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盱眙黄花塘新四军纪念馆有感[推荐]
参观盱眙黄花塘新四军纪念馆有感
秦鹏飞
2017年12月9日,学校党支部组织“重走革命路”主题教育,全体党员一起参观了盱眙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上午九时许来到了纪念馆前,远远地望着新四军纪念馆,即使轮廓模糊,仍然透着它的肃穆庄严。一点点走近,敬畏和钦佩油然而生,我知道,我在靠近一段光荣的历史,走近一段峥嵘的岁月。
大厅里的那几尊吹号角的战士塑像气宇轩昂。他似乎在吹颂着骁勇将士的精神,吹奏革命胜利的凯歌,炯炯的眼神望向天际,瞭望着美好新生活的曙光。
我带着无比的敬重之情,走进了纪念馆的展厅。以新四军抗日为主题的雕塑气势恢宏,彰显着战士们在抗战疆场中冲锋陷阵的无畏、团结一心的风范。情不自禁地,感动氤氲了每个细胞,是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是他们为民族独立浴血奋战,创造了我们的和谐与安定。
新四军的建立和辉煌战绩,为成功开辟华中敌后抗日战场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看着玻璃柜里摆列的各式枪械武器,我仿佛嗅到了战争的味道,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期,中共领导下的新四军在艰难的条件下创建了横跨五省包括八个战略区的抗日民主基据地,形成与华北八路军南北呼应的战略态势。即使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即使没有优越的物质基础,他们凭借睿智与英勇成为战场的主人。解放和独立的念想在他们脑海回荡,无论多么辛酸苦楚,他们都坚定地前进着,无私地为着国家,为着人民。这样的胸襟和情怀,如今的我们都褪去了许多。物质横流的社会,几乎被利益、权利冲昏了头脑,迷失了本心,大步亦趋的朝着金字塔的顶端攀爬。有多少人会停下脚步关注国家时事,有多少肯放下利益为社会文明奋斗,有多少人愿挺出胸膛为国家之需牺牲……我们不该这样冷漠,铁军浓烈的爱国精神应融入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
一张张黑白照片里有微笑、有泪水、有血腥、有幸福……积淀着历史的年轮,记录着最真实的过往。通过每一个画面,我尝试着揣摩军人们当时的情感和思绪所想。将照片串接起来,我好像也站在了那片土地之上,感受到那份战争的紧张。看着战士们用过的生活用品,心疼的感觉像海浪般起伏着漫上心房。他们用着最简陋的用品,却为我们创造着最安定的祖国。回想到“皖南事变”国民党对新四军战士的肆意杀害,便愤恨他们的冷酷无情、惨无人道。然而,共产党迅速重建了新四军军部,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取消新四军的图谋,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中。因为他们,才有今天的我们。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当时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深深为革命烈士们一腔热血精忠报国的崇高精神所折服。他们的英雄事迹深深印刻在我心中,时刻提醒着我积极上进、为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虽片砖块瓦,亦当无怨无悔。
忆苦思甜,我们不能只沉溺于现在的幸福安逸,先人在**年代打拼的艰辛我们要时时铭记于心。我们不仅仅要缅怀,还要继承先烈的遗志,将他们的精、气、神在我们身上不断延续。每个人的肩上都应背负起开创新世纪的使命,扬起我们青春的臂膀,挥洒赤诚的汗水,创建繁荣昌盛的祖国。
第二篇:参观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有感
参观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有感
为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5月23日,我局组织50余名党员干部代表乘车前往“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盱眙县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重温华中抗战的峥嵘岁月。
我们参观了各个纪念厅,在墙上,我们看到江泽民为其提笔的“铁的新四军”,笔锋间的刚劲有力更是让我们体会到了新四军如铁一般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我们知道战地黄花为何分外香,周克玉先生的一句话“战地黄花香飘万里,铁军精神照千秋”,这句话让我们倍感振奋。在这里,留下过曾经为革命事业奋斗拼搏的军人身影,例如,陈毅等新四军军部和华中领导人率直属机关和部队分三路于1943年1月10日进驻淮南新四军第二师师部驻地----盱眙黄花塘。新四军军部在黄花塘地区约两年零八个月,这期间是抗日由相持阶段向反攻阶段转变的时期。新四军黄花塘军部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任务。在这里,在新四军文化艺术馆我们又详细的了解了新四军是如何挺进敌后创建革命根据地过程和有关江南、江北指挥部、皖南事变的经过和其历史意义。最后,我们还参观了新四军卫生部旧址、新四军政治部旧址和二师军工部旧址,我们了解到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的各个师都组建军工部,而二师军工部就建在这里。我们还参观了陈毅旧居、彭康旧居、曾山旧居等革命人的旧居,用草铺就的屋顶,泥塑的墙面,顿时把我们带到了那段艰苦而又辉煌的岁月里。
在场的党员一边认真看,一边低声交流。老同志们表示,黄花塘是一片革命的圣土,她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辉煌的战斗历程,见证了华中抗战的峥嵘岁月,也再现了新四军无私无畏的革命风采和军民团结的鱼水深情。在鲜艳的党旗下,我们再次举起右拳,向党宣誓,铿锵有力的话语回荡在展示大厅,激荡着每一位老战士、老地下工作者的热血。
通过参观学习,我们纷纷表示深受教育。缅怀先辈,大家感慨万千,正是“战地黄花分外香,革命教育意深长。
第三篇:参观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的感想
参观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的感想
近日,盱眙城管局组织党员们来到黄花塘新四军纪念馆进行参观,观摩和学习老一辈革命先烈的革命事迹。从而学习革命先烈们的群众路线和革命精神。
从1943年1月初到1945年2月底,在全国抗日战争由相持阶段转入反攻的关键阶段,新四军军部移驻黄花塘。在此期间,军部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运筹帷幄,指挥抗日,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清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磨擦、进攻,在苏、皖、浙、鄂、豫五省开辟了八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日军统治的心脏地区插上了一把尖刀,使华中地区成为对敌斗争的主战场。新四军和八路军一起,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重大牺牲。
前往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寻访新四军领导人们曾经战斗和生活的足迹。就是在这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陈毅等指挥所属部队,与日伪展开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丰功伟绩。
迈入军魂之门,慷慨雄壮的新四军军歌响起,“浴血奋战在罗霄山下,血染着我们的旗帜……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决战黄桥、席卷淮海,新四军在危机四伏中冲破封锁,入枪林、出弹雨,拼杀在民族解放的战场上。皖南事变震惊中外,面对同室操戈,新四军没有被打倒,重新组建军部,成立军区,坚持反抗侵略。
军歌响起时,我仿佛看到面对敌人的包围,即将全部壮烈牺牲的战士们紧紧靠在一起,齐唱军歌,向战友们告别,向家人告别,向深爱的祖国和人民告别。赢得“铁军”的称号靠的不仅是能打硬仗,更需要无畏牺牲的英雄气概。金一南在《苦难辉煌》中写道“任何民族都需要有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与收获,这就是民族的脊梁。”
穿过战场的硝烟,钢铁般的英雄儿女又有怎样的平凡与真实?
以豆投票,盐阜根据地采取民主的方式选举基层干部;草鞋、蓑衣、纺车,战斗生活之余,根据地的军民抓生产搞建设,开银行、做卷烟、制武器样样在行;办学校、演话剧,做一支有文化素养的的军队。在党的领导下,新四军在根据地的建设如火如荼。
《囚歌》雕刻出叶挺将军面对反动派诱惑时的顽强不屈,《梅岭三章》道出陈毅元帅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矢志不移,《茉莉花》谱出小战士
何仿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新四军的队伍里面有诗人、作曲家、摄影爱好者还有集邮爱好者,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除了保家卫国,他们同样有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相较于他们的伟岸,我更愿意接触他们的真实。二百多斤的罗炳辉司令需要两头骡子轮换着骑,叶挺夫妇和六个孩子的合影充满温馨,七师师长蔡辉,创办贸易所,非常会赚钱,一批“红二代”在黄花塘出生……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只不过是枪林弹雨中少了几分“浪漫”、四处漂泊中少了几次“团聚”、经济封锁中少了几分“富足”,乐观的新四军人在隐蔽的黄花塘过起了自己的日子。拥有健全的人格,这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员可以做到的。如果一个人的人格不健全,他就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也就不可能始终如一地对党和人民负责。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可以发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必非要轰轰烈烈地做一番大事,做英雄,先扪心自问,我做好自己了么?我是不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黄花塘之行,让我们对未来有了满满的信心。不可好高骛远,不可浮躁,要坚定信念,用自己所拥有的才智践行党的宗旨,踏踏实实的践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革命先辈们为我们开创了美好的生活,我们肩负着同样的责任,要让后来人过的更好。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革命先辈用青春和热血为后来人换来的幸福生活,无愧于周围群众对自己的信任,无愧于在党旗前的庄严承诺。
第四篇:参观黄桥新四军纪念馆有感
参观黄桥新四军纪念馆有感
11广告1班 孙晓琴
20111005118 踏着沥沥淅淅的小雨,我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黄桥新四军纪念馆参观学习,终于实现了一直魂牵梦绕的夙愿。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米巷10号丁家花园内,花园回廊曲径,古朴典雅,是一座典型的清代风格庭院,这里也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的故居。这个花园吸收了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同时,又结合民间建筑,是园林建筑和民间建筑完美结合的佳作,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现占地面3785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085平方米,由“序厅”、“黄桥战役的背景”、“黄桥战役开创华中战役新局面”、“黄桥决战精神代代相传”四部分组成。
馆藏三级以上历史文物4000多件,历史照片2500多幅,新四军老战士及省部级以上干部字画、题词300多幅;展馆陈列版全长375米配以各种历史照片、图像、地图、珍贵的文物、实物及大量文字介绍,再现了当年黄桥战役的历史风云,热情讴歌了新四军指挥战员不怕牺牲、奋勇杀敌和黄桥人民积极支前、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馆内的陈毅、粟裕塑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令人肃然起敬,这是一座屹立在老区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南京军区官兵传统教育基地、江苏省国防教育园、江苏省学校德育基地和泰兴市德育基地,已成为人们了解新四军的光辉历史、接受传统革命教育的阵地和课堂。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是在1940年新四军黄桥战役胜利的背景下建成的,应而对新四军的黄桥战役我们也必须有所了解。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回顾这段英勇奋战的历史。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准备投降日寇,加紧进行反共军事摩擦,将摩擦中心由华北移向华中。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奉命率主力部队挺进苏北,执行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1940年9月30日,国民党反共顽固派、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多次派兵向我军进攻,我军被迫自卫还击。自1940年6月28日起,先后发生了保卫郭村,东进黄桥,营溪反击,攻占姜堰等四次战斗。9月3日,韩德勤又出动主力与我军决战于黄桥。我军歼灭敌军1.1万余人,取得了黄桥战役的胜利。黄桥战役的整体部署:韩德勤以第89军李守维部和独立第6旅翁达部为主力,组成中路军,经营溪、古溪和祖师庙加力,进攻黄桥北面和东面地区;以鲁苏皖边区游击军李明扬部、苏北游击第8军陈泰运部组成右路军,以保安第1、第5、第6、第9和第10旅组成左路军,掩护主力之翼,攻击黄桥以西及东南地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总指挥陈毅、副指挥粟裕成功争取了李明扬部陈泰运部保持中立,同时采取集中兵力、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法,在黄桥地区进行自卫还击。10月1日、2日国民党军受阻于暴雨。3日雨过天晴,即分几路扑向黄桥;4日下午3时许,独立第6旅3000余人进抵黄桥附近。担任伏击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分四路猛插,将独立第6旅分成数段。经3小时激战,全歼该旅,中将旅长翁达自杀。国民党军为扭转被动局面,猛攻黄桥,一部突击入东门。守卫黄桥的第3纵队顽强反攻,第2纵队八字桥插自分界,第1纵队挥师南下,完成了第89军的合围。
经一夜激战,至6日清晨将该军全歼,中将军李守维逃跑时失足落水溺毙。黄桥战役进行时,八路军第5纵队从淮阴地区南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部队东进至运河,在战略上起了策应作用。
此役历时4天,共歼国民党顽固派军队1.1万余人,俘师、旅、团军官10余名、下级军官600余名、士兵3200余名,缴获步马枪3103支、驳壳枪229支、重机枪24挺、轻机枪135挺、山炮2门、迫机炮6门、子弹、手榴弹、电台等军用品甚多。新四军伤亡900余人。
黄桥战役的胜利,是以陈毅、粟裕等同志为首的苏北指挥部执行党中央、毛泽东的指示,正确指挥的结果;时参战指导员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结果;是南下的八路军第5纵队战略配合的结果;是争取了部分地区实力派保持中立的结果;是当地党组织和人民全力支持的结果。黄桥战役的胜利,打击了顽固派,争取了中间势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有一个光辉范例。它狠狠的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实现了新四军与八路军的胜利会师,奠定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同时也增加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有利条件。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是先辈们用鲜血与勇气捍卫起来的,虽然现在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都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忘记历史、忘记那些革命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那么,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弘扬新四军革命精神,使之不朽呢?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严峻课题。
首先,人必须有理想,也就是人们所谓的“志当存高远”吧。对青少年而言,立高远的志向,这不仅仅关乎个人前途,而且是一个国家能否强盛的基础。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读中学的时候,面对校长“为什么而读书”的发问,从容地回答:“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为之一震,他万万没有料到十几岁的周恩来竟有如此宏图大志。他高兴地对同学们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周恩来正因为抱有“为中华之崛起”的崇高学习目的,才那样出类拔萃,卓尔不群。军事奇才拿破仑也认为:“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个人只有时刻以高远的目标激励自己,才能更好地激发潜能,从而取得辉煌的成绩。精卫每天都衔一根树枝或一颗小石投入大海,一心要把网大海填平,哪怕一千万年,一万万年也在所不惜。愚公自从决定要铲平两座大山后,便矢志不渝,就算世世代代这样干下去也毫不退缩。如果心中没有向往与追求,何来如此坚韧的毅力与不懈的壮举呢?
其次,要经受得住挫折。红十四军从举起大旗到军部解散仅仅几个月时间,但是革命的火种保存下来了,经受住挫折的人们,最后还是迎来了革命的成功。干事业不要指望时时顺当,生活是现实的,现实是残酷的,笑着去面对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挑战。居里夫人从1896年发现放射性元素,直到1902年发现了使世界化学界震惊,对世界化学界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元素——镭,共经历了6个艰苦的春夏秋冬。这6年里,她就是独自在冰冷的实验室里面对着冰冷的器皿。张海迪是中国残疾人协会的代表,面对五岁时突如其来的脊髓病,她也曾想过放弃,痛定思痛之后,她毅然选择了坚强,拿起了手中的笔,写出了她心中的完美世界。这些很能给我们启迪。
让新四军精神永垂不朽!
第五篇:参观苏南新四军纪念馆有感
参观苏南新四军纪念馆有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样一个缅怀先辈,追忆往事的节日来临之际,我们部分团干在公司团委的组织下,以团日活动的形式参观了茅山苏南新四军纪念馆。
茅山地处苏南山区,地势险要,西临南京,北濒长江,东至淞沪,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1938年6月,陈毅,粟裕率领的新四军一、二支队和先遣队进入茅山地区,建立了苏南抗日根据地,由此开始了这里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我们的参观活动的首站是位于于茅山三峰脚下,被青松翠柏环环绕着的苏南抗战胜利纪念公园。该公园有一座由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同志亲自题写的纪念碑。这座高耸的纪念碑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相传当年新四军某部在一场与日军的浴血奋战中阵亡了许多英勇的战士,其中有一名小号手,他战死后,英灵仍然在战场上回荡。于是,在纪念碑修好以后有了“碑下放鞭炮,空中吹军号”的奇特自然现象。我们来到时,正赶上一群高中生们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鞭炮声中,在嘹亮回旋的“军号声”中,在雄伟的纪念碑前,我们重读入团誓词,我们追思和怀念着那些为挽救民族危亡、在硝烟炮火中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感受着当时的血雨腥风,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苏南新四军纪念馆。首先吸引我们眼球的是展览馆主体建筑的空地上陈列着的退役火炮和飞机。我们抚摸它们布满的岁月痕迹,仿佛又回到了烽火连天的岁月。展厅分为上下两层,分为“苏南人民奋起抗击日军侵略者”、“新四军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东进北上”、“苏南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坚持”及“苏南人民夺取抗日斗争的最后胜利”五大部分。馆内共展出各种珍贵文物和历史资料3000余件,用声、光、电、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图文并貌地生动再现了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和璀璨业绩,真实地反映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光辉历程,生动再现了新四军和苏南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风貌。
追忆历史,才能更好的认识现在;了解先辈们的付出,才能更珍惜近日来之不易的生活。照片上一张张青涩稚嫩的面孔,石碑上一个个近在咫尺的姓名,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救亡图存的爱国画卷,向我们诉说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我们在感受历史同时,思想上,精神上都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