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
浅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汉末三国时期发生在中国大地上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它是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近一百年,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等方面的斗争故事。全书主要以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人物为主要人物。《三国演义》塑造了一系列忠臣义士的形象,对他们的“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行为,大加赞美,以此来张扬“忠义”思想。前人曾说:“《三国演义》可以通之妇孺,今天下无不知忠义者,演义之功也。”(清·王侃《江州笔谈》)说到“忠”,首先自然要说到诸葛亮。诸葛亮形象的特征之一,就是“忠贞”,对蜀汉事业“竭尽忠诚,至死方休”(卷23)。
那么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现在就让我来做个简单的人物介绍吧。
诸葛亮,蜀国丞相兼军师,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琅伢阳都人,善计谋,精通兵法,留心世事,常自比管仲、乐毅,自号“卧龙先生”。而小说中第一次写他外貌时,只用了二十四个字就把他、给人的印象给定格了,哪二十四个字呢?“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从这二十四个字来看,他给我们的印象是什么呢?
做完人物简介,那现在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近诸葛亮吧!
诸葛亮,自小父母双亡,于是与弟诸葛均在叔父诸葛玄的照顾下成长。十五岁随叔父诸葛玄到豫州,后投靠荆州刘表安家于襄阳,后来两兄弟便躬耕于南阳,过着闲人雅士的生活。直到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处出茅庐的第一功。诸葛亮还建议刘备联孙抗吴,并亲赴东吴舌战群儒,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赤壁大战前夕,周瑜欲借十日造十万支箭杀诸葛亮,而诸葛亮草船借箭完成了任务,之后周瑜又多次设计要害诸葛亮,可都被其一一躲过。在周瑜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时,诸葛亮又在七星坛借来东风,从而有了火烧赤壁的一段佳话,随后便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势。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死,刘禅即位,朝廷事务皆听于诸葛亮裁决。建兴三年(225),诸葛亮伐南蛮,以刚柔相济的手段,七擒七纵孟获,终将其降伏。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上《出师表》,率军北伐,欲恢复中原,六出祁山,收降姜维,但终因缺乏良将而失败,又因错用马谡,失却街亭,于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三等。期间又摆下空城计智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等。建兴十二年(234)春,诸葛亮在五丈原卧病吐血,将平生所学及所著书二十四篇等授于姜维。又唤马岱入帐,授于制服魏延的密计。最后诸葛亮病死军中,享年五十四岁。
其实也有这么一段话把诸葛亮的一生所为说得淋漓尽致。“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
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在长达近百年的三国历史中,诸葛亮的活动虽只有二十七年,但在小说中却占了一半以上的文字,即从第38回诸葛亮出场的“隆中决策”,到第104回的“丞相归天”,共有66回的篇幅,这还不包括诸葛亮出山前水镜先生对他的赞美、离世后“魏都督丧胆”的余威。这将近70回中,又有一半以上的章回是专门写诸葛亮事迹的。如此着力刻画的人物,在全书中还没有第二个。因此,郑振铎曾说:“一部《三国志通俗演义》虽说的是叙述三国故事,其实只是一部‘诸葛孔明传记’”(《三国演义的演化》)。的确,小说中的诸葛亮是最具魅力、最有光彩的形象。在这个人物身上,几乎集中了忠臣贤相的所有美德,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全部胆、识、才、智。通过这样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的形象,寄托着作者圣君贤相的社会理想。
诸葛亮一生有两个亮点,一为忠贞,二为智绝。现在就让我们通过他的事迹来见证他的人物性格吧。
诸葛亮的忠贞集中表现在他对蜀汉事业的态度上。当初他隐居隆中,“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后虽经刘备三顾茅庐,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但他一旦认识了刘备的诚心诚意之后,就一直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为创立蜀汉基业殚精竭虑,义无反顾。刘备死后,诸葛亮又“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时”,继续辅佐孱弱的刘禅。尽管刘禅昏庸得
难以点化,尽管刘备当初白帝城托孤时就曾说过,“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 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诸葛亮后来也是这样做的,他从未萌生过些微野心,始终克尽人臣之职。在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情况下,他执著理想,力撑危局,顽强进取,坚忍不拔。做到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认为,诸葛亮的忠贞的表现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不贪权势。他位极人臣,却不追求个人权势,不弄权也不为权所努役。以他的才能智慧和崇高威望,拿掉昏聩无能缺德无才的阿斗,自己称王称帝,可以说上合天理,下顺民心。也是先主刘备的遗命。刘备在白帝托孤时曾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 自为成都之主。”但是,他对后主坚持执君臣之礼,决不摆相父架子。在一系列问题上都是以礼规劝、得后主同意才进行的。
二、不谋私利。他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在《诫子书》中,他提出了自己严格的要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以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处世。他对后主说:“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他死时确实如其所言。他择妇摆脱了郎才女貌的陋习,选择了黄承彦的丑女。黄承彦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关于这桩婚事和黄氏的才美,《三国演义》在描述诸葛瞻战死绵竹时曾有简要的介绍,其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位丑女给予了热情的赞美。
三、严于律己。街亭之役,马谡违令,造成败局,但他主动承担责任:“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他几次发布鼓励将士直言极谏的文告,要求大家批评自己过失和缺漏。在他执政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他都决不委过他人,而自省自律。来敏、李严等人罪责虽然深重,但他都引咎自责,检讨自己的失损。
四、知人善任。他从蜀汉大业出发,以宽广的胸怀,纯正的心灵,选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他取士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对那引起忠于蜀汉政权,又有真正才学的人,他不讲门第、资历,破格用人,大胆地授以要职,委以重任。何祗原为蜀郡太守杨洪手下的一个书佐小吏,杨洪亦是郡太守李严之功曹小吏,何、杨都先后被诸葛亮擢为太守与李严同列。因此事他被誉为“是以西士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也。”诸葛亮任蜀相时,为了广揽俊才,曾在成都南郊筑招贤台。刘备死后,他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人事调整,重用了一批德才俱佳的卓越人才。如蒋琬、李邵、马勋、宗预、杜微、马忠、秦宓、董允等,这次用人之举被时人赞为“德举”。在《前出师表》中,他从“亲贤臣,远小人”的原则出发,向后主郑重推荐了董允、向宠等,其心之公明纯正实所罕见。诸葛亮所重用的文武大员中,既有荆楚之士,又有蜀地
人材,既有刘璋旧部,也有魏降将,却无任何山头圈子之弊,大有“五湖四海”包容一切之襟怀,团结了绝大多数人。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政治家,他心胸开阔,容人容物的雅量,摆脱个人好恶从事业出发选人的精神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受过诸葛亮严厉处罚被削职为民的廖立、李严听到诸葛亮病故的消息,竟痛哭失声,他们被罢黜官职,不但不怨恨反而寄予希望,对他的死十分悲伤。这说明诸葛亮用人多么公正。
五、谦恭待人。若把诸葛亮同当时的孔融、祢衡等人相比,显然后者的声望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和才智过人的周瑜、鲁肃、司马懿相比也略高一筹。与他同齐名的庞统相比,更能看出二人高下。虽然,水镜先生说:“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但他说的重点仍在诸葛亮。诸葛亮高于庞统之处,不单在智谋才华,更重要的还在于品德胸怀。庞统心怀私念,妒忌孔明,骄兵轻放,急于求成,铸成大错,终身抱憾。诸葛亮无私无畏,谦虚谨慎,深思熟虑,卓识远见,善于博采众长,融化于胆识之中。他多次表白:“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在《与杜微书》中说:“猥以空虚,统领贵州,德薄任重,惨惨忧虑。”在《又教与军师名史与参军掾属》中称:“任重才轻,故多阙漏。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功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以谏止;虽资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子始终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诸葛亮不仅自谦,而且以深受教益的事例说明愿得别人诲教
之诚心。平定南中,他采纳了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言,并作为命令颁布全军,强调南征,不能单靠武力镇压,还要靠智胜和从思想上瓦解叛军,从而制定了对少数民族部落实行和抚政策。
构成诸葛亮形象的另一基本要素更在于他的足智多谋。他料事如神,谋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晓天文;深谙政治,精通军事,善于外交,具有经天纬地之才。早在隐居隆中时,就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初见刘备,就透辟地分析了形势,提出了占荆、据蜀、联吴、抗魏的长远的战略思想。要刘备北让曹操占天时,东让孙权占地利,而蜀汉只能占人和。当时刘备因为屡吃败仗,檐下借居,正走投无路,忽然有这样明眼人的指点,使他眼前豁然一亮,从心底感激佩服。自此二人食则同桌,寝则同榻,形同鱼水。
诸葛亮不仅有隆中高论,而且能实际用兵。第一次在博望坡就出奇制胜,以区区九千人马,一举用火烧退了曹操部将夏侯惇的十万大军。一下子就扭转了刘备集团长期以来军事上的被动局面,同时也使得当初就对他冷眼旁观、并不服气的关羽、张飞,也不得不刮目相看、再三“拜服”。这样,诸葛亮很快就在刘备集团中树立了威信,站稳了脚跟。
火烧博望后,接着又火烧新野,诸葛亮再次用火攻把曹仁、曹洪的大队人马烧得焦头烂额。终于激起曹操重整旗鼓,统雄兵百万,率上将千员,假称帝命,逼近长江,要与东吴孙权联盟共伐刘备。面对曹操强大的实力和声势,东吴集团文官们都主降,只有一部分武官主战。这时,诸葛亮为了贯彻联吴抗曹的战略,又顶着危险,只身到吴,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力驳群儒,语惊四座。接着又用激将法,智激周瑜和孙权,最终争取了东吴这个强有力的军事同盟。然而,也就在此时,诸葛亮的精明智慧引起了周瑜的嫉妒不安,他三番五次找机会想杀掉诸葛亮。但诸葛亮凭着他的足智多谋和豁怀大度,虚与周旋,每次都巧妙地躲过了谋害:先是周瑜派诸葛亮去乌巢劫粮,断曹操的粮道,目的是想借曹操之手杀掉诸葛亮,结果却被诸葛亮巧妙地以言相激,点破劫粮必备擒的后果,并通过鲁肃告诫周瑜应以拒曹为重,不要相互谋害。接着是群英会,曹操派蒋干说降周瑜,不想自作聪明、愚不可及的将干反被周瑜愚弄,最终使曹操中了反间计,杀掉了自己的两员水军大将。周瑜对此计非常得意,以为别人不知,实际早被诸葛看破。于是周瑜再设障碍,令诸葛十天之内造十万只箭,想以此难住对方,进而对诸葛军法从事。但诸葛亮胸有成竹,利用大雾横江,草船借箭,仅三天就赚获了曹军羽箭十万只。后来周瑜又用苦肉计,把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几次昏厥。为的是借此让黄盖去诈降曹操。周瑜这一计人人莫名其妙,就连鲁肃也蒙在鼓里,但诸葛亮却冷眼旁观,心内有数。在周瑜安排下,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赤壁大战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得意中的周瑜突然大叫一声,往后便倒。接着就口吐鲜血,卧病不起。这时,又是洞察一切的诸葛亮看透了此时周瑜得的是心病:因为在隆冬十月,西北风正盛,东吴放火要烧北方曹操的战船,无异于玩火自焚,就在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下,又是诸葛亮筑坛祭东风,这才使火烧赤壁一举告捷,直烧得曹军“强鲁灰飞烟灭”。因此,小说中引诗说: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的确如此。赤壁之战的正面指挥者虽然是周瑜,但其中关键的人物却应是诸葛亮。不是诸葛亮顾全大局、维护联盟,不是诸葛亮火起前筑坛祭风,火起后又智算华容,截击焦头烂额的曹兵,那么,这场历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战,简直难以想象。
火烧赤壁后,诸葛亮与周瑜的矛盾随着吴蜀双方对荆州的争夺而更加激烈。这时的诸葛亮,对周瑜一改退让而为进逼,先后凭借神机妙算,三气周公瑾:一是趁赤壁火起后,周瑜与曹仁交战的机会,夺了曹军的兵符,先于周瑜占领了荆襄九郡,使周瑜徒劳往返,一无所获。所谓“几郡城池非我有,一场辛苦为谁忙”,本来就战斗负伤的周瑜,看到荆州城上插的全是刘备的旗子,一气之下跌下马来;二是用锦囊妙计协助刘备一举粉碎周瑜用“美人计”索取荆州的企图,空落一个“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千古话柄,再次金疮迸裂,不省人事;三是粉碎周瑜虚名收川,实取荆州的“假途灭虢”之计,出其不意地以犒劳所谓的“过路”士兵为名,包围了吴军,把别有用心的周瑜好好羞辱了一场,周瑜一气之下金疮复裂,坠于马下。就这样,诸葛亮凭借他的胆识才智,一而再、再而三地挫败周瑜,使其一筹莫展,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最终因心劳力拙,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36岁。雄姿英发、少有才气的周郎,居然被诸葛亮活活气死,有力地烘托了诸葛的智谋才干。
诸葛亮后期主要对手是司马懿。司马懿老奸巨猾,见识手段都远远超过周瑜。不过,他到底比不过诸葛亮。司马懿能料定诸葛亮的一些计谋,并预作相应的对策,但诸葛亮因势利导、别出新意,他就穷于应付了。像著名的空城计就是如此。失街亭尽管有诸葛亮用人不当的微疵,但却因空城计的巧设而得到了补偿。面对司马懿率15万大军席卷而来,弹丸之地的西城仅有老弱残兵两千五百,战又不能,退又不是,诸葛亮便命“大门四开,每一门上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自己“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使得司马懿满腹狐疑,逡巡不敢冒进,最终“两路兵尽皆退去”,不动一刀一枪,就解了西城之围。这当然不是诸葛亮侥幸取胜,而是建筑在敌我双方的精确分析上。诸葛亮深知司马懿了解他“平生谨慎,不曾弄险”,进而出其不意,一反常态。从现象上看,这是军事战场上的较量,实际上是军事才能的较量,显示了诸葛亮在瞬息万变的事态面前的超人镇定,过人胆识,惊人魄力。连司马懿也不得不承认诸葛亮是“天下奇才”,“吾不如孔明也”。
在小说中,诸葛亮是“智”的化身,是当之无愧的“智绝”。魏国的曹操、司马懿,吴国的周瑜、吕蒙、陆逊,蜀国的庞统、姜维等,尽管都长于计谋,但与诸葛亮一比,就都相形见绌。正如鲁迅先生评论诸葛亮的智慧时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智慧”与“忠贞”结合在一起,使诸葛亮无疑成了当时社会人们理想的“贤相”的典范。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忠贞的代表、智慧的化身,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他的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