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届高考物理专项复习磁场磁感应强度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磁现象的电本质练习练习2教案
磁现象的电本质
1. 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现电流磁效应现象的科学家是特斯拉 B.安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C.奥斯特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出电场
D.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先后指出: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2. 关于磁现象的电本质,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来的()A.安培通过精密仪器观察到分子电流
B.安培根据原子结构理论,进行严格推理得出的结论 C.安培根据环型电流的磁性与磁铁相似挺出的一种假说 D.安培凭空想出来的
3. 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________.假说认为:在分子、原子的内部存在着一种________电流,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________,磁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一样,都是由________而产生的.根据现代物理学的知识,安培所说的分子电流就是原子内部________的运动而形成的.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培定则是用来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安培力方向的 B.库仑通过实验精确地测出了元电荷的电量值
C.伽利略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D.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很好地解释了磁化、消磁等现象 5. 下列现象中,能表明电和磁有联系的是()A.摩擦起电 B.两块磁铁相互吸引或排斥
C.小磁针靠近通电导线时偏转 D.磁铁插入闭合线圈过程中,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6. 安培的分子环形电流假说可以用来解释()A.永久磁铁的磁场 B.直线电流的磁场 C.环形电流的磁场 D.软铁棒被磁化的现象 7. 下面所述的几种相互作用中,通过磁场发生的有()A.两个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B.两根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 C.两个运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D.磁体与运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8. 在隧道工程以及矿山爆破作业中,部分未发爆的炸药残留在爆破孔内,很容易发生人身伤亡事故.为此,科学家制造了一种专门的磁性炸药,在磁性炸药制造 1 过程中掺入了10%的磁性材料--钡铁氧体,然后放入磁化机磁化.磁性炸药一旦爆炸,即可安全消磁,而遇到不发爆的情况可用磁性探测器测出未发爆的炸药.已知掺入的钡铁氧体的消磁温度约为400℃,炸药的爆炸温度约2240~3100℃,一般炸药引爆温度最高为140℃左右.以上材料表明()A.磁性材料在低温下容易被磁化 B.磁性材料在高温下容易被磁化 C.磁性材料在低温下容易被消磁 D.磁性材料在高温下容易被消磁
9. 一根软铁棒放在磁铁附近会被磁化,这是因为()A.在外磁场中作用下,软铁棒中的分子电流取向变得大致相同 B.在外磁场中作用下,软铁棒中产生分子电流 C.在外磁场中作用下,软铁棒中的分子电流消失
D.在外磁场中作用下,软铁棒中的分子电流取向变得杂乱无章 10.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事实的是()
A.电子就是元电荷,物理学家密里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 B.为了用简洁的方法描述电场,法拉第引入了电场线
C.电流的单位是安培.安培总结出了欧姆定律.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静电力常量K也是奥斯特利用扭秤实验测量得到的参考答案: 1. 答案: BD 2. 答案: C 3. 答案: 电本质,环形,磁极,电荷的运动,电子 4. 答案: D 5. 答案: CD 解析: 试题分析:摩擦起电表明电荷可以发生转移,不能表明电和磁有联系,A错;两块磁铁相互吸引或排斥说明磁体间有联系,不能表明电和磁有联系,B错;小磁针靠近通电导线时偏转和磁铁插入闭合线圈过程中,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都能表明电和磁有联系,CD对。考点:本题考查电和磁间的联系
点评:本题学生明确现象中有磁场和电流且两者间有对应的关系,这样表明电和磁是有联系的。
6. 答案: AD 解析: 注意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不能用来解释电流的磁场。7. 答案: BCD 解析: 在磁铁的周围和通电导线周围都存在着磁场,磁体间、电流间、磁体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而静止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8. 答案: AD 解析: 由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可知,低温情况下,分子运动不剧烈,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分子环形电流的磁极趋向基本一致,因而易被磁化,而高温时,分子剧烈运动,导致趋向基本一致的分子环形电流的磁极趋向重新变得杂乱无章,进而达到消磁目的,故AD正确 9. 答案: A 解析: 根据分子电流假说我们知道构成磁体的分子内部存在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通常情况下磁体分子的分子电流取向是杂乱无章的,它们产生的磁场互相抵消,但是将他放在磁铁附近因为在外磁场中作用下,软铁棒中的分子电流取向变得大致相同,所以被磁化.故选项A正确 10. 答案: B 解析: 考点: 物理学史.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 解:A、元电荷是自然界最小的电量,不是电荷,物理学家密里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故A错误
B.为了用简洁的方法描述电场,法拉第引入了电场线,故B正确
C.电流的单位是安培.欧姆总结出了欧姆定律.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故C错误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静电力常量K是库仑利用扭秤实验测量得到,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第二篇:九年级物理磁场磁现象专项练习
1.物体能够吸引、、等物质的性质叫做。具有 的物体叫磁体。
2.条形磁铁两端的磁性,中间部分的磁性,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
3.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铁或小磁针,静止后指南的磁极叫,用字母 表示,指北的磁极叫,用字母 表示。4.同名磁极互相,异名磁极互相。
5.磁体上 叫做磁极。一个磁体具有 个磁极,它们分别是 极和 极。
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
7. 叫做磁化。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 磁体; 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时间保存,称为 磁体。8.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 而发生的。9.为了形象地表示磁场的情况,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使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方向(切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小磁针 一致,这样的曲线叫做。
10.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出来,回到磁体的。
11.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
12.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总是一端,一端。这是因为受 的作用。
13.地球本身是一个,地磁北极在地理 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 附近。
14.我国宋代科学家 是世界上第一个清楚地、准确地论述 的科学家。
15.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 发生的,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于放入其中的磁体。
16.磁场的方向是这样规定的:放在磁场中某点的小磁针,静止时 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17.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 B.它不可能是直线 C.它是一些假想的线 D.它总是从北极指向南极
18.把条形磁铁从中间断开为2段,那么2个断面再靠近时将()。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没有相互作用 D.不知磁极无法判断
19.用一根钢棒A端接近悬挂着的磁针的S极,磁针的S极被吸向钢棒,则()。
A.钢棒一定具有磁性,且A端为N极 B.钢棒一定不具有磁性 C.钢棒一定具有磁性,且A端为S极 D.不能判断钢棒是否有磁性
20.两棍缝衣针A和B,当把A针用细线悬挂后,再用B针的尖端接近A针尖端时,发现A针尖端向B针尖端靠拢,这个现象说明()。A.A针有磁性 B.B针有磁性 C.两针都有磁性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1.关于条形磁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把它悬挂起来,自由转动,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B.它的磁性是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C.把它分成2段,每段均各有两个磁极 D.把它分成2段,每段只有一个磁极
22.下述各现象中能确定钢棒原来有磁性的是()。
A.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N极时,相互吸引 B.钢棒的十端接近磁针的N极时,相互排斥
C.钢棒中间接近磁针的N极时,相互吸引 D.钢棒的任何部位接近磁针时都相互吸引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磁场中不同的点,磁场方向一定不同 B.磁场中的磁感线可能相交
C.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D.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磁场是人们假想的 图18-4 24.下面关于磁感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磁场是由无数条磁感线组成的
B.在磁体周围,画了磁感线的地方有磁场,没有画磁感线的地方没有磁场 C.在磁场中,可通过磁感线的疏密程度看出磁场的强弱
D.在磁场中铁屑被磁化排成一条条曲线,这些曲线就是磁感线 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场中不同点的磁场方向一定不同
B.磁感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但任意的两条磁感线都不会相交 C.磁感线总是从N极指向S极
D.不同的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某一固定点,静止时N极指向可能不同 26.磁场的基本性质是()。
A.能够产生磁感线 B.能够吸引轻小物体C.能够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D.具有N、S极
27.画出图18-5中磁铁周围磁感线的形状和方向,并给小磁针标出N、S极。28.图18-6中,正确的是()。
29.标出图18-7中小磁针的N、S极。30.标出图18-8中磁体的磁极。
31.画出图18-9中磁铁的磁感线(画出代表性的几条即可),并标出小磁针的N、S极。[1.5]
图18-20
32.有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a和b;按图18-20甲放置,手拿住a时,b不会掉下来;按图11-1乙放置,手拿住b时,a会掉下来。这说明()。A.钢棒a具有磁性 B.钢棒b具有磁性
C.钢棒a和b都具有磁性 D.钢棒a和b都不具有磁性
33.以下哪些仪器可以用来测试条形铁棒是否有磁性().A.小磁针 B.条形磁铁 C.验电器 D.通草球 34.如图11-1-1所示,在条形磁铁周甲、乙、丙三个小磁针,小磁针N极指向正确A.甲、乙对,丙错 B.甲、丙对,乙错 C.乙、丙对,甲错 D。甲、乙丙都对 35.将小钢条的一端A靠近磁针N极时,互A.小钢条具有磁性,A端是北极
B.小钢条具有磁性,A端是南极 C.小钢条没有磁性 36.在下述各种情况中,可以得出钢棒原来一定具有磁性的是().A.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时,两者相互吸引 B.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时,两者相互排斥
C.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时,两者相互吸引.再将钢棒的这一端接近磁针的南极时,则相互排斥
D.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时,两者相互吸引.再将钢棒的这一端接近磁针的南极时,两者仍相互吸引
37.一根钢条接近小磁铁,小磁铁的N极被吸向钢条,这一现象说明钢条原来 [ ]
A.一定有磁性,接近磁性的一端是S极;
B.一定有磁性,但不能确定它的极性;
C.一定没有磁性;
D.不一定有磁性。
38.下面情况中,能断定钢棒原来就有磁性的是 [ ]
A.将钢棒的一端靠近磁铁的一端,两者互相吸引;
B.将钢棒的一端靠近滋铁的一端,两者互相排斥;
相吸引,将小钢条的另一端B靠近磁针N极时,也互相吸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围放置有的是().C.将钢棒放在磁铁附近,钢棒会被磁化;
D.将钢棒靠近铝物质,两者既不吸引又不排斥。、填空题
11.物体能够吸引铁等物质的性质叫做,具有 体.悬挂起来的磁体(如图9-1),静止时总是一个个磁极指北,分别叫做磁体的 极和 图9-1 ①,②。
12.若将一个条形磁铁自由地悬挂起来,磁铁指 的那个磁极叫南极,指 的那个磁极叫北极。南极和北极分别用 和 符号来表示.13.一个磁体有 个磁极, 名磁极相互吸引, 名磁极相互排斥.14.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它对 产生磁力的作用.15.磁铁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铁的 极出来,回到磁铁的 极;17.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磁针,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这是因为地球本身是个巨大的.18.地磁北极在地理 极附近;地磁南极在 极附近.19.世界上第一个清楚地、准确地论述磁偏角的科学家是.20.将小磁针放入磁场中的某一点,磁场对小磁针有_________的作用,小磁针静止后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_________的方向。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_________有_________的作用。
21.用条形磁铁的磁极去靠近磁针时,它们并没有接触,就发生了力的相互作用,是因为磁体的周围空间存在着 .磁铁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铁的 极出来,回到磁铁的 极.
22.1954年,我国地质探矿队伍发现,在山东某地一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地区的地磁场十分异常。据此,勘探队伍推测该地区地下可能蕴藏着()
A.铜矿 B.铁矿
C.煤矿 D.石油
23.现代磁悬浮列车具有高速、平稳、安全、环保等特点。它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将车身托起的从而减小()的物体叫做磁磁极指南,一极.磁体有广泛的应用,许多物体上都有磁体,请你举出两个应用磁体的实例24.电冰箱门上装有磁性密封条,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而磁带和磁卡则是利用了它们能够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25.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
B.指南针指南北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C.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南极出来指向北极的 D.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三、作图题
26.在图11-1-2中,标出磁感线方向及放在A、B两点位置小磁针N极指向.27.在图11-1-3中根据磁感线方向标出磁铁的N极、S极.28.图11-2-4中的曲线为磁铁场的磁感线;磁场中A点所放置的小磁针受磁场作用而静止在如下图所示的位置,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两磁铁磁场的感线方向和N、S极.是非题 小物体的性
30.磁铁的两端部分就是磁铁的磁极。()
31.将一根条形磁铁截成两段,一段是S极,另一段一定只有N极。()
29.物体能够吸引轻质叫磁性。()
32.一根铁棒在磁铁附近被磁化,当铁棒离开磁铁后,仍能保持磁性。()
33.普通机械手表不应该放在收音机、录音机和电视机旁边,以免被磁化。()
第三篇:物理:3.4《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1)
3.4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安培力,会推导安培力公式
F=BILsinθ。
2、知道左手定则的内容,并会用它判断安培力的方向。
3、了解磁电式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归纳、总结安培力的方向与电流、磁场方向的关系——左手定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推导一般情况下安培力的公式F=BILsinθ,使学生形成认识事物规律要抓住一般性的科学方法。
2、通过了解磁电式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感受物理知识的相互联系。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逻辑推理法、讲解法
演示实验:蹄形磁铁多个、导线和开关、电源、铁架台、两条平行通电直导线 教学过程
一、安培力的方向(学生探究)
教师:安培力的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演示实验:
(1)改变电流的方向
现象:导体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2)调换磁铁两极的位置来改变磁场方向
现象:导体又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1)安培力的方向和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系。2)安培力的方向既跟磁场方向垂直,又跟电流方向垂直,也就是说,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感线和通电导线所在的平面。
左手定则
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和磁场方向、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左手定则来判定: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和手掌在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例1:(学生练习)判断下图中导线A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通电平行直导线间的作用力方向如何呢? 演示实验:
(1)电流的方向相同时
现象:两平行导线相互靠近。(2)电流的方向相反时
现象:两平行导线相互远离。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如图,两根靠近的平行直导线通入方向相同的电流时,它们相互间的作用力的方向如何?[来源:学,科,网]
说明:分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时,要先确定导线所在处的磁场方向,然后根据左手定则确定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
例题2:下列四幅图中通电导体受力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二、安培力的大小
通过第二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垂直于磁场B放置的通电导线L,所通电流为I时,它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
F=BIL 当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与导线平行时,导线受力为零。
问题:当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与导线方向成夹角θ时,导线受的安培力多大呢? 教师投影图3.4-4,引导学生推导:
将磁感应强度B分解为与导线垂直的分量B和与导线平行的分量B//,则, BBsin
B//Bcos因B//不产生安培力,导线所受安培力是B产生的,故安培力计算的一般公式为:F
三、磁电式电流表
(1)电流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展示实物
电流表由永久磁铁、铁芯、线圈、螺旋弹簧、指针、刻度盘等六部分组成。(2)什么电流表可测出电流的强弱和方向?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和电流成正比,因而线圈中的电流越大,安培力越大,线圈和指针偏转的角度就越大,因此,根据指针偏转角度的大小,可以知道被测电流的强弱。当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时,安培力的方向随着改变,指针的偏转方向也随着改变,所以,根据指针的偏转方向,可以知道被测电流的方向。(3)电流表中磁场分布有何特点呢?为何要如此分布? 电流表中磁铁与铁芯之间是均匀辐向分布的。
所谓均匀辐向分布,就是说所有磁感线的延长线都通过铁芯的中心,不管线圈处于什么位置,线圈平面与磁感线之间的夹角都是零度。该磁场并非匀强磁场,但在以铁芯为中心的圆圈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是相等的。这样的磁场,可使线圈转动时,它的两个边所经过的位置磁场强弱都相同,从而使表盘的刻度均匀。
(4)磁电式仪表的优缺点是什么?
磁电式仪表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可以测出很弱的电流;缺点是绕制线圈的导线很细,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弱(几十微安到几毫安)。如果通过的电流超过允许值,很容易把它烧坏。
课后作业
课时训练10、11
ILBsin
第四篇:届高考物理专项复习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冲量和动量定理动量定理练习2教案
动量定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受到冲量,才会有动量 B.物体受到冲量,其动量大小必定改变 C.物体受到冲量越大,其动量也越大
D.做减速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冲量的方向与动量变化的方向相同
2. 一个士兵坐在皮划艇上,他连同装备和皮划艇的总质量共120 kg.这个士兵用自动步枪在2 s时间内沿水平方向连续射出10发子弹,每发子弹质量10 g,子弹离开枪口时相对地面的速度都是800 m/s.射击前皮划艇是静止的.求连续射击后皮艇的速度是多大? 3.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作直线运动,在t1时间内物体的速度由零增大到v,F对物体做功W1,给物体冲量I1.若在t2时间内物体的速度由v增大到2v,F对物体做功W2,给物体冲量I2,则()A.W1=W2,I1=I2 B.W1=W2,I1>I2
C.W1
4. 跳伞员从飞机上跳下,经过一段时间速度增大到收尾速度50m/s时才张开伞,这时,跳伞员受到很大的冲力.设张伞时间经1.5s,伞开后跳伞员速度为5m/s,速度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则冲力为体承的_____倍.5. 光子不仅有能量,还有动量,光照射到某个面上就会产生压力-光压,宇宙飞船可以采用光压作为动力.现给飞船安上面积很大的薄膜,正对着太阳光,靠太阳光在薄膜上产生的压力推动宇宙飞船前进,第一次安装反射率极高的薄膜,第二次安装的是吸收率极高的薄膜,那么()A.第一次飞船的加速度大 B.第二次飞船的加速度大
C.两种情况,飞船的加速度一样大 D.两种情况的加速度不能比较
6. 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为H的地方自由落下,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向上弹起。设碰撞时间为t并为定值,则在碰撞过程中,小球对地面的平均冲力与跳起高度的关系是()A.跳起的最大高度h越大,平均冲力就越大 B.跳起的最大高度h越大,平均冲力就越小 C.平均冲力的大小与跳起的最大高度h无关
D.若跳起的最大高度h一定,则平均冲力与小球质量正比
7. 从同一高度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一个自由落下,一个以某一水平速度抛出,当它们落至同一水平面的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
A.动量变化量大小不同,方向相同 B.动量变化量大小相同,方向不同 C.动量变化量大小、方向都不相同 D.动量变化量大小、方向都相同 8. 相同的玻璃杯从同一高度落下,分别掉在水泥地和草地上。则()A.玻璃杯刚要落在水泥地上时的动量大于刚要落在草地上时的动量 B.玻璃杯落在水泥地上动量的变化量大于落在草地上动量的变化量 C.玻璃杯落在水泥地上动量的变化率大于落在草地上动量的变化率 D.玻璃杯落在水泥地上受到的冲量大于落在草地上受到的冲量
9. 玻璃茶杯从同一高度掉下,落在水泥地上易碎,落在海锦垫上不易碎,这是因为茶杯与水泥地撞击过程中()A.茶杯动量较大 B.茶杯动量变化较大 C.茶杯所受冲量较大 D.茶杯动量变化率较大
10. 质量为5 kg的物体,原来以v=5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受到跟运动方向相同的冲量15 N·s的作用,历时4 s,物体的动量大小变为()A.40 kg·m/s B.160 kg·m/s C.80 kg·m/s D.10 kg·m/s
参考答案: 1. 答案: D 解析:
2. 答案: 解:每次发射子弹过程中,对人、艇、枪及子弹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连续发射十颗子弹和一次性发射十颗子弹结果相同. 由题中所给数据M=120 kg,t=2 s,m=0.01 kg,v1=800 m/s,射击后划艇的速度是v2,由动量守恒得:
10mv1=(M-10m)v2,解得v2≈0.67 m/s.解析:
3. 答案: C 解析: 结合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来分析求解。4. 答案: 4 5. 答案: A
解析: 因为光子和薄膜的接触时间极短,在两种情况下接触的时间可以认为近似相等,运用反射率极高的薄膜,根据动量定理得,F1t=-2mv,运用吸收率极高的薄膜,根据动量定理有:F2t=-mv,知安装反射率极高的薄膜,产生的作用力较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产生的加速度较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 答案: AD 7. 答案: D 8. 答案: C 9. 答案: D 解析: 考点:动量定理
试题分析: 玻璃茶杯从同一高度掉下,与水泥地和海绵垫接触前瞬间速度相同,动量相同,与水泥地和海绵垫作用后速度均变为零,茶杯动量的变化相同,故AB错误;茶杯的动量变化相同,根据动量定理I=△P得知,茶杯所受冲量相同,故C错误;茶杯与水泥地作用时间短,茶杯与海绵垫作用时间长,△P相同,则动量的变化率较大,故D正确。10. 答案: A 解析: 考点:动量定理
试题分析: 以物体为研究对象,以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I=p-mv,则物体末动量:p=I+mv=5×5+15=40kg?m/s,故选:A。
第五篇:届高考物理专项复习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练习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
1. 关于牛顿运动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运动定律也适用于解决高速运动的问题 B.牛顿运动定律也适用于解决微观粒子的运动问题 C.动量守恒定律既适用于低速,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的问题 D.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2. 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在安装斜槽轨道时,必须使斜槽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B.入射小球沿斜槽下滑过程中,受到与斜槽的摩擦力会影响实验
C.白纸铺到地面上后,实验时整个过程都不能移动,但复写纸不必固定在白纸上 D.复写纸必须要将整张白纸覆盖
3. 甲、乙两个质量都是M的小车静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人站在甲车上并以速度v(对地)跳上乙车,接着仍以对地的速率v反跳回甲车.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后甲、乙两车的速率相等
B.最后甲、乙两车的速率之比v甲:v乙=M:(m+M)C.人从甲车跳到乙车时对甲的冲量I1,从乙车跳回甲车时对乙车的冲量I2,应是I1=I2 D.选择C.中的结论应是I1<I2
4. 在光滑水平面上,动能为E0、动量为p0的小钢球1与静止小钢球2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球1的运动方向相反,将碰撞后球1的动能和动量大小分别记为E1、p1,球2 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记为E2、p2,则必有()A.E1
5. 甲、乙各站在船的两端,甲在左,乙在右,原来甲、乙和船都静止,为了能使船向右移动,以下情况符合要求的是(不计水的阻力)()A.甲单独向乙走动
B.甲乙相向走动,只要乙的速度大于甲 C.甲乙相向走,只要乙的质量大于甲 D.甲乙相向走动,乙的动量大于甲
6. 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已知mA>mB,当两球相碰后,其中一球停下来,则可以判定()
A.碰前A球动量大于B球动量 B.碰前A球动量等于B球动量
C.若碰后A球速度为零,则碰前A球动量大于B球动量 D.若碰后B球速度为零,则碰前A球动量大于B球动量
7. 质量分别为60kg和70kg的甲.乙二人,分别同时从原来静止的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两端,以3m/s的 水平初速度沿相反方向跳到地面上.若小车的质量为20kg,则当二人跳离小车后,小车的运动速度为()
A. 19.5m/s,方向与甲的初速度方向相同 B. 19.5m/s,方向与乙的初速度方向相同 C. 1.5m/s,方向与甲的初速度方向相同 D. 1.5m/s,方向与乙的初速度方向相同
8.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小球A、B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B在前),已知碰前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A=12kg.m/s、pB=13kg.m/s,碰后它们动量的变化分别为△pA、△pB.下列数值可能正确的是()
A.△pA=﹣3kg.m/s、△pB=3kg.m/s C.△pA=﹣24kg.m/s、△pB=24kg.m/s
B.△pA=3kg.m/s、△pB=﹣3kg.m/s D.△pA=24kg.m/s、△pB=﹣24kg.m/s 9. 对同一质点,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中,动量是不变的
B.匀速圆周运动中,在相等的时间内,动量的改变量相等
C.平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动量的改变量相等
D.只要质点的速度大小不变,则它的动量就一定不变
10. 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c以相同的速度分别与另外三个不同的都是静止的小球相碰后,小球a被反向弹回,小球b与被碰球粘合在一起仍沿原方向运动,小球c恰好碰后静止。那么,三种情况比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b球损失的动能最多 B.被碰球对a球的冲量最大 C.c球克服阻力做功最多
D.三种碰撞过程,系统的机械能都守恒
参考答案: 1. 答案: C 解析: 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低速宏观的物体,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物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2. 答案: AC 3. 答案: BD 4. 答案: ABD 解析: 两个钢球组成的系统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设钢球1初动量的方向为正方向,又由动量守恒定律得:p0=p2-p1,可见p2>p0,故选项D正确。单从动量方面分析,p1可以大于p0,若如此必有碰后系统的动能增加,但对于碰撞问题碰撞后系统的动能不可能大于碰前系统的动能,因此E1+E2≤E0,必有E1
A.若甲单独向乙走动,则甲的速度方向向右,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此时船的速度方向与甲的速度方向相反,向左运动,故A错误; B.若甲乙相向走动,乙的速度大于甲,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甲v甲+m船v船+m乙v乙=0,因为不知道甲乙质量的关系,不能判断船速度的正负,及不能判断船的运动方向,故B错误; C.同理可以得到,由于不知道甲乙速度的大小,不能判断船速度的正负,及不能判断船的运动方向,故C错误;
D.若甲乙相向走动,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甲v甲+m船v船+m乙v乙=0,因为乙的动量大于甲的动量,所以船的速度方向与乙的速度方向相反,向右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6. 答案: C 7. 答案: C 8. 答案: A 解析: 考点: 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当A球追上B球时发生碰撞,遵守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和碰撞过程总动能不增加,进行选择.
解答: 解:B、由题,碰撞后,两球的动量方向都与原来方向相同,A的动量不可能沿原方向增大.故碰后它们动量的变化分别为△pA<0,故B、D错误. A.根据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定律,如果△pA=﹣3kg.m/s、△pB=3kg.m/s,所以碰后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A=9kg.m/s、p′B=16kg.m/s,根据碰撞过程总动能不增加,故A正确.
C.根据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定律,如果△pA=﹣24kg.m/s、△pB=24kg.m/s,所以碰后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A=﹣12kg.m/s、p′B=37kg.m/s,可以看出,碰撞后A的动能不变,而B的动能增大,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 故选A.
点评: 对于碰撞过程要遵守三大规律:
1、是动量守恒定律;
2、总动能不增加;
3、符合物体的实际运动情况 9. 答案: C 解析: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分析: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是物体的动量,动量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根据动量的定义式与动量定理分析答题.
解答:解:A、在匀速圆周运动中,速度的大小不变,速度的方向不断变化,物体的动量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物体的动量不断变化,故A错误;
B.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受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始终指向圆心,方向不断改变,在相等时间内,力与时间的乘积,即力的冲量反向不同,冲量不同,由动量定理可知,匀速圆周运动中,在相等的时间内,动量的改变量不同,故B错误;
C.平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是重力mg,在相等的时间t内,合外力的冲量:I=mgt相等,由动量定理可知,动量的该变量相等,故C正确;
D.物体动量p=mv,质点速度大小不变,如果速度方向发生变化,则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物体动量是否变化,知道动量是矢量、应用动量定理可以解题,注意动量、速度、冲量是矢量,注意方向问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0. 答案: BC 解析: 试题分析:三小球与被撞小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因为a球是唯一碰撞前后动量方向相反的,则碰撞过程a球动量变化最大,由动量定理可知,a球获得的冲量最大,故B正确;c小球恰好碰后静止,动能全部损失,故C球损失动能最多,由动能定理可知,c球克服阻力做功最多,故A错误,C正确;碰撞过程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但是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故选BC.考点: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