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

时间:2019-05-15 00:14: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

第一篇:在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

在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第一次

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致辞 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汤更生

2010年4月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法律图书馆界的各位同仁: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中国图书馆学会向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的成立和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新当选的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的理事、常务理事,向会长、副会长、秘书长表示由衷的祝贺和敬意!同时要恭喜北京市法学会又添新成员,队伍壮大,事业发展!刚才中国法学会杜石平副会长在致辞中首先提到,今天(4月2日)是“世界儿童读书日”并因此向在座所有图书馆工作者表示敬意和祝贺。作为一个图书馆人,我很感动,也很感慨,为此一定要向杜会长表示特别的感谢!

在2008年5月,中国图书馆学会与北京高校法律图书馆和法律信息专家、学者一起合作时,就了解到大家成立一个专门的学术团体的迫切愿望。今天,在北京市法学会和各方支持及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心愿终于实现了!中图学会和我本人真是由衷地为你们高兴!为你们庆贺!

随着国家民主与法制的进步,建设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的进程不断推进,法学学科发展和公众法律意识的增强,社会对法律及法律信息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积极开展文献信息的资源保障和服务,加强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工作者之间的业务联系,开展法律文献信息工作交流与研究活动,提高服务能力和提升服务效益,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应运而生。

法律图书馆是专业图书馆,具有双重属性,这便对从事法律专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更专门的要求。也就是说,法律图书馆的馆员中,法学专业出身的须选择“图书情报专业”补课,图书馆专业出身的须选择“法学”补课,学界的学者则须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法学兼通,正所谓“专中之专”与“专外之专”。总之,法律图书馆人,既要懂得图书馆,又要懂法学、法律,而且要智商和情商兼备,才能最终将我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转化为高水准的服务,满足用户、社会对法律文献信息的需求,提高用户、社会对法律图书馆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同度;同时,这样一批法律图书馆的专家、学者队伍,也将成为贵研究会生存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人力资本和智力支撑。

图书馆学和法学都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尤其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的学术研究活动更应该关注为法律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图书馆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与北京高校法律图书馆和法律信息专家、学者的一次成功合作,就是近两年来为推动公共图书馆政府公开信息服务工作所付出的努力和采取的行动,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国务院法制办信息中心的领导,不仅发挥了倡导和推动作用,而且还为公共图书馆等提供了专业帮助,借此机会向各位表示感谢!未来中国图书馆界将继续深化多元协同的图书馆体系建设,法律图书馆及其同仁,置身于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大环境之中,大家将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拓展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辐射能力,延伸服务空间;如何扩大各类型图书馆的合作,建设图书馆联盟,发挥资源、布局、服务等领域的优势,积极促进资源共享,提高文献利用率,提升服务效益,等等。

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法律图书馆人”从此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了,也意味着“法律图书馆人”做事也是有计划、有安排、有组织的了。我们相信研究会的成立,将进一步增强法律图书馆界的团结,提高凝聚力和号召力;对促进中国法律文献信息领域的交流与研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中国图书馆学会也将一如既往地为法律图书馆工作者服好务!

再次祝贺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的成立!祝研究会的事业蒸蒸日上!

第二篇:浙江省法学会法律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

浙江省法学会法律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

为聚合全省中外政治法律制度史、思想史暨法律文化领域之教学研究人员,以及从事法律文化建设事业的实务干部,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术研究进步,促进教学水平提高,服务于浙江省法制进步和社会发展,在省法学会的关怀领导下,在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及法治中国化研究中心率先倡议下,省内近二十所高等学校、法学研究机构及司法实务部门的同仁近日成立了自己的学术联谊团体——浙江省法学会法律文化研究会。12月25日,在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典礼,同时还就“法律文化重构与法律史学的使命”这一主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大会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夏立安教授主持。省法学会研究部胡铮副主任宣读了省法学会关于理事会人选的决定,全体与会代表就省法学会提名人选进行了表决,大家选举杭州师范大学法治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范忠信教授为浙江省法学会法律文化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并选举省社科院陈柳裕副院长、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夏立安教授、浙江财经学院法学院李占荣教授、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王斐弘教授为副会长。

在开幕式上,省法学会副会长牛太升先生致辞,表达了对法律文化研究会的殷切期望,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杨磊先生代表会议承办单位致辞,表达了对法律文化研究会的坚决支持。最后,当选会长范忠信教授就法律文化研究会规程草案及发展构想作了说明。

在接下来的一天研讨中,与会学者们进行了三个单元的讨论。他们就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再认识及当下中国法治化进程的一些焦点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其中,第一单元由省社科院陈柳裕副院长主持,杨大春、张翅、何跃军、杜军强、崔兰琴、温慧辉等学者分别就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宏观认知的一些问题作了主题发言,唐长国教授、季涛副教授、姜彦君教授、夏立安教授等对六位发言人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第二单元由中国计量学院王斐弘教授主持,王庆红、徐慧婷、张海峰、黄晓平、温荣等五位学者就唐宋至明清的中国法律文化有关问题分别作了主题发言,陈林林教授、任汝平教授、王家国副教授、郭明教授等进行了点评。第三单元由浙江财经学院李占荣教授主持,田东奎、刘练军、单勇、王林方、胡桥、易凌等六位学者就中国近当代法律文化的有关问题分别作了主题发言,蒋铁初副教授、沈月娣教授、方建中副教授等对他们的发言进行了点评。

最后,在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安教授的主持下举行了简短的闭幕式,范忠信会长作了会议总结,他先向省法学会、杭州师范大学及与会嘉宾的支持和帮助表示了感谢,然后就法律文化的研究视角或方法问题作了补充说明,还对今天讨论的三大方面主题及其成果作了最简要的点评。

这是一场学术的盛宴,也是一场思想碰撞。讨论蕴含了法学人特别是法律文化研究者们对社会发展、国家命运以及芸芸众生福祉所在的无尽的关切、追求与期待。

第三篇:领导干部在茶叶学会成立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领导干部在茶叶学会成立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范文

经过前期扎实工作和精心筹备,今天X市茶叶学会正式成立了,这是我市X茶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好事,具有标志性、里程碑式重要意义,必将对推动我市茶叶“产学研”合作、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学会的成立,向新当选的理事长、副理事长表示热烈祝贺!向参与筹备学会成立和长期关心支持XX茶产业发展的各级组织、各界人士表示亲切慰问和衷心感谢!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

一、X茶叶学会成立正当其时、意义深远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20XX年XX月XX日,总书记到XX视察茶叶园区,对XX退耕还茶还产业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重要论断,寄语乡亲们“因茶致富、因茶兴业,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这是总书记对X发展茶产业的高度肯定。今年XX月XX日,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又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让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总书记对XX茶、XX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振兴XX茶产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今天市茶叶学会的成立,就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和具体行动。我一直讲,农业出奇制胜在科技,农业产业的发展,如果没有科技支撑,无论如何是做不大、也做不强的,茶叶学会的成立,必将为我市X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一双翱翔的有力翅膀。

应该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年XX茶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实现了质的跨越,圆满完成了“十三五”期间“握紧拳头、再创辉煌”的目标定位。细数XX茶发展史,我们经历过辉煌,历经过低谷,跨越了障碍,重获了辉煌。

一是历史悠久、闻名全国。X是专家公认的地球上同纬度最适合茶树生长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生产贡茶、最早人工栽培茶树的地方,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被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陈云夫人、全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亲自组织13位国家级专家鉴定XX茶为“全世界首个认定的X茶”,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曾题词“健康佳品,驰誉神州”。云南农大和中茶所研究表明,XX茶还具有“红茶好睡眠、绿茶不伤胃、古茶耐储藏”的独特品质。XX茶两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展示推介。

二是种种原因、产业落伍。X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贫困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十县区均是深度贫困地区,在一个时期,X人民经历了很长一段与温饱、摆脱贫困作斗争的艰难岁月,X茶产业也因为种种原因,规模逐渐落后,产业渐渐落伍,茶产业规模由原来的全省第一逐渐下滑,占比从全省XX%以上下降为不足XX%。

三是奋起直追、仍有差距。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把做大X茶产业作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的生态产业和样板产业,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截止去年底,全市茶园总面积达XX万亩,茶叶总产量达XX万吨,综合产值XX亿元,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全省第二,XX个贫困村、XX万贫困户实现“因茶增收、因茶脱贫”,但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设施化、科技化水平和主体多、龙头小、产业链条不完整等“软硬”实力与全国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仍需加倍努力、聚力补短。

四是握紧拳头、再创辉煌。这些年,市级聚焦发展壮大“茶叶、生猪、魔芋、核桃、渔业”五大产业,聚力擦亮“五个月亮”,可以说现在茶叶产业的“月亮”既圆又亮。这些年,聚焦良种繁育,培育出了全省第一个、全国第X个获国家登记的茶树良种X茶一号,在大力推广以X茶一号、X群体种为主的本地优良茶树品种的基础上,引进XX等适宜种植品种,建成市、县级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园XX个,实现了产茶县区良种繁育体系全覆盖。聚焦基地建设,围绕脱贫攻坚,实施了千村千园产业扶贫工程,实现了脱贫村农业园区建设全覆盖,全市农业园区总数达XX个,其中茶叶园区XX个,XX县、X县茶产业发展列入国家优势产业集群。聚焦主体培育,深入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培育各农业经营主体近千家,茶业企业XX余家,其中龙头企业XX家,规上企业XX家,产业联合体XX家,还先后成立了茶叶产业联盟和茶叶协会,今天乘势而上成立了茶叶学会。同时,还加大了茶产业三产融合力度,一个个茶园、茶企逐渐成为了康养融合、农旅观光、科普文教的旅游胜地。聚焦品牌创建,“XX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成为区域公用品牌,全国唯一的X茶,品牌价值XX亿元,位列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第二十位、X西第一,获评“最具品牌经营力”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和武夷山大红袍、赤壁青砖茶齐名,并入选农业农村部《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目录》,被中国绿色农业联盟评定为“2020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茶叶地标品牌”。2021年5月10日,第五个“中国品牌日”发布的百强地理标志公用品牌目录中,XX茶成为唯一入选的X茶品牌。聚焦市场开拓,从2016年5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XX茶科研成果发布会,沿着南水北调沿线各省市、西北五省、丝茶之路、东北三省一线开展全国性宣传推介,实现了全国省会城市全覆盖;接着从2019年启动XX农产品(XX茶)“三年百市百店千点”送健康活动,已达XX余个地级市,建立直营店XX余家,营销点近XX余个。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XX茶逆势而上,茶叶出口占到了全省的XX%,成为继苹果之后的XX第二大出口农产品。聚焦科研创新,XX茶品位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市场认可,主要原因就是有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通过大合作,加强了院地协作,与全国顶级茶叶研究所开展合作,先后成立了中国(X)X产业研究院、XX茶技术研究工程中心、XX茶研究院,建立了一批茶叶专家工作站,争取立项涉茶科技项目XX余项,申请发明专利XX项,省级成果奖XX项,市级科技成果XX项,发布的XX茶团体标准成为农业部行业标准;通过大培训,深入开展科技队伍“双百工程”和千村千名技术员培训工程,X茶从过去只有绿茶,到现在红茶、黑茶、白茶、黄茶、香茶“百花齐放”,还研发出茶饮料、茶食品、茶化妆品等,成功恢复创新并量产了世界最早的茶—X秦汉古茶,被茶界泰斗陈宗懋院士称赞为“丝路瑰宝、秦汉古茶”,专家一致认为X秦汉古茶极有可能成为有别于现有六类茶的第七类茶系。

虽说这些年X茶产业规模面积不断扩张,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品牌市场日趋完善,助农增收成效显著,但放眼全国,XX茶和南方的龙井、普洱、大红袍还有差距,产业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现代设施装备、现代组织经营、现代科技支撑基础还较为薄弱,因此,成立X茶学会正当其时,就是要立足全市现有较为充实的茶产业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聚焦“十四五”发展目标定位,持续推进产业现代化、产品品牌化、科技实效化、园区标准化、市场国际化、主体企业化、业态融合化,聚力提升科技现代化水平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学会成立为XX茶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平台

XX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希望茶叶学会充分发挥支撑平台作用,凝集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激发全市茶叶科技工作者能动性、创造性,围绕“坚定一个目标、当好两个纽带、发挥三个作用”定位,推动茶产业“产学研”深度融合,为XX茶科技赋能、创新加持。

一是坚定一个目标。以科技创新、科技研发、科研实效为抓手,助力XX茶重回全国十大名茶之列,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动能。

二是当好两个纽带。一方面要当好联系党委政府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利用社会团体组织的独特优势,团结、组织全市茶叶科技工作者,加强调研、加大培训,多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做好参谋好助手。另一方面要当好联系茶农、茶企的桥梁和纽带,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积极宣传贯彻党和政府有关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和茶农增收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三是发挥好三个作用。一要发挥好服务产业的作用,要围绕学会职能,坚守办会宗旨,立足公益属性,聚焦业务范围,紧贴全市茶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茶叶领域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为茶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二要发挥好对外衔接作用,要加强与市内外、乃至中省相关科技社团的联系,通过邀请国内外茶叶专家来安考察调研、举办学术讲座等形式,促进茶学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同时,要加强与中国茶叶协会、茶学会和全国顶级茶叶科研院所对接和联络,寻求合作,让他们成为X茶产业发展科技支撑的坚强后盾。三要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要发挥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的优势,在“硒”“茶”科技科研融合上下功夫,让X天然硒与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深入融合,打造全省至全国特有的茶叶学会。

三、全力为学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要加强自身建设。茶叶学会要坚守社团非盈利性质和办会初心,按照《学会章程》,尽快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运行机制。要引导和带动全体会员(团体、个人)担当奉献、热心服务,和衷共济、争创一流,增强内功修炼,锻造过硬本领、展示良好形象,把茶叶学会打造成有影响力、高水平的全国一流学会组织。

二要发挥学会优势。市茶叶学会是由全市茶叶专业技术人员、高校教师、有关专家学者及与茶叶科技、文化、产业相关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组织,所以我们一定要紧紧依靠科研创新这个优势,挖潜力、增动力,加强学习钻研、加强学术交流、加强科研合作,守住优势、拓展优势,发挥好优势。

三要保障发展环境。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支持茶叶学会开展工作,科协牵头抓总,农业农村、科技、X办、X研发中心等相关单位要通力合作,加强与X学院和学会组成单位的沟通衔接,加大对学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管,力所能及地为XX茶高质量发展,为X茶学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给予帮助支持。

总之,希望茶叶学会的成立是一个新的起点,在促进我市茶叶产业发展合作与交流、加强技术人才培训和科普宣传、创响做靓XX茶品牌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衷心祝愿X市茶叶学会蓬勃发展!

第四篇:教育部高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2013年年会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论坛在长沙召开

教育部高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2013年年会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论坛在长沙

召开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作者:佚名 日期:2013年10月27日 浏览: 498

为了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法律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探讨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与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3年10月19至20日,教育部高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2013年年会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论坛在长沙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主办,中南大学法学院承办,曾宪义法学教育与法律文化基金会赞助协办。来自全国230余所高校的校长、院长和专家学者350余人出席了年会。本次年会还特别邀请了美国杜兰大学等7所法学院院长参加,加强了中美法学教育的交流。

19日上午,论坛开幕。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黄建柏致欢迎词。中国法学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会长刘飏,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司法部司法考试司司长贾丽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财经政法与管理教育处处长吴燕,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育部高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黄进等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中南大学校长助理、学校办公室主任蒋建湘主持开幕式。

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黄建柏代表中南大学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会介绍了中南大学法学院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中南模式”:以党和国家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研究;依托中南大学的优势学科开展交叉研究;协同创新,团体作战。

中国法学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会长刘飏,在充分肯定本次年会主题的前提下,指出应当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推动法学教育的发展进程;牢固树立与法律职业紧密结合的法律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共同体,使法学教育能更好的服务法律职业需求。“用法治梦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财经政法与管理教育处处长吴燕代表教育部高教司致辞中,表达了教育部高教司对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高度重视与充分支持,并着重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进行了介绍。表示教育部高教司将继续支持法学教指委、法学教育研究会以及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各项工作。她认为此次年会必将对推进法学教育改革必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在致辞中提出新一轮法学教育改革的六个着力点: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转变法学教育思想观念;注重法学教育多样化;推进法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一体化;加强法学博士后制度创新,利用博士后培养机制凝聚国内外高端法律人才;提高法学学科、法学教材、法学教育模式的创新水平以及法学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中青年法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法学教育信息化合信息平台的共建、共享和共同提高。同时,张文显会长指出此次年会是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平台,希望各位与会代表很好地利用这个平台,使这个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育部高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黄进在致辞中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已从外延式发展阶段发展到内涵式发展阶段,从建设高等教育大国阶段发展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阶段,从国内发展阶段发展到国内国际同时发展阶段,并且中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实现现代化。这对我国法学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法学教育界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使命。

大会主题发言由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主持。司法部司法考试司司长贾丽群、美国法学院协会全球参与顾问委员会主席、太平洋大学麦克乔治法学院名誉院长Elizabeth Parker、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李树忠、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孙笑侠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司法部司法考试司司长贾丽群针对司法考试制度发展情况、司法考试大纲完善情况和高校本科毕业生参加司法考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希望与会专家针对法学教学与司法考试对接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美国法学院协会全球参与顾问委员会主席、太平洋大学麦克乔治法学院名誉院长Elizabeth Parker,以《中美法学院之间强强联合的重要性》为主题,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法律之路;理解我们自己国家的法律体系和与我们相交往的他国法律体系,必须成为法学教育的一部分;每一个国家需要什么样的法律之路等三个方面对中美法学教育以及法学教育的国际化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她认为中美法学界将成为世界法学教育的引领者,建立中美合作关系,不仅促进彼此提升,还将促进国际法学教育整体进步。中美合作意义深远,希望这次会议可以促成中美法学教育的进一步合作与发展。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以《法律人才培养共同体,推动法律职业教育的创新》为主题,从法学教育改革;通过构建法律人才培养联合体,强化法律职业教育;通过协调创新,强化实务部门和法律教育的深度衔接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法学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进路。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李树忠,以《以法律职业为目标的法学教育改革》为主题,从法学教育的定位、深化法学教育改革、中国政法大学的培养模式创新等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律教育改革的基本情况,为法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孙笑侠,从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关系问题、法学教育现状面临的趋势以及法学教育面临的几大课题等多角度向与会代表提出了探讨此次会议主题的新方向。

开幕式中还进行了“中国法学教育优秀成果奖”颁奖仪式,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叶秋华教授就“中国法学教育成果奖”评选工作作了说明,并宣读了获奖名单,中国政法大学刘坤轮,复旦大学法学院王伟,华中科技大学李红海等19人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在主席台就坐的领导嘉宾为获奖代表颁发了证书。

19日下午,会议以分论坛形式采取主题发言与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与会嘉宾分别围绕“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政法队伍职业化建设”、“法学教育与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中美法学教育”三个分论坛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与会专家踊跃发言,对每一主题都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深刻分析和探讨。

以“中美法学教育“为主题的第三分论坛,中美与会代表对法学教育国际化、中美法学教育模式进行的深入交流和探讨,成为本次年会的一大亮点,为进一步深化中美法学教育合作和中国法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

本次年会闭幕式于10月20日中午举行,由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主持。三个分论坛的代表广东财经政法大学邓世豹、湘潭大学法学院廖永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时延安汇报了分论坛的基本情况,本届论坛承办单位中南大学法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陈云良用“天时地利人和”总结了会议承办情况,下届论坛承办单位烟台大学法学院副书记范李瑛期待大家明年在烟台相会。

最后,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做了闭幕总结。他强调,一个国家的法治发展,需要以法学教育为基础。没有优秀的法律人才,就没有完善的法治,即使经济高速发展,也不能成为真正的强国。法学教育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还关系到人类的未来。他还提出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即如何促进法律职业和法学教育的良性互动,如何真正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如何实现法学教育与依法治国的对接,如何提高中国法学教育的国际性,如何看待及解决中国法学教育资源不平等现状,如何积极履行法学院的社会责任,坚持法学教育的价值、使命与责任,如何在职业能力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寻求合理平衡,强化法律伦理教育等。

本次论坛期间,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分别召开了工作会议。附:各分论坛议程

第一分论坛: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政法队伍职业化建设

第一单元 10月19日 14:00-15:50 主持人:夏锦文 扬州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焦富民 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 发言人:霍宪丹 司法部司法鉴定局局长

车丕照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朱新力 浙江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冀祥德 方志出版社社长、中国社科院法学系常务副主任

程雁雷 安徽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刘继虎 中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自由讨论

第二单元 10月19日 16:00-17:30 主持人:王立民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杜承铭 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 发言人:林 维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崇敏 海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李玉福 山东政法学院院长、教授

张继良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院长、教授

邓世豹 广东商学院法学院院长、教授 王 伟 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政辉 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自由讨论

第三单元 10月20日 8:30-10:50 主持人:龙卫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陈云良 中南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发言人(每人10分钟):王晨光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屈广清 福建江夏学院副校长、教授

胡玉鸿 苏州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王 健 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院长、教授

梁津明 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蒋新苗 湖南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

丁文英 内蒙古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孟庆瑜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院长、教授 自由讨论

第二分论坛:法学教育与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

第一单元 10月19日 14:00-15:50

主持人:王新清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房绍坤 烟台大学校长、教授

发言人:胡建淼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教授

刘仁山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部部长、教授

唐 波 华东政法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

董茂云 宁波大学法学院教授

叶志宏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李平四川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自由讨论

第二单元 10月19日 16:00-17:30 主持人:杜钢建 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郭 锋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人:蒋建湘 中南大学校长助理、法学院教授

马跃进 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吴 用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主任、教授

蒋悟真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丹冰 西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自由讨论

第三单元 10月20日 8:30-10:50 主持人:廖永安 湘潭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刘益灯 中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发言人:郑成良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教授

葛洪义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

苗连营 郑州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李仁玉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俞 江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胡 东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自由讨论

第三分论坛:中美法学教育

第三分论坛开幕式致辞

时间:10月19日 14:00—14:20 主持人:韩大元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致辞嘉宾:

1、张文显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国家二级大法官

2、Elizabeth Parker 美国法学院协会全球参与顾问委员会主席,太平洋大学麦克乔治法学院名誉院长

第一单元:中美法学教育

(一)——现状及挑战

时间:10月19日 14:20-15:50 主持人: 肖永平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人(每人15分钟): 1.Penelope Bryan, 维迪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美国法学教育的现状

2.申卫星,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

3.Kif Augustine-Adams, 杨百翰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富布莱特学者

发言题目:美国法学院面临的挑战

4.沈四宝,上海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中国法学院面临的挑战

自由研讨

第二单元 中美法学教育

(二)——律师教育与实践教学

时间:10月19日 16:00-17:30 主持人: 孙笑侠 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人(每人15分钟):

1.John Trasvina, 旧金山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培养新一代律师和领袖 2.王军,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中国的诊所法律教育

3.Jeffrey E.Thomas, 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培养最好的律师——法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万猛,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中国法学院如何培养律师?

自由讨论

第三单元 中美法学教育:前景与展望 时间:10月20日 8:30-10:50 主持人:桑国亚,天普大学法学院亚洲项目主任、教授

发言人(每人15分钟):

1.David Meyer, 杜兰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培养全球执业型律师

2.时延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全球治理与法学院课程

3.Michael A.Gerber, 布鲁克林法学院名誉院长、中国项目主任、教授 发言题目:法律教育的创新——布鲁克林的经验 4.左海聪,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中国法学院的课程体系改革

自由讨论

下载在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