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记录
高中地理集体备课记录
地理组成员:李允同、冯秀芬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一 中心议题:商讨本学期高二地理授课计划 参加对象:冯秀芬 李允同
简要过程:初步商定:在第一次月考之前完成“世界地理总论”的教学和“城乡规划”的教学
在第一次月考以后全面系统的教授“世界地理”。在平时的练习中的难度系数逐步与高考接轨。
反思小结:城乡规划略教学,世界地理尽可能详细教学,在这次教学中尽量使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知识,高三复习时候略复习记录人:李允同
2013年9月2日下午1、2节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二
中心议题:第一次月考范围、难度系数的确定 参加对象:冯秀芬 李允同
简要过程:确定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范围为:城乡规划整册,区域地理中的地球地图、世界陆地海洋、气候、世界居民和国家。
反思小结:统一各个班级的教学进度,适当降低考试难度,给学生以学习地理的信心。记录人:冯秀芬
2013年9月9日下午1、2节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三 中心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参加对象:冯秀芬 李允同
简要过程:现在高二学生由于教材体系的限制,初中地理基础非常薄弱,读图识图能力比较弱。三位老师经过商定,初步决定《高考文科地理读图填图训练》作为学生日常读图练习。反思小结:该图册要素简洁、重点突出,比较有利于高二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世界地理的熟悉。事后发觉效果比较明显。记录人:冯秀芬
2013年9月16日下午1、2节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四
中心议题:讨论本次高二地理测验范围以及难度系数 参加对象:冯秀芬 李允同
简要过程:结合各任课老师的教学进度,商定本次高二地理测验范围为城乡规划,区域地理中的地球地图、世界陆地和海洋、气候、世界分区中的亚洲。反思小结:将平时的练习、考试题型、难度逐步与高考接轨。记录人:冯秀芬
2013年9月23日下午1、2节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五
中心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析题和答题能力 参加对象:冯秀芬 李允同
简要过程:在平时的作业以及历年高考中,发现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审题不仔细、答题不规范导致不必要的失分,因此本次研修活动三位老师商量如何在以后教学中逐步突破这一现象。大家认为以下几方面值得借鉴:
1、在平时练习中,经常引导学生如何注意题目中隐含的信息、关键字等,提高审题能力;
2、经常在课堂上由某几位学生陈述解题思路、叙述答案,之后全班讨论这些审题思路、答题答案的合理之处和不合理之处,再共同讨论如何准确审该题、如何组织这题的答案,从而让学生逐步意识到自己平时在这方面的不规范性,逐步改正自己的不合理之处。
反思小结:科学合理的审题、答题能力对高考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我们教师应尽早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记录人:冯秀芬
2013年10月13日下午1、2节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六 中心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 参加对象:冯秀芬 李允同
简要过程:空间定位能力对于区域地理学习至关重要,在这次期末考试中这方面的试题肯定会有所涉及。三位老师商定共同编写一份资料作为期末复习之用。
反思小结:学生经过这一专题的复习后,对世界区域定位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记录人:李允同
2013年10月20日下午1、2节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七 中心议题:讨论期中复习计划 参加对象:冯秀芬 李允同
简要过程:初步商定期中复习有以下几个模块组成:
1、城乡规划;
2、地球地图;
3、气候;
4、世界地理。
各位老师分工编写复习资料,以求通过最少的时间让学生的复习效果最大程度的提升。反思小结:依照复习计划,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合理安排复习内容,提高复习效率。记录人:李允同
2013年10月27日下午1、2节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八 中心议题: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参加对象:冯秀芬 李允同 简要过程: 记录人:李允同 2013年11月4日下午1、2节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九
中心议题:1.位置2.辽阔的疆域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º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º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º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ºN)多,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疆界和邻国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5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4.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参加对象:冯秀芬 李允同 简要过程: 记录人:李允同
2013年11月11日下午1、2节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十 中心议题:讨论期中复习计划 参加对象:冯秀芬 李允同
简要过程:了解我国人口和民族的特征:
(二)人口和民族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华侨与华人 3.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4.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记录人:李允同
2013年11月18日下午1、2节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十一 中心议题:中国地形的复习参加对象:冯秀芬 李允同 简要过程:
(三)地
形
1、我国的地形特征 2.主要山脉分布 3.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4.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区
记录人:李允同
2013年11月25日下午1、2节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十二 中心议题:气候的复习参加对象:冯秀芬 李允同
简要过程:
(四)气
候
l.气温和温度带 2.降水和于湿地区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5.气候的优缺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记录人:李允同
2013年12月2日下午1、2节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十三 中心议题:河流与湖泊 参加对象:冯秀芬 李允同
简要过程:
(五)河流与湖泊 1.外流区和内流区 2.长江
3.黄河 4.湖泊
我国的湖泊
(六)海洋的利用1.邻近我国大陆的海洋2.丰富的海洋资源 记录人:李允同
2013年12月9日下午1、2节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十四 中心议题: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参加对象:冯秀芬 李允同
简要过程: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1.主要铁路干线
南北干线主要有:京哈一京/京沪线、焦枝一枝柳线、宝成一成昆线,和1996年9月1日通车的京九线C。东西干线有京秦一京包一京兰线,陇海一兰新线,沪杭一浙赣一湘黔一贵昆线,2.主要海洋航线和港口 3.主要内河航线 4.主要航空线 5.主要公路线6.主要管道运输
7.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 2.人文旅游景观 记录人:李允同
2013年12月16日下午1、2节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十五 中心议题: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 参加对象:冯秀芬 李允同
简要过程: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1)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2)荒漠化防治及其主要措施:①确立整治目标,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法现,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②针对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则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③建立健全、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记录人:李允同
2013年12月23日下午1、2节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十六 中心议题:水土流失的治理 参加对象:冯秀芬 李允同
简要过程:水土流失的治理(1)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2)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和途径 记录人:李允同
2013年12月30日下午1、2节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十七 中心议题:讨论期中复习计划 参加对象:冯秀芬 李允同
简要过程:资源的跨区调配
(1)南水北调①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②“南水北调”工程的具体措施(2)西气东输①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②西气东输的具体措施(3)西电东送 ①我国电力资源的分布 ②“西电东送”工程的具体措施
记录人:李允同 2014年1月6日下午1、2节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十八 中心议题:西部的开发 参加对象:冯秀芬 李允同
简要过程:4.西部的开发(1)西部开发的意义(2)西部的优势条件(3)西部开发面临的问题(4)西部开发的主要措施。记录人:李允同
2014年1月13日下午1、2节
第二篇: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一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一
中心议题:商讨本学期高二地理授课计划
参加对象:高瑞林 王晓媛
简要过程:初步商定:在第一次月考之前完成“世界地理总论”的教学和“城乡规划”的教学 在第一次月考以后全面系统的教授“世界地理”。在平时的练习中的难度系数逐步与高考接轨。
反思小结:城乡规划略教学,世界地理尽可能详细教学,在这次教学中尽量使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知识,高三复习时候略复习
记录人:王晓媛
2010年3月2日下午1、2节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二
中心议题:第一次月考范围、难度系数的确定
参加对象:高瑞林 王晓媛
简要过程:确定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范围为:城乡规划整册,区域地理中的地球地图、世界陆地海洋、气候、世界居民和国家。
反思小结:统一各个班级的教学进度,适当降低考试难度,给学生以学习地理的信心。
记录人:高瑞林
2010年3月9日下午1、2节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三
中心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参加对象:高瑞林 王晓媛
简要过程:现在高二学生由于教材体系的限制,初中地理基础非常薄弱,读图识图能力比较弱。三位老师经过商定,初步决定《高考文科地理读图填图训练》作为学生日常读图练习。反思小结:该图册要素简洁、重点突出,比较有利于高二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世界地理的熟悉。事后发觉效果比较明显。
第三篇: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
中心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参加对象:李祖汉蔡光平
简要过程:
现在高二学生由于教材体系的限制,初中地理基础非常薄弱,读图识图能力比较弱。三位老师经过商定,初步决定《高考文科地理读图填图训练》作为学生日常读图练习。
反思小结:
该图册要素简洁、重点突出,比较有利于高二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世界地理的熟悉。事后发觉效果比较明显。
第四篇:高二政治备课组活动记录
高二政治备课组活动记录
时间:3月22日 下午三四节
地点:高二段办公室四
成员:朱海亮、沈兴漾、徐茜茜
讨论内容:
一、关于温州市2010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的讨论
课题名称:《生活与哲学》教学难点突破法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人教版的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教材,在旧版本《哲学常识》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体系进行了重新编排,突出了哲学生活化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理论化倾向。但基于哲学观点的思辨性和抽象性特征,这本教材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第一,新教材较之旧版本增添了许多更为抽象的基本观点:如“意识活动的特征”、“真理的客观性”、“系统优化的方法”、“辩证否定观”、“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等。如何突破这些新的难点,教学参考书并没有提供现成的方法和答案,其他教辅资料也少有涉及,一线教师正在实践中摸索。
第二,新教材对哲学常识的基本内容做了简化处理,比如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在旧版本中分为三节共7个框题,而新教材缩减为两个框题,而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并没有减少,这种处理一方面增添了学生自学的难度,另一方面因有限的教学课时增加了的教师的教学压力。查看新旧版本的字数发现,旧版本上下两册有近26万字,内容详细,资料丰富,较适宜学生自学阅读,而新教材总字数才16万字左右。
第三,哲学不同于其他所有的学科,它是高中学生自读书学习以来第一次接触,哲学的思辨性和抽象性让不少学生难以适应。如:“物质概念”、“规律”、“矛盾”、“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等概念极其晦涩难懂,虽然教材的第一单元就告诉学生“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但哲学始终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抽象的哲学理论总需要丰富的实践过程来支撑的,而学生正缺少的是这种实践的经历。
综上所述,一方面是学生自学有难度,另一方面如果老师讲解方法不对,就难以收到预想的效果。为此,有必要专门探讨采用怎样的方法和思路突破哲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基于以上思考,笔者组织了本校高二备课组的三位老师,专门研究探讨哲学难点的突破方法。
二、课题研究思路
(一)研究目标
1、搜集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各种经过实践检验的难点突破方法,如“比较分析法”、“ 层层分解法”、“形象直观法”等,再对这些方法进行整理和对比,并针对具体的教学难点采用具体的突破方法。
2、在比较和实践已有思想政治课难点突破方法的基础上,经过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反思,创新新的教学难点突破方法。
3、运用有效的教学难点突破方法进行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生活与哲学》教学难点问题教学设计系列,为以后的教学实践和其他政治老师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4、以《生活与哲学》教学难点突破法研究为突破口和基础,将继续开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等教材难点的突破法研究,最终形成一套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内容的系列丛书,为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教学辅助。
5、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以课题研究报告和相关教学设计的方式呈现。
(二)研究内容
在本课题研究小组初步实践和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了以下教学内容为《生活与哲学》教学难点: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涉及的教学难点有:哲学的概念、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涉及的教学难点有:物质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含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活动的基本特征、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的特征、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和有条件性。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涉及的教学难点有: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的实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涉及的教学难点有: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人的价值、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针对以上教学难点,首先由课题组成员开展讨论、明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理论疑点;其次是查询资料进行剖析分解,运用恰当的方法各个击破;再次是课堂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及时调整教学顺序和改变原先不适应的教学方法;最后是总结反思并做好相应的整理和记录。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实践研究法,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疑问开展实践研究,从而找到突破各个难点的教学方法。与实践研究法同时相结合,采用资料查阅法、问卷调查法、难点测验法以及个案研究法。资料查阅法的应用主要是搜集已有的难点突破法;问卷调查法主要是统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困惑的难点在何处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法和学习思路;难点测验法主要是通过单元测验的形式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做到对症下药;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针对个别文科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所采取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三、研究实施
(一)研究步骤1、2009年11月—2010年1月。提出课题,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实施的步骤和具体人员分工。
2、2010年2月—2010年6月。搜集和整理课题研究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具体途径有查阅有关图书资料或订购相关书籍理论著作,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请教其他一线教师所采用的难点突破方法。在整理资料归纳难点突破方法的同时,对具体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在实践
中检验各种方法,并在实践中发展各种难点突破法。该阶段是本课题研究的实质性阶段。
3、2010年7月—8月。课题总结和反思,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整理具体教学难点的教学设计,整理成册。
(三)人员分工
1、本课题由朱海亮老师担任组长。负责本课题研究的策划、组织和预测等工作。
2、沈兴漾老师担任课题执笔工作。尤其是课题的结题报告的撰写。
3、徐茜茜老师负责相关资料的整理和每次小组讨论活动的记录工作。
4、三位老师共同承担教学难点突破的教学设计工作以及教学实践工作。
四、研究条件分析
1、温州中学教研处组织的每两周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动为本课题研究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研究平台,提供了充裕的研究时间。
2、本课题组三位老师均是教学一线教师。组长朱海亮老师有多个课题的研究经历和经验积累,组织和研究的课题曾获得过一等奖、二等奖等优秀成果奖。沈兴漾老师和徐茜茜老师均为研究生毕业,对理论难点开展深度研究是他们的优势,并擅长讨论、反思和写作。
3、课题组成员任课班级多,课时量满,有助于开展反复实践研究,并及时地总结和反思。尤其是文科班和理科班两个一前一后的进度,更是适合把探索和反思总结巧妙地结合起来。
4、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推广与实践中,亟需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尤其是需要能为具体教学实践工作提供直接参考价值的教学设
计、教学辅助资料和相应的难点突破法,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时效性和紧迫性
第五篇:高三地理备课组活动记录4.19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地理教研活动实录
备课组:高三地理
备课组长: 胡静清
活动时间: 4月 19日
活动地点:前一楼114办公室
活动考勤: 刘生发胡静清
主持人:胡静清
活动主题: 讨论后阶段复习计划的详细安排及习题选择问题
活动记录: 1.详细的进度安排(列表)习题选用(确定试卷及具体的题目)
2.现阶段对学生要求的共识(整理成文)
活动素材:(使用超链接)
◆调整心态积极应考
地理学科被看作是文科综合中的瓶颈,那么地理瓶颈到底出现在哪?又是怎样产生的呢?高考“文综”地理试题,一共有11道选择题,两道学科内综合题,1道选修综合题,分值为100分。从试题要求看,11道选择题当中高难度题(对教材的深化和灵活运用)一般为2道,中等难度题(指对教材的融会和变通)为2至4道,其余的为容易题(指对教材的熟练掌握);学科内综合题一般设置了2至4问,分值46分;选修部分综合题其分值为10分,1至2个设问,一般为中低等难度。难度较大的题其分值约8分+18分=26分,如果考虑学生高考时的心理因素、天气因素和其它偶发因素的影响,那么应该在36分左右。其实瓶颈就是这30多分的难题。
分析近几年高考,这30多分的题目,从内容上看以自然地理为主;从形式上看多是图表题;从考核的目标和要求看,涵盖了文综考试能力要求的核心内容,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即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迁移、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因此,在临考的日子里,切忌紧张、焦虑、浮躁和缺乏自信,应该调整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既不必追悔过去的错失,也不必预测考试的结果。根据高考试题的特点,认清自我,挖掘潜力,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尽量将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收入囊中,对高难度题尽力而为,有所突破。
◆归纳整理查漏补缺
高考将至,在最后阶段,不易对所学知识再一次全面重复,而要对照考纲,通过回顾对知识再归纳再整理,构建中学地理的知识网络,使地理知识在头脑中有序存储,同时找出薄弱环节,查漏补缺。要充分利用在复习过程中做过的练习和考过的卷子,他能反映出你在哪些概念的理解上存在问题,哪些规律还没掌握,哪些原理还不会应用。
在复习时还须注意以下问题:
①自然地理部分(地球运动、天气与气候、陆地与海洋是核心要素)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要学会地理的思维方法,掌握地理原理、规律,并运用这些原理和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建议自然地理复习重在--自然地理原理规律的理解、地理要素分布规律图的落实、自然地理成因分析要点背记与或用);
②人文地理部分(区位选择是核心原理,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核心要素)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应结合实际进行评价和反思,要注意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重在答题要点的背记、人文地理观点要落实教材,切忌参杂自己的思想,切忌钻牛角尖);
③区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运用,要学会运用系统地理(自然与人文)的原理进行分析,提高综合思维能力(重在地理定位和区域地理特征);
④图表材料的判读,要学会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最后结合问题组织答案。
复习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区域地理为基础,以区域地图为依托,以地理原理为工具,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综合自然与人文因素,抓住“环境特征”的关键,进行区域的开发与整治(经济与环境)。
◆适当训练总结提高
面对试题,先不忙于下手。首先要思考,试题涉及到哪一章、哪一节的知识(概念、规律、原理),试题向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之后要思考的是我能找到自己
所学知识与试题提供的信息之间的关系吗?换句话说,就是我能找到解题的思路吗?然后是进行解答,最后是如何使用地理术语来表述答案。如果出错,我们就要认真分析其错误的原因,是概念模糊?是自己读图的技能与能力欠缺?还是提取有用信息不足?然后查漏补缺,消灭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