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电影《杨善洲》有感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观电影《杨善洲》有感
(该文已在相关网站发表,请慎重参考!)
“老书记住院时,来医院探望的人站满了一坪。白须老人从家乡挑来了干净的水,人们把舀好的那碗水从头顶传递着送到老书记的跟前„„”,这是一个很普通,却又寓意深刻的镜头,我感动的泪水在这一刻决堤了!那碗水是如此的清澈、纯净,明晃晃的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照映着这位党和人民的好书记。此刻,我想到一个成语,用做对老书记的评语恰如其分——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此语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它的意思就是“最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所处的位置最自然而不引人注目,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是啊!这里面的全部全部,老书记您都做到了,我深感钦佩!
您,就像水一样!像穿透石板的水滴,昼夜不舍;像叮咚作响的泉水,滋润万物;像汩汩流淌的小溪,无私奉献;像奔流入海的江河,不屈不挠;像一望无际的大海,博大宽广。
您,就像水一样执着、坚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向着大海,不达目的不回头。
您,就像水一样的无私奉献、从容坦荡。滋养万物,使万物得利,而不与万物争。舍己为人,舍小家而为大家,而不与他人争。您,就像水一样谦和、平易近人。流于山川,就是江河的模样;注入大海,就是海洋的面貌;装进容器,就是容器的形状。飘于天上,为云;流于地表,乃河;储于地下,是泉。
您,就像水一样公平,身体力行“一碗水端平”。此是此,彼为彼,彼此不混为一谈。
老书记,您累了,静静地走了,但您的一生让人明白:人生,当如水之善、水之仁、水之净、水之明、水之韧、水之谦、水之容。也让人知道人的一生该怎样去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第二篇:观电影《杨善洲》有感
观电影《杨善洲》有感
今天晚上系党支部再一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老革命影片,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学习了杨善洲老书记先进事迹,耳濡目染,感触颇深。杨善洲同志1953年入党,1988年4月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通过认真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觉得我们学习杨善洲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但从未为妻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本,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他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作为捐资助学等捐献了出去。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杨善洲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出于对他几十年卓著成绩的褒奖和关心,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要保持创新锐气。
总之,杨善洲老书记的一生是艰苦奋斗、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身体力行“俯首甘为孺子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通过学习他的事迹使我体会到,做好事业必须先做好人,必须端正心态,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我更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随时谨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面对自己的学习,在自己的位置上作出自己的成绩。
软件工程系
11级CSDN-java班
史国旭
第三篇:观电影《杨善洲》有感
观电影《杨善洲》有感
今天,单位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杨善洲》,电影讲述了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生平的感人事迹,令观者无不动容,肃然起敬。
杨善洲同志1988年4月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杨善洲的精神,没有任何渲染,是一种朴素的情怀,是发自内心的人生追求,他回答了过去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与当今社会腐败干部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对那些贪图享受、与民争利,自私自利、贪赃枉法现象的丑化。
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杨善洲同志入党六十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
我们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一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二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三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是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就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我们要以杨善洲精神为榜样,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才能够真正用一颗赤诚的心投入到火热的事业中去,清正廉洁、无私奉献。
第四篇:观电影《杨善洲》有感
观电影《杨善洲》有感
“为官多年两袖清风,一生正气流芳百世”是我对“农民书记”杨善洲真人真事的客观评价。他所表现出的既有农民朴质的乡土情怀,又有一名共产党员坚定的政治信仰,大情大义表现的近乎完美。然而他对原则的坚守最终让其忠孝两难全,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群众而言他是个优秀的党员,是个合格的父母官;但对家中的老母妻儿来说,他所欠的太多太多,他鲜明的人格魅力既被光环围绕,也存在着客观的争议。总体而言,评价杨善洲这个具有特殊时代背景的共产党员、地委书记,要辩证地看,他身上所具有的政治素养是我国、我党极为需要的,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
在今天看来,我们要学习杨善洲的为官之德、立身之德。一要学习杨善洲同志忠诚于党执政为民的良好品德。官至地委书记,在地方来说可以拥有诸多特权,尤其在各方面监督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享受专车接送、为子女安排工作、为家乡建设谋福利等等都在情理之中,然而杨善洲并未那样做,不仅没有享受官员特权,反而将原则拧得更紧,彰显了一名优秀党员干部刚正不阿的品质。农民出身的杨善洲,淳朴亲民踏实是组织和群众对他的客观评价,他深知安民之道,也懂为官之理,在权衡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杠杆面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党和政府要服务一切群众、一切要为群众服务的不变真理,把会议开到田间地头,把事关群众生计的大事作为党和政府的要事来抓,很好地建立了稳固的干群关系,将党和人民群众的矛盾化解到了最低限度,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要学习杨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为党的事业奉献了一辈子的杨善洲,常年和亲人分开,上有老母,下有妻儿。退休后本可以颐享天年的他有机会到条件优越的干休所养老,但是一片感恩情怀让他拒绝了组织的关心,回到老家开辟另一块特殊战场,继续他的工作。在职的时候他已经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出了一个滇西粮仓,退休后他的愿望就是让裸露的大山披上绿装,将大自然的财产完好地留给子孙,这是多么朴实心愿,他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此时此刻他已全然是个名副其实的农民。他用自身实干、肯干、能干的优良作风感染了人民群众,和他一起植树造林。时光荏苒,二十余年之后,在他的代领下,往日的穷山秃山变成了绿色的宝库,既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造福了地方百姓。而此时的杨善洲可谓是功成身退,他不仅把价值数亿元的集体林场捐给了国家,也实现了他把青山绿色留给子孙后代的庄严承诺,完成了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不朽壮举。
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孔繁森到杨善洲,他们身上都拥有一种特殊的品质,那就是他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时刻铭记党的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
一个人生命的长度有限,而宽度却可无限,因此如何让自己的一生更加丰富、生命的境域更加宽阔,就要做更多地有利于国家有益于人民有利于社会的事。雁过留声,人不可能永远活着,但可以通过其他形式体现着自己的生命存在,如杨善洲种的那些树一样,替他继续活着,继续造福百姓造福社会!(文/吴有福)
第五篇:观《杨善洲》有感
观《杨善洲》有感
看《杨善洲》,在被他一心为民、公而忘私的大爱无声感动时,更是迎来了一次党性的洗礼和心灵的涤荡。电影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了杨善洲的人生观、权力观、事业观,道出一个共产党员用生命写成的箴言:“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 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这是杨善洲书记朴实的话语。杨善洲在滇西抗旱的工作中,勇担责任,决策果断,并且带头站在抗旱的第一线;注重科研,推广农技,造就了一个“滇西粮仓”;几十年如一日,带领百姓在贫瘠的家园播撒幸福的种子,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草帽书记”、“百姓书记”。作为乡镇领导干部,要学习杨善洲“到人民群众中当雪松”的作风,带头“身”入基层,把功夫下到基层。在“访民情、汇民意、聚民智、解民忧”的活动中联系群众,在全心全意服务群众中深化党群干群鱼水情。“青箬笠、绿蓑衣”,电影中在滂沱大雨里走在乡间小道里的杨善洲,让人看到的仿佛不是一个手握权力的地委书记,而是一个从容悠然的农家渔父,在氤氲烟雨中,留下一道恍若“采菊东篱下”的淡泊背景。杨善洲在位期间,回家看望父母不坐专车,自己买长途客车票,出差和下乡,也从不允许家里人搭乘顺风车。他坚持原则,一心为公,一辈子从不为自己和家人谋取一点私利,绝不沾公家一点便宜。共产等人要像杨善洲一样,坚守清廉如水的人生底线,不越公道正派的从政红线,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自觉锤炼党性作风,砥砺品质意志,矢志不渝地坚守理想信念高地。
我们的生命平凡而短暂!当登高俯瞰,看芸芸众生熙熙而来,攘攘而去,常常会感叹生命的渺小脆弱、感叹生活的琐碎平庸。而人生最难的是选择,选择后最难的是坚持。杨善洲选择了大亮山,就是选择了一条崎岖而充满艰险的开拓之路,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是他这位现代“愚公”的豪言壮语。在他同时平凡而又壮丽的一生中,他坚守着人民公仆的本色,化为一位绿色的精灵,植根厚土,不惧霜打,满含深情,风尘不染,激情燃烧,染绿山林。从他的身上,我感受到生命的厚重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