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三个抓手_确保焊轨质量(广铁集团交流材料)
全路工务工作 会议交流材料 2011.12.太原
强化三个抓手 确保焊轨质量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
为确保高速铁路钢轨焊接质量,广铁集团公司认真落实铁道部运输局工务部要求,紧紧抓住“理念、标准、保障”三个关键,不断强化基础管理,着力优化工艺参数,管内红海焊轨基地自2008年8月投产至今,共计焊轨3610公里,其中高速轨2150公里,没有发生质量不良反映。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理念,在提升“软实力”上下“硬功夫”
面对高速铁路钢轨焊接在工艺、技术、质量方面等的全新要求,我们首先强化理念引导,促进干部职工转变观念,提高工作质量。
1.强化“安全为天”的质量理念。作为高速铁路长轨供应基地,焊轨质量直接关系到旅客的生命安全。为此,我们首先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一个焊头等于一千个人头”,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质量理念。其次,着力培育焊轨质量终身负责的质量意识,通过把每个焊头的参数、责任人等资料记录备案,时刻教育和提示员工保证焊轨质量。再次是以建立
—1—
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为载体,把“安全为天”的质量理念融入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规章制度,促进干部职工将安全质量意识真正体现在日常工作当中。
2.导入“人机合一”的专家理念。针对2010年检查落锤有断头的现象,我们邀请高校焊轨专业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专家结合红海焊轨基地生产实际,提出了“人机合一”的理念,即“懂焊轨工艺必须懂设备,懂设备必须懂焊轨工艺”,给予我们很大启示。过去,我们的焊机操作者只是单纯注重工艺参数,忽略了焊机关键部件对工艺参数、焊头质量的影响。我们迅速调整思路,把“人机合一”理念贯穿在焊轨生产实践中,深入研究焊机设备性能与焊接曲线之间的关系,在设备较稳定的状态调试出可靠的焊接曲线,在保证焊接曲线稳定的同时调试出稳定的设备,实现了焊轨质量的大幅提升。
3.树立“动态优化”的服务理念。一方面,我们成立技术调查服务小组,了解掌握不同线路的锁定轨温,并根据第一手资料调整工艺参数,将线路的锁定轨温作为出厂钢轨焊头平直度是否达标的一个重要标准,确保运营品质。另一方面,建立“质量回访”制度,对出厂上线的钢轨焊头在不同线路条件下的状况进行检测,根据通过动车组对数、速度,掌握焊头在线路上运行半年、一年后的两组原始数据,摸索规律,为优化工艺、控制质量
—2—
提供依据。
二、抓标准,在练“真功夫”上下“苦力气”
我们坚持瞄准全路一流标准,自我加压,狠下苦功,不断提升焊轨质量。
1.提高标准。一是提高落锤试验标准。铁道部标准为5.2米落锤试验,连续25个头一锤不断。我们将标准提高到连续25个头两锤不断。为确定工艺参数,我们成立落锤试验攻关小组,在优化工艺上下功夫,今年共进行了5700余次工艺优化试验,并创下连续220个头两锤不断的纪录。同时,为加强对工艺试验过程的控制,保证每一次参数调试能够真实反应到落锤质量上,我们坚持“三不准”原则,即工艺技术员不在场,不准焊接工艺试验头;试验头不冷却到室温,不准落锤;工艺技术员不在落锤现场,不准落锤,以确保各项参数的准确性。二是提高设备养护标准。对焊机设备状态按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进行管理,对关键部件改进修制,确定焊头数量限制,到限更换,确保设备始终处于优良运行状态。比如,我们定期更换K1000焊机的顶锻导向轴,保证了焊头错边量控制在0.3mm以内。三是提高外观质量标准。通过对冷线作业标准的严格控制,取消人工打磨,全部实行机械精调精磨,确保精磨后外观质量一次到位。通过改造精磨机主梁、更换磨头等措施,杜绝超范围打磨现象,有效解决了打磨质量不
—3—
稳定等问题。目前,焊头外观质量离线一次合格率由80%提高到90%以上。
2.优化标准。在工艺控制上,我们采用“逼近法”,不断调整和优化工艺标准,使工艺控制更加精准,焊轨质量不断得到提升。比如,对同一轨种,在保证落锤不断的情况下,针对灰斑出现的位臵和面积,经过多次参数“逼近”优化,探索出与焊机状态匹配的参数,降低了轨底脚灰斑出现频次,确保了焊头质量良好。在工序管理上,我们不断优化调整与之相适应的作业标准,今年以来,多次优化作业指导书。如在焊轨流程中将原轨检查和焊前除锈、细磨点及探伤点从焊轨班分离出来,统一成立了质检班,强化焊轨质量过程控制。
3.落实标准。建立日考评、月分析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标准落到实处。一是对人员操作进行日考评。每天召开考评会,对照标准考评,对合格率达不到90%的作业线给予考核,对合格率超过90%的作业线给予奖励,做到“当日问题、当日考核、当日整改”,形成闭环。二是对工艺质量进行月分析。每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工艺、质量进行分析,总结焊头外观、内在质量、工艺执行情况,针对问题,分析原因,加以整改。比如:我们发现焊轨曲线存在周期性变化,需定期调整设备状态与之相匹配。
三、抓保障,以“保障线”确保“焊轨线”
—4—
在抓焊轨工艺控制、确保质量的同时,我们还注重抓人才、科技、生活等保障,努力确保焊轨质量持续稳定。
1.强化人才保障。一是选配精干力量。近两年来,我们补充了3名焊轨专业的大学本科生担任工程技术人员,把14名机电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充实到主要技术工作岗位。二是强化实作培训。要求大学生在见习期间要跟随工班长在焊机岗位观察、学习。见习期满后,必须焊接1000个头以上,才能从事工艺技术员的管理工作。三是强化准入制度。要求焊机操作手须具备中级钢轨焊接工以上资格才可上热线作业。
2.强化科技保障。坚持科技保质量的思路,加大技改革新力度。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对月台群吊、待焊轨棚的改造,解决了钢轨定点存放和自动抓放的问题。在各工位加装视频监控终端,密切掌握相关工位作业情况,达到安全互控。开发了钢轨自动输送系统并投入应用,实现了钢轨自动对位,误差小于3mm,消除了钢轨撞击设备的隐患,防止了送轨时钢轨撞击伤损。
3.强化生活保障。我们按照“创一流基地,建和谐家园”的目标,努力创建一流环境。去年以来,集团公司投入1580万元,购臵了一家厂房作为职工宿舍,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并拿出一部分宿舍作为职工家属“探亲房”,解决了异地职工家属探亲的住宿困难。投入31万元,对GAAS焊机防护门及两台焊机
—5— 的除尘装臵进行改造,改善了车间作业环境。投入12万元,在半成品月台和成品月台增设了8个空调休息亭。投入33万余元,对基地内部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和绿化。
我们深知,我们的工作与铁道部的要求和一些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不断探索、学习借鉴兄弟局焊轨基地的先进经验,致力于提高焊轨质量,为创建“五个一流”的现代化焊轨基地继续努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