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州教苑》第四期像孔子那样做教师赵祯定稿

时间:2019-05-15 00:2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梓州教苑》第四期像孔子那样做教师赵祯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梓州教苑》第四期像孔子那样做教师赵祯定稿》。

第一篇:《梓州教苑》第四期像孔子那样做教师赵祯定稿

孔子是家喻户晓的古代圣贤,每当听到他的名字就肃然起敬,总感觉中国几千年才出那么一个,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像孔子那样做老师》一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动、真实的孔子形象,又让人感觉孔子并不那么高不可攀。

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魂”。我们以他的精神为“魂”,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有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上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魂”,而不仅仅是让他们通过大学的招生考试,然后便不知道心灵将往哪里去了。

我们身处现代,当然不能完全像孔子那样去生活和施教。但是孔子的很多教学思想与方式在现代教育中依然值得采用和推广。继承好、发展好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教师的成长、教育事业的发展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编者

像孔子那样做教师

——《论语》新解 《人民教育》2014年第20期

作者:李亮 周彦

题记:师者,永怀教育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经典阅读永远都不会太迟。对经典的解读也从来都不缺乏、不拒绝新鲜的视角。其实,每个人心里都装有自己的《论语》。身份不同,站位不同,眼中的《论语》也必定不太一样。我们站在普通教师、日常教学的角度读《论语》,亦有别样的心得和收获。

古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带给教师哪些启示呢?孔子在与他的学生互动过程中,体现出哪些为师之道?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作为人民教师,我们面对的工作对象不是工厂里任凭排列组合的零件,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仅仅有渊博的学识还是不够的,高尚的师德,人格魅力是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在这方面,孔子的以身作则,他的因材施教,他的爱生如子,他的乐观大度,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做一个真实的教师

《论语》虽是经典,但各篇章对话之间并无上下一贯的系统联系。然而,正像李泽厚先生所说,读罢全书,仍然可以见到一个“相当完整的生动印象”,那就是教育者孔子。透过《论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生动、真实的教师。

孔子有爱憎,不做好好先生。后事的人往往只关注儒家的中庸,于是遇到事情便选择不置可否,谁也不得罪,成为一副世俗的嘴脸,林语堂称之为“超脱老滑”。孔子不是这样的,他有自己的爱憎。子贡问他,君子也有憎恶吗?他说有。他憎恶讲别人坏话 2 的人,憎恶自己下流却毁谤向上的人,憎恶勇敢而不懂理智的人,憎恶专断而执拗的人。有憎有恶才有活生生的情感。

孔子会着急,急了还会发誓。一次孔子拜会了南子,据说这是一个不道德的女人。于是招来了子路的不悦,孔子急得发誓说,我如果做了坏事,老天会惩罚我!老天会惩罚我!一个老师被冤枉或者被怀疑了,想自证清白又没有太多的证据,情急之下竟发起誓来。孔子就这么诚实,一点也不装腔作势。

孔子也经常会被学生批评和质疑。子路首当其冲。老师见南子,子路不高兴,极力劝阻;孔子在陈国断了粮食,他也带着嘲弄的语气质问孔子:君子也有毫无办法的时候?老师要去做官,他又颇有微词。

看来孔子的学生可以对他说不,可以不高兴。

孔子还会发牢骚。他曾报怨没有人知道自己,没有人起用自己,因怀才不遇而抑郁感叹;面对现实他也会有悲观的情绪,用凤凰鸟来比喻当时天下无清明之望;他还会前后矛盾,既提出“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又公开埋怨“莫我知也夫”。

如此不悉数列举。足见,孔子其实并非如后世,尤其是宋明理学描绘的那样超凡入圣,他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平常人,在学生的眼中,他也不是高大上,并非一个所谓高尚完美的至圣先师,他可以被挑战,可以被诘问,甚至可以被指责。

为师者,就当如孔子那样做个真实的老师。

真实的老师是自信的老师。过于看重自己的形象,唯恐一个真实的自己撑不起教师这个角色,生怕有什么问题会让孩子瞧不起。这样的老师,究其原因恐怕是缺乏人格自信、文化自信。一颗为 孩子着想的心也容许有各种犹豫、疑惑、焦急、无奈、后悔,但充满自信的老师能够开放应对,越是藏着掖着,有所顾忌,就越会背负沉重的思想枷锁。孔子无疑很自信,自信到能够允许和接受学生的批评,这种批评看来也并不影响学生对他的尊敬。

真实的教师还是一个生动的老师,自己生动,也能让学生生动。一个教学技艺精湛的老师也许可以用语言感染孩子,但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更应该用整个身心来教育感染孩子,他就是教育。一个生动的教师,最大的感染力就来自于生动的身教。严格点说,应当是只有自然的身体力行,没有刻意的为人师表。自然状态的表现也许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孔子对学生的教诲也绝不仅是“子日”而已,他的整个人就是教育的最大资源。看看他的学生,哪一个不生动呢?子路性格爽直,子贡聪明灵活,曾点谨慎迟缓。孔子固然喜欢沉默不语、勤学好问的颜回,但他也一样喜欢时不时质问他的子路,宁愿与他“乘桴于海”,也喜欢“不受命”的子贡,甚至对曾被他批评为“朽木”的宰我也有过称赞。学生性格的发展,最为突出的价值就在于对人的丰富心灵的尊重。人的心理结构各异,具有无限丰富可能性,唯有引导他们各自生动地成长与发展,个体精神的自由才有基础。我们共享文化的传统,但却可以有个体的发展与创造,这本身就是丰富生活的应有之义。如果教出的学生千人一面,那是教育的失败。

做一个善于提问、善于启发的老师 ——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徜徉

孔子和弟子的一些对话,两千多年以后读起来也并不觉得枯燥,启发、诱导、批评、反诘、叹服、悲悯、无奈,异常丰富的情感蕴含其中。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形象跃然纸上。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老师重视营造问题情境,善于提问,也善于解答学生的问题。从教学论的视角看,“问题意识”是《论语》中特别值得驻足和回味的教学现象。

孔子常常用问题来回答学生的提问。与其说是回答,不如说是启发。子游问“孝”,他反问子游,如果“孝”只是赡养,那与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子夏问“孝”,他反问,不给父母好脸色看,仅仅让年长的先吃酒饭就是“孝”吗?子路问如何侍奉鬼神,什么是死,孔子反问不能侍奉人,怎能侍奉鬼?不懂得生,怎懂得死?老人家没有直接回答,给出的问题就像是提示,是拐杖,学生借助这些问题思考,就能自己得出答案。

孔子似乎不怎么喜欢帮学生“彻底解决问题”,反而会给学生留下点问题。比如,子路问“政”,孔子说就是自己带头,大家努力,子路没听明白,要求老师多讲一些,孔子补充说,不疲倦。再比如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再问如何是“知”,孔子说了解别人,樊迟还是不懂,孔子继续解释道,“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还是没弄明白,但似乎孔子没有继续解释的意思,樊迟自己出来之后请教了子夏才把问题弄清楚。看来孔子并不急于通过一次的讲解就彻底解决学生的问题。孔子还喜欢追问。老师追问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子张问如何做到“达”,孔子反问,你的“达”是什么意思?子张说,就是在国家和宗族中有名气,他告诉子张两者不一样,然 后才开始进一步的解释。相比较而言,孔子更多的时候喜欢等着学生追问。子张、子路、司马牛、冉有都追问过孔子。最为典型的是子张的追问,孔子的每一个回答中,都有他不明白的地方,于是就有了链条式的追问:“如何可以搞政治?”“什么叫五种美德?”“什么叫施恩惠但不花费?”“什么叫四种恶行?”一个接一个的追问,最后终于把问题弄明白了。

从这些饱含“问题意识”的对话中,我们不难梳理出几条孔子关于“问题教学”的特征。

第一,思考比答案重要。我们通常认为,学生来请教,当然要给出答案,高明一点的老师也许会出寻求答案的方法,总之要让学生带着疑问来,还要带着疑问走。老师的角色规定就是解疑,但似乎孔子不这样想。他适当地解疑,但他更在意问题,不仅不刻意追求解答得天衣无缝十全十美滴水不漏,还抛给学生更多的问题去自己思考,看来老人家觉得让孩子一直保留着疑问更有必要。

第二,无论是提问还是解答,老师的语言要简洁、不要啰唆,不必过于担心学生听不懂。老人家三言两语,子路听不明白很着急,非拉着老师让他多说一点。这是多有意思的场景!想想我们说很多,求着压着强迫着孩子听,可孩子呢,并不感兴趣,还很反抗。孔子倒好,就像一个“懒汉”,你问一句,我冒两个字,你再问一句,我再冒两个字,很少见到那种学生不问或不想知道的时候,他对着学生左叮咛右嘱咐的。这样的简洁,学生的理解反倒有了更多的空间。

第三,要让学生追问。这是孔子与学生的问答里最精彩的地方,也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师生对话最不相同的地方。我们今天的课堂里,老师追着学生问,精彩的是老师的提问,因为那似乎显示了老师的水平;学生精彩的回答,是猜中了老师想要的答案,是能够让听课老师响起掌声的回答。孔子好像倒没这样认为,他通常懒得去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等着你一步一步问下来,但是你再往下问,问到关键的地方,难点重点的地方,老人家也会滔滔不绝,说个痛快,说到你明白。

往深处琢磨,我们似乎还能看出孔子关于“问题教学”的一些理念:

一、学问学问,不会问岂能叫学问。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很重要,老师要留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和余地,如果一下把答案和盘托出,学生就没有了提问的需求。

二、学习应当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不是老师追着逼着你,勉强让你学,而应当是自己“求学”。如果本末倒置,学生没有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讲得再多再好恐怕也不行。

三、老师解答的意愿要和学生求知的意愿相吻合。老师急急忙忙地把答案和盘托出,一下讲得太多,学生想听吗?唠叨的老师是不是反而会败坏学习的兴味呢?

四、老师的解答要合乎学生的理解水平,学生知道自己在哪儿,老师的解答才有意义。

孔子的那些问题之所以美妙,就在于能触发思考,在于对知识的探求,在于求知的满足和不满足。问题,不正是一条通往美妙教学世界的路径吗?

做一个关注学生生活的老师 ——从现实生活中汲取教育智慧

孔子的教育教学就在日常生活、教学之中发生着。他不仅关心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且善于用生活中的经验来引导学生理解一些艰深的道理,哪怕是他所极力推崇的一些深刻的理念,在他看来,也无一不是可以落实在饮食、睡觉、绘画、穿戴、走路上。所以孔子的教育很有生活气息和感觉。我们今天把生活当作一种教育资源,但似乎还不够开阔,生活能给予教育的启示远不止这些。

首先,孔子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宰我白天睡大觉,被老师批评“朽木不可雕也”,并进而得出要听其言观其行才可。颜回身居陋巷,生活得很快乐,孔子称赞他有贤德。固然,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同于现在,但孔子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注,应该不仅仅是出于生活之便,而是基于学习、生活、人生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今天,却日渐被老师们所遗忘。

现代生活的特点之一就是专门化、精细化,教育从社会总体生活中分化出来,又进一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几个板块。老师精力有限,面对几十个学生,只能关注到他们在学校在的表现,甚至只能关注到上课听懂了没,作业完成没,考试考好了没。如果有孩子成绩出了问题,那一定是课上没认真听,下课没好好复习、预习。这些当然都有可能,但很多时候,学习出了问题,病根却在日常生活中。想通过提高学习的强度来“治疗”学习的问题,有时收效甚微,有时南辕北辙,更有时适得其反。比如,你可能只留意一个孩子晨读时没能把昨天的古诗背熟,却未必会想到昨晚他的爸爸妈妈大吵了一架闹着离婚,他现在也静不下心来背书而处于惶恐之中;你留意到一个孩子上课思想开小差,在无聊地把玩手上的橡皮,却未必想到他刚才下课与同桌闹了别扭,正盘算着下课如何打破僵局。有些孩子一个阶段成绩突然下滑,你简单地以为他被什么游戏分了心,却未必在意他其实是想借助游戏逃避现实里的什么问题,而如果背后的原因不被及时发现,“成为一个不愿学习的孩子”就会变成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到后来他也认为自己真的爱上了游戏,放弃了学习。在这样一些时候,我们就需要教育的眼光,而不仅仅局限在教学的视野里。

孩子的生活是完整的,我们的教学只是他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教学的问题都有生活的关联。我们单指望在学校课堂将一个塑造完成,是很难的。在现实条件下,我们要尽可能地关注一些特殊孩子的生活,他们生活中缺少的关爱,遇到的问题,都会以某种形式在学习中传递出来。借用经济学的术语,教育是“嵌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结构之中的,我们的教育面向的是整个的人,而不是某一门学科的成绩,就好像孔子对子贡、子路这些弟子的教诲,早已超出了“学问”的范畴面直指人生。学生对生活有了正确的认识,对学习才会有健康的态度。

其次,孔子重视日常经验的教育意义。这从学生的评价里能够看出。子贡说,老师讲诗书礼乐我们能够听到,老师讲人性天道我们却听不到。因为孔子很少谈大题目,少用大字眼,强调从近处、从实际、从具体言行入手。不是不讲大问题,而是不直接 讲,不把问题弄得很高深。李泽厚先生一言以蔽之,“道在伦常日用中”。颜回也评价过老师,他说老师的引导与教诲,发掘了他的才能,好像能够高高站立起来了,但想要继续跟着前进,又感到还有许多未知。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孔子用敬神的玉器来比喻子贡(君子不器),既褒其才能之高雅贵厚,又贬其发展不够全面;“好学”就是不追求饮食居所的优越,做事勤勉说话慎重,接近有德行的人来匡正自己;用先有白底,再有绘画,来表示内心情感的“仁”是外在体制的“礼”的基础;用麻布来纺织帽子就是礼制;如此等等,都是用日常生活的经验来阐述大道。

这样的思维方式、论述方式有着实用理性的思想传统,但发掘日常经验的教育价值,却是教育智慧的体现。智慧有时表现为一种跨界的眼光,发现学习与生活,社会与自然中原本看来毫无关联的事物间的潜在联系。这是一种直观的思维,整体的思维,区别于分析的,逻辑的思维形式。如果后者更具有科学倾向,前者更具有艺术或者美学倾向。这种思维方式对今天解决生存、社会等世界性问题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自然原本就是一个整体,人类从中整体地划分出来,个体又从类中划分出来,教育从人的社会生活中划分出来,各个学科又将教育划分为不同的板块。总之,孩子往往无法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课堂上、书本中的观点与公式联系起来。结合生活的教育,不是生硬地把生活拉进课堂,在课堂中讨论几个现实热点,仿佛这就是生活化了,重要的是从生活中实践、体验、领悟知识,同时也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再次,孔子的教育常常融化在师生日常的聊天中。他和学生的一些对话与其说是讨论,不如说是聊天,不仅聊日常的话题,朋友的话题,聊天的氛围也很生活化。

孟懿子问如何是“孝”,孔子说“不违背”。樊迟替孔子赶车时,孔子就对他说,孟懿子问我如何是“孝”,我说“不违背”。樊迟问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按照礼制来侍奉,去世了按礼制安葬和祭祀。学习就发生在这些日常的聊天之中。

一次颜回和子路在旁边,孔子说,你们何不谈谈自己的志愿呢?子路的志愿是与朋友分享的豪爽,颜回是不夸耀的居敬持志。子路反过来说,愿意听听老师的志愿,孔子说,使老一代安心,朋友一代信任,年轻一代关怀。聊志向,也要相互说说,别只听学生说,学生也很想知道老师的志向呢。

这种日常的聊天具有一种拉近心灵的效果,什么是老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高高在上,抛个问题给学生,然后在一旁听孩子讨论,再怎么低下身来,也没有平等的情味。与学生像朋友一样的聊天,将教育化在这些日常的语言中,才更接近教育的本真。

如果说,孔子的这些聊天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话,那就是教师的在场,即讨论与对话中“有我”,有教师的存在。换言之,讨论的主体是“我们”,而不是单单的“你们”;是我们一起交流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而不是老师来听听你们有什么想法。孔子也受到道家学说的影响,说如果主张行不通了,就坐木排到海上漂流去,跟随我的大概是子路吧,子路很高兴,孔子马上提醒道,子路比我还勇敢,但只是不知道如何剪裁自己。与学生交流自己面对困境的想法,也随机点出子路的粗犷鲁莽。孔子问子贡,你与颜回谁比较厉害,子贡说,哪敢与颜回比,他闻一知十,我才知二,孔子说,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师不必贤于弟子倒是其次,把自己也放进去和学生比较一番,该有多大的气魄。

孔子更日常拿自己说事。既有自我谦虚的评价,比如不敢称自己圣与仁,觉得自己只是诲人不倦而已;也有极力的辩解,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什么隐瞒吗?我没有什么不对你们公开的;也有对自己的剖析,觉得自己一以贯之,也觉得自己努力实践做一个君子,但还没有达到。而最为经典的对白,就是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侍坐,师生五人畅谈理想的场景。孔子不仅没有否定其他几位的志向,也表明了自己的理想与曾点相同。孔子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敢于向学生表明立场。

我们常说孔子懂得因材施教,不同的人来问仁,问孝,问同一个问题他都能给出不同的建议,这有一个前提,就是他很了解自己的学生。这是从老师的角度上来看的一种惯常的看法。如果反过来想,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呢?孔子的学生也一样很了解孔子,也许在学问上还难以企及,但他的脾气、兴趣、志向、爱好、憎恶,统统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一览无余地暴露在学生面前,包括在朝廷上的唯唯诺诺(遵守礼节)和被隐士质问时的无言以对。

教育的场域里,在师生相互的眼中,彼此都应当在场。我们提倡“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看”,这是人本取向的必需,其实还少了一半,就是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也应当成为一个饱满而丰富的人。正是借助了这些因素,孔子没有把日常生活看作是什么教育教学的资源,而是就在教育中生活,在生活中教育。他没有刻意为之,却饱含教育的智慧,更暗合了教育中的一些亘古不变的规律。

(作者单位:李亮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周彦系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

第二篇:像孔子那样做教师-《论语新解》

2014-2015学第二学期师德活动月学习材料

像孔子那样做教师 ——《论语》新解 李 亮 周 彦

经典阅读永远都不会太迟。对经典的解读也从来都不缺乏、不拒绝新鲜的视角。其实,每个人心里都装有自己的《论语》。身份不同,站位不同,眼中的《论语》也必定不太一样。我们站在普通教师、日常教学的角度读《论语》,亦有别样的心得和收获。

做一个真实的教师

《论语》虽是经典,但各篇章对话之间并无上下一贯的系统联系。然而,正像李泽厚先生所说,读罢全书,却仍然可以见到一个“相当完整的生动印象”,那就是孔子。透过《论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生动、真实的教师。他有爱憎,不做好好先生。后世的人往往只关注儒家的中庸,于是遇到事情便选择不置可否,谁也不得罪,成为一副世俗的嘴脸,林语堂称之为“超脱老滑”。

孔子不是这样的,他有自己的爱憎。子贡问他,君子也有憎恶吗?(《论语》阳货篇第十七、二十四章,以下注作 17.24)他说有。他憎恶讲别人坏话的人,憎恶自己下流却毁谤向上的人,憎恶勇敢而不懂理智的人,憎恶专断而执拗的人。有憎有恶才有活生生的人的情感。

他会着急,急了还会发誓。一次孔子拜会了南子,据说这是一个不道德的女人。于是招来了子路的不悦,孔子急得发誓说,我如果做了坏事,老天会惩罚我!老天会惩罚我!(“天厌之!天厌之!”6.28)。一个老师被冤枉或者被怀疑了,想自证清白又没有太多的证据,情急之下的发誓,多么诚实,一点也不装腔作势。

他经常会被学生批评和质疑。子路首当其冲。老师见南子,他不高兴;孔子在陈国断了粮食,他也带着嘲弄的语气质问孔子:君子也有毫无办法的时候?(15.2)老师要去做官,他又颇有微词(17.5)。看来,孔子的学生可以对他说不,可以不高兴!

他还会发牢骚。他曾抱怨没有人知道自己,没有人起用自己,因怀才不遇而抑郁感叹(14.35);面对现实他也会有悲观的情绪,用凤凰鸟来比喻当时天下无清明之望(9.9);他还会前后矛盾,既提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14.30),又公开埋怨“莫我知也夫”(14.35)。如此不悉数列举。足见,孔子其实并非如后世,尤其是宋明理学描绘的那样超凡入圣,他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平常人,在学生的眼中,他也不是高大上,并非一个所谓高尚完美的至圣先师,他可以被挑战,可以被诘问,甚至可以被指责。为师者,就应当如孔子那样做个真实的老师。

真实的老师是自信的老师。过于看重自己的形象,唯恐一个真实的自己撑不起教师这个角色,生怕有什么问题会让孩子瞧不起。这样的老师,究其原因恐怕是缺乏人格自信、文化自信。一颗为孩子着想的心也容许有各种犹豫、疑惑、焦急、无奈、后悔,但充满自信的老师能够开放应对,越是藏着掖着,有所顾忌,就越会背负沉重的思想枷锁。孔子无疑很自信,自信到能够允许和接受学生的批评,这种批评看来也并不影响学生对他的尊敬。

真实的教师还是一个生动的老师。自己生动,也能让学生生动。一个教学技艺精湛的老师也许可以用语言感染孩子,但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更应该用整个的身心来教育孩子,他即是教育,他就是教材。一个生动的教师,最大的感染力就来自于身教。严格点说,应当是只有自然的身体力行,没有刻意的为人师表。自然状态的表现也许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孔子对学生的教诲也绝不仅是“子曰”而已,他的整个人就是教育的最大资源。看看他的学生,哪一个不生动呢?子路性格爽直,子贡聪明灵活,曾点谨慎迟缓。孔子固然喜欢沉默不语、勤奋好学的颜回,但他也一样喜欢时不时质问他的子路,宁愿与他“乘桴浮于海”,也喜欢“不受命”的子贡,甚至对曾被他批评为“朽木”的宰我也有过称赞。学生性格的发展,最为突出的价值就在于对人的丰富心灵的尊重。人的心理结构各异,具有无限丰富可能性,唯有引导他们各自生动地成长与发展,个体精神的自由才有基础。我们共享文化的传统,但却可以有个体的发展与创造,这本身就是丰富生活的应有之义。如果教出的学生千人一面,那是教育的失败。

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徜徉

孔子和弟子的一些对话,两千多年以后读起来也并不觉得枯燥,启发、诱导、批评、反诘、叹服、悲悯、无奈,异常丰富的情感蕴含其中。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形象跃然纸上。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老师重视营造问题情境,善于提问,也善于解答学生的问题。从教学论的视角看,“问题意识”是《论语》中特别值得驻足和回味的教学现象。

孔子常常用问题来回答学生的提问。与其说是回答,不如说是启发。子游问“孝”,他反问子游,如果“孝”只是赡养,那与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2.7)?子夏问“孝”,他反问,不给父母好脸色看,仅仅让年长的先吃酒饭就是“孝”吗(2.8)?子路问如何侍奉鬼神,什么是死,孔子反问不能侍奉人,怎能侍奉鬼?不懂得生,怎懂得死?(11.12)老人家没有直接回答,给出的问题就像是提示,是拐杖,学生借助这些问题思考,就能自己得出答案。

孔子似乎不怎么喜欢帮学生“彻底解决问题”,反而会给学生留下点问题。比如,子路问“政”,孔子说就是自己带头,大家努力,子路没听明白,要求老师多讲一些,孔子补充说,不疲倦(13.1)。再比如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再问如何是“知”,孔子说了解别人,樊迟还是不懂,孔子继续解释道,“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还是没弄明白,但似乎孔子并没有继续解释的意思,樊迟自己出来之后请教了子夏才把问题弄清楚。看来孔子也并不急于通过一次的讲解就彻底解决学生的问题。

孔子还喜欢追问。老师追问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子张问如何做到“达”,孔子反问,你的“达”是什么意思?子张说就是在国家和宗族中有名气,他告诉子张两者不一样,然后才开始进一步的解释(12.20)。相比较而言,孔子更多的时候喜欢等着学生追问。子张、子路、司马牛、冉有都追问过孔子。最为典型的是子张的追问,孔子的每一个回答中,都有他不明白的地方,于是就有了链条式的追问:“如何可以搞政治?”“什么叫五种美德?”“什么叫施恩惠但不花费?”“什么叫四种恶行?”一个接一个地追问,最后终于把问题弄明白了。

从这些饱含“问题意识”的对话中,我们不难梳理出几条孔子关于“问题教学”的特征。

第一,思考比答案重要。我们通常认为,学生来请教,当然要给出答案,高明一点的老师也许会给出寻求答案的方法,总之要让学生带着疑问来,还要带着疑问走。老师的角色规定就是解疑,但孔子似乎不这样想。他也适当地解疑,但他更在意问题,不仅不刻意追求解答得天衣无缝十全十美滴水不漏,还抛给学生更多的问题去自己思考,看来老人家觉得让孩子一直保留着疑问更有必要。

第二,无论是提问还是解答,老师的语言简洁、不啰唆,不担心学生听不懂。老人家三言两语,子路听不明白很着急,非拉着老师让他多说一点。这是多有意思的场景!想想我们说很多,求着压着强迫着孩子听,可孩子呢,并不感兴趣,还很反抗。孔子倒好,就像一个“懒汉”,你问一句,我冒两个字,你再问一句,我再冒两个字,很少见到那种学生不问或不想知道的时候,他对着学生左叮咛右嘱咐的。这样的简洁,学生的理解反倒有了更多的空间。

第三,要让学生追问。这是孔子与学生的问答里最精彩的地方,也是与今天我们看到的师生对话最不相同的地方。我们今天的课堂里,老师追着学生问,精彩的是老师的提问,因为那似乎显示了老师的水平;学生精彩的是回答,是猜中老师想要的答案,是能够让听课老师响起掌声的回答。孔子好像倒没这样认为,他通常懒得去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等着你一步一步问下来,但是你再往下问,问到关键的地方,难点重点的地方,老人家也会滔滔不绝,说个痛快,说到你明白。

往深处琢磨,我们似乎还能触摸到孔子关于“问题教学”的一些理念。(1)学问学问,不会问岂能叫学问,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很重要,老师要留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和余地,一下把答案和盘托出,学生就没有了提问的需求。(2)学习应当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不是老师追着逼着你、勉强让你学,而应当是自己“求学”。本末倒置,学生没有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讲得再多再好恐怕也不行。(3)老师解答的意愿要和学生求知的意愿相吻合。急急忙忙地把答案和盘托出,一下讲得太多,学生想听吗?唠叨的老师是不是反而会败坏学习的兴味呢?(4)老师的解答要合乎学生的理解水平,学生知道自己在哪儿,老师的解答才有意义。

孔子的那些问题之所以美妙,就在于能触发思考,在于对知识的探求,在于求知的满足和不满足。问题,不正是一条通往美妙教学世界的路径吗?

从现实生活中汲取教育智慧

孔子的教育教学就在日常生活、教学之中发生着。他不仅关心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且善于用生活中的经验来引导学生理解一些艰深的道理,哪怕是他所极力推崇的一些深刻的理念,在他看来,也无一不是可以落实在饮食、睡觉、绘画、穿戴、走路上。所以孔子的教育很有生活气息和感觉。我们今天把生活当作一种教育资源,似乎还不够开阔,生活能给予教育的启示远不止这些。

首先,孔子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宰我白天睡大觉,被老师批评“朽木不可雕也”,并进而得出要听其言观其行才可。颜回身居陋巷,生活得很快乐,孔子称赞他有贤德(6.11)。固然,他们生活的方式不同于现在,但孔子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注,应该不仅仅是出于生活之便,而是基于学习、生活、人生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今天,却日渐被老师们遗忘。

现代生活的特点之一就是专门化、精细化,教育从社会总体生活中分化出来,又进一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几个板块。老师精力有限,面对几十个学生,只能关注到他们在学校中的表现,甚至只能关注到上课听懂了没,作业完成没,考试考好了没。如果有孩子成绩出了问题,那一定是课上没认真听,下课没好好复习、预习。这些当然都有可能,但很多时候,学习出了问题,病根却在日常生活中。想通过提高学习的强度来“治疗”学习的问题,有时收效甚微,有时南辕北辙,更有时适得其反。

比如,你可能只留意一个孩子晨读时没能把昨天的古诗背熟,却未必会想到昨晚他的爸爸妈妈大吵了一架闹着要离婚,他到现在也静不下心来背书而处于惶恐之中;你留意到一个孩子上课思想开了小差,在无聊地把玩手上的橡皮,却未必想到他刚才下课与同桌闹了别扭,正盘算下课如何打破僵局。有些孩子一个阶段成绩突然下滑,你简单地以为他被什么游戏分了心,却未必在意他其实是想借助游戏逃避现实里的什么问题,而如果背后的原因不被及时发现,“成为一个不愿学习的孩子”就会变成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到后来他也认为自己真的爱上了游戏,放弃了学习。在这样一些时候,我们就需要教育的眼光,而不仅仅局限在教学的视野里。孩子的生活是完整的,我们的教学只是他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教学的问题都有生活的关联。我们单指望在学校课堂将一个人塑造完成,是很难的。在现实条件下,我们

要尽可能地关注一些特殊孩子的生活,他们生活中缺少的关爱,遇到的问题,都会以某种形式在学习中传递出来。借用经济学的术语,教育是“嵌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结构之中的,我们的教育面向的是整个的人,而不是某一门学科的成绩,就好像孔子对子贡、子路这些弟子的教诲,早已超出了“学问”的范畴而直指人生。学生对生活有了正确的认识,对学习才会有健康的态度。

其次,孔子重视日常经验的教育意义。这从学生的评价里能够看出。子贡说,老师讲诗书礼乐我们能够听到,老师讲人性天道我们却听不到(5.13)。因为孔子很少谈大题目,少用大字眼,强调从近处、从实际、从具体言行入手。不是不讲大问题,而是不直接讲,不把问题弄得很高深。李泽厚先生一言以蔽之,“道在伦常日用中”。颜回也评价过老师,他说老师的引导与教诲,发掘了他的才能,好像能够高高站立起来了,但想要继续跟着前进,又感到还有许多未知(9.11)。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孔子用敬神的玉器来比喻子贡(君子不器),既褒其才能之高雅贵厚,又贬其发展不够全面(5.4);“好学”就是不追求饮食居所的优越,做事勤勉说话慎重,接近有德行的人来匡正自己(1.14);用先有白底,再有绘画,来表示内心情感的“仁”是外在体制的“礼”的基础(3.8);用麻布来纺织帽子就是礼制(9.3);如此等等,都是用日常的经验来阐述大道。这样的思维方式、论述方式有着实用理性的思想传统,但发掘日常经验的教育价值,却是教育智慧的体现。智慧有时就表现为一种跨界的眼光,发现学习与生活、社会与自然中原本看来毫无关联的事物间的潜在联系。这是一种直观的思维,整体的思维,区别于分析的、逻辑的思维形式。如果后者更具有科学倾向,前者就更具有艺术或者美学倾向。这种思维方式对今天解决生存、社会等世界性问题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自然原本就是一个整体,人类从中整体地划分出来,个体又从类中划分出来,教育从人的社会生活中划分出来,各个学科又将教育划分为不同的板块。总之,孩子往往无法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课堂上、书本中的观点与公式联系起来。结合生活的教育,不是生硬地把生活拉进课堂,在课堂中讨论几个现实热点,仿佛这就是生活化了,重要的是从生活中实践、体验、领悟知识,同时也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

再次,孔子的教育常常融化在师生日常的聊天中。他和学生的一些对话与其说是讨论,不如说是聊天,不仅聊日常的话题,朋友的话题,聊天的氛围也很生活化。

孟懿子问如何是“孝”,孔子说“不违背”。樊迟替孔子赶车时,孔子就对他说,孟懿子问我如何是“孝”,我说“不违背”。樊迟问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按照礼制来侍奉,去世了按礼制安葬和祭祀。(2.5)学习就发生在这些日常的聊天之中。

一次颜回和子路在旁边,孔子说,你们何不谈谈自己的志愿呢?子路的志愿是与朋友分享的豪爽,颜回是不夸耀的居敬持志。子路反过来说,愿意听听老师的志愿,孔子说,使老一代安心,朋友一代信任,年轻一代关怀。(5.26)聊志向,也要相互说说,别只听学生说,学生也很想知道老师的志向呢。这种日常的聊天具有一种拉近心灵的效果,什么是老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高高在上,抛个问题给学生,然后在一旁听孩子讨论,再怎么低下身来,也没有平等的情味。与学生像朋友一样的聊天,将教育化在这些日常的语言中,才更接近教育的本真。

如果说,孔子的这些聊天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话,那就是教师的在场,即讨论与对话中“有我”,有教师的存在。换言之,讨论的主体是“我们”,而不是单单的“你们”;是我们一起交流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而不是老师来听听你们有什么想法。

孔子也受到道家学说的影响,说如果主张行不通了,就坐木排到海上漂流去,跟随我的大概是子路吧,子路很高兴,孔子马上提醒道,子路比我还勇敢,但只是不知道如何剪裁自己。(5.7)与学生交流自己面对困境的想法,也随机点出子路的粗犷鲁莽。

孔子问子贡,你与颜回谁比较厉害,子贡说,哪敢与颜回比,他闻一知十,我才知二,孔子说,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师不必贤于弟子倒是其次,把自己也放进去和学生比较一番,该有多大的气魄。

孔子更时常拿自己说事。既有自我谦虚的评价,比如不敢称自己圣与仁,觉得自己只是诲人不倦而已(7.34);也有极力的辩解,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什么隐瞒吗?我没有什么不对你们公开的(7.24);也有对自己的剖析,觉得自己一以贯之(15.3),也觉得自己努力实践做一个君子,但还没有达到(7.33)。而最为经典的对白,就是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侍坐,师生五人畅谈理想的场景。孔子不仅没有否定其他几位的志向,也表明了自己的理想与曾点相同(11.26)。孔子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敢于向学生表明立场。

我们常说孔子懂得因材施教,不同的人来问仁,问孝,问同一个问题他都能给出不同的建议,这有一个前提,就是他很了解自己的学生。这是从老师的角度上来看的一种惯常的看法。如果反过来想,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呢?孔子的学生也一样很了解孔子,也许在学问上还难以企及,但他的脾气、兴趣、志向、爱好、憎恶,统统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一览无余地暴露在学生面前,包括在朝廷上的唯唯诺诺(遵守礼节)和被隐士质问时的无言以对。

教育的场域里,在师生相互的眼中,彼此都应当在场。我们提倡“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看”,这是人本取向的必需,其实还少了一半,就是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也应当成为一个饱满而丰富的人。

正是借助了这些因素,孔子没有把日常生活看作是什么教育教学的资源,而是就在教育中生活,在生活中教育。他没有刻意为之,却饱含教育的智慧,更暗合了教育中的一些亘古不变的规律。

作者单位:李亮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彦系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

文中所列《论语》篇章原文:

17.24 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 上者,恶勇而不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6.2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15.2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7.5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9.9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14.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1.12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12.20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9.1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之,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 9.3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2.5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15.3 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11.26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第三篇:2013年梓州教苑第九期(总第29期)——心中有梦想,我就是成功者

梓州教苑

总第29期

三台县教育研究室主办

第九期 二○一三年九月十六日

当我们心怀梦想,心态积极并把自己看作成功者时,我们就开始走向成功了。

心中有梦想,我就是成功者

应届毕业生小杰和小哲同时到北京的一所普通中学任教,在大学期间,他们都是佼佼者。到学校以后他们都遇到了一些问题。小杰性格开朗,豁达大度,对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一些不公平的待遇,能以平常心去对待,努力做到一门心思教好书,自然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和领导、同事的肯定。然而,小哲的态度却有些消极,总觉得自己不得志,遇到一点挫折就自怨自艾,或抱怨学生的基础差、同事不好相处,也不认真备课,结果,他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还因教学效果不佳受到学校批评。

两个年轻教师起点相同,却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成长

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这项内容。

为了追求成功或逃避痛苦,人们通常会不自觉地使用各种暗示的方法。比如,当困难临头时,人会寻求安慰——“快过去了,快过去了”,从而减少忍耐的痛苦;在追求成功时,会设想目标实现时激动人心的情景。这种行为其实是心理暗示行为,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动力,提高耐受挫折能力,使人们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科学研究表明,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人们克服困难,会使人看到希望,保持进取的旺盛斗志;消极的心理暗示会使人沮丧、失望,对生活产生抱怨情绪,进而自我封闭,限制和扼杀自己的潜能。

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的一所学校里做过一项著名的实验:

一年新学期开始了,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学校的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从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看,你们是本校目前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地从全校学生中挑选了100名最聪明的学生,并将他们组成三个班,请你们分别执教这三个班。我们发现,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学校里的其他孩子要高,希望你们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位老师听了这番话后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

——(法国)著名作家、教育家

罗曼·罗兰

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

——(中国)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

快乐:生命中美丽的花朵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社会及家庭对教育关注的不断升温,教师所承受的各方面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教师经常是面容憔悴、心事重重,生活过得很沉重。

有人说,教育是幸福的工作。可这样的现状,如何能让教师们体会到这样的幸福呢?

辨证地看,任何工作都需要人们付出劳动、付出时间,工作本身无所谓幸福,幸福是人们的一种感受、一种体验。教育工作不仅“劳力”,而且“劳心”,从事教育工作,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要面对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评价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教育生活,不能从深层次上感受教育工作所独有的特点和魅力,在工作过程中就很难真正快乐起来,当然也就难以体会到职业的幸福。

教师的每天都应该是快乐的。这不仅是善待自己,更是影响学生的一生优秀品质,教师应该具备这种品质,因为一个教师的品质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品质。一个教师对事业对生活总是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那么他的学生也会乐观向上;一个教师整天愁眉苦脸,学生就会在压抑中渡过自己漫长的学习生涯,久而久之也会对生活失去信心。让生活每天都充满阳光,让每天经历的事都变得快乐,是教师职业的最高境

就得先学会自我陶醉。人的一生十有八九不圆满,因为这个世界是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我却能选择做一个快乐进取的自我。自己得学会调解,因为我不是为了生气而教书的。我常常提醒自己,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控制自己的动作、表情在适当的时候能有一个度,对学生连哄带劝,积极引导,在他们的身上,我可动了不少心眼儿。真遇到了不如意的人或事,那也会是雷烟火炮之后烟消云散,也许我永远不会像领袖人物那样高瞻远瞩、叱咤风云,不会像成功人士那样锦衣玉食令人羡慕,但我想自己能走一条符合我自身特点的、有那么一点点儿温馨的道路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我一辈子热爱这个职业,我一辈子快乐;我一辈子厌烦它,我一辈子痛苦。其实,岂止是教师,世界上的哪一项工作又不是如此呢?我要充分享受我现在所拥有的事业、家庭,更好地工作,更美的生活。我知道,当工作成为快乐的要素时,我的生活就会被滋养得美好起来。我相信,一个快乐幸福的人,一定会工作得很好,一个快乐幸福的人民教师,书也一定会教得很好。

我和学生们朝夕相伴,故事就从我的快乐说起吧。

一、快乐是互动的

我的快乐是孩子们的快步如飞的身影,是他们飒爽的英姿;我的快乐是孩子们温馨的祝福,是他们甜甜的笑容;我的快乐是教室里整洁的环境,是学生们整洁干净的作业本……班主任工作做到了第10年,三年级的小学生带给我的快乐,很单纯、很纯洁。

“六一儿童节”那天,我答应他们在那一天不留作业,条件是把教室的卫生彻底打扫一遍。我同他们一起打扫卫生,“老师,我也帮你干吧?”“老师,我来帮你扶桌子。”“老师,你站这么高,要小心

来看小家伙也挺可怜的,就安排几个聪明伶俐的学生陪她说话,陪她做游戏,陪她一起买饭,终于看到她一点点的好起来,由腼腆变为大胆。如今的她不但上课主动发言,课后还成为我的好帮手。在两个多月的这段时间里,她一点一点地转变,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春风化雨催新蕾,辛勤耕耘桃李艳。我觉得自己很幸运,陪着学生们走过了10个真诚而晴朗的岁月。在每一个精彩而亲切的日子里,我感受着快乐。我怀着不可思议的热情喜欢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滋润孩子的身心,让每个孩子纯真的心灵感受更多的阳光,愿孩子们的心灵沉浸在快乐的天堂。

三、用肯定句对自己说话

许多老师常常会抱怨“这届学生太差,我是教不好这样的学生。”这种不良的暗示往往会使老师失去信心失去做老师的成就感,更无法体验到做教师的快乐。不妨试着改变一下说法:“无论学生如何,我相信我有办法带好这些学生。”学会肯定自己,欣赏自己,看看会发生什么?

案例分析

这篇文章以一位男教师的角度诉说着自己对教育工作的执著与热爱,热情而又乐观。正如文中所说的那样:“我一辈子热爱这个职业,我一辈子快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有启发。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享受生活,用自信和能力去迎接人生中的每一次挑战!只要我们拥有豁达的胸怀,乐观的心态,那么你就可以沐浴温馨的阳光,拥抱成长中的快乐!

提醒的话,比如:“下次我一定会上得更好”等等,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引导。

四、让快乐情绪感染自己

在学校运动会上,当班级学生取得名次时,同学生一起欢呼雀跃,让快乐的情绪感染自己。平时工作疲惫时听些轻松欢快的音乐,和开朗热情的同事共进午餐,写光明日记等,给自己制造一个欢乐的氛围,才能让心灵时刻感受到愉快。

五、给自己留出一定时间

女教师小琳罗列了自己每天的时间表:早上7点钟赶到学校辅导早自习,晚上8点晚自习下课才能离开,备课、改作业、出考题、参加教研活动,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即使回到了家里,还要担心班上学生打架了、上网不回家了……其实如果小琳对作息时间做弹性安排,留给自己意外的短暂空白,可调整纷乱的生活步骤,重新界定可行的途径。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充分激发生理的能量,才有充沛的体力来应付日益繁重的工作。

六、别给自己乱贴“标签”

有的老师要求自己过于完美,害怕任何错误和缺点,一旦达不到标准,就对自己说:“我真的不行。”“我是一个天生的失败者。”其实,这是将对整个人的评价和人的某些行为失误混同起来了,而人与人的错误是不相等的。因为是人总难免会有错误,不要以偏概全,懂得“人不等于人的错误”。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和信心,多看到自己的长处,多鼓励自己。

七、塑造充实的家庭生活

1校对:周洪贵

共印:45份

下载《梓州教苑》第四期像孔子那样做教师赵祯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梓州教苑》第四期像孔子那样做教师赵祯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