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钱学森.doc评课稿
《钱学森》评课稿
听了陆老师执教的《钱学森》一课,感受很深。陆老师的课就像她的人一样,看有看头,品有品味儿。
《钱学森》一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故事,赞扬了钱学森心系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怀。通过本文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受到爱国主义、人文主义的熏陶。针对本文的教学,陆老师呢,课前,精确地分析教材,精心地设计教案;课上,精妙地引领学生,精准地掌控课堂,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智慧而精彩的课堂。
最近,我看了一些教育博客,有个老师说:“课堂教学应该有亮点,应该有看头,但也可以而且应该有平常而实在的教学环节,有枯燥而真实的过程。课堂教学毕竟不是艺术表演,毕竟不只是为了展示教师的风采,毕竟是为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的着重点是:学生学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学的。”陆老师整堂课围绕钱学森的两句话设计问题:钱学森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从他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挖掘文本内涵。通过抓重点词句,带领学生品味,读读、议议、再读读,逐层深入、披文入情,感受钱学森的心系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怀,这是本堂课的一个亮点。
亮点二:陆老师抓住美国海军高级将领的话中“五个师”和“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这两个点,直入文本的深层,直抵孩子们的心灵。“五个师”到底有多少人?陆老师用具体数字作了形象的说明,正是这看似简单的转换,化抽象为具体,才让学生更加震撼,钱学森的威力无比,卓尔不群。尤为精彩的是陆老师对“绝不能离开美国”这句话的导“悟”,拓展,让学生感受到美国人的威逼利诱,使钱学森的归国路充满了艰辛。然而,钱学森依然决然要求回国,这里有说明了什么呢?这里的转换,这里的导悟、拓展、质疑,让学生深深地领悟导美国将领的这句话正是从侧面反应了钱学森的爱国情怀。陆老师的设计是精妙的,不仅让学生有文本深层的感悟,更有陆老师适时地对写作特色的指点。
亮点三:陆老师在学生阅读感知领悟的基础上,让学生入情入境、设身处地想像,当钱学森踏上祖国的土地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钱学森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卓越的贡献,如今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作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你有什么话对九泉之下的钱学森说呢?这里的教学设计,不仅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运用,而且集读写训练、发展思维能力和思想教育于一体,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新的层次,对课文中心的感受达到了新的境界。这样的设计是智慧的,有创意的。亮点多多,我才疏学浅,不再一一赘述,感谢陆老师给我们提供的精神大餐。
第二篇:钱学森评课稿
《钱学森》第二课时评课稿
榆次区花园路小学 李晋军
伴随着这次开放,王老师的几次磨课我全部参与了从原来的三个任务,到现在的一个任务统领全文,可以说每次修改课堂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提升,王老师在磨课中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在这样一个民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中学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我也在听课中学到了很多,提升了很多。下面就说说我对这节课一下粗浅的认识:
一、从课堂模式看
王老师的这节课以我区“三步导学”的教学模式为基础,推进小组合作构建学生课堂,可以说她对三步导学模式已然是驾轻就熟,从我们原来贴标签似的死套模式变为“润物细无声”从有痕到无痕的转变。
二、从内容上看
亮点一:王老师整堂课围绕钱学森的两句话设计问题:钱学森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从他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挖掘文本内涵。通过抓重点词句,带领学生品味,读读、议议、再读读,逐层深入、披文入情,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情、报国志,这是本堂课的一个亮点。
亮点二:从一个大任务辐射到整个文章不仅感受了人物的品格而且抓住了文章的写作特点两处正面描写两处侧面描写和倒叙的写法尤其是在抓美国海军高级将领的话中“五个师”和“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这两个点,直入文本的深层,直抵孩子们的心灵。“五个师”到底有多少人?王老师用具体数字作了形象的说明,正是这看似简单的转换,化抽象为具体,才让学生更加震撼,钱学森的威力无比,卓尔不群。尤为精彩的是王老师对“绝不能离开美国”这句话的导“悟”,拓展,让学生感受到美国人的威逼利诱,使钱学森的归国路充满了艰辛。然而,钱学森依然决然要求回国,这里有说明了什么呢?这里的转换,这里的导悟、拓展、质疑,让学生深深地领悟导美国将领的这句话正是从侧面反应了钱学森的爱国情怀。王老师的设计是精妙的,不仅让学生有文本深层的感悟,更有王老师适时地对写作特色的指点。
亮点三:对颁奖辞教学设计,不仅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运用,而且集读写训练、发展思维能力和思想教育于一体,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新的层次,对人物感受达到了新的境界。这样的设计是智慧的,有创意的。
三、从小组合作,展示环节上看
这节课上,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授者,而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学生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老师的头脑之外,不依靠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主体,展现出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独特性,从学生滔滔不绝的讲诉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在小组合作中解决了哪些任务的时候,我们真的是发至内心的赞叹,这样的课堂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老师从台前走到了幕后,从演员变成了导演,他们不迷信权威,问题意识浓 ;喜欢参与讨论,乐于合作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目标能够实现,问题能够解决,老师们进行教改的信心增强了;通过自己自学、探究学得的东西,比教师讲得印象更深刻,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了,自信心也更强了。
第三篇:《钱学森》评课稿
《钱学森》评课稿
贾元荣
一、立足基础性 目标准确
《钱学森》主要叙述了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条件,历经艰难终于踏上了归国航程。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两个:1.通过反复、多层次地品读人物语言,感受钱学森的“深深爱国情”和“拳拳报国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了解本文中倒叙的写法,并尝试练习。
这两个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是什么?1.阅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文章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思想感情。2.课后习题第三、第四题也有这样的提示。因为目标制定的准确,所以整个教学的内容就显得合理,突出重点,也突破了难点。让听者也听得明明白白,令人感觉神清气爽。简简单单的教学目标,折射出教者对语文文本的深入研究,我们认为只有在深度挖掘文本深处所蕴藏的教学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如此重难点突出,才能如此精要的提炼出适合自己教学、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目标,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重点突出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语文课要凸显文本的核心语文价值,这样教学的着力点强,目标的达成度高。
本课是按照一明一暗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明线是时间顺序,作者从钱学森1935年留学美国到1955年回归祖国这段经历。暗线是贯穿全文的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文中钱学森的两句话是全文的关键句。抓住这两根线索,就理清了课文的结构层次和情感变化。抓住了两句话也就抓住了教学的重点。
教者紧紧围绕两句话,通过朗读、想象、品词析句等多种方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钱学森的“深深爱国情”和“拳拳报国志” 本堂课还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是适量资料的补充,极大地丰满了主人公的形象。语文课的拓展关键在一个“度”上。本堂课的拓展既帮助学生理解了文本中所反映的当时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历史真实,同时又紧扣文本的核心,即服务于让学生理解钱学森的赤诚爱国之心。
二、突出双主性 强化预习
课始教者用了近5分钟时间检查了课前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不受任何人干扰下的,面对特定的问题进行思考,尝试解决,独立地完成学习的过程。有效的预习可以较好的做好教学准备,从而极大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且五严的规定也迫切地需求我们将教学时间前移,因此我县“基于三性的课堂教学评估标准”中要求我们关注预习。
怎样设计预习题?我们来看本课的预习题:1.复习生字新词,会读会写。2。画出课文中钱学森说的话,并体会这些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要设计这两道预习题?1.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众所周知,低年级段以识字教学为重点;高年级段以读写训练为重点;中年级段则是由以识字为重点向读写为重点过度。但是,目前教学中,有些教师对各年级段识字教学要求不明确,存在着一些片面的做法,影响了识字的效率和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我们认为识字教学我们应该常抓不懈。2.这是书后的一道习题,也是这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这就启发我们教学每一课,布置预习题的时候要直指教学目标,要紧扣文本重难点,要针对主要教学内容,要涉及文本内容及表达方式,引领学生完整而系统地完成学习任务。不可随意布置。
为什么要进行预习的反馈?预习必有所得,学生一定有了学习准备,我们的教学是应该建立在学生学习准备的基础上的,关注的是学生预习中不能理解的或者说我们的教学应该将学生的预习中的肤浅认识引向深入。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教者紧紧围绕预习作业,展开教学。课堂上用了4分钟听写反馈词语,然后让学生利用这几个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发挥了听词这一环节功能的最大化。接着交流钱学森的两段话,及对这两段话蕴含的思想感情的初步理解。就是一个独立的预习检查板块。后来教学的推进也建立在预习版块的基础之上的。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让钱学森的形象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主动探究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育,这节课上,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授者,而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学生也改变过去只一味被动学习的习惯,将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老师的头脑之外,不依靠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主体,展现出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独特性。比如从课堂上的师生关系看,是民主的,也是平等的,给予学生所应该享受的权利,给予学生主动发言、积极参与的机会。从教学评价上看,教师给予学生许多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带着希望,带着成功,带着崇敬一步步走进文本,走进钱学森的内心世界。从学习方式上看教者为学生营造了主动学习、有效思维和积极体验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朗读、想象、品词,拓展阅读等多各方法将学生从单一的书本、封闭的课堂中解放出来,设置情境,促发思考,将更多的思维空间、时间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体现了学生应有的主体性。精心点拨
关于目标1,教者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感受到钱学森对祖国的爱国之情。学生在一遍一遍诵读,一次一次自主表达中,不由自主地接受了语言,走进了文本,更一步步体验文中的情感主线——钱学森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教学难点——理解钱学森的两句话,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对于词语教者抓了一些重点词语:例如:应当,终于等,教者抓住美国海军高级将领的话中“五个师”和“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这两个点,直入文本的深层,直抵孩子们的心灵。“五个师”到底有多少人?老师用具体数字作了形象的说明,正是这看似简单的转换,化抽象为具体,才让学生更加震撼,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此丰富,感情才会如此饱满。循循善诱,层层剥笋,精于预设,巧于生成。在指导朗读钱学森的两次话,教者在引导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层次分读、齐读,让每一次的读都不是一个简单层面的重复,而是用巧妙的语言做搭设训练感情朗读,层层推进。
关于目标2,教者先问学生,如果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课文的第一节应放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把它放在开头呢?告诉学生这种写法叫倒叙。简单介绍倒叙写作要点。接着让学生根据开头想象过程,最后写倒叙的开头,精心点拨,由扶到放,扶放结合,水到渠成,突出重点,难点不攻自破
三、注重实效性 当堂检测
县课堂评估标准中强调一节语文课要讲练结合,重视学生自主内化知识,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训练,确保有效训练时间15分钟。课终,学生要有对本节课学习的自我小结和反思。达标检测紧贴教学目标,落实双基。
回顾课堂的教学,有读得训练,有写的训练,还有揣摩文本表达方式,并运用倒叙进行的一个小练笔的训练。这是本课的一个训练重点,达标检测紧贴教学目标,又由于倒叙学生刚刚接触,教者注意到了坡度的设置。由扶到放,扶放结合,水到渠成,落实了双基。学有所得
5分钟的检查预习,20分钟左右的精读精讲,15分钟左右的时间的精练,这样的时间安排的合理、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也达到了课前的预设目标。从课堂效果看,孩子是学有所得的。1是课堂气氛好,学生参与面高,回答问题的质量高,学生的思维被完全调动了起来。2是从学生反思与小结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无论从文章表达方式如正面、侧面描写,倒叙等,还是文字背后的钱学森的爱国情感,学生的感悟均是真切的,富有成效的。
第四篇:省教研员写的《钱学森》评课稿
走向理想的语文课堂(附音频)
――在庐阳区第六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上的评课发言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屈指算来,参加此次活动的听课已经整整三天了。我感觉自己不是坐在南小的教室里,而是坐在载着庐阳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奔向理想教育的火箭的舱壁里。(课文《钱学森》中写到: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这是真实的,也是由感而发的。无论老师还是亲友团,也包括我们在内,我们汇聚在一起,是一个非常强大有力的团队,是一个有着专业自觉和职业梦想的语文人。基于这一点,我认为我们正带着梦想像火箭一样飞向理想的彼岸。我们是群英荟萃,绝不是萝卜开会。我们有了这样一种信念,我们也堪称语文教育的脊梁,这当然也是向我们民族的脊梁钱学森先生学习的结果。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我也收获很多东西,我非常感谢杨主任和刘老师的邀请,得以参加这次活动,让我领略到青年才俊们的风采,同时让我看到这样一种研究模式的魅力和效率。我特别要说的是,杨主任在组织庐阳区的教研活动中,这样一种理念是完全正确的,那就是重教更重研。教后之研,“抵上五个师”。(课文《钱学森》中写到: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否则,我们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
以然,最终还是不知其然。这种形式受益的是我们每个参与的老师。在讲课之前,先发一点感想,我们一起共勉。
说到今天上课的内容倍感亲切,一方面是因为钱学森先生大家都很熟悉,也很敬仰。虽然说他离开了我们,但感觉还在我们身边。他的音容笑貌,他的精神与风范,似乎并没有离开我们。第二点感到亲切呢,是因为我也曾经教过这一课。那是2008年在铜陵市教研室当小学语文教研员时,当时用了一整年的时间到一所农村小学支教,期间也写下了不少的教研随笔。其中就有《钱学森》这节课。课后还作了整理,一直到现在都记忆犹新,今天又听到这节课,而且是听了6遍,感觉当初的那种激情,那种新鲜的泥土的气息又阵阵地浮现在眼前,回响在耳畔。所以,在听的过程中,感触也更多,更丰富。前面二位专家的评课给我很大的启发,他们讲的精华之处我也不解读了,也解读不好。就这节课,我谈三点思考:
1、语文之旨。这一点很多专家都讲过,讲得很有理性,很有水平,很有深度。我不妨给它模糊化,具象化,我把它梳理成二个重要的方面。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们习得什么呢?我认为是二个方面,第一是形成语感,第二是养成习惯。如果这二点孩子们真的能够掌握、吸纳,成为他们终身相伴的东西,那将是语文之幸,教育之幸!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形成语感是让我们的语言表达进入一种自由的状态。很多时候,一个人语言素养好,他很可能是不假思索地娓娓而谈,滔滔不绝,能达到这种状态就是因为他语感很好。比如我们陈教授,她就一个小提纲,竟能连续不断地讲,针都插不进去,这真的是一种语感,而且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我们刘教授当然也是如此。其实,夏丐尊等教育家对语感都有一些精辟的阐述,建议老师们都可以去读一读。在他们看来,语文教学最核心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我理解的语感就是下笔能成文,出口能成章。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也看到了这样可喜的场面,有的孩子现场写出来的文字让我佩服有加。我当年上这节课,没有这样的语言。这是二个孩子在课堂上五到十分钟写出来的一段文字,我念给大家听一听。“当钱学森走下甲板的时候,他仰望祖国的天空,亲吻祖国的大地,呼吸祖国的空气,他不禁思绪万千。在国外刻苦研读,是为了这一刻;在国外饱受欺凌是为了这一刻;在国外忍辱负重,是为了这一刻;想着想着,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这是孩子的语言,真实的语言,现场的语言。了不得!还有一个孩子说:“尽管钱学森自己也知道新中国才刚成立,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但他还是毅然决定回到祖国。他站在甲板上,多么希望船能驶得快点,再快点,好让他快点见到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快点踏上祖国的土地,快点见到分别已久的亲人,快点来到祖国的科学研究室,为祖国多做点事。”这是不是语感?也就是说,她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很自然地流淌出来的。我们要让学生做到语言自动化,自由地输出,这需要训练。第二呢,要养成习惯。这是让学生达到一种自然的状态,喜欢表达,愿意表达,能表达好,只要有机会他就要表达。这是一种习惯,一种好习惯,一种终身受用的习惯。只有习惯养成了,他的语文素养才可能建构起来。我前二天和一位老师交流,他说天天在班上让学生写日记,不拘长短,做成一
个周报。这样,孩子写着写着就有兴趣了。兴趣一旦建立起来就养成习惯了,文字就伴他终身了,他不优秀也难。所以,我觉得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语感和养成习惯。
第二点思考是语文之径。就是怎么达到这样的目标,目的和境界。这个途径就是老生常谈的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这四个方面。实际上,理解和感悟它可以变成一个整体。理解和感悟解决一个思想的问题,积累是解决一个材料的问题,运用是解决一个表达的问题。如果只有材料,却不能把这些语言有机地,富有逻辑性地组织起来,这样的语言也是松散的。即使你的辞藻再华丽也是低质量的。但是,尽管你能流畅地言说,却没有一些有质量的语言素材,有深度的对生活的发现与思考,那你这个表达也是肤浅的。因此,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而且是交互式地发展。这是第二点思考。
第三点思考是:语文之要。“要”可以理解成要点。我把它梳理成五个方面,第一是整体感悟,这是语文教学很重要的教学理念,是解决很多教学误区,纠正教学偏差的重要思想。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沉醉在那些支离破碎的,美妙的细节当中去了。而往往忽视了整体的文章建构的方法、技巧。这些也是文本背后的秘密,需要我们去发现,引领孩子去发现,去习得。也就是说,我们的目光既要有点,又要有面;既要有整体,又要有部分。同时要让二者密不可分,和谐互动。有专家就说过,“我们要在文本当中多走几个来回。”进去要能出来,出来还要能进去,反复琢磨,就像品茶一样,一口灌下去,不知道什么滋味,也享受不到茶的香,茶的美。但是,我们喝一口,琢磨一下,再喝一口,再琢磨一下,搞几个来回。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整体的意识。对于整体,我理解它不仅仅要感悟人物,领悟写法,还要参悟道理。几方面要有机结合。我们不仅要教给孩子遣词造句之法,还要教给孩子布局谋篇之道。这二者孰重孰轻,我觉得很可能后者还更重要一些。有了这样一种整体的意识,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学就是模块式的,整体性的推动。教学中,我们几位老师引用了资源、资料,同样是引入资料,有整体意识的老师,他就会处理得恰到好处。资料大家都找了,内容大都基本相同。包括“五个师”的资料,包括美国移民局对他的重重阻挠,很多这样的文字,有的老师就把它作为导读的只言片语,有的是一读而过,有的是老师对学生的灌输和介绍,而有的老师就是让孩子完整地,静静地阅读拓展链接的文本。对于高年级孩子来说,他既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必要。让他在一种相对沉静的环境当中,在整体的文本中,去思考,去发现,去体悟。这个我们老师代替不了。当我们把这个文本肢解过以后,文本这种统合的力量就荡然无存了。今天下午陈红梅老师引导学生作批注也的教学很好。孩子们在这个基础上说的也很好,她并没有把哪一个或二个句子拎出来孤零零地说,而是让孩子整体地走进这段话,老师先教孩子怎么批注,怎么圈画,告诉他们什么样的批注是高质量的,然后让学生真刀实枪地练。练过以后进行展示,再对另外一个整体的文本进行批注。有了这样一种意识,效率就上去了。
第二个语文之要是沉入词语。一位专家说:“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当时我就在琢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耐人寻味,这是近乎文
学性的对文本细读的描述,实际上对于我们语文教学来说,也是启发良多。语文,来源于生活,但是最后是用文字来承载,那么我们就要用文字来还原生活。这个语言同时也是我们进行表达的基本素材和基础。所以,应该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再次回来定格在这些语言上面,这时候这个语言就是有分量的,就是能够铭刻在孩子心底的,在某个时刻能够复活的,有用的语言。如果我们一节语文课,没有在几个重要的词语上面作一些文章,作一些拓展,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话,我觉得这堂语文课肯定是没有质量的。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学一定要在一些关键语词上面重锤敲打。老师们去读一读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老师的一百个建议》,其中无数次提到词语对于孩子思维和语言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到这些语言表达上的精华。觉得遗憾的是,老师们对这篇文章的第一小节都不大感兴趣。实际上,第一小节看似和表现他的爱国精神关系不是很大,但是它却是尤其重要的。一方面,在文字的背后,它有着更深沉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从表达的角度来讲,它堪称典范。可喜的是,有一位老师注意到了,说到这里面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并且抓住了一些情味最浓的,表达最精彩的词语进行感悟。我觉得在这些词语上我们要花足气力,舍得花时间,多琢磨。我记得原先我在教这一段的时候,有这么一个环节,就是品味“屈指一数”。我说,钱学森是怎样一个人?大科学家呀!数学极好!他能够不清楚过了多少天吗?我们要计算清楚有多少天有哪些方法?但是他选择了屈指一数。什么是屈指一数?在这每一次数的默念
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他要把每一日都记得清清楚楚,他觉得每一日都是那么度日如年,甚至可以想到,他每天都在数这个日子的情景,这不就看出他归心似箭吗?也就是说,他的情感,他的思想是附着在这些语言当中的,是在这些语言当中慢慢品味还原出来的。而不是我们突兀地将它剥离出来,硬生生地塞给学生的。如果这样,学生既不可能产生与人物情感的共鸣,也不可对这些精妙的语言素材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曾写过一篇随笔,说到语文教学每堂课都要至少选择几个词语刻在学生脑子里,一旦相遇,终身难忘。怎么做到,那就在这些重点词语上花足功夫,用足气力,比如说,“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不是……而是……”这是什么呢?这是一种句式,用在这里恰到好处。要体现语言的逻辑性,紧密性和语言的力量,光有松散的词汇是不行的,还要这些句式。有的小孩子很善于用那些虚词、连词、关联词,这样的孩子思维就是很强的,语感就是好的。在沉入语言这个方面,要关注积累,要做好词的积累,句式的积累,信息的积累和方法的积累。这样积少成多,最后就会成就很丰富的全面的语言素养。积累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哪怕我们这节课上的再失败,再枯燥,我们要有一个教学的底线,我至少要教给孩子几个词语,几个句式,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就是系统训练。这看似上升到一种艺术的高度,实际上是语文教学应有的教学原则。一定要进行统整性的语言文字训练,而不是这个环节就朗读,这个环节就是感悟,这个环节就是运用。它们是有
机结合的,互为补充的,相得益彰的。如果一个教学环节我们能清晰地看出,它就是在训练什么,那我觉得它就是失败的。至少它做得不够艺术性。比如说在第一小节的理解感悟当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他急不可待的,急于回国的内心,可以从很多的细节中找到答案。这些细节又是我们进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的落点。而这些落点一旦展开,又会成为我们进行朗读升华的前提。
第四就是“二性”兼顾。所谓的“二性”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二者不可偏颇,以前我们强调更多的是工具性,因此出现了很多枯燥的,机械的语言文字训练。紧接着,课改大潮扑面而来,出现了对人文性的关注。语文亦是人学,文学,亦承载着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的任务。其实这二者应该是语文发展的两翼,它必须有一种平衡。它们两个之间的关系首先是让孩子们沉浸在一种美好的,真切的,沉醉的情境之中,人文的氛围当中,才可能让学生悄然无声地获得理性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否则,教学就太骨感了。孩子是不喜欢的,甚至是面目可憎,望而生畏的。今天六节课,我印象最深的是海棠花园小学的许静老师,上得大气磅礴,让我们听的人也心潮澎湃,在情绪的波涛当中,不乏老师有意识的语言训练。这就做得很完美。价值观的渗透也是语文应有的职责,特别是借助于这样的情绪,学生就能写下自己真实的所思所想。刚才我读的二位学生的作品就是在这节课上写的。所谓情动而辞发。这样一种渲染和人文的渗透,促进了他语言的发展。
最后一个语文之要呢,是要找到自我。这个自我,一方面是学生要找到自我,即他的学习应是有个性的。这个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多的孩子是说书上的语言,说老师的思想,说别人的话。那不是真正的语文,这主要是我们给他们的空间少了,这样的训练少了。另一方面是让老师找到自我,找到职业的幸福感,有风格,有思想,有自己独特的东西。这次的同课异构的形式,特别能让我们看到,或者能突显出有风格的老师,有个性的老师,当然也容易产生雷同。就从教学设计上来讲,大部分老师都选择了“识其人,听其言”这样一种教学思路,这也是网上特别多的。当然,这种方法也无可厚非,是好方法,但是如果大家都用好方法,唯一的好方法,那么它就未必是好方法。因为,它不利于我们的多元发展。由这一课,我就在想,至少我觉得还有别的思路吧。
我梳理了四个思路,第一个以“归”为主线。实际是,整篇文章也好,人物也好,他所有的故事,都集中在一个字上:归。何时归?谁归?怎样归?为何归?为什么能够归?我们由“归”字展开,这个框架和线索就非常明晰了。再走进去,在归之前,是一个字:痛。为什么痛,是心已归,身未归。因此,身心分离,能不痛吗?这就是人间常态呀!归之时,一个字:急。站在甲板上,恨不得一步就踏上祖国的土地。他是归心似箭,身随心去。马上就要回到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做自己想干的事情,能不急吗?归之后是喜,带着这种情怀,展开浑身解数,报效祖国,身心合一。我们这样一走进去,人物形象就出来了,对他的理解就深刻了。比如说,为什么能归?老师也花了
不少功夫,我觉得是不是能够想得更恰切一些,这里面,有祖国的召唤,有总理的帮助,有朋友的支持,但是最重要的是什么?他是有一颗不同寻常的心。有一位老师上这一课时引用了经典语录: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明他不同常人,就是因为他有一颗不同常人的心。一般的名与利都打动不了他,削弱不了他,摧毁不了他。这是一颗非常纯粹的爱国心。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品味留学生的不理解,美国将军的不理解,常人的不理解。但最终我们又能理解了,理解到什么层面,理解到认同他做的这一切又是合情合理的。在给他的颁奖词中说得很清楚,“国为重,家为轻。”他的逻辑就是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即使有了小家那也不是一个家。我们很多老师把当时的历史背景呈现出来,实际上也在佐证这一点。我记得一位老师的背景音乐是《我爱你中国》,在那个背景音乐渲染下,学生感受得非常好。如果再进一步,把歌词的内容呈现出来,实际上也是对这颗中国心的很好的解读。其中一句歌词是,“我爱你青松气质,我爱你红梅品格,我爱你家乡的甜蔗,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这样就理解了他,他不是一个神,他是一个人,因为他想到了这么多,有这么多的爱,所以他要回国。这是非常好的语文素材,既解读了人物的心,又拓展了阅读。这样,人物的内心就丰满了,真实了,觉得他回来也是合情合理的,否则就把人物脸谱化,概念化。最后归结到一点,只要有这颗心,我们就能够做自己应有的贡献。爱国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借口。其实那些留学生,说的就是借口,就是理由,真正爱国的人是不需要理由和借口的。
第二个思路呢,是抓颁奖词。这个词写的非常经典。虽然就一百多字,但它的分量不亚于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如果孩子们能把这个颁奖词体悟好,能够积累,能够化为他自己的语言,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甚至于我可以把这个颁奖词作为整个教学的一个线索。“国为重”,哪些地方看出他国为重,“科学为重”,哪些地方看出科学为重,哪些地方看出“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这五年的路是多么得漫长,多么得艰难,从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他是科学的“先驱”,他是为“后人”铸造一个阶梯,这就是他高风亮洁的思想。这让我们明白,以国家为重,重于泰山;以个人为重,轻于鸿毛。这里面,一重一轻,一5一10,一先一后,值得我们去品味。这样,我们就不仅教了钱学森这篇课文,又习得了一个上好的语言链接的材料。这不是一举多得,一箭双雕吗?
第三个思路简单说一下,那就是抓得与失。对于钱学森来说,他当时在美国已经得到了什么?是名和利,而且不是一般的名和利,那是优厚的,是富足的,是在当时的国内不可想象的。这是“得”。如果他回到祖国,他将失去什么?当然也是名与利,这里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但最终他还是得到了,得到了祖国的器重,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得到了事业的成功。其实,即使钱学森不回国,他也不失其为伟大,我们依然可以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但他竟能完全彻底地放弃那不同一般的名和利,就显得尤为可贵了。在这巨大的“失”当中,我们看到了他高贵的品格。最终他并没有失去,他的获得是一种“大得”。从“得”到“失”再到“大得”,我们似乎明白了这样
一个道理:为了家国一切都可失,为了家国一切都可得。是否站在家国的立场是我们能否获得大成功的关键。
最后一个思路就是老师们今天用的最多的思路,抓人物语言感悟人物形象。正所谓是要知其人,先听其言。这是一个较好的思路,但我认为这只是一个开端,我们应当一以贯之,从“知其人,听其言”再到“听其言,观其行”最后到“观其行,品其心”。言为心声,从品味人物语言自然能读到人物内心。但只是说到,形象还不完整,不可信。正所谓,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方为英雄。故,在对人物语言梳理品味之后,应进一步引申到对其行为的观照,看看钱学森哪些行为践行了他所说的话。在对其言与行又重解读中,发现他伟大的人格和不同一般的心。这样,我们才能说读懂了人物,参透了文本。
以上是今天听课之后的一点思考,在此提出来供大家探讨,希望借此能发现语文教学背后的规律,创造出更多理想的语文课堂!
福雷作于合肥市南门小学
2013年12月2日
第五篇:《钱学森》评课
《钱学森》评课
有幸听了段爱露老师执教的《钱学森》一课,收获颇深。《钱学森》
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十册中的一篇课文。本课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出了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一、教学环节设计的目的性很强,贯穿课堂始终。
段老师从课文导入的时候,先出示了孟子的一段话,表面看似就是为
了引出人物,但是实际上却是为了后文讲述钱学森的人物品质埋下了伏笔。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是有其目的性的,足见老师在备课时的用心,处理时的精心。
二、抓住语言描写这样一条主线,打破常规模式。
《钱学森》这篇课文,并没有从第一小节入手,因为第一小节并不是文章的重点,不应该花那么多的时间去讲授,一些知识点可以巧妙地穿插在课后的填空练习中。文章中很多内容学生读了也就都懂了,不用一一去点一点。于是段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结合课前预习情况,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结合课后练习填空。
2,默读体会。因为在后面的教学中重点是抓住钱学森说的两次话来教
学的,其他地方照顾得就比较少,所以我想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有再一次熟悉课文的机会,同时把课文中一些非重点也一带而过。
3、学习钱学森的两句话。
《钱学森》一文是一首净化学生灵魂的赞美诗,是一曲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的交响乐!在上这篇课文时,段老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对钱学森所说的两段话的反复朗读,感受他的爱国之心,因此,她抓住:“美国享受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跟在冯卡门身边的前途无量和“钱学森坚决要求回国。”作对比,使学生体会钱学森坚决要求回国意志的坚定。
学生自读自悟,画出最能表现钱学森的语言描写的句字,朗读品味,畅谈感悟。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相机引导,主要抓住以下几点进行点拨:
交流语句之一:“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首先通过交流,让学生从钱学森在美国富裕的生活、优越的条件与他话语的联系中产生困惑。爱露巧妙地设计了一组关联词的说话训练:选取一组关联词,请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钱学森是怎样想的?这一环节是想通过交际情境促进角色转换,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促使学生的情感与钱学森的情感产生共鸣共振。这时,学生再来读这一段话,使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钱学森的殷殷赤子情。
交流语句之二:“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要求学生用心读,反复读,好好感悟。抓住“应当”一词知道钱学森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责任一种职责。这里有设计了第二个说话训练:如果你也是那些留学生中的一员,你会支持钱学森的决定吗?你认为他回国值不值得?这个问题的创设,不仅是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更能体现出钱学森这一颗拳拳报国之心的强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了情感的熏陶。
在教学时,段老师努力使钱学森的爱国情结与孩子们生活中的爱国情结融为一体;在讨论中使学生了解到钱学森能够放弃优厚的待遇坚决回国的崇高的爱国情结,学生的爱国情结觉醒,爱国热情迸发!
课上完了,听着孩子们一句句因感动而激情的语言,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因敬佩而严肃的小脸,我的心也久久不能平静。钱学森离我们的生活很远远,但是现在,孩子们一个个被钱学森强烈的爱国情怀所感动。这一切与段老师精彩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教学理念分不开,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不断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