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派出所社区民警校园驻巡站工作经验介绍稿
创新校园警务管理模式 构建校园治安防控体系
——北辛派出所社区民警校园驻巡站工作经验
近来,全国相继发生多起校园安全事件,给校园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北辛辖区共有学校、幼儿园39家,556个班级,32849名在校生,安全防控工作非常严峻。近几个月来,北辛派出所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局领导的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介入、积极防范,立足辖区实际,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校园警务管理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打造校园安全防范的长效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确保了辖区校园安全工作的万无一失,收到了“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受到辖区群众的广泛好评。
派出所主动与辖区学校进行沟通、对接,经过认真研究探讨,确立了以设立校园驻巡站和校园警务室作为警校共建的平台,实现警务管理与学校管理无缝衔接的工作思路。×月×日,在育才中学设立了我市首个公安校园驻巡站,在校园公寓区内设立了校园警务室,并购置了警用防护器械,警用电动巡逻车,网上视频监控等设备。在其后的短短一月时间内,×××等学校的多处校园驻巡站陆续建成,对这些学校实现了全天候、全方位的警力保护,较好的解决了学校、学生、社会对公安校园警务的需求。
为切实发挥校园驻巡站和校园警务室的作用,派出所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制度,明确了驻巡站的工作职责和任务,重点开展了 1 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环境治理和巡逻防控
加大对校园周边的公共场所的检查,做好校园周边精神病人、有暴力倾向人员、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及问题教职工的排查,并逐一建立档案,落实监控措施,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加大重点时段的集中巡逻守护,社区民警除每日上学、放学时间对学校周边进行巡逻,填写驻巡日志外,还在每周五、周日学生离校、返校时间集中力量进驻校园,疏导交通,及时驱散一些常在校门口徘徊滋事的不良青少年。这些措施,对不法分子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净化了校园环境。
二、加强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
社区民警轮流常驻校园警务室,针对校园警务特点开展工作。每周日下午2点到6点,社区民警轮流在警务室接待师生。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每季度在辖区学校召开法制报告会,制作发放学生安全防范手册。通过宣传教育,推进公安部《八条措施》、教育部《六条措施》及法律知识,使之深入师生的心灵,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邀请心理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和不良行为矫正。对师生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调处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避免其升级为案件。同时开通网上警务室、QQ警务室、校园警务联系箱,创新民警与师生、家长的交流途径。
三、加强学校自身保卫力量的建设 在教职工中挑选年富力强的男教工,组建了校园教工应急分队。完善门卫管理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校园、严格落实出入登记制度。适时开展防护器材使用及自卫战术培训,提高校园自身防护能力。同时对各学校配备了与派出所联网的手持对讲机,密切了学校保卫人员与派出所的联系,缩短了应急时间,提高了警校合作的效率。2010年5月18日14时许,尚贤中学通过对讲机向派出所报案:有一疑似精神病人欲持刀冲进校园,接报后驻巡站社区民警迅速到达现场,利用配备的校园护卫器械钢叉制服了此精神病人,及时避免了一起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
自北辛派出所社区民警驻巡站运转以来,使辖区各学校多了一道可靠的安全屏障,受得了家长、社会、生师们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山东省校园安全督导组、枣庄市关工委、王忠林书记、李春英市长和李卫东局长等领导的高度评价。虽然取得突出的成绩,但我们也深知: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校园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绝不能有丝毫的麻痹、侥幸心理。今后,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及时解决校园安全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进一步提高校园安全工作水平,为建设平安和谐滕州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派出所社区(驻村)民警述职述廉报告
派出所社区(驻村)民警述职述廉报告
我叫xx,是xx社区(驻村)民警,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关于进一步深化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和“警力下沉、警务前移”的原则,我从2007年开始一直在张桥警务室工作。几年来,我所在的警务室工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得到了社区干部和社区群众的大力支持。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立足平台,形成领导重视的社区警务机制
为做好社区警务工作,我根据张桥社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找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及时将张桥警务社区的工作要求和困难向所领导汇报,由所领导向xx镇镇党委、政府汇报,并得到党委、政府的支持,把张桥社区警务室作为全镇的起点,重点推进,按照上级要求,树立一个典型,打造一个亮点,构建一个和谐警民关系的平台,以点带面,全面铺开。镇党委分管领导多次在所领导的陪同下深入社区警务室了解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拔专款解决社区警务建设的硬件问题,把社区警务建设纳入到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形成以张桥社区警务建设为突破点,全面推进的工作局面。
二、立足本职,把社区警务室建成联系群众的纽带
我结合社区警务工作的特点,按照“四统一五规范”的要求,将社区警务的内容、承诺事项、工作纪律、规章制度上墙;对照“八清五熟”规定制定了工作台帐和警务活动,制作了便民服务一张卡(即警民联系卡)、行业管理一本簿(即根据辖区服务行业的管理统一制作台帐,实行民警上门登记、查询、管理的工作制度),防范提示一张板(即在社区警务室设立警务公开栏和防范提示牌)。通过警务社区平台,方便群众上门办事、咨询、求助、了解治安动态。创造出了“勤走访、勤交流、勤询问、勤记录”的“四勤”工作法,平时深入居民家中,街头门面,了解群众所“盼”,倾听群众心声,深入辖区小学校了解学校师生所“望”,创建平安校园,努力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勤记录,平时记日志、会议记安排、学习记要点;坚持勤问民,对辖区的特困家庭、留守儿童、失足青少年常关注,与学校、居委会建立“手拉手”互助行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平时我定期慰问辖区孤寡老人,我们坚持把本职工作做“好”,把社区警务工作做“精”,把群众的事办“实”,以真心取信于民。
三、立足社区,积极打造张桥社区群防技防网
作为社区民警、驻村民警,日常工作在社区(驻村)警务室,要与社区干部融为一体,拉近与群众距离,才能打造出与群众能进得了门、交得了心、说得上话、办得了事的社区民警服务网。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为认真落实社会治安专项整治行动。
为及时掌握好辖区治安动态,我立足于社区,主动承担起信息员、调解员、宣传员、服务员的重任。与镇司法所、村委会通力合作,发挥群防技防网作用。我们张桥社区刑事案件发案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治安案件发案率下降了25%。
四、立足民情,努力构建和谐相通的警民关系
用心去干好社区警务、尽心去为社区服务,这是我们社区民警体会出的“心”的作用。张桥社区警务室建成后,我始终告诫自己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沉下身子”下社区,调动社区群众维护社会治安、提高破案线索的积极性。2011年以来,张桥社区警务室共接待群众来访15件,当场调处9件;使百姓不出家门就能把问题解决,避免了矛盾激化。实行“一站式”服务,把办理流动人口暂住手续、办理特行许可证、分发居民身份证等日常工作引入到社区,进行现场办公,解答群众疑问,增进了与群众感情。社区警务虽然工作繁杂,但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突破,但这些与领导要求,与同志们的期望肯定还有差距。我决心在新的一年从规范入手抓创新;从素质入手抓提升,决心以崭新的面貌再次创造社区警务的新辉煌,决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