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运用多媒体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人类进入新世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已经在我国各地蓬勃开展。它以一种全新的概念,促进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并逐渐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如果对于这些问题不加以重视,将会阻碍多媒体教学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根据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电脑的体会,我想谈几个值得大家注意的问题。
一、多媒体概念的模糊
现在有许多教师在课堂中运用了多媒体手段,便认为教学设备现代化了,就实现多媒体教学。其实,这是很不全面的认识。谈到多媒体教学,首先应该知道何谓多媒体。“多媒体”即文字、图象、声音、视频信息等多种媒体的组合。如教师的板书属于文字媒体、教师的语言属于声音媒体、幻灯片属于图象媒体、录相片为视频媒体等等。多媒体电脑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将多种媒体进行整合,所有的媒体均能在电脑中得以充分的体现。从这一点来看,电视媒体与它最为接近。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就不必象以前那样,上一堂电教课要在录像机、VCD、幻灯机、录音机等设备上进行频繁的切换,从这一点上按,多媒体手段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媒体使用过于单一
在多媒体的实际教学当中,教师们往往仅仅运用了多媒体电脑的一小部分功能。目前最常见的是将文字和一些相关的静态图片输入电脑,然后由教师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控制这些媒体的播放顺序。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一种高级的幻灯片,它只能够加大课堂中的信息量,并不能真正发挥出多媒体电脑在教学中的价值,个人认为这是不值得提倡的。在教学效果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采用比较经济实用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生字时,利用现有的生字卡片加以指导即可,就不必去浪费精力借助电脑来反映。
三、板书的必要性
既然多媒体电脑有幻灯片的功能,是不是能够用电脑完全代替教师的版书呢?这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教师的板书素有“微型教案”之称。每节课,随着教学内容的完成,教师的板书一步步出现,直至最终完全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让学生对整节课有一个完整的印象。虽然电脑能够实现板书,但由于电脑所显示的信息随着下一个信息的出现而消失,加上课件的容量大,学生往往来不及形成完整的印象。一堂课下来,虽然看到了许多内容却没有什么印象。所以,我认为板书还是有其继续存在的必要性。
四、课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目前,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开展得轰轰烈烈。校长和教师们都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是大势所趋。许多学校纷纷购置多媒体设备,建立了相应的多媒体教室。但多媒体课件却相对缺乏。市面上出售的软件,大多是供学生自学,供教师运用于整个一堂课的课件很少,精品就更少了。自学软件与教师上课的软件又不一样。由于看不到样品,许多教师对于课件的运用与制作不知从何入手,容易产生“高级幻灯+简单动感”的课件。此种课件从某种意义上讲,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反而会让不太清楚多媒体课件的人产生误解。
现在许多课件在演示、介绍时往往受到好评,但使用者却很少。这是因为教师认为与自己的教学方式无法配套,内容编排也不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
另一种情况是许多自制课件为了简化教师的操作,将信息的切换定义为按一下鼠标或键盘,将课件做成直线型。这样既没有了交互性,更使其他教师不能直接使用这些课件。另外此类课件也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思维,影响了教师的课堂发挥。
我国目前电脑的人均占有量还很低,一所学校最多只有两个多媒体教室,让学生自主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学习的环境还不具备,当前学校也只能制作一些教师公开课用的课件,对于平时教学的需求还很难以满足。
五、课件的制作的培训
课件的制作离不开课件脚本。课件脚本是一个课件的精髓所在。一个好的课件脚本就象一个好的剧本,直接关系到整个课件的价值。如果脚本质量不高,再好表演也会黯然失色。而目前许多教师对于怎样写好脚本仍然捉摸不透。现在课件制作中往往是授课的不会制作,制作的不会授课。在这种情况下两者只能相互协作,但效果就打了折扣。因为在双方思想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障碍,这些障碍直接影响着课件的制作时间与质量。
教师对课件脚本不太清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不了解多媒体课件有何种功能,有何种限制。许多教师把课件制作当成制作一部电视片,即所有的都为动态,如同动画片。综上所述,目前急需对教师进行多媒体电脑相关知识的培训,让他们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制作者与授课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授课教师能够独立制作,将自己最好的构想完美地表现出来。
由于制作多媒体课件涉及到的相关软件较多,让所有授课教师都进行全面的培训是不太现实的。我们可以从授课教师的队伍中挑选一些具有一定电脑基础的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胜任一些简单的课件制作。而这些先培训的教师又能够带动另外一些教师学习。专职的课件制作人员可以辅助教师制作一些制作难度较大的内容,获得更多的时间钻研新的制作技术,做出精品课件。这样便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当然,多媒体电脑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望而却步。任何事物都有从陌生到熟悉,从被动接受到自主行动的过程。多媒体教学是大势所趋,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灵活地驾驭它,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教育投人的增加,多媒体教学正逐渐走进课堂。可是,如果运用不当,不但不能达到顶期效果,甚至带来相反的效果,违背了多媒体使用的初衷。
多媒体毕竟是教学的辅助性手段,它既不能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也不能藉此轻视课堂教师语言、态势、板书和教具。我们为了教学才使用它,而不是为了使用它而教学。就目前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来看,一些本来可以几句话说清楚的问题,也要用多媒体对大量复杂文字、图表进行展示,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恰当的。如果直接用语言、文字、图形等形式就能表现清楚的内容,就不需要也没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搜集影像资料、制作动画来教学,否则,就会事倍功半,被多媒体所累。有位数学老师从教几十年,练得一手绝活,他画圆不用圆规,信手一划,—个标准的 圆就出来了。这一手,折服了多少学生!假如非让他用多媒体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吗?教学的魅力往往就在教师的独到之处,假如不问青红皂白全都用多媒体代替,这就是买椟还珠的做法。
运用多媒体时间不宜过长,应真正从实际需要出发。
多媒体教学的确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人认为,使用多媒体越多越好,效率越高。有些教师往往把课堂教学变成课件演示,幻灯片一张接一张,屏幕上的内容变换频繁,走马灯似的.学生们应接不暇,对知识的感觉模模糊糊,有的甚至思维凌乱,心生厌烦。因此,使用多媒体应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使用。不宜过多过滥,更不宜长时间甚至整节课使用。运用多媒体要讲求实际效果,不要华而不实玩花样。
制作多媒体课件,要看教学是否真正需要,而不能一厢情愿加入信息量。有了文字就非要图表,有了图表就非要图像,有了图像就非加入音频和视频不可,结果教学课堂上热热闹闹,实际效来却反而不好。实践证明,附加信息和无关信息过多,虽然加深了对学生的感知的刺激,但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产生了教学的负效应。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因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而被削弱。
虽然教学课件已经事先做好,但不是说在课堂上教师只要在教师用机的位置上单纯地演示课件就可以了,这样可能会出现学生看了很多,听了很多,却不知道要学什么,而产生教学的负效果。其实,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用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突破重点难点,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不易解决的问题的。教师应该凭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动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感染,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到新的教学当中去。另外,事先做好的课件受制作思路的限制,用于课堂灵活性可能较差,有时会限制教师的临场发挥,教师课堂把握的艺术性就难于表现出来。教师绝不要因受课件的牵制而不敢改变原来的思路。有时也可事先准备一些幻灯片和实物,利用投影仪来解决这个矛盾。
解决好课件的播放速度与学生记笔记的关系问题。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板书的同时学生也就让学生完成了记笔记的过程;但在多媒体教学方式下,由于教师不需要板书.就可能出现学生记了笔记忘了听课,听了课又忘记了做笔记。教师最好能事先把课件以讲义的形式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专心听课而不用再想着记笔记的事情了。或教师尽量调节好演示课件的速度,留下学生思考与记录的时间。绝不要一味赶时间。
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带动了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传统教学也有着多煤体教学无法替代的优越性。例如,重点知识、公理、定理等,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写在黑板上,贯穿整堂课的始末,可以在学生眼前不停地出现,从而加深了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里的印象。如果用屏幕替代黑板,屏幕内容常常变换,学生感知反而模糊。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使用,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要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学生通过教师的课件演示,当然可以学到知识,但有时也容易与实际脱离。如果能让学生亲自参与课件的操作或参与课件的制作,那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知肯定会更加深刻。而且这样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使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近几年,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教学的推进,多媒体辅助教学出现了多用、滥用、乱用的现象。我们要尽量克服电脑网络热给教学带来的干扰。虽然,一个新事物的推行少不了过激行为,但经过教训与经验的积累,人们往往会变得审慎和理智。我们既不应该因多媒体使用过程中的偏差就否定它的作用,也不应该因为它是新鲜的东西就赶潮流式地一窝蜂上。如何搞好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衔接与融合,相互取长补短,当成为眼下紧迫的课题。
第三篇: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笔者在此指出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误区,并非反对使用多媒体,更不是泼冷水,也许在处于摸索阶段的多媒体教学出现一些误区,纯属正常现象。但若能在探索中少一些曲折,使之健康地发展,那么,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将会出现一个更加生动活泼的崭新局面。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误区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进课堂已成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共识,不断研究、探索、运用、整合多种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毋庸置疑,多媒体的运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传统的认知模式,拓展了学生搜集、处理、内化信息的空间,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等等。然而,笔者认为,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有不少误区待矫正。
误区之一:盲目追求视听效果多媒体教学以全新的视听方式进入课堂,给学生以全新的感官刺激。恰如其分的在课堂中播放经典名曲、电影电视中的精彩片断,对于创设情景、感染学生情绪、启迪学生思维确实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奇特效果。比如在《斑羚飞渡》中播放《泰坦尼克号》中主人公遇难的混乱场面,学生能迅速的进人意境.在《乡愁》(余光中)中播放《二泉映月》也能使学生对作者的离愁别绪感同身受。然而,部分教师并非是根据授课内容来选择多媒体,而是一味地求新求奇,造成多媒体与教学环节脱节。
比如一位教师在讲《紫藤萝瀑布》时两度播放歌曲《真心英雄》。俨然上成了音乐课!此歌曲与课本主题“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又有何内在联系呢?还有一位教师在讲《济南的冬天》时为了给学生以直观感受,颇费心机,从网上下载了白雪皑皑的雪景,制成课,,试问:这怎么与文中“薄雪覆盖下的山”相符合呢?更何谈济南“温晴”的气候特点了。
误区之二:教师受多媒体的束缚过多多媒体终归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应为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应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来选择。然而我们不少教师制作课件时已经圈定了教学流程,牵着学生的鼻子向预设的“轨道’上引,受制于物,画虎类犬,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应有的效果,影响教学。更有甚者,单纯追求标新立异,花里胡哨,陷入“为用多媒体而用”的尴尬境地。比如,一位教师在讲《听潮》一课时,先播放大海潮涨潮落,汹涌澎湃的画面,然后播放音乐《大海呀,大海》,提示学生随着乐曲展开联想,最后使用投影仪展示板书,电教手段可谓丰富,学生热情也极高,课堂气氛也热闹,然而透过热闹的场面,我们深感这位教师备课时未能突出重点。因为《听潮》这篇课文主要特点是“用文字塑造声音的形象”,是难得的朗读材料,学好这篇课文,关键在朗读,要在反复吟读的基础上领略大海的美。
又如一位教师在上《春》一文时,多媒体朗读声音突然中断,画面消失.这位教师却停下来操作多媒体,既耽误了时间,又影响了学生的兴致。倘若此时,这位教师接着范读课文或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范读,也不失为一种“教学机智”。
误区之三:教师的主导作用过于“淡化”多媒体进人课堂,对教师“满堂灌”式的教学是一种“解放”,然而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位“操作多媒体的人”,更主要的是教师应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帮助学生讨论、探究,引导学生思考、联想、感悟,通过师生的“合作”来完成教学目标,如果教师撒手不管,学生的学习行为势必“信马由缰”,教学效果也得不到保证。
在学校举办的多媒体展示课中,笔者认为以下问题值得注意:一是黑板上没有了板书。板书被教师及早地设计到了课件上,省略了板书的形成过程。这不利于学生比较清晰地、完整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二是缺少必要的方法指导.教师只是按照课件时而让学生讨论、时而让学生思考、时而让学生感悟、时而让学生联想、时而让学生欣赏、时而让学生说话,看起来是在培养语文能力,实际上学生的学习行为显得匆忙而被动,倘若教师加以有机有序的点拨、诱导、启发,效果会大不一样。三是大量的课件范读,削弱了教师及学生朗读的示范性,也减少了学生自读的机会,使学生对文本关注不够。
误区之四: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比例过重笔者曾作过一个统计,在使用多媒体的课堂中,一节课中教师运用各种多媒体形式的时间均不少于20分钟,时而放录音,时而开计算机,时而放VCD,时而用实物展台,可谓“轮流上阵,五花八门”。僵化、频繁地使用多媒体的有害性在于:一是过多地把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操作多媒体上。根据中学生“敏感好奇”的心理特点及教学实践可知,当教师提出问题或按照目标让他们思考时,他们的注意力却在关注教师操作多媒体上,影响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二是减少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多媒体的运用,时而让学生看、时而让学生听,学生目不暇接,无形中缩小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三是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课件上的画面及图景若过多过滥,或质量低劣,极易给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想像能力。四是造成电教资源的浪费。有的教师不是从教学具体需要出发,而是赶时髦,讲形式,没有让电教多媒体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如有的教师在让学生齐读课文时,让大屏幕展示出一个又一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画面。
第四篇:运用“八步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运用“八步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张金生
“八步教学法”是我校在深入研究名校名师经验基础上,依据现代教育理论,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适用于初中所有文字学科的课堂教学,理论上科学,操作上可行,经过实践检验,效果上显著。是一套比较成熟的,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和新课程观的先进教学方法。经过网上检索,目前还没有发现国内与此相同的方法,具有独创性。
按照新授课的一般顺序,“八步教学法”的八个步骤依次是:检查预习、导入新课、揭示目标、呈解提纲、自学自练、答疑解惑、归纳小结、布置预习
运用八步教学法时要注意的问题:
1)把好预习检查关。有效的预习是许多名师名校成功的诀窍,保证预习的质量是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此对预习情况的检查必须到位,可以课前教师、科代表或小组长抽查,课上检查时以组长检查、组内互查为主,检查时教师必须巡视,掌握情况,不走过场。必要时进行小测验,测验的内容要少,应该是一般学生只要真正预习就可以掌握的基础知识。这一步的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
2)重视新课导入环节。好的引入是成功的开始,教师要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创设情境,提出疑问,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为揭示目标做好铺垫,不得忽视这一步的作用,在备课时就必须考虑好什么样的语言,怎样的事例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一步的时间掌握在2分钟左右。
3)准确揭示目标。揭示目标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但不应该是流于形式,一带而过的投影或费时费力的板书,都不如教师的语言强调更重要,要力求做到省时省力,学生印象深刻,无论板书的还是投影的目标,都不能一念了之,应该强调重点目标,一般情况下,可以结合新课导入环节,在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时口述目标,必要时板书关键字。这一步的时间掌握在1分钟左右.4)提纲的呈现要科学。自学提纲是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的,学生自学的路标,是自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好的提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自学热情,保证自学质量,提纲的内容应该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使学生很明确的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比如结论或答案写书上还是做本上?是独立完成还是讨论完成?应该在多长时间完成?都应该让学生清楚。提纲的文字量应该适当,尽量做到既简单明了,又能让学生顺畅的按照提纲完成自学任务,过繁过简都会影响自学的效果。提纲的设置应该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既突出重点,又能够突破难点。在学生自学之前,教师要对提纲进行说明,明确具体要求。提纲设计时最值得注意的是预习部分已经解决的问题,不要在接下来的自学当中过于重复,要着重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所以教师在解说提纲,提出自学要求时,要根据预习检查的情况进行取舍,灵活处理,不能过于死板,提纲要体现分层推进。这一步的时间一般掌握在3分钟左右.5)组织高效率的自学自练。这是课堂结构的主要部分。这里的自学指的是非教师讲解下的学习,既包括学生独立自学,也包括学生间的交流讨论。这是新模式下课堂的最主要部分。学生自学时,教师的主要任务一是督促所有的学生都学习,特别要鼓励后进学生参与学习,二是通过巡视检查自学情况,发现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个别问题,小组内讨论时解决,共性的问题留待统一解决,这里要注意规定好,哪些是自己独立自学的内容,哪些是合作解决的问题。
新课的特点之一是课上的足量练习,当堂反馈,课上基本解决与本课相关的所有练习题和习题,很少再布置课外的作业,训练时间要有保证,基础知识的自学时间不能过长,必须留出足量的课堂训练的时间,有些学科的题目可以穿插在提纲中,边学边练,通过做题印证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把训练放在基础知识之后,集中训练。何种方式应依情而定,一般的,出现先边学边练,然后集中解决习题的情况比较多。
练习量既要足,又要让大多数人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题目应该分出必做的基础题和选作的提高题,不同的学生作出不同的要求,以利于分层推进。
这一阶段,教师的任务是巡视,一要通过巡视督促、鼓励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不漏掉一个学生,二是通过巡视调控自学进度,三是通过巡视发现存在的问题。这里还要特别注意的几点,巡视时教师不要停留在某组给学生讲题,不懂不会的问题,一律留给小组解决,难度大的可以适当提示,但绝不要讲解,这是特别要注意的,教师要掌握那些小组集体讨论,教师提示之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一步的时间一般掌握在15分钟左右。
6)做好答疑解惑和知识归纳。这个阶段有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小组内交流互查,存在的问题主要以兵教兵的办法来解决,通过兵教兵,绝大多数问题都能解决。此时教师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巡视,通过巡视掌握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并适当给与提示。二是对小组集体讨论,教师提示之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应该是难度较大的选做提纲或题目,而且多个小组都可能会存在同样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就需要讲解了。
讲解时要注意,一是不讲学生自学已经解决的问题,只讲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二是这里的讲,也不是单一的教师讲,能够让学生讲的尽量让学生讲。需要强调的是,学生也不要讲那些已经通过自学已经弄懂的问题。三是对优秀生进行必要的拓展性训练。这一步的时间一般掌握在10分钟左右。
7)对本节知识的归纳,能让学生完成的,也尽量让学生来完成,教师可以设计板书知识框架(知识树)让学生填,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知识框架,教师引导学生补充。这一步的时间一般掌握在5分钟左右
8)合理布置预习任务。这是对以往的作业布置的革命。本节课的练习和习题基本上在上节课的预习和本节课的训练中完成了,没完成的可以让一部分优等生学生选做,也可以暂时不做。课上答疑归纳之后,剩余时间应该组织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没有时间的话,也要布置必要的预习作业,预习作业的量不要太大,难度要低,注重基础,要布置一般学生只要认真自学就能完成的预习任务,要便于下节课的检查,可以分出层,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要求。这一步的时间一般掌握在4分钟左右。
八步教学法重视预习,突出学生的活动,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性循环,特别有助于落实“面向全体,分层推进”的方针,实现教好每一个学生的目标。
第五篇:运用讲授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讲授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适用性: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是关键。启发性:教师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趣味性: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讲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他们集中注意,积极思考。整合性:与其他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时要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