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原理 武卫兵 我国高校德育个性化发展之建议
课 程 论 文
高校德育个性化发展之建议
姓 名
武卫兵
学 号 312040101015 指 导 教 师 冯文全 教授
培 养 单 位
教育学院
学 科 领 域 教育学原理
论文提交日期 二○一二 年 十二 月
四川·南充 二○一二 年 十二 月
高校德育个性化发展之建议
摘要:德育个性化是时代发展的历史必然,而作为未来主力军的大学生也要有更全面的素质,高校德育的个性化意义重大。现今在我国高校内,德育内容的单调死板以及培养模式得到整齐划一都阻碍着德育个性化发展的进程。促进高校德育个性化发展的进程必须丰富改进传统内容、改革培养模式、改变培养理念,注重对高等教育受教育者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是大学生真正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 德育个性化 高校德育 改进方法
Abstract:The individu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especially the undergraduates’individuation of moral education.Nowadays,the fact that the monotonous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single training mode make the undergraduates’individu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harder.We must rich the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improve the training mode and the education concept because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really make the college students became the power of our society in the future.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教育方向。而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个体价值的逐步被重视,对受教育者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也逐渐的被提上日程并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报告也明确指出: 应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并把之作为当代教育的宗旨。明确强调个性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的共同趋良。
个性化教育根植于人文主义, 是人文主义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延伸。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当前社会呈现多样化、多元化态势, 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 在这样的发展语境下, 个性化教育从个体需要与差异出发, 通过教师爱的付出, 培养个体健全人格, 使之实现自我发展, 自我完善, 最终提升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健康体魄是学生发展的物质条件,而过硬的思想素质是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指路灯和不竭动力,学生阶段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成为现代教育德育工作的重要工作。而高等教育的质量更是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好坏,因此高校德育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其个性化发展也逐渐被重视起来。
一、我国高校德育个性化发展的内涵
德育个性化教育是相对于划一性、模式化德育而言的。传统的德育内容过分强调“整齐划一性”,忽视了个性的培养。用同一标准培养学生,用统一目标规范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教育学生影响受教育者的多样化发展。德育与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塑造常常处在分离状态,这是一种不人性化的方式,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谓德育个性化教育是人性化、个人化、特色化、和谐化的教育,即符合受教育者的性格特征、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内在需求以及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等条件的德育,是更为人性化的教育。这种教育顺应了人的内在发展要求, 顺应了体育教育的内在规律, 顺应了时代对人、对体育教育的必然要求。作为德育个性化教育研究的起点,受教育者的个性学习特征在研究实施之初必须受到最大的重视,它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是一个人所以有别于他人的具有自己个人独特道德行为、精神面貌等的总体现。具体到德育方面,它包括德育个体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例如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学生的性格类型以及能力高低以及组合的差别等。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从个性化资料中提取共同特质,才能有的放矢,顺利进行个性化的的与发展。
但是需要辩证看待的是,提倡德育个性化发展, 并不意味着一味强调高校德育和社会需要的脱离, 而是要在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两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进行选择, 这种选择是在特定时间、特定条件下,针对过往德育中存在的偏差所做出的合理调整。
二、在我国高校推行德育个性化发展的必要性
(一)当前的高校德育发展存在弊端
每个学习者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都具有学习、创造的潜能。德育必须围绕保护天性、张扬个性、完美人生来展开。因为受教育者个性的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不仅是对学习者个体的身心发展意义重大,也是当今条件下全社会发展的要求。飞速发展的多样化社会,必然要求多样化人才培育。实施个性化发展的德育,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承认且重视育人对象的个体差异,树立个性化德育育人意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佳的环境,这样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所应做出的正确抉择,符合个体和社会的双重要求。但是现今的高校德育却在内容和培养过程中存在不少的弊端,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1.德育内容单一
传统的德育内容过分强调“整齐划一性”,忽视了个性的培养。用同一标准培养学生,用统一目标规范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教育学生,影响受教育者是我多样化发展。德育与在校生人格和心理塑造常常处在分离状态,这是一种削足适履的方式,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种不公平,也不公正的德育,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使学生失去了独特的个性,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培养过程不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高校德语的培养过程脱离了作为主体的受教育者本身。传统教育的方向、内容、目标的制定及形成看似合理,但从教育学层面分析,并未做到主要从受教育者出发,而是直接将在校学生作为一个塑造客观群体,按照有关部门所颁布的规则和制定的标准去限制、改变受教育者,期待出产一批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要求的合格品。这一不合理、不人性的特点就造成与目前高校生的内在核心价值与社会要求价值观的面合心离背离。当代青少年在个性心理上,自我意识趋于早熟,具有极强的自尊心、独立感、自信心和好胜心,不愿意别人小看或轻视他们,不轻易接受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指令,另外因为当今的高等教育受教育者普遍出现年龄下降趋势,其心理发展的成熟度较之上一代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更为稚嫩,年龄段更为整齐划一,群体的逆反心理也会仍然存在并更加严重,这就出现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踏出校门之后却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已经各方面接近成人,最重要的是,他们自我认同已经是一个各方面已成熟的个体,不会像小孩子那样再去愿意机械地接受从教育者那里传递的全部的教育信息,被动地形成或转变一定的态度,而是开始学习对信息采取“个性化和选择、加工”。德育也不例外。在这样一个个体选择的过程中,不同个体会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知识背景会不同程度、不同状态地接受或抵制甚至重组改造某些信息并将其纳入自己旧有的知识系统之中,最终通过学习实践引起自己内心心理状态的稳定改变,这就是德育的“个性化发展”的简单化的表述。一厢情愿的强迫、急功近利的“灌输”,往往会造成教育对象的的逆反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和思想上的抵制,产生精神厌食症,造成德育工作的零效应或负效应,也容易影响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发展。
(二)德育的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校德育个性化发展对学生自身的重要作用 我国当下正处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进程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受教育者将来走向社会大舞台并充分发挥自己光热的重要筹码。对高校在校生来讲,作为社会的高层受教育者,接受创新教育不仅仅是现今条件下社会所需求的, 创新教育对于自身个性的培养也是其自身追求实现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创新的实现,其基本途径在于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之中求得突破、发展和最终的实现;但创新的根源在于人,在于作为创新主体的有个性的知识分子,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势在必行。发展个性不仅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开拓进取和竞争意识, 这也是适应当前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要求的必备心理素质。健康的个性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可以高效工作的个性, 而这正是时代和受教育者个人对教育的要求和期望。个体的个性特征当然在其物质基础层面看待,根基是来源于生理因素,即基因的遗传作用。但是在生理素质充当基础的前提下, 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不断地促进其形成、发展变化以及最终的定型。先天的遗传因素是自然前提;后天因素则是其不断成长变化的外在条件,其中,外在条件中的教育,则是影响最为持久、强大和深远的因素。德育是抽象性很强的科目,它在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地位,因此应该要通过多种多样的培养手段, 使学生来体会道德情感,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它的基础性性、灵活性特点正是培养学生健康个性应该加以利用的最直接和有效地地方。
德育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具备的特质决定了德育的个性化发展在学生个性化形成中应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具体角度出发,这样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论证:
第一,德育直接关系到学生性格形成,甚至本身就是学生性格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并不同于一般科学科目。学生在接受正规的学校德育之前,在自己的家庭、所生活的微型社会环境以及自己再成长过程中的待人接物中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可以维系当前生活、学习状态的、行之有效的规范和体系,而作为高校在校生,更是在心理状态、社会经验以及科学知识上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积累,已接近完全成熟的个体。因此,高校德育想要起到可以改进学生已有状态,其教学和培养模式必须另辟蹊径,不能单纯地依靠普通学科一样的课堂教学和书本教材。学生不应该像在其他教学中那样被固定在课桌前和课堂中,不应该仅仅是单纯地坐在座位上听老师的讲解和传授,而是拥有一个广阔的思想空间, 可以进行自己的思想建构和新旧知识的碰撞、抵消以及相融合, 并从中获得顿悟和心理状态的改进, 最终培养良好独特的个性品质, 同时调节和消除旧有知识经验中不合理之处。
第二,德育中交流性以及交流的互相性强正如前文所讲述,在德育的培养中学生不应该像在其他教学中那样被固定在课桌前和课堂中单纯地坐在座位上接受老师传授,而应该有意识地多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开展交流和碰撞, 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创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和教学气氛, 而且可以通过思想的交流, 让学生尽量展示自己的个性、了解其他同学和教师的个性, 不同的性格特征与道德类型可以更直观地对学生进行冲击,促进其从内在方面主动地区渴望重组知识经验以期发生更理想的反应和改变。这样的德育课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积极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心理素质,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 同时这本身也是学生个性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2.高校德育个性化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1984年10月,邓小平同志指出:“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很大变化”,这段话指出物质与精神、经济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促进经济基础的不断发展,德育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当今要求创新和进步的经济社会,德育的个性化发展也是迫在眉睫。高校学生正处于一生中最富进步性的阶段,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了激情,但虽然身体已经成人,社会经验和识别能力却仍然相对缺乏,容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要有的放矢地事宜以系统的、强有力的积极影响,促进在校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炼成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个性化德育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从现实个性出发,优化个性化德育功能,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这样一种格健全独立的、会做人的、善生活的、能工作的、懂创造的社会公民,对于社会的前进和发展都大有裨益。
三、在我国高校推进德育个性化发展的策略
(一)从德育具体工作角度分析
1.改进德育内容
德育的目的归根结底在发展人,能否发展好受教育者却取决于一个物质性的基础:合理的德育内容。较之于传统德育的整齐划一和迂腐单调,能够培养出来多样化个性化人才的德育内容显然需要作出改进。第一,结构完整,要求明确。个性化发展的德育在内容上对原有的制度化表述首先是一个继承,符合社会利益、个人发展要求的硬性标准的要求必须被完整的继承下来,如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之类。
其次,是在原有内容基础上的改进和发展。旧有的德育内容内容太过狭隘和空洞,只是局限于道德法律上的规则性赘述。笔者认为真正的德育内容应该不仅 思想研究、儒家思想内有关德育方面的研究、当代先进德育思想的研究以及对德育本省的元研究等等。只有这样涵盖全面的新型德育内容才能在培养道德修养的基础之上使得受教育者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才能为他们的个性化选择和发展打下物质基础。
2.优化培养过程 前文已述,传统的德育过程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阻碍了在校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那么改进德育培养过程的关键在哪里?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德育属于社会范畴,从本质上反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参与德育过程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促进了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就缓和了参与主体关系的矛盾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师生关系是高校德育过程中师生之间在理性理解和情感方面所发生的动态人际关系,是德育工作者发挥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可见其在这一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基于传统师生关系对立的模式,在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适当措施:
第一,教育者要树立现代人文观与正确的学生观。教师在年龄、社会经验以及知识构成上的优势使得他在师生关系这一范畴上占有绝对的主导作用和优势地位,因此教育者树立科学的人文观和学生观是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重中之重。
第二,深化教育改革。我国的教育普遍存在体制过死问题,德育也不例外。在过往的德育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知识与经验对立的情况。在德育的改革中要之中德育实践,不断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实现通过德育促进人性的升华。
(二)从德育理念角度分析
德育个性化,作为新时期的德育理念标志着人们重新审视德育的价值功能,并着力对德育与人的发展、德育与社会发展等关系的正确把握。德育个性化的提出,并非偶然,其作为德育基本属性之一,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产物。德育的个性化强调在共性的基础上发展个性,使个性有更深的根基,在发展个性的同时发展其它方面,使个性的展示具有其丰富的内涵。在理念的创新上,必须注重:
首先,注重差异性。对待受教育者的态度必须是:“ 承认差异,关注差异。” 由于受人的身心差异、性格特点等因素的影响,便形成了形形色色、仪态万千的鲜明个性。每一个人既有年龄特征、心理变化、知识结构等相同的个性,又有兴趣爱好、智力差异等不同的个性,因此在德育中强调人的独特个性十分重要。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入手,重视每个人起步的优势潜能,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既有整体思想素质提高的要求,又有每一个人思想素质提高的标准。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和谐融洽,共性之中有个性,个性之中有共性,让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在德育工作中只注重共性,忽视个性,无论是对个性的发展,还是对每个人总体发展都是不利的,其结果是没有个性,最终是压抑个性,埋没人才。
第二,把握主体性与社会性的相统一。人的主体性是指人的主体意识、能力和人格。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德育教育环境,通过多种方式,把主体培养成能动的、自主地进行认识和实践的社会主体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工作必须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认知、主动思维、主动实践。另一方面,德育个性化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把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结合,把社会对人的要求体现在个体身上。德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把国家、社会、集体对人的要求,逐渐“内化”为个体行为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要求在不断提高。德育对人的教育过程也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发展的过程,社会发展决定个性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对个性起决定作用。德育对个性发展的作用,一方面决定着个性的发展方面,一方面又促进人的发展速度,包含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德育个性化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实的精神,培养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创新的品质。创新精神的形成受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过程的影响,在创新性的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以教育作用过程为中介,并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施加影响,通过矛盾运动,使教育对象向着预期的要求、目标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勇气,使学生在困难面前不退步,形成创新性的特质。
四、小结
德育个性化是时代发展的历史必然,而作为未来主力军的大学生也要有更全面的素质,德育教育的明天就是这个社会发展的明天,对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牵涉面很广,普及面大,所以要循序渐进。大学身的思想道德品质直接影响到这个社会的精神面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大学生要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也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一个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才是当代人所认可,才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新世界人才。德育个性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德育忽视人的个性发展,忽视人的千姿百态的差异,忽视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这是德育针对性、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主体性德育思想的确立,学校德育在个性化教育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所加强。所谓“个性化”教育,是指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从学生的现实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通过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发展。德育个性化旨在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格健全的、会做人、懂生活、能工作的社会公民。从根本上讲,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德育绝对不生产标准件,而是造就一代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合格公民。因此,从现代社会的需要来看,对人的多方位、多层次、多规格的需要状况,要求德育有自己的特色,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德育原理》,冯文全,四川人民出版社; 2.《德育新论》,鲁洁 王蓬贤,江苏教育出版社; 3.《个性化: 现代教育思想的一种新境界》,陈晓力,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5期; 4.《试论之个体享用功能》,鲁洁,教育研究,1994; 5.《论个性化教育》,邹艳辉,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 6.《知识人社会角色视角下的教师角色反思》,王全林,.教师教育研究, 2007(5); 7.《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浅析》,刘彦文 袁桂林,教育评论, 2000(4); 8.《高校个性化教育体系探析》,张蕾 文武 张屹,教育与训练,2011(2).
第二篇:教育学原理作业之专题五:学生及其发展
专题五:学生及其发展/课后作业
1.谈谈你对中小学生发展时代特点的认识。
答:
(一)、生理成熟期提前,青春期教育任务繁重,性教育话题敏感而又急迫。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神经系统和性发育较之过去有了巨大的变化:
1、我国中小学学生其生理特征有了明显的变化,身体和身高有了明显的增加,性发育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明显提前。
2、高中生的身高、体重接近成人标准,脑机能、性机能发育成熟,性意识强烈。
(二)、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低下,学习动力不足。中国传统文化对儿童主动交流、发展的关注度不高,并且传统教育多以预设的外在目的,成人世界的要求来代替儿童的主动发展,这就造成了儿童主动发展意识薄弱、主动发展能力不强,主要体现为:①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②对所学的大多数学科失去学习兴趣而不愿意学习;③学习动力不足,没有活力,学习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缺乏自制力和顽强毅力;④心智活动能力差,在学习中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畏难情绪陡增,注意力分散,学习缺乏系统性和长久性。
(三)、价值观念多元,自我意识增强。传统社会中,社会的道德信念和标准相对单一,人们能通过基本相同的标准做出自己的价值选择,在相同的价值选择的背后,人们的道德推理基本相同。但是在多元社会中,相同的价值选择的背后却存在着不同的逻辑推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价值取向方面:理想的价值取向与日常生活层次的价值取向并存。道德价值与功利价值并存。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与极端个人主义取向并存。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与拜金主义价值取向并存。东方传统文化价值观与西方强调自我意识、民主责权的价值观并存。②当代中小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责任教育迫在眉睫;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但要积极有效引导。③学生政治价值观呈稳定上升趋势,人生价值取向以物质利益为导向,注重实际,强调自我与社会融合,利己与利他兼顾,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重视自我发展。④当代中小学生具有鲜明的自我利益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意义、强烈的个性表现欲望,但多表现为自我中心主义,团结、协作,团队精神不足。
(四)、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积极的引导非常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交往生活原来越丰富,但是也伴随着复杂程度的提升。怎样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交往、更好地融入社会,就成了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五)、心理问题增多。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呈现增多的趋势。例如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⑴认知降碍:主要包括感知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等。⑵行为障碍:主要包括不良习惯、退缩行为、依赖行为、品行障碍、自伤行为、儿童多动症等。⑶情绪情感障碍主要包括厌学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学校恐怖症、儿童瘫症、儿童抑郁症。⑷儿童期特种障碍。主要包括口吃、选择性缄默、睡眠障碍、抽动症、遗尿症、异食癖、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学习技能发育障碍等。对于中学生,也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例如⑴认知失衡——由认知上产生矛盾而引起的心理失衡;⑵情意失衡——由于内外部原因引起的个体内部的情感意志失去平衡,从而导致出现低落、消沉、激怒、绝望等反常情绪表现,并在行为上出现某些相应的反常举动;⑶欲求失衡——由于学生欲望和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在心灵上产生一种强烈要求补偿不足而现实又不予满足而引起的心理失衡的表现。对于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
2.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具有哪些特征。
答:(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毕竟是不同的。几千年以来的文化传承,已然确立了教师崇高的地位。我们不能过于强化这种地位,但是学生对老师的尊重的建立,是教学能更良好展开的前提。同时,这个前提也必须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人都是情感动物,况且学生这个特殊的全体,尤其需要成人—教师的关爱。学习的过程,毕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关爱绝对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教学过程,老是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教学也是一个生活的过程。作为两大主角:学生和教师,必须要具有民主平等,和谐亲密的关系,这样的生活才能有序和谐的发展下去。
(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学无止境。人都要学习,学生能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的知识,经验,那么,学生身上有没有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呢?答案是肯定的。同时,随着知识的丰富,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也“逼着”教师时刻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与理念。总的来说,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之间都必须不断借鉴,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3.试述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答:(1)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从教育社会学角度看,教师与学生是属于学校中泾渭分明的两种成员,教师是社会文化的代表者与文化传递者,属于“规范性文化”;学生则是社会未成熟者与文化学习者,属于“需求性文化”,而且教师与学生一般存在年龄差异。因此,教师要与学生有共同语言,就必须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从学生的角度了解其思想、兴趣、需要、知识水平、个性特点、身体状况等,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认同学生,信任学生,做一名知心教师。(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我们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成长。那么对于学生就必须要有非常深刻的认识。要了解学生的本质特点,要清楚学生的社会地位和在教育中的地位,当然,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自己对自己的定位也要清晰,以适应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操作。(3)热爱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的任务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享有的权利不同,但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都具有独立的人格,拥有平等对话的权利。许多调查表明,现代的中学生都喜欢朋友式的教师,有才、乐观、宽容、公正是他们所认同的教师品质。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需要尊重、需要平等对待,这不仅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在尊重、平等、公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学会了做人。
(4)主动沟通,善于交往。任何一种人际关系的建立,都需要积极的沟通过程,师生关系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多层次性,使得他们之间的沟通更加复杂,容易因理解问题产生冲突。因此,教师需要掌握沟通的技巧和交往策略,主动与学生谈话,采用多种沟通渠道,如电话、网络、书信、组织活动等,密切与学生的关系,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
(5)教师努力提高自我修养。教师的人格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富有人格魅力。具体而言:教师要能真诚地对待学生,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情感,言行一致,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爱学生是教师最宝贵的人格品质,也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使学生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教师要严于自律,做到“慎独”,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简述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1)顺序性和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的特点,要求具有工作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循序渐进,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不能一刀切。同时要考虑各个教育阶段的衔接。
(2)稳定性和可变性。身心发展的稳定性要求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内容、方法等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同时,要根据时代特征、地域特点、文化特点,不断革新教学内容、方法,以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
(3)不均衡性和差异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师把握其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教育措施,使其获得最佳发展。个体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同一年龄阶段儿童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有个体差异,而且在相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有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每个个体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水平,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4)整体性。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以其整个身心投入教学生活,并以整个身心来感知、体验、享受和创造这种教学生活。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性,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