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学习陈温福院士精神

时间:2019-05-15 00:1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想汇报:学习陈温福院士精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想汇报:学习陈温福院士精神》。

第一篇:思想汇报:学习陈温福院士精神

思想汇报:学习陈温福院士精神

大地子,沈农梦,学子志

——学习陈温福院士精神

陈温福,一个农家子弟,沈农“土生土长”的第一位博士,用他对农业科学的热爱、执着、钻研和创新,在自己学习和成长的沃土上育成了“中国超级稻”,他踩着几代耕耘者的足迹,描绘出了一幅“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动人画卷。

XX年底,陈温福教授光荣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跃升为我国顶端的农业科学家。这是沈农广大师生长久以来的热切期盼,也圆了沈农人半个多世纪的梦想。身为沈农人,我深感自豪。

“三农”·志

陈温福教授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他的心里一直装着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装着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他的目光穿透稻花飘香的田垄,盯在了农业科学发展的最前沿。“国家近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续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中国的农业基础在不断得到加强。”“作为人大代表,国家和人民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我不能有半点马虎。”他曾连夜完成了“关于进一步增加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投入,建立国家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建议”,提出保护粮价,控制农资涨价,为农民减负,防止“谷贱伤农”等建议。作为一名当代农业院校的研究生,“三农”问题既是我们的人生机遇,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在院士心系国计民生、立志奉献“三农”的爱国精神的深深感召下,作为沈农学子的我们更应该从思想上坚定、行动上促进,时刻关注“三农”,并为研究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献上一己之力。

科研·笃

在陈温福的日历表上,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他的心思一年到头都用在了科研上。他的勤恳执着、严谨务实的钻研精神,正是一位农家娃成长为农业顶端科学家的核心因素。

研究生入学后不久,杨守仁先生就对陈温福“约法三章”:一是立即改学并学好英语,因为国际上的科学文献大多数是用英文撰写的;二是作物栽培和作物育种两个专业的课程都要学,因为只有博,才能专;三是必须学会种稻,因为不会种稻,就做不好稻作科学研究。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同样身为一名研究生,我也应该学好英语,陈温福教授后期才改学英语都能学好,何况我本身就是学英语的,更没理由不好好学了;作为一名跨专业的学生,我更应该补充相关专业课程,比如育种学、分类学、遗传学、中药学等,充分发挥药用植物专业的特长,为进一步科研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学会种蒲公英,观察蒲公英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种与种之间的差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创新·勇

尽管已经成为院士,陈温福依然奔忙于水稻研究的第一线,关注着超级稻的优质高产。这位农业科学家不断地开始去构思水稻王国中新的宏伟蓝图。每一颗种子都来之不易,这种子的背后是几代科学家的梦想。一粒种子是可以改变一个世界,怀揣着在这种锐意创新、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他创造了北方粳稻超高产理论,在20多年的时间中育出的4个超级稻品种,他率领的北方超级稻协作组育出了16个超级稻品种,这些品种在百亩连片甚至千亩连片的种植上产量已经达到750到800公斤,并且在不到10年的时间使东北稻区水稻增产了15%。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科研是需要创新的,创新正是科研的价值所在。创新就如新鲜的血液,保持着科研的活力。科研不能抄袭、不是模仿,我们要敢想、敢尝试,不怕挫折和失败,付出必将收获成果。

团队·情

“一个人即使浑身是铁也打不出几颗钉子,不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没有研究所同仁的通力协作,可能什么事情也干不出来。”

育人以“德”为先。这句话,陈温福身体力行。每年新生入学第一课,陈温福不论多忙都回校主讲。他告诫学生,要“先修德、次修身、再修业”。所谓修德,就是要懂得知足、感恩和礼让。他坚信好行为是“修”出来的,告诉学生要时刻注意小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做完实验用具要收拾整洁,“拖鞋不进实验室,高跟鞋不进试验田”。久而久之,这些都成了让学生们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这让我回想起了刚入学时 陈院士给我们研一新生做的报告,“知足、感恩、先做人后做事”,这些都让我铭记于今。我想,课题组是我的科研支柱,然而更像是我的家,只有团队协作,才会拥有更伟大的科研成果。

沈农·根

陈温福沈农“土生土长”的院士的,一生都奉献在超级稻的研究上。他扎根沈农,这一串串闪光的成就属于沈阳农业大学,他爱沈农如家,多年来,他为沈农培养出博士后8名、博士30名、硕士58名。

作为沈农的一员,我们要有主人翁精神,沈农的发展壮大是我们身体力行的责任。转眼,我已经在沈农校园生活了5年,还将再度过2年多,这所承载我青春与努力的象牙塔,更像是我的精神的家园、梦想的殿堂,我的根注定深深扎于此,相信每个沈农学子皆如此。栉风沐雨,甲子之庆,在母校60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她的发展献计献策,献一份绵薄之力,让沈农精神薪火相传!

第二篇:学习陈温福院士精神心得体会

大地子,沈农梦,学子志

——学习陈温福院士精神

陈温福,一个农家子弟,沈农“土生土长”的第一位博士,用他对农业科学的热爱、执着、钻研和创新,在自己学习和成长的沃土上育成了“中国超级稻”,他踩着几代耕耘者的足迹,描绘出了一幅“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动人画卷。

2009年底,陈温福教授光荣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跃升为我国顶端的农业科学家。这是沈农广大师生长久以来的热切期盼,也圆了沈农人半个多世纪的梦想。身为沈农人,我深感自豪。

“三农”·志

陈温福教授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他的心里一直装着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装着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他的目光穿透稻花飘香的田垄,盯在了农业科学发展的最前沿。“国家近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续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中国的农业基础在不断得到加强。”“作为人大代表,国家和人民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我不能有半点马虎。”他曾连夜完成了“关于进一步增加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投入,建立国家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建议”,提出保护粮价,控制农资涨价,为农民减负,防止“谷贱伤农”等建议。作为一名当代农业院校的研究生,“三农”问题既是我们的人生机遇,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在院士心系国计民生、立志奉献“三农”的爱国精神的深深感召下,作为沈农学子的我们更应该从思想上坚定、行动上促进,时刻关注“三农”,并为研究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献上一己之力。

科研·笃

在陈温福的日历表上,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他的心思一年到头都用在了科研上。他的勤恳执着、严谨务实的钻研精神,正是一位农家娃成长为农业顶端科学家的核心因素。

研究生入学后不久,杨守仁先生就对陈温福“约法三章”:一是立即改学并学好英语,因为国际上的科学文献大多数是用英文撰写的;二是作物栽培和作物育种两个专业的课程都要学,因为只有博,才能专;三是必须学会种稻,因为不会种稻,就做不好稻作科学研究。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同样身为一名研究生,我也应该学好英语,陈温福教授后期才改学英语都能学好,何况我本身就是学英语的,更没理由不好好学了;作为一名跨专业的学生,我更应该补充相关专业课程,比如育种学、分类学、遗传学、中药学等,充分发挥药用植物专业的特长,为进一步科研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学会种蒲公英,观察蒲公英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种与种之间的差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创新·勇

尽管已经成为院士,陈温福依然奔忙于水稻研究的第一线,关注着超级稻的优质高产。这位农业科学家不断地开始去构思水稻王国中新的宏伟蓝图。每一颗种子都来之不易,这种子的背后是几代科学家的梦想。一粒种子是可以改变一个世界,怀揣着在这种锐意创新、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他创造了北方粳稻超高产理论,在20多年的时间中育出的4个超级稻品种,他率领的北方超级稻协作组育出了16个超级稻品种,这些品种在百亩连片甚至千亩连片的种植上产量已经达到750到800公斤,并且在不到10年的时间使东北稻区水稻增产了15%。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科研是需要创新的,创新正是科研的价值所在。(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xiexiebang.com)创新就如新鲜的血液,保持着科研的活力。科研不能抄袭、不是模仿,我们要敢想、敢尝试,不怕挫折和失败,付出必将收获成果。

团队·情

“一个人即使浑身是铁也打不出几颗钉子,不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没有研究所同仁的通力协作,可能什么事情也干不出来。”

育人以“德”为先。这句话,陈温福身体力行。每年新生入学第一课,陈温福不论多忙都回校主讲。他告诫学生,要“先修德、次修身、再修业”。所谓修德,就是要懂得知足、感恩和礼让。他坚信好行为是“修”出来的,告诉学生要时刻注意小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做完实验用具要收拾整洁,“拖鞋不进实验室,高跟鞋不进试验田”。久而久之,这些都成了让学生们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这让我回想起了刚入学时 陈院士给我们研一新生做的报告,“知足、感恩、先做人后做事”,这些都让我铭记于今。我想,课题组是我的科研支柱,然而更像是我的家,只有团队协作,才会拥有更伟大的科研成果。

沈农·根

陈温福沈农“土生土长”的院士的,一生都奉献在超级稻的研究上。他扎根沈农,这一串串闪光的成就属于沈阳农业大学,他爱沈农如家,多年来,他为沈农培养出博士后8名、博士30名、硕士58名。

作为沈农的一员,我们要有主人翁精神,沈农的发展壮大是我们身体力行的责任。转眼,我已经在沈农校园生活了5年,还将再度过2年多,这所承载我青春与努力的象牙塔,更像是我的精神的家园、梦想的殿堂,我的根注定深深扎于此,相信每个沈农学子皆如此。栉风沐雨,甲子之庆,在母校60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她的发展献计献策,献一份绵薄之力,让沈农精神薪火相传!

郭小娇

第三篇:学习陈温福心得体会

学习陈温福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学习陈温福心得体会

陈温福是我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水稻区域创新中心主任,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北方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农技推广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理事,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水稻专家组成员、东北稻区负责人,辽宁省农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农业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还是第十一届

全国人大代表。

他一生获得过太多的殊荣,一直有着明亮的光圈环绕左右,但他却始终将自己奉献给大地和水稻。他率先建立了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并在新株型创造上取得重大突破;在籼粳稻杂交育种、水稻理想株型、水稻超高产育种及生产技术集成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他所领导的东北超级稻研究课题组在超级稻育种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方面已居国际领先地位。近十年来,项目组共育成通过部、省级认定的优质超级稻新品种16个,仅在东北稻区就累计推广14721万亩,增产稻谷83。11亿公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4。67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在水稻育种领域,他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他并没有沉浸在自己的荣誉中停滞不前,而是坚持以教书育人为本,为我国水稻乃至农业技术的发展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作为博士生导师,他始终站在学科前沿,为所在学科的研究

生主讲学位课,传授新知识,并引领学科的研究方向。

他是辽宁省的劳动模范,有很多时候他都是一个人在稻田里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思考着下一步又该做什么样的改进。他默默地坚持这自己的研究,一路走来虽也历经坎坷和艰难,但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热爱水稻,热爱农业,从未改变。

我们每个沈农学子都要向陈温福同志学习,以学习农业为骄傲,将献身农业的志向和愿望坚持下去,为我国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一个学农爱农专于农的当代青年。

大地子,沈农梦,学子志

——学习陈温福院士精神

陈温福,一个农家子弟,沈农“土生土长”的第一位博士,用他对农业科学的热爱、执着、钻研和创新,在自己学习和成长的沃土上育成了“中国超级稻”,他踩着几代耕耘者的足迹,描绘出了一幅“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动人画卷。

2014年底,陈温福教授光荣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跃升为我国顶端的农业科学家。这是沈农广大师生长久以来的热切期盼,也圆了沈农人半个多世纪的梦想。身为沈农人,我深感自豪。

“三农”·志

陈温福教授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他的心里一直装着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装着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他的目光穿透稻花飘香的田垄,盯在了农业科学发展的最前沿。“国家近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续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中国的农业基础在不断得到加强。”“作为人大代表,国家和人民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我不能有半点马虎。”他曾连夜完成了“关于进一步增加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投入,建立国家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建议”,提出保护粮价,控制农资涨价,为农民减负,防止“谷贱伤农”等建议。作为一名当代农业院校的研究生,“三农”问题既是我们的人生机遇,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在院士心

系国计民生、立志奉献“三农”的爱国精神的深深感召下,作为沈农学子的我们更应该从思想上坚定、行动上促进,时刻关注“三农”,并为研究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献上一己之力。

科研·笃

在陈温福的日历表上,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他的心思一年到头都用在了科研上。他的勤恳执着、严谨务实的钻研精神,正是一位农家娃成长为农业顶端科学家的核心因素。

研究生入学后不久,杨守仁先生就对陈温福“约法三章”:一是立即改学并学好英语,因为国际上的科学文献大多数是用英文撰写的;二是作物栽培和作物育种两个专业的课程都要学,因为只有博,才能专;三是必须学会种稻,因为不会种稻,就做不好稻作科学研究。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同样身为一名研究生,我也应该学好英语,陈温福教授后期才改学英语都能学好,何况我本身就是学英语的,更没理由不好好学

了;作为一名跨专业的学生,我更应该补充相关专业课程,比如育种学、分类学、遗传学、中药学等,充分发挥药用植物专业的特长,为进一步科研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学会种蒲公英,观察蒲公英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种与种之间的差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创新·勇

尽管已经成为院士,陈温福依然奔忙于水稻研究的第一线,关注着超级稻的优质高产。这位农业科学家不断地开始去构思水稻王国中新的宏伟蓝图。每一颗种子都来之不易,这种子的背后是几代科学家的梦想。一粒种子是可以改变一个世界,怀揣着在这种锐意创新、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他创造了北方粳稻超高产理论,在20多年的时间中育出的4个超级稻品种,他率领的北方超级稻协作组育出了16个超级稻品种,这些品种在百亩连片甚至千亩连片的种植上产量已经达到750到800公斤,并且在不到10年的时间使东北稻区水稻增产了

15%。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科研是需要创新的,创新正是科研的价值所在。创新就如新鲜的血液,保持着科研的活力。科研不能抄袭、不是模仿,我们要敢想、敢尝试,不怕挫折和失败,付出必将收获成果。

团队·情

“一个人即使浑身是铁也打不出几颗钉子,不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没有研究所同仁的通力协作,可能什么事情也干不出来。”

育人以“德”为先。这句话,陈温福身体力行。每年新生入学第一课,陈温福不论多忙都回校主讲。他告诫学生,要“先修德、次修身、再修业”。所谓修德,就是要懂得知足、感恩和礼让。他坚信好行为是“修”出来的,告诉学生要时刻注意小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做完实验用具要收拾整洁,“拖鞋不进实验室,高跟鞋不进试验田”。久而久之,这些都成了让学生们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这让我回想起了刚入学时 陈院士给我们研一新生做的报告,“知足、感恩、先做人后做事”,这些都让我铭记于今。我想,课题组是我的科研支柱,然而更像是我的家,只有团队协作,才会拥有更伟大的科研成果。

沈农·根

陈温福沈农“土生土长”的院士的,一生都奉献在超级稻的研究上。他扎根沈农,这一串串闪光的成就属于沈阳农业大学,他爱沈农如家,多年来,他为沈农培养出博士后8名、博士30名、硕士58名。

作为沈农的一员,我们要有主人翁精神,沈农的发展壮大是我们身体力行的责任。转眼,我已经在沈农校园生活了5年,还将再度过2年多,这所承载我青春与努力的象牙塔,更像是我的精神的家园、梦想的殿堂,我的根注定深深扎于此,相信每个沈农学子皆如此。栉风沐雨,甲子之庆,在母校60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她的发展献计献策,献一份绵薄之力,让沈农精神薪火相传!

郭小娇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党总支

关于开展向陈温福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研字21号 全体研究生:

为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开展向陈温福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建立研究生学习雷锋精神的长效机制,努力形成爱国爱校、崇尚先进、诚信科研、积极创新、甘于奉献、互敬互爱的和谐校园氛围,凝聚研究生自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研究生院党总支号召各研究生党支部、团支部、全体研究生深入开展向陈温福老师学习活动。

陈温福老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1955年12月出生,辽宁法库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任我校水稻研究所所

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作物学科组召集人,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第八届科技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沈阳市政府参事。

陈温福老师1979年毕业于我校农学专业,1980年至1987年师从著名水稻专家杨守仁教授攻读研究生,获农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30余项,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得市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奖励2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培养硕士58名,博士30名,博士后8名;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52篇被sci和cscd收录,出版专著4部,译著1部。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突

出贡献农业科技工作人员、全国模范教师、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农业部中华农业英才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辽宁省科技功勋奖,201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温福老师是我校首位“土生土长”的院士,他的奋斗历程与学校的发展步伐紧密相联,他的卓越成就是我校办学六十年的重要成果。开展向陈温福老师学习活动,对于

我们研究生树立为祖国强盛、国家富强而勤奋学研远大理想和如何走健康成长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要学习陈温福老师心系国计民生、立志奉献“三农”的爱国精神。陈温福老师从学生时代起就立志献身农业科学,他把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人民期盼紧密连结在一起,始终不渝地把农业科技作为报效祖国的舞台。他热爱农业、关注农村、牵挂农民,始终不忘自己是农

民的儿子,“让农民多几分收成,让百姓吃上更香的米饭”是他的忠诚信念。他高度关注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等国计民生大课题,积极为国家制定粮食生产政策、防止出现“谷贱伤农”等问题献计献策,使亿万农民从中受益。学习陈温福老师,就是要像他一样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毕生追求,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把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事业的无比忠诚落实到行动中,在本职岗位上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要学习陈温福老师勤恳执着、严谨务实的钻研精神。陈温福老师既重视理论研究和思考,更重视实践观察和探索。他把田间地头当作实验室,早起晚归,废寝忘食。在他的时间表上没有休息日,即便是在罹患严重肾结核病并切除右肾后,依旧常年奔走在水稻产区,为农民解疑释惑。当选为院士后,在满负荷的工作状态下,他坚持下田观察水稻生长,亲手从上千份后代品系中筛选符合要求的育种材料。学习陈温福老师,就是要

像他一样始终秉持勤恳严谨的治学态度,心无旁骛、潜心研究,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在本职岗位上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大成果。

要学习陈温福老师锐意创新、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从跟随导师从事水稻遗传育种与高产栽培研究,到与导师共同创建籼粳稻亚远缘杂交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从独立开展直立穗型系统研究,到把水稻株型育种理论推向一个新高度;从明确提出培育超级稻的新理念,到带领团队育成我国第一个直立大穗型超级粳稻“沈农265”,陈温福老师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一步步成长为稻作研究领域的领跑者。

在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称号后,陈温福老师没有停下攀登的脚步,而是立足稻作科学的巅峰,向农业科学其它领域发起新挑战。他率先开展了以生物炭为核心的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领衔组

建了我国第一个生物炭专门研发机构,建立起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理论与技术体系,其科技水平整体上处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领先地位。学习陈温福老师,就是要像他一样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以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卓越的魄力,致力于科技攻关,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勇于占据农业科技制高点。

要学习陈温福老师倡导协作的团队精神。陈温福老师教书育人,爱生如子。作为沈农第一位博士研究生,他教育学生“先修德、次修身、再修业”,并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为学生做出榜样。他把自己从实践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毫不吝惜地传授给师生,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引导青年科研人员和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勤于思考,大胆实践。他重视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善于组织和调动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协作攻关,打造出一支作风优良、分工明确、结构合理、人才辈出的研究团队。

要学习陈温福老师扎根沈农、爱校如家的主人翁精神。陈温福老师对学校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面对国内外机构、单位许下的丰厚待遇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他明确表示“我永远不会离开沈阳农业大学”。为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他与校党委同心同德,为全局性工作奔走呼吁,献计出力;他以推升学校科研水平和引领高层次人才、培育大成果为己任,研判形势,出谋划策。学习陈温福老师,就是要像他一样永葆赤子之心,把沈农当作我们永远的家园,为之付出,为之奋斗,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尽心尽力、添砖加瓦。

研究生院党总支要求各研究生党支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深入学习陈温福老师先进事迹活动。学习他心系国计民生、立志奉献“三农”的爱国精神,像他那样心系国计民生、立志奉献“三农”;学习他勤恳执着、严谨务实的钻研精神,像他那样勤恳执着、严谨务实地钻研;学习他锐意创新、勇攀高

峰的进取精神,像他那样锐意创新、勇攀高峰;学习他为人师表、倡导协作的团队精神,像他那样为人师表、倡导协作;学习他扎根沈农、爱校如家的主人翁精神,像他那样扎根沈农、爱校如家;把陈温福老师的先进事迹的化作强大动力,在学研过程中努力专研、全面发展、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

中共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总支部委员会2014年3月30日

《温病学》学习体会

1、要明确伤寒与温病学的联系与不同: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 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

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

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

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

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

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

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2、要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

并相辅运用。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

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

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

病机变

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

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

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

确地施治。

3、明确温病学的任务以及意义:阐明病因病机,揭示本质,研讨防治方法。

虽然温病学的辨证治疗目前并不能对所有热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但是却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

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等。

二、学习温病学的几点疑惑

1、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角辨证之下,是否也着力结合了脏腑辨证?

如对于温热病邪热入特定部位进行辨治,分别取用辛寒清热、苦寒泻热、甘

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针对性地作用于热在肺经、胸

膈、少阳、阳明、肠腑、心包、三焦、膀胱、清窍、胆经、血室、少阴、膜原、阴分等特定部位,选择性地达到辩证用药的一线贯穿。此法有别于传统的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辨证的宏观泛指。

2、对比前后版本的教材,“具体诊断-证型论治”以及“诊断-证型论治”的

思维模式哪一个更好更适合临床,两者是否有矛盾?

3、温病学在现代传染病中的运用是否是温病学现代发展的契机或者潜力所在?

当然,温病学是以指导急性外感热病的治疗为最大目标。温病学中虽然对具有致病性强、传染性强的病型阐述不在最大篇幅,但也包括了对某些传染性疾病的研究以及治疗。结合包括温病在sars疾病等现代新传染疾病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作用,是否可以窥见温病学在现代流行病传染病中的运用潜力呢?

二、对《温病学》教与学的几点建议

1、要重视对温病源流著述的学习

只有“崇古远志”才能做到“汲古求新”。对比伤寒与金匮,前二者教学上将条文选列并按照条文逐文解说,而温病学则先阐明温病学的病因病机治病特点辨证论治以及临床运用,将前人的总结糅合在其中,结合现代发展用现代语言

来阐述,二者各有其特点。但是,个人认为从本学期温病学的学习过程来看,教学上对于温病学相关条文相关古籍的学习并不放在其重点,这一方面也间接使同学们对条文的学习有所忽略。当然,这与本专业的教学时间安排等客观因素也有关。仅建议教学上同学们也要重视学习温病源流著述,才能更好掌握温病学的内涵。

2、在课时压缩的限制下、充分发挥在同学们自主学习能力

温病学的教材不断更新,其教材内容并不多的那是温病学的内涵却很丰厚,而课时不断压缩,给教学带来很大限制。

3、补充温病学在临床各科的实践以及运用

目前同学们能了解到的或者在课堂上认识到的温病学在临床的运用都比较有限。虽然老师也竭力为大家介绍很多自己的临床经验,但是在科目或者病种上相对也比较局限。故建议在教材或

者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温病学在临床各科的实践以及运用,以便同学们的学习。

后话:感谢老师们对同学们的教导与付出!

校史感人故事

——之陈温福教授

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对陈教授都很熟悉吧,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我的足迹,一起再去了解下我们的浩教授,好院士吧!

陈温福,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12月,辽宁法库人。1983年和1987年在沈阳农业大学分别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在上大学填报志愿时,陈温福只填了农学专业。从踏进校门时起,他的生活线条简简单单,宿舍、食堂、教室、图书馆四点。大学3年,没去看过一场电影,没去过一次舞会。他的学习是超级棒的,大学毕业后留校做了老师。教师职业让他更不敢松懈,边工作边学习,两年后考取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

水稻专家杨守仁教授,开始真正学习研究水稻,从此与水稻结下不解之缘。1984年他又考取了杨守仁教授的博士。

1992年他顺利通过在英国驻华使馆举行的英语”elts”考试,在全国 “英国皇家学会对华青年科学家奖学金” 5个名额的竞争中胜出,获得赴英国reading 大学合作研究15个月的机会。在英期间,他博学多闻,刻苦钻研,如蜜蜂采蜜,汲取他人的经验和成果,扩大自己的视野,更新自己的知识,不知疲倦。研究期满,英方对这位表现优异的中国合作伙伴深表爱惜,他也完全可以继续留在英国,但他毅然选择了回国,”泰晤士虽好,我根在中国。”对于这一点,陈温福只是说他出身农家,是农民的儿子,对农民和土地很了解,感受过饥饿,当初选择农学选择研究水稻也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只是想让农民能多有一碗饭吃,能多几分收成。

1993年6月,刚刚回国的陈温福从导师手中接过水稻研究所所长的重

担,从那时起,他的生活没有节假日,像一只不知停歇的陀螺忘我地工作。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农时不等人,啥事都要趁早”。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基地成片的试验田,或看看长势,摸摸稻穗,数数穗粒,或跨过水渠,蹲下身子翻看土壤,或挽起裤腿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稻株,仔细记录。这就是人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所见到陈教授的最标准的”形象”。学生们说这哪像科学家啊,倒像隔壁家的

大伯,只是多了好些刚强和坚韧。

皇天不负有心人,近20年的不懈努力,陈教授取得了无数的成就,现在的陈温福教授,任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稻作研究室主任、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水稻科学》。((cr》、《中国稻米》、《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和《辽宁农业科学》编委,fao粮食特别行动计划技术咨询专家组

成员,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技推广学会理事,辽宁省农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农业和农村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沈阳市政府科技顾问。学术及荣誉称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辽宁省优秀专家获得者;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和辽宁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曾获得全国首届农业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沈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是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培养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农业部神农计划。辽宁省首批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辽宁省首届“百千万人才工程” 百人培养计划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计划的入选者。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主讲“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课“‘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和博士生学位课“作物超高产及品质改良理论与实践”。带有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

主要研究方向。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综合研究。自“九五”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 863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和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20余项课题的研究。在籼稻杂交育种、水稻理想株型研究、水稻超高产育种及生产技术集成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取得多项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又获得了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的称号,结束了学校建校57年来没有院士的历史。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称号和最高荣誉称号。陈温福教授被授予院士称号,是国家和人民对他多年来辛勤工作所取得的成就的充分肯定。

陈温福教授的种种事迹告诉我们,人只要去拼搏去争取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去

~ 26 ~

敬仰的。以往我们总夸大其词的说些伟人 的事迹来激励自己,但也只是三分钟热血,更何况有的人会说那些伟人离我们太遥远了,所谓的事迹更是我们遥不可及的,你是否曾经想过,伟人也是人,只是在人的前面有一修饰语罢了,而我们总是负不了辛苦,万事求容易、求简便,这样又怎么会成功呢?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自己,和我们身边成功的人比一比,早一些发现自身的不足,早一点去弥补,20年后,你是否会和陈教授一样,受人尊敬,让人敬仰,有所成功呢!

希望大家看过陈温福教授的事迹都有所感悟吧,也许你不喜欢现在的学校,所学的专业,但既来之,则安之,让我们一起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去拼吧,相信成功一定会属于我们的!!

~ 27 ~

~ 28 ~

第四篇:学习陈温福心得体会

学习陈温福心得体会

陈温福是我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水稻区域创新中心主任,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北方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农技推广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理事,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水稻专家组成员、东北稻区负责人,辽宁省农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农业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还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他一生获得过太多的殊荣,一直有着明亮的光圈环绕左右,但他却始终将自己奉献给大地和水稻。他率先建立了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并在新株型创造上取得重大突破;在籼粳稻杂交育种、水稻理想株型、水稻超高产育种及生产技术集成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他所领导的东北超级稻研究课题组在超级稻育种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方面已居国际领先地位。近十年来,项目组共育成通过部、省级认定的优质超级稻新品种16个,仅在东北稻区就累计推广14721万亩,增产稻谷83。11亿公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4。67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在水稻育种领域,他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他并没有沉浸在自己的荣誉中停滞不前,而是坚持以教书育人为本,为我国水稻乃至农业技术的发展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作为博士生导师,他始终站在学科前沿,为所在学科的研究生主讲学位课,传授新知识,并引领学科的研究方向。

他是辽宁省的劳动模范,有很多时候他都是一个人在稻田里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思考着下一步又该做什么样的改进。他默默地坚持这自己的研究,一路走来虽也历经坎坷和艰难,但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热爱水稻,热爱农业,从未改变。

我们每个沈农学子都要向陈温福同志学习,以学习农业为骄傲,将献身农业的志向和愿望坚持下去,为我国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一个学农爱农专于农的当代青年。

第五篇:向陈温福学习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党总支

关于开展向陈温福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研字[2012]21号 全体研究生:

为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开展向陈温福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建立研究生学习雷锋精神的长效机制,努力形成爱国爱校、崇尚先进、诚信科研、积极创新、甘于奉献、互敬互爱的和谐校园氛围,凝聚研究生自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研究生院党总支号召各研究生党支部、团支部、全体研究生深入开展向陈温福老师学习活动。

陈温福老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1955年12月出生,辽宁法库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任我校水稻研究所所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作物学科组召集人,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第八届科技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沈阳市政府参事。

陈温福老师1979年毕业于我校农学专业,1980年至1987年师从著名水稻专家杨守仁教授攻读研究生,获农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30余项,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得市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奖励2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培养硕士58名,博士30名,博士后8名;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52篇被SCI和CSCD收录,出版专著4部,译著1部。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工作人员、全国模范教师、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农业部中华农业英才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辽宁省科技功勋奖,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温福老师是我校首位“土生土长”的院士,他的奋斗历程与学校的发展步伐紧密相联,他的卓越成就是我校办学六十年的重要成果。开展向陈温福老师学习活动,对于

我们研究生树立为祖国强盛、国家富强而勤奋学研远大理想和如何走健康成长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要学习陈温福老师心系国计民生、立志奉献“三农”的爱国精神。陈温福老师从学生时代起就立志献身农业科学,他把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人民期盼紧密连结在一起,始终不渝地把农业科技作为报效祖国的舞台。他热爱农业、关注农村、牵挂农民,始终不忘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让农民多几分收成,让百姓吃上更香的米饭”是他的忠诚信念。他高度关注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等国计民生大课题,积极为国家制定粮食生产政策、防止出现“谷贱伤农”等问题献计献策,使亿万农民从中受益。学习陈温福老师,就是要像他一样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毕生追求,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把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事业的无比忠诚落实到行动中,在本职岗位上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要学习陈温福老师勤恳执着、严谨务实的钻研精神。陈温福老师既重视理论研究和思考,更重视实践观察和探索。他把田间地头当作实验室,早起晚归,废寝忘食。在他的时间表上没有休息日,即便是在罹患严重肾结核病并切除右肾后,依旧常年奔走在水稻产区,为农民解疑释惑。当选为院士后,在满负荷的工作状态下,他坚持下田观察水稻生长,亲手从上千份后代品系中筛选符合要求的育种材料。学习陈温福老师,就是要像他一样始终秉持勤恳严谨的治学态度,心无旁骛、潜心研究,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在本职岗位上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大成果。

要学习陈温福老师锐意创新、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从跟随导师从事水稻遗传育种与高产栽培研究,到与导师共同创建籼粳稻亚远缘杂交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从独立开展直立穗型系统研究,到把水稻株型育种理论推向一个新高度;从明确提出培育超级稻的新理念,到带领团队育成我国第一个直立大穗型超级粳稻“沈农265”,陈温福老师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一步步成长为稻作研究领域的领跑者。

在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称号后,陈温福老师没有停下攀登的脚步,而是立足稻作科学的巅峰,向农业科学其它领域发起新挑战。他率先开展了以生物炭为核心的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领衔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生物炭专门研发机构,建立起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理论与技术体系,其科技水平整体上处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领先地位。学习陈温福老师,就是要像他一样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以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卓越的魄力,致力于科技攻关,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勇于占据农业科技制高点。

要学习陈温福老师倡导协作的团队精神。陈温福老师教书育人,爱生如子。作为沈农第一位博士研究生,他教育学生“先修德、次修身、再修业”,并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为学生做出榜样。他把自己从实践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毫不吝惜地传授给师生,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引导青年科研人员和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勤于思考,大胆实践。他重视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善于组织和调动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协作攻关,打造出一支作风优良、分工明确、结构合理、人才辈出的研究团队。

要学习陈温福老师扎根沈农、爱校如家的主人翁精神。陈温福老师对学校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面对国内外机构、单位许下的丰厚待遇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他明确表示“我永远不会离开沈阳农业大学”。为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他与校党委同心同德,为全局性工作奔走呼吁,献计出力;他以推升学校科研水平和引领高层次人才、培育大成果为己任,研判形势,出谋划策。学习陈温福老师,就是要像他一样永葆赤子之心,把沈农当作我们永远的家园,为之付出,为之奋斗,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尽心尽力、添砖加瓦。

研究生院党总支要求各研究生党支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深入学习陈温福老师先进事迹活动。学习他心系国计民生、立志奉献“三农”的爱国精神,像他那样心系国计民生、立志奉献“三农”;学习他勤恳执着、严谨务实的钻研精神,像他那样勤恳执着、严谨务实地钻研;学习他锐意创新、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像他那样锐意创新、勇攀高峰;学习他为人师表、倡导协作的团队精神,像他那样为人师表、倡导协作;学习他扎根沈农、爱校如家的主人翁精神,像他那样扎根沈农、爱校如家;把陈温福老师的先进事迹的化作强大动力,在学研过程中努力专研、全面发展、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

中共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总支部委员会2012年3月30日

下载思想汇报:学习陈温福院士精神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想汇报:学习陈温福院士精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想汇报-学习陈超英精神

    学习“超英精神”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忠诚敬业、公而忘私、执纪严明、关爱群众,作为一名央企的员工,我们无时不将自身追求的目标和企业发展的目标同步校准着。然而面对这十......

    校史感人故事——陈温福教授事迹

    校史感人故事 ——之陈温福教授 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对陈教授都很熟悉吧,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我的足迹,一起再去了解下我们的浩教授,好院士吧! 陈温福,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12月,辽宁法库......

    学习院士精神的心得体会

    学习院士精神的心得体会 政法1102班 郑丹秀 111070070 风雨兼程,海纳百川,春风化雨,桃李芬芳。梅州这块土地孕育着许多良才。 我们上了一节珍贵的课,围绕着学习28位梅州籍院士做......

    学习院士精神的后感

    根在,我心依旧 ——观院士精神有感 我只是一片没有断线的纸鸢,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线在故乡的手中,飞得再远,我的心依旧爱你。——前言近日,我们学院组织了我们学习梅州籍的二十......

    学习陈洲贵精神

    学习陈洲贵精神山西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市场营销1201班唐旭松学习陈洲贵精神谁也不曾预见未来的路是曲是直,谁也不曾料想生命会有长有短,更为想到过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会在哪一......

    思想汇报:学习长征精神

    敬爱的党组织:在建党91周年之际,我们开始了红色书籍学习的热潮。自己也在此之间看了一本王树增的《长征》。从这本书了自己了解了很多关于长征的事迹。红军在1934年开始的长征......

    学习右玉精神—思想汇报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学习右玉精神—思想汇报 学习右玉精神—思想汇报敬爱的党组织: 通过对右玉精神的学习,我了解到右玉靠过硬的作风落实责任、靠过硬的作风推进发展,......

    学习北京精神思想汇报

    学习北京精神思想汇报敬爱的党组织:参加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在这期间也曾向组织汇报过思想及工作的一些情况。最近,北京市经过一年的提炼和近30万市民投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