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实施细则(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00:2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实施细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实施细则》。

第一篇: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实施细则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实施细则

2016-02-17 10:15:23 来源: 作者: 【大中小】浏览:43次评论:0条 第一章总则

按照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根据《华中师范大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实施办法(试行)》(华师党政字[2013]4号),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政治学研究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改革依据

根据《华中师范大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实施办法(试行)》(华师党政字[2013]4号)和《华中师范大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配套文件》(华师党政字[2013]4号),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我院的学科建设和各项工作。第二条改革目标

结合政治学研究院“十二五规划”,此次改革的两大目标:一是获得政治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率先在我校实现政治学科的“零的突破”;二是主要依托学院的中国农村研究院成为国内领先和世界一流的农村研究机构。第三条改革思路

根据学校两极管理体制的重心下移的总体思路,本院采取“两级财务、三级管理”思路,即院以财务管理和目标管理为核心进行管理、调控和监督,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具体管理和工作任务则由所负责。

政治学研究院作为是一个专门的科研部门,不能走一般教学型单位的路子。因此,本次改革的具体思路是围绕学科建设,强化科研导向,实施“五定”:

定向:根据院“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凝练方向,形成特色和优势领域的要求,将本院的发展方向确定为:

1、政研院以政治学一级学科为主要学科;

2、政研院的总体组织框架为“4+1”,即4个研究所加1个教育部重点基地(基地是相对独立的编制任务单位,学校专门给基地下达了编制和任务)。

3、政治学一级学科设立以下五个方向:

(1)政治学理论与基层治理(以政治发展所为主)(2)中外政治制度与地方政府(以政治制度所为主)(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外共产党(以科社所为主)(4)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以国际所为主)(5)中国政治与农村问题(以基地为主)

4、根据五个方向,设立7个博士硕士专业点:(1)政治学理论(以发展所为主)

(2)中外政治制度、地方政府学(以制度所为主)

(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科社所为主)(3)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以国际所为主)(4)政府经济学(以基地为主)

定编:全院48个编制,按照4个所平均分配编制,各所在岗的专职教师数不能突破本单位的限额,具体编制数设置见附表1。

定岗: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要做到“事权与财权统一”。院级的财权虽然不下放到所,也应该按照改革精神。以岗位定人,以人定资源,将各个级别的岗位设置与职数分解到各机构(因为中国农村研究院有自己的建设任务和考核目标,不承担院里的中心任务,对于院里来说,农村研究院主要是贡献特色)。各所教师的职称评聘与晋升与在本所的岗位设置与职数挂钩,即有空岗则评聘和晋升。各所之间的岗位设置与职数原则上不得相互交叉使用,即岗位不互设,人员不交叉。具体岗位设置与职数见附表1。定责:政研院将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和院的工作任务根据各所的岗位设置与人员情况分配给各所;各所将本所的岗位及其岗位任务核定到相关教师,实现岗位职责、目标任务与教师个人工作量相结合。

定酬:除了基本收入以外,注重绩效报酬。老师的收入分为两部分,即个人基本收入和绩效收入。考核合格,每位老师均可以享受基本收入,由院里直接拨付;绩效收入则根据各位老师承担或者完成学科、科研建设任务的收入,指超过基本业务任务以上的收入。具体薪酬分配方案另行制定。第二章工作会议制度

第四条 政研院工作会议制度包括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的委员会会议制度、教授委员会制度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四项制度。

第五条 本院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决策制度。政研院党政联席会议由学院院长、党委(总支)书记、副院长组成,院工会主席、院办公室主任列席会议。负责讨论决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事项,是政研院的最高决策机构。

第六条 政研院党委是本单位的政治核心,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宣传、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并为其贯彻落实发挥保证监督作用。院党的委员会会议成员由院党委委员组成。第七条教授委员会是院学术权力机构,由各所民主推荐本所具有代表性的教授组成,每所推荐人员不超过3人。负责本院原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的各项事务。其议事范围和议事规则另行制定。第八条完善二级教代会制度。院教代会是本院教职工依法参与学院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本院改革发展重大决策、重要规划和实施方案;财务预决算和事业经费使用情况;涉及职工、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事务交由教代会讨论通过,或在教代会上报告并听取意见。第三章财务管理

第九条 在学校统一财务制度下,院级财务实行“统一管理,分项使用”。学校按照两级管理总体纳入院级财务的经费由政研院统一管理,竞争性经费实行专款专用。

第十条 按照“保民生,保运行”的原则,由院掌握的经费优先满足人员经费和公共经费。人员经费和公共经费执行学校有关标准。本院在维持教职工人员经费和学生生活补助正常开支的前提下,确保教学科研和学生经费的合理投入。

第十一条专项建设经费和资产占有费在院级财力能承担的情况下,确保经费投入。如院级财力无法承担,则按“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实行有偿使用。

第十二条竞争性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实行“谁申报,谁主持,谁使用”。

第十三条 本院鼓励各所依法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按“谁筹措,谁受益”的原则,将学校纳入院级财力的创收收入以较大比例分配给筹措者。筹措者实行成本与收益共担,获得各项收入的比例为:短期培训收入为90%,计划外学历学位教育为60%。捐赠收入根据院筹资办法进行分配,其他收入根据学校事业收入分配办法进行分配。

第十四条加强预算管理。各所应于每年12月报下一年度预算,以便进行统筹和集中安排院级预算,学院党政联席会讨论通过院级预算,并于每年1月底报学校审核。第十五条本院严格维护财经纪律,按照院级预算控制,并遵照相应的审批程序,对超出预算、无预算和审批手续不完备的开支,不予办理。院级日常事业支出实行财务“一支笔”的审批制度,单项在5万元以上的大额资金开支(除工资、岗位津贴外),需院长和书记共同审批。各所、各专项要确定一名负责人审批相关经费,不得由多人审批。经费的支出须实行使用者、审批者、公章确认三者分离,专项经费支出须实行项目负责人与财务负责人双重管理。第四章人事管理

第十六条 岗位聘用(任)

(一)进一步完善岗位聘用和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审定的招聘计划和招聘条件,各所根据本所的岗位设置和职数的缺岗情况向院教授委员会推荐,院教授委员会进行审查评定并提出拟聘意见,党政联席会议确定聘用(任)结果,并报学校人事处;

(二)按照学校批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及任职要求,政研院统一聘用(任)专业技术系列副高级及以下岗位职务人员、七级及以下职员和高级工及以下工勤人员,并报学校审查备案;

(三)各所根据岗位设置情况向政研院推荐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员、技师及高级技师人选,经教授委员会评定,院党政联席会审议,由政研院统一向学校推荐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员、技师及高级技师人选。在国家及学校有关离退休政策基础上做好离退休工作。

第十七条 考核

(一)各所负责教职工的管理、考核与奖惩工作,坚持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

(二)各所制定教职工年度考核细则,规定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等次的条件,按学校规定的比例,确定考核等次,并将年度考核结果、年度考核登记表等报院办,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报学校;

(三)政研院统一实施聘期考核,制定聘期考核实施细则,对副高及以下专业技术人员实施聘期考核,报学校审核后备案。考核结果作为教职工续聘、解聘、调整岗位、增资、减薪、晋级、奖惩等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在岗位聘用(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四)各所积极配合政研院完成目标考核工作。第十八条 分配

(一)本院根据新聘任人员不同层次和情况,可分别采用岗位绩效工资制、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薪酬形式。

(二)本院享有本单位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权。本院依据学校的有关规定,按照效率、和谐及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民主程序,制定本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报学校人事处审定。

(三)公派出国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单位根据其教学科研任务工作量发放。第五章研究生教育管理

第十九条 各所负责各所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度和教学安排。

第二十条各所应积极开展招生宣传活动,提高生源质量。对开展招生宣传的单位,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并对招收录取985、211生源的老师或单位给予一定的奖励。第二十一条加大对优秀硕士论文和优秀博士论文的培育、推荐和奖励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校级及以上优秀硕博士论文的推荐程序。对省级优秀硕士论文和省级优秀博士论文的指导老师予以奖励。

第二十二条实施拔尖人才培育工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每年3月在已完成学位论文开题工作的优秀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定向、委培、已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者除外)中选拔和培育一批优秀硕博士生,进行重点扶持和资助,并向每年四月学校启动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计划”进行推荐。具体方案另行制定。第二十三条加强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开展全英文专业建设。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每年力争建1—2门高水平国际化课程。每年聘请3-4名短期外籍专家来校讲学。鼓励教师赴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年力争对10%的老师予以资助一定费用。设立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奖学金,对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联合培养、国际会议、国际刊物发表论文),攻读联合培养类型的硕、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予以一定的资助。第二十四条完善教学评比制度。开展教师教学测评,对教师互听课和学生测评优秀的教学团队和个人予以奖励;对测评不合格的老师进行相应的惩罚。第二十五条为活跃研究生学术氛围,鼓励办好各层次学术论坛。投入一定的经费办好政研大讲堂、高原讲坛、华大论坛。

第二篇:在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在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 朱绍中

(2011年5月13日)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布置会。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科学发展,本学期学校出台了《关于推进学科建设与深化校院两级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关于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实施办法》两份文件。下面我就推进该项工作讲三点意见。

第一,充分认识深化两级管理的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化两级管理问题的提出不是孤立的,是和学校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年来,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学校向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任务仍然艰巨。一个好的学校、有进取心的学校,应该始终是在探索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寻找自己的问题和缺点的过程中,同时也在不断克服和改进问题的过程中去激发活力与创造力,这才是有希望的学校。目前,学校正在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我们必须抓住“十二五”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和机遇期,勇敢、真正地实现学校发展方式转型,确保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发展方式转型重点要靠运行机制的转变,通过制度创新走出新路,为超越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考虑到各个学院发展情况的不同,学校不可能用统一的标准来处理学院的每一件事情,唯有实行分类指导、差异化管理,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支持和强化学院的核心作用,才能使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都切实承担起相应责任,才能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二,正确理解两级管理的内涵,建立科学的两级管理运行机制。推进两级管理,应该以转变办学理念为先导,以提升管理水平为出发点,以制度创新与改革为重点,以目标管理和全程考核为切入点。在办学理念上,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人才培养和学科成果为落脚点,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在两级管理的推进中,要建立起“科学规划、目标管理、自主运行、过程指导、民主监督、动态考核”的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要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建设学科团队,促进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要建立起科学的评估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充分体现教职工价值,有利于激发员工活力,科学合理、公开、公平、公正的人事分配和资源配置体系,实现压力的有效传递,调动起两个层面的积极性,形成学校和学院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

第三,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为深化两级管理提供坚强有力保障。去年年底,党中央决定把《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配套印发,就是要求要以党的坚强领导来保证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在当前学校推进两级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加强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的职责。要落实好党管人才的工作机制,大力营造激发创造力的工作环境,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好现有人才,要为广大教学科研人才提供一个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真诚合作、风清气正的文化环境。对

于年轻教师要加强培养,通过团队建设和平台搭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推进两级管理,干部是关键。各级干部一定要增强大局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要增强把握大局能力、学习研究能力、破解难题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这里,还要对机关部处提些要求。实行二级管理之后,机关部处的职责在改变,并非做的事情少了,而是任务更重了。机关部处要在政策咨询、信息提供、资源拓展、项目争取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要为学院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老师们、同志们,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地将两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和建校60周年!

如何落实“学术年”工作部署,切实提升学校整体学术水平?学校认为,推行校院二级管理改革,增强学院工作自主权,是重要途径之一。进一步完善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要充分认识在深化内涵建设中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总结前一阶段实施的经验、探索新模式新机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两级管理体制。机关职能部门要简政放权,切实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在指导、促进、监管二级管理上狠下功夫。各二级学院要坚持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二级教代会、“三重一大”等制度,探索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参与民主管理的新载体,保障科学决策。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是在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进一步理顺和规范

校院两级关系,发挥二级学院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体制保障措施,更是学校主战场转入内涵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撑一是实行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虞书记认为,要进一步提高办学活力、提高执行力,关键在人,突破口在于体制机制改革。目标责任制签约是起步,对干部来说,承担任务既是义务又是责任,要全力组织落实好全年任务,在7月份要组织进行中期检查。针对不同系列,在考核中要分类指导,强调质量和贡献度。机关直属部门要转变职能,服务于学院的质量要提高,并对学院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动态监管、监控。职能部门和学院同步考核、责任连带。二是加强二级学院管理,逐步走向校院二级管理。二级管理推行后,学校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二级管理工作要整体推进,试点先行,海洋科学学院、食品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作为试点单位,要敢于创新、勇于先行。此外,虞书记还就科研项目过程管理、成本核算、定岗核编、教授治学、党建审批权下放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2011年是干部作风建设年,虞书记要求全体干部要聚焦内涵建设、深化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发展。

第三篇:南京中医药大学关于深化校院二级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

南京中医药大学关于深化校院二级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内涵建设任务日益加重,迫切需要构建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经研究,现制定深化校院二级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次党代会精神,改革不符合或不适应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校院二级管理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和办学水平,为创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研究教学型中医药大学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二、总体目标

深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明确界定学校与学院的管理权限与职责,调整确立学校与学院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构建校院二级分层管理体制。学校对学院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和经费总额包干,形成职责明确、决策科学、管理规范、权责统一、有效监督的运行机制。

以加强层级管理为核心,以提高办学积极性为重点,以实施目标管理为导向,以健全考核监督为保障,积极推进管

理重心下移,使学院成为充满活力的办学实体。着力提升党政干部的执行力,激发教职员工的创造力,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建设和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层级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切实加强层级管理,提高管理效能,着力提升干部的执行力;以事权、任务、经费、责任下移为重点,积极推进管理重心下移,使学院成为充满活力的办学实体。

2、坚持“责、权、利一致”的原则:明确学校与学院各自的管理权限与职责,按照工作任务划拨办学经费,按责分权,按事理财,责权利相统一,调整确立学校与学院之间的责权利关系。

3、坚持“提高办学积极性”的原则:通过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机制的构建,激发和调动学校、学院两个层面的办学积极性,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创造力,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四、实施范围

校院二级管理实施范围包括全校各教学科研单位(以下统称各学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护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心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体育部、中医药文献研究所。

五、工作内容与步骤

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机制的构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的思路展开,主要工作内容与步骤如下:

1、学校成立“校院二级管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校级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任组长,各有关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政负责人共同组成,负责校院二级管理改革的调研、方案论证、文件起草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长办公室。各学院也相应成立校院二级管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2、学校研究制订“校院二级管理改革实施意见”。明确校院二级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实施范围、工作内容与步骤和工作要求等,确立校院二级管理改革的总体思路。

3、学校研究制订“校院二级管理实施方案”。调整确立学校与学院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明确学校和学院各自的管理权限与职责、学院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学院工作监督与考核办法等,确立校院二级管理改革的总体框架。

4、以加强层级管理为改革的核心,调整确立学校与学院之间的责权利关系,进一步完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机制。由职能部门牵头负责制订教学、科研、人事、学生、研究生、财务、资产、后勤等方面的“校院二级管理实施细则”。明

确界定学校与学院各自的管理权限与职责,职能部门下放那些权力、如何下放权力,职能部门如何归口管理、学院如何具体管理,确立校院二级管理的工作范围和日常工作关系。

5、以办学经费与校内津贴核拨下放为改革的突破口,激发调动学院的办学积极性。由人事处牵头负责制订“校内津贴核拨与发放实施办法”。明确校内津贴核拨的办法,学校将校内津贴核算后打包下拨,由学院按照学校的指导意见制订具体分配办法进行自主考核发放。由计财处牵头负责制订“办学经费核拨与分配实施办法”。明确学院的办学经费来源及构成,学校将办学经费分类别、科目切块下拨,分配给学院,学院实行经费总额包干。

6、建立考核、监督与奖惩机制。学校成立学院目标管理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学院目标管理考核评估办法及指标体系”,包括制订学院教学、科研、学科、师资、学生、研究生等各方面工作的考核评估细则,对学院工作按进行全面考核评估。制订学院工作监督、奖惩实施办法,建立对学院工作的监督与奖惩机制。学校成立机关目标管理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机关目标管理考核评估办法及指标体系”,对机关各部门工作按进行全面考核评估。

7、启动实施校院二级管理。2009年9月起,以“校院二级管理改革实施意见”和“校院二级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印发为标志,学校正式启动校院二级管理改革。2010年起,学校正式实施校院二级管理,学院在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自主开展工作,并接受学校的指导、考核与监督。

六、工作要求

1、学校各职能部门要切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适应层级管理、管理重心下移的要求,变直接领导为目标管理,由管理中心转变为服务和监督中心,由管理部门转变为服务机构。对学院的办学目标、办学定位、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参谋、组织、协调、指导、服务和监督等职能。学院也应转变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发挥办学主动性,既要服从于学校整体目标,又要结合学院具体情况,提出和实施学院事业科学发展规划,确保学院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2、深化校院二级管理改革,是学校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研究教学型中医药大学的战略部署,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现实选择,是学校提高管理效能的迫切需要。各部门、各学院、各单位在推进校院二级管理改革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妥善安排;要顾全大局,稳步实施,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要互助互谅、团结协作,积极稳妥地推进校院二级管理改革的各项工作。

第四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实训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实训课程改

革的实践研究 来源:武当山 http://

摘要: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在吸收国内外高职院校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对酒店管理专业实行了“2+1”教学模式的实习实训课程改革。本文对该模式进行阐述,分析、介绍了酒店管理专业实行此教学模式的理念、优点及其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实习;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企业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职业化取向非常强的专业,我们结合专业特点实行了“2+1”的教学模式模式。

1“2+1”教学模式概述

“2+1”教学模式是指将高职教育分为两部分进行,即前两年学生在学校进行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以及进行校内实训,第三年到与我专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酒店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实训,如果学生在实习期间表现良好,通过学生与酒店协商进行双向选择,毕业后,学生可以直接在实习单位实现就业。

其基本特征是:将校内学习与在企业实习有机结合,使学生既能获得学历教育,又能经历职业资格培训;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是经与学校协商后双方都认可的,是从事专业工作适宜的学习培训环境。企业对学生的最终录用是由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的结果;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企业对学生按正式员工进行培训和要求,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协作进行管理,共同考察评价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参加实习的学生的工作是有薪的工作;校企合作企业要把录用和培养实习的学生作为发展企业和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们之所以选择该模式,主要是因为此模式具有如下优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校内学习两年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基本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由于实习期比较长,学生通过一年的顶岗工作,较长时间的处于酒店实际经营环境中,长时期接受酒店严格的培训和轮岗锻炼以及工作考验,学生的职业意识以及专业素质和技能都有了明显的提高,避免了由于实习期短,学生在没有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对本专业没有全面认识的情况下再度返校学习,从而打消学生积极性的弊端。

有利于找到高层次的合作企业。由于酒店业人力资源流动性大,企业对实习生的成本负担轻,所得利益较多,因此,酒店都希望找到实习期较长的院校进行校企合作:一方面,酒店付给实习学生的工资较低,从而降低酒店的成本支出;另一方面,酒店对实习学生进行培训后,经过一年的实习,学生已经了解或彻底接受企业文化,经过双向选择,可以将实习学生直接招聘为酒店员工,减少了招聘成本和培训成本,因此企业积极性很高,有利于我们找到高层次酒店企业进行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在看到该模式优点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此模式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例如,学生长时间脱离学校环境在企业顶岗实习,智力负荷难以保证,个别饭店追求经济利益不愿意给学生轮岗,学生多有怨言等。为避免这些不足,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

2.1 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更好的实现与合作企业之间的互通有无、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标,我们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仅应借鉴其他院校课程设置状况,更应

该听取合作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应以酒店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为依据,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推动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形成针对性、应用性鲜明的专业特色和高职特色,形成确保酒店业所需的高等应用性技术性专业人才质量的培养机制。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设置公共课、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等,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道德、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基本的专业技能操作能力等,实现企业与学校之间无缝隙衔接。

2.2 完善教师队伍建设要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鉴于此,要求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即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文化素养,还要经常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另外,我们还应从合作企业引进一批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资深的酒店专业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通过兼职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更好、更早的了解到实习单位的企业文化和基本情况,时刻掌握本行业的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提高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3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2+1”教学模式的特点之一就是学生的实习期较长,酒店要求员工的服从性、纪律性强,要有较好的服务意识、团结协作意识,要求学生有耐心、有毅力。而当前我们的学生多为90 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强,吃苦耐劳精神不足,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将会对实习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加大实习管理的难度。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一方面,要通过专业实习讲座或动员大会使学生对本专业有清晰的认知,对本行业有深刻的认识,尽可能详细的、如实的介绍相关的实习协议,使他们对实习的相关问题有所了解,帮助他们树立起信心,要强调实习对就业的重要意义,明确实习目的;另一方面,要安

排当年实习完毕的学生回校后,与在校学生开展实习交流会,让在校学生更好的了解实习单位以及将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做好思想准备。

2.4 加强实习管理我们在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时应尽可能为学生的正当利益着想,尽量选择高层次的酒店企业进行合作。要通过实地考察、明察暗访等,了解酒店的商业信誉、了解酒店各部门的运作,了解学生的薪酬是否合理,是否能合理妥善的安排学生的食宿等日常生活问题,考察酒店是否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能真正让学生接受系统的培训等问题。另外,因为个别酒店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会给实习生进行轮岗培训,因此,我们在签订实习协议时应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轮岗与就业机会。这样做,可以使实习生掌握多个岗位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减少倦怠性,提高他们的实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为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甚至鼓励其在实习单位就业,从而有效提高了就业率。

总之,通过不断探索,我们在“2+1”教育模式上强调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用性,强调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学校教学与来自校企合作企业的专家、管理人员的教学相结合,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普遍受到社会、企业的认可。没有最好的教学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我们愿不断的探索,并不断的与大家分享我们的成果。

下载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实施细则(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实施细则(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