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宜丰县人民医院 李兰英
近期,我国甲型H1N1流感患者骤增,聚集性疫情明显增多,重症与危重病例持续增加,死亡病例不断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成为我国流感的主要流行株,如何做好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已成为当前甲流防控工作重要内容之一。
一、规范发热患者诊治流程,避免甲流病例感染其他患者。
(一)设立预检分诊处,规范就诊流程。及时引导发热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
(二)发热门诊医生进行甄别,对轻症病例采取居家隔离治疗措施;需门诊点观治疗的病例要在隔离观察室点观;需住院治疗的病例要在定点医院集中收治;重症病例要在定点三级医院收治。
(三)充分发挥隔离观察室和隔离病房集中收治作用,避免甲流患者在普通观察室和普通病房收治。
二、不同部门隔离与防护措施
(一)预检分诊处(台)
1、设立在医院门诊入口处;
2、标识明显(发热患者请到预检分诊处测量体温);
3、进行体温测试,对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患者提供口罩;
4、张贴宣传画,向患者宣传呼吸道卫生;
5、预检分诊处通风良好;
6、严格执行手卫生;
7、医护人员执行一级护防: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三层),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8、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
(二)发热门(急)诊
1、独立设区,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分开,标识明显。
2、候诊区应当通风,其空间应能够满足患者候诊需要。
3、有备用诊室。
4、设隔离卫生间。
5、设独立挂号、就诊、药房等部门。
6、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容器。
7、严格执行手卫生。
8、医务人员执行一级防护: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9、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
(三)隔离观察室
1、独立设区,标识明显。
2、疑似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
3、患者病情允许时,戴外科口罩,并限制在留观室内活动。
4、隔离观察室通风良好。
5、严格执行手卫生。
6、医务人员执行二级防护:戴N95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6、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
(四)收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房的隔离措施。
1、通风良好,独立设区,与其他病区相隔离,有明显标识。
2、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三区无交叉。
3、分别设置医务人员和患者专用通道。
4、疑似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
5、患者戴外科口罩,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病房内。
6、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若必须探视时,探视者应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7、严格执行手卫生。
8、医务人员执行二级防护:戴N95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9、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
(五)穿脱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1、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① 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② 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2、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①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脱鞋套→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②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③ 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3、注意事项:
①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6小时-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②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③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可连续应用。④隔离衣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⑤戴医用防护口罩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⑥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5℃及时就诊。
三、消毒技术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有囊膜,为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敏感;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甲型H1N1流感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医疗机构必须采取适宜的消毒技术。
(一)空气消毒。
1、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必要时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
2、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不必常规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二)医疗器械、污染用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和消毒。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常规处理。具体方法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处理。
第二篇: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的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在全球较大范围内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流感大流行预警级别提至5级。我国已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为指导医疗机构做好甲型H1NI流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减少和避免甲型H1NI流感医院感染的发生,根据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的特点,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务人员对甲型H1NI流感防治知识的培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二)指定医疗机构应在易于隔离的地方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定点收治甲型H1NI流感患者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病区。
(三)医疗机构应当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建立并落实岗位责任制。
(四)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和加强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保证工作效果。
二、隔离技术
(一)隔离的原则。
1.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臵,并进行单间隔离。确诊患者可以臵于多人房间,不设陪护。患者的活动应当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进行。与患者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
2.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1)患者应安臵在具备有效通风条件(至少每5分钟空气交换1次)的隔离病房内。有条件的,可安臵在负压病房内进行隔离。
(2)若条件不允许时,可以将确诊患者臵于同一房间,床间距>1米。
(3)隔离病房的门必须随时保持关闭。(4)尽量减少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数量。(5)隔离病房应设有专用的卫生间、洗手池。(6)医疗设备、器械(如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实行专人专用。用于其他患者前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7)隔离病房门口放臵速干手消毒剂。
(8)隔离病房内放臵免触式医疗废物容器及利器盒。(9)尽量减少患者携带个人物品,餐具、杯子等日用品应臵于患者伸手可及之处。
(10)隔离病房门外设专用工作车或者工作台,放臵个人防护用品。
(11)隔离病房门外放臵有盖容器,收集需要消毒的物品。
(12)隔离病房内设臵电话或其他通讯设施,尽量减少人员出入隔离病房。
(13)隔离病房应当设立明确的标识。
3.对患者应当进行培训和指导。具体内容包括:(1)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佩戴外科口罩。(2)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桶。
(3)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肥皂洗手或者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4)与他人的距离保持1米以上。
4.医疗机构根据实际工作条件采取区域隔离。具体要求包括:
(1)将整个病区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配餐间等,潜在污染区包括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内走廊等,污染区包括病室、处臵室、污物间等。
(2)在清洁区和潜在污染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之间应当分别设立缓冲带或者缓冲间,并有实际的隔离屏障(如隔离门)。
(3)各区之间使用颜色区分,清洁区划蓝色线,潜在污染区划黄色线,污染区划红色线,以警示医务人员。
(4)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专用通道。(5)个人防护用品臵于不同区域,医务人员在不同区域穿戴和脱摘相应的防护用品。
(6)整个病区应当通风良好,保证空气流向从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不能逆流。
(二)不同部门的隔离措施。
1.发热门(急)诊
医疗机构应当按规定设立发热门(急)诊,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及时引导相关患者到发热门(急)诊就诊。发热门(急)诊应采取如下措施:
(1)远离其他门诊、急诊,独立设区,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分开,标识明显。
(2)有备用诊室。(3)设隔离卫生间。(4)挂号、就诊、检验、检查、取药等能全部在该区域内完成。
(5)设立较独立的医护人员工作区域。
(6)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若病情不允许,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容器。
(7)近距离接触(距离<1米)急性发热性呼吸道症状患者,医务人员应采用“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的措施。
2.隔离留观室
(1)独立设区,标识明显。
(2)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无交叉。办公室与留观室尽量保持一定距离。
(3)留观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4)患者病情允许时,应当戴外科口罩,并限制在留观室内活动。
(三)收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定点医院的隔离措施。1.疑似患者病区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通风良好,独立设区,与其他病区相隔离,有明显标识。
(2)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三区无交叉。
(3)医务人员办公室与病房有一定距离,无交叉。(4)疑似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
(5)患者戴外科口罩,不能离开病房,严禁患者间相互接触。
(6)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原则上不探视,若患者病情危重必须探视时,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2.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病区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通风良好,独立设区,与其他病区相隔离,有明显标识。
(2)布局合理,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三区无交叉。
(3)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患者专用通道。
(4)患者戴外科口罩,仅限于病房内活动。
(5)收治重症患者的重症监护病房或者具备监护和抢救条件的病室应当设在隔离区。
(6)医务人员办公室与病房有一定距离,无交叉。
(7)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原则上不探视,若患者病情危重必须探视的,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8)尽量减少转运患者。必须转运时,让患者戴外科口罩,转运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并事先告知接受区关于患者的诊断以及相应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除急救外,运送途中避免实施机械通气等易引发气溶胶的危险操作。
(9)患者死亡后,应尽早将尸体送往太平间,告知太平间工作人员死者为甲型H1N1感染患者。太平间、殡葬工作者处理尸体时应当实施标准预防措施。
3.已经建立负压病房的医院可以采取房间隔离,具体要 求包括:
(1)整个病区空气的流向为从办公区 → 走廊 → 缓冲间→ 隔离病房,保证病区通风良好。
(2)将隔离病房视为污染区,隔离病房外的走廊与患者房间之间设立缓冲间,防护用品臵于缓冲间内。
(3)医务人员进入隔离病房前,在缓冲间内穿戴防护用品,离开隔离病房时,在缓冲间脱摘防护用品。
(4)患者的一切诊疗护理工作和患者的生活活动均在病室内完成。
三、防护技术
(一)医务人员防护原则。
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的防护依据标准预防原则,并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措施。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接触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按照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防护措施应当适宜。
1.医院内所有区域应当采取标准预防。标准预防包括以下内容:
(1)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被视为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接触有明显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物质,或者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
(3)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2.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
(1)手的清洁与消毒是切断接触传播的重要措施,手的清洁与消毒应当符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
(2)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3)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4)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污染时,应戴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
(5)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6)对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灭菌措施。
(二)常用防护用品。
1.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常用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包括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手套、隔离衣、防护服、鞋套等。
3.应当按照《医疗机构隔离技术规范》要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三)医务人员的防护。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接诊患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并符合以下要求:
1.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3)认真执行手卫生。
2.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4)严格执行手卫生。
(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臵,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3.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
(3)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4)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① 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② 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① 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防护面罩→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臵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②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③ 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注意事项:
① 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6小时-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② 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③ 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或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④ 接触疑似患者,隔离衣或防护服应在接触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⑤ 隔离衣或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⑥ 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⑦ 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5℃及时就诊。
4.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
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如BiPAP和CPAP)、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
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四)患者的防护。
1.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或者确诊患者按指定路线进入病区。
2.患者进入病区前应当更换患者服,个人物品及换下的衣服集中消毒处理后,存放于指定地点由医疗机构统一保管。
3.患者住院期间不能外出,其活动应限制在病室内,一切诊疗活动也尽量在此病区内完成。
4.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原则上不探视,特殊情况必须探视的,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后进行探视。
5.加强患者个人卫生管理。
6.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7.患者出院、转院时必须进行沐浴,更换干净的衣服后方可离开病房。
8.患者死亡时,应当对尸体及时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30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棉球或纱布填塞患者口、鼻、耳、肛门等所有开放通道;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
9.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的个人物品经消毒后,方可交患者或者家属带回家。
(五)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
1.医务人员在接诊、救治和护理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2.应优先考虑为医务人员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
3.医务人员要每日接受体温监测和流感样症状排查。
4.医务人员出现发热或流感样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接受排查,被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应立即接受隔离治疗。
5.医疗机构应当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并及时对其健康情况进行监测,注意监测医务人员的体温和呼吸系统的症状。
四、消毒技术
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甲型H1N1流感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医疗机构必须采取适宜的消毒技术。
(一)空气消毒。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空气消毒技术。
1.保证空气的流通是控制和预防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可以采取的方法包括:
(1)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
(2)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
2.需要时,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不必常规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二)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和消毒。
发热门(急)诊和定点医疗机构隔离病房、隔离病区内所有的物体表面、地面都应当进行清洁,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当先清洁,再进行消毒。
1.清洁的一般要求包括:(1)进行湿式清洁,动作轻柔。
(2)所有清洁后的物体表面、地面应当保持干燥。(3)清洁工作应当区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逐区进行。湿擦各种物体表面,湿拖地面;抹布、拖把要分区使用,及时更换。
(4)工作人员进行清洁工作时,应当分区穿戴防护用品。
(5)工作完毕后,应当及时清洁和消毒工作用具。2.物品表面和地面的消毒按照常规的消毒方法,消毒剂可选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200mg/L~4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
(三)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
1.可以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将使用后的防护用品放入双层布袋中封扎,可煮沸10分钟消毒或使用25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后送洗衣房,清洗消毒。
2.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可以使用250mg /L—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0.2%的过氧乙酸或者75%的乙醇浸泡30 分钟后,清洗干燥后备用。
(四)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常规处理。
(五)甲型H1N1流感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
1.患者使用的床单、被罩等物品每周定期更换,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后及时更换。用后的上述物品用双层布袋封扎,可煮沸10分钟消毒或者使用25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后送洗衣房,清洗消毒。患者使用物品与医务人员使用物品应当分开清洗、消毒。
2.呼吸治疗装臵在使用前应达到高水平消毒,螺纹管尽可能使用一次性使用物品;若重复使用,用后应当立即用50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 分钟后,再清洗消毒;也可以使用专用清洗机清洗,水温80℃-93℃清洗10 分钟,烘干备用。氧气湿化瓶应当每24小时进行更换,使用后的湿化瓶浸泡于500 mg /L含氯消毒剂中 30 分钟,无菌水冲洗后干燥备用。呼吸机主机表面清洁后,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3.接触患者的精密仪器设备,设备表面使用70%乙醇或异丙醇擦拭消毒2遍,或整机用环氧乙烷气体消毒。
4.患者使用后的体温计,浸泡于75%乙醇浸泡15 分钟,或者浸泡于0.2%过氧乙酸中10 分钟后,干燥保存。血压计、听诊器等,每次使用前、后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压舌板一人一用一灭菌,或者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5.氧气瓶在移出隔离病房、隔离病区前,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外表面。
6.有条件的医院,可以使用电子病历。病历尽可能不带入污染区,病历(包括各种化验单)一旦被污染时,可以使用甲醛氧化法或加热法熏蒸、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或者压力蒸汽灭菌(热敏纸除外)。7.患者使用后的痰杯,应当按照1:1 比例向杯中注入1000mg/L含氯消毒剂处理痰液 60 分钟,然后将痰液倒入厕所。痰杯浸泡于1000mg/L含氯消毒剂中,作用30 分钟,清水冲洗,干燥备用,使用的一次性痰杯,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8.患者复用的餐饮具,采用常规消毒方法即可。
(六)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的处理。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应当使用专用容器盛放,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的原则为:
1.设有污水处理系统的医疗机构,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可直接入污水池,适当增加污水处理消毒剂的投药量,保证污水处理的余氯含量大于6.5ml/L。
2.无污水处理设施的医疗机构,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则应按下述方法进行处理:
(1)每1000ml可加50克漂白粉或有效氯20000mg/L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臵2小时。
(2)将消毒后的污物倒入厕所,盛放容器每天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5-30 分钟。
(3)被排泄物、呕吐物等污染的地面,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覆盖,作用60分钟后清理。
(七)终末消毒。甲型H1N1流感患者出院、转院或者死亡后,患者房间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应当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是:
1.空气消毒:无人条件可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也可以用15% 过氧乙酸7 ml/m(即纯过氧乙酸1g/ m)熏蒸进行消毒;消毒完毕充分通风后方可使用。
2.物体表面和地面:清洁后,使用250 mg /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拖地,作用15-30分钟。
3.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按照
(五)的要求进行。
(八)转运救护车的消毒和人员防护要求。
1.转运救护车辆车载医疗设备(包括担架)专车专用,驾驶室与车厢严格密封隔离,车内设专门的污染物品放臵区域,配备防护用品、消毒液、快速手消毒剂。
2.转运人员穿工作服、隔离衣,戴手套、工作帽、防护口罩和防护眼镜。
3.转运人员接触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要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4.非负压救护车转运时应当开窗通风;负压救护车转运时应保持密闭状态,车辆消毒后打开门窗通风。
5.转运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救护车辆必须返回急救中心(站)消毒后再转运下一例患者。
6.救护车的清洁消毒应当先关闭门窗,再用2%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封闭1小时。
337.转运人员的防护、救护车辆的医疗用品及设备消毒、污染物品处理等按照本指南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医疗废物的管理
在诊疗甲型H1N1流感患者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臵和管理。
六、患者尸体的处理
(一)患者死亡后,应尽早将尸体运往太平间。转运尸体的工作人员应按照要求穿脱防护用品,包括医用防护口罩、隔离衣、清洁手套和一次性帽子等。
(二)从隔离病房或隔离区转运尸体,应放臵于完全密封的尸袋内,慎防体液渗漏,尸袋外表保持清洁。
(三)太平间的管理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告知太平间工作人员死者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2.太平间工作人员处理尸体时应采取标准预防措施,不可直接接触使者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等。
3.放臵于完全密封的尸袋内的尸体,可以安全地运往殡仪馆。如果需要进行解剖,尸体应在太平间冷冻保存,解剖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如果家属仅瞻仰遗容而不接触死者,不必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第三篇: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
(2009年修订版)
为进一步指导医疗机构做好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减少和避免甲型H1N1流感在医疗机构内的交叉感染,规范医务人员的防护行为,根据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的特点和疫情进展情况,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能力。
(二)指定医疗机构应在易于隔离的地方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定点收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病区,环境布局符合隔离要求。
(三)医疗机构应当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建立并落实岗位责任制。
(四)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和加强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保证工作效果。
二、隔离技术
(一)隔离的原则。
1.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确诊患者可以同时置于多人房间,床间距>1米。患者的活动应尽量限制在隔离病房内,原则上不设陪护。与患者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
2.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1)应将患者安置在具备有效通风条件的隔离病房内。(2)隔离病房的门必须随时保持关闭。(3)隔离病房应设有专用的卫生间、洗手池。(4)用于疑似患者的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实行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在用于其他患者前,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5)隔离病房配置消毒剂。(6)隔离病房应当设立明确的标识。
3.对患者应当进行培训和指导。具体内容包括:(1)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佩戴外科口罩。
(2)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容器。(3)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双手。4.指定医疗机构根据实际工作条件设置隔离病区。具体要求包括:
(1)将整个病区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配餐间等,潜在污染区包括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内走廊等,污染区包括病室、处置室、污物间等。
(2)在清洁区和潜在污染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之间应当分别设立缓冲间,并有实际的隔离屏障(如隔离门)。
(3)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专用通道。
(4)个人防护用品置于不同区域,医务人员在不同区域穿戴和脱摘相应的防护用品。(5)整个病区应当通风良好,保证空气流向从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不能逆流。
(二)不同部门的隔离措施。1.发热门(急)诊
医疗机构应当按规定设立发热门(急)诊,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及时引导相关患者到发热门(急)诊就诊。发热门(急)诊应采取如下措施:
(1)独立设区,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分开,标识明显。(2)候诊区应当通风,其空间应能够满足患者候诊需要。(3)有备用诊室。(4)设隔离卫生间。
(5)设独立挂号、就诊、药房等部门。
(6)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容器。
(7)医务人员近距离接触(距离<1米)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患者,应采用“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的措施;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
2.隔离留观室
(1)独立设区,标识明显。
(2)疑似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
(3)患者病情允许时,戴外科口罩,并限制在留观室内活动。
(三)收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定点医院的隔离措施。1.通风良好,独立设区,与其他病区相隔离,有明显标识。2.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三区无交叉。3.分别设置医务人员和患者专用通道。4.疑似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
5.患者戴外科口罩,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病房内。
6.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若必须探视时,探视者应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三、防护技术
(一)医务人员防护原则。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的防护依据标准预防原则,并根据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防护措施应当适宜。医院内所有区域应当采取标准预防。
(二)常用防护用品。
1.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常用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包括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手套、隔离衣、鞋套等。
3.应当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三)医务人员的防护。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诊疗操作中感染风险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并符合以下要求:
1.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3)认真执行手卫生。
2.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4)严格执行手卫生。
(5)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3.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① 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② 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①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脱鞋套→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②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③ 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注意事项:
1)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6小时-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2)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3)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可连续应用。4)隔离衣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5)戴医用防护口罩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6)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5℃及时就诊。
(四)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1.医务人员在接诊、救治和护理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2.可根据实际需要,为医务人员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3.在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工作的医务人员要每日接受体温监测和流感样症状排查。4.医务人员出现发热或流感样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接受排查,被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应立即接受隔离治疗。
5.医疗机构应当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并及时对其健康情况进行监测。
四、消毒技术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有囊膜,为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敏感;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甲型H1N1流感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医疗机构必须采取适宜的消毒技术。
(一)空气消毒。
1.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必要时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
2.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不必常规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二)医疗器械、污染用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和消毒。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常规处理。具体方法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处理。
五、医疗废物的管理
在诊疗甲型H1N1流感患者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第四篇: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及就诊流程09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及就诊流程
一、甲型H1N1流感病毒简介:目前认为,本次流感病毒为甲型(A型)H1N1,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属于正粘病毒科,球型,RNA病毒,直径80-120nm;外有脂质囊膜;其上有多种糖蛋白,主要包括血凝素(H1-16)、神经氨酸酶(N1-9),均具有抗原性 ;耐低温和干燥,但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乙醇、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及紫外线敏感。甲型H1N1流感病生存的适宜湿度:35-40%,适宜温度28C°(82F)。存活时间:在无孔硬物表面可存活24-28小时,如在塑料和不锈钢表面存活时间大于24小时,在 24小时内人手接触病毒污染表面可被传染;在布,纸和餐巾纸上可存活8-12小时,15分钟内人手接触污染布和纸可被传染;即使病毒量大时病毒在手上存活时间也少于5分钟,但此期间可能导致间接接触传播。
二、甲型H1N1流感病传播特点:
1.传播方式:(1)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及空气近距离传播;(2)猪传人、人传人、人传猪。
2.传播途径:(1)通过感染患者(或潜伏期)咳嗽或喷嚏而进行人际间传播;(2)受污染的环境接触;(3)与受感染生猪接触;
3.传播时期:(1)感染者从发病到第7天(发热、呼吸道症状、头痛,肌肉疼痛);(2)病程超过7天 临床症状仍未缓解的患者;(3)儿童,尤其是幼儿,具有传染性的时间更长。
三、甲型H1N1流感预防与控制:
(一)感染患者的住院隔离(控制传染源):
1.隔离原则:对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采取住院隔离,确诊病例可置同一房间,其余的应置单间隔离。限制病人只在病室内活动,原则上禁止探视、不设陪护,与病人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
2.隔离区域:疑似病例观察区、确诊病人病房、发热门诊。
3.基本要求:(1)独立设区,与普通门急诊、病房分开,标识明显。(2)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病人专用通道。(3)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分区明确,无交叉,有明显标识。各区之间分别设立缓冲区,并设隔离屏障。(4)隔离区通风良好。(5)留观病人一人一间,房间内应该设卫生间。(6)病人病情允许时应戴口罩,不能离开留观室、病房,严禁病人间相互接触。
4.空气隔离及废物管理:(1)尽可能将患者安置在负压病房;(2)单间隔离,也可同病种、同病期安置在一起;(3)房间的空气每小时交换6-12次;(4)可将空气直接排到室外,如是循环使用的必须经过高效过滤;(5)房门要关闭,患者应待在房间内;(6)进入病房的人员必须佩戴防护口罩;
(7)尽量避免转运患者或让患者离房;(8)病区产生的废弃物,均按感染性废物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损伤性废物放入利器盒;(9)其它医用物品必须经过消毒后才能移出病房。
四、医务人员个人防护:
1.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主要目的在于降低院内已知或未知病原体传播的风险,对所有患者,无论其诊断或感染状态如何,均应采取措施。主要措施包括:手卫生、物理屏障(手套、口罩/呼吸器、隔离衣、护目镜)、消毒灭菌、呼吸卫生/咳嗽礼仪。实施双向预防:预防疾病从患者传播到医务人员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播给患者。实行按需防护:医务人员应根据暴露风险和感染途径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方法。
(1)一级防护(基本防护)(低风险):适用对象:普通发热门(急)
诊的医务人员;防护配备:工作服/隔离服、工作帽和医用口罩;防护要求: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手卫生,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快速手消毒剂等揉搓1-3分钟或0.3-0.5%碘伏消毒。
(2)二级防护(加强防护)(中风险)—额外预防:防护对象:直接接触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患者的所有人员;如:直接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的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放射、检验的人员;转运患者(尸体)的医务人员和司机等工勤人员。防护配备:基本防护:手套、口罩(N95)、护目镜;进入病房特殊污染区必须穿隔离服;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戴护目镜;为防止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的操作导致的感染必须戴防护口罩(N95);戴手套遵行原则:医务人员手部皮肤破损及进行可能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操作(戴清洁手套)以及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鞋套遵行原则:进入传染病区。防护要求:遵行标准预防的原则,随时洗手或手消毒,隔离病房门保持关闭,利器的安全防范,规范处理医疗废物等。
(3)三级防护(严密防护)(高风险)—额外预防:防护对象: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防护配备:加强防护配备,并增加使用全面型防护用品。防护要求:上岗前必须经过严格培训与训练、执行标准预防原则、洗手和手消毒、利器的安全防范和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五、医院环境消毒处理:基本要求:1.疫区的消毒,原则上直接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消毒人员进行。2.在医院,对传染病病人和环境的终末消毒由医院安排专人进行。3.消毒人员要作好自身的防护。4.消毒的范围和对象应包括被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和环境,患者尸体等。5.采用化
学消毒的方法时,要注意选择合格的消毒剂。消毒方法:物体表面: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30-60分钟后清水檫净。
(1)空气消毒:最好选择通风,对通风不良的房间,可紫外线消毒或过氧乙酸熏蒸器进行消毒。(2)衣服、被褥消毒: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60分钟。(3)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每病床须设置加盖容器,装足量1500mg/L~2500mg/L有效氯溶液,用作排泄物、分泌物的随时消毒。将排泄物、分泌物直接放入消毒液中,作用30-60分钟。消毒后可直接倒入病房卫生间。(4)餐(饮)具消毒:首选煮沸消毒15 分钟~30 分钟,或有效氯为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6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5)手与皮肤消毒:用快速手消毒剂或0.5%碘伏消毒。(6)运输工具消毒:救护车内空间,可用0.5% 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30-60 分钟后清水檫净。(7)病人尸体消毒:对病人的尸体用0.5% 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后尽快火化。(8)医疗废物处理:可燃物质尽量按照规定送贵阳市特种垃圾场焚烧,并做好交接记录。
六、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9年 第 8号,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第五篇:甲型流感预防知识
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
一、基本知识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变异的新型流感病毒,主要在人类中传播,感染途径可能是通过空气接触受感染的人与人的环境直接接触。
甲型H1N1流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尚无有效疫苗,但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二、防护措施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4.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5.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6.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烹制猪肉时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71℃,可杀死细菌和病毒。
7.一旦发现染病,立即就诊,并尽量避免接触他人,控制传染范围。
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A型流感攻击力最强。流感是人类最常见传染病,大致分A、B、C三种类型。其中,A型(即甲型)攻击力最强,也最常见。甲型流感病毒又根据表面密布的两种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H)和神经氨酸酶(N)分为不同的亚型,H有16种,N有9种。二者组合不同,病毒毒性和传播速度也不同。
种类多样的甲型流感病毒可以从野生动物传给家畜家禽等,在鸡、鸭、猪等身上广泛传播。通常人们把多在猪群中发病的流感称作猪流感,在禽类中发病的称作禽流感,人类常患的季节性流感称作人流感.而甲型H1N1流感是三种变异后的流感。
不同的流感病毒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发作造成的后果也各有不同,另外有 的亚型病毒可同时感染不同的生物体。比如猪流感最常见的是H1N1亚型,但人有时也会感染H1N1亚型,严重的还会出现肺炎,甚至死亡。
预防甲型H1N1要学会消毒
消毒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请朋友们认真看看以下消毒方法和细节,以更好地达到预防这场流感的效果。
卫生部近日印发的《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介绍了正确的消毒方法。
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时,可选用清洗、擦拭、喷雾和浸泡的方法。一般选择含氯消毒剂,浓度为500毫克/升至1000毫克/升,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对食饮具可用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温度为100℃);煮沸消毒15至30分钟;使用远红外线消毒碗柜,温度达到125℃,维持15分钟,消毒后温度应降至40℃以下方可使用。对不具备热力消毒的单位或不能使用热力消毒的食饮具可采用化学消毒法。如用有效氯含量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需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清水冲洗、空干保存备用。
衣服和被褥应勤洗、勤晒,消毒可用加热的方法,也可用除菌消毒洗衣粉和洗涤剂清洗衣物。
卫生间、厨房和居住的房间要经常打扫,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消毒液清洗。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注意事项 一﹑在未出现本地感染流感病例之前: 1.保持车厢清洁。不要在车厢内饮食。不要吸烟。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抛垃圾。请将垃圾放入垃圾箱。如需呕吐,应使用呕吐袋。
2.保持良好个人卫生。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及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假如你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发烧,应及早求医。
3.佩戴口罩。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人员宜戴上口罩,尤其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的人员;需照顾有呼吸道感染或发烧病者的人员。二﹑在出现本地感染流感病例之后,除上述措施外还需要:
1.佩戴口罩。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人员应戴上口罩,尤其在繁忙时段人流稠密的时候;在密封式的车厢;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的人员;及曾与流感患者有紧密接触的人员,应从最后接触日起连续十天戴上口罩。与流感患者有社交接触的人员亦可戴上口罩。
2.保持车厢空气流通。如车窗属开关式,应适量打开车窗,确保车厢内空气流通。
若怀疑自己患上流感:
请使用救护车前往医院;若身在车站,或已乘坐在车厢内,可要求司机协助召唤救护车,前往医院就诊。
预防甲型H1N1流感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气溶胶、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二、甲型H1N1流感是否可以传染给人?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三、人如何感染甲型H1N1流感?
人可通过直接触感染或间接接触流感病毒感染的环境,或接触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而被感染。
四、能否在人际间传染?
目前已证实有甲型H1N1流感在人际间传染的病例,其传染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
五、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有何特点?
通常情况下,儿童和老人更容易遭到流感病毒的感染,但此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大多为25-45岁的年轻人,这需要引起特别关注。
六、甲型H1N1流感有何症状和表现?
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七、食用猪肉是否会感染甲型H1N1流感?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甲型H1N1流感能通过食物传播。所以食用熟猪肉和猪肉制品是安全的,将烹制猪肉内部温度达到 71℃,可杀死细菌和病毒。猪不是主要的传染源。
八、是否有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
目前尚无疫苗预防人感染猪流感,但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九、如何诊断甲型H1N1流感病例?
诊断甲型H1N1流感病例,通常需要在患者患病后的头四到五天之内采集呼吸道样本(这时候最有可能分离到病毒)。但是有些人尤其是儿童,可能会在 10 天或更长时间里分离到病毒。鉴定 A 型猪流感病毒,需要将样本送至疾控中心作实验检测。
十、是否有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药物?
有两类这样的药物:
1、烷胺类(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
2、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
一些流感病毒产生了对抗病毒药物的耐药,这限制了化学预防药物和治疗药物的效力。从美国最近的猪流感病毒感染者中分离出的病毒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是敏感的,但是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建议采用奥塞米韦或扎那米韦治疗或预防感染这些猪流感病毒。
如果人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患病后(出现症状后2天之内)立即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效果最佳。抗病毒药物可使疾病减轻,并让人快速恢复健康。这些药物亦可防止严重的流感并发症。
十一、受感染者将甲型H1N1流感传染给别人需要多长时间?
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患者只要出现症状,且可能在病发后7天时间里,均应视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儿童,尤其是幼儿,在较长时期内均可能具有潜在传染性。
十二、为防止自己患病可采取何种措施?
目前尚没有针对猪流感的疫苗可用。但是可以采取如下日常措施来保护自身的健康:
1、咳嗽或打喷嚏时,请用纸巾挡住鼻子和口部。用后将纸巾扔入垃圾桶中。
2、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尤其是咳嗽或打喷嚏之后。乙醇类洗手液亦很有效。
3、尽量避免与病人发生密切接触。
4、如果患上流感,建议留在家中不要上班或上学,并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以避免传染。避免接触眼部、鼻子或口部,因为病菌可通过此途径传播。预防甲型H1N1流感知识问答
1、什么是甲型H1N1 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病毒)是一种既含有人流感病毒基因片段也含有猪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的新型H1N1流感病毒。这种新型病毒是美国于2009 年4 月在人体中首次检出的。此病毒可通过人与人传播,同季节性流感病毒的传染方式非常相似。
2、甲型 H1N1 流感病人有哪些症状?
甲型H1N1 流感病人的症状与一般流感症状十分相似,一般包括发热、咳嗽、咽喉痛、流鼻涕或鼻塞、全身疼痛、头痛、寒颤和疲乏。一些人还可表现为腹泻和呕吐。同样,甲型H1N1 流感病人也可以像季节性流感患者一样出现重症病例或死亡。
3、甲型H1N1 流感的传染性如何?
这种甲型H1N1 流感病毒能在人际间传播,人群普遍易受感染。甲型H1N1 流感传染性和传播方式与季节性流感非常相似,从出现症状前1 天到发病后7 天都具有传染性。有些人感染病毒后可不出现症状,但在带毒状态下可将病毒传给他人。
4、甲型H1N1 流感是如何传播的?
目前,认为这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传播与季节性流感的传播方式非常相似。主要是通过甲型H1N流感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传播给他人。人们也可能通过手接触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物体,然后触摸自己的鼻子、嘴或眼睛而感染。
5、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1)要尽量维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好的精神心理状态,喝足够的液体和食用有营养的食物。
(2)避免密切接触有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的病人。(3)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场所,或尽量减少在拥挤场所逗留的时间。(4)当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丢进垃圾桶。
(5)要勤洗手,特别是咳嗽或打喷嚏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酒精类洗手液消毒效果更好。
(6)避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7)尽可能保持室内良好通风。
6、甲型H1N1流感病人如何避免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他人?
如果您可能感染了甲型H1N1 病毒,就应尽可能避免与其他人密切接触,不要去上班或上学,直至病后7 天或症状消失24 小时后(以两者中时间长为准)。当您咳嗽或打喷嚏时,应当用纸巾遮住,并丢进垃圾桶,以避免您周围的人也被感染。如果没有纸巾,您可以用手遮挡,然后清洗。每次都一定要做到。
7、甲型H1N1 流感治疗效果如何?死亡率高吗?
临床研究表明:某些抗病毒药品如:达菲、乐感清等对甲型H1N1 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甲型H1N1流感与季节性流感一样通过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一般在一周内康复。据统计甲型H1N1流感死亡率与季节性流感相当。
8、什么方式可以杀灭环境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以经加热75~100℃被杀灭。另外,一些化学杀菌剂,如氯、过氧化氢、碘酒、酒精都能够有效地杀灭流感病毒。消毒时,应当注意使用适当的浓度和足够的时间。
9、食用猪肉和猪产品是否安全?
世界卫生组织提示:无证据表明可通过食用经过正确处理的猪肉或其它猪产品将甲型H1N1病毒传播给人,猪肉和其它肉类煮熟、煮透后可食用。
10、有甲型H1N1 流感疫苗吗
据报道,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制工作进展顺利,7月份已开始临床试验,整个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制过程预计将在9月份完成。疫苗有望于9月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