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与艺术教案
科学与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本文论述的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2)学习用典型事例论证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1)从了解文章的内容入手来分析文章的结构,通过结构分析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2)逐句逐段地读懂课文,把一些概括抽象的话,通过理解,在头脑里形成具体的事物。(3)本文的思想、内容比较深刻,不一定要求全都掌握和理解,认真去读但不刻意追求读懂到什么程度。3.情感、态度、价值观
文章站在思想理论的高度,告诉我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还是准备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高创造力,都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我们的科学和艺术才会有很大的发展。[重点与难点] 1.重点:把一些概括抽象的话,通过理解,在头脑里形成具体的事物。2.难点: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三课时)
一、预习
1、解释词语
(1)婵娟:指代月亮。
(2)共鸣: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的同样的情绪。
(3)抽象: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人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它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4)自然规律:自然科学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一定变化过程的必然性。
二、导入
李政道(192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抗战时期在国立浙江大学(当时在贵州省)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习。1946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50年获博士学位。1950-1951年在加利福亚大学任教,1951-1953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3-196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55年任副教授、1956年任教授),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理论物理学教授,1963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和杨振宁合作,解决了当时的θ-τ之谜──就是后来称为的K介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方式:一种衰
变成偶宇称态,一种衰变成奇宇称态。如果弱衰变过程中宇称守恒,那么它们必定是两种宇称状态不同的K介子。但是从质量和寿命来看,它们又应该是同一种介子。他们通过分析认识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提出了几种检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不是守恒 的实验途径。次年,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因此,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并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第2--10段,具体论证论点。
第三部分:第11--12段,综合论述科学和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异同。
四、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总第四课时)
一、学习课文
(一)、阅读第一段,说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真理的普遍性”指的是什么?
意思是:科学的自然定律,由人的创造性的概括和抽象而成,各种艺术品更是人们的创造力的体现,没有人的创造力就谈不上科学和艺术。因此,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所谓“真理的普遍性”,对艺术来说,越过时空限制接受和欣赏的人越多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对科学来说,解释的对象越多,应用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
(二)阅读第二部分,理清本段的层次
第一层(第2—6段):谈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第二层(第7—10段):讲科学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
(三)“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
(四)作者举了什么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观点?
第2至4段中举了唐代李白的《把酒问月》和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说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这就是艺术珍品的“真理的普遍性”。第5段举了莎士比亚的例子,说明中外一理,概莫能外。第6段是这个层次的结语,强调了艺术“真理的普遍性”。这里的“情感 越珍贵,反响越普遍”的“情感”是指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是指艺术接受者、欣赏者的共鸣反应。
(五)如何理解第7—8自然段?
第七段揭示了科学家“创造”科学的方法,是“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并指出“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就强调了人对于科学的“创造力”。第8段举物理学家对物质结构的认识为例,证明科学是人类智慧、人类“创造力”所为。
(六)第9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第10段举了哪些事例加以论证的。
第9段讲科学的普遍性,指出“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说原理、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变的。第10段是举例论证第9 段的观点。举了“迈克耳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束实验”和“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并指出“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 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等,才得存在”。这是极为典型的科学的普遍性的实例。
(七)科学和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有什么不异同? 第11段论述科学和艺术在“普遍性”方面“不完全相同”。科学的普遍性(真理性)根植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性根植于整个人类。这就是说科学的普遍性根植的范围要大于艺术家所追求的,“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
(八)第12段中“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这个“相联”表现在哪里?这个“相联”表现在科学和艺术都需智慧,而要发挥智慧又需要情感因素。这是科学和艺术相同点之一。还有一点就是“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
(九)文中“普遍性一定根植于自然。面对自然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的表现”。这里的“自然”指什么? 这里,第一个“自然”应理解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这样就可以承接前面一句话,并和第11段的论述不矛盾,也能应合下面一个分句。
二、小结
本文论述了科学与艺术的两个相同点: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科学与艺术是意识形态相对的两大门类,历来谈区别者多,谈相同者少。作者谈相同,而且找准了这两点,独具慧眼,学识超人。
三、作业:
1、解释词语
(3)婵娟:指代月亮。
(4)共鸣: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的同样的情绪。
(3)抽象: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人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它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4)自然规律:自然科学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一定变化过程的必然性。
2、P10
三、作者举了什么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观点?
第2至4段中举了唐代李白的《把酒问月》和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说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这就是艺术珍品的“真理的普遍性”。第5段举了莎士比亚的例子,说明中外一理,概莫能外。第6段是这个层次的结语,强调了艺术“真理的普遍性”。这里的“情感 越珍贵,反响越普遍”的“情感”是指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是指艺术接受者、欣赏者的共鸣反应。
第二篇:《科学与艺术》教案
科学与艺术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认清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2.培养辩证地认识事物、科学地看待问题的观点。3.学习本文以事例为主,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重点:
懂得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懂得辩证地看待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艺术、创造力、真理等标志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朗读法、研讨法。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运用多媒体播放李可染的水墨画“晓阳辐射新学光”和“超弦生万象”。
二、课前热身
(1)介绍李政道其人及文章背景 李政道教授1926年出生于上海。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 1977)、伽利略• 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等。2004上海科学与艺术展上,李政道做了《科 学 与艺术》的演讲。他旁征博引,从李白的《把酒向月》、苏 轼 的《水 调 歌 头》,到 迈 克 尔逊和莫雷1887年的光速试验,普朗克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从科学与艺术对称和不对称的表现方式到欧几里德和非欧空间、超弦理论等方面,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作了精彩 的阐述。
(2)借助课文注释理解部分词语 潜意识 婵娟 共鸣 依赖 奠定
三、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
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两者的融合必将促进、加速文化的进展,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科学家站在科学的立场看艺术,充分思考和研究后,李政道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构想。他告诉人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高创造力,都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这样我们科学和艺术才会有大的发展。
(2)双边互动 互动1 逐字逐句地读懂课文,最好能把一些概括抽象地话,通过理解,在头脑里形成具体的事物。
互动2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明确: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本文的论点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互动3 为什么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如何理解“真理的普遍性” 明确:科学的自然定律,由人的创造性的概括和抽象而成,各种艺术品更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没有人的创造力就谈不上科学和艺术。
互动4 再次速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的结构。明确: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第二部分(2-10)具体论证论点。
第三部分(11-12)综合论述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异同。
四、达标反馈
(1)简要说说科学与艺术在哪些方面本质是一致的?(2)细读下面的句子,并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理解。
① 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② 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
五、延伸拓展 1. 链接生活
仔细观察生活,从中找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事例。(例如:“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杂技、魔术、戏法里有许许多多物理、化学、心理学的学问。)
2.实践探索
查找各种资料,收集古今中外的涉及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神话故事,准备在班上交流。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讲讲我国古代的人们面对冰清玉洁的月亮表面的蒙蒙黑影编出的嫦娥奔月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实例。
请一个同学说出::《科学与艺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合作探究 双边互动 互动1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组自选文中一部分,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问题1:找出点明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并谈谈如何来理解它们。
问题2:说说什么是科学的“创造力”和“普遍性”?如何来理解它们。问题3:找出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它们的关系。问题4:“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 的表现。互动2 学生交流
明确1:强调艺术的创造力句子: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地情感。
理解:就是说,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
强调艺术“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理解:“情感”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是指艺术接受者 欣赏者的共鸣 反映。
明确2:科学的创造力的句子: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实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理解:这句话强调了人对于科学的“创造力”。科学的普遍性: 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理解:这就是说原理 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变的。
明确3: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科学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植根于整个人类。
理解: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科学的普遍性根植的范围要大于艺术家所追求的。
明确4: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表现:艺术和科学都需要智慧,而要发挥发展智慧又需要情感因素。
互动3 议一议本文运用的例证法及其作用。
明确:例证法就是一种用个别、典型的具体事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本文2至4段中举了李白的《把酒问天》和宋苏轼的《水调歌头》,说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
本文第5段举了莎士比亚的例子,说明中外一理。
本文第10段举了“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和“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的事例来论证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互动4 播放歌曲《水调歌头》
三、达标反馈
阅读王禹民的《科学与艺术》,完成语段阅读理解练习。
四、课文总结
五、布置作业
学习例证法的写法,先针对一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举例论证。(150-200字)
板书设计:
科学与艺术 李政道
论点:共同基础:人类的创造力;共同目标:追求真理的普遍性 论据:李白《把酒问月》,苏轼《水调歌头》;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
论证:例证法
第三篇:《科学与艺术》教案(模版)
《科学与艺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用研究、讨论的方法就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2.理解“科学”“艺术”“创造力”“真理”这些标志人类文明进步的最重要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二、教学设想
1.讲读本文,可以和前面的两篇结合起来研究、讨论,就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重点从创新精神的角度,研究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2.安排二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词语解释:
楔xiē:即楔子,比喻插进去的人或物;也指旧小说的引子,通常放在小说故事开始之前,起引出或补充正文的作用。
共鸣:①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②思想上或感情上的相互感染而产生的情绪
反响:回声;反应。
植根:栽种,根着。
鉴赏: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
意境: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
(二)作者简介:
李政道,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1926年11月25日出生于上海。1943年毕业于嘉兴秀州中学,在抗战时期内迁江西赣县组建的赣县联合中学(简称赣州联中),酷爱物理。1943年秋到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后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研究院,1950年获博士学位。他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学术研究所任物理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首任费密物理学教授。1964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86年成为意大利国家科学院(林契)院士。1994年6月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1997年5月30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3443)号小行星命名为“李政道星”。从此,李政道的名字镶上了太空星辰,伴随着(3443)号星遨游和闪耀在宇宙星河。
李政道在粒子物理学、统计物理学和离散力学等许多领域做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的贡献。1956年和杨振宁合作,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新理论,荣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此后,李政道继续和杨振宁、m?瑙恩伯合作,在玻色气体的分子运动论、高能中微子的作用以及带电矢量介子电磁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60年代末以来,李政道提出了场代数理论、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建立了非拓扑孤立子场,发现了被称为”孤立子星”的一大类新的广义相对论的天文学解。他还先后获得爱因斯坦科学奖、法国布德埃奖章、意大利最高骑士勋章等多种荣誉。
李政道教授热爱祖国,非常关心祖国科技的发展。1972年以来,多次回国访问和讲学,协助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o)和同步辐射的设备,促进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的结合。倡议并创立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计划,倡导成立了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基金会,创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并担任主任,在北京大学建立了北京现代物理中心,在浙江大学建立了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在复旦大学建立了李政道实验物理中心。并受聘任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十余所大学的名誉教授。1985年7月18日,李政道为秀州中学题词“故校旧事忆当年,近代新人看将来”,表达了他对母校师生的殷切期望。
(三)讲读课文:
分别从科学与艺术这两个方面研究它们各自的特点。
1.艺术的特点就在于“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李白的《把酒问月》、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是咏月的名篇,相距300多年,今天仍然能引发人们强烈的感情共鸣。这就是诗的普遍性。艺术家追求的普遍性,是外在的,它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教学时,可指导学生比较阅读这两首诗词,让他们在感受、体验、欣赏的过程中,理解关于艺术创造的观点。
2.科学是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不同于自然现象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为了形象地说明科学的这一特点,作者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的两个关键性的发现作为论据。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这为爱因斯担狭义相对论提供了实验依据;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才有了20世纪所有的科技发展,才有了核能、原子物理等科技新成果的发现。这是对科学的普遍性的最好证明。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以及《美与物理学》中的有关内容来比较。《美与物理学》中指出:“牛顿的运动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方程、狄拉克方程、海森堡方程和其他五六个方程是物理学理论构架的骨干。它们提炼了几个世纪的实验工作(1)与唯象理论(2)的精髓,达到了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科学家所追求的普遍性的观点。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继续讲析课文:
在这个基础上可要求学生将艺术和科学结合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弄清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下边这个问题可作为讨论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说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讨论中要注意下边几个问题:
1.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性。创新是民族振兴、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科学和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
2.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连的。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与情感又是分不开的。
3.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4.科学和艺术都在追求真理的普遍性,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
讨论还可以深入一步。教师应要求学生把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美与物理学》放在一起比较。
回顾人类所走过的路,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科学和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江泽民同志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重要命题。这是政治家的思想。杨振宁、李政道都是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他们用科学家的眼光,从科学和艺术的角度,阐述了创新的思想,这使得我们对创新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第二步可以把李政道的《〈科学与艺术〉楔》和杨振宁的《美与物理学》放在一起比较,归纳两篇课文的共同点,然后围绕这些观点分别从两篇课文中各选取一些例子作论据并加阐述。这就是一种专题的研究。
(二)布置作业:
练习二、三。
第四篇:艺术与科学
论艺术与科学
何谓科学?何谓艺术?二者又存在什么联系?法国19世纪著名文学家福楼拜在谈到艺术与科学时,曾经做过一次非常生动的比喻,他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集。爱因斯坦讲:“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这个世界可以由乐谱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著名科学家李政道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道:“世之有道德者,无不有赖于科学和艺术。”下面,我将结合个人学习经验论述我个人对于艺术与科学及其关系的理解。
艺术是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它包含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等特征。艺术体现和物化着人的一定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无论艺术的审美创造抑或审美接受,都需要通过主体一定的感官去感受和传达并引发相应的审美经验。对艺术的审美分类,主要应根据主体的审美感受、知觉方式来进行。依据这个原则,艺术可以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四大类。而科学,《词源》对其作如下解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每一门科学通常都只是研究客观世界发展过程的某一个阶段或某一种运动形式。科学可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类,哲学是二者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南。在现代用法中,“科学”经常指的是追求知识,不但对知识本身的一种方式。它也经常受限于研究这些分支寻求解释物质世界的现象,在17世纪和18世纪的科学家越来越多地寻求在自然法则,如牛顿运动定律方面制定知识。而在19世纪的过程中,“科学”一词变得越来越科学方法本身相关联,以研究自然世界有纪律的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地质学和生物学。它是在19世纪也使科学家一词是由博物学家区分自然知识和知识创造。这里特别提到自然科学,它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海洋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以及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空间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等应用技术科学。我所学习的专业为地球物理,即为自然科学一类,以下论述也将主要以本专业为主要论述举例。
艺术与科学是用用不同的形式追求美的。真善美和假丑恶,都是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共同存在的,艺术与科学追求真善美,但也必须揭露和鞭笞假丑恶。这就是同处一个统一体中的艺术与科学,最美的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科学史专家、比利时人乔治·萨顿认为:理解科学需要艺术,而理解艺术也需要科学。他对艺术与科学的对立统一,做了这样的概括:“艺术和科学最明显的差别在于科学是逐渐进步的,而艺术则不然。正因为科学的本质是不断进步,因而其成果不是经久持年的。每项成就或早或晚注定要被更好的成果所取代,失去其实用价值,成为博物馆展柜中被人遗忘的工具。而与此相反,正由于艺术并非不断进步,其作品就可以永葆青春。”艺术与科学和世界上其它事物一样,都是在对立统一中发展。科学是生活的理智,艺术是生活的欢乐,艺术与科学缺一不可,缺少艺术,科学就会枯燥;缺少科学,艺术也会苍白。人类正是因为不想做科学的奴隶,才努力从科学中寻找艺术;人类不想让艺术孤独,就不断地给艺术注入科学的动力。地球物理学是一个新兴专业,是地球科学的主要学科之一,是通过定量的物理方法(如:地震弹性波、重力、地磁、地电、地热和放射能等方法)研究地球以及寻找地球内部矿藏资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范围包括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和大气层。它是科学研究发展所催生出来的,相比较艺术而言宛如一个新生儿,但它能够让我们更加充分的认识我们的地球,能够给予艺术创作以新的活力,谁能保证对地球“内心世界”的艺术想象与描绘不会成为下一个艺术潮流呢?
艺术的挑战促进科学更快进步。艺术总是在向科学发起挑战,也就是说,人类的精神追求,总是要求物质给予相应的支持和体现。而科学又总是以自身的进步,不断地响应着这种挑战,不断地支持和体现美的艺术(FINE ARTS)。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最早的英国,迅速地成为“全球车间”(WORKSHOP OF THE WORLD),于是,为了扩大世界贸易,就有了1851年举办国际博览会的需求。博览会的巨型展厅,通过设计这个载体,把艺术与科学紧紧地拉在一起。由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设计的展览大厅,后来被人们称为“水晶宫”的建筑,就成了艺术向科学挑战的杰作。科学技术也很快回应了这一挑战。当时,钢铁和水泥已经大量生产,正好为建筑提供新材料并促进技术革新,使建筑走向具有前所未有的面貌——工业化生产,装配式施工。因此,一座新设计、新工艺、新材料的水晶宫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1977年,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建成,这是艺术向科学挑战的更高阶段。这种挑战也许预示着现代艺术走向新生,也许预示着科学技术在创造艺术。蓬皮杜文化中心是一座由钢管和玻璃管构成的庞然大物,特别引人注目。蓬皮杜文化中心,是一个容造型艺术、建筑艺术、城市规划艺术、影视、文学、音乐、舞蹈,以及其它种种最现代化的表现手段于一身的杰作。
科学进步刺激艺术大胆创新。当然,科学也不是永远被动地接受艺术的挑战,科学也在积极地诱导着艺术的大胆创新。当人类刚刚迈进汽车时代的门槛时,设计最简陋的汽车,也很快就取代了设计最精妙的马车,工业化满足了人们的实用主义心理。于是,科学开始刺激艺术的灵感,要求艺术与自己连起手来,为工业文明带来的巨大变革,创造更美好的产品。应运而生的是流线型的设计科学的进一步深入拓展往往会用到人类的激情和大胆的想象力,这都是在艺术中得以发挥和培养起来的能力。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成就,就是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最佳体现。艺术与科学是息息相通的,这一点哲学家看得更准确而深刻,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曾经说,他从精确优美的古希腊雕塑中似乎看到了毕达格拉斯、欧几里德;从西方配位、重组群乐曲旋律中看到了笛卡儿、牛顿、莱布尼兹、殴拉和高斯。“艺术是情感化的科学,科学则是精确化的艺术。”可见艺术家需要利用科学手段更好地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科学家需要借助艺术创造有机的模式去说明世界。艺术与科学合力征服新的观念,它们常常运用相同的题材达到相同的目的。创造思想与创造形式造就艺术家与科学家。探究宇宙的奥秘是他们共同的目标。他们所用的媒介不同,但在平行的探索之路上,他们互相启发,相得益彰。
同自然界其它事物一样,艺术与科学的又对立,又统一的现象,也不是源于人类社会,而是源于大自然。美国著名物理学家阿·热在其《可怕的对称》中说: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所有图形按一定比例关系排列和组合,最容易产生美感,三角形、圆形、方形和流线型等,各有自身的艺术审美功能。如圆具有很高的对称性,自然中的许多形态都是圆形的。圆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美、圆满、完善之类的说法。但是,这种美感又是在对立统一中实现的。直升飞机在空中飞行,像雄鹰在空中盘旋,十分的美丽,但是,能够使它在空中美丽盘旋的两组叶轮圆,则必须同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旋转,否则直升飞机就不会在空中盘旋。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式是现在野外进行相关探测实验工作,收集到数据以后回到实验室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处理,然后建立相关模型进行解释。我认为,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中,处处都有艺术的身影。首先,我们采集数据中所进行的实验,就好比去完成一项伟大的艺术作品,然后我们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雕刻”处理,将它们绘成一幅幅能反映无数信息的各色图样,我们像欣赏一幅幅名画一样从中找出自然隐藏的美。当我们揭示了这种美,世人又将由此生发多少艺术的灵感!
当人类从工业社会突然迈进信息社会门槛的时候,艺术家与科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发现,艺术与科学竟然同处一个载体中,以至于达到密不可分的程度。这种密不可分的现象,几乎遍及艺术与科学的任何一个领域,舞蹈、音乐、绘画、戏剧、影视„„一切视觉艺术都离不开新技术,有了新技术,传统的艺术形式更加绚丽多彩。艺术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创造更新、更奇、更异的艺术效果。科学也同样离不开艺术,它需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证明和推销自己的新技术,借助艺术来增加新技术的高附加值。信息社会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艺术与科学开始在这个广阔的新天地里,上演更加引人入胜的一幕。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一切现代艺术设计,又争先恐后地在这场新的“艺术+科学”的运动中,充当着开路先锋。新媒体艺术成了艺术与科学携手的最前沿。
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已经融入科学之中,科学也披上了艺术的盛装。无论是艺术,还是科学,在今天这个大融合的时代,谁也离不开设计。它们必须通过设计这个载体,来完成它们自身无法实现的梦想。
第五篇:八年级美术《艺术与科学》教案
艺术与科学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美术课是欣赏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是(艺术与科学)是什么关系,搞清它的重要性质,并开发学生创新知识的理念,在艺术与科学里找到学习的方法,提高自身学习的方向。
教学目标;学习艺术与科学,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创新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艺术与科学是两个不同概念,也是人类所从事的两大创造性的工作。艺术强调主观感受,重美感,主要依靠激情和想象,以形象思维为主揭示人类的情感;而科学强调客观规律,主要依靠理智和实验,以抽象思维为主,探索自然发展的规律。它们共同的追求是真善美的普遍真理。
教学资源;本课书本知识和网络信息。
教学流程;提问;艺术与科学是什么关系?---答;是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是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的,成为人类向前跃进过程中试图获得平衡的一对翅膀。
讨论题;1你能举出只重视科技发展,忽略与艺术融合而出现的社会弊端吗? 2 你能举出生活中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成功例子吗? 为什么当今社会需要艺术与科学双翼齐备的高素质人才?
4谈一谈艺术与科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例子? 学习本课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讨论题
1答案;艺术与科技是相互并存的,就象鱼和水一样相互不能离开,社会的进步同样离不开设计与发展,也就是说;没有设计的结果就没有发展的目标。艺术与科学成功的例子很多,如 现在的高科技液晶电视,和各种款式的手机等,还有电脑等等许多的生活用品,没有艺术的设计模型,就不可能出现现代高科技产物。3 因为社会在发展,就需要有双重性质的人才在奠基,如设计就需要有绘画基础同时还要会电脑制作,这样的人才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如 食品类包装需要封皮包装,手机的外型和电视的外型超薄设计,家具设计等等。5 学习本课,我感觉没有艺术的体验和学习技巧是不会成为社会上有用的真正人才,艺术是基础,有了基础知识在加上别的专业知识的积累,我想在将来的日子里会在社会上立足的。
板书设计;艺术与科学
讨论互动环节;回答问题 解决问题
课程预习布置;完成思考题的结论 回答学习感受并明确学习目标。
课后记;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会学习,掌握学习要领,是本课的重点,抓住学习美术的大好时机。完成作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