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艺术语境下工笔花鸟绘画的意识形态
当代艺术语境下工笔花鸟绘画的意识形态
摘要: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传统走向现代,工笔花鸟画正在完成其自身的一场蜕变。它在吸收现代绘画理念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以符合当今大众的审美情趣。本文着重于分析当代艺术语境下工笔花鸟绘画表现方式的形态意识及其与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差异性,进而阐明当下工笔花鸟绘画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当代;艺术;工笔花鸟绘画;意识形态
艺术来源于生活,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往往造就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现代绘画体系和传统绘画精神的碰撞融合中,中国工笔花鸟画拓宽了其原有的表现形式,开创了工笔花鸟绘画的新纪元。画家们开始更加关注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关注社会、人文和时代精神,并在作画的理念上完成了一次革新。
传统工笔花鸟画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追求事物的写实性和自然性。画家往往遵循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精准地运用线条来表现事物特质。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方式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一方面在色彩运用技巧和表现对象方式上,画家更加侧重于个人品味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在构图模式上,当代工笔花鸟画集中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的交汇融合,尤其是对现代绘画表现方式的吸收并蓄。
在色彩运用上,当代工笔花鸟一改传统程式。中国传统工笔画师在创作过程中往往重墨轻色,甚至有“红间黄,秋叶坠;红间绿,花簇簇;青相间,不如死”的施色口诀。传统的工笔花鸟画,其色调往往根据对象原有的本色来表现。整幅画以单色为背景,回避光源和三维空间。进入现代,工笔花鸟画突破了原有的壁障,与西方现代绘画逐渐结合,大胆地运用色彩去表现事物和描摹达意。当代的工笔花鸟画风格较为清雅,以冷静恬淡的灰色调来展现事物,这与传统工笔画雍容旖旎的风格相异。在敷色上,当代花鸟工笔画也不排斥对西方色彩的运用,不再遵循传统的以色写色的固定模式,转而借助光源色与环境色以此突出作品表现语言形式的个性化,打破了几百年来传统工笔花鸟绘画勾勒渲染的封闭堡垒。
中国古代的工笔画师在绘画表现手法上极尽细腻,这种细腻已经超出了对事物本身的再现,追求的是一种以极其工细的笔法表现事物的自然特质。随着时代的改变,工笔花鸟画家也对其作画对象进行了调整改变。在古代,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所绘对象多为岁寒三友或是一些高雅富丽的事物,其寓意往往是吉祥幸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工笔画所画对象也逐渐世俗化,创作风格更加朴实自然和贴近生活,为大众普遍接受和认可。
笔墨当随时代,在现如今的时代下,工笔花鸟画家开始更加注重自身感情的表达而不是一味的对花鸟鱼虫进行再现。在当今这个钢筋混凝土搭建的家园里,人们见到自然的概率已经鲜少,当代的工笔画家不再以客观再现自然万物为目的,而是将西方现代视觉理念融入到绘画中,去其固有的自然化的表现程式。对物象的刻画不再过分追求其自然物态,二作为一种隐喻的象征符号来传达个人的艺术理念,更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力和感染性,带给观者以无限遐想。
徐累曾说:“在一张画面前,我可以得到曲径通幽的乐趣,享受此时间包括心理,时间的解答,来龙去脉,暗藏锋机。”他的这句话很好的阐释了空间在画面中的重要性。当代工笔花鸟画弱化了传统绘画中抒情达意的意韵风格,由古典形态转变为现代形态,强调技法的和审美观念的革新,在构图模式上吸取了传统绘画理念,同时嵌入了西方绘画空间的纵深感,更具有现代艺术气息。让观者在整体和个体之间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以更好地调动观者对的作品思考。同时,随着人们自我意识的普遍提高,工笔画师在创作过程中也越来越关注内心的真实感受。这体现的是当下艺术转型语境中,画家自身对社会的一种精神投射和现世思考。
传统的工笔绘画往往强调整体的理念,习惯于从宏观的角度来展现万物。但同时也注重局部的展现。
当代工笔花鸟画家则更侧重于对局部个体的展现。顾平在《摇转镜头,摄入新机——当代“新工笔”绘画解读》一文中谈及当代工笔画“以新鲜与多样呈现‘新工笔’之生机;或将‘物’给放大,再放大,如同摄影的‘特写’,将形象直呈画面,观众挥之不去,让您非接受其视觉冲击不可;或对‘物’之细微结构加以雕琢,细到如同微雕。”当代工笔花鸟绘画“以‘平面’的、近乎‘符号’化的形态来表现对象,”比如对鸟的刻画,往往形如一个符号,不在具体的表现是哪种鸟,留给观者一无尽的遐想。
在当代工笔花鸟画中更加注重局部与个体的统一,使主题内容更生动形象,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在局部中体现主题在整体上刻画局部,使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在整幅作品的构图过程中,现代工笔花鸟画师往往更加注重自然,更加重视实际的感官,部脱离现实,这样更好的迎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工笔花鸟画师在进行作画前往往会对所要刻画对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进行观察后,才会开始作画,一副作品的问世,往往看似平常,但又常常于平淡中出新奇。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使各个部分各司其职但又相互照应,不顾此失彼,失去关联。
当代工笔画在一定程度上依然遵循古人的经验,在构图的过程中,采用“黄金分割”追求作品整体布局上的协调统一。布局时做到虚虚实实,相伴而生。象与势的协调发展。何所谓象,画师所画事物。何所谓势,所画之物之态势。一个事物的正常展现,往往是在自然条件下的协调统一,达到力与力的平衡。一方面有自身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事物又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当代工笔花鸟画师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才在整体的布局上做到不使作品失衡。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对称之法,在作品中体现对称之美。这一点,在现代工笔花鸟绘画的相关作品中就有体现,但所呈现的不是绝对的对称,而是一种相对的对称。体现一种自然美。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工笔花鸟花不断吸收西方现代的绘画理念,改良其现有的绘画表现形式,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新一代工笔画传人不断反思创新,在色彩运用技巧,表现对象方式和构图模式上不断开拓创新,并继续朝着人文方向发展更加侧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对现实事物的展现,更加求真务实。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将更具时代感和现代感。
参考文献
[1]王雁;《论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语境形态》;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2]曾祥斌;《从中、西方绘画的构图比较看当代工笔花鸟画的构图》;湖南师范大学;2007
第二篇:工笔花鸟写生心得
学习工笔花鸟画的心得体会
学习了两周工笔花鸟画,觉得是件很艰苦但又开心的事,特别是完成一幅画之后,去欣赏它,完全是一种美的享受。
这几周我们主要是通过写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来学习,虽然过程很枯燥,但逐渐有了些心得感悟。现在我就谈谈学习工笔花鸟画的几点体会:
1、要学习借鉴古人作品,学习他们的构图构思、线条、设色等等,力求在临摹过程中学到他们的长处。经常向前人学习,能使自己的画进步。因为前人优秀的作品有我们学不尽的知识。但却不能完全照抄前人的作品,必须有所创新,有自己的气息。
2.平时多练习线条。线条是工笔花鸟画的盘骨,没在好的线条,谈不上是一幅优秀的作品,我经常以“艺能时习之,则会有所获”这句话鞭策自己,每天坚持练习线条,练习的方法可以在报纸上练,也可以练前人的线条,如将名画家的画放大,用铅笔描在熟宣上经常练,学习他如何用线条的粗细、浓 淡、刚柔塑造形体,用线来表现所需的意境。这些只有靠平时多练.3.要对生活进行缜密观察。把思想感情寄托于花鸟画之中,是中国画的优秀传统.通过这几周的学习,以及老师的讲解,我认识到,工笔画鸟,决不仅仅是自然主义的描摹,它要求要有对大自然独特的观察和感受,在生活中构思酝酿,然后依靠构图、造型色彩等艺术技巧,表达出一种美好的意境来。正如《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中所说:“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工笔花鸟画,根据不同物象、不同季节、不同感受,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如画树干,有的以细线勾勒,并以墨为主稍加烘染而塑造出挺拔遒劲的形态;有的用水渍法,充分运用水、墨、色的互相渗化浸润,使枝干富有生机,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构图上不拘一格,又严格掌握着统一、对比、调和、节奏、均衡等审美法则,多而密时不失之塞迫,少而疏时不觉得空旷,造成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同时,要在结合写生的基础上,恰当运用夸张的装饰手法,色彩上注意对比、和谐、光度、纯度的相互关系,在强烈对比中求得调和,在调和中注意变化,产生出浓艳而不俗、华彩中不失淡雅的美感。其次是构图,我认为构图必须为意境服务。好的构图能使层次更加丰富,意境更加深远。虽然在画的过程中总觉得辛苦,但完成后就欣喜若狂。老师也曾说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画好一幅好的作品是件很寂寞很辛苦的事,晚上的时间,假日的时间,苦思冥想。经过好长一段时间,才能达到令自己满意的效果。”所以我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一定会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大的收获。
学习工 笔 花 鸟 画 的 心 得 体 会
姓名:许莉莉 学号:081014023 班级:08美术学国画二班
第三篇:1当代艺术语境下花鸟画创作教学的思考
当代艺术语境下花鸟画创作教学的思考
摘要:中国艺术的发展特别是现当代艺术的发展是围绕着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展开的。中国花鸟画要想有所发展和突破就要和时代相适应,不但要在题材上有突破,而且在思维逻辑和艺术形式中也要进行尝试与研究,以适应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需要。花鸟画创作教学的现代感应表现为当下观念和视觉方式的某些现代特征,从而在艺术构思进行突破。
关键词:当代艺术语境 花鸟画 创作 叙事方式
艺术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没有固定模式,包括产生的绘画流派更是没有什么名词界定,按照美术史的逻辑都是在艺术发展后才把概念性的名词赋予该画种或流派。中国画的发展经历了过去和现在,更经历了和当代艺术并存发展的特殊时期,中国花鸟画要想发展,就要考虑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寻找一个创作方法的可能性。
一、当代艺术语境与花鸟画创作教学 就其表字义上看,“当代”可理解为现当下的、正在发生的,与“过去的”、“传统的”相区别。当代艺术是相对于现代艺术而言的,属于后现代主义艺术范畴。
从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艺术界的前辈如:李叔同、李瑞清、李铁夫、徐悲鸿、刘海粟等先后发起了美育救国运动,把西方古典的、现代的绘画与教学方法带到中国,在中国掀起学习西方艺术的热潮。徐悲鸿也试图用西洋绘画改造中国画,这种教学方法与模式一直延续到现在。当代艺术的发展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外来的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先进管理模式特别是先进文化无情的冲击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经过“星星画展”、“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85思潮”、“89现代艺术展”等艺术展览,特别是“89现代艺术大展”标志着中国现代艺术终结以后,中国的艺术家陷入了深刻的思考,艺术怎样用一种新的形式观念进行创作,无疑西方后现代主义成为中国艺术家作为自己创作的理论依据。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消费文化以及大众文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当代艺术正好找到了新观念的土壤,于是越来越希望成为今天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激发了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也推动了艺术创作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当代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产物。当代艺术在中国的迅猛发展,说明中国真正走入了一个自我反省的时代,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历史变化。人在自己的生命历程里是有精神、文化的存在自己的意识里,需要突破和表现。一方面,中国以儒家思想一直占据自身文化的主导地位,对人性的认识作为自己文化的判断,人性通过生命、精神和文化体现出来,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基础。另一方面,当代艺术还要反对自身,遵从社会发展及本土文化发展逻辑,同时艺术家应保持对社会现实及社会发展的正负关系上保持自己的敏感度,捍卫当代艺术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的核心价值。当代艺术应遵从艺术形态的特制,虽然当代艺术不是把审美作为自己的评判标准,赋予当代艺术更多的问题意识及批判意识,当代艺术就是一种纠正和反抗的手段,通过表现自身的心理来反映深藏在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现象。所以,艺术家在保持个体独立的创作感悟下,能够在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架上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影象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形式,都可以作为艺术表达问题的媒介和手段。中国当代艺术要站在中国文化渊源的大背景下,保持自身创作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秉承开放的文化立场与判断,用当代艺术语境及视觉语言的形式进行有机的转换,从而服务于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处的一种超然境界。当代艺术关注的是社会发展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内心世界带来种种压力,主张艺术要有对现实的问题的批判性,强调艺术返回到社会现实中去,更多的关注当下现实社会、对文化问题的思考及个人精神世界的观照。
就其中国花鸟画而言,从仰韶文化时期的陶画;夏、商、西周青铜时期中,动、植物的图形纹饰;秦、汉帛画,晋、唐的绢画等都可看到中国花鸟画的形成与发展。花鸟画成熟与东晋之后,盛唐时期有所发展。到了五代黄筌对后世的花鸟画有着深远的影响。宋代是花鸟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其后,元代文人画出现和水墨花鸟画得到发展,创作抒情寄寓精神及至明清水墨花鸟画又得到提升。特别近现代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花鸟画纵向与横向的不断探索又有新的发展。积极吸收西方艺术及哲学思想,使中国花鸟画有了新的活力。就目前来看,大多的花鸟画创作都是在色彩、形式语言及拓展花鸟画题材上有所突破,没有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思想性有所改变。所以,“艺术是创造的冲动,而决不是被限制的” [1],中国花鸟画要想改革创新就要寻求在观念和思想性上的突破。把当代艺术语境、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融入中国花鸟画创作教学中,开拓中国花鸟画创作的新路。
二、当代艺术语境的叙事方式与花鸟画创作教学
艺术的产生发展与演变都是一种叙事方式,中国当代艺术也没有突破这样的叙事方式,这无疑对当代艺术产生与发展从语言结构上加以研究和探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艺术围绕着歌颂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叙事形式展开的。艺术作品主要是描绘社会主义建设和工农兵形象为自己的创作题材,是借助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反映这一时期人的精神面貌,也就产生了独特的艺术叙事方式,在美术作品中反映了当时整个中国艺术创作手法及创作方向。文化大革命时期,艺术作为一种形式一度为政治服务,从而产生了形式语言上的一致性,有一种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宣传的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表现一种革命的力量,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导致了艺术叙事方式的革命性。文革结束以后,出现了以倾诉文革时期给人们精神方面所带来伤害的“伤痕美术”及“乡土现实主义”美术。从一个侧面反映在新的历史时期艺术家对待艺术创作的个人认识与追求,也是反对旧有的意识形态给艺术创作带来的误导和限定。80年代是中国艺术创作最为活跃的时代,对外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更先进的外来文化冲击我们的传统文化,一些艺术家先后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照相写实主义、怀斯的现实主义、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达利的超现实主义和高更后印象主义的理性绘画而成功。进入90年代,艺术家强调时代文化,采用有针对性的波谱、泼皮、调侃的写实手法来反映艺术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艺术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介入当下生活,反映文化问题及人的生存状态。所有这一切都是以现实主义的叙事形式展开的。当代艺术家根据自己在社会中所经历的境遇和对生活及生存状态的思考创作出具有解构、颠覆和反讽等方式再现和反映社会现实状况,侧重内心和日常生活空间的描述,通过一系列可辨
识的视觉形象和个性语言来重构自己与现实的存在关系,“日常性的话语方式逐渐解构着此前流行的意识形式的话语方式”[2]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审美价值。
当代艺术语境的叙事方式无疑对花鸟画创作教学产生影响。所以,花鸟画创作教学就是要具有这种鲜明的时代性的叙事方式。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但要在题材上有突破,而且要在艺术观念、思维逻辑及表现形式更要加强,以适应社会发展及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花鸟画的现代感应表现为现代当下观念和视觉方式的某些现代特征,从而对艺术构思进行突破。花鸟画创作的当代性必须立足于当今的新时代,具有当代先进的思想观念,进而产生新的思维方式、人生感悟、创造新的意境,在当代艺术语境中体现时代精神、时代面貌和时代风格。
三、当代艺术语境如何拓展花鸟画创作教学
艺术发展有其自然的发展规律,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家的重视与惊叹,特别是最近几年国外资本的进入中国艺术市场和中国新兴艺术资本的兴起,也使中国当代艺术正变得商业化。首先,要在作品中寻找艺术家观念想象与思想的痕迹,并不是绘画作为艺术家炫耀自己技术的手段的展示。其次,当代艺术特别强调创作者个人观念及艺术特征的表达,艺术家所展现的艺术特征是否得当,艺术家所介入的问题是否贴切,是否能站在批评的立场上提出问题,是否对这一问题保持一贯性。再次,当代艺术作品要用民族文化、现代文化的高度来介入现实,当代艺术民族化是一个发展趋势,民族文化也是本身文化千年的积累,具有地域性和独特性,是任何语言所不能代替的。“艺术的意义只能从它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方式中凸显出来,艺术的标准则是在对其提供的意义被认可的同时所确立的一种感觉、思维、表达方式”[3]。在花鸟画创作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表现“花”或者“鸟”的状态,直接描述或再现一个场景,切入当代社会的一些问题,都可以在花鸟画创作中表现出来。中国当代花鸟画创作要以知识修养、责任意识、创造精神和艺术理想,创作出充满当代思维及当代艺术语境下的新的花鸟画。今天我们看一幅花鸟画作品,已经不能仅仅局限在作品的审美情趣的层面上,重要的是,花鸟画作品是否真实的表达了艺术家的艺术观念与新的思维方式。
总之,花鸟画创作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是推动中国花鸟画发展的使命。我们要在花鸟画创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思想观念、生活态度、技法实践和理论修养,使花鸟画创作教学更丰富更具有时代气息。
注:此论文为课题《当代艺术语境与花鸟画创作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李诤.《林凤眠画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35页
[2]许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159页
[3]贾方舟.《批评的时代》卷一 [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263页
大庆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董新杰
第四篇:对当代艺术语境下花鸟画创作教学的思考艺术论文
内容摘要:中国艺术的发展,特别是现当代艺术的发展是围绕着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展开的。中国花鸟画创作要想有所发展突破,就要和时代相适应,要在题材上有突破,在思维逻辑和艺术形式中也要多尝试与研究。花鸟画创作的现代感应表现为当下观念和视觉方式的某些现代特征,从而在艺术构思上进行突破。
关键词:当代艺术语境 花鸟画 创作 叙事方式
艺术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没有固定模式,包括产生的绘画流派更没有名词界定,按照美术史的逻辑,都是在艺术发展后才把概念性的名词赋予某一画种或流派。中国画的发展经历了过去和现在,更经历了和当代艺术并存发展的特殊时期,中国花鸟画要想发展,就要考虑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如何寻找更好的创作方法。
一、当代花鸟画教学中当代艺术语境的缺失
“当代”可理解为当下的、正在发生的,与“过去”“传统”相区别的。当代艺术是相对于现代艺术而言的,属于后现代主义艺术范畴。
从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艺术界的前辈,如李叔同、李瑞清、李铁夫等先后发起了美育救国运动,把西方古典、现代的绘画与教学方法带到中国,在中国掀起学习西方艺术的热潮。我国现代杰出的画家、教育家徐悲鸿也试图用西洋绘画改造中国画,这种教学方法与模式一直延续到现在。实行开放政策后,外来的先进技术、经验和管理模式,特别是先进文化冲击着我们的本民族文化。进入90年代,中国艺术家陷入了深刻的思考,艺术怎样进行创新? 无疑,西方后现代主义成为中国艺术家创作的理论依据。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大众文化的发展,当代艺术可谓找到了新观念的土壤,当代艺术希望成为今天中国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激发了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也推动了艺术创作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人在自己生命历程里是有精神、文化的存在意识的,需要突破和表现。一方面,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文化,把对人性的认识作为自己的文化判断,并通过生命、精神和文化体现出来,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基础;另一方面,当代艺术要遵从社会发展及本土文化发展的逻辑,同时艺术家在社会现实及社会发展的正负关系上保持自己的敏感度,捍卫当代艺术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的核心价值。当代艺术遵从艺术形态的特质,当代艺术不是把审美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而是一种纠正和反抗的手段,通过表现自身的心理来反映深藏在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现象,赋予当代艺术更多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所以,艺术家在保持个体独立的创作感悟的同时,能够使当代艺术从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架上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形式,都可以作为表达问题的手段和媒介。中国当代艺术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保持自身创作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秉承开放的文化立场与判断,用当代艺术语境及视觉语言的形式进行有机的转换,从而达到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处的一种超然境界。
当代艺术关注的是社会发展给人们生存环境和内心世界带来的种种压力,主张艺术要有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性,强调艺术返回到社会现实中去,关注当下现实社会、对文化问题的思考及个人精神世界的观照。就中国花鸟画而言,从仰韶文化时期的陶画,夏、商、西周青铜时期动植物的图形纹饰,秦、汉帛画,晋、唐的绢画等,都可以看到中国花鸟画的形成与发展。花鸟画的成熟在东晋之后,盛唐时期有所发展,到了五代,黄筌对后世的花鸟画有着深远的影响。宋代是花鸟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其后,元代文人画出现和水墨花鸟画得到发展,及至明清水墨花鸟画又得到提升,特别是近现代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花鸟画纵向与横向的不断探索又有了新的发展。积极吸收西方艺术及哲学思想,使中国花鸟画有了新的活力。
就目前来看,大多数的花鸟画创作都是在色彩、形式语言及拓展花鸟画题材上有所突破,但仍然是传统花鸟画中古代文人思想借物言志和崇尚唯美的创作情感的延续,而没有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思想性的改变,所以,“艺术是创造的冲动,而决不是被限制的”①。笔者认为,中国花鸟画要想改革创新,就要寻求观念和思想上的突破,把当代艺术语境、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融入到中国花鸟画创作教学中,开拓中国花鸟画创作的新路。
二、当代艺术语境的叙事方式与花鸟画创作教学
艺术的产生发展与演变都是一种叙事方式,中国当代艺术也没有突破这样的叙事方式,这无疑对当代艺术产生与发展从语言结构上应加以研究探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艺术围绕着歌颂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叙事形式展开。艺术作品主要以社会主义建设和工农兵形象为创作题材,是借助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反映这一时期的人的精神面貌,也就产生了独特的艺术叙事方式,在美术作品中反映了当时整个中国艺术创作的手法及创作方向。文化大革命时期,艺术作为一种形式为政治服务,从而产生了形式语言上的一致性,使艺术叙事方式具有革命性。“文革”结束后,出现了“伤痕美术”及“乡土现实主义”美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时期的艺术家对待艺术创作的个人认识与追求,也是反对旧有意识形态给艺术创作带来的误导和限定。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艺术创作最为活跃的时代,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外来文化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一些艺术家先后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照相写实主义、怀斯的现实主义、达利的超现实主义和高更后印象主义等的理性绘画而成功。进入90年代,艺术家强调时代文化,采用有针对性的波普、泼皮、调侃等写实手法来反映艺术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艺术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介入当下生活,反映文化问题及人的生存状态,所有这一切都是以现实主义的叙事形式展开的。当代艺术家根据自己在社会中的境遇和对生活及生存状态的思考,创作出具有、颠覆和反讽等艺术意味的作品以再现和反映社会现实状况,侧重内心和日常生活空间的描述,通过一系列可辨识的视觉形象和个性语言来重构自己与现实的存在关系,使“日常性的话语方式逐渐解构着此前流行的意识形式的话语方式”②,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审美价值。
当代艺术语境的叙事方式对花鸟画创作教学产生了影响,所以,花鸟画创作教学就要具有这种鲜明时代性的叙事方式。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不但要在题材上有拓展,而且要加强艺术观念、思维逻辑及表现形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及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花鸟画创作的现代感应表现为当下观念和视觉方式的某些现代特征,从而对艺术构思进行突破。花鸟画创作的当代性必须立足于当下,具有当代先进的思想观念,从而产生新的思维方式、人生感悟,创造新的意境,在当代艺术语境中体现花鸟画的时代精神、时代面貌和时代风格。
三、当代艺术语境在花鸟画创作教学中的拓展
艺术发展有其自然的发展规律,中国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瞩目,由于中国新兴资本的兴起,特别是国外资本进入中国艺术市场,当代艺术正变得产业化,使当代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当代艺术首先体现在在作品中寻找艺术家观念想象与思想痕迹,技术显得并不重要;其次,当代艺术特别强调创作观念及艺术特征的表达,艺术家所表现的艺术形式是否得当,所介入的问题是否贴切,是否能站在批评的立场上提出问题,是否对这一问题保持一贯性;再次,当代艺术民族化是一个发展趋势。当代艺术作品要用民族文化、现代文化来介入现实,民族文化是民族自身文化的千年积累,具有地域性和独特性,是任何语言所不能代替的。“艺术的意义只能从它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方式中凸显出来,艺术的标准则是在对其提供的意义被认可的同时所确立的一种感觉、思维、表达方式”③。在花鸟画创作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表现“花”或者“鸟”的环境和状态,直接描绘或再现一个场景,切入当代社会的一些问题,都可以在花鸟画创作中表现出来,如学生在花鸟画创作中,改变鸟生活的花、草、树木中的审美习惯,把它置于现代工业产生的垃圾中,影射当代文明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从而引发人们的深思。还有的学生在描绘于岁月沧桑中的树木的变化过程时,通过表现树木的痕迹去表现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状态等。所以,在当代艺术语境中创作出充满当代观念的新花鸟画,就要拓展花鸟画创作的思路,才能使花鸟画创作教学和花鸟画更好地改革和发展。今天我们看一幅花鸟画作品,已经不能仅仅局限在作品的审美情趣上,更重要的是,花鸟画作品是否真实地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总之,花鸟画创作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是推动中国花鸟画发展的使命。我们要在花鸟画创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技法实践和理论修养,使花鸟画创作教学更丰富,更具有时代气息。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当代艺术语境与花鸟画创作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的阶段成果。)
注释:
①李诤.林凤眠画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35.②许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159.③贾方舟.批评的时代(卷一)[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