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CT室X光室 DR 室ECT核医学等操作间墙体施工技术流程介绍
医院CT室X光室 DR 室ECT核医学等操作间墙体施工技术流程介绍。
检测机房的六面墙体防护按现行工艺有三种方法,我们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对检测机房进行不同工艺的防护施工。
防护涂料防护(1):
防护涂料一般为硫酸钡加水泥组成,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后,经过鉴定,每10mm厚度相当于1mmPb当量,施工时以相应的厚度满足防护要求。
硫酸钡防护涂料的最大缺点是容易开裂,施工时如何防裂是本工艺的关键。
铅木防护(2):
直接以铅板对机房六面防护,是机房防护工程最直接的方法,其严格的施工工艺,有效的防护效果,得到了世界防护工程的认可,是自X射线防护工程诞生以来最原始的防护手段。
防护板防护(3):
以铅塑元素合成的防护板具有X射线的防护功能,经国家专业部门鉴定,该板的防护效果在一定的厚度下,具有相应厚度铅当量的防护效果,在装修要求较高,不便于对建筑进行较大改造的情况下使用尤为合适。
本工艺特别适应于天花板的防护工程,代替机房的吊顶工艺,使防护工程和装修工程有机结合,具有相当不错的经济效果。
第二篇:医院消毒供应室操作流程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工作流程
一、第一个工作流程:污染器械回收
(一)器械使用科室污染器械回收步骤
重要使用的医疗器械应由消毒灭菌部门进行集中的回收处理,包括门诊、病区或手术室等临床科室室使用的污染器械。
(二)对回收的污染器械进行清点核查并确认登记
1.污染回收时,污染器械应放在有盖的容器中或使用封闭专用车,运送至消毒供应中心污染区进行处理。运送车为封闭式。
2.沾染较多血液和污物的器械应在使用部门进行初步处理,或者采用保温和封闭的方法,送到消毒供应中心处理。一些物品必须由使用科室在使用后就地进行预处理,例如阴道窥器、直肠窥镜等器械。
3.精密器械应单独放置在容器中运送,防止损坏。例如内镜、电钻、动力电源线、剪刀。
4.使用后的医疗废弃物品和材料,不能不能进入供应中心处理转运。
二、第二个工作流程:污染物品接受分类
消毒部门将收回后的污染器械进行清点接受和分类等操作步骤
1.根据器械部门的材质分为金属、橡胶、玻璃、塑胶等,根据形状为尖锐器械、单管腔类器械、套管强类器械、轴节器械、卡锁器械、盆、盘、瓶等。各种分类的物品应放置在不同的容器中或清洗装置上,注明标记防止混乱。
2.标明“特殊感染“的器械,需要根据清洗消毒条件,选择处理方法。
3.一些专科机械可根据使用科室不同,进行分别处理。
三.第三个工作流程:清洗、消毒
(一)对分类后的器械进行预清洗步骤
根据卫生部WS 310.2-2009的要求,现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操作程序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4个步骤:
1、冲洗:将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除去污染物。
(1)操作人员必须穿着有防水功能的隔离服装、戴口罩、眼罩或面罩,戴手套、工作帽、穿工作鞋。
(2)现进行机械清洗,然后进行器械消毒。穿刺针器械先进化学消毒,后进行清洗。特殊感染病人使用的机械应选择特殊污染器械清洗消毒方式。
(3)轴节器械、卡锁器械、有明显干固污染必须经过手工预处理。使用机械清洗方法时,应设预冲洗过程。
2、洗涤:也叫主洗。冲洗后,应用酶清洁剂浸泡后刷洗、擦洗。
(1)冲洗后的器械进行洗涤步骤,指使用医用的“清洗剂“进行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以去除污染物。即采用含”酶“清洗剂。
(2)手术器械和各种钳、镊、剪。吸管腔等以及穿刺针锐利器械必须使用超声清洗方法或其他的机械 清洗方法进行清洗。
3、漂洗:洗涤后,再用流动水冲洗或刷洗,经过洗涤后,对器械进行两次漂洗冲洗,去除清洁剂。采用机械清洗方法应使用软水。
4、终末漂洗:应用软水、化水或蒸馏水进行冲洗。
(二)器械消毒步骤
耐高温的器械主张先用物理消毒方法。
1.采用手工清洗可用煮沸方法消毒,(100℃,时间5min)。煮沸消毒必须全部用蒸馏水或纯化水。煮沸时可加入适量的水溶性器械润滑剂,进行器械保养。煮沸消毒后的器械易于加快干燥。
2.不耐高温的器械选用化学浸泡方法消毒。消毒后的物品必须进行充分的漂洗冲洗,去除残留药剂。
(三)远送工具清洗消毒步骤
每一次使用后的污染回收容器和回收车,必须清洗消毒。
四、第四个工作流程:器械制作包装及工作程序
(一)器械烘干步骤
1.应才取机械处理,尽可能避免采用人工擦拭的方法进行干燥处理。
2.不宜采取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器械的干燥处理。
(二)器械检查,维护步骤
包装前必须对器械进行清洁度检查。用目测和放大镜检查器械清洗质量器械光亮、干燥,没有污渍和锈痕。
(三)器械装配步骤
1.根据器械装配文件进行器械装配。提倡使用单件器械抱装形式,多种器械组合包应按照一次使用量装配组合。
2.尖锐或精密器械应有防护措施,避免刺破无菌包装或损坏器械。
3.胶管类物品不能受压和打折,防止变形粘连。
4.多种器械组合包装时,固定摆放位置和顺序,方便临床使用,符合无菌技术要求。
5.每个器械包中应放置包内灭菌化学指示卡。
(四)器械装配的核查步骤
经过装配组合的每个器械包必须进行核对,保证符合装配要求。
五、第五个工作流程:灭菌及操作规程
(一)灭菌装载步骤
1.包装后的物品宜使用专用篮筐装载灭菌,或者摆放在灭菌器搁架上进行灭菌。小件物品必须放在篮筐中灭菌。
2.灭菌包体积不大于30cm×30cm×50cm(预真空),30cm×30cm×25cm(下排气)。
3.灭菌包重量不大于7kg(金属),或5kg(备料)。
4.灭菌包排放中,其上下左均间隔一定距离,至少相隔2.5cm,以利于蒸汽置换。
5.尽量将同类材质的物品装在一起进行消毒,例如器械与纺织品宜分别进行灭菌。如果必须同时灭菌,纺织品应放置在上层,金属器械类物品放置在下层,较大的包放在上层,小包放下层。防止出现湿包。
6.手术器械盘应平放,保持器械均匀分布不混乱。纺织物品应竖放,手术包应斜放。利于蒸汽进入和物品干燥。
7.纸塑包装材料的物品应当竖放在篮筐内或架子上。塑料面朝下或朝上都会产生水分的带留。
8.装载的物品不能接触灭菌器夫人内柜,防止接触冷凝水。
9.记录各种物品装载的日期、时间、灭菌器设备序号、灭菌循环次数、物品名称、数量、操作人等情况。
(二)灭菌步骤
1.每天灭菌器测试合格后才能开始当日的灭菌工作。测试项目包括进行每天夫人B-D测试、工艺测试。必要时进行声生物监测、验证仪测试。各项检测结果记录,档案留存3年以上。
2.根据器械材质选择高温灭菌后低温灭菌。
六、第六个工作流程:无菌物品储存工作程序及管理
(一)灭菌后物品接收步骤
1.灭菌物品需冷却后,再从灭菌柜搁架上取下。过热的物品在搬运中会产生较多的造成湿包。
2.灭菌后物品必须检验以下项目:①监检查包装完整性,若有破损,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②检查灭菌物品是否后湿包。湿包视为污染包。③检查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是否合格。④检查物品上标志是否清楚。
3.登记我物品如掉落在地上或误放不洁之处,应视为受到污染。
4.已灭菌物品不能与非灭菌物品混放。
(二)储存摆放步骤
1.物品摆放位置规格化。应做到物品分类摆放、摆放位置固定、位置有标记。
2.无菌物品摆放顺序,有效日期已临进的在前,先发放,远期在后。严禁出现过去物品。
七、第七个工作流程:无菌物品发送管理物品发送步骤
1.运送无菌物品的车、容器等工具,必须经过清洗后消毒处理。
2.无菌物品必须装放在封闭式下送车或容器里进行下送。
3.发送回收物品要定时、按规定线路进行。
4.发送无菌物品和回收污染物品的人员和工作要分开进行。
5.记录发送物品的日期、使用科室、物品名称、规格、数量、发物人、接受确认人等信息。
第三篇:XX医院 放射科 DR CT MRI 放疗室规范制度范文
DR室技术操作规范
一.开机
1检查制冷设备状态,确保扫描室温度符合要求。
2打开设备电源时注意仪器状态,系统自检信息,发现异常时记录相关信息,及时关闭总电源,并报告维修人员。
3开机后,按要求进行校证和预热。二.操作准备
1检查主机的功能状态,磁盘预热(必要时清理)。
2检查相关连入设备(图象处理工作站)的性能,状态。
3环境条件
温度:15摄氏度-24摄氏度
相对湿度:30%-60%(非冷凝状态下)三.诊断操作
1按次序从调取或手工输入并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准备开始检查。
2接诊病人,嘱患者除去影响照射部位成像质量的体外衣(异)物。
3关闭检查室的防护门,调准射线中心线,照射野,以提高摄像质量,减少患者接受额外的辐射。
4曝光时注意仪器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检查,记录相关信息,及时关闭总电源,并报告维修人员。
5摄影结束,及时向PACS传送影像资料,打印胶片。四.关机
结束所有病人的检查后将机器复位至最初状态,并关闭设备电源。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辐射装置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本院的安全和防护管理制度。
2主动,积极配合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提出的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
3本院成立射线装置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设立专,兼职管理人员。每年由相关部门对使用的射线装置进行一次检测。
4对直接从事使用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5严格按照国家关于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管理的规定,对直接从事使用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6对本院的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评估,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进行整改。
7射线装置的生产调整和使用场所,具有防治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8设置明显的涉嫌装置标示和中文警示说明,张贴电力辐射警示标志。
9加强对射线装置的维护,管理,使用场所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盗等安全防护措施。
10使用射线装置进行诊疗时,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及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11当发生丢失等事故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
磁共振(MRI)患者须知
各位病员同志: 你好!磁共振检查因其高磁场及成像方式的特殊性,检查时间长且禁忌症较多,需要患者充分配合。现拟订如下条例,请患者及家属仔细阅读后,严格遵守。
1)确保体内没有装有心脏起搏器、助听器、体内动脉夹、义眼、义肢及其他体内金属植入物。
2)确保没有金属物外伤史,如子弹、铁钉及金属碎片等。3)必须除去身上携带的任何金属物品,包括项链、耳环、指环、发夹、文胸、拉链、假牙、眼镜、硬币、钥匙。
4)头部检查者不能涂睫毛膏、口红等含铅化妆品。5)早期妊娠者禁止此项检查。
6)幼儿、烦琐不安与幽闭恐惧症者应予镇静,使检查得以顺利完成。
7)病情过重必须吸氧,带有冰帽;烦躁不安、高位截瘫不易搬动患者建议等病情稳定后再做本项检查,如确需立即检查,则必须由管床及负责临床医师陪同。
8)未孕妇女带环者行腹部检查时,建议取环后做本项检查。以上条例请自觉遵守。
MRI 室检查注意事项
一、病人严禁携带金属物质进入实验室,故意隐瞒者后果自负。
二、未经本室工作人员许可严禁病人家属进入检查室。
三、严禁病人轮椅、推床等进入检查室。
四、检查完毕病人自行离去。不得进入检查室喧哗,不得随意借片。
五、正常发报告时间为检查后第二天上午(节假日除外)。不得随意干扰医生诊断程序。
六、紧急情况下,由临床医生来本室借片。借片后发报告时间为还片后。
MRI机操作规程
一、负责使用设备的医技人员应熟练其规格及性能,正确掌握其使用方法。
二、由放射科主任技师和高级工程师根据该设备原始资料以及安装中为电源线路所增配的电器设备,拟订完整的《操作规程》,并将其公布于控制室内的醒目处。每班操作者均应熟练《操作规程》的条例,并严格遵守。
三、整个检查期间应由诊断、技术人员同期负责机器操作,按《操作规程》所指示的次序进行开机。操作中应密切注意每道程序中应显示的指示,以及确认各个工作部件运转状态是否正常。
四、操作者应根据负责诊疗医师的技术要求,正确选择各扫描参数和扫描视角,以保证病变最佳显像。
五、当天检测机器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空调状况和冷水机系统。
六、在整个开机过程中,操作者除坚守岗位外,还应严密观察控制台各仪表的运转动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请维修人员检修,并登记在案。
七、每例病者检查完毕后,应将整个检查的开始与结束时间及选用的技术指标填于检查记录中,患者资料及时备份。
八、机器使用完毕后,应按《操作规程》的工作步骤进行停机,最后切断电源。
MRI室岗位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MRI机房内所有设备和各项设施应由专人负责。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共同做好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定期校正各种参数,保证MRI机器正常运转。
二、MRI室工作人员应相对稳定,定期轮转。
三、MRI诊断医师扫描前应审阅申请单,了解病情,提出扫描计划。MRI扫描人员应按既定常规程序操作,在常规以外的各种检查和序列应和诊断医生共同探讨。扫描结束后准确填写记录参数并签名。诊断医生必须及时阅片、打印,按时发送检查结果。
四、严格掌握MRI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患者在进入扫描室前应除去一切金属物品。医师应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消除其恐惧心理,争取良好合作。
五、机房温度保持在16-22℃,相对湿度在40%-60%。每天检查超导MRI机液氦存储量,低于设备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每天检查冷水机运行状况,并作详细记录。每天填写工作日志和机器运转情况。
放射科受检者须知
一、X线检查是有一定辐射损伤的检查,此项检查均由临床医师根据病情需要提出;
二、我院使用的所有X线设施均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检测合格,在检查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所使用的X线剂量在安全允许范围内;
三、我们备有一些射线防护用品,接受X线检查时,应遵照放射医师的指导对非照部位进行屏蔽防护;
四、X线摄影室入口处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红灯亮时表示正在进行检查,此时不能进入检查室;
五、育龄妇女和婴幼儿要慎重选择X线检查。育龄妇女在检查前应说明是否怀孕及妊期,以选择是否做该项检查,并给与恰当的防护;受孕后八至十五周的孕妇不能进行下腹部X线检查(紧急情况除外)。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不宜行X线检查(紧急或特殊情况除外);
六、检查时其他人员不应留在摄影室内,若病情需要有陪护人员时,陪护人员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禁止育龄妇女在X机房内陪同或等候检查;
七、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植入金属固定器、体内有其它金属异物者不能核磁共振检查,八、过敏体质、肾功能不全者不能进行增强检查。
CT机操作规程
一、了解机器的性能、规格、特点和各部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熟悉机器的使用限度及其使用规格表。
二、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正确熟练操作,以保证机器使用安全。
三、在使用前,闭合外电源总开关。
四、按通机器电源,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源电压表指针达到规定的指示范围,外界电压不可超过额定电压的±10%,频率波动范围不可超过±1Hz。
五、当天检测机器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空调状况和冷水机系统。
六、仔细阅读申请单内容,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了解患者病史,明确扫描部位和检查目的。
七、扫描前,去掉一切影响扫描产生伪影的物质。
八、工作结束,根据关机前步骤操作,前后切断机器电源和外电源,将机器恢复到原始状态。
第四篇: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流程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制订者:感染办 2012.2
一、建筑布局:
布局合理,设有普通病人血液透析间(区)、隔离病人血液透析间(区)。治疗室、水处理室、储存室、办公室、更衣室、待诊室等。
二、人员管理:
(一)医护人员的管理
1.工作人员进入血液净化室时应更衣、换鞋、戴帽子、操作时戴口罩。
2.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可能接触血液时应戴手套、勤洗手,尤其在病人上、下机时医护人员应更换手套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抽血、静脉穿刺、处理血标本、清洗消毒透析机时,医护人员应戴手套和口罩,处理废物时应戴手套,必要时穿防渗透围裙。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落实个人防护措施。
4.每年对工作人员进行HBV、HCV、HIV等经血传播疾病相关标志物的检查和免疫注射,表面抗原和抗体均阴性者注射乙肝疫苗。
5.加强医护人员消毒灭菌知识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
(二)患者的管理
1.患者应更换清洁拖鞋后方能进入透析室,非患者必须用品不得带入透析室内。2.在进行首次透析治疗前及透析治疗后每半年对患者进行经血传播疾病相关标志物的检查。对乙肝、丙肝病毒阳性者与阴性者分开机器透析,所用透析器、血管路,必须一次性使用,对透析者表面抗原和抗体均阴性者建议注射乙肝疫苗。
3.传染病患者透析在隔离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急诊患者应专机透析。4.患者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时,及时进行血培养和透析液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三、工作环境及质量控制管理
(一)环境管理:
1.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室内每日通风换气不少于2次,限制流动人员,治疗和护理操作时禁止探视。
2.透析室地面、桌面、透析机表面等物体表面保持清洁;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3.血液透析机每透析一人次必须进行高温(85℃)化学剂消毒(50%柠檬酸)。4.床单、被套及枕套一人一用一更换,做到每班清场。
5.血压计隔离区专用并每天用紫外线照射1小时,体温表用后放入75%的酒精缸内浸泡。
6.透析用一次性医疗物品,认真执行一次性医疗物品的使用规定,使用前检查物品的有效期及外包装的完整性,用后装入黄色垃圾袋,集中处理。
(二)透析设备的使用管理
1.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控制。定期监测消毒剂有效浓度;消毒剂配制和保存方法正确,有效含量准确。盛放消毒剂的容器定期消毒或灭菌。2.每透析一人次应根据透析机的型号和要求进行清洗消毒。3.定期对透析用水、透析液等进行细菌学监测和内毒素检测。
4.禁止一次性使用的透析器、管路重复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按照《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合理复用;急诊透析患者、HBV、HIV阳性患者使用的透析器不可复用。
(三)水处理系统的维护与消毒 水处理设备包括前处理、反渗机,前处理包括沙滤装置、除铁装置、吸附装置、过滤器、离子交换装置等。
1.水处理系统必须进行日常维护。在细菌超过50CFU/ml或内毒素超过1EU/ml应提前进行干预并监测水质。提倡在供水管路中安装内毒素过滤器。水处理系统维护主要包括:
①反渗机和供水管路的清洗、消毒;输水管道、水箱、水处理系统用0.3%过氧乙酸消毒,每季度1次。②前处理的再生与更换; ③反渗膜的清洗与更换。
2.根据设备的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并登记,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①沙滤器每周多次或每天进行反冲,防止沙滤器阻塞,影响出水压力和过滤器。②水处理系统消毒应该包括反渗机本身和供水系统,建议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
四、监督检查
(一)科室感控小组对本科室人员要进行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要有培训内容并记录。
(二)护理组长兼任医院感染监控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领导下完成规定的各项消毒灭菌检测工作,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三)由护理组长组织每月全面检查一次;护理组长每周重点检查并记录;对抽查、监测中存在的感染因素,薄弱环节有分析和改进措施。
(四)每月进行卫生学监测一次,每次监测不少于四种标本,其中必须有空气、手、消毒液、物体表面监测项目(超标项目需有整改后达标报告)。每接受市疾控中心进行卫生学监测,未达标者整改后必须达标。
(五)每月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透析用水、使用中的灭菌剂进行监测,有问题时增加监测点,查找原因,达到标准要求。
(六)严格贯彻执行消毒隔离防范措施,对发生医院感染或暴发流行的要及时报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和院长,并协助做好调查、分析、提出有效控制方案,若隐瞒不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