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贺第十九个教师节!向全校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祝贺!

时间:2019-05-15 00:3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热烈庆贺第十九个教师节!向全校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祝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热烈庆贺第十九个教师节!向全校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祝贺!》。

第一篇:热烈庆贺第十九个教师节!向全校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祝贺!

热烈庆贺第十九个教师节!向全校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祝贺!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来校视察

本报讯 9月12日,全国人大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建筑法执法检查组组长李铁映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我校,就我校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执法情况进行检查。李铁映对我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指示学校在建设中,要严格执行《建筑法》,搞好相关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铁映一行上午9时抵达我校。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党委常委、正校级调研员刘克惠,党委副书记秦自强,副校长任正隆、邓良基、郑有良,校长助理张强和有关专家教授迎候在逸夫楼前,热情欢迎李铁映副委员长一行到校检查指导工作。李副委员长一下车,便与他们一一握手,向广大师生致意。

走上台阶,李副委员长一行首先来到逸夫楼,在大厅,文心田向李铁映一行介绍了逸夫楼的基本情况。随后,李铁映一行来到校史陈列馆,听取文心田对校史校情、科研成果和发展规划的介绍,李副委员长边听边点头,并不时地就学校投入建设资金、学校选育的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询问。参观完校史展,李副委员长挥笔题词,在留言簿上写下“李铁映,2003年9月12日于四川农业大学。”漂亮的书法博得阵阵掌声。在动物标本陈列室,李副委员长与文心田进行了详细的交谈,并寄语学校:“希望你们能搞出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

随后,李副委员长一行来到二会议室,查看了逸夫楼建设的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询问。接着参观了三楼的多媒体教室,与操作员进行了交谈。走出逸夫楼,欢呼声此起彼伏,同学们争相与李副委员长握手。李副委员长转过身去,向二楼上的同学们大声问好:“同学们好!”同学们也高呼“李副委员长好!”

来到二校区,李副委员长一行参观、检查了即将完工的综合教学大楼。首先乘电梯来到8楼网络直播室,大家坐在座位上,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陈文宽向李副委员长一行演示了课堂教学远程直播过程。李副委员长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在二楼学术厅,文心田向李副委员长一行介绍到,这里还在进行建设。在B区四楼,李副委员长参观了新建的多媒体教室,听取了教务处副处长夏继明等对有关情况的介绍。检查综合教学楼过程中,李副委员长不时注意到脚下的花岗石地板,问是哪里的。大家答是雅安的,雅安是石材王国。李副委员长不住赞叹“不错不错,就地取材。”

在新教学楼门口,李副委员长一行与市、校领导合影留念。

当天下午,学校校长助理张强、后管处处长安良还就我校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情况向检查组一行作了汇报。(本报记者)

2003级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本报讯9月10日9时整,在雄壮的国歌声中,2003级新生开学典礼在体育馆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党委常委、正校级调研员刘克惠,副校长任正隆、郑有良,校长助理张强及各院部处负责人出席了典礼。典礼由党委副书记秦自强主持。

文心田在讲话中向参加校本部开学典礼的6000余名本专科生、研究生新同学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祝贺!他还对辛勤工作在教书育人第一线的广大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祝贺、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文心田指出,今年是我校招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共招收研究生520人(博士生81人,硕士生439人),本专科生7510人(校本部5554人),本科生中重点本科1744人,一般本科3244人,艺体本科90人,职教本科701人。今年本专科生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形势喜人,呈现出招生数量大、地域范围广、类型层次多、录取分数线高、生源结构更趋合理和第一志愿录取率高等特点,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同时,文书记向同学们介绍了我校悠久的历史、丰硕的科研成果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他指出,我校“211工程”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把学校建设成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在国内同类大学中处于一流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效能不断提高,能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作出新贡献的知名大学。

讲话中,文心田代表学校,对新同学提出了四点希望和要求:第一,希望同学们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求同学们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努力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第二,希望 同学们进一步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增强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志存高远,发愤读书,勇攀高峰,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学习实践中,努力掌握各种科技知识,大力推进新的科技革命,努力做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先锋,为承担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打下深厚的基础。第三,希望同学们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要正确把握时代脉搏,认清社会的新发展和实践的新要求,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不断向历史和现实学习,虚心向人民和社会学习。既要打好基础、拓宽知识面,又要学好专业知识;既要学好自然科学,又要提高人文素养;既有强健的体魄,又有健全的心智,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第四,希望同学们继承和发扬“川农大精神”,严以律己,身体力行,自觉培养起优良的学风和校风。“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是我们在新世纪继往开来,迈上新水平、再铸新辉煌的宝贵精神财富。同学们作为四川农业大学新的一员,既要有“今天我以川农大为荣”的自豪,更要有“明天川农大以我荣”的壮志,自觉做“川农大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和优良学风校风的培育者和体现者。

高年级学生代表曾勉同学、新生代表戴杰帆同学以及研究生代表陶青燕同学分别作了发言。主席台前排就座的校院领导为学生代表佩带了校徽。

10点30分,为时一个半小时的开学典礼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杨娟)

学校召开中层干部会布置新学期工作

本报讯9月1日,新学期第一天,学校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安排布置本学期工作。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在会上强调,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2003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党委副书记秦自强,副校长任正隆、郑有良,校长助理张强参加会议并讲话。党委常委、正校级调研员刘克惠主持会议。全校70余名中层干部参加会议。

在布置新学期工作时,文心田着重讲了以下几点意见:

一、继续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广大教职员工要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切实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开好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认真贯彻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继续作好我校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工作。

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今年招生形势喜人,要乘势而进,继续加快学科专业调整和精品课程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的督导和监控,力争双语教学迈出实质性步伐;加强“十五”“211工程”各个项目建设,奋力把学校各项事业推进到新的水平。

三、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考评,按照绩效挂钩的原则,严格管理,奖惩逗硬;进一步加强后勤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确保开学后学校安全、卫生和稳定;要强化学校财务特别是二级财务的监督管理。

四、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保证在10月中旬前拆除西康日报社住区内老旧房;年底前启动新图书馆和新学生宿舍建设;加紧两幢实验楼招投标的前期准备工作。

五、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继续深入实施党员先锋工程;加强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刘克惠传达了川教电[2003]88号《关于做好新学年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秦自强、任正隆、郑有良、张强分别就今年招生和新生接待,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和课程建设,校园建设和后勤管理服务等工作作了通报和安排。(党办)

中央媒体再次聚焦我校

本报讯9月12—13日,中宣部“三个代表在基层”采访团来我校采访。采访团成员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和科技日报等中央媒体。记者们是围绕我校践行“三个代表”,心系“三农”、情系“三农”,在服务“三农”过程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展开采访的。在校期间,他们采访了我校20多位专家教授和校领导。事后,采访团团长、光明日报记者童怀感慨地说:“学校有很多感人的东西,真是值得大力挖掘。”

这是继去年中央媒体大力宣传我校回国人员以后的又一次集中宣传。

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教师座谈会举行 本报讯 今年我校获得博士学位及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共有21人,为了解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特于9月12日下午召开座谈会。校领导文心田、秦自强、任正隆、郑有良、张强以及有关院、部、处负责人一起,认真倾听博士们的心声。

博士们就科研场地和实验室建设、实验材料费的短缺、教学任务太重而科研太少及住房问题等,向学校作了反映。

对博士们提出的问题,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当场给予答复。能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有的一时不能解决,则尽量解释清楚。

短短的一个座谈会却很好的起到了沟通理解的作用。

肯尼亚外长访问我校水稻研究所

本报讯 9月11日,肯尼亚外长莫西约卡(Hon Stephen Kalonzo Musyoka)一行10人,在外交部、省外办有关负责人的陪同下,来我校水稻进行访问。副校长邓良基代表学校前往水稻所会见代表团,并同外办副主任张小平,水稻所总支书记蒋国林、所长李平、副所长汪旭东等一起与代表团进行了座谈。

邓良基向肯尼亚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四川农大是一所历史悠久、成绩卓著的农业院校,在水稻研究和开发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绩,愿意与肯尼亚就双方感兴趣的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并欢迎代表团在适当的时候访问我校雅安校本部。

莫西约卡向我方人员介绍了肯尼亚水稻种植和研究的有关情况,表示对中国解决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的巨大兴趣,对我国很好地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表示由衷地钦佩,认为这值得肯尼亚学习和借鉴。代表团成员就我校水稻研究开发的最新成果和课题进行了了解和询问,水稻有关专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会谈结束后,代表团在我方人员的陪同下实地参观了水稻试验田,不时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询问。(杨子)

四川省农业科学学术与技术技术带头人中我校接近半数

本报讯 日前,省委、省政府认定全省148人为第四批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我校又有邓良基、张新全、李晚忱、杨文钰、汪旭东、陈一资、陈代文和罗承德8人入选。截止目前,我校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已达35人,接近全省农业科学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总数73人的一半。(拂晓)

教师节座谈会上深情述说:“四川农大——事业沃土”

9月10日下午,逸夫楼二会议室,气氛轻松而热烈。校领导文心田、刘克惠、秦自强、郑有良等和中层单位主要负责人与教师代表们一起,以座谈的形式,庆祝第19个教师节。

在一年一度自己的节日里,与会代表们无不满怀喜悦,深情述说对学校的热爱和作为一名川农人的骄傲和自豪。

资环学院青年教师、今年刚获得浙江大学博士学位的李廷轩率先发言。他回忆起在浙大3年学习中所承受的压力和面临的经济上的诱惑。他坦陈确有机会到条件更好的地方,但由于有“川农大精神”的感召,有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因此在拿到博士学位后他毅然选择了回校。他祈盼的是学校事业蒸蒸日上,希望学校早日跻身于国内一流大学的行列。为此他愿与其他教师一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8年前离开故土雅安在外求学的高淑萍,在南京林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如今又回到生养她的这片热土。作为我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她坦露心声:“四川农大——事业沃土。”她深情回忆在做博士论文期间,与学校有关领导接触的情景,当时就为他们的求贤若渴所打动。在校史陈列馆,她被深深地震撼了,连连说了两个“没想到”:没想到四川农大有这么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没想到四川农大有这么多杰出的科技成果!国务院学位办领导对四川农大的盛赞之辞,更坚定了她来校工作的决心。而考博士时即想离开川农,但如今从川大获得博士学位后即毅然选择回校的生命理学院青年教师张丽,在会上剖析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她想起在小麦研究所做学位论文时,副校长郑有良和所长周永红给予她的无私帮助,以及他们的人格魅力对她的影响。这一切就是她回来的主要原因。刚从四川大学毕业分配到人文社科学院的潘坤的一席话,引起大家的共呜:“在四川农大,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会上,老师们还对学校的建设发展纷纷以主人翁的姿态出谋划策。

一番番肺俯之言,令校领导们振奋和欣喜。他们在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贺的同时,十分感谢广大教职工为学校建设发展所作的努力。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在会上寄语广大教师,继续弘扬“川农大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表示,学校一定会为广大教师创造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

“数量最大,质量最好” ——我校生源质量持续提高

“我喜欢这样的大学,朝气蓬勃,充满生机。”“我填报的第一志愿就是四川农业大学,她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而且师资力量和校园环境都让我非常满意。”在新建成的体育馆前,两名新生在热烈地交谈,脸上难掩初入大学的兴奋和欢喜。今年我校招生情况空前火爆,成为“历年来数量、质量最好的一次。”

原计划招收本专科生5800人,后增拨计划1152人,实录6952人,超额完成招生计划。其中招收本科5779人,含重点本科1744人,一般本科3244人,职教本科701人。在省内文科一般本科调档线为487分,比省控线高出24分;理科一般本科调档线为447分,比省控线高出17分。录取分数普遍偏高,此次在省内录取的文、理科最高分分别为552分、563分。

今年我校的招生情况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全面超额完成招生计划。二是除重点本科与省控线基本一致外,其他批次的录取分数线都高于省控线。一般本科文、理科录取线分别高出省控线24分和17分,文、理科在川内最高分高出省控重点分数线32分、75分。三是第一志愿录取率为89.3%,除重点本科录取有少量非第一志愿考生外,其余均在第一志愿录取满额。四是生源质量好,被录取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省内来自成都四、七、九、十二、四川师大附中、西北中学等重点中学的考生多达211人;报考我校的艺术体育特长生有900余人,获得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或受到其他表彰的学生有400余人,分别占学生总数的12%和5.3%。四是生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新生中城市生所占比例占到51%,再次过半。

我校之所以能得到众多考生及家长的青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校特别重视招生工作,每年都对招生工作作专题研究,学校领导从专业设定,结构调整,对外宣传等方面投入大量精力,确保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近年来我校声誉不断提高,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岚清视察我校,使学校被更多的考生、家长和社会所了解。三是我校教学、科研屡出成果。四是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急需大量人才,农业人才将逐渐走俏这是不争的事实。我校作为农业院校中的佼佼者,已成为许多考生的明智之选。第五,招生工作人员群策群力,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招生人员多次向考生发放《招生简章》、招生宣传册等资料。另外,加强对招生就业网的建设,开辟了“在线咨询”栏目,在网上公布招生政策,从学校各个院抽调专人负责解答。在招生期间,工作人员不辞辛劳,废寝忘食地工作,为招生工作付出了汗马功劳。(李静波张晓娟)

新建综合教学大楼投入使用

本报讯9月1日,雅安市最大单体建筑,面积为36900平方米的我校综合教学大楼投入使用。当天上午,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实地检查了综合教学大楼的使用情况及新学期教学秩序。

综合教学大楼是我校的又一标志性建筑,总投资6000余万元,分A、B两部分,共有教室79间、座位10169个,其中多媒体教室10间、语音室12间、计算机实验室13间,另有可同时容纳600名读者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该工程由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华西集团四川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承建、深圳市洪涛建筑装饰工程公司装饰,从开工到投入使用历时17个月。(三水)

我校与乐山市续签科技合作协议

本报讯日前,我校与乐山市签订了新一轮科技合作协议。

1998年校市双方开展科技合作以来,共实施科技合作项目25项,累计增产粮食1.8亿斤,新增产值 2.3亿元,培训科技人员2567人,发放科技资料4万余份。在新一轮全面科技合作中,双方将共建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乐山市特色农产品产业平台,着力抓好产业化项目,大力推进农村信息致富工程,发挥我校优势为乐山市培育人才。同时林园学院与竹叶青公司签订了《共建研发中心暨科研基地协议》,动科学院分别与畜牧科技园管委会、井研食品公司签订了《畜牧科技创新转化中心共建协议》、《外种猪选育综合技术开发合作协议》。(三水)

省政协委员考察我校

本报讯8月1日,50余名省政协委员来校考察。省政协副主席孙同川、陈官权、阿称、苟建丽、何志尧参加考察,雅安市领导侯雄飞、傅志康、杨水源、苟彦云陪同考察。

在校期间,省政协委员听取了学校工作汇报,参观了校史与成就展览馆、体育馆和第二教学区。省政协委员们对学校近年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希望继续加强学科专业调整,培养更多适应需要的高素质的各类人才,以项目为载体,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为我省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持。(党办)

教育部有关同志来校检查招生工作

本报讯7月31日,教育部局级巡视员王新民、学生司招生处处长周利民、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唐朝纪及省招办有关同志来校检查我校招生工作。我校校领导文心田、刘克惠、秦自强和学生处、财务处、党办有关负责同志陪同检查,并向王新民一行作了工作汇报。

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首先向王新民一行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校情、现状和发展规划,对教育部等各级主管部门和领导同志对学校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

王新民在听取了我校党委副书记秦自强所作的招生工作专题汇报后指出,四川农大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校面貌一新,成绩卓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学校事业全面发展。学校在招生和人才培养中,严格执行上级规定,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工作扎实有效。他同时强调,招生工作事关学校自身的发展,要站在相当的高度来认识并加以重视,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开学时,学校要做好“绿色通道”工作,确保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影响入学。对于大家反映的招生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我们将带回去进行汇报和研究。

王新民一行还参观了学校校史陈列室和新校区校园。(杨子)

校领导检查学校建设工地

本报讯 为了确保新学期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确保新生顺利入校,校领导高度重视各项准备工作,假期中加班加点,督促检查各基建项目的建设情况。8月中旬,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正校级调研员刘克惠,党委副书记秦自强,副校长邓良基,校长助理张强,以及各有关单位负责人检查新老校区各建设工地,查看建设进度,研究建设方案,对各建设和改造项目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时间表,并进行了现场办公。

校领导一行先后来到八家村新建学生宿舍、锅炉房、第三教学楼、西康日报主干道和新校门前期准备工地、新校区主教学楼、贲江新桥出口、老板山读书公园等建设工地。每到一处,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都对建设、改造项目的工期、进展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和询问。他指出,各项目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精心施工,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保证在要求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既要本着节俭干事业的作风,又要以大手笔、大气魄搞好高起点建设,确保在相当时期内不落后;建筑风格既要简洁大方,又要体现文化品位。

文心田要求,各项目要在预定时间内完成,特别是那些事关新学期教学、师生生活的紧急项目,更要加班加点,确保正常的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为师生员工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校园环境。

我校人才工作受到省、市表彰

本报讯 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是推进省委提出的“三个转变”的关键。我校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在人才开发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培养和造就了一批观念新、思想解放、擅长科技研发的创新创业人才,在加快“三个转变”和推进我省跨越式发展中作出了贡献。8月7日在成都锦江大礼堂召开的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上,校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教授作了《营造良好环境,吸引留学人才,为农业经济发展作贡献》的经验交流发言,我校和水稻所所长李平同志分别荣获“四川省人才开发先进单位”和“四川省优秀创业人才”称号。在9月9日刚刚结束的雅安市首届人才工作大会上,我校和李平又分别受到雅安市奖励,林园院、农学院被授予“雅安市人才开发先进单位”光荣称号,林园院党总支副书记郭东力在大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组织部)

发挥科技人才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本报讯 根据党委安排,8月28日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邓安平和科研处副处长王红宁带领学校种植、养殖技术方面专家、教授、博士、硕士等一行14人,前往荥经县参加由雅安市委组织部和荥经县委组织的“雅安市首届党员电教科技致富现场推进会”。

会上邓安平就学校利用科技人才优势,参与雅安经济建设,推进农村科技致富,为地方党员电教、双向培养所做的工作作了发言。王红宁、赖松家、吴麟、叶萌、黄勇、赵安玖等为群众进行了现场答疑,发放技术资料,为与会党员、种植养殖大户进行了“长毛兔养殖综合配套技术”、“黄柏规范化种植技术”专题培训。中央7台、雅安电视台,省委组织部电教中心和雅安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对我校的咨询场面进行了采访报道。

我校作为雅安市“党员电教培训基地”,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六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农民科技110”,为党员致富带头人和专业大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提供技术咨询,从而更新了农民观念,增强了科技意识,为雅安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张建华)

我校在纪检监察队伍中开展集中纪律教育

本报讯 暑假期间,我校在纪检监察队伍中开展了为期二十天的集中纪律教育活动,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正校级调研员刘克惠,党委副书记秦自强出席了动员会并发表讲话。这次集中纪律教育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纷纷表示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勤政廉政,秉公执纪,努力使纪检队伍成为广大师生员工信得过的忠诚卫士。

学校党委、纪委对此次教育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担任组长,正校级调研员刘克惠,党委副书记秦自强任副组长,并下发了《关于在纪检监察队伍中开展集中纪律教育的实施意见》。集中纪律教育期间,全体纪检审人员认真学习了省纪委、省监察厅指定的有关文献和规章制度,各分管人、财、物的职能部门负责人还共同学习了《廉政准则》等规定。每位纪检审人员按要求进行了自查自纠,查找出了个人及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四条整改意见。(纪委、监审处)

我校获准在浙江省设立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

本报讯不久前,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第三批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名单,我校成为30所获准在该省设立校外学习中心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之一。据悉,四川省有5所高校获得批准,全国农业院校有3所获准。这标志着我校的办学质量及声誉逐年提高,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张晓娟)

要闻简报

□日前,省委、省政府认定全省148人为第四批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我校又有邓良基、张新全、李晚忱、杨文钰、汪旭东、陈一资、陈代文和罗承德8人入选。

□日前,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19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荣誉称号。我校小麦研究所刘登才、水稻研究所朱建清获此殊荣。(校刊室)

□8月13日,受省委张学忠书记的委托,省委农办、省科技厅等领导来校就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参观了学校教学科研园区,召开了专家座谈会,听取了学校关于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工作汇报。(党办)

□7月11日,都江堰市委书记张宁生一行10余人来校考察。在校期间,张宁生一行参观了学校校史与成就展览馆、第二教学区,同学校领导和有关专家就校市科技合作事宜进行了座谈。(党办)

□7月17日,湖南农大党委书记刘强一行来校考察。双方就新形势下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人事分配 制度改革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客人还参观了学校校史与成就展览馆、体育馆、第二教学区和部分实验室(场)。(党办)

□8月19日,吉林农大党委书记薛玉山一行来校考察。参观了学校校史与成就展览馆、第二教学区,双方就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科技工作进行了交流探讨。(党办)

□前不久,法国驻华使馆文化科技合作处夏良、杜博教授一行3人来校,就教育合作、联合办学和科研交流进行考察,参观了校史陈列馆,并与副校长邓良基等进行了洽谈,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外办)

□我国土地科学知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张凤荣博士一行9月9日前来四川考察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占补平衡情况,并为我校资源环境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同学作了《中国耕地占补平衡研究》专题学术报告,并解答了师生的提问。(夏建国)

媒体视野中的川农毕业生: 大学生的新鲜事业

大学毕业了,回农村养猪,用知识和汗水经营出自己的“小王国”———成都市一位大学毕业生用实际行动演绎了“自谋职业、出路精彩”的创业篇。

2000年7月,从成都近郊农村出来的龙波毕业了。当同班同学都忙着四处参加招聘会时,龙波早已暗下决心,回老家养猪去。去年11月,历经曲折,他和女友王旭的良种养猪场终于在成都市新都区龙安镇海源村建成。今年2月,第一批60多头猪仔出笼。由于提前做了宣传,印发了广告、宣传资料,出笼后的猪仔没几天就全卖完了。目前,猪仔订单已经下到明年2月。

龙波和王旭科学养猪很快出了名,附近的养殖户纷纷上门取经。能够帮助前来“求救”的朋友搞好经营,把所学的知识传递给周围的农户,龙波和王旭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1996年9月,龙波被四川农业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录取。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农村的情况,进校后两个月,他在学校所在地雅安作了农村现状的调查。这次的调查结果震撼了龙波,农村经济急需发展,但农村太缺乏科技知识。从那时起,除了学好专业课外,龙波把重心放在钻研养猪专业知识上,家里养猪也从起初的1头发展到了8头。离毕业的日子越近,自己创业办猪场的念头越来越清晰。

2002年11月,龙波的猪场修建完工。说起猪场的效益,当初极力反对此事的龙波的父母乐得合不拢嘴:“今年头两批猪仔卖了两万多元,估计今年的收入可以达到10多万元。”(节选自《四川日报》2003年08月08日)

选择川农的N个理由

今年我校招生情况空前火爆,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考生纷纷向川农抛出了“橄榄枝”,其中不乏考分甚高者,不乏重点中学的学生,也不乏体育、文艺特长生。他们将希望播种在川农,也将在这里收获丰收的硕果。

“我姐姐也在川农上学,她建议我报考川农的园林专业,因为前景看好,每年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并且我听说这里的校风学风挺好的,适合学习。”——向潇潇,高考成绩552分,是我校今年在省内录取的文科最高分。

“国家重视农业,现在又在开发西部,我觉得在川农可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父母也支持,所以我就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川农。”——王谷庆,高考成绩563分,是我校今年在省内录取的理科最高分。

“‘以生物为特色,以农科为优势’。我特别喜欢生物,一看到《招生简章》上的这句话,我就深深地被川农吸引了。”——黄茜,毕业于成都4中。

“川农本身的教学质量和声誉比较好,环境又很清净,学习的氛围很浓厚。加之我喜欢经济类的专业,川农经管院的专业实力比较强。”——罗茜,毕业于成都7中。

“川农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农业本身又很有市场,并且我喜欢的生物技术专业很有前景。”——李雪佼,毕业于成都9中。

“我在《招生简章》上看到川农的师资力量建设,科研教学等都挺不错,我又一心想学农科专业,川农在农业院校中比较出众,挺适合我的。”——李昊翔,来自福建省龙岩市。(张晓娟)

拾金不昧新风尚

本报讯 9月7日下午,信息与工学院学生张阳在逸夫楼走廊拾得我校录取通知书信封一个,内有高考准考证、银行卡及现金900元。在老师的帮助下,将失物及时如数送到了来自山西长治的失主蔡亚洁手里。9月8日晚,校学生会成员夏义均在校园公交车上拾得一黑色钱包,内有现金500多元及交费收据,还有一张贫困证明。夜里10点多,终于将钱包交还给失主。(元成斌刘羞菲)

义务导游展风采

本报讯“四川农业大学有近一百年的建校历史,是全国一百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一群新生兴致勃勃地跟在一位学生导游身后,这是我校的学生导游团在为新生及其家长介绍校园。在迎新期间,学生导游团已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让新生更快地适应校园环境,校勤工助学指导中心首次成立了学生导游团,专门负责校园参观引导讲解工作,其成员全部是在校学生,现有专门的讲解人员30多人。校园导游团的成员都经过了严格的面试及考核,精心挑选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并经过课程培训、礼仪培训和实地讲习,达标后方可走上岗位,正式参与导游工作。

在迎新期间,学生导游团以其热忱周到的服务,生动翔实的解说得到了广大新生的好评。截至9号下午,导游团共接待新生及其家长402人,全面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史、人文景观等,成为活跃于迎新工作中的一支“生力军”。(夏祺云杨昆)

暑假校园建设掠影

编者按:今年暑期,我校后勤、教务等部门广大干部职工,整个暑期放弃休息,战高温、斗酷暑、顶暴雨,克服各种困难,为确保第二教学区综合教学楼土建及设备安装、第三教学楼全面改造、新建三幢学生宿舍、校园道路改造及其他配套工程如期完成,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这些图片,反映了其中的一些场面和校园新的变化。

第二教学区综合教学楼能否在新学期开学时投入使用,确实是一场硬战。学校领导检查建设工地。

使用了近五十年的主干道被彻底改造。

开始以为工程不大,可一挖开,基础换填,各种电缆、管道,只好彻底整治。

今年暑期,雅安暴雨连续不断,给路面施工带来重重困难。眼看就要开学,这样冒雨施工,实属无奈。使用了22年的第三教学楼焕然一新,除了四个阶梯教室外,全部改为实验室。

第二住宿部又有两幢宿舍竣工,使这片宿舍区的容量达到近八千人。

一幢八千余平方米,容纳1600人的女生宿舍,在贲江河边悄然耸立。为了这幢宿舍的如期交付,承建单位交纳了50万元的保证金。万一不能按期交房,只好用这50万租宾馆了。后勤总公司宿舍管理中心在新生到来之前,将近6000个床位全部准备就绪。

第二教学区校门终于落成。既是校门,更是标志,愿它带给新的教学区新的气象,新的希望。当综合教学楼阶梯教室的最后一张课桌安装完备,已是9月1日清晨6点。

9月1日早晨7时20分左右,第一批上课的同学登上综合教学楼的台阶,几个小时之前,这里还是紧张的雨夜施工场面。

“耄耋之年”梦圆川农

——记我校66岁继教生杨德芳老人

9月2日是我校继续教育学院新生报到的日子,上午10时许,一对老年夫妇来到了报到处。大爷找到辅导老师,扬着手里的入学通知书诚恳地说:“我是来报到的。”原来,这位已经66岁的杨德芳老人是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农业高新技术专业的新生,学制两年。

“活到老,学到老”

花甲老人为什么还会选择到大学校园来继续学习呢?“要‘充电’嘛,不断学习人才不会衰老。”杨 德芳这样向我们解释他的入学动机。他早年在西藏农牧学校任教20多年,对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退休后潜心看书学习,更是对农村和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早在80年代中后期他对四川农业大学就有所了解,前不久在报纸上看到川农大继续教育学院2003级农业高新技术专科班招生的消息,埋藏在心底很多年的大学梦突然被唤醒了。他马上打电话到学校咨询,可规定最高年龄为65岁,已超过年龄限定的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的执着打动了招生人员,继续教育学院破格给他寄发了入学通知书。

“川农圆了我的大学梦”

谈及为什么会选择到川农来继续学习,杨德芳抑制不住地激动:“川农好啊,圆了我的大学梦。”他说,从西藏退休回到四川后,老朋友都纷纷向他介绍川农,加之从各种报纸上了解到川农的科研成果突出,特别在三大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研发上年年都有新品种,对四川乃至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农村贡献很大;另外,我校的继续教育学院近年来发展势头很好,师资力量,校园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很不错,是教书育人的好地方。“晚年能到这样出色的高校学习、生活,我十分满足。”他动情地说。

一旁的老伴凑过来:“前些日子,他总是闷闷不乐,只要一提到川农大,他就十分激动,恨不得马上到学校来。”他有四个孩子,三个已经参加工作,小儿子正在英国留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老伴和孩子们都支持他的决定,希望他能在大学校园里学有所获。

“我在这里挺好的”

继续教育学院对他特别照顾,考虑到他是川农前所未有的“老学生”,学院老师建议他到校外单独租房,可他却说:“我现在的身份是一名大一新生,我要和同学们同吃同住。”于是,学校安排他住进了距离教室最近的宿舍楼里,还破格允许他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

他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晚上10点睡觉。他与同宿舍的同学相处融洽,还主动帮助室友打开水,有什么好吃的也要主动与大家分享。几天下来,他已经基本熟悉了校园,还见识了我校新建成的第十教学楼。在与老伴的通话中,他乐呵呵地笑道:“我在这里挺好的。”

杨德芳重返校园的消息引起了各方媒体的关注,《四川日报》、《成都商报》、《雅安日报》、雅安电视台“视点”栏目都相继采访了他。“我没啥可报道的,我是来读书的,同大家身份一样。人就得活到老,学到老。”他认真地说。相信他会在大学校园里完成心愿,也相信他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谯刚张晓娟)

欢迎你,新同学

——精彩纷呈话迎新

为了更好地为新生及家长服务,全校各部门齐心协力,施展浑身解数,奇招频现,精彩纷呈,把迎新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学校与蜀通公司联系派出了8辆接送车,同时安排两辆校内公交车。在办理手续上采取一站式服务,400余名同学担当志愿者参与接待新生及家长。从车站到学校,到办理完各项手续进入宿舍,整个过程40余分钟即可完成。并首次在迎新工作中使用笔记本电脑,利用软件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到新生报到注册情况。林学院还特别编制了《林学园艺学院班主任工作手册》,其中收录了学院的专业介绍、教学管理摘要等与新生密切相关的问题,以更好地为新生服务。

后勤总公司在体育馆内放置了智能饮水机,为新生免费提供矿泉水;大门外,校保卫处设立了两块展板,以“辨别真伪,善中有诈”和“警惕‘骗子’”为题提醒新生小心上当;在报林一角,图书馆以《欢迎你,图书馆的新读者》和《读者指南》两张画报介绍其设施和服务项目,使同学们尽快了解我们的知识库,方便开展学习生活。

迎新过程中各院的展板可谓五花八门、各具特色,是迎新期间最惹人注目的一大看点。如经管院就首次启用了轻便的写真宣传板,从整体上介绍了学院概况及七个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主干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情况,让新生及家长对该院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还有前几届优秀毕业生“校友寄语”展板,字里行间流露出过来人的谆谆教诲和真诚鼓励,以激发新同学奋发向上的信念和斗志。

社团联合会也首次加入了迎新的浪潮中,同校学生会、团委委员会并肩作战。新成立的学生导游团免费为新生及其家长介绍校园,获得了广大新生的交口称赞。(梁玉雨 黄登艳 徐文梅)简讯:

8月19日下午,新学期食堂工作讨论会在后总办公室举行。为满足学生生活需求与保证食堂餐饮质量,本学期将在旧校区增设一个回民食堂;并对食堂的米、面、油、肉等大宗物资实行生活服务中心统管制度,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

8月21日-25日,生活服务中心对聚雅楼食堂进行了公开招标。

8月29日,由私人承包改为生活服务中心统管的培训楼食堂改造工程已完成!

假期中,我校信息与工学院计算机系19名学生在雅安市区新民街、羌江南路等地开展了名为“宣传普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曾健)(图1、2)

8月28日,资环学院召开了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就如何发挥党员、班支委的先锋模范作用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交流。(雷波)

大一,别虚度

大一,似乎已是久远的事情了,大学最宝贵、最烂漫的青葱岁月,就在你我的指缝间不经意地遛走,能够触摸的,只有一丝有些隔膜、苍凉的味道。

我的大一,是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而你们呢,你们的大一,你们新的征程,你们新的驿站,才刚刚开始。

母亲的呢喃,父亲的慈爱,好友的私语,嬉笑打闹的日子,挥汗奋笔的岁月,交织成一段段不舍和怀念。带着新奇和向往或者还有些落寞,独自走在陌生的校园,你们渴望被了解,渴望被认可,渴望被尊重,无论是踌躇满志还是意气风发,都写在青春的脸庞。也许你们都是中学时代的佼佼者,但大学,这新的环境、新的舞台,机遇和挑战并存,不是“苦高中,耍大学”之人的乐园。

在这里,在人生的象牙塔里,你们已经跨出了第一步。在盈满憧憬的日子里,你们明亮的眼眸满含着希望,干净而又透彻。我有理由相信,你们一定能或者正在做好准备,迎接你们的大一。

已经快要“别了,我的大学”的我们,看见你们在父母亲朋的簇拥下,拧鼻涕抹眼泪,心里想说的是:师弟、师妹们,坚强些吧,温室里的鲜花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学会自立和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生存。

依稀记得我们也曾走过那些崎岖的小路,困难、痛苦、泪水、成功、欢笑、快乐、幸福,这些难忘的因子铺就了凹凸的印记。流逝的岁月和世事的磨难,最能让人蜕变和成长。我们也曾盲目迷惘过,也曾伤怀失意过,当然也曾阳光灿烂过。跌倒了,学会爬起和继续;成功了,懂得感激和珍惜。人生没有几个似水年华,关键还得靠自己来把握。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轨迹,亦有着各自的目标信念,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和哲学,但却不可以拒绝生活与琐碎。选择了,就坚持,你会在坚持中丰润。

在又一次秋风乍起的时候,我快要告别这个相伴四年的地方了,我的大一,已铭刻在我记忆的深处,偶尔翻看那些泛黄的扉页、不再清晰的相片,发现会有酸酸涩涩的东西,漫上心头,为什么那个时候会让那么多宝贵的时间偷偷遛走,为什么没有珍惜拥有„„

大一,这个懵懂与成熟的分界点,对大学四年乃至整个人生都举足轻重。在这一年里,我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自信而不张狂,精神而不浮躁,进取而不钻营,务实而不木讷的挺立的人,这是我一辈子的财富和所有艰辛付出的积淀,于你们,这些刚刚迈入大学门槛的学弟学妹们,多少也会有些裨益的吧,我想。

无论你们曾经骄傲还是失落过,现在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你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谁比谁更优越,只有谁比谁更努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师弟师妹们,千万别虚度,你的大一!(邢晓波)

父亲来学校

余中锄

准备离家返校的那几天,父亲执意要送我到学校,非要来看看我学习和生活了几年的地方,爱子情切,我只好勉强答应了。

两日的长途跋涉终于来了到学校。午饭时间,本想“请”父亲好好去吃一次雅安的“特色”火锅。父亲却说:“我看到新建的食堂,还是去那儿吧”。来到“杏苑餐厅”,父亲做主选了几个菜,边吃边说:“我的印象中以前这儿是一个像天棚一样的食堂呀?”我告诉他那只是个临时食堂,就在现在餐厅的对面,几经变迁,那里已经是一个塑胶篮球场了。这个“杏苑餐厅”,当时还是一片荆棘丛生的小土坡,去年才开始投入使用,据说往后还要实行星级化的管理呢!父亲听后,拍拍脑袋连声说:“老了,老了,两年不见,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了!”我笑道:“不是你变老了,而是我们学校变化太快了。”

从餐厅出来,外面下起了小雨。父亲的兴致丝毫没有被连日的劳累所影响。我提议先到新区操场看看,然后从那里到老校区,又正好可以直接到市区去找个旅馆休息。

从餐厅往西,父亲是一点印象都没有的。其实在我,对这里的以前也是知之甚少。原本是一片农田,倏忽间变成了一个设施齐全、环境幽雅的现代化居住小区,这对谁,都是一个不小的惊奇。我告诉父亲,这一幢幢新的宿舍,里面不仅电视、电话、互联三网齐全,而且还有自习间、健身房、班团活动室、影视放映厅等设施。

信步走进操场,高大的体育场看台、整齐的乒乓球案、平整的篮球场和铺设着红砖灰的环行跑道,都给父亲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父亲原本也是喜欢篮球的,我提议玩上一把。摆好了架势,传球、拦截、抢断、跨步上篮,父亲毕竟不是我的对手,只好认输作罢,却依然愉快至极。

往回走的路上,空气经过小雨的洗涤,习习凉风送来阵阵桂树香气,人愈加心旷神怡。我轻快地介绍说,这座巍峨的建筑是我们二校区的教学楼,刚刚竣工投入使用,以后我们上课,再也不用跑到老校区了;这边是即将动工修建的,总投资近0.7个亿的综合实验楼,它们和拟建的二校区图书馆,将和逸夫楼一起成为我校的几大标志性建筑;而真正的大手笔,还是对面山中在建的“读书公园”,它的建成,将使我们的学习环境有一个更大的飞跃„„父亲认真地听着,似乎在想象着这里未来的场景。

走进老校区,父亲印象中低矮的砖砌的围墙,窄窄的绿荫大道,简陋得有几分寒碜的校门如今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巍峨壮观的体育馆、修葺一新的教学楼、已扩建的主干道„„而人的面貌,也有了极大的改变。那时成双成对的读书走廊,而今正在恢复它原本的使命。

夜晚,在旅馆,父亲又和我说了很多。他说自己年纪大了,只希望我能好好学习,将来能有个好的出路。之后父亲语重心长的说道:“比起我们当年,你们现在的条件简直如同天上一般。温室里终究长不出参天的大树,只能长出病态的盆景,也不知道你在学校里„„”

我连忙打断了他:“爸,你又来了。好像我们这一代,除了物质享受,什么都比不上当年的你们似的。对于我,对于我们这一代,你怎么就从来放心不下呢?”

第二日清晨,送父亲到车站。望着汽车远去的背影,我竟突然鼻子一酸,脑海中又记起了父亲的言语,一种莫名的冲动从心底升起:父亲,相信儿子吧!

敬爱的,老师

“同学们,你们经常做发财梦吗,你们想成为中国的第二个巴菲特吗,今天就是你们成功的起点。投资学,一门让你在经济社会里展翅高飞的学科;一门让你在充塞着残酷竞争压力的世界里傲然屹立于他人之上的科学;一门让你在穷困潦倒尴尬难堪的环境里白手起家的学科。下面,首先来听听几位世界巨富的发家史„„哎,你们知道你们老师我为什么投资屡战屡败吗,看来就是没认真研究投资学,这个假期在家闭门造车两个月,苦心钻研,这学期呢就由我来给大家上这门课,我也是第一次,希望大家多多配合哈!”这就是我们亲爱的投资学老师为我们这群整天做发财梦的穷学生做的开场白。哈哈哈,一个说话豪爽通俗穿着大气朴素短发,方方面面都颇像个男Teacher的Aunt有点逗人吧!“老师,你信仰共产主义吗”,上课时的第一节课我就问了身为院长教我们《邓论》的Teacher这个白痴性的问题。因为我分明知道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我只是想看看这位共产党的干部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的眼神,一个人的眼睛是心灵之窗,我期待着这位我颇具好感的老师真诚而满意的回答,因为自从对共产主义有所思索后我就一直期待着有人能亲口真诚而严肃的对我说他信仰共产主义。这位院长的回答让我感动,感动于在这个缺乏信仰亦或信仰泛滥的年代里还有人如此坚定执着地固守着这个崇高而又让很多人都感到遥不可及的理想。再想想回荡在教室里她热情的话音,深情而甜美的歌声,让我这个思想的盲目者备感喜悦和欣慰。

人文学院的二杨,一个是瘦瘦的Teacher杨,讲起话来幽默风趣妙语连珠挥洒自如,把高深的毛泽东 思想讲得浅显易懂,把形而上的政治军事理论娴熟地运用于形而下的世俗生活,令我们这帮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一节课下来掌声不断喝彩不断。有这样的社科类教师应是川农的骄傲!另一个Teacher杨,圆圆的脸蛋,有一双迷人的小眼睛,看起来有点死板的他其实是一个善良而有同情心、思想激进而颇有见地的teacher,他独树一帜的教学方法和激进的思想为我们僵化封闭的脑袋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让我们体会到了学术思想的极大包容性和容纳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Teacher谭,一个如火般的30好几的女性,她身上散发出来的热情连我们这些正值花样年华的男孩女孩都自愧不如,跟她相比,我们反而成了小老头小婆婆。上她的课,既紧张又振奋;既觉得累又觉得充实,累并快乐着,是我们切实的感受。还有一个慈祥和蔼满脸皱纹却随时都露出沧桑微笑的脸庞让人难以忘怀,胡老师,一个年过花甲的老教师,严谨,务实,勤勉,节俭的品性深深地映在了我的脑里,时时激励着自己、感动着自己。

还有,还有笑容可掬的Teacher江,风度翩翩的Teacher张,温柔善良的Teacher朱,可气可爱的Teacher尹,十恶不赦的Teacher陈„„

可爱的,可气的,可敬的,可恨的,可亲的,可恶的teacher,在这片土地上,爱过,恨过,笑过,痛过,付出过,收获过,生活过„„(LY2)

给校报编辑的一封信

尊敬的《四川农业大学报》编辑: 您好!

我是四川农大的一名在校学生,同时也是校报万余名忠实读者中的一位。今日提笔于此,首先我想表达自己对校刊室全体工作人员的敬意,是您们的辛勤工作给校园生活增添了又一道亮丽的风景!再者,我想发表一点我及身边部分同学并不成熟也非专业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认为,校报的刊头其书法字样虽美,但用作刊头稍有不适,略失大气,而且刊头字与字之间间距较小让人稍有拥挤之感。所以,我们认为如果能在新学期将校报刊头作适当调整,也许会能从整体上给读者更加完美的视觉效果。

当然,我们的意见和建议仅是从个人的直观感觉而言的,并不专业,有失偏颇处望予以谅解!致礼

徐文梅2003年8月23日

本报2002年度好新闻奖获奖名单 一等奖:

邢晓波《在键盘上舞蹈》

梁玉雨《读<评“学生干部除外”>有感》 二等奖:

李熙婷《大学初体验》 郭丽《点击“双选”》 姜超《热火朝天为哪般》 豫人《春游与春忧》

唐玉姝《我们为福利事业做什么》 三等奖:

鱼泪《不必要的敬畏》

张洁、张利娟《火热考研看今朝》 余中锄《滥占教室几时休》 谯刚《我们在成长》

君达《对奖学金现场答辩的思考》 优秀奖:

梁玉雨《新生如是说》

于小军《农学院2002年考研喜获丰收》 小小《我的大学》

树人《教室不是会议室》 胡阳《拔河战记》

苟曦《载歌载舞庆校运(图)》 熊芳《假日记略》

优秀通讯员:邢晓波

梁玉雨

新生家长盛赞我校 环境美

一位湖北的家长笑着说:“学校环境很美,没有城市的喧闹,是最有利于孩子学习的”。另一位母亲也高兴地说:“这里青山绿水,学校的绿化也不错,特别是桂花。”一边说还一边深深地呼吸桂花的香味。校风纯

一位贵州来的家长感触颇深地说到:“我送儿子来报名,没想到师生这么热情,又是帮我们拿包,又是带我们交费,办手续,找寝室。川农人这么热情纯朴,校风一定也不错。” 条件佳

“上午我到学校的教学楼、食堂、宿舍,还有运动场都去看了看,还不错!特别是那边的教学楼真多呵,我还差点迷路了。”这位家长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旁边的几位家长对体育馆、第十教学楼等建筑也赞不绝口。校史灿烂辉煌

许多家长到校史馆参观后激动不已。一位重庆姓李的家长说:“川农历史悠久,江总书记都来视察过,让孩子来这儿读书,我放心。”

后记:桂花飘香的校园,现代化的教学楼,灿烂辉煌的校史,还有开拓进取的川农师生,让家长们带着迷惑而来,携着答案而归。相信有了家长们真诚的关注,川农的明天会更加美好。(赵虎)

校报招收学生记者

你爱好文学吗?你喜欢新闻吗?来吧,加入我们吧,一起把梦想实现,一起让理想飞扬!

《四川农业大学报》是学校党委机关报,全面反映学校的发展动态、宣传典型,针对广大师生关心的话题予以采访报道,主要设有“自由谈”、“校园话题”、“身边人物”、“文艺走廊”等栏目。

成为校报学生记者,你会得到新闻写作的基本训练,通过不断地采访、撰写、修改稿件,你的新闻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都将得到锻炼和提高,你的才华会因此而得到施展,你的能力会因此得到体现。

招收条件: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拥护党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热爱新闻工作、文学创作,有一定的写作特长;有正义感,有责任心,富有激情,敢于创新;工作踏实认真,有实干精神。

凡有意者,请于9月25日前交一篇稿件(体裁不限,2000字以内)到第一行政楼(逸夫楼旁)二楼校刊室,务必在稿件上注明姓名、院别以及联系方式,我们将根据稿件择优录取,并选取优秀稿件在校报上刊发。(校刊室)

第二篇: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 市领导率队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

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 市领导率队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

(来源:桂林日报)2010-09-09

【桂林日报讯】(记者 段裕祥 陈娟 徐莹波)在第2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李志刚、粟增林等市领导分别率队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看望和慰问辛勤工作的教职员工,并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9月4日,市长李志刚、副市长巫家世率领慰问组一行,先后来到桂林中学、榕湖小学、桂林理工大学,亲切看望慰问一线教师,了解学校校园建设情况,与学校教职员工代表亲切座谈,并给学校送上了慰问金。

桂林中学创建于1905年,是一所百年老校。李志刚一行与教师们座谈,听取学校负责人关于学校的历史及办学条件、教学成果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对学校建校105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表示祝贺,对学校多年来为我市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人才表示衷心感谢。李志刚说,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老师不仅要教知识,还要教做人,要付出更多的艰辛与汗水,我谨代表市一行委、市政府及全市500万人民,对长期在一线耕耘的中学老师致以节日的问候!随后,李志刚一行还专门慰问了该校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万榕。

在榕湖小学,得知该校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时,李志刚感慨地说:“又是一个百年老校!这是桂林教育的骄傲啊!”从操场到教室,从展览室到艺术楼,李志刚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榕湖小学颇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在与教师座谈时,李志刚说,你们继承了百年老校的光荣传统,勇于承担下一代的教育重担,把学校治理得井井有条,孩子们在这里读书是幸福的。在此,对你们为下一代付出的一点一滴表示衷心的感谢!祝你们教师节快乐!

李志刚一行还看望慰问了桂林理工大学邹正光教授,对他在太阳能材料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表示祝贺。李志刚说,你的研究课题与桂林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希望更多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不断创造价值,在科研路上取得更大成绩。李志刚一行还与学校教师代表座谈。李志刚说,桂林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支持,桂林市经济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凝聚着地方高校的一份功劳,希望你们继续发扬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9月7日下午,市政协主席粟增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文升率领慰问组,到我市部分高校、中小学校慰问。每到一所学校,慰问组都与教师们亲切交谈,了解教育教学和学校建设发展情况,向老师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同时也希望广大教师立足岗位,辛勤工作,推动桂林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桂林的发展离不开你们的支持。”在广西师大和桂林旅专,慰问组一行与学校教师进行了座谈,了解学校建设和发展情况,并给老教师送上鲜花和祝福。粟增林感谢两校多年来努力发挥学科、人才等优势,积极服务桂林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希望两校一如既往地突出自己的优势,继续为桂林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崇善小学和樟木小学,慰问组一行参观了校园,了解学校办学特色,并叮嘱教师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言传身教,切实承担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

来到广西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看到学校今年高考成绩依然喜人,慰问组鼓励他们说,师大附外是桂林市教育的名片,希望大家继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9月6日,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潘永建,市委常委、秘书长石东龙,市人

大常委会副主任汤杰率领慰问组,先后来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市第十八中学、雁山区柘木初中、桂林电大、市职工大学等,亲切看望慰问一线教师,与学校教职员工代表座谈,向他们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诚挚问候。

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潘永建听取了学校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后,对该校建校以来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在慰问该校杨道国教授时,了解到杨教授在荷兰博士毕业后先是留在当地工作,不仅享受高薪厚职,还曾作为核心成员参加欧盟大型研究项目,但当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向他发出邀请时,他毅然辞掉了在荷兰待遇优厚的工作,携家人回到祖国,潘永建十分感动,连声称赞他为了国家科研和教育事业不计个人得失,甘为人梯,同时希望他将科研成果做成产业,为我市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在市第十八中学、雁山区柘木初中、桂林电大、市职工大学等学校慰问时,慰问组勉励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进一步重视师德建设,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9月8日下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俊华,市政协副主席容作信率领慰问组,先后来到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芦笛小学、桂林医学院、广西师大附中、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慰问。每到一处,慰问组都与学校教职工亲切交谈,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寄语广大教师再接再厉、爱岗敬业,不断提高教书育人能力,为地方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在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医学院、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慰问时,黄俊华对这些学校近年来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赞赏,感谢学校为我市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并希望各校继续发挥学科、人才优势,积极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在芦笛小学、广西师大附中慰问时,黄俊华对两校在教学上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教师们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常年默默辛勤耕耘付出,更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人民群众的爱戴,希望教师们切实承担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在桂林医学院,慰问组一行还慰问了全国优秀教师王昌明教授。

又讯9月8日下午,2010年桂林市教师节座谈会在榕湖饭店九岗岭会议厅举行。来自我市各大、中、小学及幼儿园的40多位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代表欢聚一堂,共庆广大人民教师的节日。

市委常委、秘书长石东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汤杰,副市长巫家世,市政协副主席李世荣出席座谈会。石东龙代表市四家班子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勤奋工作、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做出突出成绩的人民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祝贺。

会议指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均衡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为桂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会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更加重视和支持教育发展。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科学谋划教育发展,进一步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育公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协调稳步发展,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培养实用人才,开创桂林教育新局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着力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教育教学专家,为桂林教育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座谈会上,市优秀教师代表、市第一中学教师董慧群,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市培智学校校长程斌,自治区“八桂优秀乡村教师”代表、兴安县严关镇清水小学教师曾德贵,自治区优秀班主任代表、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小学教师石文珍等各类优秀教师代表和高校代表分别发言,畅谈自己在教育工作一线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

9月9日上午,天空下着濛濛细雨,颜单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冈玉,副镇长陈文宝,镇教育干事李文卿等一行5人,先后来到该镇各中心校进行教师节慰问。

在慰问过程中,吴镇长等领导同志对镇各中心校进行了视察,认真听取了各校负责人对学校整体工作的汇报,充分肯定了各学校新学期以来的各方面工作,还对各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与此同时,各中心校的校级领导班子及参加座谈的教师代表也纷纷表示,决不辜负党委、政府的重托,尽心尽职,乐于奉献,为全镇教育事业再创辉煌,再增特色!整个座谈会在愉快、祥和的氛围中进行。

该镇领导同志在百忙之中抽空慰问各校,充分体现了该镇党委、政府一如既往地关心教育、重视教育。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该镇领导同志对各中心校目前关注的问题,更是立足实际,正视困难,主动沟通,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着子。

最后,吴镇长代表该镇党委、政府将本次教师节的慰问金转交给各校校长,并祝全镇广大教师节日快乐!

下载热烈庆贺第十九个教师节!向全校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祝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热烈庆贺第十九个教师节!向全校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祝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