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故事(全文5篇)

时间:2019-05-15 00:0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个小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个小故事》。

第一篇:一个小故事

一个小故事,寓意深刻

在一个寻找福气的研讨会上,有50个人报名参加。50个人走进一个装满气球的教室,主持人提出一个非常奇怪的要求:给每人一个气球,要求大家在气球上用笔写上自己的名字。接着将气球收集起来,放到另一个房间里。然后大家被带到那个房间,要各人分别找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气球,限时5分钟。每个人都在疯狂地找寻自己的名字,大家碰撞、推挤,现场一片混乱。5分钟过去了,在场没有人能在规定时间内找到自己的气球。主持人喊停!要求大家随便找个气球,然后把气球递给上面有名字的人。不到3分钟,大家都接到了自己的气球。于是主持人指出: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每个人都疯狂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没人知道它在哪里。福气其实取决于周围的人:给予他人想要的,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所以,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上等人互相捧,下等人互相整!你把身边的人看成草,你被草包围,你就是“草包”!你把身边的人看成宝,你被宝包围着,你就是“聚宝盆”!人生要懂得放大别人的优点,欣赏别人的长处,才能相互协助,相互支持,实现共赢!“缘”来是你,“友”你真好!

注:这个故事太好了!

欣赏别人,幸福自己。

第二篇:每天一个小故事

每天一个小故事

初中篇:听妈妈的话

成功的故事往往少不了神奇的桥段,2007年10月霍伯的母亲梅瑞狄斯和一批澳洲移民受邀参加一个读书会,会上母亲朗诵了一段由大卫·赛德勒撰写舞台剧剧本,回来后母亲跟汤姆·霍伯说,你下一部电影就应该拍它,这就是[国王的演讲]。而当凭借该片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时,汤姆·霍伯站在领奖台上将这故事娓娓道来,并且把自己得奖归结为“听妈妈的话。”[国王的演讲]背后的故事还不止如此,二战期间一个患有口吃的小男孩在收音机里听到英国国王的发言,父母对他说:如果国王可以克服他的口吃,那么你也可以。“这个受到鼓舞的小男孩就是本片的编剧大卫·赛德勒,乔治六世的故事给他勇气和灵感,他决定撰写成剧本。完稿后他向伊丽莎白太后征询意见,老太太的意思是别在她活着的时候评论历史是非,于是这一等大卫·塞德勒就等了30年,在奥斯卡领奖台上汤姆·霍伯也向大卫·塞德勒致以敬意。

《阿甘正传》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阿甘是一位智商只有75先天智障的孩子,为了躲避 学校里别的孩子的欺侮,听从一个朋友珍妮的话而开始“跑”。结果发现自己有跑的优势,于是把这点唯一的优点坚持下来,于是自己通过坚持成为了橄榄球巨星、越战英雄等,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剧中经典的的台词:“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现代社会,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家长口中“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深思一下,“起跑线”究竟在哪里?请不要难为孩子,虽然有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做的有些差强人意,但是,他肯定有自己闪光的一面!那么,作为家长,能不能发现呢?

《当幸福来敲门》

克里斯·加纳是一个聪明的推销员,他勤奋肯干努力,却总没办法让家里过上好日子。妻子琳达终究因为不能忍受养家糊口的压力,离开了克里斯,只留下他和5岁的儿子克里斯托夫相依为命。事业失败穷途潦倒,还成为了单亲爸爸,克里斯的银行帐户里甚至只剩下了21块钱,因为没钱付房租,他和儿子不得不被撵出了公寓。

克里斯好不容易得到了在一家声名显赫的股票投资公司实习的机会,然而实习期间没有薪水,90%的人都没又最终成功。但克里斯明白,这是他最后的机会,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唯一路途。没有收入、无处容身,克里斯唯一拥有的,就是懂事的儿子无条件的的信任和爱。

他们夜晚无家可归,就睡在收容所、地铁站、公共浴室,一切可以暂且栖身的空地;白天没钱吃饭,就排队领救济,吃着勉强裹腹的食物。生活的穷困让人沮丧无比,但为了儿子的未来,为了自己的信仰,克里斯咬紧牙关,始终坚信:只要今天够努力,幸福明天就会来临!皇天不负苦心人,克里斯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专家。

第三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在山谷中,有这样一个小村庄,山上森林茂盛、苍翠。如果你走过村前的小河,一低头就能够看到一尾尾肥美的鱼儿在河底五彩的石子间自由自在地嬉戏。一抬头看到瓦蓝瓦蓝的天空万里无云。深深地吸一口气,新鲜的空气沁人心脾。你现在感受到了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村庄。(齐读: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打开书本P25

1、自由朗读课文,用上“开始、后来、最后”来说一说小村庄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凸现矛盾,提出问题: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还记得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村庄吗? 课件出示:郁郁葱葱清澈见底 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村前河水(),天空(),空气()。

(1)朗读指导:你觉得这个小村庄美吗?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2)你读了这段话知道了什么?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是呀,这个故事的结尾是什么?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

课件展示: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2)朗读指导

引导学生体会对小村庄消失的惋惜之情。并用朗读的形式来表现出来。

3、提出中心问题:读到这,你想知道什么?或有什么疑问呢? 预设:是什么让这里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呢? 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合作探究,发现问题

小村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1)默读2―4自然段,请你用“―”画出描述原因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写写感受。

(2)四人小组讨论,选一个原因,说说你们抓住哪些关键词体会到什么?

2、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预设1:(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理解“谁”“拎”“一棵一棵”。任何人都可以去山上砍树,表明这里的人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树非常随便。(板书:随意砍树)预设2:课件出示: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从这句话中的一年年,一代代可以看出时间很久,但是没有人去阻止这一行为。这句里有两个“不断”和省略号,它们表明了对森林的破坏还在继续。这里的两个“不断”和一个省略号,动态地、含蓄地表明了“过度”砍伐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预设3:课件出示: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这里连用了三个“变成”,构成了排比句,它非常强烈地体现了人们对森林的破坏。“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这个句子表面上描述了人们“利用”树木的一种方式──用树木作柴烧,但却深刻地表达出了对人们的错误行为的一种遗憾和谴责。

应有尽有家具和各种各样的工具都会是什么呢? 排比句子练习:(课件出示)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变成了(),变成了()。(板书:过度砍树)

小村庄的人们,不断砍伐树木,肆意破坏环境,他们的未来又会是怎样的呢? 齐读: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这句话,也是一种对当时情况的实实在在的说明,但是其中的一个“还”字,却表达出了一种较为勉强的味道(试着去掉“还”字,意味大不相同),实际上是对人们行为的否定。预设4: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一直没有停,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两句对比,有什么区别:

拟人的修辞方法的使用,形象地说明了大雨连续不断,几天没停,有着浓重的感情色彩,表达了大雨对人们无知行为的愤恨。

预设5: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咆哮”“卷”说明了洪水汹涌,破坏大自然的环境,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3、领会道理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1)()没有了。(2)学生补充

(郁郁葱葱的森林)没有了,(清澈见底的河水)没有了,(湛蓝深远的天空)没有了,(清新甜润的空气)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3)现在你读这句话,又有什么体会?

“锋利的斧头”代表着人们对树木森林的无情的、残酷的破坏、短视的利用,甚至可以说是那些无知的人们的一种象征。“锋利的”,更突出地表明了破坏的残酷、无情。

(4)指导朗读,读出对村民无知行为的惋惜之情、愤怒之情。(5)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四、拓展延伸,环保教育

1、小村庄不复存在了,我想对村庄的人们说什么?

2、联系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我们人类还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小练笔:任选一题 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

所有依赖地球生存的人们,我奉劝你们„„ 我想设计一句保护环境的标语„„

3、总结:

让森林永远郁郁葱葱,让河水永远清澈见底,让天空永远湛蓝高远,让空气永远清新甜润,让我们永远记住,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教学反思:

我备课设计用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在教学本课时,由于自己没有调控好,只进行了三个环节的教学。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开课,我创设了深山密林中的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的情境,导入了新课。一边复述,一边再现“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这四个词语,让学生对这几个词语进一步的理解。接着,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步,我是想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但现在想想,这样太浪费时间,偏离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写写自己的读书感受或困惑,也能让学生熟悉文本,而且节省了时间。

第二环节:凸现矛盾,提出问题

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学习了第一自然段,感受村庄的美丽,然后,跳到了学习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知道小村庄没有了,凸现矛盾随机让学生提出心中的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纷纷举手,但都没有提到要预设探究的中心问题,我处理很不当。我急了,就说我们一起来探究鸿斌同学提出:“小村庄的人们为什么要乱砍伐树木”的问题,我又没有灵活地把学生的问题转到我预设探究的问题来,很糊涂就板出了“小村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造成了学生在自学探究开始是无所适从。我在想:自己的预设太完美了,以为学生一定能提到那个中心问题,完全没有预设想到学生没提到怎么办。备课是理想的,上课时现实的,我的教学机智何在?我很糊涂!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由于受上面的影响,学生过了一段时间才转入正题学习。在引导学生领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时候,我又不想把我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每一个句子都让多个学生去谈体会,这样一来,时间花了很多,拖了下一环节的学习。学生能抓住关键词去体会,有的学生体会也到位。有三个同学的回答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个是文彤同学,她能从“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这句话体会到这是人们乱砍伐树木的后果;一个是依芳同学,她能抓住关键词“谁家”、“一棵棵”体会到人们砍树很随意、没有人去管;一个是椿升同学,他能体会到“锋利的斧头”就是指那些砍树的人们。听到这些同学的回答,是这节课最值得我欣慰的。

一节课要结束了,没有时间进行第四环节:拓展延伸,环保教育,一节课下来,我没有按原设计上完,我觉得非常遗憾。这节课,我能引导学生抓住了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也能引导学生体会排比句和拟人句的表达效果,但朗读的指导又忽略了。

第四篇:分享一个小故事

分享一个小故事:一位母亲问她五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有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可想而知,那位母亲有多么失望。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怎么做,可就在话即将说出口那一刻,她忽然改变了主意。母亲摸摸儿子的小脸,温柔地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儿子眨眨眼睛,一脸童真:”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霎时,母亲的眼里充满了泪花!其实学会倾听是一种能力,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中的最基本常识,就是全然接纳自己的孩子,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孩子,父母都要像当初孕育宝贝时期一样,对孩子充满期待,充满爱,只要用爱滋养你的孩子,他会更加卓越的成长,我们在每次提出孩子问题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反观自己,在一个充满质疑、充满对抗的环境下你的孩子和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做好一个家长该做的事情,就如期待孩子来临的那一刻一样,欢喜、温暖。只要你做好了第一步你才可以看到孩子的第一步。孩子在婴儿期啼哭时,你知道给他抚摸和充满温和的眼神,而现在你遇到问题时,却变成了指责没有了爱护,你不如当初他也不再进步,你觉得是谁的糊涂,从第一步做起,允许、支持、陪伴。而现在我们的孩子基本都是67岁,他们已是一个自由的人,一个独立体,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陪伴孩子成长。让我们抱着一颗平常心,让孩子做一个自然人.遇事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小大人看待。多陪孩子多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和时间,不要拿大人的想法和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吧!会是我们人生最难忘的回忆!

第五篇:我看过一个小故事

我看过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坏脾气的男孩子,一天到晚在家发脾气,摔摔打打,特别任性。有一天,他爸爸把这个孩子拉到了他家后院的篱笆旁边,说:“儿子,你以后每跟人发一次脾气,就往篱笆上钉一个钉子,过了一段时间,你看看你发了多少脾气,好不好?”这孩子想那怕什么?我就看看吧,后来他每生气的时候就自己往篱笆上敲一个钉子,一天下来,自己一看哎呀,一堆钉子!他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低爸爸又说:“你看要是能做到整天不发一次脾气,那你就可以把原来敲上去的钉子拔下来一个。”这孩子一想,发一次脾气就钉一个钉子,一天不发脾气才能拔一个,多难啊!可是为了让钉子减少,他也只能不断地克制自己。一开始,男孩子觉得真难,但是等到他篱笆上所有的钉子都拔光的时候,他忽然发觉自己已经会克制了。他非常高兴地去找爸爸说:爸爸快去看看,篱笆上的钉子都拔光了,我现在不发脾气了。”爸爸跟孩子来到篱笆旁边,意味深长地说:“孩子你看,篱笆上的钉子都有已经拔光了,但是那些洞永远留在了这里,其实你每向亲人朋友发一次脾气,就是往他们心上打一个洞。钉子拔了,你可道歉,但是那个洞永远不能消除啊”。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每做一件事之前,要想一想后果,就象钉子敲下去,那怕以后再拔出来,篱笆已经不会复原了。

我常唠叨女儿,事后也自责,牢记这个故事!警醒自己!心理学告诉我们,沟通的第一步是不要否定他人,不要人为的建立起对立的关系.在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中,首先要明确一个主旨----一切为了孩子!

真正不负责的教师是任学生所为,无为而作,闭上眼睛,永远不会给自己添麻烦!应对哪个家长的回答都是:不错呀,孩子很好!

遇到一个负责且智慧不够高的教师,家长至少有一点是可以感谢的:老师向你反映了孩子的真实情况.那么对于他的教育智商,你是可以和他交流商榷的,换一种更适合并有效的方法.教师也是在实践中成熟的.还说女儿在言语中充老大 这也是四年级上学期的事 再就是女儿开学那几天抱别人书店的小狗 所以说女儿的品德有问题 品德败坏 其实我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和用词 但我不能接受 女儿现在的问题主要是自制能力差 喜欢随性而来 可能有所遗传 主要表现就是想做作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 上课想听就听 不想听就不听在下面玩 老师提醒也不顾 老师事后单独找她给她指出来 一上位就还是老样子 其实孩子这样也不怪老师烦 我听着老师这么说我也心里火直往上撞 不过孩子这学期上课的情况要好些 数学布置的作业九月份没见着一个叉 作业也不象以前那样慢 差作业的情况不象三四年级那样严重 一两个星期掉一次 三四年级是天天都有掉的 我看到女儿 的进步 很高兴也多次予以以肯定和奖励 事情转折在九月底 她们的数学老师不知得了什么病 可能长期不能上班了 就换了一个数学老师 换老师时我还跟女儿谈心 要保持现在的状态 但女儿自从换了老师我就感觉到她没有九月的状态了

后来又通过女儿诉说数学老师的种种感觉到女儿的心还在原来的数学老师身上 我就要她上课不想听时看看几个长期成绩好的同学是怎么在听的课 女儿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但是并没有去改变自己 而新数学老师的几次不当言行更使女儿不愿意听她的课 现在是一回来就在老师批改的作业本上挑老师的错 我就跟她说 老师改错题目很正常 老师的性格不一样 授课风格不一样也很正常 讲课复习的节奏不一样也很正常 作为你去学知识的人应该去适应不同的老师 这样你才能不管到哪都能学到东 你现在是为了学知识到学校里去的 不是为了交老师这个朋友去的 你关键就是要把老师教的知识学到手 就算你不喜欢这位老师 但你喜欢不喜欢以后能让你当上动物学家的各种知识呢 女儿当时就说 是的 我跟知识没有仇 我就告诉她一句话 做好你该做的 学懂你该学的 别的你都别管

但事后据我观察女儿好象没什么变化 只是对这位老师的牢骚和批评要少些了 我还能怎么去跟她谈 导她呢

女儿 还有一点就是错了 她也承认 你批评她也也接受 你要求她怎么做她也答应 但转个身别人就是不照做 我也用说话要算数这一她非常在意的诚信问题来引导她 也只好得个不到三天 我真的是没办法了我也问过女儿为什么不想写作业 她说就是不想写 不为什么 我分析主要是懒 怕累 另外也对作业没兴趣

她有兴趣的事再累她也不会喊累的 所以我也为她想了不少办法 如把练习册上爬坡题目单独建立卡片 建立的卡片自己装饰自己保管 读书笔记 读后感 作文片断 好词句的摘抄换着来 连续一个星期作业完成的好带她出去玩 我跟她比赛写作业 但什么方法超过一个月她就没兴趣了 有时在家里的练习是她做一半我做一半然后我们换着改 看谁的分高 低的要被刮鼻子三下 有时是我当学生她当老师我做她改然后给我讲为什么错 也是大孩子的办法也用了 小孩子的办法也用了 不出一个月她就没兴趣了 辅导老师你辅导辅导我 还有什么办法 谢谢你了 怎么说她才能听得进去呢 我那天是跟朋友说我是威逼利诱 以毒攻毒 恨不得三十六计全用上了 就剩第三十七计----放弃了 但如果我都放弃了还有谁会管她呢 帮我想想办法吧 谢谢了

以下为辅导老师的回复:

我给你第三十八计:沉默!沉默是金。

首先应该肯定你的女儿本质不错。也许是你的教育方式不符合孩子的性格。每一个人都是从一个自然人转化成一个有社会制约的人,这就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孩子们被教育的起点。人的年龄分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一般孩子到十几岁的时候才出现逆反心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小愤青”,青春的成长有它物有的苍凉,人必然表现出一种反弹。而你的女儿过早地表现出逆反心理。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都有这样的困惑: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却常常招致辞孩子的反感,早在几千年孔子认为: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所谓“过犹不及”。也许你对你女儿关爱太过无微不至了,《论语》中有一位学生说:“事群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意思是说: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群(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至羞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不远了。

有个哲学寓言,名叫《豪猪的哲学》。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尖利的刺,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过冬,它们总是不知道大家保持一种什么样距离才好,离得稍微远点,互相借不着热气,于是就往一起凑凑,一旦凑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着身体了,就又开始疏远;离得无这了,大家又觉得寒冷......经过很多次磨合以后,谊猪们才终于找到了个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动物尚且如此,人与人相处也是如此。你与你女儿之间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距离太近必然伤及他人。

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流中,有一种叫“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你对你的女儿也许是这种非爱行为,因为它是以一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这个世界上所有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越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讲,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和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之间,也应该保有。一旦没有了这种距离、这种尊重,越过了这个尺度,到了上面说的“数”,彼此已经不独立,就产生了隐患,离疏远到崩溃就不远了。

有一种境界叫“花未开月未圆”。这是人间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我看过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坏脾气的男孩子,一天到晚在家发脾气,摔摔打打,特别任性。有一天,他爸爸把这个孩子拉到了他家后院的篱笆旁边,说:“儿子,你以后每跟人发一次脾气,就往篱笆上钉一个钉子,过了一段时间,你看看你发了多少脾气,好不好?”这孩子想那怕什么?我就看看吧,后来他每生气的时候就自己往篱笆上敲一个钉子,一天下来,自己一看哎呀,一堆钉子!他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低爸爸又说:“你看要是能做到整天不发一次脾气,那你就可以把原来敲上去的钉子拔下来一个。”这孩子一想,发一次脾气就钉一个钉子,一天不发脾气才能拔一个,多难啊!可是为了让钉子减少,他也只能不断地克制自己。一开始,男孩子觉得真难,但是等到他篱笆上所有的钉子都拔光的时候,他忽然发觉自己已经会克制了。他非常高兴地去找爸爸说:爸爸快去看看,篱笆上的钉子都拔光了,我现在不发脾气

了。”爸爸跟孩子来到篱笆旁边,意味深长地说:“孩子你看,篱笆上的钉子都有已经拔光了,但是那些洞永远留在了这里,其实你每向亲人朋友发一次脾气,就是往他们心上打一个洞。钉子拔了,你可道歉,但是那个洞永远不能消除啊”。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每做一件事之前,要想一想后果,就象钉子敲下去,那怕以后再拔出来,篱笆已经不会复原了。

我没有直接给接触过你的女儿,所也没有直接给出你解决的具体办法,相信你可以从中悟出一个办法!辅导老师 你说得很好 作为一个家长也好 作为一个曾经的教育界的边缘人士也好 我觉得你说得很中肯 其实大家都知道沟通的重要 但是真正能做好沟通的真的不多 沟通的三种境界 不沟就通 一沟就通 沟而不通 能够达到第二种境界就是一种能力 一种幸福

就说我吧 女儿从小就是逆反心理比较重 你要她不哭她恨不得扯更大的嗓门哭 要她慢慢走她还偏找一些坑洼在上面健步如飞 你要是要她大声哭 声音越大越好 她反而立马不哭了 你要她去一些路沿上走她反而会乖乖的跟在你身边好好的走路 就这种脾气 所以上学时我就告诉她不能由着自己性子来 听话老师同学和妈妈外婆才会喜欢你 也经常跟她聊 今天你给同学帮了什么忙的吗 你们同学中发生了什么趣事的吗 今天上课你举了几次手啊 答对了吗 今天你为班级做了什么事了吗 今天你们刘老师给你们讲故事了吗好听吗 你觉得你可以从故事中学到什么吗 我也经常找机会跟她班主任碰头 谈一下孩子在家里的事 以及孩子对一些事情的想法和处理方法 以及我对她的引导和一些感受觉不太好引导的事 因为我知道孩子不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 只有我多做一点了咧 回来后对老师说孩子不好的地方有时是旁敲侧击 有时是给她讲事例从事例中给她分析该怎么做 有时是表扬同时指出不足 有时是老毛病 我就不转弯直接指出 同时也表示相信她会改 我在与孩子的沟通和与老师的沟通上还是动了一番脑筋的但从一而再再而三的从老师口中得知孩子没有什么变化 一开始我想着可能是时间火候问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都看不到变化 所以我就想着要给她点严厉的警告了 所以在三年级上学期末 和四年级下学期初分别打了孩子两次 两次打之前我都仔细的想了的整个过程是怎么样 打多重 打的时候怎么说 最后给她提出哪几点要求 这几点要求对她来说难度有多大 也是觉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后才开的打

打完后我又盯了一段时间 还是只好了不到两个星期 到了一个月时明显的发觉她对我们大人有敌视的态度 体现出较强的逆反心理 我想这还只四年级 这样下去到了初中还不知她会怎么做呢 所以我觉得硬碰硬的在她身上行不通 但是软的我也用过很多次 从小处也给她讲过 从远景也跟她讲过 从爱好也跟她讲过 以后社会上的竞争也讲过 但别人是依然故我也就是从四年级下学期她的班主任总对她不耐烦 虽然孩子也为班级争回了不少荣誉 但真的是很多毛病改不掉 老师还是对她不耐烦 继而把这个不耐烦的情绪也发泄到我的身上 因为我了解孩子的个性所以我也很能理解老师的情绪 再说我想着班主任把情绪发泄到我身上总比发泄到孩子身上好 因此我总是跟班主任耐心做解释 顺带也提一下孩子的进步和长处 她的班主任就总说我太惯孩子 并且有两次当着别人的面没给我留一点面子 所以那两次过后我很少再主动找她的班主任了 估计会遇到也转个方向走了 不想发生矛盾

这样就到了五年级 在上个星期又是因为孩子上课不愿意做课堂作业 说是数学老师借给她的一本老师的练习册也被她搞不见了 老师要她赔十块钱 这样找我去的学校 去了没说孩子一点进步 没说一个好字 劈头头盖脑的一通数落 但很多都是以前三四年级犯的错 老师还在拎着不放 比如说骂老师 把班级的书带回家看 这样才把我激怒了 所以在博客中大发牢骚 嗨 我也是个随性的人,你觉得我现在该怎么办呢

下载一个小故事(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个小故事(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案[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材简说】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因为村民对树木的过度砍伐,最终被无情的洪水卷走了。本文呼吁人们爱护树木,保护环境。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

    一个小故事谈企业文化

    最近很忙,没时间和大家分享东西。准备做企业文化的相关工作的时候,想要大学时候我们老师和我们讲的一个小故事,很有哲理。由《猴子和香蕉》的故事,谈企业文化小故事:猴子和香蕉四......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的是由于人们乱砍滥伐,原本靠锋利的斧头建造的美丽家园,又终究毁在了锋利的斧头之下。课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蕴涵的道理却非常深......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案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 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的主题是“保护环境”《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这组课文的第三篇......

    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小故事

    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小故事(2007/01/05 15:42) (引用地址:未提供) 浏览字体:大 中 小 时间管理 这个命题相信,大家也非常了解。 每天时间滴答滴答,一秒一秒的过去了,古人曾说:寸金难......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胡嵘苹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5册的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2.利用文中的空白处,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