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不一样的你我他教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不一
样的你我他教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
.不一样的你我他
一、相关课程标准
《思品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思品与社会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思品与社会课程有三条轴线,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引导学生处理好人与人,即儿童自我、儿童与他人的关系,促进自我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思品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这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我在成长”这部分中。《不一样的你我他》一课的教学内容实现了《思品与社会内容标准》中“我在成长”部分第一条的教学目的: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二、教材分析
《不一样的你我他》是三年级下册《思品与社会》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中第一课。教材通过每一个儿童创造各具特色的自画像、介绍自己,了解自我,确立初步的自我意识。并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通过让学生围绕圆作画,使学生感觉到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表达。由此,引发学生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想法和选择也会不一样。教材安排的共同给花瓣和花叶涂颜色的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正因为每个人具有不同的喜好和选择,才会构成色彩斑澜的世界,由此,使学生感受到差异的美,并引发思考,在生活中的差异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教材的结尾还分别从技能、品德、善思等几个方面呈现了一组范例。用以引导儿童走进自己身边具体的、现实的学校生活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说一说,本班各具特点的同学给班级的带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从而使他们意识到:正是由于每个人的独特性,才有了丰富的班级生活,并由此加深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理解。
三、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正处于从自我中心转向开始了解他人的发展阶段。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他们对自己参与的生活感到好奇,敢于冒险,也乐于自我解释,并充满自信。另一方面,他们虽然愿意与周围的人真诚交流,喜欢新朋友,并开始意识到了他人的想法和行为,但却因不会沟通而易和他人发生冲突。因此,我们需要抓住教育时机,帮助儿童逐步学会了解自己和他人。本课的教学首先从学生对自己的直接感受出发,在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充分表达和展现自己的同时,通过与其他学生的比较,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及其与自己的不同,尊重他人的想法、选择,并进一步使学生明白正是不同的每一个人,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四、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
2.能够通过具体事物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3.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感到骄傲。
五、教学准备
1.每个学生利用各种形式自由充分地设计和创造一幅“自画像”,不标出名字,照片或可辩识的特征。学生写上自己的兴趣、爱好、愿望、自己最骄傲的事情。
2.学生准备好彩笔。
3.教师准备60张带有不同圆圈的画纸。
4.教师用录音机录下几名同学心中的话。
六、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音,辨别人物。
1.播放录音,请同学们听一听是谁的心里话?
2.提出问题:你是怎么辨别出来的?
(二)展示自画像,猜猜我是谁
1.把自画像分发给各小组,并组织小组讨论
(1)“自画像”画的是谁?
(2)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展示讨论后,全班汇报
3.思考:班里的同学有没有完全一样的?
(三)播放音乐,用圆画画
1.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带有圆圈的纸,画画。
提出要求:(1)发挥你的想象力,把画画完。
(2)画好后贴在黑板上。
2.思考:为什么画的不一样?
(四)找优点,夸夸我班同学
找一找我班同学的优点,夸一夸我班的同学。
(五)课常小结,升华情感。
第二篇: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不一样的你我他》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
能力:能够通过具体事物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并通过观察发现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知识: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三年级的学生尽管在校已经和同学们共同生活了近三年的时间,他们彼此都很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呢?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同学间往往因为不理解对方的选择和想法而产生了矛盾。他们还难以站在他人的立场去看问题,去理解对方接纳对方。对他人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认识不够。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生对男女生之间的差别有一定认识,但是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为什么不一样了解甚少,并且他们对于这样的不同往往持一种盲目的崇拜或是较深的自卑。所以引导他们了解这些差异的产生原因,正确认识自己是很重要的。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学生受农村生活环境和认知水平的影响,导致他们对人与人的差异认识不足。并且,他们对这种差异也不太愿意去探寻产生的原因。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尽量让学生更全面认识人与人的差异性。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要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切入,设计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与探究中认识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有不同,从而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不同想法和选择。通过“猜自画像”,让学生初步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然后借助画“圆的想象画”,交流调查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要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最后通过“寻找班级小明星”引导学生发现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
教学难点
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要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人与人之间不一样的地方,画自画像。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我的自画像”“我和别人一样吗”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的自画像
[播放动画:不一样的你我他]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展示课前各自准备好的自画像进行交流研讨:你知道同学们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吗?
小结:我们的长相不一样,爱好、兴趣不一样,性格不一样。(板书:不一样)
【设计意图:确立初步的自我意识,并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意识到人与人的差异。】
活动二圆的遐想
[播放课件:圆的遐想]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大家同是在圆上作画,为什么画得不一样?
小结:由于我们每个同学的想法不一样,喜好不一样,所以画的画各不相同。看来,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表达。(板书:不一样的你我他)
【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想法和选择也会不一样。】
活动三我们是班里的骄傲
[播放动画:我们是班里的骄傲]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们班有哪些各具特点的同学,他们给班级带来什么?教师组织学生寻找班级小明星。
小结:正因为这些“不一样的你我他”,才使我们的班集体更加多姿多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板书:我们是班里的骄傲)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发现因为每个人的独特性和闪光点,我们的集体生活才这么丰富多彩。】
板书设计
不一样的你我他
我们是班里的骄傲
第三篇:《不一样的你我他》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今天,我讲授了《不一样的你我他》一课,学生们向大家介绍了自己,他们知道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懂得了要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孩子们很喜欢画画,他们画出了自己的自画像,并且写出了自己的特点。学生们非常了解自己,他们画得很像,大家一下子就能猜出是谁。我又让学生用一个圆圈来展开想象,他们有的画了一个红红的太阳,有的画了一张笑脸,有的画了篮球。
看着同学们的一张张作品,大家都开心极了,孩子们感受到了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想法。我在课上采用了激励机制,经常表扬鼓励学生,孩子们学习得特别积极主动,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争取让学生们在乐中学、玩中学。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从看电视说起
从看电视说起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选择健康电视内容进行娱乐的能力,能合理安排时间。
2.认识电视、网络、书刊等大众媒体对自己成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大众传媒。3.能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与父母进行平等交流和沟通。
教学重点
认识电视、网络、书刊等大众媒体对自己成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大众传媒。
教学难点
能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与父母进行平等交流和沟通。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流程
集体智慧
一、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喜欢)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多媒体播放一些精彩的电视栏目片头)。
师:平时你们都喜欢看哪些栏目?为什么?
二、看电视的**
师:我有一个小侄子,他也跟你们一样,喜欢看电视,尤其爱看《蓝猫淘气3000问》,可爸爸不让看,怕影响学习,只有周末才让看。他因此很苦恼,你能帮他想办法吗? 师:你们的主意都不错,我一定转告他。师:你们也有类似的苦恼吗?
生1:爸爸怕我眼睛近视,不让我看。生2:奶奶叫我离电视三尺远。生3:他说得不对,应该是三米远。
师:对,我们看电视一定要注童保护眼睛,不要离电视太近,也不要看得太久。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本,了解一下大人对我们看电视有哪些不同的意见。(师生共同看课本,教师在大屏幕上指导)师:看了他们的意见,你有什么想法? 师:大人的哪些意见我们是可以接受的?
--1--(板书:控制时间、内容健康、合理安排时间)
师:看电视并不是一无是处,你能说说都有哪些好处? 师:你看电视时和家长争执过吗?怎么解决的? 师:如果你是一名小记者,你能针对看电视的话题去询问哪些问题? 师:我有一个小朋友,他也有好多问题要问,请你们帮他问一问。
三、采访活动
采访要求:3--5人自由组合,从电视内容、看电视时间和怎样合理安排三个方面选一个话题进行采访,注意填写好采访时间、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伴随轻快的音乐,学生们现场采访听课的老师。)汇报采访结果:
第1组:我们采访的是看电视的时间要求,结论是40分钟以内。
第2组:我们采访的是电视内容的选择,知道了只看适合小朋友看的一些栏目,少看或不看成人动画,也不看方言剧,因为对我们学习普通话有影响。
第3组:我们采访的是允不允许孩子看电视的话题,答案是支持、限制。第4组:我们采访的是合理安排时间的话题,答案是在课余时间看。
四、拟订协
师: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让我们开阔视野、放松心情,生活还真离不开!如果你们和家人有什么争执,可以拟一份协议。(多媒体展示一份阅读课外书的协议样本,学生草拟。)同学之间交流自己拟订的协议。老师随机抽取典型的协议,师生共同评析。展示协议:
(1)甲方与乙方看电视的时间规定;
(2)甲方和乙方看电视时把一个节目看完才能换;(3)甲方可选择哪几天晚上看电视;(4)电视内容必须对自己有益;
五、拓展总结
师:同学们拟订的协议真不错,希望你们回家以后同父母共同协商后再履行。除了看电视以外,你们知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大众传媒吗? 生:网络、广播、报刊、杂志…… 师:说得好!那你们应该怎样选择呢?
生1:要选择内容健康的,因为网络里有暴力等不好的内容。生2:要控制时间,注意用眼卫生
生3:要合理安排时间,课余再去阅读。师:今天老师很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我们知道了要尊重父母,学会了选择内容健康的电视节目,也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师:祝你们健康快乐成长!
--2--
--3--
第五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来自社会的爱》教学设计
《来自社会的爱》导学案
庄浪县永宁乡鱼咀小学
李克福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字,它不必说出口,但我们却每时每刻都可以切身体会到它的存在,当然了,它需要用心去体会。它来自爸爸妈妈,来自学校、老师,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谁能告诉我,这是个什么字?
爱。
对,是爱。我们每天都被家人、学校和社会的爱包围着。在他们的关爱中,我们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地学习、成长。你感受到爱的存在了吗?谁来说说你感受到的爱。
(父爱、母爱、友爱、社会的关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幻灯片1)
二、新授
1、请大家打开书,自己阅读第12、13页的内容。读完后,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
(我们生活的学校充满了爱。有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我们服务。)
能具体说说吗?
老师、辅导员、传达室的老大爷、保卫科、教导处、后勤处……
2、小记者在行动
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许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你知道他们的辛苦和付出吗? 说说你的感受。
3、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很辛苦,我们应该尊重和感谢他们,应该怎么做呢?
尊重爱:尊重他们的劳动、有礼貌、表达爱:对他们说声谢谢(向全体听课教师说谢谢)回报爱:最好的回报是成绩。
三、来自社会的爱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来自家人、学校的的爱,也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爱。比如,请看大屏幕:
1、出示图片,说说社会为我们做了什么。
2、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说说自己从哪里感受到社会的爱。
引导:为了给我们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社会为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的事。小组讨论,三分钟后我们请每个小组推举一名小组发言人上台来说。
3、出示教师搜集的的社会常见的一些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让学生感受自己所受到的关心和保护。
4、课外知识
出示我们国家有关保护儿童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和意识到我们的社会对儿童的关心和爱护。
五、总结: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家人、学校的爱,也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爱,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长大为建设社会主义作出贡献,报答大家对我们的爱。
六、共唱《爱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