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题九作业 教学中不能承受之“困惑”——“现代化史观”与辩证、历史唯物主义
教学中不能承受之“困惑”——关于“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史观”是与“文明史观”和“整体史观”并称的三大史观之一。其三个主要表现为: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科学化。今天的视频学习中,三位专家以“现代化”为主题,将《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三个改革作为一个教学单元进行处理,线索明细、高屋建瓴,给我很大启发。但也由此引发了我的一个“困惑”—— 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无论是“原发内生型”的最早现代化国家英国,还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的典型代表中国,“政治民主化”都是先于“经济工业化”而产生,即政治现代化促成了经济现代化:
英国:1640年开始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后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起“君主立宪政体”,实现了政治民主化,即政治上的现代化化。克服专制王权的英国,于18实际中期最早开始工业革命,实现了经济工业化,即经济上的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受阻之后,转而学习苏联,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政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后,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1954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在政治上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在经济上也进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当时的中国并未实现经济工业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改革开放,中国人才在经济工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那么,这样的现象是否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以下基本观点相矛盾呢?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翘首企盼方家得便赐教。
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政治民主化先与经济工业化而产生,“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化史观”是否矛盾
今天的视频学习中,三位专家将放到一个教学单元中进行分析、讲解,并指出其原因是它们“都是在工业文明冲击下进行的近代化改革”。张汉林教授提到
张:所以,把这三个改革作为一个教学单元,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作为一个单元,我们一定要抓住单元教学的主题,以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具体到这个单元,它的主题就是近代化。
近代化是由工业化引起的,以经济近代化为核心的涉及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形态、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一系列的历史性变化,使整个社会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而资本主义化的过程。
原发内生型(英、美、法)
后发外生型(俄、日、中)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形成的特点
我们怎样理解“现代化”的内涵、进程及其模式?
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撰写的2004年高考文综试卷评价报告明确指出,04年的历史试题“体现了历史学的发展趋势”。在随后进行的具体分析中,报告还指出,“在人类文明史中,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这一趋势在高等教育中已蔚然成风”。“2004年历史试题凸现了这一特点”。那么,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的进程是怎样的?又有哪些模式?
“现代化”是当代中国史学界尤其是在高校史学界中已普遍采用的一个基本概念,但实际上学界内部对其内涵与外延均还没有形成较统一的界定。也有些学者将它与“近代化”视为同一概念而混用。较多的学者已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形成了共识:
(1)“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化应包括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生活世俗化(均富化)以及城市化等内容。
(2)现代化的进程
现代化的进程最早开始于16世纪的西欧并不断向全球扩散,直到19世纪末,真正走上现代化道路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与北美以及亚洲的日本,广大亚非拉地区的现代化尚未真正启动。进入20世纪后,东欧和亚非拉一些国家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二战后,更多的国家开始将现代化作为自已的国家发展目标;到20世纪末,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主动加入或被动卷入了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因此,“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必然进程”。
(3)现代化的模式
现代化的模式,从性质角度分,一般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模式。英美等国家开创了资本主义模式,这一模式目前被世界上极大多数国家所采用;苏联开创了社会主义模式,中国等一批国家采用了这一模式。从动因角度分,大体可分为原发性内生型现代化(简称原发型)和传导性外发型现代化(简称传导型,又称赶超型)两种模式。英美等国属于原发型现代化,日本、苏联以及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都属于传导型。当然,每一个国家在推进现代化时都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采取一些措施或策略,所以现代化也是“本土化”的过程。因此,在各个模式内部,会形成一些变式。现代化发展到当代有着多种模式。
(4)现代化的作用
现代化是一把“双刃剑”,要稳步、全面的推进才能使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否则会使人类更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资源的缺乏、环境的恶化等“现代病”的出现就是一种警告;德国与日本由于片面推进经济现代化而最终成为破坏人类文明的祸首,也使本民族堕入毁灭的边缘,更是惨痛的历史教训。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形成方面的特点: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是先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而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借助于上层建筑的力量而建立起来的。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立的这一特点,并不违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因为:
第一,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产生,仍然根源于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当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了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客观要求。当然,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这种经济基础领域的变革又不可能自发地实现,因此,需要首先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进而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第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其中主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一经确立,就必须立即着手建立、巩固和扩大自己的经济基础,否则,这个政权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
第三,只是无产阶级的理论和意识形态、无产阶级政党以及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等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部分内容先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而产生的,完整、统一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只有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形成以后,才能逐步得到巩固和完善。
第二篇:人生中的轻与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人生中的轻与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这可能是我有生以来看过的留给我最多思考的一本书,也可以说这本书我真的没怎么看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个“轻”倒底是什么?
书中写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绝无可能用实验来证明假设,因此他就永远不可能知道为自己情感所左右到底是对是错”。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开始思考。在生活中我们难道不想知道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到底是对是错吗?是的,我很想知道,但是绝无可能。不管前面的路到底是对也好,错也罢,你已经上路了,这就是人生。
有人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就是一本抨击媚俗的书。我上网查了一下关于媚俗的解释:媚俗就是迎合于世俗。任何人只要顾忌到公众的存在,而不是依从本心行事,就不免陷入媚俗的泥淖。媚俗是人类境况的一个组成部分,制定人类生存中一个基本不能接受的范围,并排拒来自这个范围内的一切。换句话说,媚俗要求抹煞人类生存方式中一些本来就存在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有时又实在不可避免,而社会又禁止(从行为和意识两方面)人们承认这些东西。看来,人只要活着就难免媚俗。昆德拉说:“上帝把人类从伊甸园驱逐出来的同时也把人类的肮脏的本性和厌恶带了出来,可是人类又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本性,于是人类给自己穿上了衣服,带上装饰,摆上屏风,这就是媚俗。”
我们怎么才能不媚俗呢?我想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人类重新送回
伊甸园,然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绝无可能重新来过。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是不可能通过自己的检验和比较来选择到底哪种生活方式更加的正确,所以有人会说没必要把每一次选择或者决定都看得那么的重要,我们尽可以去做一个凡夫俗子,可以去轻松地享受生活,然而我们真的做的到吗?这是一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甚至比重还要重。生命属于我们的只有一次,今天发生的事情明天就将不复存在,我们没有必要把每一步都看得那么重要,但是正是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却不得不让自己小心谨慎。人生是矛盾的,矛盾的人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生命究竟是什么?正是这份对生命的茫然,让我们承受着这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所以到头来不得不说,一个不去认真对待的人生,要比一个责任重大,充满痛苦抉择的人生更加的让人难以承受。
有时候我也在想,这种轻与重其实是一回事,都让人难以承受。太重了承受不了,太轻了同样承受不了。我们到底应该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我想,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不能把生命当成物理实验,说来说去又说回去了。我想人生就是在轻与重之间不停地徘徊,轻了不行,重了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