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11 晏子使楚 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执教人:陆平
教学目标:
1、训练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挫败楚王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3、懂得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想要得到尊重就要有实力,立志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教学难点:
了解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挫败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教学过程:(一)导入:
回忆第一个故事,从后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找出晏子的话,想象晏子的话到底有什么威力,能化楚王的侮辱为尊重?(板书课题)
(二)细致分析
1、出示第二个故事中的句子“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1)出示补充教材里的古文.(2)从晏子的话中找出相对应的解释。
2、出示句子:“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找出两个句子的关系。(2)找出晏子有礼貌的动作。
(3)“故意笑了笑”他笑什么?为什么笑?楚王为什么要陪着笑?(4)分角色表演。.(5)总结学习方法
3、出示第二个故事中的句子:“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成果
(1)这次楚王是怎么侮辱晏子和齐国的?
(2)你是怎样理解两个“水土”的?
(3)结果怎样?
(三)课文总结
(1)得出课文结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齐读,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3)通过刚才的读,你再说说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的究竟是什么?仅仅是口才?(智慧!)
(4)那么请你对晏子使楚做了个成功的评价——
(四)拓展提高
(1)体会两个外交家的语言艺术。
(2)了解的历史人物。
《晏子使楚》补充材料:
《晏子使楚》》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注释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短——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延——作动词用,就是请的意思。
傧者——傧,音宾。傧者,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临淄——淄,音资。临淄,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
闾——音驴,古代的社会组织单位,二十五户人家编为一闾。三百闾,表示人口众多。袂——音妹,就是衣裳的袖子。踵——音种,就是人的脚后跟。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国君。不肖——就是不贤,没有德才的人。
第二篇:五年级语文下册 晏子使楚 8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晏子使楚
课文说明:
这是一篇课文历史故事,选自林汉达主编的中国历史故事从书中的《春秋故事》。课文讲的是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前后三次企图侮辱、取笑晏子,显楚国的威风。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楚王陷于自讨没趣,十分尴尬的处境,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故事表现了晏子聪明、才智过人和极力维护国家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目标:
1.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宴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教学重点:学习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教学难点: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题意,介绍背景。
晏子,姓宴名婴,字平仲,“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使楚”出使楚国,即受齐国之命,代表齐国到楚国去执行外交任务。故事发生在春秋末期,“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5年这段时间。因鲁国的编年史书《春秋》包括了这段时间而得名。
二、学习第一段。
读课文,以“阅读思考”第一题为线索,把楚王“只好---”穿插进去。先以“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从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或说出来。
三、学习第二段。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默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先画出有关的句子,读或说出来。
2.晏子是怎样对待的?从第三、四、五自然段中画出晏子言行的句子,然后读或说出来。
3.晏子三次反驳楚王的策略(方法)是什么?明确:第一次宴子采用藐视对方,抬高自己,进
而压倒对方的办法反驳了楚土,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第二次晏子采用了先压低自己,再贬低 对方的办法反驳了楚王。第三次晏子采用了先举实例,再说同样的人在不同的国家表现不同, 用类比的推理方法,扬齐抑楚,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4.楚王听了晏子的话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只好”这样做?明确:楚王在才智过人的晏子面前 弄巧成拙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
四、为什么楚王不敢不尊敬晏子了?
明确:楚王领教了晏子的聪明才智,不敢再生侮辱、取笑宴子的念头了。
五、作业指导:
学习创造性复述。
根据“阅读思考”第2题的提示,想象晏子的心理活动,进一步展示晏子机智地识破楚王的伎俩,巧妙应付,维护了齐国尊严的品质。
1.把每一提示想想,再找学生说说。
2.把这个事件前后的内容连起来说说。
3.最后把全文连起来创造性地复述。
--1--
第三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晏子使楚》教案
11.晏子使楚
恩阳区花丛镇镇庙小学 杜旻恚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善辩的口才维护个人和国家的尊严,不辱使命的故事,课前可以以竞赛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晏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给他们以提示。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侮辱、威风、柑橘、盗贼”等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重难点:
1.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
2.朗读中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课。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驾驭语言的高手——晏子。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课件出示晏子肖像图)
晏子,身高不满五尺,比画一下不足一米
五、形貌丑陋,但却是距今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杰出的外交家。他的言行被编辑成《晏子春秋》一书。3.他本名“晏婴”,为什么不叫晏婴,而称其“子”呢? 4.史学家司马迁称他是____ 课件:“不辱使命,雄辩四方。”下面让我们来走进课文去感受吧。二.整体感知,理清表达顺序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2.认读词句的检查。
(1)男、女生轮读生词。(2)指读“敝国”并解释
(3)(出示第2自然段)指读“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大夫”正音,结合这句话,理解课题中的“使”。(4)指读“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侮辱”三声连读时,注意第一个读音的变调___范读,生齐读“侮辱”。板书:侮辱
齐读第2自然段。将侮辱带入句中读一读,把楚王的看不起读到字里行间去。3.楚王想侮辱晏子,这就是故事的开头,那么谁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重点)起因:楚王想辱晏子
经过:晏子与楚王三次斗智(1)开“狗洞”迎接晏子,晏子将计就计。(2)楚王看不起晏子,晏子贬己攻彼(3)齐人偷盗,晏子举例回击 结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 小结: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就是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篇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四、重点学习课文中的第二次交锋,多轮对话,以读、演突破难点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的第3至5自然段,想想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指名回答。
2.第二次侮辱,语言交锋最为精彩,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边读边琢磨体会,看看晏子的哪些话说得太妙,为什么。3.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教师巡视。4.生开放性汇报
5.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语言表达的委婉有力。引导学生想想晏子没有直接说的是什么话? 6.师生演绎,朗读对话: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楚王,你不能讽剌我无能,更不能侮辱齐国没有人才!”
这时候,楚王大怒,拍着桌子说:“推出去斩了!”
7.这样说行吗?那我们来演一演他的原话。(学生分角色朗读)
读后体会两种应答效果,结合资料袋中的历史背景说说晏子的话妙在哪儿? 8.指导朗读:
(1)师: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晏子的话,注意既要读出反驳的语气又不能激怒楚王。(指名读)课件: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楚国没有人呢?”(2)抽生读,读后评价。9.成语的拓展积累。
(1)师读这段古文描述: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2)比照课文,看看这三个成语分别是课文中的哪句话?(课件: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丰富的词汇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为精彩。让我们把这三个成语积累下来。10.第二次语言交锋
(1)齐国的人多到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学生齐扮晏子回答。
(2)哎呀,谁明白晏子说了这么多的话,就是想说什么?目的是什么?(3)师小结:原来晏子贬低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贬低楚国,从而维护齐国的尊严。
11.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课件:我认为,晏子是一位_______的人。小结:晏子机智、巧妙的语言化干戈为玉帛,转败为胜,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板书:语言的魅力
课件再次出示:不辱使命,雄辩四方。
师:难怪,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晏子是“不辱使命,雄辩四方”的旷世奇
12.拓展 课件出示 笑话
五、指导书写
1.本课左右结构的字居多,注意观察,提醒学生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左右两部分的宽窄和高低和将字写紧凑。2.举例范写。3.生练写。
4.小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六、总结全文
司马迁独服晏婴,曾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恭焉!这句话的意思是假使晏子还活着,我就算是给他拿着马鞭赶车,也是高兴钦慕的。
七、布置作业
找几个小伙伴演一演这个故事。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侮辱 应对 尊重
语言的魅力 教学反思:
第四篇:最新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晏子使楚(13)_人教新课标-word文档
晏子使楚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
3.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重点、难点)4.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重点、难点)重难点:
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重点、难点)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重点、难点)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齐国的使者晏子要去的国家是?———另外的一个大国——楚国
板书课题
出使的话是代表自己还是国家?生答:国家。所以说这次他去楚国的话,用咱们现在话就是要去国外进行国事访问,肩负着重大的外交使命。
你猜一猜他在楚国会有怎样的遭遇呢?咱们有时候看新闻的话,会发现去访问,一般会受到怎样的待遇啊?学生回答。而他受到了怎样的待遇呢?——侮辱(板书)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打开课本,带着疑问去读读?回答两个问题:
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
2、楚王的侮辱计划成功了吗?(课件展示)
2、交流,引导:
看来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一下子就找到了,(1)(课件出示)“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2)(课件出示),齐读“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板书:尊重
二、抓中心句,理解脉络
(1)同学们,一句话往往能告诉我们许多信息,像这句也一样,你读了以后想到了哪些信息?在与晏子交锋之前,楚王_______________。(2)交流后。板书:侮辱
(3)我有一个问题,作为一国之君,楚王怎么会改变态度,变侮辱为尊重?谁能简单来说一说: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
在这之前,楚王______________ 后来晏子________________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自由说------指名说)
(4)师过渡:同学们可真认真,把长长的一篇课文就读短了。但要想真正理解课文,咱们还得好好研究。今天,咱们就抓住“侮辱”一词展开研究,去看看,在这之前,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用“——”划出三次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并讲讲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三、学生交流
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边开了个5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里钻进去。
这句话有点复杂!你能用自己的话讲得更简单一点吗?(楚王要晏子钻狗洞,想以此侮辱晏子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课件展示:钻狗洞
2.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人了吗?” 指导朗读这句话,特别指出:瞅、冷笑 读重音,真聪明,一下子就学会了,跟着他的样子,一齐读这句话,这句话楚王是轻视晏子没才干,想以此侮辱齐国没人才的目的。
课件展示:没人才—— 第三次机会让给平时班上不太回答的同学来说。
3.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楚王借此讥笑齐国人没出息,齐国社会风气不好。
课件展示:没出息—— 是啊楚王对晏子的侮辱真可谓是居心(叵测),处心(积虑),用心(不良),同学们积累的词汇还真多!面对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击的呢? 板书:反击
四、学习晏子反击
1.咱们先去看看,晏子第一次回击楚王的语句,(学生交流)。谁能体会晏子当时的心情和当时的场面,来读一读。
访问正常的国家开城门,访问狗国钻狗洞,楚国让我钻狗洞。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板书:是狗国
2.晏子给予有力的回击以后,结果如何?读,板书: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3.楚王这城门打得是无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认国家是狗国了,自己是狗王了。4.小结,学法: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反复朗读——仔细思考——结合自己的理解,都学懂了晏子第一次反击。我们将继续利用这种方法学懂后二次反击,变换一下学习方法,四人为一组,读二、三次反击的话,讨论以下习题; 第一次:
1.上等人访问上等国,等人访问下等国。我是最下等人,访问楚国。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
2.淮南自然条件好,产柑桔。淮北自然条件差,产枳桔。
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
3.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当强盗
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如果晏子回到齐国,齐王大喜,给他开了个庆功宴,你也去参加这个会,你讲一讲晏子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先说后写)
学生谈:
1.晏子才智过人,有善辨的口才。
2.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在晏子的心目中,不会让自己的祖国受到侮辱,他爱国,所以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3.正义在晏子一方,邪不压正。他才会理直气壮。
今天,我们学习了《晏子使楚》一文,懂得了晏子以智慧击退楚王侮辱。同学们,只有今天学好知识,才能像晏子一样,不辱使命,维护尊严。
六、拓展阅读
主题读本(3)《能言善辩的纪晓岚》
第五篇: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3
《晏子使楚》教案3
吴忠豪
【教学设计说明】
晏子,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当过齐国宰相。课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时,智斗楚王,维护齐国尊严的三个小故事。课文就是由“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三个小故事组成。三个小故事的记叙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写楚王想侮辱晏子,再是写晏子智斗楚王,最后写楚王只好认输。课文中晏子是怎样智斗楚王的,为什么晏子的话会驳得楚王无言以对?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主要步骤】
一、揭示课题。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出现过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晏子就是其中的一个。晏子是春秋时代齐国人,当过齐国的宰相。晏子善于言辞,机智果敢,是当时著名的外交家。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的故事。
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说说课题中的“使”作什么解释?并且说出课题的意思。
(“使”是出使的意思,课题的意思是“晏子作为齐国的使者出使楚国。”)
二、读课文,自学字词。
要求读准生字字音,理解字词。
读准字音:淄敝枳淮
指导书写:淄敝(笔顺)辱臣(笔顺)
理解词语:大夫欺君之罪侮辱敝国
安居乐业得意洋洋囚犯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课文写了晏子的几个故事?从哪里到哪里是写这几个故事的,给课文分段。
2.读课文中的三个小故事,用晏子说的话概括每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阅读理解第一个故事。
1.默读思考: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2.晏子说“楚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理解晏子的推理方法:
访问狗国得钻狗洞,楚国开的是狗洞,所以________
3.楚王听到传话,为什么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楚王当时是怎样想的?
(如果让晏子从狗洞进来,那么楚国就成了狗国,楚王也成了狗国之王了。所以他只好吩咐打开城门。)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小故事。
(二)阅读理解第2、3两个故事。
1.默读思考:这两个故事中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回击楚王的,结果怎样?
结合填空理解晏子话的含义:
(1)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家,我最不中用,所以派我来访问楚国,因为楚国是____。
(2)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到了楚国却做起了强盗,因为____。这句话中的“水土不同”是指____
2.有感情地朗读两个小故事。
(三)总结课文,巩固练习。
1.朗读全文。读后讨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机智果敢,善于言辞,热爱自己的国家)
2.复述故事。
每人选择一个小故事,准备后复述。
3.按要求摘录课文中的词语。
(1)写动作的:____
(2)写神态的:____
(3)写外貌的: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