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马》教案

时间:2019-05-15 00:5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29课《马》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29课《马》教案》。

第一篇:第29课《马》教案

第29课《马》教案

【教学设计】

一、介绍作者,明确要求。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法国博物学家布封,是进化思想的先躯者,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他善于借用文学笔调,用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对自然事物进行说明。《马》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风格。

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本节课我们采用“一课两读”的方式,去感受人性化描写的艺术魅力。

二、读“散文”———选点寻踪。

.跳读课文,从描写的角度说明本文称得上是优美散文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绘马的四字雅词,如慷慨以赴、兴奋鼓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豪迈剽悍、相得益彰……

描绘马的佳句,如表现马高贵美丽的句子;表现马忠诚善良的句子;表现马勇敢无畏的句子;表现马生活自由的句子;表现马团结友好的句子……

结论:布封对马的描绘是用形象的语言来画像,因而描写生动具体,饶有兴味。

2.品读课文,从情感的角度说明本文称得上是优美散文的原因。

问题探究:文中写了哪两种不同状态下的马,在作者的笔下,它们各有什么特性?

明确:人工驯养的马“勇毅、慷慨以赴、兴奋鼓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现其无畏的精神;“克制、屈从、舍己从人、迎合、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舍弃生命”现其驯良的性格。

天然野生的马“动作的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现其美质,“绝不凶猛、豪迈而犷野、互相眷恋、依依不舍、和平生活、欲望既平凡又简单”现其美德,“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现其美貌。

结论:作者的笔触满怀情感,既有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又流露出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3.背读课文,从句式的角度说明本文称得上是优美的散文的原因。

要求学生背诵最喜欢的三句话,并仿写其中的一句。如“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

结论:句式优美,长短相间,很有节奏感。

三、读“说明文”———整理练笔。

.比读课文,了解科学小品文在说明手段上的特点。

①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并在前一部分基础上对进行圈点评注。

教师示范:第三段的中心句“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用富于哲理的句子点出了的主旨,即赞美自由之马,同情被奴役的马。

②重点阅读第五段,通过与其他几种动物的比较,用图表的方式、平实的说明整理马的身材、颚骨、眼睛、耳朵、鬣毛、尾巴等外部特征。

2.选读课文,领悟写作方法。

要求:选取某一段落,以解说员的口吻写一段解说词,介绍马在某个方面的特征。

如选第五段:马,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

四、交流感受,激情结语。

让我们从这篇中去感悟生命的可贵,让我们珍视生命,关爱动物。

创意说明:

本设计根据的特点,运用了“一文两读”,采取多种形式来阐释课文。既有重表达的

“寻读”,又有重实践的“练读”,开拓出了阅读教学又一个新的境界,设计中所安排的丰富的学习内容、充分的活动机会及灵动的课堂气氛,丰富了学生观察课文的角度与视点,给学生思想上以深深的印记。

第二篇:《马》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优美语句,整体感知,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4、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马的特点。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马图书法,激趣引读

请生上来在黑板上照着223页写“马”字。⑴看了这些书法画面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⑵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更欣赏哪一种马,并陈述理由。

2、激趣引读:

教师:谁能介绍一下作者呢?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自然史》,对动物描绘。在他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狗是忠心耿耿的义仆,啄木鸟像苦工一样辛勤劳动,得到作者的同情;海狸和平共处、毫无争斗,引起他的向往;他把狼比喻为凶残而又怯懦、“浑身一无是处”的暴君,他把天鹅描绘为和平的、开明的君主表现了他对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不满,寄托了他对“开明君主”的理想。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这是布封生前获得的最高荣誉。

二、有情朗读,整体感知 1、有情朗读:

⑴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

⑵学生个别朗读比赛,其他同学适当加以朗读评价。

2、整体感知:

⑴你认为课文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

⑵你能用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两种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点吗?

家马:“驯良”。野马:“自由奔放”。

⑶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

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⑷怎么合理分段。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合作探究:

⑴被征服之后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

勇毅。无论是在疆场上,还是在平时的射猎、演武、赛跑时,它们都精神抖擞、慷慨以赴,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

驯良。它们不但屈从人类的操纵,还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们“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为人类做各种服务。自由豪迈的动物,成了低眉顺目的工具,可以看作是一种悲哀的堕落。

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⑵马原本是什么样的动物呢?

美质: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感觉自豪而不屑于受人照顾。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被赋予“强壮、轻捷和遒劲”的美的品性,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美德:天性绝不凶猛,热爱和平;它们群居行动,团结和睦;相互间没有“妒忌”,从不为己争斗。

美貌:在所有的动物中,马“身材高大又最匀称、最优美”,有高贵姿态。

⑶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讨论明确: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

①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 ②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

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⑷“给马戴黄金链条”等是不是对马的“侮辱”? 讨论明确:是对马的“侮辱”,因为这些做法使马失去了人的伙伴的平等地位,沦为人类的奴隶和玩物,马的特性丧失殆尽。精神的泯灭是最大的悲哀。

2、赏读品味:

请同学用波浪线勾画出文中最能说明两种马各自特点的词句并加以赏读品味,特别要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描写的语句。

表现驯良的词句:迎合别人、舍己从人、屈从,不拒绝任何使命,尽一切力量为人服务„„

表现自由奔放的词句: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地游荡、蹦跳„„

(可从内容、语言、写法等方面与同学一起分享你的赏读感受。)

四、揣摩体会,对比描写

1、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其作用。

(就全文来看,作者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来看,是以其它动物来衬托马的美貌。)

2、文章在写马的美貌时,与其他动物作了对比,说说你的看法。

运用对比描写,更能突出马的美貌。但作者把马与其他动物作比较时,态度是不很客观的,因为动物的外形是它们在漫长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自行演变的结果,无所谓优劣美丑。3、请用对比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描绘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在班级交流。

五、体验拓展,互动释疑 1、体验拓展:

⑴你认为人工与天然究竟哪种更美?(可不局限于有关马的探讨。)

⑵在你看来,家马的驯良是天性的吗?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是如何看待“驯良”

⑶在你看来,我们该不该驯化动物呢?

⑷我们身边出现的野生动物园,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生”呢?

⑸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你会怎样想呢?

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

(可各抒己见,可从不同的角度评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六、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被奴役之马的深切同情。

2、拓展延伸:

用对比描写的方法,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不少于300字。

【板书】

家马:驯良──同情作比较

野马:自由──欣赏突出事物的特点

5、补充资料:梁晓声《如果我为马》片断:

军马的一生是豪迈的;赛马的一生是荣耀的;野马的一生是自由奔放的;役马的一生如牛,注定了辛劳的。

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的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

在我享受了野马那一种自由之后,我认野马不幸落入狮口那一种命。

作不成野马,作战马也行。因为在战场上,战马和战士的关系,使人和动物的关系,上升到了一种几乎完全平等的程度。不如野马般自由的生,何妨像战马似的豪迈的死!

倘做不成战马,做役马也行。

只要那劳动对世界是有益无害的,我不拒绝劳动;只要我力所能及的,我愿承担起繁重的劳动;只要我劳动时不在我头顶上挥鞭子,我不会觉得劳动对一匹役马来说是什么惩罚……

正如我不情愿做宠犬,我绝不做那样的一类马──“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是的,纵然我为马,我也还是要求一些马性的尊严的。故我宁肯充当役马,也绝不做以上那一种似乎很神气的马。

第三篇:汗血马教案

汗血马(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的反复朗读,学习通过朗读重音理解诗歌内容。

2、理解汗血马顽强拼搏、至死不渝的精神。

教学重点:

在反复读诗的基础上领会汗血马所具有的品行、精神。

教学难点:

由汗血马的生理特征上升到其品行、精神。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在当地发现一种良驹,奔跑速度极快,可以日行千里,流出的汗液殷红似血,被称为汗血马。也有人说汗血马流汗如血仅仅是一种文学上的形容。究竟如何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牛汗的这首诗歌《汗血马》。

二、介绍作者:

牛汗,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牛汉是他写诗时用的笔名。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三、具体分析:

(一)初读:朗读诗歌,找出各节重音朗读的字词。

(二)细读:理解

1—2节 汗血马的生活环境:

戈壁、荒漠

无风、(像)火、无风

3——6节 汗血马的生理特征:

被舐光、结晶

流尽、冲刺、抽搐、沉默、沁血 没有、不会、不知道、只向前、不停地自燃

7节 汗血马生命的结束:

扑倒、焚化成花

(三)审读思考:

1、思考第7节能否删除?

2、为什么把汗血马死后焚化所成比作花,而且是雪白的花?

四、总结:

(一)汗血马的精神:

生命不息、奔腾不止;坚忍顽强;无私奉献;至死不渝。

(二)作者的情感:

对汗血马的祭奠、崇敬、赞颂

(三)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五、作业:

1、熟读成诵

2、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尝试写一首小诗,写出你下的小动物的形象气质。

资料补充: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

1)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2)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3)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汗血马》等。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从1946年的《在牢狱》起,诗人牛汉就执著地追求一个永不退色的主题:即受难灵魂的挣扎与不屈的抗争,他的一行行诗,一首首诗充满血性,他以他的血点燃你的血。

《汗血马》(1986.8).描写了汗血马极尽奔驰之耗尽汗与血,从飞奔到自燃到扑倒的过程,悲壮而奇美:“它只向前飞奔/浑身蒸腾出彤云似的血气/为了翻越雪封的大坂/和凝冻的云天/生命不停地自燃//流尽最后一滴血/用筋骨还飞奔一千里//汗血马/扑倒在生命的顶点/焚化成了一朵/雪白的花.”它是诗人“生活境遇的危难和心灵得抑郁不舒,更能激发一个人对命运抗争的力量,而诗就是在这种抗争中萌生的”极其生动的写照.然而牛汉的境遇、生活毕竟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所以课前应要求学生收集牛汉及汗血马的背景资料,为学生顺利走进诗歌作铺垫,因为语文学习不能脱离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的理解,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及作者特殊的生活背景。同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诗歌本身的特点,然学生通过朗读、对意蕴深刻的诗句的把握,理解汗血马的象征意义,获得智慧与道德的成长。

第四篇: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和“说”这种文体的特点。

2.掌握文中的字词解释,通假字的用法;正确翻译并背诵课文。

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教学步骤】

一、欣赏图片并导入:

二、了解文体及作者:

明确:

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谈马”或“论马” 。

2. 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三、课文阅读及翻译:

1.全班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正确的句读。

2.教师范读。同学拿起笔将自己刚才没有读准的生字圈出。

3.同学根据教师的范读正音并在课文上注音再读。

4.指导翻译:

1)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将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加上点。

2)讨论:共同探讨并在书本上注释这些实词和虚词。

3)班级讨论: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加点的字词。

5. 试译全文:

四、课文分析:

讨论1:文中的千里马、伯乐、说天下无马的人各比喻什么?

“千里马”: 寓指人才。

“伯乐”: 寓指赏识才的人。

“说天下无马的人”: 寓指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讨论2:仔细阅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A.千里马的处境怎样?

B.千里马都受到哪些不公正的待遇?

C.食马者的愚蠢无知都表现在什么地方?

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A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D.伯乐不常有。其真不知马也!

讨论3: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起句就揭示全文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作概括论述,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展开论述,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第三段对“策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结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不知马”,与开头的论点相照应

五、课堂练习:

(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

1、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2、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3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子并释义。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才美不外见。

(3)食之不能尽其材 。

(三)请分别指出下列句中“虽”字的用法:A.虽然 B.即使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六、总结全文:

本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一课时。

马说教案 篇2

一教学任务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下)课本第五第六单元都是文言文单元,《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作者出登仕途。,很不得意,心情郁郁,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英雄,谓英雄豪杰只有遇到伯乐,才可发挥才干,否则很可能遭埋没,极写知遇之难,寓意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全文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学习了二十几篇的文言文,而且课外也接触了不少文言文。所以他们已有了一定的文言文语感,而且也积累了一些文言文常用词语的用法。这篇短文可读性强,文字也不算很深,学生理解大意应该不难。但是他们毕竟才是初二的学生,以他们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难以完全理解文中韩愈所要表达的感情。基于此种情况,本堂可课以朗读为主,让学生能够熟练的背诵课文,这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而对于内容则点到为止,不作过深的讲解。

三教学目标

1能够当堂背诵课文。

2感受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

3掌握几个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四教学过程安排

(一)导入新课

由《神雕侠侣》中杨过遇小黄马的经历导入。

小黄马是一匹千里马,而杨过则象是我们传说中的伯乐。小黄马在遇到杨过之前,最多也只不过给奴隶他的人运运柴火,还要遭羞辱;遇到杨过之后,本是一匹干蹩的瘦马变成了一匹日行前里的宝马。今天我们来学习韩愈的《马说》,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

(二)正音正字

祗(zh)骈(pan)一石(da)食(sì)马者其真无马邪(yé)

(三)朗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和重音。

2.领读,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的读。

3.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

4.学生在看完注释后大声朗读两遍。

5.男女同学各一名代表朗读,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

6.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

7.学生齐读。

(四)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出示讨论题,学生分组选择题目讨论。

(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

(2)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

(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4)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5)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6)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要求: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用原句回答)

讨论明确: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④,且欲与常马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⑥,其真不知马也。

2.翻译课文

这篇短文文字不深,不须逐字逐句的翻译,让学生在前面对照注释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大家共同讨论。

教师指出几个常用的实词、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名词鞭子代词代词sì动词通饲“喂”

策其之助词食

作动词鞭打语气词动词shí名词食物

3.在此基础上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

(1)同桌间互相听读

(2)男女生比赛朗读

(3)全班齐读

(五)研读课文,品味意境。

1教师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2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学生不难理解:

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人才

3全文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怀才不遇,愤懑不平)

4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

5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铿锵悦耳,声情并茂

6要求学生背诵课文

(六)拓展延伸

讨论: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五教学检测反馈设计

背诵课文并给韩愈写一封信,抚慰他怀才不遇,愤懑难平的心情。

六自我评价

我以为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亮点有三:

1导入新颖。神雕侠侣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非常爱看,以之导入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范读、领读、大声读、小声读、男生读、女生读、个人读、齐读,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训练,也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当堂成颂。像《马说》这样的经典名篇能够背诵,从长远观点看,这是最使学生受益的。

其三就是对讨论的问题没有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讨论,而是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作出选择,这样能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上来,成为课堂的主角。

当然,本教学设计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及同仁不吝指教。

马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停顿和重音;复习本文重要的文言字词。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3、认识封建社会埋没人才的愚昧无知,引导学生思考当今社会下的人才培养。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重点)

2、品味文中5个“也”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品析法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初识文章 (1分钟)

1.激趣导入:

随着人类物质财富的增长,各种名贵轿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街头,大家知道哪些名贵轿车呀?名车成为人类彰显身价地位的第二张脸。

在没有机械的时代,每个英雄的生命中也总有宝马良驹为伴【多媒体 马】,能够日行千里,辅助项羽所向无敌的骏马名骓;载着刘备越过檀溪,摆脱追兵的宝马“的卢”;还有那跟随吕布大展神威赢得“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美称的赤兔马。

“好马配英雄”,令人羡慕。

倘若这些好马没有配上英雄,或者没有赏识者的怜爱,是否还会让人羡慕,名垂后世?(学生小议)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韩愈的《马说》,去看看千里马如何才能配英雄的情况吧。

【多媒体:马说 韩愈】

(二) 技巧诵读,感知全文

1. 听读标注,技巧诵读【多媒体:听读标注,技巧诵读】

师:语文课缺少不了“书声琅琅,笔间点点”尤其是文言文,更要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现在,请大家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屏幕上的字音,要读得准确、流畅【多媒体 易错的字音】<课程理念: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学生齐读,教师点评:(同学们读得很流畅,咬字清晰,读音准确,但是在节奏停顿和重音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应该是预设内容〉(2分钟)

师:知不足而改之,现在老师为大家示范朗读这篇课文,拿起你们手中的笔,根据老师的范读时的停顿和你的语感,划分好节奏停顿,标注好需要重读的字词。

(2分钟)(放录 音,做标记)

师:根据老师的示范朗读和你们的标注,相信同学们在朗读上一定有所进步。

请大家抬头看着屏幕上老师的标注,我们再一次来朗读课文。

不仅要读得准确、流畅,还要读出节奏停顿和重音。

[多媒体朗读提示]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学生朗读时,教师在黑板上写组别。

师点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老师为你们

在朗读上取得的.进步感到骄傲。

屏幕上的节奏停顿,不是唯一的标准,划分节奏除了

可以按照朗读的语感,还可以按语法来划分。

比如最后一句,按语法则应该在“其”之后停顿。

<删去,初中语法知识很少,再说文言文语言结构与现代文有区别>大家以后在划分节奏停顿时,灵活处理就可以了。

<这样说,学生更是无所适从>)

(三) 字词过关,智力比拼 (2分钟)

师:现在我们一起解决字词问题。

我们用小组知识抢答的方式完成,看哪个小组最厉害!

【多媒体出题,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其、也、之”的归纳。

黑板上写上小组的序号,划正字的方式计分】<课程理念:丰富语言的积累>

(四)探究解疑,推究文理 <课程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自主思考疑问(4分钟)

这篇文章的文意并不难,老师根据文意,设计了以下五个问题。

现在请同学们先

自主思考这些问题,然后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一起交流讨论,得出你们的答案。

(注意,尽量用原文作答)<课程理念:学生主体性、身心发展特点、>

(1) “伯乐和千里马”二者是什么关系?

明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伯乐决定千里马的命运,千里马依靠伯乐生存)【板书:伯乐 千里马 决定 依靠】

(2)千里马有什么才能?

明确:马之千里者(日行千里),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量大)。

【板书:日行千里、食量大】

(3)伯乐不常有,千里马遇见了“食马者”,会有怎样的遭遇?

明确:祗辱于?,骈死于?,不以??【板书:食马者 受辱,骈死,不能行千里】

(4)为什么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才能会被埋没呢?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这几个原因中哪个是最根本的原因?/为何“食马者”不让千里马吃饱?)

【板书:不知马】

师:食马者不知千里马具有特殊的才能,导致千里马连普通的常马也比不上,自然难以实现

日行千里的才能。

(5)第三段中,具体反映出食马者“不知马”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2.教师引导体会感情(4分钟)

师:“策之??通其意”三个句子一起连用,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排比

师:排比的句子应该怎样去朗读?

明确:读出层层递进,感情越发强烈、强调的感觉〈课程理念:语感、修辞〉

师:你觉得在这个排比句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发言明确,师引导:假设你是作者,你亲眼看到千里马被食马者痛打、遭受

饥饿、而且还不能被人理解。

你的心情会怎样?

明确:激愤,作者激愤的感情层层递进。

(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读出层层递进、越来越激愤的感觉。) 【多媒体】

师: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食马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无知、愚昧”【板书:无知、愚昧】

师:食马者明明愚昧无知,却还不懂装懂,觉得自己可以识别千里马,只是千里

马太少,于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你们觉得,食马者说这句话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 【多媒体】

明确:狂妄的、骄傲的<这个评论对吗?>

师:这可以反映出,食马者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狂妄骄傲 <这个结论对吗?>【板书:狂妄、骄傲】

<以上几个问题未体现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体验是独特”的 课

程理念,无法发展学生的思维。

如果能放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这就是初高中教育的衔接点>

(请一位学生来扮演食马者,想象当时食马者的表情、动作,再加上他说的这句

话,把食马者这种狂态展现出来。)〈此环节省去,从情感、态度上看,缺少包容〉

师:食马者明明是主观意识上出现了问题,却把自己没能发现千里马的原因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

【板书 无马】眼前就是一匹被作践得不成样子的千里马,却对

它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作者实在难以忍受,发出了怎样的议论?文章结尾进

行了自问自答,不是无马,其实是真的不知马,巧妙地提出本文的中心句。

【板书:无马 不知马】

“无马”是食马者主观上犯的错,“不知马”才是真正的原因,作者把“无马”

和“不知马”这一对矛盾尖锐地摆出来,表现出作者对食马者怎样的感情态度? 对

千里马的遭遇呢? 【多媒体】

明确:对食马者(态度)的嘲讽、控诉;惋惜、悲哀。

【板书 控诉 惋惜】

(四) 感悟文情,象征写法< 课程理念: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1.感悟文情(4分钟)

(1)结合文中反复出现的词,体会作者感情。

师:面对千里马的遭遇,作者怀着痛惜之情,对食马者无知狂妄,作者进行了嘲讽。

文中还反复出现了五个“也”字,也字作为语气词,大多置于句末表示说话人的语气。

请大家勾出含有“也”字的句子,从句子中去揣摩这五个“也”字应该读出怎

样的语气?从而体会作者蕴含的感情。

5个“也”字:在揣摩语气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这个句子说的是什么。

【多媒体】

第一个“也”字:流露出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对象:千里马)

第二个“也”字:批判、嘲讽的语气(对象:食马者)

第三个“也”字:惋惜、批判的语气(对象:千里马)

第四个“也”字: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对象:千里马)

第五个“也”字:对“食马者”的嘲讽之意。

(对象:食马者)

2.托物寓意(3分钟)<整体寓意,个体象征>

师:我们回到题目,马说这个题目让我们想起了学过的另一篇文章——《爱莲

说》,到底什么是“说”呢?它有何特点?

明确:古代一种议论性体裁,是文人志士借用谈论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想。

本文是作者《杂说》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从字面上

可以解作“谈马”或“论马”。

师:《爱莲说》借用莲花象征品质高洁,那大家想一想,《马说》里的 “千里马”

“伯乐”“食马者”,有没有更深层的含义? 【板书】

千里马:指人才

伯 乐: 指善于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指不识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愚昧无知的统治者)

(点拨:在封建时代能决定人才命运的是哪个阶级)

师:基于这种理解,我们就更能体会到文中千里马在食马者的压制下 “受辱,

骈死”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 的不幸遭遇,实质是指人才因为统治者的

无知愚昧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处于不幸的境地。

3.补充背景(2分钟)<拓展,>

【多媒体:写作背景】

师:文人写文,灵感多是来自个人的经历。

韩愈为什么要写一篇关于人才的文章

呢?本文的主旨(写作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先来看看本文的写作背景。

韩愈19岁参加科举考试,一连三次名落孙山,第四次考中进士,因没有参加吏部考试而不能授官,他放弃了考试这条路,开始“跑官”,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之后投入地方军阀也遭受失败,从自己切身经历中,深感朝廷对下层知识分子不公,于是联系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的情况和自身居下位的处境,写下了此文。

师:请大家联系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行为的控诉。

【板书:流露 控诉】

师:这种将抽象的道理寄托于具体形象中,淋漓尽致地写出人才受摧残压制的事实,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这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板书:托物寓意】

明确:托物寓意(不是“托物言志”,不是重志向、兴趣;而是重现象;)

(四)拓展迁移,畅谈感言 (6分钟)<初高衔接链接内容>

1、本文写中唐时期的人才现状,封闭的选人制度拒很多有才之人于千里之外。

那当今的人才面临怎样的现状呢?我们来看两则新闻报道,看后,请大家谈谈你们的感想。

(问:或者明确限制一点:面对当今社会的人才现状,你们应怎么做?) (由两位学生分别播报新闻,另外几个学生拿着牌子。)

新闻1,揭示选拔人才的弊端:职场选拔潜规则多、不太公正的选人制度(关系户),选拔标准有问题(残疾人、外貌丑、身高矮、未婚青年女性等)

新闻2,揭示人才展现出路多:招聘网(智联招聘)、招聘节目(职来职往)、方式多样化,机会多等。

<任何事情都存在两面性,如果你是千里马,用什么方法让别人知道你呢?>

(五)教师结语(1分钟)

在封建社会,人才因统治者的昏庸无知而被埋没的悲剧,让我们痛惜。

当今社会,我们拥有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激励的挑战。

我们无法改变社会,但能改变我们自己。

愿大家:努力拼搏,超于自我,成为驰骋生活中的千里马!

【多媒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千里马━━ ——人才——————┑托

│ │物

马说——伯乐━━ 善于使别人才的人—— ┥

│ │寓

┕ ——食马者━━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 ┙意

马说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些生僻字词的用法,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

2、了解“说”的相关知识。

3、通过一些字词句的使用,体会这些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4、文章使用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掌握其精髓,正确、灵活地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朗读,体会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的思想。

2、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去从不同角度理解,体会作者爱才、惜才的深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能恰当、客观地认识社会现状,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积极成为一名有用之才。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进一步理解“说”这种文学体裁的有关常识,在此基础上加以记忆。

2、体会本文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如何使感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二)难点:

1、理解文中“托物寓意”的写法。

2、理解人才的产生、成长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还需要社会有适合发展的氛围。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检查学生可前预习所用的小黑板,主要是文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

(二)学生准备

1、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标出重读的字词。

2、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

3、查找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马说》,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可能会答:《爱莲说》、《捕蛇者说》

2、请同学们回顾以往的知识谈谈你对课题的理解。

“说说千里马 ”、“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更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

3、简介韩愈

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幼孤力学,二十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等仕途。任监察御史时因关中旱荒,曾上疏请宽免徭赋,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令。宪宗元和十四年任刑部侍郎时,又上表谏迎佛骨,几乎处死,被贬潮州(今广东潮阳)刺史。穆宗时召为国子祭酒,后转为吏部侍郎,卒于官。谥号“文”唐世称韩文公、韩吏部,也因其郡望为昌黎,称韩昌黎。韩愈是唐代文学改革、“古文运动”的领袖,主张“文以载道”,反对浮华文风,被列为“唐宋八大家” 之首,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二)初读课文,顺畅朗读。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正音。

2、教师范读课文。

3、请一组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字音、停顿、语气。

(三)再读课文,通晓其意。

1、和同桌再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文中的重点实、虚词的掌握情况。

(1)、重点实词

然后有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喻指人才。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辱没

骈死于槽枥之间:一同,喂牲口用的食器。

不以千里称也:著称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

食之不能尽其才:食同饲,喂

才美不外见:才美,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等同,一样;常,普通的。

策之不以其道:策之,用鞭子打;道,规律,方法。

执策而临之:马鞭子

食之不能尽其材:尽,竭尽;“材”通“才”,才能。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鸣,鸣叫;通,通晓。

执策而临之:执,拿着;临,面对。

其真不知马也:知:识别。

(2)一字多义

能 虽有千里之能 名词,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 副词,能够

食 食不饱,力不足 动词,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养

策 策之不以其道 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 名词,马鞭子

之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舒缓语气,无实意

而 而伯乐不常有 可是、但是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却、可是

执策而临之 连词 表修饰关系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它,指千里马

其真无马邪 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 恐怕,表推测语气

(3)通加字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通只,只能。

食之不能尽其才:食通饲,喂。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表露。

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干,才能。

(4)古今异义字

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 有时 今 常作连词,表选择关系

执策而临之 古 马鞭子 今 常指“政策、决策”

(四)三读课文,把握精髓。

1、师范读句子,让学生比较差异,说说那种读法好,并说明原因。

(1)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明确: 全文主旨,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性作用。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明确:这是作者对千里马可悲遭遇的描绘,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3)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岂能千里也?

明确: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可食马者却恰恰“不知”这一点,作者历数这种“不知”所造成的恶果,再用“安求岂能千里也” 将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明确:饱含对愚蠢、荒唐的食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

2、启发学生在文中找出饱含作者情感的句子,并试着读一读。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师生共同品味文中主旨

教师设疑,引导学生把握主旨。

(作者写千里马的遭遇想告诉我们什么?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人有着和千里马一样的遭遇)

作者将千里马比作人才,将食马者比作愚妄浅薄的统治者,将伯乐比作圣明的君主,揭示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和根本原因,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埋没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和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

(四)课堂检测

1、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

3、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表面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6、食马者浅薄愚妄表现在: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尽其材。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的一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这篇文章采用 托物寓意 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10、《马说》一文的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五)如何做一个人才?

作为学生成为“伯乐”的机会不多,但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千里马”,在我们遇到伯乐之前,我们需要做些什么?设置此问题是为了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为成为人才做准备:聪慧的头脑,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品行,做一个有准备的人。

抓住机遇展现自己的才华,如果你的才华未被发现,完全可以毛遂自荐。

马说教案 篇5

一教学任务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下)课本第五第六单元都是文言文单元,《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作者出登仕途.,很不得意,心情郁郁,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英雄,谓英雄豪杰只有遇到伯乐,才可发挥才干,否则很可能遭埋没,极写知遇之难,寓意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全文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学习了二十几篇的文言文,而且课外也接触了不少文言文。所以他们已有了一定的文言文语感,而且也积累了一些文言文常用词语的用法.这篇短文可读性强,文字也不算很深,学生理解大意应该不难。但是他们毕竟才是初二的学生,以他们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难以完全理解文中韩愈所要表达的感情.基于此种情况,本堂可课以朗读为主,让学生能够熟练的背诵课文,这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而对于内容则点到为止,不作过深的讲解.

三教学目标

1.能够当堂背诵课文.

2.感受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

3.掌握几个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四教学过程安排

(一)导入新课

由《神雕侠侣》中杨过遇小黄马的经历导入。

小黄马是一匹千里马,而杨过则象是我们传说中的伯乐。小黄马在遇到杨过之前,最多也只不过给奴隶他的人运运柴火,还要遭羞辱;遇到杨过之后,本是一匹干蹩的瘦马变成了一匹日行前里的宝马。今天我们来学习韩愈的《马说》,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

(二)正音正字

祗(zh?)

骈(p?an)

一石(da)

食(sì)马者

其真无马邪(yé)

(三)朗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和重音。

2.领读,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的读。

3.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

4.学生在看完注释后大声朗读两遍。

5.男女同学各一名代表朗读,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

6.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

7.学生齐读。

(四)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出示讨论题,学生分组选择题目讨论。

马说教案 篇6

【教学重点】

1、说的文体特点:奇巧而善辩、文艺性的议论文

2、《马说》的寓意、比喻说理

3、虚词也的用法,体会文中的气

【教学难点】

1、由马到意,透过文中情,体会文中气

2、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文学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文学研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构思。

2、掌握本文灵活多变的语言。

3、理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等名句的'含义。

【教学设计】

《马说》是一篇简短的议论文,可以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深入领会文章的深刻含义。

【主要学法】

朗读法、品味、交流。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查工具书、结合书下注释疏通课文。

【课堂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简介文体及作者:

说(见前文)

韩愈(公元768~824年),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有《昌黎先生集》(亦称《韩昌黎集》)。

2、阅读课下注释,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理解词语意思。

⑴ 骈( )死于槽枥( )之间

骈死:骈,两马并驾。骈死意为并列而死。

⑵ 才美不外见( )

外见:从外表上显现出来。

⑶ 食( )之不能尽其材(食,同饲)

邪同耶 材同才

3、教师范读全文。

4、学生朗读课文。

5、阅读课文并思考:

⑴ 课文的中心与层次:

中心: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以喻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也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6、重点朗读第3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

7、课堂练习:阅读课后练习,完成练习三。

8、课后练习: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1、检查复习:背诵全文

2、课文学习指导

⑴ 第一节:伯乐知马(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着决定作用)首句千古感叹到底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全文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次句──愤愤不平千里马倒常有,可没有伯乐发现,愤世嫉俗。

末句──描写千里马的终身遭遇,不以千里称也也 肯定语气,寄予无限同情。

⑵ 第二节:不知马,害了马(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首句──千里马的特点特别能吃,因此特别能跑。

次句──全节之关键,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末句──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一顿,作低回之势。接着,以不饱,不足,不外见,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层层蓄势,反问作结。也反问语气,愤怒谴责食马者害了千里马,向读者寻求公道与正义。

⑶ 第三节:太不知马(辛辣嘲讽食马者的愚妄无知)

首句──活画食马者的愚妄无知的丑态

神态:执策而临之洋洋自得愚妄浅薄

语言:天下无马有眼无珠

末句──发表感叹归结全文中心不知马

其真不知马也( )也推测语气,辛辣嘲讽食马者的愚妄无知。

句末可以用!(强烈的讽刺感情)?(推测语气,表达自己的观点)

(问而后答,一锤定音)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发表看法。

⑷ 归纳寓意,附板书设计,并作课外拓展。

学生思考:本文的观点是什么?形象是什么?借伯乐与千里马来比喻什么 ?

〖板书设计〗

马说

韩愈

全文观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奴隶人(食马者) 不知马 害了马

(辛辣嘲讽) (愤怒谴责)

〖课外拓展〗

政途多失意 悲愤出奇文──中国古代怀才不遇文学初探

1、你还知道哪些古代文人怀才不遇?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山水风景,男女之情,咏史怀古,托物寓意)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古代文人哪一位?

韩愈 怀才不遇文学 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 董邵南 另寻高就发展

将上述你的观点写成一篇小论文,下节课交流。

马说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教学重难点

托物寓意,以事喻理是本文议论的一大特色。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干具体事 物或形象中。

课时安排

l课时。

教学步骤

1.简介文体及作者。

“说”(见前文)

韩愈(公元768-824年),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有《昌黎先生集》(亦称《韩昌黎集》)。

2.阅读课下注释,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理解词语意思。

骈( )死于槽枥( )之间

骈死:骈,两马并驾。骈死意为并列而死。

②才美不外见

外见:从外表上显现出来。

③食( )之不能尽其材(食,同“饲”)

3.教师范读全文。

4 学生朗读课文。

5阅读课文并思考:

①课文的中心与层次

中心:借古代伯乐和平里马的故事,以喻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也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6重点朗读第3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

7.课堂练习:

阅读课后练习,完成练习三。

8课外练习:背诵全文

[补充资料〕

l.译文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是雄健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会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目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目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2.课文分析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大多是以华丽的言辞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这篇说,带有寓言的色彩。文章的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全文立意之所在。这个意思是从古代关于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中生发出来的,却又表现了作者的独特见地。文章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君王,借千里马的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明全文主旨。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手里马”,说明千里马的命运对伯乐的依赖关系。换句话说,就是除伯乐而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既然如此,千里马的命运就决定于是否有伯乐来发现它了。而实际的情形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简直是具有必然性的了。接着就用“辱于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枥之间”,具体地描绘了它的可悲的遭遇。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文章先不点出,而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一食或尽粟一石”,是夸张的说法,突出地表明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而这一点,决非那些“食马者”所能知,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文。所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原因又是在“不知其能手里而食”这一点上。“不知”,这正是问题的要害。点出这个要害之后,先以“是马也”一顿,再以“虽有千里之能”作低回之势,然后步步紧逼,历数这种“不知”所造成的恶果,到段末再用反法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这是从反面证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

第三段,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

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执策者的形象: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紧承上文,全面地总结了这种人“不知马”的表现,又以他们在千里马跟前的狂妄宣称作对照,生动地揭示了这种人的愚蠢和荒唐。后发感慨:以“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表示作者对执策者反法,同时为下旬蓄势,由此再用“其真不知马也”结住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章论述的是识别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没有一句话直接提到人才。作者认为对有才能的'人必须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这样他们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他的这些主张,是通过对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境遇的描述表现出来的。对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人才埋没的现象,则分别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和“抵辱干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权之间”作了形象的概括,寄寓了作者很深的感慨。文字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本文篇幅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个中心,反复进行论述。文中连用十一个“不”字。开始说“伯乐不常有”,归结到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中间由食马者的“不知”说到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术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最后更以“不以”“不能”来痛斥执策者的无知,并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3.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西)人。早孤,由嫂抚养。贞元进士。贞元十九年(8),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因天旱人饥,上书言京包百姓穷困,请求缓征摇役租税,被贬为阳山(今广东省阳山县)令。效还后曾任国子博士、邢部侍郎等职。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因上表谏迎佛骨,几乎招来杀身之祸,后被贬为潮州(今属广东省)刺史。赦还后任吏部诗郎,曾权京兆尹。卒溢”文”。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他和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反对六朝以来的骄偶文风,提倡散体,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摆用,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封建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好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有叫e乐不常有”之叹。

4.关于伯乐和平里马

伯乐本来是神话中掌管天马的星名。春秋时秦人孙阳因为善于相马,世上就称他为伯乐。《战国策·楚策四》中有一段文字记载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原文如下:

夫骥(千里马)之齿至(年老)矣,服(拉)盐车而上太行,蹄申(伸)膝折,尾湛(沉)胕(脚背)溃,漉(马口鼻中流出的白沫)头洒地,白汗交流,中阪(山坡)迁延(步履艰难),负辕不能上。伯乐道(遇)之,下车辕而哭之,解紵(苧麻织成的布)衣以幂(覆盖)之。骥于是俛(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金石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马说教案 篇8

【教学设想】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让学生由读到悟,由悟到明,了解古代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从而珍惜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时光。在这堂课中,让学生了解说这种古文体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并通过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认识、学习、运用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3、了解说的体裁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文中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3、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朗读,以期能熟读成诵。

2、合作探究法:文中一些疑难点由学生讨论,通过合作探究突破疑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朗读磁带。

【课前准备】

请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查找有关马字的成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

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解题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多媒体资料显示)

2、点明本文体裁,介绍说这种文体。

(多媒体资料显示)

本文是一篇寓言性杂文,属论说文体。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写法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听录音跟读,注意读音、停顿。

2、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理清文意并完成下列练习。

(多媒体显示)

⑴ 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粗的词。

① 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② 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 才美不外见。

④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⑵ 区分下列虚词的用法。

之:策之不以其道

祗辱于奴隶之手

马之千里者

其: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其真不知马也

3、老师指出文中要求掌握的特殊句式。

(多媒体显示) 倒装句:

⑴ 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

分析:千里是中心词马的后置定语

⑵ 状语后置: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分析:于相当于在,于奴隶人之手是介词结构的后置。

4、请一个学生翻译全文,其他学生补充。

5、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每段的'内容。

6、全班齐读,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整体感悟

1、提出问题,学生抢答。(用原文回答)

(多媒体显示)

⑴ 文章开头是如何阐述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的?

⑵ 没有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

⑶ 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

⑷ 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2、教师点评、归纳

3、提问: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五、品味诗文,推究文理

1、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多媒体显示)

⑴ 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三个之字的用法是否一样?

⑵ 本文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⑶ 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有怎样的寓意?

⑷ 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

2、点明托物寓意的写法,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平时写作中去。

3、全班齐读课文,并背诵。

六、延伸拓展

辩论:当今社会还需不需要伯乐?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

1、古代还有哪些怀才不遇的文人,请搜集其作品。

2、课外阅读《龙说》,进一步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3、背诵课文。

马说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

2.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难点

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相关句式的特点。

2.如何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讲述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导入本课。

二.介绍“说”这种文体及讲解题目。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常用华丽的言辞来陈述作者对某事某物的见解,与现在的杂文相似。“说”为“谈谈”之意,“马说”即为“谈谈千里马”。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韩愈:字退之,河阳人。唐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著有《昌黎先生集》,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引导学生回忆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2.写作背景:这篇《马说》大约作于韩愈初登仕途,那时的他血气方刚,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他曾三次上书当朝的宰相,要求提拔。但很不幸,他的政见均未被采纳。之后,他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的'幕下,始终郁郁不得志。加上当时政治黑暗,奸佞当权,有才干的人不受重用。所以,韩愈大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四.老师朗读课文,学生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及节奏。

1.字:骈

pián

槽cáo枥lì

才美不外见xiàn

邪yé

2.节奏: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学生疏通课文。

五.翻译课文

1.指出译文时需要注意的字、词的翻译(采用对比法)。

2.学生讨论,自主翻译课文。

3.熟读课文,疏通脉络。

六.问题探究

托物寓意、以事喻理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在了解了本文大意后,结合写作背景,思考“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比喻含义。

明确:“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奴隶人”比喻压制、摧残、扼杀人才的当政者。

七.拓展延伸

电影《天下无贼》中小偷的头领黎叔有这样一句经典的台词:“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学了本文后,大家觉得在韩愈那个时代什么最宝贵?(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假设你是一个有知识、有才干的人,那么你要怎样做才能免遭被埋没的命运呢?

(此题是一道开放性的思考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观点:假如我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我会充满自信,积极为自己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虽然偶尔也会碰壁,但一定要有乐观的心态,不气不馁,即使官位低也要饱含热情造福一方人民,而不是怨天尤人。

八.板书设计

韩愈

(一)论述中心: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其真不知马也

(二)“伯乐”、“千里马”、“奴隶人”的深层含义

九.小结

韩愈以良马喻人才,写自己的知遇之难,是因为他生不逢时。我们有幸生活于思想开放、有言论自由的新时代,可以做到人尽其才。那么我希望大家能够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言,“天马行空任我行”的壮语。同学们,莫愁前路无知己,我相信只要大家肯努力,若干年后的某一天,你们一定会站在我面前自豪地说;“天下谁人不识我!”

十.作业布置

1.生字及其注音、重点词语及其解释各3遍。

2.假如你是文中的前里马,你会对食马者说些什么呢?请写在日记本上。

马说教案 篇10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韩愈文选》中《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杂文马说优秀教案,我们来看看下文。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3、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4、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3、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难点: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方法

自学加点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把握文中词语的读音。

2、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3、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请同学们说说有关马的成语,(一马当先、-跃马扬鞭、天马行空、千军万马、马到成功、马不停蹄、老马识途、车水马龙------)从这些成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马,对马的印象非常好。唐代文学家韩愈就写过一篇有关马的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板书课题并释题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杂文或杂感相似。可以记事,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其主要特点是一事一议,要求作者写出对社会生活中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或对某种现象的看法。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韩愈 (768~824)字退之,南阳 (现在河南南阳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父母早亡,由嫂抚养。卒谥“文”,又世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韩愈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四、自学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和已有的文言知识理解文中实词虚词的意思,尝试着翻译文言语句。

2、将自学中碰到的问题在小组中讨论解决。

3、将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罗列,留待集体解决。

五、集中解疑

六、检查自学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世有伯乐(lè),然后有千里马

骈(pián)死于槽枥(cáolì)之间

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 这里的“食”是“吃”的意思,所以读(shí)。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这里的“食”同“饲”,喂养的意思,所以读(sì)

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 这里的“食”是“吃”的意思,所以读(shí);这里的“见”同“现”,显现的意思, 所以读(xiàn)。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夫)

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本指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这,这样的)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犹,尚且) (等同,一样)

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哪里)

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

执策而临之 (握,拿) (面对着)

3、辨析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养)

食不饱 (吃)

食之不能尽其材 (喂养)

不以千里称也 (用,拿)

策之不以其道 (按)

虽有千里之能 (的)

执策而临之 (代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音节助词,无义)

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的标志)

安求其能千里也 (代千里马)

其真无马耶 (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 (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 (驱使)

执策而临之 (鞭子)

策勋十二转 (记载)

虽有千里之能 (虽然)

故虽有名马 (即使)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完)

食之不能尽其材 (使----尽)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转折连词,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顺承连词,来)

4、翻译句子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②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③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④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⑦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⑧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七、布置作业

思考书后探究●练习第一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2、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二、研读课文

(一)朗读课文第一段并思考问题

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 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作者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们认为到底是先有千里马,还是先有伯乐呢,为什么?

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马而言应该是这样的。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他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是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识别就成为前提了。

3、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二)朗读课文第二段并思考问题

1、作为千里马与普通马有什么不同?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能注意这一点并区别对待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三)朗读课文第三段并思考问题

1、本段中那些语句刻画了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本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讽刺揭露了昏庸无能,不能选贤任能而报怨世无人才的统治者。

3、本文通篇写千里马,难道韩愈仅仅为马的不幸而鸣不平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4、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慨心情。

5、本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三、拓展延伸。

天生我材必有用,只可惜韩愈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他只能无可奈何的发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1、那么假如你就是一匹千里马,却暂时不被重用,你会怎么做呢?

韩愈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绝对。我们要主动地去争取,像毛遂一样的自荐,方可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2、那么作为千里马,你们又想对伯乐说些什么呢?

我相信所有的伯乐一定会尊重教育,尊重人才。让千里马能够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愿伯乐们能够拥有一双慧眼。.因为世界上不是缺少千里马,而是缺少发现千里马的眼

四、小结::

韩愈以良马喻人才,写自己知遇之难,是因为它生不逢时,我们有幸生长于新时代,能够人尽其才,那么我希望大家能够发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豪言,天马行空任我行的壮语。同学们,莫愁前路无知己,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若干年以后,你们一定会站在我面前自豪地说:天下谁人不识我!

五、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本文。

第五篇:马原教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案

导论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 哲学何谓 课时:2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对什么是哲学的几种典型观念的介绍与分析,引导学生逐步进入到哲学特有的语境中来,激发学生对问题本身和作为问题之学的哲学的兴趣。参考文献:

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马捷莎:《关于“哲学是什么”的断想》《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教学内容:

一、关于哲学,哲学家们都说了些什么

1、哲学是智能之学或爱智之学,拉丁文philein 和sophia。古希腊哲学家的观念,汉语中的哲即智慧,《尔雅》,哲,智也。

2、哲学是形而上学,《周易.系辞》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形而上学即研究超经验、超感官的对象的学说。

3、哲学是本体论:ontology,研究存在的学说,即存在、世界、宇宙的本质是物质、精神、灵魂还是上帝?本体论概念出现于欧洲中世纪,但是在17世纪才被沃尔夫所详细论述和使用

4、哲学是认识论,epistemology,希腊文为episteme知识和logos理论,自笛卡尔始,西方近代哲学发生了认识论转向,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研究人的认识,哲学就是认识论。

5、哲学是科学方法论(科学主义理路),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流派反对哲学是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观点,认为所谓超验世界的本质是人的感觉无法达到的、人的经验无法论证的,哲学的目的就是为科学提供精确的方法和符合逻辑的命题,因此,哲学就是科学方法论。

6、哲学是人本学,人道主义humanitariamism,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或人本学humanism,人学、人生境界说,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流派认为哲学是以人 为本的,人的生存中的各种问题是哲学研究的唯一使命。

7、哲学是语言学(语言学转向):现代西方哲学中语言学派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明的水库,哲学应该透过语言来发现文化和文明的底蕴。

8、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学说,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观点。

9、哲学的本性无定论:我国有些学者认为哲学的定义是无定论的,关于哲学是否能够有公认的定论也是无定论的,哲学讨论的许多问题也是无定论的,只有无定论的问题才是哲学问题。

二、什么是哲学:哲学家的困惑

1、困惑的本质:哲学的学科性质与定位(元哲学问题)

2、困惑的缘由:问题的转换与方法的革新

1)近代以来,具体科学从哲学的分离、独立以及细化,使得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学科性质凸显出来。

2)哲学存在的合法性的追问,也就是哲学的功能和价值的追问,它既不再是总揽一切的包罗万象的体系,也不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那它究竟是什么,3)哲学的发展史证明,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由于世界和人自身的体悟的差别对于哲学的认识也就存在着分歧,使得哲学的元问题成了问题。

3、哲学的终结及其启示

1)现代西方哲学讨论哲学的终结,有两种基本态度,其一是质疑哲学存在的根据(合法性),其二是在拒斥形而上学和本体论(传统哲学的根基)的大背景下,试图重建合理形态的新哲学。

2)马克思也曾经谈到哲学的终结,其意是近代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和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对历史的反动,因此马克思同时也谈到了哲学的实现,并实际地构建了一个实践唯物主义的新哲学。

三、反思哲学的基本思路

1、哲学起源于惊讶 惊奇:对世界充满惊奇,是哲学产生的根本前提,这种惊奇是与人的生存直接相关的,是一种生命的感怀;

怀疑:惊奇引发兴趣,兴趣引发怀疑,即对感官经验的怀疑,对认知理性的怀疑,对世界之为世界,并且是我的世界的怀疑

探求:有怀疑就会有观察、思考、探询、研究,哲学就诞生于探究、诞生于对生活的执着和对真理的渴望

2、哲学活于问题之中

提出问题:从常识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是哲学的使命;

解决问题:思考问题,企图解决问题,哲学的历史就这样延续,但是哲学的魅力却主要不是哲学家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结论,而在于哲学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问题以及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

3、哲学自身的悖论

1)公共性与私人性:哲学家思考的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但这种思考却是以个人的身份进行的,体现着哲学家个人的生命感悟。2)理性与非理性:哲学发展史是一部理性发展史,理性意味着文明,另一方面,非理性长期被遮蔽,使得人类精神生活以及生命的总体性被割裂和分解 3)有限性与无限性:理性追逐的是无限,而无限又总是在有限之中

4)理想性与现实性:人之为人,就在于他对自己生活的策划,就在于他的有理想,而现实既是理想的发源地,又是实现理想的限制性条件,哲学的活力就是不断地提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以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个人特征的方式)就是超越,并在这种超越中提升人的人生境界。

分析思考:如何理解哲学的歧异性?由什么是哲学我们能想到什么?

第二节:哲学何为

教学目的:了解哲学家的工作以及这种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使学生对哲学的功能和价值有一个初步的思考与 参考文献:

朱德生:《形上之思》,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罗伯特.罗兰.沃尔夫《哲学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一、关于哲学:哲学家都做了些什么

研究人和人性

1、苏格拉底: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兴趣由自然转移到人,智者派的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则明确宣告哲学的任务就是认识你自己,从而开辟了哲学的人学路径(从政治和伦理的角度)。孔子,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取了政治伦理的路向,墨学如此,道学如此,儒学更是如此,由孔子建构的仁实质上就是一种人学,仁者,爱人也。

康德:康德是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受卢梭等人自由思想的影响,他创构了自己的哲学人类学,确认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道德高于知识,为维护人的精神的独立自由,维护人的主体性,他有意把自由从必然性中分离出来,把自由、主体性看成是超越于经验之外的东西,是超验的东西,从而将德国古典哲学引入主体性哲学的话语之中。

朱熹:程朱理学自诩为“继往圣之绝学”,引佛入儒,使得儒、释、道三者内在地融合在一起,与陆王心学共同把中国哲学的人学传统发挥到极致,而对心性问题的研究则是其贯穿始终的一条思想线索。

(3)海德格尔:存在之思(哲学即是人们本质上无所取用而婢女必予取消的那样一种思)——存在(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却不存在)——存在者(哲学就存在者的存在求索什么是存在者。哲学通往存在者的存在之途)。

2、研究宇宙

(1)古希腊自然哲学:早期的自然哲学家主要探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万物的本原,一是宇宙的生成,他们拓展了对自然的本质及其秩序的思辨性理论,同时诉诸自然力量来理解自然事件,而非诉诸神灵或非自然力量的介入。(2)近代科学之科学:部分保留了对自然和宇宙的兴趣,但随着具体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和独立出来,哲学除对世界整体仍可发表意见外,在具体的领域已经失去了话语优先权,转而研究认识,即研究科学之成为科学的条件和方法,如培根、笛卡尔和黑格尔等。

(3)现当代科学哲学:分析哲学、逻辑实证主义等皆属此列,形成现代西方哲学之科学主义思潮;另一方面,产生特定意义的科学哲学,如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认为科学的进展是不断的革命、新的范式或图像不断取代 旧有的范式或图像的过程,从而对科学的建制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强调科学的社会及其制度层面的结构,重视科学研究的价值判断。

3、研究社会

(1)社会批判:对社会整体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进行批判性考察,如法兰克福学派就以社会批判理论见长。(2)社会建构:批判本身不是目的,批判为了建构,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它提出的“哲学王”即典型;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被认为是一种社会理论,有关其对资本主义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分析,最终都是为了揭示社会历史的矛盾运动和本质、规律,以建构一个标志着人的自由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

(3)社会理想:每个哲学家都会有自己的社会理想,应然和实然、应有和现有、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哲学始终保持其生命活力的内在源泉,如《太阳城》、《乌托邦》、《大同社会》等皆如此。

二、哲学的特点:

1、抽象性:哲学研究的世界一般,追求的是普遍性和必然性;在语言的表述和理论的建构方面,哲学对本质问题的特殊爱好使它摆脱直接性和具体性,采取抽象思辨的方式,黑格尔称哲学就是反思;

2、超越性:哲学以观念的方式内在地把握世界,它源于生活、源于现实,立足此岸世界,但却并不满足于对现象的分析,而是试图在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之间架起一座由此及彼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是人的一种精神性的超越。

3、批判性:包括对社会的批判,对历史的批判,对自然的批判,对人的批判,对批判的批判,批判就是一种考察,以及在考察的基础上依据理性原则所进行的判断;

4、非知识性:哲学离不开知识,包含知识的成分,但它本质上却并非知识,而是一种体验,一种人生的智慧,是从有限中把握无限。

三 哲学的功能与价值

1、哲学作为一种价值理性

(1)价值理性的人性旨归:哲学崇尚理性,归根结底是理性的产物,但这种理性本质上是价值理性,它关注人、人性、人的发展并以人的发展尺度衡量世界,因此,它主要不是描述性的,而死评价性的。

(2)价值哲学:尽管价值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现代才产生出来,但从哲学的根上讲,所有的哲学都是价值哲学

2、哲学作为一种社会理性

(1)社会的良心与知识分子的使命:哲学是哲学家的工作,是哲学家诉诸心灵的工作,是哲学家代表人类从事的工作,哲学家不向个人负责,不向权威负责,而是向社会负责,向历史负责。

(2)启蒙与净化:哲学本身是一种文化(时代精神的精华),却是特殊的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根,是一个民族的生命支撑,肩负着对社会进行启蒙的历史重任,同时肩负着对社会进行文化净化的历史使命:哲学史表明,人类的每一个进步,斗鱼哲学的积极介入密切相关,如作为资本主义生存之基的自由、平等、博爱就是法国启蒙主义注额加对时代精神真实状况的提炼。

3、哲学作为一种实践理性

(1)哲学的实践指向: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哲学家们知识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生活与生活世界:表面上,哲学以其玄奥远离人们的生活,而实际上哲学离人们的生活最近,哲学就是生活本身,是现实生活在人们心灵中的映现:更为重要的是,哲学的最根本的功能,就是提升人们的人生境界,即讲人对世界的态度,讲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生在世),追求的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如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分析思考:

1、哲学: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

2、分析,哲学万能论,哲学无用论,功利哲学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理论和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革命意义中,着重领会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现时代的思想智慧,通过独有的方法而体现出多方面的功能。参考文献: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俞吾金:《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再认识》,《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

1、哲学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1)前提

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形成 社会前提:无产阶级的自我意识及其现实解放运动 理论前提:世界哲学遗产,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2)意义

本体论的革命:关于ontology这个词,以前我们译为本体论,现在更多的人则倾向于译为存在论,即关于on 的logos,关于存在的 言说,研究存在的学问,不过我们也因该看到,在西方哲学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这个词的内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往往是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语境下来使用它。一般地讲,ontology所标识的,就是哲学之为哲学,乃是因为它总是企图超越感觉和经验,为人们提供世界终极本体的深层思索和探究,因而总是表现为一种形上之思,这一点尤其深刻地影响着哲学家们历史思维的方式和 对历史的认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既不在于用一种本体论代替了另一种本体论,也不在于逃避或者据斥了有关本体论的一切话题,而在于彻底改变了本体论的提问方式和立论根基,实现了由传统本体论向存在论的现代转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很多学者认为,对人的未来的命运、人的发展的基本路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的生存境遇以及人的解放的深切关注,使唯物史观成为马克思哲学的全部理论的核心,而历史的本质则成为唯物史观的核心。

历史辩证法的确立:人的存在是出发点。思辨的历史哲学“全部都是逻各斯中心论的logozentrisch,但却不是人类中心论的。虽然它们是主体性哲学,但主体却不是生生不息的人,而是一种绝对主体:自我或者理念。费尔巴哈倒是注意到了人,将人视为其新哲学的出发点,但那人却只是生物意义上的自然的、抽象的人。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用人(个人)的存在来取代人,并作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这就意味着人的存在在马克思那里已经取得了本体论的地位:人不是理性可以预设的、依附于某种抽象本体的东西,人就是人的存在,人通过存在来完善自身、领受自身,而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生活和生产,就是实践,就是人的生命活动及其过程,人的观念只不过是人的存在的反射和回声。

以人的存在为出发点,既是一种新的历史思维原则和方法的必然要求,又是它的实际运思结果,这种新的历史思维原则和方法就是:经验性分析、实证性研究和批判性考察,即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察法,或唯物主义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的历史研究既然派出了一切先验预设的可能,当然也就不能再行采用思辨和直观的形式。“在思辨终止的地方,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历史是人的存在的历史,历史研究必须以人的存在为对象,以人的生活和生产(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以人的实践为对象,必须以唯物主义为原则,并在这个原则高度上来批判性地考察此在(人们的生存状况、经验的历史),找到此在的存在论根 基,揭示存在的意义。

在存在论的视域下,历史是生成的,是以人的实践为中介的人的存在的敞开。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1)主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列宁、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阐释)——毛泽东、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

(2)支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第二国际(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坚持经济决定论,从而使得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退场)——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卢卡奇、葛兰西到法兰克福学派,西方马克思学、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再到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

1、哲学的基本观念: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体系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理论体系,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同时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者何为第一性的问题:本体论问题,是一切哲学理论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规定者哲学的性质以及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方向,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二者是否具有统一性的问题:认识论问题,是人的思维能否认识以及如何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涉及到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等,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准。

3、哲学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

科学主义:指19世纪中叶以来逐步盛行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哲学运动,认为精确的科学是伟大的,而思辨的哲学是渺小的,只有用实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改造哲学,才能使哲学成为科学的哲学。

人文主义:主要指当代西方哲学中与科学主义相对应的,以人的本质、价值、地位等为研究重心的哲学思潮存在主义是一种典型的人文主义。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1、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一方面,它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对象,通过概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它具有坚定的革命性(它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实践性),它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几种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性。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1、方法论基础:唯物主义

2、方法论内涵:

以人为本: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

历史辩证法:按照历史的辩证本性来对待社会历史的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

分析思考:如何理解实践的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你能肯定自己需要或不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吗?理由如何?

第一章 物质与世界

参考文献: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韩庆祥、毛卫平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疑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一、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下载第29课《马》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29课《马》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说-教案

    《马说》复习课教案 一、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熟练背诵课文,准确翻译课文并掌握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掌握文言文复习规律,对作品加深理解,提高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世有伯乐,然......

    《马》优秀教案

    《马》教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 3、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难点: 1、重点: (1)理解人工驯良......

    马诗教案

    马诗教案教学目的: 1、会认“漠、燕、钩、何、脑、踏”5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一......

    七年级 马 教案

    29.《马》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积累生动的词语,了解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的特点。 2. 品读优美生动的语言,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

    马吉利教案

    13.4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郧县大柳中学 马吉利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应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知识图、测量旗杆的高度.(二)能力训练要求 1.利用全等概念及其基本的图形变换寻求全等......

    马_的教案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8-1《马》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或成语的意义。 3、通过阅读,感......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 篇1 一.导入。介绍作者、文体1.以伯乐相马导入。(幻灯片展示) 同学们知道伯乐相马的故事吗?(教师简单讲故事)2.作者介绍。古往今来写马的文章中,以韩愈的《马说》最为著......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 义马市二中 李艳芳 教学目的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 愤慨之情。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