也只能向法定的国家机关提起,即只有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才有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权力,才能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P32-33)

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我国现行教育法律规则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2分)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包括教育根本法、(1分)教育基本法、(1分)教育主体法、(1分)教育活动法(1分)以及教育程序法(1分)。

2、简述高等学校设立的条件。(P105-106)

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设立章程;拥有相应数量的合格的教师;拥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3、简述《教师法》中确立的教师资格要素。(P73)

国籍要素、思想品德素养要素、业务要素、学历要素

4、简述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P42)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是指宗教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教育领域的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得在学校这一非宗教活动场所宣传宗教思想,发展宗教教徒。

5、简述我国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P148-149)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实行产教结合的原则、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原则、重视农业、科技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

试论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教的辨证关系。(P10-11)依法治国,以法治取代人治,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步入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所谓依法治国,就是要将国家的治理建立在民主、理性的法律规则之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活动都要依法进行,不受任何人的意志的干预和阻碍;法律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并得到全面发展。

依法治教原则是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现代法治原则在教育法律制度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运用,它要求教育法律成为社会教育关系的基本调整体系,实现教育法对社会教育关系的全面控制和调整,确立教育法在教育领域的至上权威,使教育法律规范成为规制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法制建设,即要依法治教,而依法治教与依法治国同样是不可分开的。

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治教。依法治国寓含依法治教于其中。教育事业在国家各项事业中占

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要有效地治理国家必然需要有效地治理教育。

依法治教对于促进依法治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具有强烈地关联性与反作用。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秩序与环境,需要通过加强法制昌明政治、发展经济从而为教育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精神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教育自身的发展若步入法治化轨道,真正走上依法治教的道路,会通过自身发展而有效地推进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因此,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是依法孩子过的最深切的体现。

五、案例题(本大题共1题,15分)

某省属高校(A大学)教师刘某(已经获得硕士学位)2000年进入该学校的时候,与学校人事部门签订了一份用人协议,协议中规定王某在该高校工作必须满8年后方可以调离该高校,期间不得考博士,若擅自考博士,视同违约,应承担违约金10万元,并给予处分。刘某在工作三年后,觉得需尽快提高自己的学位层次,同时提升自己科学研究的水平,应当考博士。考虑到学校的规定,所以偷偷地报名参加了考试,而且被所报考的学校(B大学)录取。学校了解到这一情况以后,根据协议给予刘某停职检查、工资降级和罚款10万元的处分。刘某不服,想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但是不知道如何写教师申诉书。

请以刘某的名义撰写一份申诉书.(A大学的相关信息、刘某本人的相关信息请自拟)

《教育法通论》习题11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1、《教育法》第67条规定:“国家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 独立自主、平等互利、_相互尊重_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2、《教育法》第78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 教育行政部门__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1条明确规定:“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 _良好思想品德修养_和 业务素质 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制定本法。”

4、我国《高等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第二,为了依法治教,规范高等教育活动 ;第三,为了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P42)

所谓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是指公民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平等,任何权利主体不会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而在受教育方面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反对任何形式的教育歧视。

2、职业教育(P138)

职业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的,指国家为实现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通过开办或允许开办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学校和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型、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

3、教育侵权行为(P222)

教育侵权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直接或间接剥夺其他主体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使其合法权益收到侵害而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

4、学生申诉制度(P223)

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决定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作出处理的制度。具有法定性、专门性和非诉讼性的特点。

5、依法治教原则(P21)

依法治教原则是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现代法治原则在教育法律制度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运用,它要求教育法律成为社会教育关系的基本调整体系,实现教育法对社会教育关系的全面控制和调整,确立教育法在教育领域的至上权威,使教育法律规范成为规制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我国教育法渊源的概念和特点。(P27)

我国教育法的渊源是指教育法的形式渊源,即教育法律法规的效力来源。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主要是由国家机关制定并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教育性的规范性文件。

特点:

教育规范性文件是有权制定教育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授权机关制定和发布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教育规范性文件中规定社会主体的教育性的权利和义务,规定社会主体在教育方面的普遍行为规则或行为模式。

教育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等教育法的适用和执行主体进行个别性教育法律调整的法律规范依据,是个别教育调整行为及其结果的法律效力的来源和根据。

2、简述教师权利与义务的特点。(P72)

首先,教师的权利,往往也就是另一方的义务,反之亦然。其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相对性特征。

再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转换性特征,教师行驶权利过度,可能会带来相应的义务。最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发生的,教师在取得权利的同时,也就应承担相应的义务。

3、简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程序。(P75)

申请者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有关部门依法受理审核;颁发证书。

4、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P98)

我国高等教育的方针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在高等教育事业中的直接体现。“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方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阶段高等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是由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其次,高等教育必须与声场劳动相结合,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最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这些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四、论述题(本大题为1小题,20分)

1、试述教育权法律救济的意义以及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P224、223、225)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即是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收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意义:

保障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师生的合法权益。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师生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法人和公民,享有法律赋予自己的多项权利。尤其是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又赋予了他们一些独特的与其身份相联系的权利,这些权利都需要得到保障。如果没有法律救济,那么当这些权利受到侵害时,没有途径使其得到恢复和补救,因而实际上权利无法实现,毫无意义。因此需要提供救济途径并使法律救济的意识深入人心,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学校及师生能够寻求恰当的法律救济手段,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或补救,真正地享有教育权和受教育权。

监督政府依法治教。法律救济制度尤其是其中的行政救济制度,其着眼点就在于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利和规范、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政。通过行政救济,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师生可以将行政机关违法、滥用职权的行为诉诸上级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由它们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或合理性进行审查,进而撤销其违法或不正当的行政行为,甚至责令行政机关赔偿损失,从而达到事后监督的目的。这对于督促行政机关依法治教是很有意义的。

基本原则:

事后救济原则 只有侵害教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受害的当事人才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法律救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

救济主体法定的原则 受害人的权利救济请求也只能向法定的国家机关提起,即只有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才有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权力,才能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正当程序原则 指法定的国家机关在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

五、案例题(本大题为1小题,15分)

最近,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现象,如新婚姻法颁布以后,有些省、市已经允

许大学生结婚;许多高校为了加强学生的自律意识,与学生签订了“自律协议”,在社会上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等等。对这些现象,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法律理念谈谈自己的观点。

《教育法通论》习题1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教育法》第54条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_国民经济的发展___和_ 财政收入的 增长逐步提高。”

2、《教育法》的55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 财政经常性收入 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 费用逐步增长,保证 教师工资 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3、教师资格由 国籍要素、思想品德素养要素、业务要素 和 学历要素 四个要素构成。

4、《高等教育法》第4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解释题(每题4分,共16分)

1、我国教育法的渊源(P27)

我国教育法的渊源是指教育法的形式渊源,即教育法律法规的效力来源。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主要是由国家机关制定并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教育性的规范性文件。

2、教育法律体系(P31)

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

3、学校教育制度(P44)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是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的制度。

4、产教结合原则(P149)

产教结合原则是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之一,其含义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与经济部门、产业界、用人单位等建立紧密的联系与协作。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概念和基本原则。(P223、225-226)

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即是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收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基本原则:

事后救济原则 只有侵害教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受害的当事人才能寻求相应的教育

权法律救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

救济主体法定的原则 受害人的权利救济请求也只能向法定的国家机关提起,即只有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才有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权力,才能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正当程序原则 指法定的国家机关在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

2、简述立法宗旨的内涵和我国《教师法》的立法宗旨。(P64)立法宗旨是立法的基本要求,每部法律都有其特定的立法目的。

我国《教师法》的立法宗旨: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养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制定本法。具体包括: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使教师行业成为社会上受人尊重的职业,是制定教师法的主要目的。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优化和提高。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3、简述我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概念和基本原则。(P55、56-57)

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间开展的有关教育方面的交流活动和相互协作活动。

基本原则: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的原则;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公共利益的原则。

4、简述我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权利。(P68-69)

高等学校教师享有教育法和教师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外,还享有:享有必须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权利。参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的权利。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权利。接受公正考核的权利。

四、论述题(两题任选一题,共20分)

1、试述教育法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关系。(P35-36)

教育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拥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道德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并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评价主体的思想和行为善恶的原则、标准和规范。

道德与法律一样都是属于社会调整体系的范畴,它们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道德与教育法具有密切的关系:

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规定的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教育法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将社会主义道德作为我国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贯彻于教育立法之中,是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社会道德观念、原则和规范在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立法者的道德观念对立法目的的确定、法律价值取向的选择以及法律才规范的设计等方面都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道德,尤其是社会主义的教育道德,对我国教育法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构成了社会主义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得以实现的伦理道德基础。教育法实施的基本途径还是社会主体自觉遵守教育法,这就要进行广泛的社会主义道德,特别是教育伦理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以推动我国教育法的高效实现。

教育法的顺利运行和高效实现,对于社会主义道德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试述依法治教与我国人的现代化之间的关系。(P21-22)

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法制建设,即要依法治教。依法治教,即全部的教育活动都应当符合教育法律的有关规定,所有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从事各类教育活动时都应当遵守或不违背教育法律的规定和精神。依法治教原则是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现代法治原则在教育法律制度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运用,它要求教育法律成为社会教育关系的基本调整体系,实现教育法对社会教育关系的全面控制和调整,确立教育法在教育领域的至上权威,使教育法律规范成为规制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

教育的根本价值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推进人的现代化。现代教育制度的存在、运行和发展都是围绕着人的现代化来进行和开展的,教育现代化的实质就是人的现代化。所谓人的现代化在当代中国就是社会主义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全面发展的人格结构和知识智能结构,就是形成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依法治教的前提是有相关的教育法律,我国教育法确立了我国教育法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人的现代化的原则。因此,教育法就是通过一系列法律手段和机制的运用,确保人的现代化目标和教育法所确立的国家教育方针的实现,以塑造中国人的现代知识智能结构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人的现代化的基础。

五、案例题(14分)

2001年山东省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北京市和上海市的高考录取分数线高出100多分,山东省青岛市有三名考生考分在450分左右。根据山东省的高考分数线,这三名考生只能录取电大等专科学校;而这三人如果在北京或上海则能够录取相当不错的本科学校。为此,这三名考生以教育部确定的以省划分全国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做法违反了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受教育权平等等原则,侵害了其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保障其平等的受教育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回复中,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以这三名考生应当向教育部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而不应当直接向最高法院起诉为由,驳回了该三人的起诉。请运用教育平等权的理论,论述这三位考生主张自己的受教育平等权是否具有法律和法理依据。

第三篇:义务教育法

9、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 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 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11、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上是如何规定的?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 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12、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是如何规定的?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13、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共几个阶段?都是什么?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1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谁确定?

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1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哪些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6、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17、义务教育法规定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审订教科书的根据?

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 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18、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哪一级政府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9、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0、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社会力量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采取什么政策?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举办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各类学校。

21、义务教育法对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收费是怎么规定的?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

22、义务教育法规定,谁承担“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 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

适龄少年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23、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谁申请?由谁批准?

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24义务教育法对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是如何规定的?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

25、义务教育法对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是如何规定的?

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

26、义务教育法对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27、义务教育法对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有何要求?

(1)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加速培养、培训师资,有计划地实现小学教师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水平,初级中等学校的教师具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上水平。

(2)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师范院校毕业生必须按照规定从事教育工作。

(3)国家鼓励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 生,忠于职责

28、义务教育法对教师的权利是如何保护的?

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国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 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

29、义务教育法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责任是如何要求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30、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 务教育的,采用什么处罚措施? 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 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

31、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采用什么处罚措施? 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 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32、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经费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 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3、义务教育法对保障义务教育教学秩序是如何规定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教学 秩序,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 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4、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

35、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在宗教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活动。

36、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由谁制定的?什么时间实施的?

原国家教委制定的,于1992年3月14日实施的。

37、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 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哪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3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是如何确定?

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

3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承担实施义务教育任务的机构有那些?

地方人民政府设置或者批准设置的 全日制小学,全日制普通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种形 式的简易小学或者教学点(班或者组),盲童学校,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班),工读学校等。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等单位,应当保证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上述单位自行实施义务教育教学工作,需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40、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哪个部门最迟在新学年开始前十五天,将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入学通知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由当地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

41、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谁必须按照通知要求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 护人入学?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42、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在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办理程序上是如何规定的?

(1)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 请,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

(2)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缓学 的,应当附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

(3)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

44、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送其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的,以 及其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辍学的如何处理?

在城市由市或者市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使其送子女或 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

45、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如何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

经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申请借读。借读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以其户籍所在地的规定为准。

47、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的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标志是什么 ?

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由学校发给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受完当地规定年限义务教育获得的毕业证书或者结业证书,可视为完成义务教 育的证书。

48、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学业成绩优异而提前达到与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相 应的初等教育或者初级中等教育毕业程度的,可否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可以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49、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什么费用?

50、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费用标准和具体办法,谁提出方案?谁批准?其他单位是否有权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和向学生乱收费用?

收取杂费的标准和具体办法,由 省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他行政机关和学校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不得向学生乱收费用。

51、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不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52、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学生人身权和人格权的是如何保护的?

(1)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适应全体学生身心发展 的需要;

(2)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对 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

53、与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相比,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优势或独特性在哪里?

答:第一,它有非常强的专门性,紧紧扣住义务教育的性质作出规定。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强制性和义务性都是它的专门性带来的。

第二,它有可操作性,这部法律尽量写得具体,对于政府、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管理和投入都作了比较细的而不是原则性的规定。

第三,它有针对性,立法意图很明确。比如对于政府保障的责任、管理职责的规定,对学校不能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规定等,都是针对当前存在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

第四,它具有明确的规范性,法律责任规定得比较具体。在突出义务教育性质方面的条款很清楚、准确,容易操作,不会发生歧义。而且尽可能对义务教育阶段一些法律问题进行了规范,而过去我们立法的一个难点往往是绕着走,比较原则。

54、与1986年的《义务教育法》相比,新《义务教育法》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答:第一,指明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个根本的方向。第二,明确了义务教育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第三,新的《义务教育法》回归了义务教育免费的本质。第四,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强化了省级的统筹实施。都非常重要,这也是新《义务教育法》的一大亮点。第五,确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第六,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第七,规范了义务教育的办学行为。第八,建立了义务教育新的教师职务制度。第九,增强了《义务教育法》执法的可操作性。

55、在我国建国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作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作法进行评述.①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③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④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⑤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

第四篇: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A)

A、2006年9月1日B、2007年1月1日C、2007年9月1日

2、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A)

A、收学费,不收杂费B、不收学费、杂费C、不收书本费、杂费

3、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A)。

A、引咎辞职B、受到党纪处罚C、追究刑事责任

4、凡年满()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B)

A、5,6B、6,7C、7,85、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A),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A、寄宿制学校B、全日制学校C、民办制学校

6、(B)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A、初中B、普通学校C、小学

7、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C)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A、违纪B、违法C、严重不良行为

8、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要费由(C)予以保障。

A、家庭B、学校C、人民政府

9、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B)。

A、制度保障B、安全保障C、经费保障

10、(B)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A、乡镇级B、县级C、省级

11、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C)

A、开除B、批评惩罚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12、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C),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B、性格差异C、个体差异

13、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C)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体罚B、体罚、变相体罚C、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14、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C)的平均工资水平。

A、工人B、医生C、公务员

15、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B)的建设。

A、城市学校B、薄弱学校C、农村学校

第五篇:义务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义务教育法试题

一、选择题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

A、2006.9.1B、2007.1.1C、2007.9.12、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的建设。A、城市学校B、薄弱学校 C、农村学校

3、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

A、收学费,不收杂费B、不收学费、杂费C、不收书本费、杂费

4、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批准。

A、地市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凡年满()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

A、5,6B、6,7C、7,86、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

A、开除B、批评教育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7、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B、性格差异C、个体差异

8、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体罚B、体罚、变相体罚C、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9、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

A、兴趣小组B、课外活动C、自习

10、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

A、引咎辞职B、受到党纪处罚C、追究行政责任

11、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A、填鸭式B、题海式C、启发式

12、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A、寄宿制学校B、全日制学校C、小学初中一贯制学校

13、()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A、初中B、普通学校C、小学

14、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A、可以B、不得C、应当

1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A、违纪B、违法C、严重不良行为

1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A、家庭B、学校C、人民政府

17、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A、制度保障B、安全保障C、经费保障

18、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A、低于B、不低于C、高于

19、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

A、工人B、医生C、公务员

20、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A、低于B、不低于C、高于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在征得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对不听话的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

2、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罚款等强制措施,督促其履行责任。()

3、现有一名13周岁的男孩,为中国籍新加坡人,不享有义务教育规定的权力和义务。()

4、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必须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5、如果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学校可以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6、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7、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但可以收杂费。()

8、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可以不进行义务教育。()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公办学校性质。()

10、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11、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

12、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

13、国家不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14、未经审定的教科书,可以出版、选用。()

15、义务教育经费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用于义务教育;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不得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

16、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收杂费的实施步骤,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规定。()

1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定人员应当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18、宁宁今年小学毕业了,他可以到商店当售货员。()

1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20、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承担,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

四、简答题:

178、小学生张某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任课老师罚站一节课,老师这样做可以吗?

答案

一、选择题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a)。

A、2006.9.1B、2007.1.1C、2007.9.12、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b)的建设。A、城市学校B、薄弱学校 C、农村学校

3、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b)。

A、收学费,不收杂费B、不收学费、杂费C、不收书本费、杂费

4、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c)批准。

A、地市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凡年满(b)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

A、5,6B、6,7C、7,86、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c)。

A、开除B、批评教育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7、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c),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B、性格差异C、个体差异

8、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c)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体罚B、体罚、变相体罚C、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9、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b)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

A、兴趣小组B、课外活动C、自习

10、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a)。

A、引咎辞职B、受到党纪处罚C、追究行政责任

11、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c)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A、填鸭式B、题海式C、启发式

12、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a),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A、寄宿制学校B、全日制学校C、小学初中一贯制学校

13、(b)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A、初中B、普通学校C、小学

14、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A、可以B、不得C、应当

1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c)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A、违纪B、违法C、严重不良行为

1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c)予以保障。A、家庭B、学校C、人民政府

17、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b)。A、制度保障B、安全保障C、经费保障

18、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c)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A、低于B、不低于C、高于

19、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c)的平均工资水平。

A、工人B、医生C、公务员

20、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c)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A、低于B、不低于C、高于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在征得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对不听话的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

2、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罚款等强制措施,督促其履行责任。(×)

3、现有一名13周岁的男孩,为中国籍新加坡人,不享有义务教育规定的权力和义务。(×)

4、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必须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5、如果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学校可以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6、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7、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但可以收杂费。(×)

8、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可以不进行义务教育。(×)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公办学校性质。(×)

10、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11、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

12、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

13、国家不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14、未经审定的教科书,可以出版、选用。(×)

15、义务教育经费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用于义务教育;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不得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

16、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收杂费的实施步骤,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规定。(×)

1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定人员应当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18、宁宁今年小学毕业了,他可以到商店当售货员。(×)

1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20、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承担,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

四、简答题:

178、小学生张某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任课老师罚站一节课,老师这样做可以吗?

不可以,学校教职员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儿童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下载《义务教育法》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义务教育法》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法_义务教育法笔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a )。 A、2006 .9.1B、2007.1.1C、2007.9.1 2、县级人民政府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 a )。 A、2006 .9.1 B、2007.1.1 C、2007.9.1 2、县级人民政......

    义务教育法学习体会

    通过学习义务教育法,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那现在我不会再怎么认为了。在......

    义务教育法学习心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学习之心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 德育是我们工作的首位。身为教师必须要做到全身心去爱自己的学生。喜欢学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 (修订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法讲话稿

    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 集中学习和贯彻落实新的义务教育法讲话稿 老师们: 今天,我们集中学习和贯彻落实新的义务教育法,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我感到很重要,很......

    义务教育法宣传材料

    新修订《义务教育法》宣传材料 宣传材料一: 1986年制定和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义务教育的法律,第一次把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作为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

    义务教育法学习心得

    义务教育法学习心得学习义务教育法心得体会一通过学习,再联系实际,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还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