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动态能力理论视域下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的再认识
动态能力理论视域下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的再认识
长春工业大学
孙
伟 乔江艳
摘要:动态能力理论对高校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针对性。高校可以借鉴动态能力理论,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与引领功能的动态能力建设,使高校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通过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和要素重现,提高自身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高校维持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动态能力 文化传承创新
Reconsidering Innovative Cultural inheritance Construction in Higher Institutions under the Dynamic Competence Theory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UN wei QIAO jiang-yan
Abstract:The Dynamic Competence Theory is a theory quite applicable in promoting the innovative cultural inheritance building in higher education.With this theory as reference, higher institutions can enhance their innovative and guiding competence in cultural inheritance construction, so that they can constantly adapt to the ever changing outer environment.And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inner and outer resources and the re-emergence of major elements, higher institutions can also raise the academic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level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capacity of social service, thus helping higher institutions enjoy an advantage in competi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 words: Dynamic competence;Innovative Cultural Inheritance
一、动态能力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动态能力的内涵
动态能力理论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依据市场变化的特点而产生的。市场环境日新月异,不论是技术环境、竞争环境,还是消费需求偏好的多元化都处在快速变化之中。在这种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或企业的成长都面临着冲击或破坏,能力理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身发展障碍,不能解释在动态市场中企业怎样获取竞争优势以及为某些企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原因。在此背景下,蒂斯(peece)等学者首先提出动态能力的概念,但对内涵的解释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归纳起来有五种:一是动态能力是建立和再配置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能力;二是动态能力是通过组织学习获得的一个相对稳定的集体行为模式,用以产生和调整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以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三是动态能力是可以确认的明确流程或者常规惯例问题;四是动态能力是一种产生多样化业务的知识特性;五是动态能力是指企业保持或者改变其作为竞争优势基础的能力。12
综合上述定义,本文提出高校动态能力是通过利用教育资源的吸收、整合以及学习、知识管理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战略能力,并进行整合和改进现有能力从而提高效率的能力,使高校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中,获得持续竞争和发展优势。
(二)动态能力的特征
虽然学者们对动态能力内涵的认识存在差异,但他们对动态能力的特征认识基本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
1.价值性。动态能力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组织运营能力也就是职能能力。以核心能力的动态演化,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里的价值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根 12 冯俊文等著,习惯领域与能力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
李兴旺,王迎军,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综述与前瞻[J],当代经济,2004(10)。
本性好处,而且必须能够为组织获利。
2.开放性。动态能力强调建立从外部吸纳新知识的特殊能力,也强调组织将自身的能力与外部可利用的能力结合在一起的能力。于是,能力的范围便扩展到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上来,可以运用网络组织、虚拟组织和无边界组织等多种形式,形成一个开放、灵活双向的学习模式。
3.动态性。动态能力通过对职能能力的改变,而实现优势持续或持续成长。职能能力是组织谋生的本能,组织必须有职能能力,使其不断完成任务来求得生存。但是,当环境发生剧变时,组织职能能力的价值可能退化并还有可能阻碍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行动。此时,组织要有审时度势的动态能力,来更新现有职能能力或发展新职能能力以适应新环境。总之,动态能力是创造、扩展并重构现有的资源以生成新的价值来源的驱动因素。
4.时间性。在动态环境下组织要密切关注环境的动态变化,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动向做出评价,并迅速构建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所需要的资源结构和能力结构。在动态变化的超竞争环境中,积极对自身能力进行培养、开发、运用、维护和扬弃,从而构成动态非均衡的发展过程,这样才能处于有利地位,只要组织保持一贯的快速行动,其竞争优势就可能会一直维持下去。
二、动态能力理论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的适应性
(一)动态能力的理论适用于高校在“超竞争”社会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 在动荡的环境中,竞争优势的来源,一方面正以逐渐加快的速度被积累和创造出来,另一方面也被耗用和侵蚀掉。艾琳(R.D.Alene)称这种现象为超竞争。在超竞争环境中,竞争内容变化日益加快,竞争优势的可保持性逐渐降低,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成功。基于以上思想,在秉承了熊彼特“创造性毁灭”思想的基础上,蒂斯等人提出动态能力理论。
当今高校也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教育组织和文化组织。在国际方面,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深入,国外高校和教育机构依据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体制进入我国高等教育市场,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优惠政策,获得最优秀的生源,以此对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作为资源的教育本身是稀缺的,如学校数量是有限的,使一些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青年被拒之高校门外等;二是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相对不足,且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想想严重,导致教育供给无论从质上还是量上都不能满足日益旺盛的教育需求,影响着择校、收费等一系列教育政策和教育行为。
这些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压力都加剧了我国高校之间的竞争,要想获得生存发展的能力,就必须不断创新,保持自身持续不断的竞争优势。这正是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二)动态能力理论适切于高校在文化转型中价值整合与重建
中国经济转型的时候,文化问题总是被推上前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化问题的核心是文化价值观念的重建和整合问题。高等教育与文化之间有着深层次的本质联系,文化转变问题必然在高等教育领域有着深刻的反映,高等教育也必然担负着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重要历史使命。
从高等教育内部来看,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之上的专门职业教育,其根本的特点是传授与研究相对高深的专门知识与学问,培养创新型、应用型
和复合型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系统是围绕文化传承创新与引领的功能而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要通过知识这一纽带相联结,形成教育内部各要素特殊的联系方式,并且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教育者通过对文化知识传承、传播、加工制作,如:“一是选择文化,批判文化;二是传承文化,传播文化;三是适应文化,创新文化。”另一方面,受教育者通过对文化知识的认同与接受,而发展成文化人,才能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感动人、熏陶人、激励人、凝聚人,最终成为文化的创造者。但是,联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文化知识”,并不是永恒不变的,也并不是局限于教育内部,而是处于与外部沟通的不断的运动状态。表现为外部的文化不断地进人教育系统内部,而教育内部创造的文化又不断地输出于外部,从而教育创造直接的文化成果和发展了的人。人是文化转型的决定力量。3
高等教育和文化传承创新有着紧密的关系,高等教育肩负着价值重建与整合,一方面是文化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状态,它可以在外部力量推动下形成;另一方面是不同文化相互适应、协调等形成有机整体。这里的价值重建与整合正是符合动态能力理论,是组织整合和重构内外部资源、技能和职能性竞争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的能力,它反映了组织在选择的路径或战略以及既定的市场形势下获取新的竞争优势的一种综合能力,它能使组织在面对一个变化的环境时,迅速整合,建立和重构组织内外能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三、高校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动态能力”建设
张应强著,文化转型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高效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动态能力”建设,就是要使高校的三大职能随着知识和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不断更新,形成创新性能力,促进要素之间关系的明晰和重组、整合和重构内外部资源,与生存发展环境相匹配,保持高校自身持续成长。
(一)要处理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之间的关系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创新与引领的中心,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职能都是为完成文化传承创新这个中心任务服务的。它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可见高校的三大职能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教学水平是高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体现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高校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突出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高校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为科研的主力军,推动了科研进步,而科研成果又为教学提供新的科技文化知识,正如伯顿·克拉克认为:“科研本身是一个效率很高和非常有力的教学形式。”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高校人才资本的流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不仅体现大学学术人员,而且也体现大学培养的毕业生为载体的人力资本的流动,这也是社会服务的重要方面。这种人力资本流动能提升大学竞争优势,又能促进企业发展。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者之间构成了互为双向流动关系,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教学和科研是基础,社会服务是目的。在以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应按照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本质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处理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实现对文化知识的传承创新引领过程中,进行协调整合、学习和重构,这是动态能力的本质精神要求。
(二)要处理好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关系
学术性是高校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内在规定性,是对高深知识的一种追求。职业性则与学术性相对,其价值取向着重在于为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培养学生从事有关专业实际工作的技能,即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
从大学的历程发展来看,学术性一直是大学的基本属性。社会需要大学来分析、批判、创造传播高深知识和探索新的领域。进入工业化时代,催生了高校为社会服务的第三职能,职业性又占据了一席之位。克拉克·科尔提出:“高等教育的一个新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时代里,大学要以尽可能少的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高等学校通过为社会培养实用人才,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取得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高校才能有存在的价值。
在新形势下,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鲜明地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在理论上明确了高等教育的文化价值和使命,可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新发展。
因此,在动态的环境中,高校应该把学术性和职业性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性以及内部教育资源和能力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与重构,使二者科学、合理地匹配与发展,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科学发展、社会服务和育人的目的。
第二篇:1“文化强省”视域下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
“文化强省”视域下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
【摘要】在当下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过程当中,通过加快发展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实现“文化强国”是当下我们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范畴。湖北省作为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一个过渡地带,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它拥有多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而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中,体育项目的发展演变以及体育文化的传承也发展的更加多样化,如何结合当下市场经济下更好的推动“文化强省”工作,更好的弘扬和传承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成为当下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关键词】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
一、“文化强省”的必要性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当下国际社会的竞争当中,传统的民族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国际交流日益密切,软实力的文化输出和输入比重不断增长,而如何借助本土的特色文化,来保持其国家发展的鲜明特色,夯实综合国力,是在当下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控的方向。中国作为四大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近年来,国家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之上。体育作为文化传承的直观体现,形式多样,而且独具民族特色,受到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同,从而衍生出多种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拥有五十六个民族,在上千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各个民族在包容的大环境之下,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细分来看,各个省份的由于民族的不同,也形成了一些较为鲜明的特色。湖北省当中的武陵山区、巴山一代都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它们拥有十分鲜明的民族色彩,而且传统的体育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记忆,在实践的传承当中,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发展,实质上是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一种最直接的体现。商品的流通可以限制,但是文化的传播没有明确的直接限制,只要拥有明确的信仰,拥有文化的解读者,那么文化在长时间的发展之后一样可以遍地开花。从马克思哲学辩证的角度来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在经历了反复的实践之后发现,没有一个国家和时期或者民族可以丢掉传统的文化。
因此,在当下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过程当中,借助发挥文化特色,来使得其自身拥有更强的支撑力,打造良好的形象,保持原有的特色,将其弘扬发展,才是当下所谓的创新社会当中,最好的创新,也是湖北省在对外发展和宣传当中,最好的“名片”。而且从湖北省长远发展来看,物质的硬实力还需要借助文化的软实力将其更好的深化,通过提升内涵,从而确保其在发展当中,拥有坚强的精神后盾,拥有良好的舆论环境,强大的精神动力,才是文化价值发挥的重要方向。
二、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湖北省处于我国的第二阶梯之上,在第二阶梯省份当中,湖北省的民族数量较多,而且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在长阳、武陵一代。它们的地理位置相较而言比较特殊,因为我国的少数民族在地理上的分布大多数是以西南、西北为主,作为一个中部发展省份而言,在地理位置上极具代表性。湖北省是东部发达地区与西南落后地区、集约农业区与粗放林牧业区的过渡地带,处于承东启西、东靠西移的战略地位,经济地理位置非常具有代表性。
在湖北生的少数民族当中,长阳、武陵一代是多民族融合的聚居地,全边区46个县市有3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聚居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布依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800余万,占地区总人口的56.2%,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他们的地域具有一定的闭塞性,湖北省虽然处于中部省份,但是,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却因为褶皱山地,远离湘、鄂、川、黔四省中心城市,地域封闭,交通不便,经济文化极度落后。但是也正是因为地域封闭、交通不变,他们本土的民族文化更具特色,没有受到外界文化的冲击,保留和传承的是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文化。
传统体育文化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劳动文化,是少数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健身性、大众性、竞技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由于生活习性的共性,体育文化会得到发展,但又因为民族习惯、信仰的不同,从而使得湖北省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独具特色。这些特点决定了新时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当今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应顺应文化发展形势的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态度任其随波逐流。
三、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开发的瓶颈
(一)外部环境阻隔因素过多
湖北省内部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都属于喀斯特地貌,山势崎岖,而且土地贫瘠,地貌复杂多样,交通不便,虽然过于闭塞的地理环境使得独特的传统文化得以形成,但是在当下的发展过程当中,外部因素也会带来诸多的阻隔和不便利。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作为赖以生存的环境,长期闭塞,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从而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家的平均水平,在这样的环境因素影响之下,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文化也会因此发展缓慢,甚至长期处于一个停止发展的状态。所谓“物极必反”,从而导致过分的闭塞,影响到民族传统文化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二)民族体育文化形式单调缺乏相应的传承保护
通过对于湖北省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调查发现,体育文化的传承方式形式近年来在逐步减少,非物质形式的传播虽然是主流。但是由于在湖北省内的少数民族当中,许多民族都没有自己统一的文字,因此没有翔实的文献记录和保护,单凭依靠传统的民间故事、祖祖辈辈相传,也很难保证不出现以讹传讹的事情。从而使得民族体育传统文化在传播流传过程当中,因为没有缺乏相对科学的形式,而使得其传承下来的东西越来越少。这样,不仅仅是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损失,更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缺失。长此以往的恶性循环发展,必然会导致民族体育文化濒危。
(三)传统体育文化挖掘传承有待不足
经济的发展使得少数民族当中的青壮年也开始走出大山,对于传统的民风民俗虽然也有认识,但是在传承上,已经有明显的不足。而且对于湖北省传统体育文化挖掘研究整理的人员十分少,加上民风民俗领域针对性的确实,民族体育文化的记忆碎片较多,而且没有整理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民族特色文化体系,从而进一步的挖掘完善起来十分困难。
四、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开发
(一)取其精华,明确保护和发展方向 在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当中能够,取其精华,是确保其可以更好的传承发展的关键。发展文化具有传承性、包容性等特点,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反映了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进步和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在湖北省的传统体育文化当中,保护是基础,在保护的基础之上,通过同传统的文化相结合,来更加全面的认识,这样才可以保证其可以深入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蕴含的其它丰富的文化成分。同时,在进行传统的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不但要注重与本民族其它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还要吸收外来的和其它民族的先进体育文化成果,进一步丰富其内涵,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与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但是,要注重取其精华的核心,而且不能够照抄照搬,这样不仅会舍本逐末,长此以往,也会失去自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
(二)建立体系,深化挖掘和整理传统文化
对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当下最紧急的就是建立一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体系。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力度一方面,要丰富挖掘整理的方法,将参与观察、野外考察和现代科技手段等纳入到湖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中。通过多方面的整合、收集各类的相关信息,进行统一的收录和研究,来进行对于已知传统体育文化的收录和保护。改变过去研究零碎、不系统的状况,对部分原始文化风貌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实地调查,以最大程度地抢救搜集整理各少数民族频临消亡的传统体育文化。这样,才能够确保湖北省少数民族的文化能够更好的传承,而且从长远发展来看,也是民族文化不断完善的一种有效尝试。另一方面,要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纳入科学的规划之中,加强科研立项,从而确保投入研究和保护更加区域专业化、地域化、科学化。
(三)因地制宜,借助旅游传播和发展文化
湖北省内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是旅游的焦点和轴心。近年来,第三产业当中,旅游业能够快速有效的带动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各个省市已经将其纳入当地发展战略当中的重头戏。实质上,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虽然文化自身有其独特的发展方式,通过与旅游的联袂,不但可以增强人们对相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文化的发掘和传承,而且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保值增值甚至是创新,旅游业不仅借助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参与其中,使得旅游内涵更加深化,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也可以得到弘扬,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劲。与旅游联袂,一些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显示出了勃勃生机。旅游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最好载体,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特殊的功能。另外,借助旅游也可以改善当地的综合环境,两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对于促进湖北省的更好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支持政策与资金投入
在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当中,政府职能建设作用不容忽视。因此,需要借助政策的支持,来更加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确保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当中,拥有科学明确的外部环境,而且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从长远来看,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另外,明确相应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对于更好的促进其发展,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外部条件。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下促进其发展有更好的推动作用。加大对于资金的投入,不仅是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收集整理当中,进行相应的科研资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为更好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统一协调发展。这样,才可以确保资金投入的价值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也能够享受到国家政策红利,从而充分发挥它的智力支撑作用。
五、结语
对于当下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而言,它是中国传统文明中的璀璨一员。在湖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当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意义十分深远,增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开发,它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民族团结,而且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建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开发当中,加快步伐,优化方式,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创新,在不断优化的道路上真正实现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和传承。通过对于文化产业的有效实践,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广,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在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当中,体系更加科学化,经验办法也在不断的总结和改进,相信在湖北省未来的发展当中,进一步促进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更好的促进湖北省综合的发展也会充分发挥软实力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咏.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1(06)
[2] 郝国栋,石文.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贵州民族研究.2011(02)
[3] 范维.刘思阳.探析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4] 谢林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宏扬民族体育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01)
第三篇:生活教育理论视野下小学作文教学之再认识
生活教育理论视野下小学作文教学之再认识
俞 翔
一、人的教育,即是“人”的作文教学,而非“物”的作文教学
教育之可悲,莫过于目中无“人”。学生被异化为知识的容器和能力的测量仪。如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显现的鄙端尤甚。既有让学生背诵几篇“范文”,改头换面、对号入座的“废纸篓教学”(假如也算一种教学的话)这样的极端案例;也有假“模仿借鉴”之名,行“画虎不成反类犬”之实的“复写纸教学”(自然没有复印机的效果);还有一堆词语一摞空格,一棵青苗一个坑的“插秧机教学”,比如一个文章开头,就需要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个不落交待清楚,还美其名曰“开门见山”,似乎缺了一个所谓的“要素”,就会造成“山不是那个山”的“恶果”。不一而足,作文教学之恶,可见一斑。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里申明:我们这里主张生活即教育,就是要用教育的力量,来达民之情,遂民之欲,把天理和人欲打成一片,并且要和戴东原先生的哲学联合起来。
(戴东原即戴震,代表清朝中叶学术高峰的人物,也就是那个指证“理教杀人”的著名学者。宋朝的朱熹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被后世不断阐释和发挥,才变得那么“恐怖”。戴东原认为,所谓的“天理”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固有的、抽象的、身外的“天理”。他提出“理存乎欲”,模糊了“理”“欲”的界分,反对“理”“欲”对立的观点。这是题外话,暂且不表。)
陶先生所谓的“情”,是指情绪、情感、情怀等人之常情;其所谓“欲”,自然指想法、欲望、理想等身心追求。陶先生的观点明确地告诉我们:教育面对的首先是“人”,其次且是有七情六欲的人,而不是没有心跳没有温度没有人情味的器物。落实到作文教学层面上,我们同样必须牢记这两层含义。1.目中有“人”
学生是“人”,不能当作可操纵的机器或其它物件。学生具有与生俱来的主观能动。他(她)除了接受他人的引导、教诲之外,更多时候是在主动地接触世界、认识社会、感受生活,并主动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道德标准。诚然,这一体系也许不完备,这一标准也许不恰当,也就需要“教育”来参与建构。也就是说,“教育”在具有主体性的“人”面前,充其量就起到一个辅助作用而已。也就是陶先生说的:用教育的力量,来达民之情,遂民之欲。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里隐含了一个前概念,即人的主体存在性。假如剥夺了“人”的主体地位,也就不成其为
“写作”了。作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乃至不把学生当“人”,自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中活生生的学生,既不是等待摆放家具的空房间,也不是仅供涂抹的白纸张,而是有着丰富情感和诸多认识的“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做的,首先是发现并尊重学生,其次是依据学生在作文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挫折,给予适度的指导和帮助,仅此而已。任何借着各种或正当或无奈的“理由”,而“满怀热情”以至“拼了性命”代替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所谓的作文教学,都是“美丽的谎言”和“恶意的骗局”。2.人有“情”“欲”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现代科技证明,即便是草木鸟兽,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更何况自居于万物之灵长的人呢?古往今来,个体生命也罢,人类群体也好,既有“逝者如斯乎”的浩然喟叹,也有“长歌当哭”的悲凉情怀,既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遗世独立,也有“慨当以慷”的激越高蹈。所谓文字,所谓文学,很大程度上,都是在表达人类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具体事物的认识。
学生是人,自然也有其与人共通又极具个性化的情感世界;学生无时不刻生活在社会里,当然随时随地在认识和体验之中。学生作文,无非是用略显稚嫩的笔触表达自己的情感,阐述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他的认识有几分,就写几分,他的体验有多深,就写多深,或者笔力不逮、力不能及,有所欠缺。教育之力,大致就是弥补这欠缺的部分而已。忽视学生的主观认知和情感体验,而“赐予”一个“世界”或一种“情感”,这种认识和做法是可笑的;以为教育全能,越俎代庖,整个儿包办代替,同样是可鄙的。
作文教学,就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体验和表述能力的基础上,给予一个适度的引导,达到“以我口说我心”,可谓善莫大焉;正视学生的基本状态,确定一个可达成的理想高度,使之和谐共生并逐步发展,已然功德无量。
由此可见,作文教学的前提是“发现”人,“尊重”人。
二、儿童的教育,即是“儿童”的作文教学,而非“成人”的作文教学 儿童教育之所以失败,完全可归罪于以成人的视角规划儿童的生活,有的是颐指气使的指手画脚,有的是唾沫横飞的陈词滥调,就是看不到簇新如叶芽、娇嫩似花苞的儿童。家长把孩子当作实现自我理想的“替代品”,君不闻“爸爸(妈妈)当年生活条件差,想读也读不到书,你现在条件好了,一定要替爸爸争口气”?老师把学生看作体现自我价值的“试验品”,没听说“你给我好好做,我就不信多做几遍还不会”?成人主宰的社会呢?直接把孩童看作社会大厦的一段材料,如雷贯耳的不是“明日社会栋梁之材”吗?唯独不见——“儿童”。显现在作文教学中,就是儿童习作成人化,装腔作势,拿腔捏调,把肉麻当有趣。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里强调:我们主张生活即教育,要是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
陶先生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是儿童的生活,才有儿童的教育,儿童的生活被漠视、被消解,那就不是儿童的教育了;之所以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罪魁祸首是谁?就是残酷的成人以及成人的残酷!联系到作文教学,他指明一个道理:没有儿童的生活,就不可能有儿童的作文教学。现实庶几近之。面对当下作文教学中的荒腔走板,我们必须做好以下两点: 1.解放儿童
儿童的被禁锢,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儿童被禁锢在课本里,儿童被禁锢在教室里,儿童被禁锢在成人的视线里。更可惶恐的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儿童,像慢火炖青蛙的“青蛙”一样,已经逐渐适应了被“消亡”的命运。而成人看着一手铸造的“铁屋子”还意犹未尽、层层设防。殊不知,缚人者亦自缚,吃人者亦被吃。
个体生命空间如此逼仄,又怎么来“留心周围事物”,“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个体生命体验完全被消解,又怎么来“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又哪有什么“个人的独特感受”呢?
若要学生“表述自己的意思”,必须先解放学生。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
解放了学生,才有了自我生命成长体验的可能,才有表达“真情实感”的可能。
2.还原童真
解放了的儿童,还会面临“娜拉出走后怎么办”的困境。此刻唯一的出路是:还原童真。童真是与生俱来的,却是被成人剥夺了。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必须警惕成人化,并努力戒除成人化倾向的教学。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戒除成人化的视角。眼界决定认识。那就蹲下身来,以儿童的视角打量世界。也许不能完全重叠,也不需要完全重叠,需要的是挨近;保留适当的高度——孩子可以想望、努力起跳就可触摸到的高度,并给予孩子切实需要的帮助。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眼里的社会万象,大到宇宙大观,小到蝼蚁尘埃。沈复在《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记述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看到蚊虫,视为“仙鹤”,“为之怡然称快”;“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
为壑”,则“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此皆幼时闲情也”——这才是儿童的视角,儿童的快乐。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戒除成人化的思考。急功近利是成人世界的痼疾之一,儿童的浑朴,保持了心灵的净土。努力贴近孩子的心灵,以孩子的方式接近并思考孩子的生活。必要的时候(也许是更多时候),就像龙应台女士那样,“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无限温情地对他说:“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此时,任何高远的理想、严苛的目标、僵死的程序,统统可以弃之不顾。此刻,还有什么比得上“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来得重要?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戒除成人化的语言。儿童的言语密码与成人的言语符号并不完全吻合。儿童在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套只属于他们的话语系统,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套话语系统独特而富有情趣,词汇虽然不丰富但很生动,不够规范但有创意,表达不精确但足以描述他们的生活。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做的,其实仅仅是唤醒和呼应。有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教师问学生:“花儿为什么会开?”第一个学生说:“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第二个学生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个学生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漂亮。”突然,有个学生问:“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儿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脸,笑了。”其实,教师课前准备的答案是:花儿开了,因为春天来了。诚如作家王旭峰说的:“儿童写的东西,可以说是天使在说话。”老师不能扼杀“天使”。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的基础是“解放”儿童,“还原”儿童。唯有如此,才能建构起真正意义的作文教学。
第四篇: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寝室文化结构与功能重构
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寝室文化结构与功能重构 李刚 武 晶
樊颖
(吉林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快递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 李刚 收 电话:*** 摘要: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学校发展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加以研究。本文针对大学寝室文化的涵义、发展及其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大学寝室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大学寝室文化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理论;高校寝室文化;结构;功能
作者简介:李刚,男,1974年生,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讲师;武晶,女,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学工办主任,讲师;樊颖,女,1975年生,东北师范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副教授(吉林长春 130118)
高校寝室是大学生学习交流、娱乐活动和生活交往的主要场所,同时也具有信息流通、交流感情、建立情谊的环境要求,还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平台,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前进行社会实践的课堂,因此寝室文化建设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各高校因为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缺乏的教室和交流场所,学生课余活动空间发生了深刻变革,寝室被历史地提上了学风建设的重要位置。在高校中寝室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在学风建设中的独立性更加凸现,其组织功能亦随之得到了提升。
一、寝室文化的涵义和发展
“寝室文化”这一概念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于1986年首先提出来的。1990年彭英姿在《试论大学生的寝室文化》一文中对寝室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张文凯《寝室文化初探》以及卢和廷《高校“寝室文化”初探》中都表明寝室文化是以寝室为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寝室成员为主体,在寝室共同生活、相互作用中所表现的物质、精神和行为方式的组合并形成的一种文化,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在整个学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估量,正因如此寝室文化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1997年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肯定了“寝室文化”这一概念,并要求“重视和加强社团文化和寝室文化建设,强化社团和宿舍的育人功能。”此后,这一概念不断被高校深刻认识,也逐步加深了相关研究。
近年来,寝室文化在高校中的巨大功能越来越明显。一个和谐的寝室文化,不但能激发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兴趣,还能促进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大学生平均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寝室度过,他们休息娱乐、谈心交友、课余生活都离不开寝室,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素质养成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高校扩招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不再有固定的教室和活动场所,对学生的固定活动空间以及学生课余活动空间都发生了变化,寝室文化自然地提上了培养人才的重要位置。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视,作为大学生寝室文化影响因子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研究和强化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寝室文化影响学生的作用,都是具有明显作用的。什么样的寝室文化才能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在新的历史发展中遇到的崭新而重大的时代课题之一。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和功能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 从寝室文化的表现形式来理解,大学生寝室文化具有两种表现形式: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所谓表层文化是指大学生寝室里的具有表现性的生活现象,如寝室的公共设施、布置、消费行为、交际方法、娱乐行为、兴趣爱好等等。而深层文化则是指大学生在寝室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观念,如思想观念、心理心态、思维方式、人为行为等。其中深层文化是大学寝室文化的实质内容,表层文化则是深层文化的外在表现。
此外,大学生寝室文化不仅蕴含理性的成分,也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经过长期的相处,每个寝室都会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寝室之间各有特色,这也使寝室文化更加的多元化和网络化。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功能
大学生寝室文化因为结构取向的不同而体现出正负功能。
1、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子系统,相对一般校园文化而言,大学生寝室文化不仅具有教育思想、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交往人际、娱乐身心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养成和谐意识、培育人文情怀、提升国家理念等独特的育人作用。为此,我们须正视大学生寝室非理性因素的文化事实,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2、其负功能主要表现为在一些落后的寝室文化对寝室成员健康成长和整个寝室以后的发展形成的负面作用,也隐性存在大量的灰色潜流,弱化了寝室文化的教育的功能。
三、大学生寝室文化中常见的问题
寝室文化虽然受到大学生自身素质及宿舍管理者的约束,但主流文化、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等各种其他文化也会对寝室文化产生影响和冲击。
1、大学生寝室文化结构的深刻变革但其组织功能滞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高教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也开始进行了转型。高校教学也变得更加多样性,具有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流动教室制等多种学制。传统班级的概念逐渐淡化,而相对比较固定的寝室取代教室成为大学生一天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据统计,我国高校学生每人每天平均在寝室停留的时间大约14个小时,除去睡眠时间,每天约有6个小时在寝室度过,占整个课余时间的80%以上。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中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学生住宿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根据这项通知寝室就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休息、学习、生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场所。大学生在寝室的生活时间增多,对寝室的依赖性也增强。寝室作为高校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其独立性随之凸现出来。
2、寝室文化负功能膨胀,削弱了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
主要表现为一些落后的寝室文化对寝室成员的成长和整个寝室的文化养成产生负面作用。物质文化方面——缺乏人性化设计的寝室设计理念;制度文化方面——“以管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与“服务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互相矛盾;行为文化方面——以网络化背景的行为规范边界模糊;精神文化方面——大学精神的淡化、人际关系的冷漠与负面情绪的滋生。许多高校的寝室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对作息制度和卫生的管理等表面文化,只关注到了文化建设的表层和中层,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内心的建设,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建设。
3、大学生“禁婚令”被解除,管理机制等不能适应寝室文化建设的要求 高校公寓管理人员低质、低效的服务以及不尽人意的公寓文化设施, 导致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时受到侵害,由此引发学生对学校工作的强烈不满,给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效果产生了极大的抵消作用和副作用,使得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4、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对寝室文化建设的冲击
部分学生沉溺于电脑游戏、网络,与其他人交流减少、影响着其他学生的寝室的作息规律和正常秩序。因上网造成的寝室人际关系淡漠、学习成绩下降等现象也是必须予以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5、社会环境的变革对寝室文化的负面影响及人际交往矛盾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出现了深刻的变动,在这种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社会条件下,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高校,“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和行为开始在高校中滋长和蔓延,由这种观念导致的不良后果就是寝室成员间冲突频繁。近年来发生的暴力现象、施虐现象、群殴现象、自杀现象、精神疾病现象、心理健康指数下滑现象等诸多现象反映出非理性因素的重视不够,而这已经影响和制约了寝室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偏离了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本质。因而,须从人学的理论视野对大学生寝室文化进行新的解读和构建。
四、构建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方法
1、建立“学习型寝室”奠定了良好基础
寝室作为高校学生中活动的最小单元,每个寝室一般住4~8个人,刚好能够形成“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一个小组织,而且学生课余时间大都待在寝室,因此寝室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的、正面的,有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有奋发向上的渴望,这些都为应用“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寝室”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对寝室成员施以学风正相关影响
“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高校最基本单元——寝室,通过建立“学习型寝室”改善目前寝室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同时以通过各类特色寝室的引导,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建设学习型寝室,逐步形成从个体-寝室-公寓-院区-学校的整体化学风建设体系。
3、建立“学习型寝室”需要有坚实的基础 “学习型寝室”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有力抓手。要通过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唤醒学生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主体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达到改善学生素质的目的。要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增强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通过理想和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从而使学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觉学习、修养、反省、总结、批评、改造等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素养不断增强。
4、组建寝室团队学习共享机制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认知、了解这个世界的思维。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通过成员的改善心智模式达到团队建立共同改变,创造出一个更有利于人性发展的氛围。在促进寝室团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交相互交流互相讨论的作用,使每个成员都能说出心中的设想,然后共同思考,在探讨和对话中促进团队的合作和增进团队学习,建立学习互动及学习共享机制,使成员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从而体会到学习乐趣,进一步激发队员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5、以微观组织单位修炼心智的模式 学生个体先认清自己的心智模式,然后向室友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再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从个体行为到集体开放、交流;以诚恳的态度邀请室友对自己的心智模式进行检视,在这种融洽的气氛中,每一名室友也会敞开心怀,深入探询彼此的看法,进而发现全新的观点,从而创新以致改善学生个体的心智模式,从而促进学风建设,完善主体人格。参考文献
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社.1998
2、科罗齐耶.教育的新思路[J].教育展望(中文版.1999.4
3、温海燕.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之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4
第五篇:生活教育理论视野下的小学作文教学之再认识
生活教育理论视野下小学作文教学之再认识
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振东小学
俞 翔
邮政编码:314500 工作电话:0573-88117720 电子邮箱:jx.yx@163.com
一、人的教育,即是“人”的作文教学,而非“物”的作文教学
教育之可悲,莫过于目中无“人”。学生被异化为知识的容器和能力的测量仪。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显现的鄙端尤甚。既有让学生背诵几篇“范文”,改头换面、对号入座的“废纸篓教学”;也有假“模仿借鉴”之名,行“画虎不成反类犬”之实的“复写纸教学”;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作文教学之恶,可见一斑。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里申明:我们这里主张生活即教育,就是要用教育的力量,来达民之情,遂民之欲,把天理和人欲打成一片,并且要和戴东原1先生的哲学联合起来。
陶先生所谓的“情”,是指情绪、情感、情怀等人之常情;其所谓“欲”,自然指想法、欲望、理想等身心追求。陶先生的观点明确地告诉我们:教育面对的首先是“人”,其次且是有七情六欲的人,而不是没有心跳没有温度没有人情味的器物。落实到作文教学层面上,我们同样必须牢记这两层含义。1.目中有“人”
学生是“人”,不能当作可操纵的机器或其它物件。学生具有与生俱来的主观能动。他(她)除了接受他人的引导、教诲之外,更多时候是在主动地接触世界、认识社会、感受生活,并主动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道德标准。诚然,这一体系也许不完备,这一标准也许不恰当,也就需要“教育”来参与建构。也就是说,“教育”在具有主体性的“人”面前,充其量就起到一个辅助作用而已。也就是陶先生说的:用教育的力量,来达民之情,遂民之欲。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里隐含了一个前概念,即人的主体存在性。假如剥夺了“人”的主体地位,也就不成其为“写作”了。作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乃至不把学生当“人”,自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中活生生的学生,既不是等待摆放家具的空房间,也不是仅供涂抹的白纸张,而是有着丰富情感和诸多认识的“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做的,首先是发现并尊重学生,其次是依据学生在作文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挫折,给予适度的指导和帮助,仅此而已。任何借着各种或正当或无奈的“理由”,而“满怀热情”以至“拼了性命”代替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所谓的作文教学,都是“美丽的谎言”和“恶意的骗局”。2.人有“情”“欲”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现代科技证明,即便是草木鸟兽,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更何况自居于万物之灵长的人呢?古往今来,个体生命也罢,人类群体也好,既有“逝者如斯乎”的浩然喟叹,也有“长歌当哭”的悲凉情怀,既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遗世独立,也有“慨当以慷”的激越高蹈。所谓文字,所谓文学,都是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具体事物的认识,以及表达人类内心的情感世界。
1戴东原即戴震,代表清朝中叶学术高峰的人物,也就是那个指证“理教杀人”的著名学者。宋朝的朱熹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被后世不断阐释和发挥,才变得那么“恐怖”。戴东原认为,所谓的“天理”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固有的、抽象的、身外的“天理”。他提出“理存乎欲”,模糊了“理”“欲”的界分,反对“理”“欲”对立的观点。这是题外话,暂且不表。学生是人,自然也有其与人共通又极具个性化的情感世界;学生无时不刻生活在社会里,当然随时随地在认识和体验之中。学生作文,无非是用略显稚嫩的笔触表达自己的情感,阐述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他的认识有几分,就写几分;他的体验有多深,就写多深。或者笔力不逮、力不能及,有所欠缺,教育之力,大致就是弥补这欠缺的部分而已。忽视学生的主观认知和情感体验,而“赐予”一个“世界”或一种“情感”,这种认识和做法是可笑的;以为教育全能,越俎代庖,整个儿包办代替,更是可鄙的。
作文教学,就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体验和表述能力的基础上,给予一个适度的引导,达到“以我口说我心”,可谓善莫大焉;正视学生的基本状态,确定一个可达成的理想高度,使之和谐共生并逐步发展,已然功德无量。
由此可见,作文教学的前提是“发现”人,“尊重”人。
二、儿童的教育,即是“儿童”的作文教学,而非“成人”的作文教学
儿童教育之所以失败,完全可归罪于以成人的视角规划儿童的生活。家长把孩子当作实现自我理想的“替代品”,社会把孩童看作大厦的一段“材料”,如雷贯耳的不是“明日社会栋梁之材”吗?唯独不见——“儿童”。显现在作文教学中,就是儿童习作成人化,装腔作势,拿腔捏调,把肉麻当有趣。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里强调:我们主张生活即教育,要是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
陶先生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是儿童的生活,才有儿童的教育。儿童生活被漠视、被消解,那就不是儿童的教育了。之所以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罪魁祸首是谁?就是残酷的成人以及成人的残酷!联系到作文教学,他指明一个道理:没有儿童的生活,就不可能有儿童的作文教学。现实庶几近之。面对当下作文教学中的荒腔走板,我们必须做好以下两点: 1.解放儿童
儿童的被禁锢,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儿童被禁锢在课本里,儿童被禁锢在教室里,儿童被禁锢在成人的视线里。更可惶恐的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儿童,像慢火炖青蛙的“青蛙”一样,已经逐渐适应了被“消亡”的命运。而成人看着一手铸造的“铁屋子”还意犹未尽、层层设防。殊不知,缚人者亦自缚,吃人者亦被吃。
个体生命空间如此逼仄,又怎么来“留心周围事物”,“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个体生命体验完全被消解,又怎么来“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又哪有什么“个人的独特感受”呢?
若要学生“表述自己的意思”,必须先解放学生。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
解放了学生,才有了自我生命成长体验的可能,才有表达“真情实感”的可能。2.还原童真
解放了的儿童,还会面临“娜拉出走后怎么办”的困境。此刻唯一的出路是:还原童真。童真是与生俱来的,却是被成人剥夺了。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必须警惕成人化,并努力戒除成人化倾向的教学。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戒除成人化的视角。眼界决定认识。那就蹲下身来,以儿童的视角打量世界。也许不能完全重叠,也不需要完全重叠,需要的是挨近;保留适当的高度——孩子可以想望、努力起跳就可触摸到的高度,并给予孩子切实需要的帮助。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眼里的社会万象,大到宇宙大观,小到蝼蚁尘埃。沈复在《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记述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看到蚊虫,视为“仙鹤”,“为之怡然称快”;“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则“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此皆幼时闲情也”——这才是儿童的视角,儿童的快乐。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戒除成人化的思考。急功近利是成人世界的痼疾之一,儿童的浑朴,保持了心灵的净土。努力贴近孩子的心灵,以孩子的方式接近并思考孩子的生活。必要的时候(也许是更多时候),就像龙应台女士那样,“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无限温情地对他说:“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此时,任何高远的理想、严苛的目标、僵死的程序,统统可以弃之不顾。此刻,还有什么比得上“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来得重要?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戒除成人化的语言。儿童的言语密码与成人的言语符号并不完全吻合。儿童在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套只属于他们的话语系统,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套话语系统独特而富有情趣,词汇虽然不丰富但很生动,不够规范但有创意,表达不精确但足以描述他们的生活。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做的,其实仅仅是唤醒和呼应。有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教师问学生:“花儿为什么会开?”第一个学生说:“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第二个学生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个学生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漂亮。”突然,有个学生问:“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儿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脸,笑了。”其实,教师课前准备的答案是:花儿开了,因为春天来了。诚如作家王旭峰说的:“儿童写的东西,可以说是天使在说话。”老师不能扼杀“天使”。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的基础是“解放”儿童,“还原”儿童。唯有如此,才能建构起真正意义的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