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我国企业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论我国企业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孙琦
摘要:本文认为企业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和我国企业品牌经营的误区,并提出了树立国有品牌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品牌是企业和产品的象征和代表,品牌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讨名牌战略的构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核心战略,辅助战略、维护战略是名牌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三个组成部分。实施名牌战略的企业应正确理解名牌战略的意义和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需依照三者的关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推进。
关键词:企业、品牌经营、核心竞争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产品日益丰富,企业的竞争已由单纯的产品生产和服务的竞争,转向品牌之间的竞争,品牌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品牌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虽然竞争对手可以复制产品、品质、技术、管理手段、渠道、服务以及流程,但是它们无法复制一个卓越品牌,因此,品牌是使企业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最后一道“屏障”。
品牌是一种产品乃至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产品和企业的标志,对企业而言,它代表了一种潜在的竞争力与获利能力。对消费者而言,它是质量与信誉的保证,减少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与风险。因此,品牌为企业带来的利益是内在而持久的,品牌经营与品牌战略应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任务。
一、概念——品牌、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
(一)品牌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开来。”从感性的角度看,品牌是一个产品或一个企业在视觉、情感、理念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形象,当你见到 IBM 你会联想到“大蓝”或蓝色巨人,见到Mcdon ald会想起快乐。
从品牌的定义可以得出品牌的如下特点:
仅仅是一种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标志,一个品牌之所以能吸引消费者,除了它本身的产品质量和产品的一些特点外,在这个品牌背后更有许许多多的附加价值,或者叫无形价值。这些无形的价值包括文化、生活方式,还有一些是历史遗产。这是品牌真正能吸引人的地方。
企业如何构筑品牌及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人手,寻找品牌的价值来源,探究品牌经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关系。
(一)品牌的构筑 准确的定位。
有一种观点认为,品牌成功的关键因素有:这个品牌的定位是否正确,它背后是否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它的思想观念是否领先。撇开后两者不谈,至少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即品牌的定位在品牌构筑之始,起着指明方向的作用。
基于品牌定位的产品研发。产品研发是树立品牌的根本环节。除了开辟新市场,建立营销联盟,真正要占领市场,需要的是产品对路及其高品质。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大产品开发力度,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市场进入壁垒。
品牌质量保证。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品牌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象征。好的品牌有利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赖关系的形成,没有消费者的信任就谈不上品牌及其资源,而这源于企业通过品牌向消费者表达其责任感,承诺其品牌向消费者所提供的服务是完全合乎消费者要求的。
品牌的宣传策划。质量是依托,宣传是途径。有了好的产品,还要有好的宣传,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某一具体品牌的宣传策略要符合该品牌的市场定位,品牌系统内各品牌的宣传策略应该既有差异也有相似之处。一方面使不同价值取向的消费者能够准确认知特定品牌,另一方面又可以保持品牌系统的整体性,以发挥宣传的“联动效应”。
品牌的形象维护。一方面,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地开发新技术,并使新技术能适时应用于新产品,才能使其品牌在市场上有持久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品牌的构筑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不断地对品牌的内涵进行强化,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适当的时候还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大胆创新,赋予品牌新的含义。
即便是传播推广中受到诸多束缚的烟草品牌,亦有诸多闪光的案例,譬如:双喜、白沙、利群、黄鹤楼等等。以双喜为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品牌成长为强势的区域品牌,直至逐渐成为全国性的优势品牌,品牌的准确定位在其中发挥了鼎足力量。100年前,贫穷落后而动荡之中的中国人对生活的追求莫过于平安高兴、吃饱穿暖,这是最基本也是最浅显的物质精神追求。诞生于这一时期的双喜品牌,真切地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喜”的向往,紧紧抓住了华夏文明中经典、永恒的诉求点,很好地融合了消费者的情感主张。产品包装选择以纯正的“中国红”为底色,表达出积极、乐观、豁达的热烈情绪,作为商标主题元素的剪纸集中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审美情趣。不仅在于此,秉承“快乐和富裕的双重祝福”理念的双喜品牌准确地表达出这一时代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生活,用更准确、更细腻、更清晰的表述激起消费者更强烈的共鸣。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日渐富裕起来,双喜也在市场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双喜双喜,人人欢喜”的品牌文化应运而生,继承了“喜文化”的底蕴,突破了“双喜”字面上数理的“双”,由双喜面向人人,涵盖了“让消费者抽上价格合理、品质优良的烟”、“使经销商获得丰厚利润”、“保障国家财政税收”、“使生产厂家得到发展”等丰富内容。与时代同步,双喜的品牌定位做出了与之相适应的调整与改变,“双喜双喜,人人欢喜”使得双喜品牌更广泛地面向普罗大众,把双喜成功地定位于适应广大消费者,满足日常消费需求的大众化的高品质品牌。进入新千年,中国人的物质精神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双喜双喜,人人欢喜”需要新的主张和表达。一方面,保留脍炙人口的“人人欢喜”。通过企业与品牌的发展,为构筑和谐社会贡
献力量,让接触双喜的消费者、经销商,乃至企业内部都获得喜悦正是双喜品牌努力的方向,经过长期的传播,“人人欢喜”具备很强的宣传价值沉淀。另一方面,“喜传天下”准确而充分地表达了双喜的指向和胸怀。“传”字既蕴涵了双喜卷烟有喜悦传递的媒介作用,又与“真心传递喜悦”的品牌核心价值相扣,而天下则包含了双喜向全国性品牌发展的宏大理想,以及双喜向天下传递喜悦的孜孜追求。从“喜传天下,人人欢喜”到“中国喜,传天下”,双喜也在完成从区域性品牌向全国性优势品牌的蜕变,面向更多、更宽、更广的消费群体,双喜的品牌文化更具指向性和传递性。
(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对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度量核心竞争力的两个重要尺度:价值链环节的附加价值和竞争对手模仿难度。附加价值反映了核心竞争力服务于企业的核心目标——利润,但是单独一个价值指标并不足以说明问题,因为企业从短期的低成本优势中也能获得可观的附加价值,所以还需要模仿难度指标相配合。
要在企业内部培植既能带来高附加价值又在短期内不易被对手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有一个不断挖掘、开发、保持与创新核心竞争力的过程。首先是寻找与挖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其实是一个对特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位问题。我们知道,核心竞争力并不等同于企业竞争力,而只是它的关键部分和突出环节,有可能是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等企业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因此,在认准市场需求、产品技术变化趋势、竞争对手状况以及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准确定位,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环节。其次是如何有意识地开发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争力难以适应其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需要及时地创新和发展。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形成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并保持其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创造出更多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当企业的竞争范围发生变化时,应该及时调整,进入新一轮挖掘、培养阶段,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
曾经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一个畅游世界的旅行家来到荒无人烟的撒哈拉沙漠腹地,向司机说:“我们可不可以走到一个没有现代文明标志的地方?”司机不解。旅行家补充说:“就是看不到可口可乐的地方。”司机摇摇头说不可能。
著名的全球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资讯调查机构AC尼尔森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市场上共有43个超级消费者品牌,每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达到了真正全球化。可口可乐在全球的销售额超过了150亿美元,其中在亚太区的销售超过了15亿美元,可以说是10亿品牌中的巨无霸。
在中国,可口可乐同样显示了其品牌价值的强大感召力。据中央电视台央视调查咨询中心发布的一项全国城市消费者调查报告中显示,可口可乐在同类产品中高居榜首,分别在市场占有率、最佳品牌认同及知名度等方面领先于同类产品,创下了连续6年不败的纪录。
可口可乐的前任老板伍德拉夫曾夸下海口,即使可口可乐所有资产一夜之间统统烧光,单凭可口可乐四个字,就可再创一个强大的企业。这样的海口是基于对品牌价值的信心,而不是吹牛。
世界上
一个品牌,首先必须明白品牌自身的核心能力究竟在整个价值链上的哪个环节,依靠这种核心能力,才能创造有持久竞争力的品牌。在这些环节中,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样重视产品的研发与营销环节。
在影响范围上,都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对核心竞争力来说,它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而非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它是许多不同单位或个人相互作用产生的,它的载体是整个企业,而不是企业的某个部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必然是企业整体优化的结果。而品牌经营也不仅仅是广告的运作,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和核心技术的整体策划,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企业必须要通过管理制度、技术的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效率、营销策略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品牌价值。
理投射。也就是说, 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产生的直观感觉和联想的总和,是消费者想要解决某一方面需求时,就自然想到的解决方案, 这就涉及到品牌的定位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2、对于品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尽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品牌对自身的重要性,但是仍然还有许多中小企业认为品牌是大企业的事情,与中小企业没有关系,因此,不认为品牌有重要的意义。表现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要么是投机取巧,靠仿制或假冒名牌过日子;要么不注重培养和树立自己的品牌,在经营中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搞一锤子买卖;要么对品牌缺乏保护意识,不主动去注册寻求法律保护。
“品牌是企业拥有的最大无形资产,是节省企业市场活动费用的有效手段,是增加企业收入的核心要素,是市场竞争优势的代表,是创造健康社会、健康经济和健康消费的源泉。”
品牌竞争力彰现的就是属于无形资产的品牌价值。可口可乐之父董事长罗伯特·伍德鲁福说过,只要可口可乐这个品牌在,即便有一天公司在大火中化为灰烬,那么
11日《东方早报》报道多地发现“肾结石婴儿”后,三鹿传媒部的刘小姐打电话给《东方早报》要求撤稿,声称三鹿的奶粉合格,可能是因为甘肃的水质有问题才导致婴儿患肾病。2008年9月11日上午三鹿集团回应,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患病婴儿是因为吃了三鹿奶粉而致病。甘肃省卫生厅已把病理及病因样本送到国家鉴定中心进行检验,结果尚未出来。2008年9月11日卫生部下发《关于上报有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喂养史患泌尿系统结石婴幼儿有关情况》的通知。2008年9月11日晚石家庄三鹿集团公司发出声明,经自检发现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决定立即对今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全部召回。至此,三鹿奶粉事件正式曝光。其实,早在今年3月初就有消费者反映,有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尿液中有颗粒现象。但是面对这个反映,三鹿却没有重视,发布自检称没问题。直到事件进一步扩大化了,想盖都盖不住了,才再次自检,就发现了约700吨问题奶粉,而且还不勇于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问题寻找推脱之辞,说这是奶农之所为,实在不是三鹿这个响当当的民族品牌应该做的。
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同样是面对出现的危机事件,可口可乐公司与三鹿集团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造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就是:可口可乐至今仍然是世界
以有效地打开消费者的钱包的,这样的产品前期以平面为主打媒体对市场启动会更有效,一开始就选择电视无疑会浪费宝贵资源的。
大卫·奥格威说:“广告是说服的艺术”,叶茂中说:“广告是劝诱的过程”,这两位广告大师对广告的本质概括的非常到位。说服别人,劝诱别人都讲究说的技巧,只有说到消费者心坎里面去才能打动他们,为你的付出买单。说什么、怎么说涉及的是广告策略和广告战术,解决的是说-全球品牌网-对话的问题,话说对了沟通才有效。海王“健康成就未来”、安利“有健康才有将来”、海尔“真证到永远”、李宁“一切旨有可能”等一语中的,与目标消费者产生了很好的沟通交流作用。海王银杏叶片“三十岁的人六十岁的心脏,六十岁的人三十岁的心脏”通过夸张的手法将产品的卖点尖锐鲜明地表达了出来,也就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白加黑感冒片“白天服白片不磕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两句话就将产品的卖点与消费者的需求点准确生动地对接了起来,一举就将消费者的心智占领了。
媒介并不仅仅只是电视、报纸、广播、杂志、户外、车体、楼宇、互联网等我们常见的那几种,实际上我们企业和产品与消费者每一次的接触载体,都可以当作一个媒介来打造,让每一与消费者发生接触的点都能成为与消费者有效沟通的媒介。好包装会说话,终端媒体化、VI、BI等等都是体现多角度、多层次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理念与手段。
我们在与消费者沟通时,除了注意对传统媒介的选择与运用外,同时注意在品牌核心价值的贯穿下,其它接触点上的媒介的利用,打造一个立体多维的传播沟渠道平台,让企业的理念、品牌的价值、产品的卖点充分透彻地传达给目标消费人群。通过树立大媒介的概念,一则提高沟传播效果,二则节约广告费用,何乐而不为呢。
2、对于“造名运动”的误区
一些中小企业片面地认为,要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造名牌。以为有了名牌,企业的市场份额、市场影响力就会大幅度提高,因而热衷于造名牌。通过广告,通过制造轰动效应,急功近利式地搞广告轰炸,迅速地提升品牌知名度。结果,这些企业虽然一夜成名,迅速膨胀,却因为自身素质并未真正得到提高,当遭到市场危机时,就迅速倒塌。
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以名牌效应为载体,名牌效应的基础是名牌,即品牌的知名度,品牌的名气。企业的品牌一旦由默默无闻而变得红红火火,其产品的销售额就会迅速增长,市场占有率也会不断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也迅即膨胀。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的统计,名牌在全球品牌中所占比例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以上,销售额超过50%,个别行业甚至超过90%以上(如计算机软件)。这就是名牌所蕴涵的独特的竞争优势,也是名牌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神奇魔力。正因为如此,国内众多企业不惜耗费巨资,千方百计求奇出新,进行名牌策划、名牌推介等种种创名牌、树名牌活动,以求名扬天下。
然而,创业容易守业难,出名容易持名难。中国市场上诸多品牌,如“三株”、“爱多”、“秦池”等靠巨额的广告投入,密集的媒体轰炸,特殊的市场营销环境以及中国大多数消费者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而一夜之间响彻云霄,声震大江南北。但遗憾的是,这些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创名牌、炒名牌中却渐渐偏离了自己真正的战略方向和品牌战略的根本,牌子虽然叫响了,但企业的盈利却难以支
持巨大的广告费,其结果是缺乏真正的创新投入,产品质量得不到提高和有效的保证,牌子很快就倒了。这种知名品牌在市场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各领风骚三五年”,甚至“各领风骚三五月”,品牌生命周期愈来愈短的怪现象已经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
勿庸置疑,名牌的支撑是名质,是消费者对产品综合质量的普遍认可、高度信赖和优良评价,这里要特别强调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角度看待的产品的综合质量。只有消费者认可的优质,才是真正的优质。如春兰公司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竭诚为社会提供优良的服务的理念,树立了非凡的产品质量意识,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制度,其优良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全世界广大消费者的由衷信赖,享受了千千万万消费者给予的良好口碑,“海尔”这一品牌也因名不虚传的名质而誉满华夏,挺进欧美,愈久弥响。可见优质、名质是名牌的根本,名牌能吸引消费者的真正魅力不是品牌的知名度,而是品牌所代表的知名产品的知名的质量。名牌只不过是产品品质的一个外在符号而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品牌战略的基础是名质。
(三)在品牌维护方面存在的误区
1、品牌形象维护误区
许多中小企业虽然已经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却不能在品牌传播和营销中使用统一的品牌形象,使得品牌形象经常出现摇摆,或者过分模仿市场上领先的品牌,其结果就是自己的品牌缺乏独特的个性,无法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企业也无法获得长期的发展。
2、品牌效益维护误区
偏重短期效益,忽略长期发展。一方面,品牌的构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众传播心理学指出, 消费者对任何产品都有一种潜在的抗拒心理;消除这种抗拒心理的最有效手段是让消费者自愿了解产品, 而具有文化内涵或特定理念的产品更容易与消费心理磨合。这种文化或理念在消费心理的渗透是潜移默化的,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一方面, 国内一些企业业绩佳、发展势头好时, 往往掉以轻心, 忽略对品牌的长期维护与培育。走品牌之路,应是一条正确而且应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但品牌的构建、内核填充、推广、维护、提升等过程,又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容不得半点短视、浮躁和投机取巧。
3、品牌延伸的误区
在市场上,一些中小企业在自己的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或自己的实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以后,就幻想通过多元化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实力或规避风险。一方面,将原有的品牌延伸到许多新产品上去,却不能保证新产品的质量,结果损害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企业对新进入的领域缺乏足够的掌控力,没有足够的人员、知识、经验储备,从而陷入了多元化的陷阱,使企业丧失了发展的基础。
小鸭属于典型的国有企业,其前身济南洗衣机厂创建于改革开放初始的
1979年。作为新生企业,改革开放的春风为小鸭带来了发展契机,1985年,小鸭集团率先引进意大利先进技术,成为中国
(一)品牌是所有者的标志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差别率日益缩小,品牌作为所有者的标志,创造出产品差别,便于消费者识别选择。
品牌代表着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所有权,它是所有者的标志,也是财富所有权的象征。品牌通过所有人的商标注册,获得使用、许可、转让的权力,谁生产或销售己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拥有这一品牌,所以目前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品牌的竞争。
品牌的识别功能是品牌诸多功能中最基本的一项。品牌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体现着产品或服务的品质、个性、信誉及消费者的认同感,从而区别于其它产品或服务,这样大大减少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品牌实际上就是产品差别的无形识别器。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不仅是产品的识别标志,而且还代表着生产商的经营特色、质量水准、形象信誉等等。
(二)品牌是企业避免同质化竞争的最后一道“屏障”
当今社会,市场竞争日趋同质化,一个企业的产品、品质、技术、管理手段、渠道、服务以及流程等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模仿,“你有我有大家有的东西等于一无所有”,很难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
但是竞争对手无法复制一个卓越品牌,品牌是独一无二的,竞争对手拿不走,学不来,所以说,品牌是使企业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最后一道“屏障”,品牌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克敌制胜的“杀手锏”!
一方面,一些没有品牌的企业依靠产品竞争,打价格战,自相残杀,难以生存;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依靠卓越品牌形成寡头垄断,如入无人之境。例如在可乐市场上,除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外,其它企业很难再能分到一杯羹。
品牌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一个卓越的品牌就意味着企业长期的成功营销和利润,意味着产品的高附加值。例如美国耐克与青岛双星运动鞋制造成本只差3—5美分,然而两者的市场价格却相差5倍。
(三)品牌是一种质量信誉保证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同类产品多达几十种,消费者根本无法一一了解,品牌则是一种质量信誉的保证,代表着产品的品质,代表着企业的信誉,让消费者买了放心。就象“果树效应”,如果把品牌当作一棵树,产品就是树上的果子,如果消费者摘下一个果子尝是甜的,那么他会相信这颗树上其它果子也是甜的。例如,一提起麦当劳,人们就会联想到它“品质、服务、整洁、价值”的经营理念以及洁净的环境、可口的美味、统一的标准等等。一提起海尔,人们就会联想到它高品质的家电、“真诚”的星级服务等等。
(四)品牌是企业经营的风险减速器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有生命周期,股市有跌有伏,资本运营风险与利益共存,唯有卓越的品牌能以最低风险带给企业长期的成功营销和利润。
实际上,品牌同时经营过去、现在、未来,它实质上是企业在消费者心中不断存下去的,未来可以顺利拿回来的一大笔信誉存款,是建设一座立于现在、功于未来的商业信用宝库。一个卓越品牌象征着文化,传递着情感,体现着品质,能够长期引领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忠诚,所以说,品牌是企业经营的最大风险减速器,它能使企业获取长久的利益。
据一份调查显示,耐克、可口可乐、IBM、宝洁等全球50大品牌中,品牌历史在55—100年的占32%,在25—55年的也占到32%。这些国际强势品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品牌形象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历久不堕,企业自然也获取源源不断的财富和利益。
可口可乐,这个闻名世界的百年企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在世界市场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以中国为例,在1989到2000的短短十年里,她就实现了销量增长近20倍并持续保持品牌排名位列三甲。正如大家所知,保持明确的目标是企业获取成功最基本的条件。但是,在现实中,企业很少能够长期坚持,因为市场竞争在时刻侵扰他们,使他们忙于应付,哪里管得了“企业目标”? 这方面,可口可乐堪称楷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她不但能始终如一的保持目标,更能通过持续的变革服务目标,领导竞争。
“消费者是永远的上帝,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可口可乐的哲学是:只有消费者才是企业销量和利润的真正来源。因此,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满意度和接受度是可口可乐一切长期行动的根本。
可口可乐也许是世界上拥有知名品牌最多的企业之一,同时,其产品种类也是极其丰富的。那么,她是如何进行产品组合,如何保证这些品牌能够实现共同发展的呢?答案当然是“消费者”。消费者的年龄、职业、性别等因素正是可口可乐实现其产品组合的关键。全面分析可口可乐同一个市场中的所有产品,我们会发现它们当中的任意两个产品的市场定位都存在有明显的差异。国内某知名纯净水生产公司打着创新的旗号,却推出与现有品牌定位极其类似的新品牌“纯真年代”,这种现象在可口可乐绝对不会出现。
此外,对消费者的持续研究是可口可乐能够不断推出畅销新产品的重要原因。通过这些产品的推出,一方面可以极大的丰富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系列,创造新的销量和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可以确保其产品的总体市场竞争力,保持市场领先者地位
虽然可口可乐的核心是“消费者”,但这并不代表她对终端客户所具有的重要性有丝毫的漠视。实际上,可口可乐能够长期稳定的处于全球饮料霸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始终具有超强的销售执行能力。这种能力正是得益于其成熟的销售网络,得益于其对销售终端的强大控制能力。可口可乐非常清楚:直到今天,销售终端仍然是其“服务消费者”的唯一途径,是销量和利润实现的最终场所,因此,可口可乐在始终不断地致力于提高对销售终端的控制能力。
“THINK BIG, START SMALL, SCALE FAST”:“从大处设计,从小处入手,最快速行动”是可口可乐的决策信条,也是其决策时必须遵守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体现的正是其坚持长远规划的理念。“实力雄厚”与“理念先进”这两点缺一不可,一方面保证了可口可乐的经营理念能够更好地被接受,另一方面,也能够确保双方合作的长期稳定性。可口可乐也许是全球最重视文化建设并且文化建设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其文化不但已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甚至有成为全球文化象征的趋势。这正是可口可乐目前努力希望达到的目标之一。可口可乐的企业文化建设涉及到的内容非常的丰富,我们都知道,可口可乐实施的是多品牌战略,也
不难发现其主要品牌不但具有明确的文化定位,而且其文化定位通常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贯。如雪碧与音乐,可口可乐与运动等等。可口可乐非常重视对系统内人员的培训,她的培训体系总是全球其他企业学习的主要模本之一。
仅仅依靠对“目标”的坚持和长远的规划,可口可乐显然不足以将自己打造成为全球企业的楷模。其对完善系统的不懈追求,使得可口可乐的新一代总是能够站在前人们的肩膀上更进一步。这也是其能够成就百年伟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口可乐崇尚科学及系统运作——这就是许多企业虽然能够设法吸纳到可口可乐公司的优秀人才,却仍然无法实现可与其媲美业绩的主要原因。
可口可乐非常重视并善于制定各种标准及系统——这使得可口可乐已成长为一个成熟企业,在这个企业任何人都不可能随意左右企业的发展方向。所以,笔者始终认为:“可口可乐是系统创造了其拥有无数经典时刻的伟大业绩,而不是一个又一个的偶然”。
可口可乐公司及其装瓶企业拥有很多较为完善的系统——这些系统几乎覆盖了其运作的所有方面,大大提高了其的运作能力,降低了企业风险。比如SDS系统、SB系统、SPRINT系统,以及今年7月可口可乐率先引进的SCALE一体化系统(利用统一的平台实现卓越的目标),此系统已经在辽宁南、辽宁北两厂成功上线,马上11月末在广西、云南、山西、湖北四厂上线,到2009年的3月份,将会在CCCIL的其余四厂全部实现SCALE一体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目标明确、规划长远及系统完善三方面的综合效率才是造就可口可乐中国市场成就的根源,是可口可乐获取长期成功的奥秘!
五、树立国有品牌,提升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从战略角度来看,企业必须具备战略意识,企业所有的培育活动都是在打造企业品牌, 实施品牌战略, 这对企业是根本性的;同时, 要有品牌战略的制度安排。一个没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 不可能谈得上实施品牌战略。要把品牌当作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夯实信用基础;要找好着力点, 因企业而宜。但有两点须注意,即企业的研究力和企业的服务力;这是企业发展的理性和应有的形象,否则,企业就没有核心竞争力。所以,针对上诉我国中小企业品牌培育的误区,制定以下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战略。具体可以从如下着手:
(一)从品牌培育观念着手
1、转变品牌培育观念。
转变培育观念,树立名牌意识。企业要真正意识到品牌代表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员工素质和商业信用,是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最终靠核心竞争力来维持。
2、重视制定长期发展战略
企业对品牌的培育应当高度重视,并且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长远发展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谋求建立自己长期的战略优势,才能真正获得长
远的发展。而品牌,尤其是品牌资产,能够成为企业真正持久的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企业必须对品牌有高度的重视,要从战略的高度来培育和管理品牌资产。实施品牌战略的关键是高层管理人员的亲自参与和支持,同时,还必须使企业的品牌战略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价值趋向及企业文化相一致。
(二)从品牌培育方式方面着手
1、集中优势合理创新
重点突破,合理创新,打造我国企业品牌。品牌的树立以核心竞争力为支柱, 要靠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来完成。核心竞争力反映在企业某个或某几个关键环节。我国企业受资金、技术、人才各方面条件限制, 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面出击, 而应该集中自身优势, 如完善的销售网络、对国情的深刻了解等,集中加大对优势环节的投入, 以创新来保持与发展核心竞争力,进而为品牌经营打好基础。
2、把握准确市场定位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力,对品牌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中小企业应当准确把握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对品牌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塑造自己的品牌差异化优势。中小企业可以从理性、利益、使用者、产品类别、质量——价格、心理认知和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来选择自己合适的市场定位,然后结合品牌的包装、销售渠道、促销方式、品牌形象等向市场传递自己的定位主张。
(三)从品牌维护方面着手
1、建立良好市场形象
动态调整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品牌战略, 保护我国企业品牌。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品牌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随着经济环境、竞争对手状况、企业发展战略不断进行调整, 以保持企业竞争优势与品牌形象。同时,还有运用整合营销沟通的手段,不但要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更要让消费者形成对品牌的积极联想和认同。一个品牌的高知名度固然重要,但是对于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而言还不够。企业必须着眼于建立自己良好的市场形象,使消费者对企业的品牌形成积极的联想。
2、提高产品认知质量
企业应当努力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尤其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质量。一个强势品牌不是企业自己靠广告或其他的宣传手段吹出来的,而是由消费者来评价和选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成长起来的。认知质量是消费者对一个产品整体优势的主观评价,好的认知质量意味着消费者通过亲身体验,能够发现他所喜爱的品牌的优点,并能和产品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对一个特定品牌的强烈认同。认知质量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衡量产品形象和品牌形象的基础。因此,认知质量是企业的一个战略变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必须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上下功夫,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但是,由于产品的认知质量和产品的客观质量又不是完全统一的,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
认知不仅渗入了自身的利益因素,而且还渗入了个性、心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消费者往往是根据特定的线索来形成对产品质量的认知的。因此,企业还应当在营销活动中对构成认知线索的产品特征进行宣传,以引导消费者形成对企业自身产品质量的良好认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合理进行品牌延伸
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合理进行品牌延伸。企业的多元化往往是一个陷阱,对自身各方面的条件还不太成熟的中小企业来讲尤其如此。因此,我们的中小企业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十分珍惜和呵护自己来之不易的品牌,不要盲目跟风,而要量力而行。对想要新开发的产品或新进入的领域要认真分析,如果对已有的品牌不构成损害而是具有能够扩大已有品牌的影响力的积极作用,才可以考虑实施品牌延伸。同时,在决定是否进行品牌延伸时,还要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各方面的实力,如管理水平、人员素质、资金实力等。另外,强化市场营销,在观念上与国际接轨,在方式上进行创新。积极开展关系营销,大力培养和维护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对一个品牌的高忠诚度能使消费者反复地购买该品牌,抵制其他品牌的诱惑。因此,品牌忠诚度往往是构成品牌资产各组成部分的最核心的要素。要培养和维护消费者的品牌忠诚,企业必须积极开展关系营销,谋求建立与消费者和市场营销渠道成员的良好伙伴关系,将企业的产品质量、对消费者的服务和密切同消费者的关系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提高消费者对自身品牌的重复购买率,形成高度的品牌忠诚甚至是品牌依赖。市场营销是企业创名牌中的重要一环。国外一些知名企业都具有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营销经验, 而我国在这方面可说起步较晚, 财力也有限。从这个角度来说, 我国的企业在营销方面没有优势,相反还很落后。因此,要以品牌合理定位为起点, 细分市场, 研究适合国情的营销手段, 提高品牌知名度;再以品牌带动研发、管理等, 形成品牌经营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良好互动关系。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科研、生产,贸易及金融各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特大型企业。在公司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导下,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等手段,使一个亏空147万元的企业迅速成长为1994年在全国500强中名列
青岛
中小企业少些冲动,多些理性;少走弯路,多创效益。中小企业自身更要高瞻远瞩,加强自身的制度、资本、人力资源和战略等方面的投入和建设。
总之,我们在大呼口号的同时,应该更深入地关注企业行为质量的提高,企业的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应该与企业自身的健康成长同步。
六、总结语
以上所谈到的方面,只是针对我国总体中小企业品牌经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策划,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并不适用,并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根本也用不到以上的战略策划。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培育的重点要放在产品的品质,无法替代的核心技术等核心竞争力方面,只有过硬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经久不衰的发展下去,而有了发展条件和空间,才有基础做好品牌的培育问题。
还有,通过实习我发现,中小企业的类型及外在因素与品牌培育的关系。这点也十分的重要,首先是类型,一个微型手工作坊原比一个大型加工类企业更容易培育出自己的品牌。我实习的地方就是一间汽车加工组装的企业,经济效益非常好,但是没有自己的品牌,这也是中国的一些中小企业的普遍现象。还有就是外在的因素。我想,“集群效应”都耳熟能详了,但是大家都把它看作一种良性无害的现象。那是因为,大家都把目光放在近年来胜炙人口的“浙江现象”,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是应该引起了广泛关注与支持的。先前我也谈到过,可以通过产业集群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且它也确实的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小企业集群是指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的相关产业或某特定领域内大量相互联系的中小企业及其支持机构在该区域空间内的集合。而我要反映的是另一种集群方式,就是一个地区或地域有大型的企业,周遭就一定会有一些相似的小型微型加工,组装企业,就如襄樊地区的“二汽”。这些企业根本就谈不上品牌的问题,只有加强自身的核心技术,有了核心竞争力,才可能有自己的品牌产品。还有一种集群方式或者只能说的“跟风”方式;就是:突然兴起非常受欢迎的新兴产品,马上就会有一堆竞相的模仿企业,这样的扰乱品牌市场,也根本谈不上品牌经营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问题。当然这也许是企业缺乏自身的保护意识。如:前阵子从四川一路卖到大连的“老掉渣烧饼”。从这个产品受到关注后,周边就开始了“老掉牙烧饼”,“土掉渣烧饼”等等一些替代产品。这样盲目的跟从不利己跟不利人,这样的企业自身是无法长远的发展下去的,更谈不上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了。所以我国中小企业的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继续的摸索、借鉴、创新„„
参考文献:
[1]蔡凯龙〃创名牌更要保名牌〔J〕〃经营管理者,2007(4)
[2]雷平〃我国实施名牌战略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思考〔J〕〃商业研究,2006(8)
[3]朱方明〃品牌促销〃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9)
[4]陈艳〃名牌战略及实施〔J〕〃商业研究,2007(1)
[5]李芳〃名牌战略与创新〔J〕中国名牌,2006(9)
[6]王二院〃一个人管一个品牌〔J〕〃中国名牌,2008(1)[7]曾朝晖〃中国式品牌—攻略篇〃东方出版社,2005(1)
[8] 羊怀玉〃洞悉公司品牌与产品品牌的战略价值〃中国营销传播网,2008(11)[9] 李晓雪〃中小企业品牌战略选择〃北方经济:学术版,2006(11)[10] 孙宁〃基于企业竞争力的品牌战略选择〃商业时代,2006(9)
[11] 杜纳•E•科耐普〃品牌培育(操作)宝典〃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6)[12] 莱斯利•德•彻纳东尼〃从品牌展望到品牌评估〃中信出版社,2005(9)[13] 余鑫炎〃品牌战略与决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7)[14] 张仲秋〃品牌使核心竞争力升值〃施工企业管理,2007(6)[15] 尹秀玲〃品牌战略的文化内涵建设研究〃市场论坛,2007(9)
第二篇:论我国企业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论我国企业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摘要:本文探讨了企业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和我国企业品牌经营的误区,并提出了树立国有品牌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品牌经营,核心竞争力,企业
品牌是一种产品乃至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产品和企业的标志,对企业而言,它代表了一种潜在的竞争力与获利能力。对消费者而言,它是质量与信誉的保证,减少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与风险。因此,品牌为企业带来的利益是内在而持久的,品牌经营与品牌战略应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任务。
一、概念的澄清--品牌、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
1.品牌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开来。”从感性的角度看,品牌是一个产品或一个企业在视觉、情感、理念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形象,当你见到 IBM你会联想到“大蓝”或蓝色巨人,见到Mcdon ald会想起快乐。
从品牌的定义可以得出品牌的如下特点:第一,特定的品牌只和特定的产品或企业联系在一起,即品牌具有排他性。品牌所表达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对具有相同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消费者具有“锁定”效应,当消费者在同种产品或同类产品中进行挑选时,对一种品牌的认同意味着对其他品牌的不认同。第二,品牌具有品牌价值。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伍德鲁福曾说:“只要'可口可乐'这个品牌在,如果有一天,公司在大火中化为灰烬,那么第二天早上,全世界新闻媒体的头条消息就是各大银行争着向'可口可乐'公司贷款”,这正是品牌的价值所在。第三,品牌具有丰富的内涵。不同于名称或标记外在所表现的那样,品牌不仅仅是一种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标志,一个品牌之所以能吸引消费者,除了它本身的产品质量和产品的一些特点外,在这个品牌背后更有许许多多的附加价值,或者叫无形价值。这些无形的价值包括文化、生活方式,还有一些是历史遗产。这是品牌真正能吸引人的地方。第四,品牌的塑造需要一个过程。传统理论认为,新品牌成为名牌的成功率只有5%左右,亦需巨额广告费支持。在美国创立一个名牌需要1亿美元左右,在我国最少需要 5000万元,时间至少需要3年以上。
2.品牌经营 品牌经营是通过品牌实力的积累,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建立顾客忠诚度,形成品牌优势,再通过品牌优势的维持与强化,最终实现创立名牌与发展名牌。品牌经营与产品经营不同。品牌的生命周期比产品长得多,产品往往只是相对某个特定的需求时期而言。产品经营主要是保证产品的品质与功能,提供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满意度和价值感,而品牌经营是一种核心的信念,贯穿于整个企业之中,形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所经营的不仅仅是形象,还包括认同,这种认同反映了品牌的个性,体现了企业的实力。因此,品牌经营是企业竞争继单纯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技术竞争、服务竞争之后的高级阶段,是多种手段的综合。
3.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这主要是由核心竞争力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所决定的:(1)核心竞争力能实现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用户提供超过其他企业的更多的使用价值,能够更好地、更全面地满足用户需要,同时能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有更高的劳动效率、更低的产品成本,从而取得更高而且长期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2)在竞争方式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难以模仿和超越。(3)从企业未来成长的角度看,核心竞争力具有延展性。企业能够从某种核心竞争力衍生出一系列产品与服务,从而打开多种产品潜在市场、拓展新的行业领域。核心竞争力有从“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最终产品”的延展过程。相应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延展,一般都呈现出以生产环节为起点向研发和营销两头延伸的特征。(4)核心
竞争力具有相互关联性。核心竞争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而非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5)核心竞争力是通过学习积累得到的。核心竞争力不能通过相应要素市场的买卖获得,因此一旦企业在某项核心竞争力上取得领先地位,竞争对手很难在短时间内赶上来。(6)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动态调整的,如果外部环境发生剧变或管理不善,企业在某阶段的核心竞争力到后阶段会贬值成一般能力甚至流失,因此,核心竞争力需要及时的保护、调整和创新。
二、两者的关系--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一种产品本身不具有生命力,再怎么做品牌都没有用。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品牌与企业其他方面的相互依赖关系。具体地,我们将从企业如何构筑品牌及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人手,寻找品牌的价值来源,探究品牌经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关系。
1.品牌的构筑 准确的定位。有一种观点认为,品牌成功的关键因素有:这个品牌的定位是否正确,它背后是否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它的思想观念是否领先。撇开后两者不谈,至少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即品牌的定位在品牌构筑之始,起着指明方向的作用。基于品牌定位的产品研发。产品研发是树立品牌的根本环节。除了开辟新市场,建立营销联盟,真正要占领市场,需要的是产品对路及其高品质。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大产品开发力度,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市场进入壁垒。
品牌质量保证。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品牌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象征。好的品牌有利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赖关系的形成,没有消费者的信任就谈不上品牌及其资源,而这源于企业通过品牌向消费者表达其责任感,承诺其品牌向消费者所提供的服务是完全合乎消费者要求的。
品牌的宣传策划。质量是依托,宣传是途径。有了好的产品,还要有好的宣传,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某一具体品牌的宣传策略要符合该品牌的市场定位,品牌系统内各品牌的宣传策略应该既有差异也有相似之处。一方面使不同价值取向的消费者能够准确认知特定品牌,另一方面又可以保持品牌系统的整体性,以发挥宣传的“联动效应”。
品牌的形象维护。一方面,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地开发新技术,并使新技术能适时应用于新产品,才能使其品牌在市场上有持久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品牌的构筑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不断地对品牌的内涵进行强化,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适当的时候还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大胆创新,赋予品牌新的含义。
2.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对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度量核心竞争力的两个重要尺度:价值链环节的附加价值和竞争对手模仿难度。附加价值反映了核心竞争力服务于企业的核心目标--利润,但是单独一个价值指标并不足以说明问题,因为企业从短期的低成本优势中也能获得可观的附加价值,所以还需要模仿难度指标相配合。
要在企业内部培植既能带来高附加价值又在短期内不易被对手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有一个不断挖掘、开发、保持与创新核心竞争力的过程。首先是寻找与挖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其实是一个对特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位问题。我们知道,核心竞争力并不等同于企业竞争力,而只是它的关键部分和突出环节,有可能是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等企业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因此,在认准市场需求、产品技术变化趋势、竞争对手状况以及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准确定位,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环节。其次是如何有意识地开发核心竞争力的问题。第一,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竞争力为基础的,因此培育核心竞争力不是单纯在某个或某几个环节的简单加强,而要讲究企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配合。企业必须从战略的角度来安排自己的价值链活动,只能在完整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只有研究开发,没有相应的生产和市场手段相配合,或只有营销手段,产品陈旧落后,企业都是不可能获得核心竞争力的。第二,核心竞争力的开发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企业应积极利用现有的知识积累、人才资源、管理能力,将核心竞争力或其生长点运用于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并不断地进行总结、分析、学习、创新,形成一个“学习型组织”。然后,将这种初步形成的核心竞争力部署到企业的各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对“学习型”人力资源的组织和分配来达到核心竞争力的部署要求。第三,核心竞争力的开发要着重技术与营销环节。从核心竞争力的延展特性来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延展,一般都呈现出以生产环节为起点向研发和营销两头延伸的特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的竞争越来越依赖技术的竞争,它可以是专利、非专利技术和商业秘密,企业可以视企业智力资源条件、优势产业、目标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的特点作出系统的技术安排,力求在某一个关键技术环节有所突破,形成核心技术,从而构筑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营销的竞争。第四,核心竞争力的保持与创新。核心竞争力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所谓阶段性是指核心竞争力总是与企业成长阶段相联系的,即不同的阶段有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核心竞争力;所谓层次性是指在竞争范围扩大的过程中,低层次的核心竞争力难以适应其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需要及时地创新和发展。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形成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并保持其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创造出更多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当企业的竞争范围发生变化时,应该及时调整,进入新一轮挖掘、培养阶段,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
3.二者的关系 第一,品牌经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过程基本重合,难分彼此。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都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一个品牌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往往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有时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保持品牌的信誉也是非常困难的。如去年的“东芝事件”,不仅让东芝付出了近乎天文数字的赔偿,而且也使东芝这个国际著名品牌的声誉受到严重损害。同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也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项长期的、根本性的战略,它需要企业构建和发展一个创新型的学习组织,在不断的学习、积累过程中,增加企业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超越的竞争力,并不断地改进和发展这种竞争能力。因此,品牌经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时间上是基本同步的。在手段上,重视产品研发与营销,依靠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品牌。我们创造一个品牌,首先必须明白品牌自身的核心能力究竟在整个价值链上的哪个环节,依靠这种核心能力,才能创造有持久竞争力的品牌。在这些环节中,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样重视产品的研发与营销环节。
在影响范围上,都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对核心竞争力来说,它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而非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它是许多不同单位或个人相互作用产生的,它的载体是整个企业,而不是企业的某个部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必然是企业整体优化的结果。而品牌经营也不仅仅是广告的运作,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和核心技术的整体策划,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企业必须要通过管理制度、技术的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效率、营销策略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品牌价值。
第二,从实质上看,品牌经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外在表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品牌经营的目的与归宿。毋庸置疑,品牌经营需要企业综合实力作后盾,而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有赖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如果说企业综合实力是品牌这幢大楼的地基,核心竞争力就是其支柱。而良好的品牌反过来又作用于企业,带动企业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个良好的品牌往往给消费者优质产品的印象,而良好的品牌树立起来后,如在产品质量和性能上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则会影响消费者对这种品牌的忠诚度。因而需要企业不断进行各个环节的改进与创新,优化企业的价值链,从而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
三、目前我国国内企业品牌经营的误区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企业品牌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品牌启蒙阶段,自创品牌阶段,品牌竞争阶段和品牌国际化阶段。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一批如长虹、海尔等知
名品牌,但总的来说,和国际知名品牌相比,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存在很大差距,具体地有:
在经营观念上,缺乏对品牌内涵的深刻理解。品牌的内涵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品牌以产品为物质基础,没有高品质产品为支持的品牌,根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有高质量的产品,并不一定能塑造出强势品牌,强势品牌还需要其它优势来共同充实,这就涉及到怎样去做品牌。而国内的许多企业,盲目地以为树立品牌就是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忽略了质量问题,结果红火了一阵就自然被淘汰了。其次,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的心理投射。也就是说,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产生的直观感觉和联想的总和,是消费者想要解决某一方面需求时,就自然想到的解决方案,这就涉及到品牌的定位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在品牌经营方式上,对品牌推广形式偏颇而又单一,除了广告,还是广告。大家都把品牌的知名度扩散、产品销售量的提升寄托在重磅媒体的广告轰炸上,只要“量”到了,其他什么都可以忽略,广告创意、媒介组合、公关行销等等充满挑战与趣味,能够让产品及品牌推广得更好的方法,却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和应用;即便是广告本身,也是思维贫乏、创意雷同。
在品牌维护上,偏重短期效益,忽略长期发展。一方面,品牌的构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据大众传播心理学,消费者对任何产品都有一种潜在的抗拒心理。消除这种抗拒心理的最有效手段是让消费者自愿了解产品。具有文化内涵或特定理念的产品更容易与消费心理磨合。这种文化或理念在消费心理的渗透是潜移默化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一方面,国内一些企业业绩佳、发展势头好时,往往掉以轻心,忽略对品牌的长期维护与培育。走品牌之路,应是一条正确而且应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但品牌的构建、内核填充、推广、维护、提升等过程,又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容不得半点短视、浮躁和投机取巧。
这些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在于企业没有将品牌战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所代表的长期的、综合的、有特色的企业优势结合起来。品牌定位不准确,就是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不清,找不到企业能做好、市场也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忽视产品质量,就是将品牌经营看成单纯的营销,看不到品牌背后体现出的企业综合实力;追求短期效应,即是割裂品牌培育与其背后核心竞争力的长期成长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总之,我国企业品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其源头是观念的问题。对其实质的理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核心竞争力既简单地概括了品牌经营的实质,又将其同企业非核心竞争力区别开来,避免了我国企业品牌经营中缺乏重点、缺乏个性的问题,真正体现了品牌的魅力所在--独有、不能简单模仿、丰富。
四、树立国有品牌,提升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1.转变经营观念,树立名牌意识 企业要真正意识到品牌代表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员工素质和商业信用,是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最终靠核心竞争力来维持。
2.重点突破,合理创新,打造国有品牌 品牌的树立以核心竞争力为支柱,要靠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来完成。核心竞争力反映在企业某个或某几个关键环节。国内企业受资金、技术、人才各方面条件限制,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面出击,而应该集中自身优势,如完善的销售网络、对国情的深刻了解等,集中加大对优势环节的投入,以创新来保持与发展核心竞争力,进而为品牌经营打好基础。
3.强化市场营销,在观念上与国际接轨,在方式上进行创新 市场营销是企业创名牌中重要一环。国外一些知名企业都具有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营销经验,而我国在这方面可说起步较晚,财力也有限。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内的企业在营销方面没有优势,相反还很落后。因此,要以品牌合理定位为起点,细分市场,研究适合国情的营销手段,提高品牌知名度,再以品牌带动研发、管理等,形成品牌经营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良好互动关系。
4.动态调整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品牌战略,保护国有品牌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品牌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经济环境、竞争对手的状况、企业发展战略不断进行调整,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品牌形象。同时,还有核心竞争力与品牌的保护问题。一个组织要成长,就必须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专攻核心专长,然后以核心专长直接指向最终用户,不断创新以抓紧最终顾客,而这些创新都必须有法律上的保护,否则不被竞争对手模仿就是一句空话。
第三篇: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
Major: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 number:20080483
3Name:liyu
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
On 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 and cultivation in china
[摘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急需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提出培育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对策及管理方略,以应付拥有强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的严峻挑战.[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竞争优势 核心技术能力 核心竞争力管理
[Abstract]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 is the source of getting and keeping strength of competence.Now most of the corporations in china have few
consciousnesses in it.So they need to build their core competence in haste.This paper explains the basic intension about the core competence, then introduces the chief content and further raises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s to build 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 in china.At last, we emphasize how to manage 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 to deal with the challenge for the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with powerful core competence.[Key words]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strength of competence;The core technical competence;management of the core competence
【正文】我国入世后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企业要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必须培育自己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这对提高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培育和创造比竞争对手更强的能力即核心能力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
1、拥有专利或专项技术坚实的竞争力来自执着的专业化。兢兢业业做好一个领域进而拥有专有技术,形成专利产品,做出品牌,占领一个稳定的市场,形成专业化优势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造比竞争对手更强的竞争优势,从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具有创新能力管理学家熊皮特认为:创新是生产手段地组合。创新战略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等战略。创新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优势的关键。企业制度创新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企业制度创新涉及到产权是否清晰,股权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激励机制等是否健全根本性的问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这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有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研制开发并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技术产品和高质量的产品,就能不断提高自己市场竞争力,进而形成技术核心能力。管理创新是企业拥有先进文化和发展动力的保证,企业有了健全的管理创新机制和较强的企业管理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实现企业管理的持续创新,从而使企业始终保持先进的水平。产品创新则是企业占领市场,提高利润的直接载体。
3、形成独特的管理模式魏杰认为:企业的管理是建立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包括亲情化管理模式、友情化管理模式、温情化管理模式、随机化管理模式和制度化管理模式,并且认为未来的管理
1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适当的吸收和利用其他几种模式的有利因素综合成一种带有混合性的企业管理模式。因此,企业独特的管理模式的产生及形成,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企业文化、理念、资源等方面的融合以及需要,并且是不断完善的,否则不能成为企业的独特竞争优势。
4、拥有完善的市场网络企业竞争的关键是市场的竞争。拥有完善的市场网络,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企业的存在除社会责任外,就是获取利润,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产品和服务是获得利润的源泉,而他们只有在完善的市场网络中才能实现,因此,拥有完善的市场网络,建立战略协调关系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
5、专有的品牌形象品牌是决定市场竞争的胜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产品越来越同质化以及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日益差异化的趋势下,品牌的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
6、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使企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意识,是形成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风格的文化基础,使形成团队精神的思想根基,它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个性化、深层次的重要因素之一,强烈地影响着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并通过经营决策过程和行为习惯体现在企业的技术实践和管理上。
二、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1、传统文化及落后观念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尽管近年来中国企业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崛起了诸如海尔的“产业报国,追求卓越”、春兰的先进“管理矩阵”、携程国际旅行集团的“CTRIP”(Customer,Teamwork,Respect,Integrity and Partner)和深圳华为公司的《华为基本法》等先进的企业理念。
2、产权不清挫伤企业经营者培育和提升其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性到目前为止真正意义上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中国大部分企业包括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和合伙制企业,其产权仍然未界定清楚。
3、企业的R&D投入相对较小,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国际上一些知名企业都是通过不断地投入开发。
4、我国企业家的素质平均水平不高多数企业经营者没有接受全面系统的工商管理培训,对一些新观念、方法、技能还不够成熟。
三、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1、积极打造人才资本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人才。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就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1)培育和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企业家作为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直接参与企业的最高管理,制定企业战略,领导企业的未来发展,因而培养、塑造和合格的企业家,健全企业家的独立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2)选拔和培养一批专业性、技术性和市场开发、管理方面的人才。由于拥有技术和管理创新知识与企业其他资源相结合转化为具有平均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因此知识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
2、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企业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关键是有核心技术,有了核心技术,才能使企业形成专业优势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牢靠占领市场,抢得先机,形成企业特殊的优势,新技术的培养必须立足创新,立足企业自身实际优势得创新,不断形成专利技术。
3、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模式培育适宜的核心能力管理模式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管理,形成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才能把企业体制改革的活力和技术进步的威力充分发挥出来,保持企业不断发展和企业的基业常青。
4、打造品牌,实施名牌战略品牌,已是今天营销中十分重要的概念。企业积极打造品牌,培育名牌是企业追求利润和提升实力的战略。企业品牌的塑造是一个企业潜心经营、精心管理、长期积累的复杂过程,也是企业在营销、管理及文化等方面的长期培育的结晶,而名牌则是塑造品牌的终极目的。
5、建立学习型组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持续性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在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在不断修炼中增加企业专用资产、不可模仿性的隐形知识等。所谓的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不断学习来改善组织本身的组织。
6、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后,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要进一步推进我国企业的发展,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实行企业文化战略,改变我国很多企业文化意识薄弱和陷入企业文化的误区的现象。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企业的有形资产,它并不因为使用而老化,相反,在应用中还可以得到发展和增值,尽管如此,核心竞争力并不代表永恒,它有一定的生命力,它需要保护,加以管理。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部署和核心竞争力的保护。
1、企业有效管理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是企业管理首先对现有的核心竞争力有清晰地认识。管理人员如果对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构成没有达成共识,就无法积极管理这些核心竞争力。所以衡量一家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管理水平,首先看这家企业对其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否明确以及大家对这个定义的认同程度。
2、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从客观上要求企业不断发展核心能力,否则核心能力将会丧失,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因此核心能力的发展是企业核心管理能力的生命线。
3、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部署是核心竞争力管理的重心。部署核心竞争力就是使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多种分散的技术、技能从一个部门或一个战略单元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或单元,通过重组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4、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够开发,能够培育,而在许多情况下也会丧失。因此,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稳定的支持资助、保护、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要加强对核心竞争力携带者的管理和控制。(2)自行设计生产核心产品。(3)要定期召开:核心能力评价会“,使得企业高层领导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企业核心能力是否丧失,现有何种的核心能力以及应该发展何种核心能力,从而实现对核心能力的动态控制。(4)不要草率处理某些经营不善的业务,因为在这些业务中,可能含有潜在价值的核心能力构成要素或者核心能力的携带者。(5)核心能力的管理者必须明确到位,一般应指定一位高层领导对其负责管理,保证核心能力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1] 王晋卿:“解析企业核心竞争力”《华安》月刊总第67期
[2] 张光建:“试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p摘自中国煤炭网
[3] 刘元明 著:《企业文化》(第三版)经济管理出版社ppp2001年6月版
[4]刘 红:“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中国电信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摘自中国电信网
[5] 聂子峰 吴思嫣: “企业核心能力的管理” 摘自 “国际企业创新论坛网站”
[6] 张 捷:“论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p 《北方经贸》 2002年第5期
[7] 郝利花 李永红:“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及建立”《经济管理》2002年第9期
[8] 王艳杰:“如何提高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经济》 2002年第1期
[9] 刘元煌:“高科技:创造服务品牌的捷径” 《中国经营报》2001年11月6
[10]费胜明 水家耀:“国企急需核心竞争力” 《商业研究》 2001年第9期
[11]陈政立 著《如何实现企业资源增值——创造财富的新视角和新方法》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年1月
12]祁红梅 张伟东 王惠东:“决胜商场的奥秘——谈商业企业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 《经济论坛》 2003年第5期
[13]魏杰 著《企业前沿问题——现代企业管理方案》p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1年
7月 [1] [2] [3]
第四篇: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如何创造并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对核心竞争力有清醒的认识
核心竞争力有三个方面的要点;企业组织独有的,这种能力只能产生在既定公司文化背景下,其他企业不可能有产生的条件;存在于企业组织内部的,这种能力是根植在既定的公司内部组织结构、经营结构、管理结构之内,离开了这种结构,核心竞争能力就会发生变化;在长期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积累的多种能力的集合,不能只靠其中的某一种能力来形成,这种能力不是在短期内形成的,而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在长期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积累的多种能力的集合,不能只靠其中的某一种能力来形成,这种能力不是在短期内形成的,而是长期积累的过程。
(2)对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行战略规划
核心竞争力是支撑企业长久竞争优势的基础性能力,因而也是战略性能力,它必须与企业长期战略相结合。战略定位尤其重要。企业的战略定位首先要从环境角度加以分析,企业处于复杂的商业、经济、政治、技术、文化、社会环境中,由于企业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就要求对企业的环境性质进行最大限度的分析,找出处理各个不同的重要环境因素的最有用的方法;其次要对企业拥有的组织资源进行客观的认识,对优势与劣势的客观认识应该基于对相同和相关企业进行全方位对比的基础上,通过在不同层面的多维比较,才能确保认识的客观性;再次要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进行认真的考察,企业在运作过程中,能否得到利益相关者的一定程度的理解相当重要,只有在企业的外围部分形成较明确的共同体,企业抵抗系统风险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3)培育核心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一个企业要在竞争市场中有立足之地,要培育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可以说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首先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即那些是自己专有的、关键的,然后再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其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开发、创造。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技术创新目的是为了通过技术创新来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创新核心产品,从而占领和创新市场.二是要以“合作“为突破口.在进行技术创新时,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独自建立自己的研发系统,更没有能力承受研发活动的市场风险.因此,必须向外界获取新技术和能力,通过市场手段获得企业需要的核心技术源或掌握核心技术源的人才,也可以通过与拥有互补优势的另一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或兼并收购拥有某种所需要的专长的企业,为己所用,将外来的不同知识有效地沉淀在企业内部,形成存在于企业内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4)创新管理,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
在我国,企业搞不活和竞争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特别是产权不明、出资不到位、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混乱等,使得企业无暇顾及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进行科学管理,在管理上转变观念,抛弃那种经验式、粗放式、家长专断式的随意管理,要建立学习型的组织结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制度,辅之以科学的管理手段,不仅要发挥管理制度的作用,更要发挥管理中人的作用,完善企业中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要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的战略决策、财务管理、采购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5)发挥自身优势,实施“专而精“的策略
“专而精”战略是企业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战略选择。专注于某一两个方面的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做成“强”的、有竞争力的企业。企业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又要从竞争对手和市场空缺中寻找机会,创造“先发制人”的优势,争取成为市场的先入者。真正做到与众不同,形成特色和专业优势。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集中企业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②寻找自己的潜在能力,真正了解自己。③从竞争对手和市场空缺中寻找机会,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并构建支撑这种优势的潜在核心能力。
(6)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人的价值观念,是员工对整个企业发展乃至制度的一种认可,属思想范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创新、创造的源泉,企业文化是企业特有的,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提炼出来的,它具有独特性。一种开放的、尊重个人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中小企业发展最需要的,它是核心竞争里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中小企业必须抓住两点建设企业文化.一是要培育企业独特的企业精神.中小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独特的企业精神能使企业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充满凝聚力和活力,使得企业长盛不衰.二是要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企业和创造型企业,为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全方位服务。现代企业是一个学习型组织,企业发展的深层原因和最后决定力量来源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企业而言,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比对手更快更好的能力,这样企业才能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适应新的环境和市场,及时熟悉、解决新问题。因此,要创建一个学习行企业,在企业内部形成自觉学习、团队学习的氛围,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从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非一日之功,其培育过程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市场边界的变化越来越快,目标开始变得飘忽不定,对目标市场的占领顶多只是暂时性的,要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的正确的定位,重视企业管理系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重视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培育高素质的企业家,充分利用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在这些策略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应从注重外部环境的变化到注重自身资源、能力的融合积累,逐步形成自身特有的核心竞争。
第五篇:浅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浅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近两年,我司面对国际金融风暴的压力,公司上下一心,团结拼搏,用“敢为人先,不惧险阻,勇攀高峰”的企业精神实现了生产经营的较快增长;如今,在宏观经济环境趋紧的形势下,我司应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念,抓机遇、迎挑战,务求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加大对市场的占有力度,实现公司价值。
经我所组织所内员工学习新华社的《国家脊梁 负重致远—中央企业“十一五”时期改革发展纪实》一文,就“紧抓机遇、迎挑战,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这一命题进行了学习和讨论,并结合公司领导提出的“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促发展,以服务创品牌”的经营理念,总结了我所在未来发展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的几点体会。
一、加强品牌建设,坚持诚信经营。
首先,企业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重视企业品牌建设。要充分认识到品牌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品牌是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有了品牌才能赢得市场,有了品牌才能创造效益。要加强监理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做大做强监理业务,树立企业的品牌。通过管理提高监理工作的质量,促进提高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从而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形象。第二,要进一步提升企业诚信文化,牢固树立诚信经营的信用意识。我所树立监理企业树品牌、监理人员讲责任的信用意识,并组织对监理从业人员进行执业教育,进一步提高监理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遵守职业道德,守法、诚信、公正、科学地开展监理工作。第三,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自觉遵守行规行约,做到诚实守信、严谨务实。信誉是我司创立品牌的基础,对于监理行业而言,企业的信誉主要源于它为业主提供的监理服务水平和工程质量的高低以及监理工作中的诚信程度,有了良好的社会信誉才能创立企业品牌。也因此,我司在同行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工程监理行业“2010年先进工程监理企业”称号。
二、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企业的活力之源,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正如《国家脊梁》一文所述,“自主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5年来中央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纵观世界500 强企业,它们保持长期持续发展、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共同点,就是这些企业都非常重视从技术、营销、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创新。因此,不断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与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保证之一。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不断进行观念、技术、质量、管理、服务、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创新。
观念创新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观念创新就不可能有创新的实践。企业要牢固树立创新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坚持用创新思想指导企业实践。要研究社会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技术与市场结合的思路,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进行创新活动。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要从体制改革入手。激活现有科技资源,加强面向市场的研究开发。大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使科技成果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富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并形成技术领先优势,就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加强品牌的自我保护。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要勇于突破,不断否定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才能取得技术进步的领先地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质量创新
质量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必须根据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不断提高质量的科技含量和市场需求含量,使质量创新永远满足建设单位和业主的需要。
管理创新
在加强基础管理的同时,要根据新的情况不断引进新的管理观念、管理制度和方法,要通过企业管理实践,创造出新的管理模式,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服务创新
服务是永无止境的,企业要在为业主和施工单位提供监理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服务方法,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让业主和施工单位感受最良好、最满意的服务。
制度创新
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制度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保证:企业竞争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公司必须不断学习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并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造和改革现有和现存的企业制度,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更现代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制度保证。
此外,创新还应包括经营创新、组织创新、知识创新、文化创新等等。只有全方位、全面地进行创新,监理企业才会获得无穷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内在动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江泽民同志曾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企业管理大师德鲁克先生也指出“每个企业都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是创新。” 我国优秀的企业海尔集团的掌门人张瑞敏也认为:“海尔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由此可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创新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创新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企业必须持续创新,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企业核心价值观
学者们认为企业一般拥有两个核心:一个是核心竞争力,一个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支撑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思想观念,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持久动力。因此,以企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把企业的两个核心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企业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与持久动力。
现代监理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创新的源泉,是企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摇篮。一个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肯定是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公路交通监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拥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公路监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于我国监理企业在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提高目前我国公路监理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实现与国际接轨都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自1988 年我国监理制度的试行以来,我国监理制度的实施时间还不算很长,经验还不丰富,目前我国的监理行业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而且还面临新的严峻的形势,特别是我国进入W TO 以后,面临国外监理咨询企业国际市场竞争的形势。在此条件下,如何提高我国公路监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需要监理企业要着重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建设,还需要政府政策的灵活性以及各级行业协会的普遍关注,才能为我国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公信力的名牌监理企业。
监理企业要充分把握当前国家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有利时机,为迎接交通建设的第二个春天,适应交通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指导思想。积极响应“监理企业树品牌、监理人员讲责任”行业新风建设活动,促进我国公路交通监理企业可持续发展,把监理企业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