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高考最新语文作文经典素材积累
2018年高考最新语文作文经典素材积累
2018高考备考最新作文素材
(一)建军90周年“八一”军旗更加灿烂
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这一天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为纪念包括“八一”起义在内的3个90周年,7月29日,由中央网信办指导,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的纪念“三个90周年”网络媒体主题宣传活动在南昌八一广场正式启动,来自全国数十家主流媒体的记者将“两线并行”,沿着八一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经过的主要地区,最后“会师”井冈山。
从“八一”南昌起义至今,我们的军队在党的领导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的从胜利走向胜利,直至解放全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哪里最危险就有我们的子弟兵,哪里最需要就有我们的解放军,有句歌词“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却知道你为了谁”,展现出解放军一切为了人民的高尚
情怀。
回顾当年的历史,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共产党人无所畏惧,毅然决然举行南昌起义,其的动力来自何方?毫无疑问来自于坚定的理想信念!周恩来年轻时,经过对各种思潮的“推求比较”,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他表示:“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无论革命环境多么险恶,他的理想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过。1927年贺龙率兵赴南昌起义前,蒋介石得知消息便开始拉拢他,以500万光洋,外加一个汉阳兵工厂和武汉卫戍司令的头衔送他,企图收买贺龙的一颗效忠心。但这丝毫不能动摇贺龙的崇高信仰和政治理想,他脱下皮鞋穿草鞋,浩浩荡荡开赴南昌举行起义。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无数仁人志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将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最后取得了全中国的解放。今天虽说是和平年代,没有战争的硝烟,但是前进的路上并不平坦,布满了荆棘。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补足精神之“钙”,更需坚定理想信念,直至目标的实现。
越是困难越向前,把希望留给他人,把危险留给自已。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的女兵杨庆兰,在战场上为了抢抓时间救助战士,常常将生
命置之度外。一次,一颗子弹差点击中她的头部,万幸的是子弹只是将她的帽子打落,她却顾不上害怕也没有去捡帽子,仍继续工作;一个体重100多斤的伤员,她背着上山下山跑几里路,从不叫苦喊累。类似例子不胜枚举,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时常可见。在生死关头,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以事业为重,以他人为重,正是我们当今时代需要大力倡导和积极弘扬的高贵品质,纪念“八一”建军节,就是要学习人民军队那种顾大局,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
当今年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不管怎么变,优良的传统不能变,红色基因不能丢。红色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史为镜,树立必胜的信心,注入奋发向上的力量,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在挑战面前,重温历史,将让我们更加自觉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注入生命的坚韧、进取的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进,更加自觉地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建军90周年是辉煌的90年,是不断胜利不断壮大的90年,解放
军英勇拼搏、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八一军旗高高飘扬,更加亮丽,更加灿烂。
光明日报:一部电影让世界看懂中国军人 赵雪纯
2017年07月31日08:08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一部电影让世界看懂中国军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前夕,军事题材电影《战狼2》通过一部电影、两位退伍的中国军人角色,将大胸怀和大气魄的中国军人展现给了世界观众。
作为一部军事动作题材的电影,动作、战争场面是《战狼2》中的重头戏:马达加斯加洋流下打海盗、非洲贫民窟吉普车追击战、非洲工厂坦克漂移等画面,给观众制造了不小的惊喜,更展现了华语电影,甚至世界电影界打斗场景的创新。
但电影出彩的不仅是打斗场面,其中的情节设计与价值指向,更引起不少观众的共鸣与思考。比如,因为非洲某个被叛军攻陷的地区的中国工厂工人数量过多,联合国救援直升机却无法容纳所有滞留人员。于是电影中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工厂监工要求工人按照中国人和非洲人分开站队,中国人可以乘坐直升机,非洲人却要被遗弃。
这是一个有明显历史关联性的情节。不禁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中,列强在中国的土地上将中国人按照三六九等区分,一旦发生战争,租界区安然无恙,而一墙之隔的
中国百姓却要遭受战火洗劫。但电影中,演员吴京扮演的中国退伍军人冷锋,恰恰与此相反,作出了要带领所有工人一起离开沦陷区的承诺,不问国籍,不论肤色。最终,冷锋的承诺得以兑现,电影所力图表现的中国军人的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勇于承诺并敢于担当的精神,被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电影中两位中国军人都是退伍军人,但“脱下军装,职责犹在”的中国军人精神,使得影片中的他们在同胞和非洲民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之时,毫不犹豫地肩负起军人的职责,令观众对有担当、救人无国界的中国军人肃然起敬。
作为一部国际动作电影,《战狼2》没有回避商业大片中常用的“主角光环”套路,但却深入一步,把“光环”上升为一种精神象征;枪法精湛、精通战术,甚至会玩坦克漂移,在枪战现场以一敌百的主人公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但《战狼2》依旧能够打动人心。因为,我们透过“冷锋”看到了中国军人群体形象:会流血,会倒下,但气节和意志永远不会被打倒。(作者:赵雪纯)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锻造最硬的骨头 向贤彪
2017年07月31日05: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长征途中,担任先头部队的红五师师长贺炳炎不幸中弹负伤,必须马上截肢。当时没有麻药,手术也只能用木工锯子,贺炳炎硬是坚持了下来。手术后,贺龙捡起锯下的几块碎骨,用毛巾包好说:“我要把它们留起来,长征还刚刚开始,以后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到时我要拿出来对大家说,这是贺炳炎的骨头,共产党人的骨头,你们看有多硬!”
明朝万历年间一位叫支大纶的进士在《示儿书》中说:“丈夫遇权门须脚硬;在谏垣须口硬;入史局须手硬;值肤受之诉须心硬;浸润之谮须耳硬。”这里提到的诸多之“硬”,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人生之境。而作为军人,最重要的特质还须骨头硬。只有骨头硬,才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敢精神,才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攻坚精神,才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牺牲精神。由这样的军人组成的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军人,护佑了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换来了明天如金子一般珍贵的机遇与前景。
军人也是肉体凡胎,也有七情六欲,他们的骨头为什么那么硬?
是因为他们的骨头里有“钙”。理想信念是军人精神上的“钙”。有钙质的骨头最硬,有信仰的心灵最强大。不管面对何种强敌,也能决然胜利于逆境险境;不管面临多少挑战,也能从容应对实现变革图强。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一支将信仰与铁质熔入血液的军队,连敌人也只能发出“可怕,太可怕了”的叹息!
“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军人的骨头并不是天生就硬的,而是在艰难困苦中锻造出来的。当年许多还是娃儿的“红小鬼”参加革命之初,并不知道什么是革命,但经过艰苦磨砺和血与火的考验后,他们的意志得到锻炼,生命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群骨头最硬、意志最坚的人。恰如毛泽东同志所评价的:“别看他外表像个泥人,那泥里包着的可是钢铁。”“打仗时,抓到俘虏是英雄,生活中,不被俘虏也是英雄。”这是一位战斗英雄说的话。新形势下,我军承担着繁重而艰巨的使命,也面临着和平环境的考验。这种考验看似平静温柔,实则刀光剑影,稍有麻痹和懈怠,酒绿灯红就可能软化我们的骨头,销蚀我们的斗志。只有以理想信念作为压舱石,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硬度却大相径庭。实现强军梦,需要我们每个人从石墨向金刚石蜕变。”时代先锋李浩的话,道出了当代军人的心声。面对使命敢担当,面对困难勇突破,面对诱惑
有定力,军人在烈火中百炼成钢。《人民日报》(2017年07月31日 04 版)
钱江晚报:让民族精神强健起来 李晓鹏
2017年07月31日08:02 来源:钱江晚报 原标题:让民族精神强健起来
朱日和在蒙古语中是“心脏”,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常年展开综合实兵演练,全军野战部队在此轮训,被视为军队战斗力锤炼之心。把纪念建军90周年的大阅兵放在这里,是真正的沙场点兵。大漠之上,铁军突进,烽烟滚滚,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我军战略思想、技术装备以及部队风貌的可喜变化。
战斗力标准是军队建设的唯一标准,能打仗、打胜仗是对人民军队的要求。在朱日和训练场,全军部队在这里轮番与中国第一支专业化蓝军交手,绝大多数都败下阵来,轮战结果震动全军。全军由此深入改革,围绕提高战斗力开展作战、指挥体系的一系列改革。这次阅兵,就是新一轮军事改革成果的集中展示。部队全部身穿最新式数字迷彩作战服参加阅兵,说明一切从实战出发,围绕“打赢信息化战争”开展部队建设的理念更新。
短短两年,就已经有40%的装备是第一次出现的最新装备。歼
20、空警500、东风31改等世界一流水准的武器装备,纷纷亮相。这说明我军在历史上第一次,与世界同行们站在了几乎同样的技术水准上。过去人民军队的装备水平,与对手相差至少一代以上。当我们看着海湾战争令人咋舌的作战方式的时候,才惊觉中国军队和世界一流强国之间的差距已经如此之大:那时候,我军的主力战机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而美军的F117、B1B已经在实战中大显身手。现在,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中国军队将不再重复过去习惯的以弱对强,而是站在同样的技术水平上,确实来之不易。
装备技术的进步是物质层面的硬实力,而在精神层面上,我们这个民族却还有太多的路要走。在建军节这天,我想起了曾经强健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这个民族年轻的时候,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逐匈奴的壮举;有张骞出使西域,历九死一生而拓地千里;有李广镇守边关,至今留下龙城飞将的壮丽诗篇;也有苏武牧羊,贝加尔湖畔持节19年不变的忠贞;更有班超投笔从戎,36人大破匈奴的勇武。
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但随着我们这个民族的衰老,人民变得世故,精神变得颓萎,陈汤曾经说过“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一个汉兵能打五个匈奴兵。但是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精神的衰败却到了极致:“九一八”事变,数十万人数、战力占优的东北军不抵抗而去,128人的日军骑兵队兵不血刃占领热河省会承德。
精神强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敢,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信念,是阳刚之气,是爱国之心,是不怕艰难险阻,不畏世道讥馋,于追求正义和真理。在我看来,强健精神就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民族复兴是要让我们这个民族从精神上重新站起来,就是要让精神重新强健起来。
人民日报社论:铸就新的钢铁长城
2017年08月01日04:4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_ 军旗猎猎,战歌嘹亮。伴随着强军兴军的铿锵步伐,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了建军90周年。祝贺,90年来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建立不朽功勋的人民子弟兵!致敬,所有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贡献的人们!
“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90年前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复兴的新一页。人民军队的诞生,让中国共产党从此有了自己绝对领导之下、忠实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力量,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同自己血肉相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中华民族从此有了实现独立解放和伟大复兴的坚强保障。
从那时起,他们从井冈山一路走来,走过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走过艰苦卓绝、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戍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光辉岁月,这支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它奠定了人民共和国坚不可摧的基石,肩负起捍卫和平、服务人民的千钧重担。近代史上饱受欺凌的中国,再也不会因“有军无力、有国无防”而含悲饮恨,中国人民因此而扬眉吐气、共享安宁。翻开共和国的史册,保家卫国、边疆建设、抢险救灾、撤侨护航、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子弟兵的身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人民军队奋战的疆场。他们的奉献义无反顾,他们的牺牲感天动地,他们的功勋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他们是坚如磐石的钢铁长城。我们党为拥有这样的英雄军队感到骄傲和自豪!全国各族人民为拥有这样的英雄军队感到骄傲和自豪!历史把光荣镌刻在岁月深处,未来将严峻的挑战摆在我们面前。“世界正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我军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目标下来认识和推进,开启了奋力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新征程。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为的是适应时代需要,推动人民军队转型重塑,赢得国际军事竞争优势,走好新的长征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我们正锻造一支具
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队伍。信仰是人民军队的旗帜。铸就新的钢铁长城,必须确保党指挥枪的原则落地生根。90年百炼成钢,是什么给了子弟兵一往无前的意志和勇气,是什么让人民军队以一当
十、以弱胜
强?是对党“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听党指挥的政治忠诚,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人民解放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是我们这支威武之师立于不败之地的绝对保障。在实现强军目标的征程中,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改革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铸就新的钢铁长城,国防和军队改革“是我们回避不了的一场大考”。根据习近平主席解决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的要求,人民军队的组织架构、规模编制、制度体系正经历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把强军兴军作为补上综合国力短板的硬任务,将重心放到“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上来,我们就一定能跟上世界军事变革的步伐,永葆胜利之师的活力生机。
90年风雨兼程,90年秣马厉兵。党和人民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
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人民解放军这样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英雄军队。今天的中国,正站在历史性的关键节点。深入贯彻党的强军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继续发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让我们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向前、向前、向前!《人民日报》(2017年08月01日 01 版)
南方日报:用党的强军思想锻造精兵劲旅 新华社评论员
2017年07月31日08:35 来源:南方日报原标题:用党的强军思想锻造精兵劲旅
这是一次气势磅礴的盛大阅兵,这是一场面向未来的强军检阅。7月30日上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隆重举行。1.2万名受阅将士以铁流滚滚、威武雄壮的沙场阅兵,庆祝人民军队建军9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回顾了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人民军队为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建立的不朽功勋,发出了实现新形势下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进军号令。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是强军兴军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行动纲领,必将进一步坚定全军官兵改革必成、强军必成的信心决心,激发在强军目标引领下朝着世界一流军队阔步迈进的强劲动力。
特殊的时空节点,总能唤起深沉的历史回忆。近代以后,我国饱受屈辱、屡遭侵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事落后,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90年前,南昌城头一声枪响,宣告中国诞
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预示着中华民族落后挨打的悲惨命运开始了根本性的扭转。90年来,人民军队高举着党的旗帜,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浴血奋战,勇往直前,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历史充分证明:我们的人民军队不愧是听党指挥的英雄军队,不愧是忠心报国的英雄军队,不愧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英勇奋斗的英雄军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领导我军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坚强领导下,在党的强军思想指引下,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刀阔斧、蹄疾步稳,在主要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这场重塑重构使我军体制和结构焕然一新,发展格局焕然一新,部队面貌焕然一新,为强军事业增添了强大动力,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奠定了深厚基础。宜将剑戟多砥砺,雄师
胜战天下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英雄的人民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有信心、有能力谱写强军事业新篇章。
安享和平是人民之福,保卫和平是人民军队之责。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保卫。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必须用党的强军思想指引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坚定不移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坚定不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做人民子弟兵;坚定不移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坚定不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我们的目标是民族复兴。我们坚信,英雄的人民军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阔步前进,必将在强军兴军的新征程上不断取得新胜利、创造新辉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篇: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经典素材积累4
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经典素材积累4
明星须注意公众形象
去年来,仅媒体报道的明星酒后驾车事件就有十几起,主持人毛威、影视演员吴京、乒坛老将孔令辉、笑星刘伟、围棋国手马晓春等先后登上黑榜。这次因醉酒驾车被查的蒋丞稷是男子100米蝶泳53”80的亚洲记录保持者,1996年奥运会男子50米自由泳第四名。专家表示,明星属于社会公众人物,他们的举动影响着公众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理应通过恰当的言行起示范作用。差别:
材料:有些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贫与富,美与丑,卑鄙与高尚,聪明与愚钝,苦难与幸福„„这种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世界没有差别将变成一潭死水;也有人认为,富有、健美、高尚、聪慧、幸福„„这是人人所期盼与追求的,只有消灭了差别,世界才能变得更加完美。事例:
数学上两数相减的绝对值称为差,那人亦是如此。两人一减一比较,差别(距:这种地方用此要当心。扣题)就显 61 / 96 现出来了。
“龙生九种,种种不同”,这指的就是差别。„„为什么现代社会有通过识别指纹来判案呢?为什么你能在一群人中一眼就发现你的朋友呢?这就是因为有差别即使科技再发达,差别也总是存在的,不可能为零。正如真品永远是真品,而你模仿得再好,终究贴在头上的标记。俗话说,一只手上有五个指头,伸直,手指有长有短,各不相同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标准化生产的东西,比如我有一双鞋,别人可能会有一双同样的鞋等等。即使这样,相同的东西不同使用,也就会显出不同的差别。比如说,核能如果用来制武器,它的威力该让多少人害怕呢?但如果用来发电,通过核裂变、核聚变之后放出的巨大能量,可以点亮多少户人家的灯火?
水果有甜、酸、涩之分,这是味道上的差别,这是这种微妙的差别,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美味;尺和寸有长与短之分,这是用途上的差别,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要„„
议论:古往今来,消灭差别是我们所有人的愿望,孔子提出大同社会的构想,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世人都将富有、和睦、高尚,没有贫穷、苦难、邪恶„„
观点:由不同事物本质方面的特殊性、多样性造成的差别,是不能消除的,也是消除不了的(否则就是灭种);由 62 / 96
人为的主观上的、制度上的原因造成的不公正的、落后的差别,是要努力消除的(全面—部分)
错例:审题:未抓住关键词:差别——差距——距离 角度:差别产生美:文章的内容写的是:没有差别就不美 选材:方方面面举例,不要只限于某一方面:中国差距 没有观点:举例说明世上有差别,这只是第一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面对大海
多少年前,自大的河伯在海神若面前,望洋兴叹;多少年后,我伫立于海滨,面对大海,不胜感慨。
多多少少年前,大海中出现了第一个细胞;又是多多少少年前,鱼征服了陆地;不只又是多少春夏秋冬,我立于海边,凝视着这一片诞生我的海水,而她,依旧是如此广阔,如此安静,如此深邃。海,深不可测。在我眼中,大海是如此之深,表面上却又是如此平静。也许,经过了46亿年的沧海桑田,大海已经宠辱不惊,淡然地看着世间万物,斗转星移。
海,厚积而薄发。百川灌海,尾闾泻之,十年大涝,九年大旱„„这些都不能改变大海一丝一毫。大海默默地积累着,但她永远是静默的,宛如洞悉世事的智者。63 / 96
海,心胸开阔。在海之中,可以行驶巨轮,可以容纳一叶扁舟;可以让鲸鱼遨游其中,也可以让小鱼小虾取得安身之所;甚至可以让我的脚泡在海中,感受大海。
上善若水。面对大海,总是会引起许多感慨。除了太空的星,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一汪水更持久的呢?她心如静水,胸如深潭,宽厚下物,这些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 俯身坐在沙滩上,我凝视着大海。东方有海神若,西方有波赛冬,显然,是海超越了平常的特性,让人们赋予了她神性。现代社会,人们内心普遍比较浮躁,已经很少再会有人去听一听鸟鸣蝉噪,去闻一闻花香,品一杯下午茶。能沉下心来认真做事、厚积薄发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类的生活几近机械化。转头看看诞生我们的大海,在各种时代都依然固我。在海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深邃,看到了深沉,看到了宽广的胸怀,看到了„„ 曾在一本杂志上见到过一篇纪念楚之三闾大夫屈原的文章,名叫《葬我于水》。而我此刻正站在大海旁,我俯下身去,脸贴近海面,海面一如既往地安静,永恒。刹那间,我顿寤了:海既是我们最本真的状态,从她身上我们可以学到至理,学到一切。生我于海,葬我于海„„ 柏杨: 64 / 96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病逝(08?4?29)。生前痛斥“丑陋的中国人”,曾引发一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柏杨曾因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批判华人集体文化和性格上的缺陷而闻名。
1985年,《丑陋的中国人》出版。柏杨在书中说,中国人之所以“丑陋”,是因为被“千年酱缸”酱成了“干屎橛”。该书强烈批判中国人“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柏杨的“酱缸文化”的基本精神“国民性批判”,向我们提出了文化反思的课题,掀起了正反两方面对中国人传统文化的思辨之潮。精彩语录:
* 就鲁迅而言,他的小说对我影响很大,杂文对我影响较小„„看过鲁迅的小说,你会感受到一种精神压力,你要思考,不会愉快,手鲁迅影响,我创作小说,也是出于爱心和使命感,不考虑有没有世俗利益。
* 我们盼望的是,每个中国人都应有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的教养。珍惜友情,爱护自己所爱的人。(《酱缸?千年难醒的噩梦》)* 要别人看得起,就要具备被看得起的条件。要别人尊重,就要有被尊重的表现。只怪别人掩鼻,却不医治自己的口臭,结果只有更增加别人的厌恶。(《酱缸?千年难醒的噩梦》)65 / 96
* 一个人如果是强者,如果上进,如果努力,他就不容易嫉妒,至少不至于妒得一发不可收拾。而这有赖于读书、思考。(《权势?官崽哲学的流弊》)
* 自傲,是一种自己欺骗自己,兼欺骗别人的伎俩,结果飞到云端,一团虚骄,高估自己的分量„„自卑同样是自己欺骗自己,兼欺骗别人的伎俩,盖自傲和自卑是一个物体的两面。自傲是顾影自喜,自悲是顾影自惭。(《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惜时: 一日,朱熹立在庭院中,看到梧桐树叶片片飘落下来,联想到自己,虽已鬓染秋霜,却还诸事无成。可巧耳边传来庭外儿童嬉闹之声,于是慨叹道:“只有过来人,才知道时间的可贵呀!”立马回家写下惜时小诗一首: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街前梧叶已秋声。”据说从这天起,他开始为四书集注,十年乃成。胡适说麻将:本世纪初叶,胡适留学欧美,发现中国的麻将传到西方后,一度风靡整个欧美。酒吧、饭馆、游乐场,到处都是搓麻将的人。而时隔十多年,胡适再次去欧美时,竟看不到一桌搓麻将的,麻将已被冷落到古玩架上去了。究其原因,是西方人视时间为金钱,远不如我们中国人那么潇洒自在。为此胡适先生曾感慨系之:麻将只能是那些不懂得珍惜光阴民族的专利。66 / 96
人生经不起空耗:有个年轻人看到一个老者在凛冽的寒风中趟过一条宽阔的河面,他告诉老人说:“不要趟水,上游有桥。”老人说:“我知道。”“下游也有渡。”“这个我也知道。”“那你为什么还要在这寒冷中趟河呢?”“孩子,生命经不起空耗,那些年轻人就是在这无数次的绕道后,才发现自己也老了。人生应该珍惜,时光不能耗费。” 对商人来说,时间是金钱;对将军来说,时间是胜利;对农夫来说,时间是收获;对学者来说,时间是知识。——约翰?孟德 克服自满:
荀子《宥坐》篇中曾讲过孔子参观欹器的故事:欹器是一种形体略斜而又易于倾覆的器皿,空着时是歪的,水装得不空不满时是端端正正,一旦满了就要倾覆。所以,古人将它放在座位右边以为警戒之物。孔子让弟子灌水一试,果然是“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乃喟然叹道:“哪有自满而不倾覆的呢?” 包容:
蚌被外界沙粒侵入后,它感到极不舒服却无法排除,于是蚌就用体内分泌物逐步将其裹住,使之变成光泽圆润的珍珠。对一切不如意之事,人也应该像蚌那样予以包容,并渐渐转化为财富。67 / 96 翻过这座山头:
人生中有许许多多的山,而这样的山组成了我们人生的旅途。我们都相信,翻过这座山头,会看到更美的风景。生活中同样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我们也可以相信,困难的背面一定有绚烂的风景。这座山的确很巍峨,但是,你不想去看这座山背后更美丽的风景了吗?
平地上有了山,就有了风景;山背后有什么,就产生了遐想;翻过这座山头,到那边去看看,就形成了憧憬。人生的路,就是在这翻过一个又一个的山头之间延伸、拓展的。翻过这座山头,就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性目标。风的遐想:
风无处不在。你看不见它的姿态,却能感受它的存在。风无处不在。古老的文明间有它匆匆飘拂的剪影,迁客骚人将它的姿态化作方正的汉字留于笔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又或是“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这些个风儿。代表着春日,代表着生命。“大风起兮云飞扬”,“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一种雄心壮志,拥有伟大的目标及信心之人的风。“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而这又是一种淡泊之风,她吹散了名利。68 / 96
站在风口,深呼吸,任风卷过你每寸肌肤,每根发丝,涌入你的心灵。学习、工作的劳累与烦恼,就让他们随风去吧。生活不再受形式的局限,无论如微风一样送来清爽,还是像暴风一样张狂,这都是风的个性,都是生活的多姿的体现。我爱风,我爱在风中遐想。风,是无形的,但无数文人骚客将它灌入自己的情感,自此,风便有了血,有了魂。“吹面不寒杨柳风”,风一定是一位温柔的母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风又像是师长;“春风又绿江南岸”„„ 谦卑——伟大
达?芬奇讲过这样一则寓言:山顶的岩石上有一小撮白雪。这撮白雪想:其他的雪都在我下面,我怎么能高高在上呢?而况太阳一出来,我离开了众人的庇护,不消一顿饭工夫立刻就会融化。我应该躲到更适合卑微的我停留的地方去。于是,这撮白雪就从岩石顶上自动滚落下来,一直滚到山脚。但它却越滚越大,最后竟滚成一个雪山包。学无止境(做事要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徒弟认为他学业圆满,可以独闯天下了。师傅拿来一只碗,盛了一碗石头,问徒弟:“满了吗?”徒弟说:“满了。”师傅有拿来沙子倒进碗里,沙子从石头逢里又渗下去许多。师傅问:“满了吗?”徒弟说:“这下可真满了。”师傅又拿来一杯水,倒进碗里,水又渗进沙子里去了。师傅 69 / 96
问:“满了吗?”徒弟没有回答,似乎明白了什么。
一座世界级的高峰,使人们注目的是那背衬着蓝天白云而灿烂夺目的峰顶,但是在它下面,支撑着它的,却是亿万吨默默无闻、索然无味的石头和土块。应该说这些石头和土块连同峰顶才是令人仰止的整座山峰。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这样阐述“人生之美”。他说:人生的美,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欲望、物质带来的美。物质的人生是永不能满足的。比如你吃东西吃得很好,但科学家的分析是,你只有15厘米的满足感,即从舌尖到喉咙。美的第二个层次,是文化、艺术、文明带来的美的满足。比如听动听的音乐、看美幻的灯光。美的第三个层次是灵性、精神的美,这要求我们通过努力,去认识生命中一些美好的部分。
人类早期的许多“梦”,如今已成为现实:“嫦娥奔月”的幻想,屈原、李白诗中的登天揽月的愿望,已被飞机和人造卫星写实;吴承恩的《西游记》中,美猴王拔几根毛在掌上一吹,就能变出许多一模一样的小猴王,这不仅在当时,而且到二十世纪中叶还只是神话,但“克隆鱼”、“克隆羊”的产生,却使之成为指日可待的事情。(请你以“梦想成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画家林风眠曾把艺术家比作蝴蝶。他说:“起初,它是一条蠕动的毛虫。为了能飞起来,它先结了一个茧,把自 70 / 96
己禁闭在内,化作蛹而彻底变形。最终,也是最重要的,它得从茧中挣扎出来,才能自由地翱翔于空中。茧子即表示艺术家在早期必须刻苦学习技法和接受教育。”
年轻狂想曲:年轻是梦想开始启航的季节,连空气中都孕育着希望的种子;年轻是苦恼的渊薮,无数的诱惑都张开了翅膀;年轻是大干快上的时候,每一份努力都充满着热情与执著。年轻是诗,年轻是画。年轻是江河,正在纳百川以成大海;年轻是激流,要冲过无数的险滩......?
倾听让我们如此美丽:倾听春天的莺歌燕语,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意境的优美;倾听大海的潮起潮落,我们感受到激越的乐章和壮美的境界;倾听长者的教诲,我们如坐春风;倾听朋友的诉说,我们感觉到友谊的可贵......?
关于诺言,我国有许多成语,如”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等,充分说明了我国是个重诺、守诺的民族。朋友是夏天的树阴,为你送来一片清凉;朋友是人生中的风景,没有他旅途便黯然失色。朋友是你失意时无言地安抚你的人,朋友是你高兴时与你分享的人;朋友是你骄傲时提醒你的人,是你自卑时鼓励你的人......?
攀登是一种姿态,它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爬山虎从落地生根的那一刻起,便把攀登作为今生的使命,不管前面是墙、是树,还是山,它都尽力向上,将大 71 / 96
片的绿色展示给人间。即使秋冬叶子枯萎,那藤仍然保持昂扬向上的姿势,只等来年春回,再一次启程......?
神秘的天空中,有蓝天白云、日月星辉,也有乌云密布,雷电交加。浩瀚的宇宙蕴藏着无限玄机。当你抬头望天,是否也曾被那一份神秘和生动吸引过?震撼过?感动过?
环境,可以是自然的,比如山水田园、城市乡村;也可以是人文的,或宽松或严酷,或文明或野蛮。总之,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而且会受环境的影响,正如古人所说:居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感悟: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人格与文化
一、文化好比是土壤,人格好比是树上的果子,土壤不同,果子的品质也就不一样。
二、中华文化:
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做人要堂堂正正)
屈原: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72 / 96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于右任:临终哀歌: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山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爱国之情缠绵悱恻,挥之不去)《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与妻书》: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泪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对天下人的责任心、对国家、民族的忠诚)这些都是中华的主流文化
三、优秀文化造就大写人格
在这样的文化的熏陶下,“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发的人,„„虽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语)”
再举一些现当代人的例子
三、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文化正受到物质第一、功利主义的冲击,不少人在物欲面前迷失了本性。73 / 96 比如:举反例。
四、“八荣八耻”,的提出,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补充;是对高尚人格的塑造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位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点到即可)
五、再次强调在当前形势下传承优秀文化对塑造高尚人格的意义。(如果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中大多数人的人格高尚,那么,他们的文化品质也一定是上乘的。)另外,也可以横向举例: 美国的鸡尾酒文化 德国的勤劳务实等 自我与道德
一、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1、封建社会只有“天意”,只有统治者的意志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74 / 96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像陶渊明这样具有自我意识、独立人格的人大多没有好下场、“文艺复兴”带来了人性的觉醒,而自我意识的张扬又是现代人的标志、自我意识高扬的好处。
二、现代社会又是一个“自我”与“道德”并存的社会,这同样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而且是人类走向高级阶段的标志
1、发现自我、展示自我,是对作为个体的人的肯定;
用道德来规范每一个人的言行,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肯定。道德观念的提出,使人类社会与动物界拉开了距离、社会是一个群体概念,现代社会,个人离开了群体,将无法生存。作为一个群体,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它的底线是法律条文,更高的层次就是要符合为公众认可的道德标准。、所谓的“和谐社会”正是自然与人类的统一,自我意志与道德标准的统一、一个人如果把“自我”凌驾于“道德”之上,那就意味着他走向了和谐社会的反面
三、联系现实,再次确立,只有在符合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自我意识的大旗才能高扬 75 / 96 远去的习俗:
过去中秋节,上海人最喜欢蘸糖桂花吃芋艿,还有家人同聚赏桂、中秋插桂花的习惯。不过近年来,这些习俗渐渐消失了。诸如此类逐渐在人们心目中淡漠的习俗还有:元宵节吃元宵,寒食节吃冷食,清明节吃青团、红藕,端午节吃粽子,重阳节吃蒸糕,饮菊花酒,腊月吃腊八粥,过生日吃长寿面等等。
请以“远去的习俗”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审题: 题干:
请以“远去的习俗”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材料:可以认为是参考。远去的习俗:
“习俗”是论述的“对象”,“远去的习俗”是“现象、现状”,不是论述的观点,观点应该是“不要让承载民族优秀文化的习俗远去,呼唤习俗回来”。第三篇文章把对“习俗”的展示落到实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传统习俗的了解、感悟。文章正面立论,观点鲜明,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一般思路:
1、对习俗的描摹、展示(讲“习俗”的文章里要有“习俗”)76 / 96、目前的现状:习俗正在远去
(有了第一段的基础,这里只要一句话即可,但语气要强——题目)、这些远去的习俗同时带走了什么?(答案十分明确,优秀的传统文化。
这是全文的展示部分,结论或观点由此得出)
寒食节:介子推:忠诚、付出、同患难而不求同富贵:做人的道德 清明节:祭祖,对先人的缅怀、追思,饮水思源,感恩 踏青:亲近土地、与自然紧密接触、感受自然美 上巳节:水边饮宴,郊外踏青
端午节:纪念屈原:忠君爱国,志向高洁,为理想而献身
活动:赛龙舟、粽子、佩香囊„„:庆典、才艺展示:联络感情、释放心情
重阳节:登高望远、游子思乡:亲情、故乡之情 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77 / 96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腊八粥、长寿面:祈望五谷丰登,祈盼健康长寿: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尊重,表达了一种美好的祝愿
这样的民俗活动,又是中华民族群体意识的积淀,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由此得出结论(也是观点): 优秀的习俗不能远去 正面表达:习俗归来
如果字数有多,还可以结合生活现状,从反面论述:
生活在钢筋水泥之中,为物质奔忙,造成了情感的空虚、人情的冷漠 语段:
1、过去中秋节,上海人喜欢吃蘸糖桂花迟芋艿,清明节喜欢踏青、扫墓、吃青团,端午节喜欢赛龙舟品粽子,元宵节喜欢猜灯谜尝元宵„„可是,今天的我们呢?热衷于情人节吃巧克力,万圣节南瓜灯,圣诞节吃匹萨„„不止一次的听到老人说现在的新年越来越缺少年味了,更不止一次的听到年轻人高喊,“过年只是古老的形式,早就落伍了”、看着这一切,我不禁要问:“今天的我们是怎么了?难道传统真的不堪一击吗?”„„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这 78 / 96
一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的魂,从今年开始,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已被定为法定的假日,人们在过年期间可以放鞭炮表达喜悦之情;中国人有自己传统的娱乐项目,有自己的特定表达情感的节日和方式。、懂得这个道理的我们不应再一次让失落的文明躲在角落里哭泣,不应再一次让远去的习俗藏在黑洞中流泪,相信孟婆的浓汤不会颠覆传统的记忆,全球化的进程无法阻挡习俗的魅力。、当春节时没有了“爆竹声中一岁除”,当中秋时人们不再“举头望明月”,当重阳时没有人想到“每逢佳节倍思亲”时,人们似乎忽略了生活中看似平凡的日子都隐藏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底蕴。那些远去的习俗啊!正悄悄地带走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习俗的丢失,往小里说或许只是生活习惯的改变而已,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失落。
没有了这些习俗,还有几个人能领会“前门万户曈曈日”的妙处,还有几个人能理解“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的心境,没有了这些习俗,再好的诗。也不过是一纸空文,没有了民族情感的填补,任诗句再动人,也只会徒显老成,什么妙诗美文,也都没有了真心去吟诵的人。
?扇,自古以来为引风纳凉之物。?我国的扇具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春秋、战国时就有了扇子。中国的扇仅从 79 / 96
材料而言,就有羽扇、竹扇、纨扇、蒲葵扇等。传统的扇多为圆形,故称“团扇”。千百年来除使用价值之外,小小的扇中还孕育着中华文化艺术的智慧,形成了独特的“扇文化”。“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扇面上采用书法,以“羲之书扇”流传最早。唐代已在扇面上绘画,山水、人物,不一而足。了解中华文化,扇子就是一扇无可替代的窗口。
第三篇: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经典素材积累(分类整理)
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经典素材积累(分类整理)
关于目标、信念
名言:
1、每条河都有自己的方向。——拉丁美洲谚语
2、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塞涅卡(要明确目标)
3、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萧伯纳
唐僧取经:10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627年,为了弘扬佛教文化,为了普渡苍生,唐朝和尚玄奘走上了去印度取经的道路。一路上餐风宿露,饥寒交迫,历尽磨难,于公元643年春,回到长安。16年的艰难跋涉,玄奘带来了佛经74部,又用19年的时间,翻译出经卷1300多卷。同时,他还为我们留下了一部伟大的地理著作《大唐西域记》。
唐僧对信念的追求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有一个就是吴承恩。他据此写下了我国著名的神魔小说《西游记》。为求取真经普渡众生,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克服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修成正果。(也可用在“读经典”、“克服困难”、“毅力”、“脚印”:在大漠、在沙滩、在藻泽,在泥泞的小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一行行、深深浅浅、迂回曲折,伸向远方)
韩愈: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计(惜)残年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精卫填海: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远古时代,炎帝神农有一个女儿叫女娲,有一次,她到东海去游玩,不幸被海浪吞没。女娲死后变成了一只小鸟,叫“精卫”。“精卫”为了不让后人有和自己一样惨痛的经历,于是每天从发鸠山上衔来小石子、树枝,发誓要填平东海。(正面理解:人要有信念。虽然这是一则神话传说,但是它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有志者为实现目标、信念而不懈努力。反面理解:理想、信念、目标的确立要符合实际。)
鉴真东渡:唐代高僧鉴真,为了到日本传扬佛法,56岁时带弟子、工匠百余人从扬州东渡,一连四次都没有成功。60岁时,他第5次出海,不幸遇到风浪,无淡水,无粮食,又迷失方向漂到海南岛。鉴真本人因病双目失明,几经周折又回到扬州。5年后,鉴真毅然再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在奈良精心整理版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10篇[转载]精心整理版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10篇修建了著名的唐招提寺,弘扬佛教文化,传播中日友谊。(理想、意志、毅力、克服困难)
愚公移山:愚公的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的出路。愚公率领全家子孙每天挖山不止,相信终有一天,会搬走挡在门前的大山的:毛泽东以此激励中国人民要有这样的精神来推翻压在我们民族身上的三座大山,我们真的做到了。(反过来,也可以用在要学会“变通”上。你想,是搬山容易呢还是搬家容易呢?打破常规,开拓思路,事情就变得容易起来。牛顿说: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
我要周游世界:1818年一个夏天的晚上,九岁的达尔文对他父亲说:我想世界上肯定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奥秘,将来我要周游世界。为此他一直在作准备,在希鲁兹伯里学校,校长斥责他是个“不务正业”的学生。1831年12月27日,达尔文终于搭上了“贝格尔”战舰,开始了环球生物考察,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物种起源》就是他这次环球之行的结晶。
孔子目睹春秋大乱,决心为恢复西周礼治而奋斗。为此,他周游列国,但始终未能如愿。刘备的理想是“攘锄奸凶,兴复汉室”,但一个王朝的兴衰,有其复杂的缘由,他最终只能饮恨白帝城。周恩来立志“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他奋斗一生,终成为共和国伟业的缔造者之一。电磁学之父法拉第说: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会成功。牛顿晚年的愿望是用科学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可惜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分析:这是一组关于人生理想的材料,这些名人奋斗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生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没有理想的人生,就好似一艘远航在大海上的巨轮缺乏罗盘。由是得出论题:人生须树立远大的理想。孔子、刘备以及晚年的牛顿,他们为理想奋斗不止,但均未能如愿,周恩来、法拉第的理想却实现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理想能否实现,取决于它是否顺应了人民的意愿、历史的必然及科学的规律。由是得出结论:应树立正确的理想。
关于勇气
名言:
1、懦夫未死之前,已死过数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
莎士比亚
2、没有比害怕更值得害怕的了。——培根
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
廉颇蔺相如:蔺相如在秦王面前,怒发冲冠,警告秦王将“以颈血溅大王矣”,这无疑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在强权面前不屈服、不弯腰的勇气;廉颇肉袒负荆,到蔺相如门前谢罪,这也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即改的勇气;列宁打碎了姑妈家的花瓶,不敢声张,后来写信承认是自己打碎了花瓶,这同样是一种勇气,是诚实带来的勇气。新航路的开辟是面对不可预测结局的勇气;科学探索是人类战胜未来的勇气。勇气能最大限度地让生命焕发光彩。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其中,难道就没有勇气吗?
勇气可以表现在各种地方。讲真话需要勇气;面对接二连三的挫折,能振作精神屡败屡战,需要勇气;技不如人,要向人讨教,要迎头赶上,同样需要勇气;面对案头堆积如山的案卷,埋头苦读,奋笔疾书,这还是一种勇气??//面对外族入侵,有志之士投笔从戎;面对SARS病毒,白衣战士奋不顾身;面对大雪、严寒、洪水、歹徒,我们的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各个冲锋在前,舍生忘死??每个人都有让勇气焕发光彩的时候。战胜私欲、战胜自我,你就会变得更高尚,更强大。(后面几则事例可用在以“爱”为题的文章中)
勇气是一个人内心精神、品质丰满、高尚的外在表现形式,一个
灵魂空虚的人是不具备“勇气”的。他们可能会争强斗勇,但那是匹夫逞能,那严格地说,不能叫勇。在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历史上,是没有他们一席之地的。
面对小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遇到困难绕道走,在需要挺身而出的地方不敢讲真话,这样的人和事在现实社会中是屡见不鲜的。
敢于面对失败
项羽刚愎自用,自己断送了霸业,却推说天不助我;周瑜年轻英俊,事业有成,却斗不过诸葛亮,于是埋怨老天:既生瑜,何生亮?梁元帝治国无能,却把原因归咎到自己读书过多上,一把火烧尽了国库藏书。
挫折: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无数的沙粒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
关于毅力
名言:
1、达到目的有两个途径:即势力和毅力。势力只为少数人所有,但是坚忍不拔的毅力却是多数人都有的,它的沉默力量往往可随时间达到无可抵抗的地步。——车尔尼雪夫斯基
2、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3、将无法实现之事付诸实践,是非凡毅力的真正标志。——茨威格
4、伟大的毅力只为伟大的目标而产生。——斯大林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告诉我们:“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目的地是美好的,那里“面对大海,春暖花开”,“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但达到目的的道路却是艰难的,那里杂草丛生、荆棘遍地,蛇蟒出没,暗流汹涌。要从道上经过,护身符只有一个,那就是“毅力”。
张学良戒毒:作为奉系军阀张作霖长公子的张学良年纪轻轻就染上了毒瘾。在日本入侵东三省、国难当头的时候,少帅深受刺激,伏枕大哭,决心奋起救国,并决定首先从戒毒开始。1933年3月,他把自己关在房内戒毒,把手枪放在床边,“无论我怎样痛苦叫喊,你们谁也不准给我打针,谁要胆敢走近我的床头,就一枪把他打死。”张学良成功了。
议论:这是凤凰涅槃以后的重生,是要经受烈火的考验的。这期间的每一分每一秒,要是没有坚强的毅力在顽强的抵抗,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成功的背后是毅力: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大英图书馆马克思常坐的座位底下留下了清晰 的脚印;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翻遍悬崖,尝尽百草;达尔文写《物种起源》历时20年,随贝葛尔号在大海上颠簸航行,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去完成对生命起源的真正的探索??(适用“时间与不朽”、“人生需要恒心”“忍受成功前的寂寞”)
议论:恐惧、害怕,崎岖、艰难,厌倦、懈怠,困惑、迷茫,几度风雨,几度春秋,矢志不渝,这里有什么?一分信念和热爱,再加上九十九分的毅力和勇气。
关于坚持
名言:
1、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约翰逊【英】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中国】
3、人生恰恰像马拉松赛跑,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称为胜利者。——池田大作【日本】
4、成语:铁杵成针、滴水穿石
拳王阿里33岁那年与挑战者弗雷泽进行第3次较量。在进行到第14回合时,阿里已筋疲力尽,几乎再无丝毫力气迎战第15回合了。然而他拼命坚持着,因为他心里知道,对方肯定和自己一样,如果在精神上压倒对方,就有胜出的可能。于是他竭力保持坚毅的表情和永不低头的气势,双目如电,令弗雷泽不寒而栗,以为阿里还存有旺盛的体力,阿里的教练发现弗雷泽已有放弃的念头,便使眼色暗示阿里。阿里精神一振,更加顽强地坚持着,果然在关键时刻,对手认输了。卫冕成功的阿里还未走到擂台中央,便眼前一黑,双腿无力地跪倒在地上。弗雷泽见此情景,如遭雷击,并为此抱憾终生。
(胜利与失败原来是近邻,就在于坚持还是放弃)
从小,我们就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做事要有长性,要坚持到底。小山羊种菜,先种菠菜,菠菜没有长成就不耐烦了,改种萝卜;萝卜
刚长出两片叶子,又改种其它??最后什么也没有做成。
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在广袤的荒原上。他没有食物,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发现了一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最终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人获得了胜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终他获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老人与海》海明威: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第85天,老头儿一清早就把船划出很远,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头儿和这条鱼周旋了两天,终于叉中了它。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回到海港时,马林鱼只剩下一付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尽地一头栽倒在陆地上“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桑提亚哥的生活信念,也是《老人与海》中作者要表明的思想。通过桑提亚哥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
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硬汉子”是海明威作品中经常表现的主题,也是作品中常有的人物。他们在外界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打击时,仍然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他们尽管失败了,却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
海明威《老人于海》硬汉子精神,与自然、与命运作斗争,可以被毁灭,不可以被打倒。
议论:春种夏实秋收冬藏,自然界的孕育有一个过程;同样的,在生活中,要想成就某一件事情,同样需要过程,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没有耐性,急功近利,不是导致失败,就是造成隐患。最终都会自食苦果。喂人工饲料、打生长素的鸡是卖不出好价钱的。任何事情的达成都需要等待,等待需要坚持。
坚持是意志与挫败之间的对抗,尤其在对抗性强的竞争中,最后的胜利者,往往就是坚持到底的一方。《群鸟学艺》,所有的鸟都向凤凰学搭窝,坚持到最后的只有小燕子,因此,只有“燕窝”成了品牌。
关于责任
名言:
1、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的狭隘性,当我们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普
列姆昌德
2、坚毅而崇高的思想方式,能够使一个人建立起生活目的和认识自己的生活职责。——列夫·托尔斯泰
3、每个人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林肯【美】
4、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维克多·费兰克【英】
5、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中国】
6、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英】
7、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刘易斯【美】
80年后的一封信:20世纪末,武汉市中心6层的景明大楼收到一封来自英国的信函,信函提示这幢大楼的设计使用年限为80年,现已到期,提请注意。落款为这幢大楼当年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这封来函让我们读懂了什么叫责任。责任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不因距离的遥远而消蚀,不因生物体的代谢而作废。对这家设计事务所来说,责任就是生命,责任就是品牌,责任就是信念,责任就是一座山,沉重而又崇高。
同样的事例,也可以从古人身上找到。南京的明城墙,历经600多年,风雨不动,巍然如山。只要你仔细去看,每一块城砖上都刻着烧制者的姓名。在当时,这也许只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所采取的一种措施手段;在如今看来,这是一种何等的责任意识。城砖上的那个人早已作古,但刻有他们姓名的砖与明城墙同在。站在这城墙底下,默诵着这些姓名,会让人肃然起敬。有责任的人是崇高而伟大的。
责任有大有小之分。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民请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民族的脊梁,他们承载着民族存亡发展的重大使命;也许你没有栋梁之材,但也绝不能放弃属于自己肩上的那份责任。
如今社会上,新名词、新事物、新作派层出不穷,什么“月光族”啦,“啃老族”啦,“丁克族”啦,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是对人生的不负责,对生命的不负责,对家庭的不负责,对社会的不负责。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得着前人的养育,也应该给后人以庇荫。把责任落到实处,做好你的本职工作,无愧于前人,无愧于后代,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关于宽容
名言:
1、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失败这正是硅谷成功的关键所在。——比尔·盖茨
2、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3、有时宽容引起得到的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苏霍姆林斯基 勤学苦练
王羲之临池:王羲之是晋代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草圣”,据说他每天练习书法,练完后就在屋前的池塘中洗涮笔砚,天长日久,池塘里的水都被洗黑了。这种勤学苦练的精神很为后人赏识,“临池”之说就源于此。
韦编三绝
孔子是春秋时的儒学创始人,也是那个时代的学问泰斗。《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到了晚年开始攻读《易》,而该书是一部艰深的上古之作。孔子废寝忘食地勤读,一遍不懂就两遍三遍,甚至七遍,成语“韦编三绝”就源于此。通过苦读,孔子不但读懂了《易》,而且还写了十篇读后札记,是为《十翼》,后人将其与《易》合编在一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易经》。
过程与结果
一位老人静坐一整天,才钓到一条大鱼。临走时却将鱼儿全部放回了河里。他的解释是:“我钓的是一整天的轻松与宁静。”
过程与结果,是一个事物的两个组成部分。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追求功利,往往只关注结果,不愿意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去体会过程的美好上。读书,只希望从文凭上得到肯定,弹琴,目的是拿到考级证书。
至于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自己的心灵与大师沟通,如何在乐曲声中去感受前人的心路历程,去把握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你就失去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经历。可能你已到过黄山,但是你没有体会过登山时的激动;可能你已成为大师,但是你没有享受到在一级级台阶上取得进步的喜悦;可能你是个高人,但你不会有对小人物的同情、恻隐之心??其实,生命就是一个过程,要让生命在不同的阶段上处处精彩,而不是只有结局辉煌,那么,你必须注重生命的过程。当然,如果生命的过程处处有精
彩,那么结局一定的是精彩的。因为,那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时间问题。
有一只老虎,看见曾打败过自己的水牛被人吆喝着耕地,便去问牛为什么怕农人。牛说,因为人有智慧。老虎向农人要求看看他的智慧。农人说把智慧忘在家里了,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捆起来,免得他走后老虎把牛吃掉。老虎听从了。农人回村叫来村民,把老虎装进铁笼,对老虎说:“这就是智慧。” 物尽其用
一只有裂缝的瓦缸,它盛不了水,但也不必泄气,用它种花却是比完美的缸要合适得多。
关于读书的名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选择
鲁迅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选择弃医从文,以疗救国民的灵魂;钱伟长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之时,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包括良好的科研设施,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谭嗣同在封建势力作垂死挣扎、变革屡次失败的情况下,毅然选择留在国内,用自己的鲜血唤起国民的振奋。
反例:《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有一句名言,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因此,几百年来,他一直是舞台上的反面角色。
生活中处处有选择。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是热情走上前去还是绕道
而行?看见老人上车是主动让坐还是装作不看见
选择的结果是与人生的目标、境界紧密相连的。拥有高目标、大境界的人,他的选择首先着眼与民族的利益,人类的前途,而置个人的得失于不顾;而眼界狭小的人,他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私利,整天蝇营狗苟,活不出大气魄,大境界,活得琐碎,活得疲惫。
风的遐想:
风无处不在。你看不见它的姿态,却能感受它的存在。风无处不在。古老的文明间有它匆匆飘拂的剪影,迁客骚人将它的姿态化作方正的汉字留于笔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又或是“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这些个风儿。代表着春日,代表着生命。
“大风起兮云飞扬”,“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一种雄心壮志,拥有伟大的目标及信心之人的风。“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而这又是一种淡泊之风,她吹散了名利。
站在风口,深呼吸,任风卷过你每寸肌肤,每根发丝,涌入你的心灵。学习、工作的劳累与烦恼,就让他们随风去吧。生活不再受形式的局限,无论如微风一样送来清爽,还是像暴风一样张狂,这都是风的个性,都是生活的多姿的体现。我爱风,我爱在风中遐想。
风,是无形的,但无数文人骚客将它灌入自己的情感,自此,风便有了血,有了魂。“吹面不寒杨柳风”,风一定是一位温柔的母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风又像是师长;“春风又绿江南岸”??
谦卑——伟大
达·芬奇讲过这样一则寓言:山顶的岩石上有一小撮白雪。这撮白雪想:其他的雪都在我下面,我怎么能高高在上呢?而况太阳一出来,我离开了众人的庇护,不消一顿饭工夫立刻就会融化。我应该躲到更适合卑微的我停留的地方去。于是,这撮白雪就从岩石顶上自动滚落下来,一直滚到山脚。但它却越滚越
第四篇: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经典素材积累:现实
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经典素材积累-现实例子解
析
林德曼博士的挑战(希望可以战胜死亡)
1900年7月,一位叫林德曼的精神病学专家独自一人架着一叶小舟驶进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他在进行一项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心理学试验,准备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生命。
林德曼博士认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机体的健康。当时,德国举国上下都在注视着独舟横渡大西洋的悲壮的冒险。已经先后有100多位勇士相继驾舟横渡大西洋,结果均遭失败,无人生还。林德曼博士认为,这些死难者首先不是从肉体上败下阵来的,主要是死于精神上的崩溃,死于恐怖和绝望。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他不顾亲友们的反对,亲自进行了试验。
在航行中,林德曼博士遇到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多次濒临死亡,他的眼前甚至出现了幻觉,运动感觉也处于麻木状态,有时真有绝望之感。但只要这个念头一升起,他马上就大声自责:“懦夫,你想重蹈覆辙,葬身此地吗?不,我一定能够成功!”生的希望支持着林德曼,最后他终于成功了。他在回顾成功的体会时说:“我从内心深处相信一定会成功,这个信念在艰难中与我自身融为一体,它充满了周围的每一个细胞。”他的试验表明,人只要对自己不失望,对自己充满希望,精神就不会崩溃,就可能战胜困难而存活下来,并取得成功。
美国百货大王的故事
(任何处境下都要怀抱希望)
有一年的圣诞节前夕,一个美国青年想去纽约,妻子便去车站给他买票。车票已售完,妻子无奈地回家对他说:“很抱歉,没能买到票。售票员说有人退票的希望只有万分之一。”青年人听到妻子的话后,马上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出发。面对妻子不解的目光,他说:“我去碰碰运气,如果没有人退票,我就当是提着行李去散步了。”在车站里,他开始等待。开车前三分钟,终于有一位女士因为孩子生病而不能成行,他由此得到了退票,踏上了开往纽约的火车。
这个美国青年就是甘布士,他凭着抓住生命中每一个看似渺茫的希望这个信念,最终成为美国百货业巨子。在谈起自己成功的感悟时他说:“我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我抓住了万分之一的希望。别人以为我是傻瓜,其实这正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生活中,我们缺少的往往就是这种等待、这份耐心和勇气。即使希望之后的结果常常是失望,也应该重新鼓起勇气和决心。就像甘布士把失败说成提着行李去散步,那是一种怎样积极的心态啊。如果他在失败之后就去抱怨命运,便不再去争取生命中许许多多的万分之一的希望,也就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了。
更多的时候,我们缺少的恰恰是为了万分之一的希望去拼搏、去追求的信心,看似不可能便放弃了。我们也会常常嘲笑身边那些为了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痴心奋斗的人们,笑他们的愚蠢和不明智。可是想想因为目标遥远抑或困难重重而放弃希望的我们,到了最后一无所获,不是更应该被嘲笑吗?成功绝非偶然,虽然有时看似简单,但我
们不曾注意的地方,却很少想别人曾怎样为了这万分之一的希望而付出辛苦的汗水和智慧。
希望就是力量,有了希望便会有成功的可能。成功和失败之间,其实只隔着一颗充满希望的心!
张海迪的故事(希望点亮生命之灯)
1974年冬天,张海迪和父母一起从下放地回到济南。返城的年轻伙伴们一个个都有了着落,有的进了工厂,有的参了军,有的上了大学。张海迪不愿让父母养自己一辈子,而且经验告诉她,只有工作才会快乐,她也要去找份工作。她手摇轮椅,四处寻找。可从冬到夏,没有结果。人家还说:“多少好胳膊好腿的都找不到工作,哪有地方安排你!”
张海迪心如死灰。她觉得自己的生命价值已经完结,没有必要再这样拖累父母,忍受痛苦活下去了。一天傍晚趁父母不在,她吞下了大量的安眠药,然后闭着眼睛平静地坐在轮椅上。但平静顷刻即过,海迪的心开始翻腾,她想起了父母亲养育自己十几年的心血,想起了乡亲们给予自己的快乐和厚爱,想起了自己在日记里写下的话语,她发现自己对生活还是有很多希望的……她还想起了保尔的那句名言即使到了生活无法忍受时,也要生活下去!一个坚定的想法出现在她的脑海中:“不!不!我不能死!还有多少事情等着我去做啊!”“来人啊!救救我……”张海迪扯起自己的头发,大声呼喊。对生的希望把死神吓跑了。张海迪还怕什么呢?从此,以病残之身坐在轮椅上的
她又开始了新的奋斗。
意林故事 大白鼠实验
俄国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两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它们拼命地挣扎求生,维持的时间是5分钟左右。然后在同样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两只大白鼠,在它们挣扎了5分钟左右的时候,放入一个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外的跳板,这两只大白鼠得以活下来。若干天以后,再将这对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入上述器皿中,结果真的有些令人吃惊:两只大白鼠竟然可以坚持24分钟,三倍于一般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
这位俄国的心理学家总结说,前面两只大白鼠,没有逃生的经验,它们只能凭自己本来的体力挣扎求生;而有过逃生经验的大白鼠却多了一种精神的力量,它们相信在某一个时候,一个跳板会救它们出去,这使得它们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这种精神力量,就是积极的心态,或者说就是内心对一个好的结果的希望。
这个实验虽然残酷了一点,但给人很大的教益。实际上我们不必做那样的实验就可以知道,在艰难困苦之中,心中有希望和心中没有希望,对我们的行为会有完全不同的影响,结果当然也就完全不一样了。
大白鼠的希望,是人给它们的;而我们人类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困难的情况下,都能够自己给自己希望。而且,我们不知道希望所调动的,是不是仅仅只是我们自己的精力和体力。也许,冥冥中真的有天意在关照人间,天意会更欣赏那些内心总是充满希望的人,会觉得这样的人不仅应该活下去,而且还应该活得很好。
希望就是力量。在很多情形下,希望的力量可以比知识的力量更强大,因为只有在有希望的背景下,知识才能被更好地利用。一个人,即使他一无所有,只要他有希望,他就可能拥有一切;而一个人即使拥有一切,却不拥有希望,那就可能丧失他已经拥有的一切。
希望的力量
一个人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以后,如同一片草叶顺流而下。此时,这个人多么希望抓住一样东西,哪怕是一根芦苇、一根水草也好。然而四面都是水,他什么也抓不住。他心想,这下可完了。
死就死吧!这个念头一出,他感到身上立马没劲了,也没有力量挣扎了。整个身子眼看就要往下沉了。忽然,他想起去年夏天在这条河边玩时,离这儿不远的河岸上有一棵老树,其中有一根粗大的树枝正好贴在水面上。想到这里,他心里顿时有了希望,心不慌了,力气也有了,便拼命挣扎,坚持,终于游到了那棵老树的树枝那儿。
当他拼命拽那树枝时,谁知那树枝早已经枯死,“咔嚓”一声,折了,但是没有马上断,情况十分危险。这个人沮丧得要命,不愿意再奋斗了,心想就随着树枝被水冲走算了,心里怀着必死的念头,身体变得沉重起来。这时,他脑子里闪过去年在那棵老树下玩时看到一个流浪汉在离树不远的地方躺着。说不定现在也在那儿呢!这样一想,生的希望又燃烧起来,他大呼救命。很幸运,那个流浪汉真的在附近,把他救上岸来了。回首往事,他说:“要是早知道河面上的树枝是枯
干的,我不可能坚持到那儿;如果不是突然记起那个流浪汉,我不会有力气喊救命。”由此可见,希望给人多大的力量!
这也许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它告诉我们,希望对我们的生活具有怎样的意义。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看不到希望。
《美丽人生》的启示
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的主人公基多是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集中营内,为了让儿子幼小的心灵免遭罪恶的践踏,基多哄骗儿子说集中营只是为他即将到来的生日而准备的一个“游戏”,规则是不吵闹不吃零食,这里所有的人都是游戏的参与者,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最终能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回家。儿子信以为真,虽然在集中营里父子俩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每次基多都用美丽的谎言哄着儿子继续玩这场游戏。时间一天天过去,基多在无奈的谎言和残酷的现实中苦苦挣扎,但他尽自己的全力使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影片为什么要以这种喜剧的手法来描述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我想导演贝尼尼的最终用意是为了表现更深层的思想,为了不让观众再沉溺在浅层的感动上。基多不仅让儿子,同时也是让自己相信:一切噩梦都只是暂时的,最后的胜利终归属于我们。所以即使在集中营里,基多也始终怀抱着希望,因为他有着对生活的坚定信念,相信美丽的人生才是永远的,所以他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儿子纯洁幼小的心灵。
革命家心怀希望
《红岩》是一部渗透着先烈鲜血和生命的长篇小说,自1961年12月出版后,四年多的时间里共印了500多万册,曾被译成日、德、韩等多国文字,并被改编成话剧、歌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山城重庆的地下斗争悬念丛生,引人入胜;渣滓洞的倒吊、电刑和竹签钉指头等毒刑使人望而生畏。然而,这些都未能动摇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江姐、许云峰、成岗等面对死亡“脸不变色心不跳”的英雄形象一度成为举国推崇的偶像,征服了不知多少颗向往真理的心灵。不仅是英雄们斗争到底的牺牲精神使亿万读者荡气回肠,英雄们永远怀抱希望的态度也是深深感动我们的缘由。小说中江姐一边缝制红旗一边低声唱国际歌的场景,好似有熊熊的希望之焰在她们眼前燃烧,她们仿佛看到新中国在冉冉升起。正是这批心怀希望、不畏牺牲的革命家缔造了新中国。
纤夫石——希望之灯
古有诗写长江上纤夫云:“巫峡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行可进,青天无到时。三朝见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三峡纤夫的苦难,可见一斑。他们甚至时时都有生命危险。有危险就有了纤夫石。纤夫石有的是人工打凿的石柱,插在险滩边的纤夫道上;有的是纤夫道上自然生长且较突出的石头;有的是纤夫们在石头上留下的脚窝子印,或是贴身擦亮的崖壁。纤夫石是为了稳定船身,保持行进方向,或者是供纤夫抓手,还有的是为了拴船……而有的虽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却能带给纤夫们希望,起到灯塔的作用,让他们在危险的处境中保持不灭的希望,从而渡过一个又一个危险,平平安安回到家乡。
希望的力量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片茫茫无垠的沙漠,阳光强烈,干燥的风沙漫天飞舞,一支探险队正在负重跋涉,口渴如焚的他们却没有了水!
水是探险队穿越沙漠的信心和希望,是支撑他们活着的脊梁,是他们苦苦搜寻的目标。这时,队长从腰里拿出一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沉沉的水壶依次传到每个人手中,充满生机的喜悦顿时在濒临绝望的队员脸上弥漫开来。
就这样,队员们凭着希望的力量——装满沙的水壶,顽强地穿越了茫茫沙漠。
看完这则故事让我想起了很多,这种情形恰似我们在人生路上艰难的跋涉,是多么的需要希望的力量去支撑自己呀。
唐山大地震中的一对夫妻
在1976年我国发生的唐山大地震中,有许多死者并非死于饥渴、垮塌,而是死于绝望。据观察,他们的身上并无任何伤痕——除了满身自己手抓的伤痕以外。他们是在极端绝望中自己结束生命的。而另一对夫妇被压在地下三天,仍然活了下来。在被压在地下的日子里,伤痛和饥渴也几乎使他们丧生。丈夫找了一把菜刀努力想挖出一条生路,但四周都是水泥地板,菜刀除了砍下一点灰尘之外,并无作用。但是菜刀砍在水泥地板上的声音使妻子得到了振奋,她不停地问丈夫:“快了吗?快挖开了吗?”丈夫也满怀希望地说:“快了,快了。”
聪明的丈夫用“希望”拯救了妻子,也拯救了自己。
心理学家从大量的观察事实中发现:在危险的情境中,经常是那
些性格乐观、富于自信的人存活下来,因为他们总是没有泯灭自己的希望。
“希望效应”的调查
对于希望效应,心理学家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他们要求许多人回答题为“你有哪些希望?”的问卷。问卷分析的结果表明,抱有希望的种类(不论大小)越多的人,往往充满了自信并注意生活的乐趣,精神焕发,精力旺盛。而那些没有明显的或者较少希望的人则往往表现出漠然、悲观、消沉。一位富翁在试卷上只填了一句话:“我没有希望,所有的希望都已经满足了——除了长生不老之外,而这能算是希望吗?”经过调查,这位富翁患了严重的忧郁症。心理学家与他进行了接触,劝告他从事一些具体的活动,并列出分阶段的计划表,如对外孙的培养、对某个足球俱乐部的支持等。经过指导,经过不断的、各种各样的希望的“煎熬”,这位富翁在精神上已判若两人。
应用与创新
希望是不应有年龄限制的
说起“希望”,人们似乎觉得这是年轻人的专利,仿佛只有青春年少的时候生活才有希望。这是只看到希望与时间的长度的关系。实际上,希望与人的年龄是没有关系的。过分强调希望的“年轻性”,只能在社会氛围上造成对老年人心理不利的影响。
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不太引人关注的问题,就是退休群体的心理问题。退休者感觉到自己对于社会已经没有意义,自己的生活也不再有意义。于是,很多离开工作岗位的人处于沮丧的心理状态,对社
会不满,对他人不满。如果舆论的导向能够对老年人的生活投以希望之光,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人只要生活着,就应该对生活怀抱希望。希望是生活的灯塔,指引人永远前进。
思路
偶像崇拜折射出时代和大众文化的烙印 偶像崇拜是人们精神的一种寄托 偶像的言行举止会影响一代人或一个时期 崇拜偶像不能迷失自己 偶像能起到榜样的作用 成为偶像,需要具有人格魅力 青少年更容易成为偶像的崇拜者 成为偶像,也需付出努力和艰辛 偶像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名言
假如真的想当明星,就必须问问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勇气,到底心理有多大的承受力,到底有多大的吃苦精神。——郭达
歌星之所以存在,是现代唱片业的产物,和影视明星是电影业、电视业的产物完全一样。——金兆钧
盲目地听从,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一个蠢物。他们的头脑只是别人的跑马场。
——闻一多
我崇尚一切德高望重的名人,但我从不拜倒在他们脚下,我渴望用科学来否定他们的某些谬误。——爱迪生
每个人都应该走自己开辟的道路,不被权威所吓倒,不受旧时的观点所牵制,也不被时尚所迷惑。——歌德
有些偶像穿戴和装饰看起来很华丽,但是可惜,他们是没有心的。——涅克拉索夫
爱所有的名人吧,他们教给了你们理论,教给了你们科学,他们把世界交给了你们。
——罗丹
高尚的人物所受的折磨与他们的崇拜者想像的完全不同。——卢梭
极少有几个生活的榜样是完美和纯粹的。——蒙田
野蛮人崇拜木石的偶像,文明的人崇拜血肉的偶像。——萧伯纳 生活促使我们各自要企求一个能够足以信赖的、生活上的向导。——萧伯纳
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列宁 经典素材 篮球明星姚明(新时代的偶像)雅典奥运会开幕前,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兼秘书长肖天第一次把姚明和偶像联系起来。他说:“国内外许多青少年都很喜爱姚明,有的还把他当作偶像。可以说,他代表了中国青年的良好形象。”
姚明的长相算不上英俊,他不笑的时候看上去有点木,他的一只耳朵还有点残疾,有时候姚明说话带些孩子气,他对不喜欢的人也许会有点不客气。但是,姚明高大、善良、正直、幽默、有勇气、有血性、能挣钱,球技超一流,敢于捍卫自己的权益,并恰如其分地把国家荣誉、社会价值和个人利益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制造一个偶像,一个可以触摸、亲近和超越的偶像,这些成分已经足够。
姚明的身上,既承载着东方人的美德,也散发着西方文化所崇尚的个性张扬。姚明这个时代偶像,是中西方文化在21世纪碰撞和融合的产物。
姚明这个名字,正在通过篮球和NBA传遍世界。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像姚明一样成功,希望像姚明一样获得社会的承认。
姚明是不凡的,但他又是我们身边的凡人。姚明这种时代偶像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对于需要寻找崇拜者的中国年轻人来说,如果还没有找到崇拜者,那就崇拜姚明吧。
另类明星——孔庆祥(反偶像的偶像)2004年的一个另类明星——孔庆祥,一个长着龅牙、唱歌跑调、舞姿拙劣的21岁青年。他是几乎在一夜之间声名鹊起的反偶像的代表。
2004年的某天晚上,孔庆祥参加了美国一个娱乐选秀节目,他以不太标准的英语和僵硬笨拙的舞姿,表情紧张地演唱了一首瑞奇•
马丁的歌曲,没有唱到一半,台下已一片哄笑,一名黑人评委用纸遮住了脸,以便躲过镜头无所顾忌地大笑,另一位评委干脆打断了孔庆祥的表演。
狂笑的观众们正等着孔庆祥羞容满面地退场时,孔庆祥却平静地说:“我已经尽力了,所以完全没有遗憾……要知道,我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就是这两句冷静的回答让他成为了美国人眼中最流行最热门的明星之一。一时间,媒体蜂拥而至,唱片公司也纷纷找上门给他录专辑。
电视机前的美国平民,在庆幸节目播出那天没错过这个可笑的噱头之余,他们又从孔庆祥身上,发现了一种在自己心底一直被深深隐藏甚至倒塌的自信,那个在舞台上出丑的孔庆祥,似乎又是他们在生活中奔走劳碌而常常碰壁的投影。
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明星梦,而大多数默默无闻的美国人,拉不下颜面到舞台上验证自己的梦想,于是把鲜花和掌声给了孔庆祥。孔庆祥成了他们的实践者。
陆毅的偶像(偶像也崇拜偶像)陆毅的健康形象,使他成为“华人世界第一位中国制造全方位偶像”。对于此,陆毅是这样理解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偶像,他们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公司要把我塑造成为全方位的优质偶像,主要是因为内地偶像起步比较晚,还没有一个健康的领军人物出现。”打着“偶像”的旗号,陆毅对偶像的理解相当正面。“我的银幕形象
比较好,生活中在为人处世方面、心态方面也比较健康,所以比较适合。”做“领军人物”的野心“昭然若揭”。
而陆毅的偶像是谁呢?“小学的时候偶像是雷锋,到马路上去擦交通亭啊打扫卫生啊我总是非常积极,”说到这些仿佛让陆毅觉得事过境迁,笑着直呼,“我们那一代人小时候思想都比较纯正。到了开始演戏,我的偶像就换成了周星驰。虽然我和他戏路不同,但是他自己创作表演风格,成为国际知名的电影人,这种模式让我觉得非常了不起。而在歌唱方面,我喜欢林志炫和Sting,觉得他们的音乐旋律感很好。”
周润发进入教科书(偶像的榜样力量)形象健康的周润发在演艺界努力30年,获奖无数,近年更扬名好莱坞,为港人争光。发哥的奋斗经历和成功,令他成为首位被列入中学教科书的演艺界人士,希望令同学懂得善用时光,把握学习机会。
从一个南丫岛土生土长的逃学男童,摇身一变成为今日国际知名的影星,周润发传奇的一生和成功的艰辛历程,首度被中学教科书列入中国语文的自习篇章。让中学一年级的学生修习中国语文的同时,可以从周润发40岁从头学英语的奋斗经过中,学会善用时光,把握学习机会。
过去从未试过用香港艺人作为中学教科书的教材,而启思出版社所出版的中一级中国语文第二册课本,“讲读篇章”选了岳飞之少年时代作教材,“导读篇章”则选了平民总统孙中山和华裔太空人张福
林作教材,至于“自习篇章”就选了大器晚成周润发,约花了十二页篇幅描写其奋斗经过。
对于中学教科书以其经历作教材一事,周润发接受采访时说:“真没想到自己的经历可以成为教材,所以我知道之后真是好开心,希望从我的经历中,可以令年轻人明白一个人成功要付出很多努力,重要的是做事不要怕辛苦和挫败,则成功必然在望。”
第五篇: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引用经典素材积累
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引用经典素材积累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历城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摘自《青玉案?元夕》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摘自《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摘自《西江月?遣兴》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摘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摘自《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摘自《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课本链接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清平乐?村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鹧鸪天?代人赋》
1.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热爱生活的人必定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亲近自然的。我们应当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敬畏的心,崇尚自然,取法自然,学会坚忍、淡泊、谦和……
2.志存高远,矢志不渝。人的一生总会经历各种坎坷,我们应当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并为此而奋斗不息。唯其如此,即使是壮志难酬,抱负不展,也决不气馁。相信风雨之后见彩虹。
3.吐故纳新,勇于创新。“吸收”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前人的成果,我们应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长补短,而不可盲目迷信古人,更不可因循守旧。这样,我们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做个有心人》
文中三个片段诗歌、音乐、心境,都涂上了一层浓浓的文学色彩,而这三方面又紧紧围绕“有心人”来展开,内容丰富且具典型性,选材与表达都体现出考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结构相同、语言简洁的三个小标题,不仅体现出巧妙的构思,而且使文章层次清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化用了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并对他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进行了适当变形,使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心,是指我们胸腔内那颗有规律跳动的心脏,还是指那溢满思考与感情的心?或许,无论是哪一种心,都可以用心谛听世界。
做个有心人 心随诗情
在雨打残荷的日子里捧一杯香茗,翻阅手中那些泛黄的诗词。闭眼,用心去听那古人的愁绪:辛弃疾的“五十弦翻塞外声”看似是将士们激昂的号角,细细一品,却被他深切的爱国之情触动;李清照轻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哦,是思念夫君了吧?可用心感悟时,我却为她独自一人静度年华的恬淡所折服;李商隐写下“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来回忆亡妻,以心聆听,我却与他感慨时光如白驹过隙的无奈产生几分共鸣。这就是用心吧,那诗中的浅聋深恨要如此用心才触及得到。那么,我愿做个有心人,用我的心贴近诗词中古人寄托的情愫。
心随乐感
我静坐在钢琴旁,指尖轻弹一曲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心随乐感,随着贝多芬的音乐,不由想象失聪的他如何抚摸黑白琴键。黑白琴键,也许正如他灰冷的心一般吧。可是,黑白也可以筑造色彩,《命运交响曲》便是最好的证明。用心去听,听到大提琴延长着贝多芬的坚持;用心去听,听到大管沉重的呼唤是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誓言。用心听吧,听他化黑白为彩色,化灰暗为顽强。那么,我也愿做个有心人,用我的心领悟贝多芬音乐中的坚强。
心随心律
心,毕竟是自己的,为何不用心来听听自己的世界?此刻的我心里想了些什么,是的,是青春年华。晚上,独自一人站在田野边,明月冲破乌云,惊飞了在枝头熟睡的鹊儿,阵阵清风,送来远处的蝉鸣。正在心烦意乱之际,远处传来“呱呱,呱呱”的蛙鸣,想必是它们在
想象着丰收后的喜悦……于是,我的心飞翔了起来,升学、就业、名誉、地位等等烦忧都随着清风而去了。
有心人就是这样么?或许吧,可对我而言,用心翻阅诗词,用心聆听音乐,用心感悟自己就算是做到了吧,无风仍脉脉,不雨亦潇潇。用心,就能听到世界深沉的故事,那么,我会做个有心人,谛听世界,谛听美好。
你何不也做个有心人呢? 青春的喝彩
艺术家说青春是含苞欲放的花;舞蹈家说青春是最美的旋律;诗人说青春是希望的萌芽;庄稼人说青春是春天的第一场雨,饱含希望、蕴藏硕果;而伟人说青春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大、圆、亮……
青春是诗,格调高昂,章节响亮,空灵而蕴藉深厚,隽永含蓄耐读耐品……
青春是一首歌,一首旋律优美、高亢嘹亮的歌。这首歌,无论是浅唱还是低吟,都能让人沉醉,让人遐想……
青春无烦恼,不言愁。我喜欢辛弃疾的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因为没有愁,所以便不识愁的滋味,所谓的愁绪满怀,多愁善感,那是无愁的青春独特的表现。在青春的眼中,愁是属于成人的,属于屈原、杜甫、李煜这些文人骚客的。
青春不言弃,我喜欢“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白发老翁尚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何况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年青
人呢?青春意味着创新而不是僵化,谁人不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呢?
青春时代,是人生大放光彩的时代。
我爱诗,我最爱的一句诗是:当人生的交响乐奏响以后,青春是最动人的一章。
我爱青春,当人生的交响乐奏响以后,青春是最动人的一章!文章以诗化的语言,比如引用了辛弃疾的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极力讴歌了青春的美好灿烂。这是一篇饱满充沛、汪洋恣肆的散文诗。文章结构紧凑,一气呵成,语言华丽多姿,色彩亮丽,通篇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但朗朗上口,而且文采斐然。
王安石
王安石,临川人,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诗作《元日》《梅花》等最为著名。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摘自《游褒禅山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课本链接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
1.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人生的崇高理想如同天下的奇异雄伟、异乎寻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险远之处。要想到达理想的境地,就需要放眼世界,有敢为天下先的远大抱负。
2.有勇气、毅力及相应的有利条件,才能实现理想。漫漫人生路,荆棘丛生。因此需要我们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毅力不断地开拓、创新,不断地拼搏、奋斗,并为自己理想的实现创造相应的有利条件。
3.对待科学、人生需要深思慎取。在科学乃至人生的道路上,假恶丑往往与真善美如影随形,如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不可人云亦云,也不可浅尝辄止,需要脚踏实地,大胆探究,深思熟虑,反复甄别。
《莫畏浮云遮望眼》
文章以王安石“莫畏浮云遮望眼”的诗句为题,巧妙地化用诗句的意境,并以此为线索展开全文。作者以项羽、刘邦、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人,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拨开漫天的乌云”就能“在黑暗中寻求光明”的中心论点。最后,水到渠成地提出“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唯其如此,‘精彩在黑暗之后才能重现’”的结论。开头与结尾一致的“拨开云雾”,做到了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翅膀若是足够坚硬,雄鹰便开始展翅;水滴若是足够丰富,小溪便开始流淌;心志若是足够坚强、灵敏,人便开始前行。
莫畏浮云遮望眼
拨开云雾,你会看见满天的阳光。——雪莱
于是,伸出双手,拨开漫天的乌云,在黑暗中寻求光明,是下一个道尔顿、下一个安藤百福,亦或是下一个乔利。
曾经,乌云笼罩楚汉之地。
项羽,那个曾经仰天长啸的西楚霸王,拥有将阿房宫付之灰炬的不可一世,拥有横扫江北的赫赫战功,可最终,垓下的四面楚歌,虞姬的鲜血染红利剑,过不了这片心的乌云,过不了“千里澄江似练”的江东。
刘邦之智也许尽在于“愚”。“愚”忍鸿门之宴,“愚”纳敌之降将。他真正懂得眼前只不过是一时阴霾,能够用聪颖去寻求光阴,就能最终夺得天下。
就像是衣袖上的污点,项羽沉浸于它的肮脏,任凭它扩散;刘邦设法将它洗净,化为生命的亮点。
人生终究不能够完美。乌云遮天之时,是留在大观园中浅吟低唱,用一曲《葬花》来葬魂?还是挣脱束缚,用飞翔来成就人生?
约翰?克里斯朵夫给了我答案。
命运对克里斯朵夫是残忍的,夺走他的财富,掠走他的爱情,抢走他的健康。挣扎,让他痛苦,却不能够磨灭他的灵魂。在痛苦中,用他的生命,克里斯朵夫谱写着动人乐章,也写出他的顽强。
博迪同他,用仅能够眨动的左眼,他与助手配合,最终完成巨著。人生的不完美终究会不会是绊脚石?无须再问。抬头看天,乌云之后躲着阳光。关键在于心空是不是足够开阔,心志是不是足够机敏,你是不是做好了接纳阳光的准备?
感叹于先贤的智慧,如果不是明白度过乌云的必要,司马迁不会在接受身心摧残之后重新站立;韩非不会在受嘲后重新奋起;贝多芬不会耳聋后重新高歌;季羡林不会在“牛棚”生活后重新欢笑;道尔顿、安藤百福亦不会成功……
莫畏浮云遮望眼。此刻,绝对“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唯其如此,“精彩在黑暗之后才能重现。”
纪伯伦之言犹在耳:“上帝不会让你的天空永远阴霾,伸出你的手,用智慧之心打开那一片乌云。”
不畏浮云遮望眼,拨开云雾,你我的世界阳光灿烂…… 聆听流水的歌唱
天空“哗啦啦”地落泪,地上的水滴开心地聚集在一起,于是便有了我――流水。闭上眼睛,安静地聆听,你是否听到了流水歌唱的声音……
听,“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看,“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我一路唱着歌,流过平原。我不羡慕高山的巍峨,也不仰慕湖水的静美,因为我有流动的生命。我不仰望雄鹰有劲的翅膀,我不感叹猎豹的风驰电掣的速度,因为我知道自己微小,但并不渺小。看!夹岸的桃花笑颜粲然,对着流水的清澈梳洗自己的模样;柳杨因得到我的滋养,伸长衣袖飞扬;我体内的鱼儿开心地嬉戏玩耍。生命因我而鲜红耀眼。在一望无垠的平原上,我放声歌唱,望天上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
面临高山的阻挡,我并不感怀忧伤,埋怨命运的不公。相反,我微笑着,弹奏出激情昂扬的乐章,生命总会有起伏。你听!“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是王安石对变法反对者的引吭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在历史的长河边唱出了自己不屈的精神;李白抛弃功名利禄,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困难重山只能挡住我前进的道路,却无法阻止我前进的脚步,我不灰心不失望,一路凯歌迈向远方……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落花在我耳畔轻轻低吟。我说:“请跟随我流淌的轨迹,你会明白――流水并非无情,而是带你迈向更广阔 的天地。夜空中划过的流星,只是一瞬,但是它经过了炙热的大气层,将自己的生命熊熊燃烧,将光明无私地奉献给大地,于是便筑就了永恒。”落花不信,我开心地笑了,“哗啦啦――”地继续向前流淌。
远远的,我听到了大海波涛汹涌的呼唤。我高歌,对落花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整理好行装,勇敢地投入大海的怀抱。落花不禁感叹:“一条因生命而歌的潺潺流水,汇成了一片生命的大海!”
作者巧化意境,凸显勇气和毅力对人生的重大意义。文章以聆听流水声为切入点,然后引用王安石、文天祥、李白的诗文,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论述,最后借落花之口,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体悟:不屈、淡泊、刚毅――人生会奏出华彩乐章。另外,文章三次引用王安石的诗文,中间一处引用是阐述观点,其余两处引用与景物描写巧妙融合,使内容充满诗情画意。
说墙
一道真实的墙,能划分土地的界线;一道心灵的墙,能维护别样的人生。
王安石,身处高位却以满腔热血矢志改革,尽管“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早在你的预料之中,但你以“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的大无畏的勇气,在改革派和保守党之间筑起了一道心墙。
屈原,你高声吟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仕途不顺,求索不到救国之道,你只能投身汨罗江。
你被放逐而赋离骚,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你用心墙阻隔外界的权位之争,你用高洁的情怀抒发壮志。那道唯美的心墙,寄托着你高雅的灵魂。汨罗江水,流淌不息,你的正义之气也定能够在天地间永存。
李煜,多情的你不该成为皇帝,处理政务不是你的理想。一道心墙,让你营造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在你的世界中,你有“剪不断,理还乱”的遐思,你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惆怅。南唐亡了,当你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传到昔日臣子耳边时,他们纷纷抱头痛哭……那道心墙,注定你是一位心慈手软的皇帝,同时也注定你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诗界精灵。
其实,人生的“无限风光在险峰”,可惜,那个地方很少的人能坚持,要么中途折返。因此,“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一道道心墙,筑就一段段传奇,营造出一个个超凡脱俗的人生。【点评】
结构清晰,凸显立志方能成材的主题。文章先从实有的墙到心灵的墙,点明了墙、特别是心墙的作用;然后列举了文学家王安石、诗人屈原、词人李煜,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证明心墙的作用;最后一段进行了总结。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章第二段,作者直接引用了王安石的两个名句,接着以名人为例证明,最后化用了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名句,情景交融,深化主旨。
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后改为周樟寿,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享年55岁。青年时代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公费至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理想是以自己的双手去治病救人,后因战乱纷起改行为作家,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于上海。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小说中《祝福》《阿正传》《狂人日记》等较为知名。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
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摘自《鲁迅自传》 课本链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孔乙己》
1.正确的选择,精彩的人生。漫漫人生路,每个人都将会面临很多的选择,你选择怎样的道路,就可能拥有怎样的人生。只有拥有理性的思维和清醒的头脑时,才能看清形势,把握时机,准确定位自我,做出精确的判断,让自己的前行之旅更加顺畅,让自己的人生之旅更加精彩。
2.博大的胸襟,深邃的眼光。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类的人,有把国家、人民装在胸中的人,也有只把个人利益装在胸中的人。我们不能完全否认后者,但我们可以说,胸怀天下、忧国忧民者,他的生命会更有价值,他的人生会更加绚烂。胸襟博大者,他的目光也必然更深邃,他能够见人所未见,成为思想的启蒙者与道路的开拓者,最终为世人所敬仰。
3.美好的理想,冰冷的现实。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常常会是冰冷的。如果一个人完全抛离现实,那么他的理想即使再美好,也终究不过是空想、幻想。真正的智者,不会不顾现实,完全沉溺于梦想,更不会被现实的困难吓倒,趋利避害,他能够协调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心灵的选择》
在人生路上,只有理性而勇敢的心灵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作者联系时代背景,恰当地运用鲁迅“弃医从文”的例子,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了这伟大的心灵所做出的选择。同时,作者还紧扣话题,贴切自然地引用鲁迅的诗句,增添了文采,深化了主题。
在写作议论文过程中,运用人物素材一定要紧扣话题,简洁概括,并融入深入的思考与分析。心灵是一个人的根,人们的观念在心灵深处徘徊而升华;心灵是一个人的灵魂,人们的举动因为心灵这个灵魂辗转而改变。
心灵的选择
面对人生之中的一个个岔路口,我们应始终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做出理性的判断与正确的选择,从而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在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于是他听从心灵的召唤,毅然选择弃医从文,写出一篇篇充满深邃的思想的文章,或刺向敌人的胸膛,或唤醒愚昧者的灵魂,或激发前行者的斗志……鲁迅用他的心灵所做出的选择,让他成为后代人们心目中一座思想的丰碑。倘若鲁迅先生没有以一颗理性而勇敢的心灵做出这个“弃医从文”的重大选择,也许这个世界上就永远少了一道思想的光芒,那将多么令人遗憾。
从古至今,有多少豪杰、多少壮士为了心中的高尚情操,为了祖国的尊严,面对生与死的激烈碰撞,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蹈死不顾,至死不悔。面对元人的种种威逼利诱,文天祥决然赴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面对鸦片泛滥,长此下去全中国将无御敌之兵且无充饷之银的危难境况,林则徐毅然挺身而出,虎门销烟壮举威慑中外;面对黑暗的势力,鲁迅先生从不退缩,用他锋利的笔,喊出“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心语……至今读到这震撼人心的诗句,仍让人激动不已。他们心中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他们的豪言壮语、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代成长中的青年,他们的选择已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们的举动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从历代伟人心灵深处的选择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大义所在。是心灵的选择促成了他们的最终的美,是心灵的选择让他们至今仍闪耀着光彩夺目的光芒。
舍弃小我,选择大我;舍弃自私,选择高尚;舍弃奸诈,选择诚信;舍弃小我而完成大我……这才是人们从心灵、从灵魂的大无畏的选择。
鲁迅先生,只有一个
夜,静静的。我独自倚在窗边,任冷风打着窗棂。望着鲁迅先生的那张发黄的照片,我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哀思,我不由地想起了鲁迅先生跌宕起伏的一生。
鲁迅先生从南京水师学堂毕业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之时,他本是决意要学医的。因为他知道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然而在国外所见的一幕幕,让他思想发生了变化。他在自传中写道:“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倡导“较为广大的运动”――新文艺,开始了用如匕首、如投枪的笔与黑暗作斗争的生涯。从此中国少了一个平凡的医生,而多了一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
鲁迅先生,只有一个,他的人生、他的思想、他的精神,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始终高昂着头颅站在时代的前沿,独面黑暗势力,引领人们前行。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的肉体生命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存,每当读到他的文章,我分明感到他就站在我的面前。
是的,他的文章没有周作人的散淡,没有张爱玲的雅致,没有徐志摩的诗情画意。其实,鲁迅先生是完全有能力写出比任何诗情画意的作家都优美的文字。从他那本薄薄的《朝花夕拾》,那本薄薄的《野草》,我们可以品味到鲁迅先生独特的美,那是超越了诗情画意的美,这美中包含着令人振奋的力量,这美是独一无二的,是鲁迅先生所独有的。
曾经有一位同学问我的偶像是谁?我平静地告诉她:“是鲁迅!”她诧异地望着我,觉得匪夷所思。我当时是很气愤的,但又不禁悲哀起来了,然而我又慢慢平静了下来。
是的,身处喧哗的尘世,内心怎容得下那锋利的匕首?然而,时间将证明一切。假如鲁迅先生抛弃当初“弃医从文”时的崇高理想,也像那些庸俗的作家那样为了名与利去取悦大众,他的文章还能至今让我们感到震撼吗?读鲁迅吧,终有一天,我们会回头品读鲁迅的文章,品读鲁迅的人生。
因为,鲁迅先生只有一个,他是独一无二的。
品读其人其文,我们的思想、人生的境界,会跃上一个新台阶。独一无二的鲁迅先生,正等着我们走出浮华的海面,款款地步入他的心房,与他进行灵魂深处的交流……
【点评】
这是一篇直接以鲁迅为写作题材的作品。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作者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对鲁迅先生文笔及为人的审视,表达了对鲁迅的敬仰。但文章并没有仅仅拘泥于历史,而是立足现实,理性思考,借助鲁迅在人生路上的勇敢抉择,表达出面对社会冷落鲁迅的愤慨,进而呼吁我们去亲近和阅读鲁迅及其作品,使文章立意更为深远,引发读者向更深一层次去思考。
作者通过本文要抒发的是对鲁迅为人为文的思考,但并没有简单地罗列鲁迅的生平与经历,而是着重从其“独一无二”这个的角度去概述鲁迅先生的独特人生之路与独特文字风格,在选材上做到了精雕
细琢。另外,作者运用直接引用与概括介绍相结合的方式,既紧扣话题,又联系现实,思想深刻,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