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校磨课研课报道
送教下乡“磨课研课”第一环节“自我研磨”活动
在双井中心小学成功开展
12月17日,按照县国培送教下乡“磨课研课”第一环节“自我研磨”活动方案,双井镇中心小学进入辖区“磨课研课”第一环节“自我研磨”阶段,在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肖坤明的带领下,花桥学区小学组“送教下乡”指导团队和辖区各校部分语、数、英学科教师来到双井镇中心小学打磨示范课程。
上午,由双井镇中心小学的黄桔青、舒凤莲、李安蓉、陈娟娟、黄唯、张瀚文、刘梦江七位教师,分别上了七节不同风格的语、数、英示范课,县国培专家及辖区各校部分语、数、英学科教师走进课堂听课。下午,授课教师与听课教师在双井镇中心小学会议室进行了交流,首先由授课教师对所教内容进行说课,接着,县国培专家及听课教师对七位教师的教法、学法、课堂生成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指导,授课教师虚心接受意见、积极改进不足,使整个磨课研课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这次送教下乡“磨课研课” 第一环节“自我研磨”活动对于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是一次自我提升的过程。希望这种活动能变成常态,一起分享智慧,经过磨砺,共同提高。
李安蓉老师的精彩课堂
舒凤莲老师富有探究的课堂
同行教师点评
县国培专家点评
授课教师说课
县国培专家及授课教师合影
第二篇:磨课报道
What does he look like? 磨课报道
本课的核心话题是谈论人的外表形象(look),‘talking about sb’s look’是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本课的设计通过创造性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设计多姿多彩的切合学生实际的各种任务,创设情景以提高其听说读写水平。通过学习语言材料,让学生获得了运用所学的有关词汇,短语及句型,描述人的外貌特征,并能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灵活运用的能力。并借用媒体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实践、合作与探究等方式学习英语。使学生确实从学习中学会了如何谈论外貌,同时还学会了识别不同人物外貌特征,丰富了学生生活,同时也是一种真实的体验,增加了学生的语言实践,促进了他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要求他们不以貌取人,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友好地描述别人的形象。
就教学设计,我做了以下的分析:
本课的设计框架是导入-游戏-练习-听力-情景对话-书面表达,是遵循“接触-理解-练习-运用”的教学思路,达到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书面表达的质量,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两种不同方式,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本课由外貌形容词导入,同时利用一些实物和肢体语言进行教学。在接下来的每个环节中频繁使用句型作为巩固练习,最后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对话,写出描述人物外貌的文章,层次鲜明,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在完成每步后都形成了知识积累,为下面的步骤作好了铺垫。
本课由于步骤较多,应注重当堂巩固,故在本课语言输入环节的设计中,每个步骤(身高、体格、头发)后借助相应的图片,进行句型的巩固,期间头发的环节,即长度-发型,也在分步的练习后,安排综合练习,要求学生描述老师同学等名人的头发。通过逐步的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调整侧重点和课堂进度。
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的水平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还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运用语言。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的内容适当整合,设计了“抓捕罪犯”和“寻人启事”等能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情景,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感,在激发了学生兴趣的同时,有效地完成了语言的输出。
就两次磨课进行了如下分析:
第一,通过第一次磨课发现.本课学习内容多,时间比较紧张,而且重点不突出,所以在第二次磨课我合理分配时间完成了主要的教学步骤,但是没有很好地完成对话环节以及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本课划上了欠完美的句号。因才改为课后回家作业并进行公开展示进行弥补。
其次,.变“人机对话”为“人人对话”
课件是本课的一大辅助,在语言输入环节,借助丰富的人物图片来引导学生说出单词,并进行造句巩固。既可以降低难度,又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特别是我利用PPT的优势对于乔治·布什的头发进行不同的处理,效果直观并且很搞笑,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所选用的图片毕竟都是明星或卡通人物,学生在进行练习时,虽也有要求学生根据实际外貌特征造句,但难免有“人机对话”的感觉,缺乏真实感,缺乏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因此,在二磨中我把图片换成直接以学生以及熟悉的老师为例,完成句型练习,实现“人人对话”,结合实际生活,突出体现语言的实际作用。
既然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那么今后我应该多学习专业知识,多 向其他老师学习,多方面的了解学生,把握好教学进度,分析好学情,弥补自己的不足,充实自己,上好课,教好书,迅速成长起来,争取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学工作者。
第三篇:研课磨课心得体会
研课磨课心得体会 向阳小学 刘冰
2017年11 月16日是我们祁阳县小学语文“送教下乡”培训第三阶段研磨课阶段,早晨天空中飘着小雨,气温也骤然下降。虽然天气很冷,但是我们的心是火热的,因为几位上示范课的老师不畏寒冷、不辞辛苦来为我们上示范课,为我们推行大阅读进行指导,面对面地交流、指导,这是我从教十几年来所没有过的。回首这次磨课、研课经历,我收获了很多。总的来说,我经历和老师们合作学习,共同研讨的过程,在研讨中,老师们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进行交流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我们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剧烈的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推行大阅读的思想认识有了巨大的提高。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有人说:好课是“磨”出来的,我想是很有道理的。在上课之前,我已经在心中试讲过,每次上过之后,都会自己反思一下:怎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需不需要问题引领,而是这一节课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吧!怎么才能做到少问少将少干扰?语言是不是简洁?等等,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地加以分析,进一步完善。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心中要有谱,也就是要明确课堂上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然后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读书能力。不同的教学方法,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通过磨课我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的各种因素。如此往复下去,何愁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得不到提升呢?
二、学会精益求精
磨课是一个艰苦的反复修正的过程。在磨课中,先通过自己的学习,吸取精华,加以改造,灵活运用于该课教学及教研之中。对自己的说课、讲课认真回忆、思考,向大家简析自己该课教学的优点和缺点,对某些重要问题作简要说明,提出某些问题请大家讨论,并虚心听取参与教师的评议,对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作必要的解释,要作好记录,发现失误,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总之,这次磨课研课活动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交流,老师们交流自己的见解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我,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2017年11月16日
第四篇:研课磨课2
国培“研课磨课”阶段教学总结
高大全
国培校本教研第一段磨课,已接近尾声,通过磨课我体会颇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一、做好观课前的准备
加强集体备课,老师们在一块备课,能互相交流,了解参与磨课教师教育教学动态、知识现状、各自的优缺点,能取长补短,借鉴吸收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增长自 己的智慧,进一步提高自己备课的主动性。让授课教师介绍课时备课的思路,做好观课说 明,自己把握住教师课堂教学脉搏,掌握教学的主线。提前进教室了解学生,加强与学生 沟通,对提高课堂上师生活动、生生互动的观察效果,有的放矢的进行观课,做好铺垫。
二、认真观课、提高观课效率
在观课过程中,根据研修组各自的分工,瞄准自己的观课点,把握主攻方向 进行观课,在观课中,用心灵感悟课堂,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理念、教育追求是否符合新课标,学 生的学习行为,精神面貌、学生的坐姿、握笔姿势等行为习惯的养成,给自己留下了很深 的印象,教师的教学语言,有效提问,教学方法,学生的学法,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具有借 鉴意义。启发自己主动思考:“假如我来执教这课,该怎么处理?”
三、加强议课,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
观课教师 观课后,对观察到的这节磨课,从不同角度 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巩 固观课效果。课堂上 执教老师好的地方,对自己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足之处,对自 己也是一个 警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磨课,磨出了感动,磨出了精彩,教师交流、师生合作、生生互动,磨出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友谊,为我们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艺术奠定了基础。磨课是通往教 育的幸福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将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取得更加扎实的成绩,为了一 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而作不懈的努力 总之,通过这次磨课活动,研修组的每位成员的教研水平和参与意识有了很大地提高,授课的老师更是得到了锻炼,真是:研修着、提高着、收获着!且行且思且提高,教无止境,相信只要用心去钻研,做一个乐于思考、乐于进取的教师,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学的明天会更好!
第五篇:研课磨课心得
研课磨课一直是国培各个阶段中让人望而生畏的一个环节,但也正是其严肃严谨的特点,才真正让人成长,非常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庆幸能作为此次研课磨课的研磨对象,不研磨,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