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梦与中国共产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专题研讨会_(精)
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体会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对于全党全国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
党的十八大标志着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领导人民开创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已经行进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国际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国际形势发生了逆转,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形势越发有利于我,但竞争更为激烈,使我国既面临有利的国际环境,又面临复杂的全球局面。从国内看,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伟大成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正确的历史选择,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事业的科学指南,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社会制度。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累积了一些难题。
正是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这一决定性时刻,总书记发表一系列内涵极其丰富的重要讲话,对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做出了十分肯定的政治结论。这些重要讲话,为治党治军治国理政提供了基本遵循,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政治宣言,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行动纲领。对于全党在
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把关、定向、凝心和聚力作用。
在重大原则和根本方向问题上,总书记毫不含糊地表明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使党员、领导干部有了极其明确的言行准则。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于“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都发出了
明确无误的政治信号,有利于我们坚定“主心骨”,筑牢“压舱石”,知道“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仰,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向和政策选择。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党最根本的政治理念。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表明了党的最根本的政治主张。他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把握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起到了正本清源、把关定向、明辨是非、提高认识的重大作用。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都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不能丢,丢了这些,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要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的改革;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不能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等等。这一系列重要论断,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为我们指
明了方向。全党只有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用讲话思想指导实践,认识才能统一、步调才能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才能毫不含糊,在根本方向、根本原则问题上立场才能愈益坚定。
二、对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科学回答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给予明确回答,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创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新举措,进一步升华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创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重要文献。
关于坚持和创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论述。总书记指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既要把“老祖宗”的话说对,又要把“新话”说好。只有学懂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领会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客观规律,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科学指导思想和正确前进方向,才能带领人民走对路,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总书记还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好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
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必须始终不渝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明确必须以发展的观点对待科学社会主义,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要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排除和纠正各种错误思想认识,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论述。总书记鲜明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了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实现路径和实践要求。这一重要论断之所以能够得到13亿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一致拥护,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共识,成为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主要是因为它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机统一起来,并成功转化成了人民听得懂的语言、摸得着的未来。
关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论述。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金钥匙,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发展就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切实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再也不能简单地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的重要论述。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明确了改革的性质、方向、目标、任务、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他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 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整个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都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决不能有丝 毫动摇。他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坚持一 切从实际出发,以我为主,该改的坚决改,不能改的坚决守住,牢牢 把握改革的主动权和领导权。关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的 重要论述。总书记强调,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 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要始终不渝
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 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形势判断 和工作措施上来,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 略,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提高从严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习近平平同志都有一系列重要论述。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一国两制”、做好 港澳台工作、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等,也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对 策,丰富和创新了党的理论。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典范榜样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了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一条红 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所贯穿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世界观方法论,这也是贯穿于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活的灵 魂和精神实质。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最根 本的是学习讲话贯穿的思想精髓即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学会用马克思 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马克 思主义理论素养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处理问题的能力。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习近平总 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准确把握 客观实际、科学掌握客观规律的创新产物。总书记牢牢把住实 事求是精髓,一切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从客观事物的规律出发,分 析问题、认识问题、说明问题,导引出解决当前中国一切复杂难题的 良方益药。他客观分析我国国情、党情和发展变化的世情,得出了一 系列正确判断和科学结论。这些重要讲话就是对当今中国实际和世界 实际全面把握和实事求是分析的科学成果。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概括,是 共产党人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战 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能力,要善于运 用辩证法正确地观察分析事物,研究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主动性。要从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 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 的系统工程,应有总体设计和总
体规划,包括总体方案、路线图、时 间表以及战略目标、工作重点、优先顺序等。要加强顶层设计,增强
改革措施的系统性、协调性,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 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整体谋划,加强各领 域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研究,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 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掌握了矛盾分 析方法,也就掌握了辩证法。总书记娴熟地运用“矛盾论”和 “两点论”来观察和处理问题,要求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 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以及改 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他关于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重视党的意 识形态工作;既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党的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又要坚 定不移地、大胆地推进改革开放;既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 革,深化改革又必须牢牢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 度;既要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 用;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既要 把握国情又要了解世界,既要循序渐进又要竞相突破,既要胸怀全局 又要抓好局部,既要治标也要治本,等等,为我们提供了成功运用辩 证法的范例。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问题的哲学总说 明,是共产党人认识与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远见卓识,科学地把握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既看到 历史发展的光明前景,又清醒地看到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他告诉
我们,既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所显现出来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资本 主义内在矛盾不可克服的历史趋势,同时又实事求是地看到资本主义 现在还有自我调节的能力。正因为站在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正因为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总趋势的彻底的理论把握,他要求我 们,必须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 把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把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统一起来。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社会基本矛盾分 析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总书记从唯物史观社会基 本矛盾原理和
分析方法出发,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提出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 盾的主要方面,坚持发展生产力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 大战略判断;提出社会基本矛盾是不断发展的,调整生产关系、完善 上层建筑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 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带动全面改革。群众观点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 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总书记认为,坚 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无产阶级政党 的本质要求。一切为了群众,—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是我们党的价 值追求,是党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总书记大力倡 导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推动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活动,在全面转变作风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第二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了典范。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既要准确理解讲话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又要深刻把握讲话贯穿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围绕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学习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十六个专题,全面准确深入阐释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且《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全面准确阐释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观点鲜明、文风清新、可读性强,为学习领会讲话精神提供了重要指导。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我们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奋进力量的迫切需要,是把握发展大势、明确前进方向的迫切需要,是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员干部素养、增强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迫切需要,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习好贯彻好讲话精神,才能进一步坚定主心骨,保持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才能进一步增强战略思维和战略定力,更好地观大势、谋大事,排除各种干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才能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把握发展规律、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更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切实承担起党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
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一个持续推进、不断深化的过程,要在真学深学上下功夫,既领会基本观点,又把握精髓要义,更好地把思想统一到总书记讲话精神上来。要联系实际学、针对问题学,切实把讲话精神转化为做好工作、解决问题、提升思想的实际成效,积极投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事业中来。
第三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心得体会
学习总书记“中国梦”心得体会
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全国首家以“美丽中国”、“中国梦”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四川大学“美丽中国”研究所对“中国梦”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握时代潮流,立足国情实际,顺应人民期待,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创造性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梦这一重大的治国理政战略思想。中国梦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强大正能量,成为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实践的反映,一切脱离实践的理论都没有生命力。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每一次重大而成功的理论创新,都集中表达了实践的迫切要求。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习近平同志对中国梦作出集中而系统的阐述,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洞察判断,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尊重,是对时代特征与民心所向的准确把握,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非凡的理论勇气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中国梦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梦源于对近代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深刻把握。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一个国家,没有理想是落后的,没有思想是停滞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不缺少梦想的民族。百年 1 一脉,千年一理。在历史的坐标上,中国梦浓缩了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中国梦已超越一种历史情结和民族情结,升华成一种政治理念和精神追求,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的奋斗历程,回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特质,赋予了更加明确的民族使命。在当代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梦想,像中国梦这样深入人心、激励人心、凝聚人心。
中国梦源于对改革发展实践问题的清醒认识。以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带动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内在品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发展时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不仅要解决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大量矛盾和问题,还要解决好发展中可能产生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对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清醒认识和科学把握,是对当下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正视,蕴含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清晰的问题指向,是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实际问题之“的”的结果,彰显了党领导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坚定自觉与执政自信。
中国梦源于对最广大人民群众脉搏的真切感知。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中国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与每一个中国人的具体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转化为一个个相互关联、清晰可见、具体实在的建设要求,把人民群众所期盼的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作为努力的方向,让人民群众 2 真切触摸和感受到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化为现实,道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激荡起亿万人民的强烈共鸣,最大限度汇聚了不同阶层、不同群众的愿望与追求,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国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更是每个炎黄子孙的中国梦,没有人民的梦就不是真正的中国梦。每个人的中国梦汇聚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少有所养、老有所依,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家庭和睦、国家富强,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心得体会
学习总书记中国梦心得体会
去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们集体参观国家博物馆陈列<复兴之路>展览后,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我学习后,认为寓意深刻,意味深长。
首先,我感到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气魄,以回首昨天、审视今天、展望明天的历史感,鄭重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中国共产党新一届领导集体将肩负的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努力把我们的党建设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把我们的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其次,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时,他讲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我认为简明扼要,质朴厚重,道出了古往今来的历史和现实所昭示的一个真理。那就是把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发展情况相结合,才能真正梦想变现实。这些年来,大家都深有体会,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特别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们国家日益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民主不断健全,文化生活日益繁荣,社会保障日益完善,人民生活得到了实惠,大家都是有目共睹深有感触和体会的。我认为这就是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以来,我们的国家由盛变衰,大好山河被外国人强占,人们饥寒交迫,民不聊生。从那时候起,我们的前辈们英勇奋斗的梦想,为今天后人们得到的梦想成真的现实吧!
第三,谈点梦想成真的辨证关系。我认为梦想是对未来事物的合理想象或希望,而现实则是指客观事物的实际存在。从现实出发追求梦想,让梦想变成现实,这就是梦想成真的辩证关系吧!我认为每个人都有梦想和追求,但是,离开了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振兴,任何人的梦想和追求都难以变成现实。所以,我认为要把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必须要紧紧依靠党的正确领导和大家辛勤的劳动来创造,要靠大家倾情的奉献来铸就。都必须围绕国家这个大局来出发,才能梦想变成真。
第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现在党领导着我们在2020年,建设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即将来临。让我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用奋发图强的创新精神和刻苦顽强的辛勤劳动,奔向小康吧!那么什么是“小康”呢?用李克强总理在英国工商界人士讲话解释中国的“小康”概念。【他说“小康”源于XX多年前中国的<诗经>,上面写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引用古文,他进一步向听众解释,”小康“今天的主要涵义是:人们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活温饱有余而又充裕,在国家繁荣安康的同时,推动邻邦与世界和平和谐。】我认为李克强总理概括的非常全面,而精彩,说出了人民群众的心里话和多年人们的梦想啊!
以上就是我要讲的“我的梦·中国梦”的学习心得和认识体会,愿与大家共同讨论。谢谢!
第五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总书记重要讲话
(2014年6月“安全生产月”学习材料)
总书记指出: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企业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暗查暗访;加大隐患整改治理力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深刻吸取安全事故带来的教训,强化安全责任,改进安全监管,落实防范措施,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牢牢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