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暨2006中国百家最具传播力创新传媒颁奖盛典[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23:2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暨2006中国百家最具传播力创新传媒颁奖盛典》,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暨2006中国百家最具传播力创新传媒颁奖盛典》。

第一篇:第二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暨2006中国百家最具传播力创新传媒颁奖盛典

一、活动背景:

中国传媒业经历几十年的风雨兼程,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媒体创新与变革时代。随着网络、楼宇电视、公交移动电视等新兴传媒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消费者通过不同形态的媒介了解企业广告渠道增多,这样直接导致广告主行销成本增加,其效果却难以控制。传媒有效传播是广告载体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广告投放的第一要素,已越来越多的受到企业广告主和媒体经营者的关注。与此同时,在21世纪,品牌将成为企业价值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品牌资源已经被认为是除人力资源、商品、资本、信息以外的第五大企业资源。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在一次次深刻的证明之后,已不在适合企业发展。如何打造自身的强势品牌,提升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消费者的忠诚度,广告宣传无疑是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

为满足企业品牌宣传、新闻公关、企业危机处理等众多需求,进一步为企业宣传搭建高端平台,构建企业与传媒的对话窗口,更好的为企业资源整合、提升品牌竞争力、开拓新市场、寻找有效产品传播渠道,提高宣传效果,提供帮助,特举办此次活动。

二、活动理念:

“一个引导媒企共同发展的标识、一个汇集众多专家与权威机构的评选、一个中国媒企品牌全方位推介的盛会”。

三、活动宗旨:

本次活动秉承“相聚结识、交流合作、品牌提升、和谐共赢”的宗旨,旨在推进与加强媒企品牌影响与竞争力。活动通过前期“2006中国百家最具传播力创新传媒”评选及相关宣传活动,选拔出全国最具传媒力、影响力及创新推动力的强势媒体,届时将与各行业知名品牌共聚一堂,打造2006年媒企盛会。

四、活动特色:

★ 权威性:本次活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主管,国家新闻行政主管唯一的传媒业权威刊物《传媒》杂志社主办,同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等相关部门与广大传媒单位及行业专家鼎立支持。整体所体现出的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和科学严谨的运作模式,充分显示了此次活动所具备的权威性;

★ 实效性:通过全国范围内媒体与品牌企业的广泛参与,使媒企正确审视自身的定位,完善并增强其生产与服务质量,提高自身品牌的满意度与忠诚度,进而达到强化品牌、提升竞争力的目标,也是媒企双方展示自身实力的最佳平台; ★ 广泛性:本次活动有200多家报纸、100多家期刊、60多家网站、40多家大型广告公司、30多家电视台报名参与,并由中央电视台、中华新闻报、东方卫视、京华时报等全国50多家媒体提供支持,人民网传媒频道全程指定直播,同时邀请政府、报刊、广电、广告、企业、学界等六个方面近200多名专家评定,会议规模将达到600人左右,其活动的广泛参与性与影响力将成为媒企宣传的最佳时机。

★ 高品质社交活动:本次活动将是我国传媒界的一大盛会,届时相关领导、权威专家、知名传媒、品牌企业高管将共聚一堂,为新时期媒企的和谐发展与合作献技献策、共同交流;

★ 可持续性:活动将每年举办一次,每年突出一个中心内容,前后有机衔接呼应,力求使活动伴随我国传媒业的不断发展而持续举行。

五、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评选阶段

评选活动将采取专家评定结合网上投票的方式进行,评选时间自2006年7月16日至12月20日,评选120个名额,分别为:

综 合:“2006年度十大创新传媒”、“2006年度十大创新传媒人物” 电视台:“2006十大最具传播力创新电视频道” 网 站:“2006十大最具传播力创新门户网站”

报 纸:“2006十大最具传播力创新都市报(含晨报等)” “2006十大最具传播力创新晚报”

“2006十大最具传播力创新城市周报(含文摘报、电视报)” “2006十大最具传播力创新行业报(含各类财经、体育等行业报)” 期 刊:“2006十大最具传播力创新综合期刊” “2006十大最具传播力创新专业期刊” 广告公司:

“2006十大最具传播力创新广告传媒”(含新兴广告、户外广告)“2006十大最具传播力创新广告公司”(含创新广告策划公司)第二阶段:年会及颁奖阶段 评选结果揭晓后新闻出版总署主管《传媒》杂志社将于2007年1月27日在人大礼堂举行“第二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暨2006中国百家最具传播力创新传媒颁奖盛典”,届时将邀请政府领导、专家、入选媒体高层领导及各行业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公司高管共600人,出席本次颁奖盛典活动。

六、组织机构: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主办单位:《传媒》杂志社 拟邀联办:中国报业网

协办单位: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传媒研究中心 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清华大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 人民日报社人民网 支持单位:中国期刊协会 中国广告协会报纸委员会 中国电视网

全程指定官方直播网站:人民网传媒频道、新浪网、中华传媒网、中国电视网

招商赞助回报

一、活动赞助商资格:

赞助商必须是经组委会考核认定的具有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企业。

二、活动赞助类别:

1、活动总冠名 赞助金额:300万人民币

总冠名赞助资格名额仅限一家,尊贵的礼遇、全方位的宣传攻势、专业的传播效应,使赞助商借助本次活动契机,有的放矢,成为行业内众商瞩目与合作的焦点。

总冠名赞助商礼遇:

■ 赞助商获得活动总冠名权(如:AAA第二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暨2006中国百家最具传播力创新传媒颁奖盛典);

■ 赞助商将在活动新闻发布会、活动通风会、最后的颁奖晚会现场最重要位置(含背板等)独家标示并展示企业LOGO;

■ 在所有活动中均明确以上赞助商(含网站和大会指定媒体宣传);所有对外资料、宣传册、海报等宣传资料,所有宣传广告(平面、电视)中,均出现赞助商;

■ 赞助商将受邀成为传媒中国传播力产业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享有常务理事单位的一切权利;

■ 赞助商将受邀出席活动组委会特别为其加盟合作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并发表讲话,可提供企业宣传品;

■ 赞助商主要领导将受邀担任组委会企业家副主任、副理事长及“传媒中国传播力总评榜”企业家评委;

■ 获赠价值6800元的VIP专席票20张,价值3800元的嘉宾票20张,所有赠票组委会将加盖“赠票”字样,乙方不得有偿转让和出售;(注:颁奖典礼及论坛收费,其中嘉宾票3800元/人,含注册费、资料费、茶点费、颁奖晚宴,VIP专席票6800元/人,含注册费、资料费、1月27日、28日、29日三晚五星级酒店的住宿费、茶点费、颁奖晚宴);

■ 在大会指定网站“人民网传媒频道”及门户网站新浪网(www.xiexiebang.com)、北青网显著位置发布企业名称或LOGO不少于三个月; ■ 颁奖晚会上主持人介绍赞助商名称,赞助商主要领导受邀作为颁奖仪式贵宾,随同领导登台并剪彩;

■ 主持人特别鸣谢并邀请赞助商代表上台讲话(30分钟); ■ 在会场布置中体现赞助商名称和LOGO;

■ 邀请赞助商主要领导在年会会刊上题词;企业宣传资料可与会刊一起赠送给参会的嘉宾,并可在记者招待会现场发放;享有颁奖晚会现场的礼品袋(单面)广告权; ■ 赞助商将获得活动组委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杯。组委会将邀请主办、协办媒体进行专题报道,部分媒体将做企业专访;

■ 独家拥有大会现场主席台两旁广告牌2块; ■ 独家拥有报到处背板(3M*2M)的广告权;

■ 大会全程现场提供赞助商广告牌2块(尺寸另定);颁奖晚会入场券正面刊印赞助商名称和LOGO;组委会将向商家提供颁奖晚会录象带和DVD光盘一套(赞助商LOGO作为屏幕角注);

■平面媒体刊登有赞助商冠名的宣传广告不少于50次;在《中国传媒传播力》特刊中赠送整版封底赞助商产品广告,并在宣传册内登载企业简介及信息;

■ 在传媒中国官方网站首页发布浮标广告半年; ■ 会后获得大会的成果资料、数据库和其他后续服务。■ 企业其他具体要求,双方可另行协商。

注:以上赞助方案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最新信息敬请活动官方网站,以最终协议内容为准。

2、欢迎晚宴总冠名

赞助金额:100万元人民币,限1家 晚宴总冠名礼遇:

■ 赞助商获得大会第一天晚宴的总冠名权(如:AAA传媒中国传播力总评榜暨第二届中国传媒传播力高峰论坛,BBB之夜);

■ 在活动所有对外资料、宣传册、海报等宣传材料,宣传广告(平面、电视)中,均出现赞助商;

■ 赞助商将受邀成为传媒中国传播力产业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享有常务理事单位的一切权利;

■ 赞助商主要领导将受邀担任组委会副主任、活动专家团企业专家、常务理事及“传媒中国总评榜”企业家评委;

■ 获赠价值6800元的VIP专席票10张;价值3800元的嘉宾票10张,所有赠票组委会将加盖“赠票”字样,乙方不得有偿转让和出售;(注:颁奖典礼及论坛收费,其中嘉宾票3800元/人,含注册费、资料费、茶点费、颁奖晚宴); ■ 在大会指定网站人民网、新浪网(www.xiexiebang.com)、北青网显著位置发布企业名称或LOGO不少于两个月;

■ 颁奖晚会上主持人介绍赞助商名称,赞助商主要领导受邀作为颁奖仪式贵宾;

■ 主持人特别鸣谢并邀请赞助商代表上台讲话(15分钟)

■ 赞助商宣传资料可与会刊一起赠送给参会的嘉宾,并可在记者招待会现场发放;

■ 赞助商将获得活动组委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杯。大赛组委会将邀请主办、协办媒体进行专题报道,部分媒体将做企业专访;

■ 晚宴现场提供赞助商广告牌2块,颁奖晚会现场提供赞助商广告牌1块(尺寸另定);

■ 颁奖晚会现场提供赞助商广告牌1块(尺寸另定);组委会将向商家提供颁奖晚会录象带和DVD光盘一套;

■ 在《中国传媒传播力》特刊中赠送整版赞助商产品广告,并在宣传册内登载企业简介及信息;

■ 在传媒中国官方网站首页发布赞助商广告三个月; ■ 会后获得大会的成果资料、数据库和其他后续服务; ■ 企业其他具体要求,双方可进一步协商。

注:以上赞助方案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最新信息敬请活动官方网站,以最终协议内容为准。

3、分论坛赞助商

赞助金额:20万人民币,限6家 分论坛赞助商礼遇:

■ 赞助商获得大会分论坛的议题制定权;

■ 赞助商获得大会分论坛主持人的开场指名鸣谢(如:感谢CCC对本场论坛的全程赞助);

■ 活动所有对外资料、宣传册、海报等宣传材料,宣传广告(平面、电视)中,均出现赞助商; ■ 赞助商将受邀成为传媒中国传播力产业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享有常务理事单位的一切权利;

■ 赞助商主要领导将受邀担任传媒中国传播力产业联盟专家团专家及理事;

■ 获赠价值6800元的VIP专席票5张,价值3800元的嘉宾票5张,所有赠票组委会将加盖“赠票”字样,乙方不得有偿转让和出售;(注:颁奖典礼及论坛收费,其中嘉宾票3800元/人,含注册费、资料费、茶点费、、颁奖晚宴,VIP专席票6800元/人;含注册费、资料费、1月27日、28日、29日三晚五星级酒店的住宿费、茶点费、颁奖晚宴);

■ 在大会指定网站“人民网传媒频道或新浪网”及北青网、中国电视网、腾讯网显著位置发布企业名称或LOGO不少于一个月;

■ 颁奖晚会上主持人介绍赞助商名称,赞助商主要领导受邀作为颁奖晚会贵宾;

■ 主持人特别鸣谢并邀请赞助商代表上台讲话或参与分论坛演讲(5分钟);

■ 赞助商宣传资料可与会刊一起赠送给参会的嘉宾,并可在记者招待会现场发放;

■ 赞助商将获得组委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杯。组委会将邀请主办、协办媒体进行专题报道,部分媒体将做企业专访;

■ 分论坛现场提供赞助商广告牌2块(尺寸另定);

■ 颁奖晚会现场提供赞助商广告牌1块(尺寸另定);组委会将向商家提供颁奖晚会录象带和DVD光盘一套;

■ 在《中国传媒传播力》》特刊中赠送整版赞助商产品广告,并在宣传册内登载企业简介及信息;

■ 在传媒中国官方网站首页发布赞助商广告一个月 ■ 会后获得大会的成果资料、数据库和其他后续服务。■ 企业其他具体要求,双方协商。

注:以上赞助方案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最新信息敬请活动官方网站,以最终协议内容为准。

4、实物赞助商 赞助金额:价值赞同于20—50万元人民币(或按大会需求量计算)的大会指定实物或用品,如场地、晚宴、车辆、酒水、饮品、礼品、速递、印刷服务等。

实物赞助商礼遇:

■ 活动主要对外资料、宣传册、海报等宣传材料,所有宣传广告(平面、电视)中,均出现赞助商;

■ 赞助商将受邀成为传媒中国产业联盟的理事单位,享有理事单位的一切权利;

■ 赞助商主要领导将受邀担任传媒中国产业联盟专家及理事;

■ 获赠价值6800元的VIP专席票3张(不提供住宿),价值3800元的嘉宾票3张,所有赠票组委会将加盖“赠票”字样,乙方不得有偿转让和出售;(注:颁奖典礼及论坛收费,其中嘉宾票3800元/人,含注册费、资料费、茶点费、颁奖晚宴。);

■ 在大会指定网站“人民网传媒频道或新浪网”北青网、腾讯网、中国电视网等显著位置发布企业名称或LOGO不少于半个月;

■ 赞助商主要领导受邀作为颁奖晚会贵宾;

■ 主持人特别鸣谢赞助商(如:感谢EEE对本次大会提供的独家XX赞助); 注:以上赞助方案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最新信息敬请活动官方网站,以最终协议内容为准。

5、活动协办赞助商

赞助金额:10万元人民币,限5家 活动协办赞助商礼遇:

■ 活动主要对外资料、宣传册、海报等宣传材料,宣传广告(平面、电视)中,均出现活动协办赞助商—“协办单位:FFF”;

■ 赞助商将受邀成为传媒中国产业联盟的理事单位,享有理事单位的一切权利;

■ 赞助商主要领导将受邀担任传媒中国产业联盟专家团专家及理事; ■ 获赠价值6800元的VIP专席票3张,价值3800元的嘉宾票3张,所有赠票组委会将加盖“赠票”字样,乙方不得有偿转让和出售;(注:颁奖典礼及论坛收费,其中嘉宾票3800元/人,含注册费、资料费、茶点费、、颁奖晚宴,VIP专席票6800元/人;含注册费、资料费、8月7日、8日、9日三晚五星级酒店的住宿费、茶点费、颁奖晚宴);

■ 在大会指定网站人民网传媒频道或新浪网、北青网、腾讯网、中国电视网等显著位置发布企业名称或LOGO不少于一个月;

■ 颁奖晚会上主持人介绍活动协办赞助商名称,赞助商主要领导受邀作为颁奖晚会贵宾;

■ 主持人特别鸣谢并邀请活动协办赞助商代表上台讲话或参与分论坛演讲(15分钟);

■ 活动协办赞助商宣传资料可与会刊一起赠送给参会的嘉宾,并可在记者招待会现场发放;

■ 活动协办赞助商将获得组委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杯。组委会将邀请主办、协办媒体进行专题报道,部分媒体将做企业专访;

■ 颁奖晚会现场提供活动协办赞助商广告牌1块(尺寸另定);组委会将向活动协办赞助商提供颁奖晚会录象带和DVD光盘一套;

■ 在《中国传媒传播力》特刊中赠送整版活动协办赞助商广告,并在宣传册内登载企业简介及信息;

■ 在传媒中国官方网站首页发布活动协办赞助商广告一个月; ■ 活动协办赞助商企业其它具体要求,双方协商。

注:以上赞助方案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最新信息敬请活动官方网站,以最终协议内容为准。

秘书处联系方式:

电 话:010-51259177 51259178 传 真:010-51259175 联系人:刘明禄 手 机:***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三路居路97号 邮 编:100073 传媒杂志社 2006年9月25日

第二篇:2015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论坛暨第二届中国房地产业营销协会年会隆重开幕

2015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论坛

暨第二届中国房地产业营销协会年会在京隆重召开

2015年11月21日上午,以“创新、转型、突破”为主题的“2015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论坛暨第二届中国房地产业营销协会年会”在首都北京西国贸大酒店隆重开幕。此次年会活动是在全国房地产行业培训中心的指导下,由中国房地产业营销协会主办,中国房地产业品牌协会、北大黄埔同学会协办。

中国房地产业营销协会是集“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为原则运作的行业组织。以“构建中国房地产营销行业联盟,铸造中国房地产营销第一平台”为己任,构建行业研究、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的平台,全面提升房地产企业市场的竞争力。

大会开幕式上午九点开始,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有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执行主席、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房地产业营销协会终身荣誉会长顾云昌教授,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副会长刘洪玉教授,全国房地产行业培训中心主任王世祥,鼎信长城基金董事长章华,中企资本联盟主席、北京大学房地产发展研究基金中心副主任杜猛,天山集团产业集团总裁杨昭,韩国寅晃开发会社社长李正炯,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新加坡蔡家声特许建筑师行总裁蔡家声,北大黄埔同学会秘书长李阳,汤加王国驻华商务处主任、中国振乾坤集团北京公司总经理郭久明,众筹筑屋CEO杨程成,北京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宏昌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文化与休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吴承忠教授,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焦爱英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房地产经营管理系主任程道平教授,西京学院管理工程系教授黄维民,世联行首席技术官、中国房地产业营销协会特别顾问黎振伟,中国策划研究院院长、中国房地产业营销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陈国庆,中国房地产业营销协会会长朱曙东,中国房地产业营销协会秘书长张安,中国房地产业营销协会副会长姜仁,中国文化景观集团董事长徐炳辉,致坤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易涛,天仁集团董事长于占仁,保定启创董事长杨海涛,欧地国际设计公司董事长郭可,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靳双权,深圳市盛朗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邓郑煜,邢台建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瀛洲,山东日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加洁,陕西经典派地产商业运营管理公司董事长朱林,中国房地产业营销协会文旅专委会主任吴朝闻,半岛都市报执行总裁、著名媒体人支英珉,瑞尔特控股集团执行董事、房地产营销专家杜季,中国房地产业营销协会特聘讲师、房地产营销专家王勇,中国房地产业营销协会金牌讲师于莉,北京恒通嘉信投资公司董事长刘荣,北京金力天商业房地产投资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知名商业地产策划人张金,正顺国际(北京)教育咨询公司董事长吕杰,全行房地产培训中心营销专家岳娜等业界著名专家及500余名行业精英。

21日上午,顾云昌会长、刘洪玉、章华、杜猛四位嘉宾分别做了题为《十三五规划与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经济新常态与房地产市场发展》、《房地产业并购趋势与房企价值重建》、《中国金融格局与区域经济开发》的主旨演讲。大会举办了黄埔中国商学院和文旅汇启动仪式,协会与新加坡蔡家声特许建筑师行、韩国SEOUL国际交流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并举办了2015中国房地产华创奖颁奖典礼。论坛结束后,参会的所有来宾集体合影留念。

下午大会安排朱曙东、黎振伟、陈国庆、杨程成四位嘉宾做专题演讲,及 “房地产企业创新转型策略”和“市场困局下的房地产营销创新策略”为主题的沙龙对话,近20名业界精英与专家学者同台对话,精彩的演讲、思想的碰撞,给与会者们带来了一场思想上的精神盛宴。

晚上,一场以“道法自然·中国地产人梦之夜”为主题的晚会华丽绽放。宴会上,丰富的文艺演出,精彩的嘉宾献艺,惊喜不断的抽奖环节,酒杯间的浓浓友情,将整个中国地产人梦之夜推向了晚会的高潮。期间,特色环节连连,文娱互动,嘉宾致辞,产品推介,每一个画面无不给在场的来宾留下深刻的印象。

22日,大会安排“20+10高端闭门会议”、营销创新公开课、北大黄埔同学会“房地产经济政策环境解析”课程等重要分论坛,主要围绕目前房地产创新、转型的主题展开,包括房地产开发运营、规划设计、营销策划、物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研讨,切实有效的为企业解救生存转型之道和指导建议。

23日与会代表饶有兴趣地参观北京经典楼盘考察,通过经典楼盘的考察,一方面可以加强企业学员对于标杆项目的借鉴和学习,另一方面,在房地产大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手段、大金融理念调整企业发展思路,从原来的传统钢筋水泥过渡到如今的个性化体验。

大会为期三天,与会者们在本届年会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经验。顾云昌会长表示,本次大会工作做得非常好,论坛主题准确,大会为与会者们带来了创新转型的切实方法和策略。本届年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2015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论坛暨第二届中国房地产业营销协会年会的举办,在业界起到了巨大的轰动效应。活动举办当天,受到了行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中国房地产目前正处于转型阶段,本次论坛的举办,契合当下的房地产市场状况,为企业转型带来实际而有影响的思想经验和成果,与会者们纷纷表示,希望协会一如既往的将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论坛持续举办下去,为业界朋友带来探讨行业热点话题的机会,为解决问题提供指导性意见。

这不仅仅是一场见证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盛会,更是献给有着“中国梦、地产梦、创新梦”的地产界精英的一场盛宴。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论坛暨第二届中国房地产业营销协会年会的举办,为行业带来了创新的理念和转型的经验,中国房地产业营销协会将承载着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第五届中国商业思想论坛暨21世纪中国商业模式创新盛典

沈灏:各位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晚上好。我仅代表南方报业集团,21世纪报系,《21世纪商业评论》杂志欢迎大家的出席,对大家的出席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冬天来的很快,就在眨眼之间,《21世纪商业评论》走过了五个春秋,这五年来,我们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推陈出新,立志将我们杂志做的更加专业,更加具有专业性,能为行业提供详实能用的商业管理文章,这五年来我们得到很多朋友的帮助支持,21世纪报系和《21世纪商业评论》关注商业模式,通过追踪大量的企业案例并进行深入分析,21世纪报系在国内率先定位商业模式的概念,通过多年的跟踪和分析,尤其是通过在座朋友们的出席,21世纪最佳商业模式的评选才得以顺利举办。今年我们将以创新来作为主题,我相信今天的聚会,各位嘉宾对中国商业模式的思考一定会为中国企业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最后感谢所也到场的嘉宾,祝大家渡过一个美好的晚上。

21世纪中国商业模式创新盛典

主持人: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晚上好!

这里是《21世纪商业评论》五周年的答谢晚宴暨21世纪中国商业模式创新盛典。我是主持人,来自凤凰卫视的曾子墨,欢迎大家回到现场,和我一起见证这些获得中国最佳商业模式奖的企业的诞生,并一起度过《21世纪商业评论》五周年庆典美妙的夜晚。

自创刊起,《21世纪商业评论》已经走过五年的风风雨雨。作为《21世纪商业评论》的老朋友,我看到了这本杂志的坚持不懈,手足重茧。他们关注本土实践,传播商业理念;提供关于全球商业的评析和远见;以独树一帜的工作哲学,深入关注商业领袖和企业管理者的真实焦虑。如今《21世纪商业评论》已经成为实用有效,观察深刻的商业杂志,广受好评。

杂志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支持,我想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21世纪商业评论》一定有许多话想要说,有许多人想要感谢。接下来就让我们掌声有请21世纪报系执行总编辑沈颢致辞,有请。

主持人: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对话,我们非常乐见今天的对话包括我们刚才论坛的这些真知灼见,能够对我们发觉信心,承担责任带来启迪,像刚才吴老师所说的,我们是待着绿帽的黑衣人。到这里第五届中国商业思想论坛就结束了,感谢各位来宾的光临。

吴伯凡:时间已经过了,大家意犹未尽,今天虽然只有四个嘉宾,但是各个角度都是非常透彻,把我们这个话题一层层的往里深入。这一场对话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四位嘉宾。

杨大昕:我坚定一下大家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信心。我不相信贸易保护是一个国际化发展的主流。举个例子来讲,几年前跟我同事去做鼓吹贸易自由化的倡导,我们也碰到了来自国会议员和农业选区议员说,他说我反对贸易自由化,因为我来自农业选区,因为农业需要保护,按照大部分人是同意的。还有前两天也得另外一个信息,主流平台仍然是这样的,我们前一段时间从媒体上面也看到,我们应该做反倾销的调

查,好象是有什么阴谋,前些天刚知道一个比较确切的信息,是官方的,无论是做保护案也好,反倾销调查也好,只占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不到4%,所以我就说,世界化的浪潮应该是一个主流。

胡刚:刚才叶总说2012,我想起一句话,3007年,人类后代回到地球,追究这个祖先离开地球的原因,就是说大地都是黑色的,跟月球很像。能源确实在减少,大量媒体和机构预测,还可以用30多年,可以用到2045年,但是不代表老百姓可以用到2045年,石油开采越来越多,再过十年可能汽油就40块钱一升了。

再一点就是企业家责任心的问题,我们经常说企业家要有事业心,提事业就是挣钱,但是也不能没有责任,我们希望整个社会有一个很好的环境,树立一个标杆,多做一些实事。谢谢。

吴昌华:我再讲两点,我这么看,中国现在目前已经进入一场阵痛,当初中国加入WTO的时候,我相信骂朱镕基的人很多,但是这几年上来以后,经过一场巨大的阵痛之后,还是变得更进步了当然也带来很多负面的东西。目前这一场由于能源或者碳的制约因素形成的大的国际趋势已经不可逆转。那么中国自然而然必须在这个潮流当中承担起他的责任,扮演他的角色,所以从这个角度未必完全是负面的东西,无论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也好,当然政策上我们要抗议了,行动上中国为什么这么积极做节能减排,也是从国家应对角度来看,迈起这个步伐了。如果各方面都做的好,这个阵痛时间就会短一些,如果走的弯路多一些,那么这个阵痛时间就比较长一些,不管怎么说,从我观点来看,今后十年对中国来讲,对中国各个国家来讲,对中国企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十年,中国能否真正走完这个阵痛,走向绿色能源,走向负责任的大国,都是在这十年努力过程当中可以看出来,所以这十年我们要努力。

第二点,谈到贸易壁垒的问题,我前天去上海,主持了一场中美之间的能源讨论。这个论坛过程当中,其实很有意思,有美国的企业在中国做生意,有中国企业在美国做生意,目前状况已经形成了以中国市场为中心的渗透,只要你想要这个市场,你要玩这个游戏,就必须改变,不改变是没有任何机会的。第三点国内现在关于新能源技术的探讨,我是这么觉得,中国其实从能力和势力来讲,大的趋势已经明确,在未来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当中,中国未来发展方向决定了这个东西,重要的是,中国不能只做国际竞争这些东西,我们还要做好该做好的事情,其中关键一点就是节能,包括这个曲线过程当中,潜力,可能性都有,但是国家政策不到位的话,巨大的潜力是无法挖掘出来的。很多行业应该扶持,但是同时重要的是,要把精力放到节能的领域,从而企业愿意主动作节能,不仅要做好今天的事情,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今天的事情。

叶东: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沉重巨大的话题,我们只能根据我们的理解试图解释这个状况。不管是不是阴谋,如果说这种阴谋是可以带经济走出危机,使大家享受一个有效的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我觉得这个阴谋我们是可以当成阳谋的,因为你这个两国之间对话,六国对话,十五国对话,都有一个主题,现在可以看到国际政府之间的对话,主要就是两个字,能源和环境,他总有一个原则,所以可能有一方是制

定的,一方是受到一些暂时利益的损害,但是看未来发展,如果跳开眼前的状态,看过去若干年的发展,我更愿意把这个看成新的商业模式,从蒸汽机的出现,互联网的出现,每一次的创新,我都持有保留意见的,因此每次技术创新都带来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的使用。

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一种工具推动社会发展,无论是城市化过程,人类的增长,他总是会带来一些两难的抉择,这个两难的抉择就是说,既要发展,又要低碳,这是非常非常大的矛盾,又要节省又要不失去舒适度,事实上确实是非常难的。我认为吴总编刚才的问题,我们企业如何面对?这是必须面对的,好象互联网来了,每个企业都必须要装的,电脑来了,每个企业都要装电脑。以前计算机是奢侈品,现在是日常用品,你根本缺少不了的。相应的,我们会看到,现在绿色经济的时代到来了,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跟它脱离不了干系,只不过它不是技术或者某一个产品的表现,更多是思维模式的表现,所以我四五年以前就跟各行业的人说,包括地产,我也说将来地产会越走越远,现在有前瞻性的地产商都已经开始做绿色节能循环性的地产了。你办公也会变成绿色的,交通也是绿色的,食品也是绿色食品。所以这种绿色大潮,清洁技术革命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了,所以每个企业都要从自己的出发点来和节能降耗,环保,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我觉得这是一种思维,以前中国的发展是以追求GDP增长为核心的,但是现在这个路子已经走到尽头,你怎么发展绿色GDP这是未来30年的话题。

第二,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这两个大方向如果不变,你就会看到绿色GDP大行其道,就好象一个人健康时候不停赚钱,到老的时候就治病,你一定会把你赚的钱治病用,使你可以延续下去,就是我们原来GDP挣的钱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最近看到一个电影叫《2012》,大家可能已经看了,这个地球不是毁于本身,而是毁于人类,所以有人预言人类活不过一千年,资源可能有,但是环境不适合人类生活了。另外,可能环境很好,空气很好,但是你已经没有赖以生存下来的自然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东西是能源类的,还有一些非能源类的,比如稀有金属,你制作过程中需要的钢铁原料这些东西,在这种大的不可逆转的历史关口,特别哥本哈根会议马上就要召开,有人说是拯救人类的活动,有人说言过其实,就是说怎么面对这个情况,工业发展有100年历史,但是真正的发展是过去50年发展的,各个行业都已经到了危机阶段了,不是说你选择不选择,现在是必须选择,一个绿色一个清洁,只是说你如何做的更好更快,你做的好快,就可以在同行当中占有领先地位,可以拔的头筹。

吴伯凡:这个问题的确有点大。反正是说中国GDP和美国GDP重量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贸易之间,微软那一张光盘的重量很轻,他卖到中国来,那个碳排放是很低很低,而我们都是一些有重量的东西,不停运过去,据说2020年还要收什么碳税,好不容易中国企业就4个百分点的利润,碳税一收就没有了,但是我们就生产这些碳比较多的产品,有重量就一定是有碳的。

杨大昕:这个话题很大。我仍然是这样想。绿色作为一个贸易壁垒的手段,我自己觉得国际化的分工会把这个问题解决掉,换句话说,我不认为这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目前,从世界经济总量上来看,至少经济总量美国如果我没记错是12万亿,中国是3万亿到4万亿,这两个国家的领导人,大约几天前刚发表一个声明说两个国家要共同反对贸易保护,我也不觉得他们是在开玩笑,或者说假话,虽然我们说的是反对贸易保护,进行贸易自由化,我认为他们是认真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绿色有没有可能变成一个壁垒的手段呢?有这种可能性,但也有可能一些专家或者学者,甚至包括媒体人,也会觉得说贸易保护用绿色作为壁垒是一个战略上的可供选择的选择,这种想法都可能存在。回到我自己的观点,我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很难回到过去,我觉得经济全球化会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不会回到几十年前地方贸易保护的状况,即使是用绿色作为一个手段,也不太容易回到过去。

吴伯凡:我把我这个问题具体化一点。贸易壁垒,过去有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现在绿色壁垒成为一种非常时髦的贸易壁垒,而且越来越广,中国在这个方面,很多中国企业是处于劣势的位置,你觉得中国企业如何应对这样一个绿色壁垒?

杨大昕:这个澄清是非常必要的。谢谢。虽然这个公司是上市公司,那买他的股票的人,不仅仅是美国的,甚至很可能中国投资公司也买他的股票,他是在中国有独立制定和决策的。因为我们过去多少年来一直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从最早9个人到现在5000人,投资也是从过去几十万到现在几亿美金的投资规模。

我倒是觉得国际化这个过程会解决这种担心。我自己其实也是对世界经济蛮感兴趣的,我记得一段时间以前,大家也有这个考虑,美国对中国有扼制战略。

吴伯凡:我们也不说什么GDP,GNP,我们就这么说,他在中国境内的,他的战略是具有自主性的公司,是战略,而不是简单的执行。

杨大昕:在座大家都知道,我是在3M公司工作,如果从他的原始总部来讲,是一家美国公司,所以我先要反问您一下,您是的中国企业是指的哪些企业,因为3M中国有限公司是1984年在上海注册的,过去这20多年间,我们一直配合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的,创造了5000多个工作机会,同时过去五六年间也交了几十亿的税收,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是一家中国公司,您所说的这个。

吴伯凡:最后一个问题,刚才其实有两位已经谈到这个问题,自从有了《货币战争》这本书以后,大家都爱从阴谋论的角度讨论问题,这个绿色这么热的东西,刚才我已经说了这实际上是美国国家战略,美国国家竞争力的一种方式,这是他们的战略,我们是如何理解的?这个游戏规则是不是说已经定下来了?或者说,我们中国对这个游戏规则是不是要有所作为,如果玩别人划定规则的游戏的话,可能比较荒诞了。就这个问题,中国企业这种绿色浪潮,在这个绿色浪潮下,中国企业特殊的应对方式,或者说,我们在这种绿色浪潮下,我们中国企业是如何有所作为的,因为下面50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50年减排任务非常重,但是恰好赶上中国、印度这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浪潮,这是非常大的问题,一个人从乡间一旦被城市

化以后,碳排放就会六七倍的增加,但是又不可能说阻止中国的城市化浪潮,所以这个过程当中,中国企业到底在绿色浪潮之下我们该如何的应对?

胡刚:刚才说这个氢能源,我们知道也一些公交车不是加氢了嘛,包括一些太阳能,目前应该有五大清洁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从我们老百姓来讲,电动车还是比较节能的。

回到刚才说的软绿的角度,我觉得从市场角度上,企业应该有动力从事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创新。那么国家也应该做一些支撑,我们国家好像在联合国的气侯变化峰会上也说,2020年,非石化能源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耗的15%左右,那么这个转换可能可以从结构型,包括技术型进行转化,这个不会牺牲老百姓的生活品质。

另外我还想谈一下企业家的责任问题,主动的减排可能是他受的教育,国家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另外就是强制性的管理。

吴伯凡:把自己漂绿,我在上海开了一个会,还有一个人很搞笑的说,人人争戴绿帽子,现在这个绿色浪潮来的时候,很多企业就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宣传把自己搞绿,你说这个非常好,我也知道这个企业,2%和98%,就是利用这个2%来戴帽子。胡总,这个问题对你们来说还是有针对性的,骑电动车是很绿色的,哪怕开一个QQ,我也觉得比骑电动车舒服一点,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吴昌华:前面两位讲了很多,从我这个角度来说呢,我想硬软,目前在我们从事领域就是气侯变化问题,第一是能源生产和使用,很多人说技术救了我们,我想目前为止,很难说,仅仅硬或者仅仅软就可以达到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当中要有一个人的因素,你要给人选择,其实虽然说,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牺牲舒适度来保护环境,但是很多人是宁愿牺牲在别人看来可能是牺牲了他的一些方便舒适的选择,但是他自己有他自己的追求。还有一种,为什么二者兼有呢?拿一个公式来讲,就是评估人类对生态环境影响过程当中,有一个公式,就是说人类经济生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有三个关键因素决定的,第一人口数量,第二富裕程度,第三技术进步,尤其是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状况,包括中国在内,人口是在不断上涨的。财富呢,我们毕竟是发展中国家,GDP还是要上升的,这个情况下,衡量财富指数也会上升,留下来现在可以解决的办法就是技术了。但是技术从人类历史上来讲,是在不断开发进步过程当中,但是技术本身是一个双刃剑,也出现了很多负面作用,从积极角度来讲,我们要提高技术进步,从而使我们真正减少我们人类的生产活动当中的影响。但是如果看前面人口的增长,和人类追求生活水平的增长,这个技术承担的责任太大了,人类再怎么聪明,也很难抵消人口和财富的增长。所以这种情况下,就要谈这个减排低碳这些东西,社会没有办法约束每一个人的行为,就只有要求每个人有自己的意识,尽量减少不应该消费的高碳的产品和服务,选择低碳,或者说尽量少消耗这个东西。

还有一点,前面谈到的反思,前不久我给150个学员做培训,这里面大部分的学员是来自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一个国内专家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论点,他说我们现在不能被西方国家牵

着走,尤其是技术,他说你看绿色浪潮当中,我们现在已经造成一种局面,一会儿西方国家说,这个技术好,是绿色的,我们就要走这个绿色的东西,一会儿过一段时间又出来另一个技术,我们又跟着走,其实你仔细想想,这个过程当中,谁把这个金挖到了呢?就是发达国家。这个论点非常有意思,引起的反响也很有意思,大家就展开了讨论,觉得我们发展中国家不能被发达国家牵着走,最后就落实到技术,技术很重要,但技术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还有很多个人的力量,如果个人不行动起来,我们追求的美好的愿景就不会实现。我们现在也有很多绿色企业,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希望他们的成果可以广泛的扩大。

刚才说到3%和33%,我们这里还有一个2%和98%,就是国际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能源公司,他们知道可再生能源是新兴领域,就投资于可再生能源,他所做的所有广告基本上是打这个牌子的,给公众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但是你看他每年财政收入,他只有2%的收入是来自绿色能源,98%还是是在传统能源当中。所以这个绿是要看怎么绿。

吴伯凡:解释一下EMC,就是你买空调,买电,就是买一个服务,都是规定的,这是很多新能源公司做的事情,可能算是软绿,我解释一下软绿和硬绿,一个是以牺牲舒适度为前提的,一个是不以大幅度降低人的生活质量达到的低碳和绿色。

叶东:软绿和硬绿我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说法,其实我们看到市场是一样的,只不过看到的词不一样,我们觉得政策性的强制性的是硬绿,我举个例子,你到日本那边,你夏天到那边,他规定室内温度是28度,这个是强行规定,这个实际上在政府各个环节已经开始大规模铺开了,特别随着环保单位的执法会更强更彻底,你不符合这个规定就会被关门,所以今年否掉了很多施工建筑,这个就非常好。

政策方面另一面就是商业方面,我们由于是做投资的,政策只能是在市场上寻求更好的技术创新,所以我们在看公司的时候,总是发现,他这种技术如何在给别人转变他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同时,同时还要给双方都受益,我们一直用节能EMC模式做一个例子,因为EMC方式本身是节能,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不采用呢?比如这个大楼如果要采用节能方式,有可能要停电停两个月来装这个新的东西,所以这里面就需要一个系统的方式。我们最近看到一个案子,它使建筑物在装置节能的时候是无缝连接的,他能一边使用一边安装,等他调整就是一瞬间,所以我觉得技术创新就带来市场上的变化。

第三个,软绿应该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像这个例子就是,如果客户不花钱他当然愿意实现,如果让他花钱花时间他肯定不愿意。所以我觉得一个是政府强硬的事情,第二个是某些领域的补贴措施,让市场可以稳固的开展起来,软方面就是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吴伯凡: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氢这个能源,好象是清洁的,但是大自然能量是守恒的,你把氢从水里头分离,这本身也是造成很大的能耗,这个问题我不太理解啊,就是对于很多现象,这个环节好象可以,但实际上在总体产业链上和价值链上是不节能的,这个问题叶总怎么看?

杨大昕:目前概念上,我不敢说硬绿或者是软绿,但是从企业角度来讲,一个企业目前给社会做贡献比较好的方式是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刚才前面也说商业上成功有不同的层面,比如商业道德是其中一个层面,然后市场的延续是另外一个层面。所以我觉得硬绿也好,软绿也好,跟市场情况,跟政府政策,以及消费者可以接受的程度都有关系。如果是刚才说的电动车的例子,其实世界上有一个品牌,他生产的氢动轿车排放远远低于电动汽车,完全是没有排放的,但是商业上并不成功,因为没有那么多加气站,因为各国法规也没有能使加氢比加油更方便。所以假定这家公司全部精力投到氢动汽车上面去,商业上还不成功的话,这样就没有太多意义。

我觉得,无论是硬绿也好,软绿也好,我们都是在探索一个未来未知的领域,需要商业,需要消费者以及需要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来创造这个环境。

吴伯凡:钢材潘家华教授讲了一个概念,什么叫低碳经济,有两个部分,一个是人的生活的舒适度,还有一个是社会的发展程度,另外就是它的排放低,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叫低碳经济,那工业社会以前的社会都是低碳社会,这是不对的,我们是在限制条件下的创新,所以才谈低碳经济,所以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我想问大家,现在有很多主动式节能的创新,就是开发新的技术,新的能源,这个开源的思路,可是有一派观点认为,你一说节能,电动汽车,奔驰的老总有一次电视采访,他认为20年以后,这个新能源的车不可能超过15%,我还听到一个能源经济学家,他说30年以后,化石能源在总的能源使用当中,不会低于87%,这是他经过了很严格的计算得来的,而且份额不会降低,总额在增加,今后50年的碳排放就是绝对人类会不会像原子弹一样那么爆发的50年。所以你如果没有主动节能,那我们还是要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可以消耗比较少,产出更多,这样的思路就是硬绿的方式,就是消耗少,还有一种就是软绿,就是说,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能耗。

胡刚:大家好,可能大家不了解新日电动车,我介绍一下,新日电动车从05年到现在连续五年销量第一。我们对于绿金理解是这样,我们公司有几种产品,我们产品的创业之初每一步都是本着绿色环保来做的,比如两轮电动车能耗是摩托车的六分之一,是汽车的二十分之一,我们说的摩托车也是新大洲这样的高档摩托车。这个车的能耗是非常低的,你可以晚上充电白天使用,用不完的可以存起来。我们推出的电池,有一项技术叫中标电池,可以达到世界领先地位,可以完全充放电460次,普通的只有200次,这样我们用中标电池可以节约大量资源,同时对于老百姓也是很实惠的。下一步我们研发高效电机,研发快速充电技术,都是非常绿色环保的。电动车还有一些特性,既不排噪音也不排尾气,对环境保护是非常好的,05年到08年,我们销量是300多万辆,如果换成摩托,每年会给大气多排放五亿多立方米的尾气,如果更换成奇瑞QQ的话,每年会多排放十亿立方米的尾气。另外这个汽油的消耗,这些数字是非常惊人的,大家知道中国石油70%都是国外进口的,所以我们企业也是本着我们应尽的责任,我们新日在自己发

展过程中,既不会专注于经济效益,忽视环保,我们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我们也不会专注于环保工作,使经济利益造到损害。谢谢。

吴伯凡:创新跟发明是不一样的,创新是要有生态系统的,创新如果不完备的话,很多技术是产生不了真正的效用的。比如风能,很多地方建风能发电站,我们听到能源经济学家讲,他说现在风能发电实际上是非常浪费的,因为风能是不稳定的,任何一个风能发电站一定要有跟他发电量相匹配的热能的电站,如果不这样的话,你建的风能越多,浪费就越多。还有某家公司产品据说是节能的,但是制造这个产品过程当中消耗的能力,远远大于他在短期内节省的能量。胡总,你是生产电动车的,你们好象也很强调绿色这个概念,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吴昌华:非常感谢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其实前面包括3M公司,包括叶东,他们都在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为什么觉得绿金这个概念很新呢?一直是由于时代,中国目前在时代上所造成的,其实绿金描述的状态,是一种人类正常状态,就是因为目前我们发展的各种状态,各种阶段,城市化过程,工业化过程,造成了我们今天没办法生存在正常的社会秩序,环境秩序当中,从而人们有一个愿望,希望有一个更好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等等,从而使绿金成为一个追求的目标。

第二点,我想讲的,金融危机可能给很多人带来反思,包括全球金融系统为什么会出到这样的乱子,同时也会想一些其他的问题,包括气侯变化的问题,我想这是积极的,虽然危机带来各种各样的状态,同时也有一个反思的过程。前不久我看过一篇文章,讲英国有一个教父,他也在看为什么社会到了现在的状态,他说了一番话对我有所启发,他说为什么人类关注气侯变化问题,也许气侯变化问题可以帮助人类找到自我回归的过程,也就是说,今天出现很多状况不是正常的社会进展过程当中我们所追求的,现反绿金所描述的未来是这样的。

第三是这样,围绕目前中国现在的状况,其实业内应该很明确,在清洁技术领域当中,国际社会认为中国是清洁技术的超级大国,因为我们目前的状况,目前环境状况,能源和资源消耗状况,迫切需要找到解决方案,而目前政府很重视,从而给企业,尤其是投资者带来无限的机会,也就是淘金的机会,从这个角度看是很积极的。

最后一点我想讲一下,技术解决方案有没有呢?有,但是为什么我们用到我们现在用到的程度或者规模速度呢?是因为现实当中有各种各样的障碍,有政府决策障碍,有应用过程当中的障碍,同时还有一些庞大的系统工程,也就是说很多东西,不是说一个企业看到一个技术抓到就可以了,你如果没有政府或者庞大的社会系统支持你的话,是没有办法成功的。

吴伯凡:我们都说黄金,实际上最贵的金子都不是黄色的,有白金,紫金,绿金应该也是一种。刚才我想到另外一个概念,就是蓝海和红海,如果你能在很艰难的矛盾当中,你杀出一条血路来,你就可能是

进入到一个商业上的蓝海,当然虽然做到也不太容易。下面请吴总从你社会和企业,政府这种三方权衡的角度看看绿金如何才可以练成,刚才已经谈到了各种要素。

叶东:绿金这个是蛮有意思的,我看21世纪集团创造这个词,而且不断推广,我对这个绿金有一些想法,绿金对企业是反映了现代的颜色,绿色,这个比较吸引人的眼球,青云创投过去几年,如果到今天,就是一个绿金企业,我觉得有几点,刚才吴总讲了,你渴望达到更绿,更清洁,就需要投入更多的金钱。第二个,如果你从事了绿色的投资,绿色的技术,可能给你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当然,你在有些产品推出的时候,会超出原来的投入,比如有机食品,大家知道有机食品的价钱在超市里肯定比普通食品要高出一两倍的情况,会有这么一个情况。但是我们更多技术,更多产品,更多服务反而更便宜,它用一种更便宜的方式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由于大家很多年养成的消费习惯,以及生活习惯,比如大家用空调的方式,用灯的方式,开车方式,其实都是需要改变的习惯,一旦这种习惯改变,又加以清洁技术方式,实际上就会带来更多的效益。比如LED照明,初次投入可能很多,但是整个照明寿命来看,他会给家庭带来很多价值,但是人们消费情况可能就是说,不愿意花比普通灯泡好几倍的钱去使用这个灯泡,最终是不划算的,所以我觉得绿金之路不是你可以选择这样做不这样做,它是必须要做的道路,无论是衣食住行,大家都可以看到更好的技术出现,更好的产品的出现,我认为绿金会改变未来的生活方式。

吴伯凡:过去说的糖衣炮弹,就是说用一种什么手段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目的,可能这个糖衣还得是产品良好的性能和价格,最终实现绿色是要通过这种手段来实现的。叶东先生是我们国家非常早的从事环保绿色方面的创投人,他有一些想法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杨大昕:谢谢吴主编。如果从我们企业部分看,我们觉得绿和金有平衡的地方,有平衡点,也可以说,他并不是百分之百的矛盾的,如果百分之百矛盾的话,几乎可以说回到农业社会了,农业社会全部都是有机肥料,但是经济发展是不可能回去的。从我这边来看延续我刚才讲的科技方面的例子,来表示一下它的平衡点在哪里,前面说,我们工程师曾经通过他们努力,在实验室创造了增亮膜,这个可以用在液晶电视和背光电视上,它达到的效果就是,这个电视亮度在不损失情况下,液晶电视可以减少三分之一到一半的灯管。像冰箱,我们知道现在有国家能效标识这么一个能效体系,一级二级三级,但是我顺着同样的理念来想,像液晶电视这个东西也一定会有能效标识这样的能效体系出来的,它有这个体系出来的话,也就迫使,迫使像我们这样的企业更大的寻找减少灯管使用,减少耗电量,同时也让消费者选取更加绿色的产品。从我们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绿色和金之间可以达到平衡的。

吴伯凡:我们刚才几位嘉宾从各自的角度,专家的角度,企业的角度,社会的角度阐述了绿色浪潮对于社会和企业的影响,我们结下来这一段时间,我们就是让在座的几位嘉宾分享他们对于绿色浪潮的挑战和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如何不要输,而是要赢,所以我们下面主题叫做“赢在绿金时代”。

我们说过从绿到金本来是矛盾的,因为做绿色的东西往往意味着更高成本,更少销量,有一个调查,有33%的人愿意购买绿色产品,但是真正在商场,要他付钱的时候,只有3%的人愿意付钱的,这是所谓的33:3现象。真正一个企业要做到绿色,用自己产品履行一种责任,最重要的是让你的产品本身要有市场和竞争力,要让性价比,让客户价值来说话,而不是仅仅用你的道德理想来说话,所以从“绿”到“金”,虽然是一个很好的,很光明的道路,但是这条道路不是那么容易走的,如果你在好事业和好生意之间能搭起一座桥梁,这个稀缺资源属于你了,那么你这个企业就可以在下一轮经济当中胜出,我们先就这个,您是否认为绿金真的是一种金?是否可能?请在座四位嘉宾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

主持人:《21世纪商业评论》总是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欢迎大家继续关注2009第五届中国商业思想论坛。我们知道主题对话一直是中国商业思想论坛的重头戏。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商业思想的碰撞和经济理念的交锋,下面,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此次对话的议程主席21世纪商业评论执行主编吴伯凡,参与对话的嘉宾有青云创投总裁叶东、3M中国有限公司政府事务部总经理杨大昕、新日电动车副总裁胡刚、国际气候组织中国区总裁吴昌华、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主持人:再次感谢吴伯凡先生和华强森先生。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回顾一下《21世纪商业评论》五年来的发展历程。

华强森:今天很高兴能听到领导们,还有学者们的意见,我希望以后能听到更精采的言论。

主持人:采访一下华强森先生,这次评选您认为有哪些亮点和期待值得我们关注?

吴伯凡:这两个字,过去都是黄金、黑金,我们就新造了一个词,2007年推出这么一个概念,我们还做了封面专题,绿金是如何练成的,我们是从一些企业提出的理念和做法当今,绿色是美,绿色是绿钞票,还有其他一些公司的理念,我们觉得非常好,我们就提出了绿金的理念。现在这个概念开始在社会上传播了。

(启动仪式)

主持人:好,谢谢二位。我想占用二位的一点时间做一个简单采访。首先想问吴伯凡先生,怎么理解绿金?

主持人:感谢博毅先生,感谢金童小姐。刚才潘教授说,我们关注低碳关注绿色不仅要关注在生产环节,也要关注消费领域,刚才博毅先生的讲话可以说对此做了精彩的注解,也感谢标致公司做出的努力。

正像刚才几位嘉宾提的概念,如今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正在改变21世纪的经济主体,也必将推动21世纪崭新的商业模式的创造,在这种潮流之上,谁抓住了绿色理念,谁就会占据市场高点,赢得新的商机,在此,《21世纪商业评论》将会和麦肯锡公司联合发起21世纪绿金标杆评选,下面我们掌声有请《21世纪商业评论》的执行主编吴伯凡先生和麦肯锡中国的董事华强森来为我们共同启动“21世纪绿金标杆的评选仪式”。有请二位。

博毅【法】(翻译):你好,非常抱歉,我不能用最美丽的中文向大家阐述我的观点,我要借助我的翻译。标致集团作为一个工业企业,和我们国家高层政策方向是完全一致的,就是应该有自主性的手段开拓就业,同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作为一个汽车企业,我们和其他行业一样,共同面对三大障碍,一个是效益,道路安全和温室气体,同时大家不要忘记了,汽车行业依赖性很强的石油能源还有天然气都是不可复制的,有限制的能源。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我们并不是唯一在制造温室效应的制造商,其它产业也在温室效应的制造中,当然汽车行业在温室气体排放中占了14%。从这个角度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大致的统计,通过目前所有技术手段,我们可以把一些污染物,比如说,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还有一些微粒,颗粒的排放大大降低,利用目前先进的手段,可是对于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目前为止,还是面临束手无策的现状。

我还要特别指出,由于中国政府对于大气治理有很多现实可行的法规,使北京大气污染的情况得以改善,同时我们也惊喜的看到,北京在大气质量、和所实行的大气监测标准都和世界上先进的城市,像巴黎、伦敦这样是类似标准。

还有,汽车工业带来第二个挑战就是道路安全问题,这一点在中国尤为突出,相关数字统计,每年中国道路上面,由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在7万人左右,就是说差不多每7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交通事故。标致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企业,我们在道路安全方面也不遗余力的进行各方面的努力,比如在中国,我们和很多合作伙伴开展道路安全方面的活动,大力宣传道路安全的重要性,唤起公众对道路安全的意识,比如我们和卫生组织开展的活动,还有全国儿童安全训练营,在全国11个城市开展了两年的宣传工作。还有,由于汽车工业快速发展所带来三大挑战,就是随着城市化进展,城市人口会增多,我们预测,到2015年的时候,整个城市会人口会达到60%的大幅度跨越。

标致集团在法国成立了动态基金会,我们和法国动态基金会一直以来也是在中国开展各种各样的研究工作,还有学者,还有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交流,比如我们和香港国际大学在这方面合作非常多。在中国这样的城市,机动性的问题目前来讲还是很严重的问题,而且还没有得到大众广泛的高度认知,除了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大城市之外,我们在一些二线城市里面也积极开展这样的宣展活动,普及这种知识性的东西之外,我们也建议在中小企业也积极推进多种出行方式并行的,提倡绿色出行的举措,因为中小企业发展步伐也非常迅猛,还有一点,我现在讲第二点,就是针对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这个领域,这个领域我非常自豪的认为,标致集团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我们虽然作为一个汽车企业,我们在这个领域所做的努力,取得的成效是世界瞩目的,因为连续三年标致集团的汽车排放每公里排放低于140克的清洁汽车超过百万,而且在欧洲标致集团还在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120克排放量的最清洁的汽车领域是位于首位的。而且我们也欣喜 的注意到,从今年开始,中国政府对于1.6升排量以下的小型车,微型车给予的政策性税收方面的支持表示非常的欣赏,因为这些车能耗低,他们排放也降低了。

当然了,为了达到这样一个节能减排的目的,作为汽车行业,我们在这个领域做了很多科技研发,同时我们认为,因为我们现在所用的大多数都是比较传统的热发动机,主要消耗的还是石油能源,所以我们要想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还是要对传统的热发动机进行新技术改造。

我们认为在未来20年,在这一领域还有很多有待开发的新技术等待着我们,所以标致集团和宝马集团形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主要研发低能耗的清洁的小型发动机,它的输出功率很大,可是他的能耗非常低,排放也很低。

还有另外一个先进的技术,大家经常听到的,就是混合动力技术,标致集团将在2011年把它的混合动力汽车推向市场,当然是在欧洲,这个混合动力主要是柴油,我们也在加紧研究面对中国市场的汽油动力。

还有另外一个就是电动车领域,标致集团在15年前就已经在全球电动车销售位于领军地位,最近我们又和三菱公司签署了协议,明年将推出两个品牌商业化的电动汽车。而且中国,我们也和上海同济大学在电池这方面进行合作,希望将来能在新技术领域有所产出。

由于在电动车领域里面,他还有一个造价问题,目前为止电动车造价还是很贵,所以我们想在未来,电动车商业化会滞后一些,首先我们推出电动车的服务会面向特殊团体,比如政府机构或者出租车行业。因为这些新技术很重要,这种新产品新能源要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他们就需要通过购买才可以得到,但是目前这种电动车的电池还是非常昂贵的,所以造价居高不下,所以在制造方面我们还在继续努力。这些新技术都应该能够给广大的消费者所承受,在造价上面,这样才可以大批量的商业化的普及新技术,因为这些消费者他也会自己计算,如果花更多的钱买一辆新能源没有污染的企业,还是坚持买一个传统汽车,他可能会在这个价格之间进行比较。所有汽车厂商都表示,比如中国的美国的欧洲的,都表示要把新技术的造价降低下来,让广大消费者接受。还有在一个更好的未来,对未来的新技术应该也有一些讨论,比如燃料电池等等。

我想面对越来越紧迫的全球能源危机,我们所有的汽车厂商要开始探究新型的能源消耗模式。当然了这包括很多的我们习惯的出行方式,这方面也许欧洲有一些比较先进的例子,因为欧洲有一些消费者,他们已经不是汽车拥有者,他们需要汽车的时候会租这个汽车,他们已经不完全拥有这辆汽车。我想随着这种新型的使用汽车模式的推进,在不久的将来,很多汽车厂商将成为不仅是汽车制造厂商,同时还体规很多汽车附加价值的服务,这些服务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出行模式,使我们出行更加绿色,更加环保,在这一点上,我想不久未来中国汽车制造厂商也会意识到这一点。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吴昌华女士的精彩演讲。确实,如何适应低碳时代,如何应对绿色浪潮,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们再次感谢吴昌华女士对在座朋友,特别是企业界朋友做的建议,谢谢。

最后一位为大家带来主题演讲的嘉宾,是标致雪铁龙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博毅先生。

吴昌华:非常非常感谢大家,也谢谢主办方在这个时候具有这样一个主题讨论,绿色基本上是我们个时代的主题颜色。谈到这个时代,我想说这个时代充满了危机和挑战,从能源危机,气侯危机到金融危机,我们面临着社会的变革,希望在变革中实现两个目的,人力社会要减少对能源的依赖,同时要变化成低碳的经济。

科技发展,信息全球化,可以让信息快速的传播,让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政治家对绿色经济有共识,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刚从香港回来,在香港启动了全球绿色宣言,这个会议上产生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消息,所有行业决定合作起来减少排放,现在目标是希望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可以增加,但同时尽快提高能源的能效。

另外,今年2月份google也宣布一个计划,就是用无线的方式,可以在你的办公室桌面上或者手机上,可以随时随地看到你家里用电的仪器的用电情况。现实当中,你可以随时随地看你家里的能源消耗情况。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了绿色策略,像刚才说的3M公司,汇丰银行也是全球第一个实现碳排放零增长的银行。刚才谈到技术和移动,世界上最大的移动技术提供方,中国移动两年前正式启动了公司本身的绿色计划,从他新闻发布会传递出来结果是零人振奋的,通过两年时间,中国移动采取的绿色计划,已经减少了能耗,减少了成本,这的确是一个赢者的战略。

从房地产业,举两个例子,有两个公司,他们虽然很小,但还是追求低碳建设这么一个目标,要利用低碳技术以及利用建筑本身的材料减少碳排放。

总之中国现在,无论中国还是国际社会,现在越来越多表明了三点,第一,技术本身不是最大的障碍。第二点,由于更多政府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纷纷出台了很多环保的政策,从而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行业当中来。当然他们也在这个工作上实现了减排增益的效果。

这几年各个当中,对于绿色计划我们也试点了一些企业,这些企业高层都有强烈的意识,有自我操作的意愿,都愿意加速自我新陈代谢的过程,对时代变化有极强的敏锐力,他们基本上是根据政府决策做决定,公司决策高层就针对公司未来发展定出了非常明确的愿景,这里面包括一些新理念的理解和把握,包括公司治理。当然这个公司有很大的特点,都实现了低碳增长的战略。

企业在经济社会当中占的角色负责独特,一方面没有企业就没有更多的价值创造起来,同时由于消耗能源,他们又是资源很大的消耗者,也是污染的造成者,所以对企业来讲,在复杂的社会经济地位当中,做一个低碳经济型的企业,肯定会走在时代前面。

今天很高兴来参加这个会,我们一直在说气侯变化,气侯变化对企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机会。大家都知道索尔斯报告,他说气侯变化将引起经济的分流,气侯变化将引发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法律法规,健康影响,经济环境,资源能源价格等等,所以使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外部环境持续的成本增加。这个过程当中,希望他们从合规本身,通过市场管理,市场竞争性,社会能力和消费者认知度的角度去思考,希望能降低运营风险。当然仅仅从企业违规角度来讲,大家可能知道这个碳排放已经成为一个标准来约束企业,那么就对企业提出一个挑战,你是在后面走,还是走在时代前面应对这个挑战。

当然挑战另一面,就是机会,商机。对于睿智型的企业来讲,商机有大有小,对于产品制造型企业来讲,节能是最大的潜力,前面一些专家也做了演讲,企业的增长很大一部分体现在节能这部分,企业真正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进行节能减排需要政府的决策或者激励。第二类企业就是绿色低碳环保这类行业,由于政府越来越重视节能环保,越来越强有力政策的激励,慢慢开始把政策执行下来,从而这些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会得到重视,比如中国风能行业,太阳能行业突然间就面临着绿色投金热的热潮,而且也引起了国际公司对我们的看好。当然有很多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认清了形式,实现了产品类型,企业定位的调整,也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很多企业都在成长过程当中不断探索自己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气侯组织解析,在今天这个时代,人们需要一个领袖,我们相信低碳和利益之间是不矛盾的,我们也看到中国出现越来越多的领袖企业,同时也引领着更多的企业加入这个行业当中来。

从气侯组织角度来讲,我们希望我们能携手更多中国企业探索更具中国特质的低碳经济,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重申的是,企业在这场低碳经济浪潮里不是唯一的主角,虽然我们今天更多谈企业,企业不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独自的发挥自己的作用,需要消费者和政府共同参与,尤其要强调政府的作用。就是说,如果对企业来讲,如果对企业是无利的,就需要政府和企业携手起来形成一个合作伙伴关系,这也是走向未来很重要的因素。

从实际上来讲,前面谈过一些公司的名字,开始谈到GE,IBM,远大这样的公司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这些公司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植也很难做到今天这样,令人欣喜的是,在低碳经济当中,政府越来越意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一个认识问题,而是未来竞争力的问题。希望在个过程当中,大的环境越来越完备,资本流动的方向我们也希望看到往低碳方向走,我们也关注今天现有技术,关注明天的技术越来越多用在低碳当中,非常感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华强森先生的发言,非常精彩的中文,更加精彩的发言。结下来我们想听一下来自专业机构的声音,我们听一下来自国际气侯组织中国区总裁吴昌华女士的主题演讲,有请。

华强森:大家好,感谢《21世纪商业评论》给我们这个机会,我刚才对潘教授的讲话感受很深,今天这个演讲我也准备了很久,按照我的一些思路做一些报告。我们今天谈的不是说中国应该做什么,我们谈的是中国有怎样的可能性做什么,我希望我们谈的是比较现实的。

我们知道中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每年GDP的增长,到2020年的时候大概是7%左右,为什么中国是在快速发展阶段?基本因素就是城市化,城市化是我们最根本的因素,现在城市化大概40%左右,2030年完全可能在中国有十亿多城市人口,那么多城市人口肯定需要经济的需求,肯定比农业需求高,但是如果农业需求提高了,对资源要求就高了,中国是一个资源比较少的国家,差不多算是全球资源进口最多的国家,除了石油还有煤炭,这个成本越来越高。中国经济发展与我们的能源有一个冲突,这是我们觉得最关键的东西,怎么把能源安全做好。

还有一个就是经济发展,我们城市人口需要职业,需要新行业,我们经济发展需求要满足。

最后一个就是环保,除了气侯变化以外,我们资源也有一个环保问题,特别是煤炭和污染,这个是需要社会成本的。如果我们没有什么变化,如果我们能源经济肯定有这三个问题,能源安全,经济发展,第三就是环保影响。

中国的政府已经认识到能源和环境领域面临的挑战,中国能源政策应该要有一个变化,本来我们是要考虑我们能源的供应,现在我们要考虑我们能源的需求,能效是我们最有价值的能源的来源,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情况。从2000年开始,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很多应对能源的政策,还有对新能源的政策。

下面这张图是一个总结,我们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在2030年有望降低45%。中国经济发展其实跟低碳经济是没有什么冲突的,这是完全可能的,从技术角度来说是可能的,中国可以达到比较高的经济水平,跟低碳排放是没有冲突的。如果中国要做,中国可以做,有这样一个可能性。

更深入的讲就是有两大机会,一个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二就是能效,有工业也有减排。先说再生能源,2005年我们电力来源80%多一点是火电,按照我们现在基本的情况,到2030年会下降到65%,如果我们相信我们的技术能力,如果完全按照可持续发展思想实现我们的电力规划,2030年就可以下降到34%。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核电是占了蛮大的比例,中国会是核电最大的一个国家。我们可以看到2012年到2020年的时候,每个国家有25%的风电,除了核电风电还有太阳能都会占一定比重,这个情况是这样。而且除了中国以外,全球市场都看到这么一个机会。

能效也有两大部分,一个就是工业,我们可以看到有几个机会,煤的工业,我们可以降低它的能耗,为什么有这个机会呢?能效是跨部门的连接,大部分大企业是按照部门来定的,他们没有跨部门的协调能力,所以我们做的顾问,就是帮他们制订这个策略。

另外,我们看一下中国最有名的钢铁企业的例子,在企业设定的10%的能源成本降低目标中,一半的目标不需要或只需要有限的资本投入。另外也应该考虑我们的机遇,隔热,HVAC和照明都是大楼能效改善的最大的机会,这个需要很多人合作,包括城市规划,燃料公司,还有设计公司,这样的合作需要跨行业的合作,我们在中国有一些试点,有一个就是在东北。

我做的这些介绍,我们觉得两大机会,一个是新能源,一个是能效。另外我想说的是,中国经济根本机会是不是应该用我们的智慧考虑我们的投资与回报,然后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我们对环保环境的影响,谢谢大家,感谢你们的耐心。

主持人:非常感谢潘教授精彩的演讲,怎么看待低碳经济,我们既不能只要经济不要低碳,同时潘教授也提出,不能只要低碳不要经济,关键是追求一个更高的碳生产力,而且我觉得也应该非常感谢潘教授对企业界提出的建议,就是我们节能减排,我们绿色应该不仅仅体现在生产环节,同样应该体现在消费环节,再次感谢潘教授。

下一位为大家带来演讲的是麦肯锡大中华区董事华强森先生。掌声有请。

潘家华:各位嘉宾,女士、先生们,非常荣幸能跟大家一起,就 “绿色浪潮:责任与商机”进行讨论。我今天有几个问题想跟大家交流。第一个,我们有很多概念上面不是很清楚。第二个,关于生态领域问题。第三,关于企业的竞争力与商机做一个探讨。

首先,我们现在要谈的是绿色浪潮,低碳浪潮,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成立了很多宏观经济项目,财政补贴,有人觉得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存在一种竞争关系,有人喜欢用绿色经济,有人喜欢用低碳经济,这三个概念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我们首先讲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相对来讲,它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为什么说它狭义呢?第一,它是从生产者考虑的,没有从消费者考虑,只要我们生产过程中间是清洁生产,没有污染,减少了资源浪费,使效率发挥比较高的状况,这就是循环经济了。这无非就是从多重生态考虑的,这是一种狭义的概念。

第二,它是从生产的过程考虑的,生产都有周期,这个周期里面,它不考虑这个过程是绿色还是低碳,只要循环就够了,所以说它是已经狭义的。如果批判一点的话,就是比较片面的。因为你循环的再多,可能也增加了污染的循环,这是循环经济的鉴定,我的鉴定,我的理解。

第二个讲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比循环经济概念宽泛一点,不光讲绿色生产,还讲绿色消费,涵盖了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的涵盖面广一些。

第二个,这个绿色不光是简单化,它还考虑了环境的友善,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我减少排放,而是要跟环境更加自然和谐,是绿色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该比我们循环经济更宽泛一些,不论是生产还是消费,我们都应该考虑这个绿色。

但是这个绿色相对于低碳经济来讲,也不是统一的概念,低碳是针对性特别强,所以现在相对来讲,低碳比我们今天谈的绿色就非常单一,绿色包括了很多伦理的,经济的,环境的方方面面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绿色比低碳的概念要完整一点。

我们现在讲,我们做生物燃料,这个肯定是绿色的,我们这个使用可能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但是它是为了低碳。我们现在有些经济是绿色的,比如这个节能灯是绿色的,应该来说是低碳的,但是也不尽然,比如绿色的节能灯,我们安装了节能灯,但是我们24小时都开着的话,那这是不符合低碳的,这样也会造成能源的浪费。所以绿色和低碳也不是相等的。

那么我们说低碳经济,并不是为了绿色而绿色,而是为了碳约束下的发展,我们绿色可以是无限的,可以在很多方面发展,消费可以绿色消费,我们低碳消费是在一种约束考虑下消费的,如果我们要大家认可450PPM的话,那么我们到2050年,有两万亿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个概念的最大区别就是绿色是相对无限的。

现在中国政策在讲,尽管绿色也是国际浪潮,低碳也是国际浪潮,因为这个浪潮究竟是走向什么样的方向呢?我们预测,绿色没有国际制度的要求,尽管我们讲发展,只是一种概念,一种提倡,没有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什么叫绿色?低碳则不然,低碳是有国际制度的规范,是有一种约束的,控制碳的排放。

所以对于企业,对于消费者个人,绿色我们可以同意这种理念,但是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那么就要根据低碳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个量是最困难的,困难就困难在我们消费的约束上面。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说绿色可以谈,低碳我们必须做,如果必须做的话,我们就要考虑我们将来的发展,如果现在大家认同现在这个气侯变化的事实,认同哥本哈根的这么一个碳约束的条约,这么一个协定的话,这样我们就必须顺同这样一个规律,在这样一个碳排放范围内来进行生产,来调整我们生活方式,来进行一种消费的主张。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现在的竞争就应该是约束碳的竞争。

我刚才把这三个概念做了一个比较,现在我们讲低碳经济,什么叫低碳经济呢?我们在研究中间,我们给了这么一个概念,低碳经济很多人讲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这样一种经济,我们并不认同,这种提法是不全面的,我们50年以前,100年,中国就是低排放,低消耗的,这就是低碳经济吗?显然不是。所以我们有两个指标,第一个指标就是看生产力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准,第二个指标,是人们生活品质达到一定的水平,只有这两个达到一定水平,你再是低排放,低消耗才是低碳经济。

10月10号哥本哈根的会议上,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也去了,他做了一个演讲,就说他跟他的夫人去了一个小山村待了三个月,我们不用电灯不用电话,享受真正的乡村生活,但是他说,这样只坚持了一个星期,就受不了了。就是说这个首先是建立在一定生活品质上的。现在发展中国家他们生活水平比较低,我们中国的发展空间也是这样,又要发展,又要排放低。这就有几个因素,我们要比较高的碳生产能力,我们需要的不是产品,而是这种能力,我们制造电,这个电是含一公斤二氧化碳还是十公斤?每一个单碳产生的产出,这种生产力。

第二个,我们讲低碳能源,每一个能源的供给要达到标准,我们最低的单碳要保证提供最多的能源。

第三个就是低碳消费,我们消费是奢侈的,消费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围绕这三个来看,对我们企业来讲,低碳,碳的竞争恐怕比较激烈,我们就要朝这个方向发展。其实我们现在不是以碳生产能力来论的,但是现在有很多产品都是以碳来说事,我们这个车100公里,每公里排放多少碳,这个都是非常清楚的,都是有标准的。我们现在国际贸易中间就讲这个碳排放。

最后我说这个低碳,有人说这是不现实的,挺遥远的,我们现在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排放碳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用电用水用钢铁,但是我们这个碳必须是要有约束的,我们不能再生产更多的碳排放了。目前情况下,对发展中国家结束低碳是不现实,所以我们要是相对的低碳。

第二个,对于我们商机来讲,我们消费者也有低碳这种需求,我们低碳能源,低碳产品是有这么一个空间,这个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环境责任,而且对企业自己来说,也是有竞争力的一个方面。

现在这个碳约束已经是势在必行了,这个约束可能比较举步维艰,但是这个方向是不会改动的。所以在这种背景下面,我们的企业,消费者,个人如果能先行一步,我们就在引领生产消费,引领我们自己的未来。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杨大昕先生的精彩演讲。刚才杨先生给我们带来非常精彩的观点,我们如何看待短期收益和一个企业长远发展,如果我们不是抱着挣了钱就跑的心态,对于节能环保方面给企业带来的不是成本而是利润这么一个观点,同时杨先生也提到绿色产品有无限商机,再次感谢。

听到来自企业界嘉宾声音,下面我们关注一下学者的观点,我们有请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先生给我们带来的演讲,有请。

杨大昕:谢谢主持人。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3M公司感谢《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商业评论》组织这样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介绍一下3M公司的情况。

很多人可能会发现,不知道怎么评价我们公司,说我们是生产电脑的,生产汽车的,没有一个主业,简洁的说,用七个字形容,我们是多元化的科技企业。

另外,我说到3M公司的时候,用的是英文,几年前,3M公司正式放弃了99年的明尼苏达技术公司,而用了3M这个名字,这个到中国来了以后,叫3M可能发音在各个地区有点不一样,所以干脆就叫threeM这样。

下面我们分享一下3M公司在绿色,环保方面,以及商业模式上的经验,我们会大概说这样四个主题,从可持续性,创新方面我们会做一些探讨。

从定义上面看,持续性的发展,有人把不以作为满足自身需求的的能力为代价来实现当前的需求。3M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中有一个视角,我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即商业的成功和商业道德之间的关系。

如果一个企业在某一个市场范围里面,或者绿色浪潮里面,我们做计划,做营销模式,我们要立足长远一点。所谓立足长远一点,就是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要以公开、公正这种商业道德作为基础,无论你的

追求是绿色的也好,还是其他颜色的也好,相比企业责任,最基本的要有一个良好的商业道德,我们3M公司已经营业100多年了,我们也看到很多公司在这方面不慎失足,然后很快就解体了,我们整个国家工业化水准是在工业化中期,城市化过程是50%左右,按照中国官方统计是这样。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道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我们过去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有一点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七十年代开始,我们有一个叫做污染防治、增益的规划,75年开始由一个华裔科学家,叫周林,他是华人,他最早在70年代创造这么一个概念,污染防治并不是单纯是企业的成本,污染防治是能够帮助企业增加收益的体现。这里面有三层意思:第一,作为企业要尽量减少污染,而不能说谁污染谁治理,这个在工业化过程中是行不通的。第二,污染防治可能造成公司利润的增加,而不是成本的增加。第三,在污染防治的过程中,假定以低成本的方式把污染排放给环境,今天看起来可能是成本比较低的方式,但事实上随着人类科技进步,社会进步,事实上会造成未来发展的破坏。

这个周博士他每年评选污染防治的提案,有一个委员会,然后进行推广,发动这么一个运动,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在世界各国都获得了良好的成绩,举例来说,我们从2000年到现在,虽然中国制造基地方面,我们拥有118个3D项目,减少污染物排放超过一万七千吨,通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获得了一定的收益。

虽然在创新和环境方面获得了一些认可,比如一些商业书里面,大家对我们有一些评论,惠普的创始人之一对我们也有一些评价。我们在中国,是1984年在上海注册成立的,在美国是1902年,中国注册成立以后,我们一共有25个办事处,创造了5000多个工作岗位,同时在上海,还有北京,广州,苏州有研发实验室,同时我们还有一些生产制造基地。

在创新方面3M有一个指标,过去四年里面,开发的新产品要占3M盈利额的35%,相对来讲,这个指标并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达到,这也要求我们,用我们的创新机制来与市场和客户需求相结合,提供新的产品。我们自己有一个总结:研发或者是科学研究本身是要花钱的,但是创新,我们讲的是收益,如果只是一个研究成果,那这只是学术研究,没有回报不能称作为成功的创新。

3M研发中心主要是在上海、苏州、北京、广州,实验室就变成新产品的孵化器。在中国和在其他的实验室也是一样,有新产品记录的创造,然后有在中国注册的专利,以及在世界其他国家注册的专利,这些专利的话,也都是在共同发展过程中,创新过程中的一种体现。

相对来讲,3M在过去一百多年来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拥有45个技术平台,45个技术平台又建立在创新的机制之上,比如创新机制就至少有这样几项内容,启动资金及奖励,我们有寻进奖,还有金靴奖,这个就是专门给开发人员的,有一些基金和物质奖励。同时我们企业文化里面允许人们犯错误,工程师也有10%的自由配置时间作为创新机制的环境。在这种机制和环境下,辅以40多个平台,加上市场的结合,就获得了6万9000多种产品。这是比较好的模式,我们一方面有科技平台,科技平台通过跟市场的结合,在不同领域里面,就造成相互之间的发展。

从这个图示里面看,关于手机的应用,其中有一个产品是变色的贴膜,有些厂家的手机刚买没多久就返修,可能是手机被泡到水里了,但是厂家不能证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工程师就去实验室里面通过材料研究然后创造出这个产品,就是一个不起眼的贴膜,只要手机泡水里,他就会变成红色,这就满足了用户需求,对于我们也是学科的材料研究。

另外一个例子,在电脑里面,一个电脑里大概会有几样到十几样不同的产品用在里面。包括汽车,也会有这种模式,汽车设计的工程师告诉我们,我们想把车内的后视镜不用金属跟车子连接,而用粘贴剂连接,这样粘在风挡玻璃上面就可以做一个雨水传感器。那么这个后视镜的连接就需要新技术,我们就有一种产品是胶带,把他们连接在一起,但是这个车可能在哈尔滨销售的,冬天可能零下三四十度,有可能这个车会销到海南岛,那个夏天温度可能四五十度,所以你想,这个东西怎么能满足所有顾客的要求。

在电子显示器件上面我们也有一些例子可以用,这个也是跟市场需求,和现在绿色企业的责任放在里面的,可能现在很多人会看到,过去我们经常用的叫做CRT电脑显示器或者电视也好,现在都不多了,现在大量出现的是液晶显示器或者液晶屏,以及液晶电视。传统方法的话,液晶屏后面发光的物件用灯光是比较耗电,当这个需求以及对环境保护作为我们发展主题的时候,我们科学家回到实验室里面去就会做材料研究,最后做出一个满足控制要求的增亮膜,是用纳米技术做出来的膜,可以使光线聚集起来不会散失。我们总结起来,在液晶显示上弦,大概为全社会节省了五亿多度耗电,从这个角度来看,从责任和道德上面都找到一个共同发展的商机。

随着市场和商业环境发展,我们也在随时调整我们自己的策略,比如我们成立新能源产品部,用新能源的技术,希望能参与到各个行业里面,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在商业上也可以获得成功。

举例来讲,在房屋建筑领域,我们有类似这种夏天可以减少紫外线的窗挡,这样减少空调的耗电量,或者说用外墙涂料减少热量向内辐射。

在其他科技方面,通过前面说的污染排放的3D防止计划,我们有很好的例子,大家有夜里面开车的经验,路上有交通标志,当你车灯打上去的时候,交通标志是会发亮的,如果高速公路上面用路灯的话耗电非常大,那么就全部用了这种交通标志,以当时科学技术来讲,做这种反光材料要七八道工序,这个工序里面会有化学的配料,我们工程师就改变这种工艺,现在可以做到用压制的方式生产材料,基本上就用一个步骤代替过去七八个步骤,这样结果就减少了我们在生产一个产品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和影响。

在中国我们有一些参与的例子,比如奥运会过程中,我们属于引申的解决方案,大家不一定可以看到我们名字在墙上面,但是我们有参与。

最后,想再次借这个机会感谢21世纪商业评论提供这么一个机会,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吴伯凡主编对本界论坛主题精彩的阐释,绿色经济不仅是道德问题,同样事关国家和企业的竞争力,如果不能很好面对这个问题,将会被浪潮所淘汰。而且我发现吴伯凡主编同样关注了奥巴马总统的本次中国之行,我们知道中美两国达成了很多协议,但是很多人把这次奥巴马执行称为是“绿色之旅”,为什么呢?我们看到这么多协议落到实处的就是环保和气侯。另外我们也关注到,现代国家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转型十分关键,这是两国政府共识,我们相信也将成为全球共识。

刚才我们听到吴主编对论坛阐述之后,我们也想听在座嘉宾对于绿色浪潮之下,中国商业如何发展有如何的真知灼见,对环境建设,企业建设有如何的关系,下面我们就进入主题发言,首先有请3M有限公司政府事务部总经理杨大昕先生。

吴伯凡:自从提出绿金的概念,我们一直在关注绿色经济的概念,在人们以前观念中,绿色是一种责任,是必须遵守的全球规律,近两年来,绿色不再仅仅是一种责任,很多世界级的企业,甚至是一些意识到这个浪潮巨大和不可阻挡的国家,也逐渐把自己企业战略和国家战略与责任联系在一起,我们走向绿色畅想不是来自外部强制,而是我们看到新的商业机会,看到新的游戏规则,谁能在这种游戏规则当中,再一次获得竞争优势,就可以在下一轮的全球竞争当中取得领先地位,所以绿色是责任所系,商机所在,从绿到金,如果一个社会仅仅是把绿色当成是一种责任的话,不会有很多的人,更不会有很多企业参与其中,只有企业在绿色当中淘到真金白银的时候,就会变成自觉自发的行为。

我们知道,最近奥巴马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很多人都感到非常诧异,实际上,如果仔细回顾一下在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2007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个事实,大家不感到诧异,因为觉得他是宣传传播绿色理念的社会活动家,所以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可是奥巴马是更有资格更有实力成为一个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为什么呢?因为他现在实施的新政,都可以用绿色来概括。奥巴马绿色的新政不仅仅是口头更换说法的政治话语策略,而是真实的看到了美国国家竞争力的另一条途径;用他的话说,我们把我们最重要资源放在敌人那里的时候,我们这个国家是时刻面临危险的。美国一直是对世界有敌意的,并为这个敌意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所以要更换一种思路,如果美国能戒掉对于石油的毒瘾,世界战争可能会减少一半。而且更重要的原因,美国想把它在华尔街,硅谷巨大的竞争力转移到能源领域,环保领域。所以这次奥巴马上台以后,美国一些大公司几乎是不约而同转向了新政,包括IBM,英特尔,很多代表美国国家实力的企业都转向了绿色领域,转向了节能减排等产业。原因在于,一旦他们IT技术实力发挥在环保领域,美国就会从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国,变成最大的虚拟能源输出国。

同样,中国的物流领域消耗就达40%,如果从40%降到国际水平的5%或者8%,那中国能源效率就提高了五到八倍,虽然这种借助于信息技术,良好供应链管理,不直接增加能源,但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排放。如果美国利用在信息技术里的优势转移到能源领域,全球的IT产业格局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能源领域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虽然在短短三十年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奇迹,但实际是一个高碳经济,如果绿金的游戏规则确立下来,中国在30年里积累的众多优势,将会因为新的游戏规则降低,所以我们说绿色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问题,最终影响到企业竞争力。因此不管你是美国企业,欧洲企业,还是中国企业,应该意识到要开始绿色新政。如果你认为这只是一种轻浮的话语策略,引进是一种政客商人的说词,继续按照原有规则经营你的企业,也许你不会马上从市场上消失,但你会逐渐变得无关紧要,这就是今天我们把这个主题确定为“绿色浪潮:责任与商机”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中国对绿色的认识还停留在非常简单的理解层面。在1984年,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在中国出版的时候,当时中国企业响应这种趋势,产生了以联想为代表的IT企业,那个时候我们把新技术革命理解为信息技术革命。如果我们当时意识到这种信息技术背后存在的那股潜流“绿色浪潮”的话,我们的认识会更贴切;同样1984年,罗马一位作家也有一本书在中国出版,叫《增长的极限》。那时中国人也觉得这个观点比较新鲜,但是很多人觉得这是富人的减肥药,不是穷人的救命药,所以我们只是姑妄听之。

但是这30年来,中国经济沿着高碳经济的步子越走越远,到现在应该是找到一个战略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绿色商机,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丘总精彩的致辞,像丘总所说,当今绿色浪潮席卷全球,我们如何面对,这让我们对今天下午各位带来的真知灼见充满期待。

中国商业思想论坛一年又一年的成功举办,到今天已经第五届了,这么多次的成功举办,当然离不开现场的各位,还有来自企业界朋友的热情参与和坚定的支持,我们知道今年这届论坛主题,大家可以看到,《绿色浪潮:责任与商机》,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主题?绿色浪潮又会怎样影响商业发展?我们怎样在责任与商机之间求得平衡。下面我们有请《21世纪商业评论》执行主编吴伯凡先生为我们阐述本次论坛的主题。

丘克军: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光临2009中国商业思想论坛。在这几天的新浪微博上,下雪成了非常热门的话题,说明气侯变化大家都非常关心。这几天大家对奥巴马访问中国也是非常关注。中美两国首脑交谈也是说明了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知道,一场势不可当的绿色浪潮正在改写21世纪的经济主题,并推动新的商业模式的诞生,绿色环保一直是制定企业核心战略时不可忽略的要素,能源价格不断攀升,污染控制要求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管理不段加大的今天,所有企业都开始重视环境,我们发现一些具有智慧和远见的企业,已经向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商业模式转型,并且逐步建立适应低碳经济的出口生产模式,从而成为能适应未来发展的企业。

我们相信,如果我们企业都能够认真对待绿色经济,并且找出相应的对策,就可以在市场上抢占先机。

今年“第五届中国商业思想论坛”,将邀请大家围绕“绿色浪潮:责任与商机”展开演讲和对话,企业的环境策略应该成为企业的优先战略,我们认为这些企业能为社会解决环境问题,同时他们也在尽着企业公民的责任。在此,我也想借此机会,对本次活动的赞助商上海家化,合作单位,协作媒体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中国商业思想论”的成长离不开大家的支持,最后我祝愿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再次谢谢所有嘉宾,谢谢。

第五届中国商业思想论坛暨21世纪中国商业模式创新盛典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商业评论》和《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09第五届中国商业思想论坛”暨21世纪中国商业模式创新盛典现场的现场,我是中央电视台经济之声主持人徐强。

昨天我们送走了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天在这里迎来了新老朋友,如果说前两天中美两国的首脑就两国关系和世界发展战略展开了积极的对话,那么今天下午我们论坛也同样具有全球价值,因为我们今天主题——“绿色浪潮,责任与商机”将会关系到全球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商业思想论坛由《21世纪商业评论》杂志于2005年发起主办,从“中国制造”的出路到新兴市场的创新生态,从企业的“公民身份”与 “德商”到世界级企业远见能力与底蕴,中国商业思想论坛想让更多的人领略企业成功的商业实践,分享企业领袖精辟独到的商业思想。今天下午的这场盛宴,我们邀请到众位政界要员、学界领袖、商界翘楚齐聚北京,来探讨企业如何既创造业务利润,也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承担一份应尽的责任。

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到场的部分嘉宾,他们是: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丘克军 先生

21世纪报系执行总编辑 沈颢 先生

21世纪报系总经理陈东阳 先生

《21世纪商业评论》执行主编 吴伯凡先生

3M中国有限公司政府事务部总经理 杨大昕先生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 华强森先生

气候组织中国区总裁 吴昌华女士

标致雪铁龙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博毅先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潘家华先生

青云创投总裁 叶东先生

新日电动车副总裁 胡刚先生

智基创投总裁暨管理合伙人 陈友忠先生

感谢各位的到来。

首先,就让我们掌声有请主办方代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丘克军先生为我们致辞,掌声有请丘克军先生。

21世纪中国最佳商业模式评选

11月19日下午 北京唐拉雅秀酒店

第四篇:创新中国管理者年会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邀请函

创新中国管理者年会

创新中国年会【2017】第004号

创新中国管理者2017年会

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响力盛典

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领导:

您好!

本次大会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实践创新,助力中国与世界、金融与管理、学术理论与创新实践的无缝对接。带领中国管理者们拥抱创新文化和匠心精神,解决企业的瓶颈问题、提升企业的亮点、最终实现弯道超车,使大会颇有成效。创新中国年会组委会决定于2017年9月15—17日在京举行创新中国管理者2017年会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响力盛典,本届年会由中国金融家杂志社、中国商界杂志社、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主题为:“新金融、新制造、新思路、新突破”,年会期间将举办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与安全维护高峰论坛、中国三家(管理者、金融家与经济学家)50人圆桌对话会、中国智能化与金融制造融合高峰会、北京人民大会堂欢迎盛宴、第二届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第三届中国新型农业发展论坛、第四届中国投融资对接洽谈会、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响力盛典等大型活动。

组委会将邀请相关领导、知名专家、企业家、艺术家等1000余位出席,鉴于您在业内的重要贡献和强大影响力,组委会盛情邀请您于出席本届年会和纪念活动,欢迎您莅临会议现场。

期待您的回复!

创新中国管理者年会组委会

二零一七年五月五日

创新中国管理者年会

创新中国年会【2017】第004号

会议说明

一、指导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二、主办单位:中国金融家杂志社

中国商界杂志社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发展研究中心

三、支持单位:中国合作经济学会

内蒙古品牌促进会 山东省红色梨树研究所 洛阳石油商会

四、支持媒体: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央视网、CCTV、中国网、中青网、人民网、新华网、大众网、网易、搜狐、腾讯、新浪、第一财经、人民日报海外版、千龙网、凤凰网

五、协办单位:北京全民伟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六、承办单位:创新中国企业家年会组委会

七、时 间:2017年9月15—17日(15日报道)

八、地 点:北京人民大会堂

北京会议中心(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西路88号)

九、会议规模:约1000人

十、会议主题:新金融、新制造、新思路、新突破

十一、会议内容:

(一)9月15日:全天报道

报道地点:北京会议中心六号楼一层大堂

创新中国管理者年会

创新中国年会【2017】第004号

(二)9月15日晚(19:00—21:00):北京人民大会堂欢迎盛宴

嘉宾、贵宾、vip贵宾、赞助单位约800余人出席,十七届中央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老科协会长陈至立女士莅临宴会现场

(三)9月16日上午:创新中国管理者年会开幕式(8:30-12:00)

地点:北京会议中心会议楼一层报告大厅 主题报告:新思维、新突破助力新经济发展

所有代表1000余人出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著名经济学家侯云春、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谢志华等莅临现场,并做主题报告。

(四)9月16日下午:(14:30—18:00)

1、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与安全维护高峰论坛

地址:北京会议中心会议楼20会议室

论坛主题:新经济促使金融变革进入快车道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银监会原主席尚福林、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著名经济学家樊纲、二十余家银行负责人约500余位代表出席

2、中国智能化与金融制造融合高峰会

地址:北京会议中心6号楼第一会议室

论坛主题:智能化与金融变革促进制造转型升级

邀请中国工信部原部长、著名经济学家李毅中、住建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仇保兴、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姚 景 源 等50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

(五)9月17日上午(9:00-12:00)

1、中国三家(管理者、金融家与经济学家)50人圆桌对话会

创新中国管理者年会

创新中国年会【2017】第004号

地址:北京会议楼一层小会议报告厅

对话主题:新金融、新制造、新思维、新突破

邀请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著名经济泰斗厉以宁、财政部副部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朱光耀、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著名经济学家贾 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著名管理专家尹传高、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创始人任正非、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爱国者集团董事长冯军等出席对话活动。

2、第二届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

地址:北京会议中心6号楼第一会议室

论坛主题:医药改革与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邀请卫生部原部长高强、卫生部原副部长孙隆椿、中华民族医药学会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原司长许志仁、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安惠民等出席

(六)9月17日下午(14:30-18:00)

1、第三届中国新型农业发展论坛

地址:北京会议中心会议楼第20议室

论坛主题:中国新型农业发展的前景与壁垒 1)、创新中国富硒专家委员会理事会议 2)、创新中国绿色品牌发展委员会理事会议 3)、新型农业产业重大项目立项研讨会

邀请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尹成杰、农业部原副部长、九届全国政协常委路明、农业部巡视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农业部工程建设项目评估专家关锐捷等出席

2、第四届中国投融资对接洽谈会

创新中国管理者年会

创新中国年会【2017】第004号

地址:北京会议中心6号楼第一会议室

邀请著名投资人、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著名投资人林桂兰女士以及十余家银行负责人出席。

(七)9月17日晚(19:00-21:30)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响力盛典暨会议闭幕式

地址:北京会议中心多功能宴会厅

影响力盛典将影响力人物走红毯仪式,设立采访区,由中央电 视台、北京电视台和中国网记者现场采访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中央联络部原副部长马文普、铁道部原副部长国林、著名歌唱家阎维文、中国老将军歌唱团等出席盛典

十二、参会礼遇及费用:

(一)嘉宾

1、含会务费、资料费、宣传费等(不含中国三家50人圆桌对话会(三家为:管理者、金融家与经济学家);

2、大会会刊给予单位一版彩页用于宣传推广;

3、赠送创新中国杰出管理者奖章一枚;

4、含会议期间一人食宿费用(七餐三晚)

5、赠送大会集体合影照片一张;

6、出席北京人民大会堂欢迎宴会

7、出席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响力盛典

(二)贵宾

1、含会务费、资料费、宣传费等(不含中国三家50人圆桌对话会(三家为:管理者、金融家与经济学家);

2、赠年会纪念品一套;

3、全程佩戴贵宾证出席各项活动并在贵宾席就座;

4、赠送创新中国杰出管理者奖章一枚;

5、会刊给予二个彩页整版宣传;

6、含会议期间一人食宿费用(七餐三晚);

7、赠送大会集体合影照片一张;

8、出席北京人民大会堂欢迎宴会;

9、为单位负责人安排演讲5分钟;

10、可以申报两项纪念荣誉;

11、为贵宾制作改革开放四十年纪念奖杯(限一个)或牌匾,在盛典现场由专家领导颁发;

12、贵宾佩戴鲜花,出席走红毯仪式并合影留念。

创新中国管理者年会

创新中国年会【2017】第004号

(三)VIP贵宾(限10人)

1、含会务费、资料费、宣传费等;

2、为单位负责人安排演讲10分钟;

3、全程佩戴VIP贵宾证出席各项活动;

4、可以申报两项纪念荣誉,由出席会议的专家领导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影响力盛典颁发荣誉;

5、设置桌签并全程活动在会议现场前排就坐;

6、会刊中给予3个彩色整版宣传其单位或者产品;

7、《纪念改革开放40年优秀企业风采录》给予一个彩色整版宣传

8、其项目录入创新中国优秀项目库;

9、赠送大会纪念品一套;

10、可以代随行代表三名,享受普通代表礼遇;

11、会议期间食宿由组委会负责;

12、赠送创新中国杰出管理者奖章一枚

13、赠送大会集体合影照片一张;

14、为VIP贵宾制作改革开放四十年纪念奖杯(限两个)或牌匾,在盛典现场由专家领导颁发;

15、vip贵宾佩戴鲜花、绶带出席走红毯仪式;

16、vip贵宾在红毯仪式采访区接受CCTV或中国网等知名媒体采访;

17、vip贵宾在影响力盛典期间与至少一位领导或艺术家合影留念;

18、出席中国三家50人圆桌对话会(三家为:管理者、金融家与经济学家)

19、授予中国三家50人圆桌对话会理事证书。

注:所有食宿安排均为住宿双人标间单床、用餐时间为9月15号晚上开始供餐,到9月17号晚会议结束

(四)、参会对象:

各行业、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商务精英、社会知名人士、项目创始发起人以及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做出贡献的各领域优秀人士等;

第五篇:雷虹在2012中国新媒体创新盛典第二届中国微博大会的演讲

雷虹在2012中国新媒体创新盛典第二届中国微博大会的演讲

雷虹 导航码发明创始人及董事长

雷虹 导航码发明创始人及董事长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就我本人发明的我个人认为会影响世界的导航码跟大家进行汇报和分享。

天下编码皆为效率而生,以前没有邮政编码之前一样可以投邮政,为什么要发明邮政编码呢?为了效率。我今天跟大家推荐的叫导航编码,它是为改变世界每个人的效率而生,它是一个自定义,像邮箱名称一样横行于各IT平台的编码,横行霸道。

于是从这个编码做出新的挑战,为每个人的效益而生,我们就要看它能不能够为大家提高效率。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一项中国人发明的标准或者规则被全世界广泛的采纳和应用,2012年中国发明的通行于全球的《导航编码标准规则》应运而生。一套编码在信息社会一定要和IT平台结合,空洞的一个编码如果没有任何的平台支撑,那就是一个无稽之谈。于是,导航编码一定是和IT的平台进行合作的。

大家都是IT人士,我本人也是IT行业的老人,PC时代比尔·盖茨、微软成就了这样的计算机大公司,互联网时代成就了谷歌这样的搜索引擎,智能时代成就了苹果和乔布斯。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那么谁将是英雄?谁创造出新的盈利模式谁就有可能获得巨大的成功。我认为,导航编码为移动互联时代而生,导航码创造了全新的赢利模式。于是今天我在这里做个发布。一台手机就是移动互联的代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人人都有手机,如何在移动互联上分一杯羮这是IT界共同思考的问题,有没有这种机会和可能?

社会效率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和环保,那么我们人生理上有三大需求,第一是健康,第二是求方便,第三是舒适。所以能够给人带来方便的东西是人们所需要的,所以导航编码的诞生就是为了满足人类便利的需要,从而提高社会效率,实现降碳环保。导航编码的价值所在到底在哪里?没有人敢怀疑编码这个东西有没有用,因为编码的诞生就是为了提高效率,只是有没有人认可你、使用你。于是我有一个推论:当每一个人的效率都能够提高那一天,是不是意味着社会效率提高那一天?是不是意味着提高社会效率的交通工具、信息搜索工具的效率提高了?仅交通工具提高而言,是不是能够缓解拥堵,从而降低油耗,导致逆算低碳环保的排放量。

导航码能不能成功有三个关键:第一,这是什么东西,它的标准和规则到底是怎么样的。第二,它能不能提高每个人的效率。第三,今天在座的各位咱们自己愿意不愿意使用这个东西,愿意使用才带来应用价值。于是我想简单从这三个方面跟大家做个沟通。

首先,导航码的规则简单到没规则,后缀是我规定的,因为我想让全世界应用导航码,所以把180个国家的国别缩写作为导航码的应用,在中国应用就免中国后缀,在美国应用就免美国后缀,但是全球导航码后缀是每个国家的缩写。有人可以用自己的企业品牌做导航码,有人可以用行业的关键词用导航码,也可以用企业对外的联络电话用导航码。从7月1号起,我将用最大的能量告知社会,天下的电话号码通通可以升级为导航码。除了电话号码可以打电话以外,只要在我们的平台上输入电话号码,GPS、电子地图所有的导航工具都带着你直达,可以随时了解这个企业。手机号码可以,人名、拼音皆可,所以是一个无规则的规则。不像点COM,都被美国和别人注册了,到咱们中国就没什么了。

导航编码的规则非常简单,我们拥有一个导航码就可以我们给大家提供的云数据库中提供你自己可以主宰的内容,包括你的位置,包括导航码的应用者想公开给社会的信息,包括交通提示、商业提示、个人信息等等,也就是说谁的数据谁做主,导航码是自维护的巨大的生态数据库,谁都可以拷贝,于是企业可以把自己的内容放进去,个人导航码可以把自己需要的对外展示内容放进去。

这样的一个规则它怎么应用?人人都有手机,只要在手机上输入导航码,选择一种你需要的导航方式,就可以得到导航者提供者提供的自主信息,让大家变得非常方便。我这是截取我们软件平台的画面,当你输入导航码“001”,选择“GPS”工具,按一下“查询”,001是什么样的企业立刻GPS带你去,从而你的手机就跟标准的汽车GPS一样。如果你选择“电子地图”,谷歌带你去,并且指出“001是我本人的工作单位”。任何一个电话号码在这里输入,一样可以查询,一样可以看到公司同样的信息。如果你选择“短信”、“彩信”,这是我们今天最常用的方式,手机就能收到短信和彩信。

它能不能提高每个人的效率?第一个,看出行效率能不能提高。我们生活在大城市出行效率很关键,“上午、下午干一件事”是北京人的常话,那我们养成一种习惯是去哪先问导航码,或者先打114查一下这个单位,都可以立刻达到你要去的地方,出行效率由它而提高。当出行效率提高的时间,拥堵会缓解。第二个,现在的真假信息海洋中如何提高信息识别效益,模糊型搜索从浩瀚的海洋中搜索信息,但是它搜索的信息不负责是真是假。目前如果你在这里面打上一个关键词,你会查到目前所有拥有导航码的企业和机构的信息,这样的信息至少它是坐不更名的企业,让用户知道它的真实性,所以,信息效率提高导航码的平台也可以提高。第三个,个人效率提高,导航编码提供了“生活导航”和“个人导航”两大块有助于个人效率提高的服务。中类、小类,从导吃喝到导玩乐等等,150个“导系列”让我们以手机定位为中心,自己设半径,就可以知道周边有多少吃喝和玩乐。但是由于每一个导航码的因为都是自己定义的,所以它可以随时的把商品信息、折扣信息、动态的一条街的信息随着你的移动找到,而不是普通地图上的黄金标注。所以当你走到一个不认识的地方,比如广州我到哪不熟,人的物质需要都在周边,找到很方便。

个人导航又为我们应用移动互联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我们看看是不是人人都爱用这个导航码。首先,通用导航,只要输入电话号码或者企业自定义的任何导航码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信息,所以我们这个检索跟谷歌、百度正相反,它是唯一编码的检索,而我们导航码的建立是为了效率而生的,所以通用导航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大家开会收到的信息,大家吃饭、聚会收到的短信就是一个短信,它直接输入到汽车导航仪就可以用。还有个人导航、生活导航来提高人人爱用导航码的功能。

个人导航我们提供约会导航,现在只需要事先设定一个约会短信,在地图上在你要去的地方或者已经达到的地方,按一下“我在这里”,然后编个短信“明天晚上参加聚会,明天下午五点开始”,你发个10个朋友聚会,10个朋友都会在第二天输入你的导航码,手机就得到聚会的地点,然后谷歌用GPS带你去就可以,人人都可以相互聚会。我儿子的同学都是年轻的小伙子,他们互相约会、互相玩,不光可以约到咖啡厅,可以约到山沟里吃鱼,哪里都可以。这些功能都是我们制作出来经过用户模拟非常好的。

“我要打的”,跟北京上百个出租车司机聊过了,大家今后要打的就按一下,周边的出租车立刻知道你要打的。所以北京6万多出租汽车,12万多司机,当他们都愿意让我们在座所有人打的的时候,按一下就可以了,他就不用扫马路、废汽油,那么出租车也做出了它的贡献,这个功能应该说对双方很方便。“我要拼车”,北京好多人拼车,这些功能进入社区、小区,你想怎么拼由电脑自动配对,拼完以后爱干嘛干嘛。北京90%的车都是20万以下的车,这种车是能省钱最好,于是社区里面互相拼车。

从今天起,大家别老发纸名片,你拿名片事先编辑好发送给任何人,别人得到了一条消息,大家都有这个平台,互相看,电子名片管理起来很方便。这个名片永远是最新的名片,而不是三年以后地址变了、名字变了、职位升了、跳槽了,这张名片永远是最新的,你自己定义的,什么时候输入手机号,你当官了升职了我都知道,大家所有的通讯东西通通相连。中国每年出的黄页为什么?就是大量企业倒闭、颁奖、新生,今后只要它的电话号码自己注册为导航码,永远不丢失,省了不少纸。

“紧急求助”,当人失去自由或者是突发疾病不可控制的时候,你只要按一下这个件,把事先设置好的“通知媳妇”、“通知119”,一按这东西,每5分钟就给朋友发一遍,你必须救他。我的一个员工哮喘,在公司宿舍里去世,平常有三个人,结果那天就一个人,其实一按一下就能解决的事,不过当年没有。还有不能自控被绑架,只要你按一下,手机跟着你,每五分钟就发一下“我在这,你赶快救救我”。今后大家有导航码,推荐哪好玩、哪好吃很方便。

隆重推荐“能力赚钱”,在座的专家平常是什么职业,在网上就是达人,于是我们创造能力大卖场,卖智慧、卖能力,比如我本人每周六可以拿出4个小时为我服务,于是我要给我的服务报价,然后被你服务的人有点评,你什么时候可以服务,网上的朋友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达人,如果你认为有价值。大家既是消费者,又是输出能力者。有经验的农民工告诉农民工兄弟哪老板不欠钱、哪工作好,只要你有这样的智慧。我们已经推出了互联网的咨询教室,可以是一对多,可以是一对一,也推出安卓手机版的一对一聊天,都是视频的,我想会有很多名人跟大家在网上有对话。

通用导航,用不同的导航工具实现通用导航,大家去哪先问电话号码,但是问了电话号码绝不用再打电话问你那怎么走。中日友好医院的院长说有六个护士干不了正事,得接电话告诉人家怎么走。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同样我们打114可以问到中日友好电话号码,那我们还用给医院六个护士打电话吗?不用了,只要输入这个电话号码,用GPS地图带你去就行了,于是我发现在座的所有同志们都是我的员工,天下电话号码、导航码是一家。

个人导航——好使传播,生活导航——精彩导系列,通用导航——全行业导航,导航码是使用者永久免费。我个人的手机导航码大家可以看一下,比如我现在想输入“888”,我们看看“888”导航应用者在哪里,点一下“查询”立刻就应用了。它在山东潍坊,如果我们去这个地方那谷歌告诉我们怎么走,它立刻生成到“888”的公司怎么走。到2013年,我们从7月1号党的生日那天向全国开始推广,如果有一天我们收到了“各位好友,明天晚上7点在东大桥上岛咖啡厅(导航码:SD019)一起聚会”这样的短信您都看不懂,那您就OUT了。

导航码有四个特点:

第一点,导航码有独创的全新营利模式,有商务目的的无商务目的人都过来。

第二点,盈利模式是与世无争的,我们这么大的资源可以和所有的平台、所有的网站、所有的机构共享,于是大家可以共享资源,因为我们营利模式不冲突,为各类商业网站提供客户推荐不冲突。因为我们有客户资源,所以快速合作聚合者变得非常多。

第三点,它是全面开放的,导航码规则是开放的,内容只要别写“法轮功”,正常内容都是开放的。平台开放,我们对互联网所有接口通通开放。还有应用开放。很多应用可以抛砖引玉,我们期待所有的“玉”都来,大家把自己好用的为客户用的功能都和导航库连接起来,那么我们的用户可以通过你的连接达到你二维码的网站,于是开放强调了无竞争的通用概念。也就是说我们今天互联网再不能走像柯达、诺基亚面临的窘境,只要全开放才能够保护住你的价值和营利模式。我们感谢首批合作机构,这些都是跟导航码接口的,现在800万海航定飞机的客户由海航负责让他们下载导航码。高德集团是中国大企业,是电子地图服务的基础供应商。我不一列举,感谢他们支持导航。

第四点,导航编码产品与标准同步推广,我这个产品是开放式的产品,而我们把导航编码让更多软件接通的时候是把标准同步推广。我们既形成导航码这个平台是独立应用的,同时又要让导航码用户更加方便,让更多的开发商们与导航码无缝连接,提供更多的服务。最后,我们要实现的是一码通天下、一码通GPS,有一天我们汽车里的导航仪都有导航码的输入。导航仪是我诞生导航码基本的构想,导航码导上海和宁波真准,但是我一辈子也没开车去过上海。北京我该认识的地方我都认识,但是我不认识的地方发现它也不认识,哪个导航仪认企业啊。于是我想企业有个码、农村有个码多好,山山水水各个企业都有导航码,看看大家农村有什么吃的、采摘的,地图就带着你去一条街吃鱼,这多好。同步推广才是真正的标准的推广模式,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但是等你推广好了我再跟你连接,先有机、先有蛋的问题永远不能解决,如果我们一涌而上,那么同步推出。

今天我也向在座的新媒体朋友们发出倡议,我们要用我们新媒体向全社会宣传推广导航码所创造的新时代、新标准、新网络、新生活,百利而无害。欢迎今天在座的IT同行们都加入到导航码应用汇合作计划中来共同发展、发财。欢迎在座新媒体成员可以加入到导航码广告互换等等平台,发展自己的导航码大蛋糕。更欢迎在座的朋友们应用导航码。

导航码是雄心勃勃,香港上市、美国上市就用这个图,我们这个公司将在香港完成上市,现在正在紧锣密鼓,同时正在向全世界经过授权推广全球导航码,最后在纳斯达克希望跟谷歌、跟很多的优秀中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一起为世界服务。中国的企业为世界服务的不多,我们说百度300亿市值,中国最大的公司,但是它的竞争对手谷歌可是3000亿,苹果都6000亿美金了,为什么?因为谷歌是全球的谷歌,百度是中国的百度,尽管都在纳斯达克上市。我看过韩国谷歌、日本谷歌,我很少见过百度的其他版本。于是,导航码没有民族性,它应该可以成为像谷歌一样一起去服务于全球、服务于社会中国的IT行业的新的企业,像WWW这样的域名管理公司,最后来实现于地球、于国家、于社会、于企业、于在座每一个人百利而无一害的导航码能够传播到世界。我现在有足够的信心,下半辈子主要干这个事。

也艰辛导航码能够在移动互联时代大变革当中成为呵护地球、造福人类的善举,导航码坐不更名、行不改姓,我们强调实名,如果不实名那还是进QQ。世界天天在变,我们与时俱进,导航码永远不变,这辈子我都跟着。导航码是企业的移动窗口,是人的生活世界,是社会网络的节点,我们在浩瀚的璀璨星河经常说人都是一颗星,很多星星在互联网上找不着,今后有了导航码就能够找到自己。大千世界,如果人人都拥有导航码,哪怕是手机码,坐不更名,磊落一生。你的导航码有了,比如手机号就是你的导航码,那叫“生是导航码的人,死是导航码的鬼”。万事具备、更有东风,天时:移动互联大蛋糕催生万亿巨大市场。地利:智能手机500%爆发增长,价格降至几百元。人和:人们已经掌握了微博创造了自媒体时代。

今天我们导航码在这里起航,7月1号正式发布,导航码盈利能力不可限量。IT的老人们有很我成功的,我们推广导航码就两句话:“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如果是有钱的朋友,我把导航码的利益分成3500份,10万块钱一份,凑进来每月分红,那这辈子你就分吧,不愿意可以转让。最主要的是我要求有力出力,我编个顺口溜:微博大会是传播最有力的工具,推荐一个朋友,我说声谢谢你;如果帮我10个朋友,我年年都请您吃饭;如果通过微博推荐100个朋友成为导航码的使用者,那我每年都送你一部新手机;如果你能推荐1000个朋友应用导航码,北京我送你1万块钱打的费;如果你的机构媒体能帮我累计推进到1万个导航码,奔驰小车送给你;如果你能推荐10万个,那你说你要什么,随便。所以大家记住,一、十、百、千、万都说清楚,不要求大家投钱,能量聚合,把一切有公于社会,百利无害的导航码推广,真的是一个功德无量的事。

今天下午我两点钟有一个专场,我特别邀请100多位投资人,他们都会参加我下午的路演,路演的过程中他们会理解营利模式,上午是个战略发布,希望各位朋友知道导航码能够让中国的标准让世界接受。谢谢!

下载第二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暨2006中国百家最具传播力创新传媒颁奖盛典[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暨2006中国百家最具传播力创新传媒颁奖盛典[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