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看法

时间:2019-05-14 23:1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看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看法》。

第一篇:大学生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看法

大学生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创业路子的几点看法

曾凡涛 张旭峰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是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具有法人资格,有生产经营自主权;是联合闯市场、合作走富路的有效组织载体。利用当地原有农业资源优势,或引进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项目,带动当地群众共同发展,形成产业规模,增加农民收入,是大学生村官和返乡大学生农村创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大学生村官和返乡大学生创办合作社的意义

在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形式下,农民生产分散,出售产品、购买生产资料、寻求技术服务,均存在不少困难。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但是,家家户户扩规模,显然不现实。因此,采取合作的方式,建立专业合作社,生产、销售同样的产品,联合采购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通过合作形成规模,拓宽销售渠道,降低生产资料采购价格,更方便地获得技术服务,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增加农民收人,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中组部等12个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长效机制的意见》,把鼓励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作为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明确将“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组织、经济实体和科技示范园”作为大学生村干部的职责之一”,鼓励大学生村干部、返乡大学生在农村创业,并通过适当政策倾斜和市场机制等办法,为他们提供支持,使他们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面貌多做工作、多办实事,使他们在具体实践中经受锻炼、干事创业。

把大学生村干部、返乡大学生的创业需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强化对大学生村干部、返乡大学生的资金扶持和技术培训,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创业平台,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干部、返乡大学生的知识优势、信息优势和创新优势,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的迅猛发展,实现大学生创业、农民致富、农业发展的“三赢”目标。目前看来,这种“一头联村官、一头联群众”的创业模式,受到了大学生村干部和基层群众的普遍欢迎,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二、大学生创办合作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于大学生村官和返乡大学生来说,要想创办好合作社成功,首先就是做好项目策划。创办好合作社的项目选择既要有发展前途,又要切合实际,还要实施路线清晰。

1、做好村情调查是第一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对于到农村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和返乡大学生来说,尤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长期在外求学,对农村工作接触少或根本没有接触,初到农村,干起事起来往往感到很被动,无从下手,尤其是面对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应对办法和策略不足,导致独立工作能力不强,依赖性大。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查和正确的研究。如果全然不了解实际情况却在那里指导工作,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当作客观现实,就不可能很好地履行职责。只有甘当‘小学生”,放下架子,深入群众,认真了解村里方方面面的情况,遇到问题才能有的放矢,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决策。

村是我国最基层的组织单位,它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发展与全乡、全县乃至全省全国的政策背景、经济状况、发展要求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调查了解村情时,不能把着眼点只放在村里,要胸怀全局,放开视野,在一个相对较大的背景条件下分析看待村里的经济发展现状、产业优势、农民收入状况、矛盾存在的原因形态等情况,这样才能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的突破口。

具体到了解村情,应该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历史沿革和风俗民情;自然状况。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土地面积、村户数、人口结构、劳动力,以及村级路、水、电、医、学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区位特征。主要包括村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周边相邻村镇的情况等。人口组成。村里哪些人掌握一技之长,有多少人外出打工,主要从事哪些行业;有哪些在外工作的人员,在什么部门和单位;有没有大学生,是什么学校的何种专业;经济结构。主要包括村集体经济、村民人均收人,村内资源优势、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企业规模、效益和发展前景,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的情况。土地流转征迁情况。主要包括村口粮地、宅基地指标分配,集体土地的经营、发包情况,历次土地调整、各种作物栽种以及土地征迁补偿等情况。通过对村情“大调查”、家底“大盘点”,彻底了解村情,才能挖掘潜力,寻找和积蓄后发优势,有的放矢。

2、注重调查方法的科学性。一个村看似不大,但是其中也有着千头万绪。要做好了解村情这件事,必须首先要端正态度,并做好吃苦耐劳和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大学生村官和返乡大学生到村创办合作社,一方面经常会被当地群众高看一眼对此,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把群众的“高看一眼”化作工作上“更高一筹”的动力,必须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扑下身心扎扎实实从具体而实际的工作做起,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态度,向基层干部和群众学习。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和返乡大学生进村入户访谈,也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遭受冷遇,甚至吃闭门羹,对此也要有思想准备,要有一种不卑不亢的执着精神,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用热心和诚心感化群众。

在调查了解中,还可能会碰到诸多消极情绪,诸如“我们村没有什么可发展的项目,要有我们早就发展了”等,对此要分析思考,要善于从抱怨中找到发展的突破口有了这样的心态和准备,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调查了解村情,具体要靠3个字,即“跑,聊,瞧”。一是跑:不仅要在村里跑,往农民家里跑,往田问地头跑,还要到其他村去跑。这样才能有比较,有借鉴,取长补短,并从中找到合作发展的机会。不仅自己跑,还要跟着村干部、致富能人跑,一边了解情况,一边学习他们与农民打交道、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二是聊:在聊的对象上,可以和村里的“三老”(老干部、老党员、老人)聊,和热心村级事务的村民聊,和外出打工返乡的农民聊,和村干部、乡干部聊,还要和县里相关主管部门聊。在聊的方式上,可以采取开座谈会、单独交谈、人户走访等灵活多变的形式。在聊的态度上,要注意耐心细致,农民大多不善言谈,也许他们的谈话语无伦次或词不达意,但要耐心倾听并在心里默默分析整理,这样,不但能掌握村里的各种情况,从中听出一些门道,而且还能在倾听中取得村民的信任。和村干部交流时,也许村干部讲的只是自己的成长历程和上作经历,但其中会涉及一些村级事务的历史沿革和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对自己会大有裨益。为了达到与村民沟通最好的效果,平时遇到村里人,不管认识不认识,都要主动打招呼,遇到年长的要称呼叔叔伯伯婶婶阿姨或者爷爷奶奶,拉近与村民的距离。三是瞧: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在跑和聊的过程中,要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看村容村貌,看区位地势,看自然条件,看风土人情,看村干部处理问题的方法等,注意细心观察,并善于分析总结,从中发现苗头,发现机遇。眼勤看,耳勤听,脚勤走,脑勤想有了正确的态度,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相信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和返乡大学生一定能够尽快了解情况,进人工作状态,办好合作社的实际工作。

3、办合作社还要搞好资源对接。充分全面了解村情后,还要与自己的现实情况相对接,从中找出哪些是可以办理的,哪些是需要借助其他资源才能做到的,哪些是可以列入长远规划的,哪些是短时期内还不能实现的,等等。要做到这一步,还要对自己拥有的资源和优势心中有数。个人的资源优势主要包括个人专业和特长;家人、老师、同学、朋友等社会资源;任职村可以借助的人力资源等。把村中的问题、矛盾和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发展的方向罗列出来,与自己的资源优势相对照。找到其中的结合点,就是自己努力的方向。例如,村民发展种养业,但品种老化,又缺乏相应的技术,而自己正好是农业院校毕业的,就可以帮助引进新品种,培训新技术;例如,农民出售农产品,需要了解临近市场信息,而自己掌握电脑技术,可以上网或到实地为大家查找了解„„通过列举对照,能够发现自己可做的事很多。

4、办合作社要选准项目。大学生到村,给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他们充分发挥自己见识多、信息灵、头脑活、门路广的优势,为村民传授种养技术、把握市场动态、通报供求信息、引进资金项目,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大学生村官和返乡大学生以创业成效和实绩,给农民群众带来看得见的实惠,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常见的办合作社,主要包括生产加工型、商业流通型等几种模式,关键是要根据所在村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自身的能力特点,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具体形式包括特色养殖,如生态养牛、养猪、养禽等;特色种植,如大棚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特色观赏果蔬等;农产品加工,如酱菜加工、卤菜加工、柳编、竹编等;农产品流通,如农家超市、农资连锁店等。也有不少大学生村官和返乡大学生通过振兴或引进特色产业,组建成立产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组织,将产业做大做强。不少村镇有自己的传统种养或加工产业,但是因为是单家独户小规模发展,形不成气候,效益低下。一些大学生村官和返乡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优势,将村民组织办合作社搞生产,实现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方式,将产品创出品牌,扩大影响,从而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并提高经济效益,形成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毕业于安徽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村官杨俊森,2007年到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绵潭村任村主任助理,绵潭村是全国闻名的“三潭批把”产地之一,但村民种批把依靠的是多年的老经验,缺少技术培训,信息也不畅通,生产、销售方式滞后,批把收获后往往不能卖个好价钱。杨俊森上任不久,就提出了建立绵潭村批把专业合作社的建议合作社成立后,请来了县里的农业专家为村民举办批把生产知识讲座,并带来农药和高效化肥。杨俊森向果农推广新型农药,并指导用药为了让村民的批把卖出去,杨俊森利用网络,搜集批把供求信息,并在网站上发布出售信息,联系枇杷销路。在杨俊森的建议下,合作社订购了印有“三潭枇杷—绵潭”标识的包装盒,打出绵潭枇杷的品牌如今,村里建起一个枇杷交易市场,合作社修了6 000米的进枇杷园道路以及1 000米的进村大道。外地收购的车辆可以直接开到枇杷园里农民种枇杷的收入已经占到了村民年均总收人的75%以上。曾凡涛:陕西丰泰合作社发展促进中心执行主任,西安财经学院副研究员 张旭峰:陕西省农业厅农经处副处长

第二篇: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记广饶县花官镇洛程村支部书记程维远

洛程村是一个大蒜生产专业村,是花官大蒜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有人口1846人,耕地5000亩。近年来,以程维远书记为首的村“两委”把“如何发展洛程经济,怎样才能让群众富起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家致富,进一步凝聚了民心和干劲,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先后被授予市级小康文明村、省级卫生先进村、广饶县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居等荣誉称号。

洛程村2008年注册成立了广饶县惠民富硒大蒜农民专业合作社,程维远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近年来,在上级指导和多方努力下,村合作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壮大大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抓服务。依托村合作社,建立了专门的农资配送服务点,根据农时需要及时为村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农资产品(平均每袋化肥比市场价便宜5-10元)。统一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去年以来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建设,邀请市、县专家授课,举办大蒜种植、农产品质量安全、健康教育等培 1

训班18期,培训农民12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科技素质和保健意识。

二是抓品牌。花官大蒜天然富硒、质量上乘,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商标证明”。在此基础上,依托村合作社,进一步打造名牌产品,为合作社的大蒜和蒜薹注册了“洛程”牌商标,申报了绿色食品认证,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去年10月份村合作社代表花官镇参加了2012黄河三角洲(中国〃垦利)国际生态农业博览会,深受客商好评,花官大蒜、蒜薹被评为全市十大名优农产品,进一步提升了花官大蒜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抓基地。在程维远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的积极协调下,洛程村承担了省级5000亩富硒大蒜示范基地项目,省、市财政扶持资金50万元,以项目建设推动了产业发展。目前基地内已硬化水泥路15公里,沙石路12公里,衬砌沟渠2000米,修建桥涵42座,总投资960万元。通过沟渠路、桥涵闸的配套建设,洛程村5000亩大蒜基地全部建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碱能改、路畅通的高产稳产大蒜良田。

四是抓科研。在镇政府的帮助协调下,程维远书记多次与省农科院联系,促成了洛程村与省农科院建立科技研发合作关系,今年计划选择1000亩地开展大蒜良种繁育试验,重点培育优质高产大蒜良种,建设良种繁育的示范区,为大蒜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良种保障。

五是抓增收。花官大蒜、蒜薹品质好,耐储存,不愁卖,平均每亩大蒜田可净落3000元以上。同时,洛程村还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协调贷款1600余万元,建设了13处蒜片脱水厂,承包了6座恒温库,年可生产大蒜片2000吨,储存蒜苔2700吨,实现增收500万元,推动洛程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去年村合作社被评为全市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

六是抓党建。“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洛程村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党员管理和廉政建设,重大事项集体研究,民主决策,提高了工作透明度,进一步凝聚了民心,树立了威信。村班子团结实干,党员带头示范,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同时村里还组建了80多人的秧歌队,统一购置了服装、锣鼓,利用农闲季节不定期的演出,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2010年村秧歌队参加了电视剧《宣言》欢送参军的场景演出,每年参加市、县元宵节汇演活动,多次获得市、县秧歌汇演第一名。

第三篇:农民专业合作社材料

“高原之星”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简介

澄城县“高原之星”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7月30日。是由渭北兴农果业协会发展壮大起来的,该协会组建于2002年冬,在省、市、县有关职能部门关怀支持下,2004年4月1日,经陕西省澄城县民政局注册批准正式成立,几年来为成员提供了优质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得到了广大成员的一致赞扬和上级组织的充分肯定,农业部优农中心李连海主任、农村经济研究室赵泽琨主任等各级领导先后给予了亲切关怀,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曾进行了宣传报道。目前,合作社下设5个部(农资供应部、技术服务部、网络信息部、市场营销部、财务部),6个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园和4000亩生产基地。协会会员遍布陕西省澄城县、大荔县、合阳县的12个乡镇,会员586人。

自成立以来,合作社以生产销售绿色无公害果品为已任,以澄城区域唯一的陕西省绿色食品标准化技术推广站为推动,坚持高新技术、科学管理;名牌理念、质量为本;精品农资、滚动经营;实现双赢、共同发展的理念,注册了“帝比”牌系列绿色无公害水果商标,积极为会员及周边群众提供信息、技术、农资、销售等方面的服务,逐步形成了苹果、梨、葡萄、柿子、樱桃系列绿色无公害水果的产前指导、产中监督、产后精装的生产销售模式,为市场提供了精品水果。2005年,澄城县农牧局、工商局联合授予协会“红盾护农投诉点”,澄城县工商局“支农科技示范单位”。2006年,有18名会员获得了“农民技术员”职称,协会被澄城县农牧局授予“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单位”。协会的“帝比”牌系列水果,被全国工商联合会评为2007-2008年绿色超市推荐精品水果。

第四篇:农民专业合作社

1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2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存在着规模过小,分配制度欠公,农民主体地位不突出等问题,必须积极扶持龙头企业踊跃参与,发挥其巨大的带动作用;通过制定有效的分配办法,控制龙头企业或大户的份额;积极培养各种乡土人才,引进有技术、懂法律的优秀人才,进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31、各县市区分布:宜都市41家,夷陵区18家,当阳市16家,长阳自治县和远安县各15家,枝江市11家,秭归县10家,兴山县8家,五峰自治县7家,点军区5家,西陵区、伍家区和猇亭区各1家。

2、行业和产业分布:柑橘类(包括蜜橘、椪柑、脐橙、桃叶橙、甜柚等)合作社共58家,蔬菜类23家,茶叶类20家,畜禽养殖类15家,水产养殖类9家,蚕桑类6家,食用菌类4家,粮棉油类和园林苗木类各2家,药材、魔芋、冬枣、朝鲜蓟和蜂业类各1家,农机专业服务类1家,生态能源类1家,其他3家。

1、从合作社内部运行情况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差距:

一是组织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弱势群体的农民联合起来闯市场,使起步阶段的合作社组织规模普遍偏小,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目前,许多合作社社员数不到100个,注册资金低于10万元,合作社的辐射带动效应不强。

二是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制约合作社的良性发展。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尽管各地政府努力引导合作社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但仍有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不够规范,尤其是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盈余分配等方面不太规范,有的合作社财务没有及时向社员公开。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看似合作社,却与成员之间利益联结不够紧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

三是以种养业为主,深加工不足。我市现有的合作社90%以上都是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处于初级农产品生产阶段,产品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合作项目还没有。大多数合作社的服务和业务停留在初级产品销售及信息、技术合作层面上,技术含量高、品牌效应大、产品附加值高的合作社较为少见。

四是以提供服务为主,利益共享不足。现有的合作社,绝大部分只是为成员提供生产技术和信息服务,经营能力还比较薄弱,还没有在经济利益上形成真正的共同体。

2、从合作社外部发展环境看,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发展环境仍不宽松,做大做强比较困难。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内不以盈利为目的,年终盈余的大头要返还给社员,客观上造成积累不足、后劲不强。一些合作社呼声较高的是税费减免和经营用地优惠政策,这已经成为合作社做大做强的瓶颈问题。

二是资金短缺,融资比较困难。合作社兴办生产经营项目需要资金投入,特别是在农产品收购旺季,需要大量的资金周转。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发展初期,经济实力薄弱,资产难以评估抵押,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有的合作社只得依靠民间借贷周转,无疑增加了合作社的经营成本。

三是人才缺乏。尤其是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奇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一批有较高文化知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由于合作社缺乏这方面的人才,从而导致对政府部门的依赖性强,制约了合作社的创新和发展。

第五篇:农民专业合作社

利辛县当地农民专业 合作社情况调研

一、发展现状

利辛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已有数年,初期主要以为农民农业生产服务等专业协会的形式出现,经营模式是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产前、产中服务。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呈现出迅速发展态势,业务范围主要涉及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销售、种植业、养殖业等。截止到目前,全县经工商注册、农委备案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07个,其中从事种植的450户、从事养殖的1786户、从事水产的560户,出资额10881万元。

其发展特点:

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养殖业、种植业等行业;

2、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结构以农民为主体,占成员总数的83%;

3、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货币出资为主要方式,占出资总额的98%,户均出资额为47.50万元;

4、张村、城关和中町等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

目前,全县26个乡镇均建立了一个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60%以上的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购买农业投入品,统一销售产品,统一进行技术指导”。

二、具体发展案例

近年来,利辛县采取了各项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如借鉴他县的成功经验,强化技能培训,统一配发设备,多方筹资支持,增强合作社的发展后劲。具体发展实例如下:

1、利辛县中疃镇大鹏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安徽省利辛县中疃镇大鹏养殖合作社,大鹏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黑原种母猪、黑杜二元母猪、黑杜三元仔猪等产品的经销批发的私营合伙企业。经营的黑原种母猪、黑杜二元母猪、黑杜三元仔猪品种齐全,价格合理,畅销消费者市场。产品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利辛县双飞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现有五百亩蔬菜基地示范田,是以“公司+基地+农户”自产自销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双飞种植专业合作社自建立以来一贯坚持以无公害蔬菜为根本,以科技兴农为思想,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利用先进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和雄厚的技术力量为依托,以严格的生产管理和品质控制作保证,以合作社为基础带动当地及周边农户,全民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公司拥有自己的物流体系,货物运输中转全国,公司本着“以人为本,顾客至上,锐意进取,共同发展”的经营理念,在中国各个地区不断开拓新市场。

3、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收储耕地,实施土地规模流转,利辛县在推进土地流转中找到一条便捷之路。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107家,入社社员1.3万人,带动农户4.6万户,土地流转总面积10.3万亩。经过合作社一个田块、一亩地的收储,解决了种植大户经营缺地的问题。大李集镇司海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通过收储,吸收当地农民土地2617亩,然后统一规模经营;阚疃镇种粮大户程方,从农民专业合作社里租赁土地600多亩种植优质小麦、大豆;张村镇林业种植大户王祥,在承包西淝河岸2300亩林地种植“速生杨”的基础上,又承包蒙张路两侧绿化带2600多亩,开发食用菌及畜禽养殖。我县司海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位于大李集镇司郢村,该村农业人口3360人,9个自然庄,农户668户,耕地面积3860亩。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目前,利辛县司海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达386户,流转土地2617亩,通过连片种植和规模经营,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和群众的认可。初步统计,目前利辛县50亩以上规模经营大户有425户、1000亩以上有6户。

土地规模流转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目前全县已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17家,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发展成效与前景

1、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势单力薄、难以进入市场的问题,以新的形式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一家一户分散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维护了农民的利益。截止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成员770人,带动农户2796户。

2、带动产业发展。“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新模式,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为农业产业化找到了原动力,激发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和知名度,扩大了种植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化解了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为当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培育了一批懂市场、懂技术、懂民主的现代新型农民。合作社按市场要求组织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农民不仅逐步懂得了新品种、新技术的重要,也慢慢认识到了绿色食品、无公害生产的前景,社员也渐渐成为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4、有利于改善和加强农村经济管理,改善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通过合作社来指导或引导农民生产经营,能够把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落到实处,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民生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社,把自已的愿望和要求及时反映给政府,并及时得到真实可靠的市场信息,大大增强了政府指导或引导农村经济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1、规模普遍较小。由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尚处于处理的起步阶段,规模普遍较小,自身实力不强,服务功能较弱,很难进一步形成规模生产和提高产品质量。全县107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会员最多的有3000余人,人数少的只有40余人,尤其县一级的合作组织较少,一些特色主导产业还没有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影响了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

2、发展活力不足。我县多数专业合作组织,内部比较松散,服务内容基本停留在信息、技术咨询和销售、原料供给等基础服务层面上,服务水平、市场竞争力都较弱。如与农民的利益联接方式大多是订单式,二次分配机制普遍没有建立。多数社员没有投资入股,既无投资风险,又享受不到股金分红,形成不了利益共同体。有些农民在市场行情好时将产品自行出售,行情不好时又一定要交售给专业合作组织享受保护价。

3、管理技术型人才缺乏。据统计,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大多数带头人专业知识不足,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而且,由于农业是弱势产业,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不愿意投身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这就造成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技术及新品种的种、养模式技术的缺乏,阻碍了国际技术标准、国家技术标准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实施运用及运用现代管理技术进行策划管理,从而导致了对政府的依赖性增强,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4、扶持力度不够。一是政策落实不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和扶持政策,但目前一些扶持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如税收优惠政策、信贷优惠政策及财政扶持政策等。二是服务不够到位,部分基层干部认识不到位,服务引导不够,扶持力度不足,主动上门排忧解难更少。三是融资困难,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身积累有限,资产规模小,大多没有有效抵押物,贷款困难,单靠自身积累,是很难把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的。

下载大学生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看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看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走合作之路,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三农......

    农民专业合作社(范文大全)

    一、发展现状 光山县作为农业大县,加之劳务输出量大,农民群众有着较强的合作需求,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有着独特优势。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提高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

    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范本

    xxxxxxxxxxxxxxxxx农民专业合作社 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和法权益,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行为,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根据......

    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

    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 专业合作社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社的组织行为,保护本社及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本社的发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专业合作社法》,结合本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参考范本

    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参考范本 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本范本仅供参考。 本示范章程中的楷体倾斜文字部分为解释性规定或示范性范例,其......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

    淇县为民肉鸡养殖咨询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淇县为民肉鸡养殖咨询服务专业合作社的财务行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加强财务管理和......

    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范本[范文]

    沿河沙子合众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本社成员的合法权益,规范本社的组织和行为,明确本社及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推荐)

    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 章 程 为规范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保护社员的合法权益,促进本社的发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