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东烈士事迹

时间:2019-05-15 00:4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秀东烈士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秀东烈士事迹》。

第一篇:王秀东烈士事迹

王秀东烈士事迹

王秀东同志原是山东省海阳县人,生于1906年,早年参加革命,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势力异常猖獗,东岗地区的于匪帮更是气焰嚣张,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正在这种危难之际,王秀东同志肩负党的重托,来到东岗担任第一任区长,建立了东岗地区区公所,担任保卫任务。在王秀东同志的领导下,区政府积极开展了发动群众,反霸清匪斗争,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于福匪帮不甘心灭亡,进行垂死挣扎。偷偷混入革命队伍里的叛徒,内外勾结,于1946年5月7日晚八时许包围区政府,王秀东同志正在区公所办公,叛徒姜永清闯进屋里报告说“于福来了,打不打?”王秀东同志斩钉截铁的说“打!”话音刚落,可恶的叛徒便将罪恶的子弹射向了王秀东同志。年仅40岁的王秀东不幸身亡了。

历史的长河波涛汹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然而革命先烈的功绩永远不会泯灭,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王秀东烈士的光辉业绩。

池西一小 2012年3月31日

第二篇:王发坤烈士事迹

王发坤烈士事迹

烈士简介:王发坤,1946年9月生于海拉乡新村村大坪子组,1968年4月入伍,同年12月入党,在十三军39师115团二营炮连服役,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

1979年2月17日,王发坤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攻打波光,他亲自指挥战斗,摧毁了敌人设置的坚固工事,为部队打开了通路,在周登激战中,光荣牺牲,部队后来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并记二等功。

新婚刚过即投入部队训练

上世纪80年代,反映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上战士们保家卫国,奋勇杀敌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点燃了无数中国人的爱国热情。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这部文艺作品的主角梁三喜的原型,是一位来自贵州省威宁自治县海拉乡新村村名叫“王发坤”的烈士。

1974年初,28岁的王发坤经父母介绍,与同村22岁的李金花结为夫妇,结婚时的王发坤已入伍6年多。在父母介绍时,李金花总觉得自己没有文化,配不上王发坤。但在王发坤眼里的李金花善良、贤惠。李金花说,那时刚结婚,他们打算等王发坤军龄满15年时便全家随军,让孩子以后继承父业,也做一名光荣的军人,报效国家。

结完婚后,王发坤把新婚妻子李金花留在家中,自己便随部队在四川省内江市训练。1974年底和1976年初,王发坤的大儿子王远碧与小儿子王远苍相继出生。由于王发坤常年在外,李金花就自己在老家抚养孩子,照顾老人。

常年分居两地,王发坤的妻子李金花受了不少苦。

“我每天要带小孩、照顾老人,干农活时都在盼呀盼,盼可以早点带着孩子随军,或者丈夫早点转业,总之不用再两地分居了。”

原本,李金花的愿望就快实现了。王发坤1968年入伍,两年提干,表现优秀,当了军官以后部队整编、压缩,到1978年初部队下了命令宣布王发坤退出现役,安排转业,在转业干部集中学习转业后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并且已经在家乡威宁联系了工作,准备回家跟家人团聚过好日子。

舍不得脱下军装的战士

据王发坤的战友周光翔回忆,当年王发坤准备把家里的房子弄好,还借债买了瓦。但是,1978年11月,中央军委指示部队进入一级战备,参加“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战斗任务,这时正在修房子的王发坤被召回部队。召回部队后,部队领导征求王发坤的意见,组织上说:“老王,现在国家要打仗,需要军官,尤其是需要炮兵干部,你能不能放弃转业。”

此时的王发坤求战心切,积极申请要求参战。王发坤说:“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作为党培养多年的老兵,我义不容辞。”组织上同意了王发坤的请求,批准他参加此次作战任务,并任命王发坤同志任二炮连副连长。

1979年2月16日下午2时,王发坤所在部队按照上级指示,开始进攻,于当晚24时前集结完毕。2月17日凌晨6点,王发坤所在营奉命为第一梯队首先通过架在红河上的舟桥,首先执行穿插后转入助攻。并攻击248高地、191高地,随后进驻班光村。

上午10时10分,王发坤所在营继续向龙金、周登方向发起进攻。13∶30分左右,王发坤所在的营在渡过外珊河时,大部分军队已渡过去,但还有一部分正在过河,这时王发坤所在营的左边为115团三营八连,右边为116团一个营。

此时,遭敌军炮火猛烈袭击,王发坤所在部队损失较大,两台电台和两名报务员均受重创,当时情况紧急,王发坤所在营二营营长李金命令副营长陈绍先带领四连一部和五连迅速在周登以南占领有利地形,令副连长王发坤迅速架炮向387北侧无名高地射击,掩护四、五连进攻。

第一轮炮弹袭来,王发坤的左脚就已经受伤了。突然间,敌军又一轮炮弹在二营指挥所附近爆炸。这时王发坤把正处在炮弹下方的卫生员罗顺良一推,嘴里喊着:“你赶紧走,赶紧走,等会落队了,你要跟上大部队。”王发坤又是一推,就在这一秒钟,王发坤把罗顺良推倒在路边的烂泥地里。结果,第二轮炮弹过后,营长李金明和机枪连指导员蒋玉新负伤,罗顺良跑上来一看,发现王发坤满脸都是血,不幸牺牲了。

战后,王发坤所在营的营长李金明、卫生员罗顺良和通信员一起将王发坤的遗体进行了整理,移交给后勤分队,将所有伤员和阵亡将士运回祖国。后来王发坤安葬于云南省屏边县烈士陵园,王发坤在战前准备和作战期间,刻苦训练、英勇顽强、前仆后继,不怕牺牲,部队领导机关后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并记二等功。

王发坤的战友周光翔回忆说:“王发坤大哥原本可以回家过安乐的日子的,只是他舍不得脱掉身上这身军装啊!”

融化的红糖就像烈士的鲜血

王发坤上前线的消息,他的家人毫不知情,王发坤的家人们还满心欢喜地等待着王发坤转业归来,谁知道等来的却是他牺牲的消息。

1979年5月,一位战士翻山越岭出现在李金花家里,留下了王发坤被追认为烈士的证明书,以及部队、县民政局和县武装部送来的1000元抚恤金。李金花等待着丈夫转业,回来一家团圆的梦想这一天却轰然倒塌了。

“我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当家就这样走了,不是说好要转业的吗?”李金花难以接受王发坤牺牲的事实,她固执地认为,丈夫只是被越南军队俘虏了,很快就会被战友们救出来,然后光荣转业回家,跟她和儿子过平凡日子。

于是,李金花每天左手牵一个右手牵一个,带着两个儿子坐在村口眺望,祈盼着王发坤突然从大山的转角处大步走来。“我们连着望了1个多月,只见青山转,不见亲人归……”

尽管王发坤的牺牲,李金花一直固执地不肯相信,但是在村里已经人人皆知。自从王发坤牺牲的消息在村里传开来后,李金花和她的两个儿子一直备受歧视,而这时不到5岁和3岁的王远碧与王远苍从此没有了朋友,在村里,人们给这个烈属家的称谓只有“死了丈夫的那一家”。

王发坤牺牲时自己的大儿子王远碧不到5岁,在王远碧的记忆里,只有父亲最后一次离开家时的记忆是最深刻的。王远碧说,父亲离开家时身上穿着军装,头顶戴着一顶军帽,帽子上还有一颗帽徽。走的时候还和兄弟俩说:“我回来的时候给你们买好吃的、好玩的。”没想到,王远碧和王远苍兄弟一等就是几十年。

3个月后,县邮政局通知王发坤的家人去领包裹。那是他准备转业回家买的10斤红糖啊!咋会只见红糖不见人呢?采访时,李金花说她取到包裹时,红糖已化了不少,淌了许多在邮政局的大厅里,化掉的红糖把装糖的口袋都染成暗红色,就好像丈夫在战场上流出的鲜血,李金花一路哭喊着丈夫的名字,把糖背回家,一点也舍不得吃。

思念是种说不出的痛

1980年,部队把王发坤的遗物——一块手表寄到李金花手中,她终于彻底相信丈夫已经不在人世的事实。李金花清楚地记得那天,自己去邻居家借钱买来肥皂,把表带里的泥土和血迹全部洗净,“这是他留下唯一的东西,也是我要用一辈子保存好的宝贝。” 李金花心痛不已。

记者在王发坤的家中看到,那块买于1973年10月31日的手表至今还在走着,而王发坤的妻子李金花和两个儿子的思念就像这块手表一样,一走就是三十余年,从未停过。

据王发坤的战友回忆,当时王发坤在递诀别书时还写了一封遗书。遗书上写到,如果他牺牲了,希望妻子改嫁重新寻找幸福;如果他牺牲了,请把他的军大衣转给他的妻子李金花,让他的妻子重新找一个丈夫之后,把军大衣交给李金花的新任丈夫。同时,用他的抚恤金还债。

尽管丈夫的遗嘱写着叫李金花改嫁,但是时过三十余年,李金花从未有过改嫁的想法。从此,李金花凭着丈夫留下的抚恤金,撑起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家。王发坤的家人只知道王发坤牺牲了,却不知道葬在何处,直到王发坤的

营长李金明捎去一封信,王发坤的家人这才知道王发坤葬在云南省屏边县烈士陵园。

2010年5月,李金花和两个儿子在王发坤的战友及好心人士的帮助下,来到了屏边县烈士陵园。

一直以来,李金花及小儿子王远苍被当地民政部门纳入了优抚对象,虽然王元苍已成人,但民政局仍坚持“超龄不脱钩”的帮扶,每年9000元的优抚金表达着对烈士的无限敬意。同时,每年的低保金也让李金花老人多了一点安慰。

2011年,由威宁自治县委、政府出资5万元,威宁武装部、民政局及海拉乡配套3万多元,帮助李金花家修建的小平房正式落成乔迁,同时,县武装部也代表毕节军分区对王发坤烈士遗属一家给予了5000元资助。后来,威宁武装部再次来到烈士王发坤家中,代表毕节军分区把价值8000多元的床、电视、火炉、生产生活用具及2000元现金送到了烈属李金花手中,2014年海拉乡政府结合实际为李金花家改造了房屋,升起了二层小洋楼。如今,李金花的家已不再是没有围墙的土房。

李金花告诉记者,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逢年过节领导们也来她家看望,有着抚恤金和各部门的慰问金,吃穿不愁,再加上王发坤战友的照顾,她们一家过得很好,这得感谢党和政府。现在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只是经常在梦中梦到丈夫,很是思念。

作者:赵润敏

孔德亚

2014年9月25日

第三篇:王顺庭烈士革命事迹

王顺庭烈士革命事迹

王顺庭,字明绪,丰都县龙河皮家场村人,1903年农历10月18日生。其父王文志,任百长,靠佃耕熊润斋180背产量的田地为业。顺庭有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自幼聪明,父亲尤其喜欢他。7岁时他被送到朱建鲜先生那里启蒙读书、后转学到湛海清在乡绅罗松柏家办的学堂就读。罗常叫学生给他做农活。顺庭为人耿直,富有正义感,积极发动学生决绝给罗当牛做马,罗怀恨在心,找岔子把顺庭除名了,他与王生荣等同学只好转刘采乾在皮家场办的学堂读书。结业后他接任父亲百长职务,开始接触群众,腐朽的封建社会,使他萌发了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常以知识不足为名,背着年迈的父亲看一些进步书籍,受到“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教育。

重庆“三三一”惨案发生后,一批在学校中法学校求学的党团员,熊灵臬、周登禄、熊盛业等,回到崇徳乡观庆庵小学教书,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宣传革命思想,开展农民运动。接着陈光鑫也从万师回该校做总务,不久,加入党的组织,晚上回皮家场、山羊溪等地组织农会。首先吸收了唐华清、王顺庭、李见如加入农会组织。他俩积极深入贫苦农民家庭,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串联发动秦家东、王生银、朱向成、黄永超、秦华清、王生荣等农民加入农会。顺庭、见如成了陈光鑫进行革命活动的得力助手,农民运动的骨干。从此,皮家场的农民革命运动有了新的带头人。

1928年春,中共丰都县委为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决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崇徳乡举行秋收暴动,派陈光鑫打入崇徳乡政权中担任乡队附职务,公开组织民练,控制武装。从回龙场野猫阡运回毛铁在燃灯寺打造刀矛,组织民团训练。顺庭、见如分别担任民团中队长职务,协助他们做了大量的组织发动工作,积极带动大家在皮家场坝子进行军事训练。

1928年9月26日,在陈光鑫的指挥下,浩浩荡荡的起义队伍抵达高桥沟,将土豪、团防头目冉竹堂的老巢包围,捕杀其父冉子贞等人,没收财产分给农民,焚毁了他的房屋契约。后随起义军转战栗子。10月11日他两随陈光鑫转移河面铺。次日,龙焕章旅长督率王仁康、付佰祥两营兵力攻长岭坡,陈即派谭证位大队阻击敌人,他自己带领王顺庭等四个中队转移皮家场,利用寨门坚持战斗,顺庭’见如英勇奋战,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后来狡猾的敌人利用白布裹着楼梯从石海螺水沟架楼梯冲破寨门,杀死哨兵,这时,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弹药无法补充,为保存实力,陈即命令各队迅速进入山林,疏散隐蔽。敌军进寨后,见无农军踪影,纵火烧毁湛家湾、田坝、大湾、周家岩一带的百多户民房。随后,敌军分散龙河两岸。开始清乡,屠杀起义群众。此时,顺庭、见如,隐蔽乡间安置受灾群众,深入做好了王银生等遇难战士家属的善后工作。稳定了群众的思想情绪。

在清乡中,敌人耍出了所谓“凡参加暴动的大小头目,只要听从招安,可当排长、连长”的花招。当时顺庭觉得听从招安,既可出头露面、保护群众,又可发展革命势力,以利今后斗争。因此,他和周徳胜、谷少祥、熊小全接受了招安,分别在敌军两个营里当排长。敌军撤到石柱城时,将熊小全杀害,顺庭识破敌人阴谋,在石柱撤向高镇途中,他机智地摆脱敌军,潜匿家中,其余二人遇难高镇。陈光鑫则带着唐华清等人撤出皮家场,前行彭水联合革命力量,行至暨龙半浸时,被团防头目石相典捕辑,后英勇牺牲于万县。

当噩耗传到皮家场,顺庭、见如悲痛欲绝,义愤填膺,他俩决心继承先烈遗志,在艰苦的岁月中继续开展武装革命斗争,清理农协组织,依靠群众,消灭暨龙团防的反动势力,把武装革命斗争引向新的阶段。此举得到陈光鑫的母亲张芙蓉的大力支持。当时崇徳乡民,连遭清乡烧杀之苦,人民日夜忧虑难堪,避难外乡。顺庭、见如出头露面,发动大家逐户清理恢复农协组织。组织训练农民武装。使皮家场等地的农民看到了为武装革命斗争而继续燃烧的光明,增添了斗争的力量。一时避难在外的群众。纷纷投到顺庭、见如的义旗下。群众在他俩的带领下。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日夜操练,随时准备迎击来敌。几十里范围的土地上哨岗林立,戒备森严,使往日沉寂的皮家场等地沸腾了。顺庭、见如遇事也同陈光鑫的母亲商量,陈母也常指点,威信很高,乡亲们常进出他家,亲切的称他为“司令妈妈”

9月19日晚,他俩在皮家场集中一千多人的武装力量,顺庭和陈光鑫母亲在会上讲话,大家推荐顺庭、见如做大队长,将队伍分成四个中队,各配号兵一名,至午夜时兵分秦家山,关刀坝、小溪沟、老林沟四路向甑编山前进。

石相典是暨龙的大恶霸和团防头目,有团丁80余人,凭借枪炮啸聚山岭,欺压百姓,抢劫民财,人民早已深恶痛觉。20日拂晓,四路大军包围了甑编山,顺庭一声命下,号声四起,喊杀声震荡山谷,向石相典老巢步步逼近,石即命团丁放炮抵抗。可是原作内应的团丁张兴周等人早已将炮管灌进冷水,不能射击,即向石相典报告:石大爷他们是神兵真灵,弄得我们的炮都打不响,快投降保命吧!石见农军已到,预感末日降临,只好举手投降。顺庭又向全体团防员宣布:你们都出身贫苦农民家庭,今天宽恕你们,各自回家生产。

这次战斗顺利地拔掉了暨龙团防,活捉了石相典父子,共缴枪80余枝,土炮四台。当晚,在皮家场塝上设立陈光鑫等烈士的灵位,由顺庭宣布石的反动罪行后,处决了石相典。千余民众携老扶幼无不为之拍手称快,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斗志。他们的威望也更高了,但一场严峻的斗争也随之到来。

1931年,革命处于低潮,国民党当局到处捕杀革命志士。3月,当顺庭、见如带着卫兵秦家东去熊润斋拜年转至范教扁时,突遭团防局长郎瑞丰伏兵袭击,秦家东光荣牺牲,顺庭、见如被捕,关押丰都县府监狱长达一年之久。他俩把生死置之度外,忍着敌人的严刑拷打,慷慨陈词,坚贞不屈,敌人无奈,于次年4月10日将他们杀害于丰都商业街场口,顺庭29岁,见如30岁。乡亲们将他俩的遗体运回了家乡安葬。

他俩为着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青春。1986年,党根据他们的革命事迹,追认为革命烈士他俩的英明流传千古,光照人间。

第四篇:烈士事迹

杨靖宇

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是我国的英雄。

杨靖宇牺牲前五天。“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逼近到50米处,喊话劝降,对方“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对方才“被打倒而绝命”。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够在零下20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支那的一条好汉!”日本关东军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以杨靖宇的顽强为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958年在吉林省通化市建成“靖宇陵园”。

杨开慧烈士

杨开慧烈士是毛主席的爱人。她1921年入党,在长沙郊区开展农民运动。1930年被捕入狱,在狱中受尽了严刑拷打,但敌人丝毫无法动摇她对革命的信心。1930年11月,年仅29岁的杨开慧英勇就义。

毛岸英烈士

毛岸英烈士是毛主席的大儿子,8岁就和母亲一块儿坐牢,后被救出。1936年当组织找到他,送他去苏联学习。1943年在苏联入党,1946年回到祖国农村锻炼,1950年8月25日毛岸英同志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

诺尔曼 白求恩烈士

白求恩烈士是加拿大共产党人,是世界著名的胸外科专家。1938年他受派遣来到中国,转送到晋察冀边区,担任军区卫生部部长。在艰苦的岁月中,他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与战士同甘苦共患难,为我国民族的解放事业创造光辉的贡献。1939年11月12日因医治伤员中毒,治疗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逝世。

刘胡兰烈士

刘胡兰烈士于1932年出生于山西汶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刘胡兰从小就受到革命教育。她最先学会的几个字是“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她积极参加抗战工作,还组织了妇女参战队,为党,为人民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7月盘踞在汶水的阎匪军狗急跳墙,风狂反扑,袭击了云周西乡村。刘胡兰同

志不幸被捕,在敌人面前,她英勇顽强,坚贞不屈。她跨过了战友的遗体,踏着烈士的血迹从容来到轧刀前,振臂高呼,“乡亲们,敌人的末日不远了,新中国就要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万岁。”刘胡兰同志牺牲时,年仅15岁。刘胡兰同志牺牲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毛主席为刘胡兰烈士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高度赞扬了刘胡兰同志伟大而光荣的一生,她没有死,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董存瑞烈士

董存瑞烈士1929年10月出生于河北怀来县南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在党的培养下参加了党领导的各种抗日活动。1945年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工作积极、做战勇敢,先后立过四次大功,得过三枚奖章。194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城的战斗中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线,与敌人同归于尽,为胜利开辟了道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董存瑞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要学习英雄精神,沿着英雄的道路奋勇前进。

黄继光烈士

黄继光烈士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1951年20岁的黄继光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射口,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道路,黄继光同志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邱少云烈士

1951年3月,邱少云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他来到朝鲜,看到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匪帮对朝鲜人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目睹朝鲜儿童遭受自己童年时代一样的苦难,倍加激起邱少云对帝国主义反动派的仇恨。要为打败美国侵略者贡献自己的一切。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消灭盘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匪军,把战线向南推进。然而,我军阵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间,有着三千米宽的开阔地,这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要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为了缩短冲击距离,出奇制胜、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我军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

在金化以西三九一高地的反击战中,出现了一位为着胜利、保全整体而牺牲自己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十月十一日,邱少云和他的战友奉命到离敌人阵地很近的地方去潜伏,等到第二天傍晚发起战斗,以便突然地去消灭敌人。

他们潜伏的地方是在敌人盘踞着的三九一高地的山坡上,又没有荫蔽身体的地形和树木。昨天,从这里飞起一只野鸡,还惹得敌人打了半天枪炮呢!现在要他们在这样一个地方荫蔽二十多个钟头,不让敌人发现,这是极不容易的事情。

在战士们出发以前,部队首长特地对他们讲:“你们这次去潜伏,要靠巧妙的伪 装,要靠沉着,更重要的是要遵守潜伏纪律。那怕有人被敌人子弹打中了,也不能暴露目标。”战士们同声回答说:“请首长放心,为了祖国,为了胜利,为了中朝 人民,在任何情况下也要潜伏好,完成战斗任务。”

天黑以后,战士们秘密地摸到了潜伏地。他们三个一组,四个一组的分散开来,潜藏在茅草中。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插上了野草,伪装得像山坡上的草一 样,凉风吹过,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一同摆动,显不出一点儿痕迹。他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地堡枪眼里伸出来的敌人机枪筒和了望孔缩头缩脑向外张望的面孔,有时,敌人讲话的声音也能清楚地听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到第二天十一点钟的时候,敌人盲目发射的一颗燃烧弹突然落在邱少云身边,并且烧着了他身上的野草。这时,他要站起来是完全可以扑灭身上的火苗的。但是,邱少云深切的懂得,要是这样做,就会被山顶上的敌人发觉,潜伏在这里的几十位战友就有被消灭的危险,原定的战斗计划也就不 能完成。我军阵地上的指挥员看到潜伏地冒起了烟火,连忙命令炮兵向敌人轰击,扰乱敌人的注意力。这时候,邱少云还是没有爬起来扑灭自己身上的火焰。火焰已 经延烧到了他的头上。在这个生死关头,邱少云紧握着压满子弹的冲锋枪,看看前面不远的敌人,很想冲上去和敌人拚了,但是他没有这样做。烈火继续在燃烧着,烧烂了邱少云的皮肤。邱少云忍受着难以想像的肉体痛苦,咬着牙,把两手深深地插入泥土。然后猛地抬起头来,用微弱的声音向离他最近的战友李士虎说:“胜利 是我们的,但是我不能完成爆破任务了,这个任务交给你去完成吧!”说完,他又痛苦地把被烈火烧着的身体更紧地贴到地上,一直到牺牲时,也没动一下。

烈火烧了二十多分钟,直到邱少云牺牲后,烈火才熄灭了。

我们的英雄--邱少云就是这样地以超人的意志力,为祖国、为整体、为胜利而忍受了肉体的苦痛,以至到最后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

第五篇:助残好人——王秀兰事迹

“百名助残好人评选——好母亲”

大爱无疆母爱如山 作残疾儿子的保护伞 助残好人王秀兰事迹材料

家住灵沙乡统一村3队的王秀兰老人,今年63岁,她用柔弱的身躯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悉心照顾着患有精神疾病的两个儿子40年,彰显了人世间最无私、最伟大的母爱。

当初因为家庭困难,加上计生常识缺乏,王秀兰和丈夫马选属于表兄妹近亲结婚。王秀兰老人膝下有三子,老大健健康康的,老二刚出生时,长得胖嘟嘟,并没有发现任何异样。半年后,王秀兰突然发现儿子不会自己坐,去医院检查,诊断为智力残疾。祸不单行,老三出生后还是和老二一样智力残疾。

两个儿子十来岁还不会说话,大小便不能自理,乱抓东西吃,明显精神异常。王秀兰两口子带着儿子先后在银川、西安看病,最终确诊患有精神疾病,老二马登彦属于智力残疾二级,老三马登忠属于智力残疾一级,两人均丧失劳动能力。

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的肉,王秀兰老人担负起了照顾两个精神病儿子的重任,一复一日年复一年。四十多年来,身为母亲的她含辛茹苦地照顾着儿子的饮食起居,可口的饭菜、干净的衣物、整洁的房间,处处彰显着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听说惠北有位大夫医术高明,王秀兰就马上骑车带上儿子去看病;听说按摩对孩子身体恢复有帮助,她便坚持每天给儿子怀按摩胳膊和双腿……只要王秀兰听到对儿子病情有帮助的消息,她都会立即行动,只盼望孩子能够尽早恢复健康。

老三马登忠比老二马登彦听话,于是她开始手把手地教马登忠做饭。花了将近20年的时间,在马登忠30多岁的时候终于能做出一顿像样的饭了,这让日益年迈的王秀兰减轻了不少负担。

如今,老二40岁,老三36岁,说话迟钝,不会吃饭,生活无法自理。儿子哭闹,63岁的王秀兰一把背起儿子,在房间里转悠,哄他开心。

40年,王秀兰没睡过一夜整觉,儿子不是要喝水,就是要尿尿,儿子醒了,她只能陪着。第二天白天,儿子睡觉,她抽空买菜做饭。饭做好了,她端着碗一勺一勺喂给孩子吃。40年,王秀兰没买过一件新衣服,身上穿的裤子早已磨得发白,没置办过一身好衣服。

40年,王秀兰每天周而复始的“工作”就是给儿子洗尿湿的床、清理满地撕碎的纸屑。

以前,王秀兰会用自行车把儿子推着在街上到处走,让他看看外面的世界,她并不在乎周围人的眼光,可渐渐地孩子大了,推不动了。多年的辛苦劳累,王秀兰落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阴天下雨都疼得直不起腰;经常感冒,一拖成了严重鼻炎;吃不好、睡不好,肠胃功能也有严重毛病,医生多次要求住院,可一想着儿子没人照顾,都只好放弃治疗。

当记者问到她,照顾儿子这么多年,是否感到辛苦?老人给记者讲了一段往事,那是有一次她去别的村子给儿子拿药,回家时天色已晚,她在途中骑车不慎跌入路边的沟里,满身泥土,裤子也被摔破了,她顾不得身体的疼痛,扶起车子往家赶,晚上换下衣服时,才发现胳膊和腿上已是一片淤青,她说:“为了孩子,当母亲的什么也不怕,我不怕辛苦,不怕疼痛、不怕劳累,只盼望着我的孩子健康!”

如今,让王秀兰感到很欣慰的是,两个儿子生活已经基本能够自理,村委会干部经常来照看一下他们的生活,现在全家每月的低保费和残疾人津贴加起来,基本上可以衣食无忧了。已经63岁高龄的王秀兰老人身体状况也已大不如前,但是为了不给政府增加负担,也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儿子,她毅然继续承担着本不属于她这个年纪老人的重任,用母爱滋润着残疾孩子的心,撑起两个儿子生命的保护伞。

下载王秀东烈士事迹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秀东烈士事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班主任教育事迹王秀红

    班主任教育事迹 王秀红 自从我走近教育殿堂的那一刻起,我便与爱一路同行,因为我深知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我的选择没有错——我爱我的孩子,我爱我的职业。相信有着一份热爱,有着......

    二十六烈士事迹

    顺河集阻击战 (西顺河二十六烈士战斗事迹) 1945年春节,正当我抗日根据地军民欢度新春佳节之际,盘据在淮阴(今淮安市)宝应、扬州、仪征、六合、盱眙来安(安徽)等地的日伪军,根据情报获......

    聆听烈士事迹

    聆听烈士事迹,洗涤心灵 11月8日下午,关工委刘宝宝老师到我校,作了光泽籍革命烈士事迹报告会。在报告会上,刘老师向师生们介绍了蔡金街和黄仁添两位烈士出生地、加入共产党、和......

    洪涛烈士事迹

    清明扫墓之―――洪涛事迹 洪涛(1912-1938)原名洪裕良。是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干部,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革命烈士,山东著名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泰安......

    烈士事迹介绍

    烈士事迹介绍 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陈集小学全体师生怀着沉痛的心情来给烈士扫墓。长眠在我们面前的这位烈士是真正的无名英雄,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诞生......

    读全国劳动模范王秀玲事迹有感专题

    读“在平凡的邮路上实现人生价值”有感 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全国邮政模范投递员、天津市十佳文明市民、天津市总工会“津门女将”、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全国妇......

    田作勤烈士事迹

    田作勤烈士事迹 姓名:田作勤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陕西定边 出生年月:1907年 牺牲日期:1931年03月29日 1925年秋,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共产党员李子洲等人影响和教育下,......

    自我批评(王东)

    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材料 镇江市京口中学王东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在“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批评与自我批评”过程中,认真反省自己,努力提高自己。 一、自我批评: 1.理论水平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