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富豪拒赴慈善夜宴
富豪拒赴慈善夜宴
IT时代周刊 | 2010-09-27 17:25:34
当批评王石“不管你征服多少座高峰,但是,你的心灵却高不过一座坟头”,批评马云“你的心灵和你的长相一样”的话语仍让人反思的时候,陈光标作为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标志性人物粉墨登场了。
9月4日凌晨,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埔公司”)董事长陈光标脑海里有一个念头在不断翻腾。一点多,在床上辗转反侧的陈光标激动的心情达到了沸点。他一骨碌起身,打开电脑,准备给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写封公开信。
一口气写完之后,陈光标特意数了字数,一共1090个字。他想再确认一遍这千余字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然后,陈光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按下了发送确认键。
陈光标的这封信,发送出去的不仅是1090个字,更有他毕生的财产。“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陈光标在信中明确写道。
陈光标“裸捐”的消息瞬间传遍了大江南北。这也使得盖茨和巴菲特9月底赴京举办的慈善夜宴有了下文。
第一章 富豪盛宴
2009年3月初,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主席比尔·盖茨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沃伦·巴菲特在奥马哈城为《财富》杂志拍摄照片。
拍摄间隙,巴菲特请盖茨去他最喜欢的“好莱坞餐厅”吃饭。两位全球顶尖首富的菜单十分简朴,“股神”点了烤鸡三明治,“软件天才”的午餐则是一份芝士汉堡。但他们的言谈,却涉及到亿万美元的流向。
在那顿简单的午餐中,巴菲特向盖茨提出了发动更多富豪捐出至少一半财产的主意。盖茨为这个思想的火花兴奋不已,自此心中有了新的伟大理想:汇聚人类历史上数额最为庞大的一笔慈善资金。
“作出承诺”
就像刚创业时一样,他们充满激情。
2009年3月4日,盖茨和巴菲特联名给美国最有名望的古老家族洛克菲勒写了封信,希望由他们三人出面相邀富豪共襄盛举。洛克菲勒家族95岁的掌门人大卫·洛克菲勒欣然应允,他觉得这个点子“是个惊喜”,他答应做主办方,并借出古老而高贵的洛克菲勒大学校长室,作为秘密聚会的地点。
5月5日下午3点,纽约洛克菲勒大学校长室内迎来了全美国最富有的一群人。包括大卫·洛克菲勒、纽约市长布隆伯格、黑石集团董事长皮特·彼得森、金融大鳄索罗斯等在内的14位贵宾携带家眷悉数出席。聚会上,盖茨、巴菲特与富人们讨论的主题只有一个:如何更有效地做慈善。
比眼前可募得的现款更重要的是,从那些富可敌国的人口中获得“将捐出大半财产”的承诺。在3次聚会结束后,盖茨夫妇与巴菲特一起达成了一项共同目标——他们将号召这些富豪共同宣誓,在其有生之年或临死之际,捐出自己至少一半的财富。这项目标被命名为“作出承诺”。
根据《福布斯》杂志的估算,如果最终成功动员前400位富豪都投身于此项誓约,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能够募集到的金额将会超过6000亿美元。这将是一笔比中等国家还富裕的财富。
盖茨、梅琳达和巴菲特3人开始了漫长的劝说过程。他们轮番给福布斯全美前400名富豪打电话或去信,想尽方法与他们取得联系,请求他们加入“作出承诺”这一盟约。并且,为了免除这些富豪的担忧,他们并不要求富豪们将钱注入盖茨基金会,只要求他们承诺,将一半以上的财产用于慈善,便等于加入盟约。而且,他们还特别注明,这项盟约只是口头誓言,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
即便这“只是道义上的承诺,并不具有法律效力”,盖茨与巴菲特的影响力也一样无远弗届。所以,在2010年整个上半年,盖茨都在为了这件事而四处奔走。他和巴菲特一起,共找到了七八十位个人财富排名全美前四百的企业家,分头给他们“打了电话”。而梅琳达则负责建立起了一个“作出承诺”的网站,在网站上,所有同意加入盟约的企业家都会发表一封公开信,阐述自己加入的理由。
眼下,已经有40位富豪发表声明,愿与盖茨三人组一起,承诺将把自己的财富投入公益。房地产巨子埃里·布洛德、风投资本家约翰·杜尔、媒体大亨格里·伦菲斯和前思科董事长约翰·莫格里奇最先通过盖茨基金会,宣布捐出至少一半财产用于慈善。随即,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拥有135亿美元财富的保罗·艾伦也宣布加入盟约。此后,《星球大战》导演卢卡斯、甲骨文CEO埃里森(他捐出了自己95%的财产)、华裔生物制药业大亨陈颂雄夫妇、酒店业巨头希尔顿、传媒大亨泰德·特纳和石油大亨皮肯斯等振臂响应。在中国香港,华人首富李嘉诚于8月5日作出回应,表示愿意在未来10年内捐出逾100亿港元。正如巴菲特所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开头”。
盖茨和巴菲特本还有一长串美国国内的电话没来得及打,而他们已然准备将触角伸向国外,例如拥有古老财富的英国,或是新兴富豪扎堆的中国和印度。
据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国项目区主任叶雷的介绍,盖茨和巴菲特将于9月29日抵达北京,邀约50位最有社会影响力的富豪在某豪华酒店共享“慈善夜宴”。
高调慈善的陈光标
在中国,最先公开声称收到“夜宴”邀请信的是SOHO中国首席执行官张欣(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的夫人),她于8月30日在自己的微博中公开了此事。但她们夫妻俩都未对捐献作出明确的表态。而最先承诺捐款的是陈光标。
依据2008年的胡润排行榜,陈光标仅在中国内地500最富榜中排第406位。他没有入选2009年的胡润最富榜,但乐善好施的陈光标在2009年的胡润慈善榜中高居第4位。
1968年,陈光标出生于江苏一个以“穷困”闻名的地方,靠种地为生的父母生养了5个孩子。10岁前,陈光标几乎没吃过肉,甚至没有吃过一个完整的馒头。
童年生活的苦难没能打倒陈光标,反而使他更加勇敢地面对贫困,更加迫切地寻求致富之路,为日后的一方江山打下了精神基础,更为日后的行善埋下了伏笔。
陈光标在10岁时已经开始对创业致富的探索。在上小学时,他利用中午放学时间,用两只小木桶从二三十米深的井中取水,再用小扁担挑到离家1公里的集镇上,以一分钱随便喝的形式叫卖,他因此能挣2~3毛钱,这大概相当于当时村里一个成年人半天的工钱。17岁那年暑假结束时,陈光标挣了两万块钱,成了全乡第一个“少年万元户”。
陈光标远远算不上“中国首富”,但他早就被人们称为“中国首善”。
1978年,陈光标读小学三年级时卖水挣了4块钱,开学时交了1.8元的书本费。邻居的一个孩子却因为交不起书本费哭了,他用剩下的钱替他交了书本费。这是陈光标生平第一次做的善事,他因此得到了老师用红纸临时做的“小红花”。
2003年,“非典”肆虐中国,陈光标专程飞到日本,花1200万元买了一批红外测温器捐给了有关部门。这是作为企业家的陈光标的第一笔公益捐款。当时,黄埔公司的利润不到2000万元。2008年,陈光标在北川地震救援现场每次随身带着几万元,只要见到灾区的人,他都会慷慨地掏出一笔钱,见人就给。据称,10多年来,他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价值突破13.39亿元。
其实,陈光标早就在中国做着与盖茨相类似的事。最近3年,他总号召一些企业家一起捐钱捐物给贫穷地区的老百姓。2010年春节前,陈光标邀约全国700多名企业家以及其他名流共募得7300万元人民币和价值5000多万元的物品。
据熟悉陈光标的人称,他有个理念,做一件好事情如果能让十个人知道,这就相当于做了十件好事,所以他做慈善一向高调。在今年春节期间募得7300万元的善款之后,陈光标搞了一个闻所未闻的捐献仪式,他将支票全数换成现金,然后把所有的钱在当地工商银行的大厅里搭了一个长2米、高1.63米的钞票“金字塔”。
如今,对于即将到来的富豪盛宴,陈光标显得宠辱不惊,他并不打算在盖茨面前表功,相反“我还要劝盖茨和巴菲特捐款,捐个1000万元也好,为中国慈善真正作出贡献,为中国富豪做出榜样。”陈光标说。
不会劝捐
因为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在美劝募成绩斐然,两人的中国之行也被贴上“劝说中国富豪参与慈善捐赠”的标签。
9月2日,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国项目区主任叶雷特地对外强调,“盖茨和巴菲特最初的本意只是在他们访华办理其他事务期间,组织一次与慈善事业相关的聚会,并没有打算要说服中国富人进行慈善捐款。”
不出国人意料,并不是每一个中国富人都对这一荣光之邀欣然接受。《IT时代周刊》记者获悉,接到邀请后,有富豪反复确认是否会在晚宴上被“劝捐”,甚至有一小部分人明确拒绝参加。
为了排除富豪们的误解,叶雷说,盖茨和巴菲特将会尽快发来亲笔信,说明此次活动只为结交朋友、寻找伙伴,不会给中国富豪们带来捐献上的压力。他再三声称,一场慈善晚宴,最重要的恐怕不是能够产生多少个捐款表示,而是使慈善的概念被强调。叶雷的解释并没有平息众人的猜测。
“客人的名单和人数我们承诺保密,就一定不会公开。但如果客人选择公开,那是客人的权利。这是一个私人聚会,不会有媒体所说的劝捐”。9月6日,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媒体负责人张?再次对外反复强调。
目前,公开表示接到邀请的除潘石屹夫妇和陈光标以外,就只有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冯军。
9月9日,冯军在其实名认证的新浪微博上公开表示“自愿在活着的时候,将个人全部财产逐步捐献给社会,用于公益和慈善事业”,他由此成为中国“裸捐”的第二人。
(责任编辑:刘瑞刚)
第二章 谁在让富豪们犹豫
如果比较中美两国在慈善捐助方面惊人的差距,中国富人的表现令人汗颜:数据显示,美国慈善捐助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7%;第二位的英国这一比例为0.73%;而中国,2009年全国总共收到捐赠约332亿元,占GDP的比例不到0.01%,不到美国的1/170。如果从人均来看,美国人均捐款额则是中国的7000多倍。
中国的富豪们为何如此瞻前顾后?真的是缺乏善心吗?在采访中,《IT商业新闻网》记者听得富人们最多的感叹是,不是不愿意捐钱,而是不忍心看到钱被用作他途。他们认为,中国的慈善捐助体系很不完善,正是这一点扼杀了自己的捐款积极性。
善款流向之谜
香港著名慈善家余彭年先生,从2003年至今已为内地慈善事业捐出了30亿元人民币,连续3年蝉联“中国最慷慨慈善家”。
1988年,余彭年曾在湖南老家捐赠过10部当时最先进的进口三菱救护车,希望可以提高当时救死扶伤的效率。但他最后吃惊地发现,所捐赠的救护车中至少有一半被改装成了办公用车,车里的昂贵仪器设备不知所踪,取而代之的是8个座椅。
得知这个情况之后,余彭年要求收回这些车子,拿回来整装过后又捐给老家的卫生部门。但这些车子最后仍被政府挪用作办公车。令老人家愤懑的是,类似的事情不止发生过一次。
这已是陈年往事,多不为人知晓,但汶川和玉树两次强震后出现严重的“民捐官用”现象,真切地让人目睹了中国行政权力肆意阻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极端现象。
据报道,在“5·12”汶川地震之后,截至灾后一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抗震救灾捐赠款物总数达到了767.12亿元(其中捐赠资金约653亿元,物资折合约114亿元),被公认创下“中国捐赠史的新纪录”。在这个庞大的数目一天天累积的过程中,有些疑问被反复提及:这些钱物流向了哪里?
最近,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非政府组织)研究所的团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他们为期半年的调研,这些来自公众个人或企业腰包的钱,有80%左右极可能流入了政府的财政专户,变成了政府的“额外税收”,由政府部门统筹用于灾区。
在不少西方国家,救灾时政府一般不接受民间捐赠,即使接受了,也会将钱交由民间组织去花。但在中国,事情显然不是这样。
在NGO研究所所长邓国胜等人的调研中,截至2008年11月,全国捐赠资金为652.5亿元,其中政府直接受捐约占58%,约379亿元。如果说这是“蛋糕”最大的一块,那么第二大块则是流向各地红十字会、慈善会以及地方公募基金会的捐款。这一部分占了约31%,约199亿元。
尽管根据国务院下达的文件,这笔钱本可以由地方性公益组织自行安排使用,但邓国胜团队在对全国7个省(市)进行的抽样调查中发现,这些捐款中的大多数仍然交给政府部门去使用了。
余下最小的一块“蛋糕”终于流向了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慈善总会和16家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但它只占整个救灾捐赠资金的约11%。在邓国胜团队绘制的表格里,只有这一块资金后面注明的是“自行安排使用”。
但是,善款流到当地政府手中后,即使不考虑政府机构的贪污腐败,它们的使用是否合理,有没有效率,仍然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邓国胜教授在四川一个基金会看到,该基金会所募集的上亿元善款被财政厅划走后,历经半年后却被退了回来。究其原因,居然是财政厅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花。甚至,负责对四川省灾区对口援建的很多发达省份在项目完成、进行移交后,发现当地地方政府根本不会用,也没有人用,医院盖好了却没有懂得使用设备的医生,学校建好了却没有配备师资力量,就这样荒废在那里。
今年7月7日,民政部会同五部委发布《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管理使用实施办法》,13家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募集的善款,需要汇缴拨付到青海省政府、青海省红十字会、青海省慈善总会的专用账户中,由青海省方面统筹安排使用。
这种制度化的“统筹安排”让一些蹒跚起步的中国慈善从业者再次表示绝望,异议者高呼“慈善死了”。
民众在吃惊和寒心之余,突然又想起了曾被鞭挞得体无完肤的地产富豪王石来。在汶川大地震后,万科公司捐献现金200万元,这仅相当于万科公司在2007年所获利润的0.04%,而王石前后12次登山一共花了3684万元。为此,当时舆论对他极尽嘲讽和谩骂,但王石只说了一句话:“我们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金钱不应成为企业和个人的负担。”而阿里巴巴的马云也曾因说过“中国企业家即便有能力,也不应该用来慈善,而应该用来扩大再生产。对于那一些荧光下的慈善捐款,我认为一元就够了”的话而遭受指责。
但事后看来,这也许正是王石的先见之明,他明白这样一个公开的秘密,那就是捐款根本不能全数到达最需要救助的人的手中。所以,他认为与其捐款一个亿,博得一些无谓的喝彩,不如直接去灾区建那一个亿的房子给灾民住,这样最起码是真真实实地为灾区同胞献爱心了。
“中国首善”陈光标也对目前我国的捐赠管理直言不讳,他说:“有些慈善机构让人不放心不信任,不知他们将捐助来的钱用到哪里去了,从来不透明,所以我不大喜欢将钱捐到慈善机构,宁可一张张发到老百姓手里,让他们摸到钞票我才放心。”
捐赠资金监管不力、慈善组织运营不够透明,被认为是令中国富豪不热衷于捐赠的重要原因。
法律留白
我们大可不必因为境外的富豪比中国有钱人更热衷于慈善事业,就认为他们更有爱心。相反,在西方,也并不是所有的富豪都对盖茨与巴菲特的善举拍手叫好。
据英国《卫报》称,这样的慈善捐款无形中让国家流失了大量税收。税收是用之于全民,而这些富豪们的行为仅帮助了少部分穷人,却让多数人丧失了提升生活水平的机会。德国汉堡船运巨头彼得·克雷默就表示,富豪捐身家承诺等于将应该缴税的钱捐出去,令富人凌驾于国家之上,影响公众利益。
因此,有专业人士指出,富豪捐款不排除有税收的考虑。而事实上,欧美不少巨富和民众之所以能自觉参与到第三种分配当中,与西方的税收制度有很大关系。
以美国为例。美国在1913年开征遗产税,税率最低为37%,当遗产达到300万美元时,税率达55%。也就是说,有些富人即使生前一分钱不捐,死后大部分财产也会被政府拿走。在这样的形势下,富人们宁可以捐赠方式来处理自己本来就留不下的财产。
台湾巨富王永庆过世后,其遗产继承人在今年5月24日宣布将王永庆约值数十亿元新台币的遗产,捐赠给岛内4个公益性财团法人团体,粗估约数十亿元。
但有熟悉台湾地区法律的人士提醒《IT时代周刊》记者,别以为王永庆的儿子真的这么大方,他认为对方之所以这么操作,是可以让遗产税总额降低10几亿元左右。与其让政府无偿拿走,不如靠捐赠来给自身今后的企业发展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但即使如此,王永庆的继承人们最后应缴的遗产税应该还在100亿元以上规模。
在美国,政府就通过减税来鼓励民众的慈善行为。法律规定,如果一家企业向社会捐出善款的数额超过应缴税收的10%,那么应该减免10%的税款;如果不到10%,则可以在缴税时扣除已经捐出的善款。而中国的减税额度只有3%,而且就是这3%的优惠,企业也只有向事先得到国家批准的少数基金会捐款才能得到。
所以,脱离了中西方相关法律制度的背景,单纯地去比较中外富豪在捐赠上的表现并不客观公正。
截至目前,中国正实施的有关慈善的法律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其他的如《慈善法》、《社会救助法》等重要法律虽“千呼万唤”,却依然“难产”。
而对于已实施的两部法律,有关人士认为,这两部法律大而化之的原则性要求多,符合慈善事业特殊要求的可操作性条文仍存在许多“空白”和“盲区”。
自顾不暇的富人们
正如前文所说的,中国富人是过得最不开心的富人群体。一方面是因其商业原罪,社会多少对他们的创富之道或多或少心存不屑,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社会上表现出来的诸多不公平现象,也让他们对前途深感临渊履薄。
近期,一项由美国咨询公司GrantThornton在向全球36个国家的7400个私营企业发出问询后做出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商业领导人的压力全球最高。而中国的富豪们,多集中于商业领导阶层。
在中国,几乎没有私营企业成为政府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的直接受益者。而且,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到中国之前,中国政府正在对中国经济的一些领域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国进民退”现象在钢铁和能源等行业内表现尤甚。这些领域内的私营企业几乎没有例外地受到了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有舆论指出,国有企业借助宏观调控和经济危机的时机侵蚀私营企业的生存空间。比较知名的案例,如中粮集团曾经提出对私企汇源果汁收购——此前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中国政府否决;再比如著名私营企业家杜双华的山东日照钢铁被国有钢铁公司收购;还有2009年发生的山西小煤矿国有化事件。
另外,中国大的金融结构的设计仍然是过度关照国有企业而远离私营企业。
在经济危机时期,中国私营企业从国有金融机构得到贷款和其他方式融资的可能性降低。毫无疑问,银行惜贷甚至逼私营企业提前还贷会让部分私企商业领导者的资金压力骤然加大。
因此,表面风光无限的中国私企富豪,多数却是在夹缝中生存的尴尬群体。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必须低声下气地仰仗权力才能为企业谋得生存发展,而现代行政垄断制度,又使他们时时处处面临着巨大的“权力和制度天花板”,难以在市场上实现完全公平的竞争;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腐败”和“富裕”往往有着相当大的重叠,因此,中国的富人群体往往被社会底层或愤青群体视为“天下乌鸦一般黑”的仇恨对象,一旦社会矛盾激化,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就会成为权力的祭品和替罪羊,成为权力打击和清算的对象。近期,黄光裕的落马就被视为是权利斗争的牺牲品。
在这样的生存压力下,“低调”成为中国富人最基本的生存之道。慈善,特别是在舆论步步紧逼下的捐赠,对于很多富人来说,是无法承受之重。
(责任编辑:刘瑞刚)
在当今之中国,公众和媒体普遍抱有巴尔扎克式的想法,“巨大的财富总是和同样巨大的罪恶相关”。
2008年和2010年的地震灾难中,对私营企业的“逼捐”和对部分私营企业主的人身攻击让人记忆犹新。媒体和公众一方面将他们当明星追捧,另一方面,潜意识中将他们当罪人审判。
“被变味”的善举
在中国,类似陈光标一般的高调人物属凤毛麟角。其他即使有乐于捐助者,也不敢大声地宣布自己的慈善行为。除了慈善组织、法治和税制等的缺乏之外,这一现状与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并没有形成宽容慈善、鼓励慈善和善待慈善的大环境密切相关。
2009年2月,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宣布,将曹氏家族持有的福耀玻璃股份的70%用来成立慈善基金。按照福耀玻璃彼时收盘价计算,这部分的股份将约达到43亿元。为使自己对福耀玻璃的实际控制权不变,曹德旺设定了一个“特殊条款”:要求受捐单位在持有公司股票期间及其今后大宗交易等涉及公司事务时,一律由自己来表决。
对曹德旺的质疑就此产生:股票捐出之后,他还能不能动用这笔钱?他是否在利用“公益”做秀?面对媒体的紧追不舍,曹德旺将自己的处境形容为“身不由己、以身饲虎”。
同年10月20日,新华都慈善基金会成立,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宣布,捐出个人所持有、市值高达83亿元人民币的流通股股票。陈发树闯荡商业江湖20余载,甘愿捐出45%的个人资产投身慈善事业,其气度惊人,官员、公众、媒体一时惊诧不已。此后,有舆论开始质疑陈发树为什么这么做,质疑声中逃税论有之,套现论有之,用慈善来发财的议论也是甚嚣尘上。
原本简单的慈善公益到了中国变得复杂了,当事人深感寒心,“以后谁还敢去做慈善?”温州一位身家数十亿的老板向《IT时代周刊》记者如此感慨。
对富人们的表现,舆论反应激烈。有分析人士指出,对于余彭年、陈光标等不吝赞扬之辞,对犹豫者则给予近乎苛刻的指责。舆论看似泾渭分明,实则殊途同归,是多年来各界对富豪不绝于耳的批评声音的又一个横切面而已——虽然中国富人们在积聚财富的同时也为公益事业做过不少贡献,也屡屡有慈善行动,但相较于一些慈善业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富豪在捐款行善方面确实仍有差距,于是就被舆论描绘成缺乏爱心、为富不仁的群体。
富人悭吝不拔,应当遭到蔑视。但是,舆论一味指责富人缺乏善心之时,更应检讨今天的中国社会是否具备公益慈善事业壮大的土壤。
对富人缺乏爱心的指责,核心还是中外文化差异下财富观、慈善观认识的差异。在国外,慈善是基于回馈社会的财富理念和生活信仰,普通人捐款和大富豪捐款都很正常。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就是大发慈悲、乐善好施,是对有钱人一种更高的道德要求,但却不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很多时候,许多民众认为慈善只是富人们的义务,在自身对于捐赠十分淡漠的同时,却对于富人的捐款行为十分苛刻。
“以区区企业之力和一些富豪之心,安能济贫救困?如此观念,会不会成了另一种杀富济贫?”有位富豪这样反问《IT商业新闻网》记者。
让慈善事业回归本性
有观点认为,对于富人群体,国家应该在法律的框架内,让他们更自律、更安全、更自由。比如,减少行政管制,让富人资本不再匍匐在权力脚下;打破行政垄断,让他们的资本能够自由准入,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富。
依据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公益慈善体系,社会对待富人及其财富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让其自由准入各行各业,办学校、办企业、办医院,实现财富社会化;允许其符合人类天性的奢侈品消费;鼓励其慈善事业。而最坏的方式莫过于仇视它,试图剥夺它甚至消灭它,并且把他们连人带财富逼向海外,而后者,又会加剧富人在积累财富时的短期行为,也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腐败。
有专家呼吁,我们应该承认合法财富的自由处置权,捐献给慈善事业也好,作为遗产留给子孙也好,乃至个人去进行高消费也罢,只要合法地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思去处置,就没有什么可指责。而从社会作用来说,留给子孙也很可能创造新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甚至用个人财富进行高消费,也会带动一系列的市场效应。
当然,从古至今,全世界都更欣赏那些捐献给慈善事业的财富处置行为,因为这样的行为直接体现了救济的效果,显示了高贵的品德。但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老百姓越需要一种理性的态度,使慈善不仅是一种美好的结果,同时也是一个美好的过程。慈善是自愿的行为,是受鼓励的行为,而不是一种命令。陈光标公开宣布身后捐献全部个人财富,这是自愿,而且只是一种个人态度。这是陈光标的荣耀,但不是对别人的羞辱,也不必视为对别人的逼宫。我们不必从陈光标的行为,来要求别人也要同等做到,或者减半做到。
盖茨说,“我的财富是取之于社会,要还之于社会,我只是帮助大家管理这份财富而已”;卡内基说,“带着巨富死去是可耻的”,陈光标也说,“在巨富中死去则是可耻的”;这些观点毋庸置疑印证了当事人在财富面前表现出的高尚,但这并非社会评价的唯一标准。
第二篇:赴日本签证注意事项、拒签原因对策,面签题库
赴日签证申请注意事项
赴日留学签证具体流程、面签的问题以及拒签对策。
日本留学签证材料清单
1.有效护照
2.在留资格认定证明书及其复印件
3.日本入境签证申请书1张
4.[照片1张(竖4.5㎝×横3.5~4.5㎝)](日本签证照片尺寸说明)
5.户口簿复印件(申请人超过16岁时)
6.最高学历毕业证书的公证书(仅限“留学”)
7.经费支付者的在职证明书(经费支付者自己被雇佣时)提问书(领馆提供样式)
注意事项:
1).户籍在本馆管辖地区外的申请人需提交暂住证复印件或居住证。
2).户口簿及暂住证上各栏内容必须与现状一致。
3).户口簿及暂住证需出示原件。
最新日本领事馆面签面试题库
1)你的姓名。
あなた(きみ)の名前は何ですか。
あなたは何と言いますか。
お名前は何ですか。
2)你的年龄。
(今年は)なんさいですか。
3)你现在在上海工作吗?职务?
(今は)上海で仕事をしていますか。どんな仕事をしていますか。(今は)上海ではたらいていますか。何をしていますか。
4)你的家族有那些人?
ご家族にはどんな人(方)がいますか。
5)你在上海什么地方学日语?
上海のどこで日本语を勉强していましたか(していたんですか)。学んできましたか。
6)日语的水平怎么样了?或你已经学了多长时间?
日本语のレペルはどうですか(どのぐらいになりましたか)。日本语をどのぐらい勉强していますか。
7)你打算到日本什么学校学日语?
日本のどの学校で日本语を勉强するつもりですか。
8)日语学校毕业后有什么打算?
日本语学校からそつぎょうしたら、何をするつもりですか。
9)在日本大学毕业后,有什么打算?
日本で大学をそつぎょうして、何をしますか。
10)如何支付你的学费?或你的担保人是谁? 最重要的问题是:你去日本留学的原因或目的是什么?
学费はどうはらいますか。/どのように学费をはらいますか。
一番重要な问题は、あなたが日本留学の原因あるいは目的は何ですか。
关于日本签证的终止、拒签、取下的意思
日本签证没签出,会在你的护照最后页盖个黑框,内容有:受理中、取下、终止、拒否,哪一项上有圈,说明你属于哪一项
受理中:是指签证在领馆受理中,申请人需要用护照,那么就向领馆申请借出护照,使用完以后再送还给领馆继续审核。
取下:是指签证在受理中,突然申请人有事不能去日本了,那么就向领馆提出撤消申请。(对以后签证申请没有影响)
终止:签证没签出的一种,对以后签证申请的影响相对程度较轻,可以马上再申请签证。拒否:签证没签出的一种,也就是俗称的“拒签”,对以后签证申请的影响相对程度较重,同类签证必须半年之后才能申请。
终止的对策:建议下次申请的时候把日程表、理由书写的再详细一些。
拒签的对策:没有相对好的对策,因为有时候会被拒的莫名其妙。
如果你的短期签证被拒否了,原则上是半年后申请,但由于事情紧急,必须再申请一次:
1、让你的保证人直接打电话到领事馆签证部,向日本人说明这次赴日的目的与非去不可的理由,并且希望能得到马上再申请签证的机会。
2、如果日本人同意了(那就说明日本人99.99%会发给你签证了。这就是为什么拒签没有相对好对策的理由,有时候根本就是神经质。),此时千万问出他的分机号码。再申请的时候告诉代理点,这套材料直接交给分机就OK了;如果日本人不同意,那就只能等半年。
第三篇:刘嘉玲向杨受成看齐慈善道路 赴灾区关注残疾儿童
四川雅安的地震牵动亿万人的心,英皇集团主席杨受成以及社会人士对雅安的及时捐赠与救援,使得如今的雅安焕然一新。近日,刘嘉玲亲临四川成都,关注震后残疾儿童的成长,并为其拍摄公益记录短片,为残疾儿童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在活动现场,刘嘉玲与学员们亲密互动,时而认真聆听孩子们的绘画想法,时而被孩子童真的言语逗笑,现场的气氛十分温馨。而刘嘉玲也被这些残疾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所感动,直呼也想学习画画,要和孩子们一样热爱生活、热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