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代书院如何教书育人
古代书院如何教书育人
中共中央前总书记胡锦涛不久前参观湖南岳麓书院,引起不少人对古代书院的关注。所谓书院,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高等民办教育机构,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集藏书与治学于一体。那么,古代书院的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
书院“一把手”不叫“院长”称“山长” 北宋范仲淹“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
古代书院的“一把手”不叫“院长”,多称“山长”、“洞主”。这是因为古代书院多建在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山上,喜欢与道观、寺庙为邻。宋代以后,书院成了古代中国读书人心目中的学术圣地。而成就书院这一崇高地位的,是其办学理念。
书院与官学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完全不同,不设门户,完全开放,讲学自由。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是政治精英,而是学术精英。书院刻意与官学保持一定的距离,教授保持独立的学术品德,学生尊崇独立的自学精神。
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山长相当于如今的大学校长,虽然没有行政级别,但山长有绝对的权力和权威,既是书院最高行政领导,也是首席教学主管和“学术带头人”。
山长始终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参与一线教学工作。如程颢、程颐、司马光、范仲淹、朱熹、张栻等名儒大师,在主持书院日常教学时都是亲自进课堂给学生授课。
日常教学中,山长授课一般放在每月的一、三、六、八日。书院一般每月有三次课试,从出题到评阅,均由山长负责。兴办于南宋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的建康(今南京)明道书院即规定:“每旬山长入堂,会集职事生员授讲、签讲、覆讲如规,三、八讲经,一、六讲史,并书于讲簿。每月三课,上旬经疑,中旬史疑,下旬举业。”
北宋教育家范仲淹当年在应天书院执教时就曾“勤劳恭谨,以身先之”,据《范文正公集·言行拾遗事录》记载,范仲淹“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准以为法”。
给学生出试题作文,自己先做一篇,这样能不受学生欢迎吗?范仲淹由此名气远播,“四方从学者辐辏”。
书院招生不设门槛无户籍限制
明代文昌书院学子“不需一束均得入院肄业”
古代书院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其平民教育情怀,即便如元明清时期好多书院改为“官办”,这种情怀也没有改变。
书院从诞生那天起,便向社会下层和民间士子开放。书院招生不设门槛,入学无户籍限制,只要有志于学业的,不分贫富,不论地域,均可入学,即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如四川文昌书院的“招生简章”(文昌书院记)中便有这样的说法:“凡越隽生童,不需一束,均得入院肄业,按月观课。捐廉奖赏,作育人材,大公无类。”
“大公无类”一直是书院的办学准则,也是“有教无类”办学理念的升华。虽然招生不设门槛,但入学要求还是有的,名气较大的书院,因为报名的人多,“招生标准”也很严格,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都相对较高。考核包括学业在内的综合素质测试,光学习好还不行。如白鹿洞书院,一度要求入学者是举人,朱熹的《招举人入书院状》可以为证。
古代书院的招生指标由各书院依办学实力自定,人数从几十到上百不等。除了招取测试成绩优异的“正课生”,还会录取稍次一些的“附课生”。附课生也写作“副课生”。如清道光年间安徽阜阳的聚星书院,每年招生名额(学额)为生员正课20名,副课20名。
在招生上,老师说了算。如白鹿洞《洞学榜》择生徒上即有这样的规定,“自今凡奉公移来者,慎于所选,从游之后,洞师验与可拒者则拒之,上司不必挠其权。其四方有志之士,听其肄业。”
从中可见,如今天的官方推荐生、拿着领导人介绍信的照顾生是不受书院欢迎的。即便入学了,如果主管老师(洞师)测试后觉得不行,仍会将其辞退,领导(上司)不能干涉。
书院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学田”
元代明道书院每名学生每月给5贯“膏火钱”
古代办书院的办学经费除了“官助”之外,主要靠民间集资、捐献和书院创收、自筹,其中“学田”收入是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每个书院都会尽可能地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很多时候,学生在书院读书,不仅不要学费,而且“食宿费全包”。如文昌书院,学生便“不需一束,均得入院肄业”。另外该书院“更欲立书舍,给膏火,招徕来学,以广栽培”。
所谓“膏火”,就是学生学习期间的花费,古人俗称“养士费”。“膏火”原本为资助困难学生的,实际使用时已普遍散发,生徒都有份。或给钱两,或给粮谷,或钱粮兼给。
“膏火钱”补助的高低历代不一,不同书院之间也不同。以建康(今南京)明道书院为例,在元代至正年间,此时已改为官办的书院,每名学生每月给零花钱5贯钱。5贯即5000文,当时书院的勤杂工每月工资才300文,做学生比打工还来钱呢。另外,每名学生每天还有口粮“米2升半”。
清道光年间,安徽阜阳聚星书院的正课生每名每月膏火钱1200文,副课生500文;童生正课1000文,副课500文。正副课生住院肄业者,每名每月另给小麦3斗。
有的书院因办学经费有限,学生食宿费无法全包下来,也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免费伙食。一般来说,古代书院是没有“考试费”、“材料费”等现代学校常见的学杂费的。成绩优秀可获“奖赏钱”、“花红钱”
清代蕲州书院考试前4名每人奖“膏火制钱二串文”
古代书院大多希望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才,所以对学生的要求极严。以作息时间来说,不分冬夏,每天早上五时头鼓,五时半二鼓,六时三鼓上课。
为了使学生都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书院还设有奖励制度。奖励的形式很多,既有精神鼓励,更有物质刺激,如月课奖赏,积分升级。还有相当于现代奖学金的所谓“奖赏钱”、“花红钱”。
月课奖赏是依据每次考试的成绩来定的,于考试之后兑现。如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延平知府陈宓在南平城南九峰山麓,仿白鹿洞书院模式建造的延平书院,便设“奖赏钱”,书院规定每月三课,上中下旬分课本经、论、策不同内容,“课册待索上看,佳者供赏”。
对学生予以奖赏,在清代的书院中似乎规定得最清楚,标准也较高,可能与清代书院“官学化”有直接关系,书院将膏火钱改成“奖金”发放,凭“奖票”领取。
清《蕲州志·学校》记载,同治年间湖北蕲州书院的奖励标准是这样的:生员参加相当于今教育局或考试院组织的考试(官课),每次取超等4名,每名膏火制钱二串文;特等12名,每名膏火制钱一串二百文。文童则每课取上卷8名,膏火制钱一串四百文;中卷20名,每名膏火制钱一串文。
除了书院应给膏火、花红外,教育主管部门也会“酌给花红”,以示鼓励。
清代张之洞任湖北学政时,在湖北武昌所设的经心书院将考试时的优秀作文结集刊出,先后出版了《经心书院集》和《经心书院续集》。这种“荣誉奖励”,比奖金带给学生的刺激还大,还管用。
岳麓书院内朱熹书写的“忠孝廉节”
奖惩分明试卷凭“浮票”领取
清代丹阳书院“抄写雷同”“罚停膏火一月”
奖惩分明,是古代书院的基本学规之一。学生在书院不认真学习,不约束言行,也会受到严厉的惩处。清代湖北归州丹阳书院规定:“学长稽查在院肄业生童,有不勤学励行者,正言规劝;如其不从,禀明山长,加以惩罚”。
清代蕲州书院的学规中也明确要求:如果在山长课期生员超等旷课一次,扣钱六百文;特等旷课一次,扣钱四百文;文童上卷旷课一次,扣钱四百文,中卷旷课一次扣钱三百文,再旷遂加录成文或雷同全数扣除。
学生在书院学习时的学业等级是动态的,实行“积分制”,有“升降级”。即使录取时的优秀学生,即所谓“正课生”,如果旷课,平时考试成绩不能保持在前列,也有可能被降为“附课生”。
清代均州南阳书院规定,以缺考的次数和考试的等级来确定升降,内课生如有一次不应课者,停止发放一月膏火;两次不应课者,降作附课。正课一连三次不考,超特等者降作附课以内,附课连考三次超等者,可以升补为正课。降级的同时,其膏火钱也会降低标准发放,甚至不发。
古代书院考试纪律很严格,试卷凭“浮票”领取,并设编号。学生考试时出现作弊、抄袭等不诚信行为,都会受到惩罚。清代归州丹阳书院规定:“抄写雷同及不在院作文,并次日交卷者不列榜,初次不列榜,罚停膏火一月;再次不列榜,降作附课,冒名顶替者逐出住院。”
与现代教育理念一脉相承的是,古代书院同样“德育”先于“智育”,当然,由于封建社会的局限,古代的“德育”大多是“忠、孝、廉、节”等内容。如果“缺德”,后果很严重,轻者重罚,重者开除。(北京晚报)
第二篇:古代书院是如何运作的
中国古代书院如何运作
今天是“两岸四地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的第一讲,我野人献曝,先来做個报告。
书院很复杂,历史非常悠久,大概有一千年了。其間之形制、规矩多有变化,所以要综括地谈它的精神並不容易。
不过,接到这个題目时,我就在想:若今天是个传统书院的讲会,那又怎麼做呢?
以劉宗周《證人社會儀》為例。其讲会皆有一位司会,也就是主持人。司会宣布讲会开始以後,敲雲板;雲板三声之後,司贊,也就是司儀,命童子歌诗。歌诗畢,再傳雲板三聲,主讲人才開讲。
在主讲人和听众之间,還要虚设两席,虚位以侍。幹什麼?一位叫秉笔者,也就是记录;此外一位是講友。講友是來討論的。此外尚須“另設一案於堂中,以待質疑者”,要专设一位质疑者。講友和質疑者在讲的过程中不斷提问,或講畢代表听众来质疑,跟主講人展开讨论。
这是在明代的情況,起码是浙江流行的方式。王阳明在绍兴蕺山书院就是这样,他的後学便也都维持了这样的制度,且會詳細写在书院的会约會儀裡。所谓会约,就是书院的规矩,告訴你讲会該怎么办,有哪些仪程、要如何进行等等。我刚刚说的制度,就见於證人书院的会约。
会约规定的不止是讲会如何進行,还有許多。如现在办活动,门口不是都有签到簿吗?签到簿,那时叫做会约簿。前面常有一段引言。我们这次也有签到簿,但估计就没有引言。这引言是说明这次是什么会、有何意义、有哪些規矩、会是怎么办的等等,其實甚為重要,我們現在皆是因陋就簡。
还有,大家来参加講會,但经费谁出呢?有些书院会自己出,有些则是参加的人缴费。證人書院就說要缴费,然只需交一钱以上、三钱以下。意思是说要缴费,但不要你缴多。
讲会通常是早上七点钟到十一点。十一点结束以後,就該吃午饭了。那午餐又怎么办呢?通常是四人一桌,菜两荤两素。若讲会延续到晚上,那就荤素六色、酒数行。山长、地方官或比较尊贵的客人則“倍之”,更丰盛些。不像今天我們這樣不管飯。
从这个具体的情况来看,我们就会发现传统书院有很多特点。
一,讲会有高度的仪式性。不是一上来就开始演讲,演讲前要焚香、要擊雲板、要歌诗。歌诗非常重要,因為儒家的教育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禮,除了剛才說的以外,还有祭祀。每次讲会前,司会都要先到孔子像前上香。上香後才開始主持讲会。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了讲会的仪式性。
其次該注意的是会约。許多人都知道或讀過《白鹿洞规约》一类文獻,但那只是大的、方向性地指明。每个书院在具体运营过程中,其實還有非常多、非常细的规範,包括怎样吃饭、怎么缴费、每个月聚幾次,是朔望集,还是每个月初
三、初七聚会?每个聚会多少小时等等。这些规定必須非常细,否則群體生活便難以進行。
現代人讲中国古代社会,常有个误会,说西方人才有契约精神、才有社团契约;中国只讲礼,只是宗族禮法型的有機社會,不是機械的社區社團組織,没有契约精神,所以法治不彰等等。事实當然不是这样的。讲这話的的先生们,都不太懂中国的社、團、行、會。古代社团规章制度自漢魏以来就非常完备。书院的典章制度更是细密,这是它的第二个特点。
其中有許多生活性的规定,包括吃饭、喝茶。例如讲会开始之前總會有来宾先到,到了以後幹嘛呢?閑晃?瞎扯?當然是先喝喝茶,以後再进行正式的讲会。
传统上書院都提供茶水,甚且供饭。固然有些书院要收会费,但也有不收的。如泰州学派的王艮(心斋),讲课时就有个樵夫常來聽。他叫朱恕,後来也成了有名的学者。他每天砍柴都路过王心斋的书院。有天,听了入神,就每天来听,饿了、渴了就在书院裡吃,後来即拜王艮为师。這类例子並不少见。
这些会约、规约、规则、会仪文献很多,只是今人不甚注意而已。每个书院的特色,从精神上理論上,可能還不太能分辨出来;但只要看看这些规约,立刻就能发现每个书院都是不一样的,各自形成不同的風格和教學體系。
以上即是我要向各位介绍的第一部分。
二、第二部分。我刚刚的介绍中有个细节,各位一定也注意到了:演講時要留一个位子给质疑者。
书院精神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质疑、问难、辩论之精神。這是书院的精神特点,但不是书院的创造。这是中国学术上本来有的传统,书院不过继承和发扬了它而已。
那么,这个传统从哪来?从汉代的讲经来!
当然先秦诸子不用说了,如家的师弟之间也是互相辩论的,各位读《论语》《孟子》等都能看到。但汉人讲经学时,把这种辩论的精神制度化了,刚剛說演講時規定要安排一位质疑者,就是要把这种精神用制度稳定下来。而这个制度是从汉代来的。
大家都知道汉代经学有师法有家法。看来学派的师承传统極其严格,今文家,就只讲今文家的道理,決不會跟古文家混。今文家中又有不同的師法。比如同樣講今文《尚书》,還要分是欧阳《尚书》还是夏候《尚书》呢!这讓我们感觉門戶森严,師法很紧。但當時在老师讲经时,会制度性地安排一个人,叫做“都讲”。類似助教。学问也非常好,其职务就是协助主講。各位知道“都”字在汉字中即是主持之意。故他也负责讲,但他主要做什么呢?
我们平時讲課,学生心中都有疑问,因听讲的过程中還不是很熟悉老师的思路, 或不熟悉老师所讲的经典,所以听不明白。想问,卻又担心问题是不是太幼稚了,问了以後别的同学会不会笑话我;不断的问,同学会不会嫌我烦,觉得我浪费大家的时间等等。所以就都不敢問。
針對這種現象,當時遂专设一人负责提问。“春王正月,大一统也”,老师剛解釋經文为什会这样寫,都講就追问什么叫“元”?什么叫“正月”?什么叫“大一统”?一统就一统,为什么“大”等等,不断追问之。这就构成了汉代讲经的特点。像《公羊传》徐彦的疏,翻开第一句“春王正月,大一统也”,底下就可看到它连续發了十几二十问。
这个传统在南北朝期间又扩大了。皇帝也常出来讲经,由大臣问难。汉魏南北朝有个流行的文体就叫做“难”。难是动词,以难倒别人為宗旨。有句成語叫“执经问难”,就是拿着经典和老师讲:刚刚讲错了吧?或这兒没讲清楚,没听出它是什么意思。经典中疑难的地方都要去质问,所以後来就形成難這种文体,如东方朔的《答客难》等等。难,這种论辩式的文体,是从经学中发展出来的,形成一种辩论的风气。这种风气在南北朝更是发扬光大,各位去读《昭明文选》就可以知道,“难”也被列為一体,有很多著名的互相詰难,成為名作,一直发展到隋唐。
我的硕士论文是研究唐代孔颖达的《周易正义》。孔颖达就很有趣,他年轻时去听人家讲经,執經問難,不断追问,結果讓主讲者下不了台,把人家问倒了。以致主讲人竟派刺客去杀他,他躲進大臣杨玄感家裡才没被杀。可見当时问难十分激烈。
後來更予扩大。每年祭孔的释奠礼。祭祀(唐代的先圣是孔子,先师是颜回。有的时候还祭周公)後,典礼并没结束,還要由皇太子或者是皇帝自己主持大型的讲论,由五经博士等最有名望的儒家大师出来讲。侍讲、侍读讲畢,质疑者进而问难,再由皇太子或者皇帝主持吃一顿饭。席間,学士歌诗、作诗,最後才结束。
这是南北朝到唐代的制度。以後又扩大。自武德年间开始,光讲儒家还不行。祭孔後,把儒、道、佛三教名家全找来,举办“三教讲论”,让三教相互攻难。這是正式的礼典,每年都要举辦。
到了宋代,这风气当然在书院中也得到了体现。所以書院会讲在制度上才會设一名质疑者,目的就是专门找你碴,用跟你相反的道理和你辩论,以追求真理。
像朱熹办白鹿洞书院时,他就请陆象山去讲。各位都知道书院是要有宗旨的,每个书院,即代表一个学派或一位大师在此讲那一派的學問。朱熹办白鹿洞书院,亦是要讲明他这一路的学问。而朱熹已经和陆象山辩过了,鹅湖之会,他已非常清楚象山乃他最大的论敌。但他竟特意请象山到白鹿洞书院来讲课。象山也做了很好的准备,那天讲的是“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这一章。讲得極好,举座动容!朱熹自己也在下面听,非常感动,所以他還請象山把讲义留下来,刻在白鹿洞书院裡。
(白鹿洞书院的朱熹像)
朱熹自己也一样。例如岳麓书院为什么有名呢?就是因为朱熹跑去那裡跟张南轩反覆辩论,他最重要的“中和新说”即形成於此。什麼叫“参究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但人活着就有喜怒哀乐,你怎麼能回到这喜怒哀乐未发的境地呢?對於此一難題,朱熹前後思想上是不一致的。所以跟张南轩反覆讨论,南轩的思想發生了变化,朱熹也有变化,兩人都受益,成為理學發展史上的大事。
諸如此類故事,均可見不同思想的交锋、辩论,在书院中是十分常见的。
当时禅林间也有这样的风气。因为禅宗本来就是在中国社会中形成的,吸收了這種風氣。有开讲、有小参、有大参、还有晚参。小参是随機开讲,晚参是晚上开讲。聽者除了在讲堂上質疑之外,还可到住持的住处去质疑问难,这跟书院是非常类似的。
三、书院是要讲学的,讲會只是其中一環。我们现在這樣讲,你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你要知道“书院是讲学的”这句话本身就很特別。为什么?因为传统的学校是不讲学的!
古代学校就跟我们现在的小学、中学一样。它們讲学吗?只有考试啊!让學生反复练习要考试的内容,反覆背诵、反覆记忆、反覆做习题,然後周考、月考、期考,慢慢让你学到一套答题的技巧、应答的本领。因為它們不讲学,故不需要谈什么宗旨講什么学问;书院卻要讲学,所以跟學校迥異。
除了刚刚說的讲会之外,山长就要讲课。這跟讲会不太一样,主要是本门内部的讲习,讲自己的学问。
学派内部也有很多争论,并不因是山长讲学,其质疑和辩论就少了。像朱子学派在南宋时期有个後学叫王柏,在“诗经学”上很有建樹。民国初年,疑古派就经常谈到他的《诗疑》。王柏是何基的学生,何基文集三十卷,裡面居然有十八卷都是跟他这学生的往复辩论,有时一件事两人来往信函辩论可達到十几通。这不是很有趣嗎?可見学派内的辩论甚是激烈。所谓“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考”即是靠这种有制度化保障的书院精神来發展的。
朱子後學学黄东发,則常参加别的学派的辩论。這些不同学派之间的辩论,因为已成为风气了,有时还會發生一些趣事。如明代的湛若水,跟阳明很熟,学术宗旨比较接近,但也微有异同。他非常喜欢辩论,到了人家都怕了的地步。九十岁時到江西,阳明的学生邹東廓,正在江西吉安安福办书院,還告誡弟子说:湛老先生来了,他好論辯,你們不要與他轻启论端!其實湛若水是非常有趣的学者,在广东办书院時,门下有一百零二岁的、八十多岁的、九十多岁的,都来听课。他九十多岁了还到处和别人辩论,因为已养成习惯了。
所以这就代表了书院的精神。我刚刚讲第一个是它的仪式性,第二个是质疑辩难的风气,底下就要介紹山长的主讲。其實山长主讲並不常有,跟我们现在大学每个礼拜老师都要讲课不同。书院山长大概一两个月讲一次,平常並不讲,那麼平常书院的精神是什么呢?是自学!就是你自己学习。
书院有个方向,告訴學生应该遵从什,有个精神上的导引,這些都由山長提點,而其他皆靠学者自学。有时学生程度太差了(入学时因为“有教无类”嘛,什么样的学生都有),山長会讓入门较早的学长先带他。如陆象山通常会讓学生鄒约去带新生学礼。這點等下我還会讲,平常我们都以为阳明、象山都只讲本心良知。其实不然。他们其實甚重礼学,故先带他们學禮,其後老师再教。
(如今的应天山书院)
象山在应天山书院时,建了个讲堂,而他自己住在另一處,叫“方丈”。每次開讲,都从方丈坐着轿子到讲堂,来时击鼓为号。学生听到鼓声就聚集了,讲畢,他坐着轿子回到方丈,学生有什么问题再到方丈去质疑问难,所以山長讲学本身也有仪式性。不然为什么要击鼓、坐轿子?
老师讲课通常会有讲义,因为他不是经常讲,讲通常是一个专题。比如说阳明在蕺山书院讲《大学》,就只講“万物与我同体”这一专题。这就会有一篇讲稿叫讲義,如陆象山在白鹿洞讲“君子喻於义,小从喻於利”那樣。讲完後,质疑问难的记录則是语录。我刚刚已说了,每次讲会都會有记录,山长在书院裡與学生问達,也都有人记录,所以你去看朱熹的<语类>,非常繁复。
要看这些语录你才能明白这些老师有多么了不起。因为学生随时问,问题千奇百怪,老師随时作答,仓促间既不能查考文献、也無暇思考。因當時老师与学生的关系非常紧密,学生随时請教,老師也義理精熟,故能如此。
语录比较庞杂,讲义就较明确,主要是专题。其过程也不像我们现在在大学裡教書这样,只是指点性的。像陽明讲《大学》只讲其中一句,你由此去想,整本書就能够掌握了,不必从头到尾把《大学》一章一句地串讲一遍。从头到尾串讲下去,是小学或蒙学才做的事,不是大学之道。现在大学便是从头到尾讲、一章一句串讲。
书院教学法是启发式的,辩论、启发、指点而已。山長亦不常講,學生基本上只是自学。自己学、自己下功夫,学到某个地步,老师才给个指引或做个印证。这才是书院教学的方式。
书院对外另有宣講,屬於社会性的讲學。有时即在书院讲,但听众不只是书院原有的师生,还有外面社会上的人士。书院,你不能把它想象成我们现在的学校,是封闭式的。不!书院在山林之中或建在城市中,雖总有个规模,但其本質是社会性的,所以它的讲学是开放的,面对整个社会,有点像西方的传教士宣教。
这种讲,和讲会或山长的主讲又不一样,連说话方法都不相同。像阳明就教學生說:你们讲學,都拿着个圣人去和别人讲,别人看見圣人来了,都嚇得跑了;所以你要像观世音渡化老百姓一样,要跟老百姓是一样的,用一套愚夫愚婦的語言態度,人家才听得进去。其後學顏山農,讲什么是良知时,甚至会在地上打滚,說看我現成良知。
这种面对社会的讲學,旨在教化,目的是要让社会风俗更為淳美。古代书院的山长们在这方面頗有表现,有很多故事。如清代诗人施閏章(愚山)主持一个书院,有天来了两兄弟,写了状子到书院告状,要争祖产。愚山說:我这裡是书院,是讲学的地方,不是衙门;你们要告状,需到衙门去。但既然来了,那我们也不妨聊聊。就让两兄弟坐下来,跟他们谈兄弟友爱之道,结果讲得这两兄弟相擁痛哭,當場就把状子烧了回家去。
这些书院的山长啊,不是只有我们现在大学教授的这點本领!我们都是概念性的術語、抽象化的学问,一般老百姓是听不懂的。但中国书院讲学至少有两套语言,一套是书院内部的,像《朱子语类》这种說理、论辩式的语言,还有一种是教化世俗的,像泰州学派这些。他们为什么能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作用呢?就是因为书院面对社会公众時,有一套愚夫愚妇的语言体系,能产生非常大的作用。这是另一个特点。
此外就是随机讲学。随机讲学就更多了,也很有意思。它不像上面介紹的讲会有充分的仪式性,有规矩。例如阳明到滁州,各位都读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醉翁亭旁边有个湖,還有酿泉可以製酒,晚上陽明和學生就在那边论学、唱歌、聊天,歌声震动山谷。這類故事很多,故阳明的年谱说:“先生点化同志,多得之于登游山水间也”。此即随机讲学,通常是带着学生到山林去游玩。为什么後人常说王学有狂者气象呢?就从这方面来,有孔子“吾与点也”那種暮春三月歌诗的味道。像嘉靖三年在天泉桥大会弟子,著名的“天泉证道”就發生在那時。有記載說當時“酒半酣,歌声渐动,久之,或投壶、或击鼓、或泛舟”。大家可以想像其氣味!《朱子语类》中也有类似的情況。
当年清华大学办国学院时,有天梁启超把学生都带到中山公园去玩,提醒学生说:我们现在办国学院,要恢复的是中国书院传统,而书院教育不是只有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师友讲习。他講的,就是這種優游講習的方式,可见书院这种傳統对後世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现在的大学,通常下了课,老师和学生就没什麼来往,同时你也不太可能带着学生出去玩,在山水之间讲学。
第三篇:古代书院的教学管理特色及其现代意义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古代书院的教学管理特色及其现代意义
引言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中国书院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中国流传千年的教育研究结构,是我国封建教育的重要辅助和有益补充。面对新时代的文化要求,重新审视书院,目的是把书院教育中的闪光点攫取下来,使其能够结合现代教育的现状,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积极的运用,以此推动现代教育的不断前进。
新课改的前提下,国家和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在积极的倡导新教育观念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的一些弊端。因此,作者认为,探寻书院教学中处处体现出的多层次、多方式的教学和管理特色对现代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尽早实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开放性的学术交流都有很大益处。这也是论文选题的背景所在。
一、古代书院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一)古代书院的产生
书院是指以私人创建或主持为主,收藏一定数量的图书,聚徒讲学,重视读书自学,师生共同研讨,高于一般蒙学的特殊教育组织形式。[1]广收图书、聚徒讲学为书院教育的本质特征。“刚开始时,书院只是一种藏书楼或者学者们聚集一起讨论学术问题的场所,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机构。”[2]
袁枚的《随园随笔》记载,书院之名始于唐代,主要职责是为朝廷修书。而作为真正教育机构的书院,始于私人著书讲学。科举的刺激、学者的留意、地主家族政治的需要、官学的颓废,都促使了中唐时期私学性质的书院产生[3]。书院的职能全面进入讲学和读书阶段,是在唐末五代时期。社会的动荡、文化的衰落,使士儒们寄居草野,潜身讲学。书院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作为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在其千年的办学历程中,积累并形成了许多具有科学内涵的教学和管理特色。
(二)古代书院的发展概况
北宋时期,书院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形式,以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在宋朝出现了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等著名书院,对当时教育文化起到很大作用。而南宋朱熹亲自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4]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系统的书院学规,进一步促进了书院的发展,书院也成为理学教育研究的中心。从宋朝开始,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此后,书院数量在南宋和元朝时期大增,逐渐向北方地区推广,不仅在数量方面得到增加,教学内容、制度等也都得到改进,实现了书院的推广。
元朝时期,国家对书院的提倡、保护和加强政策,使书院制度兴盛起来。太宗八年,在燕京(现北京)创立了元朝第一所书院—太极书院。但元政府在积极提倡办理书院的同时,也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使书院的官学化倾向明显。虽然书院的“置官师”与“官
[5]总其费”的官学化趋势给书院的发展带来很多消极影响。但元朝书院对于当时理学传播,文化普及,人才培养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中国书院发展史上,明代书院的发展情况承前启后。前期,由于推行程朱理学导致近百年的沉寂。中期,讲会相连,书院再度繁荣,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局。而书院重兴,面向平民是这一阶段发展的重要特征。“六经注我”的学术热情,批判意识的激荡,市
[6]民阶层政治的自觉性都影响引导了书院的发展方向。形成了明朝书院平民化、政治化、集体化的倾向。书院讲学主讲“百姓日用之道”,使得山林布衣之辈都理解儒学理论。经过长期艰难地恢复,明朝书院在学术和对外发展方面都创造了辉煌。
清朝书院的两大特点就是普及和流变。清朝书院有4365所,反映了书院当时的兴盛状态。雍正年间,官学强力进入书院的建设,官学书院成为当地的学术教育中心,民间书院则主要承担普及文化知识的基础教育任务。清朝战争连连,书院文化努力应对着时代变革,内容和形式都经过改造后,西学、新学都引入其中,终于形成了新式书院。这是积极的变革。同时,科举诱惑不减,书院官学和民办难以分辨,使其消极流变,最终断送了书院的改革。期间出现了许多新型书院,如教会书院、华侨书院等都是书院的流变形式。直至光绪二十七年诏令各省书院改名为大学堂;府、厅州内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自此,所有书院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
二、古代书院的教学和管理特色
(一)古代书院的教学特色
1.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
一大批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加盟书院教学,把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引入书院,加之书院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使得书院形成以讲会为主,完整独特的教学方法体系。
讲会制度始于南宋,明朝时期得到较大发展,王阳明时期最盛。讲会制度讲求平等论学,是一种不同学派之间以相互学习和促进为目的的学术交流活动。讲会活动中,容许持有不同甚至相反见解主张的学者互相切磋、研讨,主张求同存异,以文会友,风气民主。著名的“鹅湖讲会”就是朱熹理学和陆氏兄弟就“为学之方”而展开的学术争论。讲会制度一方面使得争论双方能够各有所得,取长补短,活跃了学术空气,体现了“争鸣”精神。另一方面使得听讲生徒兼收各家学派观点,扩大了学术交流。
讲会制度是作为一种交流和传播学术观点的独特讲学方式存在的。与书院的教育、学术活动相联系。它强调师生争辩和启发诱导的积极意义,讲求师生关系平等互助。讲会制度盛行于书院之间,也使书院教育走向社会,走出小小书斋,促使了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同时,讲会制度也在书院大师的道德教育和修身正己的思想传播方面起到了较强的教化作用。
2.以学生自学为主,注重启发诱导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让学生自主,才能真正发展个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古代书院也十分重视学生自学,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诱导。
首先,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7]到这里方是长进。”意思是,学生只有具备了积极学习的能动性,掌握了自学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即“学者读书,须是于无味处,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寝食俱废,乃能骤进。”[8]因此,书院自身对学生自学的要求很高。书院大师讲学时,大抵是提纲挈领,由学生随其深浅自行体会,大师所讲,每次只选其一点着重发挥,决不逐意串,而是着重让学生自学,独立思考。朱熹在书院教学中尤其注重向学生传授读书的经验,他认为“圣贤所以数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而问辨之。”[9]朱熹的后世弟子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10]而这些观点都体现了要求自学的观点。
其次,注重启发诱导。书院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围绕学术观点和学术著作展开教学,教师只充当指导者和领路者的角色。他们在讲授各种学术研究成果,给学生提供纲领性的指导和答疑的同时,教学上多采用辩论的方式,着重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启发学生思维。书院教育提倡质疑问难,主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启发式教学法是书院教学的常用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达到“识精而思锐,不惑于常解”。这也符合朱熹提出的“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的个引路的人,做的个证明的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11]
3.注重知行结合,重视践履躬行
将教学与道德的完善、品性的修养结合起来是书院教学目的的最大特点。《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曾明确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12]更提出过“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13]”等道德修养的基本信条。这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上将伦理道德教育融化在教学形式中的传统一脉相承。古代教育家朱熹熟读圣贤书,以求达到自身道德的完善,他将做学问和做人有机的结合,是古现代教育者的典范。朱熹提出要躬行践履,主要是在学者的修养方面,要“立志、主敬、存养、省察”。他在读书的同时,认识到“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需要
[14]“实下功夫,日日为之,如此之久,日化而不自知,如常事做。”书院在教学上始终把知识和道德的教育作为教学目的,注重知识和做人两者的同等地位,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将知识和行为、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4.实行“开放式”教学,自由讲学,自由听讲
在书院中,名师巨儒们都能在坚守自家言论的同时,取他家之长,为己所用。即使在学术思想上是明显不同的,也不会阻碍各家的交流与沟通,这充分的体现了书院“开放式”的教学态度。
吕祖谦在治学的思想上有“驳杂”的特点,既崇“天理”,又尚“本心”。这反应在教学上就是“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15]他主张做学问时应该谨慎对待不同的学术观点,开阔眼界,以同志的精神态度相互对待。吕祖谦不仅在丽泽书院教授圣徒,著书立说,还邀请朱熹、陆九渊、陈亮等著名学者前来讲学,以探讨学术。在书院教学中他要求学生对各派学术持有兼容并蓄的态度,主张“大抵为学须当推广大心,凡执卷皆是同志。”[16]书院中由有名的学者授讲,其他书院的师生及远方慕名前来的学生都可求教听讲,并受到欢迎。学者自由讲学,生徒自由听讲,突破了时间和地域限制,对于当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有极大影响,促进了百家争鸣现象的产生。
5.教学与学术研究结合
书院是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地发展起来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场所,其创建人或主持人大都为当时的宿学鸿儒。一方面,他们致力于自己的学派研究,其讲学没有统一的安排, 也没有统一的计划,完全由各书院领袖自己作主,自行安排。他们通常把自己的研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究与讲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讲授的内容就是他们的研究结果。另一方面他们广收生徒,教者可以自由择徒,随处讲学;学者可以自由择师,随处求学。书院是一个十分集中的游学场所,其讲学活动十分活跃,各家各派皆形成有独特教学内容的独立团体。这样,使学术研究与教学活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教学的普及、拓展可以推动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化。反之,学术研究的深化又可以促进教学的纵深发展,推进书院的发展进程。书院的教学不但传递知识,而且创造知识。从史料记载中可以证明书院是从学术研究机关发展为教育教学机关的。如“聚书千卷,以资学者,子弟弱冠,皆令就学”[17]的义门书院,先是私人在书院读书治学,直至学有所得,闻名遐迩,就有人前来问难求教,逐步发展为聚徒讲学。后来的书院大多都沿着学术研究与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发展的。在历史上较有名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等既是当时一方教育活动的中心,又是有名的探讨学术胜地。书院一方面积极从事教学工作和学术传播,一方面积极开展学术研究,组织生徒收集资料、编纂图书,促使了教学和学术研究之间形成有机的良好互动机制。
6.注重实践性和创造力的培养
古代书院教育教学十分重视“践履躬行”,强调既要“穷理”,又要“笃行”。朱熹认为光是“读书穷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与“躬行践履”相结合。他强调读书不能仅仅只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他说: “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义理,须反过来就自家身上推究。”他竭力反对只向书本求义理,而不“体之于身”的读书方法,认为这样即使是“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也无益于学,只有“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18]他还从反面来论证“躬行践履”的重要性,“若不用躬行,只是说的便了,则七十子之从孔子,只用两日说便尽,何用许多年随着孔子不去。不然,则孔门诸子皆是呆无能底人矣。”[19]在这种教育的思想引导下,书院要求学生常作读书笔记,有的把读书日记整理刊印成书,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性。
与此同时,书院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大家积极思考,质疑问难,主动学习。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或疑点进行讲解,将书分年、等、类进行阅读,指导学生学会略读、精读,有些甚至背诵下来,有些只需浏览、涉猎一般,有的书给学生讲透。这样使学生有独立创造的能力,各辟门径,超越了习俗的见解而有新的创造精神。这种在当时社会比较先进的教育方式和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创造力都有很大作用。
(二)古代书院的管理特色
1.利用学规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
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书院的教学宗旨、方法、培养目标等。学规,也叫学约、学则、学篇、规约、训练等等,名目繁多。学规制度的形成,使得书院制度日趋完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内容有: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要”[20]
学规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为书院自身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上的多维性和时间上的连续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性。书院在健全的制度保障下日益繁盛,主教的名师们也无需再为书院的各项事务管理费尽心思,无需为书院的兴建等事情东奔西走。他们比以往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于教育教学和研究学问中,这也为书院教学趋于完整和成熟提供了必要条件。
2.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度,管理体系完善
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山长负责制是一种确立山长为书院领导核心地位的管理模式。山长位高权重,既是主要的教学者,也是最高的管理者。山长主持教务,是书院的核心,每月定时到书院,堂长为其副手,住院掌握日常院务。书院以山长负责制为主的完整的管理体系对于学生的规范管理和书院的发展是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从组织上保证书院的管理有序有效的进行。
书院的管理体系很完善,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书院管理学生的制度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并且刚柔并施,奖惩兼备;书院规定一定时期的教学内容、讲课时间和考试科目等;书院的教学管理内容丰富,分为招生、考勤、考试、行为规范测评等几个方面;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是书院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书院的师资构成,虽然名目繁多,但大部分都以山长、堂长、掌教等一职为核心。书院师资力量虽然没有现代学校中数量之大,但都是时代精英,对于文化交流和学生思想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
3.书院的经费来源多样化
一般意义上,书院经费主要指为保障书院正常开展活动而消费和投入的财、物、人的总和。财物的保障是第一位的,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广泛,主要有分为以下两种。
一种途径是富人出资或创办人筹措。书院初建之时,费用多是富人捐赠、读书人自费或向世人募捐而来。富人出资兴建书院和政府资助在资助方式各有不同,富人出资一般是出于道义或是“乐于教育”事业,常需要大批个人资金,更有甚者可能还要赠送田地和钱粮来维持书院的初期开支,这些赠送的田地和钱粮与政府划拨的学田和学款自是不可相提并论,对于初建的书院却具有奠基意义。例如应天府书院在创始人戚同文死后,学院的经费一度非常紧张,当地富绅曹诚慷慨出资300 万,在戚同文的旧址上建房舍 150 间,聚书 1500 卷,恢复了应天书院[21]。
另一种途径是政府资助。宋朝初建,无力兴学建校,但这也并不表示政府不支持学校建设和培养人才,并非不重视学院发展。相反,宋朝初期,政府无心大量培育官办学校的情况,使得赠田、拨款、赐书等形式对私立书院的保护和鼓励有所成效,成为政府关心书院建设、发展的主要手段。由上述可见,政府关心和支持书院的举措包含人、财、物各项,力度之大,能与部分政府官办学校相媲美,也正因为这种投入,加速了宋朝书院官学化的步伐。
4.学生参与书院管理,具有初步的民主管理色彩
书院的许多工作,都是由学生和干部来管理。如白鹿洞书院就定出一套比较完备的规制。书院设管干一人,副管干二人,管理总务后勤、经费支出、膳食、修缮等事务。由院中公举“有才而诚实者”为之。如不称职立刻撤换。同时,书院设斋长。每斋一人或两斋一长。主要负责管理生徒的学习生活,协助管理书院财物。书院还设典揭二人,专门负责接待礼宾及四方来学者并按季节轮流担任。这种由学生参与的书院管理工作,体现了自主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作为书院的相关利益者,通过参与书院管理的过程,将情感、才智等投入到书院发展的活动之中,与书院的高层管理者分享管理权力、分担管理责任,是学生作为书院主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体的重要体现。这一具有民主性的管理措施既有利于书院管理的民主化和管理效能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在参与管理中了解书院、了解社会,提高学生的聪明才智。
三、古代书院的教学管理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一)提倡学术辩论,尊重学术自由
始于南宋的讲会制度在明代得到很大发展,一直延续到清代,逐渐组织化、制度化。讲会制度鼓励不同学派之间平等讲学论学,提倡学术自由,形成宽松的学术氛围,在学术上促进了百家争鸣景象的产生。不同学派之间求同存异,自由切磋,师生互为学友,相互鼓励提出新的学术观点和见解。学生也可以不受学派地域限制自由听讲,中途易师。学术自由不仅加强了当时文化的交流发展,完善了各学派的思想体系,而且对于当时学术思想的传播发展,学术上树立优良风气都有重大作用,促进了书院的繁荣。
书院的讲会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精神自由和兼容并蓄。书院自由民主、百家争鸣式的讲会制度对当代教育及大学生的培养都有很大启示。第一,开展学术活动时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师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辩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看法观点,不应以权威自居,心胸宽大。学生也要敢于质疑问难,不盲目跟风或自卑,做到虚怀若谷,实事求是。第二,教师和学生都要了解科研信息,不排斥其他学术观点,及时掌握学术动态。学校也要积极尝试开展书院讲学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合适和广阔的平台发表看法见解。使教学摆脱课堂上单一教学的束缚,从而使学生们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和思想。
(二)鼓励学生自学,重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书院教育倡导学生自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引路人和证明人,重在启发诱导。南宋朱熹作为自学的典范,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并提出很多见解。著名的“朱子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静持志[22]”这六条都强调自学和善学。在执掌白鹿洞书院时,要求学生刻苦钻研,认真研读各类书籍,自学自悟,培养各种能力。明朝陆世仪在东林书院时,主张分类读书,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和略读。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提出“君子小人喻义利章”也提出要启发诱导。这种提倡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问题,独立性也得到提高。
书院的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批判分析能力都有很大启迪。具体启示可分为:一是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的知识有限,大量的知识还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获得。教师的讲授要少而精,指导和启发为主,作为引路人,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教师把学生引到学科发展的前沿,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经常与学生交流意见,不时地启发学生,使学生接受严格的科研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他们具备了独立的科研能力创造力[23]。三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纵观古今中外的学术大家,他们成就的获得,往往取决于方法的优势。科学发展的历史也表明,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也都是在科学方法上获得一定突破的结果[24]。马克思的《资本论》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成功,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巧妙地应用了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科学、严谨、抽象。因此,在科学领域方面,为避免学生走弯路,以求事半功倍,教师必须在方法上给予及时指导[25]。
这种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完善。而教师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与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探讨还很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想和创造力。师生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相互辩论,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够把学生带到学科发展的前沿。学生大胆开拓创新,使他们具备了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创造性,才能不断货的科学知识,壮大自己。这也是是书院教育带给我们现代教育的又一大启示。
(三)传承教学与研究的结合
古代书院既是教育教学中心,又是学术研究中心。古代书院将教育活动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书院教育组织的独立、教学方式的独特和研究的新颖。书院的山长既是主讲人又是主持人。他们都承担着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双重职责,不仅热衷于从事培养人才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积极地从事学术理论的传播和研究。宋明两代之所以出现很多著名的书院也与这方面有关。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在当时既是教育活动的中心,也是当时有名的学术探讨圣地。书院的名师宿儒利用书院宣传发展学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学所悟用自己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使得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关系更加紧密,使学术流派之间得到更多的交流和沟通。
研究离不开教学,教学能够促进研究。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两者结合的重要性,明确两者的辩证关系。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治学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给予学生正确的建议,在课程中适当加入有关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课程,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帮助。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 要把教学与科研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活动, 一方面要将科学研究的宗旨、方法、手段及其成果体现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实现教学过程的科研化;另一方面, 要将教学目标、内容、环节等结合到科研过程之中, 实现科研过程的教学化。[26]学校在教学理念上也要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态度、方法提高到掌握基本能力和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把科研作为另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确切落实,把两者结合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完善学校管理体系,提倡学生参与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学校秉承管理育人的价值趋向,实施以学校为主体、学生为对象的教育管理。这种管理形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需要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日益显现。完善学校管理体系,尤其是要提倡学生参与管理可以发挥在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对于做好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需要制度保障。目前,许多学校都已意识到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性,但制度缺失是最大障碍。因此,在现代校园制度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参与管理的制度构建,通过畅通参与渠道来保障学生参与管理作用的发挥。使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活动组织化和制度化,进而实现学生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校园管理的目标。
首先,从日常管理内容来看,学生应有机会参与学校一些与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如对学校餐厅的菜品质量、作息时间的安排、作业布置等事务发表意见。其次,从管理过程来看,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应强调实际性和程序性,而不是一种形式上的点缀。再次,从管理的结果来看,参与管理的学生组织或个人,应通过合法的手段对学校内部管理要素施加影响,并能影响学校在学生自身利益方面政策上的最终决策。学生参与管理并不是事事追求学生全员的决策参与,而是一种有限参与管理的方式。
完善了学校的管理体系,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也将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必在灵魂深处影响学生的心灵。在具体的参与管理过程,学校民主管理的氛围就会产生一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种力量,激励着师生员工去共同追求真理、发展知识,培养更多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
第四篇: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教师节表彰大会
又一年的教师节到来了,教师有着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此文教室人员在大留镇小学开展了一次教师节表彰大会,参加人员有全镇的小学教师,镇长和局里的领导在百忙中也赶来参加。大会上表彰了一些骨干教师。我们镇的教育水平比去年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说明我们的教师队伍付出了,也有收获。我相信我们镇的教育水平一定会一年比一年好。相信我们做园丁,一定会哺育满园桃李,为人梯,一定会擎架社会栋梁。
陈红梅
第五篇: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
儒坞小学
吴仔华
摘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们师范生的校训,它时刻提醒我们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也是教学生做人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但要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即教会学生如何工作,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使其能认认真真读书,堂堂正正做人!
关键词:授业、育人、才育、德育
初为人师,在教坛上上演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许多都已随着时日的流逝而渐渐淡忘,可也有一些就如同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上。虽不曾惊天动地,但仍历历在目,感悟至深。
现在的学生大多为90年代后的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庭中的地位特殊,再加之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中不少人性格软弱,依赖性强,自信心差;缺乏合作精神,缺乏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缺乏毅力,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事事以自己为中心处理问题等。刚来学校就担任班主任,自己刚从学校毕业一时还没有适应新的身份,心中没有一点底,就硬着头皮上阵了。开学之后,我第一次怯怯地站上讲台,同时感触到几十双纯真稚嫩而又充满渴望的目光,那一瞬间,我把所有希望就化成七彩粉笔,孩子的心,是稚嫩的、纯净的。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我必须要有爱心。必须贴近他们、了解他们,自己的心也要像孩子一样清纯、端正。作为一名好老师,首先要有爱心,不热爱学生的老师,绝不是好老师,学生们也绝不会欢迎他。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地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我知道,这便是我的起点,慢慢地就进入了教师的角色。
我校学生升源都是周围村镇的孩子,村镇的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教育很不重视,大多数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在学校不出事、学习成绩不很重要。有的学生父母离异是单亲子女,缺少关爱,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有的学生父母远在外地打工,把孩子留给老人负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学习不管,想管也顾不上。总之诸多因素,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行为规范的偏差,甚至没有正确的是非对错观念。面对这种情况,采用先育人后教书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育人从本质上改变他们的各种坏习惯,挖掘潜在的能力,不是更好吗!记得刚入新学期时,有次在上课时,因为正在讲新课,大多数都听的很好,就高晓伟和一位女同学又说又笑,也影响周围学生的学习。这时我故意提高音量讲课同时眼睛看着他,暗示他不要说了。可好,高耀伟看了看我照说不误,而且比刚才说得更历害,象在示威,你说可气不可气。我忍不住说:“高晓伟”。“我咋了?”高晓伟比我的声音还大。“你做什么了还用我告诉你?是不是想让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啊?”“我又没有说话。”“噢,你知道‘什么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我说。“我就是没有说话”。“周丹你跟谁说话了?”我问与高晓伟说笑的女孩子。“高晓伟”周丹小声说。“我就没有说话咋了?”“好,你如果还弄不明白,下课我慢慢再给你解释。”唉!一点儿都不懂事,不知好赖,教这样的学生心寒啊。
这件事告诉我:学生学习怎么样先不管,最重要的是应该让学生知道怎么做人,知道做人的道德底线是什么?有人认为授课教师只要把书教好,传授知识正确无误就行了。德育工作是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职责,其实不然。教育对教学有指导作用,教育工作搞好了,学生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教学工作才能更顺利。课后,我把高晓伟单独叫到办公室对他进行教育,让他认识到上次的事哪儿做得不好、不对,错在哪儿?使他明白这件事造成的影响,以后遇事应三思而后行。帮助他分析事情的利害关系,使他自己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自从那次事的分析、推心置腹的交谈以后,上课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上课纪律改变很大,师生关系更容恰了。学生毕竟还是孩子,虽说中学学生已快成人,但他们在自己成长的人生道路上还时不时地需要家长和老师或朋友的帮助和正确的引导,才能走到正确的人生道路上。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大量的实事证明确实如此。二班的王苗是位漂亮的女孩,对人也有礼貌,就是上课老是说话、与男孩子打打闹闹,没有女孩的样儿。考虑到女孩面子,课上总是用不同的方法暗示她,她就是领悟不到我的用意,说她吧,她还一脸的不满意、使性子。说实话给我留下的印象不是很好。得知王苗上数学课表显很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那为什么语文课上有这么大的不同呢?相信王苗在我的努力和帮助下能认真学习语文。多次观察发现王苗自控能力较差,多数是别的学生找她说话,没人打扰她时也能认真听课,可惜的是漂亮她,时时有男孩子找点事与她说说话、逗逗她,她有时还乐在其中。唉,作为老师的我能不拉她一把吗?一次上课她又说话了,课下我单独把她叫到办公室面带微笑地说:“我知道你是懂事的好女孩,化学老师说你上化学课很好。上语文课是不是也应该象上数学课那样呢?数学课认真学,语文课更应该认真学,两门都不落下,你能做到吧!”“老师,我能做到。”王苗很肯定地说。“好!那咱们就说好了。你是很有礼貌的好孩子,其实上课听讲就是一种礼貌,是对教师的尊重,也是尊重你自己。现在你又是课代表,所以上课你应该克制自己,认真听课,为其他同学做个表率,对吧?”“对”王苗点头说。从那以后,王苗上课大有改进,看到她认真听讲时,我及时地毫不吝舍地投以我的微笑以示鼓励。做简单习题时,看到王苗会,想举手但又不敢,我就主动叫她回答,并给予恰当鼓励的语言。时常在课间、办公室遇到王苗时就说“这段时间你表现很好,要努力啊!”经常在课上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扬到:“王苗同学这段时间表现很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希望你们能向王苗同学学习。”当然,也少不了私下多次与王苗交流沟通。常在私下指出她不足的地方,帮助她分析事情的对与错、因和果,告诉她待人接物的礼节,教她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使她明白女孩子要自尊、自爱的道理„„一个月以后,不管是在待人接物方面,还是在上课听讲、回答问题、作业方面都很好,语文考试成绩也在突飞猛进。我们搭班老师对王苗喜欢得不得了。这难道不是课代表效应、老师重视创造的奇迹吗!平时上课老师关心的学生、多提问的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学习成绩进步也快,对学习会产生兴趣,慢慢能够主动学习。不正是老师效应吗!我认为做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刺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该遗忘的角落!学生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真心一点,平等一点,多赏识一点,他们就会心满意足,“言听计从”。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地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也努力着去用自身的行动,去影响他们。对学生进行表扬优于批评,批评优于不置可否。对学生要严格但时刻注意不要去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做了好事,学习上有了进步,教师应多加表扬鼓励,鼓励的话语常能使人上进。犯了错误时老师要及时批评,不能视而不见。批评他们时不能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处罚他们时也不用过火的方式,表扬时注意不夸大事实以免引起其他学生讥笑。发现有的学生在受了批评后情绪不对,就找他谈话,直到他心服口服。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德育,让每位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长。《礼记》记载:“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可见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以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对于所有学校来说,教学都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朱小蔓教授指出,教师职业的本质特性就是影响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境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但要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即教会学生如何工作,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著作《学记》也曾经指出:“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
做为一名基层教师,我们应当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内涵,我们力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关注每一名学生,尊重并培养、发展每一名学生的个性,使每一名学生的个体潜能、智慧、创造力都得到充分发挥,把每一名学生都培养成充满个性活力,人格完善,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合格人才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这也是我们教师真正价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