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杨善洲》影评
《杨善洲》影评:杨先生教你怎样做人
题记: 2012年2月5日的那个晚上让我认识了他,令人民肃然起敬的人民公仆杨善洲老先生,他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看完这个之后,我觉得这就是人生价值的完美诠释,从点滴做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之后我就看了这部电影,从中我感受到了许多,也学会了许多。下面我以时间为轴分析一下这部电影吧。
整部电影可以分为杨善洲在职期间和退休后在大亮山义务植树期间两部分。先说说在职期间吧。(1)对待人民“大方”
电影一开始,就将一个朴素的人民公仆杨善洲展现在观众面前,头戴暗蓝色八角帽,身着同样颜色的列宁装,里面穿着一件白色寸衫,脚上穿的是一双旧布鞋,手上还杵这一根拐杖,这就是我们的好书记杨善洲,关心百姓疾苦,旱情加剧,粮食就会减产,此时的他正在光秃秃的山头眺望依旧是光秃秃的远处,心中的愁谁有能真正领会到呢?堂堂的地委书记,能亲自出来体察民情,而且一个秘书也不带,考察完后,马上就组织大家开会讨论对策,解决问题,实属难得。想想现在的官员们,无论官位高低,那个出来调研不是一群人跟着,就是一排小车跟着,我想啊,当代的官员们应该好好的学习杨善洲老先生。里面还有一段画面,就是在大家四处调水预防旱情的时候,杨书记看到大家即将面临欠收、甚至绝收、吃不上饭的时候,杨书记毅然地召集在场的地委委员召开紧急会议,建议把用于修建地委办公楼的公款拿来给老百姓打水井,以解决燃眉之急,这说明杨书记是一位爱群众的、关心百姓疾苦的好父母官,同时各位地委委员也给与积极支持,从这点看出来,杨书记拥有一个团结的团队,也说明大家对杨书记的尊重,侧面说明杨书记善于笼络人心,这点值得我们学习。(2)对待家人“小气”
第一,首先谈谈谈们家的住房条件吧,那现在的住房水平相比较,他们家那房子隔平均水平好几个档次,基本属于相当平贫困的,由此可见,杨书记是多么的廉洁。
第二,他们家二女儿嫁人的时候,虽然很想接杨书记去的,不让家人告诉他,然后又说到了他二女儿还在为他没有用私权把她的农转非户口办下来而生气,杨书记的态度是坚决的。在二女儿结婚的那天,突然有急事去不了,就派书记代表自己前去,而且只带了两匹布,杨书记用在人民身上的时间远远多于用在家人身上,都说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而且结婚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杨书记在面对这件事和公事的时候毅然地选择了后者,实属难得,在杨书记的带领下,他们所在的县获得了“滇西粮仓”的赞誉。
再说说退休后的生活吧。
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杨书记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在植树的过程中,记得有一次,种下去的树苗都死了,把大家都急死了,就去找杨书记,杨书记看到这个事情后,没有慌,而是很冷静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而且也找到了问题根源,从这件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杨书记的遇事情时的冷静,而且还能读到杨书记的睿智,很有气场,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很淡定。
在对待奖金问题上,很有全局观,记得再放这段之前,导演有意的将镜头从杨书记他们家破旧的土砖房子扫过,目的是形成鲜明对比,凸显杨善洲为人的大爱,然后再是下面这段,县里讲了他十万,他一分没要,因为他觉得这个县太穷了,不能要,让后市里奖了他二十万,他也没全收下,他拿出十万捐给了保山一中,他认为教育是国家的大事,是民族的大事,不能耽误。余下的十万是这样支配的,拿出六万给跟了他二十年的伙计们修了澡堂,还有四万自己留给妻子。由此可见杨善洲是一个多么淡泊名利的人啊。最后,导演安排了一个群众四面八方赶过来,看望病重的杨书记,由此表现出杨善洲的为群众干实事的一生得到了群众跟的肯定。社会对他的评价: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首流传于滇西保山市施甸县的民谣,不仅唱出了当地群众对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敬重,还生动地向世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60年如一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杨善洲同志60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的先进事迹和思想境界十分感人。他是老干部中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两袖清风,勤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他继续实践“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山义务植树造林,无偿担任大亮山林场场长,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交给了国家。由于成绩辉煌,杨善洲在退休之后,荣膺“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被誉为“活着的孔繁森”。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他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
以上就是我关于影片《杨善洲》想说的几点吧。
学院: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班级:测井(基)11001 姓名:胡胜福
联系电话:***
邮箱:1114372445@qq.com
第二篇:杨善洲观后感
范文一: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生好事看了曾经是地委书记杨善洲的事迹,使人有当官不为民谋利,不如直接去经商的感叹。杨善洲同志一生爱党爱国,无私奉献,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淡泊名利,一言一行都让积极向党靠近的我们青年学生深深思考。
在大多数人为生存忙于生计,为治疗忙于奔走,为就业到处碰壁的时候,杨善洲给了我们他最好的反抗和宣誓,他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淡泊名利,始终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对党对人民一生的承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比于如今社会一些腐败落后的社会毒瘤,杨善洲与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杨善洲担任保山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因为,杨善洲是明白人,身有余力,甘于绿大地。护得一方水土,也养了一方人。死有何叹!比起那些只知聚财,拥财,费财,搜财的人不知要好千百倍!因他知道进退,知道为官要有名节要自爱的道理。不居功自傲,不以权谋私,为后人留得一片青山绿水,看得长远!
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昭示榜样,催人奋进的旗帜。我们一方面使用了各种词汇忠诚、无私、执着、坚韧、高尚、奉献&&来赞美这位老共产党员;另一方面,也禁不住追问:他何以能够超越物欲功利的诱惑而如此淡泊名利,坚守自己的内心信念和做人原则;他如何能够经受住权力、地位的考验,演绎高风亮节的人生。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人生不一定伟大,但一定要崇高。杨善洲希望自己的一生尽量平凡,不喜欢大肆铺张,不喜欢得名得利。手中有权的杨善洲没有为妻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本,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她的女儿和丈夫分居七年,女儿哭着求他,要他给通融一下,调调工作,他都没有答应。在大亮山种树,不是想像中的一帆风顺。树苗成活率低,野草挤占树苗生存空间。他独个摸索解决法,选择种植根系发达、高于五十厘米的树苗,成功地迈过这个难关;树苗来源匮乏,他跑到大街上捡拾果核作种子,每天捡来一箩筐。五万多亩树林,每一株树无不浸透他的心血,他抚摸着他们,像是看着自己孩子,脸上浮现出慈爱的神情。多么伟大圣神的人啊!
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向党靠拢的积极分子,我们在前进的路上要看到榜样的力量,认识到看自己的责任,像杨善洲一样,毫无私心的为之奋斗,也许偶有失意,也许偶有失败,只要带着豪迈的激情,就能谱写像杨善洲一样的辉煌篇章!
范文二: 杨善洲是生活中的真实原型: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他放弃了定居昆明干休所,执意回到家乡继续为党的事业、为家乡父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事迹的真实感人为电影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脚步匆匆、太匆匆,杨善洲始终奔忙于党的事业,惦记着人民的疾苦,而丝毫不谋私利。这样的党的干部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希冀呀!
在位时,他一心为公,坚持原则,严于律己,从不以权谋私,在他的心目中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总是深入基层,每每出现在田间地头,矛盾关头,为民排忧解难。那久旱逢甘霖的狂喜,体现了他与民共苦同乐的崇高境界。
杨书记退休要离开了,同志们欢送书记那场戏太感人了,杨书记带领新党员和全体党员做党员宣誓的场面,就好像我们每一个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我相信每一个有热血和理想的共产党员都会默默跟随宣誓的。这是老一辈对后来人的鼓舞呀!紧接着电影把镜头推到杨善洲那双坚定却也匆匆的脚步上,那渐行渐远的脚步预示着杨书记在另一片天地开始了新的长征&&
退休后,不忘自己的承诺--为当地群众做点实事杨善洲义无反顾地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自己的家乡大亮山,带领群众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左右,价值3亿元的林场,给大亮山人民带来了战天斗地、抗旱丰收的实际效益,最后将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一个人有几个22年呀!更何况是退休以后,他是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党、献给了生他养他的大亮山父老乡亲呀!真正是呕心沥血啊!
电影的感人之处更在于抓住了情节的焦点--权利的利用
为了解决辖区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杨善洲不惜自己请来有关领导为解决代课教师指标苦口婆心、晓之以理;而对于自己的女儿,即便是哭诉求情、以致伤了父女情分也坚决不走关系,这在当代社会真的是不多见的啊!我们党的干部如果能像杨书记这样,党的威信能不高吗!
影片进一步将此问题深化。杨书记力荐年轻有为的林场职工周波到县林业局工作,为的是成全年轻人对事业的忠诚、和对生活的追求。杨波跟着杨书记一干就是17年,风风雨雨一起走过,是在杨书记的言传身教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杨书记的有血有肉也表现在这里。正是由于杨书记的理解与宽容,使得杨波终于把新媳妇带上了山,一起从事大亮山林场的建设。使我们感受到了事业与爱情的力量,感受到了杨书记的高瞻远瞩。跟着这样的领导,再大的困难也不再话下呀!常言道:没有不好的群众,只有无能无德的领导!
在杨书记的最后时刻,广大群众自发看望的场面也是十分感人的。正是由于杨书记带领大亮山人民植树造林,才避免了大旱之年的灾害,获得了丰收,那众手相传的一碗清洌洌的水,表达了人民对杨书记的信任和爱戴&&我的眼睛再一次模糊了&&
电影配乐十分精彩到位,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慷慨激昂,几处出现的牧歌一样的缥缈女声吟唱、哼鸣,把我们带入影片营造出的大亮山的神秘气息之中,带你进入人物丰满而深邃的内心世界,为影片增色不少。回来查找了一下,影片配乐出自著名音乐制作人、北京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青年作曲家舒楠之手,他曾经为《建国大业》《让子弹飞》《建党伟业》等多部影片作曲配乐,真的是非常动人心脾哦!让我体会到哼鸣吟唱在背景音乐的运用是多么烘托气氛。在网上搜来几段视频分享于此:
范文三: 我在观看电影《杨善洲》之前,确实不知道杨善洲是怎样的一个人,只知道在建党九十周年的中,它是一部供共产党员同志们学习的影片。我不怕这样说,因为我要做到实事求是。可能是阅历少的缘故,并没有什么可以惧怕,诚如古语云: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在看了她之后,不可否认,《杨善洲》是一部好影片,杨善洲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共产党员,值得我们学习。
当时,我是怀着无比敬仰的心、眼睛中流着泪水将其看完,却是感触很深。我的眼睛中含着泪水看完的电影并不多,截止目前为止,仅仅只有三部,因为要将她们铭记在心:第一部影片,也就是我懂事以来看的第一部影片,高中看的《暖春》,为她泪流满面,只为恩情;第二部影片,大学二年级看的《忠犬八公》,为她热泪盈眶,只为感情(忠犬和其主人的感情);第三部影片就是2011年11月26日党支部组织看的《杨善洲》,为此泪水夺眶而出,只因无私奉献不为己,在这天晚上,我也深深的理解了一句话眼睛因充满泪水而愈亦清明,这里的泪水应该是感恩的泪水、温情的泪水,时常感恩,经常感恩,永怀一颗感恩之心,便可以将社会看了,便可以将世界看清,便可以将世事看淡,此所谓清明的眼睛。
深深地理解一句话,是我知识的提升,但是深深地理解了这句话,我觉得是我思想上的一个提升!我要学会感恩,常带感恩之心;我要看清事实,永带做人准则!通过影片《杨善洲》,我知道了:省委地委书记的他、家中清贫,并不因此而有改变;女儿成为教师,婚后因工作与丈夫分居两地,也不因此而有所改变;从来不搭政府的便车而方便自己的出行,即使是顺路搭乘,也会照样自己支付路费&&他的一言一行很好的展示了影片中多次出现的一句话没有白吃国家公粮,这也是各个社会时期对所有党员干部的要求,不白吃国家公粮这个在社会的各个时期都很难做到,在他的一生中却成了现实。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向他学习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先人后己的精神,他从来不会为自己的加官进爵而东奔西走,只为群众谋福祉;并且在有机会升职时也会婉言谢绝。他从来不会借用自己的职权为自己或家人办事,反而对自己和家人的条件更苛刻,要求更严格,一个盖章简直是易如反掌,他就是不给自己的女儿走后门加上去!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这就是我们共产党员的财富。
向他学习一心为民的精神。当了那么多年的地委书记的他,从来没有过怨言。他可以调节两线纠纷、他可以下水插秧&&时时刻刻身先士卒,在干旱时节,他能过度担责任,放水灌溉,仅为了保住粮食的产量,为了人民的饭碗,他不惜一切代价!
向他学习诚实守信、谨记诺言的精神。小时候的他受乡亲们的照顾,因此他立志要为乡亲们做事。为官时为乡亲们办实事,退休时,放弃进城养老的机会,只为曾经的誓言,为乡亲们做点事!为此,退休后,投身于荒凉的大凉山,22年的坚守,使原本光秃秃的山峰变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他将自己献给了乡亲们,把财富留给了乡亲们,给自己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就连奖金也只留了4万给自己的老伴,其他的都捐了出去,这是何等的风范!&& 总之,杨善洲的精神,使我们永远学习的对象,他为民、朴素、无私奉献的形象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看完这部影片,我再次受伟大思想的熏陶。通过他,我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坚持当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大形象。从而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篇:杨善洲观后感
影片《杨善洲》观后心得体会
近期观看了影片《杨善洲》,看了之后,我们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杨善洲同志大公无私、心系群众的公仆本色和艰苦奋斗、实干苦干的奉献精神确实令人感动。这又是一次生动的现实的公仆教育!杨善洲同志88年退休前是云南保山地区的地委书记,为改变地区的落后面貌和百姓的贫困生活,他长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他是“草鞋书记”。退休后放弃城市的安逸生活,主动承包荒山的绿化,临终前把20年来价值3亿多元的山林交给了国家。杨善洲同志走了,他艰苦奋斗的业绩、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共产党员的本色永在人民的心中!电影放映过程中,许多人深受感动,流出了眼泪。使我们不由得想到了焦裕录、孔繁森和郑培民,他们分别是县委书记、地委书记和省委书记的楷模,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永存!观看影片后,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他的精神:
一、学习杨善洲同志始终钟情于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爱党,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杨善洲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但从未为妻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 非”的户口本,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他在职期间始终把“后门”关得紧紧的,从不以权谋私。他看到当地百姓因为水灾的原因,生产、生活十分困难,主动提出停建新的政府办公大楼,将项目款拿出救济受灾百姓。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作为捐资助学等捐献了出去。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二、学习杨善洲同志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杨善洲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他为了给当地百姓讲解如何保护稻苗,亲自用手示范掏大粪护苗。他下乡体察民情,却遣走随行的司机,自己一个人在三天时间内踏遍多少多少山路,走访多少多少农户,只为更加亲近百姓,得到第一手资料,百姓们亲切地称他为“草鞋书记”。他身患重病,卧病在床,组织上问他有何心愿未了,他的要求却是为当地百姓修建一座澡堂。他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淡泊名利、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尽心竭力地为老百姓干好事、干实事。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
三、学习杨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出于对他几十年卓著成绩的褒奖和关心,云南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杨善洲同志真正是“人民公仆、两袖清风;共产党员、一身正气”的完美写照。他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结合大李村目前的工作,我村支部会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咬定目标,强势推进,开拓大李村工作的崭新局面。一是推进创先争优,搞好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农村建设、农村管理和农村服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促进我村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二是加大排查力度,维护社会稳定。深
入到群众中去宣传、去发动,不断加强社会治安防范,扎实排查社会矛盾,加大调解力度,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坚持长效机制,搞好环卫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村庄保洁长效机制,坚持环境卫生自查制度,每月自查2次,做到全村内净化、绿化、亮化、确保环境整洁干净。四是以民为本,强化为民办实事力度。努力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我村一班人将带领全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以服务群众为宗旨,真正为大李村的老百姓谋利益。五是加强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开展多样化服务项目,热心做好弱势群体、困难家庭的生活保障工作,做好社会养老、敬老服务活动,做好失地农民的劳动保障、再就业工作。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工作,热心为育龄妇女服务。加大医疗保险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参保人员范围。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却是永恒不变的。我们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的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藏龙岛办事处大李村党支部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篇二:杨善洲观后感(5篇)影片《杨善洲》观后感
(一)xxxxx 2014年3月18日 3月18日,我办组织观看了影片《杨善洲》,看了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杨善洲同志大公无私、心系群众的公仆本色和艰苦奋斗、实干苦干的奉献精神确实令人感动。这又是一次生动的现实的公仆教育!杨善洲同志88年退休前是云南保山地区的地委书记,为改变地区的落后面貌和百姓的贫困生活,他长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他是“草鞋书记”。退休后放弃城市的安逸生活,主动承包荒山的绿化,临终前把20年来价值3亿多元的山林交给了国家。杨善洲同志走了,他艰苦奋斗的业绩、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共产党员的本色永在人民的心中!电影放映过程中,许多人深受感动,流出了眼泪。使我不由得想到了焦裕录、孔繁森和郑培民,他们分别是县委书记、地委书记和省委书记的楷模,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永存!全党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都应该向他们学习。观看影片后,我认为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他的精神:
一、学习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
退休前,他废寝忘食,忘我工作;退休后,他志在千里,植树造林,把“我要回家乡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这句话讲的铿锵有力,开始了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征程。向杨善洲同
志学习,要求我们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努力奋斗,不断磨练自己意志。
二、要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杨善洲同志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甘愿放弃退休后的优越待遇,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山区的发展和山区人民生活的改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持了共产党员本色。我们要像杨善洲同志那样,忠诚于党的事业,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心灵深处牢牢扎根。
三、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要牢记的宗旨就是全心权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人民公仆来说,首先要具有的基本素质就是公仆情怀。杨善洲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的深刻含义。他光明磊落,心里装满党和人民的利益,唯独没有自己,就像一滴平凡的水,却折射出万丈光芒。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公仆,在工作中认认真真的为人民群众服好务。
四、学习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杨善洲同志一辈子节衣缩食、生活简朴,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从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谋
取任何私利。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富裕了,工作条件也更好了,但是我们不能丢掉这个好的传统,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进一步营造崇尚节俭、朴素文明的良好风尚。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却是永恒不变的。我们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的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更加积极的投入创先争优活动。
观看《杨善洲》电影心得体会
(二)xxxxx 2014年3月18日 3月18日,我办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杨善洲》这部电影,电影是要反映的是原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他退休不退志,坚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乡植树造林的感人事迹,我认真观看了这部电影,电影中的每一个故事情节都令我感受至深。一位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的老地委书记的光辉形象毅然树立在我的面前,使我肃然起敬。杨善洲是我党培养的一位地厅级领导干部,其在位时可谓有权有势,但他没有以权谋私、以势欺人,而是视百姓为亲人,一心为民办事;不在其位时他扎根大山植树造林,了却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主动发挥余热,为地方和国家创造出宝贵财富。杨善洲一生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他不为妻子转城镇户口,不让女儿进城工作,退休时几乎没有存款,并且把自已所有的积蓄、工资都投入到林场建设中去。林场见效后,他不要一分工资,还将自己亲手建设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上交国家,他至高无尚的品质是全党全社会的榜样,一定要广泛深入开展学习活动。杨善洲的精神,没有任何渲染,是一种朴素的情怀,是发自内心的人生追求,他回答了过去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与当今社会腐败干部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对那些贪图享受、与民争利,自私自
利、贪赃枉法现象的丑化。我们要以杨善洲精神为榜样,教育引导好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权力观、政绩观,能够真正用一颗赤诚的心投入到火热的事业中去,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多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我心中的杨善洲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执着的人,一个无私的人,一个坚持一辈子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一个一身正气问心无愧的人。他带领人员造的是树林,留下的是精神力量。杨善洲1988年退休,之前是保山地委书记,退休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甘当一名普普通通的义务植树者,带领地方群众植树造林。他努力克服无资金、无种苗等困难,一心扑在造林事业上,从未间断过,从未放弃过,一干就是22年。一个人退休后植树造林也许并不鲜见,但一个地委书记退休后22年不间断植树造林,备受感动的是他能够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并努力做平凡而又有贡献的人。在造林过程中,他不是指挥家,而是除了当好策划人以外,和普通群众一样,一起扛树苗、种树苗,搭帐篷、住深山,同吃住、同劳动。杨善洲一心为民、不计报酬、终生奉献的高尚品格和坚定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执着信念,留下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风范和浩然正气,留给后人一种由衷敬佩,更是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和淡泊名利、大公无私的精神榜样。
共产党人最讲党性、最讲认真,杨善洲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篇三: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牢记服务宗旨 坚定理想信念
积极为殡葬事业做贡献
——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隆阳区殡仪馆党支部 杨德伟
电影《杨善洲》以我们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为原型,讲述扎根大亮山,在艰苦条件下带头改造农民恶劣生活环境的事迹。影片分为工作和生活两条主线,从退休前和退休后两个方面刻画了这位鞠躬尽瘁的人民公仆在职时的事迹,比如力保滇西粮仓、退职后再造大亮山青山绿水等,而杨善洲生活中的清廉简朴、活到老做到老的形象也令人印象深刻。李雪健的表演真实得令人揪心,此前就有影评人提到《杨善洲》的成功得益于李雪健对人物的塑造,“李雪建有人格魅力,往那儿一站就是天生的好人。电影里他做的那些事情,全都显得有内心的理由和内在的逻辑。杨善洲晚年得病后的沧桑,他更是表演得十分真切到位。”值得 一提的是,戏中扮演杨善洲女儿的陶虹成了一个“泪人”,和李雪健的对手戏每场都飙泪。父女之间因杨善洲不肯以公谋私而贯穿全片的纠葛也成为观众的“泪点”,尤其是在杨善洲临终前父女在病床前和好如初的一幕,更让现场观众纷纷掉泪。此外,影片的音乐也煽情得恰到好处,三次出现的主题曲分别应和了片中的三大转折点,略带忧伤而充满乡土气息的歌谣契合了杨善洲扎根乡土的伟大和生活中不被人理解的落寞。在看完电影《杨善洲》之后,我个人的感触很深。俗话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生都做好事。”而杨善洲同志一生爱党爱国,无私奉献,特别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淡泊名利、地位,始终公而忘私、廉洁奉公,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一生的承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杨善洲同志当之无愧为当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广大干部职工的学习楷模。
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昭示榜样、催人奋进的旗帜。电影中的两个情节使我对杨书记肃然起敬。
第一件事是杨书记的女儿结婚后和丈夫因为工作单位不同,两地分居,已有七年之久,他的女儿是一名老师,通过考试本早都可以调到中心小学,但因为缺少一个盖章,一直没有调走。所以女儿哭着请求父亲帮帮她,把这个章盖了,但杨书记就是不同意。于是,女儿对他说:“你造林都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造林是市里已经批准了的,是公事!公是公,私是私,二者就是不同的概念嘛!”杨书记心平气和地说。女儿见说不动父亲,只好生气地走了!这,就是公私分明的好书记。
另一件事是在植树造林刚开始时,欠了政府几万元钱,杨书记为尽快还上这笔钱,就对一同上山的几位工友说:“咱们一起去大街上捡果核吧,卖了可以换些钱。”“啊!太丢人了,何况您还是老书记。”“我是书记那是我说的,如果我不说谁知道我是书记,一点都不丢人,这件事自愿。”杨书记说完便扭头走了。这,就是既平凡又伟大的好书记。
这部片子虽然有些幽默的情节,但在我们谈笑之余留给我们的却是深深地思考。试问:像杨善洲这样的好干部,在当前的中国又有多少?这部片子不只是值得领导、干部、共产党员深思,也值得我们深思。在杨善洲老人身上除了公私分明、是非分明、有创造力、一心为别人着想外,更重要的是他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乐观的精神,做事从不半途而废,遇到困难沉着冷静地面对,使问题迎刃而解。对于电影《杨善洲》,我个人感触很深,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殡葬工作者,在今后将继续保持与时俱进、拼搏创新的高姿态,在今后将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工作及深入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工作中。力争为全区的殡葬事业的科学发展作奉献。2011年8月06日篇四:杨善洲观后感 影片《杨善洲》观后感 近期观看了影片《杨善洲》,看了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杨善洲同志大公无私、心系群众的公仆本色和艰苦奋斗、实干苦干的奉献精神确实令人感动。这又是一次生动的现实的公仆教育!杨善洲同志88年退休前是云南保山地区的地委书记,为改变地区的落后面貌和百姓的贫困生活,他长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他是“草鞋书记”。退休后放弃城市的安逸生活,主动承包荒山的绿化,临终前把20年来价值3亿多元的山林交给了国家。杨善洲同志走了,他艰苦奋斗的业绩、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共产党员的本色永在人民的心中!电影放映过程中,许多人深受感动,流出了眼泪。使我不由得想到了焦裕录、孔繁森和郑培民,他们分别是县委书记、地委书记和省委书记的楷模,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永存!全党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都应该向他们学习。这次,西安台特地通知干部职工观看此片,从政治上、思想上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我们一定要以楷模为榜样,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永远跟党走,这是我们入党时的誓言,决不会改变!观看影片后,我认为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他的精神:
一、学习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
退休前,他废寝忘食,忘我工作;退休后,他志在千里,植树造林,把“我要回家乡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这句话讲的铿锵有力,开始了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征程。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要求我们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努力奋斗,不断磨练自己意志。
二、要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三、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要牢记的宗旨就是全心权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人民公仆来说,首先要具有的基本素质就是公仆情怀。杨善洲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的深刻含义。他光明磊落,心里装满党和人民的利益,唯独没有自己,就像一滴平凡的水,却折射出万丈光芒。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公仆,在工作中认认真真的为人民群众服好务。
四、学习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杨善洲同志一辈子节衣缩食、生活简朴,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从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任何私利。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富裕了,工作条件也更好了,但是我们不能丢掉这个好的传统,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进一步营造崇尚节俭、朴素文明的良好风尚。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却是永恒不变的。我们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的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更加积极的投入创先争优活动。篇五:杨善洲观后感
《杨善洲》观后感 前不久,我观看了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杨善洲的专题片,看完之后,我的内心感慨万分,久久难以平静。影片中的杨善洲是一个地委书记,虽然官职不高,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滥用职权,而是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意志,一直心中有党,为国为民,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看完杨善洲的专题片,我第一时间就查看了一下有关他的详细介绍,看完后我更是佩服万分,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为国为民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真是让人佩服至极。一下我对他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杨善洲,男,汉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人,1927年1月生,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云南省委第二、第三、第四届省委委员,云南省第五、第六届人大代表,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8年6月退休。1988年6月退休以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2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今朝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09年4月,将林场无偿交给国家经营管理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2011“感动中国”人物。由此可见,杨善洲是一个多么伟大,多么无私的人啊,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曾说:“我1952年入党,其实当时自己没想到入党,觉得自己条件不够,是组织上看我表现不错,把我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随着思想觉悟的提高,越来越觉得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远大目标是使整个中华民族富裕起来,这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入党后,我很快找到了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由此可见,他的思想觉悟已经达到了一定境界,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些都是我们这些年轻人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精神财富。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是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他还说:“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富丽堂皇,别人却还过着艰难日子,那么,我们常说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不是成了骗人的假话吗?无论在什么时候,何种环境中,我们都不能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都应该把坚持党的宗旨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看了这番话,我的心中顿感温暖,因为我本身就是农民家庭出身,深知贫苦百姓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像杨善洲这样能一心为百姓着想的干部真的很少见,因此,我对像杨善洲这样心里只有百姓的好干部心存感激并敬佩至极。如果将来我能当上干部,我一定要以杨善洲为榜样,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像杨善洲这样的人,因此我们应该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深入贯彻落实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争做时代的先锋。
第四篇:杨善洲心得体会
天口乡深入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
3月28日天口乡党委组织全乡750名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胡主席重要指示,以实际行动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大家纷纷表示,要像杨善洲一样恪守信念、鞠躬尽瘁、清正廉洁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
一、要学习杨善洲,牢记宗旨;一辈子真情为民,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他作为一个出身贫寒农民的儿子,挨过饿,受过冻,所以知群众饥饱冷暖,懂群众疾苦,晓群众心声,因而对劳苦大众有着深厚的感情,有着为他们改善生活条件的强烈愿望和志向,有着踏实苦干的品行修养。作为一个革命建设年代成长起来的党的干部,他的思想深深的受到了党的先进文化的洗礼和时代潮流的影响,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负责成为他人生的崇高理想;跟着党走,一切听党指挥,成为他人生的永恒信条;努力干事业、求发展、尽快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成为他人生的执著追求。作为一个历经艰辛磨难考验的党员领导,他对己清正,对人公正,时时刻刻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的前面,随时随地忘我的工作,充分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公仆本色。公而忘私,一辈子淡泊名利,努力实践共产党人高尚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
二、要学习杨善洲同志信以立业、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创先争优中坚定政治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杨善洲30岁担任县级领导,39
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担任地委书记,在地方党委部门工作的40多年间,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平民干部本色,带草帽,穿草鞋,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草帽书记”;他60岁退休又毅然奔赴深山植树造林20余年,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到收获劳动成果的时候,把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自己不要任何报酬,这就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三、要学习杨善洲,老有所为,一辈子艰苦奋斗,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是我们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杨善洲同志一辈子节衣缩食、生活简朴,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从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任何私利。他身居在简陋的住所,工作在寂寞的深山,始终无怨无悔,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人格力量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感召和引领着人们为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杨善洲的事迹,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支持,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想信念是人生的方向、动力,杨善洲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执行标准不走样,遵守纪律不放松,与他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密不可分。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成为激励一代又
一代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学习杨善洲,不是光喊口号,而是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要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践行党的宗旨,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
第五篇:杨善洲学习心得
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在云岭大地、在祖国大江南北已经传诵很久很久了,非但没有“偃旗息鼓”之迹象,反而是“尘嚣日上”,持续地在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中产生深深的共鸣。这又让我又想起了一些所谓“先进人物”的“伪”事迹,“先进”也罢,“伪”也罢,都是媒体说的,最后不了了之,皆没了下文。历史证明,不属于人民的“先进性”,生命力是极其短暂的。而杨善洲同志不是这样的,他先进事迹的强劲生命力不属于先进事迹材料,亦不属于媒体报道文章,而是长时间人民群众的口耳相传,他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而且官至正厅,依然是农民本色——帮人钉马掌,卷起裤管替农民插秧,退休后卷起行囊走进大亮山,住进简易的窝棚开始植树,一干就是二十年,在他的身上看不出丝毫的所谓领导干部的“范儿”。
他被塑造成一个对家人似妖魔、对群众似菩萨的怪物。为了衬托他对人民群众的好,媒体不惜挖空心思去描述他对家人的严苛。试问杨善洲同志真是个不近人情的人吗?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在中国这样一个讲究和崇尚“礼仪”,倡导“礼多人不怪”的社会,能够从一个小石匠一步一步走到地委书记任上,杨善洲同志应该是懂得“人情世故”的。关爱自己的家人也是天经地义的,光顾大家,不顾小家也是不负责任的,小家穷困潦倒了,家人容易变得穷凶极恶,也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首先有了对家人的关爱才可能有对民众的关爱,否则对民众的关爱可能是不真实的。
他被塑造成一穷二白却三头六臂无所不能的齐天大圣。创业之初,杨善洲同志身无分文,靠着捡果核做树种,每年种树一万亩。“连野樱桃和记木树都不长”的大亮山在他的指挥下啥都长了。住9年油毛毡房、点马灯、工资还常被拖欠的职工“在他的鼓舞下,始终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价值3个多亿的林场郁闭前的育苗、定植、浇水、施肥、除草、病虫防治、防火等生产管护成本至少1个亿,而国家投入才300多万,其余的9000多万全靠杨善洲同志变出来了。22年时间1120万棵树,每年都植树51万棵,既缺钱又少人,杨善洲同志摆平了。自己测量自己干,修山路14公里,每公里造价不到1万元。架设高压线路15公里、每年无偿为村民提供林柴、为6个自然村修通了公路、为8个自然村架通了生产生活用电、为4个行政村1万多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村民人均产粮由原来的100公斤提高到450公斤„„
林场的产权不明晰。大亮山林场的山地在建林场前是集体的,“早已承包到户了”,大亮山林场的全称是“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大亮山林场的职工是“县里抽调的几个同志”,林场发展的资金来源是杨善洲同志“不顾年老体弱,多次到省、市相关部门争取到300多万元”。我们可以试着这样梳理一下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土地是集体投入的,人员是县里抽调的,资金是财政投入的,<莲~山 课件>杨善洲同志当初是大亮山造林指挥部指挥长,等于是退休后发挥余热,林场也给他发工资发生活费的,但他没领工资,只领生活费,那么最后说他“把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是有点牵强附会的。
毋庸置疑,杨善洲同志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一辈子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守足以让我们潸然泪下。老人家也是人,也会有人的缺点和毛病,这是能被群众理解和接受的,但媒体把他包装成一个完人,相反会让他脱离群众,人为地造成英雄和平民的距离感。群众喜闻乐见的英雄也应该是和我们差不多的——也有七情六欲,不以善小而不为,“举手之劳”去帮人,量力而行去行善,积极向上、简单快乐地生活„„
纵观杨善洲同志的一生,感触最深的是:他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有一心为民、扎根于民的公仆情怀,有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有大公无私、谈泊名利、乐于奉献的献身精神。这一切都是这位老共产党员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对我们是一种无形的鞭策。
成为英雄绝对不是杨善洲同志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他一辈子的坚守源自他党性的坚定,这点值得我们一辈子去学习。一个人为自己做的事,会随他一起死亡,一个人为别人做的事,会被人永远记住。杨善洲同志为人民做了一辈子,媒体宣传或者不宣传,他为人民做的事就在那里,人民会永远记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