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读后感

时间:2019-05-14 23:0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教育》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教育》读后感》。

第一篇:《新教育》读后感

《新教育》读后感

北滕村小学

祖洪超

暑假读了《新教育》,我感到读书的滋味就有所不同,想着大家各自在家中捧起书本读书的样子,心理美滋滋的。这是一本普及新教育理念的书,它全面阐释新教育实验的理念和观点、方法和步骤并展示出美好愿景,是新教育实验的总结和指导,是新教育实验的入门书。

新教育的四大改变中第一个改变就是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第二个改变是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第三个改变是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第四个改变是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朱永新认为,这四个改变就是学校管理最重要的四方面内容,或者说它的目标就是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一、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传统学校管理认为,教师是使学生实现价值的工具,教师的存在是为了让学生发展得更快更好。所以教师往往被喻为蜡烛,要点燃自己照亮孩子前行,到最后“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群体职业倦怠感居高不下的缘由也在于此,因为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不能直接享受教育过程带给他的快乐和幸福,自己的价值好像只有通过学生的分数才能体现出来。其实,教育过程是一种双向的发展,应该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这应该是学校管理最本质的追求。

二、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用书香浸润他们的童年。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一句话: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是他的教育信仰的根基。他也说过,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为老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准备的书,就是学校。因此,书香校园的营造对一所学校而言是重中之重。

三、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构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济、社会和技术方面突飞猛进的进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环境。这些变化发生如此之快,导致竞争日益激烈。如果我们的学校再裹足不前,就会像“恐龙”一样不再适应现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了。因此,建立应对多变世界的学习型组织,将能使学校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

著名的管理学者彼得•圣吉把学习型组织描述为“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在这样的一个组织中,信息交流畅通,组织中每个成员都有发展的机会,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集体学习,不断地改善自己,从而获得成功。他还在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关键,即汇聚五项修炼或技能:第一项修炼是自我超越;第二项修炼是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项修炼是建立共同愿望;第四项修炼是团体学习;第五项修炼是系统思考。

四、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恢复教育科研的生命活力。我们知道,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以此类推,教育科研也应是学校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我们以往研究的课题,总是大而空,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距太远。这种脱离现实的教育科研,不做也罢!

其实,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一直伴随着教育科研,面对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我们如何施教?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如何确定的?这节课的效果为何出奇的好?这节课为什么还有一部分学生没能搞懂?„„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课题,我们只要潜心研究,就能搞出些名堂。记得李希贵在《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中,讲述了一位美国小学老师的研究课题——如何更快的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姓名,看后感触颇深,这么个“小课题”往往不入我们的“法眼”,但就是这样的小课题,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我们从小入手,以教学反思为主,用教育叙事的方式书写我们的教育生活,这也就是教育研究!青山有待,岁月催人。我们在新教育实验中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我们坚信,“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实践、行动,我们的实验就会更成功。让我们一起在做中思考,在做中提升,在做中成长。一个个普通的日子,教育的日子,将会从此变得更加与众不同。

第二篇:新教育读后感

新教育读后感

(一)作者朱永新以澎湃的激情把他的教育理想书写在《新教育》之中,在他的眼中,教育是一首命名为热爱和未来的诗,教育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梦想。一番翻阅以后,他超凡脱俗的热情和诚恳的文字深深地感染了我,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在书中,他是这样向我们畅谈着远大的教育理想,他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宏伟的教育蓝图

一、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作为教师来说,走上教育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中青年教师居多,唯有胸怀理想,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才能振兴,教师不能满足于“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手捧教材,满堂灌输,唯我独尊,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停滞不前,新课改就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二、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只有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发挥到极致,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培养人就是培养他的自信,摧毁人就是摧毁他的自信。自信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自信的教师会用自信去感染他的学生,自信使师生自强,使他们的才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终生受益。我们中青年教师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应摒弃“高级评到手,事业到尽头”之类的短视念头,要不断地挑战自我,敢于超越自我。魏书生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实现对自我的超越。把工作、学习、压力、打击、磨难都当作超越自我的阶梯,踩着它,一步步地提高自己的素质。超越不是颠覆,不是折腾,不能浮躁,不能没有根基。”要引导优秀的教师、学生们迈上一个力所能及的台阶,再迈上另一个力所能及的台阶。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而更重要的是撞击成功。

三、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合作带来双赢,校本教研需要建构以校为主的学习型组织、研究型集体,少数教师个人素质虽然很好,但是缺乏合作精神,与别的教师斤斤计较,这样的教师不会有多大出息。1-1=0,只会严重影响工作,伤害彼此,有害无益。人格魅力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俗言道,同船过渡都是前世所修,与同事处好关系,尊敬领导有助于我们相互协作,共同提高,实现1+1>2的成效。

四、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正如夏沔尊先生所言,“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我们中小学教师不仅要有一颗爱心,而且要有一颗童心,要学会微笑,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少数教师甚至是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缺乏爱心,俨然一位“教育警察”,不是肯定成绩、激励学生,而是发现缺点,有意无意地数落学生、挖苦学生,以极端的言语,数十遍乃至数百遍的罚抄对待学生,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伤害、毁灭性的打击乃至恶劣的悲剧。作为教育超市的服务员,我们应该修炼好自己的基本人格,从而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关注生命成长。教师爱学生,还表现在教育的民主性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命令学生服从,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太少,教师的“霸主”地位依旧。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做引领者、激励者、参与伙伴,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感知体验、交流协作、张扬个性、实践提高、探索发展。

五、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感悟,反思前行,教育科研不可畏,积累、沉淀、思考、总结、内化、升华就是从事教育科研的有效作法。我们要从点滴做起,坚持写教育札记,摄下自己的得意瞬间,记下自己的某一失误,录下自己的困惑,这些就是校本教研很好的素材,是我们提炼案例从事行动研究的源头活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们的队伍中不少教师不断地探索创新,追求卓越,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初尝了教科研的甜头。

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活动是润泽人的一生中最积极、最有意义的活动。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学习是一种“解读”,能推动我们观念的变革:人本主义、多元智能、任务驱动型学习、建构性学习、发展性评价等先进理念,我们唯有学习才能融会贯通;学习是一种“唤醒”,能激起我们自主学习的愿望;学习是一种“整合”,促进我们综合能力的发展;学习是一种“激发”,能挖掘我们创造的灵感;学习是一种“沟通”,能带动我们彼此的合作。你不读《论语》,不读陶行知,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难成为教育家。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心境,读书是一种收获,读好书就是与大师对话,品尝精神的大餐,感受心灵的启迪。

《新教育之梦》激情澎湃,荡气回肠,气势恢宏,凝聚着朱永新先生一腔教育热血、一份教育诗意、一种教育理想,激励着我们务实创新,追求卓越,做理想的教师!

新教育有感

(二)今天,我校举办了新教育推进活动。胡校长对我校的新教育做了介绍。王改梅老师和杜慧琳老师分别做了精彩的晨诵和绘本公开课。课后,我校老师积极研讨,探究教法。教研室的领导对晨诵和绘本也给出明确的指示,并解答了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为我们明天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受益匪浅,相信在领导的指引下,榜样的带动下,老师的努力下,我校的新教育之路定会开满鲜花,芳香四溢。

我惜书,书亦懂我。我爱书,书亦香我,无需其他,彼此之间的会心一笑,便已是一个静谧而富足的世界。让读书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不只是学生还有我们老师。“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成为一种习惯,在读书中幸福生活”新教育下,我们似乎没有理由不去读书。提到新教育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伟大的教育大师-——朱永新。

最初知道朱永新这个名字,是在一次例会上王校长提及时的眉飞色舞,从此,我记住了朱永新这个名字。随着新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将《新教育》作为我校教师的必读书目之一。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朱永新教授对梦想的痴狂、执着、追求,使我非常钦佩他。朱永新教授说“真正的教育家也应该具备诗人的品格”我说,他就是一位了不起的敢做梦、又敢付诸于实践的追梦人。梦想是一种动力,是一颗闪亮的星星。有梦才会那一点不安分的冲动,有那份无悔的坚守。

朱永新教授的坚守让新教育遍地开花,芬芳四溢,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广大的一线教师已经在平凡的岗位上奋力拼搏,将相同的理想与信念传播开来,坚定地迈向了同一个方向,越走越远,不断接近新教育的明天。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新教育》让怀揣梦想,不服输的我们又多了一份自信和力量,心中不断地涌动着一股要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或许这就是新教育的魅力吧。教育永远没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无止境的探索中建构自我,在永不停步的发展中壮大自我,教育永远是一个美丽的梦,是我们每个教育人拥有的梦,我将与新教育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寻教育之梦,让教师与学生真正能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有感

(三)今天,我校举办了新教育推进活动。胡校长对我校的新教育做了介绍。王改梅老师和杜慧琳老师分别做了精彩的晨诵和绘本公开课。课后,我校老师积极研讨,探究教法。教研室的领导对晨诵和绘本也给出明确的指示,并解答了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为我们明天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受益匪浅,相信在领导的指引下,榜样的带动下,老师的努力下,我校的新教育之路定会开满鲜花,芳香四溢。

今天,我校举办了新教育推进活动。胡校长对我校的新教育做了介绍。王改梅老师和杜慧琳老师分别做了精彩的晨诵和绘本公开课。课后,我校老师积极研讨,探究教法。教研室的领导对晨诵和绘本也给出明确的指示,并解答了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为我们明天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受益匪浅,相信在领导的指引下,榜样的带动下,老师的努力下,我校的新教育之路定会开满鲜花,芳香四溢。

第三篇:新教育读后感

新教育读后感

二零零六年底,我荣幸地调入了这所全省重点小学、全国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中华经典诵读师范校的东方红小学。在这里,学校高扬“惠及幸福、走向卓越、涵养品质”;坚持实施“队伍固本、课程育人、文化塑魂”;构建读书活动、社团活动、德育活动、社会活动四大课程体系,尽可能满足着学生们的多样化成长需要,给老师们以更多的幸福、快乐,在东方红小学,我深深体会到,高尚的师德、博爱的胸怀、民主和谐的氛围、阳光的心态以及与家长真诚的交流是做好一个老师的必要条件。近二十年的晨昏风雨,酸甜苦辣,不知不觉就这样度过。在走进新教育之前,我曾经快乐过、幸福过、犹豫过、徘徊过、挣扎过、也彷徨过,曾经也有过改行的念头,甚至于在家中、在领导面前掉过眼泪,那一切一切都不是因为工作太累或者我不喜欢这个职业,而是因为有太多太多的委屈、太多太多的无奈,在无数个晨昏风雨中,我犹豫着、徘徊着……可是自从走进新教育,我的一切想法都因为她而发生了改变,原来老师的生活也可以活得如此快乐、如此幸福、如此精彩,如此迷人,如此让人羡慕、如此有成就感……只要我们处在这样一批卓越的管理者领导之下,只要我们有这样一本本教育名著指导,我们工作着肯定是幸福的,我们在新教育的路上肯定会越走越远。

教师是真正的课堂实施者。尤其是工作在第一线的广大教师,我们不仅要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领会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意图,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将各种文本课程与自身经验融会贯通,转化为具有丰富生活、文化意蕴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善于从身边发现和挖掘素材;要充分了解学生,揣摩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同一个课堂上,同一个内容,每个学生的学习体验都是不同的。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它能激发每个学生的特有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不断生成新的经验。学生的课程应该是丰富的,独特的,蕴含创造力的。,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我们要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使他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不断形成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判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

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的发展,学生发展是着眼点和落脚点,这反映在教学中,就是要量力而行,因材施教。新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让学生感到有成就感。所以,教育教学过程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能过分拔高课堂教学的难度和深度;要树立发展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

美好的生活,快乐成长!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以后一定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我的教学工作。通过学习,我以后要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自己;每上一节课我都要更加认真地准备,精心设计,通过利用网络这便捷方式来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反思,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因此,以后我的教学要更加注重反思,反思这节课成功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有哪些地方要改进,写好课后小记,单元小结。我想这对我今后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新教育的更进一步学习使我重新认识了课题研究。让我认识教师要做自己的研究,不断地思考,对那些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事物用心地去发现,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常规和说辞反复琢磨就是研究,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敢于迎接挑战,不断反思提炼总结,专业素养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第四篇:新教育读后感

《新教育》读后感

这学期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书——朱永新的《新教育》。一直以来,我总是把它放在一边,其间也翻过几次,但是很快就不再看它了。可是放假前,学校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每位老师在假期中认真研读《新教育》,做好读书笔记,并完成一篇读后感。

书中朱永新先生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一直在思索怎样做一位合格的教师。读完这本书,我领悟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以下几方面素质:

一、富有“激情”。读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时,无时你不感觉到愉悦与冲动。作为教师,我们用肢体与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文明,如果我们没有激情,我们就无法感染学生,我们就无法调动学生,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转换,课堂教学就很难成效。

二、富有“爱心”。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很实在,在我们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爱心是唤醒学生、激发学生的语言和明灯。教师富有爱心可以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教师理解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富有爱心,可以给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心理感受,便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富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要胜任新课改需要,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使我们很容易驾驭课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技巧来丰富课堂,调动和感染学生;另外,扎实的基础,使我们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书中有这样一段:“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他们的成绩是不一样的。”这段话给了我警示和启迪。年轻的我应该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学中的得与失,做一个实实在在地教书的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书中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第五篇:《新教育》读后感

《新教育》读后感

这是第二次捧起《新教育》,我感到读书的滋味就有所不同,想着大家各自在家中捧起书本读书的样子,心理美滋滋的。这是一本普及新教育理念的书,它全面阐释新教育实验的理念和观点、方法和步骤并展示出美好愿景,是新教育实验的总结和指导,是新教育实验的入门书。第二次阅读有了不同的收获,我想就新教育的四大改变与大家交流一下。

新教育的四大改变中第一个改变就是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第二个改变是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第三个改变是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第四个改变是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朱永新认为,这四个改变就是学校管理最重要的四方面内容,或者说它的目标就是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一、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传统学校管理认为,教师是使学生实现价值的工具,教师的存在是为了让学生发展得更快更好。所以教师往往被喻为蜡烛,要点燃自己照亮孩子前行,到最后“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群体职业倦怠感居高不下的缘由也在于此,因为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不能直接享受教育过程带给他的快乐和幸福,自己的价值好像只有通过学生的分数才能体现出来。其实,教育过程是一种双向的发展,应该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这应该是学校管理最本质的追求。我们学校在历经新教育洗礼后,提出了“美的教育塑造美的人生”的校训,校训中 “美的教育”是指按照美的规律来整合教育资源,从而创造出教育自身的美,使教育活动从物质到精神,从教师、学生,到教学、管理、学校环境等一切都是美的,走进教育过程也同时走进了美,师生在美感愉悦与精神自由中一起学习与成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表现美学智慧与价值观念的活动;“美的人生”是指师生在教育教学中追求美、享受美的过程; 我们的理想是运用“美的教育”,来铺就教师美好的教育人生、描绘出学生的美好前途。从我们的校训中不难看出我们的良苦用心——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进而影响学生的成长,最终共同进步。

在践行新教育的理念中,老师们不断成长着、收获着:许永梅老师针对班里同学之间冷漠的事实,选择与学生共读《一百条裙子》,在共读中学生之间的鸿沟消除了,班里 “旺达”的脸上绽出了从未有过的笑容。在送走毕业班后,许老师又投身到一年级的新教育中,从她的帖子中可以看到窦典、刘乃夫等学生的改变,而许老师本人也由新教育实验中的一名普通老师成长为我们学校乃至山阳区、焦作市的榜样老师;刘艳利教师从05年开始接触教育日记以来,笔耕不缀,在她的“笔谈”中,韩鹏鹏同学从一个极度封闭自我空间中走了出来,成长为一名自信、豁达的优秀学生,她的教育日记被誉为“一对一真正的教育日记”,她本人被评为2009焦作市教育日记优秀教师,教育日记让她由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市级骨干教师„„在本学年中,我校王尊玲、毕霞、陈素霞等11位老师的主题帖,张静、刘喜梅、张丽芳等5位老师的博客被学校立为榜样,这些文笔都记录着他们在与学生一起成长的点点滴滴,彰显着身为人师的快乐与满足。

二、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用书香浸润他们的童年。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一句话: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是他的教育信仰的根基。他也说过,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为老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准备的书,就是学校。因此,书香校园的营造对一所学校而言是重中之重。截至目前为止,我校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三次大规模的读书节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爱读书、读好书的“书香少年”。我们学校的藏书虽然不丰富,但我们想尽办法让孩子们花最小的代价,读更多的书,我们斥资在每个班里配备了图书柜,让每个孩子把家里的藏书拿出共享,还让学校的图书在每个班级流动起来;我们还设法在学生之间举行“图书漂流”活动,让每一位学生不错过这一年龄应读的好书;我们还充分挖掘家长的潜力,通过评选“书香家庭”撬动家长与孩子共读的热情„„

二年级的王天云就是一位博览群书的“小天才”,在父母的悉心培养下,小天云的识字量已超过4000多字,背会了《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易经》和《孙子兵法》等6万余字的经典。经典以外的书籍,她读过的政治、历史、文学、科技等图书达200多本。别看只是二年级,她的诸多文章已发表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引经据典的论说很难看出竟出自她的笔端;六年级的王海丽同学不仅仅自己读书,还用自己读书的热情感染了她的家庭,由一个人独自读书到带动妈妈、弟弟甚至爸爸读书,“书香家庭”的营造竟然从一个孩子开始,这不能不说是书香的魅力;五年级的蔡孝辉、刘旭侃、李苛峰、王泉琨等同学,不仅挚爱文学作品,还对科普读物情有独钟,他们在业余时间参加了学校的科技小组,并在9月27日举行的“尚德杯”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创意总决赛中获得全国银奖,中原地区总冠军。他们的成功彰显了“读书能使人睿智”这句话„„

三、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构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济、社会和技术方面突飞猛进的进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环境。这些变化发生如此之快,导致竞争日益激烈。如果我们的学校再裹足不前,就会像“恐龙”一样不再适应现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了。因此,建立应对多变世界的学习型组织,将能使学校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

著名的管理学者彼得•圣吉把学习型组织描述为“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在这样的一个组织中,信息交流畅通,组织中每个成员都有发展的机会,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集体学习,不断地改善自己,从而获得成功。他还在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关键,即汇聚五项修炼或技能:第一项修炼是自我超越;第二项修炼是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项修炼是建立共同愿望;第四项修炼是团体学习;第五项修炼是系统思考。

对照理想的学习型组织,龙源湖学校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们已经做了不少工作——搭建各种平台促进老师专业化发展、聘请专家学者到我校讲学触动老师心灵深处、构建“美的教育”框架让每一位师生心中都有学校发展的愿景、通过“龙源名流居”、“龙源读书会”等非正式团体构建集体学习氛围„„总之,我们要把学校营造成为一个促使老师们不断发现自己如何造成目前的处境,以及如何能够加以改变的地方。

四、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恢复教育科研的生命活力。

我们知道,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以此类推,教育科研也应是学校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我们以往研究的课题,总是大而空,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距太远。这种脱离现实的教育科研,不做也罢!

其实,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一直伴随着教育科研,面对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我们如何施教?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如何确定的?这节课的效果为何出奇的好?这节课为什么还有一部分学生没能搞懂?„„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课题,我们只要潜心研究,就能搞出些名堂。记得李希贵在《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中,讲述了一位美国小学老师的研究课题——如何更快的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姓名,看后感触颇深,这么个“小课题”往往不入我们的“法眼”,但就是这样的小课题,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我们从小入手,以教学反思为主,用教育叙事的方式书写我们的教育生活,这也就是教育研究!青山有待,岁月催人。我们在新教育实验中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我们坚信,“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实践、行动,我们的实验就会更成功。让我们一起在做中思考,在做中提升,在做中成长。一个个普通的日子,教育的日子,将会从此变得更加与众不同。

------英师124 绍钰

下载《新教育》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教育》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教育读后感

    这两本书看得我心情澎湃,沉睡心底多年的教育激情被唤醒起来,新教育读后感。《我的教育理想》中提到了几个理想: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等......

    新教育读后感

    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 焦晨菲2014年3月26日新教育犹如晴空的响雷挟万钧之势成了新教育老师的一种标志,我们学校的老师每人发一本朱永新的新教育,闲暇之余捧起了心中的梦想细......

    《新教育》读后感

    冯家沟学校何慧云最初知道“新教育”这个词是在2010年,在局长和校长带领下,我们去石家庄市新教育实验学校去学习,听了晨诵课、绘本课、还观看了新教育成果展示,很受启发。之后校......

    《新教育》读后感

    《新教育》读后感 利州区大石小学赵华丽 暑假,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在家认真阅读《新教育》一书。说真的,听到要求心里很不舒服,教了这么久的书,身心疲惫,好想利用假期调节一下,加之我......

    新教育读后感

    关于新教育一直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汇,熟悉的是经常可以看到听到,陌生的是随着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它的教育内涵一直在不断演变,新教育读后感。读了朱永新教授写的《新教育》,它......

    新教育读后感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作为新一代的年轻教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为了能更好地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我利用空闲时间拜读了朱永新教授编著的《......

    新教育读后感

    《中国新教育》读后感 初听新教育,心里有些排斥:你是新教育,难道我们进行的是因循守旧的教育?拿到书,仔细研读后,才发现:这的确是一本值得品味的好书,给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迷茫的我们......

    《新教育》读后感

    《新教育》读后感(精选多篇) 这两本书看得我心情澎湃,沉睡心底多年的教育激情被唤醒起来,新教育读后感。《我的教育理想》中提到了几个理想: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