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创新设计】高中 2.6 波的干涉、衍射题组训练 教科版选修3-4

时间:2019-05-15 01:2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创新设计】高中 2.6 波的干涉、衍射题组训练 教科版选修3-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创新设计】高中 2.6 波的干涉、衍射题组训练 教科版选修3-4》。

第一篇: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创新设计】高中 2.6 波的干涉、衍射题组训练 教科版选修3-4

2.6 波的干涉、衍射

题组一 多普勒效应

1.根据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发生变化 B.当波源与观察者同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发出的频率低 C.当波源与观察者相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发出的频率高 D.当波源与观察者反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发出的频率低 解析 当波源与观察者的相对距离减小时,观察者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增多,即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比波源发出的频率高;当二者的相对距离增大时,观察者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减少,即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比波源发出的频率低.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但距离不变时(如圆周运动),则不会出现多普勒效应,选项A错误;当波源与观察者同向运动时,二者的距离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也可能不变,选项B错误;当波源与观察者相向运动时,二者的相对距离减小,故选项C正确;当波源与观察者反向运动时,二者的相对距离增大,D正确. 答案 CD 2.下面哪些应用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A.利用地球上接收到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波的频率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

B.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汽车发射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波被运动的汽车反射回来,根据接收到的频率发生的变化,就知道汽车的速度,以便于进行交通管理 C.铁路工人用耳贴在铁轨上可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

D.有经验的战士从炮弹飞行的尖叫声判断飞行炮弹是接近还是远去

解析 凡是波都具有多普勒效应,因此利用光波的多普勒效应便可测定遥远星体相对地球远离的速度,故A选项正确;被反射的电磁波,相当于一个运动的物体发出的电磁波,其频率发生变化,由多普勒效应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出运动物体的速度,故B选项正确;对于C选项,铁路工人是根据振动的强弱而对列车的运动情况做出判断的,故不正确;炮弹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声波,人耳接收到的频率与炮弹的相对运动方向有关,故D选项正确. 答案 ABD 3.如图2-5-8所示,男同学站立不动吹口哨,一位女同学坐在秋千上来回摆动,下列关

于女同学的感受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2-5-8 A.女同学从A向B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高 B.女同学从E向D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高 C.女同学在C点向右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不变 D.女同学在C点向左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变低

解析 女同学荡秋千的过程中,只要她有向右的速度,她都有靠近声源的趋势,根据多普勒效应,她都感到哨声音调变高;反之女同学向左运动时,她感到音调变低,选项A、D正确,B、C错误. 答案 AD 4.公路巡警开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0 km/h的恒定速度巡查,在同一车道上巡警车向前方的一辆轿车发出一个已知频率的超声波,结果该超声波被那辆轿车反射回来时,巡警车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比发出时低.(1)此现象属于 A.波的衍射 C.多普勒效应

B.波的干涉 D.波的反射

()(2)若该路段限速为100 km/h,则该轿车是否超速?

(3)若该轿车以20 m/s的速度行进,反射回的频率应怎样变化?

解析(1)巡警车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比发生时低,此现象为多普勒效应.

(2)因巡警车接收到的频率低,由多普勒效应知巡警车与轿车在相互远离,而警车车速恒定且在后面,可判断轿车车速比巡警车车速大,故该轿车超速.

(3)若该轿车以20 m/s的速度行进时,此时巡警车与轿车在相互靠近,由多普勒效应知反射回的频率应偏高. 答案(1)C(2)超速(3)偏高 题组二 波的衍射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的衍射现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不可能发生衍射现象 B.要观察到水波明显的衍射现象,必须使狭缝的宽度远大于水波波长 C.波长越长的波,越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 D.只有波才有衍射现象

解析 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即任何波都会发生衍射现象,只不过存在明显与不明显的差别而已,只有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者比波长小时,才会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选项C、D正确. 答案 CD 6.如图2-5-9所示,S是波源,M、N是两块挡板,其中M板固定,N板可左右自由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测得A点无明显振动,为使A点能发生明显振动,下列采取的办法可行的是

()

图2-5-9

A.增大波源振动频率 C.将N板向右移 答案 BD 7.如图2-5-10所示,图中O点是水面上一波源,实线、虚线分别表示该时刻的波峰、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经过一段时间,水面上的波形将分布于

()

B.减小波源振动频率 D.将N板向左移

图2-5-10

A.整个区域 B.阴影Ⅰ以外区域 C.阴影Ⅱ以外区域 D.上述答案均不对

解析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挡板A比波长大的多,因此波不会绕过挡板A,而小孔B的大小与波长差不多,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B正确. 答案 B 题组三 波的叠加

8.如图2-5-11所示,沿一条直线相向传播的两列波的振幅和波长均相等,当它们相遇时可能出现的波形是下图中的

()

图2-5-11

解析 当两列波的前半个波(或后半个波)相遇时,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在前半个波(或后半个波)重叠的区域内所有的质点振动的合位移为零,而两列波的后半个波(或前半个波)的波形保持不变,所以选项B正确;当两列波完全相遇时(即重叠在一起),由波的叠加原理可知,所有质点振动的位移均等于每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使得所有的质点振动的位移加倍,所以选项C也是正确的. 答案 BC 9.如图2-5-12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2×10 m和x=12×10 m处,两列波的波速均为v=0.4 m/s,两波源的振幅均为A=2 cm.图示为t=0时刻两列波的图像(传播方向如图所示),此刻平衡位置处于x=0.2 m和0.8 m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x=0.5 m处,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1-1

图2-5-12 A.质点P、Q都首先沿y轴负向运动 B.t=0.75 s时刻,质点P、Q都运动到M点 C.t=1 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 cm 4

D.t=1 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 cm 解析 根据“上下坡”法可以判断,质点P、Q都首先沿y轴负向运动;两列波波速相等,经过t=0.75 s,两波传播的路程都为30 cm,但P、Q两质点并不沿x轴运动;t=1 s时刻,左边波传到x=60 cm处,右边波传到x=40 cm处,两波的波谷相遇在M点,叠加后质点M的位移为-4 cm.答案 AD 题组四 波的干涉

10.两波源S1、S2在水槽中形成的波形如图2-5-13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

()

图2-5-13 A.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会发生干涉 B.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不会发生干涉 C.P点的振动始终加强 D.P点的振动始终减弱

解析 从题图中看出,两列波的波长不同,但同一介质中波速相等,根据v=λf,知频率不同,所以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不会发生干涉,B正确;因为不能发生干涉,所以虽然此时刻P点的振动加强,但不能始终加强,当然也不能始终减弱,所以本题选B.答案 B 11.当两列相干波发生干涉时,如果两列波的波峰在P点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P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B.质点P的振幅最大 C.质点P的位移始终最大 D.质点P的位移有时为零

解析 两列波的波峰在P点相遇,说明P点是振动加强点,P点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质点P的振幅最大,质点P振动加强,位移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位移有时为零,有时最大,选项A、B、D正确. 答案 ABD 12.图2-5-14所示为t=0时刻简谐横波a与b的波形图,其中a沿x轴正方向传播,b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都是10 m/s,振动方向都平行于y轴.下图画出的是平衡位置在x=2 m处的质点从t=0开始在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

图2-5-14

1解析 由题,两列波的波速相等,波长相等,则频率相等,能发生干涉.过周期后,4两列波的波峰同时到达x=2 m处的质点,则此质点振动总是加强,振幅为两列波振幅之和,即为3 cm,开始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开始振动,所以图像B正确. 答案 B 题组五 波的衍射现象和干涉现象的比较

13.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图2-5-15甲、乙所示,则

()

图2-5-15 A.图甲、乙均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B.图甲、乙均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C.图甲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图乙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D.图甲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乙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解析 同图可以看出,图甲是水波通过小孔的情况,属于波的衍射现象,图乙是两列波在传播过程中叠加形成的干涉图样,属于波的干涉现象,选项D正确. 答案 D 14.在同一地点有两个静止的声源,发出声波1和声波2.在同一空间的空气中沿同一方向传播,如图2-5-16所示为某时刻这两列波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5-16 A.波1速度比波2速度大 B.这两列波的频率相同

C.在这两列波传播方向上,不会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D.相对于同一障碍物,波1比波2发生衍射现象更明显

解析 在同一种介质中,各种频率的机械波传播的速度相同,选项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波1的波长大于波2的波长,由公式v=λf可得,波1的频率小于波2的频率,选项B错误;由于两列波的频率不同,两列波不能发生干涉,选项C正确;对于同一障碍物,波长越大衍射越明显,选项D正确. 答案 CD 15.如图2-5-17所示,S是水面波的波源,xy是挡板,S1,S2是两个狭缝(SS1=SS2),狭缝的尺寸比波长小得多,试回答以下问题:

图2-5-17(1)若闭上S1,只打开S2,会看到什么现象?(2)若S1、S2都打开,会发生什么现象?

(3)若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波峰和波谷,那么在A、B、C、D各点中,哪些点振动最强,哪些点振动最弱?

解析(1)只打开S2时,波源S产生的波传播到狭缝S2时,由于狭缝的尺寸比波长小得

多,于是水面波在狭缝S2处发生衍射现象,水面波以狭缝S2处为波源向挡板另一侧传播开来.(2)因为SS1=SS2,所以从波源发出的水面波传播到S1,S2处时它们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当S1,S2都打开时产生相干波,它们在空间相遇时产生干涉现象,一些地方振动加强,一些地方振动减弱,加强区与减弱区相互间隔开,发生明显的干涉现象.(3)质点D是波峰与波峰相遇处,是振动最强点;质点B是波谷与波谷相遇处,也是振动最强点;质点A、C是波峰与波谷相遇的地方,这两点振动最弱. 答案(1)水面波以狭缝S2处为波源向挡板另一侧传播开来.(2)发生明显的干涉现象.

(3)B,D点振动最强,A,C点振动最弱. 8

第二篇: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导学案设计】2017版高中 3.1.2烷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时 烷

1.了解烷烃的概念、通式及结构特点。

2.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并会判断及书写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烷烃的结构与甲烷类似,但也有不同,教学中可从甲烷的模型出发,重点研究丙烷、丁烷中碳的连接情况,引导学生思考烷烃的结构。对于同分异构现象只要求识别、判断和书写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一、烷烃

1.分子结构特点及命名

(1)碳原子间只以①单键结合,剩余价键均与②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作饱和烃,也称为③烷烃。烷烃的通式为④CnH2n+2,丙烷的分子式为⑤C3H8,其结构简式为⑥CH3CH2CH3。

(2)烷烃可以根据碳原子数的多少进行命名,当碳原子数在十以内时,常以甲、乙、丙、丁、⑦戊、⑧己、⑨庚、⑩辛、壬、癸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如五个碳原子的烷烃称为戊烷。当碳原子数在十以上时,以汉字数字代表,如十二个碳原子的烷烃分子式为C12H26,可命名为十二烷。

2.烷烃的性质(1)物理性质

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烷烃的熔沸点依次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但其密度均比水小,状态依次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一般来说,碳原子数在4及以内的烷烃常温下为气态。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烷烃的含碳量逐渐增大。

(2)化学性质

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常温下,不能与强酸、强碱、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物质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如1 mol丙烷最多可与8 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烷烃均能在空气中燃烧,用烷烃的通式表示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nH2n+2+O2nCO2+(n+1)H2O。

二、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

1.同系物的定义: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如甲烷、乙烷、丙烷等互为同系物。

2.同分异构体

(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

(2)丁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分别为正丁烷、异丁烷。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分别为、、。

1.有同学认为正丁烷的碳链上无支链,所以是直线形的分子,你同意该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不同意,正丁烷的碳链是锯齿形的,不是直线形的。

2.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吗?请举例说明。【答案】不一定,如CO与N2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探究1: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概念的辨析

有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 A.O2和O3 BC和C C.CH3CH2CH2CH3和 D.和

E.CH3CH2CH2CH3和

(1)

组两种微粒互为同位素;(2)

组两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3)

组两种物质属于同系物;(4)

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5)

组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答案】(1)B(2)A(3)C(4)E(5)D

甲烷的一氯代物、二氯代物、三氯代物、四氯代物均不存在同分异构体,若甲烷是平面正四边形结构,甲烷的四种取代物中,哪种会存在同分异构体?

②判断依据: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③性质:化学性质几乎一样,物理性质有差异。

1618④实例:H、D、T;O与O。(2)同系物

①适用对象:有机物。

②判断依据:a.结构相似的同一类物质;b.符合同一通式;c.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相差14n)。③性质:化学性质相似,熔沸点、密度呈规律性变化。④实例:甲烷与丁烷。(3)同分异构体

①适用对象:有机物、无机物。

②判断依据:a.分子式相同;b.结构不同;c.不一定是同一类物质。③性质:化学性质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物理性质不同。④实例: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1.下列关于同系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同系物具有相同的通式 B.同系物的化学性质基本相似

C.同系物的组成一定相差n个CH2原子团(n>0)D.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 【答案】D 2.下列化合物互为同系物的是()。

A.一氯甲烷和二氯甲烷 B.C2H6和C4H8 C.C2H4和C2H6

D.CH3CH2CH3和 【答案】D 3.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物的是()。

A.CH3CH2CH2CH3

B.C.D.【解析】判断一氯代物有几种,主要是分析该有机物中含有几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可以通过对称法则分析碳原子,即对称的碳原子上含有的氢原子是同种原子。A项,CH3CH2CH2CH3从中间对称,有2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B项中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CH3是相同的,所以共有2种不同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C项中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CH3是相同的,中间的C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所以只有一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同理可推知D项中有4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4种。

【答案】C

4.下列是某同学书写的C5H12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CH3—CH2—CH2—CH2—CH3 ②

③ ④ ⑤

这些结构简式中出现重复的是

(填序号)。

【解析】烷烃分子中的碳碳单键()是可以任意旋转的,不可把同一物质的不同写法当成不同物质。例如题中②③④均为同一种物质,只不过写法不同而已。

【答案】②③④。

第三篇: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 1.1.2过滤和蒸发基础巩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1.1.2过滤和蒸发基础巩固训练

1.“粗盐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以加速过滤 B.蒸发到析出晶体时才需要用玻璃棒搅拌 C.待溶液蒸干后即停止加热

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就应停止加热

解析:“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否则易将滤纸捅破;蒸发溶液的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防止滤液局部温度过高而发生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即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滤液蒸干。

答案:D 2.进行过滤操作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A.滤纸、烧杯、试管夹、漏斗、玻璃棒 B.烧杯、酒精灯、试管、漏斗

C.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 D.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

解析:按照过滤装置从下而上进行记忆。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注意滤纸是实验用品不属于实验仪器。

答案:D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沙里淘金是利用金与沙的密度相差较大而将沙淘走,使金留下

B.化学上所指的杂质,有的本来无害且很有价值,即使有害无价值的也应设法变废为宝

C.检验某溶液时,将检测试剂一次加入全部溶液里 D.蒸发时加热到蒸发皿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可

解析:在检验配好的溶液中是否含有某种离子时,应取少量溶液进行检验,绝对不能将试剂直接加到全部待检溶液中,故选C。

答案:C 4.下列有关过滤和蒸发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过滤时,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B.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 C.当蒸发皿中的固体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D.实验完毕后,用手直接取走蒸发皿

解析:过滤时不可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B错误;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C错误;实验结束后应使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D错误。

答案: A 5.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A.硝酸钠、氢氧化钠

C.氯化钾、二氧化锰

B.氧化铜、二氧化锰 D.硫酸铜、氢氧化钙

解析:A项,NaNO3和NaOH都溶于水,无法用过滤法分离;B项,CuO和MnO2都不溶于水;D项CuSO4、Ca(OH)2溶于水后两者会发生反应;而KCl和MnO2可用过滤法分离,然后蒸发滤液即可得到KCl。

答案:C 6.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4、CO3、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4,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A.H2SO4 C.NaOH 答案:B 7.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C.①②③②④

B.④②①②③ D.④②③②①

2-

2-

2-

2-

B.HCl D.NaNO3

解析:若第一步加的是Mg(NO3)2溶液,则会有Mg(OH)2和MgCO3两种沉淀,这样就无法判定该溶液中含有的是哪种离子,同理也可将③排除,则第一步加的必是④,生成沉淀的则必是CO3;将其过滤,滤液中还有Cl、OH,滴加Mg(NO3)2溶液即可将OH沉淀下来,再过滤,向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即可检验出Cl。

答案:B 8.向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A.一定有SO4 C.一定无Ag +2-

-2-

B.可能有SO4或Ag D.可能有CO3

2-

2-+解析:溶液中加入BaCl2,可产生BaSO4、AgCl等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两者均不溶解,所以B正确。

答案:B

第四篇: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 3.10 英国的制度创新学案 岳麓版必修1

学案10 英国的制度创新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1.《大宪章》

(1)背景:中世纪后期,英国国王不断削弱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2)概况:13世纪初,大贵族迫使英王签署限制王权的《大宪章》。(3)影响: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2.《权利法案》(1)背景

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②1688年,议会发动“光荣革命”,赶走复辟国王詹姆士二世。(2)内容: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3)意义:①标志着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②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③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深化探究] 探究点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在威廉的加冕仪式上,议会当众宣读了《权利法案》。威廉以他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宣读了誓词:“我们衷心地接受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议案,并保证以英国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思考 威廉所说的“你们”是指什么?试结合所学予以简析。

答案 “你们”指英国议会。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议会中的反对派邀请威廉和玛丽共同入主英国。国王是被议会邀请来的,此后,国王的权力来源已不是上帝而是议会,因此,威廉接受的是议会向他们提出的议案。

材料二 某思想家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

思考 据材料扼要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标志。

答案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使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易混易错]

“光荣革命”可否作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不能。因为“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因为通过《权利法案》,英国才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王权,君主立宪制才得以确立。[深度点拨] 如何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政体确立之间的关系?

英国早就形成了一种限制王权和注重议会政治的民主传统,并且从贵族民主向资产阶级民主演变。1688年的“光荣革命”,用和平的手段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斗争的必然结果。探究点2 《权利法案》的规定

材料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经常集会。思考 归纳《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保障了议会的哪些权力?

答案 《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权。保障了议会的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权。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过程

(1)“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2)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3)内阁承担实际的行政职责,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4)19世纪中期,随着两党制发展,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2.特点

(1)核心:责任内阁制。

(2)国王:国家元首,扮演仪式性的角色。(3)首相:最高行政首长,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4)内阁:对议会负责。

(5)基础:以代议制为基础。3.发展

(1)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2)内容: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3)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深化探究] 探究点 英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创新

材料一 君主立宪制度从确立到完善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君主的权力不断衰落,议会的权力不断上升,产生于议会的责任制政府也逐步确立起来。“光荣革命”为不断的变革打开了通道,这是英国最终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最主要的因素。——《大国崛起》 思考 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英国政治制度创新的表现,这些创新有什么作用?

答案 内阁制度的形成。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材料二 对英国人来讲,除了怀旧意义之外,王室还是日不落帝国的民族象征。从撒切尔到梅杰再到布莱尔,直到现任首相卡梅伦,政府可以更迭,但最“正统”的王室却只有一个。在欧盟日益一体化的过程中,王室的存在,对于保持英国独立的“民族身份”将更加不可或缺。此外,王室也是政府最好的外交官之一。

思考 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王室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为什么政府可以更迭,王室却只有一个?

答案 角色:国家统一的象征;民族团结的纽带,国家元首。因为政府是选举产生的,有任期,而英国王室却是世袭的。[易混易错] 如何准确理解英国议会权力的演变和英王权限的变更?

(1)在君主专制制度下,议会无权直接对国家的行政事务进行干涉,议员只能讨论国王所颁布的命令;在君主立宪制下,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等权力。

(2)英王成为“虚君”并不是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因为《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还掌握着行政权,国王可以依法行政,英王失去行政权是在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的事情。[深度点拨] 英国代议制形成和完善过程中体现了哪“三个转移”?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公民。

1.“现代民主的根源仍然在《大宪章》里”,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大宪章》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B.《大宪章》体现了贵族与国王的分权,迈出削弱王权的第一步 C.《大宪章》是各国制定宪法的蓝本 D.《大宪章》的原则是各国民主制度的基础 答案 B 解析 《大宪章》体现了贵族与国王的分权,迈出削弱王权的第一步,体现初步的民主思想。2.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答案 C 解析 1688年之后,英国通过渐进式的改革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君主立宪制,为英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这一特点的只有C项。

3.有学者认为,“在其他民族还苦于找不到一个对付王权或皇权的独裁和专制的时候,英国就已经利用了弹劾这个工具„„保护着贵族进而也保护了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权利和自由”。在英国,拥有弹劾权的机构是()A.国王 B.首相 C.议会 D.内阁 答案 C 解析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统而不治无实权,首相与内阁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对其具有弹劾之权的应属掌握立法权的议会,所以选C项。

4.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A.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B.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 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长期稳定 答案 A 解析 1832年,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在议会选举中取得更多的席位,确保了英国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明确A项是D项的前提,应选A项。

5.程汉大教授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英吉利民族是开路先锋。试看当今世界普遍流行的„„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政治法律原则,几乎无一不源于英国。”文中省略处不应包括的是()

A.联邦及联邦制度 C.政党及政党制度 答案 A

B.议会及议会制度 D.内阁及内阁制度

解析 省略处还应包括文官及文官制度。联邦是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其成员加入联邦后不再享有完全的主权,但保留一些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利,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联邦制国家,答案为A。

阅读与思考

提示 这段唱词反映了英国19世纪下半叶政治生活中保守党和自由党交替执政,左右英国政治的状况。解析与探究

1.提示 中国的内阁对皇帝负责,属于皇帝的内侍顾问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不能形成对皇权的制约。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是英国的最高行政 机构,内阁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提示 《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维多利亚女王模范履行了立宪君主的原则,心平气和地与民选首相共事,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成为英国历史上立宪君主的榜样。

[基础达标] 1.英国学者威廉斯说,“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确定了国王不得违反的某些法规,而对其能够怎样行动却未明确规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议会有权倒阁 ②议会制约王权 ③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④国王仍保有很大权力 A.①③ C.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确定了国王不得违反的某些法规”说明议会制约王权;题干材料中的“对其能够怎样行动却未明确规定”说明国王仍保有很大权力。因此正确答案是B。2.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A.“光荣革命”的胜利 B.《权利法案》的颁布

B.②④ D.②③④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进行议会改革 答案 B 解析 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从诸多方面对王权进行限制,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即套上了“紧箍咒”。

3.“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与此相关的政体是()A.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C.封建君主专制 答案 A 解析 信息反映了议会对君主权力的限制,“议会至上”,与此相适应的政体类型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4.英国人普遍认为沃波尔是一个大恶棍,但是,他却成了内阁大臣,还常常主持内阁会议,这一历史现象最能说明英国政治发展的哪一特点()A.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治十分腐败 B.实际上是国王指定他为枢密大臣 C.国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D.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答案 D 解析 按英国惯例,只有内阁首相才有权主持会议,而内阁首相是由多数党领袖担任并组建内阁。

5.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人大多数应该是()A.贵族阶层 C.城市工人 答案 B 解析 1832年议会改革,旧的贵族阶层政治权利被削弱,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选举权,而工人阶级选举权并未有大的变化,正因为此,之后英国爆发旨在提高工人阶级政治地位的宪章运动。[能力提升] 6.有人说19世纪初的英国,“万锭纱爵爷已经和万亩田爵爷”平起平坐了,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权利法案》的颁布 B.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C.1832年议会改革

B.总统制共和制 D.议会制共和制

B.工业资产阶级 D.农业工人

D.工业革命的进行 答案 C 解析 “万锭纱爵爷”是指工业资产阶级,“万亩田爵爷”是指封建贵族,他们“平起平坐”的情况应出现在1832年议会改革以后。

7.有人形容英国议会时这样说:“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句话反映的实质是()①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②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③议会独裁趋势出现 ④资产阶级对权力的要求 A.①② C.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主要体现了英国“议会至上”的原则。英国议会的议员是选民选举产生的,不会导致独裁趋势的出现,③表述错误,内阁需对议会负责,②表述错误;选B项。

8.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作者所说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指()A.分权制衡 C.议会权力至上 答案 C 解析 英国“光荣革命”后,继位的威廉接受了由议会拟定好的《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实现了材料所说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8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746年,乔治二世听取了卡特赖特勋爵和威廉·普特尼的意见,否决了由配兰(时任内阁首相)提出的任命威廉·皮特为国防大臣的建议。配兰等人毫不退让,于2月10日带领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当时就任命巴思伯爵为财政大臣,受命组阁。巴思伯爵不是下院议员,又缺少一位能帮助他控制下院多数的得力助手,很难得到下院的必要支持„„他总共只当了两天“首相”,在英国近代政治史上创下了一个新记录„„乔治二世面临政治危机,只好再请配兰等人复职。

B.①④ D.①②③④

B.虚位元首 D.责任内阁制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其主要内容有:一是重新分配议席,下议院议席分配将郡议员人数由188席增加至253席,市代表由465席减至399席,取消“衰败选区”(人口减少、经济落后地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其具体规定是:人口不足2 000人的56个城镇被取消了下院议席,人口在2 000~4 000人之间的31个城市只能保留一个议席„„

——陈敏昭《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说明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政治根源。(3)根据材料三概括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这一改革内容有何积极影响?(4)纵观近四个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答案(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原因:英国具有议会政治的民主传统;英吉利民族崇尚中庸;“光荣革命”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并取得成功。

(2)基本原则: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内阁首相要得到议会(下院)的多数支持。政治根源:乔治二世试图突破《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对国王权力的限制。(3)主要内容:取消或减少原有选区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

影响: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推动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4)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需要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要结合政治传统,适合本国国情;要讲究改革策略,采取灵活的斗争方式;民主政治制度的实行是历史发展的潮流。(答出其中三点即可)解析 考查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和发展完善。第(1)问中的第一小问只需把握“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即可解答,原因从材料中的“中庸”、“吸取教训”结合英国的议会传统回答即可。第(2)问是把握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其根源在于责任内阁制对国王权力的制约。第(3)问的内容就是“重新分配议席”,从材料中找出一些具体措施即可,影响自然要把握当时时代背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第(4)问是开放性题目,把握曲折性、前进性、策略性等原则即可。

第五篇:【创新设计】2015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4-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题组训练 理(含14年优选题,解析)新人教A版

第3讲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基础巩固题组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2013·湛江二模)向量a=(1,2),b=(0,2),则a·b=

A.

2C.4B.(0,4)D.(1,4)().

解析 a·b=(1,2)·(0,2)=1×0+2×2=4.答案 C

→→

2.(2014·绍兴质检)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BAD=120°,则AC在AB方向上的投影为

1A.4C.112D.2

→→→1解析 如图所示,AC在AB方向上的投影为|AC|cos 60°=2

1.2().

答案 C

3.(2013·山东省实验中学诊断)已知向量a=3,1),b=(0,1),c=(k,3).若a+2b与c

垂直,则k=

A.-

3C.-1B.-2D.1().

解析 由题意知(a+2b)·c=0,即a·c+2b·c=0.所以3k+3+23=0,解得k=-3.答案 A

4.(2014·浙江五校联盟)若非零向量a,b满足|a|=|b|,且(2a+b)·b=0,则向量a,b的夹角为().

12πA.3πC.3

πB.65π6

解析 由(2a+b)·b=0,得2a·b+|b|2=0.1∴2|b|2·cos+|b|2=0,∴cos=-,22π

∈[0,π],∴=3答案 A

→→

5.(2013·福建卷)在四边形ABCD中,AC=(1,2),BD=(-4,2),则该四边形的面积为

A.5B.25C.5D.10 →→

解析 ∵AC·BD=1×(-4)+2×2=0,→→∴AC⊥BD,→→|AC|·|BD|20

∴S四边形=5.22答案 C

二、填空题

6.(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已知两个单位向量a,b的夹角为60°,c=ta+(1-t)b.若b·c=0,则t=________.解析 b·c=b·[ta+(1-t)b]=ta·b+(1-t)b2 =t|a||b|cos 60°+(1-t)|b|2 tt

=1-t=1-2

2t由b·c=0,得1-=0,所以t=2.2答案 2

→→→→

7.(2014·南京三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OA=(3,-1),OB=(0,2).若OC·AB=→→

0,AC=λOB,则实数λ的值为________.

→→→→→→

解析 设C(x,y),则OC=(x,y),又AB=OB-OA=(0,2)-(3,-1)=(-3,3),所以OC·AB→x-3=0,=-3x+3y=0,解得x=y.又AC=(x-3,y+1)=λ(0,2),得结合x=y,解

y+1=2λ,

().

得λ=2.答案 2

→→

8.(2014·潍坊二模)如图,在△ABC中,O为BC中点,若AB=1,AC=3,=60°,→

则|OA|=________.→→→→→→→11

3解析 因为=60°,所以AB·AC=|AB|·|AC|cos 60°=1×3×=,又AO=

22211322→→,所以AO2=1(AB+AC)2=1AB2+2AB·AC+AC),即AO=(1+3+9)=,AB+AC4444→13所以|OA|=2答案

三、解答题

9.已知平面向量a=(1,x),b=(2x+3,-x)(x∈R).

(1)若a⊥b,求x的值;(2)若a∥b,求|a-b|.解(1)若a⊥b,则a·b=1×(2x+3)+x(-x)=0.整理得x2-2x-3=0,故x=-1或x=3.(2)若a∥b,则有1×(-x)-x(2x+3)=0,即x(2x+4)=0,解得x=0或x=-2.当x=0时,a=(1,0),b=(3,0),a-b=(-2,0),∴|a-b|=-2+0=2.当x=-2时,a=(1,-2),b=(-1,2),a-b=(2,-4),∴|a-b|=综上,可知|a-b|=2或25.10.已知|a|=4,|b|=3,(2a-3b)·(2a+b)=61,(1)求a与b的夹角θ;(2)求|a+b|;

3→

→→

→→

(3)若AB=a,BC=b,求△ABC的面积. 解(1)∵(2a-3b)·(2a+b)=61,∴4|a|2-4a·b-3|b|2=61.又|a|=4,|b|=3,∴64-4a·b-27=61,-6a·b1∴a·b=-6.∴cos θ==.|a||b|4×322π

又0≤θ≤π,∴θ3

(2)|a+b|2=(a+b)2=|a|2+2a·b+|b|2 =42+2×(-6)+32=13,∴|a+b|=13.→→2π2ππ(3)∵AB与BC的夹角θ=ABC=π-333→→

又|AB|=|a|=4,|BC|=|b|=3,1→→13

∴S△ABC=|AB||BC|sin∠ABC4×3×=3.22

2能力提升题组(建议用时:2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3·青岛一模)若两个非零向量a,b满足|a+b|=|a-b|=2|a|,则向量a+b与a的夹角为 π

A.62πC.3πB.35π6

().

解析 由|a+b|=|a-b|,得a2+2a·b+b2=a2-2a·b+b2,即a·b=0,所以(a+b)·a=a2+a·b=|a|2.故向量a+b与a的夹角θ的余弦值为 a+b·a|a|21πcos θ==所以θ=3|a+b||a|2|a||a|2答案 B

→→→→2

22.(2014·昆明调研)在△ABC中,设AC-AB=2AM·BC,那么动点M的轨迹必通过△ABC的(). A.垂心

B.内心

C.外心D.重心

→→→→→→→→→→22

解析 假设BC的中点是O.则AC-AB=(AC+AB)·(AC-AB)=2AO·BC=2AM·BC,即→→→→→→→(AO-AM)·BC=MO·BC=0,所以MO⊥BC,所以动点M在线段BC的中垂线上,所以动点M的轨迹必通过△ABC的外心,选C.答案 C

二、填空题

π3.(2013·浙江卷)设e1,e2为单位向量,非零向量b=xe1+ye2,x,y∈R.若e1,e2的夹角为,6|x|

则________. |b|

π3x22222

2解析 因为e1·e2=cos =,所以b=x+y+2xye1·e2=x+y+3xy.所以=

62bx2

x2+y23xy

y11

3,设t=,则1+t2+3t=t+2+≥,所以0<

x244y23y

1+xx

1x2|x|

4的最大值为4,所以的最大值为2.2b|b|1+t3t答案 2

三、解答题

4.设两向量e1,e2满足|e1|=2,|e2|=1,e1,e2的夹角为60°,若向量2te1+7e2与向量e1+te2的夹角为钝角,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解 由已知得e2e2=2×1×cos 60°=1.1=4,e2=1,e1·22∴(2te1+7e2)·(e1+te2)=2te2e2+7te21+(2t+7)e1·2=2t+15t+7.1欲使夹角为钝角,需2t2+15t+7<0,得-7<t.2设2te1+7e2=λ(e1+te2)(λ<0),2t=λ,∴∴2t2=7.7=tλ,

∴t=-即t=-

λ=-14.2

2te1+7e2与e1+te2的夹角为π.2

∴当两向量夹角为钝角时,t的取值范围是

-7,-14∪-141.222

下载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创新设计】高中 2.6 波的干涉、衍射题组训练 教科版选修3-4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创新设计】高中 2.6 波的干涉、衍射题组训练 教科版选修3-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