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豪教授在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2016年年会上的发言五篇

时间:2019-05-15 01:2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吴忠豪教授在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2016年年会上的发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吴忠豪教授在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2016年年会上的发言》。

第一篇:吴忠豪教授在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2016年年会上的发言

建构实践型的语文课程教学

——吴忠豪教授在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

2016年年会上的发言(2016年3月19日福州)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关注学生的言语实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大家都很关注“核心素养”这个主题词,教育部委托北师大林崇德教授牵头制定了一个《中小学生核心素养》这样一个文件,高中课程标准在修订的时候,也引进了这个概念,提出了语文课程要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今天我主要围绕“实践”这个主题词,对建构实践型的语文课程教学发表自己粗浅的观点。

这三天时间听了那么多的课,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突破,一个是突破了“内容分析式”的讲读教学的“魔障”。“魔障”这个词是崔峦老师2010年在第七届阅读教学研讨会提出的,语文课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我们将用否定这样的课,来表明改变费事多、收效微的阅读教学的决心。六年过去了,这道魔障逐渐地被逾越、被突破。二是以“板块式”课堂教学结构取代了逐段分析讲读课文课堂教学模式。这两个突破在本次会议名师上课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我们的名师没有在分析课文内容上做过多纠缠,无论是四位说课的老师,还是上课的名师,都很明确这堂课教什么,瞄准的都是本体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名师都没有采用逐段讲读课文的教学方式,而是采用板块式教学或是共同体讨论的教学方式。可以这么说,我们这些名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转型方面走在了语文教学的前列。语文课要和“内容分析说再见”,这是崔峦老师提出的一个观点,一个口号,怎么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创造性的智慧去研究,去探索。语文课的重点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的,必须准确地把握住。现在的教学参考书给出的教学设计大量的还是在分析课文思想内容。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关于语文本体教学内容的研究》,发表在《语文建设》上,《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这两个杂志也发表过我写的《围绕本体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我想在座很多老师都看过这几篇文章。我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各科共同承担的教学内容,不是语文课一科独担的教学内容,因此是“非本体教学内容”,语文围绕课文思想内容来分析讲解,来组织课堂教学,就会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社会课、科学课,就会异化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应该围绕本体教学内容来组织教学,应该突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三天来我们这些名师在这一方面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薛法根老师上的《谈礼貌》,教学重点不是在分析讨论这篇议论文的思想内容,而是在教学生叙事说理这样一个写作方法,教学内容非常明确。

林莘老师上的《武松打虎》这堂课,采用的是共同体学习的方式,这是很值得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佐藤学是教育家,他从教学论的角度推出了这样一种很有效果、很值得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从语文课程教学论的角度看,不仅要研究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教学内容,就是用共同体这种方法学什么。林莘老师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也是非常明确的,具体指向“怎么写批注”,让学生通过共同体这么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一起学习怎么读课文,怎么写批注,目标非常明确。他不是教《武松打虎》这篇课文,而是用这篇课文来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

有很多老师听课后来找我,问我“像这样高水平的课,还有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我想说的是,无论什么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我对课不对人,对名师上的这些课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武松打虎》这样的课怎么上得更好?现场观课老师统计这堂课有五次研讨,学生经历了五次共同体学习,这五次合作学习怎么有效地层层推进,推进的线索似乎不是很明显,尽管就是提出的学习任务不同,但讨论的似乎都是同一个层面的问题。这堂课学生是写批注了,但是开始写的批注和最后写的批注可能是同一个平面的,不一定有变化,也就是说不一定有真实的学习行为发生。这堂课的组织我有这样一个建议,应该围 绕“怎么写批注”来组织推进各个教学环节。比如先让学生讨论描写武松打虎的这段文章,哪些地方值得批注,先自己找一找,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在小组交流基础上全班交流,看哪些学生找的地方最值得写批注。接下来再第二次研讨,再读读文章,让每个学生练习写批注,先自己批注,然后共同体讨论批注怎么写好,他是怎么写的,你是怎么写的,围绕这一点展开研究,然后再全班交流,教师参与指导,这样的研究交流学生就能有提高,有真实的学习行为发生,这是第二环节。因为学生写过批注了,他有过实践了,再通过交流他就有会有很多收获体会,这时候老师再组织第三次共同体学习,接下去我们再读一段,这几段文章你怎么写批注,要写出比刚才更有水平的批注,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去交流研究批注怎么写好。如果按照这样一条线索来展开教学,就能够呈现出一个层层推进的教学组织过程,学生在这堂课就会学到怎么写好批注,就会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听课时祖庆老师在插了一句话,他说吴老师还可以做这样一项工作,让林老师自己也写几条批注,或者把金圣叹的批注也拿出来让学生读一读,看经典的批注是怎么写的,让学生欣赏一下,这样指导或许更有效。

语文课上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品读文章,练习写批注。可是对“品读课文”这项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究竟有何价值,我们语文教师的认识往往不怎么清楚,也不一定去深入思考。因此品读课文往往局限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人物形象认识这些方面。学生品读后交流的大多是课文思想内容或 人物性格情感方面的感悟体会,比如说“武松喝酒到底有没有醉,对他打虎有正能量还是负能量?”还有“武松到底怕不怕老虎?哪里看出武松也怕老虎的?”都是纠缠在内容方面的品读体会,当然这样的品读体会也需要。但是作为语文课程的阅读训练而言,语文老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学习语言文字的表达,品读这篇文章哪些词语用得好,哪些句子的表达我是没有想到的,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精彩,这样的写作方法有什么好处等等。语文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品味、高质量的品读,因此品读课文更应该指向体会文章的语言表达。这样去引导,学生才可能提高阅读质量,才会收获更多的语文营养。从语言文字运用方面去品读课文,这是一种高质量的阅读,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培养,从三年级开始引导,一直到五、六年级,通过三至四年的坚持,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神圣职责,也是品词品句、品读课文的价值所在。

第二我想谈谈语文课的“实践性”。“实践”是语文课程学习的基本特征、基本属性。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反复强调了三次,“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的规则。”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工具性特点,人文性、工具性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但从教学这个方面看,从学生学习语文这方面看,我们似乎更应该强调的是语文 的“实践性”,因为学生的语文能力,无论是听说能力还是读写能力,都不是老师讲会的,而是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当中获得的,或者说是习得的。建国六十多年来,我们的语文课一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老师要“精讲多练”,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其实目标就是一个,就是语文课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可是这么多年来,语文课一直没有走出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这样的误区,包括这三天的语文课堂里,也存在老师讲得多,老师过度发挥这样的课。多年的惯性积重难返,要扭转这个局面确实很难。但是忽略语文实践性这种状况必须扭转,否则我们的语文课将永远低效,语文改革永远找不到出路。三十多年前吕叔湘先生说过“十年时间两千七百多个课时,本国语言不过关”,什么原因,就是因为老师讲得太多了,学生在语文课上阅读实践,写作实践太少了。我们的语文课效率不高,问题就出在老师讲得太多了,这不适合儿童语言学习的规律。所以现在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对这个重要的课程特点,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包括当下不少从事课程理论研究的工作者,真正能够深刻认识领会的其实并不很多。所以针对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强调学生的实践性怎么都不过分。因为孩子学阅读学写作,主要是在实践中学习的,不是听老师讲的。

叶老说过,“母语学习一靠积累,二靠实践,语文教学绝不能无视母语学习这样子规律性,否则就碰壁,语文课本当中某些学科知识之所以不管用,就因为这些知识并不反映母语学习的实践需要”。这段话讲得很深刻。吕叔湘先生也强调语文是技能,和打乒乓,学游泳没本质上的区别。怎么学习游泳呀?你在课堂里教学生怎么换气,手怎么划,脚怎么蹬,讲得再多管什么用啊!你得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啊,到水里面才能学会游泳。崔峦老师提出语文课要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语文教学”,这句话固然不错,但要补充一句,“以策略为导向,以实践为基础”,而且我以为“实践”比“策略”更重要。

台湾的李玉贵老师,今天在临走之前特意坐到我身边,听取我对她上的这堂课提出意见和建议。很抱歉她的课我只听了个开头。我说我只能对台湾老师在大陆上的几堂课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对。我听过台湾赵镜中老师上的《太阳》,他教的是说明文怎么读,还听过台湾老师在南京上的一堂课,他教的是“预测”这样一个阅读策略。这次李玉贵老师上的这堂课重点也是教阅读的方法。我的总体印象是台湾语文课着重在教阅读的方法策略。我说指导阅读的方法策略这个思路没错,但是对小学生而言,阅读实践可能更加重要。增加学生的阅读实践和指导阅读方法策略,两者相比我认为实践更加重要。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实践经验积累以后再去教他策略,这时学生更能够接受。如果学生阅读经验很少,老师教的阅读策略即使很有用,学生也不一定能理解。我们一定要认清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最需要的是增加阅读实践经验。就像面对一个不会投篮的人,投十个难得中一个,你去指导他投篮的方法策略,怎么提高投篮命中率,手什么姿势,脚什么姿势,怎么 调整呼吸,就能投10个中8个,甚至达到90%或以上。你跟不会投篮的人去讲这些道理是没用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自己去练习投篮,自己去实践。我们的孩子其实也是处于一种原始阅读经验的积累阶段,阅读实践越丰富,经验堆积得越多,那么阅读方法规律就像才越有效。

我认为现代语文教学其实是走入了一个误区,我们误以为方法规律指导是第一位的,要先理解再实践。其实这是错的,小学生学习阅读,是从不会阅读到会阅读,从阅读不熟练到熟练,从阅读儿童读物到阅读成人读物,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当他阅读时碰到障碍,遇到瓶颈时你适当地去指导些规律,教他一些方法,这样的指导会更加有效,而且时间很节约。对儿童来说,阅读实践比规律指导更重要,当然我不否定规律指导。

心理语言学提出了语言学习的两类方法,第一类就是用听说的方法,强调语言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语言;第二类是以认知教学法为中心,认知心理学派强调的是理解是运用的基础。学习语言知识也要先能理解,再去运用。需要注意的是,认知教学法指导语言学习的三阶段:第一阶段理解,以老师讲为主,占四分之一教学时间;第二阶段通过运用检查学生是否正确理解掌握这个概念,占百分之五十教学时间;第三阶段是综合运用,占四分之一教学时间。大家注意教学时间的分配,认知教学法虽然强调理解是运用的基础,认为不理解就不会运用,但还是把主要教学时间放在学生的实践运用上,理解只占 四分之一,实践运用占整个教学时间的四分之三。现代语文教学把大量时间放在方法策略的理解上,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因此教学效率不高就在所难免。

我们来讨论张祖庆老师《语言的魔力》这堂课。这堂课应该说上出了很高的水平,他最后设计的写老板讨债的一段话非常好。前面反复朗读体会老板喋喋不休说的一大段话,引导学生体会怎么描写人物的语言,怎么写出老板语言的喋喋不休,通过比较分析后人反复朗读,再现老板当时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对怎么描写人物语言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最后再要求学生说出老板讨债时的一段话。学生完成这个练习完成有两大难点,第一个是老板讨债时会说什么,要想出讨债的理由,这个很难,所以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第二个难点是这些理由怎么说清楚,要说的振振有词,要把理由说充分。因为时间不够了,这堂课对这个难点没有充分展开指导。这个课例我们重点讨论两个问题。

第一是“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重点取舍,这堂课重点指导“说什么”,我认为重点选择不当,应该重点指导学生怎么把理由说充分上,这才是训练表达运用。其实要想出讨债的理由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生活经验有关,小学生缺少生活经验,要说出讨债的理由难度很高,所以可以由教师直接给他,或者让同学凑一下,不必花太多时间;重点放在把理由说清楚,有说服力,这是表达。小学阶段最容易接受的是什 么,是语言表达,儿童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表达能力和习惯培养是这阶段学生的优势。

讨论第二个问题是这段话是说出来还是写出来。因为时间不够了,张老师把原来设计的书面表达改成口头表达。其实口头表达只有个别学生在练习表达,很难落实到每个同学。这里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静思考,把表达的理由写出来,看谁的理由能够写得充分。然后再来交流这个理由你是这样写的,他是这样写的,哪个写得充分,还有什么更充分的写法。讨论交流后再做修改,你这个理由怎么写得更好,或者换一个理由再写一段话。学生第一次写的是原有水平,通过交流和老师指导再写出来的是这节课得到的进步,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现在语文课上教师把大量时间放在方法的理解上,其实应该把更多时间放在学生的实践运用上。

所以今天和法根老师聊他的教案,我说你前面部分千万要再压缩,把重点放在后面的表达实践和点评上,所以他这堂课学生表达实践和讲评修改时间占了整堂课的一半以上。其实对孩子来说,他实践运用以后,你再去点评一些方法规律更加有效,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自觉、深入、具体地理解老师所教的方法。先实践,再交流点评,然后修改,这样学生提高就快了。

第三,我想谈的是“表达”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点难点。我们的中国语文课程在课程设计上有一个结构上的失衡,我们将四分之三的教学时间用于阅读,用于表达的时间不足四分之一。其实对小学生语文学习来说,难点在表达,重点也是表达。所以国外母语课程在教学时间分配上都是朝表达倾斜,母语课阅读和表达时间是阅读、表达各一半,日本国语课60%时间是用于表达,包括阅读课文里都有表达练习。李玉贵老师跟我说,台湾的语文课有课外阅读这条线作为支持,非常强调读书实践,台湾阅读课里的方法策略指导是由大量的阅读实践作为支持的。

我们的语文课将大量时间放在阅读上,这样的课程设计难以支持学生表达能力过关。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练习表达,挤出时间放在学生的表达训练上。这一次名师上的阅读课里,非常突出学生的表达训练,法根的课,上海谢江峰上的《尊严》,蒋军晶的《绘本阅读》,祖庆的《语言的魔力》,都安排了学生表达训练,我觉得这样的阅读教学设计值得提倡。

蒋军晶上的《绘本阅读》是读写结合课。先让学生观看投影,了解绘本内容;再看投影写一幅画面,画面上画着一条路、一只狗,研究这幅画怎么写,读读蒋老师班级的同学怎么写这幅画;然后出示五幅图,让学生选出其中的一幅写话;最后逐幅点评学生写的五幅画。这堂课展现出名师的教学风采。听课老师都非常佩服。我觉得这堂课确实不错,但是有没有提高的空间?有。

我事后与蒋军晶说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前半段看投影了解绘本内容,讨论画面内容可以写什么,花了将近一半教学时间,大概是半个小时以上;后半段学生真正练习写的时间 是半小时,包括交流点评。我说你前面部分还可以压缩。绘本内容很简单,学生一读就懂,出示的这幅画可以写什么,写动作、神态、样子等都是老生常谈,意义不大,无须多讨论,这样可以把更多时间放在后面的写话上。第二个问题是这堂课教师对学生写的五幅图分别作了评讲,评讲时间超过学生写话时间,教师评讲深入到学生的语言表达,非常到位,在评讲形式上也采用了非常新颖的方法,所以听课老师都被你的评讲方法迷惑了。其实这个环节设计是有问题的,因为学生交流写话都是原有写作水平,是已有发展区,这个班学生写作水平很高,但这不是你老师的功劳,而是他们原来老师教的好,所以写得这么好。你的作用应该体现在如何学生原有基础上再提高一步,这才是你的本事,你的作用。这怎么体现呢?我说你点评交流五幅图太多了,交流一幅、两幅图足够了。就一组或两组学生交流,交流完了你要做一件事,就是点评交流的文章中哪句话震到你了,哪句话让你心服口服了,让学生来评他这句话为什么写得好。通过潜心的比较,去深入认识表达好的学生比我好在哪里。接下去再应该有一个后续练习,跳出剩下的三幅画再写一幅,你要写出比他好的句子。这样学生就会动脑筋了,如果再交流的时候学生能够写出比第一次更精彩的句子,那是你的本事啦,因为学生有进步、有提高了。我们的语文课要挤出时间让学生表达,老师要做学生语言发展的促进者。

第四,我想谈的是如何提高语文课的效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这是语文语文教师共同的愿望,这几年大家一直在 追求高效课堂。怎么评价一堂课的效率,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说过评价一堂课效率不是看老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学会什么比老师教什么更重要。教师教得再多,学生如果没有学会,那就是白搭。如何增强教师的效率意识,就是看投入和产出,就像买东西一样看性价比。语文教学效率也是看投入和产出的比率,投入时间越少,产出越大就越是有效。评价的主要标志是学生的进步,学生行为的变化,我们应该追求的是用最少的时间达到学生行为变化的最大化。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就是要从这样两个方面去思考;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教学效率,也要从这样两个方面去评价。

我们用这两个指标来评价阅读指导课《100条裙子》,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我理解是“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课外读这本书”。这样一个目标老师应该用多长教学时间可以完成,如果你用一节课40分钟,他用20分钟完成,我仅用10分钟就能完成,哪一个最有效,当然是用10分钟的。如果我用最少的时间让百分之九十甚至九十五的学生能够去读这本书,那么我的目标就达到了。所以我觉得这堂课教师用真正一节课时间让学生逐段去预测这本书的内容,最后提出向学生推荐这本书,从现场效果看学生读书兴趣确实被激发起来,但是用一节课时间有些得不偿失,甚至有点奢侈。

一位教师听了我对这堂课的意见后问我:如果按你说的上十分钟,那么这堂课其他时间干嘛?我说公开课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教学内容啊,不能因为公开课就把十分钟的内容 硬拖长到四十分钟吧!如果要上四十分钟的话可以这样设计:教师推荐不是一本书,而是推荐二、三本书,十分钟、十五分钟够了;接下来让学生讨论一下哪本书你最感兴趣?为什么会感兴趣,是这本书情节内容好,还是老师推荐得好?然后再以学习共同体方式相互推荐好书,再由共同体推荐一个同学全班交流,推荐完了评点一下那个同学推荐的书你最感兴趣,哪个同学推荐得最好,大家点评一下。这样的课既是推荐图书,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又是口语交际练习,事半功倍,一箭双雕。我认为像这样的图书推荐课每个学期至少应该上两节,开学初一节,推荐五到十本书;下半学期再上一节。这样学生就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了,这样的课效率一定很高吧。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关键是选好合适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一是涉及到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这是“质”;一个是选择多少教学内容,这是“量”的问题。一堂高效的语文课,不在老师教了多少内容,而在学生学会什么。祖庆老师这堂课教了两个内容:一是小说的阅读方法,怎么读小说,要厘清人物之间的关系,要抓住关键情节;二是让学生体会马克吐温的语言表达特点,然后写一段话。这堂课老师上得很累,结果要求学生写一段话没有时间了。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想教的内容多了些,容量太大了。其实后面写话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写话才能真正体会如何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喋喋不休的特点。可是这个环节没有时间具体落实了。所以我建议二选一,教师要敢于舍弃。舍去哪一个,我认为将如 何阅读小说舍去,就抓好一个喋喋不休,让学生写一段话,然后再交流评点,再修改。这样学生这堂课的收获应该说是大大的了。这个教学内容的难度其实已经足够一节课的教学容量了。如果选择小说的阅读方法也可以,指导完如何阅读小说以后,再让学生回顾总结小说怎么阅读,接下去老师们做什么,让学生实践啊,再让学生读一两篇小说,尝试运用小说的阅读方法。小学阶段这样一个内容最多教一次,教两次不得了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教师不能满足于教过,应该追求的是学生“学会”。老师教过了学生不一定会,学生练过,实践了以后才能真正学会。刚才法根老师课上有一个统计,第一次写一段话学生说理时能够自觉“引用”的只有四个,也就是说老师“教过”了,学生理解了,但只有四个学生会用;老师点评以后第二次写话,学生说理所会引用的有二十个学生,一下子增加了5倍。如果再有第三次写话,那么学会“引用”的学生还会更多。这充分就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课堂里一定要安排学生实践。理清了质和量的关系,我们就知道高效的语文课堂不应该去追求教学内容的量,而是应该追求的是质。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不求多,其实每篇课文教学都应该落实一些基本要求,比如课文读熟,生字、词语都能理解,都能积累,于永正老师程其为保底工程,一定要扎实。完成这些基本教学内容任务已经不轻了,然后再要添加其它教学内容一定要控制好“量”千万不能多。语文课犯的一个毛病就是随课文教知识或方法,老师要把备课钻研教材是自以为重要的内容都教给学生了,一个 不舍得落下。这样教学语文知识也好,读写方法也好,都呈碎片化状态,零打碎敲的知识教学或方法指导是无效的,因为知识只有在结构化的体系中才有价值。老师教过不等于学生学会,语文教学的现状是老师只管教,不考虑学生到底怎么才能学会。

以前我们一直说讲读课文要走“一个来回”,这是吕叔湘先生提出来的,先是从语言文字到理解思想内容,然后从思想内容再回理解语言文字怎么表达的。这样一个来回走两步,学生只是停留在“理解”这个层面。我认为语文课必须走出第三步,就是“实践”这一步。理解了以后一定要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去实践,理解得再多,不会用,就无效,甚至无用;实践以后才真正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方法,学会策略。所以我提倡学习语言文字要三步走。

最后要强调的是语言积累,这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我写过一篇文章《再论积累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专门谈了这个观点。其实无论写作也好,阅读也好,都必须以大量语言积累为基础。没有语言积累,学习再多的方法也白搭,所以积累语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积累语言第一是积累生字,这一条老师们都很重视,还有积累词语,有些老师重视,也有些老师不够重视,比较忽视的积累句子,其实一个人的语言水平不但取决于积累的词汇量,还取决于积累的句型,句型越多表达就越丰富,写文章也越有文采,这是成正比的。小学生积累语言练的是童子功,终生受用。昨天我去福建教育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带来两个编辑,跟 我说这两位编辑语感很好,文字水平很高。语感怎么形成?语感什么时候形成?语言说到底是种习惯啊!语言习惯的形成,语感的培养,这都是要练童子功的。小时候如果语言习惯不好,规范的语言习惯没有形成,那么他的语病可能一辈子都非常难改正。前段时间网上流传这样一个帖子,屠呦呦的诺贝尔奖,有关领导写了一封贺信,不到一百字居然有三个病句,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封信一定不是秘书写的,否则早就炒鱿鱼了。一定是他本人写的。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位领导是大学语文没学好,中学语文没学好,还是小学语文没学好?大家都认为是小学语文没有学好。所以我们小学语文老师有责任呀!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干嘛,我们在教什么?小学语文课重视的是语文知识和方法规律的教学。其实语文知识、方法规律可以晚点学,学生在中学、大学里学习很容易,而小学语文教学要把语言习惯培养好,规范语言习惯的形成,语感培养,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啊!所以我说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首要任务。语文课一定要重视朗读,重视背诵,重视语言运用。积累和运用是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点。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就强调积累和运用,一直到现在仍然坚持这个观点。

最后引用这样一句话作为结束语:

大道至易、至简,小道至密、至烦,邪道至玄、至晦。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应该走一条至易、至简的路!如果我们的改革越改越复杂,那是永远没有出路的!

第二篇: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研讨活动总结发言稿(最终版)

每个老师:

我们的活动的主题是在铜上收集会徽。我们可以从语言的角度提取一个最重要的关键字,即路。当它被添加到颜色的领域,加上行业的背景,加上我们不同的理解,道路会有各种表现。但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在这种混合的事情上寻求一些持久的,同样的,我们支持实力向前迈进。那么这个力量到底是什么呢?

今天,张波老师对我这是什么文本,看似低年级的一个童话故事,但我们从道路的高度,从我们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哲学上的自我的判断,一个解释。我是什么?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如果这三个问题都可以理解,我相信我们做老师,我们可以做最好的老师;管理者可以做最好的经理;工程师可以做最好的工程师...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问自己:我是什么?在今天上午的研讨会上,我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我说,参加活动的主要三个组,第一组是什么?是工作室的老师作为教学专家的代表。他们也有一个名为聪明的人,他们有深刻的内在的教育和发现的无尽的理解。教师不能忽视资源,尽可能多地学习挖掘他们的智慧。我们的领导人也应该尽可能地向每个人分享他们的智慧,我们的智慧名称是相称的。第二个独特的风格的人群是我们参加的活动的26名教师。他们也有一个名字,一个角色是英雄。我一直觉得能够踏上这样一个舞台,真正的教室,真正的学生,真正的解释,充满了风 危险。可以说,开放类是高风险的选择。一个类,无论你的默认值是多么精确,计划多好,对现场仍然会面临很多挑战,许多变数,许多不可预测的。当然,这是我们教育的魅力。教师有勇气和玩耍,为每个人展示一个教训,接受我们几乎批评的眼睛,尽可能满足我们不同的口味,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他们是一群勇敢的。第三个人是在这里的讲师,包括我。我以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上帝。一,我们都是神,你都是特技,你是地方精英的骨干,你在一边的土地上创造自己的辉煌。两个,因为我们做这个工作是教育。它不仅是关于这个工具的语言的孩子掌握,而且还与一个人的成长有关。他富有的人性,他个性的建构,他的生活的发展。我写了一篇文章,作为第一语言出版,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不要低估我们在平方英寸,天堂,读地狱之间的日常站立。喜欢Lu老师给孩子一个安全 问,鼓励,休闲的指导,它可能让他感觉温暖的生活,教在耳边。我们是一个休闲的行为很可能导致他对学习的怨恨,对人性的冷漠。老师,一定要谨慎,踩薄冰做事业。有点粗心可能是一种损失。但有一点注意,它很可能创造一个无限美丽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老师是神的孩子,也就是神的角色。这种思维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教师的浪潮这样一个哲学命题的答案和回声。这是教育的方式,可以算是我的开场。

道路需要支持平台,我们需要聚集力量去研究,找到,分享。我们梳在一起,这些天我们经历了做什么。

首先回顾:多少欢乐多少收获

活动的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三高,三个以上。

1,高:活动规格越来越高。这是第一次以省教育学院名义发起联盟活动。这是随着活动的不断前进,不断完善,经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球队越来越多,阵容越来越豪华。我算了一点,工作室领导的顶尖老师,共有20个,占了近90%。这是总共约六,六百人参加的活动,这是前所未有的。

2,两高:我突然发现平台展示老师叶浩,评估专家叶浩,包括我们参与的老师,价值非常高。这是我惊人的发现。可能是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更加注重美丽的缘故。我认为这只是一个外部因素。只有在内部和外部,才能保持高价值,高风格。内在原因是什么?这是语言教学的滋养。我在这里有信心说:学习语言,教语言可以美!3,三高:活动的质量越来越高。

首先,组织的活动没有缺陷。我们是从区大会的第一天,前所未有的景象,从城市领导,区领导,局长领导出席我们的开幕式,从组织的学校组织,从主机那个充满语言气息的词,但也充满了人类主机,可以感觉到他们提前做了很多工作,精心准备为活动举办提供了很好的保护。

二,类富有。在26节课,阅读和教学 学习16,口语交际教学3,实践教学教学7.这七堂课,有两类是课外阅读的图画书和练习的整合,教学已扩展到课外阅读。可以看出,我们的语言教学是完整和包容的。

第三,方法多样化。我们可以看到,在教室里有新的技术,新的想法,新的方法,新的资源。在一句话中,它是:语言不仅仅是语言。我们不局限于狭窄的教室,不局限于薄的教科书,不限于阅读这本教学的书。长波老师一直追求真正,自然的教学领域。更有价值的是,鲁老师在坚持自然的同时,不是没有干预,允许学生玩的性,但积极关注,没有痕迹指导。有时候读这个词时,孩子是非常夸张的。这是孩子的状态。这时,老师不耐烦,一遍又一遍地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朗读,倾向于正常,最后读出一个合理的,古怪的。老师也促使他成为一个绅士,想想绅士应该怎么说。这只是教这门语言吗?所有这一切都是如此聪明,它是聪明的教育。另一个孩子回答我是魔鬼的时候,老师严肃告诉他你说这不合适。因此,我想起贾志敏的教学和他对真实语言的倡导。他不仅关心孩子的闪点,非常感谢,同时孩子的语言表达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有时甚至不给奇怪的批评。这也是我们语言教学的理性需要。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必须纠正,正在阅读,而且还要给人。这是我们语言教学的正确含义。这一次有五个子场地,我没有机会一个一个拜访,只能谈谈我看到的班级。在今天早上的口头沟通教学中,一位老师对他和他的父母一个感人的故事。没有想到声音褪去,一个女孩流泪了。老师的情感经历触及了她灵魂最软的部分。这一次是她灵魂成长的时刻,也是我们的语言教育在当下发挥作用。丰富的西沙岛教训,老师提出了很多图片,孩子们用屏幕想象都是我的期望。孩子们看到这些鱼会想起小绒??球,会想起蘑菇,火焰的火焰,金杏等。我们应该让这种想象力不缺乏,但不是 打破丰富,继续生存。所以,我们的语言课堂应该有更多的元素和更多的目标。

四是真的趋势。或者一个词:语言或语言,用语言的语言来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在深水区改造课程后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有更多的方式,更多的手段,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方式,但我们有一双眼睛,理性,所有的技术,手段,资源和方法相关的语言元素的开发和应用。这是我们的语言教学需要的。

五是重教学还重研究。虽然活动时间很紧张,但是我们还是留出时间,让专家和老师一起来讨论。据说,研究中的每个地点都无法停止。如果不是今天中午,退房,估计会继续到12点。这激情正在移动!如果我们只是飞行去看一个课,我们的收获最多只有三分之一。我们有一个迟到的讨论,分享,甚至对立的想法,这一次我们可以赢得七收获的其余部分。研究的意义在于:不管道路上的高;不仅欣赏更多的学习。这应该是我们活动的一个原则,应该是未来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坚持的原则。在研究中,我们重点关注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教师提升专业性,惠州语言等。老师参与表达的热情非常高。我发现很多教育专家,教师都在这样一个勇敢的表达中成熟的表现。在这两天的研究中,我也获得了生活的感觉。我们经常鄙视那些喜??欢在人们面前表达自己的人,但正是这些人,他们将赢得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多的成功。性能将激发我们的潜力,将拓宽我们的视野,将让我们立即获得晋升。性能会让我们成长,成熟,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生活是成功和快乐。我期待未来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不仅重点放在讲座的前面,也在后半部分的互动,让更多的人出现。

4,多个:教师工作室团队越来越多。第一次7,第二次17,本次会议28.我整理出来,已经覆盖了12个城市,有6个城市会加入。我们将下一届通知,为明年的工作室联盟活动,做 完全覆盖。

5,两个:越来越多形式的活动。可以说,这是在创新的继承,而且在创新的发展,这是法律的客观存在。6,三个以上:竞争单位承接越来越多。这是我很纠结的:是兄弟姐妹,是受教育的同胞,下一个到底要托管谁?每个人都伸出他们温暖的手。为此,这两天,我吃得很好,睡得好。当然,现在已经定居。耳语到底?首先卖掉,然后主机会宣布。

二,思考:多少思考如何复杂

所有的思考实际上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也就是课堂老师长波当下一个工作春冬天的雪徘徊-这种方式,每一个字教的活,因为我们在土地的语言中被解释。这是:从语言,然后回到语言。

4,多个角度。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问题是虚拟的,部分的,困难的和无效的。原因可能是我们在问题的开始,缺乏从学生的角度考虑 和设计。我们应该想:我的学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吗?接近他们的认知和表达水平?目标是否达到高度相关性?是学生的能力开发一个?如果一个问题继续促进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力,情感等方面的发展,这个问题是一个聪明的问题。有学生表达的能力吗?句子类型表达式是容量的表达式。如果我们下去一个问题,孩子们被反馈给我们,交付给我们是一个词,最多一句话,甚至一个简单的答案,然后,长期,学生的语言不仅会发展,但是也回来了。5,另一个挑战。

(1)勇于打破程序。我们不得不考虑:几十年来坚持日常不能改变呢?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例如,文本内容训练的摘要的第一课。我整理出来了一点,基本上都是这些类型:首先请请Jun进入urn类型。特别是在中,低年级,一个总结的文本内容填空白。二,一步一步的类。了解时间,地点,人,事业,通过,结果的故事,甚至文本是主要的内容。第三,打开门看山的类型。读文字说,没有床上用品和指 指南。四,图片组合类型。用图片或简单的笔触来说明文本的主要内容。五,单词链接类型。改善几个关键字,打一个港区,是文本的主要内容。等等,形成我们这种例行。它有效吗?我说,至少效率低下。你低估了孩子的思维能力,也放弃了学生的真实信息提取,逻辑思维训练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教师应该关注一年中的差异。每年都不一样的一般要求。听上海的演出,一个较低年级的老师,我感觉很多。他们对每个部分的文本有不同的要求,甚至相关的字数。他们认为低层次的学生,从他的表达,文本的描述和概括的基础应该是一个段落。随着的兴起,越来越集中,最后形成总结。这是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特别是在低部分,学生可以说是更富有,内容更加细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引导他去除最需要的部分,而不是让他直接到最后。二,要注意思维训练。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说出内容,但也指导学生组织,逻辑,核心元素提取。练习不能只停留在一两个学生的表演,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所有的学生回来,两次,甚至三次。此外,它关注支架的创建。我们必须给他们一个括号,例如提供一些思维导图,或者我们的黑板,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在图片或单词前面,但不是到最后,他成为了累积的几个字。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注意,思考,实践。

(2)敢于给空间。我们未来的课堂不能真正掀起一场思考的风暴,可以成为真实,变得彻底,变得开放,真正能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权利,让他们谈论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这是有风险的,但它是必要的。例如,为了摆脱所谓的询问模型的传统教学,看待问题的主题。我认为90%的主题不值得怀疑,因为学生通过预览文本在胸部清晰,有需要问一下吗?那些所谓的疑惑,往往是学生看到你的老师的脸,做到你。我们应该给予学生质疑的权利。青少年Runtu这一课,老师给了学生一个大空,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背书,谈谈Runtu自己的印象。这是值得推广。

(3)善于激活教练。当学生的激情被点燃时,当学生表达突发时,老师的教练和指导也应该爆发。你必须跟上他们的节奏,高度紧张找到一些他们的表达的缺点,一些问题,一些可以增强空间,然后给他们一个积极的干预。在白鹅这个教训中,老师在文本的细节和原始比较,这种对比是有意义和具有挑战性的。学生首先尝试写白鹅头等动物相比有什么区别?学生写一系列的话,不是很刺激,但是没关系。当冯子才先生的原文提出时,我相信这是对学生的影响。如果这部分的教学步骤向前,那就更完美了。所以学生可以有一些时间来弄清楚他们的写作细节,冯子凯先生写了这些细节的差异,收获会更大。在口语交流班上,老师要求学生仔细听,具体讲。在学生的演讲过程中,老师的相机是白色的,穿插,纠正,指导,启发,老师也参与了表演。,这个系列一直很成功。但是,老师忽略了一些细节的指导,比如有些孩子说:妈妈说,如果你去路去杀了怎么办呢?当然这是一个口语化的东西,但在课堂上,我们尽可能让他表达一个更合理,更精致,更生动,对我们来说是必要的表盘。6,再换一次。我觉得教室很活跃,但也很安静,很放松,也很紧张,很稳定,但也有起色,总之不能不变。一个音调到底唱歌,那种教室很折磨。一个类是一篇文章,从一个复杂的开始,一个类是一个哲学标本,充满矛盾,但也充满了团结。这需要老师的语言也要改变,当长长,短短,当高是高,当低低,当病病时,当徐泽素,当简是简,当丰丰时。教学环节也应该改变,与杨,代顿和沮丧,移动和静,宽松和紧,强弱,关闭和放置......我们特别在教室里创造一个安静的空间加入一些安静元素。让学生在实践中的那些谁,在冥想,在冥想,在阅读,在观察,在临时写,在听,得到内在思维,情感和语言技能提升。教学的要求也应该改变,一般不要说一些命题。例如,要产生自我阅读的要求,一般是一个模型:请自由阅读文本,通读本书,难读的字读几次,给每个部分标记一个小节,想想什么内容写的在文本中。基本上,这个例程,数千年不变,我认为这是一个问题。我们将改变与我自己的文本。例如,拿石头这一课,老师问一个问题:什么是石头,找出相关的句子下面的文字。此要求是针对性的。刚才我们看到张博老师要求学生从我这里读到的是什么反映在这样的变化。教学,自我阅读的要求也因年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青少年Runtu这一课,老师要求学生阅读一边代言,可以写一个字,一句话还是自己的感觉都可以。这适合高中生。

第三,期待:多少如何成长 1,职业态势的转变。什么样的变革?我们可以从老师和学生的开幕式上得到几个节目来得到答案。Banyan祖父那首歌很亲切,风和雨,他仍然站在那里。我在想:我们在哪里坚持?看到舞蹈的希望,我想知道:我们的梦想在哪里去了?看到雨巷,我在想:我们的诗意在哪里?看到有氧运动表演Bang Bang Bang,我在想:我们的活力在哪里?看到快乐的小鱼,我在想:我们的无辜在哪里?如果老师还是有点无辜的心,正如李吉林老师所说:我是一个成年的孩子。你的语言必须丰富多彩。看到我骄傲的诗歌,我是老师,我在想:我们的骄傲在哪里?我们的职业生涯应该是一个梦想,坚持,活力,诗意,天真的组成一个骄傲的生活课程。所以,我们可以成为一个有趣的老师,在冰融化之间笑,手势是语言的味道。所以,我们可以成为一个迷人的老师,不要发出一个词汇和心灵的会合,没有话来做浪漫。所以,我们可以成为一个聪明的老师,学习障碍静静渗透,教导困境避免出卖。所以,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快乐的老师,每一个苦难都很香,每一次遇到都是非常甜蜜,语言 认识,会见,会见文化,满足良好的人性,满足万象的世界。这是我们的幸福法,我们的成功密码。2,活动状态的转变。三个关键词:信息化,规范化,学术化。第一是信息。我希望活动能够坚持现有的模式,所有参与的工作室都有老师展示,同时,加入创新的形式。例如,我们研究的链接,不只是听专家说,而且建立一个活的网络平台,让所有的老师都参与。第二个是归一化的。它可以是所有工作室之间的大规模,集体风格的共享,或个人工作室之间的对接。请张博老师联系工作室到小组,让我们交流。惠州语超群和工作室联盟集团也可以正常分享结果。第三是学术。希望未来的活动不仅有赞美,有建议;不仅是专家的声音,而且是草根声音;不仅免费展示,也是研讨会的主题;不仅是课堂教学展示,还有研究后续;有现有的研究材料,也有对教科书和其他新教科书的研究。

3,课堂形式 转型。希望我们的语言课更加开放,从小语言到大语言,到现场语言;更有效,更有挑战性和增强性;更简单,简单易于,赢得更多;更迷人,让学生迷上了个人风格的老师,着迷于甜香的语言,迷上了丰富多彩的情感,着迷于发现幸福的成功!这是我们所期望的理想的语言教室形式。

在活动开始之前,老师应该邀请博,写几个活动和相关的活动,献给每个人在这里,同时为我们惠州语言的每个人鼓励对方:

★写汉字,做xx人,学习惠州语

★每天都有一个生活点

★在语言的语言解决问题

★会徽标志安徽惠州团体建筑会徽安徽云兴

罚款的罚款

★家有爱派送派系

真正的真实真正的语言

★演奏了惠州语四种旋律

帮助理想教育一路唱歌

★良好的教育和音乐齐飞

人文是同一种语言

★古本强大的基础建筑语言建设

删除简单到简简单复杂

★运行水云保湿的东西沉默舒旭樊燕的秘密 并相互学习,创造一个自然和自然的互动

★打开人间天堂美景的美丽

探索美妙的语言的美妙的语言的思想

让我们一起看,共同帮助,建设惠州语多彩花园,这将是我们的灵魂住在精神家。

第三篇:XX年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个人工作计划

XX年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个人工作

计划

感谢XX市基础教研室成立“名师工作室”,我无比荣幸能成为工作室的一员!多年来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使我感到疲惫,适逢加入这个新队伍,我又有了新动力,这是对我的一种鞭策,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解剖了自己,在认真学习领会名师工作室的职责任务和XX年工作室目标和计划的基础上,我为自己制定以下计划:

一、端正学习态度,不断加强理论学习。

加入工作室后,我将借助这个机会,为自己充电,不断丰富自己的大脑。就从认真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于永正和五重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开始,做好读书笔记,撰写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二、优化教学设计,积极参与教学研究课和观摩课活动。

我是一名一线教师,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我一定结合自己所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课堂情境和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特点,设计一些有特点的课,关注学生,研读教材,改进教法,鼓励和引导学生体会之美、语言之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会学、乐学、好学。本学年我会主动承担公开课教学任务,每学期至少执教校级公开课1节,发挥辐射作用,做好示范引领。同时我会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不光认真钻研本学科知识,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把学习与思考真正成为自己的一个习惯。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持之以恒。

三、培养和锻炼独立的科研能力。

我要进一步加强自己对语文相关知识的关注和探索,在工作室其他老师们的帮助、锤炼熏陶下,不仅要认真完成学校校本教材编写的工作,还要做好自己的课题,不断培养自己科研能力,将自己对教育领域的一些浅见形成一定的成果,鼓励和督促自己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拿出来。为达到这样的目标,在接下来的学习里,凡是自己感兴趣,有想法的地方,就要勤于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系统的见解,付诸笔端,力争每个学年有1—2篇成文的教育教学论文,督促自己成为一个研究型的老师。

四、从意识到行动上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名师工作室是团队成员组成的一个工作集体,我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工作室这个集体当中,把工作室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到相关课题或者知识的研讨中,并发挥个人的力量,为集体荣誉和成就的取得积极工作。虚心地向工作室其他那些有成就和建树,又有独到见解的老师们求教,全面提高个人能力的同时,为集体成就的取得添砖加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将借助名师工作室这个学习的平台,自加压力,确立目标,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进行教育教学探索和实践活动,希望自己在教育征途上能成为真正的名师!企盼自己能够在名师工作室这个大家庭中茁壮成长!

第四篇: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全国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全国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崔 峦

当前进行的是我国第八次“课改”,力度大,难度大。无论对我们教科书的编者,还是对广大老师、教研员,都遇到许多新问题。关键是用先进课程理念为指导,明确方向,不断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把课程改革一步步推向前进。讲四个问题。

一、不断增强课程意识,是搞好“课改”的基础和前提

这项工作不只在通识培训阶段,在实验开始学习“课标”时进行,它是课改的灵魂,要不断学习,不断深思,贯穿于课改的始终。我们希望准确理解课改精神,最大限度地减小理论和实践(编书、教学)之间的落差,不断接近、最终实现课改的目标。我们的任务不是简单地编好教材或搞好教学,我们要站在课程的高度,具有开阔的“课程视野”,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以往我们是课程的执行者,现在是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无论是定位、心态、责任„„都是不同的。就教学说,以往是“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

教学内容:过于追求知识或训练的系统性(静态的、以记忆为特点的陈述性知识),课本有什么教什么——孤立。教学实施: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语文实践活动,割断与学生生活、大千世界的联系——封闭。教学管理:过于强调统一、集中,剥夺了地方、学校开发、建设课程的权利——凝固、僵化,缺少弹性。教学改革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必须从改革课程入手,必须不断增强课程意识,增强参与课程改革的意识。

1.新课程的价值追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致力于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每个学生打下实而活的语文基础:知识(更多的是程序性、策略性的)、能力、态度、方法、习惯(叶老:什么是教育?养成终身受用的好习惯。);打下做人的基础——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爱祖国,爱祖国的语言、文化,对祖国、人民有责任感,做堂堂正正、不断进取的中国人,打好精神的底子;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创新能力。在其中得到个人全面发展,实现个人价值追求。

2.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1)通过实验,验证课标,检验教材,使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一句话使课程体系由“理想课程”完善为可以全面实施的“实践课程”。这是课程实验的意义之所在。请各实验区对“课标”“教材”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提出改进建议。这是我们对“课改”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2)在创造性地教学过程中,积极投身课程建设。

①探讨如何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②探讨如何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③探讨如何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正确处理使用教科书和引进相关资源的关系;如何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而建设语文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④探讨如何配套进行课程评价改革,形成重激励、促发展,体现全面、全程、全员的易于操作的评价体系。„„ „„

我们要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做“课改”的主人,不等不靠,勤学习,勤思考,不断研究,大胆实践,一定会大有作为。

二、以“课标”为依据,搞好教材建设,为“课改”提供好的凭借(仅为提纲,具体内容见《教材介绍》)

人教版从一年级下册起,加大改革力度,力求编写出有时代感,有文化品位,密切联系儿童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编排注重整合,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本”。1.以专题组织单元,统整识字、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的教材结构。

2.识字编排,识字课与随文识字结合。独立编写的识字课,以各种各样的韵语形式负载了丰富的文化,既学汉字,又积淀文化,受到价值观的引导和美的熏陶。

本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字(包括本课的或已经认识又在本课重现的)。一年级上册认识400,本课认识550。多?完不成?第一轮实验有同感,现在大多渡过了困难期。日本汉字专家石井勋研究证明:儿童识字,一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最强(也最爱识字),以后逐年下降。这一结论被世界人类开发会议认定为对世界作出贡献的成果。上海三期课改,第一学期要求认识1000字,称一个月左右轻松认识200多个汉字。认识250-500字之间易混淆;学了五六百字,又变得轻松了(可独立识记字形)。学会查字典,便能独立地朝2500字的目标迅跑。上海的做法:分步落实,不一次到位。允许遗忘,认识60%-70%为及格,认识80%为优秀。

我们比上海,步子小多了。

多认少写可及早阅读,读的多,语言开发早,知识见闻广;多认字还有利于发展思维。《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编者统计表明:使用频率最高的100个字,可覆盖47.21%,1000字可覆盖91.37%,可2418字覆盖99.002%。

英国科学杂志《自然》中文章介绍,英、美、法、德儿童智商平均为100,日本平均为111,原因是学了汉字。石井勋测查结果:学汉字当年,智商由100可提高到110,第二年可提高到120,第三年可提高到130。脑科学家把用脑方式分为左脑型(擅长语言、计算等逻辑思维)、右脑型(擅长绘画、音乐等形象思维)、平衡型(左右脑功能发展和运用较协调)。对汉字的认知表现为左右均势,学习汉字能促进左右脑协调发展,有利于开发思维和创造潜能。

叶老:“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识字得法能使学生越学越聪明。如果普遍认为一年级上册认字量较大,修订时可考虑。但多认少写的方针“课标”、教材不会改变。首轮实验区已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3.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课文更新一半以上。

4.大力改进教材呈现方式,教科书首先是学生喜爱的“学本”。① 编写角度:由更多地关注“教”转向更多地关注“学”。② 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合作学习。

③ 给学生展示机会,不断产生成就感,激发好学上进的动力。④ 体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引导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希望创造这方面的经验。⑤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增加适应性。

5.教学目标

(在阅读中要一边读一边想画面。想象体味阅读,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汉语是一种强调感悟的语言,重语文积累和情感的积淀。想象体味阅读,要求在感知、吟诵言语材料的同时,唤醒相关表象,使内部思维“图文并茂”,使言语表象生成和语感培养同步进行。)6.教学建议 ①识字写字。多认少写,不同要求;多次见面,及时巩固;字要写好,认可有别;生活识字,展示鼓励。②阅读教学。

③ 语文园地教学。

要重视“口语交际”教学

④ 鼓励读书看报,写句子、写话。⑤ 在日常语文实践活动中(“谈天说地”,积累词句,诗配画,写心里话,办手抄报,和父母读故事、交流„„)学语文、用语文。

三、从研究课中获得有益启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我们这次研讨会一共有六位老师上了六节研究课。见仁见智。但是,我们应看到,“课标”刚公布一年多,实验长的刚进行一年,短的只有两三个月。设立语文课程一百年,建国五十多年,一百年做得怎么样?五十年做得怎么样?这一年多又做得怎么样?我们可以比较,我们不仅不应苛求做课老师,而且要衷心感谢他们对课改作出的贡献,感谢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看课要有“发现”“借鉴”的眼光,不应一味地挑剔。

我们总体的看法:语文教学在前进,方向是对的,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改革力度还是成效,都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从这六节课可以看到:

1.学生爱学语文了(与非实验区形成鲜明对照)。

2.教师力求准确定位,用改进“教”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的老师反映:实验班的课,普遍比非实验班的课好)。如,引导发现识字方法;用学习伙伴的口吻或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学习要求、方法、注意的问题;以大、小朋友相称;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小组合作学习„„

3.教学内容丰富,密度大,节奏快,效率高。

字词的拓展,知识的拓宽,引导在生活中识字,学习课文句式说话,拓展阅读古诗„„ 认字、写字比较落实;读书比较充分,有目的、有层次,方法多样;比较彻底地克服了串讲串问的顽症„„

4.教师的课程意识有所增强: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开发利用相关课程资源:课件制作;用废弃物弄脏“小路”,借用包装盒巩固认字,增识汉字,如“西瓜霜”“万紫千红”“雪碧”;积累课本以外的词语、句子、古诗„„ 逐课点评: A.两节识字课(识字3《对子歌》、识字4《儿歌》)

一年级下册八课识字的教学目标:第一位的是认字、写字。要求认识的字,不要提高要求,一般不要分析字形,引导学生整体认记,多次见面,换个地方、换个语言环境仍能认识;要求写的字要指导到位,板书示范,学生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其次,熟读成诵,积累语言;此外,了解知识,受到文化的、美的熏陶。

识字3 对子歌(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 邹春红)

邹老师借助“对子歌”识字,采取分节读文、认字、学词、再读文,最后指导写字的路子。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认字、学词与认识事物相结合,识字、学词的效率高。

在逐节读文的基础上,不仅认识了13个生字,一批词语,而且很巧妙地认读了“晨雾、秋霜、晚霞、朝阳、和风细雨、万紫千红、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渗透了成语的概念。一些词语还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如,你看到什么景象会情不自禁地说万紫千红?你来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会有什么感受?义乌有没有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

2.要求认识的字词,不仅在认读的过程中多次见面,而且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复习巩固。方法有:归类复习。老师用“这些字有没有长得像的”启发学生。学生有如下发现:

雾、霜、霞——大雾、秋霜、朝霞;蝶、蜂——蝴蝶、蜜蜂

李、杨——新旧联系,带出学过的木字旁的字“树、杉”等 3.拓展识字。复习包装盒上出现的本课生字、以前学过的字,并增识一些汉字。4.多种形式读书,指导写字到位。如,“和、秀、香”有何共同之处?重点指导“和、秀”,指导笔顺“乃”。用“秀”组词——“优秀”,一名学生说自己不优秀。老师请他读“山清对水秀”一句,该生读得较好。老师让听课老师鼓掌给予鼓励。

识字4 儿歌(北京育才学校 马 蔷)马老师上的是识字4利用儿歌识字。课件导入:问学生发现有哪些小动物,在做什么?引导观察发现,发展语言。思路是:初读课文,读正确——指导认读字词及字词的复习巩固——指导写字——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好——知识和认字的拓展。特点:

1.在认字、学词中注重引导发现,渗透学法。

(1)初读儿歌,问“遇到困难怎么办?”(变个角度提出要求,自然,有亲和力)(2)再读儿歌,用笔画出小动物的名称,再互相读一读,教一教。(学习方法、习惯的引导)

(3)“谁还有不认识的字请教别人?”(指名学生上台请教,“蝴蝶”“蚯蚓”)(体现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

(4)揭示形声字特点,采取引导发现的方法:“看了这些动物名称,你发现了什么?” “网”,渗透象形的构字特点。2.读的形式多样,体现了训练过程。

初读:自由读,指名读:一人读一行,一人读一句。再读:扮演小动物,练读,表演读„„

当堂读熟,有的可以成诵。

3.扮演小动物口述;按儿歌的句式练说:“白兔地上蹦蹦跳,小狗门前汪汪叫„„”适度的延伸,得体的语言训练。

4.适当拓展:出示“青蛙、蜜蜂、蟋蟀、蛇”,问:发现有什么特点。起到丰富知识、拓展识字的作用。

两课识字可改进之处: 1.认字环节,可从交流已认识了哪些本课的生字开始,不是零起点。2.“识字3”认包装盒上的字意识很好,但不要走过场。

“识字4”仿照课文句式说句子,宜先人人想,再在小组中说,甚至鼓励写一写,让每个学生动起来,人人有成就感。3.“识字3”,要加强美读,欣赏地读。有条件的,可试着对对子,加强文化熏陶。

B.三节阅读课

一年级阅读课怎么上?主要抓什么?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最好能读出感情。还有一个重要任务: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结合对少量词和句的理解,体现由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感情的指导过程和学生练读的过程。还要重视认字、写字教学和语言的积累。有时间、有条件,还可以适当进行拓展阅读。

深圳市后海小学赵志祥老师教的是课文《荷叶圆圆》的第二课时。主要任务是读好课文,复习巩固字词,积累语言,受到美的熏陶。他的教学思路是:复习字词——读懂课文——读好课文——写字——适当拓展。堂堂男子汉,俯下身子,当学生的大朋友,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课堂氛围很好。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采取生动的形式,复习巩固字词。在低年级教学中,在第二课时开始,安排这一环节十分必要。认字必须及时巩固、不断巩固,创造多种多样的形式(自读、互考,学生看字卡师猜生字„„),在活动中、游戏中,借助语言环境巩固。这一点一定要引起重视。2.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利用摆词语卡片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大体读懂课文内容。师一边问课文介绍了哪几个小伙伴,它们把荷叶当成什么,它们的动作,一边让学生在黑板上摆词卡、练说话,用上每行的三个词语。学生既了解了课文内容,又发展了思维,训练了语言。

3.在读懂的基础上指导读好,读出感情。自读(加上动作、表情,读两遍——借助板书试背——分角色表演读——齐背。)采取多种方式练习读课文。读出小水珠的调皮,小蜻蜓的轻柔,小青蛙的活泼,小鱼的快乐。学生逐渐读出感情,由熟读自然成诵。

4.指导写字“朵、机”。区别“几字头”和“几字旁”。引导观察,指导加示范,教师字写得好,起到示范作用,指导到位。低年级每节课应让学生写写字——写写词语。写字指导要到位,老师要板书,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能走形式,走过场。

最后的拓展,围绕荷花,欣赏画面,积累语句,积累古诗。既是语言积累,又是美的熏陶。济南经五路小学刘振惠老师教的是《四个太阳》的第一课时。主要任务与第二课时应有所不同。第一位是认字、写字,同时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她的教学路子是:由《种太阳》歌曲导入——在游戏中、活动中认字——初读课文——逐段读课文——再读全文——指导写字。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

1.在游戏中、活动中自主认字,引导发现认字方法。

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生用“加一加”的办法、猜字谜的方法等,效果较好。通过“摘果子”的游戏,在认字环节,就让学生多次见面:借助拼音读,去掉拼音读,读词语等。多次见面,必然有利于记忆。

2.正确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关系,既使学生学得主动,又渗透了学法指导。如:

(1)初读课文,老师提出:“第一遍读课文应注意什么?”(实际上引导学生提出读的要求)

(2)再读课文,老师问:“你建议怎样读?提点什么建议?”

(3)指导读第二、二段,用学生教老师读的方法。老师说:我也想读,谁愿意教老师读第二、三段?谁愿读长句子?第三段谁和我比赛读?”(民主的氛围,巧妙的指导,激励的效果)

(4)指导读最后一段,读后让学生说,你想画什么颜色的太阳,为什么?(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予以鼓励:“有的小朋友都会编课文了。”)3.读书指导:初读——一段一段地读——再读全文,重视读整篇课文,方式多,有层次,指导细。如,抓了两处长句子的指导。

可以改进的地方:放得不够,特别是读了最后一段,让学生说说想画个什么颜色的太阳,为什么?放开说,会更精彩,想象力、语言能力、人文内涵都出来了。若时间不够,这个环节也可放在第二课时。写字指导针对性再强些,更具体些,时间再多些。哈尔滨市继红小学姚丽娟老师执教的《美丽的小路》第二课时,主要目标是复习巩固生字词,把课文读懂、读好、渗透环保意识;积累语言。主要特点:

1.及时进行字词诉复习、巩固,且以词语为主,既读又写,并以“干干净净”为例,用“AABB”式说词语,适当拓展,注重积累。

2.以学习伙伴的口吻,让同学提醒小朋友读课文应注意什么,表面是提问方式的变化,深层是教学思想的变化——学生为主体,生生互帮互学。

3.读得充分,读有指导,读有层次,形式多样,看得出由读通——读好的训练过程。读得充分:长课文一节学完,有整篇地读,有一部分一部分地读,并把读好各个角色说的话作为重点。读有指导:指导读正确;第一段指导读出喜欢小路的感情;第二三段指导读好兔姑娘、鹿先生的话:“XXX是怎么夸小路的?”第五—八段利用提示语(皱起眉头、捂上鼻子、叫起来等),加上教师适当范读的方法,指导读出语气„„学生越读越好,准确表达了思想感情。读的形式多样,根据不同目的,运用自读(边读边画出说的话)、范读(老师示范)、指名读(也是一种指导)、男女生对读(读不同角色说的话)、分角色读及戴头饰读(入情入境读出适当语气)、齐读(以烘托气氛)。4.巧妙导行,渗透环保意识。

师问:“你想为小路做点什么?”并请这节课未叫到的同学上台“捡垃圾”、打扮“小路”体现(1)目中有全体;(2)适当导行;(3)渗透环保意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最后齐读末句,导行而不留痕迹。

不足:读,放得不开;“我会读”中陈述、疑问、感叹句的练习,忽略了;对语文实践活动“了解周围的垃圾”应进行布置,以便为本组的“口语交际”做准备。

C.一节口语交际课——猜谜语 “口语交际”是新课型,有一定难度;“猜谜语”这一话题难上加难,容易上成活动课。这一课借猜谜语,发展语言,培养交际能力;巩固识字;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义乌实验小学方敏老师的教学思路是:激发兴趣——明确要求——引导整体把握——各种形式猜谜,并说出是怎样猜中的——举行猜谜会。可取之处: 1.要求明确。

2.注意培养听的能力(师出“玉米”谜,由生重复,再猜)。如果说慢些,说两遍,说之前提出听的要求,就更好了。3.及时小结猜谜方法——(“尾巴像辫子,耳朵像扇子,腿儿像柱子,鼻子像钩子。”)把整个谜面连起来想,弄懂意思。但除了整体把握,也还可以抓住特点,一猜即中。要讲得灵活一些。

4.学生出谜,到猜谜会猜谜,巩固、增识汉字,感受谜语这一传统文化样式。在交际中老师重视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

5.有的环节体现了交际的特点。如,学生之间互相猜谜,有来有往,有问有答。但多数环节交际得不够,教师介入太多。

6.“猜谜会”设计是好的,参与面广,信息量大。可改为请听课老师猜自己猜中的谜。其中有问,有答,有礼貌用语的使用,更能体现交际的特点。做到由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陌生人互动。

总之,无论是这六位老师,还是实验区的老师,正在经历痛苦的但又是坚定不移的观念的转变,正在经历由学生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转变。教学正在变革的过程之中。既不能妄自菲薄,又不能盲目乐观。教学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在一年级下册的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进一步增强课程意识、创新意识。鼓励一课有多种设计,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反对模式化。

2.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吃透年段目标、教材意图,把握重点、难点;了解学生基础,正确估计学生,不要一切从零学起,学生有巨大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譬如识字,关键是要求适当,方法、策略对头。在语言环境中学,在兴趣盎然中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复习巩固,防止错别字的产生。要增强信心,认字没有那么难。课内拓展识字要控制,不要喧宾夺主。课外在生活中识字要开放,多多益善。

3.在低年级,习惯培养十分重要。显效慢,但一旦习惯成自然,能转化为毅力、方法、能力,受用终生。养成好的习惯(写字、读书、常规),终生受用;养成不良习惯,影响终生发展。课堂教学要处理好活跃和有序的关系,动而有序,活而不乱。4.小组合作学习要精心组织。不能滥,不能散。目的要求要明确,方法、步骤要交代清楚,学习内容要由简单到复杂,要人人参与,有指导,有反馈,讲求实效。5.要适时引导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写句子,写话。

6.加强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如,认字的巩固,口语交际教学,课外阅读等语文实践活动的指导,评价的研究。

我们正在前进,我们对语文课程改革(包括教材、教学)充满信心。让我们加强信任,加强沟通,加强协作,加强研究。为子孙后代,为祖国未来,创造语文教育的辉煌。

第五篇:在《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

在《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

在《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 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 文/涂国文(2010.10.7)

http://ycxx.nje.cn/xscz/Space/Web/Personal/bigheader/Blogview.aspx?blogid=/oWSh,MbAh4=&Spaceid=5/lRx7LMV34=

非常高兴能认识在座的这么多中国教育理想主义者。今天这个活动是一个“排毒养颜”活动。刚才话筒被禁止使用(注:傅国涌先生讲话时,到场的警察以影响他人为由,禁止发言者使用话筒),没有话筒也好,说话更自然。

92年前,鲁迅先生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92年过去了,中国教育的现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这个问题上,我非常悲观。我对中国的教育体制和出版体制体会实在太深刻了。我认为再过十年,中国的教育状况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改观。大家十年后可以回过头来验证我这句话。

刚才傅老师也已经谈到,语文教材特别是小学语文教材是一个人养成文明素养的底线。语文教材是“百科之母”,课文是语文教材的核心部分和文本基础。语文教材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建设。一部教材,可以影响整整一代人的文化面貌。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和民主化,教材建设必须先实现现代化和民主化。

我非常欣喜地看到,今日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教育领域一大批有识之士,正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教材建设,特别是小学教材建设。初阳、朝阳、吕栋和李玉龙等老师策划的这本书,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它必将载入中国当代教育史册。

13年前,邹静之、王丽、薛毅等人发起了“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教育大讨论。初阳、朝阳、吕栋等老师2009年在《我有这样一个母亲》中对“母爱与教材”的批判,直到今天结集的这本《救救孩子》,又在全国引发了一场教育讨论热潮。

教材有“毒”,是中国教材的一个“优良”传统。中国2000多年的教材史,四书五经三百千、昭明太子的《文选》,是中国教材的“毒源”。虽然从国粹的角度看,这些书都是所谓的“经典”,但其封建糟粕显而易见。民国的教材有一定改观,但仍然体现着蒋氏的国家意志。1949年后,中国的语文教材更是惨不忍睹。语文教材有“毒”,众所周知。这里不再赘言。

诚如傅老师老师所说,批判是容易的,而且批判也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我们的终极目的是建构。

如何重新建构我国语文的教材体系,或者说怎样的语文教材才是无“毒”的教材、优秀的教材?我个人认为,无“毒”的教材应该具备如下12个标准:

一、它必须是“真实”的。包括事实的真实和情感的真实。语文教材所陈述的事实必须真实,不能杜撰;语文教材所表达的情感也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虚假。满纸谎言,用谎言编造彩虹,最后粉身碎骨的只能是学生。

二、它必须是“优美”的。包括语言的优美和格调的优美。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和母语的运用能力,语言不优美、格调不优美,吸引不了学生,学生是不会产生热爱之情的,提高他们的母语运用能力更无从谈起。

三、它必须是“文学”的。文学的语言是最精粹、最优美的、最好的语言。过去我们一直在“语文”到底是指“语言文字”还是指“语言文学”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我认为毫无必要。只有文学教育才能拯救当代中国的语文教育,这是我坚定不移的信念。当然这里的文学教育,不是指一种形态教育,而是一种生命教育。

四、它必须是“人文”的。语文教材必须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必须体现平民意识、弱势群体关怀、男女平等意识等现代人文理念,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尊重个性发展,关心大众、关心普通人,进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五、它必须是“意味”的。语文教材不能单纯追求所谓的“意义”,而要注重“意味”。单纯追求“意义”,语文教材就会变成说教的工具,学生反胃,教师反感;只有注重“意味”,才能释放母语的无穷魅力,让学生爱上语文。

六、它必须是“个性”的。刚才傅老师谈到民国时期南开大学、春晖中学等学校的老师自编教材进行教学,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的不同国文教材受到社会普遍欢迎,就充分印证了个性化教材的功效。语文教材需要个性化,大一统的教材,培养出来的只会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无魂人”。目前全国好像有5种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12种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在教材的“个性化”建设上,应该说迈出了小小的一步。

七、它必须是“普适”的。语文教材必须具备开放的视野,体现人类的普适价值,体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培养他们全球化的文化视野和吸纳人类先进文化的态度与意识,引导学生做一个“当代人”。

八、它必须是“经典”的。经典容易进入血液、融入生命;粗制滥造的作品天然与生命相斥。当然这里说的经典不是山寨的经典、被阉割了的经典,而是原汁原味的经典。山寨经典本身就是一种造假行为,山寨的经典、被阉割的经典,只能培养出山寨的假“人”、被阉割了的“太监”。经典,唯有经典——原汁原味的经典,才富含高营养。

九、它必须是“本位”的。这里说的“本位”指的是学生本位,不是成人本位。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必须坚持学生本位,不能站在一种成人本位的社会视角,向学生灌输踏上社会后怎么符合成人社会的规则,而漠视学生当下的生活。更不能为了达到自己设定的教学目的,自己或找他人编写、改写作品,让那些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伪文章”进入教材。

十、它必须是“公民”的。语文教材必须淡化国家意志,从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引导学生做一个现代的“世界公民”,而不是一个俯首帖耳的封建王朝的“臣民”。是否具有公民意识,是判定一部教材是否具有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标准。

十一、它必须是“长远”的。语文教材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语文教育的长远目标,摒弃那些短视的、繁琐的、重复的、支离破碎的、耗时低效的“指导”或“训练”,重视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发展和长远发展。

十二、它必须是“距离”的。我个人认为,语文教材至少应与意识形态保持50年的距离。与意识形态过度亲密,就会为意识形态所绑架。1949年之后中国大陆语文教材的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给中国语文教育造成了莫大的危害。真正优秀的教材必然是那种远离意识形态、挣脱了意识形态桎梏的教材。而那种教材,是能够穿越历史时空,长久流传的。

中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与教材编写者干系甚大。具体来说,与下面两个原因密切相关:

一、他们无法挣脱意识形态的桎梏,抗拒国家意志,只能充当意识形态的“傀儡”;

二、缺乏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或者说“通才”,过分专业,带来的是视野狭窄。

因为我们处于这样一种现实之中,所以我说,初阳、朝阳、吕栋他们是中国教育领域的一群“悲剧英雄”。他们再次向国人发出了“救救孩子”的悲情呐喊。我很悲观地说,他们这种努力,最后作用可能不会太大。但是,他们像孔子一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抗争精神,令我心中充满敬意!

我向他们,向中国所有的教育理想主义者们致敬!

下载吴忠豪教授在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2016年年会上的发言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吴忠豪教授在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2016年年会上的发言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