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二数学辅导教学看法
一对一辅导就是龙文好
初二数学辅导教学看法
初二是一个两极分化加剧的年级,成绩跟不上的同学往往产生畏惧数学心理,容易丢失自信心,造成恶性循环。要扭转这种局面,除需要改进教法外,还需要研究学法。
经过两年的初中学习,同学们发现初中的教学与小学的教学有点不同,这没有什么奇怪,就象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与低年级的教学有所不同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不断丰富,学习自觉性的不断增强,理解力和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教材也随之加深拓广,老师的教学也由扶着学生走路到逐渐放开手让学生自己走路,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数学学习,一步跟不上,则步步跟不上”。但这并不是说,因为这样,就不要去学新知识,就学不好新知识。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即使你以前的知识都没学好,只要你会加、减、乘、除,大部分的新概念、新法则、新知识你仍然能学会,仍然能依据新学的这些知识去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并且从中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我这节课认真学了,听懂了,会用学到的新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了。之所以碰到难一点的题我不会做,那是因为我以前的知识没学好,在某一个地方卡住了,做不下去了,只要我把以前的知识好好补一补,像现在这样把知识一点一滴地学到手,我就不信学习成绩赶不上去。
怎样努力才能吧数学成绩提高上去呢?下面我从三方面谈谈我的建议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该记的记,该背的背,但不要以为理解了就行。数学同样也离不开记忆。记不住数学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就很难解数学题。而记住了这些再配以一定的方法、技巧和敏捷的思维,就能在解数学题,甚至是解数学难题中得心应手。在课堂上重视听讲,汲取老师的方法,课后及时复习,温故而知新!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对于几个重要的数学思想 :如“方程”的思想,初中最重要的数量关系是等量关系,其次是不等量关系。最常见的等量关系就是“方程”。“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二,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研究函数的问题就离不开图象了。往往借助图象能使问题明朗化,比较容易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解决问题。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要重视“数形结合”的一对一辅导就是龙文好
思维训练,任何一道题,只要与“形”沾得上一点边,就应该根据题意画出草图来分析一番,这样做,不但直观,而且全面,整体性强,容易找出切入点,对解题大有益处。尝到甜头的人慢慢会养成一种“数形结合”的好习惯。怎样才能更好的掌握这几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呢?多做练习是难免的,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自信才能自强。在考试中,总是看见有些同学的试卷出现许多空白,即有好几题根本没有动手去做。当然,俗话说,艺高胆大,艺不高就胆不大。但是,做不出是一回事,没有去做则是另一回事。稍为难一点的数学题都不是一眼就能看出它的解法和结果的。要分析、探索、比比画画、写写算算,经过迂回曲折的推理或演算,才显露出条件和结论之间的某种联系,整个思路才会明朗清晰起来。你都没有动手去做,又怎么知道自己不会做呢?其实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是基础性的题目,而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是得分的难点,对于这类题目要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归纳总结。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冷静,思路清晰,克服浮躁的情绪。
数学题目是无限的,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却是有限的。我们只要学好了有关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就能顺利地对付那无限的题目。题目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题海无边,总也做不完。关键是你有没有培养起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有没有掌握正确的数学解题方法。
在此,衷心希望龙文的学生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美丽的青春岁月,绽放美丽的花朵,在学业上步步高升,享受着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二篇:初二数学竞赛辅导计划
初二数学竞赛辅导计划
为了确保第一轮入选的60名学生能够在第二轮顺利过关,并尽可能在全县数学、英语竞赛中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初二数学备课组于第十七周备课组会议制定竞赛辅导计划。分三个阶段,分别如下:
第一阶段:第十七周———期末考试
1、各数学老师整理本学期数学课本所涉及到的所有得知识点,给入选学生过好知识关,一定做到扎实复习,从而夯实基础。
2、每天数学课上给入选学生一道竞赛模拟题,先做后讲,逐渐拔高。
3、利用活动课、自习课进行集中辅导,拓宽知识,培养能力。
第二阶段:寒假
1、要求入选学生每人一本奥数资料,放假前由各数学老师勾选习题,布置假期完成。
2、各数学老师在假期期间,对自己班级的入选学生进行辅导,方式可以为:家访辅导、集中学生到老师家里辅导,电话问答、查询、督促,网上辅导等,整个寒假,对每位学生至少辅导3—5次。
3、开学检查假期奥数作业,讲评疑难。
第三阶段:下学期开学———竞赛
1、全面复习初
一、初二数学所学的全部知识点,做到内容熟悉,基础扎实。
2、继续选做奥数题,完成奥数资料。
3、每天课堂给两道竞赛模拟题,先做后讲,辅导思路。
4、利用活动课、自习课进行集中辅导,点拨思路,讲解解题技巧。
5、数学教师下载并重组奥数模拟题3—4套,赛前集中训练,全面提升竞赛学生能力。
初二数学备课组
2009年12月
第三篇:初二 三峡辅导
北 京 四 中
编稿老师:金丽
审稿老师:李家声
责编:刘波
《三峡》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一、学习要点
课文内容分析
郦道元的《三峡》以凝练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壮美景象。作为地理学家、散文家的郦道元,以他丰富的游历和精深的文化功底,仅用一百五十余字为读者描绘了囊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网罗古猿怪柏的三峡独有景致。可以说,三峡的美景是异彩纷呈的,它不仅让读者凭借文字去亲历三峡绵延高峻的山峰,感受三峡夏季的奔放、春冬季的清丽、秋季的凄婉,还让我们在欣赏三峡风光之余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也对祖国大好河山产生由衷的热爱。
《三峡》开篇即铺展一幅“自三峡七百里”的壮美画卷,极目望去,“两岸连山,略无缺处”,“山”势“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那一派山高岭连、山峰相重、群山复叠、山上垒山的景致,高峻得让人仰视而生“隐天蔽日”的感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等语句则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山高、连绵,且两岸之间狭窄的多种特点。为其如此,才有郭沫若所言“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的雄奇秀逸。
三峡别具特色的山体特征,造就了三峡别样的水文景观,随着四季的更迭,三峡水势变幻多姿,正因为山势高峻,才使得夏季水势险恶,“沿溯阻绝”;正因为“重岩叠嶂”,才会出现春冬“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奇景;正因为“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且难见“曦月”,才能使人在秋日倍感“林寒涧肃”、十分凄清。《三峡》一文正是循着四季水势的变化,为我们展现了三峡奔放、清丽而又凄婉的多样色彩:在夏季,江水上涨,漫上山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了夏水的湍急和流速的快,这一特点李白也曾在他的诗篇《早发白帝城》中有所印证:“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那种奔放、豪迈的气势不能不让郦道元或是李白发自肺腑地赞叹一番,也不能不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一“疾”一“还”就已言尽夏水的特点。在春冬季节,水退潭清,风景秀丽,“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不仅“素”“绿”色彩相映,显得景致的幽深宁静,“湍”“潭”也动静相生,加上“回清倒影”,把个三峡彰显得秀丽俊逸、风光妩媚,更有那“怪柏”林立“绝巘”上,以旺盛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意志,给山水融进了一股生命的活流,使人顿生觉生意盎然、“两多趣味”。及至水枯气寒的秋季,“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派清冷肃穆,这时已无江水喧腾,也不见草木争荣,而是充满了凄清肃杀的气氛,连那三峡上的灵猿也深感气愤凄凉,常常悲鸣,“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无怪乎,渔者要歌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此情此景也的的确确是“鸟鸣山更幽,猿啼林更寒”。
《三峡》以凝练的语言、清丽的文风,极富表现力地描绘了三峡景致,使读者领略了那奇妙山水的无穷魅力,也深深感染了这种山势遮日蔽月的豪壮,水漫江陵的紧急,春光融融的欢乐,秋景萧瑟的凄戚,冬景严冷的悲凉。这一切源于三峡的壮美,也出于它异彩纷呈的特色。
二、能力训练、检测
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阙处()
沿溯()
曦月()
飞漱()
属引()
叠嶂()
绝巘()
泪沾裳()
2、解释下列词语中红色词
①阙处:________
②曦月:________
③襄陵:________
④沿溯:________
⑤虽乘奔御风:________
⑥飞漱:________
⑦属引:________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① 自:自非亭午夜分
()
自三峡七百里中
()
② 绝:绝巘
()
沿溯阻绝
()
哀转久绝
()
③ 其间:飞漱其间
()
其间千二百里
()
4、将下列相关作品、作家、及内容连接起来
《归园田居》
李白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
陶渊明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游山西村》
郦道元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使至塞上》
陆游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波荆门送别》
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古诗、文默写填空
①、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回清倒影,__________,悬泉瀑布,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
②、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
③、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言文阅读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红色词语
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竹柏影也
盖: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线语句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现代文阅读
①我认识一位视一颗豆粒为自己生存意义的夫人。
②她大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二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悲剧降临她家。丈大因交通事故身亡。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不被法庭判为受害者。为此,他的妻子只得卖掉土地和房子来赔偿。
③母亲和两个孩子背井离乡,辗转各地,好不容易得到某一家人的同情,把一个仓库的一角租给她们母子三人居住。
④只有三张榻榻米大小的空问里,她铺上一张席子,拉进一个没有灯罩的灯泡。一个炭炉,一个吃饭兼孩子学习两用的小木箱,还有几床破被褥和一些旧衣服,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⑤为了维持生活,妈妈每天早上6点离开家,先去附近的大楼做清扫的工作,中午去学校帮助学生发食品,晚上到饭店洗碟子。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已是深夜十一二点钟了。于是,家务的担子全部落在了儿子身上。
⑥为了一家人能够生活下去,母亲披星戴月,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生活总是那么清苦。她们就这样活着,半年、8个月、10个月……做母亲的哪能忍心让孩子们苦熬下去呢?她想和两个孩子一起到丈夫所在的地方去。
⑦有一天,母亲泡了一锅豆子,早晨出门时,给大儿子留下一张条子:“锅里泡着豆子,把它煮一下,晚上当菜吃,豆子烂了时少放点酱油。”
⑨这天,母亲干了一天活,累得疲惫不堪,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她偷偷买了一包安眠药带回家,打算当天晚上和两个孩子一块死去。
⑨她打开房门,见两个孩子已经钻进席子上的破被褥里,并排入睡了。忽然,母亲发现当哥哥的枕边放着一张纸条,便有气无力地拿了起来。上面这样写着:
妈妈,我照您条子上写的那样,认真地煮了豆子,豆子烂时放进了酱油。不过晚上盛出来给弟弟当菜吃时,弟弟说太咸了,不能吃。弟弟只吃了点冷水泡饭就睡觉了。
妈妈,实在对不起。不过请妈妈相信我,我的确是认真煮豆子的。妈妈,求求您,尝一粒我煮的豆子吧。妈妈,明天早晨不管您起得多早,都要在您临走前叫醒我,再教我一次煮豆子的方法。
妈妈,今晚上您一定很累吧,我心里明白,妈妈是在为我们操劳。妈妈,谢谢您。不过请妈妈一定要保重身体。我们先睡了。妈妈,晚安!
⑩泪水从母亲的眼里夺眶而出。母亲坐在孩子们的枕边,擦着眼泪一粒一粒地品尝着孩子煮的咸豆子。一种必须坚强地活下去的信念从母亲的心里生成出来。
⑾摸摸装豆子的布口袋,里面正巧剩下倒豆子时残留的一粒豆子。母亲把它捡出来,包进大儿子给她写的信里,决定把当当作护身符带在身边。
⑿直到如今,那一粒豆子和信,仍时刻不离地带在这位母亲身上。
(1)第⑧段中“她偷偷买了一包安眠药带回家,打算当天晚上和两个孩子一块死去”的原因是什么?
(2)第⑩段写到“泪水从母亲的眼里夺眶而出”,是什么使她感动得落泪了?
(3)分析第⑾段划线句“母亲把它捡出来,包进大儿子给她写的信里,决定把它当作护身符带在身边”中,母亲行为表明她的哪些心理?
(4)结合全文分析母亲为什么“视一颗豆粒为自己生存意义”?
附参考答案:
1、阙处(quē)
沿溯(sù)
曦月(xī)
飞漱(shù)
属引(zhǔ)
叠嶂(zhàng)
绝巘(yǎn)
泪沾裳(cháng)
2、①通“缺”
②日光,这里指太阳
③上
④逆流而上
⑤即使
⑥急流冲荡
⑦连接
3、①自: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自三峡七百里中
(在)
②绝:绝巘(极)
沿溯阻绝(断绝)
哀转久绝(消失)
③其间:飞漱其间(在山峰中间)
其间千二百里(白帝城和江陵之间相隔)
4、5、①素湍绿潭 绝巘多生怪柏
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②猿鸟乱鸣;昔日欲颓
③归雁入胡天
④衣冠简朴古风存
6、(1)念:考虑、想到
盖:原来
(2)译文:于是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3)议论的表达方式
体现作者被贬的悲凉和对人生感慨
7、(1)一是她实在累得坚持不下去了;二是她不忍心让孩子们苦熬下去。
(2)一是儿子做事认真的态度及不怕失败的坚强意志;二是儿子对母亲的理解和关怀。
(3)想以此提醒自己不忘孩子的理解关怀,坚定勇敢生活、战胜困难的信念。
(4)“豆粒”是儿子认真、坚毅、善解人意思想性格的象征,它在母亲失去生存意义时给母亲坚定了信念,使她顽强地活下去
人类,我想告诉你 初二(1)
邱烨
人类,我想告诉你,我是一颗树,我原本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那里有我的许多好朋友,像花儿,鸟儿,鱼儿……而现在,人类啊,花儿被你们摘走了,草儿被你们踩踏了,就连我的同类——树,也因你们乱砍滥伐,逐渐消失了。
我矗立在没有草的地面上生活,抬头仰望天空,天是阴沉沉的,好象又要下酸雨了,我现在已经经不起酸雨的拷打了,叶子掉没了,树枝枯萎了,好友鸟儿也没有了家,不知飞向哪里。我害怕酸雨,就连我脚下那坚硬的大石头也受不了了,渐渐颓废衰败,要是在下几次,我也快倒下了。
再看看我身边的这条河,不,它现在已经称不上是“河”了,甚至可以说是污水站了!不断发出难闻的气味,我低下头已经看不到我的朋友——鱼儿了,因为那水是黑色的,我希望小鱼们已经游向远方,那有清澈,洁净的流水。哦,天呐!那浮在水面上的是什么?!没错,是它们,是我亲爱的朋友们,它们没有逃离这肮脏之地,污水使它们遭遇了这样的厄运。这水是从哪里来的?扭头看看,远处有一座依稀的房子,还冒着黑烟,有一个巨型的管子通向河里。为什么要把污水排向河里?!为什么要害死我可爱的鱼妹妹?!我黯然神伤……
树,已经越来越少,鱼也死光了,鸟儿不见了,花草死在你们人类的脚下。这个原本幸福快乐的家园,为什么要让它破败不堪、满目疮痍?人类,我要告诉你,这些景象,都是因为你们破坏环境所造成的!你们的科技越来越发达,可是我们动物和植物们,有的已经无家可归了。
人类我想告诉你,不要再破坏生态环境,不要再让工厂把污水排向河水里,不要再制造酸雨破坏我们,更不要让我们的家园变成垃圾站。人类我想告诉你,请保护环境,给我们个幸福快乐的家园!
[评语]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先补充《________,我想告诉你》的题目,然后构思行文。该生立意标新,以一个自然界的树木自居,审视着时下较为引人关注的“环保”话题,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环境破坏、污染猖獗等现象的控诉。拟人手法的应用,使文章有感染力,能唤起人们的深思和警醒。(指导教师:金丽)
第四篇:初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紧张、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学期转眼间就要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的工作,我在初二数学组全体老师的帮助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顺利地完成了学校制定的各项教学工作,有序地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通过这一学期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数学成绩仍不够理想,并未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使我深深感觉到数学教师难当,因为要大面积的提高数学成绩,必须花很大气力,否则功亏一篑。下面就谈谈本期的主要实践方法:
1、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熟练的使用课件,将课件与教材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2、扣紧数学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紧密,同时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强等特点,促使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同时,在教学过程常用激励性的语言来夸奖学生。
3、抓好练习。老师在讲完新课后,学生一般都听得懂,要落实到位,就一定要练到位。就要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做到:新知识及时练、易混知识对比练、主要知识加强练。对教材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关键的知识。在题目的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通过观察、提问、小测验、章节测验等方法,及时评估练习效果,通过评估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动机,让学生明白自己掌握的程度。
4、让优生带差生,及时检查基础概念和基础知识,尽量不让每个学生掉队。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共同进步。师生关系是班级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师生关系如果出现问题,会造成学生对老师没有亲近感,缺少信任感,甚至产生厌恶感。这样必然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缺少积极性,产生被动感,在行动上偏离教育目标,甚至与科任老师产生对抗的心态。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必要的,要与学生建立好的关系,我的做法是多与学生接触、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在课后多与学生谈心等等。
6、作业及时批改,对于作业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作业是不可缺的一部分是反馈当天所学内容的最好方法,因此作业必须勤批改并做到有错必改的好习惯。
7、多听课、讲公开课。在听和讲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很多适合自己的东西,也可以暴露一些自己平时感觉不到的问题,这是我这学期数学教学工作中得到的最深体会,也使我对以后的教学更加充满了信心。
第五篇:初二数学教学设计
初二数学教学设计:因式分解—公式法 15.4.2因式分解——公式法(1)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了解平方差公式的特点,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方法.2.掌握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点
1.经历探究分解因式的方法的过程,体会整式乘法与分解因式之间的联系.2.通过乘法公式的逆向变形,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类比,概括能力,有条理地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同时培养合作意识.情感体验点
通过探究平方差公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并能从交流中获益.教学重点
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教学难点
把多项式进行必要的变形,灵活地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流程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导语:有两块面积不等的正方形草坪,只知道它们的面积之差是24,且草坪的边长为整数,你能猜出这两块草坪的边长吗
小明说:设大草坪边长为a,小草坪的边长为b,可得到a2-b2=(a+b)(a-b),24=64.所以a+b=6,a-b=4.解关于a,b的方程,可求出a=5,b=1.小两说:我求出a=7,b=5.他们说得对吗还有其他答案吗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方法.2.掌握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综合运用.学习指导 知识点回顾: 你能叙述多项式因式分解的定义吗你知道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有怎样的关系吗 判断下列各式是因式分解的是____ A.(x+2)(x-2)=x2-4B.x2-4+3x=(x+2)(x-2)+3x C.x2-4x=x(x-4)D.x2-4=(x+2)(x-2)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x+2y)(x-2y)=____;(y+5)(y-5)=____.探究:(1)你能将多项式x2-4与y2-25分解因式吗(2)这两个多项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3)能利用整式的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a+b)(a-b)=a2–b2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归纳:平方差公式的特征:(1)_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_.平方差公式:a2–b2=_______;即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__________.试一试:将多项式x2-4与9m2-4n2分解因式: X2-4=x2-22=(x+2)(x–2)a2-b2=(a+b)(a-b)9m2-4n2=(3m)2-(2n)2=(3m+2n)(3m-2n)练一练:(1)下列多项式能否用平方差公式来分解因式 a2+b2()m2-n2()-a2+b2()-a2-b2()(2)把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 4x2-9x2y2-z2(a+b)2-c2(x+p)2-(x+y)2 四:合作学习: 类型1.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251012-99225 类型2.综合运用因式分解的方法分解因式:(1)x4-y4(2)a3-ab
五.盘点收获: 知识:平方差公式;方法:类比思想,化归思想;反思:1.因式分解的步骤是先提公因式,再考虑用公式;2.因式分解时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3.计算中运用因式分解,可使计算简便.六.消化性考试: 1.填空:1-()2=(__+__)(1-5y).2.下列各式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正确的是()A.x2+y2=(x+y)(x+y)B.x2-y2=(x+y)(x-y)C.-x2+y2=(-x+y)(-x-y)D.-x2-y2=-(x+y)(x-y)3.下列因式分解错误的是()A.1-16a2=(1+4a)(1-4a)B.x3-x=x(x2-1)C.a2-b2c2=(a+bc)(a-bc)D.m2-0.01n2=(0.1n+m)(m-0.1n)4.(2007.黄冈)x3-xy2分解因式的结果为_______.5.(2007.杭州)因式分解(x-1)2-9结果是()A.(x+8)(x+1)B.(x+2)(x-4)C.(x-2)(x+4)D.(x-10)(x+8)6.设n为整数,试说明(2n+1)2-25能被4整除.7.计算:1002-992+982-972+962-952++22-12.七.教学反思: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师生共同生成学习目标后,教师再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解答并互评 教师引导并点评 学生尝试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经过观察,每个多项式中都没有公因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类比,归纳,得出结论.这个活动的关键是逆用乘法公式,要给学生提供自主交流,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练习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