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克服中学生的“手机依赖症”

时间:2019-05-15 00:5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克服中学生的“手机依赖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学中如何克服中学生的“手机依赖症”》。

第一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克服中学生的“手机依赖症”

语文教学中如何克服中学生的“手机依赖症”

当今时代是电子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智能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兴媒介,以其便捷性、即时性和功能多样性等优势脱颖而出。”[1]已经成为人们最重要的通信乃至娱乐工具。现在我们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低着头玩手机的人。在中学校园中,这样的低头族也是?壹?不鲜,手机进入了与我们中学生息息相关的校园。每个班级中,拥有手机的学生不占少数,上课玩手机,吃饭看手机,睡觉玩手机,久而久之,学生对手机过于依赖以至呈现出一种病态的特征。学生形成的“手机依赖症”成为困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问题之一。语文不仅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也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基础性学科,语文教学应发挥其特有的魅力,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运用手机。想要真正做到通过语文教学克服中学生的“手机依赖症”,首先需要探讨清楚中学生“手机依赖症”形成的原因。造成中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但是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仍是最重要的原因。

一、主要原因

(一)从手机自身具备的特性来讲,“手机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实用性与即时性等特点,与生活、学习和工作联系密切,能够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2]中学生通过智能手机可以做很多事情,例如:查阅资料,打电话,玩游戏,购物等等,手机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诱惑力。

(二)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校的管理不够严格。

部分学校并没有明确表示学生不得带手机出入校园,而且对学生带手机的行为没有严加管理。学校对学生手机依赖的程度和危害认识不够深刻,缺少对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监督。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不能完全吸引学生。尤其是语文课,一些学生认为老师讲的没意思,听不进去,就拿起手机看微信,发朋友圈,聊QQ,逛微博等等。有的教师对这种现象会采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认为反正都是那些差学生,他们学不学都是一个样,只要他们不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就好了。然而一堂精彩的课是可以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眼球的,这正是我们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打开学生兴趣的大门,点燃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强烈欲望,减少直至杜绝因课堂枯燥而引起的学生玩手机现象。

(三)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讲,其心理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

第一,受从众和攀比心理的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很不健全,容易和别的同学攀比,随波逐流。同学在一起朝夕相处,在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或者压力之后,有的学生就会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行为。例如,看见别的同学买手机了,有手机的同学围在一起交流或者拿着手机一起打游戏,看视频等等,没有手机的同学就会产生好奇,特别想和别的同学一样,于是不管父母的经济情况,也不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手机,就认为别的同学都买了,都用了,我也得有,只有自己有了手机,才能和别的同学保持一致,不会被别的同学笑话。如果看见别的同学用比较贵的手机,随之也想有相同价格的手机。这就是从众和攀比心理在作祟。

第二,受自身性格的影响。每个中学生的性格不同,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不同。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自卑,缺乏信心,他们不善于和其他人面对面的用语言进行交流,反而更喜欢在自己的QQ空间、博客里面写一些东西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也有的人喜欢和网友聊天,一来是有很大的神秘感,二来可以减少正面与他人交流带来的紧张和焦虑。“以手机为媒体的交流会使其更加自在,同时也可获得一定的存在感和认同感。”[3]长此以往,学生对手机越来越依赖,与外界的交流也少之又少,导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能力下降。

第三,受中学生内心缺乏关爱的影响。对于中学生来说,很大一部分学生需要住校,他们一多半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回家与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很少,缺乏父母的关爱。而手机就成为了学生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桥梁,中学生还不是很独立,对父母的依恋程度较高,希望通过手机的交流来增强感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虽然影响中学生形成“手机依赖症”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占据了主导,学校应该抓住这个契机,通过学校教育的力量来帮助学生克服“手机依赖症”。在此过程中,语文教育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中学生克服“手机依赖症”。

一些老师认为,要想克服学生的“手机依赖症”,只要强制要求他们不准玩手机,不准带手机就可以了。仔细想想,这样的办法真的行得通吗?我们不妨拿这样一个案例来回答此问题。2015年10月28日下午,在汉中市城固县四中的教学课堂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九年级(1)班上化学课时,学生李某低头玩手机不听讲,执教老师周某发现后多次提醒教育无效,为不影响教学秩序,周某对李某进行批评教育,打算暂时没收手机,学生拒绝交出手机,周某便让学生到教室外面反省,并继续让学生李某交出手机,在争夺手机的过程中学生李某倒地,李某倒地后周某继续夺取李某手机。此过程被同班同学用手机拍摄到,上传后被转载。”从该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强制性的没收手机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反而会失去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甚至会像案例中的那位老师一样造成不良的影响。虽然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会发生案例中的那种情景,有的学生也会把手机上交,但毕竟这只是一种浮于表面的方法,学生现在把手机上交,心里还会想着它,会想尽各种办法把手机要回来。手机作为学生的私人物品,老师没有权利长期没收,最终还是要归还的。可以说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要想克服中学生的“手机依赖症”,还得让学生自己心里意识到其弊端,从而能够找到其他方法来替代手机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慢慢地告别手机依赖。

在学校教育中,语文教学可以凭借其特有的教育教学活动来逐步净化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机观”,合理安排玩手机的时间,进而达到学生支配手机而不是手机控制学生的目的。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口语交际”、“阅读书籍”、“作文教学”、“综合活动”四个方面来帮助中学生克服“手机依赖症”。

二、主要措施

(一)口语交际活动,明辨手机利弊

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关于手机“利弊”的主题班会或报告会,也可以举行一次辩论赛作为口语交际活动。同学们结合自己用手机的体验,有话可说,有例可举,相信作为一名中学生深有感触:过度的使用手机,会对手机产生依赖心理,而且还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这些不良影响包括: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污染学生的心灵世界;影响学生听课效率;导致睡眠时间少,睡眠质量差;视力下降;出现一些手机病(颈椎病、肌腱炎、手机强迫症„„)等等。当学生们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时,就会从心底改善对手机的认识,从而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口语交际能力也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举行这样的活动既能让学生明辨手机的利弊,又可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二)阅读书籍活动,减少手机使用时间

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莱恩认为,数码时代正在使美国的年轻一代成为知识最贫乏的一代,作者指出,年轻一代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在中国,中学生使用手机过度以至达到一种病态的地步,也会造成知识贫乏的现象。他在《最愚蠢的一代》这本书中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知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过,图书馆、博物馆、大学、历史频道、维基百科、《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一切都在你的鼠标下,但我们没有看到年轻人,至少是美国年轻人,包括高中生和大学生,在历史知识、公民意识、阅读成绩、国际竞争力方面的提高。为什么?因为他们把时间都花在了社交网站、IM和手机短信上了。”现在中国的中学生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他们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大大超过了做家庭作业和阅读书籍的时间。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学生对这种传统的书籍阅读渐渐淡化,随之带来的是内心的空虚和表面的肤浅。

但是书籍可以让学生变得充实,有内涵。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一个人读书多了,身上自然会流露出一股书卷之气,言谈举止间会散发出读书人特有的气质,或典雅大方、或文雅脱俗、或不卑不亢;一个学识渊博,读万卷书的人,会由内而外散发出独特的气质,那是一种深沉的内涵,一种璀璨的光芒。作为中学生,应该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拓宽自己的视野。鲍尔莱因认为每个人在年轻时都应该多读书,学习更多的知识,这些都是建构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思维和人格的原材料。你必须意识到,它不只是信息,而是包含着深层的道德、心理和哲学的价值,它从内部塑造你的精神。就知识而言,书本仍是第一媒介。鲍尔莱恩在《最愚蠢的一代》一书中写道:“书籍是最好的降压方法,无论是通俗作品还是文学经典。书籍能够让青少年读者放慢脚步、静心思考,能够让他们找到榜样,能够让他们观察自己纷乱起伏的情感如何充分地表达,或者发现他们实际生活中缺失的道德信念。经常阅读书籍的人能够更好地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特征,能够从独到的视角分析逻辑结构,能够以智慧的眼光鉴赏行文风格,久而久之,便能认识到青少年的审美观原来那么幼稚肤浅。”[4]阅读书籍带给学生的是心灵的洗涤和净化,是心理上的发展和成熟,那些不成熟的心理逐渐退化,从众和攀比心理也会随之改变。

语文教师应该鼓励中学生多阅读书籍,将玩手机的时间用来看书,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内在素养,从心底里改观自己对手机的依赖,减少玩手机的时间。

(三)作文教学活动,替代手机部分功能

许多中学生喜欢在QQ空间、博客上、朋友圈里发表一些文字,来记录身边发生的事或者自己的切身感受。语文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将这些内容转化为一篇小随笔,一段小练笔或者是一篇小散文。一些学生写的内容可能不想让老师或者同学看到,老师也不必强行要求,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可以看到的对象;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些东西,有的时候学生特别想把一些事告诉父母,但是又没办法打电话,这样就可以先用纸笔写下来,然后见到父母的时候给他们看,用文字来加深与父母的沟通,增强内心的安全感。有的学生喜欢在手机上转载一些美文或者自己喜欢的文章,老师可以让学生把他们喜欢的东西摘录在笔记本上,也可以在旁边写几句自己的认识等等。这样的方法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积累很多写作素材,帮助学生用笔记录生命的历程;另一方面也可以替代手机的部分功能,让学生意识到一笔一画描写出来的文字更具有回味的价值。

(四)开展综合活动,降低手机依赖程度

语文教师可以倡导学生自己组织一些综合活动,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一次策划者。在活动中,学生的组织、策划、沟通、协调、合作、实施的能力都可以得到发展。尤其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多与其他同学在一起相处,和自己信任的朋友交交心而不是一个人坐在那里,把所有的心思都对着一个手机诉说。这些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手机中转移出来,提高自己交际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改变自己内向的性格,生活就可以变得更加趣味多姿,从而降低对手机的依赖程度。

对于克服中学生的“手机依赖症”,单纯地采取强制性的措施是行不通的,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机制。语文作为一门解放心灵、唤醒自我、发展个性的“人学”,对克服以及抵御中学生的“手机依赖症”有着很好的功效,语文教师在平时应该注重运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直击学生的心灵,通过合理的方式使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或转移,使中学生尽快克服手机依赖的现象,学会正确、适度、健康地使用手机。

参考文献:

[1]赵文进.青年学生手机依赖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安全感的中介作用[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2]姜振.青少年手机成瘾与运动干预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5,(12).[3]??晓旭.高校学生手机依赖问题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2).[4](美)鲍尔莱恩著,杨蕾译.最愚蠢的一代[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第二篇:《挑战“手机依赖症”》有感

《挑战“手机依赖症”》有感

随着新时代的迅速发展,新电子产品是越来越多,琳琅满目的,让你不知选择。可是,对我们大学生而言,有两样电子产品已经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手机和电脑。我不知道,也无法想像,如果有一天,我们没有接触这两样事物也可以说一天不作用它们时,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又会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可想而知,后果是很明显的,那就谈谈我我听过讲座后对手机依赖上瘾的体会吧!

从我现在身边的同学、朋友,我可以大致把他们对手机依赖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从来不关手机;2.经常边走边发短信;3.利用手机来避开一些社交活动;4.上厕所时也用手机;5.半夜起来接电话或手机上网;6.宁愿玩手机而不愿看电视;7.在要求安静的地方忍不住打电话„„从而,我也根据他们这些现状,了解了影响他们的原因:1.对信息的渴望;2.缺乏目标;3.从众心理;4.情绪迁移;5.缺乏自信;6.兴趣单一。听了这个讲座之后,我也知道手机隐藏的危害是多么可怕,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我们的身心乃至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会使我们生活圈子变窄,长期使用手机会导致恶性脑部胶质癌;会导致记忆力下降;会对人的细胞发育等重要的原因这些都是我们所无法估量的。所以我们要杜绝这种现象就要建立清醒的自我认识,意识手机依赖的问题,多参加社区活动,多看书籍充实自己,远离手机„„我相信数日的坚持,不会再对手机产生严重的依赖性,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

第三篇:英语演讲稿手机依赖症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good morning, everyone.today i want to make a speech about mobile phone dependence.before you go out, will you make sure that you have taken the mobile phone with you? will you feel upset or without sense of security when your cellphone is not around? do you have the idea that you can’t live without your cellphone? if the answer is yes, maybe you have caught the mobile phone dependence.nowadays, with technology developing quickly, mobile phones have properly.if a person has caught the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he has to suffer the bad consequences.first, he must be hurt by the radiation from the mobile phone.second, maybe he would ignore friends around in real life and have no enough time to spend with his relatives and friends.third, he may have waste lots of time and can’t focus on his studies.in brief, not only we are not supposed to spend too much time on mobile phones but also we must avoid catching the mobile phone dependence.if you are unlucky to have caught it, you ought to try your best to giving it up.let’s refuse the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together!篇二:关于手机依赖症的关于手机依赖症的

调查报告

轻工学部

12材工2班 2014-5-20 目录

一 调查背景

二 组内任务分配

三、调查内容 3.1 什么是手机依赖症 3.2 手机依赖症产生的原因 3.3 透过调查问卷数据看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情况 3.4 克服手机依赖症的方法

四、附页:《手机依赖症调查问卷》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 一 调查背景

手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已经在各个主流媒体中凸显作用,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手机持有者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这个“爱物儿”。在大学,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辛苦的讲课,而学生们在下面旁若无人,心无旁骛的玩手机的现象,无论对老师和还是学生,似乎都已经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而在我们学校这样的现象也有愈演愈烈之势。每到上课时候,环顾周围,总会发现一群拿着手机、埋头苦干的学子们,当然我们有时候也是其中之一,并不否认大部分同学的大部分时间还是认真听讲的,可是为什么,上课玩手机的同学越来越多呢?在一些公共场所,例如等公交、购物娱乐等,这种现象也存在,而且很严重。

对此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决定选择手机依赖症作为我们的调查题目,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调查认识,为大家解疑答惑,为同学们更健康地使用手机,戒除手机依赖症,提供一定的建议。

二 组内任务分配

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郭顶

组员:马培干 刘婉依 王淼 王文开 保宗礼 李淑芳

考虑到各人的特长和时间经过组内讨论,作出如下任务分配: 郭顶负责联系、统筹、监督任务完成;

保宗礼负责制作调查报告;

刘婉依、李淑芳负责调查问卷工作;

马培干、王淼、王文开负责调查问卷处理数据工作;

共同负责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工作。

三 调查内容

3.1 什么是手机依赖症

从字面上直观理解,手机依赖症就是指,我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过大,这种依赖性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而几乎每个有手机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我们会时不时的从口袋里拿出手机看时间或者看有没有短信或未接电话;我们一空闲下来不管喜不喜欢,总习惯用手机上网,浏览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信息;我们在公共场合听到手机铃声时,总会下意识的摸一摸我们自己的手机,这些都是手机依赖症的前兆或症状? 而百度百科上给手机依赖症下的定义是: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尤其青睐青年白领女性、业务担子重的中年男人和学生三类人。手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由于它的方便快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手机一族”、“低头族”队伍的不断壮大,一种由于对手机过分依赖而形成的现代心理疾病——手机依赖症也悄然现身了。3.2 手机依赖症产生的原因

手机依赖症的产生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现代生活中压力过大和一些人性格内向是造成手机依赖症目前最主要的原因。原因:1.压力过大: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信息

更新流通速度快,这些原因使得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手机无形中在这些人的心里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旦手机没电或来电频率突然降低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2.性格内向:一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人是感染“手机依赖症”的高发人群。这些人往往交际圈小,朋友少,想与外界联系又不积极主动,只能借助于手机来排解孤独感和证明自己的存在。除了上面的两个原因之外,现在的人们缺少目标,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一个明确的长期规划,导致自己生活中没有动力,时间安排不合理,也是造成手机使用过度的原因。

3.3 透过调查问卷数据看我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情况

为了更好的了解同学们的手机使用状况,我们在课下对同学们进行了一项关于手机依赖症的调查,调查问卷在报告书附页。调查问卷一共设置了13个问题,发放调查问卷134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其中男54份,女48份。部分调查结果统计处理如下: 1.您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大概为篇三: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

手机依赖行为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昔日昂贵的手机现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不用远行,就可以及时问候对方。向自己所爱的人表达思想,言语和文字尽在其中。手机也能在危难之时显身手,堪称贴身保镖。手机现在还能手机支付和网上购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购物。除此之外,用手机的阅也是十分的便利。人们可以用手机每天随时随地的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与时俱进,耳听八方,尽知天下事。因此,可以说手机广泛涉及地球上的几乎每一个人,手机真的已经无处不在。手机为人们带来了无可厚非的便利,它为人们的生活作出了巨大作用。

但是手机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随着社会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手机的使用已经越来越频繁,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亦相当之高,而且使用非常频繁,部分甚至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如烦燥不安、言语粗俗、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不良情绪,而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网瘾初成时的情况,手机会不会成为继网瘾之后又一个对大学生产生巨大危害的现象呢?为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我们对河北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旨在提高大学生对手机依赖危害的认识和关注,为了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更加合理的使用手机,涉弊趋利。

二、调查方式

我们采用了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的调查。我们共发放问卷50份,共收回50份。回收率100%。调并且参加调查的对象具有很高的随机性,保证了本次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具有一定普遍意义。调查主要涉及资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法政学院,教育学院等五个学院,覆盖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数据翔实可靠。问卷题型为等级性选择题。

三、调查时间

2013年6月1日—2013年6月5日

四、调查内容

主要针对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程度高低,设计了五个选项: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一般、基本符合、完全符合,分别对应的是1-2-3-4-5等级,涉及了调查者手机使用情况、手机对生理、心理影响情况,共向受访者提出了17个问题(见附1)。

五、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经过数据分析整理,我们概括总结出了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

如下: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之男女程度分析

(注释:男生3人,女生47人;表格中1表示完全不符合2表示基本不符合3表示一般4表示基本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

由表1可以看出,男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平均数(男生每个依赖程度所得

票÷男生人数)在逐步的增加,而女生的平均数(女生每个依赖程度所得票÷女生总人数)相对较持平,说明男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较高,而女生相对较低些。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之文理科差异分析

表2(注释:文科43人,理科7人;表格中1表示完全不符合2表示基本不符合3表示一般4表示基本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

由表2可以看出文科生依赖程度的平均数(文科生各依赖程度所选票数÷文科

人数)有逐步下降的趋势,说明文科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不是特别严重;相反,理科生依赖程度的平均数(理科生各依赖程度所选票数÷理科人数)确是呈上升的趋势,而且达到了8.71之高,说明理科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是较文科生之高的。

(三)大学生手机依赖之年级差异

(注释:大一:4人 大二:42人 大三:2人 大四:2人;表格中1表示完全不符合2表示基本不符合3表示一般4表示基本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

由表3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增长,手机依赖的程度平均数是逐步增长的,大

三大四尤其明显;而在大三大四两个年级中,大四又更为明显,在程度4和程度5 中分别达到了7.5和9.5的平均数值。所以,得出结论:手机依赖是年级越高,依赖程度越高。

(四)大学生手机依赖之对身心健康影响分析(第7.10.11.17题分析)符合)由表4看出,选程度1的完全不符合的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39.3%,而选

(注释:表格中1表示完全不符合2表示基本不符合3表示一般4表示基本符合5表示完全

程度5完全符合所占的比例最少,才15.5%。表4是针对大学生对手机依赖对身心健康影响的调查,出现表4中的现象,说明大学生对手机依赖对身心健康的心想并不是特别关注或是没有认识到手机依赖潜在的对自身的危害。

六、打学生手机依赖的因素和应对策略

(一)、因素:

第一、心理因素

(1)、从众心理的影响。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受到他人或社会群体的一致性影响力时,自己的认知或行为遵从于公众舆论或群体大多数人,甚至出现违背自己意愿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中,朝夕相处,群体内部具有足够的同一性和吸引力,再加上大学生年龄段的特点,个体独立性较差、自制力弱,对群体有较强的依赖性和归属感。因此,在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从众现象比较普遍。“别人有,我也要有”、别人玩,我也要玩”的心理,导致一些大学生购买和使用手机的初衷并不一定是自己真的需要,而是看到同学都买了、都用了,便认为自己也有这种“需要”,自己也购买并使用手机,才能和大多数同学保持一致。

(2)、心理诉求的需要。一方面,使用手机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社交需求。在现代社会,大学生通过手机通话、发送短信,随时随地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人取得联系,获取社会资本,满足社交需求。一般说来,手机上存储的号码越多,每天使用的时间越长,说明社交网络就越大,获取的社会资本也就越多,导致对手机的依赖也就越深。另一方面,借助手机包含的丰富的附加功能,满足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需求。手机不仅拥有通话和发送短信的基本功能,还包含手机上网、音乐、游戏、电子字典等功能。处在黄金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充满了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求,手机丰富强大的功能、满载的信息、方便快捷地传递,无不吸引着大学生的使用。

(3)、人格特质的差异。有研究发现,“粘液—抑郁质的大学生每月发送手机短信的条数最少,相对而言,胆汁质的大学生每月发送的短信条数最多;而在手机使用时间方面,粘液—抑郁质的大学生使用时间最少,胆汁质的大学生使用的最多。”(4)、不良情绪的排遣。大学生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缺乏生活的磨砺,心理尚不成熟,性格比较脆弱,情绪波动性也很大。第二、环境、外在因素(1)、学校中,课外活动较少以及大学氛围的影响。大学课余时间充足,虽然这不能确定大学生依赖手机,但也为大学生对手机依赖提供了客观条件。因为大学课程少,加之学校的课外活动不多、种类少,与大学生的喜好不相融合,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兴趣,许多大学生下课后便无事可做,便把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来。(2)、手机本身的影响。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大量智能手机涌入市场,而且价格也越来越便宜,许多高端智能机也不过千元。随着手机越来越智能化,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大学生易接受新事物,而且大学生在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购买价格不高的手机,是智能手机主要的消费群体。手机各项娱乐功能的拓展对于易于大学生本身具有极大诱惑。

(二)、应对策略: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有序的和谐校园环境。一方面,学校组织歌手大赛、演讲比赛、运动会等学生感兴趣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还可以满足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学校开展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重建自己的交际圈,减少孤独感,增加自信心,从而有利于摆脱手机依赖。

第二、加强人文关怀,调控学生的不良情绪。大学生都处在心理尚不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情绪不稳定、波动大。高校在教育时,就该把握好这一点,切实的在学生生活中,注入人文人文关怀,让学生感受到爱和关心,而不至于沉迷于手机中寻找虚拟的关怀,去排解学习的不如意,同学关系的不融洽。所以,因此,为克服手机依赖,高校教育者应给予学生合理宣泄的机会,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的不良情绪得到恰当释放,进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改变手机依赖心理。

第三、举行大型的讲座,以身边实例告诉学生,手机依赖对人际,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不良影响,使学生把手机依赖不利于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真正的当一回事,真正的重视它,从何开始正确使用手机,而不是依赖手机。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从自身做起。

七、调查过程中的反思和收获

在这个调查过程中,我进一步的知道了手机依赖对自身身心的危害,以往

只是知道这一点,但是并没有在真正的数据来使自己信服。但通过这个调查,在真正的数据面前,我不仅对手机依赖的含义、成因及其危害有了较为明晰的了解和认识,而且对手机依赖提出了粗浅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增强了我对宣传手机依赖对身心造成的危害的愿望,我要让身边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一点,并且能够慢慢的走出手机依赖,合理的使用手机,趋利避害。在这里,真心感谢和我一起调查分析的小组成员,还有参与本次问卷填写的同学。

参考文献: [1]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症[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1 9 [2]王纯.关注手机依赖综合征[n].健康时报,2005-01-27.篇四:大学生手机依赖症 关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

是信息依赖还是娱乐依赖,我们为什么要被手机“绑架”?

手机在刚出现的时候,是针对固定电话而言的“移动电话”,功能只有简单的打电话而已。可慢慢地,手机又增加了发短信、拍照片、上网等功能。就在它能为人们提供越来越多服务的同时,大家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更加严重了。最简单的表现,就像是24小时不关机,手机不离身。

绪低落、抑郁寡欢,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成瘾的表现,我们姑且称之为“手机依赖症”。在大学生群体中手机已经不仅是一种通讯工具,更是重要的打发无聊时间必不可少的了。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于是手机依赖症作为一种新型心理疾病也在大学生心理中显现,尤其是内向、孤僻、不合群的人,得手机依赖综合征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他们的手机利用率极高,主要是由于学业,生活压力大,情感相对孤独和寂寞,潜意识里希望通过手机与外界保持联系,使自己不被周围世界所遗忘和冷落,以排解孤独感和证明自己的存在。还有一些人是通过频繁接电话来向别人显示自己繁忙,以此证明自己的重要性,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些学生是因为平时的学习压力太大而产生了厌学情绪或无聊感,通过手机短信和游戏来进行排遣。

不过,手机使用多,也并不一定就是手机依赖。有的人使用手机确实是因为需要通过它来联系。但,在不该用手机的时候也频繁使用,就是手机依赖了。

经过调查,大部分的学生会受到手机的影响,其表现在学习与生活中,手机如同遥控自我的线,一旦离开就魂不守舍。其次,手机停机或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心理和生理反应,总是会焦躁不安。

手机的功能越强大,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就越严重。随着过剩经济的到来,人们的消费不再仅仅的为了满足需要去消费物品的使用价值,更是为了表达差异去消费物品的符号价值。消费模式已经成为表达社会群体差异的一种方式。手机作为一种时尚型、炫耀型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彰显个性、表达前卫、甚至吸引异性的一种工具。别人都“手机”,你不“手机”,不仅意味着你的落伍,而且长期下去,也会使你丧失周围人的认同。再加上大学生爱面子,消费心理不成熟,往往不顾实际情况,盲目从众,纷纷置机来发送短信。有的同学想方设法在名牌上,外型上,功能上寻求最出色的,最时尚的,最有个性的手机,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与虚荣。正因为如此,才更加加强了大学生的手机依赖。

随着手机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通过手机翻阅电子书、手机报、手机词典等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过度依赖这些电子科技成果,单纯满足于简单操作获取信息和知识,缺乏积极思考和主动探寻,会导致大学生的某些能力,例如记忆力、系统思维能力、理解力、直接交际能力等的萎缩,影响学生自身素质、特别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过分依赖手机,更容易使大学学习的宝贵时光“碎片化”。电话、信息不断,聚会、活动多了,闲逛、闲聊多了,大家都真切地感到“整块”时间越来越少。注意力难得集中到学习上。譬如,发条短信用半分钟,但之后等对方回复短信的半分钟会使一个人的注意力不能完全从这件事情上移开,实际的时间会被加倍地浪费掉。现代社会大学生学习、生活压力巨大,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快,这些原因使得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学习和生活的重心,手机无形中在这些人的心里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通过频繁接电话来向别人显示自己社团工作繁忙、人际交往广泛,以此证明自己在群体中的重要性,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些学生是因为平时的学习压力太大而产生了厌学情绪或无聊感,通过手机短信和游戏来进行排遣。一旦手机没电或来电频率突然降低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

大学生封闭孤独心理是主因。有些大学生性格内向,只注意自己的观念,内心体验虽深,但不善于与人交往。当在交往中觅不到心灵沟通的知音时,便会陷入惆怅和苦闷,觉得自己与世界存在着一层隔膜。而且进入校园后,一时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对校园的一切感到陌生和不习惯,如果不能及时排解,迟迟进入不了角色,就会变得闷闷不乐,沉默寡言。他们渴望沟通,希望被理解。需要在精神上得到安慰,手机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人际直接沟通。因此需要

通过手机与外界保持联系,使自己不被社会遗忘,与朋友进行情感交流,倾诉。

专家曾经指出,过度依赖手机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因此,我们应该在大学里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充实我们的生活,转移我们的注意力。这样,不仅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更拜托了手机依赖症。

除了日常工用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使用手机外,应该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使用: 1.采取其他联系方式,如书信、直接见面和交流聚会逐步脱离对手

机的依赖;

2.适当参加有益的身心活动,加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3.当症状严重时应当寻求心理医生的指导,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

情况恶化。

4.对于已经形成手机依赖的人,则应该认识如何正确的使用手机,逐步减少非必要的使用时间,尽量使自己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从而达到减少症状,摆脱依赖的目的。

穆倩楠

经济系市场营销g101 2010702130篇五:6招教你摆脱手机依赖症 6招教你摆脱手机依赖症 在现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年代,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等等的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我们为科技的迅速发展而感到高兴,可是同 时,这些电子产品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最明显的就是手机依赖症。这个手机依赖到底有什么危害呢?我们又应该怎么去治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一一介绍。

一、手机依赖症的危害

1、生活圈子变窄

手机使得以往的家庭聚会、同学聚会等传统社交模式变得“不那么重要”。沉溺于手机的人们就像“活在气泡里的一代”。“手机和其他多媒体工具像一个气泡把我们包裹起来,让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屏幕上。”

2、容易忽略疲劳感

人们在玩手机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身体的疲劳感,事实上,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造成眼疲劳;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会造成颈部、手臂肌肉疲劳;而长时间过度使用触屏手机,会导致手部关节、肌腱损伤性症状群,包括手指、手腕关节疼痛无力,动作不灵活等,形成所谓的“触屏手”。

3、削减思考的能力

吕宝才介绍,手机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长此以往甚至会让人们患上类似“注意力障碍”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注意力受到 了严重的影响,思维不断被打断,这大大削减了思考的能力,让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此外,过度关注手机还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外间的一切变化,随时可以接收 得到,让人难以安定。“即使是在休假的时间里,也与手机形影相伴,让自己的行踪时刻掌握在每一个想与你联络的人手里。其实这样做并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

4、影响人际关系

如果你在和家人、朋友交流时,不停地摆弄手机,会让对话产生“延迟”,使对方觉得你缺乏诚意,也更容易引起冲突。

5、总听见手机振动声

手机明明静音,有时甚至压根没带手机,却感觉它仿佛在响或振动,这就说明你已经因沉迷于手机而产生幻觉了。

二、如何克服手机依赖症

1、将生活重心从手机上转移

对于成年人,吕宝才建议大家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尝试着离手机远一点。“很多人上车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机来玩,其实完全可以静下心来,看看车外,放松一下身心。”

2、试着不带充电器

你可以尝试不带充电器,逼着自己减少手机上网(这个很耗电)的时间,这个办法很有效。换一个非智能手机,功能单

一、无复杂操作??对手机依赖的毛病或许慢慢就没有了。

3、我能经常感到满足

所有的依赖症的根本原因都是“没有满足感”,如果不能知道自己感到满足是一种怎样的状态,那么你就总是处于不满足的状态。因此你需要经常告诉自己,我对这样的状况感到满足,我知道当自己感到满足时是怎样的状态。

4、转移注意力 有意识地把手机放到一边,通过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能够不用手机完成的事情,尽量不用手机,等我们慢慢戒除对手机的过分依赖,它自然就会回归“工具”的角色。

5、把手机装在包里

拿在手上会让人们时刻意识到手机的存在,一旦离开,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分离焦虑”。不妨放在包里,调一个响亮些的铃声,这样既可以避免漏接电话,也可以减轻对手机的依赖。

6、多读书看报和运动

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交谈,多读读书、看看报,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如果客观条件允 许,最好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外出散步、郊游、健身等。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三、手机依赖症小测试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有手机依赖症,做做下面的测试吧,如果以下问题有一半以上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很可能已经患有“手机依赖症”。

1、你是否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

2、当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你会不会感到不适应,并下意识地看一下手

机是否有未接电话?

3、你会不会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甚至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做自己的手机在响。

4、接听电话时你是不是常觉得耳旁有手机的辐射波环绕?

5、你是否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拿出手机看看?

6、你是否经常害怕手机自动关机?

7、你晚上睡觉也开着手机吗?

8、当手机经常连不上线、收不到讯号时,你会不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而且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

第四篇:大学生手机依赖症防治对策(定稿)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原因及防治对策

社体G11120112502119 幸福

信息化时代,手机凭借其小巧、便携、无线移动等特点和不断完善的上网、阅读、音乐、游戏等功能,日益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通讯和娱乐工具。近年来,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逐年攀升,研究显示我国大学生手机依赖率为17.0%[1]~26.1%[2],一些大学生患上了被心理专家定义为“手机依赖症”的心理疾病,并且已经影响到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亟需研究解决对策。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危害

手机依赖症,又称“手机依赖综合症、手机综合症、手机焦虑症、手机瘾”,“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郑毅主任认为“, 手机依赖症表现为对手机过分依赖”,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目前,上述症状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多方面体现,据对广州市8 所高校的600 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43.3%的学生曾因为发过多短信导致手指酸软不灵活,有35.8%的学生曾因为打太久电话导致耳朵嗡嗡作响,有

41.4%的学生曾因为手机而影响睡眠,有23.5%的学生曾因为使用手机导致头晕头痛。”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过分依赖手机,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第一,心理危害。过分

依赖电话和短信,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弱化,不知怎样面对面地与他人沟通交流,甚至出现社交恐惧症等心理障碍疾病。过度依赖手机上网、手机电子书、手机词典等渠道获取信息和知识,导致大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的精神,使大学生丧失自主性,影响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第二,生理危害。长时间使用手机,手机电磁波以及躯体固定、机械、重复的活动,会引起身体不同部位的不适。长期依赖手机,心里过分焦虑紧张,则导致出现手脚发麻、头晕、心悸、出汗等不适症状。第三,学业危害。对手机过分依赖,电话、短信不断,使大学生的整块学习时间“碎片化”,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原因分析

第一,从众心理的影响。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受到他人或社会群体的一致性影响

或压力时,自己的认知或行为遵从于公众舆论或群体大多数人,甚至出现违背自己意愿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中,朝夕相处,群体内部具有足够的同一性和吸引力,再加上大学生年龄段的特点,个体独立性较差、自制力弱,对群体有

较强的依赖性和归属感。因此,在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从众现象比较普遍。“别人有,我也要有”、“别人玩,我也要玩”的心理,导致一些大学生购买和使用手机的初衷并不一定是自己真的需要,而是看到同学都买了、都用了,便认为自己也有这种“需要”,自己也购买并使用手机,才能和大多数同学保持一致。第二,心理诉求的需要。一方面,使用手机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社交需求。在现代社会,大学生通过手机通话、发送短信,随时随地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人取得联系,获取社会资本,满足社交需求。一般说来,手机上存储的号码越

多,每天使用的时间越长,说明社交网络就越大,获取的社会资本也就越多,导致对手机的依赖也就越深。另一方面,借助手机包含的丰富的附加功能,满足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需求。手机不仅拥有通话和发送短信的基本功能,还包含手机上网、音乐、游戏、电子字典等功能。处在黄金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充满了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求,手机丰富强大的功能、满载的信息、方便快捷地传递,无不吸引着大

学生的使用。第三,人格特质的差异。有研究发现,“粘液—抑郁质的大学生每月发送手机短信的条数最少,相对而言,胆汁质的大学生每月发送的短信条数最多;而在手机使用时间方面,粘液—抑郁质的大学生使用时间最少,胆汁质的大学生使用的最多。”[5]根据艾森克人格理论,胆汁质类型的人,脾气急躁,情绪冲动和难以控制。因此,胆汁质的大学生有许多朋友,需要与人交谈,所以经常使用手机,将自己知道和发生的事情与同学分享。他们还经常关注别人的信息,如果手机不在身边或一段时间没留意手机,便会觉得不安。而粘液—抑郁质的人,安静稳定,反应迟缓和情绪不易外露。这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不爱社交,喜欢把心事藏在心里,而不愿意找别人倾诉,也不关注别人的事情,因此不太使用手机,对手机的依赖性较低。

第四,不良情绪的排遣。大学生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缺乏生活的磨砺,心理尚不成熟,性格比较脆弱,情绪波动性也很大。据有关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研究显示,“心烦意乱、感到不适、产生幻觉、焦虑暴躁、悄悄查看、拇指酸痛与情绪稳定性都呈正相关。”因此,情绪不稳定的大学生对没有电话或短信的刺激反应更强烈,表现出种种不适症状:心烦意乱、焦虑急躁,甚至出现幻听。而情绪稳定的大学生由于有较强的自控能力,保持平和的心态,因此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较不明显。此外,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部分大学生学习压力大,产生厌学情

绪或无聊感后,需要通过手机短信和上网来排遣,一旦手机没电或来电频率突然降低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

三、防治手机依赖症的四个对策

第一,建立良好的群体氛围,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群体氛围是影响从众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创建团结向上的集体,形成良好的群体氛围,发挥群体正确舆论的导向作用。学校应重视手机依赖症的危害,通过开展相关讲座、宣传等活动,倡导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手机使用观,引导学生正确、健康地使用手机,使学生认识到手机和固定电话并无实质差别,让手机回归通讯的基本功能。班级也要形成合理、适度使用手机的风尚,发挥从众心理的积极因素,克服从众心理的消极影响,使手机依赖、手机攀比等不良风气在学生中缺乏生存的土壤。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不盲从他人。学校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对于盲目依赖手机、荒废学业的现象,要敢于批评和抵制。

第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有序的和谐校园环境。一方面,学校组织歌手大赛、演讲比赛、运动会等学生感兴趣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还可以满足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学校设置校园人文大讲堂、社团文化节、学生科技大赛等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对信息和知识渴求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形成优良的学风。通过上述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过分依赖手机的学生参与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和影响,从而在活动中重建自己的社会交往圈,消除孤独感和失落感,摆脱对手机的依赖。第三,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调控学生的不良情绪。高校教育者应把握大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情绪波动性大的特点,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让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宣泄。合理宣泄是保持心态平衡的重要方法之

一。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部分大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产生厌学情绪或无聊感后,通过手机短信和上网进行排遣,同时,由于学习生活中的不如意、感到不公平等原因,也使得有的学生牢骚满腹,需要通过手机沟通来得到精神安慰,上述情况都可能形成手机依赖,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因此,为克服手机依赖,高校教育者应给予学生合理宣泄的机会,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的不良情绪得到恰当释放,进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改变手机依赖心理。

第四,采用科学的方法,鼓励大学生自我教育。解决大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大学生自身积极配合。首先,大学生要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正视手机在生活中的正确位置,摆脱盲目依赖,保持健康心理。

其次,合理制定手机使用规范,除了日常必不可少的使用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使用,用坚强的意志去抵制手机所带来的诱惑力。再次,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训练自己沟通的技巧,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看书、在校园内散步、郊游等,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最后,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综上所述,手机依赖症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造成了很大危害。因此,学校、教师、学生自身三方面要形成合力,通过建立良好的群体氛围、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使大学生克服手机依赖心理,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从而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社体G11120112502119幸福

第五篇:公文的5W1H——兼谈如何克服公文“模板”依赖症

公文的5W1H——兼谈如何克服公文“模板”依赖症

工作中常有学员问我:我一写公文,就习惯于从网上找“模板”,一旦离开了“模板”就不知道怎么动笔了。我回答是:你患了公文“模板”依赖症。那么如何克服这个毛病呢?正好,我总结了公文的“5W1H”,也许对这些朋友有所帮助。然后,再回答如何克服“模板”依赖症。

写公文的同志,可能学习过新闻。知道新闻的6要素,就是新闻主要构成因素和单元。这个概念在19世纪80年代由西方新闻界首先提出,包括: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如何(HOW),用英文字头简称“5W1H”。所谓“5W1H”,也就是说,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件什么事,以及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一篇新闻报道,不管它是消息也好,还是通讯、特写也罢,一般都包括这六个要素。其中,一句话新闻最能集中体现六要素,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比如,2014年7月3日早晨,网上有这么一条“一句话新闻”:“应大韩民国总统朴槿惠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7月3日至4日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我们运用新闻的六要素分析一下:“应大韩民国总统朴槿惠邀请”,是何故,也是起因;“国家主席习近平”,是何人;“于7月3日至4日”,是何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是何事。新闻的六个要素,这条新闻中有4个。因为这条新闻发布在习近平访问之前,其它两个要素还没发生,不可能涉及。

其实,公文中也有“5W1H”,我们平时在写公文时,也经常使用这六个要素。只是在公文写作中不这么讲而已。比如,我们写这样一个简单的会议通知:

关于召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的通知

局机关各党支部:

遵照市委统一部署,为了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何故),局党委决定,6月28日上午9时(何时)在局机关大会议室(何地)召开机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何事)。请各支部书记带队,组织本支部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何人)着正装提前10分钟按时参加,在指定位置就座(如何)。

局党委办公室

2013年6月27日

这样一个字数不多的会议通知,只用五个W和一个H,就完整地体现了为什么要召开会议、会议的内容、时间、地点、什么人参加、对与会人员的要求等等。“5W1H”,既是一则新闻的最基本要素,也是一篇公文的最基本要素。各要素之间协同合作,互相说明,互相补充完善,结构成文章。

也许有人会问:把新闻的“5W1H”延伸、运用到公文中去,具体有什么作用呢?

一、运用“5W1H”,可以帮助我们构思公文

当你写公文列提纲时,可以把这六个要素逐一写出,六个要素就是六个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一个一个地回答。在自问自答的过程中,你还需要根据领导意图和工作需要,认真思考一下,在所有的问题当中,主要问题是什么?这个主要问题,就是你写作的重点所在。如果你写的是领导讲话、论文之类的文章,主要问题就相当于中心论点;如果你写的是工作总结、述职报告之类的文章,主要问题就是你花费笔墨之处。当问题的答案都想出来了、写出来了,对于应该首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再次写什么,你就胸中有数了,提纲就基本列好了。

当然了,也不是任何公文都要求六要素齐全。公文毕竟不同于新闻。公文写作,最重要的是何事、为何、如何。何事,也就是要做什么工作,这项工作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何,是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开展这项工作有什么意义、重要性;如何,是怎样做好这项工作,对开展这项工作有哪些要求。比如,布置指导工作的通知、意见、方案、工作要点以及述职报告、领导讲话稿、典型经验材料等大型公文材料,何事、为何、如何,这三个要素是不可少的。

二、运用“5W1H”,可以帮助我们组织会议材料

组织会议过程中,会议材料最为重要。比如下面这个会议议程就包括三个重要材料。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会议议程

1.局党委副书记宣读《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的重点放在“何事”上,同时涉及“何人”、“何时”,即主要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步骤)

2.局党委书记做动员报告

(动员报告的重点放在“为何”、“如何”上,即主要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对开展活动有哪些要求)

3.市委督导组组长讲话

(市委督导组组长讲话的重点是介绍督导组的职责任务“何事”,并从督导工作的角度对开展活动提出要求,这是另外一个版本的“何事”、“如何”)

上面是会议的三个材料,每个材料只涉及到“5W1H”六要素的一两个或两三个要素,它们既独立成篇,又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了会议的系列材料。

三、运用“5W1H”,可以帮助我们鉴赏公文

上面我们说过,“5W1H”这六个要素就是六个问题。平时,我们在阅读文件时,特别是阅读中央、省、市文件以及本单位的材料时,要带着“问题意识”去研读。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我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研读,不是一目十行,不是看报看题、看书看皮式的泛泛而读,而是边阅读边思考,看看文件都涉及了哪些问题,又是怎样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的。这样,既学习了大笔杆子写公文的经验,又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坚持下去,就会无形中提升公文鉴赏和写作水平。

也许,有的人会说,我不知道究竟该怎样发现并提出问题?其实,“5W1H”这六个要素,就给了我们一个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学会并且经常运用这六个要素,就会使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强“问题意识”,提高我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即是工作能力,体现在公文等材料中,就是写作能力。

现在,我尝试着运用公文的“5W1H”,来回答如何克服公文模板依赖症的问题。我有三点建议:

其一,要以“自己动手”为主,以“借助模板”为辅。毛主席说过,我们要以自力更生为主,以争取外援为辅。对公文写作来讲,“自力更生”,就是自己动手写;“争取外援”,就是借助网上“模板”。这位朋友之所以患上了公文模板依赖症,是因为他把“主”“辅”颠倒了。怎么办?把颠倒了的再颠倒过来!别无他法。

有的同志之所以患了公文模板依赖症,可能还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懒汉思想作怪。他们嫌写文章费脑筋、太辛苦,总幻想着既不付出努力,又能写出文章来,不愿意“自己动手”。还有一个原因,是不自信,有畏难情绪。他们可能对公文写作的基本知识知之不多,觉得写文章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此不敢、也不会“自己动手”。其实,对于学习写文章,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只要有心,只要善于学习罢了。”人们说,“能写会说是干部的一项基本功”。“能写”指的就是写文章。只要我们克服掉懒汉思想、畏难情绪,不依赖公文模板,树立信心,“自己动手”,多写多读,假以时日,就一定会逐步学会写文章,掌握“能写”这项基本功。

其二,要“先公后文”,“公文兼修”。什么是“公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定义是:“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这自然是“公文”权威的解释。我曾经以自己的经验,解释过“公文”这个词语。什么是“公文”?我以为,“公文”这个词,分解开来就是“公”字和“文”字。“公”者,公事,办公,工作,是“文”内容;“文”者,文章,文书,是“公”的文字载体。因此,我一贯主张,要“先公后文”,“公文兼修”。

所谓“先公后文”,就是首先从做好工作入手,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一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或者是调整到新工作岗位的朋友,之所以写公文时依赖模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新工作比较陌生,不知道该“写什么”。

我建议这些朋友,要了解、熟悉本职工作的具体内容,了解、熟悉工作涉及的理论、法规、政策,了解、熟悉办公的规矩、程序、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熟悉乃至精通本职工作上,力争成为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其次,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其实,“写什么”的问题解决了,“怎样写”的问题,就会随之迎刃而解。我的经验是,干什么写什么,怎么干的就怎么写。再次,运用我们学习的公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对我们写的东西予以规范,我们就逐步学会写公文了。这就叫“先公后文”,“公文兼修”。

其三,从“小处着手”,从常用公文文种入门。对于初学者来讲,学习公文写作,还有一个“怎样学”、从何处入门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公文有很多文种。按照2012年颁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基本上有以下十五种: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其中,对于基层单位的同志来讲,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不过六七个文种。如果按使用的频率来排序的话,它们大概是:通知、报告、函、请示、批复、纪要、意见等。因为这几个公文文种使用频率较高,作者锻炼写作能力的机会就多一些。并且相对来讲,这几个文种也比较容易写一些。在上文,我引用了毛主席关于写文章“入门既不难”的经典语录,毛泽东主席强调“要有心,善于学习”。我理解,毛泽东主席讲的“有心”,就是有信心,有恒心。“善于学习”,就是要寻找学习的方式、方法和窍门。在这里,我向初学公文的朋友,介绍一个“善于学习”的“窍门”:从“小处着手”,从常用公文文种入门。先写一些会议通知之类的小材料,再逐步向中型、大型材料过渡,这样,从小处入手,由易到难,就会一步步地培养起自己独立写作的能力。

下载语文教学中如何克服中学生的“手机依赖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学中如何克服中学生的“手机依赖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怎样克服中学生早恋

    怎样克服中学生早恋 洛伊德指出,青春期,个体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同时,容易产生性的冲动,也容易产生同成人抵触情绪和冲动。 那么作为教师怎样在学生的逆返时期正......

    37体育教学中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克服对策

    37体育教学中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克服对策吴李丹 【摘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自身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不稳定,学习懒散,目的不明确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本文通......

    中学生手机调查报告

    中学生手机调查报告 中学生手机调查报告1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而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张,还记得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还......

    中学生手机调查报告

    中学生手机调查报告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张,还记得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但是20世纪的今天,却不同了,在......

    中学生手机调查报告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而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张,还记得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还是大人们的事而已,大学生、中学生……想也别......

    中学生手机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而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张,还记得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还是大人们的事而已,大学生、中学生......

    中学生手机调查报告

    中学生手机调查报告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而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张,还记得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 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还是大人们的事而已,大学......

    中学生手机调查报告

    中学生手机调查报告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十分的重要,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学生手机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